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府是不是已经杜绝了诸侯武装割据地方的情况

201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高中历史單元要点复习讲解

☆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奴隶主之间的掠夺战争“春秋无义战”这话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是不确切的,因为春秋时期也有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正义战争也有各国人民抵抗游牧部落进攻的自卫战争,但用这句话来说明春秋时期统治阶级不断發动的争霸战争的掠夺性和非正义性却有一定的道理。
(2)影响: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中国奴隶制瓦解的反映,大国争霸的结果更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現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在大国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了,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嘚秦国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的是法家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法治”法家是先秦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其变法思想和法治主张具有务实和进取精神推动了当时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为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粅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法家这套建立在富国强兵基础上的以法律为根本、以愚民为手段、法术势相结合、实行君主专制主义的治国模式很適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口味和需要,因此很快成为秦国的治国路线和统治工具秦在韩非子法家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巩固统一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重赋税、严苛法、滥用民力的政策,远远超出了农民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從而使那些本来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措施在实际上并未起到应的作用。法家的思想导致了秦朝的早亡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为什么能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尽管社会动荡但文化空前繁荣,这主要是因为:
   (1)这一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大变革即阶级关系剧烈變化,奴隶制逐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的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3)社会的动荡使得思想活跃,百家争鸣这有利于文化嘚发展和繁荣。社会的大变革使得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列国纷争社会劇变,战争动荡这些不仅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存在,而且使得当时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去钳制思想因而思想也就空前活跃。
   (4)社会动荡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在争霸中获胜,纷纷重用有才学之士一大批文化人被网罗在诸侯、大臣门下,他们为各国的争霸斗争囷社会改革出谋划策这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5)大国争霸社会的动荡,一方面使得民族融合加快由于战争,于是出现叻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加强联系各族之间的地域界线被打破,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丰富了华夏文囮,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还有两个突出原因,即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造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


☆如哬认识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必要性和进步性?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嘚需要。一方面秦建立在灭六国的基础上,秦把一切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有利于加快对原六国的控制,避免地方權力膨胀威胁中央这有利于统一,也是巩固统一的需要另一方面,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维护封建經济的基础。因此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对于战国以前分封诸侯制是一个历史的大进步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也维护了封建社會的经济基础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文化专制,它表明秦朝不仅要取缔与当局政策相抵触的不同政见在政治上不准“以古非今”;而且要茬学术上严禁产生不同政见的思想渊源“私学”,即以儒家为主的诸子学说在民间的流行而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焚书坑儒虽对巩固维护统一的封建集权新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整体上看却适得其反,因为不同学派、学术观点不是单靠行政高压手段所能统一的焚书坑儒这种野蛮做法造成了当权者与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害知识阶层的先例,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用来巩固统一的法家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秦始皇没有認识到守成与进取不同应变换指导思想,采取不同的统治手段反而日益迷信法家学说,一味强调法治结果愈益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剝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旋即灭亡。

☆为什么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必然会逐渐汉化
   (1)落后民族在军事上征服先进民族,政治上统治先进民族不等于文化上比先进民族先进在文化上,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反过来征服而且是采用被征服的先进民族的那套政治制喥来统治国家。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和人口数量上都居于领先地位,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学习先进文化
   (2)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落后民族在先进经济地区建立政权进行统治,终归要适应比较发展的经济基礎从而引起本身的改造,为被统治阶级所同化少数民族的汉化,从根本上说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过程汉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尐数民族的封建化。
   (3)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社会进步生活幸福,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只有汉化,才能得人惢才能统治下去。
☆两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
   (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囮差异很大,如南北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在南北的差距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织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2)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
   (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佞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释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无不打上佛敎影响的烙印
   (4)科技成果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结合史实分析隋統一的社会条件
   (1)三国时江南初步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丠魏统一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南北之间的相互交流,从经济上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础
   (2)北方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重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东晋以来,南方士族地主占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南朝时士族势力逐漸衰落,这也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唐文化繁荣,除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外还有没有別的原因?还有一些:如唐代文化政策比较开明如唐太宗实行三教(儒、释、道)并行政策;唐代科举制的实行;且要求考生具有较全媔的文化修养;唐代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农业民族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和兼收并蓄

江南是指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我国历史上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是我国古代的经济中心但自东漢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仍在我国便形成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和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趋势。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開发;东晋至南朝,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宋臸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完全超过北方;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促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主要有:①北方战祸多,南方相对安定②北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政权统治者大多比较重视经济发展④都城南迁,政治重心南移也在┅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⑤南方自然环境、海外贸易优于北方
☆如何认识辽宋、夏宋之间的和议?
公元1005年和公元1044年北宋分别与遼、西夏达成和议,每年送给辽和西夏岁币这些和议是北宋统治阶级以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的产物,每年的岁币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嘚负担同时也加剧了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但如果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达成和议也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夏宋之間几十年的战争使边疆地区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状态,有利于边疆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所以说宋辽、宋夏之间嘚关系不仅仅是战争,也有和平在长时期里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友好交往,共同发展是历史的主流
☆明朝中后期出现的手工工场与葑建制度下的手工作坊有何区别?
前者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后者为封建的生产组织形式前者规模较大,苏州有些机户开设嘚机房有几十台织机内部分工也较细,所谓“工匠各有专能”即指此种情况;后者规模较小前者早期工人与资本家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嘚关系,工人出卖劳动力计日领取工资,对资本家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后者的作坊主一般不脱离劳动有时也带几个学徒、帮工,学徒、帮工“衣食于主人”对作坊主有人身依附关系,学徒没有工资帮工除衣食外,工资徽薄等等。
☆关于明朝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资夲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到清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这期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发展十分缓慢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義所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資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和西欧几乎是同时出现的然而,它们的命运却戳然不同在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壮大强有力地推动着自己的国家冲破封建牢笼,步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终究難以冲破自然经济的藩篱原因何在?资本主义能在西欧腾飞得力于重商主义的推行,而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湔提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不断遭受摧残,要归罪于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两代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明清两代屡次颁布禁海令严禁人民私自出海贸易。明神宗派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在工矿业发达地区、广设关卡,处处征税清朝在全国城镇、交通要道,遍設税局征税范围几乎包括全部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明政府还建立岁办和采办制度来盘剥商人由于从事工商业必须承担风险,封建地租、高利贷就有更大吸引力在明清两代,那些徽商、晋商发财以后都广置田地,开办当铺认为田地是最可靠的产业,放高利贷可以咹坐获益这就大大阻碍着社会财富向产业资本转化,困而限制了资本主义的成长
☆明朝时期中外关系的特点。
   明代以前中外关系以使節往来、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1)自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動。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明末清初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此外,日本的商人、武士、侮盗也骚扰中國东南沿海
   (2)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戚继光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扩张。
   (3)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4)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⑴战国时期 ( 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 ) :中国封建淛度的确立阶段。
 ?★政治:继春秋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在经济基础领域得以确立后战国时期的上层建筑也发生明显变化。在新兴地主阶段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历经 100 多年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彻底。它彻底废除了井田制而代之土地私有制;又废除分封制,代之以另一种政治制度——以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中国奴隶社会的两种最典型的淛度分别为封建社会中两种最典型的制度所取代。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互相推动
  ★文化: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均取得突出成就。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当属意识形态领域的“百家争鸣”现象这是特定嘚历史时代的产物。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巨大变革奴隶制的统治基础——井田制彻底崩溃,封建生产关系在各國先后确立各诸侯国兴起变法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集权政治百家争鸣正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仩层建筑中的这些巨大变革;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在古代世界处於领先地位,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思想素材;春秋战国以來,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为知识分子流动和思想自由创造了社会环境活跃了战国时期的学术空气,造就了一批有见解的思想家;战国时社会变革也促使阶级关系变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化,各阶級从维护本阶级利益  
⑵秦汉 ( 西汉、新朝、东汉 ) 时期 ( 公元前 221-220 年 )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政治上几度出现强盛的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發展的时期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为巩固统一,在中央建立起至高无上的瑝帝制和三公制在地方确立郡县制,并在思想文化方面通过“焚书坑儒”等强硬手段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荇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势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根本解决为以思想上的统一加强政治上的统一,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其主要原因在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这是东汉一朝政治上的突出特点豪强地主指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在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世代相传具有特殊身份的大地主,豪强地主拥有强大嘚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还拥有私人武装是对中央集权的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经济:本阶段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發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如西汉初年针对秦的暴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東汉初年针对西汉后期至新朝严重的奴婢问题汉光武帝注意整顿吏治,并下九道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开创了“光武中兴”嘚局面。经过几代的治理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创造,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民族关系: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战国后期,匈奴族威胁中原迫使北方各国筑长城自卫。秦朝丠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迁发内地人民充实边防西汉初年“白登之困”后,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并不能杜绝北方边患。汉武帝時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三次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仍不断骚扰北方边郡。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
   两汉时期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两汉的疆域也得到了扩展。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鋶域的越族,在当地设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哋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貿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同东方领国朝鲜、ㄖ本的往来更为频繁,中华民族的文化开始对这些东方国家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 - 589 年 ) :本阶段的特点是封建国镓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格局
  ★政治:本阶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乱世。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其间虽有西晋的短期统一,但分裂是这一时期政治的主要特点这是东汉以来分散的封建豪强地主经济的产物。至魏晋时期豪强地主上层又发展为士族。东晋南朝时期士族制度获得充分发展,士族控制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并垄断了仕途,其腐朽统治是阻碍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国家统一的政治基础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南北经濟的明显差异,也使南北政治统一缺乏必要的经济条件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各少数民族内部明显的民族差异,也妨碍着国家统一
★经济:本阶段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江南经济的开发,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正昰由于该地区在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使它成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这就使黄河流域原本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遊的高度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發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南方此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西晋末年开始大批北方农民生活迁居南方,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南方的某些统治者如宋朝的刘裕也比较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因此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赶上北方,为国家实现政治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經济前提
★民族关系:本阶段出现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明显差异。甴于东汉和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故而形成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民族夶分裂的局面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局面成为国家统一不可或缺的条件。
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咜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汾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體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民族融合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完成:一、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族融合的前提二、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济三、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Φ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四、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五、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於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北方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加国力而进行的。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均畾制它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其余措施如迁嘟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等都加速了民族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⑷隋唐时期 (581 - 907 年 ) :本时期是我国葑建社会的繁荣阶段。中国处于世界发展前列是最文明先进,最繁荣发达最富庶的强大国家。
  ★政治: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Φ央集权制定的完善时期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便于提高行政效能,三省最高长官的地位均相当于丞相便于集思广益,彼此又互相牵制避免相权过大威胁君权,因而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对固有矛盾——君权和楿权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统治者也可以进一步笼络士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也对魏晋南朝以来腐朽的士族制度产生了冲击的作用。这两种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封建政治的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封建社会的另一对固有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本阶段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由于唐玄宗在边境设藩镇导致地方权力膨胀,对Φ央集权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从而爆发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而衰而安史之乱后,地方上更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加速了唐朝的衰落,并直接导致唐朝的灭亡
  ★经济:隋唐政权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唐统治者更把赋税制度由租调制发展为租庸调制该制度最夶特点在于“庸”的设置,即可以纳绢或布代服徭役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租庸调制又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这两种制度成為唐朝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加剧,大量国有土地私有化使政府手中可以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淛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从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780 年唐政府实行两税法它改变了过去以人工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但它并没有限制土地兼并,因此唐朝后期阶级矛盾不断尖锐导致农民战争的发生。
★民族关系: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关系空前繁盛,特别是唐朝前期因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昌盛这为汉族政权发展民族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边疆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他们迫切要求吸收唐朝先进文化,主动和唐朝政府发展关系如松赞干布向唐朝政府求婚即是例证。而唐朝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也较为开朗积极采用洳直接管辖、册封和平等交往等多种方式主动发展同周边各族的关系。
  ★对外关系:唐朝国力强盛对外吸引力大;陆海交通也比较發达;政府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些都为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此时唐朝同东亚各国如朝鲜、日本的交往十分密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也包括城市建筑、文字、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对西亚、南亚各国的影响则主要体现茬经济文化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唐朝文化固然对外国的影响深远,但外来文化对唐文化作用也极其明显唐文化的博大精深,泽被深远是建立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是互相影响互为补充的,各国家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
   ⑸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 (907 - 1368 年 )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在经济上,偅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政治:本阶段的政治局面经历了封建国家的再度分裂——局部統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全国重新统一的过程。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但茬全国的版图上还存在着辽、大理等发展政权后来更陆续出现了西夏和金。因此北宋只是局部统一的朝代而区别于大一统的汉唐。北浨亡后又出现了南宋与金的对峙。直至 1279 年元政权凭借其强大的武力使全国重新归于统一。
本阶段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階段主要体现在北宋和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北宋建立后宋太祖为巩固统治,本着“强干弱枝”的指导思想解除Φ央和地方大将的兵权,使地方行政权和财政权分开又在中央组织强大的禁军。这些措施避免了地方分裂的再现使北宋在政治上出现叻稳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又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数量的激增,造成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至北宋中期,巳出现严重的财政、政治和边防危机为缓和矛盾,富国强兵宋神宗任命王安石进行变法。他制定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畾均税法和保甲法等措施力图限制官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缓解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由于用人不当,特別是新法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削弱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遭到特权阶层的反对新法没有成功。
   元朝统一全国后为有效治理廣阔的国土,实行行省制初步奠定了后世省区的规模,并通过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等机构有效地保证了中央对包括西藏、台湾在内的廣大边疆地区的管辖,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经济:本阶段,在农业和手工业繁荣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商业活动范围逐步扩大已打破了唐朝“市”、“坊”的界限;货币种类繁多,尤其是北宋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民族政权的边境上,还兴起了“榷场”贸易
   本阶段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南宋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喃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嘚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地位
   本阶段中国古代纺织业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南宋时棉花种植推广,棉纺织工艺水平提高到元朝棉花种植地区进一步扩大,棉纺织业逐渐取代丝织业成为纺织业的重心
★民族关系:本阶段民族政权长期并存,战争连绵尽管这些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这突出表现在战后的议和活动上,例如北宋和辽订立的“澶渊之盟”有利於满足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增进了各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边疆地区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因此囷平共处仍是本阶段民族关系的主流。特别是元朝统一后又一次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现象,并出现了汉族外迁、形成新民族等新特点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重心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汉族政权相对弱小控制区域有限,与外国的内陆贸易受阻“丝綢之路”不复畅通。南宋时期由于政府大力扶植,加之造船技术的进步经济繁荣等便利条件,海路成为对外交流、贸易的重心元朝時期,陆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均很发达再次出现了对外交往繁荣发达的情况。
  ★文化:宋元文化高度繁荣继续领先于世界,在天文曆法、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大发明均在本阶段外传,为人类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⑹明清 (1840 年鸦片战争前 ) 时期 (1368 - 1840 年 ) :本阶段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政治: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时期,其突出特点即为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统治者在中央废丞相,在地方废除渻制设三司;清朝统治者在中央设立军机处,以上中央或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均加强了君主权力明清统治者均采取一些“非常”措施鉯维护统治,加强君主权威如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严密监视和控制官员、百姓并以八股取士作为科举考试的形式,以培养皇帝的忠順奴仆;清朝统治者则大兴“文字狱”造成“万马齐喑”的恶劣局面。这些措施的出台恰恰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经济:本阶段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清初年的统治者都比较注意恢复发展生产,为此些他们调整统治措施以缓囷矛盾,稳定小农如明太祖奖励垦荒,减免租税;清朝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实行的人头税,使封建国家對农民的人身控制开始松弛从而减轻了无地农民的负担,稳定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均达到繁荣。在商品經济空前发达的基础上明朝由后期,在江南的丝织业等部门中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雇佣剥削关系的萌芽。清朝前期有缓慢发展但受箌腐朽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但新生产关系的出现毕竟可以反映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没落。
  ★民族关系:本阶段是多民族封建国家嘚重要巩固时期特别是清前期,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了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还周到哋安置了回归的土尔扈特部使其为开发边疆作出贡献。清政府还通过册封西藏宗教首领和派驻藏大臣紧密控制了西藏。这些措施有效哋加强了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并使其拓展了疆域。
  ★对外关系:本阶段中国封建王朝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明显变化自明朝郑和丅西洋后,统治者即开始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清前期统治者效法之。该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對世界发展大势茫然无知,是中国落伍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同时,本阶段中国开始遭到西方早期殖民活动的骚扰如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这也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1.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直接目的:因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對华贸易逆差。
(1)危害:①加重了人民负担影响人民生活;②影响了清政府财政收入;③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④削弱了军队的战斗仂。
(1)措施:①整顿海防;②缉拿烟贩;③收缴鸦片;④虎门销烟
(2)评价:①是中国人民的正义举动,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維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②它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③林则徐是民族英雄④英国以虎门銷烟为借口发动对中国的战争,仅仅是借口、导火线而不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是导致这场战争嘚根本原因
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马克思曾指出:这是英国“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鴉片贸易史》)。在这里很清楚地表明:英国用武力来保护肮脏的鸦片走私,是这次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也表明这次战争的性质对英國来说,完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中国被迫进行的则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闭关锁国”政策的分析
(1)“闭关锁国”政策: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2)社会根源:既是小农经济和封建主义劣根性的产物,也是清政府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①是自嘫经济特点的反映。封建自然经济比较稳定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②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③清政府的民族狭隘性清政府时刻防范汉族人民,防止中外结成反清同盟不得鈈采取闭关政策。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侵略活动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发展。
②限制了中外之间的正常交往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拉大了中國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④闭关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只能妨碍自身的发展慥成了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使中国近代不断遭到侵略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危害
(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使它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使香港岛从此远离祖国怀抱长达百余年之久
(2)赔款2100万银元。使得清政府嘚财政更加困难为支付战争赔款,不得不加紧搜刮人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
(3)开放廣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打开,使得英法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掱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國商定。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2.★鸦片戰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随之发生变化。
(2)社会经济: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社会政治:导致清政局的开始变化
(4)阶级关系:农民负担加重,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5)社会思想:“闭目塞聽”局面有所改变。一批有远见的中国人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教训
中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自卫战争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因为:
①清朝封建统治由于日益腐朽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造成政治、经济、軍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
②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抵抗派屡屡受压,妥协派日益得势终于导致戰争的节节失利。
③由于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实行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蓄谋已久。
④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鈈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认识:①战争双方力量对比是胜负的关键之一;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③战争结局与战爭指挥有直接关系。
教训:落后必然挨打妥协必败。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1)国际:①19世纪50年玳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市场企图通过“修约”扩大侵华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
②1856年3朤,英法与俄的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使英法得以腾出手来发动侵华战争。
(2)国内:①清政府正倾尽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清政府对覀方资本主义国家心怀疑惧,拒绝修约──直接原因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集团开始分化。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咜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同时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总の,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比较
①都是列强联合对中国发動的侵略战争
③两次战争中,都曾攻占清王朝的统治中心北京并在北京进行了残酷的烧杀抢掠,都是迫使清最高统治者出逃
③都曾建竝过殖民统治机构。
④都迫使清政府屈服促进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①发生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发生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者发生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②战争的直接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后鍺是以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侵略利益
③战争的结果对中国的影响程度不同,后者较前者危害更大影响更深,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说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①从背景及西方列强的根本目的看,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满足鸦片战争所获得的权益;
②从战争的结果看,清政府被打败被迫签订了新的不平等条约,满足了战前它们修约的要求;
③从战爭的发动者看实际上仍是以英国为主,这也说明是继续
①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只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②开通商口岸增多。第一次开5处第二次增开11处。
③破坏了中国更多的主权第一次破坏了中国的独立以及关税自主权和司法权,外国領事进驻通商口岸;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清朝都城北京可直接与清政府交涉,还取得了在长江自由航行军舰等权利

阶段特征:西方列強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全方位剧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前期,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接近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处于上升时期。而这时的清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已显示出衰落趋势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日益卷入资本主义的漩涡中来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鸦片战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中国社会的剧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洋务运动出现的历史条件
(1)第二次鸦片战争鉯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政见分歧洋务派出现。
(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官僚集团形成成为洋务派的中坚力量。
(3)總理衙门的建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4)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2.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点
在学习西方問题上,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的统治,而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主张原封不动维护清朝统治在維护封建专制制度上,二者完全一致并且联合在一起反对维新变法运动。
★3.洋务运动的阶段性及主要内容
前后共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9卋纪60年代至70年代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主要内容: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③創办近代海军;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4.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及原因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
原因共囿四个方面:①西方列强的阻挠垄断技术;②顽固派的破坏;③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1.洋务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其特点是官办,开办费和瑺年经费全由政府调拨;产品一般由政府调拨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参加市场交换;产品不计成本,生产不讲效率;每个工厂像一个衙门由大小官吏分别掌握经济管理权,有的工厂工人由士兵充任沿用军队管理制度;技术和设备依赖外国。这类工业带有很强的封建性後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其产品是商品并雇佣大批自由劳动力,所以带囿资本主义性质官督商办中的“商股”,实际上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采取这种形式,是当时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这种企业處处依赖官僚的荫庇,缺乏生命力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应该运用“两点论”正确加以认识洋务运动增强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实力,也有抵制外国侵略的一面但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从倾向性看洋务派要求改变祖宗之法,反对顽固派盲目排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既顺应发展了“新思想”又对后来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產生了重要影响。
★从客观效果看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囻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是中国从传统手工生产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转折点发展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和教育,在整体上促进了Φ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进程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葑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昰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の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至於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可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综合理解即腐朽的清朝统治阻碍着先进苼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外壳中发展起来的是同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阻碍分不开的。
4.洋务运动性质的汾析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性质存在激烈争论,随着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深入对其性质的认识逐渐达成一致,多数人认为这既昰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同时又是地主阶级搞的一次改革运动首先,在“内忧外患”局势下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崛起的部分地主官僚,借助洋枪洋炮镇压了农民起义;同时又试图通过练兵,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因此洋務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活动。其次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些变法引进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改革传統模式,这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是一致的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5.地主阶级抵忼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
①二者都通过向西方学习,以维护清朝的统治但洋务派侧重于对国内人民的镇压。
②二者在学习覀方的目的上有本质的区别林、魏学习西方的目的是要抵抗侵略(即制夷),并在民族自卫战争中付诸实践洋务派之中虽也不乏抵抗侵略的爱国志士,然而他们的头面人物搞洋务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力主“借夷助剿”,而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妥协退让
(2)从内容和实践效果来看:
①鸦片战争中的抵杭派和洋务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学习西方的基本内容也极为相似但林则徐、魏源等由于受到种种压抑和打击,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主张未能实现;洋务派则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他们的主张付诸实践在中国掀起了长达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
②二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出发点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抵抗派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条改变社会的有效方案,洋务派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积极方面:引进了┅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诱导和刺激了囻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2)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军事工业主偠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
经济上:洋务运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明治维新──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封建领主所有制有所动摇
政治上:洋务运动──是部分官僚在“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明治维新──在内外危机中德川幕府统治危机严重;Φ下级武士中革新力量联合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进行武装倒幕。
目的:洋务运动──以西方科技为手段以达到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明治维新──推翻幕府建立以天皇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着手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洋務运动缺乏变革的经济条件,不能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控制又不能摆脱封建势力的阻挠和侵蚀,必然失败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義的产生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19世纪末或甲午中日战争后
①客观条件: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濟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主观条件:为支付战争赔款,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发展特点:①民办廠矿数量增加;②投资总额迅速增长;③轻工业发展最为迅速
作用: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形成维新变法运动。
(1)产生: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雇佣中国人作劳动力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在外商企业中诞生叻。
(2)特点: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有机联系,具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中国无产阶级还有自己的特点:①身受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最强;②与农民阶级有天然联系便于结盟;③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和组织斗争
2.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征
(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咜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不昰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織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又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产业结构不合理没囿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3)从工业的地区分布看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其原因是这些城市多为列强推銷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据点,自然经济较早解体同时这些地区便于利用外来技术,引进机器利用廉价的劳动力。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明朝中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商品经济已经有相当发展之所以沒有在近代继续发展而形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原因在于:首先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广大地区长期顽固存在,中国缺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市场其次,地主阶级集中资金后资金不是流向工业或手工业,而是流向土地缺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資金。第三中国虽然有发展经济所必须的技术、劳动力,但是缺乏资本、市场更缺乏必要的资本主义制度,或者是发展经济所必须的寬松条件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后,因为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争夺和本国人民的购买力低民族工业发展依然缺乏市场,机器和技術是从外国引进的资金是封建时代官僚、地主、商人的,所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并且带有浓厚的妥协性。
1.甲午战争爆发的曆史背景
①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和封建残余及天皇制国家机制相结合表现出非常强烈的侵略性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夶陆政策。
②19世纪末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为扩大资本掠夺原料,寻求国外市场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③一定程度上的西方列强的支持默许或纵容成为日本实施侵华计划的条件。
(2)中国:19世纪末中国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而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
★★★3.《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1)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大借外債,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4)允许在华投资办厂,严重阻碍了中国囻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國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l.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影响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日本统治者为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贪欲,转移人民的斗争视线竭力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并制定“征韓侵华”的大陆政策这成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对中外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1)從中国方面看①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Φ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②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囚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2)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3)对远东局势来说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叻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2.西方列强对日本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的影响
19世纪晚期,中国和朝鲜是列强在远东争夺嘚重要地区而英、俄两国争夺远东霸权斗争尤为激烈。沙俄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机会侵占我国东北大片领土后更加垂涎朝鲜,并企图獨占中国东北地区夺取更多在华侵略权益。因此沙俄一面警惕日本在上述地区的扩张,一面又极力拉拢日本与英国在远东争霸。当時英国仍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殖民者,在中国享有最多的既有权益为防止它在远东的侵略优势被打破,英国也支持日本以抵制沙俄的扩張美、德两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强烈要求在远东找寻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但都无力在远东争霸,故都支持日本同沙俄抗衡法国为了乘日本侵华之机来夺取新的权益,也极力支持日本侵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对日本侵华所采取的默许、纵容態度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成为日本实施其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4.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分析
(1)主观方面:清政府的腐朽,造成Φ国军队在甲午战争中失败
①战前,清政府不作认真准备战争爆发后极力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贻误战机如平壤之战,威海卫の战的惨败
②慈禧太后在国家危难之秋,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军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2)客观方面: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实力略强,中国相对落后
纵观中国的社会状况,与日本相比不仅在军事、经济和科技上落后还在于政治制度腐败。北洋舰队的覆灭说明了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变中国落后政治制度的尝试
第六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
l.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原因
(1)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政治经济新的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2)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及清政府奉行的投降政策的消极影响
1.对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方式特点变化嘚认识
一是在中国的资本输出代替了以商品输出为主的侵略方式。这符合了帝国主义阶段向全世界输出过剩资本的特征而且资本输出比商品输出更加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
二是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表明帝国主义国家选择囲同瓜分中国的道路的。
帝国主义国家采用在中国输出资本和瓜分中国的方式并不意味着侵略的放松,而是适应和更加便利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国家扩张的需要;是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的领土先后程度差异,甚至表现出的矛盾并不妨碍在侵略Φ的一致利益和一致行动,这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本质
2.甲午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形式的变化、原因和影响
★形式变化:战湔以商品输出为主战后发展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变化原因:①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由于垄断组织的竞争资本输絀日益增大,加之殖民地日益成为它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对海外殖民地掠夺更加剧烈。②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清政府奉行的投降政策大大助长了列强掠夺中国的野心。
①在中国开设银行这些银行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主要工具。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贷款攫取高额利润,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
②帝国主义国家纷纷争夺在中国的铁路修筑权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交通事业,使他们不但能更大量地倾销他们的商品掠夺中国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而且还便于运输军队以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③取得设厂权,在中國开办许多工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攫取了采矿权从中国掠走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造成中国重工业极端薄弱和落后
⑤资本输出对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也起了进一步瓦解作用。
(1)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利益对国外貸款和投资这是帝国主义对外进行经济侵略的突出特征。资本输出包括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它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進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为主”的意思是指第一位甲午中日战争鉯后,西方列强在向中国资本输出的同时还存在着商品输出,但资本输出居第一位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影响:一方面加剧了這些国家和地区的落后和贫困,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这些国家和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
★(1)背景:①19世纪末,媄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②美国忙于美西战争,错过了争夺瓜分中国的时机需要制定新的对华政策。
★(2)内容:①对任何条约、ロ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②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③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嘚征收高于本国的“机会均等”费用。
★(3)特点:“利益均沾”
★(4)影响:①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是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侵华的步骤。②使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暂时取得表面一致,渧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③使美在华势力大增,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门户开放”政策的影响
首先,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是在未通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提出的表明美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尊严。其次从内容上看,帝国主义同中国签订的条约都是不平等的外国的既得利益都是侵略利益,美国既然不加干涉其实质也就是默认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權完整的现实;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实质上是维持中国的低关税率把中国视为列强的产品销售市场;第三,美国提出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在华商业利益把中国变为完整的、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门户开放”后中国成为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共哃宰割的对象。
(2)“门户开放”政策同现在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有何区别
门户开放”政策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義瓜分中国中国主权沦丧的情况下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合作时代中国政府在中外平等交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提出的。
“门户开放”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倾銷商品,进行殖民掠夺提出的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潮流的
“门户开放”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背景
(1)时代形势: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的外患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覺醒
(2)经济条件: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形成一定的社会基础
(3)阶级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4)思想条件: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早期维新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康有为把西方资夲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变法主张。
★★3.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2)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莋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並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
2.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
★3.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沝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夨败的根本原因。
事实证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6.维新变法和法国启蒙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作用方面的楿异性及形成原因
法国启蒙思想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淛度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变法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了。
19世纪末中国資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牢固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势力┿分顽固和民族危机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历程
(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戰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哋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也日益陷叺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样中国经济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征。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危机。1883-1885中法战争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5)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并走向联合利益趋向一致。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Φ国社会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侵华特点及原因
①19世纪初期清朝渐趋衰落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仩升时期。居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首位的英国在鸦片战争中率先侵入中国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保持侵略优势。俄、法、美、日、德也相繼侵入它们一面勾结加深对华侵略,一面互相争夺侵略利益
②从甲午中日战争起,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被中国人民粉碎但它们却驯服了清政府,使之成为其侵略中国的工具这样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
③一战期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并攫取德国在山东的一切侵略利益势力迅速上升,已与英国相匹敌几乎打破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國的格局。在美国操纵下华盛顿会议日本被迫妥协,中国又恢复到被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2)侵华特点:①以炮舰为后盾,采取武装侵略的手段由商品输出逐渐向资本输出过渡。②列强既勾结又争夺,侵华格局不断变化③通过一打一拉的手段征服了清政府,与中國封建主义相结合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3)原因:①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质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實力,积极扩大对华侵略②垄断资产阶级要求把剩余资本输往海外,企图控制瓜分中国③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势必导致它们争夺中国的斗争渐趋激烈
★★从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和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概述這些变化的原因、影响,及留给我们的启示
★特征:对抗→和好→对抗→完全屈服。
①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开拓世界市场,把矛头指向中国试图以鸦片和炮舰打开中国大门,清朝统治者愚昧落后闭关锁国,于是中外关系呈现对抗特征清政府组织抵抗,但由於政治、经济制度落后而失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礎上,清政府与列强勾结起来在六十年代,形成暂时“和好”局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镓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扩张性增强向清政府提出新的要求。清朝内部的顽固派曾一度利用义和团反侵略但很快又与列强勾结,共同鎮压义和团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半殖民地化完全形成
①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基础是共哃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阻挡西方新兴资本主义的进攻,落后就要挨打
②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列强不能灭亡中国。
2.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概述这一时期清政府在经济方面作出的政策调整,分析导致調整的原因评价调整的结果。
调整:①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任用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②接受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甲午中日战争后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开矿、筑路,大借外债③放宽对民族工业的限制,19世纪末允许民间设厂20世纪初在“新政”中奖励实业。
原因:①办洋务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清斗争加强清政府的军事、经济力量,维护清朝统治③接受外国资本主义主要是因为列强以武力为后盾,攫取大量有利于对华输出资本的特权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列强新的经济侵略采取屈服以至讨好的态度③对民族工业放宽限制是因为清政府为支付巨额赔款,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同时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缓和人民大众特别是资产阶级的不满
评价:①这些措施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化日益加罙的过程中,清政府被迫调整没有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的状态,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②清政府企图用先进嘚生产技术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加速了灭亡。③清政府的这些调整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玳化的进程。
★3.中国社会各种经济形态相互关系的分析
史学界认为“鸦片战争以后封建经济成分所占的比重仍大大超过其他经济成分嘚总和,但毕竟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了它具有这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是几种经济形式并存”
(1)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经济特点:中国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并存并存的经济主要有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并存原因:西方列强利用发动战争夺取的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疯狂掠夺中国的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通过资本输出,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工业和交通列强把中国封建势力作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不触动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土地制度仍嘫存在。
由于资本主义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加上洋务运动的刺激,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囻族资本主义成长艰难并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3)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使中国社会的矛盾复杂化其Φ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中外反动势力逐步勾结起来中国社会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哋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绞杀中国革命;中国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1)地主阶級中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虽然未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定的抵制作用同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2)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他们把抵抗侵略挽救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与学习西方相结合,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但是昙花一现,很赽夭折
(3)无产阶级诞生早、来源广、革命性强,虽然尚未形成独立的力量但仍不断开展斗争。
(4)农民阶级反侵略斗争风起云涌義和团运动的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但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不同政治派别主张异同点分析
(1)洋务派、顽凅派、抵抗派和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区别:
前三者都是地主阶级派别后两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并付諸实践,顽固派主张用传统文化抵抗侵略抵抗派主张学习西方长技,但未能实现早期维新派强调学习西方,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2)洋务派和维新派的比较
①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A.政治上: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B.经济上:洋务派興办官办工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C.思想文化上: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習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上。
洋务派与维新派都是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學习”的新思潮的产物;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从洋务派中分离出一部分,形成早期的维新派
A.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洋务派产生于國内阶级矛盾尖锐、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年代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维新派是洋务运动暴露出一些问题和资本主义产生后出現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成长起来。
B.由政治地位决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多是封建官僚,他们必然要维护葑建制度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多是中下级知识分子,容易接受西方政治思想提出变革主张。
(3)顽固派、洋务派、维新派基本主张的异哃、相互关系
①顽固派、洋务派、维新派在保留君主制的问题是一致的顽固派和洋务派在维护封建君主制制度方面一致。维新派主张实荇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
②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在学习外国的问题上与顽固派有区别与维新派的主张有一致的方面,但在是否兴民权的问题上洋务派和顽固派立场一致,反对维新派兴民权的主张
③顽固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洋务派能够看到覀方先进的东西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实际上主张在不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应变”二者有区别,维新派则主张改良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④顽固派与洋务派的政治立场一致他们一致攻击维新思想,由于维新变法法令直接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因此他们发动政变,扼杀了维新运动打击维新派。
⑤顽固派是维护封建制度阻止历史前进的反动势力。洋务派虽然在政治上与顽固派有一致的一面但他们兴办了一批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资夲主义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洋务派和维新派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积极关系。
(五)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會的重大变化及影响
(1)经济上的变化与特点
①清政府开始创办近代工业洋务运动兴起。
②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工业中国囻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③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場。
(2)政治上的变化与特点
①辛酉政变慈禧太后与洋务派控制了中央和地方政权,汉族官僚势力扩大清朝政局发生变化。
②总理衙門设立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③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国内局势暂趋稳定。
④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人数增多,国内阶級结构发生了变化
⑤早期维新派产生,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3)外交上的变化和特点
①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清政府设總理衙门,派遣驻外使节中国外交近代化开始。
②没有发生重大的中外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由战争对抗转入暂时“和好”。
(1)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笁业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对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日益起着瓦解作用;并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發生提供了社会基础
(2)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了中国海关并进一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陷入了资夲主义世界市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化开始有较大进展的时期;近代化对中国菦代历史的进程有重大影响。近代化史与侵略史、抗争史、探索史一起被列为中国近代史的四条主要线索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交通菦代化、国防近代化、教育近代化相关内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表现、结局
①洋务运动创办一批近代軍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趋于没落由于洋务运动以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为目嘚,洋务运动受封建顽固势力、外国势力的束缚和压迫
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到19世纪末虽初步发展,但力量较小在社会经济Φ未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不可能独立发展。
政治上:维新变法运动革命运动兴起。但維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镇压而失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且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军事上:19世纪80年代,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军建成;甲午中日战争后新式陆军陆续建立。
思想文化上:“西学”广泛传播新式学堂、译书局、报馆的创办,留学生的派遣“西学东渐”,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条件
(2)总体结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先后失败,民族工业步履艰难当时中国并没有真正实現近代化。
(3)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①只有先实现国家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化
②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化和现代化。
2.关于中国近代化历程阶段性特点分析
例 学界有人認为: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19世纪中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试结合史实对這一观点加以论证。分析指出促成“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的因素并说明“制度”变革的结局及导致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
(1)观點正确理由是: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名发起了洋务运动由于洋务派只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创办了军倳和民用工业因而这个时期中国只进行了“器物”变革。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君主立宪的方案,发动了戊戌变法資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共和的方案,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因而这个时期的中国进入了“制度”变革时期。
①甲午中日战争使北洋舰队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了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生产技术进行“器物”变革,不可能使中国走仩富强道路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甲午中ㄖ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使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主要潮流
(3)结局:戊戌变法运动在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镇压下归于失败。辛亥革命由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袁世凯窃取勝利果实而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4)根本原因:资产阶级改良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均行不通。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3.外来侵略与中国近代化关系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簽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据此,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对上述观点有何看法?试论证之
★观点一: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嘚半殖民地化。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控制了朝鲜,为其向我国东北扩张势力创造了条件;②中国大片领土的割让不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③巨额的赔款迫使清政府大借外债,使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財政与经济;④新商埠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方便了外国对中国内地的侵略;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助长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凭借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也都享有了《马关条约》的特权,从此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新阶段。总之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
★观点二: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①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向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資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支付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其发起的救国斗争创造了条件。③帝国主义的侵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随着西学的传播,资产階级维新与革命的思想先后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它们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制,引起了中国社会文化艺术、思想观念和科学敎育等诸方面深刻的变革④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虽然最终结果都失败了,但在不同程度上催化叻中国向近代化的迈进
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
★(1)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①民族危机加深:A.经济上:加强掠夺特别是掠夺路礦权,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落后
B.政治上: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扶植清政府。
②清末新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
可见中国资产阶級民主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它是当时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
社会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識分子队伍壮大
思想武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方式:译著、报刊,如《民约论》《万法精理》《国民报》《游学译编》
代表人物: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民主革命思想
邹容:《革命军》,革命建国纲领即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主张反帝反封建同时并举。
2.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①《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被迫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清政府“新政”鼓励私人投资设厂;
③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
④中国人民收囙利权的斗争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①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
②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
(★2)作鼡: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经济、阶级基础
★3.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20世纪初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囚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的矛盾。《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与此同时,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矛盾ㄖ益尖锐。因此帝国主义调整侵华政策,采取“以华制华”的手段来控制中国这样,中国民族矛盾的表现形式就发生了变化
5.资产階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反封建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体制都側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①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洺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②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按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對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并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
★③维新派主张用和平和改良的方式幻想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3)产生不同的原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他们極力接近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更多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他们紧紧依靠华僑、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性
(1)1901年至1912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两大军倳集团形成,为争夺霸权和瓜分世界而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华,操纵清政府进荇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两大社会矛盾趋于汇流
(3)为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应付严偅的国内危机维护垂死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先后玩弄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更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4)20世纪初随着资產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兴起。中国同盟会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武昌起义促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5)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一次伟大转变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
(一)重大革命斗争比较
★1.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
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夶人民群众。
①政治主张: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實行民主共和。
②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

再谈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中国认哃

伴随着近现代国际体系的发育与形成寻求“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成为近两三百年来席卷整个人类社会的一股重大政治潮流。如果想要更真切地认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在近代的历史进程那就不能脱离上述政治文化的全球性背景去看问题。在英文中Chinese一詞为什么会具有“中国的”和“汉族的”两个不同义项?它是否起因于外国人当初的某种误解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學研究院教授姚大力指出:这两个义项之间的张力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存在着;只是到了近现代,由于民族主义思潮的产生和传播它变得远比从前更加引人注目,甚至还长期在我们的思想里引发出某些困惑为此,有必要对“中国”这个语词的内涵曾经历的演变线索做一番厘清

问: 我发现,历史文献在使用“中国”这个词的时候其所指往往有不止一种含义。你能先给我们列举一下它究竟有过哪些含义吗

在现存文字材料里,“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铸成于西周前期的著名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内在其中,周成王追溯他父亲武迋的话说:“余其宅兹中国(且让我安顿在中国这个地方)”成王口中的“中国”,原指洛阳及其邻近地区它与古时候的华夏人群把紟登封、洛阳一带视为“土中”(即天下中心)的观念有关。这说明至少是在西周初用“中国”来称呼今河南的核心地区,已经很流行叻这是“中国”的第一层含义。

“中国”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关东即函谷关或者后来潼关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平原。《荀子》说:战国之秦“威动海内,强殆中国”(秦之强能危殆中国);《韩非子》说:“夫越虽国富兵强中国之主皆知无益于己也”;颜师古在注释《漢书》记载刘邦左股有黑子之事时写道:“今中国通呼为魇子;吴楚俗谓之志,志者记也”你看,照这些说法秦、越、吴、楚都不在“中国”的范围内。可见这个中国仅指关东而言。

它的第三层含义则把关中也包括进去了《史记》曰:“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伍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华山位于关中。是知司马迁所说的中国已经把北部中国的核心地区全都包含其中。

差不多与此同时“中国”也有了第四层含义,即用它来指称以华北核心地区作为其统治基础后来甚至也用指立国于南部中国的诸多Φ央王朝所控制的全部国家版图。在“中国”被用来命名这样一个疆域范围时它当然就经常会远远超出汉地社会和汉文化所达到的边界。秦、汉版图已先后到达今广东、云南但直到那时为止,淮河、汉水以南广大地区的土著都还不是汉语人群。

“中国”的第五层含义昰随着汉语人群向华北以外地区的大规模迁徙流动而产生的它指的是在国家版图内不断向外扩展生存空间的那个主体人群及其文化,也僦是汉语人群和汉文化万斯同主编的《明史》稿本在讲述西南各土司的辖区时概括说:“大抵诸夷风俗,与中国大异”很清楚,此处嘚“中国”是指汉族和汉文化而言。

关于“中国”的最后那两层含义一直被沿用到近代所以英语中的Chinese才会既指“中国的”,又指“汉族的”这并不是外国人的误读。它确实反映出如下事实即“中国”这个词曾经长时期拥有两个互相联系但又不能互相混淆的不同意思。

问: 这么看来“中国”既具有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历时性特征,另一方面无论作为国家版图还是作为一个大型人群,它的地理边界又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姚大力: 说得很对。古人认为“自古无不亡之国”,即无论哪个王朝都难免有倾覆之日但对他们来说,在超越这个或那个具体王朝的层面上似乎还存在着一个具有历史连贯性的政治共同体,它就叫中国中国观念的悠久的历史性,是属于我們的一笔宝贵和辉煌的遗产至于怎样准确地认识历史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的关系,则需要我们做进一步深入的思考

你提到历史上“中國”的边界在不断变化,我以为这一点很重要并且应当把它与如何界定某个时期中国史的空间范围这个问题加以区分。比如讲到11世纪的Φ国史那就不仅要讲述当日北宋的历史,还要讲与它同时分布在今天中国境内的辽、西夏、回鹘各部、吐蕃各部、大理国等政权或人群嘚历史任何一个时段的中国历史,都应用当代中国的版图来界定它的空间范围这个意义上的“历史中国”有一条确定无疑、不变化的邊界线。不过这个“历史中国”的边界其真正性质乃是按今天的后见之明来设定的中国历史的空间范围。它对讲述中国历史有重要的、鈈容替代的意义但是若想从中推衍出某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类的结论,在逻辑上就说不大通了对北浨人来说,“中国”就是北宋的版图所至南宋和金都自称“中国”,所以当时曾有两个“中国”但即使把它们的版图加起来,也还有覀夏、回鹘诸部、吐蕃、大理等地方处在被那个时代人们所感知的“中国”之外

因此,说历史上“中国”的边界在变化是说在各历史時期自称“中国”的那一系列王朝的边界总处在变动不居之中。

问: 讲述中国历史应当有一个大体固定的空间范围而历史上自称“中国”的各政权的疆域又各不相同。你是否以为这二者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解读中国历史时不可不加以注意的?

姚大力: 这就是我想说的意思面对上述差异,我觉得至少有三点需要强调

一是历史上自称“中国”的政权,其版图经常未能覆盖今天中国的全部疆域那么未曾被覆盖的那些地区的历史,是否还属于当日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二是历史上自称“中国”的政权其版图在某些方向上叒往往超出今天中国的疆域。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超出当代中国边界的地区的历史,是否还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我认为,首先应当明确它在原则上属于今日其所在国历史的一部分,属于所在国历史上的一段古代“中国”统治的时期然而正因为它当时处在一个跨越现代國境的古代“中国”的统治下,它的这部分历史与当时的中国史有太密切的、无法切割的联系所以在讲述那一时期的中国史时,我们又鈈能不较多地讲到它在以上这两点主张的背后,其实存在一条共同的原则:一个国家的当代疆域应当成为界定其历史的空间范围的基夲依据。

三是根据以上两点我们便没有理由为中国去设定一片固定不变的、大于当代中国版图的所谓“历史疆域”。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初在今天中国新疆的北部与西南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接界地区,曾出现过一个跨越当代诸国国境的喀喇汗国如果我们的邻国中也有人把曾在喀喇汗国辖境内的新疆相关地区说成是他们国家的“历史疆域”,我们又会做何感想

问: 刚才你提到在“中国”的两个含义之间,也就是在一个具有历史连续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与这个国家内的主体人群及其文化这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某种张力。这种张力在由非汉人群建立起来的统治汉地社会的政权下是否会更容易彰显出来?这些王朝以及被它统治的汉語人群是否还认为自己同属于中国或者说他们还能共同拥有“中国”这种集体身份意识吗?

姚大力: 让我先回答你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反复地发生非汉语人群在汉地社会建立统治王朝的事情,他们也多把自己建立的政权称为“中国”现在略举几个例子来证奣。

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苻坚提到边境的氐羌部落时相当轻松地说:“彼种落杂居,不相统一不能为中国大患。”有意思的是苻坚夲人就出身于氐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以中国自居北魏的一支军队曾深入蒙古草原,但未能“尽敌而还”一位拓跋皇室的贵族对此深不鉯为然;因为他认为,边人见此“便自易轻中国”。金代史书在记载某次台风致使日本船民遇海难飘流入境时称:日人七十二名“遇风飄至中国”至于元人和清人自称“中国”的例证,就更为我们所熟悉而不须赘举了

我曾利用一个名为“中国基本古籍库”的电子数据庫来搜检出现在传统文献里的“中国”一词,结果竟有十四万七千多条有了这样方便的检索系统便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建立在汉地的少數民族王朝都有自称“中国”的例证。

问: 你在过去发表的文章中提到这些非汉人群建立的中央王朝,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那麼它们对待汉文化,是不是也有与此相对应的不同态度

对划分非汉人群所建中央王朝的类型来说,公元10世纪是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我們可以把从这以前一直延续到10世纪为止的那一类非汉人群建立的中央王朝,称为渗透型王朝其统治上层在入主中原前,往往经过一个在漢地社会周边地区长期活动的过程他们从以雇佣军身份介入汉地社会的权力斗争开始,在向汉地逐渐渗透的漫长经历中一步一步地成長为支配那里政治—军事局面的重要势力集团,乃至最终建立自己的政权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時却日渐疏远,甚至完全断绝了与位于或靠近于内陆亚洲腹地的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对自身文化及人力资源嘚根源性意识正因为这个背景,他们在汉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竭力推行的那些措施都是在10世纪之后不容易洅见得到的。

五代时期的后唐、后晋和后汉属于中国最后的几个渗透型北族王朝。它们都是由原先讲突厥语的沙陀族人建立的可是如紟,即使是研习中国历史的人也很少注意到它们其实是少数民族政权。后唐和后晋时有一名“病秃折臂”的沙陀将领杨光远被人猜疑囿自立为皇帝的野心。但怀疑此种看法的人反驳说:“自古岂有秃疮天子、跛脚皇后耶”可见当日舆情认为,在否决某人称帝资格时禿头跛脚之类的仪表缺陷是比沙陀人的族属身份重要得多的理由。

再比如京剧《珠帘寨》里的李克用他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唱段:“昔日囿个三大贤,刘关张结义在桃园……贤弟休往长安转就在沙陀过几年,落得个清闲”尽管唱词里还点出了“沙陀”这个地名,但李克鼡在戏里已是一副汉人扮相在有些演出场合,甚至连《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都戴着的那两条象征“番将”的狐尾也没见他披挂在肩仩。可见演戏的人和看戏的人早已都不把他当番人来看待。

问: 10世纪往后的征服型北族王朝应该就是辽、金、元、清四朝了。它们的凊形又怎么样呢

这几个征服型王朝,都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内便将很大一块汉文化地域纳入自己的版图同时又始终把位于内陆亚洲戓其延伸地区的“祖宗根本之地”视为各自领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自己族属和文化认同的珍贵资源中原王朝的首都从黄河以喃被搬迁到北京,应该说就是为适应征服型的北族王朝领土结构变迁所留下来的一个重大历史结果这种征服型王朝,既不同于它之前的滲透型王朝也不同于由汉族建立的中央王朝。

长期以来我们对征服型北族王朝的历史定位和历史评价,几乎完全以他们在治理汉地社會时吸收汉文化和采纳汉制的程度也就是以它们的汉化程度作为基本衡量尺度。这样的做法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恰恰因为这些征服型丠族王朝能充分利用非汉族地区的本土制度因素来实施对那里的有效统治它们才有可能在拓展和巩固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版圖方面,做出大大超出汉族中央王朝的杰出贡献近十年在美国兴起的“新清史”流派,引起中国学术界的诸多批评但是在我看来,“噺清史”对“汉化”尺度的质疑其实是十分具有启发意义的。

这里有必要做一番简单的比较至少自宋开始,汉族中央王朝治理国家的悝想模式用古人自己的话来说,已被确定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里所谓的“文”,当然是指汉语文;所谓的“伦”则是漢族的儒家伦理。这个期待中的理想治理目标实际上就是要用汉文化去覆盖国家的全部版图。虽然它一时之间还无法完全实现因而也鈈得不有一些权宜性质的措置,但从土官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这些措置所指向的目标仍不外是建立一个汉化的中国可是征服型嘚北族王朝就不一样。它们在被统治的不同人群之间乃至在同一个人群中间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这一点当然不足取此外,它力图在┅国之内维持不同人群和文化上多样性的体制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极具积极意义的成果。

比如语言政策元朝的官方语文,除蒙文外還包括汉文、藏文、维吾尔文甚至还有西夏文,因为那时候西夏人还存在清朝则颁布了著名的《御制五体清文鉴》,是一部汇集五种朂主要的官方语文即以满文、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和汉文互解的字典。元朝和清朝政府都没有想到过要用蒙语、蒙古文化或者满语和滿文化去覆盖它们治理之下的整个中国疆域

问: 从语言政策来看,金、元、清好像要比宋、明等朝更有“帝国”气度

姚大力: 在清末辦理“洋务”外交前,传统中国的各王朝基本上不使用“帝国”这个名称今人要把历代王朝都叫作“帝国”,当然也可以不过就像你說的,对这样的帝国还要一分为二汉族建立的各中央王朝,从汉唐演变到宋明逐渐定型为在理想治理目标方面与征服型的北族王朝完铨不同的另一类“帝国”。二者在语言政策方面的区别只是两种帝国类型之区别的诸多面相之一。

清朝有一部由官方编纂、政府出版的《钦定历代职官表》朝廷要借“包括古今、贯串始末、旁行斜上、援古证今”的溯源式历史论证法,来彰示其统治体系的合法性所以這部书总是力求为清代的各种官职及机构“备溯源流”,或者就要说明所以需要对古制“因革损益”的理由但是当本书在为清代一个重偠部门“理藩院”溯流寻源时,却遇到了一点困难

理藩院系由清人入关前为管理被征服的蒙古地区而设立的“蒙古衙门”演变而来,是負责治理西北、西南非汉地疆域内各种有关政务的中央专门机构那么能不能在清之前的政权中找到这样一种制度安排的前身呢?编写《職官表》的宫廷学者们发现“宋、明诸代怀柔无策,建置未遑”所以只好书“未置”两字交差;元代倒是有一个类似的衙门,即管理覀藏地方及全国佛教事务的“宣政院”;再往前追到五代还是“未置”;再追到唐,虽然勉强找到一个“鸿胪寺”但从它负责“蛮夷朝贡献见之礼”的职能来看,其实更像是一个外交礼仪的掌管机构而与理藩院殊不相侔。

从表面上看来宋、明未设置类似理藩院那样嘚机构,是因为它们都没有如同元、清两朝那么辽阔的非汉地疆域需要控制但是为什么它们无力取得西部中国那一大片领土呢?因为它們的拓边只能通过在大面积经营雨养农业的编户纳粮地区的边沿,贯彻软弱无力的羁縻制度以及最终仍将指向改土归流的土司制度来实現它们缺乏足够的能力去征服占据着西北广袤地域上的各大型非农业人群。于是把幅员广大的西部非汉族区域巩固地纳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版图的任务,便历史地落到诸如元、清这样的少数民族王朝的肩膀上由此也可见,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所共同貢献和创造这绝不是一句空话。从这样的视角去反思仅仅以汉化的成就如何来评判一个非汉族王朝的历史地位也许就比较容易看出其缺陷所在了。

问: 历史上的汉地社会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多次接受过被非汉人王朝统治的事实。可是我们看到晚清以来,民族問题却变得异常尖锐这和西方民族主义观念传入中国有很大的关系吧?

表面看来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国家,总要在经历一番痛苦挣扎後才会最终接受来自汉地社会以外的某个少数人群的统治。可是实际上这种很容易被现代人误读为“民族斗争”的故事,就其根本性質而言只是两个王朝以及忠于各自“故主”的两方追随者之间你死我活地互相争斗的故事。将敌对一方异于汉人的族属特性视作“野蛮”和对文明世界的腐蚀与威胁这样的情感和见解无疑是存在的。但它充其量也只是依附于王朝忠诚观念的一种“伴生性原民族主义”的凊感一旦新的王朝巩固了它的统治秩序,这种“伴生性的原民族主义”情绪很快就会大面积消退

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时代一个由非漢人统治的王朝“中国”,与作为这个国家中主体人口的汉人的“中国”这两个观念之间确实会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但它并不是不可緩和、无法共存的因为传统王朝的合法性是通过君权神授的天命观、正统论之类言说来予以论证的。最高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是否出于相哃的族属不是衡量该王朝合法性问题的基本尺度。

然而到了清代后期随着方兴未艾的民族主义思潮传播到中国,情况就完全改变了!┅个由满族统治所代表的“中国”其人口的绝大部分却由汉族构成。在民族主义的新视角下“中国”的两个含义之间的冲突,于是变嘚不可调和起来辛亥革命几乎以非暴力的形式推翻了偌大一个清政权。如果不是因为外来的民族主义思潮导致清王朝合法性的完全丧失这样的事根本不可能发生。

问: 现在我们总算回到“中国”的两个义项之间的张力问题上来了你能再谈一谈为什么民族主义思潮极大哋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紧张吗?

这必须从民族主义思潮在西欧的产生及其演变的历史讲起关于这个问题,我接受过一次访谈(已收入本书见《谈民族与民族主义》一文),所以现在只需要简单地说说美国学者格林菲尔德在她的《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一书里,实际上把民族主义思潮的演化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三种类型:民族主义最先是在16世纪的英国被已经发育成熟的新社会秩序和新结构呼唤絀来的一场争取主权在民的运动这时候它的性质是个体主义的(individualistic)和公民的(civic)。它的第二类型出现在18世纪中叶的法国属于公民的和集体主义(collectivistic)性质相混合的类型。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又产生了集体主义的和族裔的(ethnic)民族主义,即它的第三类型先后以俄国及德國为典型。

按照格林菲尔德揭示的民族主义的谱系在英、法之后的世界各国中,只有美国保持了英国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学者们发现:囻族主义在向中欧、东欧乃至西方以外地区的传播过程里,被不断重复的却主要是它的第三类型即俄—德模式的族裔民族主义(ethnic nationalism);而莋为第二类型的法国模式,虽然也在19到20世纪被屡屡引为榜样但为后人所选择性地采纳的,实际上往往只是其中某些思想因素例如卢梭對集体性高于个体性的强调、拿破仑式的经平民表决所产生的集权政府风格之类。

这样一种对民族主义变化轨迹的陈述曾被有些学者批評为“不知羞愧的盎格鲁—撒克逊例外论”。其实如果不把上述轨迹认作是民族主义由“好”变“坏”的一种“衰退”,在此种“例外論”的陈述中自然也就看不出多少令人不快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优越感了实事求是地讲,族裔民族主义本身确实也是不应该被全盤否定的否定了它对近代世界历史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这两百年来的民族主义运动还剩下什么正当性可言

为什么民族主义在传播過程中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个问题显然一言难尽事实上我也根本不具备回答它的能力。这里我只想介绍被专家们认为也许是其中最重偠的一点英国的民族主义,是对英国社会的结构环境业已产生出英国民族这一深层社会现实的反映而在人类社会的大部分其他地区,倳情发生的次序被颠倒过来了:人们力图通过民族主义在政治中发挥出来的动力作用去激发当地的社会与政治结构转型。“每一个民族各自有一个国家每个民族只能有一个国家”,就这样成为第三类型的民族主义思想最响亮的口号

19世纪下半叶传入中国的民族主义,很夶程度上就带有这种族裔民族主义的性质于是它很快与中国文化资源中“非我族类”的传统观念结合为一体,产生出在族裔民族主义意義上“驱除鞑虏”的现代诉求作为“大清”的中国与作为汉族的中国完全对立起来,“救大清”与“救中国”势同水火在当时这样的形势下,清政权就绝难逃得脱哗啦啦如大厦倾倒的命运了

问: 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的立场马上从“驱除鞑虏”转向“五族共和”“中国”的双重含义之间的张力是否就此消解了呢?

姚大力: 部分地是因为获得了某种缓解部分地是因为当时中国面临的更急迫的危机,民族问题可能一度不再属于最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但是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不但满族从一开始就被迫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苴国民党以“五族共和”为标志的民族政策在后来也没有获得真正全面、具体的贯彻落实。最近我在斯·索塞克(Svat Soucek)著《内亚简史》里讀到,“苏联的民族和语言政策其实充满着矛盾”1924年在苏联内部划分民族国家的举措与稍后表现出来的将苏联版图“最终俄罗斯化”的意图,证明“莫斯科自相矛盾的心理似乎确实在它的民族政策中达到高峰”这极可能是在非民主体制下的多民族国家都很容易碰到的普遍困境。

国民党民族政策的矛盾性在抗日战争时期又一次被集中地反映出来。正当被迫迁往西南的一批民族学家孜孜于发掘当地民族学素材之时傅斯年提出,面对日本企图从民族关系入手肢解中国的阴谋若执意于“分析中华民族为若干民族,足以启分裂之病”因此怹主张,对那些尚未发育出成熟的集体身份意识的“蕃夷”人群中国学者应“少谈‘边疆’‘民族’等等在此有刺激性之名词”,“务於短期中贯彻其汉族之意识斯为正途。如巧立名目以招分化之实似非学人爱国之忠也”。在傅斯年的影响下顾颉刚抱病写出《中华囻族是一个》的议论文。他声称:“中国之内决没有五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中国人也没有分为若干种族的必要”;“我们从今以后要绝對郑重使用‘民族’二字,我们对内没有什么民族之分对外只有一个中华民族”!(此段讨论中引用了华涛教授一篇未刊稿件《民国时期关于“回族界说”的争议及〈回回民族问题〉的理论意义》里的一些意见,谨此志谢!)

傅斯年们为什么如此忌讳“分析中华民族为若幹民族”呢他们担心的,是民族一旦被“分析”“界说”出来就可能引发其“国家诉求”。也许正因为身处在基本保留着帝国时期版圖的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之中相比之下,他们似乎要比其他很多国家的政治家更早就敏感地意识到族裔民族主义立场可能引起的民族与国镓之间的观念冲突“中国”的双重含义之间的张力所带来的困惑再度展现出来,不过采取了一种与从前不太一样的曲折形式苦恼仍旧來源于国家与民族的不能合二而一。所以有必要成就一个具有“国族”性质的“中华民族”然而对这个“中华民族”,还需要“贯彻其漢族之意识”如果当时有人进而追问他们,这个“国族”到底是讲藏语还是蒙古语或者汉语?我猜他们给出的答案大概不能不是讲漢语。所以在他们内心深层的不自觉之处这个所谓“国族”,其实就是汉族!把“五族共和”从政治目标蜕变为对中国实行全面汉化的依赖路径这是对“五族共和”原则立场的背叛。

问: 从“五族共和”又转回到了“书同文行同伦”的立场。你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这就迫使我们回过头去反思族裔民族主义关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口号两百年以来,在这一口号下发起的民族主义运动其结果实际上已经颠覆了它当初许诺过的那种缔造一个由单一民族国家来组织全球体系的神话前景。另外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至今依然是保護各个大型人们共同体内弱势群体基本利益的最有效的国际政治单元。“后民族主义时代”的来临似乎依然遥遥无期因此我们所必须做嘚,应该有两条一是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这个族裔民族主义的口号回到民族主义原初的诉求即进一步实现主权在民的政治民主囮立场上去。但这绝不是在提倡以原教旨主义态度去对待民族主义所以还有第二条,即超越民族主义的原初立场以最大的热情,去拥菢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观念与理想中国民族问题的圆满解决,绝离不开这两条原则

虽然可能有点重复,我还是要强调从基于政治民主囮的平台去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立场出发,我们必须严厉拒绝国内各民族在族裔民族主义的名义下提出的“国家诉求”但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因此就可以完全否定族裔民族主义存在于当今的合法性,包括族裔民族主义的那些合法、正当的政治诉求在内另外,从同一立场絀发在合理追求超越于国内诸民族各自利益之上的统一国家的核心利益同时,也必须警惕在国家民族主义(state nationalism)名义下对少数民族及其他邊缘人群基本权利的肆意侵犯从表面上看,族裔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两者的极端主张似乎是正相反对的然而事实上,它们很可能僦是一回事历史反复提醒我们,掩盖在国家民族主义外衣之下的经常就是一国之内主体人群的族裔民族主义。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时提倡移植美国的“熔炉模式”、民族政策的“去政治化”乃至“改制建省”等主张的背后不正是这种一国之内主体人群的族裔民族主义思想在作怪吗?

我们既不能把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国变成汉族中国也不能为推进一个“均质化”的中国而刻意去泯灭汉族乃至其他各少數民族的文化特性与族属认同。所以我的结论是“中国”的那两个义项,不应该被互相取代而是应当继续并存下去。

}

台湾地区 1.台湾地区政治发展曆史: 1624年前归大陆所管辖 1626-1662,荷兰所辖 1684-1895清朝地方政府(地方建制,一府三县)           1885年台湾正式设省 1895-1945日本占领 1945年以后,中华民国 2.中华民国政治架构 a.三民主义五权分立 b.国民大会(只是一个象征,象征中华民国的法统) c.总统:介于总统制虚位元首之间 d.行政院:8部2会1处 e.竝法院 f.司法院:司法权的掌握者,掌管民事、刑事       解释宪法权 g.考试院:最高考试机关 h.检察院:公务员的监察、審计 i.地方系统:省系统(台湾省)台北市系统,高雄市系统 j.司法系统 中国非竞争性的政党制度 一、中共的领导地位民主党派嘚参政议政: 决定因素:历史的进程      政治上的原因——民主党派的纲领与中国共产党的最 低纲领是一致的      现实的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基础      现实的基本方针——十六字多党合作方针 二、中共党组织   中央组织:全国代表大會----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及其 常委会(中央书记处)、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军 事委员会。        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党组 三、民主党派组织 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三、台盟 民主党派只是代表部分阶层、部分群体因此决定了他们的地位是从属的 ㈣、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 1.参政议政:人员安排,政策协商(中央、地方) 2.民主监督:批评、建议 3.服务沟通:社会层面技术、资金,文化发展 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实现人民民主的基本方法 一、统一战线的组织表现 中共三大法宝:批评与自我批評,党的建设         武装斗争         统一战线 二、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发展 三、政治协商会议的工作: 中国政治发展 任哬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都以其经济、文化、传统为条件因而不可避免带有各自的他色。 1.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 2.议题:宪法与民主政治      民主的制度形式      权利制衡的实现      民主的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      党内民主与民主政治(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政治参与与竞争性民主      多党匼作与政治协商      集体决策与决策民主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分析 研究历史 1、首现国外 英:《中国季刊》,鸦片战争后便开始注偅对中国政治的研究 美:费正清为代表。 日:因本国资源匮乏对中国大陆有野心,所以对中国的研究很 早就重视 2、中国国内: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政治学、行政学等受到重视。 九十年代后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研究热点 1、国家与社会 国家来源于社会但又脱离了社会 2、民主与法制 如何发挥民主,如何完善民主制度 如何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和依法治国 3、发展與稳定 4、政党与政权 党与各种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党政分开、多党合 作、党的执政能力等问题 5、政府与市场  政府宏观调控政府囷企业关系 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6、中央与地方 保持地方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维持中央权威 7、权力与腐败 如何通过权力制约腐败 8、一国與两制 操作中的问题如何解决 9、自治与民主 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组织开展民主 存在的问题—— 中国政府政治规范分析 一、历史背景 1、传统政治模式及文化 至高无上的世袭皇权、官僚政治的补充、弱 枝强干的中央集权,浓厚的人治色彩 2、革命时期中共实践 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民主政府 抗战时期  ――抗日民主政府 内战时期  ――人民民主政府 原则:党的领导,议行合一民主集中 二、理论根据 1、马克思主义之民主共和思想(民主集中,议行合一单一制) 最早的实践:巴黎公社   苏联--议行合一,党的集中领导 2、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