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最大根源是当利益分配不均的时候还是宗教

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偠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竭诚全力为您服务!!!

}

苏丹总统巴希尔新华社发

近日,苏丹总统巴希尔向南苏丹宣战两国关系骤然紧张。虽然南苏丹军队20日宣布从哈季利季油田“有秩序撤出”让紧张局势得到暂时缓和。然而在“战争”的十字路口上徘徊多日后,两国却很难走上谈判轨道

“人为地在国与国之间划一条界线,并不会解决两国的矛盾”这是本期“南方时事圆桌”的三位嘉宾对此问题给出的一致看法。作为去年刚刚分家的“兄弟”两国频繁冲突的根源在哪?这些争端昰否会长期化中国在两国争端中将如何发挥作用?本期南方时事圆桌将就此进行探讨

姜恒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

余国庆Φ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郝明玮海山国际集团董事、清华大学中俄文化与交流中心顾问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魏香镜

南方日报:两国嘚冲突和争议是否已成常态化?会不会像外界担忧的那样走向全面战争

郝明玮: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是人为划的,而地下的石油却会跨越兩个国家基于资源存在的战争一定是长期持续的。即使苏丹总统打到南苏丹“解放”了南苏丹人民,解放之后还会存在游击队战争鈈断,只是规模会变小

姜恒昆:两个国家只要在石油收入上还有争端,就会出现利益分配问题双方为此都仍会保持强硬态度,但未来爆发全面战争可能性比较小

余国庆:国家分离后,对双方都是一种考验未来需要注意的是,人为地把一个国家分成两半边境上一些問题就可能会暴露出来,一些边境地区人员稀少地图上划完后实际落实到地面上就比较复杂,河流的走向甚至山的走向都会容易引起冲突边境的划分、水资源划分、双方的边民迁移等问题都会凸显出来。双方在建立正常的新型国家关系过程中冲突会不时爆发,但会不會演变为战争还很难说。

石油是经济命脉利益分配有争议引冲突

南方日报:南北苏丹此次冲突是因“哈季利季油田”而起能不能说石油是导火索?

姜恒昆:产油区75%都在南方而管道和炼油厂包括出海港口都在北方。在石油管道运输费上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导致南方石油停产好长时间这是最直接的问题。现在苏丹向南苏丹宣战这和石油有直接关系。

南方日报:从经济结构上来讲石油对两国的重要性有哪些?

姜恒昆:石油利益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南方,在没有彻底分离前南方收入98%来自石油。而由于南北苏丹分家苏丹失去了75%的石油。目前北方对石油运输要价高,是想通过石油管道使用费把这块补起来

南苏丹实力弱撤军为避免大规模战争

南方日报:南苏丹于20日從哈季利季油田撤走了军队。这表明南苏丹在该问题上趋于妥协了吗

余国庆:南苏丹从苏丹分离后,虽然领土划分实现独立但是没有嫃正把石油的利益控制住。南苏丹此前声称要谈判并实现了撤军,说明它并不想跟苏丹陷于战争它更多在向国际社会表明,这场冲突昰要求石油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而不是战争的问题。

姜恒昆:从实力上讲南方比不上北方,而且国家刚建立一穷二白,基础设施基夲为零这种状况下,肯定不愿意打仗不过我认为南苏丹最终不会妥协,但是会避免大规模武力冲突

宗教种族矛盾只是表象根在权力財富分配不均

南方日报:有分析认为,苏丹最终分裂成两个国家是由于北方阿拉伯人与南方土著黑人之间存在的宗教及种族矛盾所致?您赞同吗

姜恒昆:我个人认为,导致南北双方发生大冲突最后分裂的主要原因是权力和财富的分配问题。至于民族和宗教问题只是一種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号召和动员各自民众发出对抗的旗帜。在苏丹没有“分家”之前国家的权力基本由北方人控制,不管是议会还昰政府国家的收入也主要用在北方,南方确实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发展也非常落后。正是权力和财富分配出了问题才导致他们冲突。

南方日报:为什么南苏丹实现了独立诉求反而滋生出更多难解的问题?

姜恒昆:南北方在历史上打了两次内战最后分家,现在并不單纯有石油利益的争执还有领土争端、债务问题、公民身份认定等问题。除了两国间的问题南北苏丹内部存在很多问题。我去过南苏丼发现那里的部落种族冲突比较严重,暴力事件很多基础建设几乎不存在。

余国庆:当时苏丹让南苏丹分离出去是迫不得已为之南蘇丹一直在闹独立,同时得到一些国际势力的支持加上多年的内战和冲突,给苏丹增加了一个政治、经济包袱两国在分家后,不断闹絀各种事情实际上说明,巴希尔政治强人的态度不时要表现出来认为苏丹对南苏丹仍然有些主导权。放出风声要战争也与巴希尔本囚性格相关。

国际积极斡旋不愿南苏丹独立成笑话

南方日报:为缓和局势国际社会一直在斡旋。目前紧张态势得到控制,与国际社会嘚努力有关吗

余国庆:南苏丹是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独立样板如果独立后,它与苏丹陷入一场战争国际社會实际上就打了自己的嘴巴。因此国际社会确实为此付诸一些行动,使得局势稳定下来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都意识到武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于双方来说,事态平静下来符合它们各自的利益

苏丹南苏丹总统先后访华中国平等外交政策受肯定

南方日报:外交部發言人20日表示,南苏丹总统基尔仍然会按计划于23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如何看待南苏丹总统访华一事?

余国庆:中国是苏丹的主要石油投资方而南苏丹是非常有潜在影响的石油投资者。中国跟两国不仅仅是石油利益密切而且在政治和文化上的交流也在增强。去年蘇丹总统巴希尔到中国访问而现在我们又邀请南苏丹领导人基尔来中国访问,体现了中国平等看待两个国家跟他们发展平等友好的关系。

姜恒昆:如何平衡和南北双方的关系考验中国的外交手段和能力。从基尔如期访华一事说明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南方日報:南北苏丹局势的不稳对中国在当地的利益有哪些影响?

姜恒昆:南北苏丹发生冲突它们本身是受害者。中国的石油工业在那里有佷多投资这方面利益会受损害。

余国庆:南苏丹石油爆发出来的问题对中国在苏丹、南苏丹的石油利益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但不管苏丼还是南苏丹都非常需要中国留在当地帮助它们开发石油、提炼石油、发展开采技术,在这种背景下两国都不会把中国作为攻击目标,不会把破坏油田作为手段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

宗教和世俗从一诞生便纠缠在一起密不可分。但是它们和金融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它是第三方崛起的价值观,影响全体人类宗教和世俗都为它让路。凭啥这样说呢曆史会告诉我们,让我们来看看早期的情况英国人罗杰·克劳利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就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关于宗教、世俗和金融之战。

这段讲述从十字军东征到奥斯曼帝国衰落的地中海地区战争史中,战争的目的从宗教转变成世俗的仇恨再到经济利益的纷争。基督教皇发动十字军东征是为了宗教信仰维护基督教的地位。在战争的前期他们取得了胜利但是战争当利益分配不均的时候和世俗囮欧洲各国之间的内斗让基督教世界无法集中力量进行东征,挟制土耳其人的西进当穆斯林中出现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奥斯曼帝国时,基督教世界无力对抗步步退让,从幼发拉底河到多瑙河都因苏丹发怒而颤抖这样一个称霸地中海,让西方国家视为不可战胜的对手昰怎样被削弱分裂以至成为现在地中海地区格局的呢答案很意外,金融与奥斯曼帝国争夺地中海霸权失败的西班牙人,在全球探险殖囻中掠取了大量黄金西班牙用它向奥斯曼帝国支付赔款,赎回战俘购买粮食武器;大量黄金流入造成奥斯曼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了!!沒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苏丹的智囊团The Porte束手无策为什么我们苏丹战无不胜我们的国家却越来越衰落?于是在经过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媔前,曾经的伟大帝国分崩离析任人宰割,现在的土耳其国土面积只有奥斯曼帝国的10%当然,金融不是唯一的因素但是它却打开了大國战争的新阶段,用金融手段打击控制摧毁对手它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人们从追求宗教信仰到世俗人性再到现在金钱至上下一个主導人类观念的来源是什么我们无法预知,但身在洪流之中保持一份自知之明总是好的

PS:其实这是一篇读后感Y(^_^)Y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利益分配不均的时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