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不可思议的冷知识,世界上棋子和棋手最多的棋是什么棋

2484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4489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关于二战,你不一定知道的史上最全160个冷知识
从欧洲、北非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仅陆地上作战区域面积就达2,200万平方千米,军民死亡超过5,000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
与无数的家破人亡、对人类文明的巨大摧残等相比,所谓的某些人说的“推动科技发展”根本就不值一提。战争即浩劫即灾难,战争没有赢家,所有参与战争的都是输家。
小编费心搜罗并整理了,你不一定全知道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60个冷知识。
欢迎各路大神大咖们评论或斧正。
1、二战期间,盟军共计投下了340万吨炸药,每月约投2万7千吨。
2、超过10万名盟军轰炸机机组成员在欧洲上空殒命。
3、二战的死伤总数在5千万到7千万人,超过80%来自前苏联、中国、德国和波兰。
4、空军在二战中是陆军的一部分,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军事分支。
5、一些学者认为二战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
6、二战中有40%以上的飞机损失于机械故障。
7、唯一一个被英德日美占领或攻击过的国家——太平洋岛国瑙鲁。
8、在卑尔根集中营,约13,000名“囚犯”在解放后死亡。
9、二战曾经还有过谣言战、邮票战等非传统战场。
10、即便在今天,依然有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抗日战争“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11、二战中最受欢迎的单兵武器是冲锋枪。
12、二战期间,有40,000人在潜艇部队服役,最后只有10,000人幸存下来。
13、二战开始于日德国入侵波兰,结束于日日本正式投降。
14、百分之八十的德军士兵死在东线战事上。
15、大约150万儿童死于这场大浩劫,其中120万是犹太儿童。
16、除了犹太人和吉普赛人,耶稣教徒也在纳粹集中营遭到迫害和屠杀。
17、许多犹太人包括儿童成了纳粹残忍的医学试验受害者。
18、安妮-弗兰克和她的妹妹于1945年3月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19、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使用了喷气式战斗机。
20、德国曾以781艘U艇的代价击沉盟军2,000艘U艇。
21、德国曾不惜一切成本代价制造出了一种超级大炮:古斯塔夫800毫米口径大炮。
22、党卫军在柏林开了一家名为“小鹰沙龙”的妓院,为外国外交官和其他贵宾服务。
23、指挥官约瑟夫-克雷默,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称为“贝尔森野兽”。
24、战绩最辉煌的王牌战斗机飞行员是德国的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击灭352架飞机。
25、希特勒的外号叫鲁道夫-赫斯-安娜小姐,据报道他是同性恋,也被称为“棕色老鼠”。
26、希特勒的侄子威廉-阿道夫-希特勒在美国海军参军。战争结束后换了名字。
27、纳粹武装党卫军成立了特别工作小组,专门用来杀害和埋葬犹太人。
28、希特勒在办公桌上放了一个相框照片,相片上的人是亨利-福特。
29、二战期间,德军共3363名将军,而美军只有1500名。
30、1938年,希特勒是“时代”杂志的年度风云人物。
东三环的秦玉马
31、希特勒设计了纳粹旗的标志。
32、在纳粹德国决定用毒气消灭犹太人之前,曾考虑将他们遣送到马达加斯加岛。
33、日,德国正式对美国宣战,美国是德国唯一正式宣战的国家。
34、8万至10万弱智或精神失常的德国人被纳粹杀人机构“安乐死”杀害。
35、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第一个给囚犯身上纹上号码的集中营。
36、二战的德国陆军是一支半机械半骡马的军队,绝大多数德军的后勤依靠马车供应。
37、德国军舰曾涉足远东,在澳大利亚沿海与澳洲海军有过交手。
38、纳粹(Nazi)一词是作家Konrad Heiden发明的,此前是Nasos。
39、二战时候,德国人发明了芬达汽水,用来替代美国的可口可乐。
40、二战时期德国出台了专门的猎杀动物的法规,战后演变成了欧洲各国的动物保护法。
41、德国实施了公共场所和所有餐馆的禁烟运动。
42、纳粹德国有三个不同的军队:冲锋队、党卫军、国防军。
43、闪电战的成功主要归功于空中轰炸机,及坦克部队支持。
44、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夫-赫斯,曾于日空降到苏格兰商讨和平协议。
45、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
46、二战期间曾在U艇服役的40,000人只有10,000人活了下来。
47、万字旗是一个古老的宗教符号,源于梵文名称的一个钩交叉,古代是吉祥和富有的象征。
48、纳粹敬礼仪式综合了意大利法西斯、古罗马人,古日耳曼人的致敬方式。
49、在1928年的选举中,只有不到3%的德国人赞成纳粹党。
50、德国的me-264轰炸机能够轰炸纽约。
51、第一位在战争中死去的德国军人是由日本人所杀。
52、Max Heiliger是党卫军在银行开的账号的虚拟名称,存放搜刮的犹太人的财宝。
53、武装党卫军特别工作小组,杀害了140万犹太人。
54、传奇且臭名昭著的虎式坦克车长米歇尔-魏特曼,干掉了141辆坦克,132门反坦克炮。
55、德国U-120号潜艇的沉没原因,竟然是艇上的一个抽水马桶操作失灵。
56、希特勒从来没有到访过集中营。
57、二战中科隆教堂挨了14枚炸弹,依然看上去整体“完好”。
58、德国虎王坦克是二战最牛的坦克,曾经有过2V70的记录。
59、意大利人追求浪漫,飞机要求敞篷,整个二战,意军的飞机没能挨过两炮的。
60、纳粹盗版哈佛的“战斗之歌”,用于他们的胜利游行。
东三环的秦玉马
61、纳粹绑架了约50,000名波兰儿童送到德国抚养,让他们日耳曼化。
62、赫尔曼-戈林的兄弟阿尔伯特-戈林,是一名坚定的反纳粹者。
63、希特勒曾说:军服一定要帅,这样年轻人就会义无反顾的投军效劳。
64、希特勒中学时期只有绘画一门是“优”,19岁时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未被录取。
65、1939年,纳粹制定了仿制英镑的计划,以此引发极度通货膨胀,摧毁英国经济。
66、希特勒喜欢讲笑话,会给他人一遍又一遍的讲自己的笑话。
67、纳粹焚烧了海涅的戏剧:当一个政府开始烧书时,如果不加以阻止,下一步就是烧人。
68、纳粹医生首次认定了,吸烟与肺癌之间的联系。
69、纳粹曾计划把整个莫斯科与华沙变成人工湖。
70、希特勒热心支持建设高速公路,他率先推动了世界上最大的公路网的建设。
71、二战后,7,000余名纳粹支持者选择自杀。
72、二战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死亡人数超过两千一百万。
73、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军民伤亡人数超过一百万,超过美英整个二战期间军民伤亡人数。
74、1923年出生的前苏联男性,有八成死于二战。
75、库尔斯克开展了历史上最大的坦克战,德军和苏军共有超过3600辆坦克参与。
76、坦克战在很宽广的战场上进行,肉眼能看到的作战双方的坦克,一般不会超过20辆。
77、前苏联新式武器—喀秋莎,可以在25秒内发射320枚火箭。
78、“最终解决犹太人问题”最早出现在1899年俄国沙皇尼古拉的备忘录中。
79、苏联红军捕获的战俘只有15%的存活率。
80、苏联红军涉嫌强奸200万13-70岁德国女性。
东三环的秦玉马
81、日本正式投降后3天,即9月5日,北海道地区的苏军还在继续推进。
82、日,纳粹德国宣布在卡廷森林发现被苏联杀害的万具波兰军人尸体。
83、苏联二战中使用过反坦克狗,但狗们更习惯冲向它们的试验对象——苏联坦克。
84、当德军进入乌克兰地区时,迎接他们居然是鲜花和面包,人们夹道欢迎。
85、1940年至1945年,美国的国防预算从19亿美元猛增到598亿美元。
86、美国二战期间生产军用飞机30万架,坦克89,000辆,机枪3万挺和700万支步枪。
87、1941年至1945年间,美国生产了航母141艘。
88、汉堡包在美国被称为“自由牛排(Liberty Steaks)”,以避免和德国城市重名。
89、埃迪-斯洛维克是二战期间唯一一个被处决的美国逃兵。
90、二战中总共有5万美军士兵当了逃兵,战后5万逃兵的历史被美国军方抹去。
91、美国陆军史上获奖最多的部队是陆军第442步兵团,座右铭是“孤注一掷”。
92、园艺家诺维尔吉莱斯皮在二战中的设计了迷彩服并被美军使用。
93、大型充气气球在空袭时被英国用来保护城市。
94、挪威领导人Vidkun在德国占领后的卖国行为,他的名字在挪威语中变成了“叛徒”。
95、在欧洲被占领期间,也出了许多欧奸。
96、卡尔文-格雷厄姆(Calvin Graham )参加美国海军的时候只有12岁。
97、美国研制的“胖子”原子弹,当时是喻指英国首相丘吉尔。
98、总统肯尼迪是一艘鱼雷艇的艇长,战争中该艇被日军驱逐舰击沉,肯尼迪侥幸生还。
99、关于二战最著名的电影是《拯救大兵瑞恩》,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犹太血统)。
100、意图通过无线电波摧毁敌方飞机的“死亡射线”最后没有发明,而演变成雷达。
东三环的秦玉马
101、芝加哥黑帮教父阿尔-卡彭被捕,他的车被没收作了罗斯福总统的座驾(防弹)。
102、作家伊恩-弗莱明以南斯拉夫出生的间谍达斯科-波波夫为原型造出了007。
103、丹麦救了整个国家的犹太人。
104、欧洲某海湾,德海军的布雷艇每周一三五布雷,英海军扫雷艇每周二四六扫雷。
105、美国空军牺牲人数多于海军。
106、二战期间,英国士兵每人每天限量配发三张厕纸,而美国士兵人均22张。
107、盟军投向德国首都的第一颗炸弹炸死了柏林动物园里唯一一头大象。
108、1941年美国人平均每月赚21美元,1942年美国人平均每月赚50美元。
109、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第一批被俘的“德国人”竟是几个朝鲜人。
110、伊丽莎白二世二战时在军中服役,担任机修工和司机,是元首中至今唯一活着的人。
111、二战期间,一名美国士兵凭一己之力击退3,000名日本士兵。
112、德国绕过阿登山区到达巴黎,法国防部长宣布不抵抗,原因怕破坏人类的文物。
113、美国阵亡军衔最高的是被自己飞机炸死的莱斯利-詹姆斯-麦克奈尔中将(后授上将)。
114、德军占领巴黎后,为阻止希特勒登上艾菲尔铁塔,法国抵抗者破坏了艾菲尔铁塔电梯。
115、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加拿大竟然先于美国对日本宣战。
116、二战中,巴西是唯一派出军队参战的拉丁美洲国家。
117、美军在南太平洋测试了3700枚海啸炸弹,但在对日本的本土作战中没有使用。
118、为准备进攻日本本土,美军预先制造了50万枚紫星勋章(今天都没用完)。
119、查尔斯-乌普海姆上尉是唯一一位在二战期间两次获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荣誉的人。
120、二战期间,英国著名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参战贵族子弟伤亡率高达45%。
121、“密苏里”号是以杜鲁门总统家乡名字命名的美国最大战舰之一。
122、日本气球炸弹,有1000多只气球飘到美国,甚至到达东部的密歇根州。
123、神风敢死队是日本为平衡美军的技术优势,由海军上将大西提出的战术建议,
124、二战期间,日本最大的间谍活动不在美国境内开展,而在墨西哥。
125、日本兵小野田广尾1974年从太平洋卢邦岛丛林走出来,才知道他的国家已经投降了。
126、如果要在日本投第三颗原子弹,那目标将会是东京。
127、日本的王牌飞行员西泽广义击落了80多架飞机,但他死在货机里。
128、日本的樱花自杀式坦克撞苏联向KV1时,直撞断了一条履带。
129、1945年东京大轰炸,直接造成超过20万日本人死亡,大部分烧焦的。
130、日本的海军当时在世界上排行第二,第一是英国,第三才是美国。
东三环的秦玉马
131、二战中,日本和德国虽然同为轴心国,但日本接受过一批犹太难民。
132、日本人山口疆经历了广岛原子弹爆炸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竟然奇迹般活了下来。
133、二战期间,泰国也曾是轴心国成员之一。
134、日本侵华战争后期,日本兵平均身高为1.49米。
135、神风敢死队的机舱门是被焊死的,也就是说神风队员除了死没有别的出路。
136、慰安所大部分是为底层军官和士兵准备的,因为高层军官觉得恶心。
137、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名叫岸信介,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满洲五畜”之一。
138、东乡部队(731部队)的长官石井四郎在战后并没有接受审判。
139、二战之后,天皇才真正变成了一个符号,之前是有实权的。
140、获取情报最多价值最高的女间谍不是川岛芳子,而是南造云子。
141、广岛是日本陆军之城,进攻中国的陆军大部分由此地出发。
142、旧日本陆军士兵是世界步兵的巅峰,以强大的步兵战术能力和纪律严明而著称。
143、中国的陆军,在“七七”事变爆发的时候共有步兵182个师又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又6个独立旅、炮兵4个旅、20个独立团及其他少量特种兵部队,总兵力约200万人。
144、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
145、中国军民在八年抗战中伤亡惨重,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在2亿人以上。
146、日至战争结束,军人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仅在中国大陆儿童伤亡数字就接近220万,其他因逃避战火、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
147、中国抗日军队中每5个中就有1个四川人,出川抗战的350多万川军,伤亡达64万多。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
148、国民党动用70万国军党发动了淞沪会战。
149、国民党新一军远征缅甸,以伤亡1.7万人的代价击毙击伤日军10.9万人。
150、你去问问那些狗杂种,都谁到过中国,到过中国的就地枪毙,以后都这样。
151、平型关大捷是平型关战役的一部分,平型关战役又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152、武汉上空曾爆发过持续时间仅次于不列颠空战的武汉空战。
153、国民党陆军有3,211,419名官兵壮烈牺牲,包括8名上将,41名中将,71名少将。
154、石牌保卫战从1939年3月设立江防军开始,到1943年6月石牌决战取得胜利止,历时5年,中间发生不下百场的战斗,战线铺漫到了整个鄂西宜昌辖区。
155、冈村宁次被蒋介石运作豁免了,活到了86岁无疾而终。
156、日本是公然侵略中国,苏联是幕后宰制中国,英国是设法弱化中国,美国则是陷在左右为难之中,与中国既合作又发生摩擦和矛盾,最后也加入了出卖中国的阴谋。
157、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中国与美国和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轴心作战,从这时起,中日战争才真正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158、皇协军/伪军,背地里又被人们称为“二鬼子”。
159、日至日,日军空袭延安共十七次,投弹约1690枚。
160、人比其它动物更高级更文明,战争本可不生,愿全人类不再战争,永享和平!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冷知识:围棋为什么黑子盘面185子为胜,而白子盘面177子就为胜?冷知识:围棋为什么黑子盘面185子为胜,而白子盘面177子就为胜?精英人运动百家号讲个让子棋的规则让子棋里,中国规则有个规矩是终局后黑子要贴还所让的子;如果按日本规则,让子棋却不用贴还目数。但是,有个很神奇的地方,这两种规则的结果却是一样的。在中国规则里,让子是事先放置在棋盘上的,对局双方是在争夺剩余地域,谁抢得剩余地域多,谁才算胜利。比如说,让二子棋,棋盘一共361点,双方争夺的就是359点,和棋是179.5点。对于白棋来说,180子就算赢了,但对于黑棋来说,由于盘上已经有两个黑子,所以,得182子才算赢。我们计算时把让子折半,182贴还一子,也就是181半子胜。而日本规则的区别在于,日本规则数空,中国规则是子空皆地。 而事先让的子并不影响空,所以用数目法不需要贴还目。对了,应氏围棋规则也是子空皆地,但应氏规则让子棋不贴还让子,据说应昌期老先生设定棋规时,很霸气的说了一句:“让不动就不要让”。这话霸气是够霸气,但未免太粗暴了。再讲一个电脑围棋AI世界上围棋的ai是最复杂的,不但要判断死活,大小,还要判断厚薄。棋盘上所有棋的价值都是不一定的,原本是棋筋,几手后变弃子的事很多很多。加上任何棋类都比不上的超大棋盘,数学家一谈到围棋就要悲哀的表示,围棋的棋盘大小是19*19,那个变化多的呀……电脑计算力不提高没法打败人类。所以,别的棋类电脑已经把人类杀的落花流水时,围棋手们则很淡定,很愉快的BS着其它棋类,表示我围棋才是天下第一棋。但是突然之间,有一个叫zen的电脑程序出现了,这个zen在各路电脑程序比赛中冲关斩将,显示出了超强的实力,几年之后,这个zen已经达到职业棋手让4子的水平了。这个实力,可以说,80%的围棋爱好者已经玩不过电脑了。这根本就是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事了,于是大家开始悲叹,棋类ai的最后一个保垒也要被攻克了。zen采取的是一种叫做蒙特卡洛的算法蒙特卡洛算法是一种用随机数来统计概率的方法。举例来说:我们往一个1*1的方块里撒米粒,随意扔,撒3000粒时,可以看到米粒分布如下,根据阴影里与阴影外的米粒分布,我们算出π=3.16667当米粒撒到30000粒时,π=3.1436可以看到撒的米粒越多,π的值就越准确。这种模糊算法,太适合围棋这种需要天文数字计算量的游戏了。zen就是采用了这种思路,它在任意一个局面下,开始往棋盘互相乱扔棋子,这样下个N局,再找出胜率最高的一手。用这种办法,不用思考死活,不用思考大小,不用思考厚薄,围棋ai duang的一下子超越从前模拟人类的程序。从落后人类九子以上,一下变成只落后四子,进步如此之神速,围棋爱好者开始悲叹围棋超越人类的日子已经进入倒计时。然而实际呢,从zen受四子打败武宫正树开始算,已经三年了,电脑ai的发展并不如人想象的那么快,电脑围棋并未有任何突破性的进步。WHY?其实很正常,蒙特卡洛算法对于随机数的要求必须是数量级的提升,才能看到明显的变化,而越到后面精度的变化就越微小。这三年来电脑的计算力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吗?显然没有。而很明显,现在围棋与人类的差距远不是一个数量级能解决的,也许要提升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数量级才有可能比拟的 上人类。而提升这么多计算力……电脑ai超越人类又回到提升电脑计算力的死路上来了。所以,围棋爱好者仍然可以高枕无忧,电脑超越人类依然和以前一样遥不可及,大家依然可以愉快的BS的其它棋类,表示围棋仍然是天下第一棋。要超越人类还是等量子计算机问世吧。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精英人运动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在运动的路上,我们一起慢慢走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卫河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卫河,中国支流。因春秋时卫地得名,是由古代的白沟、永济渠、御河演变而来,发源于山西,流经河南、、安阳,沿途接纳淇河、等,至河北大名县营镇乡西北与汇合称。再流经山东临清入,至天津入。河道全长344.5公里,流域面积14970平方公里。
卫河流域概况
源出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南岭。上游原为大沙河,1958年后改入豫北的共产主义渠。干流起自河南省新乡县合河镇,以下称卫河。东北流经新乡、卫辉、浚县、 滑县、汤阴、内黄、清丰等市县,在南乐县的大张北集出省,入河北省境,再至山东省,在南陶的称湾沟处与漳河汇流。全长347公里,流域面积15 290平方公里。河南境内河长286公里,流域面积1 292平方公里。河宽40—110米。楚旺站多年平均流量8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89公斤/立方米
。今在南又挖成捷地减河,引洪水直接入海。
卫河源头考证
卫河,汉称白沟,隋称永济渠,宋曰御河,明称卫漕,清代因该河发源于春秋卫地,终止于天津卫,取其首末两端“卫”字而名之曰“卫河”,一直沿用至今。
通常所说的卫河是指新乡合河镇至河北馆陶县称沟弯一段,河南省志·地理志谓:长347公里,其中在河南省长240公里;
河南省志·水利志谓:河道全长344.5公里,流域面积14970平方公里。在河南省境内河长2865公里,流域面积14580平方公里。
。合河镇至皂角树一段100公里,当地称。
关于卫河的发源,业界曾有三种说法。
一说发源于之皂角村,这里是原运粮河(古永济渠,引沁水的人工河道,在大沙河源头下游)的起源处。历史上的运粮河由此东北流汇合新河、沙河、门河、洪水河至新乡县与卫河相接,这是按“河源唯远”的观点而定的卫河河源,后来,随着运粮河的改道,这种观点已成为史话。
二说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的。夺火在城南35公里处,原名铎壑,因春秋时为铎遏父的封邑而得名,后讹传,演变为夺火。此处高山林立,沟壑比比,古为永和隘,是陵川通往河南的咽喉。运粮河改道以后,卫河上游的主要干流为大沙河。
三说百泉为卫河之源。其实百泉只是卫河上游支流百泉河的源头。
在辉县市境内注入卫河。大沙河上游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坡陡、水急,新中国成立前又无固定河槽,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治理,并在上游的太行山中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群英水库。而的上游,正是净影峡谷。从卫河的所有支流来看,卫河显然不可能发源于百泉,因为这些支流都处在百泉的上游,而大沙河是卫河的第一个支流,理应成为卫河的源头。
卫河河道走向
卫河是水系之水系的主要支流,以大沙河为卫河上游的干流,河源出自山西省的南岭,在陵川县境内流域面积248.3平方千米,流域内均为山区,流向自北向南,流经夺火镇南部的槐树庄、河口、外荒等村庄,在省界附近有另一条小支流纸坊河汇入,此后出山西省境,进入河南省焦作市,经马安石水库调节,此后转向东流,纳入石门河、黄水河、百泉河后称卫河,
流经58公里,在灵泉碑入河南省境。
东流经焦作市的、、武陟县、修武县,的获嘉县、辉县、新乡县,至合河乡纳百泉河后始称卫河,分两支,一支为共产主义渠,另一支为卫河河道,流经新乡市的、、、,(原汲县)、安阳市的滑县、鹤壁市的,共产主义渠和卫河在王庄乡老关嘴合流。继续北流,经滑县、安阳市的汤阳县、内黄县、濮阳市的、等地,在南乐县大北张集出省。
继续北流,流入河北省境的,进入山东省聊城市的,复入河北省邯郸市的称沟弯与汇流后叫做卫运河,也叫漳卫河,以上河段就是通常说的卫河。再入山东省聊城市的冠县、,经河北省邢台市的和临清市省界,在临清市南汇小运河后,始为南运河,最后流注海河入渤海。
卫河河道特征
卫河干流在至称勾弯一段。平均比降1/9600。河道曲折率为1.78,流域不对称系数为1.34。卫河两岸支流分布极不对称,其明显特征是成一侧(左侧)支流特别发育的梳状河系。
右岸缺少支流,仅一些洼地和沟渠,左岸支流多,其中较大的支流有淇河、安阳河、峪河及沙河等。卫河水系发源于西部的太行山区,集水区主要在山前洪积平原。干流是沿着洪积平原和冲积平原转折地带的交接洼地,由西南向东北流。卫河的许多支流都是顺太行山东坡由西向东流,源短流急,山洪暴发危害较大。
河床比降由上段的1/2000逐渐降低到1/8000,最低为1/10000。卫河左岸支流均来自太行山东麓,源短流急,涨落时间短促,1958年开挖了引黄的共产主义灌溉渠,渠首在人民胜利渠渠口,经新乡合河镇,穿卫河、沿卫河左岸至老观嘴入卫河,后改为排洪河道,全长160公里。卫河右岸均为平原区。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道4条,流域面积100~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41条。
卫河的中、下游有柳卫坡、良相坡、长虹渠、白寺坡、小滩坡、任固坡等均为洼地,当卫河涨水较大,宣泄不及时可起滞洪作用。
卫河水文特征
卫河流域年降水量一般为600多毫米,西部太行山区可高达700毫米以上。年径流深在100毫米左右,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年径流变差系Cv值在0.45~0.67。卫河干流楚旺水文站28年资料,年平均流量为65.3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20.6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为1963年的64.8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为1979年的7.26亿立米。有记录的最大洪峰流量,干流西元村站日为1300立米/秒。最小流量,河水干枯,西元村站年连续三年出现断流,楚旺站年连续5年出现断流。
卫河主要支流
卫河及其左岸各支流,均发源于太行山东麓,上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缓,渲泄能力低。
汛期常沿共产主义渠、良相坡、长虹渠、白寺坡等坡洼地引洪滞洪,并顶托卫河右岸平原区小支流的涝水排入,造成两岸洪涝灾害频繁。
大沙河,位于县城北部,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该河自西向东,流经博爱县、焦作市、武陟县、修武县至新乡县()西永康北入共产主义渠,全长115.5公里。在本县境内长36.5公里,流域面积为450平方公里。上游河宽15米,下游河宽为30米,平均河深3米,多年平均径流深度为150毫米,是本县一条最主要的防洪排涝河道。由于大沙河发源于山区,支流分散,呈梳状形汇入。因山坡陡,水流急,历史上灾害严重。据1892年、1929年、1939年诸年记载:或因山洪,或因沁河决口,部分地区平地水深超过一米,大水流经修武县、获嘉县直达新乡,平地可行舟船数里,洪水泛滥面积达60万亩以上。1959年春治理大沙河以来,最大可过流量650秒立米(包括行洪区)。过水基本流量为80秒立米,枯水期流量一般为1-2秒立米。因焦作市化工厂、焦作市造纸厂、修武县造纸厂废水大量注入大沙河,故造成河水污染,水色混浊,含碱性较大,有碍灌溉农田。河床上游为粉沙壤土,下游为黑色重粘土。大沙河右岸逐步进行了绿化,成为绿色的防护林带,中间成为交通要道。大沙河治理之后,可灌溉面积为3.8万亩。排除内涝、改善治理盐碱地面积10万余亩。
蒋沟,位于县城西南,全长28.6公里,河宽13米,河深8米,系大沙河的平原支流。发源于博爱县留村,流经武陟县,到本县北高村北注入大沙河。在本县内的长度为8.5公里,流域面积128平方公里,可过最大流量为100秒立米。一般流量为0.1-0.2秒立米,河床易被水冲刷而决口。因此,培堤、护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大狮涝河,在修武县城南3公里处,河宽15米,深3米,系大沙河的平原支流。发源手武陟县大樊,流经武陟、修武,到获嘉县的狮子营人大沙河,故称为大狮涝河。自西而东全长49公里。该河原无固定河槽,系沁河大樊处多次决口而形成。据历史记载,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沁河决口于樊村,之后又多次决口,将大量的泥沙带入河道,大部分土地被淹,房屋倒塌,给人们造成很大危害。1965年,本县动员民工新开河床,又经1981年治理,达到设计要求,该河宽20米,深3米,在本县境内长21.2公里,流域面积34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深110毫米,基本流量为0.5秒立米左右,防洪期过水流量为40-50秒立米,最大可过水流量为80秒立米,水质尚好。大狮涝河治理后,减免内涝灾害10万亩。
新河,位于修武县境中部,修(武)焦(作)边界处。全长20公里,河宽10米,河深2米,系大沙河的平原支流。发源于修武县西的灵泉陂,自西向东到本县孔村东人大沙河,一般流量为0.5-1.0秒立米,流城面积为158平方公里。该河还担负着承受白马门河、阎河、瓮间河三条主要河道的山洪下泄任务。灌溉面积为0.8万亩,可减免内洪灾害2万亩。
陆村涝河,在修武县县城北,全长19公里,河宽10米,深2米。发源于焦作市大陆村西南地的巧妇泉和浊鹿泉,流量为0.6秒立米。历史上遗有故道。本县于1953年再次升挖,属排涝河道,1975年焦作矿务局于大陆村建九卫山煤矿,该矿投产后,将矿井水注入涝河,流量可达1秒立米,流经焦作市安阳城乡,到本县五里源乡朱营村入大沙河。遇旱两岸群众拦截提灌,遇涝洪水平槽而下,流域面积23平方公里,灌溉面积为1000亩。为充分利用陆村涝河的水利资源,1984年底,焦作市政府主持召开修武县、郊区、市水利局局长会议,决定新开挖河槽,引水至五里源乡,现大部工程竣工。
磨台营涝河,在修武县城西北,主要是排除磨台营村周围的涝水以及王母泉、柳树泉等泉的退水,全长8公里,河宽11米,河深2米。于1955年开挖,一般流量为1秒立米,枯水期仅有流量0.1-0,3秒立米,洪水期可过流量为10秒立米,该河由西北向东南至五里源乡大堤屯村入大沙河。两岸群众遇旱可提灌1000亩。
运粮河,于修武老县城南遗有故道,现仅长4公里,可引大沙河水从关爷庙至城东养渔塘。宋、元时期,该河曾名豫河。后以九道堰通丹水,又称小丹河。因其下游入卫河直达天津,以漕运为主,故改称运粮河。河道流经县城南门外,又东北流数里,始折而东行入获嘉境。明万历十三年,知县朱政于东关外建桥河上,以通行旅。历史上的运河是修武的一条水上交通大动脉,除运送漕粮外,商客可运各种货物经销。每到春天到来之际,绿柳沿堤,风景优美,沿岸城镇商业兴隆,时闻舟上谈笑之声阵阵,热闹非凡。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县张明远奏准,除航运外许民灌溉田亩。遇旱上游堵截,遇涝泄洪而下,水暴涨则有毁田伤家之患。民国时期,运河在本县长达17.5公里,流量4秒立米。1953年设立新乡运河管理局,对博爱、武陟、修武、获嘉四县境内的运河进行治理。过水流量30秒立米,本县的灌溉面积为2万亩,同时可排除两岸洪水。1959年冬,本县因搞引黄工程和开发大沙河工程,使历史上的千年运粮河失去了排灌能力。
清水河,在修武县县城东北30公里。对清水河的发源地历史上有不同的记载。1983年8月查实,清水河主要发源于辉县待王庙东北15公里的横山脚下,流量为5秒立米,流经待王庙时与清水河的第二个发源地修武县白鹿山涧散水汇合东南而行。历史上河宽20余米,水深1米多,夏秋雨季不能行人。这条河称瑶河,&瑶&、&峪&音近,故又名为峪河,流经辉县、获嘉等地。河水清彻透明,故称为清水河,现清水河被修、辉两县利用。
峪河南支,引辉县峪河总干之水,从辉县老磨庄起,流经本县方庄乡赤庄村、申国、丁村等,全长13公里。该河为地下渠道,部分为浆砌,部分为土石渠床,宽窄不等,一般为1-3米,灌溉面积6,000余亩。
三道河,位于方庄乡东北8公里,发源于修武县岸上乡斗水村黑山脚下,原属于清河水的散水,常年基流量为0.2秒立米左右,为开发利用山泉水,1965年秋方庄公社受益大队出动民工600余人,大干一冬一春,全部浆砌渠道一条,全长10公里,渠宽0.8米,高0.6米,修截留坝一处,除解决2,000余口人的生活用水外,还可灌溉土地1,500亩。
山门河,位于县城西北,该河为山洪排泄河道,平时无水,平均河床宽度16米,在本县该河长36.5公里,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
纸坊沟河,位于城北30公里,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境内,在本县全长65公里,流经云台山景区,在辉县市注入清水河(峪河)。为天然河床,流域面积为115平方公里,枯水期仍有流量0.5秒立米。洪水时期流量不等。平时水量被马鞍石水库所拦,水库积满下泄。该水库位于纸坊沟境内,黑龙王庙处,库容水量1,035万立方米。
大沙河,是卫河的最大最上游支流,属天然河道,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流经博爱、焦作、武陟、获嘉、辉县,经新乡县西北入共产主义渠。
百泉河,发源于河南省辉县市百泉村的百泉湖,湖北岸建有卫源庙,意谓卫河之源,曲折南流,注入卫河。全河均在辉县境内。
淇河,为卫河支流,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的方脑岭,流入河南省后,经辉县、,在淇门镇西的小河口东流入卫河。全长在新村站以上为129.7公里,集水面积2118平方公里。贺家村以上,河行于丘陵山区,坡陡流急,河槽多深潭,跌水很多,最大跌水在白王庙西,落差6米,河床比降大,自上而下,由1/200降至1/700。贺家庄以下,河道进入平原,比降骤减,两岸地势平缓,逐渐以人工堤防束水,以防山区洪水漫溢。淇河为山区性河流,洪水峰高量大,新村水文站观测的最大洪峰流量为1956年的3590立米/秒,每逢涨水时,经常因卫河顶托而漫溢。日最小流量为日的0.08立米/秒。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8年的资料,淇河新村站的年平均流量为16.96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5.35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为1956年的16.46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为1979年的1.38亿立米。
安阳河(洹河),是卫河的较大支流之一,源于林县太行山麓的清泉寺,东流经林县及内黄西部,于赵庄西注入卫河。河道全长140余公里,流域面积192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区的流域面积占70%。干流流出清泉寺,经善应、高平出山地。在善应以上无可靠水源,干旱时,经常干枯断流;善应以下,有大量泉水自两岸河床中涌出,过去一般能使水量保持在5立米/秒以上。上游河道行于丘陵之中,岸坡较陡,河槽深约8米,宽达150米,呈槽状,坡降在1/400米以上。高平以上左岸北方山有天喜河注入,高平以下,到东麻水,左岸有“粉红江”河注入。据年27年来的资料,安阳河(安阳站)的平均流量为11.23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3.54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为7.62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为1.9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仅为最小径流量4倍。该河由于泉水补给较多,不管是径流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都比其他河流来的均匀。据历史记载,安阳河最大洪峰流量,1922年曾出现过2070立米/秒,1963年和1956年的最大洪峰流量都超过1000立米/秒。安阳河在考民屯以下,两岸开始有堤防束水,在洪水较大的年份,河槽远远不能容纳,洪水漫溢成灾时有发生。
峪河,是卫河上游左岸的一条山洪性支流,源于山西省陵川县人都陵,在辉县峪河口流出太行山后注入卫河上游,全长76公里,流域面积558平方公里。上游切入太行山地内,水流湍急、多谷坎、瀑布,其中最大的黑龙潭瀑布,跌水60余米,蕴藏水力资源丰富,过去常年流量约3~5立米/秒,可保证供给下游的稳定用水。峪河口站年平均流量为4.06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1.28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为1956年的3.62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1979年的0.441亿立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出现的最大洪峰流量为日的2240立米/秒。历史上曾出现的最大洪峰流量为1929年的3900立米/秒。干旱季节,河水干枯,、1962等年都出现过断流。
汤河,也是卫河的支流之一,源于西部牟山东麓,于西元村注入卫河,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1150平方公里。上游流经丘陵区,河谷深8~10米,宽40~80米,坡降由1/400渐降至1/1000,有一定的水力资源。1956年的洪水流量估算为1630立米/秒,一般洪水不漫溢。下游平原区,坡降则为1/0,水流缓慢,虽有堤防,但遇到较大的洪水,有时也发生漫溢现象。
新河,源于山西陵川县,流入河南省后,经博爱到修武,向东流入卫河上游的运河,在修武水文站以上,河长84公里,流域面积1287平方公里。上游为山区,两岸陡峻,洪水无漫溢现象。出山以后,河槽宽浅,一般不到2米深,两岸虽有土堤束水,但排水能力低,遇到稍大的洪峰,就会漫溢成灾。近20多年的实测资料,新河在修武站年平均流量为4.03立米/秒,年均天然径流量为1.27亿立米,年最大径流量1964年为3.14亿立米,年最小径流量为1960年的0.395亿立米,最大洪峰量不大,日仅有203立米/秒。每年到枯水季节,河水经常干枯而断流。
武家湾河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发源于陵川县正东边缘古郊乡的窄棱坡、横水乡和八犊岭一带。流域面积66.79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长50公里,陵川境内河床平均宽约40多米。流经陵川县横水河、马圪当乡,出境后流经河南省辉县市平田乡汇入卫河。
北召河,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发源于陵川县和村、刘家庄等地。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主河道长10公里,河床平均宽50多米,流经陵川县平城镇,出境后,流经壶关县树掌、神郊、桥上等乡镇注入卫河。为季节性河流。
香磨河,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发源于陵川县东部山区冶头乡黄松背、赵迪岭、棋子岭一带。流域面积118.3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长30公里。河床平均宽30多米。流经陵川县冶头、六泉两个乡镇,经河南辉县三交口一带注入卫河。
另外,河南省境内,有两条引黄灌溉渠道,由于其排水入卫河,因此也视为卫河支流。
人民胜利渠,是在黄河下游兴建的大型引黄灌区,大部位于新乡市辖区内黄河冲积平原上。灌区于1951年兴建,南起黄河,北至卫河,西至共产主义渠,东至柳青河,总面积1422平方公里,辖豫北武陟、获嘉、新乡、原阳、延津和新乡市郊区。渠首建在黄河北岸秦厂大坝上,为五孔钢筋混凝土开敞式闸门,经过几次加固,正常引水流量已由原设计40立方米/秒扩大为55立方米/秒;加大可达到8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由原设计72万亩扩大到88.5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3.3万亩。总干渠由渠首到卫河全长52.7公里。灌区排水入卫河。
共产主义渠,因冀、鲁、豫三省人民弘扬共产主义精
共产主义渠浚县屯子段
神共同修建而得名,原为引黄济津和引黄灌溉工程。该渠从焦作市武陟县秦厂起至浚县王庄乡老关嘴入卫河,全长156.5公里(另:172.7公里
郊沟河,是淇河的一级支流,属淇河支流淅河的上源,在山西省境内为独立水系。郊沟河发源于长治市壶关县东井岭乡岭后底村西,河流先向东北流过常行、崔家庄,而后朝东经大坪、大会、磨掌、芳岱、西柏板、土谷堆、盘底、桥上、大河、杨家池、东川底、南坡等村,在南坡村东流出山西省境,进入河南省林州市称为淅河,在流过林州市合涧镇后,转向东南,在林州市河口村南注入淇河。郊沟河全长88千米,其中在长治市境内河长55千米,流域面积584 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发源于平顺县东南部杏城乡东坡上村的石河沐河,流域面积125.35平方千米。郊沟河流域各流小沟内多处泉水出露,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桥后沟又称&八道水&,发源于平顺县杏城乡西安里,是郊沟河山西省境内清水流量最大的支流,清水流量0.38立方米/秒左右,郊沟河清水流量0.50立方米/秒。年平均输沙量为45.2万吨。流域内有小(1)型水库1座(磨掌),旱井18147眼,旱池265个,以及七里栈供水工程等4个提水站等水利工程。磨掌水库位于郊沟河上游树掌镇磨掌村,1960年7月竣工,属小(1)型的,总库容53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2平方千米。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31米,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标准达300年一遇。七里栈供水工程将流域内的七里栈泉水提引到壶关西部浊漳河流域的缺水区域,解决约13万人饮水困难及部分工业用水,提水流量0.106立方米/秒,是壶关县较大的供水工程之一。
桑延河发源于壶关县鹅屋乡洞上村,经鹅屋、黄崖底村由北向南流入河南辉州市,境内河长11.3 千米,流域面积52平方千米。
卫河河道变迁
晋代以前,豫北卫河水系还未形成,当时太行山东麓的清水、淇水和洹水都流入古黄河。东汉建安年间,曹操于淇口作堰遏淇水东北流入白沟,以通漕运。晋代又将清水从入黄河改为东会淇水入白沟。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利用清水和白沟开挖永济渠。北宋以后,更名御河。元末明初,始称卫河。
海河水系形成以后,各支流水系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历史上流经河南省境的水系变迁情况如下:
(一)卫河与南运河,卫河前身为白沟,也称宿胥故渎,原为黄河故道。清河为南运河前身,也在黄河徙宿胥后形成,因水清而得名,河徙以后水源缺乏。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于枋头(今浚县西南头、西方城村)附近建筑渚截河水,使改流入白沟,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条大河。以后为了保证这条河流的水量,保持航运畅通,历代不断开辟水源,致使此河本身随之不断引伸和发展变化。如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开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沟,目的是增加白沟的水源以利漕运。至于淇水以西的卫河河道,原名清水。建安年间,仍为黄河支流,但《水经注》记载,不仅清水与淇水会,丹水也向东分出一些支沟注入清水。这是建安以后,为了增加白沟与清水运道的水原而逐渐向西引伸的。《水经注》所记载的清水和白沟基本类同今天的卫河,只是白沟下的清河个别河段与今南运河不同。隋大业四年(608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入清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又向南北两端进一步引伸扩展。其南端是引沁河入清河,目的是增加水源,这时的卫河,即海河南界向南扩展得最远时期。但为时不久,沁河淤废,不通卫河。唐代的济渠,宋、金、元的衡河,明以后的卫河,仍以清、淇水为主流。
卫河航道航运
卫河属海河水系,发源于山西省晋城县,流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4省,由山东省临清市入南运河后,经天津注入海河,全长966公里,在河南境内贯穿博爱县、焦作市、修武县、获嘉县、新乡县、新乡市、汲县、淇县、浚县、滑县、汤阴县、内黄县、清丰县和南乐县14个县市。
卫河的前身基本上是隋代大运河的永济渠,在曹操开凿白沟的基础上,利用一些天然河流和早期黄河故道加以联缀而成。古代,漕运、商运甚繁,帆樯往来,络绎不绝。近代,仍是豫北地区与天津之间物资交流的重要航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拨款多次整修,在共产主义渠(共产主义渠:1958年建成,由武陟县引黄河水,在新乡市合河建闸,穿越卫河,由市北东流,到浚县屯子入卫河。1963年停止引水)引黄工程未停用前,卫河年运输量约70万吨。
新乡市以上,卫河水浅桥低,不能通航。新乡以下至淇河口,河槽底宽50米,洪水期水面宽70米,水源主要引自黄河,河岸平缓,有较好的纤道;但泥沙较多,淤积严重,每5~7年淤高0.7~1.2米,对航行不利。淇河口至老观嘴,大部分河段水位深,流速小,航行条件较好。老观嘴以上10公里处,有段河道为石质底,水流急,称溜子河。滩大水浅,航行困难,易出事故。1964年,对孤石井、水车井两滩进行爆破,炸出航槽360米,石块1560立方米,挖出碎石1000立方米,扩大了通航能力。从老观嘴至大北张,河槽底宽50米,洪水期水面宽100米,水深流缓适于航运。
卫河水源除来自运粮河、大沙河、安阳河和百泉外,主要由人民胜利渠(人民胜利渠:建于1952年,由武陟县引黄河水,到新乡市区入卫河。济卫水量为23立方米秒,使卫河通航能力提高,客轮直达新乡市。1958年下半年,济卫之水转为共产主义渠输送)从黄河引进。新乡市以下,可通行载重40吨以上的木帆船和轮驳船队,1962年前,客轮定班来往于新乡市至浚县间。1963年,引黄济卫的共产主义渠停止放水,卫河水量大减,部分航段只能季节通航。1969年,卫河航运处撤销。
安阳河是卫河的重要支流,木帆船常年可由卫河入口航行至安阳市区,随着卫河航运的停止而终止运输。
汲县港。该港位于汲县城北门外的卫河北岸,紧靠主航道。港区平坦宽阔,停泊区长250米,宽30米,水深1.5米,港内流速缓慢,历年很少结冰,河堤呈斜坡,装卸货物可全年正常作业。这个港距京广铁路汲县站2.5公里,汲县以下各地的货物大部由此转运,是铁路与航运货物换装接转的主要港口。每年吞吐量均在35万吨以上。共产主义渠建成后,在离原港1公里处又辟新港,码头为共产主义渠堤。大桥以下,北岸长990米,宽20~25米;南岸长172米,宽25米。大桥以上北岸长794米,宽20~30米;南岸长175米,宽30米。通往港区有京广铁路汲县站至码头的铁路专用线1800米。其中连接车站段1350米,宽20米,末段450米,宽100米,到1963年11月,可通车870米。除铁路专用线外,另有4条集运货物的道路:小堤路,长490米,宽5米;大桥北侧路,长224米,宽4米;排灌机械厂路,长962米,宽6米;闾祖阁路,长1052米,宽8米。汲县港码头及集运货物的道路,原由汲县交通科码头管理所管理,日,改由省交通厅直接领导。码头的收费、维护等事宜,由航运部门负责。同年11月15日办完交接手续,从此,汲县港全部由卫河航运管理处管理。
新乡港。该港位于新乡市,分新老两个港区。老港区在市区内,即老卫河港区,新乡航运站设于此,经管港站的运输装卸业务。港区内场地狭窄,装卸作业不便。1959年6月调查,该区有两处停泊区:第一停泊区从解放桥到华北纪念桥,长350米,河道最宽31米,最窄17米;第二停泊区自华北纪念桥至平原桥,长450米,河道最宽45米,最窄20米。主航道与停泊区没有明显划分,停船数量以能保证航行船只安全进入码头装卸货物为限,船舶调度较困难。该区水势平缓,最小水深1米左右,可停靠载重40吨木帆船和小型客货轮船。港区内有斜坡式码头2座,一停泊区码头长130米,二停泊区码头长180米。大部分船只装卸货物是借用河两岸的河堤。港区有小型仓库,临时存放货物。新乡至浚县间,常年有固定客班往返,旅客甚多。1959年货物吞吐量为33万吨,运送旅客约6.8万人次。港区有大桥4座:解放桥,长33米,通航桥孔30米,净高3.3米,桥下水深1.9米,船舶通行无阻;华北纪念桥,长28米,通航桥孔10米,净高2.05米,桥下水深2.7米,船舶通过困难;铁路桥、平原桥,对船舶通过影响不大。
1958年,卫河共产主义渠建成,在新乡市白小屯,形成了新港区。该港区停泊区域大,停靠船只多,装卸作业场地宽阔,附近有卫河航运管理处新乡船厂。但自1962年引黄济卫停止放水后,未能投入使用。
卫河水利概况
卫河河道治理
1949年5月,浚县培修柴湾、道口、苏村等6处险堤,做土方1.27万立方米;汲县进行了46处险工加固,做土方2.5万立方米。1950年春,开始修建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渠首闸位于武陟县秦厂东南黄河滩地,闸5孔,设计引黄流量40立方米/秒,灌溉、济卫各半。日正式放水,改善了卫河航运条件。1955年按“淇门至道口段卫河防汛确保左岸,道口至老观嘴确保右岸”要求,对薄弱堤段进行培修,至1956年春共培修加固堤防土方284万立方米,投资189万元。日~8月4日,卫河上游降雨250~570毫米,形成卫河特大洪水,堤防漫决,良相坡、柳卫坡、长虹渠、白寺坡一片汪洋,内黄县城被洪水围困半月之久。受灾面积609万亩,死伤349人,塌房16万余间。当年冬至1957年春进行修复,完成土方500多万立方米,国家投资300余万元。卫河右岸从浚县嘴头村到清丰县苏堤村北修建二道防线,堤长592公里,修建后能保护二道防线以东耕地70余万亩。为保证新乡市防洪安全和工业生活用水,1957年冬在新乡县合河镇修建卫河拦河闸2孔,设计下泄流量100立方米/秒。
年开挖共产主义渠。渠首闸于日竣工;总干渠分两期开挖,自渠首闸至汲县小河口和由小河口至浚县老观嘴村入卫河,全长172.7公里。年,在共产主义渠上修建刘庄节制闸1座,共9孔,总净宽38米。设计过水流量400立方米/秒,校核洪水流量500立方米/秒。共产主义渠开挖后,由于引黄蓄灌造成豫北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大面积盐碱化、沼泽化。经冀、鲁、豫3省协商,1962年3月,关闭共产主义渠首闸,停止引黄后,共产主义渠变成单一排洪河道,使共产主义渠、卫河在小河口以上洪涝分家,减少了渠南岸(包括新乡市区)的洪水威胁。1963年8月,漳、卫河流域连降特大暴雨,共产主义渠合河水文站出现最大洪峰流量1350立方米/秒,淇县新村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5590立方米/秒,致使卫河干支堤防漫溢决口330处,长1298公里,平地一片汪洋,京广铁路冲断,停车2天,重灾达20个县市,受灾面积90351万亩。新乡、安阳两市区被淹,城内水深0.2~0.5米。1963年11月~1964年7月,堵复55处较大决口,培修加固16处漫溢堤段,退建9处卡水堤段,整修扩建12处较大护岸,整修涵闸22座,新建村围177处,救生台127处,共完成土方696万立方米,砌体3.4147万立方米。
人民胜利渠和共产主义渠多年来引黄大蓄大灌,泥沙大量沉积,使卫河淇门以上平均淤高2米,内涝排泄不畅,地下水位上升1.5~2.5米。沿河盐碱地沼泽化面积发展到464万亩,为原有盐碱地面积的2.5倍。1962年完成新乡县合河镇至汲县下马营清淤工程,长6337公里和8处裁弯取直工程,缩短距离11.86公里。地处下游的安阳地区,年对卫河淇门至老观嘴81.3公里清淤和3处裁弯工程。两工程共完成土方1002.2万立方米。年3次经卫河引黄济津。共引水5.14亿立方米,引入沙量630万吨。输水后,卫河淤积较重,年对卫河西孟姜女河口至小河口清淤69.3公里,做土方430万立方米。1978年治理浚内沟口至徐万仓段长117公里,设计排涝标准为3年一遇(浚内沟口为700立方米/秒,徐万仓为1000立方米/秒);防洪流量浚内沟口至安阳河口2000立方米秒,安阳河口至徐万仓段2500立方米/秒;设计堤距400~500米,堤顶宽8米,高出设计水位1.5米。工程由冀、鲁、豫3省组织施工,开挖水下土方长68.85公里,裁弯13处,缩短河长23公里,修堤123公里。年共完成土方4393万立方米。年,又进行堤防包淤31.5公里,对13处穿老河新堤加筑戗台,维修堤防52.6公里,共完成土方141.5万立方米。建筑工程计有新建、改建中型防洪排涝闸11座,排涝闸24座,改建扬水站158处,埋设地下混凝土管29.4公里,新建、接长大桥5座,护岸9处,长1832米,1983年全部完成,共完成混凝土方17817立方米,砌石45409立方米,土方4534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8059.6万元。年,为向天津送水,经卫河引水3.75亿立方米,引入沙量477万吨。1982年6月对西孟姜女河口至老观嘴长146.5公里卫河清淤。全河工程于1983年汛前竣工,共完成土方882.5万立方米。
70年代以后,新乡管理段共完成岁修工程土方327万立方米,砖石方2.57万立方米,锥探灌浆堤防45.2公里,灌入土方2万立方米。安阳管理段共完成岁修堤防133.95公里,整修险工118处,长28公里,锥探灌浆堤防55.2公里,钻孔14.3万个,清除隐患2.76万处。到80年代,泄洪能力达到上自合河至小河口段,共产主义渠为1500立方米/秒,浚县淇门至老观嘴段,共产主义渠和卫河合计为750~1000立方米/秒,老观嘴至浚内沟口段为1500立方米/秒,浚内沟口以下达立方米秒,比1949年前提高3~5倍。
在支流治理方面,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4条,其中淇河、汤河、安阳河3条在大水年后进行了一些堤防培修和险工护岸工程;淅河为淇河支流,全在山区,没有进行过治理。100~1000平方公里支流41条,50年代治理十里河、沦河,60年代治理蒋沟、新河、大浉涝河、硝河等15条,70年代治理石门河、杏园沟、志节沟等8条,80年代治理东、西孟姜女河、浚内沟等5条,共计已治理30条,一般都达到3年一遇除涝和10年一遇防洪标准。
修建行洪、滞洪区
50年代初期,为减少洪涝灾害,将良相坡、长虹渠、白寺坡、小滩坡、广润坡5处洼地扩建为正式行洪、滞洪区,滞洪总量5亿多立方米。
(一)长虹渠滞洪区位于浚县、滑县境内太行堤与卫河右堤之间,滞洪面积125平方公里,蓄洪量1.46亿立方米。
1954年修建围村堤27个,长20余公里,堵复太行堤缺口14处,加固卫河右岸堤防,共完成土方42万立方米。进洪口设在淇门。1956年3月在淇门作行洪道控制工程,行洪道口宽305米,从进洪口西至申店修隔堤4400米,加高太行堤2187米,新建和加高围村堤29处,修建道口退水闸和桥涵118处。道口退水闸4孔,每孔高、宽各3米,闸底高程57.29米,闸门原为木闸门,1983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闸门,泄水量117立方米秒。1956年大水后,修建曹湾砌石溢洪堰,长800米,堰顶低于附近堤顶1米,溢洪时,临时拆除堰顶上上堤。计共完成土方263万立方米。
(二)良相坡滞洪区位于淇河与卫河之间淇县、汲县境,1955年4月在淇县境修有口宽500米的阎村溢洪堰和围村堤21个。1956年、1963年、1982年大水后修复的工程和增建新的安全设施,共建成淇县城关和西岗2处防洪堤,分别长14公里和74公里;围村堤22处,总长306公里;救生台16处,面积3.19万平方米。汲县有10个村建有庄台。溢洪淹没面积为71平方公里,蓄洪量达0.585亿立方米。
(三)白寺坡滞洪区1955年7月,河南省卫河滞洪区防汛指挥部将浚县小河附近卫河左堤与同山、白寺、屯子一线西部丘陵区之间划定为白寺坡滞洪区。1960年共产主义渠开挖后,将白寺坡一分为二,东部白寺坡部分面积1095平方公里,蓄滞量1.43亿立方米。修围村堤18个,救生台92个。1956年大水后,1957年原有围村堤、救生台和付庄堤普遍进行加高,并修建王湾溢洪堰长300米,完成土方63万立方米,投资32万元。1963年大水后,1964年修复坡内围村堤、救生台和付庄堤决口,完成土方40余万立方米。
(四)广润坡滞洪区位于卫河支流汤河的汤阴县境。pp1956年修建围村堤16个。滞洪量0.64亿立方米,淹地47.5平方公里。
(五)小滩坡行洪区位于卫河右岸浚县、内黄境内,1956年修建围村堤10个,长122公里,救生台112个。行洪淹没面积为99平方公里,蓄洪量达0.84亿立方米。
(六)共西行洪区1960年5月共产主义渠开挖后,将原白寺坡滞洪区一分为二,共产主义渠以西部分(涉及20个自然村,耕地8.23万亩)形成共西行洪区,可蓄洪0.47亿立方米,淹没范围100平方公里。
卫河蓄水工程
汤河水库,汤河水库位于汤阴县西卫河支流汤河上。库区为鹤壁市郊区,控制流域面积162平方公里,为浅山丘陵区。1958年动工,1959年基本建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27.2米,并同时完成了溢洪道及东西输水洞。1976年进行了除险加固,防洪标准按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6200万立方米,大坝增厚并加高1.3米,坝顶高程1221米,做防浪墙高1米。主溢洪道侧堰加长至110米,底高1142米。并在大坝左端开副溢洪道,底宽50米,底高103米,建堵坝高9米,遇超5000年一遇洪水时,破堵坝泄洪。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6万亩,实灌7.3万亩。
小南海水库彰武水库小南海、彰武两水库是卫河支流洹河(又名安阳河)干流上的两座梯级水库。小南海水库位于安阳县西南3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850平方公里,是座防洪调节水库。彰武水库在小南海水库下游10公里,控制区间面积120平方公里,是以灌溉、工业用水为主,结合防洪、发电综合利用的水库。因位置重要,按大型水库管理。  1959年11月由水库指挥部提出水库扩大初步设计书,规划小南海水库以百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8960万立方米。彰武水库按30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3710万立方米。小南海大坝采用宽粘土斜墙堆石坝。河槽覆盖砂卵石厚3~5米,采用截水槽防渗。坝顶高程183米,坝高49.2米,坝顶防浪墙高1.2米。溢洪道位于左坝头,傍山开挖,为侧堰式陡槽溢洪道。输水道位于坝右端,坝下埋管,洞身直径3.05米,马蹄形,最大泄量128立方米/秒。彰武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主坝长730米,坝高26.3米,坝顶高程135.8米,防浪墙高1.2米。  副坝位于主坝左端,长608米,坝顶高程137米,溢洪道位于右岸坝头,输水道位于主坝右端,坝下埋管,洞身直径2.6米,为蛋形,泄量72立方米/秒,兼做灌溉、发电及泄洪用。水电站装机两台,各800千瓦。  两水库于1958年由安阳县组织群众兴建,1959年10月交省水利第二施工总队施工。因抢进度,彰武大坝采用水中倒土法施工,因排水不善,曾出现两次较大滑坡,达2万余立方米。小南海大坝砂料过渡层掌握不严,堆石空隙过大等。当年汛前水库勉强拦洪。1962年基本完工。  1963年出现大水,两水库蓄水位较高,两大坝均出现较严重裂缝,彰武大坝下游承压水高,台地沼泽化严重。后于1964年进行了加固,对两大坝裂缝进行了开挖回填、彰武大坝增加减压井41眼,控制了坝基渗流。为发挥两水库兴利效益,1968年小南海水库安装输水洞闸门,1974年彰武水库溢洪道增建泄洪闸5孔,闸门高12米,宽8.4米,最大泄量4200立方米秒。  1975年豫南大水后,安阳地区水利局提出两水库临时渡汛保坝工程设计,于年施工。小南海大坝加高1.8米,溢洪道泄水陡槽降低,泄量由2900立方米秒增加到6600立方米秒,经核算防洪标准可达千年一遇洪水。  彰武水库大坝加高1米,防浪墙高1米,总库容7000万立方米,可防御200年一遇洪水。为防御200年以上洪水,副坝作炸药室102个,必要时破副坝泄洪。  两水库累计完成土方264万立方米,石方197.2万立方米,混凝土0.78万立方米,总投资5577万元。  两水库建成后,发挥了一定效益,1963年8月上旬出现罕见大水,小南海水库入库洪峰3230立方米/秒,经两水库调蓄后,彰武水库仅下泄480立方米/秒,削减洪峰85%。  1982年8月上旬,小南海水库入库洪峰1618立方米秒,经两水库调蓄,彰武水库下泄819立方米秒,削减洪峰49%,大大减少了下游洪涝灾害,并保证了京广铁路的安全。水库灌区是古老的万金渠灌区,灌溉土地12/8万亩,库区已是粮棉之乡。水库常年向安阳电厂、钢厂供水4立方米/秒。  彰武水库因防洪标准低并存在质量问题被列为全国重点病险水库。.
牛汝辰.中国水名词典:哈尔滨地图出版社,1995:91-92
.焦作日报[引用日期]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第三卷) 地貌山河志: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 00,1994:第三章 河 流
第五节 海河水系
.大河网[引用日期]
.长治市地方志[引用日期]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河南省志·第27卷水利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第一章 水情
第二节 河流特性
四、南运河水系河流
修武县志编纂委员会.修武县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 10: 第二编 地理
第三章 自然地理
第四节 水文
.晋城在线[引用日期]
.晋城在线[引用日期]
.晋城在线[引用日期]
.淇河晨报[引用日期]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河南省志·第27卷水利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 : 第六章 自流灌溉
第一节大型灌区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第27卷水利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第一章 水情
第一节 水系变迁
三、卫河形成
河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河南省志.内河航运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第二章 港口 码头
第一节 港 口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河南省志·第27卷水利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 : 第四章 河道治理
第十三节卫河
一、 整治工程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河南省志·第27卷水利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 : 第四章 河道治理
第十三节卫河
二、 修建行洪、 滞洪区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河南省志·第27卷水利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第三章 水库
第二节 中型水库
一、 0.5~1.0亿立方米水库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是水...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棋子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