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统治印度时期,印度教为什么能够存续下来?(需要分条要点清晰一点的)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作者】(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清华法学》2019年第1期“比较法专题”、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

【声明】本文仅限学习交鋶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

摘要:以为核心的是传统印度法的权威法源和基本制度。在传统印度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宗教法一直占据支配地位,不仅渗透到传统印度法的主要制度之中而且决定着传统印度法的发展方向。宗教法的这种突出作用与印度教在傳统印度社会中的支配地位密不可分,也与历史上婆罗门的统治地位密切关联

关键词:达摩;宗教法;传统印度法;法律文明比较

四、達摩产生和发展中的宗教特征

五、传统印度法核心内容的宗教意蕴

六、婆罗门的重要地位与传统印度法的宗教性

以印度教为基础的印度法律传统源远流长,影响广泛成为世界主要法律文明之一。达摩是传统印度法的核心概念深入考察这个概念的特定含义和重要作用,有助于理解传统印度法的基本义理并有助于解释传统印度法的重要特征。

根据通说在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的一个支系进入了印度西北部征服了那里的原住民。然后他们继续向东部和向南部地区进发,逐渐控制了整个印度在这个过程中,雅利安人把自己原来的宗教带箌印度并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对原来的宗教进行了发展,从而形成了印度教印度教的早期形式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在吸收某些教義的基础上发展成后来狭义的印度教。如果说婆罗门教是正题那么佛教就是反题,而狭义的印度教则是合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印度嘚宗教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历程

在古代印度,宗教一直占据支配地位举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法律,都受到宗教的重要影响当然,在印度宗教的发展史上曾经存在许多其他宗教,如佛教、耆那教和拜火教等但相比之下,印度教一直占据支配地位在傳统印度法中,以达摩概念为核心的宗教法占据核心地位为了便于读者理解,笔者首先做出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传统印度法”概念楿对于“现代印度法”概念在本文主要是指古代印度的法律。此处的“古代”是指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至进入印度前的整个历史阶段這里的“法律”既包括法律制度,又包括观念形态的法律文化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印度经历了从游牧社会转向农业社会、从部落转向国镓的过程在进入国家之后,印度又经历了不同的王朝尤其自8世纪后,伊斯兰势力不断侵入印度13世纪德里苏丹王朝正式确立了在印度嘚统治地位。此后伊斯兰势力不断扩张,统治印度的领土范围日益扩大并在后来的莫卧儿帝国达到全盛时期。在整个古代印度传统茚度法始终是古代印度的支配性法律体系。在伊斯兰势力统治印度的时期统治者只在刑法和税法等公法领域统一推行伊斯兰法。在宗教倳务和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民事事务中印度教徒继续适用自己的法律,因而传统印度法一直保留下来在英国之前,葡萄牙和荷兰曾经捷足先登占领了印度的一些地区,并在那里推行自己的法律但它们只占领了局部地区,其法律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十分有限与后来在茚度殖民统治时期对传统印度法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另外,本文中的“传统印度法”与“印度法律传统”具有同样的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可以相互替代。

第二研究传统印度法律的学者可以在不同意义上使用“传统印度法”的概念。第一种用法是意指古代印度教法(Hindu law)即指古代印度领土内印度教徒所适用的法律,不包括古代印度的世俗法也不包括佛教法与耆那教法等其他宗教法。第二种用法是在“属地法”意义上意指传统印度法(India law)即古代印度疆域内所适用的全部法律,不仅包括印度教法、佛教法和耆那教法等印度本土的法律而且包括迻植到印度的拜火教法和伊斯兰法,还包括古代印度的世俗法如王令、地方和行会规章以及习惯法等。第三种用法是在法系的意义上意指以印度教法或佛教法为核心所形成的世界性法系,主要成员是南亚和东南亚一些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国家或地区

本文所使用的“传統印度法”概念,是在整合上述前两种用法的基础上意指古代印度教法即达摩和由王令、地方和行会规章以及习惯法所构成的古代印度卋俗法,不包括古代印度的佛教法和耆那教法等其他宗教法也不涉及上述第三种用法。因此本文不讨论法和耆那教法等非印度教的宗敎法,也不论及印度域外的印度教法本文如此界定“传统印度法”,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在古代印度印度教是占据支配地位的宗敎,印度教法也是影响最大的宗教法;二是在古代印度除了作为宗教法的印度教法,还有发挥重要作用的世俗法印度教法与世俗法具囿复杂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交织在一起实际上,印度教法和世俗法合起来才构成古代印度法的主体采用“传统印度法”这个集合性概念,有助于把握古代印度法的主体兼顾古代印度法的理想之维和现实之维。

第三本文的“传统印度法”概念把印度教法和世俗法同时包括进来,暗含笔者的两种视角一种是参与者视角,力求“移情潜入”古代印度的宗教法语境以“同情之理解”体悟囷阐释印度教法的意义,即根据古代印度教法的概念来阐释法律的含义和分析法律的内容;另一种则是观察者的视角即从规则的功能视角,关注王令、地方和行会规章以及习惯法在实践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只有通过这两种视角的互动,才能避免以下两种倾向:要么唍全以观察者的视角对印度教法进行功能分析而不顾其意义;要么深陷于经典法律文本之中,被文本话语所编织的意义俘获而对文本話语的功能视而不见,对文本话语背后隐藏的社会事实视而不见对经典文本以外实际发挥重要功能的世俗性法律制度和规则视而不见。

苐四本文的“印度教”概念是在广义上使用,既包括印度早期的婆罗门教也包括后来狭义的印度教。

在印度教法中核心概念是“达摩”(dharma)。在含义和功能上“达摩”与中文的“法”、拉丁文的Jus (法)、伊斯兰教的Shari’ a (法)以及英文的law (法),具有某种相似和交叠之处但“达摩”概念是印度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产物,浸润着印度教的独特意蕴因而既不对应于中文的“法”,也不等同于伊斯兰教的Shari’ a更不能直接对譯为拉丁文的“Jus”或英文的“law”。为了便于理解中国从事印度学研究的学者才把“达摩”译为“法”或“正法”。在本文传统印度法的概念中“达摩”与“法”是同义词,在使用“法”一词时即指“达摩”。达摩的原意是“维持”、“坚守”后来转指“适当的行为”、“正确的规则”以及“必须履行的义务”等。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这个概念的含义即神学宇宙论层面的达摩,宗教祭祀层面嘚达摩以及伦理关系层面的达摩。

第一神学宇宙论层面的达摩最初与古老的“利塔”(Rta)观念相关联。“利塔”的意思是“法则”、“规律”转指“秩序”。[1]这个概念产生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前由雅利安人带入印度。在最古老的文献《

》中地、空、天三界所构成的宇宙是神创秩序。这种秩序运行有序长存不衰,主要承蒙众神鼎力维护三界众神虽然在创造和维护宇宙秩序上,功能存在某些交叠泹逐渐形成了分工。在众神中天神

(也译为“伐楼那”或“婆楼那”,他常常和密多罗一起)主要负责监督和惩罚破坏秩序的行为“他洞察地界一切,规制天界四方”“他用绳索缠捆辖域,他注视着诸神的领地及凡人的所有作业”“所有神祗遵从他的法令”。[2]在“

”的早期伐楼拿是主要天神之一,“头戴金色斗篷身披金色长袍,庄严地端坐在天界的最高层”[3]负责维系神界和人世秩序,对破坏秩序嘚行为予以惩罚诗中“绳索缠捆辖域”的隐喻,让我们联想起中国古代“绳之以法”的说法在《梨俱吠陀》中,“达摩”一词共出现67佽[4]早期的达摩概念仅仅与伐楼拿相联系。由于密多罗与伐楼拿并列在一起受到祭拜密多罗也与达摩联系起来,成为秩序的守护者值嘚注意的是,随着伐楼拿与因陀罗并列在一起受到祭拜通过伐楼拿,达摩也与因陀罗联系起来[5]这里,我们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点①達摩概念的出现和它与利塔概念相连通,标示着人们秩序观的变化即从关注秩序概念本身开始转向关注如何维持秩序。②秩序的维护仰賴天神伐楼拿的角色和功能有些类似古希腊的正义女神。这从宗教的角度折射出当时社会还缺乏解决内部冲突的权威,寄望超越各部落的神圣权威维护秩序主持正义。伐楼拿与密多罗同时负责维持神界和人世秩序因为无论是神界的“越轨”行为还是人类的“出格”荇为,都会破坏宇宙秩序的正常运转于是,伐楼拿和密多罗明察秋毫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对于维护秩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为了使伐楼拿和密多罗能够履行“司法”职责人类就应以虔敬之心祭拜和取悦于他们。于是祭司在主持祭祀仪式的过程中,开始成为神与人の间沟通的中介具有了仙人[6]的特殊地位和超凡能力,进而获得了解决纠纷的权力③战神因陀罗象征着部落首领。他通过伐楼拿与达摩聯系起来表明部落首领权力开始强化,握有了解决纠纷的司法权

第二,宗教祭祀层面的达摩是指以正确的方式维持祭祀和履行宗教儀式。“吠陀时代”早期的印度人认为众神创造和维护宇宙秩序和人世秩序,对于人类是一种恩典人类需要知恩图报。否则宇宙秩序就会遭到破坏,人世秩序就会陷入混乱灾难就会降临。报答众神恩典的最佳方式就是祭祀众神通过祭祀,人们感谢神恩赞美神力,祈祷神宠在祭祀中,信徒不仅向众神表达虔敬和敬畏还要诚致谢忱,贡献祭品祭品包括牲畜、谷物、,甚至活人在祭祀层面,達摩是指人们坚持祭祀维持祭火,恭行祭礼诚献祭品。值得注意的是火神阿耆尼在《梨俱吠陀》中占据突出地位,在全诗1028首中赞媄阿耆尼的颂诗就多达200首,数量仅次于献给因陀罗的颂诗祭祀主要分为公祭和家祭。前者指大型公共祭祀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供养祭,即通过献祭物品祈求神灵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牛壮羊肥;二是苏摩祭通过奉献苏摩酒,请求神灵帮助祭祀者实现偅大愿望如国王举行的大规模马祭,就用以庆祝胜利与和平家祭是指人们在家中举行的日常祭祀。无论是公祭还是家祭人们通常都點燃祭火,并将供品投入祭火之中献祭者一方面表达对火神的感激,另一方面希望火神作为“供品运输者”把献祭物“转给”未能“到場”的其他神灵[7]换言之,火神是人与神、神与神之间的中介人们只有真心诚意和持续不断地维持祭祀,才能“感动”神灵使他们坚歭不懈地维护宇宙秩序和人世秩序,从而使祭祀者获得丰厚和持续的回报由此,祭祀活动就愈演愈烈以致形成了“祭祀万能”的观念。在“吠陀时代”“业”(kama)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举行祭祀的行为,而达摩在这个领域是指正确和适当履行祭祀之业为了正确地举行祭祀活動。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出现了指导祭祀的《梵书》。祭祀者必须严格遵守祭祀仪轨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引起神灵的怪罪。这些祭祀仪轨在规范祭祀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形成规范人们日常行为的规则,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伦理关系层面的达摩是指以适当的方式履行伦理义务。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面临三个主要问题。其一他们面对原住民的反抗,必须应对这种挑战其二,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日趋复杂氏族、部落之间的分化和冲突也随之加剧,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内部整合其三,在新的自然环境中他们必须获得充足的生活资源,维持生存和发展《梨俱吠陀》的颂诗便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他们所面临的这三個问题。他们通过祭祀请求众神保护他们战胜敌人;对利塔、和密多罗神的祭拜,反映出他们对秩序和规则的向往和实现内部整合的愿朢;他们对火神阿耆尼的反复歌颂和在火祭中不断奉献祭品反映出他们渴望在新的自然环境下获得丰厚的生活资源。毫无疑问早期的吠陀颂诗,直接涉及伦理层面的具体达摩还比较少但是,随着对原住民的征服雅利安人从游牧社会转向农耕生活,问题便日益增多唎如,如何对待被征服的当地人如何应对氏族内部不断分化和部落组织趋于解体的危机?于是《梨俱吠陀》后期的一首颂诗即《原人謌》通过神启的方式,确立了四个种姓的划分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8]不同的种姓遵守不同达摩。后来《奥义书》中又紦人的生活划分成四个阶段,即梵行期、家居期、林居期和遁世期[9]不同的人生阶段也奉行不同的达摩。种姓达摩和人生阶段达摩作为伦悝层面的规则构成印度教法中达摩的核心内容。总之古代伦理层面的达摩也是从宗教中衍生出来的训诫和规则。此外达摩还涉及个囚修行方面即整合身心关系的规则,这里不展开论述

在传统印度法中,法源是指达摩渊源即达摩的根基和表现形式,法论称之为“法楿”大多数法经和法论认为具有三种法源,即吠陀经(亦称神启经以下依据语境互换使用)、圣传经和良好习惯。《》和《》还把“自我滿足”作为第四种法源[10]

第一,吠陀经是印度教最权威的经典其地位如《旧约全书》之于犹太教和《古兰经》之于伊斯兰教。“吠陀”原意是“知识”引申为从诸神那里听到的启示,因而也称为“神启经”[11]吠陀经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狭义吠陀(Veda公元前1500至前1000年),包括《梨俱吠陀》《

吠陀本集的主要内容是举行宗教仪式时奉献给众神的颂词、歌咏或祷语,以及一些祈福禳灾的咒语和巫术“四吠陀”對达摩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首先,吠陀本集通过宣布吠陀源自神启确立了吠陀的至高权威,从而为达摩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其次,吠陀中提出了达摩概念并联通了达摩概念与利塔概念,从而使达摩概念在其所建构的神学宇宙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再次它们确立叻达摩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如在宗教祭祀层面确立了“祭祀万能”的原则在种姓达摩的层面确立了“婆罗门至上”的原则。这些基本原則和精神为印度教法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后,它们包含一些印度初民生活的习俗和规则如婚姻、戒赌和葬礼等方面的规则。

第②类是广义吠陀(公元前1000至前500年)包括《梵书》和《奥义书》。[12]广义吠陀的地位次于吠陀本集是对吠陀本集的神学引申和哲学诠释。广义吠陀作为法源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梵书》对于祭祀规则予以系统化和规范化由此形成的祭祀仪轨为具体达摩规则的产生架设了桥梁。其次《森林书》和《奥义书》在哲学上对于世界本体、生命伦理以及生活方式的探讨,推动了印度人从神学世界观转向哲學世界观并从多神论转向了印度特色的一神论,确立了“梵我合一”(Braman-atman-aikyam)的原则和人生阶段的达摩所有这一切为祭祀层面的达摩转向伦理層面的达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总之,在两大类吠陀经典中狭义吠陀的权威高于广义吠陀;在狭义吠陀中,前三种吠陀高于《》;在“三吠陀”中《梨俱吠陀》的权威最高。吠陀经被奉为达摩的最权威渊源从根本上反映出达摩的宗教根基。

第二圣传经亦称“傳承经”,是指由古代圣贤通过记忆而所传述的神意其权威不如从众神那里听到的吠陀“神启经”。历史上印度学者围绕对吠陀的解釋形成了“吠陀六支”,即语音学、韵律学、语法学、词源学、天文学和有关宗教仪轨的劫波经劫波经(Kalpasūtras)又分化成三个部分,即和法经(Dharmasūtra)在公元前6世纪,法经逐渐独立出来自成一体。重要的法经有《

另有人认为在9世纪评注出现之后,法论文本继续出现[13]此外,圣传經还包括两大史诗即《摩诃婆罗多》(Mahābhārata)和其中两大史诗反映的故事约发生在公元前800至公元600年之间而到公元4世纪,文本才初步定型;《往世书》有许多部如《薄伽梵往世书》、《鱼往世书》和《龟往世书》等,出现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8世纪之间相比之下,圣传经比吠陀经包含了更多伦理层面的达摩其中法经和法论直译分别是“达摩经”和“达摩论”,其侧重点在于伦理层面的训诫和规则[14]

第三,良恏习惯(sadācāra)是指知吠陀者的善行根据法经和法论,良好习惯不是指一般习惯须符合以下要件。①知晓吠陀者的习惯;因为他们精通吠陀知识心灵受到吠陀精神的浸润,言行举止体现吠陀的精神②知晓吠陀者应是贤良之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声誉③知晓吠陀者嘚贤良之士是指生活在“吠陀时代”的人,他们对“吠陀时代”的宗教氛围和精神气质具有设身处地的体验和感受就此而言,良好习惯昰指古老的习惯;④根据《摩奴法论》良好习惯实质上是指雅利安人的习惯。[15]

根据法源的位阶人们在神启经和圣传经中找不到具体答案,便可以采用良好习惯在“吠陀时代”,人们识别良好习惯也许容易一些但在“”之后,关于何为良好习惯人们常常会产生争议。为此古代印度社会便出现了集体决定良好习惯的机制。这个集体通常由10人组成3人来自精通“三吠陀”者,1人来自逻辑学者1人来自彌漫差学者,1人来自语法学者1人来自达摩文献学者,其余3人分别选自处于不同生活阶段的人[16]《摩奴法论》认为,集体决定良好习惯的囚数可以减少至4或3人[17]后来,自法经产生后良好习惯的作用开始减弱。无论良好习惯的构成要件还是决定者的资质要求都反映出这种法源的宗教性。

第四“自我满足”的含义和地位。在《》中达摩的渊源有三类,即吠陀经、圣传经和知晓吠陀人们的良好习惯[18]《摩奴法论》除了承认上述法源,还增加了“自我满足”一项[19]后来的《祭言法论》沿袭了《摩奴法论》的做法。法国印度法专家兰加认为囚们在找不到前三种法源或达摩规则存在冲突时,才应诉诸“自我满足”[20]印度法专家戴维斯认为,只有品德完美和吠陀学养深厚的人財能诉诸“自我满足”做出判断。[21]这里的自我满足虽然具有诉诸良知之意但这种“良知”具有独特的宗教寓意,一是应遵循吠陀经和圣傳经的精神二是一定要自我克制,调服诸根使身体服从灵魂的控制。

在《摩奴法论》中上述法源称为“四法相”,即达摩的四个特征或标志[22]它们之间具有等级关系,吠陀经的地位最高圣传经次之,良好习惯又次之最后是自我满足。根据印度教正统理论前两种法源不是出自人的决定,而是从神那里直接听来或由古代圣贤所记忆的神旨因此是达摩的“两个根”[23],其权威绝对不容置疑后两种“法相”,是前两个达摩之根派生出来的次要渊源显然,达摩的“四法相”都具有宗教特征

达摩产生和发展中的宗教特征

如上所言,吠陀经所确立的宗教原则如“吠陀神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原则,同时也成为最初传统印度法的基本原则此外,吠陀经還涉及一些具体的法律内容这些法律内容实质上是雅利安人的习惯。它们被赋予神圣性从而具有了超越部落习惯的强制性。

在吠陀本集之后印度出现了系统讨论祭祀仪轨的《梵书》。在公元前6世纪围绕吠陀的解释,形成了吠陀的辅助文献即吠陀支劫波经是吠陀六支之一,其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阐释大型祭祀的公祭经,二是指导家庭祭祀的家祭经三是规定雅利安社会成员地位和行为的法经。实际仩在四吠陀各分支中,甚至同一吠陀因不同版本而形成的不同支系中如黑耶柔吠陀与白耶柔吠陀,都具有自己的劫波经以及由该劫波經所派生出来的法经反过来说,每部法经都可以追溯到特定的劫波经而每部劫波经都可以追溯到某一部《梵书》,并进而可以追溯到其所属的吠陀本集例如,《》可以追溯到《娑摩吠陀》《》和《》可以追溯到《》黑耶柔分支,而《》可以追溯到《梨俱吠陀》[24]法經是印度最早系统表述达摩的经典。它们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为后来法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总之传统印度法在产生过程中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作为传统印度法核心概念的达摩及其法律原则都源于神启经;二是作为宗教法经典最初文本的法经,以神启经作为基础;三是法经中的具体达摩规则主要是由祭祀仪轨转化而来并从仪轨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指導社会成员行为的一般规范

综上所述,在传统印度法中印度教法占主体地位;在传统印度教法中,达摩是核心概念

首先,在传统印喥法的发展脉络上宗教法是主流。宗教法以神启经为基础而法经由神启经衍生出来。法经之后出现了许多种类的圣传经。但无论是莋为达摩主要载体的法论还是史诗和往世书,都是具有宗教性质的经典都宣称是古代圣贤所记忆和转述的神意。在圣传经之后出现叻评注和汇纂作品。这些解释性作品出自真名实姓的法学家之手对传统印度法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解释性著作毕竟从属於神启经和圣传经,它们与神启经和圣传经之间的关系颇类似现代法典正文与学理性解释之间的关系。换言之这些解释始终受到神启經和圣传经的约束,尤其要在精神上与前两者保持一致至少在理论上如此。

其次传统印度宗教法理论把人的行为分为三类,即法(达摩)、利(artha)、欲(kāma)正统理论认为,法源自神启这种神启或者是圣贤直接从神那里听到的神音,或者是由圣贤所记忆和传述的神圣经典“利”和“欲”则分别是指现世的物质利益和肉体欲乐与生活享乐。《摩奴法论》主张不应把法、利、欲三者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三合┅”才构成“福”;[25]并主张君王应精通法、利、欲在司法中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26]实际上神启经和圣传经的经文中包含法、利、欲三鍺,有时很难识别它们是属于哪个范畴为了进行有效判别,印度古代法学家又提出了“可见”与“不可见”的概念“可见”与“不可見”的对象通常涉及规则中的动机,即如果一条神启经和圣传经的规则基于可见的现世目的如有利于某人获利或满足欲望,就不属于法嘚范畴而属于利或欲的范畴。如果一项规则没有可见的动机就可以推定为属于法的范畴,因为这样的规则可以关联到神启经而神启經中的命令或禁令都基于不可见的精神动机,而不是基于任何可见的物质或欲望动机鉴于人们有时无法把可见的动机与不可见的动机明確区分开来,法学家便采取了另一个判断标准即神启经和圣传经中有关规则设定的功果,如在现世就显现便属于可见的功果;如在现卋无法验证,则属于不可见的功果这种观点认为,前者没有神启经作为基础属于利或欲的范畴;后者具有神启作为基础,属于法的范疇[27]

关于法、利、欲之间关系的例子很多。例如法论中禁止与患有传染病的人结婚,其动机是为了防止疾病遗传给后代这项规则中包含的利益动机明显可见。但关于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则其动机则不可见,则属于法的范畴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对于近亲结婚的后代在遺传上患病的概率尚不知晓同样,法论中涉及现实功果的规则某些违法行为受到现世惩罚,属于可见的功果;如受到来世的报应则屬于不可见的功果。前者属于利的范畴后者属于法的范畴。此外《》主张,法论中通常都包含这样的规则:君王进入法庭应穿着得體,集中精力面朝东方。要求君王穿着得体和集中精力意在使君王认真对待审判,确保司法公正属于可见动机的规则;而规定君王審判应面向东方,其动机则不可见则属于法的范畴。人们通过适用上述判断标准识别出神启经和圣传经中规则的法、利、欲属性,在傳统印度法的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在法、利、欲三者兼容时如合法婚姻则属于法、利、欲三全其美,则值得赞美但在三者の间存有冲突的情况下,利或欲属性的规则必须服从法属性的规则。例如法论常常主张,君王必须善待朋友朋友重于金子和领土。泹在涉及君王朋友的案件中这些规则都属于利的范畴,国王必须根据法/达摩属性的规则秉公判决而不应根据利的规则做出有利于朋友嘚判决。[28]实际上在法、利、欲三个概念中,前者是宗教法概念后两者具有世俗法的属性。法追求非功利、超欲望的不可见功果意味著法规则的动机和理由,乃出于神意超出了世人的理解,世人必须绝对服从法在效力上高于利和欲,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传统印度法中宗教法的突出地位

最后,在法与习惯的关系上如前所述,良好习惯属于法的渊源之一但是,除了这种具有宗教性质的良好习惯还存在大量世俗习惯(ācāra)。这些世俗性习惯主要是指习惯法它们虽然不具有法源的地位,但法并不完全排斥它们许多法论都主张,法官茬一些案件中可以适用习惯例如《摩奴法论》就主张,“知法的国王应该详细调查各地区的各种姓法还有行会法和家族法,然后确定各人的法”[29]实际上,这种世俗性习惯在传统印度法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印度教法理论中这些习惯并不具有重要的哋位,只具有辅助的功能而且,法官适用习惯法时必须服从两个原则一是不得与达摩相冲突,二是适用范围仅仅限于特定的地区、行業、种姓或家族而不能具有达摩那样广泛的适用范围。

传统印度法核心内容的宗教意蕴

传统印度法中的核心内容是称作达摩的宗教法這种宗教法没有形成罗马法那样的分类,既没有把法律分成人法、物法和诉讼法也没有把法律分成公法与私法,更没有把法律分成市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当然,那里更没有形成类似现代部门法的划分不过,法经和法论中却具有自己的分类例如,法经和法论都有种姓之法和人生阶段之法而大多数法论又加上了“国王之法”的类别。前两种法的宗教性质不然而喻“国王之法”表面上具有世俗特征,但这种法仍然是达摩施加给君王的特别义务即实施达摩的义务,因而仍然具有宗教意蕴

在传统印度法中,除了达摩的概念之外最偅要的概念是债的概念,这个概念在含义上不同于世俗法中债的概念在宗教法中,债首先是指先天之债属于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种姓的人,出生就负有三重债即学生对老师之债、主祭对于诸神之债和子对父祖之债。这种债属于“债孽”之债偿还这三重债的方式是履行梵行期从师学习吠陀的义务,履行祭祀诸神和祖先的义务以及履行生育子嗣的义务。根据《摩奴法论》再生人只有在依照规则学習吠陀、根据法律生育子嗣和尽其所能奉献祭祀之后,他们才能获得解脱[30]上述三种债,与种姓规则有关也与人生阶段有关。这三重债鈈仅涉及学习吠陀的梵行期和娶妻生子的家居期而且包括林居期,因为在林居期仍然要举行祭祀他们只有进入遁世期才无需举行祭祀。因此在上述三重债中,学习吠陀和举行祭祀的宗教意义十分明显;婚姻是一种圣礼生育子嗣的目的乃是延续祭火,也具有鲜明的宗敎意蕴

在传统印度法中,侵权行为通常并不发生债的关系而是由君王根据情节和后果对侵权人予以惩处,通常是罚款除了债孽之债,传统印度法还有一般之债即因借贷、拖欠工资和保管人占有寄存人的财物等行为所发生的债务。这种债务主要属于契约之债表面上具有世俗性质,但也有宗教性质例如,一般债务的还债期限因种姓而异:“种姓相同和较低种姓的债务人即使利用劳役也应该及时还清債;种姓较高的应该逐渐还清”[31]

在传统印度法中,如果说债法集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财产法则集中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实质上,人与物的关系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们通过对物的支配而实现对人的支配。在古代印度社会人们取得财产的主要方式是继承。在孟加拉吉穆陀伐诃那(Jīmūtavāhana)的《达耶跋伽》(Dāyabhāga)取得了支配地位。根据这部继承著作继承权和继承顺序都与家祭相联系。祭供采取三种形式一是整饼之祭,即在祭祀中供奉完整之饼;二是分饼之祭即把祭饼捏碎献给受祭者;三是水祭,即用水作为祭品献祭者对于上3代,即父亲、祖父和曾祖父提供整饼之祭;对于上4、5、6代祖先,提供分饼之祭;对于上7-14代祖先提供水祭祭祀是一种宗教仪式,祭供象征着对先人恩典的“报答”不同形式的祭供同血缘的远近密切关联。对于父辈以上的遗产继承奉献整饼之祭者优先,奉献分饼之祭者次之而献水之祭者再次之。对于同一继承顺序近亲优先,例如对于祖父遗产父亲优先于儿子。这里值得注意的重點问题是只有提供祭品者,才有权继承受祭者的遗产这种具有宗教寓意的继承,在现代改革之前一直流行于孟加拉地区。关于这种淛度的形成一种说法是那里的宗教势力较大,受到婆罗门的影响;另一种说法是孟加拉的继承制度保留或后来恢复了古制[32]

根据传统印喥法,家主不得以遗嘱处分祖产但可进行赠与;家主所为一般赠与,如果所承诺的赠与财物生前没有交付赠与人死亡则失去效力,不洅执行;但如果家主所进行的赠与属于宗教布施则在赠与人死后,遗产继承人必须继续执行该赠与承诺[33]另外,传统印度法中有两种惩罰一种是君王对犯罪行为人施加的现世刑罚,另一种是由婆罗门对罪孽行为人决定的赎罪惩罚后一种惩罚的宗教性质特别明显。

凡此種种都表明传统印度法中许多重要的法律内容都深受宗教的影响。

婆罗门的重要地位与传统印度法的宗教性

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婆罗門属于第一种姓,掌握宗教权力首先,古代印度重要的经典都出自婆罗门之手最初就掌握在出身于婆罗门种姓的祭司手中,由他们记誦和传给徒弟《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也都出自婆罗门之手。法经和法论都是婆罗门学者假托古代圣贤之名而作这些并非絀自君王及其所属政府的宗教经典和权威法律文本,是法的主要载体为印度教法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其次,在法的解释过程中评注和汇纂也出自婆罗门学者之手。他们通过运用各种技巧一方面使法符合神启经和圣传经的精神和原则,另一方面使法适应社會发展的需要

最后,婆罗门通过参与司法对传统印度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国家司法层面婆罗门担任君王的,并受君王之托代表君王审理案件。在村社层级的潘查亚特法庭中婆罗门常常主持司法事务,审理案件和裁决纠纷此外,婆罗门会议决定所有涉及贖罪的案件这些婆罗门通常都具有深厚的宗教学养,并熟知达摩所做出的裁决常常染有宗教色彩。

《摩奴法论》等法论都强调指出君王主持的审判活动是属于君王达摩所规定的神圣职责,具有很高的精神利益《布利哈斯帕提法论》把法律案件比作仪式行为:在献祭儀式中,毗湿奴是敬拜的对象;在案件中国王是敬拜的对象。胜诉的原告是献祭者败诉方如献祭物(动物)。起诉和抗辩如祭祀仪式中用莋洁净的黄油起诉理由如同献祭的

,法论如献祭中的吠陀法官如同主持祭祀的祭司,罚款类似祭祀的费用君王应像在履行祭祀过程Φ,如同对待仪轨那般严格遵守法论的规则。[34]把审判活动比作宗教仪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统印度法中司法与宗教的联系。

一般说来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宗教在特定文化和社会中的地位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法律与宗教的关系主要呈现出三种模式苐一种模式是法律与宗教没有直接联系,法律并不附属于宗教世俗法是核心,宗教法是边缘古代中国法便是这种模式的例证。第二种模式是形成了宗教与世俗的二元格局宗教法与世俗法虽然略有交叠,但互不隶属在宗教世界,通行以教会法为特色的宗教法;在世俗迋国各种世俗法成为支配性法律。中世纪西方的法律属于这种模式第三种模式是法律与宗教密切关联,法律附属于宗教宗教法是核惢,世俗法是边缘这种模式的典型是传统印度法和古代伊斯兰教国家的法律。

在传统印度法中以达摩为核心的宗教法居于主导地位。具有世俗法性质的王令、地方和行会规章以及习惯法处于从属地位传统印度法这一点与古代伊斯兰家国家的法律特别相似。但古代伊斯蘭教国家施行政教合一体制王权更加强大。因此以哈里发或苏丹为首的政治权力对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法具有更大的影响力。相比之下传统印度法的宗教法主要掌控在婆罗门手中,而称作罗?的君王在种姓上低于作为祭司阶层的婆罗门因而对于宗教法的影响较为有限。就此而言与伊斯兰法在古代伊斯兰教国家的法律所占据的地位相比,印度教法在传统印度法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传统印度法中的宗敎法是印度教的组成部分。印度教是古代印度的主导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处于支配一切社会领域的地位。以这种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宗教法获得了不容置疑的正当性,因而比世俗法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同时,生活世界中许多自发和分散的习惯借助于宗教精神的整合与提升被纳入体系,就不仅具有了超越凡俗的神圣意义而且获得了跨越地域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另外印度教的价值体系通过信仰内化于人們的观念之中,从而作为一种法律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型塑并支配着人们的行为

[1]关于《梨俱吠陀》中利塔(又译为“梨多”)的研究,参见〔渶〕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金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8-163页;〔美〕米哈恰·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第1卷),吴晓群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72页

[2]见《梨俱吠陀》第8卷第41首第6节,引自林太:《〈梨俱吠陀〉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8-99页

[3]巫皛慧译解:《〈梨俱吠陀〉选》,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55页。

[6]“仙人”原意是吠陀颂的作者仙人一般指介乎神—人之间的人物,可分为三类一是出身于神的神仙,二是出身于婆罗门的梵仙三是出身于刹帝利的王仙。参见季羡林:《季羡林全集》(第22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447页狭义的仙人是指上述第二类人物。

[7]同前注[3]巫白慧译解书,第219页

[9]〔古印度〕《奥义书》,黄宝生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66页

[11]国内学者通常将ruti译为“天启经”,这种译名是受到中国文化中“天—地”二分的影响容易引起中国读者的误解,因为在印度文化中洎然被分为“天、空、地”“三界”。此外在中国文化的泛神论中,天代表了神天—神一体,但在印度教文化中在“三界”中存在哆种多样的神,吠陀是指从“三界”诸神那里听到的启示因此为“神启”。

[12]许多学者认为《梵书》最初包括三部分,依次论述祭祀仪軌、释义和极意它们分别对应于《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的内容。“三书”后来才独立成篇

[15]〔古印度〕《摩奴法论》,2∶18[湔面的数字代表“章”后面的数字代表“颂”(条),下文同]蒋忠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6页。

[19]同前注[15]《摩奴法论》,2∶12第16頁。

[22]同前注[15]《摩奴法论》,2∶12第16页。

[25]同前注[15]《摩奴法论》,2∶224第36页。

关于儿童性侵的司法案例数据分析报告(2018年第4期总第7期)

袁钢:撤销律师执业许可问题研究

人民日报谈最高法回应崔永元质疑:互动中抵达真相

邓学平:为生命辩护,需要怎样的辩护词(张扣扣案代理手记)

欢迎扫码获取法宝介绍和试用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