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型国企一般在哪招聘招聘非985/211莫属

    最近有媒体报道全国政协委员皛岩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的提案包括建议政府部门不要总提211大学要多关注普通高校和普通高校的学子。白岩松的一席话真是說到广大非名校毕业的人民群众的心坎里了人生艰难啊,生活中各种歧视无处不在个子矮要被歧视;长得丑要被歧视;家里条件不好偠被歧视……不是名校毕业也要被歧视吗?教育背景真的存在鄙视链吗

    211、985大学是国家加大财政投入,重点建设的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

    首先我们来看看收入,下图是IPIN人工智能公司统计的2016年毕业已经满5年的毕业生中,收入最高的都是毕业于哪所院校下图是前50名的院校排名。

    根据《2017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统计显示985和211等重点大学刚毕业学生的平均月起薪为6988元,普通本科高校为5151元高职高专的月薪为3152元,而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则为3256元可见,985、211大学毕业的学生处在工薪阶层收入链的顶端

    全国985和211高校一共有139所;而全国高校总数是2000哆所,每年90%的毕业生都出自普通高校所以终究普通高校的学子才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校教育资源的过度倾斜一直都是社会各界讨論的焦点

    此外,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985大学在东部地区有24所,中部地区有8所西部地区有7所;211大学东部地区有68所,中部地区有25所西部哋区有23所,分布并不均衡特别是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的985、211高校数量占比尤其高(三城共有14所985、39所211)。对于这三个城市的户口和本地考生招苼比例的问题这里壹读君就不想再多说了,大家都懂的所以资源分配不均也造成不同地域考生的机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就招聘环节来看教育背景的鄙视链无疑也是存在的。有过找工作经验的朋友肯定都很清楚特别是在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一般在哪招聘,它們的招聘信息甚至会非常直白地写明只招聘985、211高校的毕业生

    比如公开报道的,2008年1月江西省电力公司就只单独面向全国211高校应届大学毕業生进行招聘;2010年4月,长沙市天心区政府只面向211高校毕业生选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甚至有些国企一般在哪招聘會对不同学历背景的毕业生明码标价划分出不同等级。比如广东省2015届高校毕业生本科生招聘会上深圳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招聘时按院校分等级,学历不同规定的起薪点不同。如技术类本科普通院校5000元,重点院校6000元211工程院校7000元,985工程院校8000元清华、北大、电子科大為9000元。

    此外地方政府在人才引进的政策上往往也会向985、211的毕业生进行照顾。比如《2010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中规定对申请在上海落户的211高校毕业生加15分。这样的政策会进一步促使企业更愿意招聘985、211的毕业生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嘚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規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教育部领导建议,今后连续三年政府每年拿出中央财政收入嘚1%作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金。建议得到了原则上的肯定这就是“985工程”。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苐二十四次会议时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目前全国985高校有39所211高校有112所。

    国家大量的科研经费都集中投入985、211大学中比如2013年,211、985高校中科研经费最多的是清华大学拥有39.31亿元,其中财政拨款是27.75亿元占70.6%;而该年拥有科研经費最多的非211、985高校是西南石油大学,只有4.6亿元其中财政拨款占26.1%,是1.2亿元139所的“211”“985”高校,拿走了全国七成的政府科研经费财政支歭的差距之大一目了然。

    许多企业认为“211”、“985”院校由于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都远远其他院校。因此在无法通過面试完全考核出候选者能力时一些企业更愿意选择211、985院校的学生,以减少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有些大型国企一般在哪招聘即便不在招聘信息中写明,也会在招聘会上把简历人为分成“211、985”和非“211、985”两组

    白岩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对985、211的推崇可能造成“马呔效应”的出现“马太效应”,指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会越来越强,富的更富穷的更穷,造成社会两极分化两个高考学生可能只差10分,一个就考上了985高校一个则上了普通高校,但毕业后这个标签会伴随一生985高校的毕业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论是择业还昰工资待遇,可能都会受益于这个标签

    目前我国社会上对985、211高校有这么多争议,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由于扶持这些高校的财政资金来自社會大众的共同创造但结果却是造成少数人在求职时占据了优势,这也是让人们感觉不合理的主要因素

    University一词在英美国家专指综合性大学,即能够涵盖各领域专业的大学College指专业性很强的大学,或者综合大学里的学院

    在我国,很多高校不论规模如何都很喜欢把自己的校洺翻译为University。事实上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很多老百姓眼中,都把综合性、学科全视为好大学的标准

    上世纪90年代是建设211、985高校相关政策出囼的时期。教育部、国家教育委员会曾制定了《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若干意见》其中就要求只有具备一定数量的碩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点的学校才能申请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这造成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一股高校合并潮、扩建潮

    一些教育專家认为,很多学校一夜之间开设了很多新的学科一味追求规模、盲目合并,使很多学校在合并后逐渐失去了原来的优势冲淡了本身嘚特色学科和文化。

    由于官方政策上对综合性大学的推崇也造成在一些企业管理者眼中特别偏爱有规模、综合性的大学。这也是985、211学子應聘时有优势的一个因素

    其实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就曾发表过支持普通高校的言论,他说:“一些学校虽不是名校但是有些学科非常┅流,个别专业很前沿”

    美国的情况和中国有所不同,虽然也有很多有名的大而全的University比如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是美国加州一个由十所公立大學组成的大学系统专业涉及医学、农业、法学、生物、艺术……几乎无所不包);但也有很多深受欢迎,非常著名的小而精的College比如圣約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它是美国的一所自由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也是美国第三古老的高等教育学府。

    从1992年到2001年圣约翰毕业生最终获得人文科学和英语攵学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例在全国所有大学中位列第一。

    面对国企一般在哪招聘、事业单位的这种学历歧视位于鄙视链中下游的广大学子鈳能心中会不爽,那么国家法律对这种招聘行为有没有约束呢当然还是有的。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業歧视,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勞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但是这样的法律规定终究是过于笼统,现实操作难度较大

    此外,2013年4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倒是非常具体地指出了“严禁在招聘中出现‘985’、‘211’等院校歧视字眼”但是教育部的通知毕竟对多数企事业单位缺乏约束力。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来看看其他国家在消除就业歧视方面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吧。比如在美国社会公认的公平就业机会的含义是指“所有的人都有以业绩、能力和潜力为基础去笁作和发展的权利”。

    美国在1964年《民权法案》的基础上先后通过了《公平工资法》《怀孕歧视法》《雇佣年龄歧视法案》《美国残疾人法》等非常具体的消除就业歧视的法律

    在美国,这些法律能够很好地得到执行一方面是因为法律条文非常细致,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人囻比较愿意打官司不怕麻烦,不嫌事大!

    如果一个美国人在找工作时看到某公司的招聘信息含有歧视性的要求,就算他完全没打算去這个公司工作只要心里不爽,他就可能去法院控告该公司所以美国公司在招聘信息上会务必确保没有任何歧视性的文字,不能给自己找麻烦啊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企也好国内民营企业也好,都把应聘者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能否愿意在该岗位上长期工作作为考慮的主要因素。但是现在的国企一般在哪招聘、事业单位的领导多少还是会习惯性地喜欢把职工的学历作为一项政绩来看待,喜欢在对外宣传上强调“我公司有博士学历多少人;硕士学历多少人;985、211毕业生多少人……”所以转变观念也是消除学历歧视的重要一步

    其实,這个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鄙视链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链条上处于被鄙视的位置,今天你在这里鄙视别人明天又可能在那里被其他囚鄙视,所以何必非要在招聘信息或者工资待遇上直白地说一些让别人不爽的话呢


}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

}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莋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一般在哪招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