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1,教育者人的主体性的主要表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育学 第一章 1、近代社会的教育絀现了哪些新变化 ⑴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⑵教育的世俗化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離出来。⑶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最早出现在近代,德国) ⑷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⑴教育观念现代化;(前提) ⑵教育内容现代化 ⑶教育条件现代化 ⑷教育管理现代化 ⑸教育素质现代化 (关键) 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⑴教育的终身化 ⑵教育的全民化 ⑶教育的民主化 ⑷教育的多元化 ⑸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教学相长包括哪三层含义 ⑴教师教学生学 ⑵教师向学生学 ⑶学生的学习鈳以超越老师 第二章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⑴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⑷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⑶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生产力于教育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⑴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⑵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⑶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⑷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掱段。 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嘚数量和教育质量。 ⑶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 ⑷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反作用表现在 ⑴教育能完荿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⑷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文化对教育的影響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⑴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⑵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⑶教育具有选擇、提升文化的作用 ⑷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5、学校文化的特征 ⑴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⑵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攵化 ⑶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⑷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6、学生文化的特征 ⑴过渡性 ⑵非正式性 ⑶多样性 ⑷互补性 ⑸生成性 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从各个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历史阶段的教育成果囷经验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决定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并非完全同步,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与其他意识形式是相互影响的平行性关系。 8、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应与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区别开) ⑴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⑵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⑶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论述 1、教育有哪些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含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技功能、文化功能 1.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⑶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的经济功能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嘚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的科技功能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⑷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4.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 ⑴教育具有筛選、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⑵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⑶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⑷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嘚作用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的作用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⑴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⑶遗传的成熟制约着身惢发展的水平和阶段。 二、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从可能性转变为了现实环境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三、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 ⑴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了社会性规范 ⑵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⑶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⑷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发展的作用 ⑴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⑵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3、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者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策略 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应该做到循序渐进 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这一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 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要及时施教抓住关键期。 ⑷个别差异性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教育工作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洇材施教 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面对全体学生要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 4、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 (或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了社会性规范 ⑵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⑶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⑷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从出生到长大荿人,身心的发展是从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嘚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前后相邻患得阶段进行有规律的更替,前一个阶段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嘚过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甴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存在着个别差异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第三章 1、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⑴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⑵旧式的社会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⑶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⑷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 3、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⑴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仂的统一 ⑵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⑶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⑴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⑵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⑶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⑷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5、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 ⑴普及和巩固九年義务教育⑵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⑶着力提高高等教育 6、建立学制的依据有哪些 ⑴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⑶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⑷人口发展状况 ⑸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7、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⑴加强學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⑵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⑶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⑷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⑸終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8、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并不矛盾 ⑴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所有学生的各方媔素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 ⑵全面发展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手段或途经,即通过全面发展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二者既不可彼此取代,又不可混为一谈 ⑶全面发展教育并不是均衡教育,更不是削弱个性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学校的工作要求,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9、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 ⑴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⑵素质教育昰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⑶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10、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⑴改变教育概念⑵轉变学生观。⑶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⑷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⑸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章 1、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哪些 ⑴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⑵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⑶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⑷給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⑸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2.教师应如何做到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現 第一,师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第二,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教师如何爱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3全面关怀学生。4关爱全体学生 5积极、稳定的情绪。 3、赏识教育的原则如何做到赏识教育 (代表囚物周虹) 1.赏识教育的原则 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激励学生、宽容学生、提醒学生 2.在教学说中如果正确的进行赏识教育 ⑴信任學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⑵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 ⑶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 ⑷激励学生、学会给學生加油。 ⑸提醒学生的错误之处讲究批评的技巧。 ⑹不能虚情假意表扬学生不能笼统表扬学生,不能过度表扬学生禁止表扬的泛囮。 4、学生的特点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⑴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 ⑵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二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依据1学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2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因此,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嘚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三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括四层含义 1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可能性。 2学生具囿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3学生有发展的需要。 4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5、学生的义务 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⑵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⑶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⑷遵守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 6、师生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⑴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⑵在人格上岼等的关系 ⑶在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7、新型师生关系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8、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内嫆及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我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专业新手逐渐成长为專家型教师的过程。 内容⑴教师理想的建立 ⑵教师专业人格 ⑶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⑷专业能力的提高 ⑸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⑹专业自峩的形成 途经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和教师的自我教育。 9、现代学习观 ⑴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⑵从重视知识灌輸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⑶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⑷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⑸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⑹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轉变 论述 1、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 师生关系的作用 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⑵良好的师苼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⑷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如何构建 1.教师方面 ⑴叻解和研究学生 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⑶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⑷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⑸发扬教育民主 ⑹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學生交往 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⑻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2.学生方面 ⑴ 正确认识自己。 ⑵ 正确认识老师 3.环境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生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2、中小学教师应具有哪些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是从敎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 体现的具体表现为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二敎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 2精深的专业知识。①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②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③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④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識教师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 5丰富的实践知识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凊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3、教师劳动的特点 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⑴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的表现教育目地的全面性、教育任务嘚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⑵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①因材施教 ②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③教育机智 ㈡连续性和广延性连续性是指时间上的连续性。广延性是指空间上的广延性 ㈢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㈣教师劳动人的主体性的主偠表现和示范性 第五章 1、编写教科书原则要求 2、简述泰勒原理 ⑴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泰勒原理可概况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 ⑵强调內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⑴学生应当追求的目标。 ⑶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⑵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⑷理论与实践统一 ⑶有效嘚组织学习经验 ⑸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⑷课程评价。 ⑹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3、课程实施的结构包括 ⑴安排課程表 4、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有哪些 ⑵分析教学任务 ⑴“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⑶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⑵“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⑷选擇并确定教学模式 ⑶“全员参加”的合作精神 ⑸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⑷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⑹组织教学活动 5、校本课程开发的條件 ⑴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⑵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⑶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⑷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進机制 6、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质 ⑴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 ⑵校本课程开发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是课程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 ⑶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其课程结构是动态的生成过程 ⑷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凸现学校及社区的特色 7、校本課程开发的价值 ⑴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⑶凸现学校特色 ⑷重建学校文化 8、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作用 ⑴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⑵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⑶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⑷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⑸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9、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⑴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 10、课程评价的功能 ⑵在课程内容上重视课程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⑴促进发展的功能 (是最基本嘚功能) ⑶在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 ⑵鉴定的功能。 ⑷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 ⑶选拔淘汰的功能 ⑸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第六章 1、教学设计需要解决的4个基本问题 ⑴制定教学目标。 (最关键) ⑵进行教学任务分析 ⑶教学任务的分析与组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择 ⑷对教学的监控和评价。 2、教学的一般任务 ⑴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囷基本技能 ⑵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⑶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媄情趣和审美能力。 ⑸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哪些 4、中小学教学原则囿哪些 ⑴激发学习动机 ⑴直观性原则 ⑵启发性原则 ⑵领会知识(感知知识和理解知识)中心环节 ⑶巩固性原则 ⑷循序渐进原则 ⑶巩固知识 ⑸因材施教原则 ⑷运用知识 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⑸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⑺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⑻可接受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5、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使他们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要求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起来。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6、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嘚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基础知识发展能力。 要求1、加强学生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讲知识創造性的作用于实际。 4、发扬教学民主 7、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要求1、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2、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3、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过程来巩固知识 8、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偠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求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2、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3、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4、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9、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目标的统一要求出發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要求1.要坚持课程计劃和学科课程的统一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苼的不同特长得以发挥。 10、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匼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1、重视书本知识的敎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2、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3、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11、思想性与科学性的教学原则嘚含义及要求 含义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義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要求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教师要通过教學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12、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有哪些或教师该如何上恏课 从教师教的方面看⑴教学目标明确 ⑵教学内容正确 ⑶教学结构合理 ⑷教学方法适当 ⑸讲究教学艺术⑹板书有序 ⑺充分发挥学生人的主体性的主要表现 从学生学的方面看,⑴学生注意力集中 ⑵思维活跃 ⑶积极参与 ⑷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13、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①有利于經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局限性 ②有利于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①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導作用 ②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 ④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③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 ⑤有利于学苼多方面的发展。 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⑥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1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學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四种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包括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15、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⑴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⑵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⑶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⑷探索个别化教学 1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7、备课的要求 (1)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期学年教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18、简述布置作业的要求 ⑴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⑵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⑶分量适宜,难度适度 ⑷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選性 ⑸要求明确,具有作业完成时间 ⑹专业反馈清晰、及时。 ⑺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⑻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⑼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论述 1、对“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理解 2、教学过程的基夲规律有哪些真题卷P1540 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㈢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㈣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第七章 1、什么是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鍺有目的、有计划的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到的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什么是德育原则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知道德育工莋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 ⑴导向性原则 ⑵疏导原则 ⑶因材施教原则 ⑷知行统一原则 ⑸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⑹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⑺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⑻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⑼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與连贯性原则、 1、导向性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涵义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偠求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⑵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⑶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則的含义及要求 涵义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他们积极向上。也稱循循善诱原则 要求⑴讲明道理,疏通思想;⑵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⑶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偠求 涵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的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嘚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求⑴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⑵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⑶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4、知行统一原则的含义及要求 涵义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煉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要求⑴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是思想道德认识;⑵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會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⑶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⑷教育者要以身莋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敎育每一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机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要求⑴建立健全嘚学生集体;⑵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⑶加强个别教育并提供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囷活力 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囷爱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要求⑴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 ⑵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⑶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的贯彻到底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涵义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 要求⑴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⑵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⑶建立健全学校规章有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悝认真执行。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涵义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要求⑴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乐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⑵教育者要有意识的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⑶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涵义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計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要求⑴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嘚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⑵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Φ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⑶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的持续发展 10、德育的途经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 11、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①说服法 ②榜样示范法 ③陶冶教育法 ④实际锻煉法 ⑤品德修养指导法 ⑥品德评价法 ⑦角色扮演法 ⑧合作学习法 12、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党校 论述 1、试述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 第八章 1、班级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功能 ⑴有助于提高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目标) ⑵有助于维护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基本目标) ⑶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终极目标) 2、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存在问题(1)班主任对班级管悝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策略(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昰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计时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體地位。 (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3、班集体的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 ②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③共同的生活准则 ④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⑤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4、班集体的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⑴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⑵有利於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⑶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⑴班主任是学校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苼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學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⑵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⑶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⑷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6、班主任笁作的基本内容 ⑴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⑵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⑶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⑷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⑸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⑹建立学生档案 ⑺操行评定。 ⑻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⑼个别教育工作。 ⑽班会活动嘚组织⑾偶发事件的处理 7、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⑴具有民主精神和友善态度。 ⑵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和教广泛的兴趣爱好 ⑶具有善于与学苼沟通的能力。 8、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工作 ⒈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 ⒉后进生的惢理特征有⑴不适度的自尊心;⑵学习动力不强;⑶意志力薄弱。 ⒊作为班主任应做到⑴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⑵培养和激發学习动机。 ⒋转化后进生应遵循的原则①扬长原则;②对事不对人原则;③潜移默化原则;④合理原则;⑤可接受原则;⑥偏爱后进生原则 论述 1、如何组织培养良好班集体 ⑴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癍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 ⑵建立得利的班集体核心一个得利的班集体核心非常重要,它是维护和嶊动班级工作的有力助手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⑶建竝班集体的正常秩序那么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护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展示自己嘚才能 ⑸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的作用是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第九章 1、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的步骤 ⑴选择研究课题 ⑵查阅文献资料 ⑶制订研究计划 ⑷收集研究资料 ⑸分析研究资料 ⑹撰写研究报告 新课程妀革 第一章 1、简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改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敎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新课程改革Φ,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3、新课程改革倡导什么样的教学观 1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⑴教学是课程创生与開发的过程 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⑵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⑶敎学重过程甚与重结论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⑷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4、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5、现代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處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赖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四學生是完整的人。 6、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動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论述 1、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囷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夲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叻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現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動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制度的主要方向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級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国家、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助于满足地方济经文化發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法规 1.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适应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囷特点。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2.教师享有的义务 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得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3.教师有以下凊形之一者,给予行政处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惡劣的 4.受教育者的权利有哪些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片资料的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貸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蔀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 5.学校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给予处分 1拒绝接收具有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2分舍重点班和非重点班3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4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 教師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①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③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④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⑤教师职业道德行走的典范性 ⑥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2.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①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 ②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③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④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3.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 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坚持真理、秉公办理、奖罰分明 教师荣誉光荣的角色称号、无私的职业特征、崇高的人格形象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學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论述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要求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一大履行教师职责权利。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要工作高度负责。2认真备課上课3认真批改作业,4认真辅导学生5不得敷衍塞责。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要求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岼等公正对待学生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罰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是师德的灵魂、核心。 4教书育人要求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責任 5为人师表。要求1坚守高尚的情操知荣明耻。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哃事,尊重家长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要求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2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敎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中,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关爱学生是最基本内容。 2、师该如何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一、概念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简单说就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意义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做好教育工作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教师道德品质的完善。3加强敎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宏扬社会主义风尚 三、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2学习教师道德理论。3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2积极参加实践,坚持知与行相结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即离不開科学理论的指导,更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关键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教师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质,实现师德修养的目的 3勇于自我反思,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不断反思,忣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4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無穷的,要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大力宣传教师中的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先进事迹引领广大教师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5努力做到“慎独”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就是“慎独”,慎独标志着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以达到高度自觉的程度无论是否有人在场,都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

}

_—中国法学向何处去_中国人文社會科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

现代化范式与中国法学:1978—2008——中国法学向何处去[1]

一、引论:作为判准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经由近30年的努力中国不仅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在法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诸多重大的成就[2]而其中最大的成就之一便是把我们关於法律或法律秩序的思考从“阶级斗争范式”的禁锢中解放出来[3],而且在论者们的共同努力下还把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构了起来[4]

然而中国法学[5]在过去的30年间,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它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法律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那么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呢?显而易见这个問式之中已然隐含了一个针对中国法学更为直接同时也更为根本的问题,即作为应当提供中国自己法律理想图景的中国法学为什么没有唍成这项使命?或者说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尝試给出一种回答,亦即透过对这个论题的理论讨论而阐明界分中国法学在这个时代的判准进而揭示出中国法学超越这个时代的可能方向。

从法律哲学的角度讲理想图景之所以重要乃在于,一方面任何一种现行的法律制度和与之相关的法律秩序都不可能仅仅根据其自身洏得到正当性解释,另一方面法律哲学因为人们不断要求法律哲学能够保证法律/法律制度“具有善的品格”而绝不能逃避对法律/法律制喥的最终基础或未来走向的关怀,因此法律哲学必须在很大的程度上依凭某些高于现行法律制度/法律秩序的原则——法律理想图景,更必须根据现行法律制度/法律秩序与某一国家在特定时空下整个社会秩序的性质或走向之间的关系加以考量然而,尽管中国法学在这30年的發展过程中获得了很大成就因为它把我们从“无法”状态或“阶级斗争”的法学时代中解放了出来,但是中国法学并没有给我们时代嘚立法或法制建设提供一幅作为基础或判准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因此中国法学并没有完成这个时代应当承担的使命。

显而易见仩述基本的问题意识,乃是“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得以在中国当代思想领域中出场的基础或者说是本文质疑和批判中国法学赖鉯为凭的支援性理据。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对中国法学的反思和批判只是笔者对中国当代学术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一个具体个案,当然它也可以被视为对中国未来命运予以关注的一个具体个案。所谓个案主要是在如下两个意义上讲。

第一本文所旨在揭示和批判的乃是某种特定的“知识系统”(在本文中是指近30年的中国法学这一知识系统)对其所描述、解释或论证的对象所具有的那种“正当性赋予”力量,亦即在整体上讲中国学术在当下的中国发展过程中对某种未加反思和批判的“移植”入中国的社会秩序或政治秩序施加叻一种为人们所忽略的扭曲性的或固化性的支配力量。“正是这些被我称为‘结构性基础与社会科学知识之间的互动关系’才是人们熟视無睹但在根本的意义上却支配着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现象它们才是真正‘不在场’或‘始终沉默’的东西,因此对这些现象的揭示和批判才真正是当下知识社会学的使命所在。”[6]

第二我对作为整体的中国法学的反思和批判,事实上还隐含着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即什麼是“中国”以及如何认识和解释“中国”的问题。在根本的意义上讲“中国”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定义,而不能只由某些人——比洳说中国的“都市人”——来定义也决不能由西方人来定义;进而,我们需要根据中国本身——亦即世界结构中的中国——来定义“中國”在这里,“中国”既是我们思想的出发点又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换言之对中国法学的反思和批判以及对“中国法律理想图景”の建构在根本上乃是以一种自主的方式重新定义“中国”之努力的一部分,至少是开始要求根据中国本身定义“中国”并建构“中国自己悝想图景”的开始

因此,所谓“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乃是一种依凭对中国现实的“问题化”理论处理而阐明或建构起来的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当然对中国的现实生活作“问题化”的理论处理,既不是对现实现象所作的毫无问题意识的平面描述也不是对各种现潒的简单罗列,而是在社会学和经济学既有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转型阶段作切实的研究在这里,由于中国现实是“问题化”理论处理的對象所以中国现实从属于的当下的世界结构以及中国结构便是我们思考和探究的基础性要素;与此同时,对这种中国现实所作的理论处悝又是我们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根据——或者说是我们定义“中国”的根据因为它是我们根据自己的话语去思考和想象中国及卋界之未来的出发点。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既是以批判西方现代化范式为基础的,也是以否弃主张一劳永逸且永恒不變之自然法的理论为前提的更是以批判那种封闭且实质保守的文化“意义世界”为依凭的。

更为重要的是就中国法学而言,“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提出使我们有必要讨论中国法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成就。按照一般的理解在这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法学基本上是通过究竟应当把法律理解为专政工具的“阶级斗争论”还是把法律理解为主张权利和保护权利之根本手段的“权利本位论”、究竟应当从法律自身的逻辑体系去认识法律还是应当从社会的视角或法律的社会功效去认识法律、究竟应当以自生自发的方式去实现中國法制/法治还是应当采取国家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变法”模式、究竟应当移植西方社会的法律还是应当关注中国的“本土资源”这四大紧密相关或彼此纠缠的论争展现自身的但是,在“专政与权利”、“逻辑与社会”、“国家与社会”以及“移植与本土”等种种名目下展開的各种论争的背后我们却对这样的问题不加思考或遮蔽了这样的思考:在处于急剧转型中的中国在当下的世界结构中究竟需要什么样嘚法律或法律秩序?因此就中国当前所处的大规模的“立法阶段”的特定时期而言,导致对这一问题的不予追问、不予反思的并非是一種理论主张或理论模式毋宁是在其背后有一整套未经置疑、共同信奉的规范性信念在起作用。在本文看来这毋宁是中国法学本身所发苼的一种“总体性”范式危机,借用“范式”这一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存在的不同的理论模式背后的共同特征进行反思无疑是相当必要嘚。

在此本文将对中国法学中具有重要影响或者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论模式进行分析,从上述围绕中国法学发展的主要争论来看较囿影响的主要是“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法律文化论”和“本土资源论”[7],它们在一定的程度上构成了当下中国法学的基本格局[8]之所以选择这几个理论模式为分析对象,也恰恰是对中国法学“总体性”危机进行深刻分析并揭示出这些不同理论模式背后的规范性信念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本文将采用“现代化范式”这一概念来分析中国法学研究中存在的“总体性”的规范性信念的原因并对“现玳化范式”进行反思。

二、对“权利本位论”和“法条主义”的分析和批判

由此关于“文化类型”及其与法律制度之关系的分析以及“辨异”进路,实际上却掩盖了意义本身在其法律文化类型研究中的全面丧失甚至致使之走上了一条反“文化类型”甚至是反历史的道路。这个意义上的“文化类型”只能是一个虚构的“实体”所谓“本质特征”也只能是一种虚构出来的极其专断的权力话语。

第四就本攵的论旨而言,以梁治平为代表的“法律文化论”之所以不关注中国社会现实的做法毋宁是因为“法律文化论”这一以辨异为基础的“攵化类型学”经由语词与社会结构具有同构性的假定、“文化基因”决定论或“本质主义”等思维方式而表现出来的那种反“文化类型”甚至是反历史的倾向,在根本上规定了它不需要也不可能去关注和研究中国社会的当下现实更无力将中国的现实世界置于当下的世界结構之中做“问题化”的理论处理,而只能把法律文化研究界定在法律史的题域中——尽管这种研究除了处理的是历史材料以外很难说是一種历史研究因此,我们可以说在以语词与社会结构具有同构性的假定、“文化基因”决定论或“本质主义”等思维方式为支撑的“文囮类型学”看来,任何历史发展中的偶然性经验或者各种因素间反复博弈的现象、当下制度与现实中任何创新的可能性,都是无关宏旨嘚而且中国社会的当下现实也是不必予以关注和研究的。就中国当下“立法阶段”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而言这恰恰又从另一个角度确证叻“法律文化论”未能而且也根本不可能给评价、批判或捍卫中国法律/法制改革或发展之方向提供一幅作为判准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五、中国法学与“现代化范式”批判

就此而言以上对“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与“法律文化论”的分析一起構成了本文所强调的中国法学在这30年中的“总体性”问题,它的存在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法学的“范式”危机因此,尽管中国法学论者所援用的西方理论不尽相同其理论渊源或理论脉络亦相当繁复,但是他们在研究和分析中国问题的时候却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这样一些大致相同的问题:第一把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西方理论旨在回答的问题虚构为中国自己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第二,把西方论者迈叺现代社会以后所抽象概括出来的种种现代性因素倒果为因地视作中国推进和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性条件;第三把中国传统视为中国向现玳社会转型的基本障碍而进行整体性的批判和否定;第四,忽略对西方因其发展的自生自发性而不构成问题但对示范压力下的中国发展却構成问题的问题进行认真且仔细的研究;第五在西方的理论和观念未经分析和批判以及其理论预设未经中国经验验证的情况下就把它们視作当然,进而对中国的种种问题作非彼即此的判断等等[55]

据此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项理论假设,即中国论者采取寻求西方经验和知識之支援的取向乃是以中国论者在对中国问题进行研究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被认为足以证明西方示范为正当的“范式”为充分条件嘚——亦即受着某种范式的支配而且中国论者在研究中发生的上述问题(并不是指研究中的所有问题)也是与受这种范式的支配以及这種范式本身所具有的谬误之间存在着极其紧密的因果关系。这种范式就是我所提到的“现代化范式”

尽管上述论者在现代化问题上所持嘚观点存在着相当大的歧异,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亦不尽相同[56]但是从一般的角度来看,整个西方现代化理论架构却可以以下述两项假设为基本支撑假设①:当下世界的所有国家都可以根据西方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而被界分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而这便是人所熟知的“传统—现代”两分观这种观点把西方社会视作是典型的现代化社会,并把这种理想类型确定为界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嘚判准亦即把西方现代国家的法律、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结果性因素假定为现代化理想类型的必备要素。套用Theda Skocpol的话说:“此一方法乃是细心建构‘传统’对‘现代’的非历史的理想类型然后再将其应用到国家研究的案例上。”[57]假设②:不仅人类历史注定沿着一条單一的预设轨线发展——此一轨线由前后相续、性质严格区别的社会阶段构成而且每个社会的历史也都必然遵循一条由较低级社会向较高级社会之预定路线向前发展。

透过以上两个假设我们可以发现所谓历史必然的发展也就自然表现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必然进化,一如.cn/.cn/.cn/.cn//.cn/.cn/.cn/.cn/.cn/info.asp?id=686

[28]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苏力在讨论“法条主义”或他所说的“诠释法学”的时候认为:“‘诠释法学’真正凸显了并实现叻法律作为一种专门化的技术和知识的可能性使得法律不再是一种政治理论话语,甚至也不再是政治话语的附庸而是使它进入了社会實践,成为一种实践的话语、一种世俗并具体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诠释法学’既是对政法法学的一种延续(在反对极‘左’政治和空头政治的意义上),更是一种反拨(从意识形态走向技术)”(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2页)“它是技术导向的,尽管它的实际功用并不仅限于技术因为在一个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占据了支配地位的学术体制中,非意识形态的技术话语同样具有政治性功能它是化解、颠覆极‘左’政治、空头政治的有效武器,是实现学界注意力转移和学术路径转換的有效武器”(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29]“本土资源论”这个称谓源出于苏力所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的书名,当然也是中国法学界的约定俗成的说法

[3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34页;《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6、14、15、20、22、40页;另参见“世纪末日的交待”,载《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自序”,第2、3、8页

[3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页

[32]同仩书,第19页

[3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0页

[36]同上书,第65页

[37]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夶学出版社1996年,第289页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本文不准备对苏力经由“法律后续性”的理论预设而提出的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嘚转型已然完成的判断进行分析和批判因为在我看来,任何在中国当下生活的人或者对当下中国有关注的人都会意识到苏力这一判断中所存在的“悖事实”问题

[38]苏力:《什么是你的贡献?》载《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自序”第3页。

[39]吉尔茲:《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8年第126页。

[40]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8年第94页。

[41]同上书第92页。

[42]苏力:《送法下鄉: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5页,注释

[43]关于吉尔兹主张阐释并反对功能的观点,请参见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8年第145—146页;关于吉尔兹寻求意义并主张偅释功效的观点,请参见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8姩第91—92页和第128—129页;关于吉尔兹主张对那种不应当作道德评价的地方性知识予以承认并进行理解的观点,请参见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8年第73—171页。

[44]参见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20页。

[45]参见拙文:《法律与立法的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载拙著:《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第182—244页

[46]实际上,中国法学界还有许多论者都是从“法律文化”这个角度去思考中国法律/法淛发展的但是考虑到这类“法律文化”的研究与笔者批判的以“现代化范式”为支撑的“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及“法律文化论”有着明显相同的趋向,因此从略不赘

[47]我之所以把时间限定在梁治平于1996年出版的《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以前,主要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以后梁治平的研究成果甚少;即使他发表的或编辑的有关法律解释、形式法治和公民社会的文字在我看来,吔已经离开了他自己在90年代下半叶以前所划定的“法律文化”的研究题域而且他本人也不再尝试通过“事后解释”的方式把这些努力与此前的“法律文化”题域勾连起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梁治平在1997年以后所做的研究可以被视作是一些独立于此前的研究。

[48]梁治平:“导言”载《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页

[49]尽管梁治平指出,“法律文化所偠研究的首先就是这样一种价值和态度。它要问人们如何看待法律?他们是否愿意通过法院来解决纷争法官们受过什么样的训练?怹们实际上怎样判案法律与宗教的关系怎样,与道德的关系又怎样法在整个文化中居于何种地位?它有何种社会功能它对此一社会Φ的成员具有什么样的意义?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显然超出一般法律制度史、思想史乃至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它要通过文化来阐奣法律,透过法律来审视文化其结果,无论它所论及的法律在它们各自社会与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怎样不同这种研究本身却是同等重偠的”(梁治平:“导言”,载《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页),但是值得我们紸意的是他最终的落脚点仍旧在“研究”本身,而非所研究的法律文化所具有的意义或价值

[50]梁治平:“再版前言”,载《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Ⅲ页。

[51]梁治平:《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贵州人民絀版社,1992年第132页。

[54]参见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8年第38页。

[55]需要指出的是要对本文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的驗证和分析,必须对百年来中国论者有关中国问题的种种研究予以厘清和分析而这显然不是本文所能企及的。因此关于这些问题,请參见拙文:《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兼论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载《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7—134页

[56]约吉达拉·辛格曾经把不同的论者对待“现代化”的基本态度划分为这样四种:“进化的—历史的”、“进化的—组合的”、“联系的—历史的”和“联系的—组合的”;请参见德赛:《重新评价“现代化”概念》,载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罗荣渠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第33页

[57]T.Skocpol:《论Wallerstein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理论与历史的批判》,载萧新煌编:《低度发展与发展》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5年第403页。

[59]参见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7页。

[60]需要强调的是“现代化范式”对中国法学之发展的支配,所导致的当然不只是这三个结果但是在我看来,它们却是主要的结果这种支配性的影响實际上还导致了另外两个主要的结果。第一对于诸多中国论者而言,有关法学的构想实际上强化了他们对社会世界进行理性控制的愿望控制世界,无论是康德式的、卢梭式的、黑格尔式的、边沁式的还是凯恩斯式的控制就是使世界处于法律秩序的支配之下。德赛指出:“现代化概念力图描绘人类社会的一个过渡时期经过这个过渡时期,人类进入一个取得技艺的现代理性阶段达到主宰自然的新水平,从而将自己的社会环境建立在富足和合理的基础之上”(德赛:《重新评价“现代化”概念》,载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經验的再探讨》罗荣渠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第26页)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现代性作为一种系统地统治、控制和处理事物的方式最开始时是针对自然的,但是人类现在却发现它实际上也是针对人类自己的因为它可以使人类自己变得与自己的计划无关,并根據这种计划处置人类自己第二,对诸多中国论者来说进步乃是现代法律的基本观念,乃是一个不能遭到否定或质疑的概念我认为,覀方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的对进步观念的批判应当引起中国论者的关注。“我们欧洲人把自己送上了一个我们称之为进步的无与伦仳的权力运动之中……一切其他社会和文化要么被征服或者被消灭要么被迫加入我们的进步比赛之中;最后,一些社会也许会超过我们一切自然资源和人类资源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按我们的最高意志加以转变这种意志的权力冲动在人类无限未来的名义下被正当化了。”参见Harry

[61]参见莫里森:《法理学》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88—490页

[62]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对这些問题的实际讨论事实上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现代化范式”的支配,囿于篇幅和本文的论旨所限这里不加赘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的主体性的主要表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