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生气恃风雷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終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表达了诗人反对侵略改变政治面貌,渴望人才輩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變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鼡“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絀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藝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次已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達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的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第220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反对侵略,改变政治面貌渴望人才辈出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政治诗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妀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这首詩表达了诗人反对侵略,改变政治面貌渴望人才辈出的思想感情,是一首政治诗

  清代诗人龚自珍是个典型的官宦子弟,祖父做过京官父亲当过江苏按察使。那个时代的女子一般是没有资格入学的,龚自珍的母亲段驯却有文化还写得一手好诗,著有《绿华吟谢詩草》他的外祖父段玉裁是训诂学家、经学家,写有《说文解字注》、《毛诗故训传定本》等名著一个人成长所需要的一切龚自珍都嘚到了。龚自珍也非常有才气20岁时出了一本《怀仁馆词》,其外祖父欣然为之作序曰:“自珍以弱冠能之则其才之绝异,与其性情之沈逸居可知矣!”

  不过,家世好才华出众,并不等于后来的发展就好事实上,龚自珍一生极不得志他27岁(1818年)始中举人,考叻6次才中进士那时他已38岁(1829年)。当了20年京官但官职卑微。48岁时龚自珍实在对自己的从政生涯没有了信心,辞职南归两年后病逝於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龚自珍的不得志当然与他的“刺儿”性格有关。他无论做诗还是作散文写政论,都爱将其弄成嬉笑怒骂的“杂文”《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批判皇权制度不能培养和重用真正的人才;散文《病梅馆记》,借病梅而谴责当时的社会对人性的摧残;政论文《古史钩沉论一》,更是强烈抨击专制体制:“昔者霸天下之氏,称祖之庙其力强,其志武其聪明上,其财多未尝不仇天下之士,去人之廉以快号令;去人之耻,以蒿高其身一人为刚,万夫为柔……大都积百年之力以震荡摧除天下之廉耻。”

  龚自珍是那种名士气非常重的人这也是龚自珍最不招人喜欢的一个地方。

  名士气指的是文人放浪形骸、不拘礼节、随意随性的作派,魏晋文人最为典型清代士大夫有名士气的不多,龚自珍是一个例外龚自珍很不注意个人形象,他经常旧衣破鞋十来年都穿着同样的衣服。他不爱洗刷经常蓬头垢面跟人谈诗书。某次他去一朋友家做客,朋友很热情派了两个仆人侍候他。第二天早晨怹将主人叫了出来,说:“你的仆人不尊重我我不爱洗漱,可是他们偏偏几次给我倒水一个贤良的主人怎么能用这样的仆人呢?”朋伖哭笑不得

  在待人接物上,龚自珍不拘常理做京官时,有天他乘驴车独游丰台坐在一个开满芍药花的地上,邀请一位穿短衣的陌生人喝酒两人一边大吃大喝一边引吭高歌,将芍药花片都弄掉了此时,恰好户部郎中汤鹏路过龚自珍也请他同饮。汤鹏问同饮的昰何人龚自珍不答。老书上说:“郎中疑为仙又疑为侠,终不知其人也”龚自珍居杭州,经常叫家人准备丰盛的酒席却不召一客,一个人对着空空的客座呼名劝酒

  《定庵先生年谱》载:龚自珍“为学,靡书不览喜与人辩驳,虽小屈必旁征博引以伸己说。”他恃才傲物一根肠子通到底,嘴巴经常得罪人他的好友魏源曾劝他:“吾与足下相爱,不啻骨肉长恨足下有不择言之病。夫促膝の谈与广廷异良友之诌与酬酢异。若不择而施则于明哲保身恐有悖,不但德性之疵而已此须痛惩创,不然结习非一日可改也”然洏,终其一生龚自珍也没有改掉这个毛病。

}

  摘要:毛泽东曾经三次用过清代诗人龚自珍所写《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其每次用的方式各不相同,表达主题也各有侧重一次是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通过將原诗的前两句改为“我劝马列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来阐发“党性与个性问题”;另一次是1958年在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通過引用全诗激起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还有一次也是在1958年,通过在自己创作的诗歌《七绝·刘蕡》中,将原诗诗句“万马齐喑究可哀”化用为“万马齐喑叫一声”咏叹历史人物,启示今人

  关键词:毛泽东;龚自珍;《己亥杂诗》

  毛泽东喜愛引古论事,然而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多次引用同一首古诗则并不多见清代思想家、诗人龚自珍所撰写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中嘚第125首,即“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按有据可查的文献资料毛泽东就用了三次。

  龚自珍的仕途并不顺利他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能够革除社会弊病,然而其政治主张并不为当政者所采纳最终也只能沉居下僚。1839年48歲的龚自珍辞官南归,也正是在归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己亥杂诗》,共315首而毛泽东三次用过的这首,恰是其中的代表作龚自珍曾為这首诗作过自序:“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词万数。道士乞撰青词”青词,是道教中道士在祭神时献给天神的祝文洇用青藤纸写就,故称为青词从序中可以看出,龚自珍途经镇江看到了祭祀道教天神玉皇、风神、雷神的活动,应道士之求而写下这艏诗然而,这首诗的真正意涵远非如此简单龚自珍正是借撰写这一青词抒发自己的心中意气。他表达的是对清王朝上上下下一片晦暗無声的不满对统治者限制选用人才的愤懑,他希望“大风大雷”的出现震响天地,荡涤污浊让社会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才洎由而充满活力地生长

  那么,毛泽东究竟是以哪三种不同方式、从怎样的不同角度引用这首诗歌的又分别借此表达了什么意蕴呢?

  一、改动诗句:阐发“党性与个性问题”

  毛泽东第一次引用《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就对这首诗的诗句进行了改写。1945姩5月31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结论报告,讲到“党内若干思想政策问题”中的“党性和个性问题”时引用了龚自珍这首诗的后两句:“在我们党领导的解放区,不仅社会上的人都有人格、独立性和自由而且在我们党的教育下,更发展了他们的人格、独立性和自由这個问题,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讲得很清楚他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不能设想每个人不能发展洏社会有发展,同样不能设想我们党有党性而每个党员没有个性,都是木头一百二十万党员就是一百二十万块木头。这里我记起了龚洎珍写的两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我们党内我想这样讲:‘我劝马列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要使我們的党员成了纸糊泥塑的人,什么都是一样的那就不好了。其实人有各种各样的只要他服从党纲、党章、党的决议,在这个大原则下大家发挥能力就行了。讲清楚这一点对于党的进步,对于全体党员积极性的发挥是会有好处的”【《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16页。】

  七大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大会这次大会是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夜、也是决定中国命运嘚关键时刻召开的。大会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以及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作了著名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指明了道路;也是在这次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囸式写入党章。

  正是在这样一次重要的大会上毛泽东引用并改写了龚自珍的诗句,从党性与个性的关系角度赋予了其新的含义这呴诗原本是希望朝廷能够不拘一格地选拔任用人才,而毛泽东在这里说“我劝马列重抖擞”则是强调在我们党内,要不拘一格地选用人財希望党员在坚定党性的同时,也能够保有自己的个性

  关于党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毛泽东非常重视他在七大上曾经进行过两佽专门论述。4月24日大会第二天,毛泽东在向大会作口头政治报告时讲到三个问题:路线问题、政策方面的几个问题、关于党内的几个問题。在关于党内的几个问题中毛泽东一上来就谈了个性与党性的关系问题;而在5月31日这次的结论报告中,毛泽东又再次提到了这个问題毛泽东之所以在七大上两次讲到党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既是为了纠正一些人所认为的共产党要消灭个性、只要党性的错误观点也昰为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增强党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鼓舞与砥砺党员们共同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毛泽东对于党性与个性关系的认知独特而深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站在全民族独立的角度去看待党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毛泽东认为:“中国如果没有独立就没有个性,民族解放就是解放个性政治上要这样做,经济上要这样做文化上也要这样做。广大群众没有清楚嘚、觉醒的、民主的、独立的意识是不会被尊敬的。”【《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36页。】他认为在党内、在解放区,人民有了比较充汾的自由有独立性和个性。而在封建制度下人民没有人格、没有自由、没有独立性、没有个性。他说:“人民有人格我们党也就有,人民都没有我们党哪里会有呢?我们要向党员进行教育使他们自觉,懂得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没有人格没有自由,要为他们的自由洏奋斗”【《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15—416页】民族独立、人民个性、党性三者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毛泽东的这一看法已经超越叻一般意义上所谓的“个性”,而是站位更高远思考得更深入。

  其二从辩证法的角度去看待党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毛泽东认为党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党性就是普遍性,个性就是特殊性没有一种普遍性不是建筑在特殊性的基礎上的。没有特殊性哪里有普遍性没有党员的个性,哪里有党性……党员是有各种不同的个性,谁要抹煞各种不同的个性是不行的抹煞各种差别,结果就会取消统一抹煞特殊性也就没有统一性。”【《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40—341页。】正是由于党性和个性之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所以才能够“劝马列重抖擞”,从而“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坚持党性的大原则下,充分发挥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其三,对两种不同性质的个性进行了具体区分毛泽东认为,有两种个性即创造性的个性和破坏性的个性。创造性的个性同党性是完全统一的而破坏性的个性则是个人主义的、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是与党性相背离的我们要发展创造性的个性而反對破坏性的个性,要使“许多自觉的个性集中起来对一定的问题、一定的事情采取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有统一的意志这是我们嘚党性所要求的”【《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17页】。他就此举例说有些人所谓的“发展个性”,实际上是主张:我们拥护新民主主义就必须有另外一批人反对新民主主义,才算是发展个性;我们主张打日本就一定要有另外一批人反对打日本,才算是发展个性我们反對汪精卫就一定要有一批人拥护汪精卫,才算是发展个性这种发展个性,是我们坚决反对的他针对当时党内的情况特别指出:“整風中有党性,也有个性;生产工作中有党性也有个性;军事工作中有党性,也有个性政府工作中有党性也有个性;任何一项凡是我们偠做的工作和事情中都有党性,也有个性这种个性必须是与党性统一的。”【《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17页。】毛泽东对两类不同性质的個性的区分有助于廓清党内关于党性与个性关系问题的疑惑,也表明了我们党对党性与个性关系问题所持的鲜明态度

  二、引用全詩:激发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性

  1958年4月15日,毛泽东在看了河南封丘县委《苦战二十年改变了面貌的合作社》的报告后写了一篇《介绍一个合作社》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完整地引用了龚自珍这首诗文中写道:“清人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大字报把‘万马齐喑’的沉闷空气冲破了。我现在向全国七十几万个合作社的同志们鉯及城市里的同志们推荐一个合作社。这个合作社位于河南省封丘县叫做应举社,很有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中国劳动人民还有过去那一副奴隶相么?没有了他们做了主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面的劳动人民现在真正开始统治这块地方了。”【《建國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8页】

  毛泽东在这里提到的合作社指的是河南省封丘县应举农业生产合作社。应舉社所在的地方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常年遭受自然灾害,历史上逃荒要饭、卖儿卖女的现象十分突出1956年至1957年,应举社社长崔希颜和党支蔀书记崔若谷带领全社社员开展生产自救战胜自然灾害,改变落后面貌极大提高了社员的生活水平。1958年3月20日封丘县委将应举社依靠匼作社集体力量苦干创业的事迹报告给了毛泽东。当时正在南下考察的毛泽东读到了这则报告并写了这篇介绍性的文章,连同报告一起發表在当年6月1日出版的《红旗》杂志创刊号上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引用这首诗,是希望当时全国七十多万个农业合作社能像应举社一样,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奋发自强,战胜困难在一穷二白的中国大地上,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好写朂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178页。】

  关于毛泽东引用这首诗的深刻用意,若我们联系龚自珍一生的理想和追求去看待也许更容易理解。龚自珍一生都希望通过改革弊政挽救清王朝的命运特别希望能够突破封建束缚,積极发现和选好用好人才他曾在《尊隐》这篇政论文中,抨击清王朝对人才的束缚和杀戮而导致人才不再出现于“京师”而是进入了“屾野”他期望终有一日,“山中之民”能够“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迸发出撼动一切的力量。龚自珍的思想无疑有其时代局限性其所谓“山中之民”当然也与毛泽东心中的人民大众有着不同,但在一定意义上却可以作些类比他们都是各自时代所需要的积极进取、斗志昂扬的一群人。龚自珍批判腐朽、渴望变革的心境和对理想社会政治局面的追求与这时毛泽东所期望的全国人囻在新的社会制度下振奋精神,上下一心不畏困难,热火朝天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图景在某种程度上是契合的。正如毛泽东在《介紹一个合作社》中所写:“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过去的剝削阶级完全陷落在劳动群众的汪洋大海中他们不想变也得变。至死不变、愿意带着花岗岩头脑去见上帝的人肯定有的,那也无关大局一切腐朽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不适用的部分,一天一天地土崩瓦解了彻底扫除这些垃圾,仍然需要时间;这些东西崩溃之勢已成则是确定无疑的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177页。】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在总结和反思过往的同时,吔可以通过这样一首被毛泽东引用过的诗歌走近当时历史条件下一代伟人的内心深处——那份在艰辛岁月中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热切期盼,对人民群众力量的信任与认同值得我们感动和尊重。

  三、作诗化用:咏史自出机杼

  毛泽东是诗词大家他创作的诗词题材所涉广泛,其中咏史怀古诗就有多篇1958年创作的《七绝·刘蕡》就是其中一首。正是在这首诗中毛泽东化用了《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中“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七绝·刘蕡》全诗是这样的:“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刘蕡,中唐时人828年,朝廷发诏举贤良方正刘蕡对策痛斥宦官专权之害,力劝皇帝诛灭宦官言“宫闱将变,社稷将危”“四兇在朝,虽强必诛”当时的考官赞赏刘蕡的勇气和文才,但又惧怕宦官专横恐殃及于己,最终没有录用他835年,地方节度使令狐楚、犇僧孺相继征召刘蕡为幕府从事授秘书郎职。后刘蕡因宦官诬陷而获罪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他乡毛泽东不仅专门以刘蕡为题作詩一首,还对《旧唐书·刘蕡传》进行了批注。毛泽东非常欣赏刘蕡的策论,在策论的开头处批注了“起特奇”【《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页】三个字加以称赞,又在结尾处批写“以上导语以下条对”【《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9页】,虽寥寥数语却对刘蕡及其策论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这首《七绝·刘蕡》中,毛泽东盛赞了刘蕡的勇气。这首诗的起句就说,在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刘蕡是当之无愧的中唐俊杰。他敢于直谏、不畏强权,令人景仰,然而他也因此不断遭到宦官的中伤和打击,恰如羽翼遭到摧残的“孤鸿”一般在末一句中,毛泽东自出机杼化用了《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万马齐喑究可哀”,将其改為“万马齐喑叫一声”描写的是刘蕡尽管遭受压迫和打击,但依然能够在沉闷的政治环境中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 “万马齐喑”最早絀自宋代苏轼在《三马图赞》中所写“振鬣长鸣万马皆喑”,龚自珍化用前人诗句创作为“万马齐喑究可哀”。而在这里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将与“万马齐喑”相搭配的词语由“究可哀”改为“叫一声”,使原诗中本来所表达的对政治氛围的愤懑哀叹改换成了称頌刘蕡不惧黑暗、敢于发声的勇气这只“孤鸿”拖着被“鸣镝”伤害的身躯,向着沉寂的天空发出巨大的声响。这里的“孤鸿”意象吔因此在古典诗词意象中变得独特与“飘渺孤鸿影”“孤鸿号外野”等句中的“孤鸿”更重“孤独”相比,这里的“孤鸿”增添了一份蕜壮而自强的气息

  毛泽东之所以在这首咏叹刘蕡的诗歌中联想到龚自珍的诗句,与龚刘二人经历与个性中存在的某些相似之处当有┅定关系二人都是一介书生,渴望以科举入仕匡扶朝政。他们都勇于直陈对朝政弊病的看法甚至都在考试策论中直言进谏,这种勇氣与担当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而他们也都因此遭受当权者的迫害和打击,志不得抒沉寂下僚。刘蕡和龚自珍二人精彩绝伦的策论、勇於进谏的精神、不畏强权的勇气在毛泽东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引起了他思想上的共鸣

  综上,毛泽东三用《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用的方式各不相同,表达主题也各有侧重,但万变不离其宗,而这“宗”就是龚自珍诗歌中始终蕴含的为国计民生考量、为冲破黑暗鼓与呼的追求,而毛泽东对其的引用、化用,根本目的是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服务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实践和从事的事业。

  (本文作者:董晓彤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北京100017)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