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41题答题套路总结评析题

山西省(康杰中学,忻州一中,长治二中,晋城一中,临汾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名校联合考试(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战国期,有思想家认为,有美尧、舜、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该思想家意在强调A.后世必然优于前世&&& B.人生来本性是恶的C.小国寡民社会的优点&&& D.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43】答案:A分析:材料意为:有在当今赞美尧舜禹和商周之道的人会被新的圣人耻笑,说明这一思想家认为,历史是发展的,后世一定会优于前世,属于法家思想,A正确。本题与人性本恶无关,排除B。小国寡民社会是老子的主张,与本题无关,排除C。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主张的体现,与题意无关,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的含义和主旨,只要能正确翻译材料中的文言文,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这是法家的发展观思想。
 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祌宗年间每年铸钱是五百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者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A.唐代市场上货币数量不足&&& B.宋代的货币制度日趋完善C.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宋代的货币超发导致贬值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44】答案:C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和宋代的铸钱数量虽然不同,但都是政府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决定的,这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由材料可知,宋朝的铸钱数量远远多于唐朝,同时市场上还流通者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说明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故选C。唐代铸钱的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据材料不能得出唐代市场上货币数量不足,排除A。铸钱数量的多少与货币制度是否日趋完善无必然联系,排除B。材料不能得出宋代的货币超发导致贬值,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本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唐宋铸钱数量的对比,联系所学知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市场繁荣,货币使用量增大,即可得出答案。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阁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指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B.社会迸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总识的发展C.三种字体演液变体现古人对科学认识的进步D.楷书演绎了古人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45】答案:B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由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的发展,使人从敬畏天到思考自身生存环境再到人类自身觉醒,这说明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古人对人本身认识逐渐加强,是人文知识的发展,故选B。隶书、楷书阶段无法体现“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科学认识,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解决本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全面反映三个阶段的变化,不能片面理解变化类的题目;二是理解人文精神,指的是以人为中心,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材料中的“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 人类自身开始觉醒”正体现了这一精神。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A.中央以转运便监昝地方行政长官&&& 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军政体系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中央注茁对地方的财政支持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46】答案:C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政府对转运使实行监督,并不是利用转运使监督行政长官,排除A 。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财政,并非军政,排除B。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中央政府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说明了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故选C。材料所述是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并非支持,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本题要认真读取材料,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对转运使进行监督”,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在明成祖朱棣武力夺取建文帝的帝位后,朱允炆后来被追谥为“惠宗让皇帝”,意即他把帝位让给明成祖朱棣;朱祁钰在被其兄明英宗赶下台后,其庙号后来被追溢为“代宗”,表示他只是个代理皇帝罢了。明朝皇帝的追谥反映出朝廷A.对史实完全不予尊重&&& B.在质疑嫡长子继承制C.改变了前代修史传统&&& D.对内斗的曲笔与回护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47】答案:D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朱棣和朱允炆是叔侄关系,朱祁钰和朱祁镇是兄弟关系,朱允炆和朱祁钰的追谥,即“让皇帝”、 “代宗”是皇族内斗之后胜利者对史实的曲笔和对自己的回护,D正确。A项的“完全”过于绝对,不能由两个皇帝的谥号得出明朝皇帝的追谥全部都不尊重史实,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B错误。前代修史也有这样的传统,C错误。
 据古代(东西洋考)记载,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此局面持续到清初,民间遂多用外国银钱。这表明清初及前代A.中国外贸在世界居优势地位&&& B.清期海禁政限制外贸发展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农业经济&&& D.东西方间以货易货交流频繁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48】答案:A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外国人都用银钱购买中国货物,使清朝初年,中国民间多用外国银钱。这说明中国的货物在世界仍占优势地位,吸引外国商人争相购买,A正确。材料主旨在于中外贸易频繁,与B项中的限制外贸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对农业的冲击,排除C。材料所述的是用银钱易货,不是以货易货,D错误。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所有通商五口,每口内准英国官船停泊一只,俾管事官及属员严行约束水手人等,免致兹事。惟官船非货船可比,即不载货又非为贸易而来,其钞税年费均应豁免,该条文实质上A.反映清政府违背民意&&& B.抵制了列强侵略话动C.犯了中国领土主权&&& D.维护了中英友好关系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49】答案:C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章程》规定中国的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官船停靠并豁免抄税年费,由此可知,英国官船可停进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故选C。材料未涉及民意,排除A。材料中的做法便利了列强侵活动,BD错误。
 下表反映了近代山西部分新产业首次出现的情况,这反映出近代山西A.轻重工业并举,完成了近代化&&& B.资源丰富,办厂条件优越C.新生产力区域分布的不平衡&&& D.实业救国成为发展动力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50】答案:C分析:由材料可知,表格中涉及的七种新产业中,有4个在太原,说明了新生产力区域分布的不平衡,A正确。材料并不能表明山西完成了近代化,A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山西的资源是否丰富,排除B。材料中也无法体现实业救国,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做选择题的关键,就是要尊重材料,选项中的叙述如果不符合材料,即使是正确叙述也不能成为正确选项。
 1895年2月,在光绪帝召集的朝会中,文廷式主张效仿俄皇亚历比大一世迁都(其最终战胜拿玻仑),要求迁都与日本继续作战,但该主张由于其他大臣的反对而被否决。材料体现出A.晩清中央政府腐败无能&&& B.甲午战争决定了中国国运C.中日经济变革结果不同&&& D.清政府成为列强侵略工具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51】答案:A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进行之时,效仿俄国的建议被其他大臣否决,说明了清政府中央内部的官员不主动积极改革,内部腐败无能,故选A。甲午战争影响了中国,但不能决定中国国运,B错误。材料所述的是晚清中央大臣对迁都与日本作战的反对,不涉及中日经济改革,C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内部的大臣惧怕与日本作战、不作为,清政府的懦弱无能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
 1911年后,民国政府设立机构主办科学研究,民间科学家按专业组织起来,成立各种专业学会,此后,中国科学研究领域创办了许多专业学术期刊。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期刊逐步出现专业化,体制化、国际化的苗头。这反映了A.政府科研经费投入增加&&& B.思想解放保入了社会基层C.近代科学研究氣闺日盛&&& D.中国科技发展形成了体系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52】答案:C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民间科学家积极参与,使“中国科学期刊逐步出现专业化,体制化、国际化的苗头”,说明了近代科学研究氛围日盛,故选A。材料中没有涉及经费来源,排除A。虽然题目涉及了“民间”,但还是在科学家的圈子内,科学家不属于社会基层,排除B。材料未涉及中国科技发展形成了体系,排除D。
 1933年,出生于昆明的普昝通工人王徳厚,因其有丰富的锻造技术经验,改造锻造设备,改进工艺工装,年年保质保量超额完成工作任务,1954年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A.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普选产生&&& B.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C.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 D.我国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53】答案:B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材料没有涉及人大代表选举的程序,不能得出“普选”的方式,A错误。材料中的王徳厚是普通工人,因工作表现突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说明了人民群众政治地位提高,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民主党派,C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问题,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对下列信息的理解最符合史实的是A.英国在中国的影响持续减弱&&& B.美国借助中日战争中国输出枪械C.日本逐步加大对华经济扩张&&& D.德日两国在中国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54】答案:C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在中国的影响力在上升,A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机械进口,并非是枪械进口,排除B。由材料可知,日本对中国机械进口呈总体上升趋势,逐步加大对华经济扩张,C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德日结成了法西斯同盟,二者是盟友关系,排除D。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单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据此可知毛泽东A.重视舆论宣传作用&&& B.向世界宜传社会主义制度C.把冷战思维用于外文&&& D.希望世界接受“万隆精神”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55】答案:A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可知毛泽东重视舆论宣传作用,故选A。材料中宣传工作的目的是争取国际力量支持,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错误。冷战开始于二战后,与题干无关,排除。万隆会议于1955年召开,与材料不符,D错误。点睛:材料考查《论持久战》。本题只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即抗日战争时期,即可排除其他选项。做选择题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时间,学生要掌握好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日, 邓小平说高级干部及其子女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现在确有个别干部子弟泄露经济情报,卷入了情报网,出卖消息,出卖文件。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间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査办部门。”他的意图是A.对外开放需与西方打交道&&& B.反腐败工作需要坚决推进C.经济改革离不开党的领导&&& D.建立市场经济目标要明确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56】答案:B分析:根据材料“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间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査办部门”,可得知,邓小平坚持将反腐败工作需要坚决推进,故选B。材料未涉及对外开放需与西方打交道,排除A。本题没有涉及改革,排除。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在1992年,与题目事件不符,排除D。
 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A.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 B.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C.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 D.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57】答案:B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利用外资规模呈上升趋势,A错误。材料表明,我国无论在直接利用外资额,还是对外直接投资额方面,都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B正确。从表格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稳步发展趋势,而不是跨越式,C错误。由表格可以得出,对外贸易逆差呈下降趋势,D错误。点睛:做选择题的关键之一就是尊重材料。本题较为简单,分析选项时,只需结合材料中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公元100年,罗马帝国执政官小普林尼在元老院发表演说时,对坐在会场中的皇帝图拉真说:皇帝不应该在法律之上,相反,他应该在法律之下。这可用来说明罗马帝国A.皇帝无权更改行政命令&&& B.重视法律的管理作用C.皇帝与平民的地位平等&&& D.立法权属于元老院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58】答案:B分析: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律至上,即使是皇帝也在法律之下,也就是在法律管理之下,B正确。行政命令不等于法律,皇帝有权更改行政命令,A错误。罗马帝国是阶级社会,皇帝地位高于平民,C错误。本题讨论的是皇帝与法律的关系,并非立法权归属问题,D与材料无关,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古代罗马法律至上,但罗马是奴隶制社会,不代表社会是平等的,皇帝拥有很大权力,学生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把握,才可以正确分析出答案。
 下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代表性艺术家作品的特点。据表可知当时A.文学日益远离教会 && B.社会的道德水准变化C.人文思想逐渐发展&&& D.思想不再受宗教影响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59】答案:C分析:根据材料中的三位艺术家赋予恋人的角色和描写,表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C正确。材料中仍然体现了“天堂的女神”、“圣母”等宗教题材,AD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道德水准的变化,排除B。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即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艺术家们的题材仍然涉及宗教,在宗教的外衣下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这是由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学生在做本题时,不要被材料中的表象迷惑,应多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加以分析。
 “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内阁的出现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建立了沟通 的桥梁,并在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作用愈发重要。可见,英国内阁的形成A.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 B.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C.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D.适应了英围宪政发展的要求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60】答案:D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内阁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发挥的是桥梁的作用,并不是使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权,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排除B。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是在国王彻底丧失行政权之后,C错误。从材料可知,王国无力也无意于行使行政权,而内阁的出现,弥补了这一弊端,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要求,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英国内阁。学生做材料题一定要依据材料,千万不可脱离材料做题。本题学生只需理解题干所述,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他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他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意思是A.国家要发展社会生产力&&& B.工业革命加剧了殖民争夺C.资本主文与刺削制度相连&&& D.工人阶级要占有生产资料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61】答案:C分析:根据材料中的“他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他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说明了资产阶级把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变成自己的工人,再联系材料出自于《共产党宣言》,可以得出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和剥削制度相连,C正确。材料中的行为主体是资产阶级,不是国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殖民掠夺,B错误。材料只是表面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但没有指出无产阶级要占有生产资料,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学生要联系所学知识,掌握马克思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对资产阶级雇佣劳动者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持批判态度,再结合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1870年,法国的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接近50%,是同期英国的两倍多。材料可用来说明法国A.拥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 B.工业发展水平相对不髙C.历次战争损失了大量人口&&& D.努力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62】答案:B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1870年法国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但“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接近50%,是同期英国的两倍多”,说明了法国的工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B正确。A项不是材料表述的主旨,排除。题干中说明的是法国的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而不是农业人口的数量,C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的,但材料中的法国农业仍占很大比重,D与材料不符,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法国工业革命。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870”年,联系所学工业革命的知识,再结合材料中法国与英国的对比,即可得出答案。
 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此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这一做法A.与冷战宣传的政冶需要直接相关&&& B.表达了苏联认为美国援助别有用心C.有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 D.是苏联党内政治斗争加剧的典型体现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63】答案:A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两国由盟友变成对手,1947年,“冷战”正式开始。材料中苏联对《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的态度,可以说明这一做法与冷战宣传的政冶需要直接相关,A正确。苏联这一做法是冷战的需要,并不能说明苏联认为美国援助别有用心,且二战期间,英美苏都参加了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反抗法西斯国家的侵,B错误。这一做法不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苏联党内政治斗争,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美苏“冷战”。美苏冷战期间,两国分别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宣传等各个方面加强对抗。本题学生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949”年,再对材料内容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下面是1929年至1939年间世界六强粗钢产量表 (单位:万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A.西欧经济直到二战前仍未复苏&&& B.新政之后没过经济完全恢复C.危机使列强调整对苏政策&&& D.大萧条时苏联经济与欧美不同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64】答案:D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钢产量持续增加,说明了这些西欧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A错误。从材料中美国的数据可知,美国的钢产量也在持续增长,但1939年并没有达到1929年的数字水平,无法表明新政之后美国经济完全恢复,B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危机使列强调整对苏政策,排除C。大萧条时期即1029——1933年,苏联实行计划经济,而欧美实行市场经济,二者不同,D正确。
 1956年,在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资助之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此后数十年,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这反映出A.科技的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需要&&& B.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C.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 D.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65】答案:D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在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资助之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表明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的需要,排除A。材料只是说他们主宰了人工智能领域,但没有体现人工智能在新科技领域的地位,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对世界的改变,排除D。
 2015年,美国号召军事盟援助乌克兰,英国对此予以响应,但欧盟内意见不一,德法公开反对给乌克兰援助武器,两囯领导人还前往俄罗斯与普京商谈乌克兰停火事宜。这反映出A.世畀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B.全球化时代各国关系紧密C.北约用军事取代直接出兵&&& D.美国将战略前心转向欧洲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66】答案:A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德法两国对美国的军事决议成反对态度,说明了德法力量增强,敢于挑战美国,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A正确。B项表述太宽泛,没有直指本题主旨,排除B。本题所述的是欧盟内部对军事援助乌克兰一事的态度,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本题没有涉及美国的其他战部署,无法得出乌克兰或欧洲是其战重心,排除D。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北宋前期通进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等职能,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孟宪玉《宋代封驳制度权力制约精神的当代价值》材料二 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洗对国会的缔约。表现在:总统有立法发掘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论权力制约原则》(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67】答案:(1)内容:纠正皇帝不t当的诏令;驳回臣下前错误竹妻章;对备部n重要公文进行审查。作用:有利干制约垒杈滥用;提高决策的JE确性;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2)不同点:宋代权力树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菱围权力制约刚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国家权力的分割;宋代权力制约根率上是服务千皇杈统治,而美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民主瞍清。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可得出封驳制度的内容。再从三个内容分析其作用,从制约皇权、科学决策、权力运行程序化等方面加以分析。(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约束对象和制约的实质两个方面分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孟德斯鸠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狀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孟德斯鸩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供什么就做什么,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 切事情的权利,如策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孟德斯鸠》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使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础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作“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整理自《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并从理论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概括“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的原因。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68】答案:(1)现点:提供法律制约下的自出平等。理论影响:否定了封f专树觥的台理性;奠定丁资产阶级民主政渐帮陡律的理论基础。(2)原因:政治方面,中国的封枣君主掌握绝对权力,法律来自君主意志,君权不受树约;而西方君主受到地方政治势力的牵制,法律来自计会,而不是来自君主。思想方面,中同传统倩学影响授为探远,而协学是为封建々制服务;西方甘金K期盛行人文主义精抻,垃是启蒙思想的基础。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但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可知孟德斯鸠的观点是提供法律制约下的自由平等。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孟德斯鸠思想的作用加以分析,从否定封建制度合理性和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法律的理论基础两个方面加以论述。(2)抓住设问中的“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从中国和西方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政治上,中国从君主专制本质、英国从君权受限等方面加以分析;思想上,从中国儒家思想为统治者服务、西方盛行人文主义精神等方面加以分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面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简表。从题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69】答案:论题:科技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阐述:往前两次.I=业革命中,西方列强傲仗其先进抖技·从备方面加鬻对中国侵·使中国运步沦为牛殖民地·l封硅Ⅲ:会,为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开皓正视西方洞西方学习·中国社会开蛤近ft化。住经济方面·洋务经济和民族资车主义产生井得到发展;住思想文化方面.‘巾体西用”的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相继产生t在政治方面,维新摄和革命豫相继进行民主政治的_实践。新中国虚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政府抓住机遇·积搬参与第=次科技革命·在诸多镡域部取得了杰水成就,授大加速丁中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l匮的进程。所以,科技革命对近现代中国tI=会产生了R大影响。分析:本题属于高考变式题。做此类题目首要注意的就是题目设问。本题设问要注意“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所以本题的论题一定要涉及中外两个方面,不可以只提取一个方面的信息。正确示例如:科技(工业)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工业革命目前有三次,分别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所以论述时可结合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具体影响加以分析。如前两次工业革命后,西方侵中国,致使中国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中国近代化历程不断推进。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抓住机遇,取得了多项成就。最后,从整体上对论述加以总结,再次点题。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5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作出明确划分,国家解决城镇户口的粮食供应,每月发给相应的柴米油盐,我国城乡二元分离的户口结构由此开始。198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颁布自理口粮户口,这种户口与城市户口同属于非农业户口。1992年8月,公安部发出《关于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的通知》,决定在小城镇、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制度。农民进城自理口粮,到2000年止,我国城镇人口达到4559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6.09%,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将近10%。——摘编自任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分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趋势(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影响。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70】答案:(1)背景:in的户籍涮艘脱腑千汁瑚经济·隈树了人口的迁移t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发展对& 劳动力的需求扩大。趋势:对农业户口转IF农业户口酌限耐逐渐放宽。(2)影响:hIJ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干增加农民收人t推动r城市经济的发腱,提升了新耐期巾同的城市化水平浦利干人口之间的迁徙和流动,实臌乡居E已的公平,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分析:(1)结合设问中的20世纪80年代,联系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城市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旧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即可得出答案。趋势就是对农业户口转非农业户口的限制逐渐放宽。(2)影响可以从对农村、对城市、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得出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的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4年9月,严复在给熊纯如的心中说:“德意志联邦,乃不幸居于骄王之下,轻用其民, 以与四五列强为战,......顾计所不及者,英人之助比、法也,列日之致死为抗也, 奥人之节节失败也。至于今,曩所期于半月十日之目的, 乃遥遥而犹未达(谓巴黎之破) , 而比、法乃皆迁都矣,英人则节节为持久之画,疏通后路,维持海权, 联合三国,不许单独媾和。”1917年2月,严复明确主张对德断交,并认为若坐失对德宣战良机,甚或“一无所得,两不讨好”,将贻害无穷。严复学贯十西,前期着力对西学译介工作,后期对西方文明尚武、自私的揭露。从谴责战争的罪恶走向反省西方文明的缺陷,再到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严复这些对西方文明的批评言辞,与战时在西方出现的“西方的没落”的声音相似。——摘编自欧阳智生《严复看第一次世界大战》(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对一战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其对中西方文化的反思。(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一战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其对中西方文明反思的意义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71】答案:(1)基奉判断:指出德同轻率发兵·与多目开战为不智之举4 7f羹、法怍持九战之I卜乐观以博t主张中德断交,弗加八卧约国对德宜战。反思:重估巾西方文明价值。(2)意义:严复对战争走向的预测·为巾国外交政策捌定提烘丁重要参考t对雉宜战对改变巾国的国际地位意义重大;重估西方文明价值·能隔人对西方文明的弊病和局限有了新的认识。分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对一战的基本判断是正确的,为中国外交提供了重要参考,对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重大作用。严复对中西文明的反思也基本是正确的,使国人能够重新认识中西文明。点睛:本题考查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此类题目一般都是从教材以外选取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材料的能力。学生需抓住材料中的主要信息,结合材料事件发生时期的历史大背景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十五六岁时,偷偷跟随姐夫去杀贼,面对姐夫的斥责和母亲的处罚,他说:“如果我杀敌有功,就可以获得富贵,姐夫、母亲只好任随他去。在讨伐黄祖的战役中,吕蒙一马当先,斩黄祖都将陈就之首,令黄祖弃城而逃,这一战稳固了孙吴后方,赤壁抗曹后期,甘宁在夷陵被围,向周瑜求救,周瑜手下诸将都认为无法分兵解救,吕蒙却担保以凌统暂代周瑜之职,建议周瑜解救甘宁,还提出来300人用木材阻断险道,可以获拜敌人马匹, 周瑜依计行事,夺取了南郡,获得全功。孙权曾就取荆州的还是取徐州向吕蒙咨询,吕蒙说,虽然取荆州苦难,但取荆州后,东吴从此由可能的两面受敌变为主动,而即使能够占领徐州,也是易攻难守。在取荆州时,吕蒙身为主帅,有一个乡人军士在下雨时拿了百姓的一个斗笠遮雨,触犯了军令,呂蒙含泪将其斩首,从此军威大振。取下荆州后,善待关羽和其将士的家属。——摘编自黄忠晶《历史上真实的吕蒙》(1)根据材料,指出吕蒙的性格特征。(2)根据材料,概括吕蒙对孙吴政权的贡献。
【答案解析】 【试题ID=186357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历史真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