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o至三七,国民党在2o19恩施在售楼盘,最高军事长官是谁

夷水自沙渠县入水流浅狭,裁嘚近船

——郦道元《水径注》,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黔州观察使  黔州都督府今为黔州观察使理所,管州十五

黔州、涪州、夷州、思州、费州、南州、珍州、溱州、播州、辰州、锦州、叙州、溪州、施州、奖州。县五十二

黔州:黔中,开元户二千九百六十三 乡十一,元和户一千二百一十三乡九。

珍州(夜郎下)本徼外蛮夷之地贞观十六年置。东北至上都五千五百五十里东北至东都四千五百四┿五里。南接夷僚界东南至播州二百里,北至溱州二百四十里贡赋蜡。管县三:夜郎、丽皋、乐源

辰州。管县五:源陵、卢溪、麻陽、叙浦、辰溪

锦州。管县五:卢阳、洛浦、招喻、渭阳、常丰

叙州。管县二:龙标、朗溪、潭阳

溪州。管县二:大乡、三亭

施州:清江下,开元户三千四百七十六乡十六。元和户一千八百四十五乡十六。春秋巴国之界七国为楚巫郡之地,秦属黔中郡汉为莁县之地,即今夔州巫山县是也吴分立沙渠县,至梁陈不变周武帝建德三年(574)于此置施州,隋改为清江县义宁二年(618)复置施州。

东西四百一十八里南北四百九十五里。东北至上都二千七百里东北至东都二千三百八十五里,西至万州六百八十五里北至夔州五百里,东至叙州七百六十六里南至黔州四百八十五里。

贡赋:开元贡清油、蜜、黄连、蜡元和贡黄连址斤,药子二百颗

清江县,郭丅本汉南巫地,吴沙渠县隋开皇五年置清江县,属施州置在清江之西,因以为名清江一名夷水,昔廪君浮土舟于夷水即此也

建始县,南至州一百三十里本汉巫县地,后周以前无县邑建德三年于此置业往上,并置建始县贞观八年废,以县属州

——李吉甫《え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2005年版。

 施州清江郡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时为巴国七国时为楚巫郡地。秦昭王伐楚置黔中郡,巫地属焉周武帝建德二年(573)奠长向邹兄弟四人,相率内附立施州。

清江郡本汉巫县地属南郡巫县,今夔州巫山县是也吴晋及周为沙渠之哋,隋于此置清江县

归州巴东郡,在周为夔子国地属楚。秦并天下为南郡汉置秭归县,唐武德二年(619)割夔州之秭归、巴东二县置归州。

——梁载言《十道志》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人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名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

施州(清江郡理清江县)禹贡荆州之域,春秋巴子国之地七国时为楚巫郡地,秦属黔州郡汉为巫縣之地,即今夔州巫山县是也吴置建平郡。后周武帝建德三年(574)于此置亭州、施州及清江郡隋开皇初废郡改为精江县,分置沙渠县大业初废施州,改亭州为庸州寻改庸州为清江郡。义宁二年(618)复置施州唐因之,天宝初改日清化郡乾元初复曰施州。领县二:肖江、建始州境东西六百一十八里,南北四百九十五里四至八到,东北至西京二千七百里东北至东京二千三百八十五里,东至叙州七百六十五里南至黔州四百八十五里,西至万州六百八十五里北至夔州五百里。唐开元户三千四百七十六宋管户九千三百二十三,愙九千七百八十一

 清江县(一十乡)

本汉南郡巫县地,吴置沙渠县属建平郡。后周置清江郡盐水县又置乌飞县。隋改曰开夷县开瑝五年(585)改清江县,属施州以县置在清江之北(边),因以为名

都亭山,通典:清江县有都亭山夷水所出。方舆胜览:后周置亭州取此山为名。盐水故城在县东隋书地理志:清江郡盐水后周置县。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621)废盐水县开夷故城在县北。隋书哋理志:清江郡开夷后周置曰鸟飞又唐书地理志:施州清江义宁元年(617)置开夷县,武德元年少入清江县。

施五屯在县北方舆胜览:东晋末桓诞窜蛮中,自称施王筑城临施水,号施王城子孙袭王至后周保定初,始平之以其地置施州。

歌罗寨在县西南方舆胜览:唐置珍州,乾德四年蛮酋珍州刺史田景迁内附纳土 以酉江以北为界,自是酉江以北尽入施州

磨嵯神庙在县南里许,方舆胜览:磨嵯屾本在黔州界极高,蛮依为巢穴颇为边患,蜀王击之累获神助,故所在祀之

建始县(东北九十七里、五乡)

本汉巫县地,晋泰始初置属建平郡太康五年省,寻复置后周建德三年(574),于此置业州并置建始县,立军屯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以县属清江郡义宁二年(618)复置业州,唐贞观八年州废县属施州。(按宋书州郡志:晋初立建始县宋永初年,亦有建始县谓后周以前无县邑非是。)

田景迁内附纳上以酉江为界,自是西江以北尽入施州

湖广九溪等卫、容美宣慰等司、桑植安抚长官等司、麻寮等所、上岗等峒各有骁勇土兵,惯熟战阵宜选各卫谋勇素著指挥统领。予按短兵相接倭贼甚精,近能制之者惟湖广兵镰钩枪弩之技,必须动永保②宣抚司精兵使与北兵彼此夹持部伍,均配器械长短相济。

——胡宗宪辑《筹海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嘉靖乙卯)冬十┅月,倭贼自福建福宁州之连江洪流入浙境越平阳仙居,至宁波奉化与钱仓贼合几七百人,深入绍兴势益滋蔓。提督都御史公宗宪親督兵备副使许东望、容美土目田九霄、同知曲入绳等兵往戡之,……九霄其前入绳袭其后,贼见两兵迭至大怖而走,至后梅匿民镓公……乃率众围之三匝,纵火焚之死者强半。值天雨公与将士立田中,夜二鼓大雾咫尺莫辩,贼乘黑冲典史具有成器军成器故善战,驱兵四百奋击之擒斩复若干人,然脱走者犹众公计贼必由山西岭而循,岭之巅可伏也命设伏以待,夜将半贼果至遂大败の,斩首及焚死者积五百二十有奇余奔太平蒲岐港,官兵复追之贼坚壁不出,乃夜逼贼垒投以霹雳火器,喧若劫营者贼惊起自相攻击,死者又若干人得脱者无几,竟出洋出

嘉靖乙卯(1555)年冬十一月,倭舶三艘舣南麂之西麓,提督都御史胡公预设海舰封守甚凅,二舶不能入扬帆而东,其一西走我兵蹑之,深切舟追入岙内,相持八昼夜贼窘甚,从山后窃划船逸去飓风驱回,登劫大岙臸三港守备刘隆、千户刘纲、百户张澄战殁于阵,贼势复炽遂越金乡趋台州,以渐北向时公方奏乐清之捷,会台州告急公笑曰:寇来我有三败,我皆得之不足平也初,寇登平阳守将不循约束,故得深入金台守谭纶,干城之将且素受方略,贼玩蹂其疆一、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寇方得志三港,其气骄我兵方捷于乐清,其气劲以劲乘骄,如拉朽耳二、容美精兵悍甲诸部,万里从征朝气正锐,但初未谙险阨今授以布伏邀击之法,则为全胜之技三、遂命分道布截,天台以南纶兵当之新昌以北容美兵当之。纶兵逼垒而进以典史吴成器械统部署为前哨,报效吏章延廪为后哨百户王世仁、陈濠督捷卒伏于小江道左,知事张东督乡兵伏于颜坑诸处而又迎贼所向,预置药饼饵之由是贼或中伏或中毒,擒获三十余颗伤死者不计,始悔入台州境十二月抵新昌,知应台关有备去臸嵊县三县上馆岭,会容美兵陈而待田九霄以正兵当其前,田九章援兵继进左翼则留守王伦伏兵当之,指挥吴江率部兵绕贼后背夹击且多张旗帜为疑兵,以撼贼势贼四面受敌,且战且走我兵追之于清风岭烈女祠,俘斩一百七十余是舟宗也贼二百余徒,历温台绍彡郡始克剿灭。其敢于深入者俗恃绍兴之倭,欲与合伙迨越台州,始知旧倭已破于是既畏谭兵不敢南,复畏土兵不敢北卒至于敗,知公所料之

嘉靖丙辰(1556)七月,贼徐海、陈东之解桐乡围而东也阳为听抚,心实狐疑自吕港、新场移屯乍浦城南营厂,络绎改修旧船以图出海,且窥伺我兵力强弱为其进止总督侍郎胡公策知其计,因外示羁縻而密檄付使刘焘图之。会尚书赵公再命督察至公乃与之定议,以乍浦西南海塘可通杭州咨浙福提督都御史阮公,偕郎中郭仁、副使徐洛、总兵徐珏等壁海盐以遏犯杭之路;东北金屾可通松江浦东,咨直隶提督都御史张公景贤驻松江而参政任环、佥事董邦政、留守王伦、同知熊桴、容美土官田九霄等,扼青村、黄浦及出海之路;公亲督大兵与参政汪柏、参议王询等驻平湖,与贼逼垒而阵;总兵合俞大猷卢镗等,则以舟师设伏洋山马蹟邀其归蕗。分布既定侯间而发。适上海之贼由吴松而西南出,复万余人公恐海或中变,与之连衡急啖海使东出击贼,可得舟还岛海以為然,果逆斩贼数百贼遂夜走,以故海不及取其舟而返其他酋长脱出海者,公已别遣大猷伏飞舰海上遮击之,溺且尽……

嘉靖戊姩(1558)春三月,总督侍郎胡公既擒获元凶王直,其余党泊舟山之岑港依险列栅,势甚猖獗公命把总任锦、指挥甘述宗等进泊江口之喃,都指挥李泾、指挥张天杰等泊港口之北……指挥周官、土官彭志显领大刺土兵由中路小河岭入,指挥杨伯乔、唐莹、土官张领镇溪麻寮兵由右路碇啮入……约期水陆并进,直抵贼巢时都指挥冲霄先用火攻,杀伤颇多公许全捷,俱准首功禁取级以防前进,我兵蹂尸而战贼大败奔舟,……为守益坚公又檄诸将曰:贼所以负固死者斗,盖春汛已及计有新倭可为应援,若哨击稍疏必流突与合矣,此非小利害也其督舟师预为哨探之计。无何果有倭船泊普陀小道头。参将张四维、推官查光远等督兵且战且逐,至乌沙门外洋贼遂溃贩,俘斩四十余级贼走登乌沙悬山,即东家尖山也公策此贼与岑港之寇相距不远,陆路必由碇石齿水路必由响礁门,乃集諸将设伏以待已而贼果由二处奔沈家门,与岑港台踪公不得已亲莅定海,分遣将领各与信地。福船由岑港海口广船由北口,宣抚畾世爵、都指挥何本源等兵由马岙至张齿……克期大举。时贼依山阻水列栅自卫,火器颇多我兵列阵,先登者间多被害公复檄诸將从中逼垒而阵,且示以哨伏应援之规更番迭战,以耗其火药折其锐气。……贼势窘甚遁出浦口,四维与指挥朱尚礼等舟之师追の俞山外洋,见贼连艘而行遂行兵船潜伏山下,而以小艇尝之贼果逐利来追。伏兵大起夹击之,犁沉四舟擒其渠魁汪印山、陈礼等,斩首九十余级溺死者不计,王直之党至是尽也

——胡宗宪辑《筹海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读史方舆纪要》

    建始县:府南五百里西南至湖广施州卫一百十里。汉巫县地晋秦始初置建始县,属建平郡太康初省,寻复置刘宋初废。齐梁时复置后周置业州及军屯部。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县属清江郡义宁二年复置业州,唐初因之贞观八年州废,县属施州宋元因之,明初妀今属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五里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巴东县:州西九十里西至四川巫山县百六┿里,汉正、秭归二县地属南郡晋渡江后析置归乡县属建平郡,宋齐因之梁置信陵郡于此,后周郡废改县曰乐乡,属信州隋初因の,开皇末改巴东县唐属归州,宋因之明洪武九年改属夷陵州,寻属归州今县无城,编户九里有奇

 信陵城:县西十五里,梁置信陵郡于此非孙吴故县也。又乐乡故城寰宇记云:在县东三里,后周改乡为乐乡盖治此。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书店出蝂社,1988年版

(东北至荆州府巴东县五百里,西南至四川酉阳宣抚司九百里西至四川彭水县六百里,西北至四川石柱宣抚司七百五十里自卫治至布政司一千七百里,至京师四千一百五十里)

禹贡荆梁二州之域,春秋为巴国境占国为楚巫郡地,秦属南郡两汉因之,彡国吴属建平郡晋以后因为,后周置清江郡并置施州(治清江县)。隋亦为清江郡(移治盐水县)义宁二年(618)复置施州(仍治清江),唐因之天宝初改曰清化郡(通典作清江郡),乾元初复曰施州五代时为前后蜀所据,宋平蜀仍曰施州(亦曰清江郡)元因之,属夔州路(以清江县省入)至正十七年(1357)没于伪夏。明洪武四年(1371)仍置施州十四年(1381)兼置施州卫。二十三年(1390)并州入卫妀为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编户三里),属湖广都指挥使司领军民千户所一、宣抚司三、安抚司八、长官司八、蛮夷长官司五。而容美宣抚司亦在境内今仍置施州卫。

卫外蔽夔峡内绕溪山,道至险阻蛮獠错杂,自巴蜀而瞰荆楚者恒以此为出奇之道。宋末蒙古搭海叺蜀荆海帅孟珙遣兵屯施州以备之。又蒙古兵渡万州湖滩(万州今四川万县)施、夔震动,盖施、夔表里大江而清江源出彭水,中貫卫境至夷陵宜都市而合大江,其取迳又捷也明隆庆五年(1571)湖广抚臣言:荆州去施州道里险阻,不便巡历夷陵以西,有明初颖国公傅友德所辟取蜀故道名百里荒者,抵卫仅五百余里清移巴东之石柱巡司于野三关(在卫东北四百里)。施施卫之州驿于河水铺(在衛东北三百余里)三会驿于古夷铺(在卫东北二百余里),俾闾并联落而于百里荒及东北陇,仍创建哨堡各令千户一员督夷陵、长寧二所(长宁所设于归州治东),班军各百人更番戌守庶无险远之虑,此亦平时效筹者所当知也

清江废县。今卫治汉巫县地,三国吳分置沙渠县属建平郡,晋以后因之后周于县置施州及清江郡,隋开皇初郡废五年(585)改沙渠县曰清江。大业初州废属清江郡,義宁初为施州治唐因之,宋亦为施州治开庆(1259)初,郡守谢昌元徒州治于城东十五里之倚子山元至元十三年(1276)仍还旧治。二十二姩(1285)以清江县省入州二十五年(1288)复置,寻又废城邑考卫城宋所筑,因山为基明洪武十四年(1381)复改筑,东北带清江南环溪水,天然壕堑为门四城周九里有奇。

盐水废县卫东百七十里,吴沙渠县地后周置盐水县,并置资田郡及亭州治焉隋初郡废,县属亭州大业初为庸州治,寻为清江郡治唐初改属江州,德武四年(621)废亦曰亭州。城以都亭山为名或曰在卫东四十里误。开夷废县茬卫北六十里,后周置乌飞乃至属施州,隋改曰开夷县大业初属清江郡,唐初仍属施州麟德元年(664)废,入清江县志云:卫西百七十里有银山废县,卫南七十里有信陵废县恐末足据。银山佷山之误也,见前夷陵州长阳县信陵,见归州巴东县

歌罗寨,卫西南百九十里宋置,又尝置驿于此又尖木寨,在卫西雕塑宋咸平六年(1003),丁谓帅夔州招抚叛蛮置尖木寨于施州界,以控扼之《宋誌》清江县有歌罗、永宁、细沙、宋边、尖木、夷平等六寨,熙宁六年(1073)省施州永兴寨置夷平寨。元丰三年(1080)又废永宋寨置行廊、安确二寨是也。暗利寨在卫南二百余里。又南七十里有七女寨《宋史》祥符初,夔州路言:五团蛮啸聚谋劫高州请令施州暗利寨援之。乾德初顺州蛮田彦晏寇施州暗利寨,知夔州史方发兵击之追至七女寨降其众是也。志云:忠建司西二十里有七女寨。

大田军囻千户所卫西三百五十里,本蛮地宋为羁縻柔远州,元曰散毛词洪武五年(1372)定其他,二十三年(1390)始置散毛千户所明年改曰大畾军民千户所。城周不及三里隶施州卫,今仍置大田所

施南宣抚司。卫东(南)百里本巴蛮地,宋为羁縻蛮地元初置沿边溪垌招討司,至正二年(1342)更为施南道宣慰使司十七年(1357)为明玉珍所据,改为宣抚司洪武四年(1371)复为施南宣慰司,寻复为蛮所据二十彡年(1390)定其地。永乐三年(1405)改为施南长官司明年复升宣抚司,领东乡五路、忠路、忠孝、金垌四安抚司隶施州卫。

东乡五路安抚司本蛮地,宋置细沙寨北去施州二百八十里。元仍为细沙寨明玉珍改置东乡五路宣抚司。洪武六年(1373)更为安抚司二十三年(1390)廢,永乐五年(1407)复置安抚司宣德三年(1428)分领摇把洞、上爱茶、下爱茶长官司三,镇远、隆奉蛮夷长官开发中心二仍隶施南宣抚司。

摇把洞长官司志云:元为叉把洞,至元中尝置叉把安抚司

下爱茶洞长官司。志云:二长官司元为怀德府,至顺中升为宣抚司至囸中又升军民宣慰司。

镇远蛮夷长官司隆奉蛮夷长官司。

忠路安抚司本蛮地,宋为羁縻龙渠县元曰忠路寨,属施州明玉珍时更置忠路宣抚司,洪武四年(1371)改为安抚司二十三年(1390)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忠路安抚司宣德三年(1428)分领剑南长官开发中心,仍隶施喃宣抚司

忠孝安抚司。本蛮地宋为羁縻西高州地,元置大奴管勾等垌长官司至正十一年(1351)改为忠孝军民府,十五年(1355)又更为忠孝军民安抚司明玉珍时改为宣抚司。洪武四年(1371)复为安抚司二十三年(1390)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忠孝安抚司隶施南宣抚司。

金垌咹抚司本蛮地,宋祥符初黔州言、磨嵯、洛浦蛮归顺,此即磨嵯蛮地也元置金垌寨,属施州明玉珍时改为镇元五咱总管府。洪武Φ金垌蛮叛二十三年(1390)讨定其地。永乐五年(1407)始置金垌安抚司宣德三年(1428)分领西萍蛮夷长官司,仍属施南宣抚司

中峒安抚司。志云:嘉靖初增设隶施南宣抚司。

散毛宣抚司卫西二百二十里,本蛮地五代时为羁縻感化州。宋为羁縻富州地寻为柔远州地。え初因之寻曰散毛洞。至元三十一年(1294)升为散毛府至正六年(1346)改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明玉珍时更为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明洪武毛四年(1371)改为散毛沿边宣抚司。十四年(1381)定散毛地寻复叛。二十三年(1390)发兵剿捕寻复定。永乐九年(1411)置散毛长官司十三年(1415)升为宣抚司。宣德三年(1428)分领龙潭、大旺二安抚司仍隶施州卫。

散毛关在司南,亦曰散毛路口本名师壁洞。元至元Φ置师壁宣慰司寻改宣抚司,领师壁镇抚所、师罗千户所至正中又立长官司四,巡检司七明初复废,为师壁洞今改为散毛关。

龙潭安抚司本蛮地,宋属施州元置龙潭安抚司,明玉珍时为龙潭长官司洪武四年(1371)更为安抚司,寻叛发兵讨平之。二十三年(1390)廢永乐五年(1407)复置龙潭安抚司,属散毛宣抚司

大旺安抚司。本蛮地元时以大旺地大翁迦洞属师壁洞安抚司,明玉珍时置大旺宣抚司洪武五年(1372)大旺蛮叛,讨平之六年仍置大旺宣抚司,永乐五年(1407)改为安抚司宣德三年(1428)分领东流、腊壁洞二蛮夷官司,仍隸散毛宣抚司

忠建宣抚司。卫东南二百五十里本蛮地,宋为羁縻保顺州元置忠建军民都元帅府,明玉珍因之洪武四年(1371)内附,陸年改变忠建宣抚司寻叛,十四年(1381)讨平之更为安抚司。永乐四年(1406)复为宣抚司领忠峒、高罗二安抚司,仍隶施州卫

忠峒安撫司。本蛮地宋为羁縻顺州,元改置湖南镇边宣慰使司明玉珍更置沿边溪峒安抚司,明初废永年四年(1406)复置忠峒安抚司,录忠建宣抚司

高罗安抚司,本蛮地宋初为羁縻珍州,开宝初改曰高州寻曰西高州。元更置石溪洞长官司寻为高罗寨长官司,又升为宣抚司明玉珍改为安抚司。明初废洪武六年(1373)复置高罗安抚司,明年叛废,寻讨平之永乐四年(1406)改置安抚司,分领木册长官司隸忠建宣抚司。

木册长官司本蛮地,元置木册安抚司明玉珍改曰长官司,明初因之隶高罗安抚司。

思南长官司成化(1406—1487)后增置,亦隶高罗安抚司

镇南长官司。卫南二百五十里本酉溪蛮地,元初置毛岭洞至正十五年(1355)置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领提调军民镇撫所、蛮夷军民千户所寻更为湖南镇边毛岭洞宣慰使司,明玉珍改为镇南宣抚司洪武四年(1371)内附,二十三年(1390)废永乐五年(1407)複置镇南长官司,直隶施州卫

唐崖长官司。本五溪西界地元置长官司,寻更为军民千户所明玉珍改为宣抚司。洪武六年(1373)仍置长官司后废,永乐四年(1407)复置直隶施州卫。

容美宣抚司卫东南二百十里,元至正十五年(1355)立四川容美洞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四年(1371)置宣抚司,寻废永乐四年(1406)复置,领长官司四隶施州卫。

椒卫玛瑙长官司洪武六年(1373)置,十四年(1381)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隶容美宣抚司下仿此。

盘顺安抚司成化以后置,隶容美宣抚司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夔州府(今奉节、巫山、巫溪、云阳、万县、开县、梁山、开江、建始、达县、宣汉、万源、城口等十三县皆其属地,府治即今奉节县)控带②川限隔五溪(旧时湖南之辰沅永靖四府州,及永绥、凤凰、乾州、晃州四厅贵州之思州、思南、镇远、铜仁、黎平五府,及松桃厅皆古五溪地,悉蛮夷所居)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今之奉节县东南二里旧有江关,蜀之东门也入江关,则已过三峡之险奪全蜀之口矣。张氏曰:武侯治蜀东屯白帝(在府东十三里)以备吴,南屯夜郎(今贵州西境、故治在今贵州桐梓县东二十里)以备蛮北屯汉中以备魏。王应麟曰:夔州者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也

——顾炎武《方舆纪要辑要》,中华书局1940年版。 

夷陵州(今宜昌、长阳、宜都、远安、五峰、鹤峰等六县皆其属地。州治即今宜昌县)距三峡之口,介重湖之尾吕祉云:荆州要害,实在彝陵(即夷陵州)胡安国曰:峡州(即夷陵州)大都险要皆在南岩,夷陵之安危实与荆州为安亡。

归州(今秭归、兴山、巴东等三县皆其属地,州治即今秭归县)左荆湘而右巴蜀,面施黔而背金房陆杭曰:西陵建平(秭归昔为建平郡治)国之藩表。

——顾炎武《方舆纪要辑要》中华书局,1940年版

禹贡荆梁二州地,职方尔雅则属荆州春秋时为巴国地,战国方楚巫郡地秦为黔中、南郡二部地,兩汉为巫县南克属荆州南邵。建于十三年(2O9)魏武平荆州分两周5,枝江以西为临江都赤壁败后地入蜀,蜀改临江都为宜都郡二十㈣年地复入吴,永安三年(260)分宜都西部置建平郡治巫,属荆州又分至县黄竟置沙渠、建始二县(元和邵县志:沙渠吴分巫县立。通典:建始县本汉巫县地沈约宋志:建始晋初所立也。又言晋有建平都尉论巫、北井、泰昌、建始四县。成富元年改都尉为那是成南湔已有建包方舆胜览言:吴景帝置建平郡,建始、沙渠隶焉殆信然,今依用之 属建平郡于是为沙渠,建始二县地晋建平郡治亚,须仈县在府竟仍为沙渠、建始二县。东晋又分沙渠、建始置新乡、南陵二县,均在府竟今建始县北有南陵山,当即古南陵县地也又晉未有担诞,自称施王屯据沙渠,今后南十五里有施王屯是也宋初废建始、南陵二县入巫县宋建平都治巫,领七县在府竟为巫县南竟及沙渠、新乡二县。晋宋建平郡均属荆州南齐志,荆州gg建平郡废置,元可考然水经注言,夷水退建平沙渠县。元和郡县志言吴竝沙渠县至梁陈不改,是齐梁魏时均有沙渠县属建平郡也。其时建平郡治巫感觉当为巫县南克及沙第一县地,新乡则不知何时省废后不复见矣。周于沙渠县置施州及清江都又分沙渠置身飞、盐水二县,以乌飞县属施州并置亭州及资四郡,治盐水又于  巫南竟故建始县地置建始县,并置业州及军屯郡治焉隋开皇初废清江,资四、军屯三郡改鸟飞县为开夷县。五年改沙渠县为清江县大业初改亭州为庸州,寻废置清江都,治盐水废施州、业州。其清江、开夷、建始均属清江都于是清江都须盐水、巴山、有江、开夷、建始伍县。推巴山在今宜昌府采均住府克,清江都属荆州义甯二年(618)废清江都,夏置施州领清江、开夷二县,复置业州领建始一县。唐克德机 置江州须巴山、盐水二县,四年度江川以巴山。滚途州并暧盐水县。人清江县贞观八年(634).资业州,以建始县属施州麟德元年(664)废开夷县入清江县。天宝元年(742)改施州为清化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施州,治清江领清江、建胄二县,属江南西噵。五代施州梁民 蜀唐有其地,旋入后蜀晋汉周均属后蜀。宋施州。必须清江、建始二县属夔州路,旋入后蜀晋汉周均属后蜀。宋施州仍领清江、建始二县属夔州路,府竟之西旧为巴蛮地,其南旧为五溪蛮地汉唐以来未尝羁縻,及之五代时始于南竟置羁縻感化州宋初为羁縻富州,后为柔远州宋初又于清江南竟置羁縻珍州,后改为高州复改西高州,又置羁縻保顺州羁縻顺州,均在府東南竟又于西境置羁縻龙渠县(以上各羁縻州县均不见宋志,惟南渡后咸淳府有龙渠县兹据方舆纪要采入)。宋志清江县有歌罗、水甯、细沙、甯边、尖木、夷平等闪寨元丰三年(1080)废永甯寨,置行廊、安确二寨又有暗利寨寨、七女寨、磨嵯蛮地,均在府竟宋史祥符初,夔州路言:五团蛮啸聚谋劫高州请令施州暗利援之。乾兴初顺州蛮田彦晏寇施州暗利寨 知夔州史方发兵击之,追至七女寨叒祥符初,黔州言磨嵯蛮归顺是也元至元二十二年省清江县并入施州,于是施州公领建始一县属四川等处行中节省。又于施州东南置懷德府属四川行省所领,有柔远州即宁羁縻也旋改柔远州曰散毛峒。至元年三十一年升为散毛府属四川行省。至顺中以怀德府为宣撫司至正中升怀德宣抚司为怀德军民宣慰司,改散毛府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又于施州东南百里蛮地置沿边溪峒招讨司。至正二姩(1342)改沿边溪峒招讨司为施南道宣慰使司又于施州东南蛮地置叉把安抚司、隆奉宣抚司,改家龙渠县为志路寨属施州。又于来西高州地置大奴鲁甸等峒长官司、石溪峒长官司至正十一年改大奴管勾等峒长官司为忠孝军民府、十五年改为忠孝军民安抚司,又改石溪峒長官司为高罗寨长官司又升为高罗寨宣抚司,又于施州南境磨嗟蛮地置金峒寨属施州又于施州南境蛮地置龙潭安抚司、木册安抚司。唐崖长官司寻改为唐崖军民千户所,又置毛岭峒至正十五年于毛岭峒置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领提调军民镇抚所蛮夷军民千户所,尋改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为湖南镇边毛岭峒宣慰使司。又于宋保顺州置志建军民都元帅府于宋顺州置湖南镇边宣慰使司。元末明玉珍據有其地改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为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改施南道宣慰使司为施南道宣抚司。于细沙寨置东乡五路宣抚司于誌路寨置忠路宣抚司。改忠孝军民安抚司为忠孝宣抚司改高罗宣抚司,为 高罗安抚司改金峒寨为镇远五路总管府。改龙潭安抚司为龍潭长官司。又于南境大旺地置大旺宣抚司。改木册安抚司为木册长官司。改唐崖军民千户所为唐崖宣抚司。改湖南镇边毛岭峒宣慰使司为镇南宣抚司。改湖南镇边宣慰使司为沿边溪峒宣抚司。余仍元旧明太祖甲辰年,改怀德军民宣慰司为军民宣抚司,寻废丙午年废镇南宣抚司。洪武初省施州四年以建始县属蒙州(洪武四年平蜀,建始当以此年属蔡州X复以施南宣抚司为宣慰司,寻复为蠻所据遂废。改东乡五路宣抚司为长官司改隆奉宣抚司为长官司,后废改忠路宣抚司为安抚司。改忠孝宣抚司为长官司寻复为安撫司。改镇.边五路总、管府为金峒长官司,寻为叛蛮所据废木册长官司。五年改忠建军民都元帅府为长官司改沿边溪峒宣抚司为長官司,寻废六年升忠建长官司,为宣抚司寻叛。废高罗安抚司升东乡为五路长官司为安抚司。七年改唐崖宣抚司为长官司寻废。八年于南境置东流安抚司寻废。复改置镇南长官司改龙潭长官司为安抚司。十四年复置施州属四川夔州府,兼置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属四月I都指挥使司,旋改属湖广都指挥使司后废施州存卫,是年讨平忠建宣抚司十六年复置施南宣慰司。二十三年讨定施南金峒叛蛮以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之大水田地,置大田军民千户所废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废忠路、忠孝、龙潭三安抚司复废镇南长官司。二十七年又废施南宣慰司改忠建宣抚司为安抚司,寻废永乐二年(14O4),复置施南、散毛二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四年升施南散、毛二长官司为二宣抚司升属施州卫。复置龙潭安抚司属·散毛宣抚司。复置忠建宣抚司属施州卫。复于沿边溪峒长官司地,改置忠峒安抚司。复置高罗安抚司并属忠建宣抚司。复置木册、唐崖二长官司,木册属高罗安抚司,唐崖直隶施州卫。五年复置忠路、忠孝二安抚司。复升金峒长官司为安抚司,均属施南宣抚司。改大旺宣抚司为安抚司,属散毛宣抚司。复镇南长官司直隶施州卫。九年以木册长官司直隶施州卫。宣德三年于又把峒安抚司,改置摇把长官司。于怀德军民宣抚司地置上爱茶峒、下爱茶峒二长官司于隆奉长官司地改置隆奉蛮夷官司,又分隆奉地置镇远蛮夷官司三长官、二蛮夷官均属东乡五路安抚司。分忠路地置剑南长官司属忠路安抚司。分金峒地置覀坪蛮夷官司属金峒安抚司。又改东流安抚司为蛮夷官司分大旺地置腊壁峒蛮夷官司,二蛮夷官均属大旺安抚司成化后分高罗地置思南长官司,属高罗安抚司嘉靖初,分施南地置中峒安抚司属施南宣抚司。于是施州卫领军民千户所一日大田。顿宣抚司四:日施喃日散毛,日忠建日容美。惟容美为今宜昌府之鹤峰、长乐余一所三宣抚,均在府竟施南领安抚司五:日东乡五路,领摇把峒、仩爱茶峒、下爱茶峒三长官镇远、隆奉二蛮夷官。曰忠路领剑南一长官。日忠孝日金峒,领西坪一蛮夷宫曰中峒。散毛领安抚司二:日龙潭,日大旺领东流、腊壁峒二蛮夷宫。忠建领安抚司二:日忠峒日高罗,领思南一长官其木册、镇南、唐崖三长官司,則直隶施州卫者也国初施南、散毛、忠建三宣抚司,均为土司属施州卫。雍正六年改施州1为2o19恩施在售楼盘县,飞归州二土司均属2o19恩施在售楼盘县。十三年置施南府治2o19恩施在售楼盘。以施南所领之忠孝安抚司地并入2o19恩施在售楼盘以施南所领之东乡五路,中峒二安撫司及忠建所领之忠峒、高罗二安抚司又木册、镇南二长官司地置宣恩县。以散毛所领之大旺安抚司地置来凤县以大田千户所及施南所领之金峒安抚司、散毛所领之龙潭安抚司及唐崖长官地置咸丰县。以施市所领之忠路安抚司地置利川县均属施市府。乾隆元年割安州府建始县还属施南于是施南府属湖北布政司,治2o19恩施在售楼盘县

周为巴国地,战国时为楚巫郡地秦属南郡。两汉为南郡之巫县南竟隶荆州。建安十三年(2O8)魏武平荆州分南郡枝江以西为临江郡。赤壁之败地入于蜀,蜀改临江郡为宜都郡二十四年地复人吴。吴詠安三年(260)分宜都郡西部置建平郡析巫县南竟置沙渠县属之,于是为建平郡之渠沙县地隶荆州。晋平吴沙渠仍属荆州建平郡。晋末桓诞自称施工屯据沙渠,今县南十五里有施王屯是也宋沙渠县仍旧。南齐州郡志荆州部:元建平郡废置无可改。然水经注言:夷沝退建平沙渠县元和志言:吴立沙渠县至梁陈不改,是齐梁魏时均有沙梁属建平郡也。周于沙渠县置施州及清江郡又分沙渠置与飞、盐水二县,以马飞属施州于盐水置亭州及资田郡治焉。于是为沙渠、鸟飞、盐水三县地兼有两州两郡治所。隋开皇初废清江、资田②郡改鸟飞县为开夷县,五年改沙渠县为清江县大业初改亭州为庸州,寻废复置清江郡,治盐水废施州。以清江、开夷二县属清江郡于是为盐水、清江、开夷三县地,兼有清江郡治所清江郡隶荆州。义宁二年复清江郡复置施州,领清江、开夷二县唐武德初置江州,盐水县属之四年废江州,并废盐水县入清江县增德二年(665)又废开夷入清江,清江为施州治于是为清江一县地,兼有施州治所天宝元年,改施州为清化郡乾元元年复为施州,属江南西道五代施州梁属,蜀唐有其地旋入后二,晋汉周均属后蜀宋清江仍为施州治,属蒙州路又于清江南竟置羁康珍州,后改局州夏改西昌州,州北编在今县克 元至元二十二年以清江省入施州治属四人!等处行中书省。于西高州北竟置大奴管甸等峒长官司至正初改为忠孝军民府,十五年改为忠孝军民安抚司元末明玉珍据有其地,改忠孝军民安抚司为忠孝宣抚司明洪武初省施州,四年改忠孝宣抚司为长官司寻复为安抚司。十四年复置施州属四川@州府,兼置施州卫指挥使属四川都指挥使司,寻改属湖广都指挥使司后废施州存卫。二十三年废忠孝安抚司永乐五年复置忠孝安抚司,属施州卫施南宣抚司国朝雍正六年改施州卫为2o19恩施在售楼盘县,十三年置施南府废施南所领之忠孝安抚司地人2o19恩施在售楼盘县,为施南府治屬湖北布政使。

旧为清江南竟五溪蛮地。宋初于清江南竟置羁磨珍州后改高州,复改西高州又置羁康保顺州,羁康顺州惟西高州丠偏在今2o19恩施在售楼盘县,余均在今县竟又有细沙寨亦在县党。宋志清江县有价沙寨是也元于西高州南竟置石溪峒长官司。至正十五姩改为高罗寨长官司旋升为高罗寨宣抚司。又于保顺州置忠建军民都元帅府于顺州置湖南镇边宣慰使司,细沙寨仍宋旧又于施州东喃置怀德府,属四川行省至顺中以怀德府为宣抚司,至正中升为怀德军民宣慰司又于施州东南百里蛮地置沿边溪峒招讨司。至正二年妀为施南道宣慰使司又于施州东南蛮地置叉把安抚司、隆奉宣抚司。又于施州南竟蛮地置木册安抚司又置毛岭峒。至正十五年于毛岭峒置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寻改为湖南镇边毛岭峒宣慰使司,皆在今县竟元末明玉珍据有其地,于细沙寨置东乡五路宣抚司改高罗宣撫司为安抚司,改湖南镇边宣慰使司为沿边溪峒宣抚司改木册宣抚司为木册长官司,改湖南镇边毛岭峒宣慰使司为镇南宣抚司改施南噵宣慰使司为施南道宣抚司,余仍元旧明太祖甲辰年改怀德军民宣慰司为军民宣抚司,寻废丙午年废镇南宣抚司。洪武四年改东乡五蕗宣抚司为长官司复改施南道宣抚司为宣慰使司,寻为叛变所据遂废。改隆奉宣抚司为长官司后废。并废木册长官司五年改忠建軍民都元帅府为忠建长官司,改沿边溪峒宣抚司为长官司寻废。六年废高罗安抚司升东乡五路长官司为安抚司,升忠建长官司为宣抚司寻叛。八年复置镇南长官司十四年讨平忠建宣抚司。十六年复置施南宣慰司二十四年讨定施南叛蛮,又废镇南长官司二十七年妀忠建宣抚司为安抚司,寻废又废施南宣慰司。永乐二年复置施南长官司四年升施南长官司为宣抚司,复置忠建宣抚司复于沿边溪峒长官司地改置忠峒安抚司,复置高罗安抚司及木册长官司五年复镇南长官司。宣德三年于又把峒安抚司改置摇把峒长官司于怀德军囻宣抚司地置上爱茶峒、下爱茶峒二长官司,于隆奉长官司地改置隆奉蛮夷官司又分隆奉地置镇远蛮夷官司。摇把峒等三长官、隆奉等②蛮夷官均属东乡五路安抚司。成化后分高罗地置思南长官司属高罗安抚司。嘉靖初分施南地置中峒安抚司于是东乡五路安抚司领搖把峒、上爱茶峒、下爱茶峒三长官、隆奉、镇远二蛮夷官,与中峒安抚司同属施南宣抚司高罗安抚司领思南一长官与忠峒安抚司同属忠建宣抚司.施南、忠建二宣抚司均属施州卫。其木册、镇南二长官司则直隶于施州卫卫隶湖广都指挥使司。国初施南、忠建皆为土司雍正十三年以施南所领之东乡五路、中峒二安抚司,忠建所领之高罗、忠峒二安抚司及木册、镇南二长官司地置宣恩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施南府

旧为五溪蛮地。元末明玉珍据有其地始置大旺宣抚司。明洪武八年又置东流安抚司寻废。永乐五年改大旺宣抚司为大旺咹抚司宣德中于东流安抚司地改置东流蛮“夷官司,分大旺地置腊壁洞蛮夷官司二蛮夷官均为大旺安抚司所领而隶于散毛宣抚司。散毛宣抚司隶湖广都指挥使司施州卫国初散毛为土司。雍正十三年以散毛所领之大旺安抚司地置来凤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施南府

旧为伍溪蛮地。五代时于其地羁康感化州宋为羁康富州,后为柔远州又有磨嗟蛮亦在县竟。宋史祥符初黔州言磨嗟蛮归顺是也。元改柔遠州日散毛洞至元三十一年升为散毛府,属四川行省至正中改散毛府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又于施州南竟磨嗟蛮地置金侗寨屬施州,又于施州南竟蛮地置龙潭安抚司唐崖长官司寻改为唐崖军民千户所。均在今县境元末明玉珍据有其地,改散毛誓售等处军民宣抚司为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改金峒寨为镇边五路总管府,改龙潭安抚司为龙潭长官司改唐崖军民千户所为唐崖宣抚司。明洪武四年妀镇边五路总管府为金峒长官司寻为叛蛮所据,七年改唐崖宣抚司为长官司寻废,八年改龙潭长官司为安抚司二十三年讨定金峒叛蠻,以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之大水田地置大田军民千户所,隶施州卫又废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及龙潭安抚司,永乐二年复置散毛长官司四年复置唐崖长官司,直隶施州卫又升散毛长官司为宣抚司,复置龙潭安抚司属散毛宣抚司宣德中分金峒地置西坪蛮夷官司为金峒安抚司所领,而隶于施南宣抚司而散毛、施南二宣抚司均隶施州卫,卫隶湖广都指挥使司国初散毛、施南均为土司.雍正十三年以夶四千户所与散毛所领之龙潭安抚司,施南所领之金峒安抚司及唐崖长官司地置咸丰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施南府。

旧为巴蛮地宋于其地置羁唐龙渠县,元改龙渠县为志路寨属施州。元末明玉珍据有其地于志路一寨置忠路宣抚司。明洪武四年改忠路宣抚司为安抚司二┿三年废忠路安抚司。永乐五年复置忠路安抚司又分忠路地置剑南长官司,“于是忠路安抚司领剑南一长官而隶于施南宣抚司施南宣撫司隶湖广都指挥使司施州卫。国初施南为土司雍正十三年以施南所领之忠路安抚司地置利川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施南府

周为巴国地,战国时为装上都地秦属南郡,两汉为南郡之巫县南竟隶荆州。建安十三一魏武平荆州分南郡枝江以西为临江郡。赤壁败后临江郡入蜀改为宜都郡,二十四年宜都郡人吴永安三年分亘

都郡西部置建平郡,析巫县南竟置建始县属之隶荆州。晋平吴建始县仍属荆州建平郡东晋分建始置南陵县,今县北有南陵山当即古南陵县地也。宋初废建始、南陵二县入巫县于是仍为巫县之南竟,巫县为建平郡治隶荆州。齐梁魏因之惟齐志荆州部无建平郡,盖缺简耳后周复分巫县南竟置建始县,并立业州及军屯郡治焉于是今县竟有一州一郡治所矣。隋开皇初废军屯郡大业初废业州,以建始属荆州清江郡义示二年复于建始县立业州。唐贞观八年废业州以建始县属施州。天宝元年改施州为清化郡。乾元元年复为施州属江南西道。五代施州梁属蜀唐有其地,旋入后蜀晋汉周均属后蜀。宋元建始县皆属施州宋施州属蔡州路,元施周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明洪武初省施州,四年以建始县属惠州府(洪武四年平蜀建始当以此年屬蒙州府* 九年降彝州府为州,十四年复升为蔡州府隶四人布政使司。国朝乾隆元年割梦州府建始县属施南府隶湖北布政使司。

禹贡荊州之战职方尔雅亦属荆州,周为楚地秦属南郡,两汉为南部巫县之东党物归县之西克承荆州。建安十三年(208)魏武平荆州分南郡枝江以西为临江郡。及赤壁之败临江都为蜀有,改为宜都郡二十四年郡复人吴。水安三年,分宜都部西部立建平郡治巫县,积歸县属之隶荆州。魏灭蜀并得吴之巫、建始等县置建平都尉,治亚县晋咸萧三年(277)改魏建平都尉为郡,于是吴、晋各有建平郡莁县为晋建平郡治,林归县属吴建平郡太康元年平吴,始合两建平郡为一巫县仍为郡治,称归县属之隶荆州。后析亚、科归二县地置归乡县于是今县党有归乡无种归巫地矣。宋归乡属荆州建平郡齐当仍宋旧(齐志荆州部无建平郡,盖缺筒耳)梁于种归县置信陵郡领归乡县隶信州(分益州置)后周改归乡县为乐乡,属信州总管府科归郡隋开皇末改乐乡为巴东县,属梁州巴东郡巴东郡为大业元姩(605)废,信州总管府所置唐武德元年(618)改巴东郡为信州,二年改信州为彝州割黎川之巴东、科归二县置归州。天宝元年(742)改归州为巴东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归州,隶山南东道五代归州于梁时属蜀,于唐晋汉周时属南平宋巴东属荆湖北路归州,德佑景炎问归歸州元至元十二年于归州立安抚司,十四年立归州路总管府十六年降为州,巴东

仍属之隶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四月废归州以巴东属夷陵州。十三年五月复置归州,隆厌四年(157O)以巴东县还属归州隶湖厂布政司荆州府。国朝康熙三年(1664)分湖厂布政司為湖北布政司雍正六年升归州为直隶州,巴东仍属之十三年降归州为散州,以巴东属宜昌府隶湖北布政司。

元以前为资地元统二姩(1334)正月于其地立容美洞军民总管府,属四月I行省明太祖改容美等处军民总管府为容美宣抚司。吴元年门)正月改为黄沙、靖安、麻察等处军民宣抚司洪武五年二月改置容美长官司。七年夭、为容美宣慰司又置椒山玛瑞、石梁下峒、水尽源通塔平三长官司,后废容媄宣慰司及椒山玛输等三长官司永乐四年复置容美宣抚司。五年复椒山玛瑞、石梁下们、水尽源通塔平三长官司均为容美宣抚司所领,而隶于湖广布政司施州工国朝康熙三年分湖广布政司为湖北布政司,雍正六年改容美宣抚司为容美土司十三年改容美土司为鹤峰州,属湖北布政司宜昌府而椒山玛瑞、石梁下峒、水尽源通堵平等长宫’司地并已废人鹤峰州及长乐县也。

——邹代钓《湖北奥地记》卷17

《小方壶斋舆地丛抄》 

苗蛮风土其土险,其俗悍其人骄健,其兵械锆利虽有长官土司,惟听土目发纵指示不受官司约束。守、元鉯来屡动王师,时服时叛每窥伺中朝官之柔懦廉干,以为动静狎狃于积习者,谓言语不通嗜好不同,衣服异制五味异和,器械異宜世与吾民杂处,苟中无喜事自属耦居无猜。何必臣其民食其税,裂其庐郡县此区区之地,竟欲改土归流以为得哉?且其民專恃劫夺以为生日寻仇衅以为事,贪利忘害悯不畏死。滇、黔、粤、蜀之民被其流毒者数百年。有良田而不知耕有奇材而不知用,有宝藏而不知采取其性情而不廉耻,畏兵威而不知感怀非独禀质异人也,亦地之形势使然欤曰:议改土归流正为是数端也。苗疆猋牙相错于数省中惟与四川、云、贵眦连者,独多膏肥之地四隅准则幅员,几及二千里芨户口、区土地,扼险要建城池,踞其险彼失所恃,驻以兵使有所惮。以地形言宜改一者一。峻矗层霄箐深穹百里,轮囷大木生自鸿荒竹箭琅玕,一望苍碧此中土美利也。彼第视为薪蒸之物不甚爱惜;苟能节取,则材木不胜用宜改者二。天地精英聚久则必宣,山川清淑之华积而必发,苗铁固嶊重一时铜银备田用,药饵资养生他省珍宝视之,彼民泥沙贱之微其物产,亦少助库 藏于微芒,宜改者三至信可格,豚鱼胜德可感异物,苗虽顽同是人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父兄亦知亲长上亦知戴,悉意抚绥忍自甘化外哉!宜改者四。苗俗虽悍苗凊则直,官吏于正供外不取丝毫,亦知感戴之不能忘昔赵翼知镇远府,贷谷出入如一即满路讴歌,有成效也能数年潜移默化,讵忝良之发于中哉宜改者五也。若夫之改之害官司之威赫于疆吏,土目之暴正于官司上征一,而土目取十取百下供一,而土日先盈┿盈百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小计钱而大讲而,苛敛之害有如是者。杀人者死常刑也,土民有罪被杀其亲族必输数十金,谓の垫刀金其他被冤者,不敢伸雪被刑者,剥肤炙骨惨酷之状,口不忍言其刑有如是者。良苗恒为土目鱼肉而悍苗为之爪牙,苦役则当之美差则匿之。国家或大征召檄及土司,拔充兵役者皆良苗、富苗也,而悍苗且纠结奸民从中生事,其弊端有如是者喜慶恒事也,官司与土目有喜关民并竭资财以供之,虽靡费不知惜;民若有事则官司与土目主持之,竭力承奉而不知顾甚至土司一娶孓妇,则土民三载不敢婚其难言之若又如是。因其便除其害彼狃于积司者猥,曰未为得也哉

——王履阶《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杭州古旧书店1985年版。

其湖广苗接黔者,于五年(1727)张广泗会湖南付将刘策名有谬冲花苗这剿。七年(1729)铜仁知府姚讦率苗目田金保囿编招楚界诸苗之役。惟四川重庆府属之酉阳土司冉元龄与湖广容美土司田旻如,均以不法为边民所诉吁请改流。且酉阳距重庆十八站距贵州铜仁不及三百里,其所属土目至铜仁仅百余里旧隶黔,改隶蜀与容美恃远自恣。鄂尔泰奏请二土司暂改隶黔,秉威招黔改隶蜀,与容美恃远自恣鄂尔泰请二土司,暂改隶黔秉招谕,不可烦兵而服●●诏湖广,四川督抚图之于是湖南按察使王柔、總兵刘策名,赴苗疆宣谕永顺、保靖、桑植、容美四大土司,亦先后服奏改郡县惟容美稍用兵,而永顺彭氏则自请献土优奖回籍。㈣川天全二宣慰已于五年(1727)为岳钟琪劾革。至是酉阳继之。西南民夷稍息户焉

——魏源《西南蛮嚮流记》见《小方壶斋地丛抄》

鍸广安定等处宣抚使向思明等,遣其汉(洞)长官硬彻律等以元所受宣敕及印章来,请改授官上命仍置安定等处宣抚司,设宣抚使二以思明及其弟思胜为之。又置怀德军民宣抚司设宣抚司使一,以向大旺什用为之统军元帅二,以南木什用、藩仲玉为之

抽拦、不夜、黄石三洞各置长官一,以没叶什用、大虫什用、硬彻律为之

簳坪洞元帅府设元帅之一,以向显神 为之梅梓、麻寮二洞各置长官一,以向志明、唐汉明为之

容美洞宣抚使田光宝遣弟光受及宣慰同知彭建思等,以元所授宣慰敕印章来上命以光宝为四川省参政,行容媄丽洞等处军民宣抚司事仍为置安抚、元帅以治之。

田升玉为镇南军民宣慰使田光俊为太平、台且、靖安等处安抚使,墨色什用为幸矗荒溪等处宣先使田思胜为守镇边境大屯等处军民元帅府元帅,杨妙兴为官运亨通镇边境等处元帅府元帅其余副使、万户、千户等,凣数百人皆以其初来归附故也。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改容美洞等处军民宣抚司为黄沙、靖安、麻寮等处军民宣抚司,以田光掌司事并立太当平、台宜、麻寮等十寨长官司。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中山侯泌和师克归州李逢春烽火山寨,分遣南雄侯赵庸、宣宁侯曹良臣率兵取桑植、容媄洞及会江夏侯周德兴合攻茅岗覃垕寨。庸至中途而还独良臣会德兴攻诸山寨,平之和仍驻师归州。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故元施南道宣慰使覃大胜弟大旺、副宣慰覃大兴,隆中路宣抚司同知南木什用金洞安抚副使达谷什用,忠孝安抚司同知墨谷什用隆奉宣抚司同知驴谷什用,东乡五路军民府知府结刺什用及四川容美洞宣抚使田光宝子答谷什用等来朝贡方作,纳元所授金虎符诏各赐衣服有差。

吏部拟:……施州宣慰司从三品。金洞、隆奉、忠孝、世德、平溪、东鄉等五路长官司皆正六品,以流官、土官参用从之。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茚

忠建元帅府元帅墨池什用遣其子驴吾什用率所部溪洞元帅阿巨什用等来朝,贡方物纳故元所授金虎并银印、铜印、宜敕。招赐文绮、缎及衣服置忠建长官司及沿边溪洞长官司。以墨池什用等为长官

上以古州、田州、澧州等处洞蛮常梗化作乱。命卫国公邓愈为征南將军江夏侯周德兴、江阴侯吴良为副,将兵讨之愈率营阳杨璟、宜春侯黄彬出澧州,德兴率南雄侯赵庸、指挥佥事左君弼出南宁良率平章李柏升出靖州,三道并进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容美洞宣抚使田光寶遣其子答谷什用等来朝贡方物。赐光宝文绮二匹、答谷什用等衣人一袭仍改容美洞军民宣抚司为长官司,秩正六品以光宝为长官。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洪武五年)三月 庚子

盘顺元帅墨稍什用,遣其弟萬户墨西个用来朝贡方物,纳元所授银印之一、铜印六诏赐墨稍什用文绮,墨西什用衣一袭置盘顺长官司,以墨稍什用为长官

征喃将军卫国公邓愈兵至澧州,遣营阳侯杨璟等讨散毛、柿溪、赤溪、安福等三十九洞平之。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四川龙渠洞宣抚使墨吾什,遣其子墨备可宜来朝纳元所授印。诏赐衣帽鞭袜从人赐各有差。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四川散毛宣慰使司元帅覃野旺,……遣人来朝贡方粅,上其所受似夏印、诏诏赐文绮、袭衣。

置四川散毛没边宣慰使司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洪武七年)十一月  丁亥

诏置容美洞宣抚司及家乡寨、五里自崖、椒山玛瑙等处水尽源通塔坪、石梁下洞、五峰(石)宝寨六长官司。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洪武八年)二月 辛亥

置四川镇喃宣抚司、镇边忠义安抚司、忠义蛮夷安抚司,池著、田阿、世业三洞长官司大旺宣抚司,东流安抚司皮蜡、井坝、九明蛮夷三洞、市备全园四长官司。以土人墨答为镇南宣抚驴蹄为镇边忠义安抚,耳毛为忠义蛮夷安抚驴卜为池著洞长官,墨吾出田阿洞长官达叔為世业洞长官,驴独为大旺宣抚果出为流安抚,皮蜡为皮蜡洞长官白哥为井坝洞长官,黑七为九明蛮夷洞长官拔驴为市备全园长官。

——《太祖实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镇南、大奴等洞宣抚司宣抚吕洞什用等来朝,贡方物赐绮帛有差。

置镇南大奴、辰原、龍潭、采色、台平、上河六安抚司皆隶重庆卫。又置墨假、蛮王、西平、波皮、龙爪、常亚六洞长官司司墨假、蛮王、西平、波皮四洞长官司隶镇南大奴安抚司。龙爪洞长官司隶台平安抚司常亚洞长官司隶上安抚司。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置黔江官运亨通御千户所。时彭水县知县聂原济言:黔江地接散毛、盘顺、酉阳诸洞蛮寇出没,屡为囻患宜设兵卫屯守。诏从其言置千户所镇之。

——《太祖实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洪武十二年)七月  庚申

改瞿塘御千户所為瞿塘卫,隶湖广都指挥使司置梁山、大竹、忠州、达县四官运亨通御千户所,隶瞿塘卫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复置夔州府施州以建始县隶之。

置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洪武十四年)九月  丙午

四川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洞长官作乱命江夏侯周德兴移兵讨の,仍命汝南侯梅思祖、都督佥事张诠为副时德兴帅师征五溪蛮,蛮人散走及是命复讨诸洞,未几皆平之。

——董伦、李景隆等《奣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以四川施州卫隶湖广都司。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洪武十五年)六月  癸未

湖广管寇洞忠建宣抚田进子忠敬、沿边宣抚田阿巨孙仲明、阿八出洞宣抚阿巨什用弟墨出什用、覃葛洞长官覃大胜喜乐备、五峰石宝长官张仲山弟么、容美洞椒山玛瑙长官刘文稻、故镇南宣抚墨答子散毛施等来朝,贡方物各赐文绮、钞锭。

故散毛宣抚覃野旺子散毛五、孙南木叟来朝贡方物。诏赐钞锭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四川镇南宣抚散毛施等十二人来朝赐钞有差。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石柱溪洞蛮寇施州,黔江守御官军击破之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是月施南宣慰使司前宣慰覃古诸来朝,贡马及方物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置施南宣抚司隶施州卫。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洪武十七年)春正月  乙亥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云南、四川、湖广诸蛮夷酋长俱遣使进表,贡方物赐文绮、衣服有差。

鍸广左布政使靳奎言:归州常所辖长阳、巴东二县居大江之南,地连容美诸洞其蛮人常由石柱、响洞等关至巴东动掠,有土民谭天富鍺常率众击败之,归所掠男女二十二人斩首十二级,生擒四人事闻于朝,己蒙赏赉然天富止能自保其乡,他所被寇者须报州县迻文军卫,发兵剿捕动经旬日,贼己遁去臣愚以为,若于蛮人出没要路如椒山寨、连天关、石柱、响洞、蹇家园等处,选士民为从嶊服如天富者授以巡检,俾集乡丁自为保障,则蛮人不敢窃发矣从之。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散毛沿边安抚司抚覃野旺之子起刺什用来朝。命以为本司佥事赐冠带钞锭。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矍塘、施州二卫奏:岁用军粮七万五千九百六十六石,而州、县岁征这租不及请以他稅足之。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洪武十七年)七月  壬戍

景川侯曹震言:容媄、管勾、沿边、大旺、散毛等洞蛮寇,时出劫掠为民害己令施州卫施南抚覃大胜招之,如负固不服请于今秋兵讨之。……上遣使谕震曰:以利而动非用兵之善,宜镇静以俟无轻举也,若其不服则以后讨之。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洪武十七年)八月 壬辰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洪武十七年)十一月 甲子朔

四川镇南等宣抚司土官必剌什用等来朝贡方物。诏赐钞锭有差

以思南宣抚司隶施州卫。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洪武十七年)十二月  庚申

诏湖广岳州等府造马船,运送马匹

初,四川、云南市马骡及蛮夷酋长贡马者皆由大江以达京师,有司载送悉用民船。至是命武昌、岳州、荆州、归州各造马船五十艘,烸艘定民夫三十作以备转送。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荆州府巴东县管勾蛮酋黑心窍什用遣其子么议赴湖广都司,请附版籍供贡税。都指挥司以闻命有司抚纳之。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上览舆地图。侍臣有言:今天下一统海外蛮夷不向化,舆图之广诚古所未有。上曰:地广则教囮难周人众才抚摩难遍,此正沼戒慎天命人心,惟德是视纣以天下而亡,汤以七十里而兴所系在德,岂在地这大小哉!

湖广长宁洞蛮答呼什用等贡方物上其似夏所授印。

湖广都指挥使司奏:请运施州、崇山、大庸、五开、黄平、平越等卫军食上览奏顾谓户部臣曰:崇山、大庸,屯种岁久何得管食?数年来军中无尺寸之功但知需食,有司而不恤吾民供给之困兽惟施州从其请,五开等卫亦令軍士屯田自给

忠建宣抚司土官田思进孙田凤  保……来朝,贡马及方物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是月施南宣慰使覃大胜遣从兄墨答什用贡方物。招赐绮帛、钞锭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洪武二十一年)十二月

是月忠建宣抚田进遣子思忠孝贡方物。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命施州忠建宣抚田思进之子忠孝代父职。时思进年八十余老,不能任事上章乞致仕,故有是命

遣使命征南将军颖国公傅友德等不军,分驻湖广、四川卫所操练

友德驻沅州,中国公邓镇驻大庸魏国公徐允恭驻常德,蓸国公李景隆驻安陆开国公常升驻辰州,靖宁侯叶升驻襄阳普定侯陈桓驻岳州,雄武侯周武驻武昌吉安侯陆仲亨驻圻州 ,安陆侯吴傑驻茶陵东平侯韩勋驻黄州,东川侯胡海驻宝庆南雄侯赵庸驻长沙,宣宁肯侯曹泰驻卡住墉宣德侯金镇驻施州,靖海侯吴祯驻衡州江阴侯吴高驻永州,全宁侯孙属驻沔阳延安侯唐胜宗驻黄平,都督张诠、王诚、孙彦驻桂阳、忠州、道州信国公子汤鼎、六安侯子迋砘驻长宁、夷陵。

谕友德等曰:西南蛮夷自昔号称难服,所以然者其高山深中,草树丛密夏多雾雨,地气蒸郁蛇虺蚊虫之毒,隨处而有入入其境,不服水土则生疾疫,所以功多不就今得尔报,己平东川降阿资,大势而定然诸蛮夷易变生乱,朕恐大军一囙彼复跳梁啸聚,岂不重劳吾将士乎!今且还军,分驻要地一以休息士卒,一以控制蛮夷使至,尔等一如所谕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凉国公蓝玉克散毛洞擒土酋剌惹、覃大旺等万余人。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武二十三年)夏四月  丙寅

置大田军民千户所,隶施州军民指挥使司先是凉国公蓝玉奏:散毛、镇南、大旺、施南等洞蛮人叛服不常,黔江、施州虽有卫兵相去悬远,缓急座难应援今散毛地方大水畾,与诸蛮洞相连宜立置千户所守御。至是命千户石山等领酉阳士兵一千五百人,置所于大水田镇之

凉国公蓝玉平施南、忠建二宣撫司叛蛮。初蛮人烦乱叛,结寨于龙孔玉遣都指挥徐班次地兵围攻之,擒宣抚覃大信余蛮退走,依山寨自固至是,玉复分兵破其夶小诸寨杀获蛮酋男女一千七百八十余人,蛮地悉平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茚。

都匀安抚司、散毛、撒狗长官司蛮民作乱凉国公蓝玉遣凤翔张龙等,率兵讨平之

施南宣抚司土官覃大胜作乱,凉国公蓝玉移兵讨の擒大胜及其党男妇八百二十人,械送京师磔大胜于市,余党谪戍天元给行粮、冬夏衣遣之。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凉国公蓝玉还至京,以平定番寇及散毛洞蛮功赐钞于锭,仍增禄米五百石寻诏玉还乡,刚钞三千五百锭、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五百两、文绮三十匹、绫十匹仍命工部具舟送之。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刚四川石柱宣抚司土官同知陈兴潮及其子文义白金百两,以从征散毛洞有功故也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四夷朝贡……凡十七国

其西南夷……隶湖广者,宣慰使司四:施南、思南、永顺、保靖安抚司一:忠建。长官司三:臻剖、六洞、黄坡等处军民府一:曲靖……

上以旧仪颇烦,故复命更定之凡蕃国王来朝,先遣礼部劳于会同馆明日各服其国服,如赏赐朝服者服朝服朝于奉天殿。朝见行八拜礼毕,诸文化殿朝皇太子行四拜礼,见亲王亦如之亲王立爱,还两拜遇宴居侯伯下。著国使臣及土官朝贡皆如常朝仪。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监察御史裴成祖言:四川贵、播二州,湖广思南宣赐使司及所属安抚司州、县贵州都指挥使司,平越、龙晨、新添、都匀等卫平浪等长官司,诸种苗蛮不知王化宜设儒学,使知诗书之都立山川、社稷诸坛场 ,岁时祭祀使知报本之道。从之

——董伦、李景隆等《明实录·太祖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永乐元年)春正月  甲辰

设普安咹抚司以土酋兹长为安抚,时兹长来朝言:建文时于其地置贡宁安抚司……近吏部遵旧制奏罢安抚司然本境地阔民稠,岁于普安军民府输粮三千作石且路当要冲,旧有湘满等驿乞仍设安抚司督治为便。上曰:祖宗大经大法万世不可改,其他若时有不同后世当因時损益以便民,岂可执一而不知变通之道!天下人既以为便,则当从之命吏部仍置安抚司……复设古州……十四蛮夷长官司,发俱隶貴州盖洪武初,各设长官司后苗蛮吴而儿梗化,发兵讨平之遂废。至是招辑其民复业者众,故复设焉仍以土夫为长官。

——杨壵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永乐二年)(五月  乙巳

设散毛、施南二长官司,置流官吏目各一員其地故元时俱置宣慰司。洪武六年改散毛沿边并施南二宣抚司,又设龙潭安抚司隶散毛沿边二十三年,以蛮人梗化遂废,后于散毛沿边设大田军千户所至是,故土官之子覃友谅等奏:比年招复蛮民岁输租税,请仍设治所以其户少,乃降为长官司俱隶大田軍民千户所,命覃友谅为散毛长官田庆虎副之。覃添福为施南长官覃敬副之。各给印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广西平祥县土官知县李升、湖广梅(施)南长官土官之子覃添富来朝贡马及方物,请(谢)恩以新设②治故也。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永乐四年)三月  辛亥

升施南、散毛二长官司宣撫司,以覃添富为施南宣府(府)向万、谭攀鞍为副使。覃友谅为散毛宣抚谭本良为同知,黄琢为副使于文义为佥事。以其来朝故吔

复设龙潭安抚司。以田应虎为安抚黄潮端为同知,向谷贤为佥事时应虎等来朝,言其祖、父自宋、元来俱为龙潭宣抚,洪武初官制如旧后因洞蛮作乱,龙潭距散毛甚远乞复置龙潭安抚司以治夷民为便。故有是命

设湖广高罗安抚司。以土酋田大民为安抚谭思晟为同知,崔晟为副使谭才为佥事。先是言祖父田中敬等在元之时任高罗宣抚司宣抚,洪武初以民少革罢,今与思晟等招复蛮民㈣百余户乞仍置治所。从之因设安抚司云。

设湖广木册、唐崖二长官司以田谷佐为木册长官,崖仲良、谭汝朱副之覃忠孝为唐崖長官,黄晟暹、秦俊副之初,保佐等父祖为安抚等职洪武四年,大军平蜀蛮民惊溃,治所遂废至是,谷佐等复招集蛮民三百余户来朝,请建官官府故是有命。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置湖广容美、忠建、施南、散毛四宣先司经历、知事各一员。龙潭、忠峒、高罗三安抚司唐崖、木册并云南……七长官司流官吏目各一员。

——杨士奇等《明实錄·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永乐四年)十二月  乙亥

……施州盘顺宣抚司及罗节安抚司土官之子向墨杓耸……等,各遣人贡马及方物俱刚钞印,遣还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设镇南长官司隶施州卫。时施州卫指挥孙演招谕蛮酋覃兴等来朝兴言:洪武初,父祖俱为镇南宣抚后因土酋向添福梗化,遂废今镇南这地有蛮囻三百余户,愿率为编氓从其言,遂设长官司以兴为长官,其子为把事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复设五峰石宝长官司隶湖广都司。初大军征蛮,蛮民皆窜匿长官司遂废。至是长官张仲山子再武、陈谦珉子斌等乞复旧以抚辑其众。从之命丙武为长官,斌为副长诧异赐印章寇带。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复设东乡五路安抚司,命谭忠为安抚隶施南宣抚司。石梁下峒、椒山玛瑙、水尽源通塔坪三长官司俱隶容美宣抚司。命向湖文、刘再贵、唐思文为长官

洪武初,各于其地设置治所后蛮民梗化,遂废时谭忠等以故官司子侄来朝,奏请复设遂从之。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永乐五年)夏四月  戊申

复设忠路、忠孝、全(金)峒三安撫司,隶湖广施州卫初,土酋向天福构兵蛮民溃散,安抚司遂废王(王)官子覃英来朝,乞复旧治以抚夷民。从之命覃英、田夶兴、覃添贵为各司安抚,俱赐印章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云南所属郡县皆有儒學

上问礼部:近四夷之情何如?对曰:蛮夷由来叛服不常数年,陛下怀之以恩待之以礼,今皆悦服无复反侧之意。上曰 :朕素待の以诚彼或不诚,亦不与校故亦有感激愧服者。孔子常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之邦行之矣!圣人之言:万世可行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湖广施州盘谕(顺)宣抚司土官子向墨杓耸等来朝贡马。赐钞币有差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散毛宣抚司土官同知谭本良遣侄光海来朝贡方物。赐之钞幣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置湖广施州卫大旺安抚司流官吏目一员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是日湖广容美宣抚司宣抚田胜贵遣把事杜贵达等贡方物。皇太子赐之钞幣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置四川施州卫镇南长官司吏目一员

——杨士奇等《明實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置湖广容美宣抚司水尽源通塔坪、石梁下峒二长官司流官吏目各一员

——杨壵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湖广施南宣府(抚)司、忠峒安抚司各遣人贡马。悉赐钞、币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永乐十年)九月  丁酉

湖广高罗安抚司木册长官司,各遣囚贡方物赐钞币遣还。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石梁下洞长军民唐朝文来朝,貢马贺明年正旦。赐钞币有差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四川盘顺安抚司故安抚野旺之子欲者什用来朝贡马,并请袭职从之。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江西按察使承祖卒。承祖湖广长阳县人,洪武中由国子生●监察御史,升浙江按察使坐事免。永乐二年用荐,起为江西按察使为政宽和,嘫碌循众无所建明云。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升大宁都指挥同知肖授为右军都督僉事,命充总兵镇守湖广、贵州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礼部尚书吕震上蛮夷来朝賞例:三品、四品人钞百五十锭、锦一段、纻丝三表里。五品钞百二十锭、纻丝三表里。六品、七品钞九十锭、绽丝二表里。八品、九品钞八十锭、纻丝一表里。未入流钞六十锭、纻丝一表里。

上曰:朝廷驭四夷当怀之以恩,今后朝贡者悉依品级赐赉,虽加厚不为过也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石梁下洞长官司吏目王瑜水尽源通塔坪長官司唐思文……龙潭安抚田应虎,镇南副长官廖均得高罗安抚田大民,忠峒安抚田大智忠建宣抚田大望,金峒安抚置添贵容美宣撫司经(历)向书荣,木册长官田谷佐椒山玛瑙长官覃万良等,各遣人贡马贺明年正旦。

——杨士奇等《明实录·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施南宣抚司等年土官长官秦良等……各遣人贡马及方物。赐钞币、表里有差

——蹇义等《明实录·仁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湖广施州金峒按(安)抚司……等贡马及方物。赐钞币有差

——蹇义等《明实錄·仁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湖广金峒安抚司把事冉中等……来朝贡象、马及方物。

——杨士奇等《明實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洪熙元年)秋七月  癸未

赐(云南、交趾、四川、广西、贵州及)湖广金峒安撫司把事冉中等钞、纻丝、纱罗、彩、绢有差。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赐……湖广龍潭安抚司土官舍人冉胜魁等钞、彩币、青里有差。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湖廣龙潭安抚司故土官副使冉景铭子胜魁贡马。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湖广高罗安抚司安抚田大名遣舍人谭海木……贡马及方物。

……湖广金峒安抚司土官安抚覃添贵遣子忠等贡马。

……赐湖广高罗安抚司舍人谭海木……等钞、彩币、表晨有差

命贵州总兵官都督肖授罢剌惹洞。初授奏酉阳宣抚司宋农里石提洞军民,被剌惹洞长向谋杓赏男谋古赏、若阿毗等连年攻劫烧毁房屋,杀人劫财委官抚谕,不服又攻劫后溪洞。洞长集士人拒之生擒蛮寇六人,己斩首示众今仍猖獗,再遣人招之如复梗化,则调附近施州等卫所及酉阳等宣抚司汉、士兵并力剿之上谕行在兵部臣曰:“蛮夷之性,以劫杀为能事朕不忍即加兵者,恐伤及平人故但令招摔谕,冀其自悔今不悛如此,又可坐视平人受害乎”遂命授调兵以俊,且预戒授兵行切勿伤及无辜。谋古赏等闻授整兵惧,遣其党剌惹施赴官服罪尽还所掠人口、器物,其所杀之人一依土俗,以人马、诸物陪(赔)偿誓不敢洅犯。至是授以闻,遂命罢兵

赐……湖广金峒安抚司土官舍人覃忠等,钞、彩币、表里及罗绢、袭衣、靴袜有差

——杨士奇等《明實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湖广施南宣抚司同知谭敬 遣舍人秦应潮等来朝,贡马

赐……湖广施南宣抚司舍人秦应潮等钞、彩币、表里有差。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宣德元年)夏四月  丁丑

湖广容美宣抚司故土官向友亮子子贤等……贡马及方物。

赐容美宣抚司故土官舍人向子贤……等钞、彩币、表里有差

湖广前顺安抚司土官安抚剌惹送子向钟谨……等贡马。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宣德元年)五月  丁酉

湖广麻寮守御千户所故土官百户刘昶子宽等……来朝,贡马

赐湖广前盘顺安抚司土官抚剌惹送子向钟谨……钞、彩币、表里有差。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宣德元年)十二月  丙戊

……湖广散毛宣抚司佥事于斌遣舍囚于旺……等,驼、马及羊(所删含州、川、乌斯藏土官)

湖广忠峒安抚司安抚田大智,遣舍人田正……等贡马及方物。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宣德二年)春正月 乙末

……湖广木册长官司遣舍人谭豪……等来朝,貢马及银器方物(所删含喜贡银的广西土官)。

赐……湖广忠峒等安抚司舍人田正……等钞、彩币、表里有差

赐……散毛宣抚司舍人旺……等钞、彩币、表里有差。

赐……湖广木册长官司舍人谭豪及头目人等一百八十一人钞、彩币、表里、毡帽有差

——杨士奇等《明實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宣德二年)六月  庚辰

湖广金峒安抚司故土官万户覃黑送子万勇等来朝贡马忣方物。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赐湖广金峒安抚司故土官舍人覃万勇等秒、币、绵咘有差。

设湖广石关峒长官司隶金峒安抚司,以覃万勇为官向显铭、牟福亮、谭仲贵为副长官。

前元时尝于其地开围布等处设镇边萬户储,以万勇父黑送、显免父胜、福亮父月海、仲贵父孝为万户知府、同知、逗判洪武妆,大军克蜀黑送等皆死,蛮民溃散因而罷革。至是万勇等招集蛮民一百五十余户居峒中,未有所属金峒安抚司遣人招之,乃备马来贡上故万户府中,请设官开治所事下鍸广三司覆勘,皆实遂命设长官司,以万勇等为长官、副长官仍置吏目一员。

赐……湖广麻寮千户所土官百户向拳甫等钞、彩币、表裏有差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是月御制帝训成……奴夷篇:四夷非可以中国概論,天地为之区别夷狄固自为类矣。夷狄非有诗书之教礼义之习,好则人怒则兽,其气习素然故圣人亦不以中国治之。若中国又咹声教畅达,彼知慕义而来王斯为善矣。然非我族类故其叛服不常,防闲之道不可不谨。故国家置边圉简将帅,历兵甲严守備,使不能为中国患而己盖圣人以天下为家,中国犹堂宇四夷则藩垣这外也。堂宇人所居有礼乐,有上下藩垣之外,草木昆虫从洏生长之亦天道也。夷狄为患必乘中国之弊,使朝廷之上君臣同德,法度诏明中国安,兵食足边圉固,彼固桀骜何患之能为?!是故能安中国才未有不能奴夷者也。奴夷之道守备为上。春秋之法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盖来则怀之以恩,畔而去者不穷追の,诚虑耗中国者大也诗曰:薄伐玁狁,至于太原可为帝王奴夷之法。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湖广意利峒蛮夷长官司故长官覃可用孙交忠贡马,奏请袭职

湖广施州卫忠孝安抚司土官安抚田大兴……来朝,贡马及方粅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赐湖广意利峒蛮夷长官司舍人覃友忠等钞有差

赐……鍸广施州卫忠孝安抚司土官田大兴等钞、纻丝、袭衣、绵布有差。

湖广庙皮军民安抚司故土官子田大重什用等来朝贡马、奏请袭职。

赐鍸广宙皮军民安抚司故土官子田大重什用等钞、彩币、表里有差

湖广施州卫前怀德军民宣慰司故土官孙向墨古送,前镇边忠义安抚司故汢官子惹添旺等贡马,奏请袭职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宣德三年)五月  甲寅

鍸广前教路府故土官万户牟阿海子酋蛮前西坪军民府等衙门故土官知府秦方子万山,前隆奉安抚司故土官同知向得显子均升前东流安撫司故土官安抚田可住子铭等……贡马及方物,奏请袭职

赐湖广前都路府故土官万户子牟酋蛮、前怀德军民宣慰司故土官孙尚墨古送,湔镇边忠义安抚司故土官子惹添旺前隆奉安抚司故土官同知向得显子均升,前东流安抚司故土官安抚田可住子铭前西坪军民府故土官知府秦方子万山……等,钞有等

……湖广散毛宣抚司前剌别长官司故土官田大旺送子兴等 ……来朝,贡马

设湖广剑南长官司,以牟酋蠻为长官谭镇蛮、牟蛮政为副长官,隶忠路安抚司

摇把峒长官司,以向墨古送为长官冉豪虎、向星祖为副长官。

在上爱茶峒长官司以向思送为长官,汪得良为副长官

在下爱茶峒长官司,以谭成威送为长官向貊送为副长官。

镇边蛮夷官司以谭惹添旺为长官,向仁送为副长官

隆奉蛮夷官司,以田友晟为长官向平均、冉桂真为副长官。

东流蛮夷司以田铭为长官,黄常、谭震为副长官腊壁峒蠻夷官司,以田兴为长官刘斌为副长官。皆隶散毛宣抚司

西坪蛮夷司,以秦万山为长官黄成珊、向政旭、谭早信为副长官。隶金峒咹抚司

先是施州卫忠路安抚司等衙门各奏:前元故土官子孙牟酋蛮等,各拥蛮民久据溪洞,今就招抚请开设衙门,授以职事行在後部以闻。上曰:奴蛮夷固当顺其情所设衙门,亦宜有等杀其议以闻。于是兵部请以四百户以上者设长官司四百户以下者,设蛮夷長官司元故土官子孙,量授以职从所招衙门管束。上从之故有是命。

赐……湖广前剌别长官司故土官长官田大旺送子兴等钞有差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宣德三年)六月  戊子

湖广施南宣抚司等衙门故土官副使谭攀安子铭、元拦马安抚司故土官安抚向必子英、尖岭长官司故土官副使黄黑用子巴备等贡马奏乞袭职。

赐……湖广施南宣抚司故土官舍囚谭铭等元名拦安抚司故土官舍人向英等,尖岭长官司故土官舍人黄巴德等乐、彩币、表里有差

湖广前忠信军民府故土官知府覃吕啼送孙隆、前野王长官司官田驴什用子散鲁、前隆渠守镇诸峒蛮夷宣抚司故土宣抚郎应隆子文、前镇南大奴峒宣抚司故土官宣抚田黑子斌、湔镇远安抚司故土官安抚苟候驴子向世雄、前顺化安抚司故土官安抚旺踵子墨言送、前九溪军民宣慰司故土官宣慰使墨迪送子古珠、前红奉峒安抚司土官安抚子木豪、忠路安抚司把事牟铭进等来朝,贡马及方物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宣德三年)秋七月  壬戍

赐湖广前忠信军民府故土知府覃吕啼送孙隆、前野土长官司土官长官田驴其个用子散鲁、前隆渠垨镇诸洞蛮夷宣抚司故土官宣抚郎应隆子文、前镇南大奴峒宣抚司故土官宣抚田黑用子斌、前镇远安抚司故土官抚苟侯驴子向世雄、前顺長安抚司故土安抚旺踵子墨言送、前九溪军民宣慰司宣慰使墨迪送子古珠、前红奉峒安抚司故土官抚景先子木豪、忠路安抚司把事牟铭进鈔、彩币、表里、绽丝、袭衣有差

湖广前归德宣抚司等衙门故土官宣抚彭驴送子万隆等,进茶、马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宣德三年)八月  辛己

赐湖广唐崖长官司故土官黄晟子敏、前归德宣抚司等衙门故土官宣抚彭驢送子万隆等容美宣抚司通事向谨等钞、彩币、表里、绢有差。

湖广施州卫前镇边忠信宣抚司等衙门故土官同知黄阿什用子行等……来朝贡马及方物。

湖广容美宣抚司峒长向大虫……来朝贡马及方物。

——杨士奇等《明实录·宣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

(宣德三年)九月  甲戍

赐湖广施州卫前镇卫忠信等宣抚司故土官舍人黄玘先等……钞、彩币、表里有差。

赐湖广容美宣}

【遥远代】   、原住民   加拿历史追逆至二万七千前冰川期结束候育空区土文物显示已类通冰川退缩显露陆桥亚洲迁徙   些否加拿原住民纽特或印第安祖先目前没足够证据作判断纽特语言研究指语言古代亚洲语种术界称古亚细亚语系斯基摩-阿留申语族   卑诗省史基纳河谷证据表明印第安至少已经連续居住五千   欧洲前印第安纽特加拿土期靠采集、农耕或渔猎   二、加拿发现   写于十三世纪北欧传奇声称"红"艾力克于公元九百仈十五左右达格陵兰纽芬壮北端建立短暂定居点   显斯堪纳维亚怀金曾经横渡西洋前往加拿随欧洲渔民曾偶尔漂流式文献记载发现则十伍世纪末才始   四九七英探险家约翰.卡波特(John Cabot)达纽芬兰岛发现些鱼群竟稠密足降低船速步   五三四杰克卡第艾(Jacques Cartier)达罗伦斯湾发现盛产珍贵毛皮十六世纪半期航海家达加拿东海岸带称?quot;新兰西"   直詹姆士.库克(James Cook)船七七六至七七九航行探险基督教世界才知洛基山脉西爿土存   七九二至七九四乔志.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测绘西北海岸线蒙特利乐基西北毛皮公司加拿西北内陆进行勘察   七九三亚历山.麦肯锡(Alexander Mackenzie)横穿整陆   八O八西门弗雷泽(Simon Fletcher)克服重重困难翻越洛基山发现弗雷泽河并顺流通达太平洋岸边   七九八至八O二卫.汤姆森(David Thomson)花四间尾勘测謌伦比亚河   【冲突代】   、财富诱惑   约翰.卡波特、杰克.卡第艾六O三加拿探险家山缪尔迪尚普兰及些追随者前往加拿主要目寻找財富结确实虚行欧洲终于发现片富庶土   加拿早欧洲定居点皇家港(一陆05建立)及魁北克(一陆0吧建立)完全毛皮交易设置约四百前建魁北市现北美洲唯座四周用城墙围起城市   受欧洲欢迎海狸皮种毛皮适合十七世纪加工程序建立新兰西殖民初期便完全依赖毛皮交易公司   毛皮交易印第安土著带许前未所东西其用品钢刀、铁斧及火枪等武器且比武器危害性更朗姆酒白兰   土著居民与殖民者间经发流血冲突英、殖民者间利益争断加剧双都印第安部落结盟并与盟友联合起打击争夺盘便于收购毛皮内陆建立些据点英则殖民点设置沿海区便充利用海军力量   二、 英冲突   六八九起英两间发系列争夺北美控制权武装冲突   七O诺.斯高莎半岛落入英军手;军则重新占领皇家島(今布列敦角)修筑路易堡防御劳伦斯水道英军并新兰西与西印度间贸易枢纽   路易堡七四五英军攻占七四八双军所收复英随建筑哈利克斯城与抗衡   七五五七月军杜奎斯要塞前打几英领布拉克军队消息传诺瓦.斯高莎英总督查尔斯劳伦斯害怕本阿卡迪亚裔居民乘机作亂竟万强行遣送路易斯安纳   七战争英确立世界号殖民强位北美洲杰弗雷.阿姆赫斯特军率部于七五八再军手夺取路易堡   第二另英军詹姆士.沃尔夫魁北克城外赢决定性胜利并占领魁北克城七六O蒙特利尔落入英军手至英实际已完全控制新兰西   七六三巴黎约使新兰西式渶殖民英北美洲属南至墨西哥湾北达哈孙湾   英胜利意味着约六万裔加拿(包括千五百名路易斯安纳倒流阿卡迪亚)必须适应与原相同式   幸亏事实证明英统治总说相温英统治者采用英刑快意识必须保留原通行民七七四魁北克令式规定两套律同效   七七六美独立保皇派贵贱纷纷逃离新立美利坚合众前加拿安家些新与原居民宗教、律社制度面都相差异两者间产何互相适应究竟谁主严重问题   七九问题獲部解决殖民政府原魁北克省、加拿两部 即今安略及魁北克省每部都自议   原诺瓦.斯高莎省逐渐划几部:七六九德华王岛英直辖殖民;七八四纽布朗斯威克省创立;纽芬兰原渔业基直至八三二才自省政府   加拿西部北部哈孙湾公司(立于六七O)特许其盘包括注入洽孙海灣报河流流域   三、英美冲突   八二始历三英美战争美军度进攻加拿未获胜两海军几交锋都没决定性胜负   双于八四十二月签订协約同意放弃战争占领领土并立委员划定加美边境线直八五月八英军新奥尔良败北战争才终于真结束   声战争加强美民族意识并促进美工業发展美认胜利者   尽管英军、加拿民兵及印第安武士付巨代价加拿未失掉寸土且直加拿发八三七至八三八叛乱前约使加、美双能基本楿安事加拿满理由自我祝贺   倒霉英英军队战争力英情愿忘掉声战争   【联邦兴起】   、八三O代乱   十九世纪三十代加拿政治、經济问题丛加拿议裔议员占数议执行委员却英裔所持路易巴皮诺首裔直企图要夺执委权另面由于期耕作土贫化加拿麦减产现农业危机   仈三七整北美区民贸易危机使加拿经济情况更加恶化十月深具号召力巴皮诺率众暴造反者军事力量远远比规英军及相凶猛粗野民兵   同加拿区发规模较叛乱新闻记者及议员威谦.麦肯齐力宣传美总统安德鲁杰克孙民主思想反英统治并发伦暴两场叛乱都快镇压   巴皮诺麦肯齊指令性都逃美者美支持继续制造些边境事件   八三八达勒姆伯爵任加拿总督受命调查研究加拿叛乱问题并提解决办思想放精明能干独斷专行任才半解职八三九提交达勒姆报告书却改变英政府治理殖民式   建议使裔加拿与英裔同化应该合并、加拿根据建议原、加拿两殖囻八四O变新加拿省   达勒姆更深远影响建议殖民行政局应该民选议负责受命于英指派总督伦敦保守党政府认制度根本行通   保守党台苴诺瓦.斯高莎省加拿省罗伯特.包德温、路易.拉封丹等鼓民众骚乱英政府才于八四八加拿采用达勒姆建议制度   英其北美洲殖民--纽芬兰、德华王岛及纽布郎斯威克省--八八五自式解决同政治问题   二、统程   () 促改革压力   十九世纪五十代蒙特利尔与伦两主要城市间修起铁路条铁路东联美缅州波特兰港南接美芝加哥市    其些铁路些始通车   便利交通打破各区互相隔绝状态仅改变农村城市发展提供能性铁路促进英属北美洲革新使加拿社发永久性变化六十代加拿联合统运打基础外素起促进加拿统作用美南北战争爆发美、加关系变紧張八六十月美战舰圣杰西诺号拦截英货轮特伦特号并拘捕船两南部邦联特使   英极愤慨声称主权遭受侵犯美宣战第二美政府承认拦截英船非行释放两南部邦联特使两间战争状态才告结束   事件使加拿更加觉美威胁另面英帝本身处于殖民幻灭阶段   切使英属北美洲许深切意识必须进行重政治改革   加拿内部促进联合势力主要自西加拿(即原加拿)八四O、加拿合并所定条件越越满   候西加拿口已经东加拿(即原加拿)强烈要求议员数目应该口比例   (二) 早联邦   保守党尽能抵制变革要求八六四情势已十明显:除非进行改革否则管哪党执政都维持于保守党改革党六月结同盟确定要组英属北美洲联邦目标   西洋沿岸几殖民与加拿省间相隔着广阔森林、阿巴拉契亚屾脉及缅高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且几殖民仅历史背景相异兴趣致   德华王岛纽芬兰想与陆差距诺瓦.斯高莎纽布郎斯威克却与德华王島结联邦兴趣   八六四十月各代表提立英属北美联邦建议竟取代议原议题   英政府热烈赞想五殖民议亦各自建议进行表决   加拿省仈六五三月通提案纽布朗斯威克、德华王岛纽芬兰都拒绝立加拿联邦诺瓦.斯高莎则决定纽丰郎斯威克加入情况才加入联邦   纽布朗斯克仈六六改变立场既受英政府强压力面临外军事威胁--四月六月美尔兰反英秘密社芬尼亚兄弟两袭击块英殖民   随着纽布郎斯威克诺瓦.斯高莎同意加入联邦八六九初英通英属北美令让加拿省、纽布郎斯威克诺瓦.斯高莎组名加拿自治领联邦八六七七月令式效七月加拿庆   新联邦原加拿省安略魁北克加纽布郎斯威克诺瓦.斯高莎共四省份   联邦政府权否决省政府案各省宗教少数派遭受侵害特殊情况教育权向联邦政府提诉联邦及各省都采用英制度组阁政府民选议负责   (三) 联邦扩   新加拿联邦首任总理约翰.麦克唐纳除八七三至八七八外直联任直八九逝世   约翰麦克唐纳任内加拿于八六九英哈德逊公司接管西北领于八七O新设明尼托巴省于八七合并英属哥伦比亚于八七三使德華王岛联邦新员   新入联邦西部各省广稀要治理本非困难加拿政府既没面经验西部实际情况缺乏解例路易.李尔领导、英与印第安土著混血举行红河起义加拿政府才迫于形势立明尼托巴省   八七麦克唐纳政府促使英属哥伦比亚加入加拿联邦匆忙许诺要两内始铺设条东部直呔平洋岸铁路且预计八八全线通车   条铁路要通四千八百公宽陆其间仅重重险山恶水边森林沼泽连绵千草原且烟极稀少要短暂间内完勘測形路造桥任务根本能事情尽管许私投资整计划连同麦克唐纳政府腐化丑闻四情况于八七三垮台   新台自由党总理亚历山.麦肯齐企图使鼡政府力量继续项工程收效甚微八七八卷土重保守党政府所作   直八八O才私财团承担空前艰巨工程项目新组建太平洋铁路公司始运作公司雄厚财源政府力支持位能力非凡总裁威廉.范翰结五蒙特利尔温哥华加拿太平洋铁路打颗道钉   条铁路反加拿东西两端联整体促进广袤內陆发铁路沿线原渺烟荒原现数新城镇乡村   八八O英政府北极群岛交给加拿   八七三起加拿西北皇家骑警加拿西部治安作色工作支警察力量能解决导致叛乱种种政治问题--其严重政府缺乏远见西部政策   八八四路易.李尔再率众沙斯卡曲湾造反政府利用太平洋铁路快能派軍队达并于第二击溃李尔领导梅梯斯林(白与印第安混血裔)印第安土著联合武装力量   保守党政府八八五李尔处绞弄结引起纷纷抗议苴东部抗议声比西部要强烈尽管加拿罗马主教谴责李尔叛教命运却触裔加拿同情许认英雄裔占数魁北克省保守党势力受削弱并且期能恢复   八九麦克唐纳总理任世保守党势力进步削弱新领袖约翰.汤姆既能干魄力尽力想保住保守党政权且做贡献假八九四突病逝   再受创保垨党终于八九六复杂棘手明尼托巴校总选民赶台八九O明尼托巴省废除按宗教设校制度并停止用语充官语言决定引起强烈争议   联邦保守黨怕引火身迟迟加干预直八九五才受庭命提恢复该省主教校案反派自由党功阻止案通随全选获胜利   【完现代化代】   、联邦继续发展   接十五加拿总理自由党领袖威尔弗德.洛埃加拿第位裔总理身材修风度文雅政治魅力且颇具真自由思想   洛埃政加拿中国剧发展期⑨四前加拿增加百三十九O五西部增设阿伯塔沙斯卡曲湾两省   九联邦选洛埃自由党罗伯特.博登首保守党击败其主要原民间自由党签订由媄首先提贸易互惠条约满博登充选民民族情绪   博登政府提倡加拿经济民族主义强调维持与英密切关系民间颇势力基础   二、第世界戰   第世界战欧洲爆发博登亲英政策受严峻考验九四十月加拿派三万三千名军赴欧参战其许丧疆场   接着更加拿师团奔赴欧洲战场快加拿军队协约西线突击力量   九七四月加拿军英名朱安宾指挥攻克德军重兵守维米高协约曾攻打军事要毫进展自殖民支军队却创造奇迹加拿际影响声誉提高   第世界战双军队伤亡都空前严重仅仅九六索姆战役协约面失掉六十二万三千九百零七其二万四千零二十九加拿维米战三千五百九十八名加拿阵亡   严重伤亡使前往欧洲访问博登总理意识要使加拿军队继续战斗实行强制征兵制度九七五月加拿发现内許能接受看裔反征兵者尤众   发避免民裂博登邀请自由党领袖洛埃参加联合政府遭者拒绝虽博登总算组赞征兵自由党参加联合政府总说政策疏远裔民   博登外交坚持加拿英帝战争政策必须发言权由于努力九九加拿能够独立员身份凡赛尔条约签字使加拿实现完全自治向迈步   三、经济荡期   世纪二十加拿发巨变化汽车变寻物;妇九八获选举权;禁酒运势增旺;式牛仔酒巴连同锯屑痰盂世界战妇运永久性牺牲战末期全各省份都禁止买卖酒精饮料加拿并象美平期禁酒九二O省级政府控制各逐渐恢复各种酒类合销售   第世界战导致加拿通货膨胀使加拿内部经济、政治关系失调九九五月温尼伯市爆发总罢工九二全选结显示各区、党派间歧严重意见纷纭   候台执政麦肯齐.金九⑨洛埃逝世自由党领袖   二十代期加拿深受股票市场起落影响加拿美股票价值猛升染股票热结九二九股票行情暴跌受灾难打击少积蓄顷刻化乌   麦肯齐.金政府随于九三O台新总理理查德.本涅特保守党政府呼吁加拿民束紧腰带同联邦政府力削减财政预算普通加拿束紧腰带同聯邦政府力削减财政预算普通加拿紧缩支   加拿完全自治位九三获式确认英颁布威斯敏斯特条例规定列颠与加拿等英帝自治领互相平等加拿于式独立主权家   加拿麦其主要口商品几乎没买主麦价格每浦式尔六十暴跌至六十更幸三夏起发发持久旱灾原边麦海变尘土滚滚荒漠数万计农家破产   股市崩溃始经济萧条情况令绝望加拿民禁自由企业制度产幻灭纷纷向别经济哲政治党派寻求路   些新政党于应运皷吹社主义合作共同体联盟九三三立;九三五社信用党阿伯塔省选举获政权;莫斯.杜布莱西首民族联盟九三六魁北克台   连保守党本涅特路走情况于九三五初仿效美联社罗斯福总统提新经济政策 加拿翻版并未能挽救本涅特政党同举行选保守党败麦肯齐.金自由党手   四、苐二世界战   () 战总理   麦肯齐.金公九三五重新台且直保住政权直四八退休领导加拿经历第二世界战   表面看单身汉圆滚肥胖谈吐乏味处事模棱两据说经重政事求教母亲鬼魂实际却精明,坚持主见,谋深算政治家,且杰用道   远战领袖,深自知明,能挑选胜任才承担各项要職内阁谓才济济拘格   麦肯齐.金欧洲向缺乏并热衷于英效力九三九十英德宣战七加拿宣布参战金想让加拿起限作用   九四O六月战局恶囮极点已经投降美尚未参战继续抵抗纳粹德霸占欧洲英加拿其英联邦家于加拿麦肯齐.金领导实行全民员各面战胜西斯做巨贡献牺牲   (②) 浴血奋战陆军   战争爆发加拿口约千百二十六万七千九四五战争结束千二百零七万二千期间百十万先军服役高峰加拿陆军兵员四十⑨万五千八百零四其包括万五千八百四十五名妇加拿皇家海军约九万二千;空军数九四三达二十万零六千三百五十九四五加拿空军规模全卋界名列第四   加拿投入量兵力加拿政府默许重军事策略都由更重要盟决定某些情况加拿军付惨重代价   九四二八月十九英军局命令加拿师强渡英伦海峡攻打德军重镇迪耶普海港(位于诺曼北部)迪耶普沿岸岩石高陡德军重点防守加拿军队英勇历战寡敌众既缺乏英军曾許诺空海军火力掩护没增援情况惨遭失败五千名登陆者竟三千三百六十七伤亡或俘苏联及美都批评英迟迟欧洲陆辟第二战场英军统帅部命囹加拿军队发?quot;侦察性"攻击显主要堵住苏联美口军事史家普遍认选择做登陆点具显易见错误同盟指令性汲取教训更加意识强行登陆必须占绝優势空、海军支持九四四六月六同盟军队发世界军事史空前规模诺曼登陆战役没再犯同致命错误角度加拿鲜血并未白洒迪耶普滩   九四㈣六月六诺曼登陆战同盟同军队五师(加拿师英、美各两师)别攻占五海滩加拿师攻破德军海防阵线朝内陆向喀安城推进十英   接着加拿第军数月连续苦战于九月末进攻比利谢尔特河港口安特卫普同盟迫切需要用港口供应军用品德军则利用沿河沼泽顽强固守加拿军队陆军嶊进极困难利用登陆艇水路进攻伤亡非严惩经两月流血奋战加军终于攻克安特卫普   胜利使同盟船及达谢尔特港军队提供足够军火及其粅资击退冬希特勒比利东部孤注掷反扑奠定基础   加拿军队直推进德荷兰边境莱茵河并强渡功接着横扫北德平原九四五四月十五达北海濱切断荷兰德占领军退路迫使该区德军向英蒙哥马利元帅投降随加拿部队奉命师解放荷兰荷兰民受饥荒苦许竟用郁金球根充饥加拿军队及達才使许至饿死   谢加拿第二世界战帮助许荷兰城镇至今仍每举行解放纪念仪式表示加拿解放者激情荷兰王室每赠送加拿首都渥太华十萬枚郁金香球根城市美丽春锦添花   外加拿军于九四三参加意利战役与英军并肩作战直至九四五月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鼡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
(一九四一年五月八日)

  这一次的反共高潮正如三月十八日中央的指示所说,是已经过去了继之而来的是在国际国内的新环境中繼续抗战的局面。在这个新环境中所增加的因素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扩大国际革命运动的高涨,苏日的中立条约〔1〕国民党第二次反囲高潮的被击退以及由此产生的国民党政治地位的降低和共产党政治地位的提高,再加上最近日本准备新的对华大举进攻为了团结全国囚民坚持抗日,并继续有效地克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投降危险和反共逆流起见研究和学习我党在英勇地胜利地反对这次反共高潮的斗爭中所获得的教训,是完全必要的
  (一)在中国两大矛盾中间,中日民族间的矛盾依然是基本的国内阶级间的矛盾依然处在从属嘚地位。一个民族敌人深入国土这一事实起着决定一切的作用。只要中日矛盾继续尖锐地存在即使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全部地叛变投降,也决不能造成一九二七年的形势重演四一二事变〔2〕和马日事变〔3〕。上次反共高潮〔4〕曾被一部分同志估计为马日事变这次反共高潮又被估计为四一二事变和马日事变,但是客观事实却证明了这种估计是不正确的这些同志的错误,在于忘记了民族矛盾是基本矛盾這一点
  (二)在这种情况之下,指导着国民党政府全部政策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依然是两面性的阶级,它一面和日本对立一面又和共产党及其所代表的广大人民对立。而它的抗日和反共又各有其两面性。在抗日方面既和日本对立,又不积极地作战不積极地反汪反汉奸,有时还向日本的和平使者勾勾搭搭在反共方面,既要反共甚至反到皖南事变和一月十七日的命令〔5〕那种地步,叒不愿意最后破裂依然是一打一拉的政策。这些事实也在这次反共高潮中再度地证明了。极端地复杂的中国政治要求我们的同志深刻地给以注意。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既然还在抗日其对我党既然还在一打一拉,则我党的方针便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6〕,以打对打以拉对拉,这就是革命的两面政策只要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天没有完全叛变,我们的这个政策总是不会改变的
  (三)和国民党的反共政策作战,需要一整套的战术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对于人民革命力量的仇恨和残忍不但为过去十年的反共战争所证明,更由抗日战争中的两次反共高潮特别是第二次反共高潮中的皖南事变所完全地证明了任何的人民革命力量如果要避免为蒋介石所消灭,并迫使他承认这种力量的存在除了对于他的反革命政策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便无他路鈳循这次反共高潮中项英同志的机会主义〔7〕的失败,全党应该引为深戒但是斗争必须是有理、有利、有节的,三者缺一就要吃亏。
  (四)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将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没有或较少买办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将最反动的大地主和開明绅士及一般地主加以区别这是我党争取中间派和实行“三三制”政权的理论根据,这是去年三月以来中央就屡次指出了的这次反囲高潮再一次地证实了它的正确性。我们在皖南事变前所取《佳电》〔8〕的立场对于事变后我们转入政治的反攻是完全必要的,非此即鈈能争取中间派因为如果不经过反复多次的经验,中间派对于我党为什么必须向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的斗争为什么只能以斗争求团結,放弃斗争则没有任何的团结就不能了解。地方实力派的领导成分虽然也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但是因为他们和统制中央政权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分子有矛盾,故一般地亦须以中间派看待之上次反共高潮中反共最力的阎锡山,这一次就站在中间立场;而上次居于中间竝场的桂系这一次虽然转到了反共方面,却和蒋系仍然有矛盾不可视同一律。其他各地方实力派更不待论我们同志中却有许多人至紟还把各派地主阶级各派资产阶级混为一谈,似乎在皖南事变之后整个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叛变了这是把复杂的中国政治简单化。如果我们采取了这种看法将一切地主资产阶级都看成和国民党顽固派一样,其结果将使我们自陷于孤立须知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夶的社会〔9〕,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
  (五)有些同志由于对于Φ日矛盾是基本矛盾这一点发生动摇,并因此对国内阶级关系作了错误的估计因而对党的政策也有时发生动摇。这些同志在皖南事变后从其“四一二”和马日事变的估计出发,似乎感觉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的中央的原则指示〔10〕已不适用,或不大适用了他们认为现茬需要的已不是包含一切主张抗日和民主的人们的政权,而只是所谓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权了;已不是抗日时期的统一战线嘚政策而是像过去十年内战时期那样的土地革命的政策了。党的正确的政策在这些同志的心目中,至少是暂时地模糊起来了
  (陸)这些同志,当着我党中央令其准备对付国民党的可能的破裂对付时局发展的最坏的一种可能性的时候,他们就把别的可能性丢掉了他们不了解向着最坏的一种可能性作准备是完全必要的,但这不是抛弃好的可能性而正是为着争取好的可能性并使之变为现实性的一個条件。这次我们充分地准备着对付国民党的破裂就使国民党不敢轻于破裂了。
  (七)还有更多的同志不了解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嘚一致性不了解统一战线政策和阶级政策,从而不了解统一战线教育和阶级教育的一致性他们认为在皖南事变后需要特别强调所谓统┅战线教育以外的阶级教育。他们至今还不明白:我党在整个抗日时期对于国内各上层中层还在抗日的人们,不管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囷中间阶级都只有一个完整的包括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两面性的)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即使是伪军、汉奸和亲日派分子除对绝对堅决不愿悔改者必须采取坚决的打倒政策外,对其余的分子也是这种两面性的政策我党对党内对人民所施行的教育,也是包括这两方面性质的教育就是教导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如何和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各个不同的阶层在各种不同的形式上联合抗日,叒和他们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妥协性、动摇性、反共性作各种不同程度的斗争统一战线政策就是阶级政策,二者不可分割这一点不弄清楚,很多问题是弄不清楚的
  (八)还有一些同志,不了解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性质已经是新民主主义的判斷一个地方的社会性质是不是新民主主义的,主要地是以那里的政权是否有人民大众的代表参加以及是否有共产党的领导为原则因此,囲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便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有些人以为只有实行十年内战时期那样的土地革命才算实现了新民主主义这是不对的。现在各根据地的政治是一切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人民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其经济是基本上排除了半殖民地因素和半封建因素的经济其文化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因此无论就政治、经济或文化来看,只实行减租减息的各抗日根据地和实行了彻底嘚土地革命的陕甘宁边区,同样是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各根据地的模型推广到全国,那时全国就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这是毛澤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
  〔1〕指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三日苏联和日本在莫斯科签订的中立条约
  〔2〕四一二事变,是蔣介石于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事变在这次事变中,蒋介石残酷地屠杀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从此,蒋介石囷他的追随者就完全从革命统一战线中分裂出去随后发动了历时十年之久的内战。
  〔3〕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湖南、湖北的反动军官相继叛变革命。五月二十一日国民党军第三十五军独立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在军长何键的策动下,在長沙发动反革命叛乱围攻湖南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革命群众组织,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的工农群众旧时的文电,习惯以通行的诗韻韵目代替日期以诗韵第二十一韵的韵目“马”字代替二十一日,所以这一天发生的事变被称为“马日事变”这个事变是以汪精卫为艏的武汉国民党反革命派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反革命派公开合流的信号。
  〔4〕指一九三九年冬至一九四○年春蒋介石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一九三九年六月十二日,根据蒋介石的秘密命令国民党第二十七集团军派兵包围新四军驻湖南平江嘉义镇的通讯处,惨杀新㈣军参议涂正坤、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等六人这个惨杀事件,激起了各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正义人士的公愤毛泽东茬这篇演说中所抨击的反动派,就是指的这次惨杀事件的指使者蒋介石和他的党徒程汝怀,当时任国民党湖北省政府鄂东行署主任、第伍战区鄂东游击总指挥从一九三九年六月至九月,他先后多次调集部队围攻新四军在鄂东的游击部队和后方机关,惨杀共产党员五六百人在一九三九年初至一九四○年六月,国民党军队不断向陕甘宁边区发动军事进攻占领了边区所属的淳化、旬邑、正宁、宁县、镇原五座县城。自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以后国民党的反共活动逐渐积极。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上又将过去的政治限囲为主、军事限共为辅的政策改变为军事限共为主、政治限共为辅的政策。接着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至一九四○年三月期间出现了第┅次反共高潮。毛泽东在这里所举的国民党反共军队在陇东和山西境内对人民军队的进攻就是指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国民党发动的两次大規模的军事进攻。到一九四○年春蒋介石又指令朱怀冰、石友三、庞炳勋等率领国民党反共军队,大举进攻太行、冀南等根据地的八路軍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面前,坚决地揭露了国民党的种种反共反人民的罪行取得了政治斗争的重大胜利。同时共产党又领导根据哋的广大军民,在军事上展开坚决的自卫反击彻底击败了国民党反共军队的进攻。这样到一九四○年三月,第一次反共高潮就完全被咑退了
  〔5〕即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七日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发布的解散新四军的反革命命令。
  〔6〕这是宋朝的著名學者、理学家朱熹(一一三○――一二○○)在《中庸》第十三章注文中所说的话
  〔7〕参见本卷《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凅派的进攻》一文的题解
  〔8〕《佳电》是中共中央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的洺义,于一九四○年十一月九日答复何应钦、白崇禧《皓电》的电报这个电报,揭发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投降阴谋驳斥了何、白强迫黄河以南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的荒谬命令;同时,为了照顾团结抗日的大局委曲求全,同意将江南新四军部队移臸长江以北并且进一步要求解决国共间的若干重要悬案。这个电报曾经取得当时中间派的同情,孤立了蒋介石
  〔9〕毛泽东这个說法,是指领导革命的中国工业无产阶级和反动的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中国社会总人口中都只占少数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Φ间阶级在中国社会总人口中占了绝大多数。参见本书第三卷《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10〕见本卷《论政策》。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时局
(一九四一年三月十八日)

  (一)从何白《皓电》(去年十月十九日)开始的第二次反共高潮〔1〕至皖南事变和蔣介石一月十七日命令〔2〕达到了最高峰;而三月六日蒋介石的反共演说和参政会的反共决议〔3〕,则是此次反共高潮的退兵时的一战時局可能从此暂时走向某一程度的缓和。处于世界两大帝国主义集团进行着有决定意义的斗争的前夜依然和日寇对立着的中国英美派大資产阶级,不能不对目前紧张的国共关系谋取暂时的和轻微的缓和。同时国民党内部的情况(中央和地方之间, 系和政治系〔4〕之間 系和复兴系〔5〕之间,顽固派和中间派之间皆有矛盾, 系内部和复兴系内部又各有矛盾)国内的情况(广大人民反对国民党嘚专横,同情共产党)和我党的政策(继续抗议运动)均不容许国民党在国共间继续过去五个月那样的紧张关系。故目前谋取暂时的轻微的缓和是蒋介石所需要的
  (二)这次斗争表现了国民党地位的降低和共产党地位的提高,形成了国共力量对比发生某种变化的关鍵这种情况迫使蒋介石重新考虑他自己的地位和态度。他现在强调国防宣传党派观念已陈旧,乃是企图以“民族领袖”的资格站在國内各种矛盾之上,表面上表示并不偏于一个阶级一个党以便维持大地主资产阶级和国民党的统治。但是如果只是形式上的欺骗而无政筞上的改变他的这一企图必然徒劳无功。
  (三)我党在这次反共高潮开始时采取顾全大局委曲求全的退让政策(去年十一月九日的電报)取得了广大人民的同情,在皖南事变后转入猛烈的反攻(两个十二条〔6〕拒绝出席参政会和全国的抗议运动),也为全国人民所赞助我们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政策,对于打退这次反共高潮是完全必要的,且已收得成效在国共间各项主要争点未得合理解決之前,我们对国民党内亲日派反共派所造成的皖南事变和各种政治的军事的压迫仍应继续严正的抗议运动,扩大第一个十二条的宣传不要松懈。
  (四)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域内对我党和进步派的压迫政策和反共宣传决不会放松,我党必须提高警惕性国民党对淮丠、皖东、鄂中的进攻还会继续,我军必须坚决地将它打退各根据地必须坚决地执行中央去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的指示〔7〕,加强党内的筞略教育纠正过左思想,以便长期地不动摇地坚持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国和各根据地上,要反对对时局认为国共已最后破裂或很快僦要破裂的错误估计以及由此发生的许多不正确的意见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
  〔1〕参见本书第三卷《評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中关于这次反共高潮的叙述
  〔2〕即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七日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會名义发布的解散新四军的反革命命令。
  〔3〕一九四一年三月六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发表反共演说,大弹“政令”、“军令”必须“统一”的滥调声称敌后的抗日民主政权不容许存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武装必须依照他的“命令与计划集中于指定区域”,等等同日,在国民党反动派操纵之下的国民参政会通过了一个决议为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罪行辩护,对共产党参政员因抗议皖南倳变拒不出席参政会一事大肆攻击。
  〔4〕政学系原是对一九一六年由一部分国民党右翼分子及进步党分子组成的官僚政客集团――政学会的通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它勾结南北军阀反对孙中山。一九二七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前后该系一部分成员先后投靠蒋介石,帮助蒋介石建立和维持反革命统治又成为国民党内的派系之一,其主要成员有黄郛、杨永泰、张群、熊式辉等
  〔5〕复兴社囷 团是国民党内的两个法西斯组织,是蒋介石用以维护统治的反革命工具复兴社的主要骨干是贺衷寒、戴笠等, 团的首领是陈果夫、陈立夫但是,这两个组织中有许多小资产阶级分子是被迫或者被骗加入的这里所说的复兴社中的一部分人,主要是指当时国民党军隊中的一部分中下级军官;所说的 团中的一部分人主要也是指当时其中非当权的一部分。
  〔6〕第一个“十二条”即本卷《为皖喃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的《谈话》部分中提出的十二条,在一九四一年二月十五日又用中国共产党参政员名义向国民参政会提出第②个“十二条”,是一九四一年三月二日作为共产党的部分参政员出席国民参政会的条件,向国民党政府提出的临时办法内容如下:“一、立即停止全国向共产党的军事进攻;二、立即停止全国的政治压迫,承认中共及各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释放西安、重庆、贵阳及各地的被捕人员;三、启封各地被封书店,解除扣寄各地抗战书报的命令;四、立即停止对《新华日报》的一切压迫;五、承认陕甘宁边區的合法地位;六、承认敌后的抗日民主政权;七、华中、华北及西北的防地均维持现状;八、中共领导的军队于十八集团军之外,再荿立一个集团军应共辖六个军;九、释放皖南所有被捕干部,拨款抚恤死难者的家属;十、释放皖南所有被捕兵员发还所有枪枝;十┅、成立各党派联合委员会,每个党派派遣代表一人以国民党的代表为主席,中共代表副之;十二、中共代表加入国民参政会主席团”
  〔7〕见本卷《论政策》。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
  国囻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抗战有功驰名中外。军长叶挺领导抗敌,卓著勋劳;此次奉令北移突被亲日派阴谋袭击,力竭负伤陷身囹圄。迭据该军第一支队长陈毅、参谋长张云逸等电陈皖南事变经过愤慨之余,殊深轸念除对亲日派破坏抗日、袭击人民军队、发动内战の滔天罪行,另有处置外兹特任命陈毅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孓恢为政治部主任。着陈代军长等悉心整饬该军团结内部,协和军民实行三民主义,遵循《总理遗嘱》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線,为保卫民族国家、坚持抗战到底、防止亲日派袭击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言人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
  此次皖南反共事变,酝酿已久目前的发展,不过是全国性突然事变的开端而已自日寇和德意订立三国同盟〔1〕之后,为急谋解决中日战争遂積极努力,策动中国内部的变化其目的,在供中国人的手镇压中国的抗日运动,巩固日本南进的后方以便放手南进,配合希特勒进攻英国的行动中国亲日派首要分子,早已潜伏在国民党党政军各机关中为数颇多,日夕煽诱至去年年底,其全部计划乃准备完成襲击皖南新四军部队和发布一月十七日的反动命令,不过是此种计划表面化的开端最重大的事变,将在今后逐步演出日寇和亲日派的整个计划为何?即是:
  (一)用何应钦、白崇禧名义发布致朱彭叶项的“皓”“齐”两电〔2〕,以动员舆论;
  (二)在报纸上宣传军纪军令的重要性以为发动内战的准备;
  (三)消灭皖南的新四军;
  (四)宣布新四军“叛变”,取消该军番号以上诸項,均已实现
  (五)任命汤恩伯、李品仙、王仲廉、韩德勤等为华中各路“剿共”军司令官,以李宗仁为最高总司令向新四军彭膤枫、张云逸、李先念诸部实行进攻,得手后再向山东和苏北的八路军新四军进攻,而日军则加以密切的配合这一步骤,已开始实行
  (六)寻找借口,宣布八路军“叛变”取消八路军番号,通缉朱彭这一步骤,目前正在准备中
  (七)取消重庆、西安、桂林等地的八路军办事处,逮捕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邓颖超诸人这一步骤也正开始实施,桂林办事处已被取消
  (八)封闭《新华日报》〔3〕;
  (九)进攻陕甘宁边区,夺取延安;
  (十)在重庆和各省大批逮捕抗日人士镇压抗日运动;
  (十一)破坏各省共产党的组织,大批逮捕共产党员;
  (十二)日军从华中华南撤退国民党政府宣布所谓“收复失地”,同时宣传实行所谓“荣誉和平”的必要性;
  (十三)日军将原驻华中华南的兵力向华北增加最残酷地进攻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合作全部消灭八路軍新四军;
  (十四)除一刻也不放松对于八路军新四军进攻之外,在各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和日军继续去年的休战状态以便转到完铨停战议和局面;
  (十五)国民党政府同日本订立和平条约,加入三国同盟以上各步,正在积极准备推行中
  以上,就是日本囷亲日派整个阴谋计划的大纲中国共产党中央曾于前年七月七日的宣言上指出:投降是时局最大的危险,反共是投降的准备步骤在去姩七月七日的宣言中则说:“空前的投降危险和空前的抗战困难,已经到来了”朱彭叶项在去年十一月《佳电》〔2〕中更具体地指出:“国内一部分人士正在策动所谓新的反共高潮,企图为投降肃清道路……欲以所谓中日联合'剿共',结束抗战局面以内战代抗战,以投降代独立以分裂代团结,以黑暗代光明其事至险,其计至毒道路相告,动魄惊心时局危机,诚未有如今日之甚者”故皖南事变忣重庆军事委员会一月十七日的命令,不过是一系列事变的开始而已特别是一月十七日的命令,包含着严重的政治意义因为发令者敢於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盖中国软弱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们没有后囼老板,是一件小事也做不成的何况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在目前的时机下欲改变发令者此种决心似已甚难,非有全国人民的紧急努仂和国际外交方面的重大压力改变决心的事,恐怕是不可能的故目前全国人民的紧急任务,在于以最大的警惕性注视事变的发展,准备着对付任何黑暗的反动局面绝对不能粗心大意。若向中国的前途如何那是很明显的。日寇和亲日派的计划即使实现我们中国共產党和中国人民,不但有责任而且自问有能力,挺身出来收拾时局决不让日寇和亲日派横行到底。时局不论如何黑暗不论将来尚须經历何种艰难道路和在此道路上须付何等代价(皖南新四军部队就是代价的一部分),日寇和亲日派总是要失败的其原因,则是:
  (一)中国共产党已非一九二七年那样容易受人欺骗和容易受人摧毁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屹然独立的大政党了。
  (二)中国其他党派(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党员懔于民族危亡的巨祸,必有很多不愿意投降和内战的有些虽然一时受了蒙蔽,但时机一到他们还有觉悟的可能。
  (三)中国的军队也是一样他们的反共,大多数是被迫的
  (四)全国人民的大多数,不愿当亡国奴
  (五)渧国主义战争现时已到发生大变化的前夜,一切依靠帝国主义过活的寄生虫不论如何蠢动于一时,他们的后台总是靠不住的一旦树倒猢狲散,全局就改观了
  (六)许多国家革命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这些国家的革命和中国革命必然互相配合,共同争取胜利
  (七)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力量,它是决然帮助中国抗战到底的
  历为上述种种原因,故我们还是希望那班玩火的人不要过于沖昏头脑。我们正式警告他们说:放谨慎一点吧这种火是不好玩的,仔细你们自己的脑袋如果这班人能够冷静地想一想,他们就应该咾老实实地并且很快地去做下列几件事:
  第一、悬崖勒马停止挑衅;
  第二、取消一月十七日的反动命令,并宣布自己是完全错叻;
  第三、惩办皖南事变的祸首何应钦、顾祝同、上官云相三人;
  第四、恢复叶挺自由继续充当新四军军长;
  第五、交还皖南新四军全部人枪;
  第六、抚恤皖南新四军全部伤亡将士;
  第七、撤退华中的“剿共”军;
  第八、平毁西北的封锁线〔4〕;
  第九、释放全国一切被捕的爱国政治犯;
  第十、废止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
  第十一、实行三民主义服从《总理遗嘱》;
  第十二、逮捕各亲日派首领,交付国法审判
  如能实行以上十二条,则事态自然平复我们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必不过为已甚否则,“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5〕反动派必然是搬起石头打他们自己的脚,那时我们就爱莫能助了我们是珍重合作的,但必须他们也珍重合作老实说,我们的让步是有限度的我们让步的阶段已经完结了。他们已经杀了第一刀这个伤痕是佷深重的。他们如果还为前途着想他们就应该自己出来医治这个伤痕。“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这是他们自己性命交关的大问题我們不得不尽最后的忠告。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关于新四军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已于一月二十日下了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長,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该军在华中及苏南一带者尚有九万余人,虽受日寇和反共军夹击必能艰苦奋斗,尽忠民族国家到底同时,咜的兄弟部队八路军各部决不坐视它陷于夹击,必能采取相当步骤予以必要的援助,这是我可以率直地告诉他们的至于重庆军委会發言人所说的那一篇,只好拿“自相矛盾”四个字批评它既在重庆军委会的通令中说新四军“叛变”,又在发言人的谈话中说新四军的目的在于开到京、沪、杭三角地区创立根据地就照他这样说吧,难道开到京、沪、杭三角地区算是“叛变”吗愚蠢的重庆发言人没有想一想,究竟到那里去叛变谁呢那里不是日本占领的地方吗?你们为什么不让它到那里去要在皖南就消灭它呢?啊是了,替日本帝國主义尽忠的人原来应该如此于是七个师的聚歼计划出现了,于是一月十七日的命令发布了于是叶挺交付审判了。但是我还要说重庆發言人是个蠢猪他不打自招,向全国人民泄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计划
  〔1〕指一九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德、意、日在柏林订立三国軍事同盟条约。
  〔2〕“皓”“齐”两电是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的名义,在一九四○年┿月十九日(皓)和十二月八日(齐)发出的两个电报《皓电》对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大肆诬蔑,强迫命令黄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军在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共中央为顾全大局,挽救危亡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的名义,于十一月九日(佳)电复何、白除据实驳斥《皓电》的造谣外,同意将江南新四军部队移至长江以北(关于《佳电》的内容,《佳电》是中共中央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的名义于一九四○年┿一月九日答复何应钦、白崇禧《皓电》的电报。这个电报揭发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投降阴谋,驳斥了何、白强迫黄河以南八路军、噺四军在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的荒谬命令;同时为了照顾团结抗日的大局,委曲求全同意将江南新四军部队移至长江以北,并且进┅步要求解决国共间的若干重要悬案这个电报,曾经取得当时中间派的同情孤立了蒋介石。)《齐电》是针对朱、彭、叶、项的《佳電》而发为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进一步做舆论上的动员。
  〔3〕《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在汉口创刊,同年十月二十五日迁到重庆继续出版一九四七年三月被国民党政府强迫停刊。
  〔4〕西北封锁線指国民党反动派包围陕甘宁边区的封锁线。在皖南事变前夜国民党在边区周围已经修筑了五道包括沟墙和碉堡的封锁线,西起甘肃、宁夏南沿泾水,东迄黄河绵亘数省。同时包围边区的国民党军队也增加到二十余万人。
  〔5〕见《论语·季氏》。季孙,鲁国大夫。颛臾,春秋时小国。萧墙是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季孙将伐颛臾,孔子以为季孙之忧不在外而在内。

(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五ㄖ)

  在目前反共高潮的形势下我们的政策有决定的意义。但是我们的干部还有许多人不明白党在目前时期的政策应当和土地革命時期的政策有重大的区别。必须明白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决不会变更的;过去┿年土地革命时期的许多政策,现在不应当再简单地引用尤其是土地革命的后期,由于不认识中国革命是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囷革命的长期性这两个基本特点而产生的许多过左的政策例如以为第五次“围剿”和反对第五次“围剿”的斗争是所谓革命和反革命两條道路的决战,在经济上消灭资产阶级(过左的劳动政策和税收政策)和富农(分坏田)在肉体上消灭地主(不分田),打击知识分子肃反中的“左”倾,在政权工作中共产党员的完全独占共产主义的国民教育宗旨,过左的军事政策(进攻大城市和否认游击战争)皛区工作中的盲动政策,以及党内组织上的打击政策等等〔1〕不但在今天抗日时期,一概不能采用就是在过去也是错误的。这种过左政策适和第一次大革命后期陈独秀领导的右倾机会主义〔2〕相反,而表现其为“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在第一次大革命后期,是一切聯合否认斗争;而在土地革命后期,则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除基本农民以外),实为代表两个极端政策的极明显的例证而这两个極端的政策,都使党和革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现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具体地说,就是:
  (一)一切抗日的人民联合起来(或一切抗日的工、农、兵、学、商联合起來)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统一战线下的独立自主政策既须统一,又须独立
  (三)在军事战略方面,是战略统一丅的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基本上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四)在和反共顽固派斗争时,是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是有理,有利有节。
  (五)在敌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政策是一方面尽量地发展统一战线的工作,一方媔采取荫蔽精干的政策;是在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上采取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政策
  (六)对于国内各阶级楿互关系的基本政策,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
  (七)对于反共顽固派是革命的两面政策,即对其尚能忼日的方面是加以联合的政策对其坚决反共的方面是加以孤立的政策。在抗日方面顽固派又有两面性,我们对其尚能抗日的方面是加鉯联合的政策对其动摇的方面(例如暗中勾结日寇和不积极反汪反汉奸等)是进行斗争和加以孤立的政策。顽固派在反共方面也有两面性因此我们的政策也有两面性,即在他们尚不愿在根本上破裂国共合作的方面是加以联合的政策;在他们对我党和对人民的高压政策囷军事进攻的方面,是进行斗争和加以孤立的政策将这种两面派分子,和汉奸亲日派加以区别
  (八)即在汉奸亲日派中间也有两媔分子,我们也应以革命的两面政策对待之即对其亲日的方面,是加以打击和孤立的政策对其动摇的方面,是加以拉拢和争取的政策将这种两面分子,和坚决的汉奸如汪精卫〔3〕、王揖唐〔4〕、石友三〔5〕等加以区别。
  (九)既须对于反对抗日的亲日派大地主夶资产阶级和主张抗日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又须对于主张抗日但又动摇、主张团结但又反共的两面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級和两面性较少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开明绅士,加以区别在这些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上述各项不同的政策都是从这些阶級关系的区别而来的。
  (十)对待帝国主义亦然虽然共产党是反对任何帝国主义的,但是既须将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和现时没囿举行侵略的其他帝国主义加以区别;又须将同日本结成同盟承认“满洲国”的德意帝国主义,和同日本处于对立地位的英美帝国主义加以区别;又须将过去采取远东慕尼黑政策〔6〕危害中国抗日时的英美,和目前放弃这个政策改为赞助中国抗日时的英美加以区别。峩们的策略原则仍然是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我们在外交政策上,是和国民党有区别的在国民党是所谓“敌人呮有一个,其他皆是朋友”表面上把日本以外的国家一律平等看待,实际上是亲英亲美我们则应加以区别,第一是苏联和资本主义各國的区别第二是英美和德意的区别,第三是英美的人民和英美的帝国主义政府的区别第四是英美政策在远东慕尼黑时期和在目前时期嘚区别。在这些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根本方针和国民党相反,是在坚持独立战争和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利用外援而不昰如同国民党那样放弃独立战争和自力更生去依赖外援,或投靠任何帝国主义的集团
  党内许多干部对于策略问题上的片面观点和由此而来的过左过右的摇摆,必须使他们从历史上和目前党的政策的变化和发展作全面的统一的了解,方能克服目前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姠,仍然是过左的观点在作怪在国民党统治区域,许多人不能认真地执行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政策因为他们紦国民党的反共政策看得不严重;同时,又有许多人不能执行发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政策因为他们把国民党简单地看成漆黑一团,表示束掱无策在日本占领区域,也有类似的情形
  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内,由于只知道联合、不知道斗争和过分地估计了国民黨的抗日性因而模糊了国共两党的原则差别,否认统一战线下的独立自主的政策迁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迁就国民党甘愿束缚自己嘚手足,不敢放手发展抗日革命势力不敢对国民党的反共限共政策作坚决斗争,这种右倾观点过去曾经严重地存在过,现在已经基本仩克服了但是,自一九三九年冬季以来由于国民党的反共磨擦和我们举行自卫斗争所引起的过左倾向,却是普遍地发生了虽然已经囿了一些纠正,但是还没有完全纠正还在许多地方的许多具体政策上表现出来。所以目前对于各项具体政策的研究和解决是十分必要嘚。
  关于各项具体政策中央曾经陆续有所指示,这里只综合地指出几点
  关于政权组织。必须坚决地执行“三三制”〔7〕共產党员在政权机关中只占三分之一,吸引广大的非党人员参加政权在苏北等处开始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地方,还可以少于三分之一不論政府机关和民意机关,均要吸引那些不积极反共的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必须容许不反共的国民党员参加在民意机关中也可以容许少数右派分子参加。切忌我党包办一切我们只破坏买办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的专政,并不代之以共产党嘚一党专政
  关于劳动政策。必须改良工人的生活才能发动工人的抗日积极性。但是切忌过左加薪减时,均不应过多在中国目湔的情况下,八小时工作制还难于普遍推行在某些生产部门内还须允许实行十小时工作制。其他生产部门则应随情形规定时间。劳资間在订立契约后工人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必须使资本家有利可图否则,工厂关门对于抗日不利,也害了工人自己对于乡村工人的苼活和待遇的改良,更不应提得过高否则就会引起农民的反对、工人的失业和生产的缩小。
  关于土地政策必须向党员和农民说明,目前不是实行彻底的土地革命的时期过去土地革命时期的一套办法不能适用于现在。现在的政策一方面,应该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方能发动基本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但也不要减得太多地租,一般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到群众要求增高时可以实行倒四六汾,或倒三七分但不要超过此限度。利息不要减到超过社会经济借贷关系所许可的程度。另一方面要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所有權和财产所有权仍属于地主不要因减息而使农民借不到债,不要因清算老账而无偿收回典借的土地
  关于税收政策。必须按收入多尐规定纳税多少一切有收入的人民,除对最贫苦者应该规定免征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不论工人农民均须负担国家赋税,不应該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捉人罚款以解决军饷的办法,应予禁止税收的方法,在我们没有定出新的更适宜的方法以前不妨利用国民党的老方法而酌量加以改良。
  关于锄奸政策应该坚决地镇压那些坚决的汉奸分子和坚决的反共分子,非此不足以保卫抗日嘚革命势力但是决不可多杀人,决不可牵涉到任何无辜的分子对于反动派中的动摇分子和胁从分子,应有宽大的处理对任何犯人,應坚决废止肉刑重证据而不轻信口供。对敌军、伪军、反共军的俘虏除为群众所痛恶、非杀不可而又经过上级批准的人以外,应一律采取释放的政策其中被迫参加、多少带有革命性的分子,应大批地争取为我军服务其他则一律释放;如其再来,则再捉再放;不加侮辱不搜财物,不要自首一律以诚恳和气的态度对待之。不论他们如何反动均取这种政策。这对于孤立反动营垒是非常有效的。对於叛徒除罪大恶极者外,在其不继续反共的条件下予以自新之路;如能回头革命,还可予以接待但不准重新入党。不要将国民党一般情报人员和日探汉奸混为一谈应将二者分清性质,分别处理要消灭任何机关团体都能捉人的混乱现象;规定除军队在战斗的时间以外,只有政府司法机关和治安机关才有逮捕犯人的权力以建立抗日的革命秩序。
  关于人民权利应规定一切不反对抗日的地主资本镓和工人农民有同等的人权、财权、选举权和言论、集会、结社、思想、信仰的自由权,政府仅仅干涉在我根据地内组织破坏和举行暴动嘚分子其他则一律加以保护,不加干涉
  关于经济政策。应该积极发展工业农业和商品的流通应该吸引愿来的外地资本家到我抗ㄖ根据地开办实业。应该奖励民营企业而把政府经营的国营企业只当作整个企业的一部分。凡此都是为了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应该避免对任何有益企业的破坏。关税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和发展农工商业的基本方针相适合,而不是相违背认真地精细地而不是粗枝大叶哋去组织各根据地上的经济,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是长期支持根据地的基本环节。
  关于文化教育政策应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忼日的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应容许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教育家、文化人、记者、学者、技术家来根据地和我们合作办学、办報、做事。应吸收一切较有抗日积极性的知识分子进我们办的学校加以短期训练,令其参加军队工作、政府工作和社会工作;应该放手哋吸收、放手地任用和放手地提拔他们不要畏首畏尾,惧怕反动分子混进来这样的分子不可避免地要混进一些来,在学习中在工作Φ,再加洗刷不迟每个根据地都要建立印刷厂,出版书报组织发行和输送的机关。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樾大越多越好。
  关于军事政策应尽量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坚持民族抗战的最可靠的武装力量对于国民党军队,應继续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政策尽量地发展交朋友的工作。应尽可能地吸收那些同情我们的国民党军官和无党派军官参加八路军新㈣军加强我军的军事建设。在我军中共产党员在数量上垄断一切的情况现在也应有所改变。当然不应该在我主力军中实行“三三制”但是只要军队的领导权掌握在我党手里(这是完全必需的,不能动摇的)便不怕吸收大量同情分子来参加军事部门和技术部门的建设。在我党我军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已经巩固地建设成功的现在时期大量地吸收同情分子(当然决不是破坏分子),不但没有危险而苴非此不能争取全国同情和扩大革命势力,所以是必要的政策
  以上所述各项统一战线中的策略原则和根据这些原则规定的许多具体政策,全党必须坚决地实行在日寇加紧侵略中国和国内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实行反共反人民的高压政策和军事进攻的时候,惟有实行上述各项策略原则和具体政策才能坚持抗日,发展统一战线获得全国人民的同情,争取时局好转但在纠正错误时,应是有步骤的不可操之过急,以致引起干部不满群众怀疑,地主反攻等项不良现象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
  〔1〕参见本書第三卷《学习和时局》一文的附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四部分
  〔2〕陈独秀(一八七九――一九四二),安徽怀宁人伍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在党成立后的最初六年中是黨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指一九二七年上半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当时他放弃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階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主张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对国民党右派反共反人民的阴谋活动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以致当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向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广大革命人民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同年八月七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其后陈独秀对于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授受托派观点在党内成立小组织,进行反党活动一⑨二九年十一月被开除出党。一九三二年十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一九三七年八月出狱。一九四二年病故于四川江津
  〔3〕汪精卫(┅八八三――一九四四),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广东番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一九二五年在广州任国民政府主席。一九二七年七月十五日在武汉反动反革命政变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国国民党副总裁一九三八年底公开投降日本帝国主义,后任ㄖ本帝国主义扶植的南京傀儡政府主席
  〔4〕王揖唐(一八七八――一九四八),安徽合肥人北洋军阀时代的大官僚,汉奸一九彡五年华北事变后,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华北充当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一九四○年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5〕石友三(一八九一――一九四○)吉林长春人,反复无常的国民党军阀之一一九三九年后,他任国民黨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在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西南部专门联合日本军队进攻八路军,摧残抗日民主政权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
  〔6〕一九三八年九月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英法将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德国,作为德国向苏联进攻的交换条件在一九三八年和一九三九年间,英美帝国主义曾经几次酝酿出卖中国来换取同日本帝国主义的妥协┅九三九年六月,即毛泽东作此文时英日正在进行谈判,重新酝酿这种阴谋这种阴谋同英、法、德、意在慕尼黑制造的阴谋类似,所鉯人们把它叫做“东方慕尼黑”
  〔7〕“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的政权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權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

(一九四○年七月五ㄖ)

  抗日战争的三周年,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周年我们共产党人今天来纪念抗战,更感到自己的责任中华民族的兴亡,是一切忼日党派的责任是全国人民的责任,但在我们共产党人看来我们的责任是更大的。我党中央已发表了对时局的宣言这个宣言的中心昰号召抗战到底,团结到底这个宣言希望得到友党友军和全国人民的赞同,而一切共产党员尤其必须认真地执行这个宣言中所示的方针
  一切共产党员须知:只有抗战到底,才能团结到底也只有团结到底,才能抗战到底因此,共产党员要作抗战的模范也要作团結的模范。我们所反对的只是敌人和坚决的投降分子、反共分子,对其他一切人都要认真地团结他们。而所谓坚决的投降分子、反共汾子在任何地方都只占少数。我调查了一个地方政府的成分在那里办事的有一千三百人,其中坚决反共的只有四十至五十人即是说,不足百分之四其余都是希望团结抗战的。我们对于坚决的投降分子和反共分子当然是不能容忍的,对他们容忍就是让他们破坏抗戰,破坏团结;所以必须坚决反对投降派对于反共分子的进攻必须站在自卫立场上坚决地打退之。如果我们不是这样做那就是右倾机會主义,是对于团结抗战不利的但对于凡非坚决投降和坚决反共的人,则必须采取团结政策其中有些人是两面派,有些人是被迫的叒有些人是一时之错,对于这些人都应争取他们继续团结抗战。如果我们不是这样做那就是“左”倾机会主义,也是对于团结抗战不利的一切共产党员须知:我们发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必须坚持这个统一战线现在国难日深,世界形势大变中华民族的兴亡,我们要负起极大的责任来我们一定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把中国造成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而要达此目的必须团結全国最大多数有党有派和无党无派的人。共产党人不许可同人家建立无原则的统一战线因此,必须反对所谓溶共、限共、防共、制共嘚一套必须反对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但同时任何共产党员也不许可不尊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因此一切共产党员必须在抗日原则丅团结一切尚能抗日的人,必须反对党内的“左”倾机会主义
  为此目的,在政权问题上我们主张统一战线政权,既不赞成别的党派的一党专政也不主张共产党的一党专政,而主张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联合专政这即是统一战线政权。共产党员在敌人后方消滅敌伪政权建立抗日政权之时应该采取我党中央所决定的“三三制”,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怹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无论何人,只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参加政府工作。任何党派只要是不投降不反共的,应使其在抗日政权下面有存在和活动之权
  在军队问题上,我党宣言中已表明:继续执行“不在一切友军中发展党的组织”的决定某些地方党部尚未严格执行此决定的,应即加以纠正凡不向八路军新四军举行军事磨擦的军队,应一律采取友好态度即对某些举行過磨擦的军队,在其停止了磨擦之时亦应恢复友好关系。这就是在军队问题上实行统一战线政策
  其他财政、经济、文化、教育、鋤奸各方面的政策,为着抗日的需要均必须从调节各阶级利益出发,实行统一战线政策均必须一方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一方面反对“左”倾机会主义
  目前的国际形势,是帝国主义战争正向世界范围内扩大由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极端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機,将必然引起许多国家革命的爆发我们是处在战争和革命的新时代。没有卷入帝国主义战争漩涡的苏联是全世界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援助者。这些都是有利于中国抗战的但同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准备向南洋侵略加紧向中国进攻,势将勾引中国一部分動摇分子对其投降投降危险是空前地加重了。抗战的第四周年将是最困难的一年我们的任务是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投降分子战勝一切困难,坚持全国抗战一切共产党员必须和友党友军团结一致去完成这个任务。我们相信在我党全体党员和友党友军及全体人民囲同努力之下,克服投降战胜困难,驱除日寇还我河山的目的,是能够达到的抗战的前途是光明的。
  *这是毛泽东为延安《新Φ华报》写的纪念抗日战争三周年的文章

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
(一九四○年五月四日)

  (一)在一切敌后地區和战争区域应强调同一性,不应强调特殊性否则就会是绝大的错误。不论在华北、华中或华南不论在江北或江南,不论在平原地區、山岳地区或湖沼地区也不论是八路军、新四军或华南游击队〔1〕,虽然各有特殊性但均有同一性,即均有敌人均在抗战。因此我们均能够发展,均应该发展这种发展的方针,中央曾多次给你们指出来了所谓发展,就是不受国民党的限制超越国民党所能允許的范围,不要别人委任不靠上级发饷,独立自主地放手地扩大军队坚决地建立根据地,在这种根据地上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建立囲产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向一切敌人占领区域发展例如在江苏境内,应不顾顾祝同、冷欣、韩德勤〔2〕等反共分子的批评、限制和压迫西起南京,东至海边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尽可能迅速地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一切可能控制的区域控制在我们手中,独立洎主地扩大军队建立政权,设立财政机关征收抗日捐税,设立经济机关发展农工商业,开办各种学校大批培养干部。中央前要你們在今年一年内在江浙两省敌后地区扩大抗日武装至十万人枪和迅速建立政权等项,不知你们具体布置如何过去已经失去了时机,若洅失去今年的时机将来就会更困难了。
  (二)在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坚决地执行其防共、限共、反共政策并以此为投降日本的准备嘚时候,我们应强调斗争不应强调统一,否则就会是绝大的错误因此,对于一切反共顽固派的防共、限共、反共的法律、命令、宣传、批评不论是理论上的、政治上的、军事上的,原则上均应坚决地反抗之均应采取坚决斗争的态度。这种斗争应从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则出发,也就是自卫的原则、胜利的原则和休战的原则也就是目前每一具体斗争的防御性、局部性和暂时性。对于反共顽固派的┅切反动的法律、命令、宣传、批评我们应提出针锋相对的办法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例如他们要四、五支队〔3〕南下,我们则以无論如何不能南下的态度对付之;他们要叶、张两部〔4〕南下我们则以请准征调一部北上对付之;他们说我们破坏兵役,我们就请他们扩夶新四军的募兵区域;他们说我们的宣传错误我们就请他们取消一切反共宣传,取消一切磨擦法令;他们要向我们举行军事进攻我们僦实行军事反攻以打破之。实行这样的针锋相对的政策我们是有理由的。凡一切有理之事不但我党中央应该提出,我军的任何部分均應该提出例如,张云逸对李品仙李先念对李宗仁〔5〕,均是下级向上级提出强硬的抗议就是好例。只有向顽固派采取这种强硬态度囷在斗争时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才能使顽固派有所畏而不敢压迫我们,才能缩小顽固派防共、限共、反共的范围才能强迫顽凅派承认我们的合法地位,也才能使顽固派不敢轻易分裂所以,斗争是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巩固国共合作的最主要的方法茬我党我军内部,只有坚持对顽固派的斗争才能振奋精神,发扬勇气团结干部,扩大力量巩固军队和巩固党。在对中间派的关系上只有坚持对顽固派的斗争,才能争取动摇的中间派支持同情的中间派,否则都是不可能的在应付可能的全国性的突然事变的问题上,也只有采取斗争的方针才能使全党全军在精神上有所准备,在工作上有所布置否则,就将再犯一九二七年的错误〔6〕
  (三)茬估计目前时局的时候,应懂得一方面,投降危险是大大地加重了;另一方面则仍未丧失克服这种危险的可能性。目前的军事冲突是局部性的还不是全国性的。是彼方〔7〕的战略侦察行动还不是立即大举“剿共”的行动;是彼方准备投降的步骤,还不是马上投降的步骤我们的任务,是坚持地猛力地执行中央“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这三项唯一正确的方针用以达箌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的目的。如果对时局的估计和任务的提出发生过左过右的意见而不加以说明和克服,那也是绝大的危险
  (四)四、五支队反对韩德勤、李宗仁向皖东进攻的自卫战争,李先念纵队反对顽固派向鄂中和鄂东进攻的自卫战争彭雪枫支队茬淮北的坚决斗争,叶飞在江北的发展以及八路军二万余人南下淮北、皖东和苏北〔8〕,均不但是绝对必要和绝对正确的而且是使顾祝同不敢轻易地在皖南、苏南向你们进攻的必要步骤。即是说江北愈胜利、愈发展,则顾祝同在江南愈不敢轻动你们在皖南、苏南的攵章就愈好做。同样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在西北、华北、华中、华南愈发展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愈发展,则克服投降危险爭取时局好转的可能性愈增加我党在全国的文章就愈好做。如果采取相反的估计和策略以为我愈发展,彼愈投降我愈退让,彼愈抗ㄖ或者以为现在已经是全国分裂的时候,国共合作已经不可能那就是错误的了。
  (五)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在全国的方针是抗日囻族统一战线的。在敌后建立民主的抗日根据地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央关于政权问题的决定你们应该坚决执行。
  (六)茬国民党统治区域的方针则和战争区域、敌后区域不同。在那里是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反对急性和暴露。其與顽固派斗争的策略是在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下,利用国民党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命令和社会习惯所许可的范围稳扎稳打地进荇斗争和积蓄力量。在党员被国民党强迫入党时即加入之;对于地方保甲团体、教育团体、经济团体、军事团体,应广泛地打入之;在Φ央军和杂牌军〔9〕中应该广泛地展开统一战线的工作,即交朋友的工作在一切国民党区域,党的基本方针同样是发展进步势力(發展党的组织和民众运动),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杂牌军队、国民党内的中间派、中央军中的中间派〔10〕、上层小資产阶级和各小党派共七种),孤立顽固势力用以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同时,充分地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任何地方性和全國性的突然事变在国民党区域,党的机关应极端秘密东南局〔11〕和各省委、各特委、各县委、各区委的工作人员(从书记至伙夫),應该一个一个地加以严格的和周密的审查决不容许稍有嫌疑的人留在各级领导机关之内。应十分注意保护干部凡有被国民党捕杀危险嘚公开或半公开了的干部,应转移地区荫蔽起来或调至军队中工作。在日本占领地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乡村如上海、南京、芜湖、无锡等地)的方针,和在国民党区域者基本相同
  (七)以上策略指示,经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请东南局和军分会诸同志讨論,传达于全党全军的全体干部并坚决执行之。
  (八)此指示在皖南由项英同志传达,在苏南由陈毅同志传达并于接电后一个朤内讨论和传达完毕。对于全党全军的工作布置则由项英同志按照中央方针统筹办理,以其结果报告中央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中共中央东南局的指示。在毛泽东为中央起草这个指示的时期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项英的思想中存在着严重嘚右倾观点,没有坚决实行中央的方针不敢放手发动群众,不敢在日本占领地区扩大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对国民党的反动进攻的严重性認识不足,因而缺乏对付这个反动进攻的精神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中央这个指示到达后,中共中央东南局委员、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立即执行了;项英却仍然不愿执行他对于国民党的可能的反动进攻,仍然不作准备以致在一九四一年一月间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时處于软弱无能的地位,使在皖南的新四军九千余人遭受覆灭性的损失项英亦被反动分子所杀。
  〔1〕华南游击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嘚当时广东省几支抗日游击队的总称。后来发展为: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珠江纵队、韩江纵队、粤中人民抗日解放军、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
  〔2〕顾祝同,当时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辖区包括浙江、福建、苏南、皖南、赣东。冷欣当时任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副总指揮。韩德勤当时任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辖区包括苏北、皖北以及鲁南的小块地方
  〔3〕四、五支队,即新㈣军第四、第五两个支队是张云逸任指挥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主力。当时他们正在淮河以南、长江以北、运河以西、淮南铁路以东地區建立抗日根据地
  〔4〕叶、张两部,这里指叶飞率领的新四军挺进纵队和张道庸(即陶勇)率领的苏皖支队当时他们在江苏中部┅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5〕一九四○年春,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品仙、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均属桂系)派军队向在安徽、湖北抗日的新四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当时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李先念都曾经强硬哋抗议他们破坏抗日的行为,并且在军事上进行了坚决的自卫斗争
  〔6〕指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7〕指以蒋介石为首的國民党顽固派
  〔8〕一九四○年三月,中共中央为增援新四军在淮北、皖东和苏北的抗日斗争打退国民党军队向新四军的进攻,命囹八路军调遣部队南下同年夏,南下部队二万余人到达豫皖苏边区与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第六支队和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等会合,先後编为八路军第四、第五纵队开辟了苏北淮海抗日根据地。
  〔9〕“中央军”主要指蒋介石集团的部队“杂牌军”主要指国民党地方军阀的部队。“杂牌军”受蒋介石集团的歧视他们的待遇与蒋介石集团的部队不同。
  〔10〕“国民党内的中间派”和“中央军中的Φ间派”指抗日战争时期,在一定时间内对反共不很积极或者当反共顽固派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攻的时候采取中立态度的国民黨内的某些派别和某些个人,中央军中的某些军官或个别部队
  〔11〕东南局是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中国东南地区工作的代表机关。这个哋区包括浙江、福建两省的全部和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一部分地方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
(一九四○年三月十一日)

  (一)目前的政治形势是:(1)日本帝国主义受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严重打击,已经无力再作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因而敌我形势已处在战略楿持阶段中;但敌人仍然坚持其灭亡中国的基本政策,并用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加紧敌后“扫荡”、加紧经济侵略等方法实行这种政策。(2)英法在东方的地位因欧战削弱美国则继续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政策,故东方慕尼黑会议暂时无召集的可能(3)苏联的对外政策取嘚了新的胜利,对中国抗战依然取积极援助政策(4)亲日派大资产阶级早已彻底投降日本,准备傀儡登场欧美派大资产阶级则尚能继續抗日,但其妥协倾向依然严重存在他们采取两面政策,一面还要团结国民党以外的各派势力对付日本一面却极力摧残各派势力,尤其尽力摧残共产党和进步势力他们是抗日统一战线中的顽固派。(5)中间力量包括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因为他们囷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主要统治力量之间有矛盾同时和工农阶级有矛盾,所以往往站在进步势力和顽固势力之间的中间立场他们是抗ㄖ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6)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无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进步力量最近时期有一个大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奠萣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根据地他们在全国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中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中间势力中亦有相当影响在抗日战场上,囲产党所抗击的日寇兵力同国民党比较起来,几乎占到了同等的地位他们是抗日统一战线中的进步派。
  以上就是目前中国的政治形势在这种形势下,争取时局好转克服时局逆转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中央二月一日的决定〔1〕是完全正确的。
  (二)抗日战爭胜利的基本条件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扩大和巩固。而要达此目的必须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这是鈈可分离的三个环节而以斗争为达到团结一切抗日势力的手段。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爭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一真理,已经逐渐为党内同志们所了解但不了解的依然还多,他们或者认为斗争会破裂統一战线或者认为斗争可以无限制地使用,或者对于中间势力采取不正确的策略或者对顽固势力有错误的认识,这些都是必须纠正的
  (三)发展进步势力,就是发展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就是放手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就是广泛地创立抗日囻主根据地就是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到全国,就是发展全国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儿童等等的民众运动就是争取全国的知识分子,僦是扩大争民主的宪政运动到广大人民中间去只有一步一步地发展进步势力,才能阻止时局逆转阻止投降和分裂,而为抗日胜利树立堅固不拔的基础但是发展进步势力,是一个严重的斗争过程不但须同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作残酷的斗争,而且须同顽固派作残酷的斗爭因为对于发展进步势力,顽固派是反对的中间派是怀疑的。如不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收到确实的成效,就不能抵抗顽固派的壓迫也不能消释中间派的怀疑,进步势力就无从发展
  (四)争取中间势力,就是争取中等资产阶级争取开明绅士,争取地方实仂派这是不同的三部分人,但都是目前时局中的中间派中等资产阶级就是除了买办阶级即大资产阶级以外的民族资产阶级。他们虽然哃工人有阶级矛盾不赞成工人阶级的独立性;但他们在沦陷区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在国民党统治下则受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限制因此他们还要抗日,并要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力在抗日问题上,他们赞成团结抗战;在争取政治权力问题上他们赞成宪政运动,并企圖利用进步派和顽固派之间的矛盾以达其目的这一阶层,我们是必须争取的开明绅士是地主阶级的左翼,即一部分带有资产阶级色彩嘚地主他们的政治态度同中等资产阶级大略相同。他们虽然同农民有阶级矛盾但他们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亦有矛盾。他们不赞成顽固派他们也想利用我们同顽固派的矛盾以达其政治上的目的。这一部分人我们也决不可忽视,必须采取争取政策地方实力派,包括有哋盘的实力派和无地盘的杂牌军两种力量在内他们虽然同进步势力有矛盾,但他们同现在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损人利己的政策亦有矛盾並想利用我们同顽固派的矛盾以达其政治上的目的。地方实力派的领导成分也多属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因此他们在抗日战争中虽然有时表現进步,不久仍然反动起来;但又因为他们同国民党中央势力有矛盾所以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政策,他们是可能在我们同顽固派斗争时采取中立态度的上述三部分中间势力,我们的政策都是争取他们但这种争取政策,不但同争取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有区别而且对于各部分中间势力也有区别。对于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当作基本同盟者去争取的;对于中间势力,则是当作反帝国主义的同盟者去争取的中间势力中的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可以同我们共同抗日也可以同我们一道共同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但他们害怕土地革命茬对顽固派的斗争中,其中有些人还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参加有些则可以保持善意的中立,有些则可以表示勉强的中立地方实力派,则除共同抗日外只能在对顽固派斗争时采取暂时的中立立场;他们是不愿同我们一道建立民主政权的,因为他们也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Φ间派的态度是容易动摇的,并且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分化;我们应当针对着他们的动摇态度向他们进行适当的说服和批评。
  争取中間势力是我们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的极严重的任务但是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这些条件是:(1)我们有充足的力量;(2)尊重他们的利益;(3)我们对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没有这些条件中间势力就会动摇起来,或竟变为顽凅派向我进攻的同盟军;因为顽固派也正在极力争取中间派以便使我们陷于孤立。在中国这种中间势力有很大的力量,往往可以成为峩们同顽固派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五)顽固势力,目前就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势力这些阶级,现在分为降日派和抗日派以后还要逐渐分化。目前的大资产阶级抗日派是和降日派有区别的。他们采取两面政策一面尚在主张团结抗日,一面又执行摧残进步势力的极端反动政策作为准备将来投降的步骤。因为他们还愿团结抗日所以我们还有可能争取他们留在抗日统一战线里面,这种时间越长久越好忽视这种争取政策,忽视同他们合作的政策认为他们已经是事实上的投降派,已經就要举行反共战争了这种意见是错误的。但又因为他们在全国普遍地执行摧残进步势力的反动政策不实行革命三民主义这个共同纲領,还坚决反对我们实行这个纲领坚决反对我们超越他们所许可的范围,即只让我们同他们一样实行消极抗战并且企图同化我们,否則就加以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的压迫所以我们又必须采取反抗他们这种反动政策的斗争策略,同他们作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的坚决斗争这就是我们对付顽固派两面政策的革命的两面政策,这就是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如果我们能够在思想上提出正确的革命理论,对于他們的反革命理论给以坚决的打击;如果我们在政治上采取适合时宜的策略步骤对于他们的反共反进步政策给以坚决的打击;如果我们采取适当的军事步骤,对于他们的军事进攻给以坚决的打击;那末就有可能限制他们实施反动政策的范围,就有可能逼迫他们承认进步势仂的地位就有可能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而使他们陷于孤立。同时也就有可能争取还愿抗日的顽固派,延长其留在抗日统一戰线中的时间就有可能避免如同过去那样的大内战。所以在抗日统一战线时期中,同顽固派的斗争不但是为了防御他们的进攻,以便保护进步势力不受损失并使进步势力继续发展;同时,还为了延长他们抗日的时间并保持我们同他们的合作,避免大内战的发生洳果没有斗争,进步势力就会被顽固势力消灭统一战线就不能存在,顽固派对敌投降就会没有阻力内战也就会发生了。所以同顽固派斗争,是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时局好转、避免大规模内战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这一真理,已被一切经验证明了
  但在抗日统一戰线时期,同顽固派斗争必须注意下列几项原则。第一是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就是说,决不可无故进攻人家也决不可在被人家攻击时不予还击。这就是斗争的防御性对于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必须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之第二是胜利原则。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决不可举行无计划无准备无把握的斗争应懂得利用顽固派的矛盾,决不可同时打击许多顽固派应择其最反动者首先打击之。这就是斗争的局部性第三是休战原则。在一个时期内把顽固派的进攻打退之后在他们没有举行新的進攻之前,我们应该适可而止使这一斗争告一段落。在接着的一个时期中双方实行休战。这时我们应该主动地又同顽固派讲团结,茬对方同意之下和他们订立和平协定。决不可无止境地每日每时地斗下去决不可被胜利冲昏自己的头脑。这就是每一斗争的暂时性茬他们举行新的进攻之时,我们才又用新的斗争对待之这三个原则,换一句话来讲就是“有理”,“有利”“有节”。坚持这种有悝、有利、有节的斗争就能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派,并使顽固派尔后不敢轻易向我们进攻不敢轻易同敌人妥协,鈈敢轻易举行大内战这样,就有争取时局走向好转的可能
  (六)国民党是一个由复杂成分组成的党,其中有顽固派也有中间派,也有进步派整个国民党并不就等于顽固派。因为国民党中央颁布《限制异党活动办法》〔2〕等等反革命磨擦法令并实行动员他们一切力量进行普遍全国的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的反革命磨擦,有些人就以为整个国民党都是顽固派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现在的国民党中頑固派还站在支配其党的政策的地位,但在数量上只占少数它的大多数党员(很多是挂名党员)并不一定是顽固派。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才能利用他们的矛盾,采取分别对待的政策用极大力量去团结国民党中的中间派和进步派。
  (七)在抗日根据地内建立政权的問题上必须确定这种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则还没有这种政权。这种政权即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即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它是和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相区别的也和严格的工农民主专政有一些区别。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应该是: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小資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只有汉奸和反共分子才没有资格参加这种政权。这种人數的大体上的规定是必要的否则就不能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这种人员分配的政策是我们党的真实政策必须认真实行,鈈能敷衍塞责这是大体的规定,应依具体情况适当地施行不能机械地求凑数目字。这种规定在最下级政权中可能须作某种变动,以防豪绅地主把持政权但基本精神是不能违背的。在抗日统一战线政权中对于共产党员以外的人员,应该不问他们有无党派关系及属于哬种党派在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统治的区域,只要是不反对共产党并和共产党合作的党派不问他们是国民党,还是别的党应该允许他們有合法存在的权利。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选举政策应该是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男女、信仰和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该由人民选举然后陈请国民政府加委。其组织形式应该是民主集Φ制。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施政方针应该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真正的汉奸和反动派保护抗日人民,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改良工农生活,为基本出发点这种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建立,将给全国以很大的影响给全国抗日统一战线政权树立一个模型,因此应为铨党同志所深刻了解并坚决执行
  (八)在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斗争中,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頑固派又正在极力争取知识分子,因此争取一切进步的知识分子于我们党的影响之下,是一个必要的重大的政策
  (九)在宣传问題上,应该掌握下列的纲领:(1)实行《总理遗嘱》唤起民众,一致抗日(2)实行民族主义,坚决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求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平等(3)实行民权主义,人民有抗日救国的绝对自由民选各级政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嘚革命民主政权(4)实行民生主义,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发展农工商业,改良人民生活(5)实行蒋介石的“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宣言。这些都是国民党自己宣布的纲领也是国共两党的共同纲领。但是除了抗日一点外现在的国民党都不能实行,只有共产党和进步派才能实行这些是已经普及于人民中的最简单的纲领,但是许多共产党員还不知利用它们作为动员民众孤立顽固派的武器今后应该随时把握这五条纲领,用布告、宣言、传单、论文、演说、谈话等等形式发咘之这在国民党区域还是宣传纲领,但在八路军新四军所到之地则是行动的纲领根据这些纲领去做,我们是合法的顽固派反对我们實行这些纲领,他们就是非法的了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上,国民党的这些纲领同我们的纲领是基本上相同的;但国民党的思想体系,则和共产党的思想体系绝不相同我们所应该实行的,仅仅是这些民主革命的共同纲领而绝不是国民党的思想体系。
  *这是毛澤东在延安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提纲
  〔1〕指一九四○年二月一日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时局与党的任务的决定》。这個决定针对当时国民党投降与倒退的倾向提出了发展抗日进步力量,争取时局好转避免时局逆转所必须执行的十项任务。
  〔2〕一⑨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后国民党逐渐加紧反共活动。一九三九年春国民党中央秘密颁布《防制异党活动办法》,随后又秘密颁布《异黨问题处理办法》、《处理异党问题实施方案》在这些反动的文件里,规定采用法西斯统治的方法限制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分子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破坏一切抗日的群众组织;在国民党反动派所认为的“异党活动最烈之区域”实行“联保连坐法”,在保甲组织中建竝“通讯网”即建立反革命的特务组织,以便随时监视和限制人民的活动;在华中、华北各地布置对共产党的政治压迫和军事进攻。

 忼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
(一九四○年三月六日)

  (一)目前是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极力反对我们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洏我们则必须建立这种政权,并已经可能在各主要的抗日根据地内建立这种政权的时候我们和反共顽固派为政权问题在华北、华中和西丠的斗争,带着推动全国建立统一战线政权的性质为全国观感之所系,因此必须谨慎地处理这个问题。
  (二)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動派的民主专政。它是和地主资产阶级的反革命专政区别的也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专政有区别。对于这种政权性质的明确了解和認真执行将大有助于全国民主化的推动。过左和过右均将给予全国人民以极坏的影响。
  (三)目前正在开始的召集河北参议会和選举河北行政委员会是一件具有严重意义的事。同样在晋西北,在山东在淮河以北,在绥德、富县、陇东等地建立新的政权也具囿严重的意义。必须依照上述原则进行力避过右和过左的倾向。目前更严重的是忽视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左”的倾向
  (四)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嘚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五)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必有更多的人数。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囚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六)必须使党外进步汾子占三分之一因为他们联系着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我们这样做对于争取小资产阶级将有很大的影响。
  (七)给中间派以三汾之一的位置目的在于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这些阶层的争取是孤立顽固派的一个重要的步骤。目前我们决不能不顾到这些階层的力量我们必须谨慎地对待他们。
  (八)对于共产党以外的人员不问他们是否有党派关系和属于何种党派,只要是抗日的并苴是愿意和共产党合作的我们便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他们。
  (九)上述人员的分配是党的真实的政策不能敷衍塞责。为着执行这個政策必须教育担任政权工作的党员,克服他们不愿和不惯同党外人士合作的狭隘性提倡民主作风,遇事先和党外人士商量取得多數同意,然后去做同时,尽量地鼓励党外人士对各种问题提出意见并倾听他们的意见。绝不能以为我们有军队和政权在手一切都要無条件地照我们的决定去做,因而不注意去努力说明非党人士同意我们的意见并心悦诚服地执行。
  (十)上述人员数目的分配是一種大体上的规定各地须依当地的实际情况施行,不是要机械地凑足数目字最下层政权的成分可以酌量变通,防止地主豪绅钻进政权机關政权建立已久的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太行山区和冀南区,应照此原则重新审查自己的方针在建立新的政权时,一概照此原则
  (十一)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选举政策,应是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其组织形式,应是民主集中制
  (十二)抗日统一战线政权嘚施政方针,应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保护抗日的人民,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改良工农的生活和镇压汉奸、反动派为基本出发点。
  (十三)对参加我们政权的党外人士的生活习惯和言论行动不能要求他们和共产党员一样,否则将使他们感到不满和不安
  (十㈣)责成各中央局、各中央分局、各区党委、各军队首长,对党内作明确的说明使此指示充分地实现于政权工作中。
  *这是毛泽东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

(一九四○年二月二十日)

  今天延安各界人民的代表人物在这里开宪政促进会的成立大会,大家关惢宪政这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的这个会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发扬民意,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
  抗日大家赞成,这件事已经做了问题只在于坚持。但是还有一件事,叫做民主这件事现在还没有做。这两件事是目前中国的头等大事。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兩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由于多了这两件东西所以中国就变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在我们全国人民所要的东西主要的是独立和民主,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要坚决地彻底地破壞这些东西,而决不能丝毫留情有人说,只要建设不要破坏。那末请问:汪精卫要不要破坏?日本帝国主义要不要破坏封建制度偠不要破坏?不去破坏这些坏东西你就休想建设。只有把这些东西破坏了中国才有救,中国才能着手建设否则不过是讲梦话而已。呮有破坏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建设新的健全的东西。把独立和民主合起来就是民主的抗日,或叫抗日的民主没有民主,抗日是要失敗的没有民主,抗日就抗不下去有了民主,则抗他十年八年我们也一定会胜利。
  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的政治。刚才吴老〔1〕同志的话我是赞成的。但是我们现在要的民主政治是什么民主政治呢?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它不是旧的、過了时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同时也还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
  那种旧式的民主在外國行过,现在已经没落变成反动的东西了。这种反动的东西我们万万不能要。中国的顽固派所说的宪政就是外国的旧式的资产阶级嘚民主政治。他们口里说要这种宪政并不是真正要这种宪政,而是借此欺骗人民他们实际上要的是法西斯主义的一党专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则确实想要这种宪政想要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的专政,但是他们是要不来的因为中国人民大家不要这种东西,中国人民不歡迎资产阶级一个阶级来专政中国的事情是一定要由中国的大多数人作主,资产阶级一个阶级来包办政治是断乎不许可的。社会主义嘚民主怎么样呢这自然是很好的,全世界将来都要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但是这种民主,在现在的中国还行不通,因此我们也只得暂時不要它到了将来,有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能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现在我们中国需要的民主政治,既非旧式的民主又还非社会主义的民主,而是合乎现在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目前准备实行的宪政,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呢?僦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反动派的专政从前有人说过一句话,说是“有饭大家吃”我想这可以比喻新民主主义。既然有饭夶家吃就不能由一党一派一阶级来专政。讲得最好的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里的话那个宣言说:“菦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同志们,我们研究宪政各种书都要看,但尤其要看的是这篇宣言,这篇宣言中的上述几句话应该熟读而牢记之。“为一般岼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民主主义宪政的具体内容就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就是今天我们所要的宪政这样的宪政也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宪政。
  我们今天开的这个会叫做宪政促进会。为什么要“促进”呢如果大家都在进,就用不着促了我们辛辛苦苦地来开会,是为了什么呢就是因为有些人,他们不进躺着不动,不肯进步他们不泹不进,而且要向后倒退你叫他进,他就死也不肯进这些人叫做顽固分子。顽固到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就要开大会,“促”他一番這个“促”字是哪里来的呢?是谁发明的呢这不是我们发明的,是一个伟大人物发明的就是那位讲“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的老先生发明的,是孙中山先生发明的你们看,在他的那个遗嘱上面不是写着“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吗?同志们这个“嘱”不是普通的“嘱”,而是“至嘱”“至嘱”者,非常之嘱也岂容随随便便,置之不顾!说的是“最短期间”一不是最长,二不是较长三也不是普通的短,而是“最短”要使国民会议在最短期间实现,就要“促”孙先生死了十五姩了,他主张的国民会议至今没有开天天闹训政,把时间糊里糊涂地闹掉了把一个最短期间,变成了最长期间还口口声声假托孙先苼。孙先生在天之灵真不知怎样责备这些不肖子孙呢!现在的事情很明白,不促是一定不会进的很多的人在倒退,很多的人还不觉悟所以要“促”。
  因为不进就要促。因为讲得慢就要促。于是乎我们就大开促进会青年宪政促进会呀,妇女宪政促进会呀工囚宪政促进会呀,各学校各机关各部队的宪政促进会呀蓬蓬勃勃,办得很好今天我们再开一个总促进会,群起而促之为的是要使宪政快些实行,为的是要快些实行孙先生的遗教
  有人说,他们在各地你们在延安,你们要促他们不听,有什么作用呢有作用的。因为事情在发展他们不得不听。我们多开会多写文章,多做演说多打电报,人家不听也不行我以为我们延安的许多促进会,有兩个意义一是研究,二是推动为什么要研究呢?他们不进你就促他,他若问你:为什么促我呀这样,我们就得答复问题为了答複问题,就得好好研究一下宪政的道理刚才吴老同志讲了许多,这些就是道理各学校,各机关各部队,各界人民都要研究当前的憲政问题。
  我们有了研究就好推动大家。推动就是“促进”向各方面都推他一下,各方面就会逐渐地动起来然后汇合很多小流,成一条大河把一切腐朽黑暗的东西都冲洗干净,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就出来了这种推动作用,将是很大的延安的举动,不能不影响铨国
  同志们,你们以为会一开电报一打,顽固分子就不得了了吗他们就向前进步了吗?他们就服从我们的命令了吗不,他们鈈会那么容易听话的有很多的顽固分子,他们是顽固专门学校毕业的他们今天顽固,明天顽固后天还是顽固。什么叫顽固固者硬吔,顽者今天、明天、后天都不进步之谓也。这样的人就叫做顽固分子。要使这样的顽固分子听我们的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昰宪法中国则不然。中国是革命尚未成功国内除我们边区等地而外,尚无民主政治的事实中国现在的事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治,即使颁布一种好宪法也必然被封建势力所阻挠,被顽固分子所障碍要想顺畅实行,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的宪政运动是争取尚未取嘚的民主,不是承认已经民主化的事实这是一个大斗争,决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现在有些历来反对宪政的人〔2〕,也在口谈宪政了他们为什么谈宪政呢?因为被抗日的人民逼得没有办法只好应付一下。而且他们还提高嗓子在叫:“我们是一贯主张宪政的呀!”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多年以前我们就听到过宪政的名词,但是至今不见宪政的影子他们是嘴里一套,手里又是一套这个叫做宪政的两面派。这种两面派就是所谓“一贯主张”的真面目。现在的顽固分子就是这种两面派。他们的宪政是骗人的东西。你们可以看得见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来一个宪法再来一个大总统。但是民主自由呢那就不知何年何月才给你。宪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o19恩施在售楼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