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出名谋士 第四 谋士 是 谁 ?

15、蛟龙出头佐清智囊——范文程 范文程,初为大明生员,后努尔哈赤誓师南下,他沦身为奴。皇太极登位,范文程悟移人生,甚有政治家之见地。守遵化,突围力战,战功明显;行反间,功不行没;劝祥明军,乃得头功。后得皇太极重用,成肱股大臣。   

14、遁迹空门僧人军师——明成祖元勋姚广孝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乐年间,风云变幻,在惊心动魄的政治舞台上,姚广孝身披袈裟,口喧佛号,是地地道道的僧人,但策划叛乱,指点江山,又是货真价实的智囊。

13、神机妙算天地间——大明朝军师刘基(刘伯温)    刘基,年青时即学识渊博,“通古今之变”。初时,效力元朝,后因不满其腐败统治,从而走向反抗,为大明江山创立出谋划策,立下不朽功勋。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他为官清正,一贯反对贪官污吏,主张廉洁奉公。

12、半部论语治理天下——北宋佐国良臣赵普    赵普,北宋佐国良臣,他以孝行感动赵匡胤,以对局势的锐敏观察和果敢应变,导演了黄袍加身的好戏。 他力劝太祖御驾亲征,迅速平定了众多割据政权。从唐末以来的乱世争纷中,他清醒地意识到藩镇之危和穷兵黩武带来的瘾患,提出了一系列切中时弊的改良措施,杯酒释兵权堪称最佳注脚。

11、破东突厥 灭高句丽——英国公徐茂公    原名徐世勣。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功勋卓著。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

10、少志凌云 相知重臣——中唐谋略家李泌    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一位特殊人物,他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又是肃宗、代宗、德宗的顾问。 在安史之乱以及以后的动荡年代里,他深谋远虑,全局在胸,避开祸端,为国家解决财政困难、安定边缘地区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唐王朝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位杰出的谋略家。

9、学富五车功盖孔明——东晋王猛    王猛,人称“赛诸葛”,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政治谋略家。东晋五胡十六国,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王猛择主而事,辅苻坚据秦州趁势而起,建立起前秦王朝,小小“前秦”之所以能枭视群雄,统一北方,堪称“常胜”。在治国上,独展长才,不但国泰,而且民安。 可惜王猛英才早逝,五十一岁便撒手人间寰。

8、羽扇纶巾智多巨星——蜀汉军师诸葛亮    诸葛亮,古今中外,闻名遐迩。他是军事战略家,运筹惟帷幄,决胜千里。他神机妙算,奇策泉涌,智谋纵横,出神入化。如隆中妙对,巧借东风,赤壁之战,巧取四郡,奇袭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无不闪其智慧的光辉。

7、谋取天下如烹小鲜——兴汉三杰之首张良    张良,本韩国壮士,身负家国沦亡之痛,一心想行剌秦始皇,光复故国河山。因其仗义任侠,虚心上进,因而先得优越性世兵法,后广交志士豪杰,并与刘邦相交莫逆。在秦末群雄并起的混乱时刻,张良投靠刘邦,可谓目光高远。张良善谋大计,不为假象所迷。鸿门宴上巧妙策划,进退有据,让项羽无可奈何,刘邦亦全身而退。

6、思想机敏 善于识人——文终候萧何    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5、武庙十哲 孙吴兵法——广宗伯吴起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4、整顿吏治 洞察民情——放逐太甲,中原菜系创始人伊尹    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他研究三皇五帝和大禹王等英明君王的施政之道而远近闻名,以致于使求贤若渴的商汤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马、皮为礼前往有莘国去聘请他。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比较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商朝国力迅速强盛。沃丁八年,伊尹逝世,终年100岁。

3、智士能臣千古奇人——先秦范蠡    范蠡,先秦杰出谋略家,罕见的智士能臣。初,越王执意伐吴,未听范蠡劝阻,险些丧命。吴国三年,范蠡伴君处虎狼之中,石室忍辱,尝便献忠,为范蠡计谋,才保越王不死。事君复国兴越,苦身深谋二十年,兴师伐吴,让越王报了仇。 待越王大宴群臣之时,看破“兔死狗烹”之局,毅然辞国相、大之官,退隐东海之滨,治产业,力经商,十九后中三致千金,成了巨贾,名扬天下。

2、法家先驱 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管仲    管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管仲的祖先是姬姓的儿女,与周王室同宗。管仲所处的期间正是列国并峙,相互交战不休。管仲强齐图霸、辅佐桓公九合诸侯、礼让天下开法家先驱、编篡《管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1、百家宗师 千古武圣——军师鼻祖姜子牙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际遇。前半生怀才不遇,穷困僚倒,七十多岁仍一事无成;后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宏图,伐商灭纣,兴周八百年之基业。这就是被后人奉为神祗的历史巨人—姜子牙。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最怕的人不是,不是,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

  诸葛亮怕关羽?是怕他身在汉营心在曹?证据不足。他虽在华容道放了曹操,但据此认为他卖国通敌,恐怕不妥。是怕他武艺不精,不能在两军阵前斩将夺旗?也不是。他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是怕他轻举妄动,不堪军国大任?还不是。不能谋而后动,并不是他的主要缺点。

  说到底,是怕他搞不好与东吴的关系。荆州与东吴接壤,又是一块借而未还的有争议的地方。作为这个地方的守臣,最难处理的是保住荆州与维护孙刘联盟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策是既不伤害吴蜀联盟,又长借荆州不还。这正是诸葛亮处理这个难题的一贯方针。

  关羽浓厚桃园之义,却淡泊天下大义。否则,他不会再三阻挠三顾茅庐,也不会刁难诸葛亮初行军令。他只知道诸葛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如果见不到诸葛,会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会在瓜分国土的军事竞赛中被淘汰出局,连最后一勺残山剩水也得不到。

  这正是诸葛亮最怕的。怕关公守荆州,荆州与孙刘联盟不可兼得,却可能俱失。

  尽管诸葛费尽心机,但关公有他自己的行为逻辑。结果是腹背受敌:腹受国家之敌曹军,背受自己制造的敌人吴军。结局是丧师失地,败走麦城,穷途末路,军没身死。最终导致刘备甩掉军师,顺水推舟地误了蜀国。诸葛联吴抗曹;才有三国鼎立。关公失去荆州;蜀国大流血,从此一蹶不振。

  今天和几个权谋网的朋友聊天,大家问我,你看了那么多的权谋权术的历史书,你觉得作为一个好谋士的标准是什么?你眼里谁才是最好的谋士?很多人其实对眼里排名第一的谋士就是诸葛亮,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其实在我眼里,只有和贾诩做到了。我为什么对陈平和贾诩这么高的评价,因为从权术角度而言,他们有这么三个特征:

  陈平和贾诩年轻的时候都是小人物,都遇见过危机,最终都能够逐步的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政坛的顶层人物。他们个人的私利都得到了保护。陈平贪财直接收受贿赂,贾诩为了自己不惜鼓动李傕郭汜造反,他们眼里的个人利益完全得到了保障。而不像有些人,自己做到了高层,但是生活极端困苦,就是谋略极高的人,但是个人利益却没有保护好。许攸也是这样的人,善于谋事,拙于谋身。

  这个是衡量一个谋士能不能载入史册为人敬仰的重要条件,很多善于谋身的人,身居高官,却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获取权力,谋取高位会,但是办事,却不行,这样的人太多了,古代的奸臣大多如此。,,都是权谋一套一套的,但是对外束手无策。陈平曹操统一北方居功甚伟。当然,你只有先会谋身,把自己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发挥出自己的能量。所以把这个标准放在后面。如果贾诩不是利用张绣,而获得筹码,恐怕,贾诩永远都是小人物,不可能进入曹操的视野。

  贾诩参与了的谋位的斗争,陈平也参与了汉文帝的迎立。在第一代君主到第二代君主的过渡中,都站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样的见识可以说就是非常的有深度了,因为储君的判断和迎立,这个是都政治的大事,要判断好各个利益集团的走势,又要保全自己,太难,之所以这样,才能够把自己的财富地位,延续到第二代君主,以及让自己的后代继续享受他们的尊荣。

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讨,让安然强大起来,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像孙武、那样,但是在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而夏侯渊却败死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不过一周年而已,期间就丧失了、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连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估计错误。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注释1.汉:指蜀汉。贼:指曹魏。古时往往把敌方称为贼。
2.偏安:指王朝局处一地,自以为安。
3.孰与:何如,表示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偏指一方)
5.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6.并日:两天合作一天。
7.顾: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汉之境。
8.议者:指对诸葛亮决意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
9.这两句指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初出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时,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变,牵动关中局势:在魏、吴边境附近的夹石(今安徽省桐城县北),东吴大将击败魏大司马曹休两事。
10.进趋:快速前进。
11.高帝:死后的谥号为“高皇帝”。并:平列。
12.渊深:指学识广博,计谋高深莫测。
13.被创:受创伤。这句说: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屡败于楚军,公元前二○三年,在广武(今河南省荥阳县)被射伤胸部:在汉朝初建时,因镇压各地的叛乱而多次出征,公元前一九五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二○○年在白登山还遭到匈奴的围困。被,通假字,同“披”
14.良:张良,汉高祖的著名谋士,与、被称为“汉初三杰”。平:陈平,汉高祖的著名谋士。后位至丞相。
15.长计:长期相持的打算。
17.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认为“解”应读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两说皆可通。
18.刘繇(yóu由):字正礼,东汉末年任扬州刺史,因受淮南大军阀的逼迫,南渡长江,不久被孙策攻破,退保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后为豪强笮融攻杀。《三国志·吴书》有传。王朗:字景兴,东汉末年为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太守,孙策势力进入江浙时,兵败投降,后为曹操所征召,仕于曹魏。
19.孙策:字伯符,的长兄。父死后,借用袁术的兵力,兼并江南地区,为孙吴政权的建立打下基础,不久遇刺身死。
20.江东: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21.殊绝:极度超出的意思。
22.孙:指孙武,春秋时人,曾为吴国将领,善用兵,著有兵法十三篇。吴:指吴起,战国时兵家、法家代表人物,先后仕于鲁、魏、楚,著有《吴子兵法》。
23.困于南阳: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汉时南阳郡的治所)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
24.险于乌巢:建安五年(200),曹操与在官渡相持,因乏粮难支,在荀彧等人的劝说下,坚持不退,后焚烧掉袁绍在乌巢所屯的粮草,才得险胜。
25.危于祁连:这里的“祁连”,据胡三省说,可能是指邺(在今河北省磁县东南)附近的祁山,当时(204)曹操围邺,袁绍少子袁尚败守祁山(在邺南面),操再败之,并还围邺城,险被袁将审配的伏兵所射中。
26.逼(bì逼)于黎阳: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绍死,袁谭、袁尚固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曹操连战不克。
27.几败北山:事不详。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率军出斜谷,至阳平北山(今陕西沔县西),与刘备争夺汉中,备据险相拒,曹军心涣,遂撤还长安。
28.殆死潼关: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与、韩遂战于潼关,在黄河边与马超军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马超骑兵沿河追射之。殆,几乎。
29.伪定:此言曹氏统一北中国,僭称国号。诸葛亮以蜀汉为正统,因斥曹魏为“伪”。
30.昌霸:又称昌豨。建安四年(199),刘备袭取徐州,东海昌霸叛曹,郡县多归附刘备。
31.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为军事重镇,巢湖在其南面。而孙吴在巢湖以南长江边上的须濡口设防,双方屡次在此一带作战。
32.李服:建安四年,车骑将军董承根据汉献帝密诏,联络将军吴子兰、王子服和刘备等谋诛曹操,事泄,董承、吴子兰、王服等被杀。据胡三省云:“李服,盖王服也。”
33.夏侯:指夏侯渊。曹操遣夏侯渊镇守汉中。刘备取得益州之后,于建安二十四年出兵汉中,蜀将黄忠于阳平关定军山(今陕西省沔县东南)击杀夏侯渊。
34.汉中:郡名,以汉水上流(沔水)流经而得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县东)。
35.期(jì寄)年:一周年。
36.赵云为蜀中名将,阳群等人事迹不详。曲长、屯将是部曲中的将领。
37.突将、无前:蜀军中的冲锋将士。賨(cóng丛)叟、青羌:蜀军中的少数民族部队。散骑、武骑:都是骑兵的名号。
39.夫:发语词。平:同“评”,评断。
40.败军于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在当阳长坂被击溃事。当阳属古楚地,故云。
42.以定:已定,以,同“已”。
43.本句指刘备遣诸葛亮去江东连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
44.本句指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势力进入刘璋占据的益州,后来攻下成都,取得巴蜀地区。
45.授首:交出脑袋。
46.关羽:字云长,蜀汉大将,刘备入川时,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他出击曹魏,攻克襄阳,擒,斩庞德,威震中原。孙权趁机用计谋偷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
47.本句指刘备因孙权背盟,袭取荆州,杀害关羽,就亲自领兵伐吴,在秭zi归(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北)被吴将陆逊所败。蹉跌cuōdiē,失坠,喻失败。
48.曹丕:字子桓,曹操子。在公元220年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
49.逆见:预见,预测。
50.鞠躬尽力:指为国事用尽全力。一作“鞠躬尽瘁”。
51.利钝:喻顺利或困难。
52.睹(dǔ赌):亦即“逆见”,预料。

《后出师表》重点放在了表达军事方略以及对此次北伐持有反对意见人的驳难上本文选自三国时期吴人张俨的《默记》,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为消除各方阻碍,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献上了这篇《后出师表》。因此较之前表而言,后表的重点放在了表达军事方略以及对此次北伐持有反对意见人的驳难上。
《后出师表》作于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大臣们对再次北出征伐颇有异议。诸葛亮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为了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正因为本表涉及军事态势的分析,事关蜀汉的安危,其忠贞壮烈之气,似又超过前表。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当时形势下所表露的坚贞誓言,令人读来肃然起敬。因为重点是驳斥反对北伐的人,所以本文以议论见长。既是议论,就免不了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而本文就是围绕着这三要素进行的。
文章的中心论点集中在第二次北伐该不该进行,该如何进行上。为此,作者通过三方面的陈述来论证这个中心论点。首先,“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此乃先皇“临崩寄臣以大事”,这一论据是文章的前提,抬出先帝的遗命来证明此次北伐的必要,极具权威性。况且在当时那个才弱敌强的情况下,“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将论据与当时蜀汉所面临的形势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更见政治家之本色。

《后出师表》围绕着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进行的

为安定国内人心,使之支持北伐,诸葛亮一再重申自己为之复出的努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说明国家已做好充分准备,有足够力量“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时,曹魏政权“适疲于西,又务于东”,腹背受敌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就为北伐胜利再添胜算。
以上是诸葛亮就第二次北伐该不该进行的论断,为了取得朝臣支持,他必须就此次北伐的可行性作出回应。针对朝中可能出现的疑虑,文中举了六个未解来辩驳。首先列举了汉高帝刘邦,他虽能“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司马贞·《史记索隐》),在打天下过程中仍不免“涉险被创,危然后安”。然后是汉末割据一方的刘繇和王朗,只知“论安言计,动引圣人”,不敢奋起反抗,结果被吞并。这一正一反揭示了战则生,不战则死的道理。由远及近,曹操虽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也同样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才获得了片刻安定局面。以曹操的才华尚且如此,自己怎能“不危而定”,又“何能必胜”。
再从两国实力上作比较:军事上打天下的老臣逐渐凋零,经济上迁延不决必将导致“民穷兵疲”,攻守之间“劳费正等”的局面。《孙子兵法》中强调用兵“宜速不宜久”,这是亟须北伐的重要根据。清余诚读至此,曾喟然有感:“顿挫抑扬,反复辩论,似是平列,而文义实由浅入深,一气贯注”,这就是说文中的六个“不解”是按严谨的逻辑顺序来的,是一个逐层深入的系列。


《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质

行文至最后,又起波澜。“夫难平者,事也”,意思是事情的结果很难判断,平同“评”,这里是作者的反思。建安十三年,刘备为曹操所溃于当阳,奔走夏口。当时曹操额手相庆,认为天下一统指日可待。但后来刘备联合东吴,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大获全胜。进而西取巴蜀,举兵北上,消灭夏侯渊,夺取汉中,使兴复汉室变为了可能,这些都是曹操所始料未及的。然而,就在蜀汉国力蒸蒸日上之时,东吴却背信弃义,攻取荆州,致使关羽败死麦城。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同时欲借机一举吞并东吴,却在秭归大败而归。世事无常,于此可见一斑。由此作者得出一结论:凡事如此,难可逆见。这段话,是让蜀国上下有失败亡国的准备,同时也要有统一全国的信心。在成败利钝还难以预知之时,作者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份表章作于汉室三分之际,表现了作者兴邦建业,忠贞不二的品格。本文善于表达,通过举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毫无呆板说教之嫌。通读本文,诸葛亮那份为国为君鞠躬尽瘁的精神令后人景仰,一句“死而后已”将那颗赤诚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本文是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所作,为提升士气,稳定朝局,作者在议论上气势宏伟,感情上慷慨豪迈。六个“臣之未解”将文章之气逐层提拔以至巅峰。与此同时,说理上义正词严,间接地将苟安之心驳斥地体无完肤。气生于理,理又借助气则更见立论之高远,虽无惊人之笔,但仍很具说服力和震撼效果。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234年10月8日(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八)
提出《隆中对》,作出战略规划
助刘备夺取荆州、益州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发明木牛流马,改造连弩
《隆中对》《出师表》 《诫子书》等
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丞相
}

  赤壁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孙刘联盟的同心协力之下,与进行了智和武的较量,最终打败了拥有数倍于自己兵力的曹操。

  知道会放走曹操,而让关羽去,肯定是不想杀死曹操,这肯定是必要的原因。因为除了关羽之外,派任何武将去曹操必死。所以在诸葛亮心里曹操不能死。仔细想想不难想到,曹操经历赤壁之战已经没有以前的那么强大的兵力,已经受到了重挫,几年内肯定无力再战,如果这个时候杀死曹操的话,一者会与曹魏政权结仇,下一个攻打的肯定就是蜀国了。

  再有关羽与诸葛亮向来不和,关羽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这样的话,必然会欠诸葛亮一个巨大的人情,那就是他的人头。诸葛亮这样做就是压低一下关羽目中无人的傲慢,大家都知道在关羽眼中除了他大哥,其他人他都不会正眼看的。所以借这个机会诸葛亮想让关羽吃点苦头。

  然后就是关羽欠下曹操的人情,当时关羽被曹操所擒,于刘备失散,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妻子,被迫降曹,但是曹操每天都在想尽办法讨好关羽,给他赤兔马,给他爵位,给他城池,被人进贡什么好东西都会给关羽,这让关羽欠下了巨大的人情,向关羽这样义薄云天的人,肯定会有恩必抱,所以以免在以后关键的时候关羽报恩曹操,坏了大事,还不如假借这个机会让关羽把曹操的恩情还了,这样就避免了以后关羽会在不该帮助曹操的时候,还他人情了。

  一件小小的事件,背后隐藏着数不清的谋划和算计。古人云:“少不读三国”果然是至理名言啊!

  诸葛孔明在赤壁大战前夕“草船借箭”,无疑是名著《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罗贯中借此充分展示“半仙”诸葛亮的借箭”一个蓝本之“孙”冠“诸葛”戴。

  蓝本之一:孙权借箭。裴松之在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时,曾引用《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发生在赤壁大战结束五年后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之事,当时曹操与孙权对垒于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口),初战曹军大败,便坚守不出。某日孙权见江面薄雾,便乘一艘大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营前观察军情。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战,即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孙权的船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得行将倾覆,孙权即令调转船头,让另一侧再受箭。待两侧受箭均衡后,即安然返航。

  蓝本之二:张巡借箭。历史上真正用“草人”借箭的是唐代名将张巡,他在任睢阳(今属河南商丘)县令时与叛军令孤潮之战中,便施出“草人借箭”之计。据《新唐书·张巡传》载:“城中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藁人;还,得箭数十万。” 文中的“藁”即稻麦禾秆,“潮兵”指令孤潮的军队。此事发生于“安史之乱”中期,当时安绿山命叛将令孤潮率四万左右叛军围攻睢阳城,张巡仅凭临时招募的千余守军与敌对垒。叛军不断攻城,城中的箭已用尽。这天深夜,张巡命令士兵扎上千余草人,裹以黑衣,用绳子从城头吊下。叛军发现后,便向草人射箭,直到天亮,才发现是些草人。待守军拉回草人,净得几十万支箭。第二天晚上,张巡又挑选出五百死士,仍用绳子吊下城。叛军以为又是草人借箭,笑而不理。于是这五百人趁敌不备,直袭令狐潮大营,令狐潮来不及组织抵抗,几万叛军四下逃窜,一退十几里。

  蓝本之三:借箭。这第三个蓝本其实是将孙权“木船受箭”的史实,附会到周瑜身上。宋元之际的话本《三国志平话》说:“周瑜用帐幕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面。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周瑜喜道:‘谢丞相箭。’曹公听得大怒。” 《三国志平话》的作者大概更青睐周瑜,故让周瑜上演一出“木船借箭”的好戏。其间所说“约得数百万支箭”,已经是小说家的艺术夸张,试想一人射出十箭,便需十万人同时开弓,还未算射入江中的,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讨,让安然强大起来,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像孙武、那样,但是在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而夏侯渊却败死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不过一周年而已,期间就丧失了、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连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估计错误。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就此称帝。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注释1.汉:指蜀汉。贼:指曹魏。古时往往把敌方称为贼。
2.偏安:指王朝局处一地,自以为安。
3.孰与:何如,表示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偏指一方)
5.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6.并日:两天合作一天。
7.顾: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汉之境。
8.议者:指对诸葛亮决意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
9.这两句指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初出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时,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变,牵动关中局势:在魏、吴边境附近的夹石(今安徽省桐城县北),东吴大将击败魏大司马曹休两事。
10.进趋:快速前进。
11.高帝:死后的谥号为“高皇帝”。并:平列。
12.渊深:指学识广博,计谋高深莫测。
13.被创:受创伤。这句说: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屡败于楚军,公元前二○三年,在广武(今河南省荥阳县)被射伤胸部:在汉朝初建时,因镇压各地的叛乱而多次出征,公元前一九五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二○○年在白登山还遭到匈奴的围困。被,通假字,同“披”
14.良:张良,汉高祖的著名谋士,与、被称为“汉初三杰”。平:陈平,汉高祖的著名谋士。后位至丞相。
15.长计:长期相持的打算。
17.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认为“解”应读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两说皆可通。
18.刘繇(yóu由):字正礼,东汉末年任扬州刺史,因受淮南大军阀的逼迫,南渡长江,不久被孙策攻破,退保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后为豪强笮融攻杀。《三国志·吴书》有传。王朗:字景兴,东汉末年为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太守,孙策势力进入江浙时,兵败投降,后为曹操所征召,仕于曹魏。
19.孙策:字伯符,孙权的长兄。父死后,借用袁术的兵力,兼并江南地区,为孙吴政权的建立打下基础,不久遇刺身死。
20.江东: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21.殊绝:极度超出的意思。
22.孙:指孙武,春秋时人,曾为吴国将领,善用兵,著有兵法十三篇。吴:指吴起,战国时兵家、法家代表人物,先后仕于鲁、魏、楚,著有《吴子兵法》。
23.困于南阳: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汉时南阳郡的治所)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
24.险于乌巢:建安五年(200),曹操与在官渡相持,因乏粮难支,在等人的劝说下,坚持不退,后焚烧掉袁绍在乌巢所屯的粮草,才得险胜。
25.危于祁连:这里的“祁连”,据胡三省说,可能是指邺(在今河北省磁县东南)附近的祁山,当时(204)曹操围邺,袁绍少子袁尚败守祁山(在邺南面),操再败之,并还围邺城,险被袁将审配的伏兵所射中。
26.逼(bì逼)于黎阳: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绍死,袁谭、袁尚固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曹操连战不克。
27.几败北山:事不详。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率军出斜谷,至阳平北山(今陕西沔县西),与刘备争夺汉中,备据险相拒,曹军心涣,遂撤还长安。
28.殆死潼关: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与、韩遂战于潼关,在黄河边与马超军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马超骑兵沿河追射之。殆,几乎。
29.伪定:此言曹氏统一北中国,僭称国号。诸葛亮以蜀汉为正统,因斥曹魏为“伪”。
30.昌霸:又称昌豨。建安四年(199),刘备袭取徐州,东海昌霸叛曹,郡县多归附刘备。
31.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为军事重镇,巢湖在其南面。而孙吴在巢湖以南长江边上的须濡口设防,双方屡次在此一带作战。
32.李服:建安四年,车骑将军董承根据汉献帝密诏,联络将军吴子兰、王子服和刘备等谋诛曹操,事泄,董承、吴子兰、王服等被杀。据胡三省云:“李服,盖王服也。”
33.夏侯:指夏侯渊。曹操遣夏侯渊镇守汉中。刘备取得益州之后,于建安二十四年出兵汉中,蜀将黄忠于阳平关定军山(今陕西省沔县东南)击杀夏侯渊。
34.汉中:郡名,以汉水上流(沔水)流经而得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县东)。
35.期(jì寄)年:一周年。
36.赵云为蜀中名将,阳群等人事迹不详。曲长、屯将是部曲中的将领。
37.突将、无前:蜀军中的冲锋将士。賨(cóng丛)叟、青羌:蜀军中的少数民族部队。散骑、武骑:都是骑兵的名号。
39.夫:发语词。平:同“评”,评断。
40.败军于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在当阳长坂被击溃事。当阳属古楚地,故云。
42.以定:已定,以,同“已”。
43.本句指刘备遣诸葛亮去江东连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
44.本句指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势力进入刘璋占据的益州,后来攻下成都,取得巴蜀地区。
45.授首:交出脑袋。
46.关羽:字云长,蜀汉大将,刘备入川时,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他出击曹魏,攻克襄阳,擒,斩庞德,威震中原。孙权趁机用计谋偷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
47.本句指刘备因孙权背盟,袭取荆州,杀害关羽,就亲自领兵伐吴,在秭zi归(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北)被吴将陆逊所败。蹉跌cuōdiē,失坠,喻失败。
48.曹丕:字子桓,曹操子。在公元220年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
49.逆见:预见,预测。
50.鞠躬尽力:指为国事用尽全力。一作“鞠躬尽瘁”。
51.利钝:喻顺利或困难。
52.睹(dǔ赌):亦即“逆见”,预料。

《后出师表》重点放在了表达军事方略以及对此次北伐持有反对意见人的驳难上本文选自三国时期吴人张俨的《默记》,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为消除各方阻碍,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献上了这篇《后出师表》。因此较之前表而言,后表的重点放在了表达军事方略以及对此次北伐持有反对意见人的驳难上。
《后出师表》作于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大臣们对再次北出征伐颇有异议。诸葛亮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为了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正因为本表涉及军事态势的分析,事关蜀汉的安危,其忠贞壮烈之气,似又超过前表。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当时形势下所表露的坚贞誓言,令人读来肃然起敬。因为重点是驳斥反对北伐的人,所以本文以议论见长。既是议论,就免不了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而本文就是围绕着这三要素进行的。
文章的中心论点集中在第二次北伐该不该进行,该如何进行上。为此,作者通过三方面的陈述来论证这个中心论点。首先,“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此乃先皇“临崩寄臣以大事”,这一论据是文章的前提,抬出先帝的遗命来证明此次北伐的必要,极具权威性。况且在当时那个才弱敌强的情况下,“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将论据与当时蜀汉所面临的形势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更见政治家之本色。

《后出师表》围绕着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进行的

为安定国内人心,使之支持北伐,诸葛亮一再重申自己为之复出的努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说明国家已做好充分准备,有足够力量“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时,曹魏政权“适疲于西,又务于东”,腹背受敌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就为北伐胜利再添胜算。
以上是诸葛亮就第二次北伐该不该进行的论断,为了取得朝臣支持,他必须就此次北伐的可行性作出回应。针对朝中可能出现的疑虑,文中举了六个未解来辩驳。首先列举了汉高帝刘邦,他虽能“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司马贞·《史记索隐》),在打天下过程中仍不免“涉险被创,危然后安”。然后是汉末割据一方的刘繇和王朗,只知“论安言计,动引圣人”,不敢奋起反抗,结果被吞并。这一正一反揭示了战则生,不战则死的道理。由远及近,曹操虽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也同样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才获得了片刻安定局面。以曹操的才华尚且如此,自己怎能“不危而定”,又“何能必胜”。
再从两国实力上作比较:军事上打天下的老臣逐渐凋零,经济上迁延不决必将导致“民穷兵疲”,攻守之间“劳费正等”的局面。《孙子兵法》中强调用兵“宜速不宜久”,这是亟须北伐的重要根据。清余诚读至此,曾喟然有感:“顿挫抑扬,反复辩论,似是平列,而文义实由浅入深,一气贯注”,这就是说文中的六个“不解”是按严谨的逻辑顺序来的,是一个逐层深入的系列。


《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质

行文至最后,又起波澜。“夫难平者,事也”,意思是事情的结果很难判断,平同“评”,这里是作者的反思。建安十三年,刘备为曹操所溃于当阳,奔走夏口。当时曹操额手相庆,认为天下一统指日可待。但后来刘备联合东吴,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大获全胜。进而西取巴蜀,举兵北上,消灭夏侯渊,夺取汉中,使兴复汉室变为了可能,这些都是曹操所始料未及的。然而,就在蜀汉国力蒸蒸日上之时,东吴却背信弃义,攻取荆州,致使关羽败死麦城。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同时欲借机一举吞并东吴,却在秭归大败而归。世事无常,于此可见一斑。由此作者得出一结论:凡事如此,难可逆见。这段话,是让蜀国上下有失败亡国的准备,同时也要有统一全国的信心。在成败利钝还难以预知之时,作者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份表章作于汉室三分之际,表现了作者兴邦建业,忠贞不二的品格。本文善于表达,通过举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毫无呆板说教之嫌。通读本文,诸葛亮那份为国为君鞠躬尽瘁的精神令后人景仰,一句“死而后已”将那颗赤诚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本文是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所作,为提升士气,稳定朝局,作者在议论上气势宏伟,感情上慷慨豪迈。六个“臣之未解”将文章之气逐层提拔以至巅峰。与此同时,说理上义正词严,间接地将苟安之心驳斥地体无完肤。气生于理,理又借助气则更见立论之高远,虽无惊人之笔,但仍很具说服力和震撼效果。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234年10月8日(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八)
提出《隆中对》,作出战略规划
助刘备夺取荆州、益州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发明木牛流马,改造连弩
《隆中对》《出师表》 《诫子书》等
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丞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六国出名谋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