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真的是中国禅文化和禅宗文化发明出来的吗

(中国企业家禅修训练营)

(企業国学堂、周易学堂学员免此费用)每次七天,不含交通物料食宿费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现代社会我们的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科技与资本无情地运作,我们得到了比先祖们更丰富、更优越的物资利益

但是,我们的心灵开始赤贫我们紧张、焦虑、不安、空虚……

根源何在?我们所倡导的和谐何在

有没有一个体悟天地万物大道,提高自我本性认识的机会

有没有一个体悟生命,提高生命境界嘚法门

我们的回答:有!是禅!

禅是什么?禅的实相就是生命的实相它就是生命的本身。

禅自于佛法对生命实相的高度把握

禅――超越信仰,超越文化直指人心,回归本心

禅坐是调和身心的关键

禅行,是笃实力行的智慧

禅心是清醒觉察的心力

禅灯,是精神无上嘚光明

禅机是通情达理的生活

禅喜,是生命真实的悦乐

禅悟是感悟人生的究竟

我们注定要用智慧面对现实,解决问题――

禅修把我們平日浮躁烦恼的心收回来,进入真实与宁静生命

禅修,帮助我们以清醒与真实的态度面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禅修,帮助我们历经心識的提升达成喜悦、智慧的生活、成功的人生。

禅修帮助我们活在当下,人在那里心在那里处处都能作主。

禅修是混沌思维的训練,是悟性的训练绝非逻辑思维的训练

禅修,在台湾、香港、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一直是企业领导人推崇的思维训练方法,有些企业备有专门禅堂供管理人员打坐参禅。近年来越来越多欧美人士也参与到禅修的学习中。

我们认为禅修――对于处在高速发展与變革社会的中国企业家们,非常重要!

这里禅不是形表上的打坐澄心,而是心灵的一种境界

我们在观照心灵时,有时会领悟到一些难鉯形诸语言的人生真谛这和禅是一样的,这就是禅一切真意都是超言绝相的,所以一切真意都是禅只要本着自己的真性,无任做什麼都是禅;但是如果你说那是在行禅或者你是按照某种教法来行禅,那又不是禅了

祥宗是心宗,调心便入禅坐禅不如息念,无心更勝观心

有道是平常心是道,坐卧相非禅;禅由心悟岂在坐也?

禅文化和禅宗文化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不拘经教活泼自在。

禅绝不鈳作为一种知识来教禅杜绝说教。禅须参!须悟!

禅文化和禅宗文化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神秘主义它不要你理解什么高深的理论,而要窮尽你的理解力斩断你的逻辑思维,使你走投无路在绝境中发明自心,悟入"一真法界"

且看神秀与慧能二师之菩提偈: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拂尘看净的比喻确实很恰当,我们也确实要时时保持心灵的清净但这席话一旦说出来就没意思了,这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相比之下慧能之偈简直是狗屁鈈通,菩提树怎么无树明镜台怎么不是台?尘埃不是到处都有吗又怎么说空无一物?这一切都不通但是,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难言嘚意蕴它带我们进入一种超绝的境界。

由此看来单纯说教不管多么有道理,仍然是错的只要指到了人心,说得再荒谬也是对的

真悝是不可教说的,但是佛教要自觉觉他总得有所表示;要点化他人,又必须说说还是不说,这永远是一个悖论禅文化和禅宗文化却能超越二者而创造一条出路,即所谓不言之教、不说之说

?         止息妄念,寻回生命的源头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将禅的智慧运用在ㄖ常生活让别人感受禅的宁静、安详,一同走入禅的世界

静坐止观,内观无常观,无我观因缘观,不净观白骨观,念佛观数息观,慈悲观四念住,实相观;默照禅法话头禅法,棒喝禅法祖师禅法,如来禅法

感受自然,远离科技远离文明,既有大众的囲修亦有离群索居的个体禅修。既有山地瑜珈、朝圣参拜禅旅亦有禅友联谊会,文化禅旅

这是连续7日全封闭的修行与训练,是我国禪文化和禅宗文化佛教的特殊修行方法也称“打七”,亦即在七天之内从事密集的修行

请在报名之前,详细阅读以下《课程行为规则》我们希望参与者在七天的密集训练中,得以获致较佳的修行成果

1、 禅修期间必须尽力摒绝外缘,珍惜来这里的清静禅修机会在报箌时,将一切电子及通讯设备如手机、呼机、计算机、随身听、电子钟等有关物品关闭。并请大家着轻松便装、平底布鞋

2、 禅修期间禁止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并戒除抽烟、饮酒、闲谈等不良习惯

3、 禅修期间每日部分时间将实行完全禁语,以便大家在静默中体验禅意在宁静中获得安祥和智慧。禁语期间禁止与其它参加者之间有任何形式的沟通不管是作手势,还是写字等等均不允许

4、 解语时尽量低声说话、放松脚步。禅修时不逾越规定活动范围尽量不与过往游客交谈。

5、 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如安排在寺院进行禅修,则严格遵垨寺院相关生活规定遵照法师的指正,老实用功则功夫定能长进。

明伦书院企业国学堂、周易学堂正式学员禅修免费,但衍生流通嘚产品收费比如坐具,毯子专用鞋具等,交通、食宿均采用AA制原则事后会员可自愿发心捐赠,如有非正式学员参加则收费:9,700/次每次七天。

北京甘涧山庄位于北京怀柔镇甘涧峪村红螺慧缘谷生态景区山脚依山坡而建,内有朴树、柏树等多株错落相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北京甘涧山庄文化积淀十分丰厚,又不失佛教之清静是人们远离世俗尘嚣、修身养性、修习佛法的一处“世外桃源”。

广東南昆山属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地处青山绿水之中风光迤逦,景色怡人其丹枫寨四周中连绵不断的雾气从山间陡然升起,使人仿佛感觉到了仙境一般寨区内空气清新,空气中负离子极其丰富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在这里我们随法师赏水悟禅感受水的灵動,修行内观用那蕴藏地下千年的晶莹之流水,洗涤陈蒙心灵上的烦扰达致快乐人生。

嘉兴禅堂是石佛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蜜桃之鄉的嘉兴。唐肃宗时期掘得石佛四尊,于是再建石佛院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赐名为“保圣院”成为当地初具规模的江南禅门古刹。

寺内有唐代银夺树两棵树龄达1200多年,和堪称一绝的三步二片桥桥建于清代,南名“聚秀”北名“长丰”,跨放生河上转折相连,形制独特亦有画意,在这里与法师同修行感悟禅思泉涌。

玉溪释迦文化静享园处于云南腹地以其气候爽洁,四季如春溪水网布洏著称。而此地的民风淳厚独有一份安闲。佛陀说修道者不可执苦,亦不可执乐

同修们和法师可在湖滨、在草地、在长廊的微风中敞开心扉体验安祥自在。是我们领略佛法直接、纯净、本来、当下面目的最佳处所

巴厘岛在印尼有“千寺之岛”、“艺术之岛”之称,巴厘岛四面环海远望如一朵飘在海中的莲花,岛上民风淳朴佛教和阿加玛印度教自由相处,随处可见神像、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浮雕

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异域风情还可观望大海,坐定禅修即可感受佛法无边之义。

佛教最为神圣的圣地之一是释迦摩尼悟道之哋。释迦牟尼当年云游到此在一棵大菩提树下打坐静思,七七四十九天后悟得了正道成为佛陀。

同修们在菩提树下静坐禅思呼吸这裏的空气,同佛祖共饮此地水心灵与佛祖相同,感受我佛之博大

联 系 人渠丰收(有渠道就能丰收)

}

原标题:佛学 | 禅修是中国禅文化囷禅宗文化发明出来的吗

谈到禅修,很多人都不陌生我们容易联想到“打坐”“闭关”等。在美国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热衷打坐禅修;在日本,稻盛和夫一度剃度出家追求禅定境界;在中国马云在作决策之前常常闭关、禁语……近年来,各种禅修班在中国兴起那么禪修是中国禅文化和禅宗文化发明出来的吗?福建囊山慈寿寺住持常昊法师为您揭开禅修的秘密

传统中医有一种境叫做“坐忘”,讲究嘚就是禅修

禅修是不是我们中国僧人发明的?严格的回答绝对不是所谓禅,意为静虑也是功德生处。禅就是“静虑”的意思。不偠把禅理解为什么都不想像个木头一样。禅修的时候有一个“所缘境”如果说坐在这里什么都不想,这个叫做无想定也叫枯木禅,這个是要不得的所以说禅修的时候一开始必须有一个所缘境。或者是数息观或者是不净观,或者根据自己师父的教导

佛陀在世的时候不但是我们佛教有这个禅修,其他的婆罗门也有这个禅修所以说这个禅修是通内外道的,不只是佛教有其他宗教、道教、婆罗门教嘟有禅修,包括气功师都有这个禅修

这个禅修不是我们佛教发明的,也不是咱们中国发明的古人都有的。包括我们中国古代学中医的囚传统中医有一种境叫做“坐忘”,讲究的就是禅修当时不叫禅修就叫坐忘。我们俗人练气功的讲打坐都是这些禅修所以说这个禅修是通内外道的,不是咱们佛教的独创也不是咱们中国僧人的独创。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刚开始是传了很多基本的一些禅修方法。比如說数息观不净观,早期佛教传入时都有当时很多师父都在传播这种禅法。这个很枯燥不适合咱们中国人,中国人不愿意去这么实践大约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主流流于一种“义学”大家都在辩论、讨论。后来在传承的过程当中形成了祖师禅祖师禅这个用功方法,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的一个独创但是又不违背原来本有的一些原则。比如说佛法对于破除我执对我的执着,在破我执的过程当中一個特别的方法所以说禅文化和禅宗文化可以说是中国的独创,但是又没有违背佛陀的本意基本是这个意思。

1978年生于山西临汾1999年于本邑净土寺果彦律师座下出家;后求学浙江多宝讲寺敏公上师座下多年;2006年依云居山真如禅寺海音老和尚,得临济正宗四十六世、洞云正宗伍十世传承;2014年依辽宁营口楞严寺圆山老和尚得天台正宗四十六世传承。法师自2006年起多次闭关专修,注重系统的闻思以及禅修的实践2016年5月,任莆田囊山慈寿寺住持莆田市第七届政协委员,福建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本文由禅基地编辑组整理,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林永诚先生广东韶关著名企业家,中国禅修书法第一创始人其作品展现的“翰墨之妙”,无不启迪着世人灵动的禅意深受书法爱好者喜爱并争相收藏。据了解林先生作品中的一个字售价就可高达11万元,可谓真正是“一字千金”

  “禅”源起于印度,于汉末传入中国至中唐以后,禅之盛荇蔚为大宗其意指静坐敛心、正思审虑,以达定慧均等之状态在当今这个混浊束缚的世界中,禅修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挣脱二元相对世堺的桎梏而走向自由的道路这种自由的道路会使我们内心深处本有的创造性得到自然的释放,然后达到一种完全放松或完全安静的感觉禅家让我们睁开了第三只眼,去看那由于自己的无知而从未看过的极净之境地正是修禅的这种意念释放,作为文艺精华的书法必然离鈈开“禅意”

  禅者常道:“修禅与书法之道乃是中国特有的本土文化艺术,当文人的理想与禅的自在三昧生气相求时也就随即一拍即合了。”禅给了书法意境的延升书法推进了禅意的真谛。

  林永诚先生现场挥笔

  元代盛熙明在《书法考》中说过:“笔端之妙通于神明也。”林先生创作的禅修书法十分注重“神韵”、“意境”他说:“书法作品要达到神品、逸品之作,需参以禅理方可达佽境界若潜心修行,持之以恒将禅理、道理点滴入心,于是笔下便日渐不同走向超群脱俗。”对于世人来说精神是宇宙的本源,粅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能透过面纱才能看到其背后的闪光的精神,西方学术界视为抽象艺术开山鼻祖的康定斯基认為真正的艺术家就应该具备这种“拨开云雾见日出”的禅修能力

  禅修,带给人的益处就是不受具体事物的束缚不让心机向外驰求,而是向着内心体悟自己的生命本性只要心中“无执”,则艺术生活无不中道达到精神上的平衡。有了这种平衡为书为画则无不适宜。精神上没有负担内心清净,无杂念浊俗尽涤,人便进入另一种境界书法作品也就出现了另一番滋味——清和、素淡、天真烂漫、一派天趣自然。这也许就是古人所倾向的“忘”——心忘于笔当然,并非真的忘了笔而是指忘了外物,心底澄清潜能显见。

  洳何做到“笔意出心禅修入怀”呢?

  禅修书法第一创始人的林永诚先生引用汉代蔡邕在《笔洽》中的一段文字做了诠释:“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也就是说“用笔在心,心正则字正” 只要做到禅心於胸,万象皆空心弦松弛,悠闲清逸那么就会让人信手书来,气定神若自然此时的书法作品在禅意的疏通下也就达到像卫夫人说的那样:“一横如千里阵云”。

  “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禅修的气象早已成为书法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达到“中嘚心源”从而把宇宙、自然、人生、文化融于一体,感悟书法真谛传递书法真谛的一种自我训练与进修的终生课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禅文化和禅宗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