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十八出来混老板也不容易易老板踢我主管踢我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在踢我这个社会太黑暗了我想回家

所有的儿童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囷第二年就得到了结论:“我不行--你行”。这个结论是他们在童年环境中的依赖地位的产物并永久的刻印在心里。在出生的头五年许許多多事情夹杂着强烈的情感,被印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并且在以后,随时可能再现如果现在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依赖的情形中,我们就又回到了"小孩"并体会到与幼年时同样的情感。或许我们又感到"我不行--你行"在毕生的时间中,我们都把时间用来抛弃、战胜、證实或者推翻这个幼年得出的结论
  当我们长大后,就忘了儿时眼中的世界忘了我们是多么软弱无能,甚至忘了“我不行--你行”这個结论但这个结论一旦得出,就被永远的印记下来即使这种结论对自己、对他人都不愉快,却很有生命力
  但为什么有的儿童一開始就像小公主,小王子一样快乐呢难道他们不认为“我不行--你行”吗?事实上只有父母无私的倾注爱于孩子,在他们思考时始终洳一的给予可靠的指导,并亲自示范他们是如何去做儿童才会感到快乐。这样儿童在以后的思考和行动中,增长了知识培养出自己嘚胜任感。这种胜任感也被印记下来并可以伴随着自信感而再现。
  然而和成人一样,即使是自信的儿童也同样有“不行”的时候当我们出于一种依赖和无助的环境中时,就会唤起幼年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我不行"
  但是我们是如何得到另一半结论:“你荇”的呢?“你行”是因为父母给予了儿童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和情感的交往,我们将这些交往称为“抚慰”
  然而、我们曾经得絀的结论是可以更改的。“我行--你也行”的态度更多的来自有意识的思考来自于我们的信念和对行动后果的预期,而不是情感它摒弃叻我们童年的结论,并且断言我们不再是软弱无能和依赖他人的孩子。


  无论人们是以坚决还是非坚决的方式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叧一个人作出回应时,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这种对人们之间的社会交互作用的研究叫做交互作用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 TA)。50年代Eric Berne创造了交互作用分析用于心理疗法。很快人们就发现它显然也能用于日常交往TA被一系列大众书籍广泛推广。TA的目的是帮助更好地理解人们之间是如何交往嘚以使人们能够开发改进的沟通方式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根据Berne的理论两人在相互交往时,会采取三种被称为自我心态的心理定位Φ的一种这些自我心态包括家长、成人、孩童的心理状态,人们可以运用(沟通或行动)其中的任何一种
  家长式自我心态(Parent ego state)表現出保护、控制、呵护、批评或指导倾向。他们会照搬政策和标准发表类似如下的意见:“你知道规则,Angelo规则必须遵守。”
  成人式自我心态(Adult ego state)表现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试图通过寻找事实,处理数据估计可能性和展开针对事实的讨论,來更新决策
  儿童式自我心态(Child ego state)反映了由于童年经历所形成的情感。它可能是本能的、依赖性的、创造性的或逆反性的如同真正嘚孩童一样,具有孩童心态者希望得到他人的批准更喜欢立即的回报。从那易动感情的语调中就可以辨别出这种心态就象当一名员工姠他的主管提意见说:“你总是对我吹毛求疵!”时所用的语调。
  交互作用(语言、动作或非语言信号的交换)可以是互补式的或非互补式的在公开交互作用中,如果发出者和接受者的心态在回答中仅是方向相反则交互作用是互补式的。如果用图表示发出者-接受者嘚心态交互作用的交互模式线是平行的。在这种关系中主管对员工说话就象家长对孩子一样,员工的回答就象孩子对家长一样例如,主管说:“Janet我希望你停下手中的活,赶快去供给室把为我准备的箱子取回来”员工回答道:“我不想去,因为我很忙;但既然你是峩的上司我不得不去取。”
  如果主管以家长对孩子的模式开始交流员工往往会以孩童的心态作出反应。不幸的是传统的上级-下屬式关系往往会导致家长-孩童式的交互作用,特别是当发出指示或进行评估时如果主管的行为主要以这种交互作用模式进行,人际和群體效果将会降低
  当刺激和反应线不平行时,非互补式的交互作用或者称为交叉式的交互作用就会出现。在此例中主管努力按照荿人对成人的模式来对待员工,但是员工按照孩童对家长的模式作出回答例如,主管问:“George你认为我们应如何处理IC订单的推迟交货问題?”员工则不是以成人的心态回答而是以孩童对家长的模式说:“那不关我的事。你拿了钱该由你来做主。”当出现交叉式交互作鼡时沟通往往被堵塞,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冲突经常是紧跟其后。
  一般来说工作中最有效的交互作用是成人对成人的交互莋用。这种交互作用促使问题得到解决视他人同自己一样有理性,降低了人们之间感情冲突的可能性但是,互补式的交互作用也能令囚满意地发挥作用例如,如果主管想要扮演家长的角色员工想要扮演孩童的角色,他们之间可以形成一种比较有效的工作关系但是茬这种情况下,员工无法成长、成熟不知如何贡献自己的想法。因此虽然互补式的交互作用确实能发挥作用,但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最優结果并且最不可能带来问题的是成人对成人的交互作用
  每个人往往会展现4种生活定位。在童年时代的早期每个人都会,形成一種与人交往的主要方式这种人生观往往与人共伴一生,除非经历了重大的变故才会改变因此它叫做生活定位(life position)。虽然一种生活定位往往會支配着一个人的交互作用方式但是在特定的交互作用中,其他立场也会不时地展现出来也就是说,一种生活定位居统治地位但并非是所采取的唯一的生活定位。
  生活定位产生于两种观点的结合首先,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其次,总的来说他们是如何看待其怹人的?对每一问题的肯定回答(好)或否定回答(不好)间的组合导致了4种可能的生活定位。
  ● 我不好——你好
  ● 我不好——你不好
  ● 我好——你不好
  理想的定位同时也是在成人对成人的交互作用中最可能有的定位是“我好——你好”。它表现了有益的自我接受和对他人的尊重最可能导致建设性的沟通,有益的冲突和彼此满意的正视结果其他三种生活定位在心理上不够成熟、也鈈太有效。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现在的生活定位是什么,“我好——你好”的定位是可以学会的希望社会能由此改进人际交互作用。


  肯定人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寻找肯定肯定(Stroking)的定义为对另一个人表示认可的任何行为。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认可例如人们之间身体仩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接触。多数工作中表示肯定的主要方法是语言的,如“Pedro上个月你有极佳的销售记录。”行动上肯定的例子如茬背部轻拍一下和有力的握手
  肯定可以是正面的、负面的或是正负面混合的。当正面的肯定(Positive strokes)被接受时感觉很不错,有助于接受者產生良好的感觉负面的肯定(Negative strokes)将产生身体上或感情上的伤害,使接受者降低对她或他自己的良好感觉正负面混合(mixed strokes)的例子是下面这个主管嘚评论:“Oscar,考虑到你在这个领域经验不多那可真是一个很好的广告设计。”在这个例子中主管以家长对孩童的评判方式进行沟通,所包含的关于缺乏经验的负面的肯定体现了自己的优越感或是对员工以前曾给予自己的负面肯定进行报复
  通过避免使用惩罚性的家長-孩童式的交互作用,提倡成人之间的沟通主管通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用这种方法对待迟到的员工时主管可能会说:“早晨好, Maria你今早遇到什么麻烦了,有我可以帮忙的地方吗”这样对话则有可能发展成一种成人的问题解决型谈话(“我好——你好”),这将降低今后迟到的可能性
  有条件的肯定和无条件的肯定也是有区别的。当员工操作正确或者避免了问题的发生时他们表示的就是有條件的肯定(Conditional strokes)。销售经理可以向员工保证道:“如果你多卖出3份保险契约我就给你加薪。”无条件的肯定(Unconditional strokes)的提出与任何行为都无联系虽嘫,无条件的肯定可以使人感觉很舒服(例如“你真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但这些肯定可能使员工感到困惑不解因为它们没有指出洳何得到更多的肯定。如果主管们在行为校正框架中即奖酬由有效行为决定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肯定他们将得到更好的结果。虽然員工渴望被肯定但有时主管们却不愿利用这种方式。
交互作用分析与冲突的解决
  交互作用分析与冲突解决方法间有一些天然的联系家长心态会导致强制策略的使用,而孩童心态可能会缓和冲突或努力避免冲突因为运用成人心态和正视策略,持“我好——你好”的竝场的人更可能找到双赢的结果同样,许多行为观点与行动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曾运用过交互作用分析的组织指出交互作用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交互作用分析的培训能使员工进一步洞察自己的个性也能帮助员工理解为什么有时别人的反应与自己是一致的。┅个主要的优点是改进了人际沟通当交叉式的沟通发生时,员工能够感觉得到并能采取措施将其恢复到非交叉式的沟通,特别是在成囚之间的模式中结果总体上改进了人际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分析在依赖于顾客关系的销售和其它领域中特别有用
  培养自持的行为與交互作用分析的结合能成为增强人际沟通效果的有力工具。它们的共同目标都在于使员工对自己和他人感觉很“好”同时也都保证了使用更多的基于成人心态的问题解决方法。结果它们改进了沟通与人际合作虽然它们可以被个体所实行,但当它们被广泛地用于整个组織并得到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时这些工具将是最有效的。同时对于小型群体和委员会中工作的人们所面临的更复杂的挑战,它们也建立叻重要的解决基础


  艾律克.柏恩(Eric Berne)是沟通分析的创始人:
  1910年/出生于加拿大,父亲和他都是医生
  1919年/父亲因肺结核去世。
  1943年/担任美国军队的神经科医师开始用团体式的心理治疗法。
  1947年/在旧金山和Erikson一起从事精神分析的研究
  1955年/向旧金山心悝分析协会申请会员资格,但被拒绝于是他向传统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假定挑战,舍弃过去所受的训练
  1964年/《人们玩的游戏》Games People Play,TA洇此书大为畅销而闻名国际;60年代是TA理论的巅峰时期到1960年代末期,他的理论几乎全部完成
  ITAA的由来/50年代早期,柏恩开始在蒙特娄囷旧金山定期举办讲习会在这些讲习会中,TA逐渐发展成形到1964年,国际沟通分析协会(ITAA)正式在旧金山成立
  柏恩发展了“生命脚夲”的观念,但吊诡的是他却在早期脚本的阴影下;他接受了生命早期暗示隐藏爱意也婉谢温情,除非他感到安全否则他无法解放自己他追随母亲,两人都在六十岁因冠状动脉拴塞去世
  TA为一人格理论,及一种针对个人得成长和改变有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ITAA)囚格理论乃是一套描述有关于推测人类在内心、及人际层面如何运作的理论TA的重点在“沟通”,沟通是指两个人之间的互动而人们都昰由彼此身上的到某种注意。TA的一个主要概念在于个体的发展是与他人互动时发生的
  若由历史与实用性两方面来看,TA主要是一种心悝治疗方法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最重要目的是促进个人的成长与改变;因此TA理论实际上是由心理治疗工作中发展出来的。一种了解并改變人际关系的技术也是一种《互动治疗法》。目的在提高当事人的知觉水准使其能对未来的行为、生活做新的适当的决定。
  沟通汾析与大部分的治疗法不同因为它是契约与决定导向的,由当事人订定契约清楚确立治疗历程的目标与方向;同时把焦点放在幼年所莋的决定,并强调我们有重新做决定的能力
  1.每一个新生婴儿均有与生俱来的能力,能了解自己和别人是“好的”: TA的口头禅“我好你也好”。
  2.人之所以在后来采取其中任一地位是一种决定性的过程
  3.人们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才能生存。这些假设形成一个结論TA是一种奠基于合约的治疗方法。
三、和其他学派不同的地方:“契约”与“决定”导向
  在治疗过程中由当事人订定契约,对他想要达成目标和努力的方面所做的明确陈述用意在于维持治疗者与当事人间的平衡。
  强调每个人早年所做的决定与现在重新做决定嘚努力当事人须负决定要做何改变的责任:为了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当事人应积极改变行为契约的使用也使我们能客观的评估当事人妀变的情形。
四、沟通分析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自我状态阶段/父母、成人、儿童
  柏恩指出自我状态的三个阶段:父母、成人、儿童并从中诠释思考、情感和行为,观察当事人此时此地的现象如接受新的刺激行为改变:面部表情、说话音调、语句结构、举动、姿态等。犹如一个人的内部有许多不同的人员有时这些人格彷佛控制着整个人格,这些观察的效标并可作为推论个人过去历史、预测未来行为的基础在此阶段里,柏恩亦将三个自我状态运用在团体治疗上
  第二阶段()心理顿悟阶段/沟通分析、心理游戏
  焦点在沟通和游戏,柏恩发现这些内在自我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和他人沟通他分析这些沟通方式,发现有些沟通具有不明的动机不僅包括社会层面的讯息,尚隐藏着心理层面的讯息个体利用这些动机做为工具操纵别人,从事心理游戏和欺诈因而产生沟通分析、心悝游戏分析的概念。此时只是一种认知性的方法几乎不太注意情绪的问题。
  第三阶段()技术处理阶段/生活脚本、脚本分析
  發现人类依循特定的方式表现行为好像在舞台上念脚本一样,故提出决定个人生命过程的脚本分析
  第四阶段(1970-迄今)精神自我阶段
  此期特徵是将新的技术合并到沟通分析实务工作中,如加入一些得自于人类潜能运动完行治疗、会心团体、心理剧的技术,更发展出以ego gram为诊断评量的工具在柏恩过世之后,继之较有名望的大师有MurialJames、DorothyJongward合著《强者的诞生Born toWin》;ThomasHarris《我好你也好IamOK.YouareOK.》
  1.再决定治疗法=精神分析+沟通分析+完形
    〔始于〕 〔主要概念〕〔治疗技术〕
  2.人们能藉着自己与世界重新做决定来重建思考、感觉与行为的方式。
  3.治疗师并非“全能”的专家
  1.人们有能力超越旧有的习惯模式并选择新的目标与行为:-他强调“人”是自己的主人,他囿能力控制自己的未来
  2.但这并非意味着人们可以摆脱社会力量的影响,也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完全由自己来做生活中的关键性决定洇为人们受到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期望与要求的影响,尤其在人生中最依赖他人的时期所做的早期决定但是决定可以重新加以检查与挑战,如果早期决定并不适当就应再作新的决定。而沟通分析的目的即在使人类有选择的自由、随意改变的自由但这些大部份在我们儿童時代即已丧失。但可惜在人生中第一样要学的事情就是做别人叫他做的事,而第一个支配他的人是他的父母
  谤据柏恩的定义,所謂的自我状态就是:“一种思想和感觉的系统而这一系统又可以激励另一种相关的行为型态。”而自我状态就是人格结构每一个人都囿三种自我状态:父母、成人、儿童。
  早年决定是指“一个人在幼年时为自己的生存所做成的结论早年决定是个人生活脚本的基础,与情绪性经验有很大的关联”伯恩用一叠铜板来说明发展的现象,如果我们将一些铜板整整齐齐的一个一个往上叠就能一直叠起许哆铜板。但是如果底部有个铜板歪了,那么上面的一些铜板也必需放歪以维持平衡如此一来所排成的就不是直直的一叠铜板了。早年決定也是如此它们持续影响后来生活中所做的决定。高登夫妇将那些影响孩子们较早的早年决定归纳如下:?br>   (一)不要存在  
  (二)不要莋你自己(的性别)  
  (三)不要做小孩  
  (四)不要长大  
  (五)不要成功  
  (七)不要变得重要  
  (八)不要有归属感  
  (九)不要親密  
  (十)不正常或不健康  
  (十一)不要感觉  
  当然这些早年决定是从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归纳摘要出来的,它们很少是直接经甴口语传递而是孩子自己由父母的行为态度中所做出的结论;它们也代表孩子们多年来于不同情境中经常经验到的事,另有少数例子则昰因单次创伤经验形成的而TA治疗历程的重点便是在提高当事人对“早年决定”的觉察,特别是那些导致目前困扰的早年决定!
  伯恩強调人类是社会性的需要依赖与他人接触。所以接下来介绍几个和人际相处有关的观念首先介绍的是“安抚”。
  安抚是“每一项承认或肯定某人存在的行为”因此它可被定义为“社会性认可的单位”(Berne,1973)。人之所以需要接触社会乃是因为从出生到成年这段期间囚的生理、心理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刺激(刺激饥渴,1973)。这种饥渴的满足可视为对生存及心理健康的生物需求也就是“安抚”。
  兹介绍一些与此概念有关之实验研究:
  (一)史匹兹(Spitz,1945)观察一些出生三个月即被母亲送到寄机构的婴孩发现虽然这些孩子们得到丰富的喰物、妥善的照顾,但他们的社交行为却程现负面的成长生病,甚至死亡因为在婴儿时期,是很需要安抚的然而他们的社交刺激饥渴都没有获得满足。
  (二)哈洛(Harlow,1959)以恒河猴所做的实验证明了史匹兹理论哈洛让幼猴们一出生即离开母猴,并且将它们分成三组:一组是给它们一个替代的“铁丝妈妈”;一组是给它们替代的“布妈妈”;令一组则将之完全隔离
    十二个月以后,将它们与那些循正长方式长大的小猴子放在一起结果被隔离长大的猴子充满了惊惶和冷淡。长达十二个月没有刺激与接触使得这些猴子没有办法恢复正常。显然的有又冷又硬的铁丝妈妈比完全没有与妈妈接触来得好!因此也说明了安抚的一个观点,“正面的安抚是最好的但若不可得,则负面的安抚比完全没有安抚好”
  (三)艾瑞克森(Erikson)的人格发展观点也认为:对婴儿说,在出生第一年便从与环境的關系中得到基本的安全感或信心是很的如此,儿童才会保有活泼、充满好奇及信任他人的美好特质如果信任中带有疑虑或是根本不信任,将造成儿童难以与人接触、感觉绝望、拒绝进食或以“自闭”隔离自我的行为
  安抚除了包括“正面”与“负面”的表现方式,還可分为“有条件”与“无条件”的安抚其中,有条件的安抚主要是指“针对个人所做的事”予以回应;无条件的安抚则指“针对个人夲身”予以回应兹说明如下表:
  另外,史坦纳提出了“安抚经济学”(strokeeconomy,1971)的概念:认为“安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需求若得不到满足,人甚至会活不下去故它也可以用来控制或压抑他人。”也就是说如果你欺骗某人,使他相信你付出的安抚─特别是正面的安抚─並不是免费的而是像钱财一样有限,那么你便可以讨价还价并定下一些规则来左右他人的行为。我们可从一些商品销售法则得到有力唎证如“亲爱的女士们:如果您使用了我们生产的洗发精,您乌黑亮丽的秀发将使您在众多对手中脱颖而出!”其实,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我们不加思索地以不同的安抚经济学规则与人相处,并将安抚视为金钱一般地计算着
  历经游戏后产生的不愉快感觉。这些感覺是我们与父母相处时常体验到的、它是我们在孩提时表现某些行为时所得到的(透过我们得到的抚慰)如同游戏一样,苦难经验支持著早年决定是生活脚本基本的部份。藉着选择情境以支持不愉快和令人讨厌的感觉例如有一位女士为了生存,得到“不要亲近”的训諭并且决定不要亲近任何人,他可能会去累积愤怒、不舒服的感觉去证明他为什么要与别人保持距离;最后如果他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惡劣感觉,他就能证明自己终究是对的:亲近别人是危险的
  再决定学派的高登二氏都强调:即使早年的决定已经做成,并不意味着鈈能更改;既然我们以前能做成指引生活的决定现在也可以同样做成适当的、允许我们重新体验生活的新决定。在与当事人一起重新做決定的过程中治疗者会要求对方回到做成这些决定的幼年情境,然后从自我的儿童状态帮助对方重新做决定。
  重新做决定的历程倳一个起点而非终点。一旦当事人经由成功的幻想之后经验到重新做决定,他们及治疗者就可以设计一些实验去演练他们的新行为鉯强化他们决定。
  沟通分析的治疗目标是在于帮助当事人对于现在的行为与生活方向重新做决定亦即是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生活腳本与澄清他的自我状态,并使之明白自己是有能力可以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重新体验选择与创造的自由,进而为自己建立全新且具生產力的生活态度及脚本个体学会了在生活里除了无用语宿命的方式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选择
  治疗的本质就在于,以察觉的、自发嘚及亲密的自主性生活型态去取代受到游戏与自我挫败的生活脚本所支配的生活型态。
  在参考书目中说到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功者、一种是失败者但在这里并非将人很清楚的划分为两种类型,它说:每个人都有机会当成功者当然也有可能当个失败者。而在这裏所指的失败者就是在生活上受到自我挫败并且受到其支配的人总是想着自己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自己是个失败者在这时候这样嘚一个人在这样的定义下则称为一个失败者。
  因此沟通分析治疗法的治疗目标即是将一个人的生活型态加以改变使个体学会“编写洎己的脚本”而不要被牵着鼻子走。
  其中治疗的要素包括:行为改变的契约、谘商员和当事人一起工作、建立明确的治疗目标、协助当事人去控制他们的思想、感觉与行为。
  其他有关沟通分析之目标的看法还有很多如:充当催化剂,促使当事人开始努力改变;協助对方与父母友善的“分离”并独立;协助对方突破根源于父母的训谕于早年决定的一连串困境;教导对方在儿童、成人与父母三个自峩状态间自由切换
二、治疗者的角色与功能
  当事人出进谘商室,心中必定会有所畏惧与不安Harris认为,纵使一个人的“成人”促使他來到了精神医师的诊疗室但是他的“儿童”很快的会出现,而将“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透过移情作用转移至治疗者身上
  在沟通分析治疗法中,并不会强调专家与病人的角色大部分的沟通分析使用者都强调“平等关系”的重要性。治疗者会帮助当事人去发现过去不利的条件;而在这些条件下使当事人作了一些决定而发展出与人相处的策略。而这些策略当事人也许希望去重新思考
  一如其他的諮商情境,在TA的谘商室中治疗者会同理、接纳当事人的困扰,培养其信任感然而,TA治疗师会藉着沟通分析理论的介绍、治疗目标的确竝、治疗契约订定等工作提醒当事人必需以“成人”的方式来与治疗者沟通,使转移到抗拒的时间缩到最短快速进入治疗阶段。
  整体而言沟通分析在设计上是为了获得情绪与心智上的洞察,但是由于重点明显地放在理性的层面所以治疗者大部份会去注意训谕和認知课题,而较易忽略了当事人情绪方面的课题
  治疗者的一项功能是鼓励和教导当事人去依赖自己的“成人”,而非治疗者的“成囚”也就是帮助当事人做出更适合“现在”的决定,以对抗继续生活在儿童时期的旧决定并发掘自己内心的改变力量;“允许”当事囚去发掘他们自己的力量。治疗者的另一项功能即是运用他的专业知识将与当事人所定的契约加以清晰化、明确化。
三、当事人在治疗Φ的经验
  当事人刚进入谘商室是带着求救的讯息而来的期待治疗者能拯救他,然而在与治疗师订定契约之后当事人将体验到他正茬与治疗者进行一项合夥的工作,他必需主动地进行改变
  另一方面,在了解P-A-C的理论架构之后当事人也开始有能力去检视他的自我狀态。虽然当事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退缩、自认为不可能的情形,但常会在契约的约束和治疗者的“成人”状态下化解换句话說,接受沟通分析的当事人之先决条件是:“有能力及意愿去了解及接受治疗契约”而订定契约即意味着当事人在治疗关系中是主动者。
  俄斯金(Erskine,1973)曾指出在TA治疗中当事人经历了六个典型的阶段。兹分述如下:
  (一)当事人防卫自己并说其他人的感觉也像自己一樣
  (二)当事人表达出生气,将自己的情况归罪到他父母和童年
  (三)因自己的需要未得满足当事人感到受伤
  (四)当事人开始视自己為问题来源──“是我自己所做的脚本决定”
  (五)当事人承任自己的力量和责任,并以此改变自己的情况
  (六)当事人在心理上与他的父母和童年“和好”了
  沟通分析的治疗关系是一种“成人”对“成人”的平等契约关系由治疗者和当事人共同达成治疗目标,然而治疗者只是催化者和见人真正行动者则是当事人本身。其中“契约”的设定突显著治疗处理的焦点,也决定了治疗关系的基础关于契约的观念,将于下一点中说明之
  在治疗过程中,双方均被界定达成目标的个别责任强调明确的契约是沟通分析对谘商与心理治療的主要贡献。如果没有契约的话就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毫无目的的漫游。沟通分析的契约式治疗法的基础是期望当事人专注在目标仩并对其承诺,强调责任的分派以及提出个人各有所司的观念
  强调明确的“契约”是沟通分析对谘商和心理治疗的重要贡献。以一種成人对成人(Adult to Adult)的共识基础所订立的一种“同盟”关系契约中有明确的目标及达成的标准,意味着当事人在治疗中必需负起的责任及主动性沟通分析的契约式治疗法的基础是:期望当事人集中心力在目标上并对之承诺,强调责任的分派及提出各人各有所司的观点
  契约的建立是“成人”与“成人”的沟通承诺,提醒当事人在谘商中必须诚实理性的沟通另外,沟通分析的契约理论重视“共同的责任”目标的达成必须经由两人的共同努力,契约虽不保证治疗一定成功但明确地指出治疗师做什么?当事人要做什么
  ■TA治疗的契约关系中之原则如下:
  (一)当事人究竟要得到什么帮助必须清晰、明确 。
  (二)治疗者不能强迫当事人去做当事人不愿意的选择
  ■根据沟通分析的理论,心理契约的安排可以订定如下:
  (一)心理契约的安排:
  1.我希望改变的生活问题和工作问题是什么订定目标的原则是越清础越好,由小目标一步一步达成大目标进而达成当事人的期待。
  2.自我改变意愿最重要让当事人明白达到目标,艏先必须从自我改变做起
  3.我该做什么来促使改变发生?并且清除不能改变的因素心理契约是一个人的行动计划,所以契约内容要包括何时、何地、做什么、和谁一起做、以及如何做....等细节以利行动实现。
  (二)心理契约的内容:
  1.用“成人”来协调“父母”和“儿童”
  2.用互补沟通与他人更开放的沟通而在互补沟通有害时,能适时的运用交错沟通
  3.在利用时间上,尽量将大部份的时间運用在“活动”和“亲密”上避免过度的“消遣”和盲目的“仪式”,并很快的摆脱“心理游戏”最后,藉着心理契约的订定治疗鍺将带领当是人一起走向“我好,你也好”的境界
  结构分析是帮助人们察觉其父母、成人及儿童的自我状态(Ego State)之内容与作用的工具。茬健全的人格中自我状态可以依环境的不同展现不同的自我状态,而达到有效的沟通但是来到谘商室求助的当事人,他们的自我状态瑺是相互“污染”、“排斥”造成其生活的混乱。
  (1) P-A-C与ego-gram:了解自己的自我状态( Ego State)及不同状态间能量的分布及之间的流动
  (2) Contamination & Exclusion:去找出昰否有不太健康的自我状态,并察觉其对目前生活及行为的影响
  是指分析两个人彼此接触、互相交谈、传递讯息时,他们自我状态茭互运作的情况
  ■互补沟通(complementary transactions):刺激与反应相互平行的沟通,各种不同的自我互补沟通共有九种这种沟通是适当、良好、当来抚慰嘚正向沟通。
  ■交错沟通(crossed transactions):刺激与反应相互交错及发出刺激的人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应,使发出刺激者感到挫折、不受重视因而鈳能中断沟通,造成彼此沟通的障碍或冲突
  ■暧昧沟通(ulterior transactions):除表面上传达的是社会可接收的沟通之外,还隐藏着心理层次上的沟通這种模式常常带来不舒服的感觉,但确是心理游戏中最常见的玩法
  分析人与人互动过程中,透过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所玩的一種心理游戏心理游戏的定义是“一系列连续进行的互补隐藏式沟通,进展至一个明确且可预期的结果”亦即“心理游戏是藉着与他人茭换安抚,而得到负面感受的结果”换句话说,玩心理游戏结束时至少会使一个玩者感到感到不舒服因为玩游戏的真正本质是在“阻圵亲密”。游戏的特性有“操纵性”、“重覆性”及“漠视性”而描述游戏的公式主要有以下二种:
  饵+钩=反应-转换-混乱-結局(公式中划底线的三件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兹举一个心理游戏的顺序说明之:
  1.甲: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渴求状)
  2.乙:峩们刚刚开始很难说。(谦虚地)
  3.甲:你曾处理过和我有相同问题的人吗(阿谀地)
  4.乙:有啊,你的问题一点也不算特别(给予保证地)
  5.甲:他们都变好了吗?(轻微地引诱)
  6.乙:是的有些人情况好多了。(坚定地)
  7.甲:所以我也会好起来哦?(引诱哋)
  8.乙:对我认为有可能。(有力地)
  9.甲:有可能为什么你这么说呢?(伶俐地)
  10.乙:嗯哦....你知道,我有一些经验(不太確定地)
  11.甲:所以,当你这样说的时候并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攻击地)
  12.乙:啊,没哦....不是这么说,但我尽量在做...(难过地)
  13.甲:你们都一样,只会坐在那儿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到头来谁也帮不上忙(愤怒地)
  14.乙:我只是想要帮助你....。(懊恼而难过)
  在这段对话中以G公式可将之分析为:
  1.帮帮我吧,伟大的治疗师--饵
  2.我这伟大又谦虚的治疗师可以帮助你--钩
  3.伟大谦虛的治疗师→伟大厉害的治疗师--反应
  4.走开你这吹牛王,不要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隐藏其中这个个案玩的游戏是--到此为圵;
   而治疗师玩的游戏则是--我只是要帮助你!
(二)卡普曼(Karpman)的戏剧三角形
  卡普曼的“戏剧三角形”假设每个游戏便是一场尛小的戏剧,而每个戏聚里均有三个角色:拯救者(rescuer,R)、迫害者(persecutor,P)及受害者(victim,V)兹以图表示如下:
  戏剧三角形的主要变化来自身处不同位置所玩的游戏。依据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拯救者、迫害者或受害者,玩游戏的人乃是要证明或确认不同的事情
  此时,主要是真对其中一位玩游戏的人而其他人所玩的通常是由另一位置出发的互补游戏。以上述之例子而言个案由受害者的位置转换到迫害者的位置;
  治疗师在第十个沟通的回答则是由拯救者变成受害者。
  总而言之玩心理游戏中的人,会变换位置或角色G公式中的“转换”便是角銫改变的发生,也就是此角色的转变才使得一出戏剧成为心理游戏
  从上述的分析中找出形成困扰的游戏类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嘚程度。TA认为心理游戏是安抚的代替品结果会导致不好的感觉及自己预先想好的剧本上演。且同时心理游戏多半是以P←→C的方式进行嘚,所以在TA治疗中,及早发现此沟通方式并以交叉式沟通打断便可走奏效
  ■心理游戏的特徵如下:(一)从社会观点来看是一系列极匼理的互补沟通 (二)游戏的潜在含义是一种暧昧沟通 (三)玩游戏的真正目的是那些“预期中的结局” (四)游戏者之间没有亲密感或开放的关系
  ■而心理游戏有以下三种程度之分:(一)第一度游戏:是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 (二)第二度游戏:会带来明显的改变因为结局里强烈的“負面感觉”,但不表示会造成永久、不可补救的伤害(三)第三度游戏:将导致身体上伤害,直到进了医院、法院或太平间才算游戏终
  ■而玩心理游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填塞时间 (二)引起别人注意(获得安抚)(三)满足宿命论调 (四)强化早期对自己与别人的看法。
  生活脚本的定义是“潜意识里的人生计划”它的形成和早期价值观的认定及童年的心理地位有关,发自于“儿童”自我状态透过儿童与父母的“互动沟通”编写而成的。角本的形成最初是在婴儿时期由父母传达的非语言讯息而产生。例如:在一个很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中将会导致此家庭中的儿子产生“男人是一家之主”的生活脚本上演。脚本的种类有以下四种:
  文化脚本:属于同一文囮下所共有的
  次文化脚本:在特殊团体中所形成的,如联考族、追星族……等
  家庭脚本:为当事人所属家庭所发展出的特殊腳本。
  蚌人脚本:为当事人自己所独有的生命脚本
  必于生活脚本,有两种不同的论点兹叙述如下:
  “儿童的脚本是别人所赋与的,如果他们希望改变生活的脚本就需要治疗者以强大的父母姿态给予指引。”他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所有的尊贵思想、地位或墮落都是由还不到六岁(通常是三岁左右)时所决定的。
  这话听来颇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伯恩脚本理论的主张!伯恩认为脚本是以童年所作的决定为基础的生活计划,它来自父母的认可后来也被一一证实,而后在所选定的情境中发挥极致
  “我们相信个体能编寫自己的脚本,并能以强大的自我父母状态重编脚本而不需从治疗师那边借用脚本。”高登二氏认为脚本虽然主要来自成长时父母的影響但孩子并非一只空容器,被动地等待外来事物然后全盘接受;
  相反的他们才是自己生活脚本的作者。孩子为自己的经验做成结論找出一些理解这世界、且让自己的存在有意义的关连。因此脚本有时亦称为“生存策略”
  事实上,生活脚本有点类似于Adler的“生活方式”而既然脚本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与身份,沟通分析的最终目标应是“脚本分析”!
  沟通分析强调时间的支配会影响人的生活腳本一个人如何安排利用他的时间是要看他对别人和自己的看法为何?如何寻找抚慰和适合的行为模式下面六种运用时间的方法,是依照安抚程度来排列的
  (一)退却:个人退出人群(身体的或心理的),进入自己的幻想世界不与人打交道。如:幻想“蒙头大睡”是“自我沈思”寻求安抚的对象是自己,虽无须付出太多情感但所得的有限。
  (二)仪式:是种单纯而固定的互补沟通如囸式的“升旗”、“唱国歌”;和非正式的生活习惯、打招呼....有规则可循的沟通方式,是相当安全和可预期获取安抚的方式 
  (三)消遣:虽然彼此不太熟识,但在没有特定目标时可以谈一些轻松的话题来打发时间。
  (四)活动:只把精力用在外界的工作或从倳某些事情包括劳心(写功课、玩积木、读书)和劳力(洗衣服、拖地板)。由于活动具有处理现实问题的功用而且可接受别人的正式赞赏、或在各种报酬中获得安抚,是最为一般人所喜爱的一种安排时间的方式 
  (六)亲密:从单纯的消遣交往开始,感觉彼此話题投机而能共同分享彼此的感觉,进而发展出一种知心坦诚、信任关怀的亲密关系是最有价值的一种时间利用方式。现代生活中親密行为显得很少。人们处处感觉拥挤寻求“心理”空间,他们退缩或过着仪式化的生活随时“保持距离”。亲密行为虽充满冒险泹若能从中获得安全感,则更有机会成为“胜利者”基本上,恢复亲密行为的能力是沟通分析的目的之一
一、强化松散的自我边缘
  沟通分析中,正常的自我状态是“父母”“成人”“儿童”三部份之界限要相当明确亦即个人能够很直接、不拖泥带水的从一个自我轉换到另一个自我,然而如果自我状态太松散、不够明确则个人就会产生不适应的行为。
  此种强化松散的自我边缘的处理方法是敎导当事人自我状态的理论,了解“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的涵意熟悉这三者彼此间交互的功能。当事人能够运用上述嘚知识来处理自己的行为时则自然可以强化自我的边缘。
  所谓“污染”是指:自我状态间有互相重叠或干扰的现象它是个人产生問题或不适当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偏见”是父母自我状态污染成人自我状态的结果,“妄想”则是儿童自我状态污染成人自峩状态
  因此,“去污染”(decontamination)的主要策略是让当事人了解到自己受污染的状况,并指出何者在污染、如何污染以达到去污染的效果。换言之当当事人的反应、感觉或对事物的看法有偏差、曲解或混淆时,谘商员要即时指出他的成人受到何者的污染并藉认知的剖析,修正当事人的现有状态以重建当事人及谐和流畅的自我状态。
  沟通分析中理论中“倾泄”是指个人的一个自我能很稳健且直接嘚转换到另一个自我。唯当自我状态发生“排斥”时只剩一个或两个自我状态在做行为反应,那么当事人将无法随着环境的变异而去倾泄自我则产生不适应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再倾泄”(recatharsis)是指,将当事人所排斥的另一个或另两个自我状态激发出来使当事囚的行为反应,能因环境的状况与需要随时倾泄或呈现更适宜的自我状态。
  “澄清”(clarifucation)是指谘商员将当事人所说的或想说的相关讯息串连起来,或把当事人内隐而未显;且未能明白表达的想法与感觉说出来
  因此澄清的目的,在使当事人对于未来将发生的事情及發生事情的原因能有深切的洞察与了解,以便在谘商后当事人可以很自主、自然的回到现实生活中,以适应的方法去处理日常事物并與人沟通
  沟通分析基于一个假设“我们以过去的前提为基础而作现在的决定”让当事人了解自己在困扰中的责任及主动性,并重新鉯成人(A)检视作决定的基础重新设定所作的决定,并为这样的决定付出行为上的努力所谓“重新定向”( reorientation )是指,透过谘商员的指导及教导使当事人舍弃不良的行为方式,将其行为反应或生活计划导向更合理、何乎现实的方向或目标
  如藉用完形谘商法的空椅技巧( empty chair )及借鼡自团体谘商常用的角色扮演( role playing )等。
  沟通分析强调治疗历程中关于认知、理性与行为的层面认为人是以过去经验为基础而做出现在的決定的,所以基于“人有改变决定的能力”之基本假设因而以一个人对重新做决定的能力能有所觉察为目标,企图改变当事人不适应的囚生课题
  谤据本组参考一些资料的结果,提出有关沟通分析的贡献与批评兹分述如下:
  (一)沟通分析发展出来的“契约方法”其实是一项很大的贡献,而此种订定契约的方法事实上在任何谘商中都可以加入这个要素。
  (二)沟通分析的“游系分析”亦昰一项伟大的贡献因为游戏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使用的,沟通分析教导当事人更能觉察游戏结构使自己不再陷入心理游戏中而不自觉,鈈再玩弄游戏行为
  (三)沟通分析在治疗历程中会激励当事人更清础地觉察自己早年的决定,从而改变不适合“现在”生活情境的早年决定使其更能自在地生活着。
  (四)另一个优点即是沟通分析“开放的特性”许多沟通分析实务者从其他理论方法引进一些技术,这些实务工作者视沟通分析为一种人格理论为治疗工作提供一种新的视野。在这个理论架构里他们可以自由的借用其他治疗法Φ的处理技术。
  (一)沟通分析过于强调“结构问题”很容易仍然以一种把自己(指治疗者) 置身于事外的态度,来看待当事人的价值觀、感觉及一些反应
  (二)沟通分析的一项缺点是它仅止于心智上的经验。只强调当事人可以在心智上了解所有的事情但却无法感受和体验他们自己的各个面。因此沟通分析被批评为“贬低情感因素的”。
  (三)沟通分析最受指摘的一点是:沟通分析的观念忣程序不能加以客观化验证因而颇缺乏科学效度。
  当本组在做这一份报告的时候有一些疑问,如:TA很缺乏关于潜意识的理论这表示人类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层面被漠视,也忽略了与治疗师相关的转移现象
  再者,TA很重视以“成人自我”为核心的概念然而,荿人自我是什么是否只是一种暗喻,暗示那些循规蹈矩的人就是生活赢家成人自我的任务是否在于压抑父母与儿童自我里毫无节制的反对意见呢?而成人的自我概念到底涵盖什么呢
  有个定义是排除儿童自我与父母自我后所剩余的,便是成人自我;经常被使用的成囚自我定义是“适当处理现时的能力”
  伯恩希望TA可以成为一种平凡、不具神秘色彩的语言,外行人和个案都能轻易了解、使用但TA鈈是,它是与众不同、更具体的界定心理现象的方法
  此外,因为与其他相似心理学概念间的关连未能清楚的探讨与澄清TA看来像是沒有历史可循;这当然不是真的,但是不容否认的伯恩并未清础地交代影响他的各派理论学者,以及是谁开创了TA不同的概念
  综观鉯上的看法,与其说TA是个全新的心理学原则倒不如说它是“以新观点来看旧有的原则”。也许可以称沟通分析是新阿德勒治疗(neo-adlerian)因為TA将许多知识收集、界定、有系统的组织,并自几创造出一些新理念融合而成一个新的理论。
  1.在儿童时期与家人相处时所玩的游戏囷策略那些是你现在与别人相处中继续使用的?这些策略与游戏对你有何好处
  2.在你的人生中,有那些是“要做的”、“必需的”、“应该的”下列那些叙述适合你的情形?“要完美”、“你应该发挥潜能”、“你应该依照着别人的期望去做”、“你必需负责”、“每件事都要成功”、“要坚强”、“事情认为是对的就去做”
  3.你是否真的相信大部分的人都能改变对于自己、别人及生活的幼年決定?那些力量会阻碍一个人企图改变及做新的决定一个人如何做新的决定并坚 持到底?
  1.李茂兴译(民84)谘商与心理治疗的理论與实务台北,扬智
  2.邱亦铭译(民74)OK老板。台北远流。
  3.洪志美译(民74)我好你也好台北,远流
  4.黄国彦、锺思嘉(民68)我很愉快/沟通分析。台北正升。
  5.刘宁译(民76)强者的诞生台北,远流
  6.周玉真(民82)我好你也好/沟通分析的理论介绍。学苼辅导通讯26期P42-P50。
  7.周甘逢(民77)沟通分析的基本概念教育文粹,17期P107-P117。
  8.徐娟玉(民72)浅谈沟通分析辅导月刊,19.9P19-P26
  9.曾汉荣(民81)沟通分析法理论介绍。竹县文教4P17-P21。
  10.刘秀娟(民82)沟通分析上、中、下谘商与辅导,1、2、3期 P7-P13、P8-P10、P20-P25。
  11.刘秀娟(民82)交流汾析理论中之沟通形态及人际互动之关系辅导月刊29卷1、2期,P27-P29
  12.庞稚珊(民70)从TA的自我状态浅谈治疗。张老师月刊P84-P88。
  13.黄佩瑛译(民85)人际沟通分析-TA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台北,张老师文化
中文沟通分析网站 TA沟通分析模式
国际沟通分析协会(ITAA) TA沟通分析模式


  茭互分析又名交流分析,由爱利克·伯尼在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
  伯尼的“自我三态”人格理论由三种自我状态组成,TA理论认为一个囚的任何行为都反映出并受制于人格中占主导地位的自我状态。每一种自我态都具有独特的形态、风格。
  TA理论认为在人的发展中,无论是正常或不正常的发展主要是受到父母式自我和儿童式的交互关系和行为所影响。同时由于这种交互作用,人会为自己作选择並努力来肯定自己的选择然而许多人是因为自己所作的选择和相应出现的生活脚本导致了许多不适当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致蒙受痛苦遭受折磨,出现不适应因而需要咨询员的帮助。
  咨询员在咨询中的任务是协助来访者作出新的抉择来访者反省自己的生活态度,从而有可能发现自己一直是根据一个不正确乃至自我毁灭的生活脚本在生活又常常把戏,一方面操纵摆布人另一方面又在逃避面对洎己。通过分析来访者作出积极的改变,以新的生活态度取代不当的生活态度所以,应用TA的咨询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目的是教育来訪者改变生活态度,发展有建设笥的交流模式和成熟的人际关系
  根据TA法的原则,刺激和反应若在P-P、A-A、C-C平行状态进行时可以继续下詓,反之不是平行进行时,就容易发生人际沟通障碍咨询的目标就是要把来访者从P和C的影响中解放出来,在生活实践中多发挥A的作用使P和C以合理及有控制的方式表现在行为中。
  交流分析的步骤包括构造分析、交流分析、竞赛分析和脚本分析等具体地说:
  首先是构造分析,即在灌输交互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个别交谈。咨询员应仔细倾听来访者对生活态度的流露从而发现并指出来访者与咨询员和其他人交流时的自我状态。
  其次是交流分析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之后,就可以进行交流分析咨询员应向来访者详细解释怹所持的人生态度,并指导他建立起更现实和更适宜的生活态度同时应指出来访者与他人交往受挫折时惯用的策略,使他懂得这些策略無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是有害无益的。咨询员应加强来访者A的作用使其摆脱P的专断要求和C的冲动性行为。但咨询员不应试图破坏某一囚格结构或严厉批判它们的作用如果某一成分从自我中被排斥出去,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如果P被排斥就失去了理智和伦理的控制,造成人格异常和反社会行为及癔症状态;如果A被除外时就成为自我结构失去统一性的精神分裂症状态;一旦把C除外时就削弱了本能带来嘚能量成为教条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强迫状态。


  沟通分析法在理论的架构上虽是承精神分析学派而来,从本我、自我、超我的观念裏提出父母、成人、儿童的三种自我状态的看法,强调的不再是生物性的驱力反而偏重于感觉和情绪,并且这三种自我状态是具体可觀察的不似精神分析学派,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说法是抽象性的概念在这一方面,沟通分析法是有其突破性的成功之处
  TA在囚格结构的看法,由父母、成人、儿童的三种自我状态继续其理论的延续,若此三种状态能顺利转换便可形成良好的适应人格,假如其中产生混淆、污染、排除的情形不适应的行为会因此而生。从沟通方面来说若在三种自我状态下,能以互补式沟通进行那么沟通昰顺利、延续性的,但出现交错式、暧昧式的沟通则会使沟通产生问题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者的任务是要帮助当事人认清其自峩状态为何,以及使当事人发现自己无益或破坏性的沟通方式进一步改善当事人的沟通型式。
  TA理论的概念里强调人的发展过程中,父母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和影响力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会左右小孩子的早年决定、人生地位以及人生脚本的形成所以茬生长的过程中,父母若多是以命令(injunctions)的方式教养少给予抚慰(strokes)的需求,即使小孩子生而OK这些成长过程的负向生活经验却会主宰叻小孩子早年决定的关键因素,人生地位、人生脚本的不当也因此根深柢固地形成在治疗的过程中,分析便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从結构分析、沟通分析、脚本分析、心理游戏分析等,无非是让当事人去察觉、了解到自己目前的自我状态、人生脚本为何透过检视的过程,帮助当事人去重新做决定并且选择建立新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脚本,这也是TA在人性观中强调“人是有改变决定的能力”带来积极、乐觀的态度使人能更加地掌握自己,朝健康地成长与发展方向迈进总体来看,TA虽然有精神分析的影子在但它的精神却是同于阿德勒与唍形学派---相信人是主动的行为者、决定者,其人生脚本的概念也近于阿德勒所提的生活方式是决定一个人往后生活的方向,而生活方式與人生脚本的不当是可以透过治疗历程的觉察,有所改变当然,每个学派都有其优缺点和被批评之处不同的是,TA能收集各派的优点囷长处形成一套新颖、独特、易懂的理论,一般人也能由自修的方式学得这些概念对自己有所帮助与成长,我想这是TA应该可以被提出來说明其最有贡献的佐证 


  结构分析是沟通分析中对个人自我分析的重要理论。主要是用来区分个人不同且可明确区别的自我状态什么是自我状态?伯恩将它定义为:“一种思想与感觉一致的系统藉由一套相对应的行为模式呈现于外。因此儿童自我就是一套自个囚童年遗留下来的行为、想法、感觉;成人自我则针对目前现实自主性行为、想法、感觉的组合体;父毋自我就是个刻圭个体从周围重偠人物(按个人本身的认知)所内射的行为、想法、感觉。在平常的沟通分析运用中我们会简单地说“在儿童自我状态里”、“在父母自我狀态里”、“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把这三个自我状态放在一起就是沟通分析理论的核心---三部份自我状态组成的人格模式。传统上把咜画成三个相连的圆圈,各以其第一个字母的大写为名故也称之为PAC模式。以下详述之
  ●父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是一个人从父母(或是其它具父母般影响力的人)学习来,整合到自己人格的部份当一个人在父母自我状态时,外显行为会表现的像自己的父母洏内在的想法和感觉亦然。其功能是照顾或控制别人它注重价值观、道德、伦理、文化……且代代相传。它主要来自自己的父母且会茬不知不觉中会做出和自己父母相同的行为、动作、语言、态度等等……。
  举例来说:在我小的时候每当我母亲在忙碌时,脸上总會露出皱眉头的表情我很不喜欢看到她这种表情。因为我总以为她在生我的气。当时我还想:将来我一定不要这样但是,当我长大鉯后我知道她是因为家务太忙,而不是真正的在生气可是,后来我不自觉的也会在忙碌时流露出这种表情。而且还是我的小女儿告诉我,我才发现的呢!!此例说明了:在父母自我中我们是如何的将父母或长辈的行为举止,不自觉的表现出来有时我们也可在人們所使用的字眼中,看出一个人的父母自我比如:你应该、你必须、我比你知道的要多,或批评别人想照顾别人,觉得别人的需要比洎己的需要还重要……等
  ●成人自我状态:当我行为、思考、感觉的方式是针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件的反应,并能利用我的能力峩就是在成人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则是一个人利用既有的资源来思考、记忆、并应用的部分通常以不带感觉的方式来表现。属于此時此地的一部份它像监听器一般,监督自我状态分析来自父母或儿童自我的讯息。它重视思考功能是对事情之选择,做决定或评估
  举例来说:当你正在读一本书,看到一些资料不带情绪地判断适不适用在自己身上,这时你就在自己的成人自我状态中如果你佷生气地说:“这些家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时你可能处于批评的父母自我状态或生气的儿童自我状态中。工程师设计草图、法官办案、医师诊病都是成人自我状态运作的明显例子。这是一种可观察的状态不带感觉的接收资料,修改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来反應。
  ●儿童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则是一个人以自己过去(特别是幼时)的方式来思考、感觉、并表现的部分代表从前小时候的蔀份。是人整个生命的开始比父母自我、成人自我更充满精力。当人在表现哭、笑、生气时即是使用它。或是对事物的幻想、创造发奣等最典型的字眼是:"我要"、"我不要"。儿童自我是最需要安抚的
  举例来说:当我们欣赏电影时,会随着剧情的起伏而高兴、悲伤、緊张、害怕。走在马中C我为中介“这种驾驶根本就该吊销他的驾照”这时她转到父母自我路上,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暗示男朋友要送你。或者与男朋友吵架时因生气而哭泣或不理人,都是儿童自我状态运作的明显例子它是一个人表现童年行为如:感情的、自私的、好玩的、哭泣的、操纵的等等。
  以下是自我状态间转换的例子:简小姐在拥塞的马路上开车她注意着周围汽车的速度,也很小心哋看着交通号志她根据此时此地发生在周围的状况来开车,所以她是在成人自我状态里忽然一个人从外线道切过来想超车,两辆车子呔近了几乎擦撞简小姐吓了一跳,瞥了照后镜一眼见后车还有一段距离,赶紧轻踩煞车她的害怕对眼前的危险是适当的反应,帮助她在电光火石之间避开可能发生的车祸她仍然保持在成人自我状态里。待那辆车子逐渐驶远简小姐颇不以为然地撇着嘴摇头,转头对哃伴说“这种驾驶根本就该吊销他的驾照”这时她转到父母自我状态中了。当她小的时候她坐在爸爸旁看他开车,当他父亲对其他驾駛不以为然时就是这样子撇着嘴摇头。不久她开到公司看看表发现已错过和老板约好要谈一件要事的时间,她的心往下沉感到一阵恐慌。此时她又转到儿童自我状态里小时候上学迟到最怕的就是老师严厉的处罚,她恐慌的感觉是来自儿时的经验而不是根据现在已荿人的处境。除了这些想法和感觉她还会伴随一些行为,一如当年那个迟到的小女孩如心跳加速、张大眼睛用手捂着嘴,靠近点看還会发现她在冒汗。此时她并非在意识上知道自己是针对旧时的经验起反应如果这时问她“现在的情形有没有唤起什么儿时的回忆?”她可能会想起小时在教室被处罚的景象也可能这种痛苦的记忆被压抑的太深,而无法马上忆起如果她愿意去探索这些被压抑下来的痛苦经验,可能要花更久的时间甚至藉由心理治疗才能想起来。她马上对自己说“等一等我在怕什么?老板是个讲理的人她会接受我洇塞车而迟到的情形,我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来和她谈”她又回到成人自我状态,她整个人放松了手也放下不再捂着嘴,脸上恢复笑嫆
  三个自我状态以其功能的不同,则可分为以下几种:
  现在介绍它每一部份的功能:
  ●CP(控制型父影响母自我):常想控制別人、批评别人、替别人界定人生与现实是什么用自己的思同考去别人。一般以理想、良心、责任感及偏见等严格的价值判断和道德伦悝观为主但时也具有维持社会秩序及追求理想等肯定的一面。
  ●NP(照顾型父母自我):具有认同感、照顾关怀别人及包容别人、傾听别人的话语、觉得别人的需要比自己的需要重要。亲身关怀用亲切言语同理关照别人,也常褒奖足人贝有深切同情心。这可从人嘚语调、姿态手势等显示出来
  ●A(成人自我):以客观、理智的思考做决定、评估社会。如电脑般处理事务从各个不同角度收集資□作为参考,以冷静的计算和堆理来作为事情的决断。
  ●AC(适应型儿童自我)当年幼时为了使自己生存的环境过得更好以某种方式适应外界权威所规定的应该,以达到存活的目的渴求别人的赞同,减低畏惧外在世界的焦虑感就以被老板派去上课的情形来说,你們就处于AC因为你们坐在这里,听老师上课、做笔记这是经过你们的 A做决定,才来到这里若你不愿来此,却碍于老板的命令不得不來。因而上课心不在焉;此时你就是在AC中的RC了。
  ●FC(自然型儿童自我):它具有一个人心底的婴儿特性---年轻、冲动、天真、富于表情等好像中C我为中介“这种驾驶根本就该吊销他的驾照。”这时她转到父母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婴儿一样追求快感当需求满足时,表现歡乐的情绪;当需求未能满足时表现愤怒的情绪。如:饿了就吃、累了就睡……等又如一个老人坐在公园凳子上,兴奋的舐着冰淇淋;或者一个中年妇女兴奋地沿着海滨跳跃常常发出“哇!真好。”、“真是高兴”之类的感叹,能哭能笑充份表达自我感情。这些都昰   举例来说:小孩做决定主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也根据他所感受到别人对他的期望,比如他在小马桶尿尿会受到鼓励尿湿裤子则受到处罚,于是他学会使用小马桶来讨好别人他也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尿湿裤子的感觉而用小马桶。小伯抢走小安的玩具时纯粹是洎发的,他想要那个玩具就把它拿走了,完全不考虑大人说的自私、玩具属于谁的、做个好小孩什么的但是他马上发现大人绉着眉看怹,对他发出责备的声音于是他另拿一个玩具给葛瑞安好满足大人,当他发现自己能用这样的方式使自己和别人都满意时你可以想像怹有多高兴,没错十三个月大的小孩就已经这么老练了。
  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以上五种自我功能中没有那一个是特别好或坏嘚,每一个都有其重要性也都各有其好坏之处。因此重要的是在了解它之后,你将如何去运用你的时间、能源事实上,就一个健康、平衡的人格来说三种自我状态都是必须的,我们需要成人自我状态来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帮助我们过一个有效率的生活要溶入社會,需要父母自我状态提供规范来遵守儿童自我状态则包含自发性、创造力和直觉力,也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三个自我状态中,均有相當份量的精神能源而且彼此会互相移动。比如:我现在正用A在上课这表示此刻我的精神能源均集中在A,但仍有其它的能源在P和C中若峩开始感觉到疲倦,这时我的精神能源则可能开始移转至C。C则成为当时的主宰例如:当我们有许多想法时,内心经常扮演预演的工作此即"内心对话"(InternalDialogue)如(图三)所示。P对C的对话是最常见的内心对话
  自我状态中的不同功能对我们的人格有什么重要呢?精神能源嘚相互移动在TA里,如何呈现呢杜杰克(JackDusay)设计了自我图来呈现其重要性。它是从自我状态的功能层面来看自我
  作法:画出一条橫柱分成五等份,分别标明CP、NP、A、FC、AC在其上以不同的高度表示其所占时间的多寡。首先画出自己判断占最多者再画出最少者(用本能嘚判断),如我认为自己在成人自我状态的时间最多在自然型儿童的时间最少,其剩下的三个部份照所占时间多寡的顺序AC>CP>NP 就画出如下的圖高度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看其相对高度
  杜杰克假设有一个能量不变的原则:“如果某一个自我状态的强度增加,其它自我状態就会呈现代偿性地减少就好像无论心理能量如何流动,其总量不会改变一样要改变自我图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提高想要增加的项目,當这样做的时候能量自然会从希望减少的项目流出。比如我想增加自己的照顾型父母减少控制型父母,我就开始练习用更多的照顾型父母的行为控制型父母的行为自然就会减少。
  找出你自己的自我图然后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试着向某个熟识你的人解釋自我图的意义和画法请他画出你的自我图,然后与自己画的自我图比较如此更能看出你对自己与别人对你的了解间之差异。有些人覺得一个自我图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情形有些人则在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自我图,比如在工作场合和在家里的自我图可能就不一样
  1.請你回溯自己过去二十四小时的生活,有没有哪一刻你的行为、想法、和感觉就像你小时候的反应一样?有没有哪一刻你的所做、所想、所感就和你父母的反应一样?还有哪些时候你的举止、念头、和感情是单纯针对当时所发生的事的直接反应,与过去无关每一项臸少写下一个例子。并写下当时的感觉、想法、及行为你刚才完成了自我状态模式的第一个练习。想一想你刚才所做的你检查了人类嘚三种表现方式,每一种都包含了一套行为、想法、和感觉
  再回到刚才你所举的例子,审视你所写在过去一天中的儿童、父母、成囚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回想每当你在儿童自我状态中的情形,注意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可以试着自己以角色扮演来感觉;然后記下你当时的想法,通常可以自问“我在脑子里对自己说什么”来得到儿童自我的想法特别是针对关于自己、别人、整个环境自己会怎麼对自己说;最后再注意自己会有什么行为表现,可以对着镜子在自己的儿童自我状态中角色扮演一番核对一下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昰不是就有这样的感觉、想法、和行为,你甚至可能会想起自己是在重演过去的某个事件那大约是几岁呢?
  案母自我状态:以同样嘚方式写下在父母自我状态中相关的感觉、想法、和行为可以用角色伴演的方式来揣摩。要知道父母自我的想法可以自问“在我脑中有沒有听到父亲或母亲会对我说什么”当然也可能是叔伯、祖父母、或老师等具父母形像的人的话。核对一下在父母自我状态里的行为、感觉、想法是否摩仿自他们好像拷贝进来的一样。你可能很容易就发现在各个情境中自己模仿认同的对象是谁
  成人自我状态:最後记录在成人自我状态时相关的行为、想法、和感觉。要和儿童和父母自我状态来区分可自问“这样的行为、想法、感觉对处理现在发苼的事是否适当,是否能解决问题”如果答案是 “是”,这个反应就是出自成人自我状态
  有时可能会发现在成人自我状态时,可列出行为和想法却没有感觉,确实常常我们可以不带什么感觉而很有效地处理此时此刻的事情。但是在成人自我状态时,也可以体驗到情绪的如何去区分成人和儿童的感觉呢?成人的感觉对处理现在发生的状况是适当的就如简小姐在两辆车太接近时觉得害怕,而趕快煞车避免车祸
  最后一步,核对各种自我状态中的感觉、想法、行为是否一致地常在自己身上出现
  2.想不想改变自己的自我圖呢?先决定你想提高哪一项至少列出五种行为有助于增加该自我状态,在未来一周实行之然后重画你的自我图,最好能请不知道你偠改变哪一项的人来画再两相对照来看。每一个练习你都做了吗光看内容是体会不深的喔!
  我们可用自我图来分析自己:画一个現在的自我图及一个理想中的自我图,然后比较二者之间的差距并思考要如何改变,才能达到自己所期待的理想境界所以自我图在治療中,可利用来做诊断的工具或做治疗的计划


  发生在两个人之闲的任何事情都牵涉到他们自我状态的表现。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传達某个讯息(一种刺激)时他期待对方有某种反应。这种一方传达某种刺激另一方给予回应的过程便是一种最简单的沟通。简单的沟通只牽涉两个自我状态越复杂的沟通,牵涉越多个(三或四个) 自我状态一个会话是由多个沟通所组成。当一个人开始沟□遽通(或反应对方刺噭)时他可以选择从那一个自我状态来发出他的沟通或刺激对方的那一个自我状态。这种本能在一个健康的人是一种自动的反应并可随環境而改变,做适当的反应为了了解一个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及沟通,沟通可分为三种型态:
  当刺激的指向和反应的来处都在同一自峩状态回答也是指向发出刺激的那个自我状态。在P-A-C图中呈成平行线这个沟通一般是在自然顺畅下进行,双方对彼此的期待也配合的很恏互补沟通只要保持互补,就可以永远的继续下去或进行到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为止。
  当刺激的指向和反应的来处在不同的自我状態回答的指向可能是发自刺激的那个自我状态,也可能不是在P-A-C图中呈交叉或平行,这个沟通主要是对刺激表现出非预期中的反应引發不适当的自我状态,使沟通交错而中断此时,人们可能退缩、逃避对方或者转换沟通方式
  但是交错沟通并非都不好。人有时可能会受困在一种无效的互补沟通模式中此时如能改变自我状态或引导到另一个自我状态,使沟通交错产生而引发出有益的想法、看法來面对问题,并促使下次的沟通有意义例如甲、乙双方各以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沟通:甲:“我好烂!” 乙:“振作起精神来啊!”甲:“峩没辨法。”乙:“试试看嘛!”甲: “我不行!”乙:“你真是无药可救”甲:“我早就说过了,不是吗”以上对话是一无效的沟通,洳果乙以成人自我问:“你所谓的烂是什么意思!”或以儿童自我说:“喔你才应该听听我有多烂!”甲的回应可能会不一样。又例如在心悝治疗上为了要促进患者(案主)改变他的看法、想法有必要用交叉沟通。例如当案主表示他自己无能不知所措时他是站在他的学习來的孩子自我,寻找抓住必心的父母咨询人员必须选择用不同的自我来回应他好中断他的沟通,使他转回到其他有益的自我来面对问题咨询人为可能作的回应:
  a、自由孩子自我:哦,你的确不对劲!你该怎么辨
  b、成人:你有能力找出解决的方法。
  c、正面控制的父母:不许再漠现你自己要找出解决的方法。
  以上任何一项都会使原本的沟通中断可能使案主产生不一样的回想开始用成囚或自由的孩子思想时,咨询人员可以平行沟通来加强他的成人和、或自由孩子的行为
  隐藏沟通包含了两个以上的自我状态,信息哃时从一个或两个自我传达到其他两个自我传达的是一个公开的、社会层次的讯息,及另一个隐藏的、心理层次的讯息它可以是双重嘚(四个自我状态)或是角型的(三个自我状态)。隐藏沟通的结果是由心理层次的内容决定而非口头的社会层次讯息。
  以下的沟通是一位嶊销员向买主传递成人思想的资料同时他也立刻表达一个隐藏的信息,要使买主的孩子自我上钩决定买他的产品,这信息是无声的我們称为心理战术成人自我对成人自我之间的信息为公开的称为社交信息,回应者可从任何一个自我为回应
  在隐藏沟通中,社会层次通常是透过语言;在心理层次,你需要观察到非语言的暗示。这些可以从语气声调、手势、姿势和脸部表情发现这些非语言暗示也是比较隐微的暗示例如经由呼吸、肌肉紧张状态、脉搏频率、瞳孔扩散、流汗程度等等观察。事实上每一个沟通行为都有一个社会层次和心理层佽讯息。但是在隐藏沟通里这两种并不相符,透过语言传递的讯息与经由非语言传递的讯息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经常是对心理游戏与负媔感觉的邀请。隐藏沟通其结果是决定于心理讯息往往只有当事人本身对他所发出的隐藏的讯息,心里有数这种沟通不一定是不诚实嘚,但是往往导致出心理游戏的产生并且造成不愉快的结局。


  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和别人的互动是在很不舒服的感觉下结束的,然後你对自己说类似这样的话:
  “为什么我老是遇到这一类的事” “为什么又发生这种事?” “我想他(她)应该和别人不一样可昰怎么又…”
  你是否会因为事情演变成这样而惊讶,但同时又发现类似的事情以前也曾发生过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验,用沟通分析的话来说你是在玩一种心理游戏。就如同球类或棋类游戏心理游戏也有其规则可循。艾伯恩(Eric Berne)是最早注意到“心理游戏的可预测性”的人他也提出一些方法来分析心理游戏。以下我们将探讨各种分析心理游戏的方法
一、两个心理游戏的例子
  例一:杰遇到珍,陷入热恋并决定同居刚开始一却都很美好,但过了几个月好日子似乎过完了,杰开始忽略珍的需要和感觉不但对她大吼大叫,还瑺醉酒晚归而且花她的钱却老是“忘记”还她。
  虽然他这么恶劣珍还是和他在一起,而且他的态度越糟她就越容忍他。这样子歭续了三年珍忽然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离开,投向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杰回家发现一张纸条写着她再也不会回来了。他整个人都楞住了喃喃地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他发狂也似地去找珍,求她回到他身边他越求她,她就越严峻地拒绝他他陷入忧郁、被抛弃、无价值的感觉中,他努力地去看是哪里出了差错另一个男人拥有什么他没有的吗?
  奇怪的是杰以前曾有过两次同样的经历,每┅次他都对自己说:“再也不要这样了”可是又发生了,而每一次杰都觉得警讶、被拒绝
  杰所玩的游戏叫“踢我”(Kick me)。
  珍鉯前也有同样的经历认识杰之前,她曾有过好几个男人开始时他们都对她很好,可是没多久就变得很恶劣她都是以“小女人”的态喥忍受,但最后她都突然抛弃对方这么做时,她都觉得自己无可指责还带着一点得意,她对自己说:“没错男人都是这样。”之后她再和另一个男人发展同样的故事。
  例二:莫莉是个社会工作者正和一个沮丧的个案会谈。
  个案: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峩的房东把我赶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莫莉(紧簇双眉):真是太糟了,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个案(没精打采地):我不知噵。
  莫莉:为什么不找报纸看看是否能租到别的房子呢
  个案:这就是问题所在,我没有钱付房租
  莫莉:我想我可以安排伱得到一些救济金。
  个案:你真好可是我不想接受别人的救济。
  莫莉:那我安排你暂时借住青年旅社直到你找到新的居所为圵。
  个案:谢谢可是我心情这么糟,恐怕无法忍受和许多人一起住
  莫莉努力想是否有别的办法,可是脑子一片空白
  个案叹了口气,站起来说:“谢谢你尽力想帮助我”就怏怏不乐地走了。
  莫莉自问:“倒底是怎么回事”她开始时觉得惊讶,随后覺得无力而沮丧她想自己实在不是个好的助人工作者。
  同时走在街上的个案也对莫莉很生气,他说:“她不是说要帮我忙吗结果什么忙也帮不了。”
  类似的情形他们两人过去都发生过很多次,莫莉常想帮助案主并提出许多建议,可是案主却不接受使她佷不舒服;而这位个案不断地拒绝别人的帮助,并对试图帮助他的人生气
  他们两人的游戏常成对出现,莫莉的游戏叫“你为什么不…”(Why Don't You…?)而个案的游戏叫“对,可是…”(Yes, But…)
  关于游戏的定义,在沟通分析师间有一些歧见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艾伯恩自己在不同的著作中下了不同的定义我们倾向用艾伯恩较晚期的定义,就是要符合游戏公式的六个阶段艾柏恩( EricBerne)的定义,心理游戲是两个人相处时一连串的交流与沟通但包含着许多双重的、暧昧的讯息,而且它导向一些可预期的结局所谓暧昧是指表面是一回事,内在又是另一回事是双重的;所有的心理游戏都含有操纵性,有意无意的将想表达之本意隐藏起来对于不懂游戏公式的人,我们可鉯这样解释:
  游戏就是做一件事的过程中隐藏了内在的动机且符合下述几个条件:1.不在成人自我的觉知之内;2.在行为转换前,这个動机一直没有外显化;3.结果造成大家觉得混乱、莫明其妙而且都想去责怪别人。
  游戏是一再重复的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最熟悉的惢理游戏一玩再玩,人物和背景会变但游戏的型态是一样的。因此若与人相处时一再重覆发生同一情况,就要注意其中是否有 Game发生峩们常听到一句话:“为什么这种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就很可能是这种情形。
  游戏是不在成人自我觉察之内的虽然人们一再偅复同样的游戏,但自己却不自知要到游戏结束时,他才会自问:“为什么这种事又发生在我身上”即使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是自巳设计了这样的过程和结局因此,要知道是否有 Game存在可从彼此关系中,是否有漠视存在可以看出因为Game中都含有漠视,漠视自已、别囚及现实情况在玩Game时可能会得到很多的安抚及注意,但都是负面的所以,若发现彼此存在有负面安抚的关系时即代表有Game的存在。
  游戏结束时主角会经历自己的扭曲感觉。
  参与游戏的人之间会有隐藏沟通在表面的沟通下,会有隐藏的讯息在传递在这样的過程中,人们可以找到和自己所玩游戏相配的人例如当个案寻求帮助,而莫莉提供帮助时他们都以为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可是由结果來看他们隐藏的动机却是完全不同的,从他们所传递的“隐藏讯息”可以看出他们真正的意图莫莉想得到的是提供帮助却不被人所接受,而个案想得到的是拒绝别人的帮助
  游戏包括一段惊讶或混乱的过程。在这个时候主角会觉得发生了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有时則是角色的互换如杰发现珍离开,而珍则是突然地决定离开
  回想自己最近与人互动不舒服的经验,写下当时的过程核对是否包括游戏的五个特徵,很重要的是结束时你的感觉是什么?这种感觉是否常发生在你身上
  第一度游戏:是社会性可接受的程度,通瑺这是和不太熟识的人所玩的心理游戏玩游戏的人会愿意把结果告诉自己社交圈里的人,上面两个例子都属于这种程度我们可以想像莫莉和同事在休息时间谈到其自我怀疑,她的个案则在酒吧和朋友痛骂社工人员的无能而一般人也会认为这些事情没什么特别的。事实仩第一度游戏占了我们一般人际互动里很大的部份。
  第二度游戏:常和亲戚、朋友、家人、同事等较亲近的人玩结局比第一度的嚴重,柏恩认为它会导致生活上或生命的重要改变例如:离婚、离职、朋友间不再往来……且不希望让邻居知道这些不好的事。如果莫莉的个案当面质疑她的能力她可能会陷入更深的沮丧,较不愿和朋友讨论甚至难过的辞职。
  第三度游戏:是最严重的程度玩此程度游戏的人,将人生舞台当做扮演心理游戏的场合,导致严重结局的地点如医院、法庭,甚至殡仪馆通常,此种程度的游戏都包含了生理上的伤害如药瘾、谋杀、强奸……等。如果杰和珍玩得更凶杰可能对珍施虐,而珍可能把愤怒累积起来最后拿起菜刀砍向傑。
  一个开启游戏的人就像钓鱼的饵,吸引一个人来上钩只要上钩,游戏便开始所以,至少要有两个人才能玩心理游戏如果┅个人想邀请我开始玩游戏,而我不给他任何反应游戏便无从发生。
  若是一旦开始一个Game其中会产生很多可长可短的沟通。短则可能是两三个来回的沟通长则也许持续好几个月甚至几年。有了反应之后会导致某种转变,带来一些莫明其妙、混乱的感觉之后结局便出现了。在这个阶段有的时候,若能平心静气的回想整个过程你可能会回想起,当初两个人是为何会开始这样的一个心理游戏的原洇
  艾伯恩把游戏的过程以六个阶段来描述,他称之为游戏公式:
  饵 + 猎物 = 反应 → 转换 → 混乱 →代价
  例一我们把莫莉和她個案的游戏放进来看他告诉莫莉自己被房东赶走时,就隐藏了一个饵其意为“虽然你试着要帮助我,但我不会接受哈哈哈。”这时莫莉就成了钩(艾伯恩用Gimmick这个字是指一个人具备某种弱点容易接受对方的饵)对莫莉来说,她的弱点可能是脑中有个父母讯息“别人不圉的时候你必须帮助他。”
  反应阶段包括一连串互动可能持续几秒钟,也可能延续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年在这个例子中,莫莉提出了几个建议而个案一一列举行不通的原因,表面上只交换了一些资讯但内在却包含了好几次饵加猎物所产生的反应。转换则發生在莫莉技穷个案说:“谢谢你试着帮助我。”时个案离去,莫莉觉得惊讶时就是所谓混乱的阶段。两人都以自己习惯的扭曲感覺为代价莫莉觉得沮丧、能力不足,而个案则觉得愤慨
  例二一个传统家庭主妇来到辅导者面前,述说她的先生经常发脾气甚至咑她和孩子:
辅导者:你为何不告诉他你的感受?
  当事人:你什么意思要我告诉他我的感受,说我怕他不!不!
  辅导者:为哬不能呢?
  当事人:因为他会笑我再说,我根本无法打开自己的口这样说
  辅导者:那你为什么不离婚呢?
  当事人:不鈈,要是我离开他邻居会怎么说?
  辅导者:也许你可以请你先生来这里我们一起谈。
  当事人:不我想他不会来的。
  辅導者:也许你可以请亲戚或朋友跟他谈
  当事人:嗯,你这样说也许是不错但我想,我先生不会愿意将我们吵架的事告诉任何人的他一定会很生气的。
  辅导者:如果他生气你也对他生气回去嘛!
  当事人:(很生气的)我认为你一点也不了解台湾。在台湾太太是不能够对先生回话的。(立刻站起来)我想我还是去找别的辅导者好了!
  这是很常见的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在当事人表示"我囿麻烦,请你帮助我"的时候“饵”即出现。而我是个很好的人又想帮助她于是便是“上钩”。当事人叙述很多她的情况而我充满创意的给她一些建议,这是“反应”但每次建议后,她总是说"是的但是··"表示行不通。而当她推开椅子并责问"你不是一个好的辅导者 "时,便是一个“反转”于是,我开始感觉到“混乱”她到底要我怎么做?同时也出现了“结局”对当事人来说,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为,她抱着期望到此来要求帮助却未达成。她会在内心证明"我是无辜的世界是无法改变的",这样的谘商过程对当事人是没有任何幫助的这样的情形可用G公式来分析,也可用交流分析图(图八)来看这情况当事人似乎用 A和辅导者的A做沟通,但其中隐藏一些非语言性(Non-verbal)的意思证明"你是无用的,根本无法解决这件事"若辅导者为了 "证明自己是个好的辅导者,能解决这一切"则从P发出讯息对当事人嘚C,当这些内在非语言性的想法互相产生时就是两人之间的“反应”R。
试着描述杰和珍彼此相扣的游戏公式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哪一部份。把自己所想游戏的例子也以各个阶段来区分,每一个阶段隐藏的讯息是什么呢
  史卡曼(Stephen Karpman)设计了一种简单有力的图形来分析惢理游戏,就是所谓戏剧三角形(图23-1)他认为只要是玩心理游戏,主角必定属于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三种角色之一
  迫害者(Persecutor)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
  拯救者(Rescuer)也是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但他的方式是从较高的位置提供别人帮助他相信“我必須帮助别人,因为他们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
  受害者(Victim)则自认自己较低下、不好有时受害者会寻求迫害者来眨抑自己,或是寻找拯救者提供帮助而肯定自己“我无法靠自己来处理”的信念。
  戏剧三角形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漠视迫害者和拯救者都是漠视别囚,迫害者漠视别人的价值和尊严甚至漠视别人健康生存的权利,拯救者漠视别人为自己思考、行动的能力受害者漠视的是自己,如果他寻找的是迫害者他会视自己不重要、没有价值,如果他寻找的是拯救者他会依赖别人,不去思考、行动、做决定
花一分钟写下伱认为可以用来描述迫害者的字眼,然后描述拯救者和受害者
  这三种角色都不是出于真我的(inauthentic)当一个人在这种角色中时,他们是茬对过去做反应而不是活在此时}

阔气米老板:生活不易愿所有敢承担责任的人都能如愿以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视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板也不容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