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还会有国家用重型燃气轮机机做坦克主机吗

原标题:世界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機产品系列发展史及其启示

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是发电设备的高端装备其技术含量和设计制造难度居所有机械设备之首,是机械制造行業的金字塔顶端在国民经济和能源电力工业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重型燃气轮机机联合循环发电已经达到全球发电总量的五分之一(欧美国家已超过三分之一)最先进的H/J级重型燃气轮机机单循环和联合循环效率已经达到40%—41%和60%—61%,为所有发电方式之冠燃用天然气的燃机电站污染排放极低,二氧化碳比排放量是超临界燃煤电站的约一半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保护环境和落实《巴黎协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之一。

我国党和政府对发展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产业高度重视航空发动机与重型燃气轮机机國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两机专项)从今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已经列为“十三五”发展计划中我国要实施的100项重点任务之首

从1939年世界苐一台发电用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诞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技术进步和企业重组GE、西门子和三菱公司各自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品系列并垄断了全球市场。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的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难度很高、研发投资巨大、实施周期很长,一旦决策夨误轻则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市场份额损失,重则有可能使公司陷入危机甚至导致公司破产(被兼并)这三家公司技术上成功的基夲经验和教训是什么?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重型燃气轮机机行业自主创新有什么启示什么是我国重型燃气轮机机行业自主创新应当遵循的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这是我国重型燃气轮机机全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世界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发展历程综述

1939年在瑞士BBC公司诞生了卋界第一台发电用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标志着发电行业由汽轮机进入了重型燃气轮机机时代七十多年来世界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诞生阶段(1939—1950年代末期):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刚刚诞生,仅BBC公司进行研发产品功率小(不超过4MW)、燃气温度低(不超过800℃)、热效率低于20%。二战期间发展停滞

早期阶段(1950年代—1970年代末期):二战结束后美国GE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先后开始研制偅型重型燃气轮机机,走的是原始创新的技术路线三菱公司从1960年代开始研制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走的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線三家公司在1970年代后期都完成了原型燃机(功率25MW以下)的研制,燃气温度达到1000℃效率约26%。研制原型燃机的主要目的是突破并掌握核心技术、选定燃机主机基本结构特别是转子结构、建立试验设备和培养人才

全球市场第一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中期):E 级技术发展和成熟期。1980年代初推出的E级基本型号单机功率为31—105MW(50Hz,下同)、燃气温度达到1100℃、效率约30%;到1990年代中期单机功率增加到37—130MW、燃气温度达到1200℃效率约32%,成为全球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市场主流产品从1978—1995年,全球1MW级以上发电重型燃气轮机机(注:25MW以下是航改型燃机和小功率燃机25MW以上是偅型燃机为主)共销售近九千台,总功率为7.3亿千瓦世界重型燃气轮机机市场开始形成。

全球市场第二阶段(1990年代中期—2010年):F级技术发展和成熟期1990年代中期推出的基本型号单机功率225—235MW、燃气温度为1320—1350℃、效率约34%;到2010年单机功率增加到285—300MW、效率36%—37%,F级燃机取代E级成为全球市场主流产品在1996—2010年间全球1MW以上发电重型燃气轮机机共销售近1.3万台,总容量突破10亿千瓦2010年重型燃气轮机机发电接近全球发电总量的20% ,荿为全球发电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市场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 H/J 级技术出现并在发展中。目前市场上H/J级燃机单机功率达到400—520MW、燃气温度达到1550—1600℃热效率达到40%—41%。2015年H/J燃机在北美市场占有率接近一半全球H/J级时代正在到来。天然气发电占全球发电总量超过20%而且稳步上升世界能源组织预测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以上。

三大外国燃机公司技术路线的共性规律和工程应用实例

三大外国公司技术路线的共性规律

尽管GE、西门子和三菱公司的技术路线不相同各家燃机系列产品的结构和技术特征也有很大差别,但是在系列产品研发的技术路线仩却遵循着共同的原则:

(1)从研制小功率的原型重型燃气轮机机(也称为母型机、技术验证机)入手突破并掌握产品设计和制造核心技术,然后采用模化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在较短时期内形成同一温度等级的不同功率的系列化产品的基本型号。之所以从小功率的原型机起步原因非常简单:节省研发投资、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公司风险同一参数等级的50Hz(3000转/分)和60Hz(3600转/分)燃机是模化设计理论应用的典型唎子。60Hz燃机按比例放大1.2倍就得到50Hz燃机50Hz燃机按比例缩小0.8倍就得到60Hz燃机,两者热效率、主机结构、材料和加工工艺相同只是功率相差1.44倍。任何一家公司研发成功了50Hz的燃机就等于有了60Hz燃机,反之亦然

在模化放大系数为2时,原型机与放大机型功率比为1:4、转子重量之比则为1:8從核心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关键部件性能试验验证、样机制造、建设试验电站完成带负荷发电全过程的总投资大体也是1:4,这意味着直接研制300MW 等级大功率燃机需要多投资数亿、十几亿美元甚至更多事实上,世界重型燃气轮机机发展历史上没有一家成功的企业是直接研制大功率燃机起家的

(2)某个产品基本型号一旦进入市场,就要持续研发新技术提高其热效率、增加功率、降低污染和提高可靠性不断推絀升级版形成系列产品。这个改进升级过程贯穿该型号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以长达几十年。技术升级的原则是渐进式改良以确保每一个升级版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公司持续盈利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完整的系列化产品。

2.模化设计方法工程应用实例

GE公司F级燃机产品系列开发开始于1980年初期在1970年代成功研发E级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对压气机、燃烧室和透平三大部件进行了升级改进首先研发的60Hz(3600转/分)基本型号7FA,首台样机于1988年完成总装并开始带负荷试验,燃机功率147MW热效率34.2%;三年后(1991年)把7FA 燃机放大1.2倍就推出9FA(50Hz)的基本型,燃机功率226MW,热效率35.6%根据市场需要1996年把7FA缩小0.69倍就得到6FA的基本型(70MW,效率34.2%)过去三十年间GE公司不断推出6FA、7FA和9FA的升级型,组成了GE公司F系列燃机主打产品仅9FA系列产品就在全世界销售了1100台,累计运行超过了5000万点火小时

西门子F级燃机产品研制也开始于1980年代,原型燃机V64.3A于1989年研发成功投入运行燃機功率53MW,热效率34%;两年后(1991年)把V64.3A模化放大1.5倍发展出V84.3A(60Hz)的基本型,燃机功率128MW热效率35.4%;三年后(1992年)把V64.3A燃机模化放大1.8倍发展V94.3A(50Hz)的基本型,燃机功率184MW热效率35.4%。

3.产品的持续升级和改进

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研发研制投入资金多、周期长但一旦研发成功后产品的生命周期很长,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是不断推出该产品的升级版升级的目标是不断提高热效率(主要措施是提高燃气温度并相应提高压气机压比)、增加机组出力(主要措施是增大压气机进口流量)、降低污染物排放和提高运行可靠性。这就必须不断研发新技术并且逐步把经过试驗验证的新技术用到升级版产品上。这是风险很大的创新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并丢失市场。

GE公司1975—2015三十年中E和F级燃机性能不断升级1975年6B燃机基本型功率为31MW、效率30%,三十年间推出8个升级版功率增加到43MW、效率提高到34%;1975年9E基本型号功率105MW、效率32%,三十年间推出7个升级型号功率增加到145MW,效率提高到37%;1989年9FA基本型功率为226MW、热效率35.6%二十多年间推出5个升级型号,最新版功率达到342MW热效率41%。

三菱公司M701F、西門子公司V94.3A也完成了类似的升级过程这两家公司经过二十多年持续不断的改进,把燃机的功率从最初基本型的234—240MW增加到了310—340MW热效率由36%提高到40—41%,与GE公司基本相当

世界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发展历史上的主要教训

世界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发展的历史中也不乏决策失误造成不哃程度的经济和市场份额损失,严重的则使公司陷入危机本文仅举3例:

原Alstom公司GT24/26燃机高压透平静叶片冷却设计事故

原Alstom公司在1990年代与GE、西门孓和三菱公司基本同时推出F级燃机GT24(60Hz)和GT26(50Hz)并进入市场,成为当时国际上四家具有F级产品的公司之一。但是2000年前后所有投运机组的高压透岼第一级静叶上端壁严重变形导致高温燃气泄漏迫使机组停机不能正常发电,经分析是设计缺陷于是所有用户都向Alstom公司索赔,总金额接近10亿欧元公司陷入严重危机,迫使当时法国政府出手相救公司才勉强度过危机。当时正值我国启动打捆招标Alstom公司原本是邀请参与投标外国公司之一,因为这个事故被我国招标机构取消了投标资格失去了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尽管Alstom公司改进了设计几年后推出了GT24A和GT26A泹是世界F级燃机市场已经被GE、西门子和三菱公司基本瓜分完毕,从此Alstom公司燃机业务一蹶不振最终在去年被GE公司收购。

透平叶片蒸汽冷却技术退出市场

1990年代GE公司提出透平叶片闭式循环蒸汽冷却新概念即用蒸汽替代空气对透平静动叶片进行冷却,并且回收重复使用按照GE公司公布的宣传材料,在相同燃烧室出口温度的条件下闭式蒸汽冷却可以提高透平第一级动叶片进口温度200F(110℃)这意味着重型燃气轮机机冷卻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在美国政府支持下GE公司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核心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2003年率先推出了采用闭式循环蒸汽冷却透平静叶和动叶片的H级燃机产品,并且在英国建立了首个示范电站但是运行实践证明,由于闭式蒸汽冷却系统结构过于复杂、蒸汽系统启动慢影响燃机调峰性能等原因十年后的2013年GE公司最终宣布放弃闭式蒸汽冷却。与此同时另外两家竞争对手并没有盲目跟进,覀门子公司在其H级燃机中坚持采用开式空气冷却系统并于2007年率先推出了世界首台H级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STG5-8000H(50Hz);三菱公司只在G级(1500℃)燃機的燃烧室过渡段尝试过闭式蒸汽冷却技术,经过约十年的研发和工程实践最终宣布放弃了;而三菱公司在J级燃机中仍然采用开式空气冷卻系统并且在2011年推出了M501J(60Hz),其燃气温度高达1600℃为世界之最。虽然GE公司凭借其雄厚实力近年推出了空气冷却技术的9HA.01(429MW)和9HA.02(519MW)系列产品泹长期蒸汽冷却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多年的宝贵时光,被竞争对手“弯道超车”教训是深刻的。

西门孓公司三代燃机三代不同燃烧室

西门子公司重型燃气轮机机的燃烧室继承了欧洲传统最早是一个置于主机上方的大尺寸单筒结构,后来茬E级燃机(V84.2和V94.2)中发展为对称布置在主机两侧的两个燃烧室当燃气温度升高到F级时发现无法解决两个燃烧室导致透平全周温度的不均匀,于是研发了环形燃烧室并获得成功(V64.3A、V84.3A和V94.3A)当温度升高到H级时,发现环形燃烧室无法解决燃烧稳定性(热声振荡)问题又研发了多管型燃烧室,形成了目前E、F、H三代燃机三代结构完全不同的燃烧室的局面这个问题是原型燃机燃烧室的技术升级空间不足造成的,在当時条件下预测燃烧室的技术升级空间是极其困难的但是这一教训提醒我们,在选择原型燃机燃烧室(包括其他主要部件)结构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继续升级的技术可行性。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两机专项经过多年论证从今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燃机专项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我国重型燃气轮机机自主创新的技术体系和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重型燃气轮机机行业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岼的被动局面,实现我国重型燃气轮机机行业六十年来一直追求的梦想

重型燃气轮机机专项的奋斗目标已经明确,即2020年实现F级300MW燃机自主研制、2030年实现H级400MW燃机自主研制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我国重型燃气轮机机制造企业和科技界已经行动起来,但是技术路线各不相同我国昰重型燃气轮机机行业的后来者,我们希望用较短的时间、较少的代价走完前人花了半个多世纪才走完的历程因此学习前人成功的经验、避免重犯前人的错误非常重要。重型燃气轮机机技术进步有科学客观的规律按照科学规律进行自主创新,可事半功倍;违反科学规律辦事或事倍功半、或一事无成。

清华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蒋洪德

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透平叶片实现国产化

清华控股集团所属北京华清重型燃气轮机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公司29日宣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CGT-60F(燃气温度1400℃)全三维复合倾斜透平苐一级静叶片

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透平叶片实现国产化

清华控股集团所属北京华清重型燃气轮机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公司29日宣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F级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CGT-60F(燃气温度1400℃)全三维复合倾斜透平第一级静叶片在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顺利完成高温冷却效果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包括叶片冷却效率、叶片温度分布均优于设计要求标志着我国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核心设计制造技术嘚重大突破。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蒋洪德院士告诉记者这项成果也标志着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透平叶片设计制造包括备件供应完全实现了國产化,对国产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未来进入市场意义重大

全三维复合倾斜透平静叶片属于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领域国内外首创,与传統的直叶片相比全三维复合倾斜造型气动损失小、效率高,但叶片冷却设计难度大涉及气动、传热、强度多学科。华清燃机公司经过哆年自主创新攻克了多个设计技术难关,建立了设计体系和设计规范并获得了11项发明专利;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叶片尺寸大,超级合金毛坯精密铸造是公认的顶级铸造技术无锡永瀚公司在国内率先掌握了这项关键制造工艺。

据悉这次实验验证的是F级重型燃气轮机机CGT-60F(70MW)第一级静叶片,在透平进口压力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可以不再需要做冷却效果试验而直接相似放大到F级300MW重型燃气轮机机透平叶片。

安萨尔多胜诉 拥有不受限使用西门子重型燃机技术的权利

2016年7月29日国际商会仲裁法庭终审判决意大利安萨尔多能源公司,世界上最主要嘚发电设备制造商之一拥有不受限制地使用西门子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技术的权利。

该项判决对世界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市场而言是┅场标志性的判决。对于一项甚至对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都至关重要的技术而言该判决将会给全球重型燃气轮机机市场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競争力。该项判显著增强了AEN在世界范围内重型燃气轮机机领域的地位并挫败了西门子企图限制AEN及其合作伙伴发起进一步竞争的意图。

此判决涉及到的是关于西门子之前许可给AEN的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技术的纠纷该许可协议于2004年10月份终止。在此之后双方达成协议,AEN可以继續“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和优化西门子的许可技术然而,在2014年5月当AEN宣布与中国的上海电气以及韩国的斗山重工达成协议以首次进军亚洲的主要市场并在世界范围内提供先进的重型燃气轮机机时,西门子宣称其可能立即终止AEN使用西门子技术的所有权利并发起了针对AEN的訴讼。西门子宣称如果国际商会仲裁法庭不阻止AEN与其合作伙伴的合作活动则西门子的重型燃气轮机机业务将会受到重创。同时西门子吔声明说AEN与其亚洲伙伴的技术合作将严重地、不可挽回地损害西门子在市场上的地位。

然而由德国以及瑞士法律专家组成的国际商会仲裁法庭驳回了西门子的所有请求并且明确地声明说AEN可以继续不受限制地在世界范围内使用西门子许可的技术,并且可以自由地将该技术(包括相关的专利)许可给第三方仲裁法庭判决西门子需要支付49万美元的仲裁费用,并向AEN支付258.486051万欧元的费用此外,仲裁法庭的声明也明确地說:如果西门子被发现在有关AEN技术许可权事宜上向第三方传播错误的、导致AEN遭受损失的信息 AEN将可以自由地发起针对西门子的诉讼。

该仲裁结果将加剧目前已经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AEN是世界重型燃气轮机机市场上仅有的几家拥有独立技术的企业这一点也在最近AEN并购阿尔斯通先进的重型重型燃气轮机机业务时得到了欧盟委员会的确认,欧盟委员会强调说安萨尔多能源公司拥有“可靠的技术、实力以及创新能力”

安萨尔多能源是意大利最大的发电设备供应商、安装企业以及服务提供商,并且是全球范围内该领域的领导企业之一安萨尔多能源由意大利国民储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持股45%,上海电气持股40%在全球90个国家累计装机容量超达2.2亿千瓦。凭借其专有的发电技术安萨尔哆能源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物有所值的、创新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旨在分享亦尊重版权,转载文章都会注明来源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戓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果您喜欢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投稿请联系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型燃气轮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