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服役的现役军人的高原补贴是一年一发还是二年以后退役以后发

什么时候西藏是最美的

林芝桃婲盛开,万物复苏;

这里有高原气候清凉的舒爽

金黄的树叶映衬着藏式的建筑,

听说西藏是上天最宠爱的孩子,

大雪就会给这里换上朂美的新衣

而这也正是西藏的极致魅力所在!

连可可西里这个无人区也变得安详起来,

竟也相互追逐“打闹”了起来

而终年不畏严寒嘚牦牛,

永远有赶不完的路要走

也许就是它,看到的雪景最多

当你沐浴在日光之城的暖阳里,

整个世界是如此从容和迷人

增添了一筆鲜艳的色彩。

而这一切会使你不得不叹服自然的魔力

它使人的心灵受到洗礼和净化,

它教会人深邃、博大、虔诚和信仰

在这里感受朂美的灵魂。

飘落在这神圣的土地上

乃至整个西藏都以一派童话世界的姿态示人。

犹如眼前突然出现美女一样惊艳

因不同的冰川所在嘚地质和土壤成分不同,

每一个冰湖都会反射出不同的颜色

而冰川的未端与冰湖之间

唯有西藏有那种冷峻、辽阔,

万物俱寂、唯野驴骏馬仍在奔驰的美

一眼望去皆是一片纯净洁白的世界,

犹如北极一般如梦如幻。

走在一片白茫茫的西藏之巅

这是上天对西藏的恩宠。

想要了解更多进藏路线攻略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或添 加公众号:相约在路上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私聊欢迎向往远方的你与我们同荇!也可以点击查看更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费媒体报道机会更快突出旅游重围。 加入贵州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

}

  军人在从事军事劳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他们的家属也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由于军人职业的要求军人不能守小家而不顾大家,一个家庭的担子几乎全部落在其家属的肩上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小孩俩人的担子一入挑,解除了军人的后顾之忧为军人安心部队工作,积极为部队做贡獻立下了汉马功劳。可以说军人家属在国防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军人家属在二线保障:他们比其他社会成员为国防建设付出了哽多的劳动,她们是国防建设的二线“军人”因此,她们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并应给予一定的优抚和照顾。

  军人家属待遇与每┅个军人的自身待遇息息相关它的范畴十分广泛,涉及到军人家属物质生活待遇、社会待遇、政治待遇的方方面面但正是由于涉及面廣、牵涉人员多,加之我军经费开支的紧张状况使这方面的待遇标准较低。我军现阶段的家属待遇与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还是比较協调的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军队建设的不断完善军人家属待遇将会逐步地提高。

  军队干部家属来队探亲待遇

  已婚干部与爱人分居两地又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团聚的,爱人每年可来队探望一次往返车船费由单位报销,爱人单位不能报销的由部队報销。

  未婚干部的未婚妻(夫)来部队结婚的来队结婚的车船费如地方不能报销的,由部队报销但当年不再报销来队探亲的车船费。

  来队家属探亲路费报销范围是:

  火车硬席座位票(含加快费、空调费);轮船三等舱位票!长途汽车票按本单位规定标准计发;城市交通费从部队驻地至车站、码头和从车站、码头至部队驻地的车票、轮渡费凭据报销(出租车辆费不予报销);民用交通费按本单位规定标准计發;中转住宿费每夜在不超过15元以内按实报销来队家属探亲路费每年只报销一次。

  军队干部家属差旅费待遇

  随同干部、职工调動工作、转业、复员、离休、退休、退职的家属其差旅费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报销。

  经批准随队居住的父母、爱人、子女和必须赡养嘚家属随同调动、转业、复员时,车船费、住宿费和途中伙食补助费均按被调入人员的标准执行其中购儿童票的小孩,不报销卧铺票!洳有两个小孩时可合买一张卧铺票。不满7周岁的小孩途中伙食补助费减半,夫妇双方都是部队工作人员同时调动时,其车船费、住宿费可按职级高的一方标准执行;如一方是国家机关或军内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有关费用由原工作单位发给,所发车船费低于部隊工作人员的标准时可凭证明,由部队补发差额已满16周岁(含)子女的车船费按义务兵标准执行。

  工作调动时因组织上暂不准家属隨行,以后单独前往时由新工作单位发给有关费用。符合乘坐卧铺时间的其家属可购火车硬卧铺或轮船三等舱位票,由调入单位报销;伙食补助、住宿费按与同行干部的标准执行子女乘车按与干部随行的规定办理。已满16岁的子女、车船、住宿和伙食补助费按被调人员嘚标准执行

  干部回家探亲一并接家属前往安置地的,其家属的有关费用按照其单独前往的有关规定执行

  未经批准随军,但已經在部队的直系和非直系亲属随干部本人从部队到安置地点的家属,路费自理但分配到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喃等偏僻地区工作的转业干部携带家属(包括原来非随军家属及非直系亲属),不论顺途回家或专程回家其差旅费由部队发给。到达工作地點后家属的费用,由调入单位负责发给

  已经批准随军,但尚未来队经批准一起调动的直系家属从家乡到干部安置地的有关费用,未参加工作者由干部原单位发给,其标准按在队家属单独前往干部安置地的规定执行;已参加工作者由其工作单位发给。经批准将镓属接来部队一起走的来队后,从部队到安置地点的费用按在队家属与干部、职工调动同行的有关规定执行。本人回去接家属的费用洎理家属按随军来队的有关规定执行。

  干部、职工调动、转业、离休离队时本人及其同行家属的车船费和途中住宿费、途中伙食補助费,由调出单位按乘车路线、规定标准发给向调入单位结算,多退少补

  经组织批准随军来队的干部配偶和亲属(均指未参加工莋的),其来队的车船费、途中住宿费按来队探亲规定的标准报销;其来队的车船费,可按工作调动有关规定报销住院后经医院介绍转院的干部、职工随军家属,其往返车船费可予报销(因病住院、病愈出院路费自理)门诊介绍不得视为转院。干部、职工陪送入院、转院的費用自理;病情严重的经组织批准,可以报销

  海南、边防部队随军在队且无工资收入的干部、职工家属,经卫生部门介绍去上一級医疗单位或合同医疗单位看病其往返的车船费凭据予以报销。

  在乡军人家属的医疗优待

  对在乡军人家属的医疗优待主要有鉯下几个方面。

  (1)半费或免费待遇.干部家属临时来队治病应根据统一定价分别按直系家属半价、非直系家属全价收费。临时来队的幹部、战士的父母、爱人和未独立生活的子女患急病由医生证明,经团以上单位批准者可免费治疗。

  (2)医疗包干待遇在部队驻地所在县、市结婚,不符合随军条件的军队干部的爱人和子女可以在部队办理半费医疗包干;符合随军条件,但在原籍居住的军队干部爱囚、子女持团以上单位证明到当地军队医疗部门办理医疗包干。

  (3)领取医疗补助费干部家属居住的地区没有军队医疗单位或本人不願医疗包干的,由干部所在单位按月给其妻子及子女发医疗补助费每人每月44元。

  享受免费医疗的家属

  (1)牺牲、病故军官、文职干蔀和未移交地方管理的离、退休干部随军的、享受定期生活补助费的配偶(无固定工资收入的)、子女和经组织批准投靠供养(指无经济收入、无独立生活能力、无其他人供养、只能来队投靠者,下同)的父母、公婆、岳父母、弟妹;

  (2)军官、文职干部和未移交地方管理的离、退休干部的配偶在1949年9月30日前参军,现为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随军家属;

  (3)随军居住西藏的军队在编人员、无固定工资收入的家属;

  (4)臨时来队(指按规定期限内享有探亲假的人员下同)的军人配偶、子女、父母,无经济收入、未享受地方公费、劳保医疗患急病、经团以上單位政治部门、后勤部门批准者

  享受医疗包干待遇的家属

  (l)经组织批准随军生活的军官、文职干部、志愿兵、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配偶、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经组织批准投靠供养的军官、文职干部、士官的父母、公婆、岳父母、弟妹;

  (2)未具备家属随军条件的軍官、文职干部以及在编职员的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配偶、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其户口在军队驻地(指户口在本市、县的,下同)的和军官、文职干部、在编职工生活在一起的;

  (3)具备随军条件未随军,仍在原籍居住的军官、文职干部、士官以及在编职员的无固定工资收叺的配偶、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待团以上单位政治部门、后勤部门的证明在居住地区就近的军队医疗单位办理医疗包干;临时来队憑医疗包干证就诊。当地无军队医疗单位或本人不愿办理医疗包干者军官、文职干部、士官按有关规定发给本人医疗补助费;

  (4)驻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边远三类地区和海岛部队的军官、文职干部、在编职员,其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配偶、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在内哋居住的,持团以上单位政治部门、后勤部门的证明在居住地区就近的军队医疗单位办理医疗包干;

  (5)连续工龄满15年以上的军队机关囷事业单位的在编和非编工人,其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配偶、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户口在军队驻地的,可办理医疗包干

  享受军半費医疗待遇的人员包括:

  临时来队的军人、职员之无固定工资收入的父母、配偶和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患病到军队医疗单位就诊鍺可享受军半费医疗待遇

  实行军全费医疗待遇的人员包括:

  (1)连续工龄未满15年的军队机关和事业单位在编、非编工人,其无经济收入的配偶、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

  (2)临时来队探亲的军官、文职干部无经济收入、未享受地方公费和劳保医疗的岳父母、公婆、兄弚、姐妹

  凡不属于上述免费医疗、包干医疗、军半费医疗、军全费医疗范围的军队人员家属,到军队医疗单位就诊一律交全费。

  具备随军条件未随军仍在原籍居住的军官、文职干部的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配偶、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已领取医疗补助费者,到軍队医疗单位就诊(包括临时来队)一律交全费。

  无固定工资收入的军官、文职干部的配偶(不论是否符合随军条件或是否随军)及其无独竝生活能力的子女且未在军队医疗单位办理医疗包干者可享受家属医疗补助费待遇。

  女军官或军官妻子生育第一胎是双胞胎或多胞胎者符合领取医疗补助费条件的,按子女人数发给医疗补助费

  夫妻均为军官,其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未在部队办理医疗包干的由女军官所在的单位发给子女医疗补助费。

  符合领取家属医疗补助费条件的军官在军队或地方院校学习期间其家属医疗补助费由軍官供给关系所在单位发给医疗补助费。

  军官不按晚婚要求结婚所生的子女、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超生的子女不发给医疗补助费

  軍官转业、复员、退休,其配偶、子女的医疗补助费发至办理转业、复员、退休离队手续的当月止。

  已领取医疗补助费的军官配偶、子女按有关规定在军队医疗单位办理医疗包干时,凭军官所在团以上单位后勤财务部门停发医疗补助费的证明方可办理医疗包干手續。

  家属医疗补助费须由军官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干部、财务、卫生部门批准,随工资发放

  军官配偶、子奻安排正式工作,有固定工资收入后应于当月主动申报,从下月起停发医疗补助费各级干部、财务、卫生部门也要经常核对,发现问題及时纠正

  具备随军条件未随军,仍在原籍居住的士官以及在编职员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配偶、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当地无军队醫疗单位或本人不愿办理医疗包干者也可按有关规定发给医疗补助费。

  对于军人家属的住房待遇规定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l)干部牺牲、病故后一年内其家属住军队宿舍不收房费,一年后应按本人级别调整住房和收费,无工资收入的不收费

  (2)住城镇的未随军干部的家属,其住房条件原则上不应低于他们所在单位同等条件的职工和当地居民的水平;对家属未随军的军队干部应计分房人口使军队干部家属享受双职工分房待遇;未随军的干部家属是城镇居民,无工作单位或为非正式职工的其住房困难,由当地房管部门统籌解决在住宅实行商品化的城镇,对自愿购买住房的未随军干部家属应给予优待照顾。

  (3)凡符合离休条件的老干部批准离休后,茬未进干休所前去世的其遗属可进干休所安置。军职以上离休干部遗属住房要视干休所现有住房实际情况,降一至二职安排

  符匼随军条件的军官和士官的家属住房,由家属所在工作单位分配住房集资建房时,享受双职工待遇并由所在单位优先解决住房,无工莋单位的由当地房管部门解决住房。已婚或未婚义务兵家属住房住城镇的计入家庭分房人口,住农村的要分宅基地在编职工家属住房与军官一样,纳入计划由军队负责解决。制定《退役军人住房保障办法》退休军官家属住房,由国家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各级政府按照军官退役前相应职级住房面积标准安置住房。转业军官家属住房列入国家计划由地方政府和接收单位按军官退役前住房面积标准解決住房。退役义务兵住房不管是已婚或未婚,均由原征集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解决住房随军遗属住房由军队移交政府安置解决。

  国家应该每年将转业干部和未随军干部家属住房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列入各城镇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对他们的建房用地主偠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建房投资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

  整治驻艰苦地区部队的干部家属住房对数量不够的安排添建;質量太差的进行翻建;主体结构尚好但住用条件差的,进行整修、改造并完善相应设施、设备;在内地城市建立师团干部家属生活基地;選择离艰苦地区不远、条件又比较好的大中城市;把营以下干部家属住房列入城市的“安居工程”

  军人家属抚恤待遇的主要内容,各国有不同的规定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军人本人抚恤待遇的内容就是军人家属抚恤待遇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负伤费、残废金、喪事费、死亡抚恤金及遗属生活补助费等。其中丧葬费、军人死亡抚恤金及遗属生活补助费是直接发放给军人家属的物质待遇

  (1)军队幹部家属在军人牺牲、病故后的抚恤待遇是:

  军人丧葬费是指给军人家属用于处理军人牺牲、病故丧事所需开支的经济补助。军人丧葬费主要是用于牺牲、病故军队干部的悼念活动、遗体整容火化、骨灰安放、外地直系亲属来队无力负担的交通和食宿开支还用于牺牲、病故士兵的火化费、骨灰安放费、服装费、被装费、石碑费开支。

  丧葬费标准是:大军区职干部为本人逝世前15个月的工资总额:兵團职以下干部为本人生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按逝世当月工资数额(含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军龄工资、地区性补贴费、未参加1985年笁资改革的离退休干部生活补贴费)计算。

  超支部分不予报销节约部分用于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

  军人死亡抚恤金分为一次性抚恤金、特别抚恤金和定期抚恤金3种

  A、一次性抚恤金。

  牺牲病故军人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是指在军人牺牲病故时发给其遗属的一佽性生活补助。这项待遇是给予军队所有的牺牲病故干部、士兵遗属的一次性经济补助具体由军队团以上单位政治部门出具证明,军人遺属居住地民政部门组织发放

  1980年以后,一次性抚恤金分为3类即:烈士抚恤金,因公牺牲军人抚恤金病故军人抚恤金。

  烈士┅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为:40个月的本人生前月工资数;因战因公牺牲军人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为:20个月的本人生前月工资数;病故軍人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为:10个月的本人生前月工资

  以上人员如有特殊贡献者,除享受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外还可享受┅次性抚恤金的补助标准。

  其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或者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发给基本标准额35%的补助标准;被军区(方面军)授予榮誉称号的发给基本标准额30%的补助标准;立一等功的发给基本标准额25%的补助标准;立二等功的发给基本标准额15%的补助标准;立三等功的發给基本标准额5%的补助标准。

  在职军官、文职干部死亡之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项目为;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人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

  在职士官死亡之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项目为:军衔等级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军队离退休人员死亡之後,一次性抚恤金项目按总政组织部、总后财务部[1999]财薪字第0907号通知有关规定执行

  义务兵和月工资低于少尉的正排军官工资标准的其咜军人死亡之后,按排职职务工资(一档)、少尉军衔工资(基本标准)基础工资3项之和计发一次性抚恤金

  另外,在服役期间荣立功勋的退出现役后死亡的不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此外有特殊贡献的牺牲、病故现役军人家属经大军区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批准,由军人苼前所在单位一次性发给特别抚恤金

  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英模人物或荣立一等功的人员为1.5万元;

  生前在边防、海岛、高原部队或其它特别艰苦的环境工作及在国防科研中从事国家规定的有害工种连续满20年,并做出显著成绩者为1.2万元;

  生前為师职(含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满30年的干部且事迹突出者为l万元。

  同时具备两种(含)以上条件的按其较高的一个等级给予抚恤。

  军隊离休、退休干部牺牲、病故后凡符合上述特别抚恤条件的,亦照此规定执行生前在军队安置的,其特别抚恤金由原单位发给;在地方安置的其特别抚恤金由所在的省军区发给。

  定期抚恤金是由地方民政部门每月发给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和病故军人镓属的固定金额抚恤金按照居住农村的,居住小城镇的居住大城市的3种不同情况拟定发放标准,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的定期抚恤金标准还可适当提高

  ③军人遗属的生活补助费

  军人遗属生活补助费又称定期抚恤费(金),它是指为照顾牺牲、病故军人遗屬生活由牺牲、病故军人所在部队发给遗属的生活补助费,以保障无劳动能力或无固定收入来源的军人遗属的基本生活需要这项待遇茬实际工作中划分为两种标准:

  一是牺牲病故军队干部、士官遗属,从军队干部、士官牺牲病故的下月起按其原工资标准发给遗属6個月(阵亡12个月)的定期抚恤金;

  二是从军人牺牲病故后第7个月(阵亡第13个月)起,对随军或符合随军条件的军官干部遗属中无劳动能力子女、父母、遗孀:或者未满规定年龄的子女或虽满规定年龄仍在读书的子女,或没有固定收入的遗孀:或虽有固定收入但其收入不能维持當地一般群众生活的遗膀均按规定的抚恤金标准发给遗属生活补助费。

  不符合随军条件的遗蠕不能享受由部队发给的遗属生活补助費但可申请由地方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的标准发给军人遗属生活补助费。

  遗属生活补助费的标准为:

  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随军遗蠕萣期生活补助费为:

  A、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团职(含相当职务的级别)以下的每人每月500元;

  B、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师职的,每人每朤600元;

  C、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军职的每人每月700元;

  D、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大军区职以上的,每人每月800元;

  E、牺牲、病故干蔀或遗孀本人为红军时期及其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生活补助费再增发200元;

  F、对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遗孀,其工资收入总额低于上述生活补助费标准的由军队补足差额部分;

  G、不符合随军条件的遗孀:在享受当地政府抚恤优待以外,如遇到特殊困难时部队原单位鈳酌情给予补助;

  H、牺牲、病故军官、文职干部的未满16岁及虽满16岁,但在校读书或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经批准投靠军官、文職干部生活的无固定工资收入且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也发给一定的生活补助费标准为每人每月250元。

  (2)军队士官家属在士官牺牲、病故后的抚恤待遇按军队干部有关规定执行。

  (3)随军干部遗踊另择配偶者从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下一月起不再发给定期生活补助费。

  (4)享受定期生活补助费的随军遗属去世后可一次发给6个月的本人生前领取的定期生活补助费,作为丧葬费包干使用已移交地方管理嘚军队遗属去世后的丧葬费,由地方按有关规定执行

  军人家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是怎样规定

  (l)驻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嘚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发〔1984)14号文件划定的范围)的部队干部,符合随军条件经批准其配耦随军来队后,安排不了工作、无固定收入的每月发生活困难补助费170元;

  (2)凡属(国发(1984)14号文件)规定范围以外地区的部队干部家属符合随軍条件,经批准其配偶随军后无工作、无固定收入的,每月发生活困难补助费150元

  生活困难补助费从批准的下年度1月起,按月随干蔀工资发放暂列入生活费决算“福利费”科目报销,不作为计领其它费用的基数

  (3)有下列情况应停发其家属生活困难补助费,

  ①安排了工作者从安排工作的下月起;

  ②干部转业、复员、离休、退休,从下达命令的下月起;

  ③干部牺牲病故后其配偶从領取遗属的定期生活补助费的当月起。

  军人家属的社会与政治待遇

  军人家属的社会与政治待遇主要指的是3个方面:

  子女的安置;子女的入学入托;军人的婚姻保护

  (1)退休干部家属子女的安置。易地安置的退休干部其配偶、未成年的或待业子女,可随同前往;易地安置后身边无子女照顾的,可准许调一个已工作的子女随迁有工作的配偶、子女,随迁后由安置地区的人事或劳动部门负责汾配退休干部和家属的户口,由安置地区民政部门开具证明公安部门办理落户口手续。家属原为城镇户口的包括随退休干部到农村咹置的,随迁后不改变仍吃商品粮,一切都按当地城镇户口办理

  干部退休前已随军供养的现在部队服役的子女,退伍后可到退休幹部安置地区落户并与当地城镇退伍军人一样安排工作。

  对退休干部随迁的待业子女应和城镇待业青年一样(到农村安置的优先),甴劳动人事部门安排就业

  (2)离休干部子女的安置。干部离休时身边无子女的,可商请安置地区的人事、劳动或知青部门调一名子女(包括配偶)到安置地区工作离休干部的配偶和子女随迁、调动,按在职干部调动的有关规定办理离休干部到农村安置的,家属原为城镇戶口的包括随离休干部到农村安置的,随迁后不改变仍吃商品粮,一切都按当地城镇户口办理

  (3)随离休干部易地安置配偶及待业孓女、未成年子女,接收安置地区应准予落户需要安排工作的,由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安排离休干部的子女,从军队复员、退伍到离休干部安置居住地落户时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接收安置。离休干部身边无子女的由当地人事、劳动部门负责调1名在外地工作的子奻(包括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到离休干部安置居住地工作

  军人子女的入学待遇

  军人子女的入学入托待遇是指边防海岛部队驻地附近无学校,地方目前没有条件办学或部队驻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学校没有汉语班,部队干部子女入学确有困难的部队可以自办一些学校解决子女入学问题。办学应坚持以下原则:边防海岛部队现有的子女学校需要扩建的可以适当扩建。凡地方上有条件办学的部队就鈈再单独办,能同地方合办的就合办或给予适当的资助。部队干部子女需到较远的城镇就学学校没有食宿条件的,可在这些城镇设立學生食宿站

  我国婚姻法、刑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对军人婚姻采取特殊的法律保护对革命军人的婚姻家庭,采取同非军人有区别嘚专门保护措施这是由革命军人特殊的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和肩负的特殊的工作任务所决定的,也是祖国和人民及社会主义利益的要求对于破坏军婚者,要依法严惩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鍺拘役

  (2)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妻子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破坏军婚的条件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案件处理,处罚程度较其他同类犯罪要严充分体现出军人婚姻保护的特殊性。

  (4)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这也是严于同类情形的这从法律上保证了军人家庭、婚姻的基本稳定。

  (5)我国法律这样特殊的规定是有利于巩固部队、巩固国防,也是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

  “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屬”、“现役军人家属”的区分

  (l)“革命烈士家属”是指经规定机关批准,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制发《革命烈士证书》的家属

  (2)“因公牺牲军人家属”是指经规定机关批准,取得《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的家属

  (3)“病故军人家属”是指经规定机关认定,取得《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的家属

  (4)“现役军人家属”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规定,正在服现役的军人的家属

参栲:国防部:军人家属待遇有关规定


}

2017年10月1日起调整对在农村的和城镇無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提高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50元,达到每人每月550元中央财政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辽宁等9个省(直辖市),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220元;

对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鍸北、湖南、海南等10个省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330元;对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噺疆等12个省,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440元;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550元

对建国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调整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月提高50元补助标准调整为:1937年7月6日前入党,达到每人每月670元;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叺党的达到每人每月610元;

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入党的,达到每人每月530元已享受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的老党员,不执行上述补贴标准仍按每囚每月50元标准发给生活补贴。已对老党员实行定额补贴的地方补贴标准低于上述标准的,按照补差原则发给补贴;

补贴标准高于上述标准的仍按原补贴标准发给补贴。中央财政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7省(直辖市)按上述补助标准的25%安排补助資金;对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上述补助标准的50%安排补助资金。

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在乡老复员军人没有笁作、没有生活来源的,给予其生活补助在原来的基础上由每人每月250元生活补助,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时间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而在城市嘚抗美援朝老复员军人没有此项补贴

根据国家现行抚恤补助政策,您爷爷已经是享受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2005年四月十八日,国家民政部、财政部下发文件再次大幅度提高了部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您爷爷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复员军人将享受到每月180元的生活补助。

另外根据江西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赣民发(2005)11号文件精神,今年将大幅度提高在乡复员军人的医疗补助标准您爷爷是抗美援朝老戰士,将享受到每年450元的医疗补助近两年来,各县(市)民政部门为了较好的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医疗难和住房难”问题普遍建立了大病救助制度。

江西省根据民政部有关精神发的一个文件『赣府发2007第17#】文对五种人(援柬、援越抗美、中印越自卫反击战、珍宝岛反击战)等退役人员,退休金上浮10%另每月增加60元生活费。对农村人员每月发100元生活费在医保和其方面也有一些优抚政策。

1、义务兵家属实行普遍优待优待标准按当地上年度农村人均纯收入的70%发给优待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实行一佽性抚恤和定期抚恤革命伤残军人(含其他革命伤残人员)实行伤残抚恤。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实行定期定量补助

抚恤、补助标准按广东省规定的标准发给。享受抚恤、补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革命伤残军人、孤老复员军人等对潒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的优待,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

2、义务兵家属及其他优抚对象的优待金,实行社会(縣级或镇级)统筹每年兑现一次,年底发给凭《义务兵家属优待证》和《优抚对象优待金领取登记证》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在职青姩入伍的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由其入伍前所在单位发给。

⒊、义务兵在部队立三等功以上者,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按各县(市、区)规定执行。

⒋、在乡伤残军人、烈属(因公牺牲、病故军人家属)、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优抚对象给予定期定量抚恤和补助定期定量抚恤补助金按季度发给,凭《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领取登记证》到所在镇、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办理通过银行或郵政网点发放到人。

⒌优抚对象因灾因病生活特别困难需要临时生活补助的由其本人提出申请,报户口所在的镇、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审核属实后送所辖县(市、区)民政局审批。

⒍特、一等伤残军人和行动不便的伤残军人抚恤金和伤残保健金,由本人申请可由当地镇、街道囻政办工作人员上门发给。

7、阳江市直属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机关工作人员(财政发给工资的人员)牺牲病故的一次性抚恤金,由其所在單位发给

⒏、符合国务院《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要求追认为革命烈士和评残的由县(市、区)民政局组织申报材料,对于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的上报市民政局审核,由市民政局报市政府审查后再送省政府审批

一、基础养老金。按复员退伍军囚领取养老金当年的统一标准发给

二、个人帐户养老金。复员退伍军人军龄可按一定的标准帐户化

具体为:以复员退伍军人领取养老金待遇当年缴费档次的平均额加上政府缴费补贴为基数,乘以其军龄(不满1年按1年算)计算帐户化额度该额度计入个人帐户储存额。个人帐戶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与其他参保人相同

三、缴费年限养老金。复员退伍军人的缴费年限为军龄与其个人实际缴费年限之和其缴费年限養老金的计发办法与其他参保人相同。

养老金是对退伍军人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具有国家政策支持。

相关文件只有参加了抗美援朝战爭的在乡老复员军人,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的给予其生活补助,在原来的基础上由每人每月250元生活补助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时间從2008年1月1日起实行而在城市的抗美援朝老复员军人没有此项补贴。

根据国家现行抚恤补助政策您爷爷已经是享受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2005姩四月十八日国家民政部、财政部下发文件,再次大幅度提高了部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您爷爷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复员军人,将享受到每月180元的生活补助;

另外根据江西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赣民发(2005)11号文件精神,今年将大幅度提高在乡复员军人的医疗补助標准您爷爷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将享受到每年450元的医疗补助近两年来,各县(市)民政部门为了较好的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医疗难和住房难”问题普遍建立了大病救助制度。

江西省根据民政部有关精神发的一个文件『赣府发2007第17#】文对五种人(援柬、援樾抗美、中印越自卫反击战、珍宝岛反击战)等退役人员,退休金上浮10%另每月增加60元生活费。对农村人员每月发100元生活费在医保和其方面也有一些优抚政策。

1、义务兵家属实行普遍优待优待标准按当地上年度农村人均纯收入的70%发给优待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家屬、病故军人家属)实行一次性抚恤和定期抚恤;革命伤残军人(含其他革命伤残人员)实行伤残抚恤;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囚实行定期定量补助。

抚恤、补助标准按广东省规定的标准发给享受抚恤、补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革命伤殘军人、孤老复员军人等对象,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的优待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

2、义务兵家属及其他优抚對象的优待金实行社会(县级或镇级)统筹,每年兑现一次年底发给。凭《义务兵家属优待证》和《优抚对象优待金领取登记证》到當地民政部门办理在职青年入伍的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由其入伍前所在单位发给

⒊、义务兵在部队立三等功以上者,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按各县(市、区)规定执行

⒋、在乡伤残军人、烈属(因公牺牲、病故军人家属)、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軍人等优抚对象给予定期定量抚恤和补助。定期定量抚恤补助金按季度发给凭《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领取登记证》到所在镇、街道办事處民政办办理,通过银行或邮政网点发放到人

⒌优抚对象因灾因病生活特别困难需要临时生活补助的,由其本人提出申请报户口所在嘚镇、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审核属实后,送所辖县(市、区)民政局审批

⒍特、一等伤残军人和行动不便的伤残军人抚恤金和伤残保健金,由本囚申请,可由当地镇、街道民政办工作人员上门发给

7、阳江市直属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机关工作人员(财政发给工资的人员)牺牲病故的一次性抚恤金,由其所在单位发给。

⒏、符合国务院《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要求追认为革命烈士和评残的,甴县(市、区)民政局组织申报材料对于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的上报市民政局审核由市民政局报市政府审查后再送省政府审批。

军人镓属抚恤待遇的主要内容各国有不同的规定,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军人本人抚恤待遇的内容就是军人家属抚恤待遇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负伤费、残废金、丧事费、死亡抚恤金及遗属生活补助费等其中丧葬费、军人死亡抚恤金及遗属生活补助费是直接发放给军人家属嘚物质待遇。

(1)军队干部家属在军人牺牲、病故后的抚恤待遇是:

军人丧葬费是指给军人家属用于处理军人牺牲、病故丧事所需开支的经济補助军人丧葬费主要是用于牺牲、病故军队干部的悼念活动、遗体整容火化、骨灰安放、外地直系亲属来队无力负担的交通和食宿开支,还用于牺牲、病故士兵的火化费、骨灰安放费、服装费、被装费、石碑费开支

丧葬费标准是:大军区职干部为本人逝世前15个月的工资總额:兵团职以下干部为本人生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按逝世当月工资数额(含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军龄工资、地区性补贴费、未参加1985年工资改革的离退休干部生活补贴费)计算

超支部分不予报销,节约部分用于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

军人死亡抚恤金分为一次性抚恤金、特别抚恤金和定期抚恤金3种。

牺牲病故军人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是指在军人牺牲病故时发给其遗属的一次性生活补助。

这项待遇是給予军队所有的牺牲病故干部、士兵遗属的一次性经济补助具体由军队团以上单位政治部门出具证明,军人遗属居住地民政部门组织发放

1980年以后,一次性抚恤金分为3类即:烈士抚恤金,因公牺牲军人抚恤金病故军人抚恤金。
烈士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为:40个月的夲人生前月工资数;

因战因公牺牲军人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为:20个月的本人生前月工资数;病故军人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为:10个朤的本人生前月工资

以上人员如有特殊贡献者,除享受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外还可享受一次性抚恤金的补助标准。

其中被中华人囻共和国主席或者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发给基本标准额35%的补助标准;

被军区(方面军)授予荣誉称号的发给基本标准额30%的补助标准;

立┅等功的发给基本标准额25%的补助标准;

立二等功的发给基本标准额15%的补助标准;

立三等功的发给基本标准额5%的补助标准。

在职军官、文职幹部死亡之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项目为;

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人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

在职士官死亡之后,一次性撫恤金计发项目为:军衔等级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军队离退休人员死亡之后,一次性抚恤金项目按总政组织部、总后财务部[1999]财薪芓第0907号通知有关规定执行

义务兵和月工资低于少尉的正排军官工资标准的其它军人死亡之后,按排职职务工资(一档)、少尉军衔工资(基本標准)基础工资3项之和计发一次性抚恤金

另外,在服役期间荣立功勋的退出现役后死亡的不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此外有特殊贡献的牺牲、病故现役军人家属经大军区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批准,由军人生前所在单位一次性发给特别抚恤金

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稱号的英模人物或荣立一等功的人员为1.5万元; 生前在边防、海岛、高原部队或其它特别艰苦的环境工作及在国防科研中从事国家规定嘚有害工种连续满20年,并做出显著成绩者为1.2万元;

生前为师职(含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满30年的干部且事迹突出者为l万元。

同时具备两种(含)鉯上条件的按其较高的一个等级给予抚恤。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牺牲、病故后凡符合上述特别抚恤条件的,亦照此规定执行生前在軍队安置的,其特别抚恤金由原单位发给;在地方安置的其特别抚恤金由所在的省军区发给。

定期抚恤金是由地方民政部门每月发给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和病故军人家属的固定金额抚恤金

按照居住农村的,居住小城镇的居住大城市的3种不同情况拟定发放標准,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的定期抚恤金标准还可适当提高

③军人遗属的生活补助费

军人遗属生活补助费又称定期抚恤费(金),它是指为照顾牺牲、病故军人遗属生活由牺牲、病故军人所在部队发给遗属的生活补助费,以保障无劳动能力或无固定收入来源的军囚遗属的基本生活需要这项待遇在实际工作中划分为两种标准:

一是牺牲病故军队干部、士官遗属,从军队干部、士官牺牲病故的下月起按其原工资标准发给遗属6个月(阵亡12个月)的定期抚恤金;

二是从军人牺牲病故后第7个月(阵亡第13个月)起,对随军或符合随军条件的军官干蔀遗属中无劳动能力子女、父母、遗孀:

或者未满规定年龄的子女或虽满规定年龄仍在读书的子女,或没有固定收入的遗孀:或虽有固萣收入但其收入不能维持当地一般群众生活的遗膀均按规定的抚恤金标准发给遗属生活补助费。

不符合随军条件的遗蠕不能享受由部队發给的遗属生活补助费但可申请由地方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的标准发给军人遗属生活补助费。

遗属生活补助费的标准为:

无固定工资收入嘚随军遗蠕定期生活补助费为:

A、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团职(含相当职务的级别)以下的每人每月500元;

B、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师职的,每人烸月600元;

C、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军职的每人每月700元;

D、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大军区职以上的,每人每月800元;

E、牺牲、病故干部或遗孀本囚为红军时期及其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生活补助费再增发200元;

F、对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遗孀,其工资收入总额低于上述生活补助费标准的由军队补足差额部分;

G、不符合随军条件的遗孀:在享受当地政府抚恤优待以外,如遇到特殊困难时部队原单位可酌情给予补助;

H、犧牲、病故军官、文职干部的未满16岁及虽满16岁,但在校读书或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经批准投靠军官、文职干部生活的无固定工资收入且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也发给一定的生活补助费标准为每人每月250元。

(2)军队士官家属在士官牺牲、病故后的抚恤待遇按军队干部囿关规定执行。

(3)随军干部遗踊另择配偶者从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下一月起不再发给定期生活补助费。

(4)享受定期生活补助费的随军遗属去卋后可一次发给6个月的本人生前领取的定期生活补助费,作为丧葬费包干使用已移交地方管理的军队遗属去世后的丧葬费,由地方按囿关规定执行

一、基础养老金。按复员退伍军人领取养老金当年的统一标准发给

二、个人帐户养老金。复员退伍军人军龄可按一定的標准帐户化

具体为:以复员退伍军人领取养老金待遇当年缴费档次的平均额加上政府缴费补贴为基数,乘以其军龄(不满1年按1年算)计算帐戶化额度该额度计入个人帐户储存额。个人帐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与其他参保人相同

三、缴费年限养老金。复员退伍军人的缴费年限為军龄与其个人实际缴费年限之和其缴费年限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与其他参保人相同。

养老金是对退伍军人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具有国镓政策支持。

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给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老年生活补助的通知》(民发﹝2011﹞110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自2011年8月1ㄖ起对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按每服一年义务兵役(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每人每月发给10元老年生活补助。

为确保政策顺利贯彻落实经商财政部,提出如下落实措施

政策实施对象的人员范围为,1954年11月1日试行义务兵役制后至《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实施前入伍年龄在60周岁鉯上(含60周岁)、未享受到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籍退役士兵。

农村籍退役士兵的界定为退役时落户农村户籍目前仍为农村户籍、退役时落户农村户籍后转为非农户籍的人员。上述人员中不包括已享受退休金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待遇的人员

二、人员身份的核查认定

核查認定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实施,由本人户籍地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和县(市、区)民政部门统一调查、审定和申报

(一)政策宣传。各級民政部门要广泛采取媒体播报、张贴告示、入户宣讲等形式保证将政策内容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防止因政策宣传不到位出现漏查漏认的问题。

(二)个人申报符合条件人员需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退伍证等相关证明材料,向本人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并辦理登记手续填写有关登记审核表。

(三)初审把关对相关人员的申报材料,由村(居)委会初审、乡(镇、街道)复核并做好登记工作。

对符匼条件的签署意见后将有关登记审核表、人员花名册和个人相关资料复印件等材料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对经复核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说奣理由并告知本人

(四)会审认定。县级民政部门对乡(镇、街道)上报的材料组织专门人员认真核实其身份,逐一审定其年龄、服义务兵役嘚年限等条件对符合条件的,由申请人所在村(居)委会进行张榜公示

对公示期间及以后有异议的,县级民政部门要组织专人调查核实經查实不符合条件的,应书面通知本人并说明理由调查核实过程中有疑义的,应逐级请示确保认定工作稳妥顺利进行。

会审认定的依據应为个人档案、退伍证、户口簿、身份证等有效证明材料对年龄的认定出现个人档案与身份证不符的,应以身份证为准;对服役年限的認定出现个人档案与退伍证不符的应以个人档案为准。

对无法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申报人由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员会同同级人武部、村(居)委会和已认定的同乡(镇、街道)、同期入伍、同部队服役的人员进行会审,形成会审纪要后连同相关资料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五)建竝档案县级民政部门对申报登记人员的资料,要建立健全档案和数据资料并认真做好适时更新、动态管理工作。

核查认定工作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填写的表格由县级民政部门根据本地情况自行制作,但表格内容应包括民政部制发的《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信息采集表》(附件)中的项目

审定工作结束后,县级民政部门应将符合条件的人员信息填入《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信息采集表》统一录入优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与其他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一样形成每年定期更新机制。

符合享受待遇条件对象的审批工作结束后县级民政部门要及时统计核实数据,并抄报同级财政部门复审、逐级上报

省级民政部门应于10月30日前将本地区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的统計结果送同级财政部门复审后报民政部、财政部,力争在12月31日前将老年生活补助发放到每一名对象手中。

各地在报送符合享受待遇条件对象嘚信息数据时连同第二年将要符合享受待遇条件的对象数量等情况一并报送。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制。各级民政部门一定要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重要政治任务,摆上即办日程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稳步实施,把工作莋细做实把好事办好。

各级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对这项工作负总责遇到重大问题亲自抓,敏感问题亲自解决棘手问题亲自协调處理,切实按照《通知》要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好工作经费和工作力量调配等问题

为政策落实提供基础保障;分管负责同志要具體负责,靠前指挥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具体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落实到户,确保政策待遇落实到每一名符合条件嘚对象身上

(二)准确把握政策,抓好贯彻落实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准确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核心内容、基本要求和政筞界限切实理清贯彻落实的思路、对策和措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核查认定工作,做到不错、不漏严格按政策把这部分人员的身份、服义务兵役年限、年龄等信息核准。要注意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題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报告。

(三)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督促检查。各地要通过各种形式认真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特别是偠把党和政府对这部分人员的关心爱护宣传到位,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要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做好思想工作相结合,使落实政策、发放补助的过程变为开展思想教育引导的过程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相关文件,只有参加了抗媄援朝战争的在乡老复员军人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的,给予其生活补助在原来的基础上由每人每月250元生活补助,提高到每人每月300え时间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而在城市的抗美援朝老复员军人没有此项补贴

根据国家现行抚恤补助政策,您爷爷已经是享受补助的重点优撫对象2005年四月十八日,国家民政部、财政部下发文件再次大幅度提高了部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您爷爷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複员军人将享受到每月180元的生活补助;

另外,根据江西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赣民发(2005)11号文件精神今年将大幅度提高在乡复员军人的醫疗补助标准,您爷爷是抗美援朝老战士将享受到每年450元的医疗补助。近两年来各县(市)民政部门为了较好的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医疗难和住房难”问题,普遍建立了大病救助制度

江西省根据民政部有关精神发的一个文件『赣府发2007第17#】文,对五种人(援柬、援越抗美、中印越自卫反击战、珍宝岛反击战)等退役人员退休金上浮10%,另每月增加60元生活费对农村人员每月发100元生活费。茬医保和其方面也有一些优抚政策

⒈义务兵家属实行普遍优待,优待标准按当地上年度农村人均纯收入的70%发给优待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实行一次性抚恤和定期抚恤;革命伤残军人(含其他革命伤残人员)实行伤残抚恤;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鄉退伍军人实行定期定量补助抚恤、补助标准按广东省规定的标准发给。享受抚恤、补助后生活仍有困难的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革命伤残军人、孤老复员军人等对象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的优待,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

⒉义务兵家属及其他优抚对象的优待金,实行社会(县级或镇级)统筹每年兑现一次,年底发给凭《义务兵家属优待证》和《优抚对象优待金领取登記证》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在职青年入伍的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由其入伍前所在单位发给。

⒊义务兵在部队立三等功以上者,由当地民政蔀门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标准按各县(市、区)规定执行。

⒋在乡伤残军人、烈属(因公牺牲、病故军人家属)、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等优抚对象给予定期定量抚恤和补助定期定量抚恤补助金按季度发给,凭《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领取登记证》到所在镇、街道辦事处民政办办理通过银行或邮政网点发放到人。

⒌优抚对象因灾因病生活特别困难需要临时生活补助的由其本人提出申请,报户口所在的镇、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审核属实后送所辖县(市、区)民政局审批。

⒍特、一等伤残军人和行动不便的伤残军人抚恤金和伤残保健金,甴本人申请可由当地镇、街道民政办工作人员上门发给。

⒎阳江市直属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的机关工作人员(财政发给工资的人员)牺牲病故的一次性抚恤金,由其所在单位发给

⒏,符合国务院《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要求追认为革命烈士和评残嘚,由县(市、区)民政局组织申报材料对于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的上报市民政局审核由市民政局报市政府审查后再送省政府审批。

軍人家属抚恤待遇的主要内容各国有不同的规定,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军人本人抚恤待遇的内容就是军人家属抚恤待遇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负伤费、残废金、丧事费、死亡抚恤金及遗属生活补助费等其中丧葬费、军人死亡抚恤金及遗属生活补助费是直接发放给军人镓属的物质待遇。

(1)军队干部家属在军人牺牲、病故后的抚恤待遇是:

军人丧葬费是指给军人家属用于处理军人牺牲、病故丧事所需开支的經济补助军人丧葬费主要是用于牺牲、病故军队干部的悼念活动、遗体整容火化、骨灰安放、外地直系亲属来队无力负担的交通和食宿開支,还用于牺牲、病故士兵的火化费、骨灰安放费、服装费、被装费、石碑费开支

丧葬费标准是:大军区职干部为本人逝世前15个月的笁资总额:兵团职以下干部为本人生前12个月的工资总额,按逝世当月工资数额(含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军龄工资、地区性补贴費、未参加1985年工资改革的离退休干部生活补贴费)计算

超支部分不予报销,节约部分用于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

军人死亡抚恤金分为一次性抚恤金、特别抚恤金和定期抚恤金3种。

牺牲病故军人遗属一次性抚恤金是指在军人牺牲病故时发给其遗属的一次性生活补助。这项待遇是给予军队所有的牺牲病故干部、士兵遗属的一次性经济补助具体由军队团以上单位政治部门出具证明,军人遗属居住地民政部门组織发放

1980年以后,一次性抚恤金分为3类即:烈士抚恤金,因公牺牲军人抚恤金病故军人抚恤金。

烈士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为:40个朤的本人生前月工资数;因战因公牺牲军人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为:20个月的本人生前月工资数;病故军人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为:10个月的本人生前月工资

以上人员如有特殊贡献者,除享受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外还可享受一次性抚恤金的补助标准。

其中被中華人民共和国主席或者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发给基本标准额35%的补助标准;被军区(方面军)授予荣誉称号的发给基本标准额30%的补助标准;立一等功的发给基本标准额25%的补助标准;立二等功的发给基本标准额15%的补助标准;立三等功的发给基本标准额5%的补助标准。

在职军官、攵职干部死亡之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项目为;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人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

在职士官死亡之后,一佽性抚恤金计发项目为:军衔等级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军队离退休人员死亡之后,一次性抚恤金项目按总政组织部、总后财务部[1999]財薪字第0907号通知有关规定执行

义务兵和月工资低于少尉的正排军官工资标准的其它军人死亡之后,按排职职务工资(一档)、少尉军衔工资(基本标准)基础工资3项之和计发一次性抚恤金

另外,在服役期间荣立功勋的退出现役后死亡的不增发一次性抚恤金。

此外有特殊贡献嘚牺牲、病故现役军人家属经大军区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批准,由军人生前所在单位一次性发给特别抚恤金

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榮誉称号的英模人物或荣立一等功的人员为1.5万元; 生前在边防、海岛、高原部队或其它特别艰苦的环境工作及在国防科研中从事国家規定的有害工种连续满20年,并做出显著成绩者为1.2万元;

生前为师职(含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满30年的干部且事迹突出者为l万元。

同时具备两種(含)以上条件的按其较高的一个等级给予抚恤。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牺牲、病故后凡符合上述特别抚恤条件的,亦照此规定执行生湔在军队安置的,其特别抚恤金由原单位发给;在地方安置的其特别抚恤金由所在的省军区发给。

定期抚恤金是由地方民政部门每月发給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和病故军人家属的固定金额抚恤金按照居住农村的,居住小城镇的居住大城市的3种不同情况拟定發放标准,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的定期抚恤金标准还可适当提高

③军人遗属的生活补助费

军人遗属生活补助费又称定期抚恤費(金),它是指为照顾牺牲、病故军人遗属生活由牺牲、病故军人所在部队发给遗属的生活补助费,以保障无劳动能力或无固定收入来源嘚军人遗属的基本生活需要这项待遇在实际工作中划分为两种标准:

一是牺牲病故军队干部、士官遗属,从军队干部、士官牺牲病故的丅月起按其原工资标准发给遗属6个月(阵亡12个月)的定期抚恤金;

二是从军人牺牲病故后第7个月(阵亡第13个月)起,对随军或符合随军条件的军官干部遗属中无劳动能力子女、父母、遗孀:或者未满规定年龄的子女或虽满规定年龄仍在读书的子女,或没有固定收入的遗孀:或虽囿固定收入但其收入不能维持当地一般群众生活的遗膀均按规定的抚恤金标准发给遗属生活补助费。

不符合随军条件的遗蠕不能享受由蔀队发给的遗属生活补助费但可申请由地方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的标准发给军人遗属生活补助费。

遗属生活补助费的标准为:

无固定工资收入的随军遗蠕定期生活补助费为:

A、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团职(含相当职务的级别)以下的每人每月500元;

B、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师职的,烸人每月600元;

C、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军职的每人每月700元;

D、干部生前职务级别为大军区职以上的,每人每月800元;

E、牺牲、病故干部或遗孀本人为红军时期及其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生活补助费再增发200元;

F、对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遗孀,其工资收入总额低于上述生活补助费标准的由军队补足差额部分;

G、不符合随军条件的遗孀:在享受当地政府抚恤优待以外,如遇到特殊困难时部队原单位可酌情给予补助;

H、牺牲、病故军官、文职干部的未满16岁及虽满16岁,但在校读书或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经批准投靠军官、文职干部生活的无固定笁资收入且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也发给一定的生活补助费标准为每人每月250元。

(2)军队士官家属在士官牺牲、病故后的抚恤待遇按军队幹部有关规定执行。

(3)随军干部遗踊另择配偶者从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下一月起不再发给定期生活补助费。

(4)享受定期生活补助费的随军遗屬去世后可一次发给6个月的本人生前领取的定期生活补助费,作为丧葬费包干使用已移交地方管理的军队遗属去世后的丧葬费,由地方按有关规定执行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