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施工人员辛苦的描写人 尊重服务人员从我做起

谁是上海最累的人 现代“包身工”生存状况调查
谁是上海最累的人 现代“包身工”生存状况调查
http://www.sina.com.cn 日11:24 外滩画报
  外滩记者/邓亦繁
  谁是上海最累的人?--上海现代“包身工”生存状况调查
  一年365天,对于在上海当护工的徐华(化名)而言,每天的生活基本是相同的。
  白天守护在病人身边,病人快输完液了就去找护士;病人起夜,她得扶着;病人睡着了,她就在病房里的板凳上坐着,或者趴在床沿打一会儿瞌睡。
  过年的时候,徐华想到了在安徽老家读初中的女儿,她决定,无论如何,还得再干一年。2004年,是她来上海做护工的第十年。
  休息不好是我最不满意的看起来五十多的徐华实际年龄才40岁,这也许和她常年睡眠不足有关。徐华在上海徐汇区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骨科病房从事护工工作,主要是为病人擦身、洗手洗脸,服侍病人大小便,给病人打饭、喂饭,铺床叠被以及其他一些勤杂类工作。她每天工作24小时,一周七天,法定节假日也不休息,也就是说,如果不请假的话,她一年工作365天。这两个月,徐华接的活儿比较多,要同时照顾6个病人,她上个月收入720元,平均一小时一元。
  护工通常是按日计工钱,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福利。“护工吃饭、洗澡都是要自己花钱的,所以不会去食堂吃五六元钱的工作餐。我一般是去食堂买一块钱的白饭,然后就着自己带来的咸菜、酱菜吃。有时候,病人家属会带很多菜来,病人吃不了的或者不吃的,家属也会给我们吃。但是如果被巡视的人发现,是要罚款的。”徐华说,“我24小时工作,工作时间不能去洗澡,被发现的话要扣50元钱,等于几天的工作就白做了。所以平时就是用水擦擦身,偶尔没有活儿干的时候出去花几块钱洗个澡。衣服也不好洗,没有晾衣服的地方。”
  徐华最不满意的就是休息不好,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躺在床上安安稳稳睡一觉。
  “白天不能打瞌睡,被护士长看见要罚款;晚上也没有休息的地方,碰到病人心肠好的,会花几元钱帮我租个躺椅,更多的时候都是拿凳子拼在一起躺一会儿,或者趴在床沿打盹。这样都睡不好,也总惦记着病人要叫。”
  即便有种种不满意,徐华仍然舍不得放弃这个工作。
  “毕竟一个月能有六七百元收入,总比在老家呆着强。我女儿上学需要钱。”今年春节,徐华也没回家,继续工作。不过徐华告诉记者,她打算做完这一年就回老家去,因为身体实在吃不消。
  护工的生存状况堪忧
  像徐华这样的情况在上海的各医院护工群体中十分普遍。2003年9月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组织了20多名学生志愿者,对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以及杨浦区、卢湾区中心医院等15所三级、二级医院的护工生存情况,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调查,发现护工的生存状况惊人的相似。
  “除了极少数在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护工有倒班休息制以外,其余科室的护工全部都是没有固定休息时间,没有休息场所的。她们每天工作24小时,每周连续工作七天,一年有多少天他们就必须工作多少天,没有一天可以休息,除非请假,但是请假就没有收入。她们一周的工作时,相当于普通劳动者一个月的标准工作时,然而收入却非常低。”
  于海教授对此表示惊讶。他说,“这是严重侵犯人的休息权的。休息是生命权的一部分,而她们这一基本的休息权却因一纸合同而被剥夺。每天24小时的工作状态,不仅使她们成为现代‘包身工’,失去人身自由,而且对她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上海市长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忠新教授认为,护工这种“没完没了”的工作使得她们的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会使她们白天的精力也不能集中,直接影响到她们的感官、思维,记忆力、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下降;此外,长期缺少睡眠,会导致护工的免疫功能下降,全身功能紊乱,患心脏病、胃病、抑郁症等疾病概率比正常睡眠的人高很多。
  上海市段和段律师事务所的吴坚律师分析说,从表面上看,医院和护工公司按小时给护工计费,护工像是小时工。而《劳动法》对于小时工的使用是没有明确规定的,所以医院和护工公司对于护工工作时间的安排并没有明显违法的地方,只是让他们连续工作确实不人道。但是,如果按照小时工的薪资标准,上海市日起执行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是5元/小时。如果护工与医院或护工公司构成劳动关系的话,就不得低于上海市的最低标准,1元/小时的收入只有最低标准的五分之一,实在太低了。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法规处的工作人员则建议医院或护工公司为护工这一特殊服务性工作申请“不定时工作制”。按照劳动部文件精神,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每周必须休息一天,这样可以适当保障他们的休息时间。
  谁在瓜分护工费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病人及其家属对于护工的生存状态了解得并不多。
  “我每天支付的护工费是60元,住了十天院,交了600元。护理我的护工同时管3个病房的六位产妇。如果每人住十天院,就有3600元,她一个月少说也有1500元吧!”刚刚在杨浦区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生完孩子的邓女士说。
  事实上,调查结果显示,护工月收入在400-600元的占10%,600-700元的占45%,700-800元的占10%,800-900元的占15%,900元以上的占20%。
  那么病人缴纳的大量护工费又到哪里去了呢?
  卢湾区一家专为医院提供护工的家政公司曹女士告诉记者,各个医院的护工收入不一样,在她们服务的那家医院,一个护工照顾一个病人,日收入23元(病人支付30元)。如果一个护工同时照顾两个病人,则收入为36元/天,而并非46元/天。有的医院照顾多个病人和照顾一个病人收入是一样的。
  据曹女士透露,很多护工不是由医院直接管理,而是由护工公司或物业公司聘用。医院需要护工时,就到公司来联系。这种情况下,病人支付的护工费有一部分是由医院和护工公司分掉的。比如每个请护工的病人交给医院或公司30元,其中23元给护工。余下的,作为公司的各项开支,以及护工的税金、培训、服务、暂住证等费用。此外,每月还要上缴3000元给医院做场所费。
  也有不少医院对护工进行直接管理,并收取管理费,闸北区一家医院医护部门的陈先生说:“这样向病人的收费就相对较低。每天24元,护工拿20元,医院拿4元,主要是用于护工在医院工作、生活的水电煤、洗澡费、培训费及其他管理费。”
  而对于护工公司和医院提供的“管理服务”,护工们普遍表示不满。
  一名在某区中心医院工作的护工向记者倾诉时,几乎要哭了出来,“我每天收入19.5元,除去一天三顿饭,剩下的已经不多了,她们还要经常收钱。什么培训费50元,工作服100元,鞋费55元,胸牌20元。有次让交50元办健康证,其实连体检都没有。我们识字都不多,医院还老组织我们参加文化考试。考一次交80元,考不出就再交80元补考。前段时间考试,60多个人只有17人及格。”
  社会对护工生存状况的冷漠
  “一次上课时,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民意测验,想看看学员们对护工的这种生存状态的感受。然而令我吃惊的是,有三分之二的学员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她们没有文化,只能做这种事,只能拿低薪,不可能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样享受那么多权利。”
  于海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这次测验让他感到异常难受。
  “社会上许多人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的歧视和冷漠,以及社会对于外地务工人员从制度上到认知和待遇上的种种不平等,值得警惕。”
  于海认为,中国这种劳动力无限供应的市场氛围,决定了她们根本没有谈判的能力,当受到伤害时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所以,政府的有关部门不能完全放任市场来调节这类劳动力的交易,而应该制定明确的措施保障类似护工人群的基本权利。
  (本调查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许艳绯、李依楠、胡兆磊、王幸等同学参加了调查。)
  声明:《外滩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
【】【】【
】【】【】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nbsp 16:26:17
&nbsp 03:03:04
&nbsp 14:50:00
&nbsp 11:42:21
&nbsp 15:55:23
&nbsp 12:54:51
&nbsp 14:21:59
&nbsp 07:45:36
&nbsp 19:54:23
&nbsp 11:27:00
&nbsp 08:42:00 / 11:18:42 / 11:17:36 / 11:17:34 / 11:15:45 / 11:14:27 / 11:14:25 / 11:14:24 / 11:14:22 / 11:11:25 / 11:07:10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密码: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赢得尊重才是最大的欣慰——物业保洁人员的心声(组图)
(原标题:赢得尊重才是最大的欣慰——物业保洁人员的心声(组图))
早上6时30分,张仁珍开始清扫楼道。张仁珍、蔺九正夫妇完成早工后,回到狭小的员工宿舍,准备吃早饭。晚上9时30分,蔺九正准备倒垃圾。
  时间:6:30地点:太原市城市密码小区
  天还未亮,一对身影已经在小区里忙活开了。53岁的张仁珍与丈夫蔺九正来自临汾洪洞,夫妇俩2014年初加入了山西源权物业城市密码项目中心,张仁珍负责楼内保洁,蔺九正则负责院内保洁。
  张仁珍在擦拭电梯间歇与我们聊道:“我们必须早起,每天都要在业主上班之前,把清洁工作做到位,让他们一出门便能享受到干净、舒适的环境。”张仁珍操着一口质朴的方言告诉记者。张仁珍夫妇每天早上5时30分准时起床,简单收拾之后便开始了一天的清洁工作,两年来天天如此,但他们并不觉得苦。
  条件苦不怕 怕的是得不到尊重
  做完早工后,保洁人员有短暂的早餐时间,员工宿舍不足30平方米,房间内除了一张床、几张桌外基本没有其他家具,狭小的空间勉强能容纳四个人。“进来吧,屋里有点乱,每天干完活回来就累得不行了,也没空收拾,你们不要嫌弃啊。”说着,张仁珍拿出瓜子招待我们。对于简陋的居住环境以及辛苦的保洁工作,蔺师傅都不以为然。“我们外来打工人员,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行了,要求别那么高,条件艰苦一点都不怕,怕的是别人的看不起。”
  保洁人员本就是物业最基层、最辛苦的工作人员,但有的人对于他们的确不够尊重。“有时候我在打扫电梯、步梯时遇到业主带着孩子下楼,他们会用‘那种’眼神看我,甚至有一次家长直接把孩子从我旁边拉过去了,可能是我的工衣太脏了吧。”张仁珍无奈地表示。对于妻子的遭遇,蔺师傅也深有同感。“小区院内只有我一个保洁员,所有垃圾桶也都是由我来负责,有一次我刚倒完垃圾,清洗完垃圾桶,一位业主领着孩子过来,指着我说道,‘你要是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跟他一样。……
  夫妇二人表示,他们是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辛勤劳动来获得报酬,每日起早贪黑为小区的洁净出力,理应得到大家的尊重。
  时间:21:00地点:太原市城市密码小区
  冬日21时,寒风萧瑟、天早已黑透了,蔺师傅仍在岗上。单薄的身影在小区院里忙前忙后。“我每天晚上都要等着小区业主们都回了家,做完饭,把生活垃圾扔下来,还有就是要等小区门口街道上的小商贩都走了之后才能把垃圾桶拉出去,然后等着垃圾车过来收走。这样才能保证第二天业主们下楼上班之前,垃圾桶的洁净。”说完,蔺师傅又去推垃圾桶了……
  互相理解共建洁净小区
  年近六旬的蔺九正夫妇育有四个子女,三个女儿均已出嫁,儿子在北京打工。子女们多次劝说二老回家享天伦之乐,但是夫妇二人认为自己还年轻,还能干得动,不愿意给孩子们增添负担。在源权物业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他们结识了很多朋友。
  经过两年的相处,张仁珍与小区B座的一位业主郭女士俨然已成为了闺蜜。“我们的结识很巧妙,那天我在清理电梯,突然一下子脚抽筋了,正好郭姐在电梯里,她扶我走出电梯,坐在楼梯上歇息了好一会儿,确定我没事她才走的。”张仁珍笑着告诉我们。后来张仁珍才得知,郭女士的丈夫因病瘫痪在床,子女们都在外地,平常都是她一个人照顾丈夫。于是,张仁珍在工作之余,经常去帮郭女士做家务、谈天。而郭女士也深知出门在外,张仁珍夫妇很不易,平时包了饺子、做了好吃的都给他们送去,二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采访手记:都说清洁人员是“城市美容师”,他们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终日为公共环境的整洁劳动着。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没有他们,我们的小区、街道定会是另一番模样。寒冬腊月天,让我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让清洁工少一点操劳,多一点休息。  解佳咪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三晋都市报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05079条
评论78315条
评论71892条
评论56082条
评论55047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尊重从我做起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尊重从我做起教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护人员的辛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