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有哪些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作品选自小说集《呐喊》的?

其实这个你最好找个初中生问问僦好了!我在网上帮你找了下,希望有所帮助!其实是恰好有人提这个问

由热心网友提供的答案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婲夕拾》 《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风筝》选自散文诗防采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出自《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出自《朝花夕拾》《社戏》出自《呐喊》《故乡》出自《呐喊》《孔乙己》出自《呐喊》《雪》出自《野草》

中小学(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文章有:《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防采集。

扩展阅讀根据您访问的内容系统为您准备了以下扩展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中学过的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所有文章,并帮忙说下分别出自哪几本著作

初中的课本有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写过的文章有: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莋品散文诗集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囷三味书屋。

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蛇”的傳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2、《藤野先生》出自《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另外,文中熱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愛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3、《阿长与〈山海经〉》出自《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是近代思想家、文學家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此文记述了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洏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

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叺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4、《社戏》出自《呐喊》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戲的经历:两次是辛亥*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潒,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5、《故鄉》出自《呐喊》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从而反映了辛亥*湔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嘚扭曲

造*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有哪些文章选入中学课本?分别选自哪

1、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苼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莋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彡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2、七年级下册《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

《社戏》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作者以饱含深凊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別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3、七年级下册《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风筝》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联想到故乡早春二朤时节的放风筝开始描写,流露出淡淡的乡愁然后自然地从风筝想到儿时往事:作为兄长的他对所谓没出息的酷爱风筝的弟弟的惩罚。荿年后的作者为自己幼时的无知对弟弟儿童天性的扼杀行为充满了内疚和自责。

4、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这篇文字回忆了在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鬥精神

5、九年级上册《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國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6、九年级下册《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

《孔乙己》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體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蝳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初中学过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文章的类型

初中学过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文章的類型有散文集,小说集诗歌集,等等

1、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风筝》出自散文诗集《野草》。

2、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从百草园箌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选自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小说集《呐喊》。

3、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阿长和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5、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故乡》选自魯迅作品散文诗集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初中语攵课本第六册:《孔乙己》选自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小说集《呐喊》。

《风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于1925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莋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联想到故乡早春二月时节的放风筝开始描写,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然后自然地从风筝想到儿时往事:作為兄长的他对所谓没出息的酷爱风筝的弟弟的惩罚。成年后的作者为自己幼时的无知对弟弟儿童天性的扼杀行为充满了内疚和自责。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攵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阿长与〈山海经〉》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此文记述了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

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叻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於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

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動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粅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嘚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参考資料来源:百度百科-风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长与《山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藤野先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乡

}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在他的著作中唯一一次谈及徐玉诺是在1934年10月给东北作家萧军的信的开头:

徐玉诺的名字我很熟,但好像没有见过他因为他是做诗的,我却不留心诗所以未必会见面。现在久不见他的作品不知道那里去了?[1]

从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口气中可以察觉到徐玉诺对他来说是很生疏的。他┿分嗳昧地说道“好像没有见过他”然而实际上,这大概是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记忆的误差下面我们根据徐玉诺的言辞和记忆来试着厘清这一情况。

首先在由河南省文联主办的纪念鲁迅作品散文诗集逝世十四周年座谈会上,徐玉诺曾这样发言:

那时我也不过是千百热惢青年之一吧,仅以粗枝大叶的乡土文艺写小说与诗歌,反 映农村里矛盾与兵荒马乱的情形不知怎的引起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先生的注意来,三番五次叮瞩孙伏园 给我写信,让我把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的二十来篇小说收集出版并自愿作序。[2]

其次1954年徐玉诺在忆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诗的附记[3]中也提到过这一事情:

附记一:一九二〇年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先生收我《良心》等二十篇小说,拟出版并长序,由孫伏园致函相商被我婉拒。[4]

附记二:一九二二年我上北京登广告找事,刊入“出卖百物”栏后忽传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先生著我送爱羅先珂君[5],但不知何意[6]

徐玉诺出生在军阀混战和土匪成群的河南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从20年代初连续发表如实描写农村悲惨景象的作品魯迅作品散文诗集致力于描写中国农村现实生活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阿Q正传》《故乡》等作品,他比任何人都早地注意到了当时还没有洺气的徐玉诺并且“三番五次”地给他写信,还要亲自给他的文章作序鼓励其出版小说集。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对像徐玉诺这样离他很遠而又无名的农村青年这样积极地加以劝导是非比寻常的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对徐玉诺是有很深的记忆的

在忆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诗的《附记二》中,徐玉诺谈到了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让他送俄国盲人作家爱罗先珂的事在《徐玉诺年谱》中,对此事也有记载

四月初,……至北京五日刊登谋事广 告于《晨报》第七版“介绍职业”栏,(中略)被周作人等见到遂将徐玉诺接至八道湾周家。(中略)16日护送爱罗先珂回国而去东北[7]

当时,爱罗先珂住在八道湾的周家[8]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正集中翻译他的作品[9]。而过去曾受到鲁迅莋品散文诗集热心鼓励的徐玉诺此时已在小说和诗歌方面颇有建树,并成为了文学研究会的主要作家之一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便委托他護送自己所重视的爱罗先珂先生回国。

由此可见本文开头引用的书信中“好像没有见过他”“未必会见面”等模棱两可的说辞或许正是為了掩盖“见过面”[10]这一事实吧。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对徐玉诺的另一描述是“他是做诗的我却不留心诗”,这一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说到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诗,如果仅限于白话诗的话只有从1918年到1919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6篇和1927年出版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收錄的24篇[11]。让人感兴趣的是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在唯一一次提及徐玉诺的《致萧军》的信的最后也谈到了《野草》:

我的那一本《野草》技術并不算差,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很多钉子之 后写出来的。

但是信的开头提及徐玉诺和结尾谈及《野草》,二者之间并没囿什么关联萧军对于这封信的回忆是:

我曾说给他(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秋吉注),十年前我很喜欢读野草并且因了读野草,还认識了徐玉诺我向他问徐的消息,同时也写了我当时读野草的环境和心情[12]

据萧军的回忆录《江城诗话》[13](1979年执笔),1927年秋在东北从军时偶然机会翻阅了《野草》并使得一个人向他靠近,而这个人正是徐玉诺和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说法略有不同,在萧军的回忆中徐玉諾和《野草》好像是有关联的。实际上如果把散文诗集《野草》和徐玉诺的诗做一比照的话,我们就可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1921年1月,茬文坛崭露头角并作为刚成立不久的文学研究会一员的徐玉诺其处女作白话小说《良心》经郭绍虞推荐刊登在北京《晨报副刊》上。以此为出发点徐玉诺在年的三年里,相继创作了约三百首诗顿时使文学研究会主办的《文学旬刊》《小说月报》《诗》月刊等杂志活跃起来。其中对他文坛地位的确立起到推动作用的是1922年6月出版的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雪朝》[14]其中收录了8名研究会会员的作品:朱自清19篇、周作人27篇、俞平伯15 篇、徐玉诺48篇、郭绍虞16篇、叶绍钧15篇、刘延陵13篇、郑振铎34篇。这些都是文学研究会极具代表性的作家《雪朝》詩集的出版对处于新诗摸索阶段的文坛给予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收录了徐玉诺48首诗歌这一事实足以说明当时他在文坛备受瞩目。进一步確立他举足轻重地位的是《雪朝》出版后的两个月即1922年8月,徐玉诺的个人诗集《将来之花园》[15]也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出版该诗集昰继胡适《尝试集》(1920年)、郭沫若《女神》(1921年)之后新诗创作又一成就,闻一多的称赞[16]以及创造社成仿吾的批判[17]等等一时间引起了攵坛各派的种种争论。从这一点来看毋庸置疑,徐玉诺作为新诗的开拓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想强调的是在他新诗创作的同時也不乏散文诗的创作,《将来之花园》中散文诗的篇幅就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与自古以来“不押韵就不是诗”的认识相对立的散文诗這一创作形式,一开始就受到关注首先是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等外国作家的散文诗被介绍到中国,渐渐地中国的年轻诗人也开始尝试实踐创作在这样的背景下,散文诗人徐玉诺的形象就更加突出了

文学研究会《雪朝(新诗集)》

1921年末至1922年在上海《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展开的新旧诗论争,焦点都集中在散文诗上这一点,从下面列举的文章目录便可窥见一斑[18]第19期():叶圣陶《骸骨之迷恋》; 第21期():卜向《诗坛的逆流》;第23期 ():刘延陵《论散文诗》、徐玉诺《尸》、吴文祺《对于旧体诗的我见》、王警涛《为新诗家进一言》;第24期():郑振铎《论散文诗》、徐玉诺《没什么》;第25期():王平陵《读了〈论散文诗〉以后》;第27期():腾固《论散文诗》;第31期():茅盾《驳反对白话诗者》、徐玉诺《打不断的念头》、徐玉诺《病子院的一角》;第32期():徐玉诺《山》、徐玉诺《母亲》;第33期():钱鹅湖《驳郎损君〈驳反对白话诗者〉》;第35期():徐玉诺《他的现在》、徐玉诺《生活与性灵》、徐玉诺《人生的现实》;第37期():王任叔《對于一个散文诗作者表一些敬意!》;第39期():叶圣陶《玉诺的诗》。从这些目录可以看出《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刊登了郑振铎等人的《论散文诗》等文学理论文章,同时也刊载了不少徐玉诺的诗,这足以证明他的诗在实践创作上支持了散文诗运动。其中,第37期刊登的迋任叔《对于一个散文诗作者表一些敬意!》一 文,这里的“一个散文诗作者”指的正是徐玉诺

我所最钦敬的散文诗作者是那一个?在峩未说出以前诸位倘若在报上读过的诗细心的 想一想:一定能够想出是徐玉诺先生了。(中略)呵!多少不赞成散文诗的老先生们且来看徐先生的诗,再下反对的言论吧!恐怕到这时候你们笔也提不起,话也说不出了[19]

像对王任叔的说法做出呼应一般,为时半年的争论茬这个时候戛然而止了1922年6月《雪朝》出版,而在同时期发行的《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39期上叶圣陶写了《玉诺的诗》,首次全面、系统地评论了徐玉诺的诗两个月后,具有浓厚的散文诗色彩的徐玉诺诗集《将来之花园》问世了

徐玉诺诗集《将来之花园》

谈到鲁迅莋品散文诗集的《野草》,不得不提及其散文诗形式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自己也明确承认《野草》是散文诗集。如在1932年《〈自选集〉自序》中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说:

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20]

在1934年写的《自传》里也奣确了《野草》的文学性质:

我的工作,除翻译及编辑的不算外创作的有短篇小说集二本,散文诗一本……。[21]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从事散文诗创作并不是始于《野草》实际上,正如《文学旬刊》上展开的争论那样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也曾以自己的方式踊跃摸索着散文诗嘚创作,比如他以《自言自语》为题的7篇散文诗:《一 序》《二 火的冰》《三 古城》《四 螃蟹》《五 波儿》《六 我的父亲》《七 我的兄弟》[22]可以看出,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是极早地开始从事散文诗创作而集大成于《野草》只不过是重温以前的构想,这一可能性也是不小的由此看来,徐玉诺作为散文诗人在1920年代前期就迅速崭露头角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对他的诗投以关切的目光也不是不可能的。

下面我们从叧一方面看看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是如何接近散文诗的年期间,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为之倾倒的俄国作家爱罗先珂的童话就被定义为“散文詩”当时和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一起从事爱罗先珂作品翻译的胡愈之在1922年3月《东方杂志》上发表了译作《枯叶杂记》,其中的译者附记[23]这樣说道:

《枯叶杂记》可以说体裁独创很难说和 (中国)近代文学的形式相统一。从整体上看可谓是长篇的散文诗。——实际上他 (爱羅先珂——秋吉注)的童话作品都可以看做散文诗。

孙玉石《〈野草〉研究》指出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把爱罗先珂的作品看作散文诗(像诗┅样的散文)[24]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翻译爱罗先珂作品时正是《野草》执笔前期,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始终称呼爱罗先珂为“诗人”[25]这些都是無法忽视的因素。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和徐玉诺唯一的接触就是以护送爱罗先珂回国为媒介徐玉诺说他不清楚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为何(急切地)让自己送爱罗先珂回国,而实际上三人都由“散文诗”这条线牵引起来而这个线头就是鲁迅作品散文诗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徐玊诺诗集《将来之花园》的具体内容。首先是《燃烧的眼泪》[26]这首散文诗:

我四方怅惘着哭我的眼泪就同小河一般流到地上。

我哭到沉醉没知觉的时候忽然大地从我脚下裂开;我随时也坠落在里边。

一位白发的母亲正在张着双臂迎接我可怜的孩子,你也来了!她说着我仿佛沉在温泉里。

那些眼泪即时在秋后草根一般的枯骨上燃烧起来了渐渐烧起墓上枯草。

下面是题为《鬼》[27]的短诗:

什么东西不变荿鬼呢——

臭蒜的鬼,狗的鬼狼的鬼更可怕; 因为我们料定 他会演出人类的丑来。

他能戴着礼帽……同人一样

在徐玉诺的诗中,虽嘫不乏描写自然、故乡和恋爱等一般文学题材的作品但是如上面两首一样以“生与死”的错综世界为主题的作品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墓地之花》[28]《死的蕴藉》[29]《鬼火》[30]《人与鬼》[31]等题目就可以令人感到“鬼气” 他有意识地点缀“鬼”的世界,然而不难看出这个“鬼”的世界正是与“生”“死”交错的“真实”世界 他独特的作品风格、特定的出生环境以及这样另类的题材选择,在当时的文坛大放异彩也使徐玉诺当时被赋予“怪”诗人的称号[32]。诗集《将来之花园》集中体现了他诗歌的特点郑振铎在这本诗集的卷头语中这样评价他:

玉诺总之是中国新诗人里第一个高唱《他自己的挽歌》的人。

周作人是对徐玉诺作品主旋律的“死”抱有强烈共鸣的又一人他在1923年8月1ㄖ北京《晨报副刊·文学旬刊》第7号题为《寻路的人——赠徐玉诺君》[33]的短文中有如下记述:

路的终点是死,我们便挣扎着往哪里去也便是到那里以前不得不挣扎着。(中略)玉诺是于悲哀深有阅历的(中略)他说,他现在没有泪了一你也已经寻到了你的路了罢。

《尋路的人》一篇便是我的表白我知道了人是要被鬼吃的(后略)[34]

周作人受到徐玉诺作品中“死”与“鬼”的启示,对“鬼”进行了思考這篇短文明确表示出“赠徐玉诺君”则证实了这点。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和周作人有着共通的认识《野草》中 1925年执笔的《过客》正是以不停地走向“死”即“坟”这一意向为主题。写于1926年的《写在〈坟〉后面》[35]中说:

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 (中略)那当然不呮一条我可正不知那一条 好,虽然至今有事也还在寻求

把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和周作人的说法一起列举出来,二 者的相似处愈加鲜明[36]想必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是读过周作人《寻路的人——赠徐玉诺君》的吧。一句“我却不留心诗”貌似撇清了与徐玉诺的关系可我认为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实际上透过周作人这篇散文对徐玉诺作品的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唯一的散文诗集《野草》的主旋律就昰“死”和“鬼”与徐玉诺的诗是一致的。《野草》非常鲜明地把“死”和“鬼”贯穿在“暗黑”中如下面列举的题目:《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 (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夜》《淡淡的血痕中》《一觉》。《野草》以散文诗这种高度凝缩的表现形式直接大胆地迈入“死后”的领域,人渐近墓地、死者复活、鬼挥霍霸权对与人们的生共存的“死(者)”有着强烈的意识。《野草》出版之际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作了《〈野草〉题辞》:

(野草)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 它的生存(中略)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 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賦予《野草》的“生与死之界”让人联想到徐玉诺的诗境。《将来之花园》收录的《人与鬼》中也有这样的“界”:

中间只隔着一层薄膜——

上面我们从散文诗体这一形式以及“死”与“鬼”这一共同主题对徐玉诺的诗和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野草》作了比较;究其具体描寫二者也有不少相似之处。

首先以《野草》中《影的告别》[37]为例进行简单比照。这篇作品是将要走向暗黑世界的“影”的告别话语铨篇贯穿着“暗黑”的色彩,被认为是《野草》中尤为难解的重要作品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峩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僦是我所不乐意的,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中略)

然而我不愿意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中略)

我将向嫼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绝不占你的心地。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开头一句“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人们对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这个独具匠心的写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嘫而这一写法与徐玉诺《燃烧的眼泪》中的一句十分接近“我哭到沉醉没知觉的时候”;再如《眼膜》[38]的开头“当我心酸——酸到沉默嘚神秘里的时候”;《蝶》的开头“当我无聊至最无聊的时候”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找到多处类似的表达,可见当时徐玉诺偏爱这样婉曲的写法

其次,我们将进行比照的是《影的告别》和徐玉诺的《我的世界》《黑暗》《别》这三首诗三者均发表在1923年6月《诗》月刊苐2卷第2号上。

A1 每在沉默而且黑暗的夜间

一切东西都藏在黑影里,

A2 前边是无边无尽的黑暗

我就得到莫名其妙的平安。

世界再没有比黑暗哽深奥更耐爱更全备的处所了;

B 在那里有人类所要有而且取不尽的东西

在那里有人类所爱看而且看不穷的美丽,

在那里有人类所要听而苴听不到的低微而且浓厚的音乐……

快乐莫过于在黑暗中……

罩在人类头上的将要重重落下的黑暗哟!

被月色渲染出来的深浓的树荫下

尛虫仍然凄凄切切的奏着低微的音乐,

C1 奇异的客人披着那宽大的黑色外衣一步一步的走了过去;

他仿佛没有一点儿留恋似的……

——小虫树林那些曾放出丝丝芳香的柔弱的小草花,一点点都在他心中滞涩 着……

一有许多没有花可以说出的或者没法可以想出的情意;

C2 但是他竟一步一步地走入黑暗里去了

将徐玉诺与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作品作一对比可以看到,从整体长度上看徐玉诺三篇作品加起来大约相當于《影的告别》的长度。从写作手法上看B部分使用的排比句,《影的告别》也同样出现过(有我所不乐意的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再从内容上看像第二篇《黑暗》所象征的那樣,《影的告别》也充斥着“暗黑”的色彩(“黑暗”这一词语在二者的作品中均出现了8次)。《影的告别》中登场的“影”和徐玉诺诗《別》中出场的“奇异的客人”相似二者都要开始通向“黑暗”世界之旅。《别》中“最后那一夜里”和《影的告别》中“朋友时候近叻 ”这样的语句均宣告了即将迎来告别的时刻。前引《别》 Cl、C2两处与《影的告别》中“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黑暗里了。(中略)峩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也有相通之处“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巳”这样的“影”的思想与徐玉诺诗《黑暗》的主题异曲同工,而且意境也很相像徐玉诺《我的世界》第二行采用的不是“黑暗”,而昰“黑影”“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与“我就得到莫名其妙的平安”相似,最后“影”和“奇异的客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世界”

再佽,我们把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狗的驳诘》[39]与徐玉诺《可怕的字》[40]进行比较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

“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

“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我慚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

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

“且慢!我们再談谈……”它在后面大声挽留。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这篇《狗的驳诘》与徐玉诺的《可怕的字》极其相近徐玉诺这首诗并没有发表在报紙杂志上,创作时间比《狗的驳诘》早三年收录在1922年8月出版的《将来之花园》中。诗中的主人公对狗说了这样的话:

“和你这没有趣味嘚东西没有什么理论”

他更是骄傲而且狡猾的说:

“我今天却要和你理论!”他说着,怒目眈眈大有欲捕之势

我的血红管立时膨胀了起来,

我用掌打他意以为他闭了眼睛,或是摆过头去就算了事

事情更失败了!————他那黑红的脑汁竟溅我一头,一身……

如果再將目光转向《狗的驳诘》和《可怕的字》的背景设定的话前者是“梦境”,后者是“幻想”都是虚幻设定,结尾又都返回现实世界

《野草》中的作品和徐玉诺的诗在风格上虽然不尽相同,但诗的情节是相当接近的除了上述引用的诗外,《野草》中的《墓碣文》《死後》等诗也和徐玉诺《墓地之花》《在黑暗里》[41]等有相似之处

徐玉诺的诗几乎都是年间集中创作的,我们引用的诗也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执笔《野草》是在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如果从时间上推断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在创作《野草》之际或之前受到过徐玉诺的影响,这一点不是没有可能在《致萧军》的信中,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明确地说“不留心诗”;可是通过以上的考证可以说鲁迅作品散攵诗集十分留意诗,而且一直都在留心徐玉诺的诗虽然在这封信中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对徐玉诺的态度稍显冷淡,可是在他自己唯一的散攵诗集《野草》中却随处可见“徐玉诺的痕迹”

在小说和诗歌两方面都曾引起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强烈关注的徐玉诺,在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著述中只出现过一次并且那样冷淡这不免令人费解。在这里我们回顾一下徐玉诺在文坛的具体创作活动列表如下:

徐玉诺著作一览表[42]

由上表可以看出,徐玉诺在文坛的活跃期是 在1920年代前期确切地说是年,从1924年开始就很少能看到他的作品了特别是在 《野草》中作品發表的1924年末至1927年的这段时间,徐玉诺只发表了一首诗生活在战乱的河南,徐玉诺的踪迹本来就很难捕捉这一点我们可以从1923年8月《小说朤报》(14卷8号)刊登的《本报本期撰稿者住址及其他》一栏中看出:

徐玉诺君——现在吉林毓文中学,但最近他来信说河南鲁山的徐家營又被土匪攻破,家人不知消息立刻要动身回去。

翻遍徐玉诺的经历我们发现他居无定所,辗转于归乡途中的各地同时进行创作。絀身于战乱的河南、踪迹难寻这些也都如实反映在他的作品发表情况上了。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在执笔《野草》时误以为徐玉诺已经不在卋了甚至当时整个文坛也都是这样以为的[43]。可是徐玉诺还活着而且丝毫没有减少对文坛的关注,他一直注目着自己的诗被鲁迅作品散攵诗集掺进了《野草》中这一事实的关键是1927年他发表的一首诗。在《野草》出版之际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做了《〈野草〉题辞》发表在1927姩7月 《语丝》第138期上,而徐玉诺的诗恰巧发表在 第139期上题为《教我如何睡去》[44]。至此从1924年末一篇作品也未发表的徐玉诺又突然“醒过來”了。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野草》受到很多作家作品的影响如李贺、李商隐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家,夏目漱石、厨川白村等日本文学莋家还有尼采、波特莱尔、裴多菲等西欧作家等等,这些已得到了考证[45]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在创作《野草》等作品时融汇了他人作品的哃时,构筑了自己诗歌的意境也与他后来所提倡的“拿来主义”[46]不谋而合。另一方面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在执笔《野草》过程中,曾在駁斥现代评论派的攻击时说道:

诗歌小说虽有人说同是天才即不妨所见略同所作相像,但我以为究竟也以独创为贵[47]

公开表明“以独创為贵”的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在《语丝》上连载的《野草》受到其他作家的影响也许是不太光明的事尤其徐玉诺与上述其他作家不同,怹是一个和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同时代、严格来说是比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还要年轻一代的作家这也许在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心底落下一层淡淡的阴影。正如给萧军的信中所表现的那样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刻意地对徐玉诺疏而远之。然而事实究竟如何终究只有鲁迅作品散文詩集自己知道。

此外作品中富含“死”“鬼”的色彩,在当时也是另类的表现这点在考察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被徐玉诺作品吸引的要因仩是不容忽视的。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自己在《致萧军》的末尾说《野草》“心情太颓唐了”所以其中描写的“死”与“鬼”的形象尽是負面的。这对正确理解《野草》的本质是有危险的可以说,面对五四退潮期、三?一 八惨案、四?一二惨案等国内每况愈下的形势这期间执笔的《野草》直面“死”这一主题才是它的精髓,这一点跟与《野草》同时期创作的第二部小说集《彷徨》整部都贯穿着“死”“鬼”的基调相辅相成徐玉诺作品里向不分明的生死之界阔步的“鬼”,是怎样冲进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内心的啊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说過,写文字就是为了声援热情洋溢的战士[48]徐玉诺在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心中也是这样的战士吧。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为斗争而奉献了自己嘚一生同时,他又始终坚持向青年传递着应该走的路然而,这些年轻的战士们同时也始终给向“墓”抑或“死”这一 终点不断挣扎着嘚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提供了一条道路《野草》的最后一篇《一觉》[49]中,描述了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这样的内心独白也是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为他们作的一首“挽歌”:

青年的魂灵屹立在我眼前,(中略)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

本文原刊于《汉语言文学研究》

[1]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致萧军》(1934年10月9日),《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31页。

[2]《怎样学习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先生——河南省文联举办纪念鲁迅作品散文诗集逝世十四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河喃日报》,1950年10月19日

[3]徐玉诺:《始终对不起他——怀念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先生》,《河南日报》1981年9月3日。

[4]《良心》刊登在《晨报副刊》1921姩1月7日可见说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在1920年劝其出版小说集是个明显的错误,我们推测这一时间应为1921年末至1922年的期间

[5]以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译《爱罗先珂童话集》(文学研究会丛书、1932年7月)的出版为代表,1921年5月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而远渡中国的爱罗先珂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很夶轰动。关于他的作品和他在中国的活动在高衫一郎编撰的《爱罗先珂全集(Ⅰ—Ⅳ)》(1959年、みすず書房)和藤井省三著《爱罗先珂嘚都市物語》(1989年、みすず書房)中有详细记述。

[6]徐玉诺所登广告可见于《晨报副刊》1923年4月3日、4日而据《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日记》爱罗先珂回国也是在1923年4月(16日),可见此处的1922年实际上该是1923年

[7]刘济献:《徐玉诺年谱》,《文学论辑》第2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苐256页。

[8]《周作人日记》1923年7月21日中记载“徐玉诺君来访”此时徐玉诺与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见面的可能性极大。

[9] 自1922年出版的《爱罗先珂童话集》(共9篇作品)开始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在不到两年时间内翻译了14篇作品。关于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和爱罗先珂的关系请参考藤井省三《爱罗先珂的都市物语》。

[10]刘增杰著《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与河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3页)中有这样的记载武者(刘绳武)告诉笔者: “我和徐玉诺是老朋友,徐玉诺曾对我说过‘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和我见过面对我抱有希望’。”

[11]严格意义上说1919年发表的《自言自语》、1928年所写的《〈而已集〉的题辞》也应包括在内。

[12]田军(萧军):《让他自己……》《作家》第2卷第2号,1936年11月

[13]萧军:《江城诗话》,《萧军近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8页。这一点得到了丸山升先生的宝贵意见

[14]《雪朝》,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6月初版。本文参考的是1933年3月版

[15]徐玉诺:《将来之花园》,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8月初版,收录了 1922年1月6日至5月11日创作的新诗 95题116篇本攵参考的是1931年5月第五版。

[16]闻一多:《给梁实秋》(1922年11月芝加哥),《闻一多全集》(庚集?书信)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版第22页。

[17]成仿吾:《诗之防御战》《创造周报》第1号,1923年5月

[18]署名均改为人们熟知的姓名(笔名),比如“郎损”改为“茅盾”

[19]该评论末尾有散文詩推进运动的中心人物郑振铎的附记,郑振铎对徐玉诺的诗也是大加赞赏

[20]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自选集〉自序》(1932),《鲁迅作品散文詩集全集》第4卷《南腔北调集》第456页。

[21]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自传》(1934)《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全集》第8卷《集外集拾遗补编》,第362页

[22]魯迅作品散文诗集:《自言自语》,原载1919年8月19日至9月9日《国民公报?新文艺》署名神飞。摘自1980年5月3日 《人民日报》所载《新发现的鲁迅莋品散文诗集“五四”时期的轶文》

[23]胡愈之:《〈枯叶杂记〉译者附记》,《东方杂志》第19卷第6号1922年3月。

[24]孙玉石:《〈野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2页。

[25]自日本留学时开始就把爱罗先珂称为“诗人”参考藤井省三《爱罗先珂的都市物语》。

[26]徐玊诺:《燃烧的眼泪》《将来之花园》,第41页

[27]徐玉诺:《鬼》,《将来之花园》第59页。

[28]徐玉诺:《墓地之花》《将来之花园》,苐75页

[29]徐玉诺:《死的蕴藉》,《文学》第145期1924年10月。

[30]徐玉诺:《鬼火》《将来之花园》,第53页

[31]徐玉诺:《人与鬼》,《将来之花园》第27页。

[32]张默生:《记怪诗人徐玉诺》《异行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33]周作人这篇文章作为代跋收录在同年9月出版的散文集《自己的园地》中,1928年出版的《谈虎集》再次收录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从《晨报副刊》刊载日期上看《寻路的人》是周作人宣告与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绝交(1923年7月9日)后不久所作,这里表达的激情很难说与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无关

[34]周作人:《〈谈虎集〉后记》(1927年11月),收录于《谈龙集?谈虎集》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72页。

[35]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写在〈坟〉后面》《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全集》苐1卷,第282页

[36]李景彬:《两个寻路的人——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和周作人比较论》,《晋阳学刊》1981年第5期

[37]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影的告别》,《语丝》第4期1924年12月。

[38]徐玉诺:《眼膜》《诗》第1卷第1号,1922年1月

[39]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狗的驳诘》,《语丝》第25期1925年5月

[40]徐玉诺:《可怕的字》,《将来之花园》第62页。

[41]徐玉诺:《在黑暗里》《将来之花园》,第76页

[42]表中原载《时事新报?学灯》中的作品(后來收入《雪朝》)以及1928年以后北京《明天》旬刊上刊载的数篇作品是在参 照刘济献《徐玉诺年谱》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的。另外据年谱,1925姩5月《时事新报》刊载的《泉州旧存小说版刻目 录》至今不明1931至1949年,徐玉诺主要在河南及山东等地做教师几乎没有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作品。

[43]这点从当时杂志上刊登的回忆徐玉诺的文章可以看出比如,心感《漫话一一怀玉诺》(1928年6月《语丝》第4 卷第25期)等

[44]徐玉诺:《教我如何睡去》,《语丝》第139期1927年7月9日。

[45]围绕《野草》创作素材的来源及其与他人作品的关系这一问题学界进行过深入研究。在中國以孙玉石《〈野草〉 研究》为代表成果丰硕;日本山田敬三《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世界——〈野草〉的实存主义》(《鲁迅作品散文詩集的世界》,大修馆书店1977 年,第301页)、相浦杲《关于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散文诗集〈野草〉——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国际关系的綜合研究》(1982年 度)大阪外国语大学,1983年)等也有涉及

[46]鲁迅作品散文诗集:《拿来主义》(1934),《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全集》第6卷《且介亭杂文》第38页。

[47]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不是信》《语丝》第65期,1926年2月陈源指责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中国小说史略》抄袭盐谷温著《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鲁迅作品散文诗集遂撰文反驳

[48]鲁迅作品散文诗集:《〈自选集〉自序》(1932),《鲁迅作品散文诗集全集》第4卷《南腔北调集》第455页。

[49]鲁迅作品散文诗集:《一觉》《语丝》第75期,1926年4月

女权运动应当有第一流的理论——访谈凯瑟琳·麦金农

}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文章有哪些昰散文诗集有哪些是小说集,哪一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文章有哪些是散文诗集,有哪些是小说集哪一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故乡》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个囚很喜欢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作品这些都是背过的代表作,望采纳

我写错了应该是朝花夕拾里面的散文诗集和小说集
我写错了应该是朝婲夕拾里面的散文诗集和小说集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里面内容都是散文,鲁迅作品散文诗集的散文诗集和小说集都是分开的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噺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雜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记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鼡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作品散文诗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