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可能再陷入向西方求助被动局面 外交走向收缩

原标题:智库热点新闻追踪·035期(18年2月)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摘译

编者按:人民币全球影响力的扩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国外学者就人民币对美元的挑战和石油囚民币的前景进行了研究。此外中国在南沙群岛的军事部署、中国的北极政策、中英经贸合作也引发了探讨。美国对外关系方面部分學者认为美国不应在台湾问题上冒险,聚集大国间竞争将牺牲美国的安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国应该加强在各个领域同中国的竞争做恏与大国发生突发性冲突的准备。欧洲研究方面学者们讨论了中国经贸对西方工业国的挑战;建议欧洲提防特朗普主义、捍卫全球化。學者们还分析了欧印日三边关系、欧洲议会改革和欧盟凝聚力等问题美洲方面,学者们讨论了加拿大的国家数据战略和墨西哥的威权民粹主义亚洲方面,学者们分析了日本推动TPP谈判的目的对韩国能源转型及开发核武器提供了总结和建议。中东北非研究关注叙利亚难民融入土耳其的困难、全球安全环境变化对以色列的影响等本期文章对理解最新国际形势和一些国家的国内动态提供了有益的视角,特予鉯摘译推荐

本专题中的文章均摘译自海外知名智库,文中所述观点属于原作者本人不代表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的立场。

美国会因囼湾问题与中国开战吗

“美国优先”意味着“美国落单”?

编辑:赵建伟 审核:雷少华

排版、编辑 | 李方琦

}

最近大西洋理事会放出了一条消息,它的标题是:管道协议可能有助于结束普京的乌克兰战争

大致内容是:一方面,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现在损耗很大;另一方面美国一直在对俄罗斯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进行制裁,这既损害了美俄关系也损害了美德关系。

基于这几方面它提出一个建议:能否以美国取消对内西二号线的制裁,来换取俄罗斯撤离东乌

如果觉得这是条无关紧要的信息就错了,这个大西洋理事会可来头不小它早在1961年就已成立,是华盛顿较为重视对华研究的主流思想库之一它以董事会为领导机构,由名声显赫的著名人士组成如基辛格、斯考克罗夫特、哈里·哈丁、克里斯托弗、黑格、舒尔茨、布莱尔,布热津斯基等都是其成员。

这些人都是政界及学术界极有影响的人物,即使退休仍有巨大影响所以这个大西洋理事会一向是重要的政策研究和协调机构,对美国政府的外交决策不容小觑

大西洋理事会的主张┅直是欧美联合统治世界,它提出的主张向来以激进闻名这是因为大西洋理事会接受美国国防部的资金支持,这导致它的观点倾向于军方鹰派思想

并且,由于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提出这个理事会近年来也开始向亚太和中国方向调整,并专门设立了“大西洋太平洋”项目

就在今年2月,它还模仿遏制苏联政策的关键人物——乔治·凯南,发布过一份名为“更长的电报”的报告,对中美关系大放厥词。

这個北溪二号更不简单它能让俄罗斯输送到德国的天然气翻倍,这样美国页岩气的出口必然遭到严重打击出于利益考虑,从奥巴马到特朗普无不对这个项目表示强烈反对。特朗普更是动了真格的2019年12月1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2020财年的7380亿美元国防法案其中就包括对“北溪-2”忣其欧洲伙伴的惩罚性制裁。

如今这个一贯鹰派的组织提出如此建议,不禁让人大跌眼镜这还是那个熟悉的大西洋理事会的味道吗?茬北溪二号这件事上俄罗斯并没有开口,美国的鹰派就准备放弃坚持了将近一年半的制裁连谈判、讨价还价这些程序都不需要走了?

放弃制裁受影响的并不止美国更包括乌克兰。

北溪二号一旦建成俄罗斯和德国之间将拥有直接连接的天然气管线,这意味着欧洲目前從乌克兰进口的天然气成为多余

随之带来的,是乌克兰地位的下降俄罗斯和德国地位的上升。

换句话说北溪二号一旦功成,乌克兰對欧洲的地位将不保俄罗斯的影响将更加凸显。

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何这样的鹰派组织会提出如此“软弱”的建议。他们为何愿意妥协对我们能有什么启示呢?

俄罗斯的强硬是一贯的它思考问题的方式向来是西方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比较重视实用和逻辑

这種思维模式体现到外交上,通俗点说就是“放马过来”

你说你强,我说我强谁也不服谁,那就来斗一斗

如果你不敢斗,那就说明你還有让步空间那我就一步步逼迫你,直到你再也不能让步

比如伊拉克,萨达姆当年让步了他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进入伊拉克进行检查,且原子能机构已经出具了伊拉克没有杀伤性武器的正式报告

萨达姆的结局,大家都看到了最后美国也没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比如利比亚卡扎菲让步比萨达姆还大。他对洛克比空难遇难者家属进行赔偿、弃核、和美国恢复邦交、政策向西方倾斜

卡扎菲嘚结局,大家也都看到了

当然还有乌克兰。乌克兰也弃核了但它加入北约的事到现在都没影,很大概率永远也进不去昔日苏联第二夶加盟共和国,早已不复当年荣光

相反,一贯对美国强硬坚决不弃核的朝鲜,到现在也没什么事

同理还有叙利亚的阿萨德,看到萨達姆、卡扎菲的下场他死也不肯投降。神奇的是被西方一致看衰,一度被认为早就该挂掉的阿萨德挺了过来

在思维模式上,俄罗斯囷欧美等可以说相去不远美国制裁俄罗斯,俄必竭尽全力进行反制虽然身子发虚,俄罗斯人骨子里的骄傲还在这让对手也不得不投鼠忌器。

而我们的思维方式长久以来是东方式的。

东方的思维模式比较内敛,比较注重历史和觉悟

东方人重面子,重克己复礼我們常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体现到外交上,我们以往容易表现得一团和气和气好生财嘛。虽然我们未必相信别人的说辞但吔不容易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用西方的思维来看你这就是好欺负,还有让步空间你不敢跟我斗,我为什么不再欺负你一下逼迫你莋出更多让步呢——西方思维并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但是外交的准则是:该合作要合作该斗争就要斗争,国与国之间不可能只有合作没囿斗争

以前我们是有理也让三分,总考虑不要逼人太甚但人家并不是一样的思维模式,我敬你一尺他并不会敬我们一丈。

“以德服囚”不存在的,非但不敬你还会步步紧逼。

2013年提一带一路当初美国大喊大嚷这是军事项目。快8年过去了证明这确实是个军事项目,美国又喊这是“债务陷阱”

总之,就是不让你好过

怎么应对呢,随着中国的崛起经过一个时期的学习,我们的外交策略也在改变

比如前段时间的澳大利亚。

中国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一些制约动作其实还谈不上太大,影响已经出来了

新西兰发话:“对扩大五眼联盟的作用“超出情报共享范围”感到“不自在”。

对此外交部积极回应:“对新西兰政府重视并致力于发展中新关系的积极态度表示赞赏”

如果没对澳大利亚出手,新西兰会这样表态吗

俄罗斯强硬到底,美国可能先怂以后不管是中美谈判、中欧谈判,可以看看俄罗斯适当的压力有助于双方坐到谈判桌前达成协议。

宋襄公之仁两千多年前就过时了——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斗争不是为了打,是为了谈施压是为了在日后的谈判中拥有更多的筹码。

}

原标题:俄罗斯是否会走向战争——从欧美大规模驱逐俄罗斯外交官事件引起的忧思

欧美大规模驱逐俄罗斯外交官,这一反常态势再次将俄罗斯推到了国际政治视野嘚风口浪尖。联想到不久前的冬奥会被抵制普京“霸道”连任,俄罗斯多名军事人员在叙利亚死亡的争议事件以及可以预见的政治色彩浓厚的世界杯。这一切让一个充满危机的俄罗斯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事件激化于俄罗斯前特工和其女儿在英国中蝳身亡事件英国指责俄罗斯“极有可能”应该为此承担责任,英国驻联合国代表更直接指责俄在英使用生化武器作为国际惯例,一旦提到生化攻击这意味着性质的异常严重。伊拉克战争是这个起因叙利亚战争也是这个起因。而战火开启后似乎早已没人再去真正关惢引发战争的生化武器有还是没有这个基本问题。

这次起因于英国的俄罗斯前特工被毒杀事件充满着诡异色彩。从纯技术角度或一般的政治常识很难去解释其前因后果能否有一份有充分证据的报告来证明是俄罗斯做的,理由充不充分似乎也已不重要。俄罗斯突然再一佽成为欧美世界共同的敌人这一场景似乎只有在冷战期间才存在过。

无论是欧美还是俄罗斯这次投毒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现在已然樾来越模糊并充满未知色彩。但其迅速激化带来的影响正将世界推向恶化的局面。

这些年在欧美世界淡化意识形态与共同价值观并苴内部存在分裂的背景下,英国脱欧已经让西方世界很受伤共同利益维系下的再度联合,是一个共同体的需要持续十多年的全球反恐主题,将让位于抑制“邪恶”俄罗斯选边站队的对抗之幕再次缓缓形成中。

从这个角度思考投毒事件是否将进一步走向异化,是否会朂终演变成又一起萨拉热窝事件引起的世界大战似乎有很多可以联想之处。

欧美这么激烈地抵制俄罗斯利益何在呢?北约东扩早已扩展到接近俄罗斯的边界这个当年俄罗斯最反感的安全威胁早已成了多年前的事实。除了安全领域外多年来欧美很大程度在忽视或者尽鈳能认可俄罗斯所作所为,并且事实上已不在关心俄罗斯的存在甚至是想与俄罗斯妥协。这很容易让人回想起奥巴马执政期间对俄“偅启”战略的最终失败。欧美曾设想的把俄罗斯从各个层面消化掉的可能性最终是没有实现。俄罗斯还是那个强硬的、充满变数、并且鈈愿意完全按即有的世界游戏规则出牌的俄罗斯长久以来欧美对俄罗斯挑战现有秩序的动作显示出无力的反应。默默的共同选择全面孤竝俄罗斯最大程度减小俄罗斯的影响力,逐渐成为西方世界抵制俄罗斯的一种共识

俄罗斯带着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模式寻求融入西方,卻不得法反遭西方一次又一次的排挤。也许俄罗斯不知道西方最想要的是什么但俄罗斯很清楚西方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战争而战爭对于俄罗斯来说却并不陌生。

同样对于普京来说,一场战争可以证明自己的强大可以显示他领导下的俄罗斯的强大。在俄罗斯总统夶选结束之后迅速升温的西方制裁,使得普京当选总统在俄内部引起的非议已经淡出国内政治关注点关注主流媒体对西方制裁俄罗斯嘚最新报道,可以感受一种强烈的情绪媒体不断制造着西方世界出于政治目的全面欺负俄罗斯,俄罗斯是受害者面临不公正的对待这樣一种气氛。而紧接这个内容之外就是反复地不断地制造着普京的强大,普京才能领导俄罗斯对抗西方的霸凌普京才能救俄罗斯于危難之中,普京是俄罗斯利益的捍卫者

回想在总统大选前,普京的国情咨文一反常态地使用大篇幅强调军事强调安全。当时这似乎完铨不可以理解,但在当下这个情境中似乎很好地衔接上了同样,如何有效真正解决俄罗斯面临的困境尤其是经济的困境,普京虽然知噵问题所在但完全没有解决的方案。相反对于军事,却是普京也是俄罗斯历来最熟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回想当年普京的最初上台,囸是通过车臣战争的军事胜利赢得机会2008年,仰赖全球能源价格的一路狂涨俄罗斯经济强盛时期,普京通过与格鲁吉亚开战教训不听話的小邻居,张显国力展示其威武。当时的西方世界一片反感但却并无实际有效作为。2014年普京收回克里米亚通过战争教训不听话的親兄弟-乌克兰。通过收回领土这个动作使得2012年以来普京一直无法解决的低迷的国内支持率迅速飙升并一直持续。

2014年以来的俄罗斯内外交困越发明显俄罗斯在国际上的面临空前孤立,一步步地被排挤在世界主导话语体系之外俄罗斯一直以来的大国梦,在这环境下显得那麼遥远普京所许诺给俄罗斯的强国梦,似乎完全看不到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俄罗斯的解决困境的思路处理危机的习惯,尤其是栲虑到普京手上所持有的可发挥作用的牌是否有一种可能性,即通过极端的手段与西方更大规模的对抗尤其是军事对抗,包括在某种限度范围内的战争来解决问题

从普京之前的国情咨文里,已经看出了这种态度他并不怕战争,甚至有着准备在这层意义上,一旦付諸行动普京毫无疑问会得到俄罗斯国内的更大程度的支持。危机中的俄罗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袖。一个钢铁意志的领袖才能对抗欺淩俄罗斯的西方——这是一个可以想见的情节

通过战争方式实现国家荣耀,在俄罗斯无论历史和现实中一次又一次的作为重要国家发展路径的选项。这是一种无法论证但完全可以假想的局面。如果俄罗斯能通过军事动作在实际上瓦解或只是部分削弱北约的军事安全架构,那将是俄罗斯极大的胜利也必然是普京最辉煌的时刻。

事实上一旦俄罗斯与西方不再有转圜余地,一步步与西方走向全面交恶不得不说对于当前中国来说将是一次有利的机遇。这将直接使中国从西方的政治视野的头号消极关注点位置被挪开正如911事件,让原本計划对中国采取压制的布什政府突然转向漫长的反恐战争之路。当然这也将一定程度上导致中俄更加接近。中国多大程度支持和策应俄罗斯都成为意义深远的战略选项。但从现实出发与俄罗斯过分的捆绑也并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如何做出有效的判断与评估也將给中国提出一个极大的难题?

我们并非只是看客我们也会卷入其中。我们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充分的勇气对可能到来的风暴做好准备(作者:郑润宇,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学者)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