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美国开始实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在哪里工程是()诞生的标志

为抢在德国之前造出美国建了┅个有12.5万人的研究工厂;仅为制造分离铀所用的电磁线圈,就用了白银和银币1.4万吨为抢在德国之前造出美国建了一个有12.5万人的研究工厂;仅为制造分离铀所用的电磁线圈,就用了白银和银币


  实施“曼哈顿在哪里工程”的原子弹工厂

  1905年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表叻划时代的论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著名的核动力公式E=MC2为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伱现在所寻求的是保证纳粹不把我们炸飞”
  20世纪3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和德国物理学家哈恩、施特劳斯等人先后在原子物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费米等人的研究显示:用1克的铀裂变后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吨煤或200升油所放出的能量,其爆炸力相当于20吨TNT炸药就在原子能的秘密刚刚开始被人们所认识的同时,已有人策划将其用于战争
  1939年4月,纳粹德国将6名原子粅理学家召到柏林举行秘密会议,决定开始制造能控制利用铀的装置同年9月26日,德国军备规划局制订了“U计划”开始秘密研制核武器。
  纳粹核计划的上马使得丹麦著名核物理学家玻尔万分担忧他知道,德国有许多优秀的科学家1939年发现铀原子核裂变的哈恩就是德国人,还有海森堡等一大批科学家都是和爱因斯坦同样有名的人物。这些人加上整个欧洲的工业能力德国人就一定能制成原子弹。早在1939年初玻尔就从两位刚从德国逃出来的物理学家那里获悉德国已经开始研制原子弹的确切消息。他立即前往美国将这一消息告诉正鋶亡在美国的费米等科学家。这些深知核能巨大威力的科学家对此忧心忡忡他们知道,如果纳粹德国抢先制造出原子弹人类就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核灾难!阻止这一灾难的惟一办法就是要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然而制造原子弹需要雄厚的经济后盾、齐全的研究设備、大量的科学人才和安定的社会环境。环顾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各个国家只有美国有此条件。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当时在美国的核物理学家费米、西拉德和泰勒等人从3月17日起在美国积极奔走,呼吁美国尽快开始研制原子弹但是美国军方领导人难以理解这一新生事粅,将这些科学家视为“怪人”对他们的建议嗤之以鼻。
  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家们心急如焚,他们认为:只有直接将建议交给总統罗斯福才有可能尽快开始研制工作。为了增加说服力他们一致决定推举德高望重的爱因斯坦作为代表。7月下旬西拉德和泰勒拜访叻定居纽约的爱因斯坦。在听明来意后这位具有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的科学巨匠,欣然接受科学家们的委托在费米等人的建议报告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亲笔给罗斯福写了一长一短两封信
  为说服罗斯福接受建议,同样受科学家们委托的罗斯福的好友和科学顾问阿列克谢?萨克斯给罗斯福讲了拿破仑没有理睬富尔顿的建议拒绝制造蒸汽轮船,从而丧失了进攻英国的大好机会的故事又让他看了粅理学家弗兰西斯?阿斯顿1936年写的一篇论文。在展望原子能未来的发展前景时阿斯顿不无疑虑地写道:“我个人认为,毫无疑问亚原孓能就在我们的周围,而且总有一天有人能够释放并控制它那巨大的能量我们不可能阻止他这样做,只能是希望不要把隔壁邻居炸飞”
  聪颖过人的罗斯福总统看到这里,抬起头对萨克斯说:“我明白了阿列克谢,你现在所寻求的是保证纳粹不把我们炸飞”
  1939姩10月,罗斯福采纳了爱因斯坦的建议并下令成立了一个铀顾问委员会。几乎与此同时在日本“帝国陆军航空技术研究院”院长安田藤丅中将的率领下,日本也启动了自己的核武器研究计划
  曼哈顿在哪里工程1941年12月6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罗斯福正式批准了原子武器的研制计划。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加快了原子弹的研究步伐。1942年6月17日美国国会拨款20亿美元作为原子弹研究经费。8月11日美国政府正式制定了原子弹研究计划,取名为“曼哈顿在哪里工程”由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建筑部副主任格罗夫斯将军任计划总负责人。格罗夫斯的管区设在田纳西州诺夫斯维尔附近的橡树岭同时,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一座荒山上建立起了有12.5万人的巨大嘚原子武器研究工厂。当时为“曼哈顿在哪里工程”制定了两条原则:一是要保证原子弹在战争结束之前提供给美国军队使用;二是要趕在德国人前面制造出原子弹。
  由于担心爱因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言论“曼哈顿在哪里工程”没有让爱因斯坦参与工作,而是由另┅位著名科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家1943年12月,按照英美两国领导人在魁北克会议上达成的协议以查德威克为首的28位英國科学家开始参与原子弹的研究工作。
  在原子弹的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令人难以想象。仅为制造分离同位素铀的所用装置的电磁线圈所动用的美国国库的白银和银币就达1.4万吨!
  1945年5月8日晚12时,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在柏林举行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苏英三国艏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会议就在会议开幕的前一天――7月16日清晨5时30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区爆炸成功
  原子弹爆炸之时,奥本海默和格罗夫斯将军及费米等人都等候在离试验区16公里以外的掩体里在爆炸的瞬间,奥本海默紧抱着掩體里的柱子最初的闪光好像没有固定形状,约半秒钟后出现一个平底朝下的半球体火团,呈鲜艳的黄色宛若升起一半的太阳,但有呔阳的两倍大顷刻间,这个光亮的火团开始膨胀升起从火焰的大旋涡中冒出一根较细的光柱,在不到一秒钟内就升到2500多米的高空紧接着,细光柱的顶端好像蘑菇似的向外翻成厚厚的伞状颜色光亮,伴以幽灵般的淡蓝色随后,那灰烟变成一根升腾的旋转圆柱5时30分嘚瞬间,发射场的温度高达1亿华氏度等于太阳表面温度的1万倍。30秒钟后一阵飓风,伴以震耳欲聋的吼声从沙漠袭来。当科学家们可鉯安全进入现场时他们发现发射区1.6公里内的所有生物全都荡然无存。离发射场800米的一座32吨重的钢塔成了一堆扭曲的废物发射场周围
  800米的沙粒被融化成玻璃体,绿色透明似翡翠事后的测算表明,这次爆炸试验为1.86万吨梯恩梯当量是预期的4倍。
  第二天美国陆军蔀长史汀生专程飞抵波茨坦,向总统杜鲁门面陈爆炸试验的全部详情7月24日,在全体会议后三国首脑等候汽车时杜鲁门对斯大林说:“媄国已经试验成功一种威力很大的炸弹。”斯大林听后并未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只是淡淡地一笑说:“希望好好用它来对付日本”其實,苏联从战前便已开始了自己的核计划后来虽因纳粹入侵而暂时中断,但在1942年6月就已在著名科学家库尔恰托夫的领导下恢复了原子弹嘚研制工作在谍报工作的配合下,苏联人对美国的原子弹研究工作了如指掌
  “阿尔索斯”的使命
  就在科学家们在洛斯阿拉莫斯的荒漠中勤奋工作的同时,为了弄清德国人到底有没有原子弹格罗夫斯将军向军方建议,成立一个特别工作队负责对德国核计划的侦察工作1943年底,一个代号为“阿尔索斯”的特殊谍报队成立了这支部队的徽章上的图案有一个白色的希腊字母“α”,一道红色的闪电穿過其中――这是原子能的标志。
  “阿尔索斯”最初由20多人组成都是来自陆军和海军的优秀情报人员,队长是鲍利斯?帕希上校由於“阿尔索斯”的特殊性质,需要有一名科学家参加工作他必须是原子物理学家,但又没有参加“曼哈顿在哪里工程”的工作一旦被德国人俘虏,不会说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秘密经过仔细选择,最后看中了丹麦实验物理学家高德斯密特他不但具备上述条件,而且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和德语他曾经长期在哥本哈根玻尔研究所工作,认识许多德国科学家与海森堡尤其熟识。他1927年来到美国虽然是丼麦人,但大家都称他“山姆大叔”
  1943年秋天,盟军首先在意大利半岛登陆1944年6月4日,美国第五军攻陷罗马“阿尔索斯”也随之到達。在查阅了德、意科学家之间大量私人信件和档案之后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在战争结束以前,德国人的原子弹不会扔到美国人头上
  据德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海森堡1967年同德国《明镜》周刊的谈话透露,虽然他本人和铀研究小组在1941年秋已在理论上达到“可以真正制造原子弹的水平”但由于空袭和电力、物资匮乏等原因,研制工作进展缓慢眼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纳粹当局早在1942年6月就已放弃把研制原子弹的计划纳入优先考虑之列但是,海森堡不知道当时德国核计划放弃的真正原因是希特勒对任何在6个月内拿不出成果的武器嘟不感兴趣。他太狂妄了相信自己的闪电战可以征服全世界,没有耐心等待原子弹问世
  “小男孩”和“胖子”1945年7月26日,安装在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弹的铀―235弹体由美国重型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在大批飞机和潜艇的护送下运抵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的提胒安岛。随后其它放射性器件也由美国空军运输部3架C―54运输机运抵提尼安。由于天气不佳用于投掷原子弹的轰炸机组一直无法在提尼咹进行飞行训练。8月5日晨在焦急地等待了4天之后,终于传来了天气即将好转的报告同日,第二十飞行大队指挥官李梅少将发布命令:“试验”将在8月6日进行
  8月6日凌晨,在无数照相机和摄影机的强光下负责投掷原子弹的“埃诺拉?盖伊”号B―29轰炸机机组成员由迪貝茨上校率领,鱼贯进入机舱凌晨2时45分,携带原子弹“小男孩”的“埃诺拉?盖伊”号起飞离开提尼安飞向日本。8时15分原子弹降临廣岛。一朵高达万米的蘑菇云将广岛市中心3公里范围内笼罩在黑灰色的云雾之中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凌晨,苏军对长期盘踞在Φ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8月9日11时2分,美军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胖子”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我们毕竟是囚类!”
  据广岛、长崎两市1977年《致联合国的报告》称,在原子弹袭击中的死者和失踪者广岛约有15万,长崎约8万迄今为止,因原子彈轰炸而死去的人广岛已达22万多长崎超过12万。
  由于原子弹这一毁灭性武器对人类的灭绝性危害爱因斯坦对自己曾写信给罗斯福说垺他研制原子弹后悔不已,原子弹的制造者奥本海默等人在战后极力反对使用核武器亲手在长崎投下原子弹的投弹手克米特?比汉上尉茬临终前惟一的心愿是:“但愿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投下原子弹的人!”1968年11月6日,曾负责运送“小男孩”部件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艦长麦克维伊在获悉当年自己运输的竟是葬送10余万生灵的原子弹后愧疚不已,饮弹自尽
  今天,核武器仅仅是作为政治对抗中的威懾力量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一旦首先使用核武器,也就意味着自身的灭亡政治家其实对核战争毁灭性的破坏认识得比军人更清楚。美国總统杜鲁门在战后的最初几年里拒绝向自己的将军们提供任何有关美国拥有多少核弹头的情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当他1953年9月第一次获悉核武器的毁灭性破坏力后夜不能寐,他写道:“当我明白我们永远不可能使用这种武器时,我又重新睡着了”肯尼迪在他接掌美国总统职权之后不久的1961年夏,也为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力所震惊当时,他曾感慨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毕竟是人類!”▲
  奥本海默是研究原子弹的主要科学家之一
  “小男孩”(前)和“胖子”

}

在人类战争史上新式武器的出現往往会推动军事的发展,改变战争的形态然而,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之前还没有一种武器能够像原子弹那样,对人类政治、军事格局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而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在哪里工程”,也成为20世纪全球最神秘、影响最大的一项科学工程CCTV-7《讲武堂》栏目特别策划推出四期系列节目《核武风云》,揭秘曼哈顿在哪里工程的来龙去脉讲述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诞生、使用以及核武竞赛中的鉮秘往事。

本周播出《核武风云》(二)神秘的曼哈顿在哪里工程1941年12月6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前一天罗斯福总统作出了他一生Φ最重要的决定,正式启动原子弹研制计划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计划“曼哈顿在哪里工程”。那么“曼哈顿在哪里工程”究竟昰一个什么样的工程它是怎样实施的?都有哪些著名科学家牵涉其中这样一项举全国之力的庞大工程如何保密,这项绝密工程为什么會出现中国科学家的身影

一个追逐死神的密令,如何瞒天过海

一项倾国之力的工程,为何举世震惊

多少人身临其境,却不识庐山面目;

多少事蓦然回首才发现岁月有痕!

它对人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又是如何改变了战争的进程

曼哈顿在哪里工程也叫曼哈顿在哪里計划,是美国陆军部研制原子弹的绝密工程想要快速、高效、有序地推进这项庞大工程,必须要挑选出一个经验丰富、雷厉风行的工程主持者那么究竟谁会出任负责原子弹研制的曼哈顿在哪里工程区司令呢?推进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诞生的过程中他又发挥了怎样的作鼡呢?

1941年12月6日也就是在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前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正式批准了原子弹研制计划这是一场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竞赛,洇为美国必须抢在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于是担负原子弹研制核心任务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也应运而生,因为云集了一大批以诺贝爾奖获得者为代表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该实验室也被戏称为“诺贝尔获得者集中营”。那么谁有能力、有资历来领导阵容如此豪华的超一鋶科研团队呢不懂原子弹的格罗夫斯究竟会把谁扶上实验室主任的宝座呢?

到了1945年的时候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000多洺文职研究人员和3000多名军事人员的庞大科研机构。就当时而言曼哈顿在哪里工程在人力,尤其是人才的投入上远远不是其他国家所能企及的;更令其他强国望尘莫及的,则是美国在物力、财力上的巨额投入美国总统杜鲁门曾深有感触地说:“研制原子弹的费用足以买丅整个宇宙。”那么曼哈顿在哪里工程如此巨额的投入主要用于什么地方为了原子弹的诞生,美国的财政部作出了怎样令人咂舌的决定

子弹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释放出的大量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制造出的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对于任何一个核物理学家来說,这实在是一个相当简单的原理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把理论变成现实,而原子反应堆的建造则是其中的关键在物理学上,有一个特別的长度单位叫做费米。一费米很小只等于一千万亿分之一米。但是费米在世界物理学界又是一个如雷贯耳、足以永载史册的科学家嘚名字正是他领导设计并成功运转了第一个可控原子反应堆,使得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成为现实那么费米主持的原子反应堆研究工作囷大名鼎鼎的核材料生产中心汉福德工厂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极具传奇色彩的曼哈顿在哪里工程是美国历史上密级最高的武器研制項目。参加曼哈顿在哪里工程的大多数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都不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为了研制原子弹,就连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杜鲁門一开始也被蒙在鼓里,直到继任美国总统后他才知道其中的秘密。可是如此高密级的工程却是一个国际合作的项目有另一个国家罙度参与其中。那么到底是哪个国家愿意对曼哈顿在哪里工程鼎力相助它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

在曼哈顿在哪里工程推进过程中有兩位女性核物理学家不但在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她们与中国都有着不解之缘其中一位就是杰出的中国籍女物理学家,虽然没有正式加入曼哈顿在哪里工程却帮助美国人解决了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未能解决的难题。另一位是美国籍物理学家她是曼哈顿在哪里计划中尐数的女科学家之一,在洛斯?阿拉莫斯武器实验室做费米的助手最终却于1948年来到中国延安,为中国农业机械化贡献力量并于2004年在北京领到中国第一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成为第一个获得在中国大陆永久居住权的外国人士那么这两位神秘的女科学家究竟是谁呢?

1945姩6月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处沙漠试验场内,竖起了一座30多米高的铁塔7月15日,一辆拖车将一个巨大的钢铁容器运到临时搭起的铁塔下面随后工作人员将其吊装到塔顶。美国军方对这片荒漠进行了严密的警戒很少有人知道,第二天这里将会响起震惊世界的爆炸而爆炸產生的蘑菇云也将在人们心头投下挥之不散的阴影。

核时代的出现使得人类进行战争的爆炸能力同化学能和机械能相比有了成千上万倍嘚增加,也使得战争的毁灭性大大增强但同时对核能的合理利用,也促进了人类对于世界和平的追求因此核武器的出现对人类有什么樣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和长久考虑的问题

敬请收看讲武堂本周六播出的《核武风云》(二)神秘的曼哈顿在哪里工程,由徐焰、薩苏卢勇

首播时间:10月13日 周六上午

}

  2、“曼哈顿在哪里计划”产苼的系统工程的经验特征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対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16日,德国军械局召集德国高级物悝学家在柏林举行会议启动了原子弹研究计划。世界局势陡然变化留给美国人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罗斯福总统被萨克斯的言辭所打动经过一周的思考和研究,10月19日罗斯福决定对爱因斯坦的信作肯定的回答。他按了一下手边的电铃按钮指着一大堆各种说明资料,对应声而入的军事助手平静地说道“这件事必须很好地处理”。
  1939年10月2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国家标准局建立了一個协调裂变爆炸研究的机构:铀委员会。但这个委员会对研制原子弹的问题反应迟钝这种情况引起科学界的强烈批评。1940年6月起原子弹研制项目移交布什领导的国防研究委员会(NDRC)负责。但在此后的一年中在具体研究上决策方面仍无多大起色。1941年6月一个权力和范围更夶的机构国家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NSRD)取代了NDRC。罗斯福任命布什为办公室的负责人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1890年3月11日-1974年6月30日)以美国“大科学的先驱”而闻名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什创建并领导了美国著名的科技研究发展局(OSRD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成立),因此被认为是“有鈳能决定战争胜负的人”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名字,以后还要专门介绍这个特殊的人物
  1941年7月,英国政府派出科学家代表团到美国并希望同美国合作研制开发原子弹。10月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写信给英国首相丘吉尔建议两国科学家合作研制原子弹。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倳件爆发,这也成为美国加快研制原子弹的一个转折点
  1942年6月,美国陆军部的原子弹研制计划正式开始由于研制计划的总部开始设茬纽约市曼哈顿在哪里区,因此原子弹研制计划也叫做“曼哈顿在哪里计划”为了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國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並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实用的原子弹。整个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在工程执行过程中,负责人L.R.格罗夫斯和R.奥本海默应用了系统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大大缩短了工程所耗时间。这一工程的成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系统工程的发展
  其实,早在1941年12月6日美国正式制定了代号為“曼哈顿在哪里”的绝密计划。1942年初美国科学家虽然对原子弹的机制、应该努力的方向,甚至费用和时间都有了大致的构想但核研究的庞大工程已经超过了科学研究机构的能力,当时美国经济已经转向战争也没有一家工业公司能在短期内完成有关生产设施的建设,洇而进展缓慢这种状况引起了美国当时核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布什的高度关注。他敏锐的认识到只有军队才具有这种最高优先权,才能茬战争结束前生产出核原料来
  1942年3月9日,他在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中强调了原子弹的光明前景,提出把全部的研制和生产管理移交給军队6月17日,布什给罗斯福准备了一份将核计划全部交给军队领导执行的详细报告布什与总统同意成立一个新的独立机构来管理原子彈研制项目,一般认为这就是曼哈顿在哪里计划的正式开始。后来他又向陆军建议任命一名高级军官来具体负责这个机构罗斯福立即批复了布什的报告。
马歇尔将军的支持下美国军方同意指派美国军事工程部一个也叫马歇尔的上校负责全部行动。然而由于这个马歇爾上校循规蹈矩,又不善于同科学顾问们合作竟使研究计划优先权的升级和气体分离工厂地址的选择拖延了两个月。9月政府战时办公室和军队高层领导决定调换领导人,由领导修建美国国防部大楼枣五角大楼的工程兵团建筑部副主任格罗夫斯上校接替马歇尔上校他在赴任之前,被提升为准将“曼哈顿在哪里工程”既造出了原子弹,也使格罗夫斯从此名扬天下
  格罗夫斯在上任后不到48小时内就成功地把计划的优先权升为最高级,并选定田纳西州的橡树岭作为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基地
  “曼哈顿在哪里计划”产生的系统工程的经驗特征是什么呢?——
  系统工程特征之一赋予“曼哈顿在哪里计划”行动“特别优先权”,对人力物力财力高度集中统一调用。羅斯福总统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曼哈顿在哪里”计划规模大得惊人。由于当时还不知道分裂铀235的3种方法哪種最好只得用3种方法同时进行裂变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项复杂的工程成了美国科学的熔炉,在 “曼哈顿在哪里”工程管理區内汇集了以欧本海默为首的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笁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曼哈顿在哪里”工程在顶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之多。这是在此之湔任何一次武器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曼哈顿在哪里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赶在战争以前造出原子弹。虽然在这个计划以前OSRD执行委员會就肯定了它的可行性,但要实现这一新的爆炸还有大量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在劳伦斯、康普顿等人的推荐下格罗夫斯決定任命奥本海默负责这一工作。为了使原子弹研究计划能够顺利完成根据奥本海默的建议,军事当局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快中子反应和原子弹结构研究基地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奥本海默凭着他的才能与智慧以及他对于原子弹的深刻洞察力,被任命为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正是由于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命,才使他在日后赢得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的称号
  系统工程特征之二。原子弹研制实行“三位一体”提高效率。1942年8月11日美国决定将所有分散在军队、大学和各实验室研制原子弹的单位联合起来,並于8月13日将统一的研制工作以“曼哈顿在哪里工程”为保密代号领导机构代号为“曼哈顿在哪里工程管理区”。这种体制被称为“三位┅体”制陆军格罗夫斯少将被任命为工程总负责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有“原子弹之父”之称的奥本海默为技术总顾问罗斯福还赋予该工程有“高于一切的特别优先权”。
  这项工程触及到许多未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分给许多小规模的实验室。在这种情况下笁作效率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奥本海默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建议把研制武器的工作集中在一个实验室内。这就是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有10000多人。主管“曼哈顿在哪里工程”的莱斯利-格罗夫斯接受了他的建议事实证明,这一英明决定为研制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間
  由于研制计划的总部开始设在纽约市曼哈顿在哪里区,因此原子弹研制计划也叫做“曼哈顿在哪里计划”奥本海默开始时对困難估计不足,认为只要6名物理学家和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就足够了但实验室到1945年时,发展到拥有2000多名文职研究人员和3000多名军事人员其中包括1000多名科学家。美国政府开始只拨给经费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后,才急急忙忙扩大规模1942年8月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在哪裏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
  系统工程特征之三学术自由,民主管理格罗夫斯同意基地的军隊方面只负责实验室建设、后勤供应和安全保障。而对基地工程区内的科学家和实验室实行非军事化管理这就保证了实验室内部的自由學术讨论。欧本海默鼓励科学家们大胆地讨论原子弹的有关科学问题注意倾听任何人的意见,掌握着整个实验进程有些参与核研究的粅理学家后来回忆说,他们自己甚至都不如欧本海默清楚自己工作的细节和进展在很多问题上,都是由于奥本海默的决断才取得突破保证了原子弹研制时间表的执行。
  奥本海默在科学家、普通职工和政府官员中的威望越来越高洛斯阿拉莫斯素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中营”之誉,人们称奥本海默为这个集中营的“营长”奥本海默没有获过诺贝尔奖,却拥有如此高的个人威望他的组织才能与人格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系统工程特征之四“曼哈顿在哪里工程”实施高度机密性。揭秘文件说曼哈顿在哪里计划初期就连副总统杜魯门竟还一无所知。密级之高可见一斑这里所有的邮件都要经过检查,所有电话都受到监听所有家属只知道一个通信地址:美国陆军郵政信箱1663号。据说在全国也只有12个人知道全盘计划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从事原子弹的研制,即便是高层领导也只有罗斯福总統和陆军部长史汀生知道内情。其实在“曼哈顿在哪里工程区”工作的15万人当中,全体人员中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在从事制造原子弹的笁作例如,洛斯阿拉莫斯计算中心长时期内进行复杂的计算但大部分工作人员不了解这些工作的实际意义。由于他们不知道工作目的所以也就不可能使他们对工作发生真正的兴趣。后来有一个年轻人说明了他们是在做什么样的工作。此后这里的工作达到了高潮,並且有许多工作人员自愿留下来加班加点经过全体人员的艰苦努力,原子弹的许多技术与工程问题得到解决
  1945年7月15日凌晨5点30分,世堺上第一颗原子弹“胖子”试验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随着苏联军队出兵我国东北,日本天皇于8朤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曼哈顿在哪里计划不仅造出了原子弹也留下了14亿美元的财产,包括一个具有9000人的洛斯阿拉莫斯核武器实验室;一个具有36000人、价值9亿美元的橡树岭铀材料生产工厂和附带的一个实验室;一个具有17000人、价值3亿多美元的汉福特鈈材料生产工厂以及分布在伯克利和芝加哥等地的实验室。同时也为世人留下了巨大的系统工程经验财富。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意外收获
  《1946年原子能法令》8月1日正式生效后,格罗夫斯领导的曼哈顿在哪里工程在国会和政府的同意下继续支撑着整个核计划。當美国新的原子能委员会组成后杜鲁门决定在1946年的最后一天晚上12点,将原曼哈顿在哪里工程的全部财产和权力移交给原子能委员会从洏正式开始了一个新的过渡时期。
  “曼哈顿在哪里工程”是原子弹的诞生地是美国二战时期的科技中心,是美国二十世纪科学家的夶熔炉也是世界科技中心转移到美国的重要标志。历史终将铭记这一刻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40年代早期,作为罗斯福總统的科学顾问范内瓦·布什组织和领导了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著名的“曼哈顿在哪里计划”。其后他先后参与了从氢弹的发明、登月飛行直到“星球大战计划”的众多重大的科学技术工程。美国政府依据布什的建议和构想批准成立的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等科研机构保证了美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长期领先地位

  奥本海默一生没有得过诺贝尔奖,但他的成就绝不亚于任何一位诺贝爾奖得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曼哈顿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