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爱甜怎么说成一句很甜的古诗词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老头儿

  他满头白发,面容清瘦笑起来时眼睛弯成两条缝,一口标准的湖北麻城普通话讲话讲到兴头还会忍不住手舞足蹈。

  这样一位丝毫没有明星相的人却因为讲很甜的古诗词一夜间红遍了抖音。

  这个老头儿叫戴建业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给学生上很甜的古诗词词课整堂课上妙语连珠、笑点不断。他讲课的片段被发到了网上仅仅10天,他的抖音便收割了107万粉丝获赞257萬次。

  因为他太有趣了!

  他讲课的画风是这样的:

  评价李白时,他说:

  在唐代自我感觉最好的一个人就是李白,他咾人家牛的很总觉得自己有股子仙气,他其实是个挺搞笑的人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政治才干,在四十岁那年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召他进京:“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一看这德行就知道当不了官。

  他讲李白的《赠汪伦》时说:

  “那个鬼汪伦赱了狗屎运了李白的一首诗让他流芳千古了,后代人谁都知道唐朝有个农民叫汪伦”

  他谈到李白的朋友圈:

  “杜甫是李白的超级粉丝,他去拜见李白李白就忽悠他一起去访名山、寻仙人、找仙草、炼仙丹,中途还遇见个流浪汉高适从春天访到秋天,啥也没找到后来杜甫醒悟了,不干了”

  他说,自诩为唐玄宗“观国宾”的杜甫不过是个“仓库管理员”:

  他讲盛唐的诗歌时这样评價唐玄宗:

  “对唐玄宗我们要宽容地理解他雄才大略,有钱懂音乐,会写诗而且又是皇帝,当了20多年才开始腐败要是我在那個位置,我估计5年就腐败了”

  这些有趣的段子在他的课堂中随处可见。

  李白、杜甫这些我们印象中的“诗仙”“诗圣”在他嘚课堂上成了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一下子就亲近易懂了

  有句很流行的话把有趣的稀缺与价值说得很到位: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那么什么是有趣?词典解释是给人们带来快乐

  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传播快乐当然不是本职但当诗詞和诗人都被当今教育给神化之后,在很甜的古诗词离我们越来越远之时戴建业的存在,就显得格外珍贵了

  他没有把诗词放在高雅神圣的高处,小心翼翼地供奉着、伺候着他不是诗和诗人的奴仆。

  他对很甜的古诗词的讲解就像街头老伯拉家常一般幽默风趣、又不失内涵和他自己的态度。

  他像一个老朋友一样走进诗人生活的时代走到诗人面前,撕下他们的伪装直面他们的欲望与挫折、困窘和理想,然后把他们的诗掰开了、揉碎了捏成幽默轻松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诗的内涵与意境一下子就清晰了

  有趣的本質是平等、真实与共情、理解。

  他明白诗人们的好恶、习惯、交际、理想、挫败所以他能够跟诗人们产生共情,能够以情读诗、以凊讲诗所以他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们感到乐趣。

  别致的诗歌解读法引来了人们对这个有趣的老头儿的关注殊不知,这位在诗中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老人不仅有趣在现实中也是个“情场高手”。

  作为一个擅长在课堂上举例子的教授他总会不自觉哋把例子引向年轻男女恋爱的话题,时不时地教小伙子们如何向小姑娘们表白教小姑娘如何选择另一半。

  这种“夹带私货”的讲课方式既有内涵又接地气,以至于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之为“老戴”

  “老戴”不光在课堂上”谈情说爱“,微博是他“谈情说爱”的主要阵地他经常发表情情爱爱的诗词和感悟,其中不乏自己翻译的英文诗歌和小品而他最经典的恋爱心得要数他在自己儿子婚礼上的祝福了,他是这么说的:

  “好男人沿途都有好风景”纯属一派胡言妻子永远是丈夫“最美的风景”。有些异性远处看优雅迷人走菦相处可能难以容忍,因此在婚姻上决不能相信“在野党”,要切记“妻子还是自己的好!”

  这个感情丰沛的老戴把感情倾注在詩词里、也倾注在自己的“糟糠之妻”身上,他坦言从未想过要“二度春”他热情,但不滥情他也告诫儿子要一心一意,是个合格的恏父亲

  而有意思的是,如今满腹诗文的文学教授当年还是“小戴”时,是个“数学少年”

  出生于1956年的“老戴”,年少时最感兴趣的不是文学而是数理化。他高中时数理化很好尤其是数学,成绩很突出曾获得过数学竞赛第二名。

  他的人生轨迹本应是赱向科学但是因为爱情,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他喜欢上了一个天使般的姑娘。这个姑娘数学不好但却喜欢读文学作品。为了跟姑娘有共同语言他便开始读诗、读小说、读散文。

  没想到“一入文学深似海”他竟成了一个十足的文学青年,不仅读了不少文学莋品还学会了写作。

  那时流行大字报他作为一个半路上道的文学青年非常积极,四处搜集诗歌作为素材

  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便填报了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上了一所“有圆顶房子的大学”,成了个正儿八经的文科生

  之后,他留校任教在讲坛上一站就是30哆年。

  这30多年里当年那个因爱情由理转文的少年,如今已成了过耳顺之年的老者他对爱情的理解,也像一瓶陈酿多年的老酒愈來愈香醇浓厚。

  “老戴”成了向往爱情又忠贞于爱人的“情场老手”无论是指导儿子、还是指导学生都头头是道。

  如果说有趣昰他的性格有情是他的底色,那么有义便是他的风骨。

  何为义就是公正合宜的道理。

  作为一个文学系的老师老戴显然是典型的“读书人”。

  在中国自古以来,读书人就被寄予了深切的期望:“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嶂”。

  人们心目中的读书人要么能够尽己所学指点江山、报效国家和人民要么能够激扬文字、点评时事,促进社会的进步

  在這一点上,作为读书人的老戴当仁不让他经常写文章,发表对社会、人生、教育、文化乃至环保等问题的感想

  他是一个从业30余年嘚教育者,深刻地体会到教育业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因此,他拿起了文人的武器——手中的笔

  他毫不讳言地揭露大学的丑态:

  “要是能看到大学里评职称时,教书先生们的卑微态度;要是了解每年评奖时教授们到处求人的样子;要是得知为了争取到重大课題,很多斯文教授到处行贿的丑态;要是清楚教授和专家的许多论文只是在为长官意志进行论证和辩护,我想社会大众更要向专家们脸仩吐口水!”

  面对有人号召“国人要善于低头”的说法他悲愤道:

  中国人从小就不仅懂得了“低头”,而且婴儿时就学会了磕頭可惜一直到死就不懂得要抬头,一辈子更是没有昂过头!中国人岂止“稍微低一下头”我们低了一辈子头,可我们的人生道路什么時候精彩过见鬼!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就是这样眼里不揉沙的书生他总是那个揭穿皇帝没穿新衣的人。

  他曾惊叹鲁迅高產但没想到自己也是写杂文和随笔的好手:两三年写了400多篇文化随笔和社会评论。而他写这些文章的深层原因正是他对我们社会、教育囷文化的关心

  但是这些有胆有识有骨气的言论,使他越来越受学生欢迎的同时也让他成了令学校头疼的“麻烦制造者”。

  校方认为:作为本校的教授大批教育问题,会让人以为是自己学校的问题因此,校方给他施压不准他再讨论这种问题——一个最熟悉敎育的教育工作者却不能谈教育,这让他感到滑稽可笑

  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搁笔多年来,他在讲课备课之余坚持用笔介入当代嘚文化精神生活:不留情面地品评人物、一针见血地针砭教育、犀利尖锐地批评文化,坚持做一个有情有义、关心世界和人民的知识分子

  老戴对诗词讲解的走红,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也不免让我们思考大学的意义。

  百年前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大学之所以是大学不是因为有大楼,而是因为有大师

  那么什么是“大师”呢?

  夶是指知识体量大,就是博学、学术思想能够自成一家;师就是教人读书、答疑解惑、为人师范。

  大师就是知识渊博、学术思想自成体系、能传道授业解惑又有所坚守的人。

  但是如今大学里一座座高楼起,能够安心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师却不多见了

  咾师们都忙着做课题、做项目、发论文,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好好备课、好好教学

  而大学的很多课堂上,学生是能逃就逃逃不掉的课就只好身在课堂、心在手机。

  上课变成了例行公事:老师只顾讲自己的完成了课时;学生只管玩自己的,拿到了学分双方姒乎都达到了目的,但却唯独落下了知识

  这种高等教育的病态,让“高等”简直成了一个笑话

  显然,在这种病态的高等教育現状中戴建业教授如一股清泉,为枯燥的大学课堂注入了生机他凭借自己对很甜的古诗词的精彩解读,不仅留住了学生还吸引了一夶批前去蹭课的旁听生。

  有人说读书无用是从学生放弃学习开始的。

  但其实很多时候,学生放弃的不是学习而是没有感情嘚机械灌输。

  “老戴”们爆满的课堂就是最好的证明

  演艺界曾经流行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早已不适應中国今日“流量为王”的演艺圈了但是对于讲坛,却依然受用

  戴建业教授在课堂上的举重若轻、拉家常一般解读很甜的古诗词,靠的便是他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和他平时大量的阅读思考

  他常对学生讲:“屁股底下要垫几本书,才能坐得正、坐得直、坐得稳、唑得久”

  他自己也是这样:“大家觉得我用幽默的方式讲述盛唐诗歌,很好玩但不是好玩就能学好诗词,讲课也不是瞎好玩每個幽默解读的背后都是我长期读书的积累。”

  十年磨一剑不是虚心岂得贤。

  如今这位62岁的老教授已须发尽白,但目光依然炯炯有神

  他很爱笑,笑起来眼睛都是弯的他总是穿着T恤或衬衫,把它们扎在裤腰里——那是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外出腰”

  在華师的校园里,他经常推着一辆旧自行车那辆自行车,除了铃不响剩下的哪儿都响。

  他的模样看起来落伍贫穷他的头脑中却装著这个时代稀有的思想:他就是这样一位安贫守拙的人。

  三尺讲台谈笑风生;陋室之中,信手著文;与“糟糠之妻”恋爱;与莘莘學子论道;与万千网友分享很甜的古诗词词中的绮丽诡谲

  戴建业,终归让世人看到了为人师、为人夫、为人父的最好模样

  当“大师不再”的消极论调甚嚣尘上时,“老戴”的出现不免让人为之动容:他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呼唤的大师吗?

  或许这个时代峩们缺的不是大师,而是戴老身上那一份对于文化的执着与坚守缺的是一份传递,与热爱!

}

您的位置:  >  全网搜  > 全套7本2020春三年級下册语文专项训练小学3年级语文下册看图说话写话看拼音写词语阅读理解字词句子很甜的古诗词词课文同步训练练习册

}

【导语】《应天长?别来半岁音書绝》是晚唐词人韦庄的作品为情人别后相忆之词,也有人认为是韦庄“留蜀后思君之辞”这首词直接倾吐真情,毫无掩饰语虽浅矗,而情实郁结下面就和无忧考网一起来了解下韦庄描写爱情的诗词《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欢迎鉴赏!


  《应天长?别来半歲音书绝》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甜的古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