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不爱这个专业工作对身体没兴趣了是不是不爱了怎么办

刚刚答完就修改了答案哎

以后答题再也不举自己以外的人的例子了,引以为戒

———————————————

先放结论不建议题主转专业考建筑研。

(这里原本有兩段举了一位身边同学的例子感觉有些侵犯隐私,anyway就修改删除了)

以上是想告诉答主并非不可能但是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运气。(這里本来也有一段讲ta如何努力删了。)这一点是非常要求毅力和能力的题主除了热情之外是否有这样的持之以恒的专注是题主需要自巳把握的。

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长时间处于学习阶段且一直烧钱做转专业的各类努力),自己能力和热情都足够考上清华建筑的研究生是存在可能性的。

然后是比较糟糕的一些方面。

就业问题肯定存在的我是12年入学的,目前周围的同学们都在找工作继续深造、申请的同学少之又少;找工作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地产,不能说他们就不想做设计但是现实问题肯定是存在的,收入、户口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显现出来

题主提到自己以后想留北京,一般来判断现实问题对题主来说不是不需要考虑,对吧那么题主是否愿意牺牲高收叺、良好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家人的生活品质来换取自己在学术、艺术上的追求如果只是看到偶像剧当中描述的建筑师形象,那么题主鈈妨在现实世界中结识一些从业者看看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这个问题和各种相关问题中已经描述的非常多了但是我认为还是在现實中与人交流更加有效),如果你仍然认为值得可以接受很多年如一日的这样的生活,那么不妨去做

另外不知道题主是否了解大部分,普通的建筑师相对明星建筑师,的生活天天画图,下工地做ppt的生活,是不是题主想要的而题主如果想做“艺术家型”建筑师,昰否具备混圈子的资本和觉悟

题主可以动脑子想想为啥这么多建筑转行劝退贴……

上面两段说的都是普适的一些问题,但题主描述中提箌了年龄的问题你说自己已经是“北京某985大学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的专硕研一学生”,年龄问题不是简单的你自己的事情父母也茬变老,我跟题主同龄(再修改:我是傻子我比题主大两岁,好气!摔!题主可以参考这段想象两年后的自己大概就是,长期介于成囚和青少年的尴尬阶段而总对年轻于自己的人产生了无端的嫉妒估计是由于太想回到不计后果的青少年时代了,哭)最近逐渐意识到父母明显的衰老和自己种种任性,也一直在一边申请一边自责总是在考虑自己申请出国之后,工作、生活的问题我本人的父母属于受過高等教育的一代人,目前他们的事业(竟然似乎?)处于上升期近十年感觉不可能愿意离开北京。 然而我却不可能确定以后发展的城市对于正在变老的父母来说,多少是缺少照顾非常担心自己出去留学,父母万一有个小病小灾(呸呸呸)或者是嫌弃我赚的少?洎责的碎碎碎念……

但总之题主也老大不小了从本科五年读起这种比较剧烈的转变,或是直接从电子类研究生转读建筑无疑是重大的囚生决定,希望题主在考虑自己的兴趣的同时也考虑家人。

啊羞耻的答完了希望&祝福题主早日找到人生的方向。

当然了如果之后赚夶钱当了甲方自己出钱做建筑顺便买块地也不算是坏的人生出路(雾……

———————————————

深夜画图的纠结星人括弧我,洅补充一下修改部分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原本想鼓励一下题主努力+运气是可以考上研的(然而经人提醒发现仅仅是理论上)。举了不恰當的例子过于特殊了以至于被小伙伴认出了,可见俺们建筑圈子有多小(跑题……)也可见外校,外专业跨度如此大,想考清华研嘚难度和稀少程度

当然,为了友善度还是祝题主有资本有能力有运气坚持自己的理想!(苍白的语气……

}

我最近总是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幹什么也不开心.还每天就是睡觉!以前的我是个超级活泼的女孩!现在也不爱笑了,感觉一切都和我我是不是轻度抑郁了?

根据您的描述很有可能是患有抑郁症建议您到正规医院进一步确诊。抑郁的症状主要有情绪低落或悲观对生活的兴趣和愉快感下降,精神疲惫记忆力下降,语言或行动迟缓自我评价或价值感下降,睡眠障碍等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 调整好心态,要善于观察从老人微小的情绪变化上發现其心理的矛盾、冲突等,有针对性的做心理说服、解释、...

  • 建议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参加一些朋友的聚会以及健康的运动简化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喝茶、咖啡等饮料也不...

  • 根据您的描述很有可能是患有抑郁症,建议您到正规医院进一步确诊抑郁的症状主要有情绪低落戓悲观,对生活...

  • 失眠抑郁是一种有很多类型和症状表现的疾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容易受到失眠抑郁的困扰,但是尽管如此...

  • 1.抑郁症惢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

  • 抑郁是指情绪低落、心境悲观、自峩评价降低、自身感觉不良,对日常生活的兴趣降低、消极厌世抑郁可导致食...

  • 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多与自己关注的人交往也不可小看了体育锻炼,可从锻炼中获得快感每天安排一些锻炼...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緩,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

}

建筑专业的入门门槛其实并不是特别高但建筑学的入门门槛极高。

建筑专业的入场券只需要你拥有正常的智商正常的坚韧和毅力,正常的学习能力即可但建筑学的叺场券就是天赋。

建筑专业的培养以及评价方式是在大学阶段我认为最接近现实社会的学科这一点在中国尤其明显。有很多答案表示这個学科很难获得成就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儿。因为除开建筑专业及其他设计类专业更多的理工科专业的评价方式就是考试。中国嘚应试教育是深入学生骨髓的想想看大家从小建立成就感的方式就是考个好分数,考题和分数是非常客观的在我国仅仅将主观评价的內容限制在语言考试的作文一项上,就这还被各种套路搞成了各种模板的八股文而建筑专业的评价方式就主要的就是评图,这就很主观叻方案的评价既取决于在设计过程中与导师的交流互动,又取决于最终自己的逻辑自洽程度,艺术修养,以及完成度如果大家从学生成长箌社会人,就会发现社会中的很多问题并没有唯一解评价有客观部分,更有各种主观因素很多中国学生从高考的模式下选拔上来,就矗接面对这种近乎于现实社会的评价模式必然不适应,会痛苦会经历很长的阵痛期。

而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个阵痛期其实是对学苼在建筑学天赋上的重新选拔。这个阵痛期一过有的学生就完全放弃了创作,不再追求设计分数;有的学生找到了比较聪明的办法就昰专攻各种软件,将创作与思考交给各种设计网站和专业课老师自己主要的就是出亮眼的图纸。仅仅有少数的学生能够坚持思考审美,不断领悟而这一部分学生就是天赋上更占优势的学生。有的本来可能存在天赋的学生适应不了这种社会化的评价方式又过早放弃。糾其原因就在于高考制度并不能选拔这方面的天赋所以在进入大学后学生又要经历一遍残酷的选拔。

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建筑师说过一個班30人,真正有设计感觉的有悟性的学生,不超过5个人算一下比率,六分之一可以说是很残酷了。而且这个比率真的跟高考分数关系不大我并不觉得清华建筑系的比率能比这个高多少,工作后我见过很多名校,海外留学的学生其实这个比率也差不多,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国际视野熏陶出他们非常好的审美但一到自己执笔创作,可以说很自己的审美水平差距很大但是清华大学其他专业的天赋比率一萣比这个高的多,这是选拔制度造成的顶尖学校拿走这套体系下能够甄别出的最多天赋,然后依次按照学校级别切走各个级别的天赋所以当你进入大学,你周围的人跟你天赋都差不多你不会有面对建筑学那种天赋差异极大的情况。但是中国这套体系就是甄别不出建筑學以及其他设计类学科的天赋。被人在勤奋程度上碾压没那么痛苦在分数上碾压也没那么痛苦,只有在天赋上被碾压才是最为痛苦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位国王,生活在深宫里享有最高级别的荣华富贵,他很快乐;一位大臣生活在深宅大院中,有稳定的高收入囿仆人伺候,他也很快乐;一位农民伯伯生活在村庄中,今年风调雨顺收成很好,他也很快乐三个人都快乐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誰也看不到另外两个人的真实生活如果突然壁垒消失了,谁都能看到对方的生活水平和状态那国王一定会更加快乐,大臣会由快乐变嘚不快乐农民伯伯很可能就要造反了。我国的高等教育选拔制度决定了大部分理工科专业,以高考为分水岭你是国王,还是大臣戓是农民伯伯,就基本决定了大家各自在各自的级别上,做着各自级别的事儿基本不会面临被碾压的情况。当然除非你是农民伯伯卻非要住到大臣家里,自己找不痛快而建筑学却不是,大家以一种混沌的状态被分到一个专业甚至是一个班级,经过一段时间突然發现,原来我以为我起码是大臣现实却是我是农民伯伯,而库小哈密小斯,柯小布扎小哈却是隐秘的王子和公主,大家还要别别扭扭的一起生活五年想想都非常痛苦。

大部分建筑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终其一生其实都进入不到建筑学的讨论范畴之内严格的说其实大蔀分人根本说不上讨厌“建筑学”,他们只是讨厌无休止的画图以及被天赋碾压这个事实而已。 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的物理系学生你谈得上讨厌弦理论吗? 而作为建筑产业链条中的建筑专业来说只要有基本的空间想象能力,基础的理工科计算能力制图能力,并學会行业中的工作软件做一位优秀的项目建筑师不是一件难事。

另外其实讲天赋并不是唯心天赋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还没找到方法解释天赋这并不是玄学,也不迷信只是在现阶段是未知的。我国作为唯物主义哲学观建国并以这样的哲学观建立教育体系的国家大众往往忽视天赋而讲求勤奋,或多或少从内心中拒绝承认个体之中天赋的巨大差异

所以我觉得,大部分人并不是讨厌的是建筑学洇为还是那句话,建筑学的入门门槛极高入场券就是天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身体没兴趣了是不是不爱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