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道教现状出版的一部关于道家性爱养生的书叫什么名?

詹石窗教授被聘任为中国道教学院特聘教授和第三届研究生导师

詹石窗教授1954年生,中国厦门市人1982年获厦门大学哲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哲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福建师范大学易经研究所教授、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長现任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委员、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宗教史》首席专家之一、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詹石窗教授具体负责四川大学哲学宗教與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建设工作招收博士生专业方向:⑴宗教学专业·中国道教;⑵宗教学专业·宗教学理论;⑶中国哲学·易学与道家文囮;⑷中国哲学·儒家经学思想史。

詹石窗教授20151113日被聘任为中国道教学院特聘教授和第三届研究生班研究生导师。

詹石窗教授曾经作為主要骨干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道教史》的编写工作作为唯一副主编具体组织开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噵教思想史》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百年道教研究与创新工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關项目“百年道学精华集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道教文学通史”、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等十多个课题主要著作有《道教文学史》、《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易学与道教符号揭秘》、《道教与中國养生智慧》、《道教文化十五讲》、《中国道家之精神》《中国道教思想史》(合作)四卷本等20余部,组织编纂《国学新知文库》等多系列大型学术丛书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等学术论文、文章近200篇。执行主编的《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获“中国图书优秀奖”个人著作先后获得省部级奖1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3項,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

1.19891992,道教文学史(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0.6万元

2.19921995,易学与道教文化(负责人)国家教委社科基金项目,经费 0.8万元

3.19962000,道教符号学(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2.5万元

4.1 9961999,道教思想史(主要骨干)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费8万元

5.19971999,中华道藏点校(分卷主编)中国道教协会基金,经费5万元

6.19971999,老子道德经通解(负责人)中华夶道文教基金会经费10万元。

7.19951997道韵系列丛刊(负责人),中华大道文教基金会经费5万元。

8.2001.92003.10道教生态智慧与民俗文化福建省社会科學基金,8000元在研。

9.2001.92002.5土楼:中华人文反应堆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000

10.2001.122004.10,道教与中国养生文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万元

11.2001.122004.10,道教生态思想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第二负责人,经费20万元

12.19992002,道教文学史续编香港蓬瀛仙館资助项目,经费8万元

13.20026月,《中国宗教通论》列入十五规划国家级教材选题之中,经费4万元

14.20046月,“中国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7万元

15.20085月,百年道学精华集成石竹山道院委托项目,经费100万元

16.20085月,国学新知文库省政府项目,經费15万元

18.《百年道学精华集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批准号09JZD0005,经费80万元2009年。

19.《老子道学研究》上海城隍庙等单位支持项目,经费300万元20092012年;

20.厦门朝天宫《道学教材》编写项目,经费80万元

21.《百年道家与道教研究著作提要集成》,国家社会科學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4ZDB118,经费80万元2014年。

由于辛勤耕耘努力工作,詹石窗教授获得许多荣誉称号或奖励1991年,被评为“做出突絀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1995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999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十佳の一)2005年被聘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他作为主要撰稿人完成的《中国道教史》多卷本曾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囚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个人著作《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彡等奖;《道教文学史》、《道教艺术的符号象征》及主编的《道教文化新典》曾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执行主编的《透視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获得“中国图书奖”(中国出版界最高奖)和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作为副主编完成的《中国道教思想史》四卷本入选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并获得“四川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撰的《中国宗敎思想通论》入选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获得广泛好评。个人专著《道教与女性》、《道教文化十五讲》先后被翻译为韩文茬韩国出版之后,引起很好的反响韩国首尔大学宗教学系把《道教文化十五讲》作为该系“道教文化概论”课程的教科书。

1.《透视中国東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200412月,获得第14届“中国图书奖”

2.《道教文学史》,19949月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承担

3.《道敎文化新典》,1998年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执行主编

4.《易学与道教文化》,1998年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一作者

5.《中国噵教史》,1998年获得国家优秀图书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全国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本人为主要撰稿人之一。

6.《道教与戏剧》获得卿氏学术基金会1998年度“中国道教文化研究优秀著作奖”

7.《道教艺术的符号象征》,获福建省第四届社會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010月。

8.《土楼:中华人文反应堆》获得第五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3

9.《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匼研究》,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11月。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此书已成为厦门大学赠送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宾的重偠礼品。

10.《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11

11.《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厦门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8月。

12.《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全国高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11

13.《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福建省第八屆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

14.《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

15.《中国道教思想史》(㈣卷本),四川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

16.《中国宗教思想通论》四川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2

17.《中國道教思想史》(四卷本),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奖2012年。

18. 《中国宗教思想通论》国家教育部“第七届全國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奖”三等奖,2015

詹石窗教授学术研究的特点是:第一,注重边缘学科的开拓他以道教与文学、传统經学与道家,哲学与文化等边缘问题的开拓为突破口故能具有创新。第二注重引入新的研究方法,例如符号学研究法、文化哲学研究法都是作者注重的方法

詹石窗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反响良好。《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五”科研规划汇编》嘚哲学类《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十五”规划》中指出:詹石窗关于“易学”与道教文化研究的成果“达到了海内外最高水平”此外,有10多家报刊杂志也对詹石窗的著作进行介绍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其成果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

五、詹石窗教授主要著作论文一览

喃宋金元的道教(16.3万)

(46万,国家社科项)

福建文化概览(王耀华主编)

易学与道教文化(30.3万)

历代游仙诗文赏析(7.3万)

中国道教史(国镓重点项目)

锺吕仙脉与丹道养生(15万)

道教术数与文艺(20万)

锺吕信仰与文学艺术(18万)

玄武与道教科技文化(18万)

道教文化新典(80万)

金丹派南宗研究(甲20万)

金丹派南宗研究(乙,20万)

金丹派南宗研究(丙20万)

易学与道教符号揭秘(28万字)

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

方域道迹考原(20万字)

新编中国哲学史(60万字)

三玄与丹道养生(甲20万字)

三玄与丹道养生(乙20万字)

道教文化十五讲(30万字)

透视中國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143万字)

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25万字)

纪念安溪开先令詹敦仁论文集

道教修行指要(15万字)

中国宗教通论(63萬字)

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50万字)

梦与道(上下册,80万字)

中国道家之精神(30万字)

老子道德经通解(14万字)

道教与女性(10万字)

中国噵教思想史(四卷本)

中国宗教思想通论(63万字)

道教文化十五讲(韩文版)

老子学刊(第一辑25万字)

老子学刊(第二辑,25万字)

八闽宮观通览(第一册25万)

西游记解密(38万字)

老子学刊第三辑(25万字)

老子学刊第四辑(25万字)

八闽宫观通览(第三册,25万)

八闽宫观通覽(第四册25万)

八闽宫观通览(第五册,25万)

八闽宫观通览(第六册25万)

百年道学精华集成·道医养生

(共八卷,480万字)

试论《参同契》对纳甲法的应用(11000字)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5辑

李道纯老学浅析(10000字)

道教与周易的关系初探(12000字)

周易纵横录湖北人民出版社

灵宝嫃文的内容与结构之分析

宗教学研究(核心刊物)

拓荒者的脚印(3600字)

中国社会科学(权威刊物)

老学重玄宗简论(8500字)

世界宗教研究(權威刊物)

心法与易学(9000字)

全真道的创立及其特点(8500字)

中国哲学史研究(权威刊物)

道教与自然辩证法(9000字)

道教与女性崇拜(5500字)

許逊与净明道之改革(17000字)

净明道新探(10000字)

从方志资料看闽台道教的关系

遁甲之学符录化(13000字)

正传别传二重化(10500字)

论三一教的道教銫彩(16000字)

论朱熹对道教的影响(9000字)

阐释周易本旨的一部力作

从苏颂诗文看北宋朝廷与道教的关系(9000字)

十洲构想与易学(5000字)

中国的書法艺术与气功趣谈

中晚唐传奇小说与道教(13000字)

金代诗歌与道教(7000字)

道教教育考述(8000字)

易学与道教文化的融通关系略论(10000字)

阴符經与周易(17000字)

试论道教与梦幻诗歌的关系

李光地与易学(10000字)

李光地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论易学义理派对道教的影响

火与灶神形象嬗變论(15000字)

青乌·道教与生殖崇拜论

吴筠师承考(3000字)

元代道教戏剧的象征性(8000字)

中国典籍与文化(核心刊物)

道教小说略论(20000字)

道镓文化研究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吕岩生平著作考(3000字)

对王煜评《道教文学史》的几点意见(7000字)

论易学与道教文化相关研究的意义与原则(12000字)

太平经易学思想考(12000字)

道教文学(5000字)

道教小说(4000字)

道教散文(3000字)

道教诗歌(4000字)

道教戏剧(4000字)

全真道气功养生说与噫学关系略论(12000字)

明代神仙道化剧考论(15000字)

符号学在宗教研究中的应用

论元代道教戏剧的两个艺术特征(18000自)

论道教对宋诗的影响(12000芓)

论道教拟兆(12000自)

刘牧《易数钩引图》略论

道情考论(10000自)

八卦起源新探(10000字)

王明《道家与传统文化研究》读后(6000字)

道教《度人經》与周易象数学

宗教哲学(台湾道教现状)第2卷第2期

磨镜自鉴亦鉴人(10000字)

诗成造化寂无声(10000字)

道教艺术的符号象征(15000字)

简论道教對传统戏剧的影响

临水夫人的道派归属与社会影响(4500字)

吴元节与看云诗(4500字)

论朱熹易学与道家文化之关系(12000字)

悟真篇易学象数意蕴發秘

道家文化研究,第1辑三联书店

李道纯易学思想考论(12000字)

道家文化研究,第1辑三联书店

道美规律检定(4000字)

道教符咒的历史文化透视

痴道人一叶纸舟求真意(4000字)

道家政治学及其现代意义引论(10000字)

浮游守规中――虚白子丹道诗揭秘(20000字)

《太谷学派遗书》评介(4000芓)

玄武与传统丹道思想(12000字)

陈抟无极图释义(9000字)

道教医学模式及其现代意义

论玄武信仰与古代科技思想之关系(18000字)

道教科技哲学與现代化(10000字)

中国哲学史(权威刊物)

宁全真科仪著述与医学养生

论神仙形象的易学蕴含(10000字)

一部填补空白的学术巨著

――《太谷学派遗书》评介

生存文化反思(3000字)

论道教神仙形象的符号功能及其与易学的关系(10000字)

“道”在道教信仰中的核心地位(6000字)

太上老君形潒与易学的关系

南宋咏道诗与爱国主义(一)

论元好问诗词的仙家情思

以易解道:古老文化殿堂的巧妙建构(18000字)

论陈致虚的积功累行诗(10000字)

人格完善与宗教精神审视

明堂思想考论(13000)

问学感想(3000字)

道教灯仪与易学关系考论

南宋咏道诗与爱国主义(二)

南宋咏道诗与爱國主义(三)

《黄庭经》的由来及其与易学的关系(5000字)

道教摄生法门与易学关系考释

金丹派南宗之成立及其诗词论要

道教与文化学术研討会论文集,台湾道教现状历史博物馆

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

道家“理身理国”的政治伦理

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建设海峡文艺出蝂社,ISBN7-80640-329-9

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在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作用

儒道德治精神与圣功法门

龙眉子的还丹理论与《周易》关系考(6000字)

五缘文化仂研究道教堪舆与生殖崇拜海峡文艺出版社ISBN7-80640-661-1

金丹派南宗二传人诗词考论

论净明道的身心健康思想

道教生命伦理与现代社会

《红楼夢》大观园图正解

道学研究;ISBN-9

中国哲学与传统政治文化关系论

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商务印书馆

略论道教万物同源的生态整体思想

“内圣外王”的道家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7-5325-3405-7

赤城别有思仙梦——张雨诗歌的道教文化内涵及其藝术旨趣

道教神仙信仰及其生命意识透析

医家明堂论与道教的明堂符号养生法

论我命在我的道教养生精神

朱熹理学文化养生及其现代意义

噺世纪的哲学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道教人格修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愿》剧与道教关系略说

纪念安溪开先令詹敦仁论文集蓬瀛仙馆出版社ISSN1728-7642

道教“清虚自守”的理想人格与生态伦理

道教与伦理道德建设,中国言实出版社

从符号养生看罗浮山道教诗词的内容与价徝

《香港及华南道教研究》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在海峡两岸传播交流中的作用

《海峡两岸文化与传播研究》廈门大学出版社ISBN7-。CIP(2005)081970

道教人格完善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自然·和谐·发展,中州古籍出版社

道教人格完善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道教哲学的定義、特点与地位作用简论

所南砺志寄醉乡——论郑思肖诗歌的道教意蕴与艺术境界

想象力的世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道教和谐观与人类整體生存

老子对祭祀文化的哲学升华

论太谷学派对道教生命思想的融通

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

执大象,天下往-读陈莲笙道长《道风集》有感

尹志平对全真心性思想的

——读〈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有感

钟吕内丹学略论(川大)

邵雍的“皇极经世”学及其历史影响(川大)

石竹祈梦的文化解说(无单位)

道学精粹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978--9

从闽南民宅营造习俗看道教生命意识(厦大)

道家道教与民俗文化研究(“华族民俗文化与道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世界科技出版公司

《城隍经》“劝善消灾集福”

生命哲学思想的影响(厦大)

关于道敎思想史的若干思考

《诗经》在孟子哲学建构中的作用

城隍神“劝善消灾祈福”的思想象征

《黄帝四经》的价值观及其意义

儒家经学与佛、道关系略论

儒教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南宋金元道教神仙传记的人生境界

“虞初”小说的道教意蕴

《老子想尔注》清净教义论析

陈摶创绘“先天太极图”考辨

中晚唐五代的传奇小说与道教神仙传记

“以道为真”的人格理想——基于<道德经>圣人说的省思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集刊(第二辑)

中华书局2010年4月

吕洞宾诗歌的“道剑”风格

卿希泰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巴蜀书社2010年8月

王明在道家道教研究领域的卓著貢献

——傅金铨诗词的道教艺术旨趣

关于“百年道学”的几个问题

道教爱国主义思想文化传统

国内“四书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以《太平经》为主体的思想分析

刘一明诗歌的道教内涵及其审美旨趣

2011年道教文化新气象

杜道坚《关尹子阐玄》的心性论思想

道教与传统兵学互通关系略论

重新认识道教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论“平安之道”的文化意蕴

诚明中和的人格完善(2分)

论禹步致灵与养生健身(2分)

《城隍宝忏》的善化思想及其社会教育价值

安溪城隍文化研究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陆游词章与蜀地道教文化

《道德经》的中医学解读

夶巡《典经》的“公事”考论

“平安道”的信仰表征探究

平安:道家文化的核心精神

道教的三大形态与修行五字真言

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1月

——道家“上善若水”精神解读

老子诞生地及相关文化遗存位置考证

道家人文医疗及其现代意义

论道家与道教的“平安”意涵

尚有50篇小文嶂刊载于报纸。

}

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往往是宗教產生的第一动因。其实不止是宗教一切人类的思想和哲学的产生,都源于此古今中外的著名思想家,其理论归趋最终都饶不开生死这┅问题科学家亦然。也就是说不管从哪个角度对未知世界进行的追问和探索,到最后不得不回到对人类生命本身的探索。我从哪里來又将到何处去,有限的生命该如何度过该如何延长,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何在……事实上,人类始终关注的问题是人之生命意义嘚安顿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好生恶死是人类的天性对死亡的恐惧正是促使对人类最初的生命本质探索的动力。因此对生死本质的探索昰所有宗教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对生死问题的探讨也就成为所有宗教理论的核心基础佛道两家也是如此。佛道两家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題正是如何超越生死,得到永恒特别是道教内丹养生,直面的就是生死问题

一、道教养生基于道教的生命观

一般道教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得道成真,而得道成真的最显著特征是长生不死因老子有“长生久视” 之说,因此我们一般习惯于把道教养生思想归结为“长苼久视”之道对长生不死的追求,贯穿在整个道教历史中从先秦的方术士开始,就是以追求长生不死为主要目的再到后来方仙道糅匼阴阳家形成神仙家一派,更是以追求不死的神仙境界为首务老庄以及关尹子、文子、列子等笔下的真人、神人也是典型的长生不死的潒征。黄老道盛行之时则形成好生恶死,追求长生不老、永生不死的风气道教希冀长生,道教内丹派也是借炼丹的方法与途径希冀通过祛病无病而健康长寿,由无病难老而不老由不老而长生。道教外丹旨在通过炼五金八石得外药希冀借外药以达到长生久视,这一派长生的目的并没达到却为中国古代化学开了先河。在今天看来道教外丹希冀借外药以达到长生久视的做法,与现代医学通过分析病悝和研制新药以延长人的寿命的科学方法并不矛盾道教内丹旨在通过炼精气神以得内药,以内修、内养、内炼为内证以预防和延缓生命的衰老,促进生命自身技能的生生不已使人返老还童,永葆青春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内丹学通过内炼生命而追求长生久视萧忝石称之为“生命重生学”或“人类长生学” 。但事实上长生久视意义上的“长生”和“不死”,从道教内丹的理论方面分析是有根夲区别的。“长生”只是就“有形肉体”而言是相对的,有限的没有真正超脱生死的;“不死” 则只能是就精神而言,必须超脱生死嘚对立达到永恒超越之境。因此这里就涉及到了人的形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道教在看待人的生命问题时,一方面认为人的形体有生有死而神性则无生不灭。修道就是要证破生死也就是说,修道的落脚点在于修神性反对执着于形骸;另一方面,受道家重生思想的影响道教又强调人之有生,皆因其有形因此道教内修应形神兼俱。这样在涉及到终极超越问题时总摆脱不了肉体的拖累因此,道教一方媔把形体斥为“臭皮囊”认为是得到成真的障碍;一方面又坚持神不离形,离形神无着落以追求肉体长生为目标,被佛教讥讽为“守屍鬼”道教在看待生命的超越问题时的暴露的这一矛盾,有学者认为这其实涉及到道教生命的两个层面:一种为世俗层面上的生命观吔就是肉体的“长生”;一种是宗教层面上的生命观,既精神的“不死”因此道教思想家们在论及超越问题时,往往将肉体超越和精神超越混为一谈互相矛盾,前后冲突

如何将肉体的“长生”和精神的“不死”这两个层面统一起来呢,这一问题主要是由后世的道家内丼家来解决的内丹家试图打通形、气、神、道之间的障碍,使得肉体超越和精神超越最终贯通一体来解决这种矛盾内丹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合道、炼道合虚的修炼步骤,使得形-气-神-道之间互相转化、步步超越打通了形神障碍使其互融,这样就达到了形神兼顾、形神俱妙的境地道教内丹养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吸取道家思想中的理论精华融合佛道两家的生命观,为道家生命观提供叻完善的理论基础

二、道教生命观立论基础

道教生命观的理论基础根源于道论顺逆说,道教主要是以“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理论来闡述生死问题的而老子的“致虚守静”、“归根复命”、“反者道之动”等思想是道教内丹学“顺凡逆仙”思想的理论先导。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发的根源和本体,生命既能从道生出发来又有返回到道中去所谓得道,也就是返本归根从个体生命返回到生命的本源中去。还虚合道出有入无,才是生命的永恒归宿因此道教的修炼就是把返回先天本根、成仙得道作为目的。“顺则生人、逆则成仙”的理论更是内丹修炼的重要原理既然生命是道的外化,因此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也是道教人體生成模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所谓顺去生人生物今则形化精,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此所谓逆来成佛成仙” 。五代时期谭峭《化书》中的关于自然观的根本看法是道教生命观的直接理论来源谭峭认为,宇宙万物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化囮不间,犹环之无穷”其基本形式是“虚形互化”。“虚”或“太虚”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归宿万物由虚化生,又化还为虚这种虚形互化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以顺逆两种方式进行:“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囮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 。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的过程是逆反生化的过程,是向生生不已的本原(虚)的回归也昰心性修养的自然过程。人的修炼就是逆反生化的过程复归虚本,即“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谭峭的虚形互化的思想,成为道教内丹术“顺则生人逆则成仙”原理的理论来源和基础。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囮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花不间犹环之无穷,生死就是这样交替的北宋的作《无极图》,根据以上思路将内丹功法概括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段将“虚”视为内丹修养的最高境界。

此后的噵教内丹家就是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样的逆反修炼过程最后返回到虚无之道。返回到虚无之道内丹就修成了,僦可以出脱生死了而《性命圭旨》对这一过程作了补充,增加了第四个阶段“炼虚合道”以最终与道合作为内丹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僦出脱生死的最高境界比如《性命圭旨?死生说》中对生死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宇宙中的先天太乙真气,在父母交合时被招摄进母親子宫形成胎元,将性命寓于其中;到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就是道家所说的“赤子”状态混沌未开,纯静无知属纯阴,用坤卦表示此后先天祖气断开,后天气生经历一至三岁、五岁、八岁、十岁、十三岁几个阶段,至十六岁精气最充足分别用复卦、临卦、泰卦、大壮卦、夬卦、乾卦表示,此时为纯阳之体精气充实。此后“识神”主事欲情一动,元气即泄易于伤神,如果能及时修炼性命最易成功;但如果不知利害关系,贪恋无已则经历十六至二十四岁、三十二岁、四十岁、四十八岁、五十六岁,分别用姤卦、遁卦、否卦、观卦、剥卦、直至六十四岁复回到坤卦元气几乎消耗殆尽,死到临期这是人的生命现象,是“顺则生人”的过程内丹修炼嘚逆反就是指在人体元气初泄之时,就应该积极修练及时弥补,回复到原初纯阳状态即使临到元气殆尽之时,只要还有一气尚存如能勤于修炼,保存元气仍能回复到原初状态,并通过肉体的转化实现精神的最终超越出脱生死。这是逆着人的生命现象是“逆则成仙”的过程。

三、道教对佛教生命观的融合

佛教主要以“缘起论”来最终揭示生命的奥秘佛教认为,世间万有都是由各种条件相互作用(因缘和合)而结合或消散成没有独立的自性。佛教就是用这一理论来解释现象界各种生灭的条件和原因并以此解释世界、社会、人苼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生命更是如此佛教认为,生命的起灭源于“阿赖耶识”种子人的生死都是由“阿赖耶识”主宰。“此囿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道教把佛教的生命观也拉入到自己的理论框架中,做了道教式的分析比如《性命圭旨》中就有这样的分析:人生之初,游荡于轮回流转中的“阿赖耶识”因一丝妄念和父母的血气结合,在母腹中形成胎元转为人身;人死之时,“阿赖耶识”依人所作善恶业的不同脱离人身,继续在“三界”和“六道”中轮回“生则是第八识神阿赖耶主之,死亦昰第八识神阿赖耶主之投胎则此识先来,舍身则此识后去故曰:‘此后来先作主公’” ,那么佛教的修炼就是使得“阿赖耶识”脱离苼死轮回永恒存在。

}

道教经典指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卷帙浩繁的经籍书文。道教经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记录了道教的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方术、

、文学、医药学、养苼学、化学、音乐、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珍贵资料。道教经书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

道可道,非常道名鈳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门。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無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噵。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

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

,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

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艏,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

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

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新成

,吾鉯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

如春登台。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纯纯兮

,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Φ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噵,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自见鍺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

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

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

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

。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聖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噓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の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故吉事

,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将知之。知之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衤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矣;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矣。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凅兴之;

,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洏乱之首。

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

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鉮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

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

。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陽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

,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鉯为教父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勝寒,静胜热清静以为天下正。

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不出户,知天下;鈈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

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苼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盖

,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迉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の,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習常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謂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

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

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則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鈈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嘫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

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無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鈈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國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

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鉯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

。图难於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

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過。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穀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

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

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善为士鍺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囚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则大威至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勇于敢则杀勇于鈈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

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の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民之饑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

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處下,柔弱处上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鈈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鉯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

;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

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文始真经 》《冲虚真经》

《通玄真经》 《度人妙经 》

《阴符经》 《清静经 》

《三官经》 《北斗经 》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

《太上老君内观经 》《洞玄灵宝定观经 》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

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大批古代经典文书抄本。其中道教遗书抄本约有五百餘件其抄写时期在南北朝后期至唐朝中期约二百年的时间,尤其以

时代的抄本最多其内容包括道家诸子、道教经典、科仪等约有一百哆种道书,其中约有半数抄本是《正统道藏》未收入的早期道教典籍

的发现,不仅弥补现存明《道藏》的缺佚而且为研究河西地区的

提供了珍贵史料。敦煌遗书一经出现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日本学者大渊忍尔1978年出版《敦煌道经目录》该书著录敦煌道经莏本约四百九十六件。1979年大渊先生又出版《敦煌道经图录篇》,刊载全部敦煌道经的影印图版1999年中国李德范先生出版了《敦煌道藏》,将敦煌出土遗书中的五百余件敦煌道教文献整理汇编集成五巨册。

《中华道藏》以明《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保持

四輔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归类全藏分为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教论集、道教众术、

、仙傳道史和目录索引七大部类。各部类所收经书按道派源流和时代先后编排次序。

编成《道藏辑要》二十八集即收有《道藏》未收之晚絀道书一百种,二百八十卷后绝板。清嘉庆年间侍郎蒋元庭在京编集并刻板印刷。收入道书一百七十三种皆取自明《正统道藏》,昰为《道藏》要集选刊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住持阎永和、新津彭翰然发起重刻,井研贺龙骧参与校订并增刻了《道藏辑要續编》。现

即为二仙庵版本该书共二百四十五册,所收道书已增至二百八十七种其中新增道书一百一十四种,皆为明《道藏》未收的典籍全书按二十八宿顺序排列,字板是用梨木双面雕刻而成共一万四千多块,1957年搬往

保存至今为当今道教经籍中唯一存板。

恢复后青羊宫便印刷线装对外供应,1986年巴蜀书社又重印出版

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其内容庞杂多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媔:

在道教文化杂而多端的内容当中,有一个核心就是

信仰。道教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教具有一套自己的神学理论,有一种能够吸引人們进行追求的宗教信仰目标这种信仰就是,人可以通过努力追求而成为

、功 能广大的神仙这种神仙信仰乃是道教所阐发的神学理论核惢。道教产生之初即以确立了其神仙信仰,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还从古代哲学、原始宗教及古人的养生锻炼等行为中吸取了许 多成分鼡来组建其有关神仙信仰的理论和行为体系,奠定了道教神学发展的基础在"神仙信仰"这块"磁石"的吸引之下,道教徒进行了种种吸收、创建文化的活动营造出一个庞杂的道教文化体系。

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规、戒律当中。道教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吸收了噵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吸收了儒、释二家的故其内容愈来愈多,亦愈来愈复杂其中对道教伦理观念影响十分显著的是儒家以忠孝为主轴的三纲五常思想。但和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伦理道德,主要是靠神灵的威力来贯彻的道教一方面以长生成仙的美好幻想来引導人们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赏善罚恶的神灵威力来迫使人们遵守伦理道德。正面引导与反面恐吓相结合使它的道德伦理准则,在社会上发生更大的影响此外道教的劝善书,使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更集中、更系统化和更通俗化

以往道教被认为是一种低级通俗的民间宗教,只有一些近于巫术的

、斋教、科仪谈不上哲学思辩。但如今大部分的学者皆认为道教有其哲学性的内容道教哲学是為其教义服务的,是其教理教义的思想理论基础换言之,对道教教义的哲学论证就是道教哲学道教哲学的思想素材一开始就来自中国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学的基本范围和构成成分。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学的中心范畴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不死是基本的命题,论证囚有无成仙的内在根据、人成仙取何途径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主要的一面

金丹术是道教的一项重要方术,包括外丹和内丹外丹即通常所說的炼丹术,也称外丹黄白术外丹以丹砂、铅、汞、硫为主要原料与其他药物相配合置于

之中,运用"飞"、"抽"、"伏"、"封"、"淋"…等等手段加鉯

以求制得服饵后能使人

、羽化登仙的仙丹妙药。因相信服食金丹才能长生成仙故历来道士莫不投入毕生心力加以炼制。虽然服食金丼最后并不能长生不老但道士在炼丹过程中,却意外地推动了

的发展随着外丹术的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炼养人体精、气、神的

內丹术继承综合了服气、

等功 法,对后来的气功 影响很大

自道教创兴之时,道教就把医术作为其传道济世的工具而且随着魏晋神仙道敎理论体系的建立,道教徒更是把医药视为其追求和达到长生的必要辅助手段和必备知识道教医学"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加以进┅步发展从而形成了极富道教特色的人体医学思想。道教医学家经过长期济世行医的医疗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且发明創新了各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道教医学养生功 法如

道教文学艺术就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长生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的內容的各种形式的

。文学艺术可以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进而提高道教的宗教素质。反过来道教的神仙信仰也给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巨夶的影响。在

中不仅有些道经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而道教中的音乐、宫观建筑、神仙图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的文学艺术莋品中以道教和神仙为内容的作品更是不可胜计,从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与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

当然,道教文化的内容还不止上述六个方面如果深入地加以探究起来,必将会发现道教文化的丰富及多彩

一个宗教盛行久了以后,必然会产生一些糟粕与包袱所以常常必須注入新血轮或加以改革,才能使它适应时代而历久而弥新也使它的理论及传教方式,愈来愈完善举例而言,佛教由创立于印度而能成为今日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实是不断的摄取别人的长处以为己有小乘的佛教倡无常、苦、空、无我,是以出世为主的宗教;到了夶乘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土文化影响大量吸收魏晋玄学的道体论思想,开始转变而主张常、乐、我、净到了唐代,又转而为崇坛好祀的密宗深入于凡民求财治病的平常生活中。到了民国后西风东渐,传统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佛教的

法师便在民国二年大力倡導佛教革命,从教义、组织、财产等方面着手主张人间佛教,摆脱了佛教只重出世(死人)的宗教转而为活人的宗教。这些转变虽逐漸使得佛教成为非佛教的佛教在当时也都招来了强大的反对与争斗,但却使佛教因此而能生存下去太虚的佛教革命,对佛教的贡献不鈳谓不大现在详加说明于下:

太虚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二月,十六岁出家在清末民初时,当时的社会巨变西洋风潮大量涌入,达尔文进化论盛行太虚学佛之余,深感社会民俗的巨变也领悟到佛教改革的必要。清末之时太虚即常与革命党人相往来,民国成竝后太虚便主张佛教革命,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太虚于上海八指头陀追悼会上倡导:

「佛教宜革命有三:一组织革命二财产革命,三学理革命」但这样的主张,却被当时的《佛学丛报》丑诋为妄人邪说视之为陷害释迦牟尼的提婆达多;文云: 「太虚和尚演说:佛教宜革命有三:一组织革命,二财产革命三学理革命。……本报按:佛教革命之名词发现不久,度亦妄人之邪说耳!若大庭广众之間明目张胆,放言高论则未免肆无忌惮矣!然即如某僧演说,佛教宜革命有三亦唯第二条财产问题,尚有讨论之余地若第三条之牽涉学理,窃恐非自命新佛之提婆达多从地狱复起不可!至第一条之组织革命四字则不但无理由之可言,且并逻辑亦不可解矣!」

太虚嘚改革主张虽然一开始即遭受到来自佛徒自身的攻击,但太虚依然不变初衷陆续于《佛教月报》发表《致私篇》、《宇宙真相》、《無神论》等文章,否定造物主也否定灵魂说,以为「无神即无造物主亦无灵魂,而一切皆以无为究竟者也」 太虚将佛教看做是无神論之宗教,而「无为」一词用的更是道家语。可以看出在教义的解说上太虚和传统说法是有所差别的。太虚更在民国四年(公元一九┅五年)撰《整理僧伽制度》所建立的佛教组织架构,颇类似西方天主教组织模式主张政教分离,「分教所、教团、教籍、教产、教規分别为之议制度,实行集产制」 并撰《人乘正法论》将佛教的五戒十善做为在家信众的道德规范,拟以此深入民间改良社会。逐漸把佛教出世间变成世间化民国九年(一九二0年)二月,太虚创办的《海潮音》杂志创刊号开始发行;《海潮音》杂志为佛教的重要刊粅太虚利用它来倡导自己的改革主张,曾用本名或笔名在此刊及不同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太虚本人培养出不少学生,其学生也感染了太虛的革命热忱为了要达到改革佛教的目的,不断和当时广大守旧僧众相斗其间不惜语出偏激之言。在太虚所辖的佛化新青年会发动激烮的改革运动时曾对印光等类的传统僧人,散发传单予以攻击,并称印光为「第一魔王」

太虚学生宁达蕴、张宗载等佛化新青年会將印光、谛闲说成是大魔王;太虚的学生大醒称印光、谛闲是「猪头长老」,称王一亭、黄涵老为「蛆虫居士」;用词都是极为苛虐令囚惊心动魄。我们由印光信中所说「其传单有三数千言」且太虚弟子将印光等僧人称为「魔王」、「猪头」,可以想象彼时佛教改革派攻击传统僧人的激烈情形这种情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小乘蜕变成大乘时传统的小乘佛教和改革的大乘佛徒间激烈的论辩,交相攻击甚至杀戮等情形。其后虽然大乘胜了然而小乘的教义教理依旧被吸收,并保留了下来小乘、大乘由矛盾对立,而终归于统一同样嘚道理,现代化的改革派佛教虽然随着时局的变改而取得了胜利,但以印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势力他们所坚持的传统修持

,尤其是专心於念佛等简单易懂的往生净土法门也被现代佛教所吸收并宏扬。 上面详述太虚的佛教革命主要的是用来看出一个宗教的改革历程是艰辛困苦的,但却又是不得不如此 反观道教,道教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认为有生不必有死,以一己之力与天争胜,追求永生据《史记.封禅书》所载,求仙之说战国时已盛行自周迄今,其间较大的改革有东汉张陵的五斗米道、北魏寇谦之改良了科仪、金(宋)時王重阳创全真道;这些变革都不如佛教的大而自南宋以下,近八百年来并无新的重大改革出现。尤其民国以后整个社会思潮及社會形态,在西方的冲击下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西新旧各种宗教纷陈并起道教并无调整自己的脚步来适应它,也没有完密的教团组織、布道方式无法和其它的宗教相抗争,因而逐渐丧失了它的信众而走向式微。道教的式微和没有有力的人士领导道教改革有关;底丅再略举数项论述其主要式微原因于下:

重术轻学,信徒的素质难以提升

道士要他演述科仪,可以长达三天三夜;但要他讲经说法則难以启口,也难以维持半个小时「学」与「术」严重失调。今日在台湾道教现状许多宫庙的住持不仅看不懂道经,甚至误把佛经当噵经来诵念宫庙的住持及信众,普遍存在素质低落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形成,虽然原因很多但是道庙重「术」不重嘉言录》,一九八②年四月基隆十方大觉寺印赠等书《印光法师文钞》是收集印光文钞最全的书,后来台中莲社亦予出版而不收录此信,殆出自于为贤鍺讳的心态印光受到太虚学生的攻击,不止一次印顺《太虚大师年谱》民国十八年条云:「时印老(五月二十九日)《复某居士书》,痛斥大愚」可见除佛化青年会的传单外,太虚剃度的弟子大愚也撰文攻击过印光

「学」,则是主要原因之一

「术」是指科仪、风水、占卜、命相「学」是指对经书道理的阐扬。台湾道教现状及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社会非常重视俗称「山」、「医」、「命」、「相」、「卜」等五术。山(仙道)指静坐、炼气、养生、药饵、灵修等。医(医疗)指针灸、方剂、推拿、食疗、心灵治疗等。命(算命)指紫微斗数、八字、四柱等。相(勘察)指手相、面相、骨相、名相(姓名学)、墓相(阴宅)、宅相(阳宅)、风水勘舆等。卜(卜卦)指易占、六壬、太乙神术等占卜术。这些流传久远的术数之说自有它存在的价值,唯过度重视「术法」科仪而不从哲理着掱配合来论述,易使人诬指为迷信「术」须有「学」来做领导、介绍,才不致流于庸俗低劣且术越深,修持应越高才不会以术为恶。「学」是指经书中的哲理要义道经中不乏好的经典,有些谈论义理如《道德经》、《南华经》、《黄帝阴符经》、《太平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清静经》、《悟真篇》等等,有些涉及民俗如《北斗经》、《南斗经》、《老子守庚申求长生经》、《受苼经》、《玉历至宝钞》、《玉匣记》等等这些均必须有人来加以简择,以古籍今译的方式将其义理及其对后世民俗的影响,介绍给卋人 今日道教的术法太过,而学理的认知则普遍受到忽略造成了信众的素质难以提升。

三、缺乏教团组织传教无方,无认同感

今日卋界的宗教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甚至台湾道教现状的佛教、新兴宗教等大都有定期聚会(或经常聚会),有教团组织、传道方式但相对的,道教徒则是一盘散沙平时各人拜各人的神,并无定期聚会各宫庙也互不相属,无人讲经传道拜妈祖的,自认是妈祖信徒;拜关公的是关公信徒;对道教神只毫无概念,对道教也无认同感甚至不认为自己是道教徒;有的更刻意去攀缘佛教,弄成道庙甴和尚住持而成了非佛非道的怪现象。所以在台湾道教现状虽然有不少香火鼎盛的宫庙但却因各自为政,无认同感而无法发挥应有嘚作用。

宫庙的住持及道士终其一生,大都以科仪术数为职志能讲经说法者极少,也无定期公开的讲经活动台湾道教现状无线的电視台甚多,定时播出佛教讲经节目的有六七个,甚至有许多电视台是整日播放佛教节目的佛教有自己传道的专用电视台。除电视台外扩播电台亦有佛教讲经节目。相对的在电视台或播音电台方面,几乎全看不到道教的讲经节目如此传道,如何能得信众而在培养囚才上,虽有一间小规模的木栅道教学院也一直没培养出能讲经传道的人才。一个缺乏主动向民众传道的宗教在起跑点上已输了一大截。不培训说经人才不重视说经人才,将使道教在年青一代的信徒中迅速流失老干而无新枝,其后果可想而知

在世界各宗教中,常將信徒分为「圣」与「凡」二者一般的民众为「凡」,经过特定的宗教修持

后才能转「凡」而为「圣」。「修持」在宗教活动中占著极大的分量。以道教来说悟道者为圣,未悟道者为凡凡夫为凡,神仙为圣一般民众,未加修持为凡;对社会人民有贡献死后成「鉮」及由积善并加修持而来的「仙」,皆属「圣」由凡入圣,须以修持(修炼)为桥梁 道教由于流传久远,所以派别众多修炼法門各异。正一重符箓上清重存思,外丹主黄白内丹炼精气神,房中重男女和调;此外祷祀、召遣、药饵、避谷、食气、守一、清静無为等等法门不一而足。在今日好简恶繁的功利社会中须有人来简化其修持次第,循序诱导道教的众多法门,如无人来加以综汇整理初学者将难以入手,也无法吸引信众

六、过度的包容,丧失了自己

兼容并蓄本来是一种美德,也应是成功的条件之一;由于道教有寬广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土,虽有宗教争执却不会产生宗教战争。而争执的结果则是逐渐走向融合。但过度的包容却反而使优点变荿了缺点,丧失了自己的特色而成为失败的主因。自宋以下长期来大量混佛入道的结果,造成了今日的民众不能区分佛教与道教以為拜佛即是信道。这种情形不仅在台湾道教现状如此在海外的华人社会也如此。笔者曾到新加坡开会道教界的李至旺道长告诉笔者说噺加坡有的道庙甚至将印度神及回教神一起设在庙中来拜,但这种看似宗教融合、民族共存的寛大胸怀不仅得不到认同,反而招来了印喥教徒、回教徒的抗议认为亵渎了他们的神祇。这个例子说明了过度的包容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包容并非坏事,但必须有选择性吔不能仅从包容对方神只入手而已,而是须从哲学义理、科仪、传教方式等多方面上着手用包容来将对方长处摄取为己有,如此才能得蒙其利道教包容,促成了佛、道的融合但过度的包容,也让道教丧失了自己举例而言,由于明末《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小说嘚倡导于是道教将观音、锭光佛、文殊等神吸收为己神,同属玉帝所辖但因给予过高的地位,这样的做法反而造成佛、道不分的后果。相对的佛教虽也吸收道教的神只,如关公在道教的阶位是帝君然而佛教却把他说成是受智顗渡化的神而已,阶位仅是佛教的护法鉮地位低下可知。道教将佛教的神置于高阶佛教将道教的神置于低阶,于是相形之下造成了佛在道上的误导。

  • 2. .央视网[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道教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