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班主题化足球活动有没有必要变得更加娱乐化

无论“世界杯”如何演变,它的“根”都在这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每次读到辛弃疾的这首词,总觉得心如雷惊,热血沸腾,如果以战场之荡气回肠来比拟的话,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2018年世界杯”并不会逊色分毫。
铁血硬汉,刚柔并济,赛场之上,叱咤风云,四年一战的厮杀呐喊,同样能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有人说,争斗与征服是人类的本性,而奔跑与狂欢是流在血液里的基因。
比足球更血性的竞技运动并不少,其残酷和争斗也更为激烈悲壮,但足球是最符合人类天性的竞技运动,为奔跑为生,视战斗为荣,共悲欢一体,尽征服本色,所以它的魅力才能令人疯狂。
(世界杯决赛用球设计图样)
毋庸置疑,“世界杯”是这个夏天最吸引人的一颗重磅炸弹,其热潮席卷全球,无论是真球迷还是伪球迷,亿万颗心都被时时刻刻牵动神经,一方赛场之上,时而欢呼雷动,时而崩溃悲喊,时而愤慨激荡,时而惊心动魄。
此时的你,是否也捧着宵夜,黑着眼圈,无视时差的压力追着球赛呢?虽然这次的“世界杯”中国并未出赛,但它绝不可能与中国球迷无关,毕竟足球这种风靡全球的竞技运动,其发源地就在我们泱泱中华之中。
今天,就让天地间带你一起,重回那年蹴鞠风云的时刻,看看足球的前世今生。
——蹴鞠,华夏土地盛开的竞技之花
始于军事训练,耽于民间杂耍,技艺纳于兵书,记载万代流传。上至朝堂宫廷,下至布衣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喜,后经丝绸之路外流他国,层层演变,终成今日足球。
古书记载当时盛况:“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
如果追溯到最初的记录,早在公元前1697年,就有记录表明黄帝发明了蹴鞠运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足球运动的“前世”。但有更加明确考证的学说则认为,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至今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这里的“蹴”指的是“踢”的动作,而“鞠”则是用牲畜的皮毛制作的“古代足球”,那时候的足球一般用动物的皮缝制成球形,在里面塞上各种毛发。
(古时蹴鞠制样)
在记录蹴鞠的各种文献和典籍之中,《史记》和《战国策》中的描述最早,其中,《史记》中特别记载了蹴鞠运动是当时用于训练士兵、考察兵将体格的一种竞技方式——“蹹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
可见,最早的蹴鞠运动本就是为战斗而生,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也曾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认为蹴鞠应属于一种军事训练的兵技,虽然这本书后来失传,但在各种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代的蹴鞠其起源比现今更富血性,也更有技巧训练意义。
(民间稚子戏蹴鞠)
到唐宋时期,蹴鞠进入一个发展的全盛时代,无论是朝廷娱乐还是民间消遣,都有蹴鞠的身影,正如古诗所说“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想必在我国这几千年来的蹴鞠演变史中,“蹴鞠杯”这样的比赛可能举办过好多场了。大家都很熟悉的《水浒传》中,施耐庵笔下的“高俅”就是一个因为蹴鞠技巧高超,被皇帝赏识提拔当上太尉的角色,可见当时蹴鞠风气之盛。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昌盛,丝绸之路随之开辟,而蹴鞠运动也正是经由丝绸之路传到了“大食”(现在的伊朗、波斯湾地区),又传到欧洲,在数百年的发展之下,最终演变成今天的足球运动。
——足球,蕴含永不磨灭的中华之魂
想当年,蹴鞠盛世,驰骋中华大地,寸寸遍生竞技之魂,气吞万里如虎。
而如今,鲜衣怒马终成过往,那些恣意风流,纵情球场的佳话,成为一段口耳相传的历史,走入史馆,供后人瞻仰感受。
让我们看一份大事年表——
日,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在我国首都北京庄严宣布:足球的起源是中国的淄博临淄。这也是我国“足球发源地”之称获得官方认定的历史时刻。
日,临淄足球博物馆正式开馆,致力于展示我国足球数千年的演变历史,以及世界上上足球的发展风采,是世界上首家专业足球博物馆。
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蹴鞠这一“足球前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2007年5月,重达100公斤的“圣球之源”青铜浮雕完美出炉,重达100公斤,从足球起源地的我国临淄启程,赠往国际足球总部瑞士苏黎世,并于29日进行了盛大的“圣球之源”赠予仪式。
(标志性纪念物——圣球之源)
我们总不吝于用最隆重的方式,去纪念一些值得纪念之事,比如历史,尤其是那些来自身边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能让我们追根逐源,上下求索,看到事情最为纯粹真实的模样。蹴鞠的演变,就是这样一段妙趣横生的历史。
而作为这段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临淄足球博物馆可谓功不可没。
在齐文化博物馆的太公湖畔,文香萦绕,史韵流芳。临淄足球博物馆便座落于此,占地1.18万平方米,将我国的蹴鞠文化史、民俗发展史、体育文化史以及世界足球史尽收其中,浓缩精华,慢笔细工,向观众娓娓道来。
(临淄足球博物馆正门)
临淄足球博物馆的主题是:临淄的蹴鞠,世界的足球。它收藏有近二百件珍贵文物和几百幅历史图片,复原场景20多个,在这里可以甚至看到精彩的古代蹴鞠表演。2400多年的足球演变史成了一幕缓缓展开的画卷,在一件件展品的琳琅中,在一幕幕场景的复原中,在一段段文字的描绘中,逐步为观众勾勒出全貌。
信步其间,你能感受到“倾听历史,对话本心”的乐趣,在蹴鞠的历史中沉浮,在足球的演变中穿梭,无论你是真球迷还是伪球迷,都能感受到时代变迁、文化翩跹的魅力。
古代蹴鞠和现代足球组合成一条岁月的河流,而展馆的观众正临河而立,虽身临其境,却无法触碰真实,亦真亦幻,如梦如昨,如果说穿越是现代人妄想出来的一种回归形式,那么博物馆是真正能带来回归之感的巅峰之境。
它的存在,便是将历史留下的真切痕迹,绘成时光,展示与你。
如果你想了解一段历史,就去它的发源地,去它的博物馆看看吧,那里有模糊了古今界限的幻境,带你进入一个栩栩如生的新世界。
——传承,是我们天地间人的使命
说起历史,人们总会感觉到一抹高冷疏离。
历史有着与生俱来的庄严感,它凌驾于一切之上,忠实记载,冷眼旁观。时光的积淀令人畏惧,而厚重的底蕴让人景仰。我们常常把历史和娱乐割裂开来,但恐半分不慎,都失了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而博物馆正是将历史与大众链接起来的纽带,它必须足够公允,又足够包容,它需要这天地间最坚执本心的匠人,去用心勾勒。
安徽天地间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史为笔,意在传承,它存在的意义正在于此。
成立于2003年的安徽天地间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五个春秋。
在这脚踏实地的十五年间,我们兢兢业业地积累经验,沉淀技术,致力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物理呈现和创新发展。从一开始的单一业务不断扩展,现今已经在博物馆展陈领域、古建筑修缮领域、智能科技领域、文创产品开发与销售、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特色小镇开发运营等各个方面均获得突出成就。
在这诚意迈进的十五年间,我们完成了一个个项目,拿下了一个个资质,获得了一个个奖项,越来越多的人才不断聚集到天地间旗下,使得我们拥有了更加强劲的实力,更为丰厚的根基,我们的队伍在壮大,而雄心也在沸腾,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番风景。
(安徽天地间公司清雅前厅)
然而无论现在的我们已经成长到如何程度,未来要走的路依然长远,成为中国地方文化产业的专业运营商和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践行者这一企训早就深刻入骨,成了每个天地间人的使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小小蹴鞠就能燃起竞技的星星火焰,成为现在风靡世界的足球运动,放眼望之,在这中华大地上还有多少流落迷失的文化瑰宝,等着我们去挖掘,去记录,去发扬,去继承。因此,让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能代代传承正是我们天地间人的责任所在。
天地至诚,文化匠心。
我们相信:
以诚待人,则挚友天下;
以诚待客,则通达八方。
以诚待业,可千秋风流;
以诚待史,能万代传承!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刘恺威《跨界》选歌有深意 暗示感情上“心如刀割”?_娱乐频道_凤凰网
刘恺威《跨界》选歌有深意 暗示感情上“心如刀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刘恺威最近复出,没想到让他登上热搜的竟然是在跨界歌王上开口唱歌。第一期他唱男神张学友的《心如刀割》,迷人的低音效果,丝丝入扣,真是惊艳到了我。眉宇间的俊朗,举止间的优雅,但没想到最终的致命武器竟然是刘
刘恺威刘恺威最近复出,没想到让他登上热搜的竟然是在跨界歌王上开口唱歌。第一期他唱男神张学友的《心如刀割》,迷人的低音效果,丝丝入扣,真是惊艳到了我。眉宇间的俊朗,举止间的优雅,但没想到最终的致命武器竟然是刘恺威的动听嗓音,深情中还带着一丝忧愁和心碎,不仅唱哭了薛之谦,吓垮了徐静蕾,还妥妥地和老婆杨幂一起上了热搜。虽然两个人各自拍摄真人秀,但是到现在还是零互动,让人不禁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是夫妻,却只能在热搜相见。尤其是《心如刀割》开头的歌词,简直神一般地贴切比喻了刘恺威和杨幂的目前状态。至少,在公众面前,他们如同把对方当做透明,并且相比较而言,杨幂做得更为决绝。先是刘恺威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提问杨幂会不会来帮帮唱,不置可否,还被媒体说是在&黑&杨幂的唱功。哪怕之前刘恺威微博上帮老婆发声,但杨幂至今从来不给他的任何节目宣传帮腔点赞,我的天,《心如刀割》唱的就是刘恺威的真实心境吧。话说回来,相比起如今形同虚设的夫妻感情,当年从公布恋情到巴厘岛婚礼、小糯米诞生,刘恺威和杨幂的感情一直都是以甜蜜示人,也从来不避讳媒体的镜头和公众的关心。当年越甜蜜,反衬如今越冷漠,越难受。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而在一段感情中,往往是深爱的人更难以放手。当年跨年晚会上,两个人合体唱《把我唱给你听》也是浓情蜜意。隔空对视的眼神,肩并肩比心的样子,让人相信爱情是会让人美好温柔,闪闪发光的。刘恺威从不避讳提及对杨幂的第一眼就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候是在横店,另外一个剧组的朋友,组了一个饭局。她刚洗完头就来了,头发没吹干,还有点湿湿的,完全素颜。当时还是吃了一惊,一般女孩子出来吃饭,怎么也都会稍微收拾一下,她是完全没有。对这个女孩子就有了印象。&可惜,杨幂却对这次初次见面毫无印象,真是替刘恺威扎心。刘恺威2011年5月,杨幂和刘恺威首次搭档合拍电视剧《如意》饰演情侣,而通过该剧的合作,两人之间的感情更进一步,绯闻也由此传出。一开始两个人还一直不肯承认,直到刘恺威被记者拍到夜半访杨幂闺房时,杨幂才终于松嘴,在微博上高调宣称:&是的,我恋爱了!&随后,刘恺威也在微博甜蜜回应,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保护这段恋情。虽然年龄、家庭背景都差别很大,但不妨碍他们相亲相爱。刘恺威给杨幂的婚礼也是浪漫至极,不惜花重金租下巴厘岛最贵的酒店,还打造纯白浪漫场景,衬托妻子最美的一面。后来,从传出怀孕喜讯到小糯米降生,微博也是他们夫妻俩秀恩爱的主场,机场同框更是恩爱满满。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一切都变了味。歌词里唱的&他&,在他们夫妻之间,未必是一个具体的人,也许是事业,也许是星途。爱情总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来去匆匆,而杨幂一向是勇敢奔爱的女人,亲情是温暖,是守候,但她总是以事业为重,小糯米一年见妈妈的次数不多,多靠电话视频联系。亲情已然需要呵护,爱情怎是一个&给&字能够解决?刘恺威成为一个&伤心角色&,也许是这段爱情开始时就注定的结局吧&&杨幂的3000多条微博,提及刘恺威的只有个位数,2015年有记者问起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在微博上互动,杨幂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一开始他们并不是这样的。在杨幂微博搜关键词&刘恺威&,最早的一条微博是13年刘恺威生日,杨幂在微博送出祝福,打了一连串的爱心和亲吻的表情,看得出两人很恩爱。14年刘恺威的生日,杨幂在微博祝&生日快乐&,配的依旧是爱心和亲吻的表情。15年,可能杨幂不喜欢用爱心表情了。但老公的电视剧宣传,也是义不容辞地转发,还不忘开开玩笑。而现在,要想再看到这种互动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么顺着时间线看下来,不得不承认杨幂和刘恺威的确是越来越&低调&。这也说明为什么娱乐圈只有他们这一对会一直被猜离婚,可能还真不是吃瓜群众们看热闹不嫌事大。毕竟在秀恩爱成风的娱乐圈,他们不只同框越来越少,互动更是几乎没有。刚刚播出的《跨界歌王》第二期,刘恺威一改抒情风格,走起了摇滚路线。但其实《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依然是一首苦情歌,不少网友听了,都表示这个歌词简直是给刘恺威度身定制的。当伴奏从民谣箱琴改成了电音吉他,凌厉的摇滚风在刘恺威的演唱下,还有了那么一点愤怒、决绝的味道。难道是上次《心如刀割》示弱无效,决定用更加坚强的姿态,回应感情的冷漠?!也许刘恺威唱的《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在公众眼里就是对目前两人关系最好的注解吧。以沉默当做回答,即使刘恺威在杨幂诈捐门风波时,挺身而出,发微博力挺小幂,但女方一直毫无回应。也许,真的什么都不想要了。从2015年开始,她已经用行动来让公众渐渐遗忘这一段曾经轰轰烈烈的感情,哪里还看得出&承诺过的永远&呢?沉默的不只是杨幂。杨父在微博里为女婿刘恺威宣传也停在2016年6月,倒是女儿的照片一直不断更新,满溢父爱。但有些媒体借此说对比出了刘恺威对杨幂的不关心,我觉得就有失偏颇了。讲道理。应该是说杨父把女婿当空气吧。很多事情,无法控制,这样的无力感,一个眼神就能感受。唱到这段歌词的时候,节目镜头给了刘恺威眼睛一个特写,是湿润的,但也是暗淡的。他们不止一次地辟谣,却无法制止离婚的传言。其实在传言刚开始兴起的时候,明明可以轻松化解,却总是用打马虎眼的方式应付。比如之前刘恺威被遇到送小糯米上学,本是破除离婚谣言的好机会,可当记者问到和杨幂的婚姻问题时,刘恺威却用&嘘~&来回应,让人也是一脸懵。&&也许真的有什么难言之隐吧。&比起这些,还有一个更心酸的微博,显然是两个人的cp粉丝,开了一个名叫&今天杨幂刘恺威同框了没&的话题。每天一更,很可惜,从今年2月23日开始到现在,每天坚持更新,但每天都是&没有&的答案。前不久,终于有消息是称两人要合作拍电视剧了,可惜,似乎已经被证实只是空穴来风。想起当年,谢娜参加《跨界歌王》,张杰过来帮帮唱,这个舞台上从来都是秀友情秀亲情秀感情的。而刘恺威虽然唱歌唱得让人&开口跪&,但总感觉有那么一份苦情。也许,当年,他也有过对爱情的相同感受,刻骨铭心的痛,比起《心如刀割》,可能更加意味深长。不知道刘恺威还能不能听到杨幂再叫他一声&老公&呢&眼看马上就要到6月,女儿小糯米的生日了,今年这个时刻,你们猜夫妻两人会不会同框,为宝贝送祝福呢?毕竟一家人亲密团圆的画面,就是打破不和传言的最佳方式。
[责任编辑:黄秋桐
责任编辑:黄秋桐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网体育
科技第一象限
连云港之窗
2018世界杯
环球网公号
娱乐星社长
科技复兴社
中国天气网
北京新视觉-晚报
北京新视觉-晚报
翱翔的麻雀
每日精彩视频
微距观世界
星座之概念
奔腾的小吉普
每日精彩视频
环球时报国际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乐百家娱乐loo888-www.loo888.com【乐百家】唯一官方网址
乐百家娱乐loo888-www.loo888.com【乐百家】唯一官方网址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足球小将》是如何影响世界足坛的?
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足球,是朋友啊!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已经开赛,无论你到底是不是球迷,足球这个被称为“男人的浪漫”的运动,恐怕将会成为我们未来一个月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话题。伴随着这股足球热潮,有一部动漫作品在近段时间来也开始频频被广大ACG爱好者提及,那就是《足球小将》。011981年,《足球小将》(日语:キャプテン翼,英语:Captain Tsubasa)开始在《JUMP COMICS》杂志连载,这部漫画也是当时年仅21岁的漫画家高桥阳一的出道之作。虽然后来很多人都将《足球小将》与《灌篮高手》《棒球英豪》并称为日本运动类漫画的巅峰作品,但高桥阳一在创作这部漫画的时候,其实根本就不懂足球,甚至可以说是一位“足球盲”。他之所以会创作出一部以足球为题材的运动类漫画,完全只是因为他所创作的拳击和棒球类漫画都不叫座,漫画编辑认为把其他相对冷门的运动项目作为题材,更有希望能够在杂志上连载所致。这也难怪,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日本社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体育运动其实并非是足球,而是不少中国人看来都比较陌生的棒球(日语:野球)和各式各样的“格斗技”。日本是一个尚武的国家,特别讲究以隐忍、坚持、奋勇为核心的“武士道”精神。这对日本的社会文化乃至体育运动的发展,都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比如1872年正式传入日本的棒球。当时日本学生群体之所以会广泛地学习这种来源于美国的运动,一是因为日本人在“明治维新”时期,将其视为追赶西方文明的一种手段;二是因为棒球的规则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日本“集团合作”“勤奋”“论资排辈”的社会特征,能够很好地传承“武士道”的精神。日本人对棒球的狂热,显然是其他由西方传入的运动所无法比拟的——日本棒球国家队就被称为“日本武士队”(Samurai Japan),而日本棒球界最负盛名的运动员铃木一郎就被球迷们称为“武士”,是“武士道”和“野球道”融为一体的代表性人物。再比如包括空手道、柔道、剑道、拳击等“格斗技”。从其发展历史上看,这些“格斗技”无疑都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而日本民间在比赛机制、比赛观念上的不断反思和重组,更是让这些来源于传统的“格斗技”变得适应现代体育的发展逻辑,催生出了各类专业化、职业化的格斗赛事,日本也因此与美国、俄罗斯、巴西一道,成为世界四大格斗强国。所以,棒球和“格斗技”这些在日本社会特别热门的运动项目,自然就成为了日本漫画家们最为热衷的创作方向,佳作也频频出现在日本漫画爱好者的面前。从1966年梶原一骑原作、川崎伸绘画的棒球题材漫画 《巨人之星》,到1968年高森朝雄原作、千叶彻弥绘画的拳击题材漫画《明日之丈》,再到1986年浦泽直树创作的柔道题材漫画《YAWARA! 》,以及2002年松江名俊创作的空手道题材漫画《史上最强弟子兼一》,日本漫画家们从未都停止过围绕这些热门体育项目进行漫画创作。相比起来,足球运动在日本社会并没有像棒球、“格斗技”那样,与“武士道”精神能够达到如此高的重合度,所以一直以来都不是特别热门的体育运动。甚至到现在,日本国内职业足球运动员在收入方面仍然与棒球运动员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在2016年,J联赛(日本职业足球联赛)年收入上亿的运动员仅有5人,而NPB(日本棒球联盟)则有50人,很多好苗子都是将棒球作为首选运动项目。所以,高桥阳一当年会以足球为题材创作《足球小将》,其实更像是一种在内容方面主打细分市场的做法。不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歪打”,却在后来成为了日本体育类动漫作品的经典之作。02如何让自己创作的动漫作品更加吸引人?相信这是所有动漫创作者都会认真思考的问题,高桥阳一也不例外。相信很多人都对“必杀技”这个名词不会感到陌生,它通常又称“得意技”“杀手锏”或者“奥义”,是指某一位角色所擅长且很有效果的招式或招数。在日本,“必杀技”这个词汇多少都受到“武士道”文化的影响,经常出现在各种体育竞赛,尤其是格斗比赛中。后来又随着ACG文化的不断流行,逐渐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动漫、游戏作品里。当我们现在再回想起《足球小将》,每位球员各自都拥有的“必杀技”,恐怕就是这部动漫作品最大的特点。比如主角大空翼,他的招牌必杀技就是“曲线射门”,这是一种让球首先高高飞起,然后又以一种很诡异的弧线落入球网的射门技术,其原理很像真实存在的“落叶球”;再比如岬太郎的招牌必杀技“3S射球”,这是从角球区域以接近0°的角度直接射门的华丽踢法,在现实中也就只有皮耶罗等少数球员曾完成过这样的壮举;至于日向小次郎的“猛虎式射门”,葵新伍的“直角假身”,火野龙马的“龙卷风射球”,肖俊光的“反动蹴速迅炮”,这些输出靠吼并伴随着华丽特效的“必杀技”,几乎都成为了不少中国80后、90后心目中中的童年记忆。将“必杀技”融入到体育类动漫作品里,其实并不能算是《足球小将》的首创。前文提到的棒球漫画《巨人之星》,就曾出现过“喊出必杀技名再出招”的演出形式;而改编自石之森章太郎所创作的同名漫画,于1979年在日本朝日电视台播出,后又在1983年引入中国的《排球女将》(燃えろアタック),也同样出现了“高抛发球”“晴空霹雳”等一系列“必杀技”。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寻找到将“必杀技”与体育类动漫作品进行结合的始祖作品,但可以肯定的是,“必杀技”元素的加入,在提升作品本身可看性的同时,也能充分地激发观众们的想象力。对青少年群体而言,这种中二度爆表的故事内容,更容易吸引到他们的关注。许多青少年观众在看了《足球小将》《网球王子》《黑子篮球》等一系列动漫作品后,开始练习这些“必杀技”,就是最好的证明。03常有人说,《足球小将》的出现最终带动了日本足球的发展,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由于动漫作品本质上是文化媒介,它最多只能成为目标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某一种文化内容的载体。所以,与其说《足球小将》成就了日本足球,倒不如说是日本足球成就了《足球小将》。1873年,英国海军军官道格拉斯将现代足球正式带入了日本。15年后,也就是1888年,日本本土第一场足球比赛正式举办,参赛的双方分别是神户俱乐部和横滨俱乐部。1921年,日本正式成立了全国统一的足球协会,开始向全国推行足球运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日本足球在1968年举办的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中,曾获得过第三名的好成绩。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日本足球其实都是业余球队的天下,所有甲级球队都是由古河电工、三菱重工、日产汽车、读卖新闻这些大财团主办并命名,球员们也都是工作半天训练半天的半职业球员,整体成绩其实并不突出。日本足球真正开始腾飞,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1992年,由于横山兼三所率领的日本国奥队冲奥失败,日本足球开始改革,在球员职业化已经发展了近10年的基础上才开始进行教练员的培养。1993年,筹备了5年的J联赛正式开球,10支职业化的球队进入了第一个赛季的比赛。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日本足球逐渐快速发展,尤其是以年轻球员为主的国奥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成为了日本足球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坚力量。从时间节点上看,这一批随着日本足球腾飞而涌现起来的年轻球员,《足球小将》这部动漫作品其实也在伴随着他们的童年一同成长。毕竟《足球小将》的漫画从1981年起开始就一直不断推陈出新,大空翼的故事从最早的小学篇,逐渐拓展到了世青赛、奥运会等赛事,迄今为止仍然在连载当中。而《足球小将》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也先后推出了4部电视动画、1部OVA以及5部大电影,其中在2018年4月推出的最新动画《队长小翼》,则又将大空翼的故事重新调回了小学时代。所以,当2002年日韩世界杯时,日本队的22人中有16人声称自己是因为《足球小将》才开始踢足球,也就不奇怪了。《足球小将》用动漫的形式,将足球这种运动介绍给了仍处于懵懂时期的小学生们,而这些小学生又在若干年以后,伴随着日本足球的飞速发展成为了职业球员。由此可见,《足球小将》之所以能在日本足坛所造成如此的巨大影响力,更多的其实还是时代的赋予。倘若它再早几年或者晚几年推出,情况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04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国内形成了庞大且成熟的动漫市场,将以电视动画为主的动漫内容输出到海外,就开始形成了常态。在“以低价格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销售”的商业思路指导下,日本动漫作品从最初输出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了大规模地引入欧洲和美洲国家。在当时,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够流行于海外,一是其动画满足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因电视频道数量激增所导致的对电视节目的大量需求,二是因为这些日本动漫作品在内容风格上,绝大多数都能很容易被海外市场所接受。从这两点上看,《足球小将》在海外市场的发行就具有了相当大的优势——作为世界上最热门的体育运动之一,又有谁不喜欢足球呢?为了让海外100多个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能够更容易接受《足球小将》,这部作品无论是动画还是漫画,都在内容层面做了大量本地化的工作。除了各种语言的配音版之外,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各种不同版本的角色名称翻译了。比如在中国香港版的《足球小将》里,大空翼就被翻译成了“戴志伟”,日向小次郎叫做“小志强”,岬太郎则被译为了“麦泰来”。而在辽艺版中,这三位角色又分别被翻译为“小翼”“松仁”“大朗”,十分接地气。《足球小将》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大量的粉丝,内容层面的本地化工作显然功不可没。网友整理的《足球小将》人物名字翻译表正是这种在海外市场施行的本地化战略,《足球小将》在若干年以后,最终收获了一大批“球星粉丝”。比如意大利球星皮耶罗就表示自己特别喜欢岬太郎,曾数百次练习过他的短传:西班牙籍足球运动员伊涅斯塔这位《足球小将》铁杆粉丝,在正式加盟日本神户胜利船队之后,还收到了高桥阳一为其创作的画像:而同样效力于神户胜利船足球俱乐部的德国籍足球运动员波多尔斯基,甚至还有一双《足球小将》定制版的球鞋:除此之外,齐达内、梅西、桑切斯、阿奎罗等知名足球运动员,都曾在不同场合公开表达过自己对《足球小将》的喜爱。当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的“东京八分钟”里出现了《足球小将》时,这不仅是日本在动漫及文化产业软实力的体现,同时也能凭借曾经的大规模海外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唤起一代足球运动员的“童年记忆”。如果说《足球小将》在日本国内,是依靠内容本身的质量和足球运动的时代发展机遇,从而构建起强大影响力的话,那么这部动漫作品在世界足坛文化地位的构建,则更多的是依靠日本成熟的动漫产业优势。这正是《足球小将》能够风靡全世界的原因。05当我们提及一部动漫作品时,它所创作的时代背景是永远都不能忽视的环节。或许是因为有情怀方面的加成,《足球小将》在不少70后、80后、90后的心目中无疑拥有相当高的地位。但由于市场环境一直都是处于变化状态,即便是《足球小将》在2018年4月推出了新版动画,我们其实也很断言这部足球题材动漫作品是否能一直火下去。对于那些更年轻的观众来说,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接受《闪电十一人》这类更具有新时代文化特性的作品。特定的时代背景,让《足球小将》成为了无数人的“足球启蒙”,而这也注定了,这部动漫作品的成功已经变得很难复制。不过,足球运动所蕴含的强大文化魅力,仍然还在源源不断地通过无数的动漫作品,催生出了一批批在绿荫场上奔跑,并肆意挥洒青春热血的足球少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49065.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别打CALL,打钱
最多15字哦
后参与评论
泛二次元文化产业的新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足球传控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