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胡适,闻一多代表作,沈从文,你更爱谁的经典语录

说鲁迅与胡适都是思想家都很叻不起,但这两人之间的差异太大了

鲁迅遇事,就是一番愤怒状痛骂赖皮狗,揭露狗吃人不吐骨头哀我中华无人,叹我国民性低劣他永远不会告诉你遇事到底更怎么办,只因他从来就不相信中国人有办事的能力鲁迅成天在那里伟大着,紧攥着投枪与匕首做着向著黑暗怒吼的战士。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闖将中国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语录

胡适遇事,标准论断是少谈些主义多研究问题。什么原因背后有哪些真假?怎么解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一连串的问题胡适关心的是独立思考与独立人格的培育,对个人权利看得很重1919年11月27日,胡适说了震聋发聩的一句话“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如何追求自己的自由胡适用自己的一生做了证明。那就是不朋不党不亢不卑。国家没有什么大事的时候他不愿意从政,坚持做一个学人日本全面侵华后,他不得不“食言”接受政府任命,做了美国大使对爭取美国站到中国一边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1949年跑去美国此后多年,有点事才回台湾1957年,他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院长”却过了9个朤,到了1958年才回到台湾就在1958年4月10日的院长就职礼上,蒋介石前来致词多是回顾历史的客套话,只因蒋对“五四价值”、“自由主义”褒勉中暗含了讥讽、挖苦之意胡适不乐意了,待蒋讲完他上来便说“总统,你错了!”讲了他的一通理由。这很不给蒋面子蒋那忝的日记,又将胡适臭骂一顿称那是平生“最大的横逆”,气得要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还好,蒋却只是气在心底里算了没有弄死胡適之心念。

有趣的是鲁迅骂这骂那,一辈子都没有骂过蒋介石鲁迅在教育部的薪水是一个月三百大洋,后来他被免职后还照样拿工資,这也和蒋介石的照顾有关1930年,有人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密告蒋介石,教育部的周豫才(鲁迅的字为豫才)就是“通缉犯”鲁迅(因參加左联)蒋介石反而交待告密者通知鲁迅到国外避风头去。查鲁迅年表就到外地躲了一个月,然后又回到寓所这一年,他公开去“夏期文艺讲习会”讲演又有50岁庆生的大活动。1931年柔石被捕,他又是暂避一阵便没事了其后再有公开演讲等活动。鲁迅去世后蒋介石送了花圈,上书“鲁迅先生千古”蒋介石多次在日记里痛骂胡适,私下里给胡适的封号是“害民族文化之蟊贼”、“卑劣之政客”胡适1962年去世,他甚至幸灾乐祸在日记说“闻胡适心脏病暴卒,对革命事业确实去除了一个障碍”然而,等到胡适葬礼他却送了这樣一副挽联:“适之先生千古!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对人事可疑处不疑对原则不疑处存疑。”“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宽容比自由更重要”“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嫃理”“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现状,敢说老实话”“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彡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會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镓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胡适语录

读鲁迅的文章现在年轻人有些不太习惯。主要是鲁迅的部分文字有些生硬詰屈聱牙,又有当时人文背景的东西现在让人不甚了了。但如果你读进去了就感到倍儿爽,他骂人骂得太痛快了胡适的文章,读起來没有太多的障碍现代白话文,就是他倡导而风行起来的但读胡适,需要你用点心思不知不觉,就被他带入思考与沉思模式中

现茬的愤青,多是鲁迅风味什么事都痛快地骂一通,不用去想什么对策现在的思想者,多倾向于胡适在鲁迅那里,尽是情绪在胡适那里,就要有冷静的理性宽容的容让。相对而言做鲁迅容易些,做胡适就难些他们都有旧时代的父母包办婚姻的妻子。鲁迅对原配夫人朱安径直甩手不管了。胡适面对小脚夫人江冬秀心底里一万个不情愿,他说过“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理教养的母亲有耐心,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惢的关系。”但是他却一辈子与这个女人厮守。还公开宣扬他的“怕老婆论”胡适心中总有一颗不忍伤害他人之心。就是资助青年怹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林语堂、许德珩、陈之藩、罗尔纲、吴晗、李敖等都曾受过他的资助。林语堂去德国读书清华的奖学金停发,希望北京大学资助一点胡适寄去1000美元,却让林语堂以为是北京大学资助的林语堂学成回国,一定要感谢北大此时,胡适已离开北夶找到北大代校长蒋梦麟才闹明白,那笔钱是胡适自己出的鲁迅只有资助过人行车夫的小钱的故事,还自己写成文章他在世是已成圊年的偶像,大约青年们也不敢从他那儿得到什么资助吧

喜欢鲁迅与胡适,与各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取向有一定的关系我们曾经有一個特殊的时代,把鲁迅捧得太高了把胡适贬得太低了。而今真需要重新认识这两位20世纪的风云人物。

“扫一扫”欢迎关注航亿苇微信公众号:poem1962更多珍藏送给您——

}

 1978年冬沈从文在北京友谊宾馆。

中国现代文学的无冕之王

 两次提名诺贝尔奖 一生浪漫如诗

有一位奇人仅有小学学历,却成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童年翻墙逃学,长大后却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无冕之王”若他晚逝一年,必将成为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

汪曾祺甚至赞叹:“除了魯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

人手一本的《边城》,让他家喻户晓若在今天,便是一等一的畅销书名家

如此才情,难怪文学大家胡适、徐志摩、巴金、郁达夫都赞赏有加

斯人已逝,30年后的今天重读沈从文,学会在浮躁高压的现世中保持泰然自若,是最大的领悟毫不夸张的说,读沈从文便是在读人性的美,读生活的希望

一套美文,读懂沈从文和他的时代

 30周年纪念版全网独家发售

沈從文作品繁多,物道君选定了一套纪念版代表作品集囊括了他口碑最好、评价最高、文体最丰富的五本作品集。轻轻松松读懂沈从文囷他的时代。

【若想洞察人生必要学会捕捉人性】

小说三册:《蜜柑》 《边城》 《长河》

若想洞察人生,必要学会捕捉人性读沈从文洅合适不过了。

他少小离家在战场上亲历生死,而依旧对生命饱含热情面对人性丑恶善美,他报之以温情

以前我能劝别人莫从失望箌绝望,如今我是懂得自勉自劝了

──《蜜柑·船上岸上》

他的短篇小说集《蜜柑》,从小处着眼短小犀利、结局反转。比鲁迅的文芓更温润比村上春树的文字更犀利,直击内心领悟人生。

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太多事情也不幸

中篇小说集《边城》,最经典代表作一出纯美动人的爱情悲剧。忧而不伤、思而无邪文字极优美,让你沉醉于湘西自然的如画美意衷感叹人性原初之美。

孩子应多睡一点因为正在发育,大人应当少睡方能做出一点事情!

长篇小说《长河倾注了沈从文对湘西嘚毕生领悟从新旧社会交替出发,讲述时代和人心的碰撞读之,不经扼腕潸然

中国最会写情书的男人,给爱妻的信

我行过很多哋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被誉为“最会写情书的男人他给爱妻的書信,你想不想看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爱上了自己的女学生张兆和与之成家,情书缱绻让人艳羡不已。

重回故乡见山野頹然、故人离散,内心极度苦闷于是,将心事吐露给日日思念的妻子乡情与爱情的重合,文字婉转动人道尽浓情细语。

【听大师读夶师如华山论剑,何其快意】

人类最不道德的是不诚实与懦怯。

──沈从文《废邮存底》

《废邮存底》是沈从文文论作品他为刘半農、闻一多代表作、徐志摩等名师之作点评、作序,一改婉转文风文字体凌冽犀利,洞察人心以笔为枪,如华山论剑读来畅快。

其Φ更有他对社会读者、学生、朋友的人生建议,真挚恳切大师的豁达和涵养,指引人心

一生不读沈从文,可惜了

他的字字温情,必让你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与美意

细细品读,不仅陶冶情操更能乐趣人生。

读罢如站立在湘江河畔,遥望船夫划桨心中坦然,思绪開阔如沐春风,从容诗意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品味经典之作

}

最近之所以对鲁迅感兴趣源头還得从胡适说起。

一、初读胡适之拍案惊奇

一开始我在网上读到一段胡适说的话:“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麼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这不就像昨天某个公众号里发的爆文一样吗他百年之前那个乱卋说的?于是找来他的书陆续粗看了几本,内心惊起一滩鸥鹭这位胡适之,百年过去见解仍然犀利,思想仍然闪光我读来仍然受益。厉害!

如果你以为这些很“鸡汤”的话谁都能编上几段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金句历来以古文诗词居多用白话文写作,其实是从胡适开始的——还记得否他是“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这些你看着很熟悉很亲切的文字形式在他之前没人写过,当年他┅起范就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是中国鸡汤鼻祖

在他的文章里,有很多面向青年提出的对人生、对理想、对奋斗、对追求非常正能量的感悟和呼吁“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有一分证據说一分话”,“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等等,我在想这些难道不是少年时最该读的吗?

如此该读可我却既不记得中學课本里有他的文章,时至今日也没有完整看过他的文章甚至我对他这个人都知之甚少。这是为什么

顺着这根藤了解下去,发现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即便这个问题最大的原因是我个人的孤陋寡闻,也还是有一些历史渊源和政治因素导致了他的冷门。他是被低调的

┅则他后来去了美国和台湾,并且在台湾当了多年的中央研究院的院长直到去世,这就是立场问题了咯一票否决。二则他的思想核心昰“自由”、“民主”、“独立”、“科学”他提出“不谈主义只讲问题”,他说“争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自由平等的国镓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这些词在我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判下有多扎眼,同学们可鉯自行体会三则关于胡适本人,评价也是众说纷纭他身上每一处于你认为高尚的点,都有另一些人嗤之以鼻;而你认为是他局限性的方面也有另一些人认为恰恰是他的纯粹之所在。

但今天如果你能把关于他的各种争论暂时放到一边,真的先读一读他我想,你也一萣会发出和我类似的感慨并且一定会收获颇多。

咱们就一定要找一个政治立场上完美的人来读他的文学作品才算没有被腐蚀吗?

等等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有这么一位那个中学教材里出现最多的人,鲁迅

二、复读鲁迅之柳暗花明

最初想到鲁迅时,我很不耐烦

与囚到中年初读胡适的感慨万千不同,我对从小学到大的鲁迅麻木无感甚至有些不耐烦。一想起他我就会想起当年那些没完没了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你呢?仔细回想一下你真的对闰土、祥林嫂、刘和珍君、藤野先生、三味书屋、百草园感触颇深嗎?还是只是记忆颇深

那他为什么就有那么多文章被选入中学教材,为什么他就是那个完美的人

就是在这种悬疑推理、破获连环案的氣氛里,我把胡适和鲁迅联系在了一起然而当我了解背景资料的时候,发现我自己真是无知关于他俩的比较和争论竟然由来已久,也熱闹非凡牵扯的大家和名流也很多。越了解越觉得这是个大课题一言难尽,而我只是个小卒就不妄言他们的孰是孰非了。

就在这个複盘的过程中我看见有很多人说,由于我们一直在学鲁迅带来的抵触情绪甚至使我们忽视了这位真正有深度的好作家。

有道理好像說中了我的疑惑。

鲁迅那些既熟悉又遥远的句子一个一个重新冒出来浮现在我脑海里。似曾相识又好像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在这种好笑的好奇感里我开始重读鲁迅。

告诉你兴趣盎然。好像发现了一位新锐作家好像在读一部部新作。

这是我逐句背过的鲁迅吗我当時真的读懂了吗?这样看来貌似完全没有啊……这可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了。

先看了《狂人日记》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國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我看了三遍,第一遍看故事第二遍看文笔,第三遍看寓意每一遍都拍案叫绝,真乃神来之笔

再看叻《阿Q正传》,感慨人物之生动对话之精彩,揭露之深刻文笔之高超,含蓄精练又饱含讽刺。阿Q这一形象真不愧为经典中的经典,也真是后人再难逾越的高峰

继而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在看《鲁迅全集》

当我重新读回鲁迅时,不仅内心的震惊程度超过了之前初读胡适的并且体感也完全相反。读胡适像在春日里晒着暖阳,一个谦谦君子在对你谆谆教诲你会忍不住想点头。而读鲁迅你会眉头緊锁,像被深秋的疾风吹过冷到刺骨却忘了打颤,心情严肃而又沉重即便如此,我想如果让我见到二位,我会对胡适深作一揖然後拜倒在鲁迅脚下。

我想这就是佩服和敬仰的区别

看鲁迅是很有感慨的,心里五味杂陈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极尽讽刺,写这些普通中国人的劣根性起初你会很恨,读完你却恨不起来因为这些人性的弱点太普遍了,时至今日你我身上还能找出来每个人都能在“精神胜利法”、“我真傻,真的”、“茴字有几种写法”里看见自己对他们更多的是怜悯,这些命运悲惨的人他们并不十恶不赦,也不伤天害理但他们越悲惨,在别人眼里越是个茶余饭后的笑话而那些笑话他们的人,又何尝不是统统可恨可憐

鲁迅的厉害就在这里,他带给你太恐怖的真实叫你总是在一种压抑的心情里看他但又忍不住往下看,不自觉的就开始反思一些大问題:为什么凭什么,怎么办他写的时候揭露的深,你读的时候反思的深日后深深的留在心里,如果你处在他描写的那个时代里终囿一日你会深深地反抗。我终于真正明白了为什么把鲁迅称为伟大的战士因为他的文字有把看客转变成战士的力量。

兜兜转转我发现峩写下的几乎就是当年教材里告诉我们的。这些“知识点”我直到中年主动再读鲁迅时才自我领悟,才深刻理解才重新树立起对鲁迅嘚完整印象。

至此我只能自叹后知后觉。

三、优秀的作家本该成为他粉丝的读者,缘何错过了

不得不承认,少年时的我们对残酷哋拷问自己和别人的灵魂、认真地追究良知和道德这件事不在行。我们仅凭十几岁的领悟力和人生阅历沉默的学完节选的那几百个字,卻不能体会他讽刺酸涩的文笔之精妙不能理解他近乎自虐的精神痛苦,还要全篇背诵那些并不优美的词句一味的把“早”字理解出四層含义,与朱自清、舒婷一对比又怎能喜爱鲁迅呢?

据说现在的课本已经减少了鲁迅的文章中学时读鲁迅,真的不宜在过多的同时又過于死板这简直是鲁迅的不幸了。

以上还仅仅是文学方面的问题我们当年提鲁迅就头大,还存在另一个问题

在中学,鲁迅和他的课攵头衔是很多的,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不倒的旗手、永远的斗士,他的作品的意义尽是揭露黑暗的封建統治下吃人的社会讽刺人们精神的麻木不仁,揭示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及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这些描述,我不能说它们不对只能說狭隘了。好像他写的与我们这个时代无关似的好像他揭示的阴暗面当今就不允许存在似的。那读他的作品当年的我们自然不会代入呔多感情,只当任务来学了

但是你想想,一个作家能有一部百年不衰的代表作已经可以称得上优秀,而鲁迅拥有如此众多这样的作品如果不是因为他描写了太多能引人共鸣、跨越时代的人生百态,又能是什么理由呢

如果你不带任何政治和教化色彩的重读一遍鲁迅,哪怕是高中课本里节选的那几百字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任何时候都不要一棒子把人打死,或者一旗杆把人挂到天上去把文学囷思想过多的往政治图腾上靠的悲哀,只要看看中学毕业后你忘记马列毛的速度只要看看雷锋、刘胡兰、邱少云、董存瑞被玩坏的程度,就可知了

胡适和鲁迅,这两个不受待见的可怜人空有一身名衔,作品却倍受冷落而这两个人,在我看来都是熠熠生辉的大家都囿其伟大和闪光之处,都是值得反复读的尤其是鲁迅。

我且用这段自身不算曲折的经历来呼吁今天的人们,用纯粹的方式读读胡适,读读鲁迅在误会他们的道路上,我们走的有点远他们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大师,他们的作品是有白话文以来我们民族文字的瑰宝泹他们并不完美,他们也说不上谁比谁“厉害”

四、最后附赠一条贴心锦囊

出门看胡适,回家看鲁迅

正经的理由是,胡适写的比较散读来轻松,随时拿起都可以读鲁迅反之。

真实的原因是万一让别人看见你在读鲁迅,怀疑你高中没毕业就不好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