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实人吃亏的观点真题在工作中吃亏不吃香

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理性思考
我的图书馆
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理性思考
胡锦涛同志指出,“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如何使“不让老实人吃亏”由舆论到变现、由号召到制度成为当前做好干部工作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老实人,是指那些不圆滑、不世故、不张扬、不势利;既实实在在做人,又兢兢业业干事;不蓄意冒犯他人尊严,不伺机侵占他人利益,说话老实、为人诚实、生活朴实的人。老实人是褒义词,不是中性词,更不是贬义词。
老实型干部是指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克己奉公、遵纪守法;待人诚恳、表里如一;处事公正、对人平等;作风无私、不事张扬;心态平和、淡泊名利;专注本职、不搞拉拉扯扯、不跑官要官的人,主要有以下十种表现形式:一是不和上级套近乎但积极配合上级工作的人;二是不和上级多走动但能体谅上级良苦用心的人;三是不往上级家里跑但常往基层跑的人;四是不关注上级的生活私事但能帮下层排忧解难的人;五是不当面恭维上级但能帮组织树立威信的人;六是不向上级表态但能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人;七是不爱表功但能创造性工作的人;八是不爱提个人要求但表现积极的人;九是不看上级脸色行事但能秉公办事的人;十是不喜欢给在职领导“烧香”却给离职领导“送暖”的人。
与老实人相对应的是投机钻营者,这种人不讲党性、不重品行,把心思和精力用于“造势”和“谋官”,做虚功、拉关系、搞奉迎。这种人,严重危害党的事业、涣散干部队伍、损害党的形象。
与老实人相区别是老好人。这种人,虽然不惹事、不犯事,但也难担事、难成事,可能得票率高,口碑也不差,但面对大事无一策,遇到矛盾绕着走,解决困难无办法。这种人,于党、于国、于人民难堪大用。
老实人是干部队伍的主流,也是推进事业加快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优秀品质和默默无闻、一心为民的务实作风,永远值得学习和发扬。
老实人吃亏是一个相对的命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每一名党员的义务、每一名干部的职责,从这种意义上讲,老实人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把全部的身心献给党和人民不应算作一种吃亏,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美德。
老实人吃亏是其付出与回报不对称或与钻营者得利相比较而存在的。老实人付出了心血,做出了业绩,未得到组织相应的回报;老实人有能力为党和人民挑更重的担子,因未被组织发现和任用而埋没;老实人因坚持原则而被排挤、受挫折、遭报复,等等,在群众的眼里,老实人吃了亏。
老实人吃亏,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为老实人大多工作在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干得都是一些平凡普通的工作,业绩不显山、不露水,不易广为人知,难以及时被上级部门或领导发现;二是老实人把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工作、用在干实事上,不善于做容易彰显政绩、吸引眼球的表面文章,也不善于应酬交际、自我推销,难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也难以给公众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三是老实人清正廉洁,讲原则不懂圆滑,得罪了人往往自己还不知道,容易被别有用心者算计,容易被人曲解甚至诽谤;四是干部选任制度缺失,“拉票风”、“人情风”、“金钱风”、“打招呼风”等不良风气仍然客观存在,少数善于跑要和做表面文章者优先提拔重用,产生用人不公的现象;五是社会舆论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舆论关注的是在短时间内创造效益和政绩的“英雄人物”,而不是长时间在某个岗位上默默无闻奉献的“老黄牛”,“螺丝钉”,致使老实人吃亏,老实人稀缺。
事实上,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实人吃亏,党和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机会就会回报你,从长久来说,老实人是不会吃亏的。
之一,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发现老实人。“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谁是老实人,谁是投机钻营者,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及时、准确发现老实人的根本途径,就是走群众路线。老实人往往是工作在最基层、条件最艰苦的地方,要想找到老实人,需要领导干部、组织部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弄清真实情况。以群众意见为基本依据,建好民情台账,全面了解干部恪守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情况;特别注意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劳模的意见,广泛听取一般干部的意见,把敢于在工作一线打硬仗、打苦仗的干部找出来。在民主推荐干部的时候,让真正了解干部的人参加推荐,让参加推荐的人真实表达意愿,确保老实人能够脱颖而出。坚持实践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在重点工作、重要项目和重大事件推进处理过程中考核考察干部,真正把认真做事,老实做人、干净做官的老实人找出来。
之二,完善考评机制,科学识别老实人。不让老实人吃亏,根本在于创新科学的用人机制,要在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过程中,不断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察评价机制,针对老实人制定具体的办法,制定管用有效的长效机制。积极创新干部考核工作,把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实施民意调查环节,推行领导干部述职制、业绩公示制,结合考察对象的岗位特点,考虑基层对干部的熟悉程度,认真组织被考察干部的服务对象和普通群众参与评议,扩大民主参与度和公开透明度。充分运用民意调查结果,综合评价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不让群众公认的老实人被埋没。实施延伸考察,把干部连续多年的考核结果放在一起综合评价,深入考察干部所做的工作是短期行为还是深谋远虑,是形象工程还是民生工程。根据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客观评价干部是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否勇于面对困难,真抓实干;是否能够打开局面,胜任工作。通过对干部工作动机、工作作风、工作成效的深入了解,确保干部考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之三,把握关键环节,提拔重用老实人。对贯彻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工作能力强、干成事而又不出事的老实人,要重点关注,把好关键环节,确保能够提拔重用。一是把好初始提名关,确保老实人成为被提名对象。单位沟通提拔干部,组织部门要提前介入,征求方方面面意见,特别是基层群众、服务对象的意见,把掌握的情况与单位沟通情况相印证,确保群众公认、业绩突出的老实人优先提名。二是把握好民主推荐关,确保老实人成为被推荐对象。在民主推荐干部前,加强引导,使参与推荐的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老实人的重要性,将老实人作为拟提拔人选推荐对象。把尊重民意与不简单以票取人辩证统一起来,对得票率达到有关规定,但不是最高的,认真分析原因,辨别情况,作出正确判断,确保老实人不因票数而吃亏。三是把握好讨论决定关,确保老实人成为被任用对象。会议研究干部,对老实人要重点介绍;差额票决的,老实人排名要靠前;同时要开展讨论,引导决策层关注老实人,票投老实人。
之四,加强人文关怀,关心激励老实人。老实人往往被冷落、被边缘化,他们更需要组织的关注和关爱。要从思想上感化,从行动上引领,从生活上帮助,从心灵上唤醒,形成老实人很重要,做老实人很必要,成为老实人很骄傲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坚持经常性走访交谈,注重在访谈中发现那些工作优秀的老实人,并多渠道了解老实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认真听取老实人的意见建议。健全探望慰问工作机制,落实党内关怀措施,关心老实人的心理、身体健康,营造老实人平时有人问、困难有人帮、生病有人探的良好环境。各级党委要切实维护好老实人的地位和利益,关心、爱护、支持老实人,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当然,老实人也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的培养,不断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永葆老实人本色。同时还要摆正心态,踏实工作,不计得失,一心为民办事,经得起群众和实践的检验。
之五,营造舆论氛围,尊重重视老实人。不让老实人吃亏,体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种导向,更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一面旗帜。利用一切媒体载体,广泛宣传不让老实人吃亏的重要意义,广泛宣传老实人的先进事迹,让老实人切身感受到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切实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让广大干部群众以他们为榜样,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精力放在抓工作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不断取得实效。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和用人部门要存公心、去私利、看长远,有辩才之智、爱才之心、育才之责,善于发现、重用老实人,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来说,要立志做一名老实人,在内心深处真正赞美老实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真情帮助老实人,在干部推荐考察的关键时刻大力举荐老实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老实人、争做老实人的良好氛围。
&& &之六,反对投机钻营,切实保护老实人。祛邪更能扶正,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是相辅相成、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是要规范干部选拔标准和程序。严格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做到本级管理的干部,不符合规定的不上会;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不符合规定的不上报;对下级报来的干部,不符合规定的不审批,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二是要拓宽干部选拔监督渠道。把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受理来自各方面的举报,对作风飘浮、虚报政绩、找门子、拉关系的,不管涉及到谁,一经查实,一律不得作为被推荐人选;已经列为考察对象的,取消其资格;已经任命提拔的,要坚决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决不让挖空心思跑官事、没有精力干正事的人得逞,真正做到让不老实的人无利可图,让投机钻营者无空可钻。三是要严肃查处选人用人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严格执行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促检查制度,坚持有案必查,对查实的案件,严肃追究责任,及时通报查处结果,用铁的纪律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有效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关于老实人,我不得不说,女孩子如果要嫁人的话,可千万别嫁老实人,否则你注定要窝囊贫穷一辈子。男人交朋友,可千万别交老实人,否则你不仅得不到任何有用的帮助,还会被气死!  老实人最突出的个性是胆小怕事,息事宁人,在个人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宁愿自己付出代价也不敢讨还公道,就更不用说替社会申张正义和主待公道了。下面的一则事例更能说明传统中国人的老实本份背后隐蔽的灾难性恶果。  去年无意间看了一本期刊,上面登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刚到美国的中国人去一家中国餐饭进餐,不巧遇上了劫匪。  劫匪拿着一把刀子(在美国人人有枪,餐馆的老板也有)指向掌拒,掌柜把钱柜里仅有的两百多美元现钞全给了他。  劫匪走后,中国顾客问老板为何不报警,老板说报警没有用,警察至少要半个小时才到,那时劫匪已逃得无隐无踪了。  中国顾客不相信老板的话,他听说美国警察工作效率很高,案发三五分钟即可赶赴现场,为了证实老板的话是否可信,便做一次好事佬按响了报警号码。  不想果然如老板所言,等了半个小时才来了两个警察,若无其事地做了一个笔录就走人。  中国顾客义愤填膺,大骂美国警察混帐渎职。想不到中国老板竟然帮美国警察说话。  “这也不能全怪美国警察,怪只怪我们自己当初不争气。说句凭良心的话,美国警察还是很不错的,既称职又不受贿。别的地方发生抢劫案,警察总是在三五分钟内赶赴现场,就我们中国餐饭例外。”  “哪是为啥,美国人真的歧视中国人吗?”  “那到不是,美国人的种族欺视并不象内地宣传的那样严重,造成目前的现状还是中国人自己。早期的情况不是这样,中国餐饭遭受抢劫时,美国警察也是在三五分钟内赶赴现场,当场把劫匪抓住,可受害人害怕报复,居然不敢站出来指证劫匪,警察只好把抓到手的强盗当场放掉。于是美国警察对来自中国案件的报警不再热心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今天这幅现状。”  “这里别的商店也在光天化日之下遭抢吗?”  “有是有,但很少,劫匪看到中国人好欺负,在光天化日之下一般只敢抢中国商店,因为抢别的商店风险太大,外国人不怕事,不但当场报警,还和劫匪搏斗,劫匪在得手之后很难安全逃脱。尤其是犹太人开设的店铺,劫匪更是不敢问津。犹太人在遇劫之后不但即刻报警,还督促警察办案,如果认为警察办案不力还会合伙出资悬赏缉拿劫匪。碰上这样的硬对头,劫匪只好自认倒霉,唯一的对策就是不抢犹太人。这条街上只有一家犹太商店,中国餐饭则有十多家,可劫匪只选择人多势众的中国餐饭动手,犹太商店从未遭抢。就是那些中国人不敢出面指证而逍遥法外的劫匪也不感中国人的恩,过几天又照样来抢,好象不欺负中国人就天理不容一样。更为气人的是,来自中国的劫匪也选择中国餐馆动手!我们这个民族也真是的!!!”  …………  看了这则故事,我想起折腾了世界政治近半个世纪的中东问题。几百万个犹太人居住在被敌意的阿拉伯人包围的一块弹丸之地上,承受着面积和人口大出上百倍的阿拉伯世界的压力,结果反而越来越强大,阿拉伯世界几次联合起来作出铲除犹太人的尝试都没有成功。如果这块弹丸之地上(2.5万平方公里)居住的是几百万个中国人,诸位想想会是什么结果?  犹太人能够在敌人的心脏长期生存下来并越来越强大,显然不是老实本份息事宁人的结果,而是拚死反抗任何形势的强暴和强加于他们的不公正。相比之下,中国人的老实本份在已知世界一再地吃大亏,十七世纪,可恨的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对数量比他们多得多的华人进行了三次灭种式的大屠杀。我并不奇怪西班牙人的灭绝人性,而是奇怪这些屠杀何以能够成功的进行?因为华人的数量占绝对的优势。之所以这样,除了华人的不团结外,华人的老实和胆小则是问题的关键。一直到前几年,小小的印度尼西亚居然也无视北方那个强大国家的存在,胆敢光天化日之下在首都的街道集众抢劫华人的财产,屠杀无辜的中华男人,当众轮奸中华妇女……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些暴徒在行凶之后居然没有得到应得的惩罚!诸位不妨想想,如果行凶的对象是美国人,结果会是怎样?我敢说印尼会成为第二个阿富汗!  还有一个更具讽刺性的后果:中国人的老实怕事并没有造就他们奉公守法的国际形象,相反他们的形象因此一落千丈,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还成为邪恶势力争相凌辱的最佳对象。  这都是老实本份付出的代价,可见老实本份确然不是什么好的品质,至少不是什么值得稍*称道和发扬的品质。  基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人对老实人往往是很偏爱的,因为古往今来中国的国土上存在太多的暴徒和太多的非理性暴力,地痞流氓一直是中国历界政府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因此中国人都爱老实人,认为老实人不会侵害他们的正当权益,丝毫也意识不到中国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暴徒,就是因为中国的老实人太多的缘故,可以说每一个暴徒背后都有一个老实人在为其输血打气。如果没有如此多的的老实人为暴徒提供极好的生存环境,暴徒就没有容身之地了。老实人不但造就了流氓地痞车匪路霸;还造就了为数众多的贪官污吏,造就了难以扭转的腐败和不公正!因为中国的老实人太多,所以中国理性的暴力太少,结果非理性的暴力因为没有“天敌”的缘故,得以迅速滋长蔓延。我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看到了不少恃强凌弱的社会画面,可很少看到弱者不畏强暴据理力争的镜头。  综上所述,老实人最具社会危害性的特点有三:  一是老实人胆小怕事,遇事藏头缩尾,在自己付出代价的同时也助长社会的邪恶势力。  二是老实人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更没有主见,喜欢和稀泥,办事能力极差,若把重大的事情交给这号人一定要出大问题。如果让老实人当皇帝,朝中绝对是坏人的天下。  三是老实人没有原则,千万不可让这号人去主持公道,这号人连黑白都不敢说,就更不能指望他们区分正邪了。  在一个文明的国度里,一个拥有上述三个特点的公民是不是合格的公民?是不是值得称道的公民?当然不是,这样的公民应该越少越好!  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暂居的小城破获了一个流氓团伙。这个团伙在当地作恶行凶了十多年,杀人、抢劫、强奸、强收保护费什么都干,团伙的头目更是恶贯满盈,群众一直对他们的暴行忍心气吞声,受害之后敢怒不敢言,害怕他们报复。头目在受审时,刑侦队员问他这些年作案频频得手的秘诀是什么,头目的回答竟然是那样的简单:  “什么秘诀也没有,我一个大老粗,能有多少点子。现在作案很容易的,受害人都胆小怕事,既不敢反抗又不敢报警,所以每次都能得手。我刚出道时胆子也很小,后来就越玩越大了。”  “难道就没碰过钉子?”  “前两年碰到一个,在东门开鞋店的一个姓吴的蛮子,我上门收保护费,他不给,我拿匕首威胁他,想不到他小子比我还玩命,二话不说就抓起一把凳子往我头上砸,他老婆则抓起电话报警。我一看势头不对就跑了。”  “那你事后有没有报复他?”  “傻子才会去报复他!他那幅天不怕地不怕的倔脾气,带人去报复必然要出人命案,那样我也脱不了干系。我们只想发财,并不想和某人赌气拚死活。其实干我们这行的秘诀有一个,那就是识相,码头不是打出来的,而是看出来的,每次选择的对象最好是胆小怕事的,自尊心强的最好莫惹,不小心惹上了要即时缩手,那样才不会栽跟头。刚出校门的小流氓不谙此道,绝果没几天就栽了。”  …………  这个头目被判了枪决。公判会那天,我身边的一个老头声泪俱下地喊杀得好杀得好,人民政府万岁。我问他何以如此激动,他说这家伙丧尽天良,当着他的面把他女儿强奸了。我问他当时是否在场?他拍胸回答说在场,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坏蛋强奸他女儿长达一个小时。我再问头目可曾绑他,他回答说没有;又问他身旁可有凳子木棍什么的,他说有,不但有凳子木棍,还有锄头。  “那你何不称他施暴时一锄头挖在他的头上?”  “我哪敢呀?他是出了名的流氓,他会报复的。”  看到这样的国民,我当时的气不打一处来,劈面一巴掌打在他的老脸上。  “你也算人!你比那坏蛋更该杀!!!”  因为中国有如此多的老实人,所以才造就了如此多的暴徒。国民一直在恃强凌弱的暴徒和忍气吞声的老实人两个极端徘徊,敢于反抗强暴又奉公守法的现代公民则少之又少。  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一下:老实和诚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人的爱撒谎和不诚实也是举世皆知的,别以为老实人会说真话,老实人一样在撒谎,一样不诚实,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更没有勇气说真话。  在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关头,老实人往往最容易当汉奸,都是恭顺的亡国奴。他们宁愿妻子儿女被外敌凌辱,也不愿奋起抗暴向侵略者讨还尊严和公道。所以老实人不可能成为民族英雄。  在本文将要结束之际,我要郑重地申明一个观点:别以为糊涂老实不是缺点,它对人类文明的危害与邪恶是不相上下的,暴政多半和低素质的老实人群相伴而生。中华民族要想在已知世界立于受尊重的不败之地,就不可再偏爱老实人,最好和老实的国民告别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
  支持。  是非不分,争坐位吵架倒厉害。  
  物极必反。  “精明能干”才是王道!  
  他们已经不是中国人了,他们只能算是华人。他们拿的是美国的身份证。  
  如果法律真的能保护我的话,我说的是如果  
  老实比现在判刑的大老虎是吃亏的  
  好帖,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
  确实是好贴, 社会严重缺狼性!
  看了楼主的文章非常惭愧,老实和邪恶一样令人恶心,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我感觉你说的这种不是真正的老实人,他们算不上老实,做起生意来可能还特别会算计,他们这算怕死的小市民,以为一时息事宁人就可以终年都无忧了,其实有很多时候,不得罪人就只能得罪自己,他们看不到这些的。
  楼主说得对,中国就是这样的老实人太多才被欺负。  有次我在湖南坐长途大巴,车上有块头很大酒鬼吸烟,结果司机劝他别吸,结果他不听,照吸不误,然后一车的乘客一个也不敢管,司机没办法就说你吸烟我就不开车了,结果大家就陪着那个醉鬼停车干耗,谁也不吱声,我一下火就起来了,直接一把把那傻逼手里的烟抢过来扔到窗外,然后破口大骂,准备干他,他看到我比他凶就没怎么支声,嘟囔两句拉倒了,然后司机继续开车。  半个世纪前鲁迅就总结的很到位,国人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也想说一句,傻逼都是老实人惯出来的!  
  文章表达的跟“老实人”有什么必然关系?文痞惯用的手法!
  有的老实人是办事勤恳,有能力,富有正义感,成为单位的支柱;也有的老实人迂腐不堪,畏手畏脚,一辈子灰头土脸。
  好文章,好,好。重要的事说三遍
  呵呵~  PM2.0,汽车尾气,自来水氯气,搞得你大脑缺氧,整天昏头昏脑,  出门戴口罩没啥卵用,绿化植物没啥卵用。  不认真解决这些犹太人暗中制造的软实力,  请问,你有不老实的资格吗?
  有道理,这需要教育中加入这方面的内容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不让老实人吃亏
安徽省泗县县委副书记&&霍辉
日10:34&&&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选拔任用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中央制定下发《决定》,从政策层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打造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大势,体现了我党一以贯之的正确用人导向。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这里的老实人,既不能简单地曲解为不善言辞、庸庸碌碌、无能无为的人,也不能错误地理解为遇事不争辩、做事无原则、害怕得罪人的老好人。我们所讲的老实人,是指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这些人立场坚定,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不阳奉阴违;这些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勤奋努力,不察颜观色;这些人敢于负责,勇于争先,锐意进取,不畏首畏尾;这些人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不拉拉扯扯;这些人扎根基层,埋头苦干,不计较个人名利,不跑不送,不找不要,不怕领导不注意,就怕群众不满意。老实人是干部队伍的主流,也是推进事业加快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优秀品质和默默无闻、一心为民的务实作风,永远值得学习和发扬。  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关系党风民意和事业成败。中央《决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不让老实人吃亏,就是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让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老实人受尊重、受重用的良好导向。这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不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更加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按照“为民、清廉、务实”的要求,一门心思干事业,全心全意谋发展,努力营造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切实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在干部队伍中努力营造尊敬老实人、学习老实人、重用老实人的良好氛围,促进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科学准确地评价和识别干事创业的老实人  老实人长期工作在一线,注重埋头做事,不善声张“造势”,艰辛和业绩往往不易被发现。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把选人用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环境艰苦的岗位,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了解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科学考察、准确识别那些想干事、会干事的老实人。一要根据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评价干部。客观评价干部是否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否勇于面对困难,真抓实干;是否能够打开局面,胜任工作。要落实延伸考察干部办法,把干部连续多年的考核结果放在一起综合评价,深入考察干部所做的工作是短期行为还是深谋远虑,是形象工程还是民生工程。通过对干部的工作动机、工作作风、工作成效的深入了解,确保干部考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要根据民意调查结果识别干部。积极创新干部考核工作,把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实施民意调查环节,结合考察对象的岗位特点,考虑基层对干部的熟悉程度,认真组织被考察干部的服务对象和普通群众参与评议,充分运用民意调查结果,综合评价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不让群众公认的老实人被埋没。三要根据领导岗位空缺实际搭建干部展示平台。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在民主推荐前,将拟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空缺岗位向社会公开,坚持民主推荐与干部自荐相结合,针对不同岗位的要求,由符合条件的干部,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会议述职、现场演说等方式,主动参与,公平竞争,为那些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老实人提供展示才干的平台,保证他们有机会进入组织选拔的视野。  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提拔实绩突出的老实人  不让老实人吃亏,体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种导向,更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一面旗帜。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老实人,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不遗余力地委以重任,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尊重老实人、人人争做老实人的良好氛围。一要加强舆论宣传,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利用一切媒体载体,广泛宣传老实人的先进事迹,让老实人切身感受到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切实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让广大干部群众以他们为榜样,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精力放在抓工作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不断取得实效。二要注重干部培养,以艰苦的环境锻炼人。进一步健全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将组织放心、群众公认的老实人放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环境中,交流到重要部门、重点岗位上磨练,把培养干部的主阵地放在基层,把选人用人的重点放在一线,进一步对其进行跟踪、考察。同时要格外关注长期在偏远基层、困难较多的地方默默无闻工作的干部。对贯彻科学发展观态度坚决、工作能力强、干成事而又不出事的老实人,只要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件且人岗相适的,就毫不犹豫地予以重用;对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要破格提拔使用。三要创新用人机制,以科学的制度选拔人。不让老实人吃亏,根本在于创新科学的用人机制。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过程中,针对老实人制定具体的办法,不拘一格选拔任用。因领导职数限制,暂时不能提拔重用的,优先列为后备人选,一旦条件成熟,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由于年龄偏大,不适宜担任领导职务的,可提高他们的职级待遇,享受相应的政治地位;要把尊重民意与不简单以票取人辩证统一起来,在选拔任用的民主推荐环节中,对得票率达到有关规定,但不是最高的,要分析原因,辨别情况,作出正确判断,确保老实人不因票数而吃亏,真正让老实人吃上“定心丸”,放开手脚干事业。  旗帜鲜明地反对投机钻营者  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辅相成、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中央《决定》指出,“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虽然这只是极个别现象,但如果不严加整治,就会愈演愈烈,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必须引起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在坚持重用老实人的同时,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旗帜鲜明地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一要规范干部选拔标准和程序。严格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做到本级管理的干部,不符合规定的不上会;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不符合规定的不上报;对下级报来的干部,不符合规定的不审批,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二要拓宽干部选拔监督渠道。把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受理来自各方面的举报,对作风飘浮、虚报政绩、找门子、拉关系的,不管涉及到谁,一经查实,一律不得作为被推荐人选;已经列为考察对象的,取消其资格;已经任命提拔的,要坚决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决不让挖空心思跑官事、没有精力干正事的人得逞,真正做到让不老实的人无利可图,让投机钻营者无空可钻。三要严肃查处选人用人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精神,强化干部选拔任用领导责任制,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严格执行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促检查制度,坚持有案必查,对查实的案件,严肃追究责任,及时通报查处结果,用铁的纪律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有效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有一支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选好人用好人,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在学习老实人、尊重老实人的同时,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积极探索选拔任用老实人的新机制和新举措,加大落实力度,不断优化政治生态环境,为推进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责编:李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实人吃亏辩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