如何看待摄影作品中的“藏”与“露”

原标题:对话|顾铮谈当代影像收:是寻找自我也是一种冒险

  影像作为表现生活和最具当下性的记录手段,其特有的视觉冲击力快速直接的表现方式很容易对人嘚感官形成巨大感染力,得以快速传播

9月7日,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影像季展出了“收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安妮特·凯尔姆(Annette Kelm)”摄影展以及于复星基金会ANNEX 项目空间展出的“神思远:fifty, fifty”摄影展三个展览单元,其中包括了国内外影像艺术大师的作品亦展出了活跃在影像艺术前沿的新生代艺术家,来呈现影像艺术的观念与材质的变迁、从多角度诠释影像艺术蕴含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和展览策展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就当代的摄影收及意义进行了对谈

影像季中,“收当代之道”展是影潒季的主打展览汇聚了来自复星基金会管理的复星旗下企业收中的26位艺术家及其30件影像作品。汇集了也许从媒介发展历程看称得上最具當代性的摄影与录像艺术作品包括如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细江英公(Hosoe Eikoh)、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等著名的艺术老将,亦囊括充满创造活力、活跃于全球艺术现场的中青年艺术家如沃尔夫冈·梯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杨福东等。

《隆尚赛马场的观众》罗伯特·卡帕,1952

《国际饭店No.5》,杨福东2010

杨福东的《国际饭店》系列,展示作为国际大都会的上海所拥有的独特的审美通过对于人与现代性空间的关系呈现,展示有关上海的想象以及上海之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关系

《新山海经》,邱黯雄

《新山海经》动画则以能源冲突为线索,揭示叻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人的异化和地缘政治利益的冲突

澎湃新闻:此次展览名为“收当代之道: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影像()”,作为策展囚你是如何挑选摄影品的?

顾铮:通常的策展人是以自己对当代摄影艺术的发展情况、生态、及现象去提炼某种概念来进行展览策划洏此次展览相对来说不一样。复星基金会的品形态是很丰富的有绘画、雕塑、装置、平面摄影、视频录像等。展览是基于现成的摄影收品根据特定的时间节点,呼应9月下旬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作为城市文化活动的环节之一,把聚焦点放在平面摄影和视频上进行构想嘚

澎湃新闻:复星基金会收品的特质是什么?

顾铮:从复星基金会品来看,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以正活跃于国内外的当代艺术家尤其以相對年轻的,30、40岁左右具有艺术潜力的艺术家为主。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收实践也是一个和艺术家共同成长的过程,随着基金会自身品嘚充实也是在和艺术家的成长作一个相互见证。

澎湃新闻:希望观众如何看待此次展览

顾铮:无论观众的水平是高或低。我希望观众通过这个展览可以了解到摄影作品尤其是当代摄影作品的表现手法可以如此的丰富,观念可以如此的自由、开放我也希望带给观众的啟发之一是,这些作品和他们在网络上看到的以及其他一些展会上看到的所谓“愉悦视网膜的照片”是很不同的。

澎湃新闻:所以不以數量来衡量而是以丰富的种类来展现。

顾铮:是的希望尽可能展现摄影的丰富性、开放性,无论是从艺术手法上的还是观念上的。囷“影像上海”博览会的作品也会有一定区别

虽然目前还未完全了解即将到来的“影像上海”的参展画廊的定位,但总的来说即使是茬国际上,画廊因把摄影作品当成一个经营对象的商品会考虑商品属性是什么这个问题。

经营摄影作品的画廊对摄影的认知是不是显得特别的开放还是相对要受观众的审美趣味、品味及对摄影的认知的约束,选择比较好看的作品作为一个重要的经营方向

在我看来,商業画廊经营摄影作品除了要确保摄影家的专业声誉与创造性外,还要在品味上、鉴赏上确保不冒犯客户形成一种可说是大家相安无事嘚趣味上的平衡。所以商业画廊一般不会出售和主流趣味、价值观特别冲突的作品。当然不排除一些激进的,极少数想试水市场或莋为特别存在来展示自己的画廊会展出出售一些激进的作品,但一般画廊都是经营相对安全的、有定论的作品

《纸滴 (柏林)》,沃尔夫冈·梯尔曼斯,2007

澎湃新闻:谈到商业画廊肯定会谈到收家。对于收者来说怎样鉴赏一件摄影作品?

顾铮:这要看收家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及收家的使命感问题第一种收家是有点钱,买些作品来美化生活环境包括企业文化。第二种则是收家受某种条件的限制买艺术品荿为了其资金投放的渠道之一。

第三种则是少数收家,其自身有着更大的社会使命视收作为社会实践,把收作为具有主体性的创造性活动来展开收活动这种收家就是基于他们对于艺术的理解,或是对艺术界中某一个现象的特别关注这样他的收在一定时间的积累之下,会形成特别有意思的艺术创造也会给我们对于艺术的当下状态与未来发展趋势带来启发。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收家就是具有主体性的意识并在这种意识驱使下进行收活动。这其中不排除有些收家的经济实力未必特别雄厚,经济财力也只允许他的收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某种特定样式某个特定时期或某些具体的艺术家),但他在收活动中有非常明确的方针这个收在形成后甚至将来可能在一定程喥上影响到艺术生态。

澎湃新闻:收当代摄影的意义是什么上述的内容是否可以算是收意义的其中一点?

顾铮:对另外一点就是作为洎我认同的收,也就是说通过收来寻找自我当然,收家必须有反思性在收过程中,收者其实也遭遇收、收家的定义的问题当然也就發生了收家自身是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收作品也可以作为一个侧面来反映收家的人格、身份、定位这也和收家的经历、趣味有关。

因此收也是一种冒险。当你一旦把自己的收展示出来之后即暴露了你的品位,人们也会据此对家的个人形象有所定义不排除有时候,當收家把东西拿出来后会有人嗤之以鼻,这人品位真差

澎湃新闻:摄影可以复制,而在网络时代下图像的传播和复制几乎没有成本,你怎么看待原作的价值

顾铮:摄影原作的价值还是尽可能的维持在一种稀缺性上。通过作品版数的控制来制造一种稀缺性让购买者覺得安心,即买的作品并非可以无限复制的这需要艺术家的职业伦理和道德。作为用影像来生产艺术作品的艺术家必须遵守影像市场嘚特定规则,规定好的版数不能更改不然即是破坏了市场,同时也是对作为艺术家的自己的市场形象的破坏

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商业机淛里,遵守市场规则的双方都会因此有一种安全感这样的机制需要逐步完善。

《我憎恨人但我爱你》徐文恺,2017

《窗户世界(A12)》耿建翌,2008

澎湃新闻:目前中国环境下的影像作品和收市场处在什么样的阶段

顾铮:目前中国的摄影和收环境依旧有待提高,成熟谈不上泹同时,这样的环境也和资本属性有关系摄影收作为一种商业行为来说,与绘画相比投资回报率是差远了。

所以真的喜欢收影像作品的人大多是真的喜欢这一艺术门类,有耐心有热情,不考虑投资回报问题同时,现在也存在着超级资本投入影像收因为对于他们來说,投入到影像作品的资金只是其艺术投资中很小的一部分无须考虑或并不急于考虑回报。

影像作品的投资回报与绘画不同不过也呈现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

澎湃新闻:海外是否也呈现这样的稳步上升的趋势

顾铮:大致上是这样的。在国外绘画的投资回报也是相當明显的,与摄影明显不一样但国外的摄影市场形成的早,机制相对成熟能够吸引相对较多的愿意投资影像作品的人。而中国还需要這么一个过程与影像素养的普及

澎湃新闻:最后,话题重回展览本身在看过展览之后,感觉展览作品呈现出全球化的状态无法看出Φ国摄影的独特性。

顾铮:是的这和全球化的变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摄影的独特性其实在中国摄影家的作品呈现的比例不是特别多。从展览本身来说想看中国的独特性是比较难的,倒不如说这个展览反而可以告诉人们,在全球化视野之下一部分中国摄影镓与海外摄影家的艺术表现的差别其实并不明显。

抛开展览中国的摄影有着许多的群体划分,大量的人拍风景、拍纪实摄影的群体及走當代艺术的风格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国外也一样有不同的群体和评判机制,同一群体的价值观和风格都比较类似这其中,当代攝影则是呈现了每个人的各自的想法作品辨识度相对较大。

中国社会在过去40年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不过也许和10年前,20年前相比这个變化也逐渐变得缓慢、稳定,但中国摄影的独特性依旧和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有关即使是对于许多海外摄影师来说,无论是从题材还是內容来说中国也还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索的地方。

《苹果》安妮特·凯尔姆,2018

《目标唱片》,安妮特·凯尔姆,2005

《花轮同学》神思远,2016

作者:澎湃新闻 陆林汉

}

2015年12月11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图片社主办的“颜劲松《人》系列摄影作品展”在位于北京798中一街的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廊拉开帷幕。

}

原标题:著名摄影师Josef Schulz作品一下孓被国内机构收了20幅

提到摄影师 Josef Schulz,他擅长拍摄工业建筑、建筑以及景观摄影作品运用了大量的数字技术将建筑从环境中抽离出来,变换為纯粹、极简的色彩和线条他简约构图和别具一格的风格,让大众熟知

2001年,欧洲建筑摄影奖(一等奖)

2000年,获得柯达和大幅面喷墨獎

1966年,约瑟夫·舒尔茨出生于波兰,德国籍,现生活于杜塞尔多夫市。1993至1999年就读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师从伯恩·贝歇(Bernd Becher)教授1999臸2002年,就读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师从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教授。

约瑟夫·舒尔茨在继承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摄影学派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图像与摄影的边界,成为杜塞尔多夫学派第三代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在全球重要的美术馆、博物馆和机构广泛展出及收。

(※提示:以下图片较长请横屏观看)

Commercial商业中心”是约瑟夫·舒尔茨最早的作品,也是他第一次把数码引入到创作中这种创作是建立在真實之上,也是在时间之上或者说,是艺术家希望超越真实、超越时间这是一个需要去持续进行的探索。同时约瑟夫·舒尔茨也在思考何为摄影的未来。或许到后来越来越走向抽象或者说是以另外的方式在表达。

系列sachliches中约瑟夫·舒尔茨将镜头对准色彩鲜明的建筑,紅蓝、灰黄拼接线条自然明晰的勾勒出一个纯粹空间。约瑟夫·舒尔茨表示并不想把叙事带入其中。另外,摄影总是一个建立在时间之上嘚创作比如说人们可以从拍摄的日期去回看时间,或者从相片当中的一些图象信息去判断当时的语境不想让这两点出现在自己的作品裏,通过一些方法把时间或者叙事抹去,把关注落在最微小的结构上面

《Sachliches》《Formen》系列作品是约瑟夫·舒尔茨重要的早期代表作,此批作品是其在全球市场上的最后一批,其他版次多被重要的美术博物馆、私人家收,这些作品见证了艺术家对该系列作品长达十年的创作。

?bergang在德语中译为穿越之意,约瑟夫·舒尔茨用它作为这一系列检查站和边境站照片的名字,模糊的背景让一个个站点的故事发酵,在简洁的设计中,废旧一词在照片中终失效。希望这一组照片能让观者去感受边境站虽然已被废弃但“边境”却始终存在的原因。边境不止存在於地域上也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尽管边境站应该比心理边界要更容易消除但似乎那些废弃的站点更能凸显出之前的边境线。

舒尔茨嘚作品往往以大型的建筑设施或建筑结构为对象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消除了指向建筑物年代、位置或环境的信息”

避免了观看者对建筑结构或是外观的简单批判。“舒尔茨专注于颜色和形状将它们简化为简单的块状结构。他特别强调对称性、颜色对比度和图像的整體结构它们因此成为图像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物更类似于玩具建筑; 他们突然看起来像是真实的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在12月4日位于偅庆和成都布里诗画廊收艺术家约瑟夫·舒尔茨在北美地区全部Sachliches》、《Formen》系列作品,该批作品此前由位于美国纽约的著名画廊Yossi Milo Gallery收此次收意味着,在约瑟夫·舒尔茨的全球艺术资产分布中,除在德国两家与艺术家合作长达二十多年的老牌画廊外,艺术家其余资产全部由布里诗画廊持有。

布里诗画廊如此大的摄影作品收动作来看以及国内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各样摄影展览越办越出色(如photo shanghai艺博会、连州摄影展、平遥摄影展、广州影像三年展等),摄影的收将越来越受到国内艺术市场的关注相信现在正是摄影收的好时机!

布里诗画廊由摄影收家冯杰先生于2015年于创立,是以摄影为主的专业画廊收及推广现、当代艺术。代理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摄影艺术家约瑟夫·舒尔茨(Josef Schulz)等艺術家布里诗画廊立足西部,全球艺术品经营渠道并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拥有良好合作关系。

画廊馆分为二个部分一是二十卋纪摄影大师的原作、名作;二是当代摄影艺术家。自画廊成立以来陆续收了二十世纪杰利·尤斯曼、乔克·斯腾格斯、博蒙特·纽霍尔、吕西安·克莱格、尤素福·卡什等摄影大师的原作。德国杜塞尔多夫学派摄影艺术家约瑟夫·舒尔茨、法国摄影艺术家埃里克·裴欧、帕特里克·格里斯,以及中国艺术家杨福东、朱岚清、陈萧伊等当代摄影作品

注:图片致谢布里诗画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8露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