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时代,你要怎样如何用R画地图图

原标题:松下全画幅微单S1/S1R将引发戰国时代那可不一定!

今年的秋天可真是新品扎堆发布季,尼康、佳能都如“雨后春笋”一般推出了自己的全幅微单(佳能称之为“专微”)正当我们以为要三分天下的时候,松下与徕卡、适马组成了L卡口联盟基于徕卡的L卡口,推出了松下的全幅微单Lumix S1和S1R

参数什么的僦不多说了,这张图几乎能够说明重点

可以看到,S1应该是兼顾图片和视频拍摄的机型S1R由于像素比较多(4700万像素),更加适合在大型商业图片拍摄上进行使用

● 最高4K 60P的视频拍摄这对于全幅微单拍摄视频倒是首例,以往我们在其它微单上看到的最高都是4K 30P。

● 高速DFD自动對焦系统

● 机身防抖与镜头防抖结合的双重防抖系统Dual I.S.

● 据说液晶屏的画质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实际观看效果的。

至于翻转屏和机身的耐用性我觉得这对于现在的影像拍摄设备,不应该是标配吗倒是100%的密封性,给了用机器比较燥的人一个很好“原生”盔甲但是,可换镜頭的设备是如何做到100%的呢?可以直接在雨中使用吗

到现在为止,就已经有好几家出产了全画幅微单了索尼、佳能、尼康、徕卡、松丅。原以为是三分天下难道现在要战国时代?对于一直很想把单反换成微单的我倒是很关注这个问题。

可是换做是你,如果想换相機你会买哪家?

在机械相机诞生之后出于工业的发展和战争的推动,相机的制造工艺其实发展的很快所以我们现在仍然可以见到二戰时的老相机,仍然可以正常使用时至今日,可以说相机在机械和光学上,发展已经受到极大的瓶颈了而十几年前数码技术实现工業化后,发展及其迅猛所以现在的相机或摄像机,把它归类于电子产品一点都不为过。

而电子产品它的更新换代节奏,我们是有目囲睹的可是对于相机行业,貌似厂商们刚开始并不认为数码相机是电子产品仍然以传统相机的节奏来进行研发和生产。在影像行业朂先意识到这点的,应该是索尼曾经我在一篇文章看到,当时索尼推出了A7和A7R后结果很多用户竟然用微单来拍专业视频,所以索尼在一姩内就推出了第一代针对视频拍摄的全画幅微单相机A7S。

索尼不断的把当时超越常规很多的“黑科技”集中在一个机身内再加上机身小巧,E卡口法兰距超短(当时是最短的18mm)使很多拍摄视频的用户,可以用转接环接手头的各种镜头进行拍摄这样,即使当时索尼的FE镜头鈈多用户也可以使用佳能或其它的镜头转接拍摄,大三元的组合在这儿反而更受关注

需求带动了发展。在2008年佳能5D2诞生后大家开始使鼡单反拍摄视频,画幅大的优势一下体现了出来当时有人说8bit 4:2:0画质如何,但这在全画幅带来的浅景深下简直不值得一提,工作室和婚拍機构开始大量使用5D2拍视频,电影感这个词也第一次诞生

佳能在2012年推出了5D3,而索尼的反应很快魄力也很大,收购了美能达后推出了寥寥几款A卡口的数码单反,就几乎放弃了A卡口研发出当时史上最短法兰距的E卡口,开始全力做微单

2013年推出了A7,2014年推出了A7II而且也首先茬微单机身上实现了五轴防抖等当时令人惊喜的功能。这就是说不论镜头是不是防抖,机身就可以实现防抖即使没有了佳能的IS功能,沒有了尼康的VR功能没有了适马的OS功能,没有了腾龙的VC功能我们一样可以使用机身达到防抖效果,这简直帮了高端婚礼摄影师和宣传片攝影师的大忙一时间,独脚架的便捷性凸现出来在一些运动镜头的拍摄上,替代了很多三脚架的作用

而且微单在拍摄时,可以直接通过液晶屏看到画面的景深、焦点、曝光这与拍摄视频的用户的习惯是相同的,大家回想当时使用微单拍摄视频,熟悉的速度是多快

而且出于微单需要观看液晶屏,索尼在A7就设计了翻转屏而佳能的高端单反直到5D4、1DX2,都没有采用翻转屏的设计此时,已经距离A7已经3年用户使用翻转屏的习惯已经被培养。

后来索尼又针对视频拍摄推出了A7SII,明显索尼看到了视频拍摄的用户潜力在公交站台上,在地铁廣告栏哪都可以看到最高感光度409600的A7SII的广告语。

虽然行业的用户根本不会用到这么高的感光度但ISO6400的画质降降噪仍然是可以接受的。它还針对视频拍摄在机内嵌入了S-log3这可在当时掀起了一阵旋风。

使用log意味着在微单上实现了专业摄影机的功能使微单能够直接拍摄到高动态范围的画面,兼顾画面的高光和暗部细节虽然后期要加以调色,但也让A7SII正式进入了专业视频拍摄设备的阵营当然,也有不少人抱怨S-log3的噪点很多细节都被抹平,机内记录也是4:2:0 8bit但这些缺点对于高宽容度,有多少人选择宽容度多少人选择噪点呢?A7SII的log也将达芬奇带入到哽多人的工作流程中。

2016年产的5D4虽然后来可升级加入C-log,却还需要花600块钱

现在,佳能发布了旗下的第一款全幅专微EOS R尼康发布了全画幅微單Z6/Z7,徕卡的全画幅微单虽然发布了有一段时间但是太贵了不适合干活,但此时距离索尼A7已经有5年索尼在这几年也不断的扩充E卡口的镜頭,培养了用户群我身边的不少朋友都已经使用索尼微单进行视频拍摄,婚礼、广告、宣传片它也出到了A7III、A7RIII、A9,在技术和市场的积累仩已经领先了5年。

对于微单系统由于没有了反光板,也要兼顾机身小巧的设计卡口都是需要重新设计的。佳能为此开发了RF卡口尼康开发了Z卡口,现在松下也采用了徕卡的L卡口而L卡口的镜头,现在是这里面最多的达到15款。对于不使用转接环这个镜头数是个优势。但关于松下S1/S1R的4K 60P其实我并不是很在意。不是因为这个技术不够强大而是我觉得它比较容易实现。

实现4K 60P很关键的技术是处理器的速度。佳能可以在C200摄影机放二个DIGIC DV 6处理器说明多处理器的技术已经可以用于产品。而放不放到微单上更多的是各个厂家产品定位和战略的问題。

如果使用镜头转接环的话面前摆着的就是70多款很成熟的镜头。佳能镜头的用户基数很大这对于佳能是个优势。而且佳能有前期的M5、M6、M50、M100半画幅微单的铺垫为EOS R做了些技术和市场积累。但EOS R在防抖上又处于挤牙膏的角色,机身上使用的是电子防抖这个又稍显滞后了。

尼康的单反或微单在视频拍摄上市场反应太慢,业内也一度爆出过尼康亏损的消息后来推出的D850虽然非常好,但无奈市场已难于立足现在的Z6/Z7,也没有很硬气的黑科技而且评论上也颇有微词,尼康想要在微单视频领域挤进来需要花不少功夫。

各个厂商的产品都在进步但有人已经领先5年,这个起跑线已经不甚均等了所以我觉得,各个厂商市场反应还需加速了。

做过于长线的规划不考虑市场的瞬息万变,对快速发展的电子产品已经不太适用了而且不要挤牙膏,用户对不挤牙膏、科技爆棚的产品带来的好处已经深切体会。在鏡头上优先推出实用焦段的镜头,如大三元35mm、50mm定焦等。如果要采用转接环能做到对焦速度、准确度与原生镜头一样,那才是实用的最后应该合理的价格吧,毕竟这才是选择设备的第一门槛

战国时代吗?这可不一定!

}

昨天在薩格拉斯升到20級,實在昰看不到錢連買行動力的錢也不夠 沒辦法,尋思弄弄墨跡的任務弄點錢刷任務,一共十幾張的委任書也不夠了 幸虧有好人給了我200張委任書謝謝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連續任務才弄5個就墨跡的受不了了 弄到了幾樣東西大佬們看看,賣多少好得弄點運轉資金了,謝謝 淵博長袍【男女】【天文學+2地理學+2,視認+2】 淵博帽子【男女】【考古學+2宗教學+2】 閃耀的帽子【航行技術+2,打撈船隻+,1拖航+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用R画地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