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科学验证了佛学理论,还是佛学理论窃取了科学理论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

  ┅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

  一、研究佛经的目的

  (甲)为要明了佛经的理论是否健全?是否与现代的科学冲突?(乙)为要明了佛教嘚修行方法是否合乎现代的生活?(丙)为要明了佛教对于人生有何价值?有何利益?

  楞严经、心经、金刚经、法华经、中论、百法明门論、因明入正理论、成唯识论。

  三、研究佛经前的印象

  在我们受过科学训练的人对于世间一切事物的看法,多少要和文学家、藝术家、哲学家、宗教家等的态度不同其不同之点,在(甲)不以感情用事(乙)纯从客观(丙)重分析有条理(丁)重实验。因有鉯上几种特点所以对于缺乏此种精神的学问,总有不层一读不值研究的偏见不要说对于专重信仰的宗教毫无信仰,就是对于哲学都囿些瞧不起。因为自然科学对于任何问题的解答都有确切的答案凡是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而是全体科学界所公认的。例如:化学中嘚化学公式、原子量、各种定律以及物理算学中的种种公式定律,都是确确切切的所以自然科学亦名确切科学(Exact Scicnce)。但哲学文学艺术等僦完全不同你说唯心,他偏说唯物你说桐城派文章好,我偏说白话好各立一派,各执一是既不能用数字来称量、来比较,也没有個公认的标准科学家对此虽未尝没有欣赏的兴趣,但总觉得这些都不是找求真理的场所而近年来,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大有向科学屈膝乞灵之意例如:罗素之以算理充实空虚的哲学,音乐绘画则乞灵于声学光学化学以改良其乐器颜料宗教亦乞灵于建筑师以建筑宏伟嘚教堂,用电光乐器去庄严它的内部政治家文学家新闻记者则乞灵于自动排字机、打字机、照相机、电报、电话、电影、无线电广播、無线电传影等工具。最近则如军事学家与政治家之乞灵于原子弹、雷达、DDT(杀虫药)以及火箭飞弹等等所谓「科学万能」已成为人类公認的事实,而不是科学家的自傲语

  科学家既掌握了这许多法宝、许多神通,当然不会对宗教的木偶屈膝佛教是宗教之一,当然也鈈是例外然则作者何以会研究起佛经来。原因是这样的:我有一位研究佛学理论数十年的叔父在我大学毕业之后,问起我对于宇宙人苼的真理有没有兴趣?我想我学的就是宇宙间的真理,难道他老夫子也懂得科学吗?我就回答:最有兴趣我反问他:「应当向什么地方去求?」他说「应向佛经中求」 。我说:「宗教不过是止小儿啼画饼安能充饥,我是绝对不看佛经的」执,学问安能长进?由此看来你的科学学识也不见得透澈。「我被他这一顿训斥自觉惭愧,只得答应有空时再行研究后来他就拿一本佛学理论大纲(谢蒙着,中华书局絀版)给我读他说:「你对于佛学理论太不明白,你先看一看佛教的轮廓然后再看内容。」他说:「你看书之前第一个条件,先要胸无成见不作宗教观,不作哲学观不作科学观,一切客观为学问而学问,应作如是观」我以为这几句话是任何科学家不否认的,所以就诚恳的接受而阅读了一遍读完此书以后的印象是(甲)佛教不是专重信仰不讲理论的宗教(乙)佛教的内容之丰富,不减于我所學的各种科学(丙)佛教中种种神话在没有证明其可能或不可能之前暂不置可否,且待看了经论再说

  四、佛经的文字和外表

  峩读了佛学理论大纲之后,虽没有引起我的信仰却引起了我看经的兴趣。我问叔父:「佛经那一本最好?」他说:「你所知障重应先看楞严经。」我问:「何谓『所知障』?知识越丰富越好何以说是障碍?」他说:「你先入的科学知识,塞在门口你便吸收不进科学以外的智识,所以谓之障你若把先入之见扫除净尽,再看佛经就没有所知障了。「我想这也是对的因为爱因斯坦一若不把牛顿的旧知见扫除,如何发明相对论而去修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他给我看的楞严经是一部明朝鉴真法师着的正脉疏。关于佛经的内容且不论我先从皮相上考察佛经的文字组织,就发现了左列的几个特点而使我惊异。

  (甲)六种证信序——所谓六种证信序者就是信、闻、时、主、处、众六个要素。例如:「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如是」是表示「信」「我闻」是表示「闻」,「一时」是表示「时」「佛」是「主」,「在舍卫国……」是「处」「与大比丘众……」是「众」。不单昰楞严经的开头是具备这六个要素其它佛经,除了节录及初译的几部外都是一律如此。在别人看来也许没有什么感想,但在我写惯科学报告文章的人看来却不啻是一个奇迹。何以呢?凡是写科学实验报告必须将实验的主持人、同伴人、时间、地点、实验的目标,和所用的仪器材料一一开明然后再写实验的本文。不似普通报纸杂志上的宣传文章信手写去,便可塞责这至少表示说话不是随便,而昰有可查考的除了科学文字以外,如法院的起诉书、判决书我认为也是科学化的。譬如一个杀人案子起诉书上一定把主犯、被害者、时间、地点、见证人、告发人,开列明白不能丝毫含糊。结集佛经的人为要郑重其事取信于人,所以每部经的开端都有这六种证信序。我们学科学的人对于四书五经老庄诸子等书,总觉得其编制体裁的杂乱而毫无科学精神。我因此常武断的说中国书都是不科学嘚我从没有看到一本结构严整像几何学这样的书。但现在我看到这六种证信序的起笔我就不敢这样武断,而对于它不得不刮目相看了

  (乙)注疏分析的精密——科学家最注重分析的,有分析而后有归纳有归纳而后有条例,有条例而后能推演而后能以简御繁,洏后能设计制造演成现代的各种工程。我在读经之前本来就想用分析的方法,把它分为若干章节段落那知鉴真法师已替我做了这项汾析的工作,而且他分析的细密远在我预期之上。照普通书籍的分析整整把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又分为四五章,每章又分若干节每节再分若干目,如此分法已经算是最精密的了就是一般的科学书也不过如此。从编至目不过四级犹如祖父子孙之四代。那知鉴真法师竟把全经分成二十二级或如家谱之二十二代,你想奇也不奇?他用的方法至为巧妙。他用天干地支二十二个字作标记第一代的兄弚辈用「甲」「甲二」表明之,第二代用「乙一」「乙二」表明之第二十二代即用「亥一」 「亥二」表明之。这种标记是科学文字上所沒有用过的方法我曾经把这个方法介绍给一个电话工程师。他有一次做了一本很厚的自动电话机说明书章节分得很细,也有十几级之哆他感觉到标记之缺乏,又不易明阶级的高低他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就将鉴真法师的方法教他因为这本说明书是英文的,所以我敎他用(A1)(A2)(A3)(B1)(B2)(B3)(Cl)(C2)(C3)作为各级分看的标记他听了,欢喜赞叹马上采用了。

  鉴真法师把全经分为:(甲一)序文、(甲二)正宗文、(甲三)流通文三大段每大段又分为若干小段,如是继续分析到最后第二十二代已可谓细密之至,可是他連经题和译人与经文并列为批注的对象并没有把它遗漏,这也是令人惊异的朱夫子注四书,只分得「右经某章」而没有把章再来细汾;他只注了经文,却没有注经题在没有科学头脑的人,以为题目就是题目还有什么可以解释的,不知题目是极关重要的它的涵义┅定要详细说明。一本物理学或化学对于「物理学」或「化学」的定义(Dcfintion))是不肯轻易放过的。而最不肯轻易放过的莫如佛教中的讲经法师。据说天台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这五个字的经题二见讲了三个月之久观此则鉴真法师之批注经题,在佛教门中已视为分内事无足惊奇的了。

  (丙)句法与文体的特创——佛经的造句显然是受到梵文的影响,既非六朝的骈四骊六又非唐宋的古文,略近于两漢的质朴但无佶屈聱矛之弊,而有通俗流利之胜人皆谓佛经难读,其实并不是为了文字的古奥实因佛经的说理本属深奥,就是用现茬的白话来写还是同样的难懂。譬如我们所读的科学书以文学的眼光来看,是再简单通俗不过的而一般学生何以都觉头痛!算学中用叻种种符号如∵(因)∴(故)=(等于)。S(积分)等以代替文字,就是要避免文字的麻烦物理化学中的种种公式,都是简化的文字惟其因为理论深奥,所以文字不得不力求简化使学者易晓。佛经的文字也具有同样的用意例如:密宗用梵字代表不生不灭的玄义,囸和数学中用j代表幻数用意相同。此外尚有一相同之点是科学与佛学理论的文字都有其笨拙之处,不能如一般文学之纤巧灵活我因為有六年翻译科学书籍的经验,深知有许多地方为理论的严谨所限,不得不犯重复、颠倒、呆笨以及在文学的观点上所认为拙劣的毛病然而从说理方面观,则仍不失其文学的美感即以开经第一句「如是我闻」的结构来说,这完全不是汉文的习惯句法照中国文法,应莋「我闻如是」在初期所译的佛经,确也有译作「闻如是」者但自鸠摩罗什以后所有经典,一律以「如是我闻L开端这种特创的句法,其动机绝不如现时译人之采用直译法故意将中文欧化以街新奇而实在有其重要的理由,郎如上文所述「如是」二字是表示「信」的荿就,以其重要故置于「我闻」之前。故佛经往往为求忠实的达理毅然摆脱文学上种种规律的束缚即如佛经中的偈在中国文学上是一種特创的文体,或四言或五言,或七言既不论平仄,又不叶音韵乃是一种无韵诗。其用意似在便利学者之记诵犹如珠算的口诀。唎如:金刚经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偈,即不受平仄叶韵的束缚但终以含义的美妙,反显得文字嘚天真自然于无音韵中,偏能字字掷地作金石声即令文学大师读之,亦当五体投地至于禅宗语录则另是一番气象,以与佛经相较佛经是一种简炼的白话,而语录则活泼泼地乃是当时纯粹的白话,开宋儒语录之先河在我没有读佛经之前,早已见过「不二法门」、「当头棒暍」、「深得此中三昧」等成语但不知出于佛经,至此方知佛经文字影响于吾国文学之深

  (丁)译名及定名的严格——峩曾经在二十年前替中国工程师学会编订过电工的名词,我当时的感想是:(A)各书的译名太不统一;(B)音译意译毫无标准;(C)各种科学的专门辞典尚未编成后来看到日本的佛教大字典及丁辐保的佛学理论大辞典,就感觉到佛学理论名词之多实超过任何种的专科辞典,而学术界之努力竟反不如宗教界,诚令人惭愧无地之后又看到佛经中有所谓五不翻及六离合释的两种规定,更使我感觉到佛教的進步已超过了科学。五不翻是意译与昔译的标准试问吾国科学界有否定出此种标准?「电动机」是意译,「马达」是音译而二者并存,或作「公分」或作「格兰姆」,或作「克」学者茫然。以科学精神论之吾国科学家实远不如佛学理论家。至于六离合释则是定名嘚六种法则:(A)持业释(B)依主释,(C)有财释(D)相违释,(E)邻近释(F)带数释。例如「发电机」「发电」是「机」的作鼡,「机」能「发电」所以是「持业释」。又如「磁铁L是有「磁」性的「铁」所以是「有财释」。这种严格分析名词的方法其目的茬使每一个专门名词,不至于被人误解曲解而影响到理论的正确性。关于这一点不单使我国科学家愧煞,即外国科学家闻之亦当拜倒莲座下矣!所以我根据这一点,敢说佛教的进步已超越了科学。

  关于我国译经的情形我在研读佛经的时候,附带的注意到我鉯为很可以供中央编译馆及各大学教授的参考。我国译经的工作自鸠摩罗什起至玄奘义净止,中间有过大规模

分工合作的译场的组织譯场中有主译、译语、润文等等的职别。一经之成几经考订,非惟义理上与梵本如形影之相省即一音之微亦辨之至切。我何以知之?曰:从英译之名词与汉译对照两者之完全符合而知之。例如:「摩诃衍」、「般若波罗蜜多」 、「阿弥陀佛」、「僧伽」等名与今英文譯名全同。所不同者乃唐音与今国音不同如「南无」在唐时读作「曩谟」,「佛陀」读乍Buddha试思一方面从梵译华,一方面从梵译成巴利語再从巴利语译戍英文,中间经过三度的转变而华荚对照,仍如形影不异岂非奇事!最近吾国有一位英文作家,做了一本有关中国嘚小说经国人译成中文,结果面目全非成为文坛话柄。其实何独此书为然现在大多数的译作,都是不能还原的由此可以推知,当初译经工作实在是最严格的此种严格的精神,非但于译事为然他如抄写印刷圈点无一不严。佛经校对之精错字之少,圈点之正确均在任何学术书籍之上。何以知之?试观每种经论末页必附有全书字数及圈数这是任何书籍所没有的。在我国采用新式标点之前佛经中早已改良,以安于中间之圈为读以边旁之圈为句。字数圈数尚且重视如此错字之少,从可知矣!

  五、佛经的理论和内容

  上文僅仅讲到佛经的皮相还没有接触到经文的内容。可是皮相即是骨肉所寄要是名词混淆,句法错乱讹字连篇,章节不明那么我早就置诸高阁了;惟其因为佛经的皮相端庄美丽,正和佛菩萨的相貌作和谐的对比所以我对于研究佛经的理论,自有不能自己的趋势我最初所读的楞严经,本是一部辞藻丰美的经典优美的笔调既足引入入胜,而其组织之严整说理之精妙,更令人爱不忍释所以如杨仁山居士见此经于旧书摊上,竟一口气把它看完了才走又古人诗云:「自从一见楞严后,不读人间糠纰书」我对此亦有同感。我又把它当莋一本「实验指导书」(Instruction Book)因为它的结构确乎与指导书有相同之点。普通一本指导学生实验的书总是分为下列几段:(A)该项实验的目嘚,(B)应用的

材料仪器工具(C)该项实验所依据的理论,(D)实验工作的方法和步骤(E)由此实验应得何种效果,(F)实验时应该紸意或预防的事项(G)最后是结论,说明实验的结果可以证明某种理论的正确,或者有什么实用的价值等等现在和楞严经对比,它吔可以分成以下几段:(A)说经的缘起(即序文)(B)说明修治的对象(例如七处徽心等),(c)修行的理论(例如十番显见会通四科,圆彰七大等)(D)修行的方法和步骤(例如二十五圆通及道场加行各段),(E )由此修行所得的效果(例如约众生以显各益约国土以顯普益等段即是对国家人民的利益),(F)修行时应一该注意或预防的事项(例如谈七趣五魔以警堕落等)(G)最后说明此经的流通功德(即流通文)。实验指导书是科学家获得科学智识的经典佛经则是佛学理论家获得佛果的实验指导书。我读了楞严以后看到它的內容如此科学化,不由得不惊叹深悔从前把它与耶回诸敔等量齐观,那知它原来是一种可以实验可以获得实际效果的学问至少是与科學同等价值的学问。从此我得到一个结论:佛教不是宗教因为宗教是重信不重解,佛教是重解不重信;宗教是不平等的(例如耶教之不能人人为上帝)佛教是平等的(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作佛);宗教是执相的佛教是破一切执的。总之佛教之与宗教,有个很大嘚鸿沟凡读过佛经的都能看到。我又得一个结论:佛教不是哲学因为哲学是不能证验的,佛教是有证验的;哲学是说食不能充饥的佛教是利人自利的;哲学是用分别心得到的徧计所执性,佛学理论是用无分别智得到的圆戍实性至于佛教与科学的关系,到此时为止峩非但没有找到冲突的地方,反而找到了很多相同的地方如上文所说的。至少佛经的组织是科学化的而科学也是无我执的。我自读楞嚴以后愈增加了读经的兴趣,因此再读心经、金刚经、法华经及中论等四论看的经论渐多,而与科学会通之处亦愈多我所学的科学智识几全做了佛经的注脚,变成了佛法的护法而佛法对于科学却反有指导和纠正的地方。现在请分述如下:

  (甲)一切物质的空假Φ三观——金刚经是一本流传极广的经但其中有许多语句,不是常人所能了解的例如:「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此語法若移用于耶同等教必指为叛教无疑)若以X代佛法,则此句可变为一个公式好戏「所谓X者,即非X是名X。」此X可以指众生指天地ㄖ月、山川草木,乃至一切机器工具各种科学工艺,以及精神的物质的种种名词在一般人看来,此语是不通的或者是滑稽的,因为X絕不能变成非X就以代数讲,x=!-X (即X不能等于-X)但我因为有过科学训练,绝不如一般入之立下断语结果终被我用科学的事实解答这个谜語。某次有个工程师问我此话怎讲?我就指桌上的茶杯说现在就拿这茶杯当X,则此语应成为「所谓茶杯者即非茶杯,是名茶杯「我提醒他,茶杯的定义应为做成圆筒状之瓷器,供人饮茶用者然则除了瓷之外,那里还有茶杯的本体?而且同一杯也今日饮茶,名曰茶环明日饮酒,岂不变成酒杯如此看来「茶杯」毕竟是个假名而已,其本体是空的第一句「所谓茶杯者」,在佛教中名为「假观」;第②句「即非茶杯」名为「空观」;第三句「是名茶杯」名为「中观」。执茶杯为实有是世俗之见,唯物论者亦是如此(或云马克斯的唯物论是科学的其实现代的科学亦不认物质为真常不灭,所以唯物论在近年来已是非科学的了)惟深明科学者,乃知瓷是真茶杯是假,瓷是有茶杯是空。惟深明佛法三观之理者则知茶杯之本体虽空,仍不失其茶杯之用故不妨假名为茶杯,虽明空假而不落空假②边,是为中观空假中三观合一,方能如理观察即对于该茶杯有最合理而透澈的了解,这位工程师认为上面的解说是对的可是他以為茶杯的本质是瓷,茶杯虽空瓷是有,茶杯虽假瓷是真,我说瓷的成分不外氢氧铝硅而已,除氢氧铝硅外瓷质何在?今以瓷代入公式中之X,即成「所谓瓷者即非瓷,是名瓷」再进一步,氢氧铝硅是由原子核与电子集合而成,犹太阳系之由日球及若干行星集合而荿电子之绕原子核而转,犹行星之绕日然则氢氧铝硅,亦非氢氧铝硅惟原子核与电子而已。此四种原子仍可代入上列公式中而作涳假中之三观。如是而推至原子核亦复如是。总之凡有名称,皆可作如是观虽佛法亦不例外。吾友乃首肯

  (乙)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宣传最广的两句标语,人人皆知但非人人能解。今印就原子核进而论之原子核的研究,在最近十年间有着显着嘚进步,因而有原子能和原子弹的发明一个原子的质量八(Mass)是集中在原子核,电子的质量仅及原子核的二千分之一 由于原子弹的发奣,而证明物质可以变为能力(Enersy)按旧物理学有两个重要的定律:一是物质不灭律(Law of Energy)。物质与能力是两个家族永远常住不减。这个观念原是和佛法违背的因为佛教是说一切法无常的。现在这个违背佛法的定律已戍陈迹而物质和能力已成一家。物质即是佛经所说的色由物质而变为非物质的能力,则此物质的本体可说是空的再看变成能力之后是怎么一同事。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爆炸之后这一磅的铀(其化学符号为U235)变成工作的能力,把广岛的生物变成死物把一所建筑变为无数的微尘,把一块大右从东边移到西边简单的说,就是活变为死一变为多,东变为西再简言之,就是变了一个观念又查物理学上对于能力的定义,原是力与距离的乘积力是物体行动之所表现。动是空间与时间联合起来的一种观念时间是从物体行动而生的观念。空间是从物体反映出来的观念以上所谓时间、空间、动仂等,都是互相依靠而显发没有一个是独立真常,而可以拈出示人的例如:我们计时是利用地球的自转公转来定年月日,利用钟陇来計分秒假使世界上一切都静止,连我们的呼吸脉搏都停止试问你从何分别年月日时?既无时间的观念,又从何知动?既无动即无力;既無力,即无能;既无能即无物;既无物,则何从而生空间的感觉?连一个观念都无如何色不是空?

  但是空如何又即是色呢?答曰:物质變为能力是色即是空,则能力变为物质就是空即是色现在英国科学界已有确实的证明,但从那一种能力变成那一种物质以及用那一种方法步骤,则现在当不得而知将来或者可能从日光(光是能力形式之一)造成粮食衣服及人人所喜欢的黄金。或者利用长江的水力甚臸地球自转的能力,或地球对于日球的位能均无不可的理由。我说到这里不能再往下说,恐入疑我痴人说梦但这都是从科学实验得來的理论,纵不信佛说岂可连科学都不信吗?若科学可信,则法华经所载从地涌出多宝塔高五百由旬广二百由旬(一由旬等于四十里)叒涌出百千万亿诸菩萨众,亦无不可信盖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其忠实绝不在我们科学家之下

  (丙)因缘和合论与因果律——佛说世界上所有精神的物质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我们站在科学的立场精神现象本非研究的对潒,可以搁置不论兹单就物质方面说,农夫把一粒谷种到田里受着日光水土肥料人工的培养,就生出一颗稻来这是农人的生产,稻並不是从无而有’乃是以谷为因(佛经名为亲因缘)以日光水土肥料人工为缘(佛经名为烩上缘)而逐渐生长的。有因无缘有缘无因,皆不得生这就是佛法的因缘和合论。纺织厂一面进棉花一面出布疋,这又是一种生产布疋之生,是以棉花为因机器人工为缘。┅切农业工业的生产处处在替佛说的因缘和合论做注脚。不单人工的制造如此所有自然界物质的变化,生物的演进都可用因缘和合諭来解说,惟其是因缘和合所以一切事物都无本体,由此而会通了上文所述的空假中三观与色空不二之理成为佛教谈空说有的一贯的悝论。故佛经有一伪说得极透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个因缘和合论打破了耶教的上帝造物、鉮权万能及旧科学家以原子为原始单位不可再分的种种邪见。这种邪见所主张的因佛教称之为不平等因,因缘和合论之因是平等因上渧果是万物生成之因,则上帝亦必为某种因缘生成之果原子亦是如此。现在已证明原子之中有原子核与电子原子核之中又有质子与中孓,质子中子又可以打破而变成能力如是辗转,终无尽时故以上帝为真常,是违反科学违反佛法的。

  从这因缘和合论而成立了卋人皆知的因果律即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推而至于人生,则成为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之说。此是佛教在中国宜传最广而朂深入民间的理论甚至非佛教徒亦有此信仰。这个理论依唯学来讲最易了解因为唯识学是一种心物结构学,是现代心理学所望尘莫及嘚唯识学分析各种心的成分最为细密,不亚于化学家之分析物质的成分从化学上我们得到很多有机无机的各种公式,总之不外九十②种原质的化合物。唯识学家则能指示我们某一动作中引起若干心王心所大小烦恼,不外乎百法(请参看百法明门论)所以唯识学应の为「心理化学」。我于此诚恳的劝请我国的心理学家抽一点时间去读一读唯识学,一定能扩充他的领域依唯识讲,吾人举心动念茬八识田中就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就会生长成为生物的身体器官和它四周环境善的种子就生成高等的生物器官,和优美的环境恶種子则反是。以科学来判断从这渺茫的一念,转变为有形的物质是不是有此可能。我以为是可能的我在上文(乙)一节中,一节中不是推究到物质和能、力、动、空间、时间等的关系吗?空间、时间问与动或速率三者实是构成能力和物质的要素,在百未能中名为方、时、势速不过古今名称不同而已。方、时、势速是列在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之内的。所谓心不相应行法者即是不单独与心法想应,必等心色想对后形成吾人对物有一念起,在心物相对之时即有时方势速随之而起。有时、方即有势速与物和而成力(Force,F=Ma=M E=Fd),有能茚有物质此物质舆心念相对则又造成新物质。总之现代物理学之证实物质与能力可以互变,不单把能质通谱成为一家亦且使心物融通为一体。物质既与时空发生密切的关系(旧物理学是认为各不相关的)而时空又是心物的联系,故心与物亦发生密切的关系此种关系使心物有同生死共存亡的意义。所以一念起则时空动力能质随之俱起由此证明举心动念确可造成物质的环境与身体器官。至于何种心念慥何种物质经过何种程序,则现在物理界尚未举行实验不敢妄测,将来俟能质交变的方法公布以后自有确切的答案。佛说天堂地狱囚间鬼畜皆由心造一切善恶罪福皆是众生自作自受,并非上帝天神所可左右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个个佛教深入人心的因果律,是受到现代科学的支持拥护的不再是愚夫愚妇的迷信了。

  (丁)三自性——佛说世间一切法楿可分为三种自性:一、徧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依他起性就是一切事物的自身是依其它事物的因缘和合而起,即任哬一个事物A必由他事物B C D等缘和合而成,而B又由C D E等因缘和合而成若吾人在此A B等事物上,作种种主观的计度分别而生起种种意见,或成竝种种学说这就叫做徧计所执性。若在依他起性上不作此种主观的分别,但存客观的事理即是圆成实性。以科学来讲依他起性即昰客观的事理。例如: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而成立动的观念;由质量的运动而成立力的观念;又从力与空间的关系而成立能的观念;这嘟是依他起性。若从这能力上面作一种计度分别,说能力是常任不灭而立「能力不减律」这就不一定是可靠的真理了。现在科学界把能力舆物质通谱以陵已知能力可以不消减而变为非能力,所以这个定律已经是不适用了佛学理论并不反对客观的事物的存在,故说依怹起性是有但有真妄之别;但对于主观的计度分别或不完全的归纳所成立的学说’则一概斥之为无,譬之如龟毛搜角纯属幻想而已。佛教人但认取客观的事实明了其依他缘生之理,不去作妄想分别这就是圆成实性。

  自然科学界用演绎法及归纳法(除不健全之归納法外)所得的智识我认为都是依他起性,皆是可信的例如:算学的建立,是用的演绎法是从几条已知而大家公认的公理,去推知未知的种种关系这是依他起性。又如用统计法从许多事实归纳出一个理论二逼也是依他起性。但若用不健全的归纳法单就一部分的倳实来立论,既失了事实的真相再加上主观的妄计,那就成为徧计所执性例如:达尔文只看到一部分动物的生存竞争,没有看到动物間之互助生活便贸然戍立「物竞天择」的学说。这在佛家看来无疑的认为是徧计所执性。又如马克斯之唯物史观他只看到物质之真瑺,而没有看到物质之可以消灭而变成时空之观念便误认为一切精神现象都受着物质的支配。他那里知道自原子弹爆炸以后全世界人嘟知物质并非真常,他的唯物史观早已被原子弹所否定了又如马克斯的唯物辩证法,亦仅仅看到某数种的物理变化而遽成立量变质变矛盾统一,及否定之否定等定律而没有看到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远离二边,不被否定之真如就是以物理变化来讲,也并不是一切變化都是由量而质由质而量的变化也是有的。至于矛盾不矛盾更是纯主观的,在他以为矛盾我则以为事事无碍。所以这种学说不特是徧计邪执,实同魔说纯正的自然科学则绝无主观的偏见,牛顿绝不因万有引力定律被爱因斯损一所修改而起人我相而起瞋念。若科学家具能对一切自然现象如其所如,不诳不曲这就得到了诸法的圆成实性。若推而至于个人的实际生活则成佛何难。所以我相信科学家的精神最与佛法相近而科学家是最能阐扬佛理的。

  (戊)佛教是超科学的——现代科学界最进步的理论要推相对论了。爱洇斯坦初发表相对论的时候科学界如盲如痴,真能彻底了解的只有十二人。爱因斯姻示特修正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而且发表了能質交变的等量公式,说明每一磅物质毁灭的时候可以变成惊人的大量能力。他不特开辟了科学的新园地而且解放了科学家思想上的束縛。从前科学家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绝对独立的不受其它的影响。但爱氏对于空间的观念则不然他以为空间若有物质的力存在,则这个涳间就起了变化与毫无物质的空间不同。犹如一条铺平的丝棉被上放了几个皮球,被面就凹凸不平起了折皱。空中有了一个太阳系存在则空间也起了折皱。假使有一个彗星飞过太阳系的附近它的途径就受到空间折皱的影响。他又说物的长度与它对于测量者的速度吔有关系这都是说明空间不是独立的、绝对的,是随着物质和速率而变的至于时间,他也是认为栢对的千百年以前的事情,我们可鉯看见的我们假使坐一架速率超过光速(每妙三十万公里)数倍的飞机向天空飞去,就可以追着以前地球上所做种种事情发出的光线洇此而可以看到清明元宋唐以至汉周各代的人物还在扮演着历史上的故事,不过顺序是反的这就是说时间也不是绝对的,是与速率有关系的这种观念在常人不冤惊奇,但佛学理论家却认为本然因为佛教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认其有独立的存在故对于时空也认为不是常住不变。楞严经所谓「于一毫端现十方刹,坐微尘裹转大*轮」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一坐就是五十劫这是佛家对于时空的观念。时涳不单是受到物质速率等的影响而起变化而且亦随着吾入的心念而起变化。八指头陀(清末诗僧)自言「坐禅一日如弹指顷。」又佛經常言三大阿侩只劫不异刹那,芥子可以纳须弥小大久暂之分,纯属众生妄计并无实体。

  我所以说佛法超乎科学者是说佛法有┅部分的理论都可以甩科学来解说而有一部分则已超过了科学的领域。因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色法(即百法中之十一种色法)及不相应荇法中的时、方、数、次第、势速等五法而且在十一种色法中,亦仅限于五种浮尘根及色声二尘(关于香味触的研究太少远不能舆色聲相比,几等于无)所以科学现在的研究范围以百法来讲,只占到百分之十二关于时、方、数、次第、势速等五法,在算学物理学中研究得很详,但只偏于色法方面即有关于物资的方面。此五法本是半属心法半属色法的若不将其半属心法的部分加以研究,仍得不箌完整的智识C关于五个浮尘根的研究在生理学中已相当完备,惟对于真能发生认识作用的神经细胞(佛经名为净色根)在接受外境之後,发生何种化学作用何种物理作用,及如何与意根取得联络而与其它诸根发生关系,则尚未有具体的报告物理学对于色声二尘研究得最详细。所有不可见的物理现象如电压、火箭速率、磁场强度、X光、微菌、各种天体等都可用种种仪器,如电表、雷达、照相机、顯徽镜、望远镜等把对象转变为可见的色法。物理学对于声尘的研究稍衣于色尘由此知道人的耳根对于声的感觉是有限制的。普通人呮能听到每秒二十次以上至每秒二万次以下的波动各人耳根的感觉力并不相同。各人眼根的感色力亦随人而异故于各色辨别不清者,稱之为色盲由此可见色声二尘非是离心别有。楞严经有一段关于声的观念说得最透澈。佛对听众特地辨明「声来耳边」之谬按声来聑边是一般人的感想,就是我们学过物理的也是如是想但细思之实属错误。盖击钟之时钟因被击而振动,因此鼓动四周的空气分子┅个个互相撞击,最后击动我们耳边的空气分子再撞击到耳膜号传至耳神经细胞,途起声的感觉此种空气分子的波动在达到耳膜之前,只能说是空气波而不能名为声波,此一谬也(由此观之,物理学家对于定名亦未尝严格,此后亦当采用佛经中六离合释之定名方法)空气波动时其分子只在本位上振动,并未有一个分子一直从钟边跑到耳边不得谓声来,此二谬也印此一点,科学家应向佛法焚馫顶礼了

  心法与色法实是两个对待的东西,科学家还只知色与色之相对而尚不知心与物之相对。唯识学之说见分相分相待而生洳蜗牛之二角,一起则俱起一灭则俱减。他如生减、断常、一异飞去来、真妄、迷悟、善恶、罪福、缚脏、净染、圣凡、人我等等亦皆昰相对法俱非实法,切莫执着中谕一书,辩之綦详科学家如欲扩展其领域,亟宜留意及此

  佛教有一把犀利无比的宝剑,是它摧邪显正的利器就是因明学。科学家虽亦应用逻辑但因为科学处处根据事实,不如哲学家之高谈玄理所以实际上亦并不靠它过生活,偶作参考而已算学实在是实用的逻辑,所有自然科学有关数量的部分都拿算学来推测、来表达,不虞其发生错误但若论到有关心嘚部分’则非数量的逻辑所能济事,非用因明不可了因明之胜于逻辑处,现代学术界类能言之故此不赘。

  六、佛教的实验方法

  佛教不是单讲理论而不讲实行的它是知行并重的,知行合一的知即所以为行,行郎所以为知知之极即是觉,觉行圆满即是成佛鈈单楞严经是一部实验指导书,所有经律论三藏都是崇尚实验指示实验的。所以佛学理论舆科学相类于通达理论之后,必须着手实验笁作真正的科学家,走出书室便到实验室,作完了实验便回到书室,再把实验的结果分析探讨,以与理论相印证真正的佛学理論家也是如此。阅经看教之后便入佛堂,或静坐参禅或注想作观,或修律仪或修密行,或念佛或作种种佛事。功行完毕则又阅讀经论,或参访善知识以求印证。所不同者科学家是用六识的分别智,去推求六尘的生灭变化依他缘起之理佛学理论家则于分别智の外,复用无分别智作观照的工具其研究的对象,则不限于色声等六尘所有百法中之心法及无为法,皆在研究之列科学家虽天天用惢研究’但对于心的本身,却忽略了其忽略的原因,不外乎二:一是科学家多认心物独立物的现象,不是主观的心所能改变以为研究物象,就无须研究心理:二是有若干科学家虽亦认识心的重要但仍把心当作物一样的研究,而所用的工具仍是有分别心,而不是无汾别心例如:现在的心理学,因为用的工具不好所以研究出来的东西,只是些生理上的种种心理现象或反应而对于百法中之心王心所等纯粹的心法,并没有什么成果佛教实验的对象既不是粗笨的物质,而是细巧的心法所以它的实验工具舆实验的方法,就与科学实驗室的设备不同佛教的实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甲)戒律——佛教实验心法的法门很多但入手第一步是受戒。受戒的意义就昰改变生活的方式,使适宜于实验在家学佛须受三皈五戒,出家的比丘则须受比丘戒比丘是处于师范的地位,所以戒律较严戒律愈嚴则身心烦恼愈少,他的智力愈强就是他的实验的工具(如化学室中所用的天平等)愈精细,而愈能分析各种心理的状态而加以种种嘚处理。所以受戒是有极深奥的意义而欧美人看到我国和尚的生活,往往认为非人的生活这是因为他们只懂得向外界的物质采求真理,而不懂得向他们的内心去采求真理佛教认为心物本非二体,但以心求物则心劳而物性失真。若先净自心使自心不参加扰攘的外境,则对于一切事物方能如理观照,非但能得其真相且能尽其大用。佛教何尝不讲求物质文明哩?诸佛国土如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黄金为地七宾为树,楼阁庄严备极壮丽,衣食服用俱臻胜妙。但向外探求而得者其心未净,必至累心而生贪瞋淫杀之毒;若向内采求而得者,其心净妙物不累心,心能转物乃有慈悲喜舍之乐。所以持戒是佛家治心的初步方法其在物质方面作种种助缘の具者,则又有钟飞盘、鱼、鼓、幢、幡、香、花以及伟大庄严的佛像,清净的禅堂斋堂无非帮助治心的工具,犹化学试验室中只囿试验管、煤气灯、滤水纸等各种仪器工具,亦无非供实验之用并非一般入之以佛像为偶像,为崇拜祈福之用者至于和筒自身的衣服鼡具,则减至极少仅留三衣一钵,所食亦只蔬菜淡饭仅足果腹,盖恐衣食丰美则引起贪痴等心所,足以妨碍其实验的工作这是我對于佛教戒律的认识。

  (乙)禅定——这是佛教心理实验的主要工作在严持戒律之后,身心上已减轻了不少障碍乃进而静坐入定,作种种观察俾得亲身体验到佛说的真如本体,是怎么一同事世人都以为日常思虑推测的心,就是我们的心体就是科学家推求事物嫃理,也只是用的这个心但佛则斥此为前尘分别影事,并非真心而且是一个坏东西,佛譬之为贼非舍弃不可。在世人以为一旦舍弃则无心可用,将同木石一般如何再能研究学问?佛则以为不舍此心,则你的常住妙明的真心就无从显发一旦舍弃,非但不是无心可用而且对于事事物物都能正确的明了,不被妄心所欺亦不受一切的束缚,自然能发挥它的妙用所谓时间空间的束缚,生老病死的苦痛都可以摆脱。佛教的修学本来分三个步骤名曰戒定慧三学,由戒生定由定生意。所以持戒习禅只是求慧的手段这个慧与一般科学镓哲学家所用的智慧不同,世间的智慧总离不了意识的分别和随同意识而起的「思」「想」二心所。惟由定所生之慧方能对事物作如理嘚观察夕得其真相所以禅定是学佛者必由之路。我国高侩往往起初不识之无,及后禅定功深一旦豁然开悟,讲经说法头头是道,甚至世间技艺若诗若画,亦超然出尘自成一家,不特古代为然当代亦不乏其例。故作者认为静坐习定不特适用于佛学理论,任何學者都可采作训练心智的方法如能实行,则学问进度必能加速例如:工程学生学习投影几(Descriptive Getry)时,有许多想象力薄弱的往往不能理解,而绘出正确的图形如能令其闭目静坐,注心作观,则对于各种投影及截面的形态必能观察清楚,如见其物这是作者特为科学家介绍嘚一个实用的方法。

  (丙)密宗和净土宗——大家对于密宗往往误认为含有神秘的意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实所谓密者,并不洳普通之秘密会社只令内幕中人知道,而不令外间人知道佛说法原是很明显的,但是讲到真如本体除了实证之外,总是说不明白的连表达意思的工具——语言文字——都无法可施,于是释迦牟尼佛又特创一种不显说的密教只教人依法实施,结果也同样可以亲证真洳密宗的修法,是教人口诵咒、手结印、心作观身口意三业相应,自然能令人明心见性在上文已经讲过,一个人的心念就有变成能仂变成物质的可能再根据依他缘起之理,三业结合当然会发生某种精神或物质的效果,所以密宗也无所谓神秘不过这是一种不谈理論专讲实行的一种修法而已。即如我国唐宋时代盛极一时的禅宗是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这样离开文字,心心相印传下来的也帶着密的意义,不过一是三业相应一是直指人心,方法不同罢了

  净土宗扣是现在通行的念佛法门,从外表看来好像是带着迷信嘚,可是细细考究却正合着色空色,依他缘起之理阿弥陀佛犹如磁,念佛众生如铁铁遇磁则被吸而往生极乐。铁是因缘磁是增上緣;念佛的心是因缘,佛的颐力是增上缘磁的力量,是从铁分子依次序排列而生念佛到一心不乱的时候,即是将心念依次排列当然吔能发生吸引力,被佛吸往极乐世界铁成磁,铁量无增减众生成佛,佛性亦无增减又极乐世界不离一心,是阿弥陀佛与念佛众生共哃心力所造与上文所言观念可变物质之理相合。故以科学之理可以证净土之不谬

  佛教修心之法,为数无量任从一法,都可明心見性譬如算学问题,可用许多方法解答之方法虽异,而所得的答案则一如明此理,则对于禅净律密自不生优劣高下之想,一一皆昰佛教作心理实验的方法作者纯从科学客观的立场,去把这几种方法考查其合理与否,并不参杂任何主观惜作者尚未用此方法亲自實验,故个中详情未能奉告,而由此实验所得的效果既未亲身体验,未便臆说故只能根据各种佛典所载的事实,略述于下以供参栲。

  七、佛教的实验效果

  依佛教的理论来讲人人皆具佛性(亦名真如),皆有无限妙用只因众生为烦恼所障,不能显现若能解脱烦恼,则一切通达无阻便得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例如:我们的眼睛只能看数十里的距离所能见的光波,只限于红色至紫色絮以外红以内的光线,及波长较长的无线电波我们都无法看到。若是有天眼通的则不受此种限制了而且看的时候,也不一定用眼任用一根皆可。例如:楞严经载阿那律陀双目失明后成罗汉,观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即是说他看地球奸像看手里的一个水果一样又如观世音菩萨能观十方众生音声,救其苦难这就是天耳通。阿弥陀经谓「彼国众生常鉯清旦,各以衣械;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这就是神足通。菩萨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心念明叻无遗,是名他心通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断贪瞋等惑,不受三界生死是名漏尽通。这六种神通除漏尽迩外,并不是学佛者所求的目标譬如制造工业,目的在制造甲但同时则有副產品乙附带出产神通等于副产品,如能断惑证真则此神通自然而有。神通有大有小全视所除的惑障程度而定。我在高僧传上看到很哆有神通的高僧我既有理由相信神通之可能,当然相信这种记载之并非虚构即耶回等教经典所载各种奇迹我也认为可信。

  佛教的實验目标在明心见性,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解脱生死烦恼种种束缚,获得绝对的自由真正平等的地位,享受不与苦对待的快乐不特要自己如此,而且要世界上所有人类和动物都能如此佛教徒对这个目标的祈求,可以四宏誓颐表明之:「众生无边誓颐度烦恼无尽誓原断,法门无量誓颐学佛道无上誓颐成。」佛教的宗旨既这样的纯正伟大,所用的方法又如此的合理而严密,我相信由此获得的效果一定与这目标相符。科学的目的仅在获得物质的真理使人们能利用它来增加享受。但单从这条路走只能扩张人类的物欲,因为囚我的界限未泯心物的对待未融,故结果非但不能获得人与人及人与物之间的真正的自由平等反而引起人与人及人与物之间的矛盾对竝。例如:原子弹的发明在一方面果已收到消灭侵略暴力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则又引起了各强国的猜忌所以单就目标之圆满广大而论,佛教是超乎科学的

  八、研究佛经的结论

  我研究佛经的动机,纯粹为了「求知」并不如若干人之因受了严重的刺激,为求得精神上的安慰而信佛的我并不是说这种信佛的动机不对,但受刺激后的神经不免失去平衡,因而对佛教的各部门反不能获得客观的觀察。我是学科学的我对于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是信仰很坚的要是我见到佛教的理论与科学矛盾的时候,我是宁舍彼而就此的我的研究佛经,是纯粹科学的探讨工作预备把这探讨的结果,真诚坦白的贡献于我科学家之前我研究佛经的目的,已在第(一)节裹说明所以我特就这三点作结论如左:

  (甲)佛教对于物与物、心与心、心与物的种种关系,都有精辟的理论科学的研究对象,呮限于物舆物的关系我专就这一个关系,把佛教与科学比较觉得现代的科学正在用实例证实佛教的理论。只可惜科学对于后两种关系还没有进行研究,所以无从对照但用因明学的比量的方法来推测,也可以知道后二者的理论是不会错误的例如:佛说物物皆是依他緣起,能生之因必为所生之果所生之果必为能生之因,因与果平等然则佛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正与上面的平等主义相符盖物与物既属平等,则心与心自亦应平等又佛说能见之心是八识见分,所见之物是八识相分能所皆八识所变,则非但说心物平等更说心物直昰一家,与前说亦属一贯遮无自语相违之过失。故我断定佛教的理论是极端健全的与现代科学是一致的。

  (乙)佛教的修行方法上文已略有论述。在家居士除受三皈五戒外看教参禅学密念佛,任从机宜既不妨害他的学问事业,亦不浪费时间金钱而且于学问倳业有极大的帮助。五戒中之盗淫(单指邪淫)妄酒四戒本属世间公认的美德,惟杀戒中之持斋在普通人看来,也许以为与现代的生活环境不合但素食的习惯,不特是佛家的主张就是不信佛的欧美人士,也同样提倡的其理由在保养仁慈恻隐之心,同时亦可保持个囚的健康绝不是出于迷信的动机。如能依照佛法中的教诫处世正是现代新生活的模范。

  (丙)佛的定义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佛即是人格的最高标准到了佛的地位,就获得了无条件的自由世间的自由是以人我为界限的,是受法律的限制的而佛则不然,因为佛与佛及佛与众生都无人我的界限,如灯光之不相妨碍又因佛是大觉的,既无贪瞋烦恼以及种种邪见恶业故不须受法律之限淛。再到了佛的地位心与物已成一体,心能转物不为物转,昕以他的物质的享受是无限制的他非但不被物质所限,连时空等观念吔是随心而变,不受他的束缚不似我们不能留住一秒钟的时间,亦不能预知未来的事变现代交通发达,缩地有术然太空中无量星球,安能于半日间游历周篇,如极乐国土之众生佛教指示了这个最高标准,纵然不能达到已是对人生有无上的价值。何况佛教所讲的伍戒十善均属切实易行,我国所有不识字的民众虽国家未尝教育,然无形中已熏染了佛教的精神大多数人信仰死后不灭,随善恶业洏升沉六道对于因果报应之说,愚夫愚妇皆深信不疑故佛教在无形中已帮助着政府对一般民众,做着存善去恶的道德训练其对于国镓社会的利益,绝不在各级学校及各种训练机关之下我国民族性之所以爱好和平,我可以武断的说是受了佛教的影响,绝不是学校教育的力量现在略受学校教育的,往往指佛教为迷信把中国固有的美德,毁弃殆尽这是最可痛心的。而一辈受过高等教育的又往往為知见所障,误认佛教为宗教为非科学,遂不层一读佛经以致这无价的文化,湮没不彰作者忝居科学学者之列,既以科学方法发现此宝藏故纯以忠实客观的文字,贡献于我国学术界之前

}

2017年7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悝论研究中心大庆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第7届国际佛学理论论坛——“心与心所思想研究”在大庆正洁寺隆重召开。

早9时论坛开幕式正式开始,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魏德东教授主持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刘威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委主席、宗教事务局刘明局长大庆市委常委、统战蔀王艳茹部长。大庆市政府安庆华副市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县委王大勇书记、县政府张家文县长,四川省统战部刘志东副巡视员Φ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极乐寺方丈静波大和尚,黑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庆市佛教协会会长、净觉寺方丈本渶大和尚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曾文教授等领导和高僧大德出席会议

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与《三宝歌》之后,由中国人民大学张建明副书记宣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理论研究中心大庆研究院成立决定》杜尔伯特县委常委、县统战部迋志云部长,正洁寺法台夏坝仁波切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静波大和尚,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分别致辞随后主要与会嘉宾共同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理论研究中心大庆研究院揭牌。


揭牌仪式之后由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哲学系资深教授楼宇烈先生,靜波大和尚与夏坝活佛共同展开题为“从心向善:转迷信为正信”的对话,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魏德东教授主持腾讯佛学理论将对本次對谈进行了全程直播。

下午13:00此次佛学理论论坛于正洁寺综合楼二楼和三楼的教室同时举行。

论坛第一场主题为“东北地区?宗教?文化”由温金玉教授主持。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王静演讲题目:《“查玛”兼容性蕴涵阐发——以辽西蒙古贞地区为例》。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宗教研究室主任王佳演讲题为《杜尔伯特富余正洁寺一世阿家活佛生平考述》。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與宗教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于博洋演讲题为《观音信仰在汉藏两地的本土化浅析》。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德朋演讲题为《金代的佛經刊刻》。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孔源演讲题为《藏传佛教与今日东北地域文化区的形成》。

论坛第二场主题为“心与心所”由张風雷教授主持

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助理教授Phramaha Anon Padao,演讲题为《〈论事〉中“无知论”》

四川色须寺教师格西降巴洛西,演讲题为《心心所建立?智喜供云》

四川安曲查理寺教师格西洛桑索巴,演讲题为《清辩论师破阿赖耶理路摄略》

四川甘孜寺主讲教师格西雅玛索南,演讲题为《佛教典籍中的寻与伺》

论坛第三场由云丹法师主持。

苏州戒幢佛学理论研究所副教务长宗志法师演讲题为《宗喀巴的〈末那阿赖耶难处释〉及其理论特色》。

鉴真佛教学院教务长克能法师演讲题为《辨析唯识学中的“认知体系”思想——以〈大乘百法明門论〉八识心王和遍行心所为例》。

四川甘孜大金寺教师格西郎卡诺布演讲题为《略说精进》。

沈阳北塔翻译组教师格西一西加措演講题为《信心是一切安乐的根本》。

四川觉日寺教师格西泽仁郎加演讲题为《略析“正念知”》。 

论坛第四场又由巴丹法师主持

上海慈慧文化研究所所长观清法师,演讲题为《从“相应因”到“五别境”》

哈尔滨理工大学哲学系讲师朱敏,演讲题为《心与心所的“依”和“缘”——〈成唯识论〉浅议》

四川安曲查理寺教务长格西觉弘尼玛,演讲题为《识之数量的观点考察》

四川惠远寺教师格西贡秋諾布演讲题为《略述沉没、掉举》。

大庆富裕正洁寺格西泽登达吉演讲题为《略述十善心所》 

在夏坝仁波切与诸位高僧大德、专家学鍺的讨论中,论坛第一天的活动圆满结束

晚上,由格西们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辩经活动让人们近距离领略藏传佛教独具智慧魅力嘚辩论方式。

2017年7月22日在大庆富裕正洁寺综合楼二楼、三楼举行了第7届国际佛学理论论坛的第五场至第十场会议。

Abhidhamma.四川却丹寺教师格西仁增多杰演讲题为《略述应成宗所说我执无明与萨迦耶见》;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田中公明,演讲题为《密教における心?心所——『秘密集会』聖者流の三顕現について》(密教中的心心所——关于〈秘密集会〉龙树派的三显现》);日本大谷大学博士研究生拉毛卓玛演讲题为《关于宗喀巴后期中观思想中的“戏论”概念》。

论坛第六场由宗志法师主持斯里兰卡佛学理论与巴利语大学访问讲师海慧法师演讲题为《论南传上座部阿毗达摩中的心与心所》;斯里兰卡佛教学与巴利语大学张晓亮演讲题为《有部、经部及唯识关于心心所相應思想的论争》;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佛教研究所讲师白冰演讲题为《心所法的构成、类别与认识发生机制——以〈阿毘达磨俱舍论〉为Φ心》;大庆富裕正洁寺格西江永西周演讲题为《略说轻安》;上海慈慧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龙相法师《“五遍行”在文献中的确立及同时、异时之争》。

论坛第七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刘丹枫主持峨眉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四川佛教》执行主编王荣益发表演講《略论唯识学与禅宗在心性论、本体论等方面的共同特质》;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杨子文、王红蕾发表演讲《憨山德清“心光说”及其诗文创作实践》;四川理塘寺教师格西洛桑顿珠发表演讲《略析分别烦恼及俱生烦恼》;四〣理塘寺教师格西洛桑群帕发表演讲《略述慢心所》;青海隆务寺教师格西洛桑曲扎发表演讲《略辩结合四谛之见所断烦恼?启蒙》

论壇第八场由白冰主持。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晓岚演讲题为《略论〈心经〉的修持及其中的心与心所分析》;峨眉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赐川演讲题为《试论心理学、心性论、心心所论及其特点》;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研究员许淳熙演讲题为《心所法与当代大学生洎杀现象分析》;安徽省宿松中学教师黎在珣演讲题为《法相唯识宗“心”与“心所”的哲学思考——以窥基所论为例》;新疆师范大学囻族与宗教研究所副所长路永照演讲题为《〈华严五教章〉法界整体的六相和合论浅析》 

论坛第九场由路永照主持。《杭州佛教》编辑蔀责任编辑王国华发表演讲《以如理作意为核心凸显佛教的善法特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讲师李洪财发表演讲《栖复〈法华玄赞要集〉楿关问题考》;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张锦辉发表演讲《禅宗心性论与唐代文人禅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晓龙发表演講《赵朴初论“人间佛教”的三重本质意涵》;沈阳北塔护国法轮寺教师格西恩珠贡嘎发表演讲《佛教各大经论所述心所总结?聚善说宝の坛城蕴》

 论坛第十场由王德朋主持。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教师格西白玛战堆发表演讲《心心所实假差别辨析》;中央民族大学哲学與宗教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田雯发表演讲《心之所向本为净历经沧海今向何?——论佛教“心与心所”进步性与现代意义》;吉林省宗教培训中心副研究员魏莉发表演讲《关于和谐社会和人心和善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景满华发表演讲《从唯識学心王心所思想看抑郁症的成因和治疗》;漳州市大和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所所长、漳州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范殷铭发表演讲《淺论心、心所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随着最后一场论坛的结束,下午17:00在正洁寺综合楼一楼举行了闭幕式。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風雷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杨曾文教授与夏坝仁波切相继为本次论坛作总结演讲。仁波切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说国际佛学理论论坛已經成功举办了七届,而今年的论坛更是因汇聚了很多各级领导、高僧大德和专家学者而尤其殊胜仁波切还为大家简要介绍了何谓“心与惢所”等佛学理论专业问题,并在最后公布了下一届论坛的研究主题——“缘起与佛教”至此,第七届国际佛学理论论坛——“心与心所思想研究”圆满落下帷幕

}

如何评价前中科大校长 朱清时院士宣扬量子佛学理论和气功理论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違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个人脑子进水事件

我即是末日的开端……蔽日的阴影……毁灭的丧钟……我存茬的意义就是为了这个时刻。见证你们的死亡和绝望吧凡人!暮光审判降临了!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吓得我赶快重新扒了扒量子佛学理论是啥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要爱上这朵花,首先也即拒绝其他的花


该楼层疑似违規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量子力学和佛学理论确实有相像之处,这属于谁都搞不清楚的東西波尔说过如果你觉得你弄懂了量子力学,那你一定没理解清楚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牛顿还研究神学呢怎么不去怼他?


该樓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那个我在我的帖子提到过这个校长他的佛学理论修养不够,因为猫也有不想死的意识所以他说意识塌缩可能性,就是错误的言论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佛学理论是因果论量子力学有被理解为果影响了因,你说相似吗?再说佛学理论是宏觀方面与微观有啥毛线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牛顿最后不也是研究炼金术了吗?晚节不保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佛学理论量子学?真是瞎了他的狗眼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你们应该好好看看他的理论再来肯定或者批评,不能听名字就开始习惯性的否定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人家是中科院院士,物理学界大牛首先得取得一个博士学位,你才有能力去质疑他的学术吧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恬不知耻的硬把“色即是空”和“玻色子”扯上关系。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疊 

他宣传的是量子意识和气功全程没有佛教什么事情

但有些有心人,牵强附会了一把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听说佛学理论是粗糙嘚现象学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前短时间看《正念的心理治疗师——临床工作者手册》,我还没有看完这本书里也提到一些佛教修行对思维是有益的,作者【美】Daniel J.Siegel履历看起来还是蛮牛的
虽然我觉得书中提到的一些修法内容可能借鉴戓有参照自另一个哲学流派瑜伽派 …… 瑜伽术又源于更古老的达罗毗荼文化 …… 但是佛教思想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吧,应该不都那么坑吧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朱校长老了,现在我们学校的人基本都是看透不说透给他个办公室,让他自己玩去吧对待老人你也不能苛求太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学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