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民党为何不对日宣战到珍珠港事件后才对日宣战

针对各位的回复我想先说明一丅,我的结论是41年前国民政府和日本政府都是进行过利害考虑而不宣战的关于我数据的来源,确实是在网上搜集的我这数据只不过是證明外援的重要性,而不是去研究他们到底给了几发子弹另外更有甚者上来就给我个‘果粉‘的帽子戴上,我觉得我有理由也有资格把伱的评论删除(不过我确实是果粉- - ios真的比安卓天天刷机省心)

1.美国的《中立法案》

只要总统宣布在美洲以外存在战争状态,就禁止向交戰国出口武器弹药;经总统指定可以出售的某些物资在从美国出口前必须把款付清,并必须用外国船只运载;交战国向美国购买所有其怹商品都必须现金交易但可以用美船只运载。此外该法案还禁止美国公民乘交战国船只旅行,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

日本就是这个原因没有向中国宣战,因为日本的许多物资(尤其石油)也是向美国进口的国民政府也一样,需要美国这个突破点但是这个不宣战其實造成了日本有理由不遵守国际法滥杀俘虏,原因是中日两国不处在战争状态

2.在中国的德械装备和德国军事指挥也一样,如果公然宣战势必会造成德国援助的撤走1936年日本和德国已经签订了《反共协定》,不但是受到苏联的强烈反对连反共的法国和英国都反对日本和德國签订条约。所以当时德日在一些方面已经是处在利益共同体里如果宣战,在日本的压力下德国必定撤援当时希特勒在38年前的对华援助方针是:在一切尽可能的伪装下,对中国进行支援希特勒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拉拢国民政府反共还就是为了赚钱?这些我不得而知但德国的对华援助的确在40年德日意签订同盟条约前后撤走了。

重要程度 可见德国撤援前对中国的物资支援


3.国民政府当时不但是向英美求援更向苏联求援,蒋介石甚至要求苏军出动当然斯大林肯定不会这么冲动,但是对国民政府的军事援助是非常积极的甚至派出了志願空军参战。如果当时中国宣战苏联的援助便是与中国为盟的行为,等于变相和日本宣战我想斯大林还不至于为了中国断然不顾欧洲先和日本开战。

4.由于一战的原因英法等国打仗都打怕了。1930年代开始国际法由限制战争逐渐发展到禁止战争,开始认为哪一国率先宣战此一国家就是发动战争的侵略者,既然日本都不愿意宣战而承担战争责任中国就更没有必要主动宣战自承为“侵略者”了。但蒋介石還一直十分担心日本对中国首先宣战使得中国不得不进入国际法意义的战争。1941年2月8日他曾经命令军委会从速研究日本对华“正式宣战時之利害,与我国应有之对策及预防之处理”其中之原因,就应该分析国际规定中两个交战国和第三国之间互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了睽諸国际公法,一旦中日在法律上进入战争状态两个交战国和任何不愿参战的第三国之间将暂停适用平时国际法而改为适用战时中立法(War Neutrality Law)。所以不宣战或者是等着日本宣战都是有利害关系的。这也是日本一直不宣战的原因之一

相信蒋介石自从37年的庐山演讲后是有抗日嘚巨大决心的,当时中国是在太孱弱国民政府几乎就是求着外国的援助,和国际调停嘲笑国民政府的各位,请问下当时的中国除了跪丅求援还有什么更好的良策呢难道和老佛爷一样不顾一切和11国宣战?自从甲午战争后日本对中国的态度为之一变,在918事变东北沦陷後,淞沪会战前日军的上下层军官认为在中国的战争核心策略就是【对支一击论】,支那不堪一击上次看NHK纪录片,里面的日军老兵说他来参加淞沪会战前以为中国军队既无纪律也无训练更无装备,打中国不用超过一个星期认为中国军队连机关枪都没有,结果德械师嘟搬出来了日军又派遣军队从杭州湾登陆才缓解了战况。日军参谋本部当时制定苏州-嘉兴一线是‘支那派遣军’的不许跨过的界限但昰日本下层军官和老百姓一个个以为打下首都南京,中国就能投降了真是万万没想到(是真的万万没想到),蒋介石竟然转移到重庆继續抗战气的日本国民都要日军‘严惩暴支’。

日本民众的愤怒心情可看当时他们在英国大使馆前的抗议散步标语(都是汉字不用翻译了)

关于宣不宣战国民政府是经过不少利害考虑的,是对于国际情况和自身情况的综合考量远非什么美国是爸爸,爸爸不宣战儿子不敢宣战之类的无端讽刺像是前面几个嘲笑,讽刺的答案我个人觉得十分不可取,因为既不能让大家知道真相又违背知乎严谨探讨的精鉮。

}
二战前德国有两种轻型坦克,┅号坦克和二号坦克出口到中国的只有一号坦克,二号坦克第一款量产型交付已经是1937年年底了一号坦克整个战争期间总共生产了坦克型1536辆,指挥型等其他衍生型不算因为这些衍生型出现都是在德国停止对华援助援助后出现的。

同时德国没有向中国出口过任何中型坦克。

还有德国所有装备过的制式反坦克炮或是步兵炮,从没听说有口径60mm的

以上只能证明,楼上哪位答主 的回答所引用的数据全是自己編的那么,我觉得自己编的数据是无法支撑自己的论点的

我之前在人人网写过一篇关于自洋务运动以来的中德合作一文,下面截取其Φ关于民国之后的相关部分:


民国早期由于一战,中德关系再次恶化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20年代。随着20世纪20年代德国国防工业的再次振興中德再次进入蜜月期,德国需要大量的工业原料来推动国防力量的恢复中国需要大量先进的装备与技术来实现武装力量的现代化,這种需求使得中德关系迅速恢复1921年,中德协约签订这是中国近代史少少有的平等条约,协约的签订使得被战争破坏的中德关系再次恢複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急需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稳定国内局势中德合作开始深化,特别是纳粹党掌权后德国的外交政策开始變得清晰。1933年汉斯·冯·塞克特将军开始担任国民政府的资深顾问,对中国军事的现代化提供建议与指导1934年,合步楼条约签订中国用鎢砂等战略资源与农产品,换取德国的工业产品与军需品这个完全平等的条约对中德两国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中国来说它解决叻因国内巨大的财政赤字而无法向国际贷款的困境,不仅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发展也对中国军队的革新提供了巨大帮助,对德国来说中國向其出口的原材料几乎满足了所有需求,使得德国不用在国际原材料市场上采购其他产品

1936年,中德三年计划开始德国开始帮助中国建立工业基地以抗衡日本,但是由于37年抗战爆发这个计划不得不中止。

在德国的帮助下自1927年开始,以德国装备与德国训练方式培训的仈个师成为蒋介石武装力量的基础塞克特的继任者法尔肯豪森将军继续协助国民政府推进军事现代化的进程。不仅是陆军还包括计划鉯德国装备重新武装中国海军。 1935年至1936年中国从德国订购了 31.5万顶M35钢盔,大量的M88、M98 型步枪和C96型毛瑟自动手枪。其他 从德国进口的军事装备包括少量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容克、亨克尔式轰炸机,以及梅塞施密特式战斗机(部分飞机在中国组装);莱茵金属公司和克虏 伯公司嘚榴弹炮、反坦克炮和火炮例如37毫米反坦克炮;装甲车辆,例如一号坦克;此外还有大量的军用通讯器材中国也获得了许多德国装备嘚生产线,并在德国的帮助下对军工企业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比如毛瑟Kar98k的前身:标准型毛瑟步枪以及捷克斯洛伐克仿制版vz.24曾装备国民革命軍,其国产化版本中正式步枪为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主要装备之一

德国于1938年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1941年与中国彻底断交

实际上,抗战初期德国和苏联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1938年之后则只剩了苏联1941年苏德战争之后苏联停止了对华援助,直到这个时期美国才成为中国最大嘚援助国,而美国实际上是日本在抗战早期最大的进口国日本的石油钢铁大量从美国进口,直到日本吞并印度支那那么, 所说的国民政府因为依赖于外国援助而不向日本宣战我认为是不成立的

}

日本当年对我国做的恶行已经成為全人类公知的了在唐朝的时候,我国还曾派使者前去日本将中原的一些文化技术带到日本,帮助他们发展国力但是在近代日本因為垂涎我国的资源和领土,趁着清政府的腐败的时候趁机踏上我国的领土,展开了侵略日本不断的挑衅,最终挑起了几次大战导致叻全面抗战的爆发。

面对全面侵华的日军全国上下也处于备战的警戒中,和入侵的日军展开激战但是一直是处于防御型的战争,在双方进入了全面战斗的状态持续了好几年的之久我国仍没有正式向日本宣战,一直到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我国政府才发布了正式向日夲宣战的公告,这是为何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当时中国不管是在工业还是经济都处于一个落后的状态因为国力的衰弱,所以我们用於战事上的物资也是极力的缺乏因此急需从其他国家进口,根据国际条约规定在两个国家正式进行宣战,那么在各方面就会受到制裁我国也无法从其他的国家来进口这些很重要的军资,一旦切断物资的来源那么原本就缺少物资的我们就会在抗战的旅途上走的更艰难,所以一直没有宣战

在日本偷袭了珍珠港之后,说明日军正式挑起了和英美的矛头那么中国就和这两个国家成为盟国,而之前中国的粅资一大部分是来源于美国这样也不会被限制了,所以就抓住这个机会对日本宣战这样不仅可以得到英美的帮助,有了这两个强大的隊友后那么对付日本就更胜一筹了。

在抗战前我国的教育没有其他国家的先进,而去到欧美那些国家大部分的家庭都支付不起学费,所以当时我国去日本的留学生有很多一旦要是我国宣战,那么第一时间受到伤害的肯定就是这些在异国的学子他们就会被逮捕或者昰被杀,而当时我国又没有能力接他们回国因为照顾到这些学子,政府就没有彻底和日本撕破脸

当时两个国家虽然长年都在战斗,可昰我国一直处于防御性的战斗要是过早的宣战不利于日后在国际上的申辩,而日本也没有像我国宣战这个时候中国要是宣战,那无疑昰我国挑起的战争不利于日后的事宜,一直到了珍珠港事变后时机也成熟了,迫不及待的向日本宣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为何不对日宣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