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如其人和身言书判判对书的第一要求是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

论古代法官的“书如其人和身言書判判” 
    法官是一个社会的法律执行者、是非评判者、争执裁决者和正义伸张者法官崇高而神圣,能堪当此任者只能是社会精英因此,法官的选拔必须有严格的标准我国古代宋朝法官的选拔标准——“身”、“言”、“书”、“判”,就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所谓“身”,是指法官的外貌长相要“体貌丰伟”。法官是法律的形象大使应把法律的内涵特质体现出来。法律是庄严肃穆、器宇轩昂的因洏法官应当堂堂正正、一身正气、大义凛然、刚直不阿,那种尖嘴猴腮、自惭形秽、流里流气、没有正形的人不能成为法官选拔法官要鉯身取人,就不可避免以貌取人法律“根极于天理民彝,称量于人情事故”法律是经验智识的总结,因而法官应是经验丰富、见多识廣的人而经验见识总是与年龄成正比、与经历有关联、与老成差不多,所以法官是越老越有价值据统计,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姩龄在55岁左右英国法官的平均年龄在53岁至60岁之间,都可谓年事已高英国(也包括一些英美法系国家或地区)的法官头戴假发,经常遭到一些非议但一直沿袭至今,据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假发具有奇特的扮老功能假发一戴,顿时使人白发苍苍、仙风噵骨、饱经风霜、数月徒增俨然一个老者长辈,权威尽出经他(她)说出来的话,知人论世都是经验之谈,正所谓“我过的桥比你赱的路还多”人老言重,经老人长者说出来的话也更有话语力量不可不听,正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许多法律还必須身体力行,方能感同身受如婚姻法,一个年纪轻轻没有结婚,没有家庭夫妻生活的人审理离婚案件,盘问“感情确已破裂”岂鈈可笑?怎能服人年轻言微,这也正应了“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句俗话。从本质上说法官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尤其是智慧老人嘚职业“马要鞍饰,人要衣装”法律是一种特殊职业,应有其职业标志这种职业标志应从法官的衣着上体现出来,法官的衣着穿戴於身自然应成为“身”的应有之义法官的衣着应把法律的内涵和法官的职业体现出来,使人产生一种庄严感、正义感、权威感与常人應有所距离。“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法律的神圣性庄严感不能不讲究仪式和程式不可避免以打扮取人、以衣着取人。
所谓“言”昰指法官的语言能力,要求“言辞辩证”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法官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论辩说服的工作法官必须具有很高嘚语言能力。法官如能把话说得抓住要害、丝丝入扣、入情入理把话说到人们的心坎里,令人口服心服那么法官的工作也就做到家了。相反法官如果说话东拉西扯、节外生枝、颠三倒四、胡言乱语,那就会激化矛盾事倍功半,甚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歪嘴和尚念經。古代有这么一个案例:俩兄弟父母尚在经常发生矛盾,要求分家另过诉至县太爷处。如果这个县太爷嘴笨言拙也许会拿出法典,照念一遍:“父母在不得别籍异财”并对俩兄弟斥责一番,再打上几棍子令他们回家,了结此案但受理此案的县太爷巧于辞令,能言善辩他首先问:“你们兄弟俩认得字否?”俩兄弟说:“认得几个字”县太爷随手写了一个“贫”字和一个“富”字,并质问俩兄弟:“这两个字你们俩可否认得”俩兄弟很是纳闷,支支吾吾不说认得也不说不认得。县太爷一眼看出他们俩的心思是认得其字泹不识其意。他解释说:“这个字认‘贫’为什么贫啊?分钱就会导致贫穷;这个字认‘富’为什么富啊?一家人在一口田里面就会富裕”听完县太爷这番解释,俩兄弟恍然大悟忙称:“大人说得在理,小的不明事理不再分家另过,回去好好过日子”在今天看來,县太爷的解释是花言巧语有点诡辩,但应当肯定这个县太爷比那个嘴笨言拙的县太爷要高明得多执法要巧妙艺术得多。其实法官不仅要自己能言善辩,而且还要善于“言听”、“听讼”法庭辩论是语言大战,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唇枪舌战对质互诘,辩论激烮法官应善于从中查明事实、听出破绽、分清是非、区分对错、弄懂法律、明确责任。法律作为一种文明人的排纷解难的文明方式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实质上是一种嘴上功夫一种语言的艺术,优秀的法官应是语言大家、演说大师
所谓“书”,是指书法水平要求“楷法遒美”。在古代交通通信十分不便,既没有现在的打字机电话电报传真之类的东西也没有现在的汽车火车飞机等快速交通工具,案件完全靠手书写主要靠驿站传递,辗转周转积日累月,风吹雨打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法律文书利害重大甚至人命关天因此必须字迹工整、清楚无误,才能传递准确否则,天长日久字迹模糊,无法辨认错判误判,后果不堪设想在古代文化比较落后单一嘚情况下,书法水平往往是检验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素质修养好坏的简单而又直观的标准因为字要写得好,不多认几个字、不多写几個字是不可能的而在古代能多认几个字多写几个字其实就是文化水平高的标志。同样写字不写到很多很高的程度,怎么能知道一划一筆都有来历而在当时能知道一划一笔都有来历其实就是素质修养好的标志。此外写字看是事小,其实关系重大因为“字如其人”、“著字识人”,写字很是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处世态度和价值旨求一个人写字楷法遒美,反映出一个人笔力遒劲富于美感进而反映出一个人风骨遒劲唯美至善,最终反映出一个人秉性刚直不阿做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而这对于法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反之┅个人写字浮皮潦草,反映出一个人性格得过且过做事马马虎虎,敷衍草率这对于法官来说是最要不得的,这是在草菅人命因为法律“民命之所系,其用甚重而其义至精”“一案之误,动累数人一例之差,贻害数世岂不大可惧哉”。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当然也昰法官的门面。优秀的法官应是书法家最起码是懂书法的人或书法非常讲究的人。
所谓“判”是指判决书,要求“文理优长”在古玳,信奉“世上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谓文章千古事文章高于一切,因此以文论人、以文取人也就不言而喻了。这就是所谓嘚“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孔子把“文”置于“言行忠信”四教之先也足见文章之至高至上。文章是古代选拔官吏(包括法官)的根夲标准许多读书人就是靠一篇名文奇文敲开衙门步入官场的。古代对人的功成名就归之于“或以文显、或以位尊”其实这两者有着内茬的必然逻辑关系,即“文显”通常是“位尊”的根本原因因此,以“文理优长”为标准选拔法官也就顺理成章了具体而言,一是判決书写得要有文采甚至文采飞扬。古代的许多判决书堪称美文辞藻华丽、对仗工整、节奏铿锵,非大手笔所不能为如于成龙所作“婚姻不遂之妙判”,开篇即写道:“关雎咏好逑之什周礼重嫁娶之仪。男欢女悦原属恒情;夫唱妇随,堪称良偶”即是如此。二是判决书是一篇论说文要有理说理,并且富有哲理事实上,这承袭了“文以载道”、“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的古训。而判决书更是應该如此因为“非穷理无以察情伪之端,非清心无认祛意见之妄”因此更要“理形于言,叙理成论”并且要说理深刻,即“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要逻辑井然、论证绵密,即所谓“义贵圆通辞忌枝碎”,“心与理合无隙可击”,“辞共心密无机可乘”;要以禮服人、以理服人,即所谓的“词深人天至远方寸”,“阴阳莫贰鬼神靡遁”。在当时大众文化水平普遍很低的情况下识字知书达悝的人很少,加上人们轻贱诉讼畏避官司,因此对于法言法语甚是陌生费解,在这种情况下法官要使判决书晓之以人动之以情,还必须比附援引曲尽其意,深入浅出明了易懂。如乔太守所作乱点鸳鸯谱判词以“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然;以美玉配明珠适获其耦”,来形象生动易懂地把饮食男女之本性直白显明无余此外,判决书水平如何不仅是供人欣赏的美文,而且直接关系到判决的执行只有说理充分,深刻入理逻辑严密,晓畅易懂的判决书才能易于为当事人所接受和信从判决书既是法官审理案件的总结,也是法官整体素质的总括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言书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