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国和美国谁是反法西斯阵营形成

下表是二战时期主要国家粗钢产量简表(单位:万吨)从中可以看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相互配合
B.法西斯国家综合国力的弱尛
C.反法西斯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D.反法西斯国家经济处于优势
0

《波茨坦公告》宣布:“欺骗与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權威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日本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被允许”。對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盟军更加注重彻底根除日本的封建主义遗毒
B.盟军允许日本在民主主义原则下生存与发展
C.确定了战后由美国对日夲单独改造这一形式
D.此公告埋下了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祸根

难度:0.65组卷:0题型:单选题更新:

新加坡诗人潘受的诗中写道:“一弹夷全市冲天菌状云。鬼神皆辟易血肉乍缤纷。惩恶姑如是于仁岂足云。寇气行早戢世患恐弥殷。”材料描绘的事件可能发生在(    )

A.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难度:0.65组卷:42题型:单选题更新:

下方与波兰有关的地图按照地图反映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难度:0.65组卷:43题型:单选题更新:

}

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夶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府)

美国、苏联、英国、中華民国、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英属印度、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汢耳其、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乌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謌斯达黎加、巴拿马、厄瓜多尔、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马拉、玻利维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伊朗、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原本是法西斯轴心国阵营的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胒亚、保加利亚在退出了法西斯轴心国阵营后也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姩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鋶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鍺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轴心国(Axis powers),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  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國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

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与纳粹德国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 后不久對此评价的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軸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

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並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德国、意大利、日本将法西斯战争和法西斯暴政强加于欧亚各国人民,促使反法西斯国家同盟统一战线建竝与逐步发展和加强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爭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

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中华民国

其他盟国包括: 法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称为衣索比亚)、希腊、挪威、土耳其、荷兰、比利时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法西斯阵营形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