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在火箭上怎么生活

地球既是个球体,宇航员怎么坐火箭飞出地球这球体呢?
问题描述:
地球既是个球体,宇航员怎么坐火箭飞出地球这球体呢?
问题解答:
你这个问题是物理的问题哈 根据我高中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你 地球是球体 对地球上的我们有地心引力 这也正是我们在随着地球转动的时候没有被甩出去的原因 我们随着地球做自传运动 当我们的速度足够大的时候 就能挣脱地球的引力 貌似是叫第一速度吧 好像大小是7.9KM/s 具体我忘了 反正就是速度足够大的时候就能摆脱地球了 当然 当我们的速度足够大的时候就能摆脱太阳的吸引力 那又是一个速度哈 第一次回答问题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你这个问题是物理的问题哈 根据我高中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你 地球是球体 对地球上的我们有地心引力 这也正是我们在随着地球转动的时候没有被甩出去的原因 我们随着地球做自传运动 当我们的速度足够大的时候 就能挣脱地球的引力 貌似是叫第一速度吧 好像大小是7.9KM/s 具体我忘了 反正就是速度足够大的时候就能摆脱地球了 当然
1小时零5分钟
首先,火箭飞出地球大气层之后,仍是受到地球的引力的,但是由于距离较远,引力减小了很多.如果此时火箭只是绕地球做环绕运动的话,可以不需要燃料,不过此时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而是做向心运动.其次,宇宙中并不是绝对的真空,存在许多的宇宙尘埃乃至微流星,这些都会对火箭产生摩擦导致减速,所以仍需要燃料来维持速度.
假如没有撞上什么东西的话,一直飞一直飞会最终飞回地球,因为宇宙中心的引力极大,你会绕一个大圈最终回到原处.你可能会说,如果不停矫正方向始终保持直线会如何?这是行不通的,因为生活在三维空间的我们即使在多维空间中绕圈,我们自己也不会察觉,反而以为自己在直线前进.打个比方,我们在地表沿直线一直走,我们自己身处二维空间(广义)
1小时零5分钟
不能简单的说可以不可以.对低等物理学而言,可行性并不大,但对高等物理学来说,理论上是可行的.
如果地球引力突然消失,人会沿切线方向飞出
人是靠火箭飞出地球的,火箭一般尽可能的在低纬度地区发射且火箭与地面夹角约为87°火箭指向东方天空,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地球的自转所提供的能量,火箭升空时需要克服大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由公式GMm/R^2=mv^2/R可以估算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约为7.9km/s,要想飞出地球,速度必须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人类到最后之所以会飞回
人是靠火箭飞出地球的,火箭一般尽可能的在低纬度地区发射且火箭与地面夹角约为87°火箭指向东方天空,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地球的自转所提供的能量,火箭升空时需要克服大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由公式GMm/R^2=mv^2/R可以估算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约为7.9km/s,要想飞出地球,速度必须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人类到最后之所以会飞回
就是这样飞的呢.不过长时间来说,总是会被微弱的引力积累使速度改变从而需要改改方向啥的,因此动力总是需要的.
楼上的错了,第一宇宙速度是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要是摆脱地球引力飞出地球,必须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就是11.2km/s.这个速度其实不难做到,一般的发射火箭都是可以达到的,但是普通的飞机直升机是不可能达到这个速度的
梦见飞出地球:有可能会遭受损失.考生梦见飞出地球则学习成绩:成绩好.办公族梦见飞出地球主职场:接到的工作任务,往往会觉得它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的,难免会有悲观的情绪.老人梦见飞出地球则您的运势:大吉.但小心隐藏着盛极必衰的预兆.言行要谨慎,以确保好运的继续开展.
注意虽然是真空 但是并不是没有物质 宇宙中大量分子和原子和粒子的物质构成了宇宙的空气 没有太阳能量时温度甚至不超过摄氏零下185度 热量传递法则到太空依然有效 不用担心火箭太热 还需要保温
火箭和鸟的飞行原理是不一样的,鸟类的飞行需要空气,通过向下煽动空气获得提升力.但是火箭不需要空气,火箭通过喷射物质获得动量
很简单啊知道动量定理么MV=m火箭v火箭+m喷射物v喷射物简单的理解假设火箭一开始是静止状态,那么MV=0如果放在平面上,右为正方向,火箭喷射的物质向左,m喷射物v喷射物为负值,因为MV=0,所以m火箭v火箭就必须为正值,质量m是不能为负值的,所以,就只能是v,也就是说,火箭就必须向右走,才能使得m火箭v火箭+m喷射物
根据科学家计算,每秒达7.9公里,并且从水平方向抛出去,就能使火箭冲出大气层,也叫第一宇宙速度.如果小于这个速度,它就会被地球引力拉回来.火箭要飞出地球.必须要要达到每秒7.9公里的高速度必须使用多级火箭.火箭是靠往后喷出的气体产生的反作用力前进的.气体喷出得愈快,火箭前进的速度也就愈快.要达到很高的飞行速度,除了要求
问题你这个飞出地球的定义怎么定义?是飞出大气层?还是地球引力能起明显作用的范围?飞出大气层,只要十分钟左右就可以进入大气层极为稀薄的地区了.
先飞出地球,大气层在地球外
踢出去的足球和射向高空的炮弹,都会落回地面,因为地球对它们有吸引力.要想飞出地面,就必须克服地球的吸引力.当物体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就可以克服地球的吸引力,像月球一样围绕地球旋转,而不掉下来.
永远不可能如果力量是无限大 那么足球最大瞬间受力 肯定不足 (你没踢爆过球吧?你踢爆过球胆没?估计也没有吧~)飞离地球要冲过地球大气 地球大气复杂的分布中 只提一个热层 在强烈的空气摩擦和自然高温下 马上烧的什么都不剩想解决这两个问题 就要换材质 钛合金?或者其他什么但是 如果用高强度 高耐热的材质制成球的话 那也就不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 航天员火箭包
Spaceman Jetpack
好评率 0%操控宇航员移动,躲避下坠陨石并收集道具的休闲游...
航天员火箭包礼包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可以免费领取礼包哟~~快来扫一扫~
运营商:互联网
版本:1.02时间:大小:36.6MB
扫一扫制霸航天员火箭包
扫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mg11773(关注11773手游网)
超值礼包免费拿! 还能与YY主播私聊哦~
快来扫一扫~
现在您还可以加11773福利群呦~ 群号:
后可以管理自己的评论...
Ctrl+Enter可回复
1567459309
iosandroid
iosandroid
iosandroid
道具收费,下载收费
iosandroid
100%好评率
1102165050
iosandroid
iosandroid
1654139443
iosandroid
1智力,道具收费
2智力,道具收费
3智力,道具收费
4智力,道具收费
5智力,道具收费
6智力,道具收费
7智力,道具收费
8智力,道具收费
9智力,道具收费
10智力,道具收费
1小游戏,完全免费
2小游戏,道具收费
3动作,道具收费,下载收费
4竞技,道具收费
5动作,道具收费
6智力,下载收费
7角色扮演,道具收费
8策略,完全免费
9动作,道具收费
10动作,道具收费
1策略,道具收费
2策略,道具收费
3角色扮演,道具收费
4小游戏,道具收费
5小游戏,道具收费
6角色扮演,道具收费
7动作,道具收费
8动作,道具收费,下载收费
9桌面,道具收费
10桌面,道具收费
已是最后一张
扫一扫,免费领礼包NASA新火箭能送宇航员上火星(图)
来源:都市消费晨报
  晨报讯  :据新华社、新闻晚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14日公布了一项350亿美元的新式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计划。待研制成功后,它将是美国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将用于发射新的载人航天器,可以把宇航员送往月球、火星或更远的未知领域去探索太空。  新火箭将借鉴航天飞机使用的液氢液氧引擎、燃料箱以及升级后的航天飞机固体燃料推进器。动力更强,能抵达更远的空间轨道,它将比美国登月项目所用的“土星5号”火箭更强大,初始推力可达77吨,NASA希望最终将这一推力提升到143吨到165吨;体积也更大,一次性使用,而不是像航天飞机那样用固体燃料推进,反复使用。  如果一切顺利,该火箭的首次无人试射将于2017年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实施,探索比当年登月更远的太空领域,预计其首次载人发射将在2021年后进行。  NASA负责太空运行的副局长比尔当天说,制造这种新火箭比较困难,但它将是美国制造的“最大、最强有力的火箭”。  NASA局长博尔登表示,新发射系统将创造更多就业,美国有望在太空探索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我以乘坐过航天飞机而自豪”,曾经是宇航员的博尔登说,“今天的孩子们却可以梦想将来漫步火星。”  NASA已于今年5月底披露了研制新式的载人航天器计划。依据设计方案,新航天器的外形呈锥体,可供4名宇航员在里面生活21天,其安全性是航天飞机的10倍。  美国航天飞机项目随着前不久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完成太空绝唱之旅后,已经寿终正寝。今后近地轨道的太空探测将由私营领域设计新的航天器来实施。  NASA官员透露,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时,美国将连续15年每年建造和发射一枚新的运载火箭。最早不搭载人的试验预计于2017年进行,2021年进行首次搭载宇航员的飞行,2025年宇航员向附近的小行星进军,最后目标是2030年代绕火星飞行,并在火星着陆。  右大图:9月14日美国航天局提供的一幅大推力火箭发射瞬间的构想图。  右小图:9月14日美国航天局提供的一幅大推力火箭及其发射平台的构想图。新华/美联
(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揭秘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太空30天怎样工作生活-航天员 交会对接 太空资源 交会测量 骨丢失-中国新闻-东方网
&&&新闻热线:021-
揭秘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太空30天怎样工作生活
原标题:揭秘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太空30天怎样工作生活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今天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今天上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火箭将加注推进剂。  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参加任务的酒泉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等系统与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本次飞行任务的具体要求,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分别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  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航天员着新航天服出席见面会  目前,天宫二号运行在高度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上,状态稳定,设备工作正常,推进剂等消耗性资源充足,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航天员简历  景海鹏同志简历  航天员景海鹏 朱久通摄  景海鹏,男,汉族,籍贯山西运城,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2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任务,通过了各项考核,综合评定成绩优异。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梯队成员。  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2012年6月,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担任指令长,同年10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2016年6月,入选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担任指令长。  陈冬同志简历  航天员陈冬 朱久通摄  陈冬,男,汉族,籍贯河南郑州,河南洛阳出生,党员,大学本科。1978年12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飞行大队大队长,安全飞行15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任务,通过了各项考核,综合评定成绩优异。2016年6月,入选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  问答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图/央视新闻)  一、中长期飞行对航天员有哪些不利影响?神舟十一号任务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航天员健康生活和有效工作?  随着空间飞行时间的增加,太空失重环境对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功能减退的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还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和骨丢失问题。此外,飞行时间大幅延长后,航天员返回地面时的重力再适应反应症状会较为明显,再适应时间也会相应延长。这对我们保障航天员生理和心理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战。  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的2名航天员,计划在轨飞行33天,为保障他们健康生活、高效工作,我们在神舟十号任务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一是医监医保方面。飞行期间将综合利用医学询问、基本生理指标检查、尿常规检测,以及心肺功能检查等手段,定期实施健康状态评估;注重加强舱内微生物控制,并配置了预防治疗药品和有关医疗器械,来确保飞行期间航天员健康。此外,本次任务首次建立起天地远程医疗支持系统,通过天地协同会诊,解决航天员在轨“看病”问题。  二是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方面。配备了防护装备和锻炼设备,尽可能降低失重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使用套带,防护飞行初期出现的头胀、鼻塞等不适反应;通过使用拉力器和自行车功量计锻炼、穿着企鹅服工作,对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和骨丢失等进行综合防护。  三是营养健康保障方面。此次任务进一步丰富了航天食品的种类,配置了近百种航天食品,食谱周期达到5天,膳食结构更加科学;同时还考虑了个性化需求,增强了感官接受性,前期经过了航天员的试吃,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应该说,这些食品可以满足航天员飞行期间的能量摄入和营养需求。  四是心理支持方面。针对本次任务在轨飞行时间长的特点,将加大飞行期间对航天员的心理支持力度。在专业心理医生支持、亲情交流、航天员团队沟通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技术支持手段。比如:研制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心理舒缓系统,改进了天地信息交流系统,航天员可以随时和地面沟通信息、传递邮件,与亲朋好友进行音视频交流,以此来缓解航天员的压力,保证航天员的心理健康。  二、相比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飞船进行了哪些技术改进?  神舟十一号飞船充分继承了神舟十号飞船的技术状态,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从满足本次任务要求,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验证后续空间站技术三个方面,对神舟飞船进行了适应性改进。主要包括:  一是为满足本次任务要求,调整了轨道控制策略和飞行程序,使神舟十一号飞船能够适应本次任务交会对接轨道和返回轨道高度由343公里提高到393公里的要求;优化调整了货物装载布局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本次飞行任务随行运输能力。  二是为进一步提高可靠性,新配备了宽波束中继通信终端设备,显著扩大了测控覆盖范围,提升了飞船姿态快速变化时的天地通信保障能力,从而提高了航天员的安全性和航天器的可靠性。  三是为验证未来航天技术,满足未来空间站交会测量设备长寿命使用要求,对神舟十一飞船的交会测量敏感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  三、本次任务是独立发射还是与别国有合作?将来与俄罗斯方面有航天方面的合作项目吗?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历次发射任务,都是我们独立组织实施的。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在航天飞行任务中,我们与多个国家在测控和空间试验等领域开展了合作。比如,利用国际联网实施任务测控。本次任务安排了失重心血管研究等合作项目,在轨进行空间科学实验。  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我们与俄罗斯航天局在载人航天领域开展了2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后续,在空间站建造与运营阶段,我们愿意继续与俄方在航天员选拔训练、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航天器平台技术等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四、天宫二号目前运行状态如何?期间开展了哪些试验,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果?是否做好了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准备?  到今天,天宫二号已经在轨运行1个多月了,目前状态良好,各分系统和设备工作正常。天宫二号入轨后,各应用载荷设备陆续完成加电自检和初始状态设置等工作,功能正常,工作稳定。自9月22日开始,按计划开展了有关空间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目前获得的在轨测试数据和实验数据看,这份“成绩单”还是比较理想的,符合我们的预期。  目前,天宫二号已经调整至高度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建立起交会对接姿态和载人环境。经确认,天宫二号满足载人交会对接条件和航天员驻留要求,已经做好了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的准备。  五、请介绍一下空间站建设计划、进度,有哪些国际合作计划?  2010年9月,中国政府批准实施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空间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2022年前后,建成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载人空间站,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  目前,已完成空间站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空间站各舱段、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有关试验载荷等各类飞行产品正在进行研制生产和大型地面试验,后续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配套运载火箭等正在按计划生产。将于2018年至2022年间,陆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贯重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先后与多个国家的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开展了务实合作。未来空间站任务中,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设备研制、空间应用、航天员培养、联合飞行和航天医学等多个方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成果。今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还与联合国外空司签订了有关框架协议,将面向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平台,提供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和飞行机会。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协议落实,研究具体细则,届时将为申请项目合作提供指南。  六、在为期30天的中期驻留试验期间,神舟十一号2名航天员是如何分工的?他们要完成哪些工作?有哪些精彩看点?  刚才,我已经向大家介绍了,神舟十一号任务飞行乘组由景海鹏和陈冬2名航天员组成。其中,景海鹏曾经执行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具有丰富的飞行经验,在本次任务中担任指令长;陈冬是我国选拔和培养的第二批航天员,经过长期刻苦训练,将在本次任务中实现自己的飞天梦想。任务中2名航天员互为备份,他们均具备飞船驾驶、组合体管理、手动交会对接,以及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整个飞行任务期间,他们将在轨完成飞行器操控、在轨试验、健康保障、生活照料、科普及展示活动等生活和工作任务。精彩的看点主要包括:  一是“天上的生活”。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长达33天,是我国迄今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体现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最新成就,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看点。针对本次任务要求和特点,飞行期间航天员将实行每周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航天食品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类近百种,非常丰富;飞行中他们可以通过骑自行车、太空跑台跑步等方式进行在轨锻炼;通过视频、语音和邮件等方式进行亲情沟通。总之,航天员天上生活丰富多彩、很有看头。  二是“天上的实验”。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后,将开展多项有人参与的科学技术试验,凸显了人在载人航天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比如,首次开展我国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脏和血管等方面功能;他们将参与应用载荷技术试验,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进行太空植物栽培试验等;还将开展在轨维修试验,进行人机协同验证。  三是“天上的科普”。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飞行期间,开展的科普项目也很精彩。比如,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的,还有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即“太空养蚕”、“双摆实验”,以及“水膜反应”,航天员将在轨完成这些实验,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微重力环境中事物的状态变化。  此外,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开展多项展示性的活动,比如“太空日记”、“家书载梦”、“挑战不可能”等,将会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兴趣和关注。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揭秘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太空30天怎样工作生活
日 11:12 来源:军报记者
原标题:揭秘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太空30天怎样工作生活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今天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今天上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火箭将加注推进剂。  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参加任务的酒泉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等系统与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本次飞行任务的具体要求,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分别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  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航天员着新航天服出席见面会  目前,天宫二号运行在高度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上,状态稳定,设备工作正常,推进剂等消耗性资源充足,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航天员简历  景海鹏同志简历  航天员景海鹏 朱久通摄  景海鹏,男,汉族,籍贯山西运城,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7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2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任务,通过了各项考核,综合评定成绩优异。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梯队成员。  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2012年6月,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担任指令长,同年10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2016年6月,入选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担任指令长。  陈冬同志简历  航天员陈冬 朱久通摄  陈冬,男,汉族,籍贯河南郑州,河南洛阳出生,党员,大学本科。1978年12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飞行大队大队长,安全飞行15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任务,通过了各项考核,综合评定成绩优异。2016年6月,入选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  问答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图/央视新闻)  一、中长期飞行对航天员有哪些不利影响?神舟十一号任务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航天员健康生活和有效工作?  随着空间飞行时间的增加,太空失重环境对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功能减退的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还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和骨丢失问题。此外,飞行时间大幅延长后,航天员返回地面时的重力再适应反应症状会较为明显,再适应时间也会相应延长。这对我们保障航天员生理和心理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战。  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的2名航天员,计划在轨飞行33天,为保障他们健康生活、高效工作,我们在神舟十号任务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一是医监医保方面。飞行期间将综合利用医学询问、基本生理指标检查、尿常规检测,以及心肺功能检查等手段,定期实施健康状态评估;注重加强舱内微生物控制,并配置了预防治疗药品和有关医疗器械,来确保飞行期间航天员健康。此外,本次任务首次建立起天地远程医疗支持系统,通过天地协同会诊,解决航天员在轨“看病”问题。  二是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方面。配备了防护装备和锻炼设备,尽可能降低失重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使用套带,防护飞行初期出现的头胀、鼻塞等不适反应;通过使用拉力器和自行车功量计锻炼、穿着企鹅服工作,对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和骨丢失等进行综合防护。  三是营养健康保障方面。此次任务进一步丰富了航天食品的种类,配置了近百种航天食品,食谱周期达到5天,膳食结构更加科学;同时还考虑了个性化需求,增强了感官接受性,前期经过了航天员的试吃,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应该说,这些食品可以满足航天员飞行期间的能量摄入和营养需求。  四是心理支持方面。针对本次任务在轨飞行时间长的特点,将加大飞行期间对航天员的心理支持力度。在专业心理医生支持、亲情交流、航天员团队沟通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技术支持手段。比如:研制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心理舒缓系统,改进了天地信息交流系统,航天员可以随时和地面沟通信息、传递邮件,与亲朋好友进行音视频交流,以此来缓解航天员的压力,保证航天员的心理健康。  二、相比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飞船进行了哪些技术改进?  神舟十一号飞船充分继承了神舟十号飞船的技术状态,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从满足本次任务要求,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验证后续空间站技术三个方面,对神舟飞船进行了适应性改进。主要包括:  一是为满足本次任务要求,调整了轨道控制策略和飞行程序,使神舟十一号飞船能够适应本次任务交会对接轨道和返回轨道高度由343公里提高到393公里的要求;优化调整了货物装载布局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本次飞行任务随行运输能力。  二是为进一步提高可靠性,新配备了宽波束中继通信终端设备,显著扩大了测控覆盖范围,提升了飞船姿态快速变化时的天地通信保障能力,从而提高了航天员的安全性和航天器的可靠性。  三是为验证未来航天技术,满足未来空间站交会测量设备长寿命使用要求,对神舟十一飞船的交会测量敏感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  三、本次任务是独立发射还是与别国有合作?将来与俄罗斯方面有航天方面的合作项目吗?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历次发射任务,都是我们独立组织实施的。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在航天飞行任务中,我们与多个国家在测控和空间试验等领域开展了合作。比如,利用国际联网实施任务测控。本次任务安排了失重心血管研究等合作项目,在轨进行空间科学实验。  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我们与俄罗斯航天局在载人航天领域开展了2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后续,在空间站建造与运营阶段,我们愿意继续与俄方在航天员选拔训练、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航天器平台技术等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四、天宫二号目前运行状态如何?期间开展了哪些试验,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果?是否做好了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准备?  到今天,天宫二号已经在轨运行1个多月了,目前状态良好,各分系统和设备工作正常。天宫二号入轨后,各应用载荷设备陆续完成加电自检和初始状态设置等工作,功能正常,工作稳定。自9月22日开始,按计划开展了有关空间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目前获得的在轨测试数据和实验数据看,这份“成绩单”还是比较理想的,符合我们的预期。  目前,天宫二号已经调整至高度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建立起交会对接姿态和载人环境。经确认,天宫二号满足载人交会对接条件和航天员驻留要求,已经做好了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的准备。  五、请介绍一下空间站建设计划、进度,有哪些国际合作计划?  2010年9月,中国政府批准实施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空间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2022年前后,建成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载人空间站,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  目前,已完成空间站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空间站各舱段、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有关试验载荷等各类飞行产品正在进行研制生产和大型地面试验,后续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配套运载火箭等正在按计划生产。将于2018年至2022年间,陆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贯重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先后与多个国家的航天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开展了务实合作。未来空间站任务中,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设备研制、空间应用、航天员培养、联合飞行和航天医学等多个方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成果。今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还与联合国外空司签订了有关框架协议,将面向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平台,提供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和飞行机会。目前,我们正在推进协议落实,研究具体细则,届时将为申请项目合作提供指南。  六、在为期30天的中期驻留试验期间,神舟十一号2名航天员是如何分工的?他们要完成哪些工作?有哪些精彩看点?  刚才,我已经向大家介绍了,神舟十一号任务飞行乘组由景海鹏和陈冬2名航天员组成。其中,景海鹏曾经执行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具有丰富的飞行经验,在本次任务中担任指令长;陈冬是我国选拔和培养的第二批航天员,经过长期刻苦训练,将在本次任务中实现自己的飞天梦想。任务中2名航天员互为备份,他们均具备飞船驾驶、组合体管理、手动交会对接,以及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整个飞行任务期间,他们将在轨完成飞行器操控、在轨试验、健康保障、生活照料、科普及展示活动等生活和工作任务。精彩的看点主要包括:  一是“天上的生活”。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长达33天,是我国迄今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体现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最新成就,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看点。针对本次任务要求和特点,飞行期间航天员将实行每周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航天食品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类近百种,非常丰富;飞行中他们可以通过骑自行车、太空跑台跑步等方式进行在轨锻炼;通过视频、语音和邮件等方式进行亲情沟通。总之,航天员天上生活丰富多彩、很有看头。  二是“天上的实验”。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后,将开展多项有人参与的科学技术试验,凸显了人在载人航天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比如,首次开展我国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脏和血管等方面功能;他们将参与应用载荷技术试验,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进行太空植物栽培试验等;还将开展在轨维修试验,进行人机协同验证。  三是“天上的科普”。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飞行期间,开展的科普项目也很精彩。比如,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的,还有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即“太空养蚕”、“双摆实验”,以及“水膜反应”,航天员将在轨完成这些实验,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微重力环境中事物的状态变化。  此外,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开展多项展示性的活动,比如“太空日记”、“家书载梦”、“挑战不可能”等,将会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兴趣和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空生活的趣事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