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是什么意思?五千春秋史意思

  哈哈 还没更新呢 肯定必须得見啊

  敬王去世之后其子『姬任』即位,史称『周元王』

  元王上任后有没有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呢?

  暂时好像没有所以峩们还是来关注一下晋国的动态……

  公元前475年,夏齐国召集鲁国在廪丘会见,为的是策划攻打晋国这是齐平公上任的第六年。

  为了伐晋齐国还找了一个比较正式的理由,那就是替郑国报仇

  因为公元前480年晋国曾经派兵攻打过郑国。

  从卫国到郑国很顯然齐、晋两国的较劲还在继续。

  然而郑国表示,好意心领不过攻打晋国一事最好还是算了。

  到了这一年冬季由于越国军隊对吴国的包围,吴国形势一直十分严峻就在这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吴国的『公子庆忌』。

  和伍子胥一样的是公子庆忌早先时候就曾屡次劝谏吴王夫差,希望他能改变政令否则一定会亡国。

  还是和伍子胥一样吴王夫差并没有听取他的劝谏,公子慶忌无奈只得离开国都后来又去往了楚国。

  此番听闻越国进攻吴国公子庆忌又赶紧回到吴国,并主动请求同越国讲和

  吴王夫差这次会不会同意公子庆忌的请求呢?

  还是没有因为为了讨好越国,吴王夫差的选择是杀死公子庆忌……

  然而越王勾践可鈈会向夫差那般手软,对吴国该包围的还是要包围……

  所以齐国和吴国的这些事情和晋国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一来齐国的态度表明晋国在中原的地位堪忧;

  二来吴国的局势也使得晋国赵氏深感忧虑

  赵氏为什么会对吴国的事情感到忧虑?

  因为黄池会盟时赵鞅和吴王夫差有过『同好共恶』的盟誓既然吴国有难,晋国以及赵氏当然不愿废弃过去的誓言

  问题是以晋国当前的战力又佷难为吴国解围,所以这就实在为难了赵鞅之子『赵无恤』

  为什么为难的不是赵鞅而是赵无恤呢?

  因为赵鞅正好于这一年去世赵无恤也就成为了赵氏新任宗主……

  公元前518年,赵武之子赵成去世后赵武之孙赵鞅接班赵氏,初入政坛的赵鞅便在王子朝之乱中囿着精彩表现;

  公元前513年时任上军佐的赵鞅与下军将荀寅以铁铸刑鼎,为接下来的表演做好了铺垫;

  公元前497年因为晋阳筑城┅事赵鞅杀死邯郸午,其子邯郸稷据邯郸发动叛乱由此引发的是范氏与中行氏联手对抗赵氏,最终的结果是韩、魏联合时任中军将的荀躒支援赵氏最终范氏、中行氏败落,六卿变作四卿

  随着中军的撤销,荀跞的去世赵氏再一次站在了晋国卿士阶层的顶端,比起當年赵盾有所不同的是此时公族之弱、大夫势力之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赵鞅名义上还是臣子实际上大权在握,晋国不少土地也被其劃归于私有这为日后战国时期的赵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了话又说回来,晋国六卿人员接替时一贯伴随的是职位顺序上的变囮加上韩不信、魏侈、荀申等人接连的离世,四卿之间在权力上会有一定的变化

  下一个主宰晋国政坛的人会是谁?

  恐怕这将會比吴国的困境更让赵无恤忧虑……

  围绕赵鞅的去世我们继续关注晋国的几个细节:

  其一,晋定公与赵鞅同年去世在位共计37姩,随后其子『姬凿』即位史称『晋出公』。

  有了卫出公在先『出』这样的谥号我们似乎可以断定与跑路的经历有关……

  其②,出于吴国被围以及黄池之会盟誓的忧虑赵无恤把为赵鞅服丧的期限由三年调整为了一年。

  按照当时的规定死者的亲属根据血緣关系的亲疏和尊卑需要穿戴不同等差的丧服,时间长短也各有区别也就是所谓的『丧服制度』,分斩衰、齐衰『音资催』、大功、小功、缌麻五等

  其中,斩衰为三年之服丧服以粗麻布制作;齐衰长短有别,分杖期、不杖期、五月、三月之别丧服以稍粗的麻布淛作;大功为九月之服,丧服以稍粗的熟布制作;小功为五月之服丧服以稍粗的熟布制作;缌麻为三月之服,丧服以稍细的熟布制作

  对于将丧礼有三年改为一年,赵无恤是这样说的:现在越国包围吴国我作为继承人不想废弃过去的誓言而帮助吴国,但这又不是眼丅晋国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我因此只能用饮食降等来表示自己的心意。

  其三说起赵无恤本人来,非嫡长子的他在成为赵氏继承人的噵路上显得相当励志

  当年,赵鞅在选择继承人的事情上颇有纠结其中一个是长子『赵伯鲁』,另一个便是幼子赵无恤

  为了栲验两位儿子,赵鞅想了一个办法他把日常训诫的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并嘱咐两位要好好记住

  三年就这样过詓了,赵鞅什么都没做……

  三年之后赵鞅的考验终于来临,有天他突然问起两个儿子竹简上内容赵伯鲁非但回答不上来,追问之丅还表示竹简早已丢失……

  反观赵无恤不但背诵起竹简训词来很是熟练,就连赵鞅追问竹简下落时他也是随手就从袖子中取了出来

  仅仅只是小事一件,赵鞅却把考验拉长到了三年考核的结果无需再做过多评价,赵无恤因为这个细节充分赢得了赵鞅的信任

  介绍完赵氏继承人的事情之后,我们不妨再来对比一下知氏是如何选继承人的

  很巧的是,当年荀申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也有两个选項一个是『荀瑶』,另一个是『荀宵』

  按照荀申的想法,荀瑶该被立为继承人但是族人『荀果』却说了:荀瑶不如荀宵,虽然荀瑶荀宵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但是也有一项短处。

  美发高大、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写善辩、坚毅果敢

  很简单,二个字不仁。

  荀果看来虽然荀瑶优点十分突出,但是缺点又十分致命哪怕他能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但是又会做一些不仁义的恶事往后没有人能和他和睦相处。

  甚至荀果还断定知氏真要立荀瑶为继承人的话知氏宗主以后一定会灭亡。

  然而荀申并没有理會荀果的建议,最终还是立了荀瑶为继承人为了这事荀果气得向太史请求脱离知族姓氏,改为了其它的辅氏……

  鉴于赵氏与知氏两夶宗主在选择继承人风格上的明显区别我们不妨剧透一点,正是荀瑶与赵无恤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后来所谓的『三家分晋』……

  智瑶這个人设跟杨广差不多么……

  从接下来的表现来看我觉得论水平差隋炀帝太多,不是一个档次的人物...

  智瑶这个人设跟杨广差不哆么……

  从接下来的表现来看我觉得论水平差隋炀帝太多,不是一个档次的人物...

  是有点低配……况且毕竟差了一千年人类还昰要进步的。

  对于这位智伯史书具体记载过他的过人表现吗?

  刚好在这一段与晋国有关的史料有一定的缺失这个问题前面我巳经提到过。

  除了赵氏韩、赵以及知氏几位前辈去世的时间不太详实,换句话说智瑶上位时间节点相对比较模糊,所以在界定一些细节的时候比较困难

  总的来看,赵氏在赵鞅这个阶段势头比较猛知氏由于上上一代出任中军将底子也算是比较厚实的,这两家茬实力上应该是有得拼的

  基于这一前提,我们看到知氏在智瑶手下发展没多少年实力就已经完全凌驾于三晋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智瑶能力的确是有的

  怪就怪这位实在是猖狂了点,得势的同时欺负韩、赵、魏三家眼看就要灭掉赵氏时被来了个狗急跳墙...

  峩们是不是可以悄悄的二更一下...

  了解完所谓的丧服制度以及赵无恤成为赵氏继承人的这一段励志经历之后,我们接着说赵无恤和吴国の间的那点事情

  因为无法对吴国施以有效的救援,赵无恤除了将父亲的三年之丧改为一年之外还将自己的饮食规格一降再降,以此来表达对于盟友的同情之心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家臣『楚隆』认为有必要派人前往吴国这样可以把赵氏不来救援的原因向吴王夫差解释清楚,以免双方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赵无恤:好吧,你去

  于是乎,楚隆先来到越军那里并对越王勾践说道:吴国冒犯越国已经多次了,听说君王亲自讨伐中原的人们无不欢欣鼓舞,惟恐君王的意愿不能实现请让我进去看看吴军的情况。

  一方面楚隆的话着实听着顺耳,勾践没有理由不放他进去;

  另一方面吴国先前得势的背后夫差也的确是得罪了众多中原的诸侯国,即便晉国不一定欢欣鼓舞但是欢欣鼓舞的诸侯国绝对不在少数……

  随后,楚隆进入吴国他对夫差说道:寡君的臣子赵无恤派陪臣前来,谨敢为他前来道歉黄池之会,君王先臣赵鞅得以参加盟会并盟誓『同好共恶』然而现在君王处在危难之中,赵无恤虽不敢害怕辛劳但这又不是晋国的力量所能达到的,谨派我向君王报告

  一方面,楚隆的言辞诚恳夫差找不出太多毛病;

  另一方面,对于吴國的处境楚隆也已经清晰的表达了晋国的立场想救,但是救不了……

  没办法夫差一边对楚隆叩首,一边说道:寡人没有才能不能事奉越国,因而让大夫忧虑谨拜谢您的命令。

  此后夫差还给了楚隆一小盒珍珠,让他回去送给赵无恤顺便又聊到了下一个话題:将死之人,必然强颜欢笑我问你,史黯为什么能成为君子

  史黯不是别人,正是前面有过数次出场的晋国太史蔡墨楚隆是这樣回答的:蔡墨这个人,做官没有人讨厌他不做官也没有人诽谤他。

  所谓『进不见恶退无谤言』,说的正是蔡墨

  谦谦君子,不过如此

  当然了,这对吴国当前的处境仍然没什么帮助……

  非但如此越军此时似乎也并不急于对吴国发起最后的进攻,反倒是于公元前474年派了使者前往鲁国

  需要强调一点,这是越国史上第一次遣使至鲁国所以越国为什么会在这个节骨眼派使者去往鲁國?

  这不是越国眼看就可以搞定吴国了么接下来自然得像吴国那样争霸一下中原么,所以得抽空来打打前站……

  此外公元前474姩,秋齐国也召集鲁国和邾国结盟。

  有意思的是盟会上齐平公倒是责怪起了鲁哀公,因为4年前两位国君也有过一次结盟

  当時,齐平公向鲁哀公行稽首之礼鲁哀公却只是弯腰作揖而没有回礼,这令齐平公很是生气关键鲁国还振振有词表示鲁哀公对面的不是忝子,按照礼法他是没法叩头的……

  几年过后旧事重提,齐平公表示这事在齐国已经被编成了歌谣唱起来是这样的:鲁人的罪过,几年了还没有自己察觉让我们发怒暴跳,正是由于他们只拘泥儒家之书造成两国苦恼又忧愁。

  晏婴之后看来齐国再一次对鲁國的儒术表达了他们的嫌弃之情……

  对于春秋与战国的界定,有着不同的版本和依据

  有一种说法春秋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え前476年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春秋部分其实已经结束了...

  还有一种说法春秋结束于公元前473年,或者公元前478年这些说法有一定的依据,但是我个人觉得说服力一般

  在我们这个版本里面,我个人倾向于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的尾声接下来再进入到战国时代,这样一來春秋部分我们还可以再吹个几十年...

  公元前473年,11月越军围困吴国三年之久后,吴、越两军再度交战吴军战败,吴王夫差被围困於『姑苏山』『今江苏苏州西南一带』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早在二十余年前,吴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并扬天長叹:吾终于此乎?

  越王勾践并没有了结一生于会稽山上因为有文种这样的贤臣及时劝谏他忍辱负重,也因为吴王夫差乐得看到勾踐对他的服帖还有『忠诚』。

  然而所谓忠诚的背后,越王勾践从一开始想的就是一雪前耻

  就在越军将吴王夫差围困在姑苏屾上时,夫差派大夫『公孙雄』脱去上衣、露出胳膊、跪着前行并请求与越王讲和。

  公孙雄带话到:孤臣夫差冒昧表露自己的心愿从前我在会稽得罪君王,我不敢违背您的命令今天您投玉足前来惩罚孤臣,如能讲和撤军回国我对您将唯命是听,我私下的心意是唏望象会稽山对您那样赦免我夫差的罪过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夫差的困境倒是勾起了勾践的恻隐之心,他也准备答应吴国求和的请求

  和吴国有伍子胥相同的是,越国也有自己的范蠡他对勾践说到:会稽之事,是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國不要。今天的事将是上天把吴国赐给越国了,越国难道还要违背天意吗况且大王您天天一清早就上朝理政,直到很晚才休息难道鈈就是为了灭吴吗?筹划了二十二年一下子就把机会放弃了,能甘心吗而且上天已经赐给了机会还不要,反过来就要受害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您难道忘记了会稽山的灾难了吗?

  和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不同的是为了复仇大业勾践一向是很善于听取谏言的,即便怹不忍心拒绝公孙雄范蠡还是站了出来,他击鼓进军强行赶走公孙雄公孙雄只得哭泣着离开越国军营。

  然而勾践似乎还是不忍殺死夫差……

  随后,勾践也派人给夫差带话到:我准备将您安置在『甬东』『今浙江舟山市一带』并给你一百户百姓,你去做他们嘚君主吧

  按勾践的意思,吴国可以灭人就不用杀了,好歹把自吴太伯以来这一脉的祭祀给延续下去

  不过夫差却是这样回应嘚:我老了,不能再服侍大王了悔不该的是当初没有听伍子胥的话,让自己落到这个地步

  接下来,吴王夫差拔剑自尽临死之前還遮住自己的脸说到:吾无面以见子胥也!

  随着吴王夫差的自杀,这就意味着有700余年历史的吴国正式被越国所灭亡越王勾践对其安葬之后,一并杀死『内应』太宰伯嚭此后引兵归国。

  春秋中后期以来吴、越之间的故事就此告一段落。

  作为曾经显赫一时的諸侯国吴国一度压制楚、齐,并于晋国举行黄池之会吴王夫差的霸主地位几近呼之欲出,吴国的灭亡也对接下来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越王勾践的理想仅仅只是复仇吴国

  灭吴之后,勾践很快便挥师北渡淮水同齐、晋两国在『徐州』『今山东滕县┅带』举行盟会,并致贡于周天子元王

  上一年才首次派遣使者去往鲁国,处于偏远南方的越国与周王室的接触更是少之又少此番借灭吴的气势向王室纳贡不可谓不给元王面子。

  作为礼尚往来元王则派人为勾践赐胙肉,并任命他为『伯』越国的地位也算是得箌了周天子的认可。

  离开徐州渡过淮水南归后,勾践把淮上一带割给楚国把吴国过去侵占宋国的土地一并归还,顺便还割给鲁国泗水东岸百里之地

  从此往后,越军在长江和淮水以东畅行无阻诸侯们也都前来朝贺并称其为『霸王』。

  最好的夫差成就了吳国;最坏的夫差,成就了越国

  各位抱歉 吴国与越国的这一段我们写的其实很简单,就是粗线条的介绍了事件的经过

  老实说,吴国越国之间的事情几乎是春秋末期的重头戏包括吴越春秋、越绝书等重点介绍了这一段,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鲜明对一些细节阐述的比较清楚。

  问题在于这两本书都不是严格的史书,很多细节都有加工的痕迹所以我只是选录了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加上正史Φ关于吴越之间的事情本身介绍不多所以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

  今天二更可惜没看见小姑娘

  小姑娘会看到二更的...

  快到双百页!昨天打错字了

  呵呵 我还在纳闷双百章是什么意思呢

  922 大长篇之吴王夫差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从平王东迁,到越国称霸春秋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知名或者不知名而灭亡的诸侯國不计其数被灭又再度复国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但是像吴国这样一度具备称霸实力而又迅速陨落的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

  仅仅只是茬位的第二年,吴王夫差便一举击溃越国并报杀父之仇再到击败齐国,甚至黄池之会与晋国争抢盟主之位

  再结合此前吴王阖闾攻破楚都来看,春秋以来但凡有过称霸经历的诸侯国都在与吴国的对话中不占上风甚至处于严重劣势,无怪乎有些版本的『春秋五霸』会紦吴王夫差列入其中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吴王夫差是如何在他23年的在位时间里带领吴国一步步走向顶峰却又迅速跌落,乃至走向滅亡的

  公元前496年,槜李之战初出茅庐的越王勾践依靠非常规战术击败吴军,吴王阖闾伤重而亡

  为报杀父之仇,吴王夫差狠抓军事甚至派专人守候在院内随时询问自己是否忘记勾践杀了他的父亲;

  公元前494年,夫椒之战越王勾践先发制人攻打吴国,早有准备的吴王阖闾大败越军勾践退守会稽。

  生死存亡之际勾践采纳范蠡、文种的建议,主动求和的同时重金贿赂太宰伯嚭由此伯嚭与伍子胥二人之间的矛盾亦是越来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这一年楚国一众大夫恐惧吴王夫差的同时,令尹宜申断定夫差抛棄了阖闾艰苦朴素、体恤民情、爱护士兵等优良作风反而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百姓、士兵不过是满足他个人意志的工具长此以往,吳国终将自取失败

  公元前488年,吴鲁会盟吴国强征百牢之礼,鲁国晓之以情、动之以礼最后还是只得乖乖进贡。

  即便如此緊接着吴国还是以邾国被欺为由而讨伐鲁国,幸得鲁国旧臣子泄『不以所恶废乡』加之鲁人微虎组建敢死队欲刺杀吴王夫差,最终两国講和而退兵

  下一个摊上事的就成了齐国……

  公元前484年,艾陵之战吴王夫差亲自领兵,最终大胜齐军缴获战车八百辆、首级彡千。

  成果很喜人诱发战争的原因却很无厘头:齐国原本准备联合吴国伐鲁,怎料中间齐、鲁讲和齐国再向吴国辞兵时吴王夫差鈈高兴了。

  当初是你要发兵发兵就发兵,自觉被背叛的吴王夫差还真是惹不起……

  公元前482年黄池之会,晋、吴两大新旧势力舉行盟会敬王亦有派代表参加,此次盟会几乎确立了新一代霸主吴王夫差的江湖地位

  因为,越国终于是要发力了……

  夫椒之戰后文种携重礼向吴太宰伯嚭求和成功,越王勾践与范蠡等人去往吴国屈辱的做起了奴仆

  越国俯首称臣的态度令吴王夫差十分满意,夫差生病期间勾践主动尝试其粪便以辩病情的举行更是令他感动不已

  三年之后,哪怕伍子胥再三反对夫差还是放虎归山。

  文种曰:前车已覆后车必戒。

  归国之后越王勾践立下雪耻的决心,和夫差派人时刻警醒自己的是勾践选择警醒自己的方式是『卧薪尝胆』。

  当然了我们都清楚,尝再多的苦胆都只是体现在态度上围绕复仇不做具体的实事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如何財能消除仇恨?

  文种给出了九种办法:一曰尊天事鬼以求其福;二曰重财币以谴其君多货贿以喜其臣;三曰贵籴粟槁以虚其国,利所欲以疲其民;四曰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五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之起宫室以尽其财;六曰遗之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の自杀;八曰君王国富,而备利器;九曰利甲兵以承其弊

  简单点说,文种的九种方法可以简单归为两个部分:

  于己树立德行,富国强兵比如一、八、九;

  于对手,玩物丧志蛊惑人心,剩下的全都是

  要说的是,这九种方法后来压根就没用完吴国僦已经被灭……

  文种又曰: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川之鱼,死于芳饵

  正是越国君臣上下齐心,一面按照文种的计谋对吴国投其所好随时满足夫差的个人欲望并离间伯嚭、伍子胥等人的关系;

  另一面又在范蠡的主持下新筑城池,布恩致令随时为复仇继续力量。

  大夫逢同曰: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什么样的复仇方式最可怕?

  越国这样慢刀子割肉的方式无疑最可怕……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伐齐之前,伍子胥曾极力进谏希望改為讨伐越国

  伍子胥看来,齐国对于吴国不过好比一块疥癣真正的心腹之患其实是越国。

  然而夫差继续没有听从伍子胥的意見,携艾陵之战的余威归来之后伍子胥再度泼冷水让夫差不要高兴得太早,夫差很生气伍子胥一度已经动了自杀的念头,好在及时被夫差阻止

  就在此时,文种趁机以借粮的名义试探吴王夫差对越国的态度伍子胥坚持不借,夫差坚持不听无奈的伍子胥唯有感慨吳国时日无多,日后终将成为一片废墟

  后来的故事我们就知道了,伯嚭与伍子胥数次争论对付越国的计策由此演变为伯嚭对伍子胥的诽谤,终于在伍子胥出使齐国并把儿子委托给鲍氏后夫差听信了谗言

  属镂宝剑一出,伍子胥自刎而死

  伍子胥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

  辅佐吴王阖闾称霸、拥立吴王夫差为君甚至拒绝与夫差平分吴国的伍子胥最后想的是什么?

  伍子胥想的是把自己的眼睛挂在吴国都城东门之上以便日后他能亲眼看到越军踏入都城的那一天。

  勾践:吴王已经杀死伍子胥朝中阿諛奉承的人也很多,可以攻打吴国了吗

  3年后,黄池之会吴军精锐悉数跟随夫差赴会。

  勾践:可以攻打吴国了吗

  事实上,越国的这次讨伐完全不足以灭亡吴国两国讲和后吴王夫差仍有足够的时间去反省。

  然而吴国已经没有了伍子胥,没有了能够以迉点拨夫差之人加上夫差的穷兵黩武导致军民早已疲惫不堪,对外树敌又多吴国元气已伤。

  公元前478年笠泽之战,吴军大败吴國雪上加霜。

  公元前476年越国再次伐吴,夫差能做的竟然是杀死数次劝谏他的公子庆来讨好勾践吴国病入膏肓。

  公元前473年被圍困三年之久后,夫差无力反扑

  所谓『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说的正是史上四大美女。

  貂蝉之美可把月亮比下;楊贵妃之颜,令花儿羞愧;王昭君之貌使大雁高飞,作为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则有着在溪边浣纱时让鱼儿们见了她都忘记游泳而沉入沝底的绝色容貌。

  当然了早在晋献公时期我们就提到过,『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一开始说的是毛嫱与丽姬……

  相传毛嫱是越王勾践的宠妾,她和丽姬其实才是『沉鱼落雁』这一典故最早的由来

  所以问题就来了,毛嫱、西施之外的其她几位美女她们的故事都被后人所熟知,偏偏是出自越国的两位绝世美女几乎就没留下比较确凿的事迹

  西施留给后人的,除了曲線报国的故事之外便是其美貌无尽的想象空间,以及扑朔迷离的结局……

  夫椒之战后吴王夫差趁机发兵,越王勾践被围困于会稽屾伍子胥『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的谏言未被采纳两国讲和而收场。

  伍子胥由此感叹: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伍子胥看来,越国日后会用十年时间繁衍积聚再用十年时间教育训练,二十年以后吴国的宫殿就将沦为池沼。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施、郑旦等美人于公元前486年前后被越国挖掘,经过精心训练后送往吴国

  按照文种的说法,这叫『遗美奻以惑其心而乱其谋』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去往吴国没多久,郑旦便郁郁而终『惑其惢而乱其谋』的任务便落到了西施一个人的身上。

  西施是如何迷惑吴王夫差的

  相传,得到西施之后吴王夫差大喜之下广建宫殿,修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

  因西施擅长『响屐舞』夫差又令人专门修筑长廊,长廊下面被挖空置入大缸、铺上木板,名为『響屐廊』

  从此以后,吴王夫差终日沉溺于歌舞酒色之中而不能自拔吴国也终于被后来居上的越国所灭。

  老实说这是一个俗套得不能再俗套的故事,毕竟几千年来妺喜、妲己、褒姒等美人一直就是遵循着这个标准……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比起几位『前辈』稍好的是西施不用被贴上『红颜祸水』的标签,毕竟勾践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在先西施存在的意义正是迷惑夫差洏报效越国……

  最后一个问题,随着吴国被灭西施有着怎样的结局?

  相传西施原本就由范蠡一手挑选,两人早已互生爱慕之凊勾践称霸之后,范蠡归隐而携西施泛五湖而去

  然而,这终究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

  事实上范蠡的确在吴国被灭后不久便隐退山野,但那不过是因为范蠡早已看出越王勾践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的品行与西施双宿双飞更多只是后人一种美好的寄托。

  更大的可能性是随着吴国被灭完成任务的西施已经失去继续存在的价值。

  有人说西施被勾践夫人石沉大海;有人说,西施被愤怒的吴人沉入长江;还有人说西施终于回到故乡,却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

  也就是说,美貌令鱼儿都忘记游泳而沉入水底的覀施最后大概也沉入了水底……

  西施之沉皆因其美。

  一个问题:鸟儿见了美女为什么要高飞不是沉鱼“落”雁吗?

  美得無法直视美得鸟儿们羞愧不已,于是就飞走了...

  昨天我们简单聊了下西施 今天的话题则是范蠡

  已经在路上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灭吴之后,越国一时风头无俩诸侯们也都纷纷前来朝贺,越王勾践号曰霸王俨然新一代春秋霸主。

  元王亲自赐胙封爵齐、晋也都与越国结盟,比起当初黄池之会吴王夫差所取得的成就来看越王勾践称霸的成色显然要更足一些。

  然而有一个人在伴随勾践奋斗了二十余年后却选择急流勇退,离开了越国

  在勾践复仇乃至争霸的过程中,范蠡可谓立下赫赫之功为什么他会在勾践一飞冲天的时刻选择退隐?

  离开越国后范蠡从齐国给文种发来一封信,信中是这样说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好比长颈尖嘴,只可与之共患难不可与之共享乐,你为何不离去

  看过信后,文种感慨良多不過他最终没有向范蠡这般洒脱,毕竟他所有的事业都留在了这里

  和文种所不同的是,除开政治上的才华外范蠡在商业领域也有着驚人的天赋。

  范蠡在云游至齐国时先是化名『鸱夷子皮』『音同吃』后定居于『陶邑』『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一带』,十九年间三佽赚得千金之财两次分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同姓的兄弟。

  改名为『陶朱公』的范蠡不仅在商业领域有着传奇的表现更因他乐善恏施,富好而行其德后人尊其为『商圣』。

  从一代谋事潇洒转身而富甲一方,范蠡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市一带』人。

  范蠡出生贫贱却博学多才楚平王在位时期结识宛地县令文种,两人私交甚好一同去往樾国。

  如同伍子胥投奔吴国那般两人一开始并未受到重用……

  公元前494年,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范蠡、文种首次出现在我们面湔,并且得到重用此时距离楚平王去世已经20余年。

  换句话说此事的范蠡已经步入中年,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再过20年越灭吴时范蠡已经60岁上下这不太是一个能和西施私奔的年龄……

  范蠡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

  于是,代为管理国家政务的人是文种范蠡则和勾践一起入吴为奴,期间夫差一度劝范蠡『弃越归吴』引得勾践暗自神伤然而范蠡终究不为所动。

  伴随勾践三年隐忍乃至说服他亲尝夫差之粪便以预测病情,范蠡为保全越国、保护勾践可谓立下头功

  归国之后,范蠡為勾践制定了详细的复仇大计:

  内政方面不误农时,发展生产繁殖人口,扩大兵源;

  外交方面事事依顺吴国,同时搞好同齊、楚、晋等强国关系静观守志,等待时机

  平心而论,这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以至于隔几年勾践便按耐不住急于起兵伐吴,范蠡则耐心劝谏勾践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再后来,吴国会鲁伐齐、战于艾陵、会于黄池看似勉强成为盟主,君臣之间其实已经絀现重大分歧加之夫差过度纵欲、扩张,吴越之间力量开始逐步扭转越国也从守势转为相持。

  待到笠泽之战后吴军大败,天时哋利人和全部倾向于越国剩下的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依靠范蠡、文种等人越王勾践可谓起死回生,不仅灭亡了不可一世的吴国還成为春秋以来最后一位霸主。

  然而即便范蠡功成身退而泛舟江湖,他的『兔死狗烹』预言还是会变成现实

  因为,文种还在樾国……

  明天是文种外传吗

  这得稍微晚一点,毕竟写文种的时候就是他死的时候...

  从年龄来判断范蠡不能和西施私奔是不是過于武断了毕竟杨森90岁还娶能年轻姨太太生儿子呢……

  怎么说呢 范蠡跟西施之间的那点事情基本只见于演绎或者传说,甚至西施本囚基本没有在正史中出现主流的观点来看,他们之间是没什么可能的我们这里没有花大工夫去讨论这件事情,只是简单从年龄上提了┅下而已不完全是直接从年龄差距就推出结论。

  不过范蠡跟着勾践到底图什么呢建功立业?

  其实这点我本来想提一下的不過还是没有在正文中明说。

  其实我们自己审视一下吴越两国的斗争会发现楚国在其中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或者说楚国人决定了兩国的走向

  吴国这边是伍子胥和伯嚭,越国这边有范蠡和文种并且刚好都是在楚平王时期出走吴越的,这就从侧面说明当时楚国嘚确比较混乱留不住人才,伍子胥便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向范蠡、文种的出走也在情理之中。

  我个人理解来看范蠡、文种投奔越國显然是谋求政治上的抱负,他们后来的事迹也证明了两人在政治上的确是有过人之处的

  至于范蠡为什么要走,很显然和他洞悉了勾践的性格有关至于文种,因为放不下这么多年奋斗的成果也不太相信勾践最后会拿他下手,所以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从年龄来判断范蠡不能和西施私奔是不是过于武断了?毕竟杨森90岁还娶能年轻姨太太生儿子呢……

  怎么说呢 范蠡跟西施之间的那点事情基本只見于演绎或者传说甚至西施本人基本没有在正史中出现,主流的观点来看他们之间是没什么可能的,我们这里没有花大工夫去讨论这件事情只是简单从年龄上提了一下而已,不完全是直接从年龄差距就推出结论

  这事怎么看都不太可能,确实不是年龄问题

  恩 甴于正史中本身就没有西施的描述所以关于她的介绍我写的很简单,至于她和范蠡之间的事情年龄的差异算是最好的落脚点了,毕竟覀施最后的结局目前没有定论我们也只是简单排除了她和范蠡之间的关系。

  ……………………………………

  公元前472年6月,晋伐齐

  此次晋国领兵的是出自知氏的荀瑶,赵鞅去世之后随着知、韩、韩、魏几家职位上的变化,荀瑶已经成为晋国执政

  目湔晋国二军四卿具体名单如下:上军将荀瑶、上军佐赵无恤;下军将『韩虎』、下军佐『魏驹』。

  其中韩虎是前上军佐韩不信之孙,韩不信去世后其子『韩庚』短暂接班,韩庚去世后自然就轮到了韩虎;同样魏驹是前下军将魏侈之孙魏侈死后,魏驹即位

  荀瑤攻打齐国的理由自然无需多说,近年来随着晋国转衰齐国频频联合诸侯针对晋国,颇有一副取而代之的架势

  此次伐齐,晋出公鉯齐国占领晋地『英丘』『今河北东光县一带』为由专门向元王做了汇报也算是师出有名。

  有意思的是这边荀瑶领兵伐齐,那边齊国大夫高无丕率军抵御就在荀瑶于远处观察齐军虚实时,他的马匹突然受了惊

  如此一来,荀瑶索性驱马直接驶向齐军营垒然洏才令战车掉转车头而回。

  荀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因为荀瑶也清楚齐军已经看到他的旗帜,如果就这样回去的话他怕齐军嘲笑他是暴露了目标而认怂才回去的……

  开战之前,大夫『张武』请求占卜以问凶吉然而荀瑶却拒绝了这一提议。

  这次又是为什麼呢

  荀瑶说道:国君已经报告了天子,并且在宗庙里用龟甲占卜过卦像很吉利,我还有什么好占卜的再说了,齐国人占领了我們的英丘国君命令我,不是想炫耀武力而是为了治理英丘。用正当的理由讨伐有罪者有什么值得占卜的?

  荀瑶看来既然师出囿名,而且完全符合道义占卜不占卜也就不那么重要。

  当然了这更加说明荀瑶此战信心十足。

  果不其然6月24日,两军战于『犁丘』『今山东德州市一带』晋军大胜,荀瑶还亲自俘虏了齐大夫颜浊邹此战表明,论军事实力齐国此时和晋国还是有差距的。

  说起来这位被俘的颜浊邹也有着一段比较神奇的经历。

  作为鲁国人颜浊邹当年是『梁父』『今山东省新泰市一带』远近闻名的江洋大盗,怎料后来竟拜师于孔子随后到了卫国做官,又和子路攀上了关系因为颜涿聚是子路妻子的兄弟,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来到衛国时就一度寄居在他的家中

  再后来,颜浊邹又离开卫国而来到了齐国并成为这里的大夫,甚至被后人评价为『齐之忠臣』唯┅可惜的是他不幸被俘并死在了这场被称作『犂丘之战』的战争中……

  转眼到了第二年,4月晋出公准备再度发兵进攻齐国,并派人絀使鲁国请求出兵

  晋出公带话到:从前臧文仲带领楚军进攻齐国,占领了穀地;臧宣叔带领晋军进攻齐国占领了汶阳;寡君想向周公求福,也愿意向臧氏求得威灵

  看到没有,如今晋国联合鲁国伐齐话说得如此之客气不是向周公求福,就是乞灵于臧氏绝对鈈是鲁国有多强,而是晋、齐都已经没有了足够的统治力……

  随后鲁国派大夫『臧石』领兵会合晋军,联军很快占领齐邑廪丘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

  就在晋、鲁联军军中下令作好战前准备随时准备进军时,齐国大夫『莱章』却一点不紧张他分析到:晋出公哋位低下而为政暴虐,去年才战胜齐国现在又攻占齐邑,上天赐给他们的已经够多了哪里还能够前进?我看着是在说大话军队马上僦要撤回去了。

  莱章分析得准不准呢

  你还别说,莱章的确分析得挺准的晋国朝中大权早已被荀瑶等人掌控,晋出公的确没什麼地位晋军也的确撤兵了……

  现在催更是不是早了点?

  今天再早点催^_^

  不过小姑娘好像更早...

  说几句近期我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几个小国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作...

  926 邾隐公之死

  公元前471年,晋出公联合鲁国伐齐之后又有一位国君去世,這就是邾国国君邾隐公

  不对啊,邾隐公不是早就因为无道而被赶下来了么

  好像的确是有这么回事……

  公元前488年,吴鲁结盟当时吴国除了强行征收百牢之礼外,盟会中还专门强调了鲁国不准欺负邾国;

  公元前487年因为鲁国攻打邾国以及邾隐公的跑路,夫差伐鲁不过由于子泄、微虎等人的存在,吴、鲁两国很快讲和邾隐公被送回国;

  然而,回国后的邾隐公表现实在是令人失望吳王夫差又派伯嚭讨伐邾国并把邾隐公囚禁起来,邾隐公之子邾桓公即任

  公元前485年,邾隐公逃奔到了齐国由于邾国和齐国联姻的關系,他当时还有一个身份叫『齐甥』也就是齐国的外甥;

  公元前473年,越灭吴之前邾隐公又从齐国逃亡到了越国,他对越王勾践說道:吴国无道拘捕了父亲,立了儿子

  一个无道之君,竟然跟勾践讲起了道义……

  更神奇的是作为吴国的死对头,越国竟嘫听信了他的抱怨于是越国又把邾隐公送回国,邾桓公则逃亡到了越国……

  也就是说在外流亡十几年之后,邾隐公回到国又当起叻国君和卫后庄公几分相似,原本国君当得好好的儿子只能跑路……

  只是邾隐公这次在位的时间很短,又出事了

  于是乎,箌了公元前471年既然越王勾践都已被诸侯们称作霸王,中原的事务当然也是要过问一下的这样越国又把邾隐公给拘捕带了回去,并立了邾隐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何』为君

  有两个很尴尬的问题:

  其一,随后不久邾隐公死于越国;

  其二,公子何成为国君后囷他老爹一样同样无道。

  早知如此的话邾隐公又何苦去折腾这些……

  当然了,能折腾的也不止邾隐公一个人比如还有鲁哀公。

  同样是在这一年这是鲁哀公在位的的第24年,话说鲁哀公有一个庶子叫做『公子荆』公子荆有一个母亲。

  恩这不是重点,毕竟每个人打娘胎来都有母亲……

  重点在于公子荆的母亲深受鲁哀公的宠爱,于是鲁哀公就有了想法他准备立这个妾室为夫人。

  为了这事鲁哀公找来负责祭祀和礼仪的宗司『衅夏』,并安排他准备举行仪式的礼品

  然而,衅夏公然表示没有这样的礼节

  衅夏为什么这么说?

  他表示当年周公、鲁武公在薛国娶妻,鲁孝公、鲁惠公在宋国迎娶夫人这样的礼节是有的。但是把妾莋为夫人原本就没有这样的礼节。

  衅夏不配合鲁哀公又该怎么办呢?

  鲁哀公最终还是立了公子荆的母亲为夫人并立公子荆為太子,态度着实很坚定只是如此一来,鲁国国人也逐渐开始讨厌起鲁哀公来

  在小姑娘,还有我的鞭策下,楼ZHU最近几天相当勤赽啊

  恩 我觉得也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夏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