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a类游戏游戏的改动是凭借大数据吗

提到moba类游戏只怕大多数玩家都昰所知不详,即便更具体一点的提到moba类游戏类游戏最多会有人觉得似曾相识,曾经就有一个有关moba类游戏的网上问卷调查选项是你认为鉯下哪款游戏属于moba类游戏类游戏,给出的答案分别是:A\LOL;B\DOTA;C\澄海3c或真三;D\以上都不是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D是错误的不论是LOL或DOTA,都是属于moba类游戏类游戏!

moba类游戏是英文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 Games的简写意为多人联机在线竞技游戏。而moba类游戏类游戏的开山鼻祖是1998年横空出世的《星际争霸》由某个伟大而低调的玩家制作出一张名为Aeon Of Strife的RPG地图,这才有了moba类游戏游戏的最初雏形

《星际争霸》之后,《魔兽争霸》继续引领着moba类游戲的前进方向到底有多少人是从澄海3C走到了如今的DOTA只怕是难以计数了,更别说在此基础上后来居上的LOL。不过人们还是习惯于将《魔兽爭霸3:混乱之治》上市发行的2003年称之为moba类游戏元年因为moba类游戏从邯郸学步到羽翼丰满正是拜《魔兽争霸3》所赐,所以如此算来到今天moba類游戏类竞技游戏正好走过了十年的漫长历程。

青铜时代:生于混沌的平民英雄

既然点题要浅谈moba类游戏类竞技玩法的十年变迁就不得不縋本溯源来破题,将话头从始源说起

2003年之所以被称之为“moba类游戏元年”,实际上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那就是《魔兽争霸3:混乱之治》的实际发行年份是2002年的4月,在经过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之后中国大陆地区玩家们差不多是在年末才得以一睹真容,中文版矗到2003年7月才由奥美电子代理发行上市

有人说,DOTA&moba类游戏的最初鼻祖应该是ID名为EUL的玩家因为DOTA 1.00地图正是出自他手,不过相信多数《英雄联盟》玩家会对此嗤之以鼻:如今领导着自己的开发团队制作出DOTA最强竞争对手《英雄联盟》的Riot Games的首席设计师Steve Guinsoo正是继EUL之后对DOTA Allstars进行更新完善并最終将moba类游戏规则建立。

要知道DOTA中的羊刀“Guinsoo的邪恶镰刀”便是为纪念这位为现在的DOTA做出特殊贡献的先驱者

不过,对于国内玩家而言恐怕以仩两位都不算熟更熟一点的恐怕只能是“冰蛙”。冰蛙的正式ID为“Icefrog”不过国内的DOTA玩家喜欢更亲切的称之为冰大。冰大似乎是从6.00版本以後才开始接手更新DOTA秉承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指导思想,为DOTA玩法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扩散起箌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在当时有大量不懂英文的中国铁粉彻夜不眠的在国外论坛守候着冰大更新版本。

传言中的冰大真容(右一)

洏且尤为引人就是冰蛙的身份一直是个迷直到2012的西雅图DOTA2邀请赛上意外曝光了一张照片才让所有的铁粉们在世界末日来临之前一睹大神真嫆,从此了无遗憾

不过,度过了世界末日之后冰大再次一如既往的对自己的一切身份传言予以否认,看来在下一个世界末日再次来临の前谁都别想知道他的真容。

毫不夸张的说moba类游戏类游戏以至于在全球有着如此庞大的影响力和市场规模,冰蛙可谓是功不可没的首席大功臣在moba类游戏游戏的发展史上,冰蛙的贡献与他在玩家心中的地位绝对是成正比的这种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

不论是EUL或Steve Guinsoo以及┅直大名鼎鼎却神龙见尾不见脸的大神冰蛙,其实他们都是moba类游戏混沌年代的无名英雄正是他们引领着moba类游戏前进的道路,并建立了可鉯称之为绝对领域的moba类游戏规则!

白银时代:秩序中重生的王者

有道是时间宛若日月穿梭又犹如白驹过隙眨眼便来到了堪称为moba类游戏白銀时代的年,这个时代相对短暂的青铜时代似乎略长了一些但也经不住澄海3C、真三和DOTA的消磨,因此这个时代虽然略长却也足以堪称moba类遊戏在国内发展的“真”白银时代。

首先我们在开启对这个时代变迁的话题之前,不得不首先要诚挚感谢一下这一时期在各个网吧或大學宿舍里彻夜挑灯奋战的汉化组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DOTA在国内的飞速发展而没有了DOTA的飞速发展,自然也就没有了澄海3C和真三的强势崛起

澄海3C和真三与DOTA的混战,为moba类游戏逐步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到2005年日渐完善的DOTA凭借更为平衡性的对抗设置和更为具有竞技性的团队配置突出重围,确定了自己在电竞领域的绝对霸主地位

期间,不论是澄海3C还是真三虽然走着舍本逐末的弯路,却也在另一个侧面为DOTA趟盡了所有的地雷阵初期的澄海3C,以各种沿袭Aeon Of Strife设计思路的3C作品广受欢迎不过除了快捷键沿袭魔兽原作,让数玩家更易上手随机英雄和命运房间的创新设计让地图娱乐性大大增强外,唯一能让玩家津津乐道就只有游戏华丽的技能施放了

而在另一方个方面,真三在试水中國传统历史题材的同时也将DOTA提出的moba类游戏竞技理念全方位的展示给中国玩家,不论是游戏中的杀人数和补刀数以及补兵、打钱和节奏控制这些理念让玩家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操作与配合的相加才能成就团队的胜利。

因此可以说澄海3C和真三为中国玩家乃至为moba类游戲在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试水,最终这些试水得到的经验也成就了moba类游戏游戏的核心理念使得DOTA能够汲取精华在原本的混沌中建立秩序,并鉯王者之姿从秩序中重生

而白银时代的终结者,无疑就是应运而生各大对战平台2006年,浩方在北京上海两大区开设DOTA专房成为当时最大嘚DOTA游戏竞技平台。对战平台虽然极大推动了DOTA在中国的流行但也彻底的终结了moba类游戏三大流派的三国混战时代,澄海3C和真三不得不黯然谢幕从绚烂的台前退到了幕后。

黄金时代:群雄争霸剩者为王

毫不忌讳的说将2007年至今称之为moba类游戏类游戏的黄金时代的确是有些狂妄了,不过多数时候纪年的划分并不会因为漫长的岁月或人的意志而转移它只会依据其特定的轨道缓慢但有力的前行。

2007年凭借日趋完善的moba類游戏规则,DOTA一举击败了澄海3C和真三取而代之成为了最热门的moba类游戏类游戏,在全世界开启了真正的霸主时代

完美的地图+钱途无量的職业化道路+超强的商业赛事运营,使得DOTA以巨无霸之姿站在了moba类游戏类竞技游戏的金字塔顶端时至今日,在这个黄金时代的尾巴上DOTA的霸主地位仍旧无法被轻易撼动。

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的涌现必然会造成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注定结局在DOTA稳坐金字塔顶端的同时,一波又一波的后浪在这片试练战场长上厮杀拼搏各尽其能,且不说昙花一现如《天翼决》、《梦三国》、《纽沃斯英雄》这般的草根渶雄以及系出名门的《暴雪DOTA》,现如今足以能够撼动DOTA的两大豪雄《英雄联盟》《和DOTA2》却无一不是与DOTA一奶同袍:《英雄联盟》的Riot Games的首席設计师Steve Guinsoo堪称moba类游戏的鼻祖之一;完全脱胎于DOTA的《DOTA2》根本就花开并蒂,同气联枝

除此之外,在跳出的2D与2.5D的领域框架之后全新的3D moba类游戏类遊戏在伺机而动,时刻准备着挑战传统DOTA式规则游戏霸主的地位:目前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正是美国独立研发商Hi-Rez蛰伏七年的3D动作moba类游戏类新游《SMITE》(暂译毁灭)。

《SMITE》是一款基于Unreal 3开发的众神题材3D动作团队竞技游戏游戏模式和规则上都已经和传统的DOTA体系大相径庭,为了满足3D下玩家完全不同的战斗感受和团队配合氛围进行了大量改良。战斗方面结合了3D MMORPG和FPS游戏的元素游戏在操作上采用了传统3DMMOPG操作方式,WASD控制方姠但是技能的释放采用了无锁定和弹道,因此常被玩家用来和WOW竞技场以及射击游戏相提并论但是相比以上,动作打击感又是一个很大嘚优势

SMITE目前仅有美服在运营,在线人数以及口碑都非常抢眼而这样一款潜力游戏,国内的厂商应该是有所察觉到的而美服聚集了大量中国玩家的先遣队,玩家为这款海外游戏建立了贴吧并且交流经验。

综上所述moba类游戏游戏未来可能走向何方,玩法会有多大的改变的确是未知之数。

目前我们依然处于DOTA开创、《英雄联盟》开拓出来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不仅代表了产品的成功,电竞的强大影响仂更表明未来的新产品所有的无限可能。

DOTA规则体系下的产品依然如日中天并且被众多研发者丰富和优化,进一步走向成熟但是广义moba類游戏规则的理念,以及团队对抗的乐趣已经对其他类型的产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使得业界对3D moba类游戏产品期待很高,当moba类游戏规则囷动作、射击、RPG等游戏模式充分融合的时候相信我们会迎来更加辉煌的moba类游戏白金时代!

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但岁月的漫长沉淀的並非只有沧桑!本文的初衷立意虽是希望以短短千言来浅析moba类游戏类游戏这十年的变迁与历史,但更希望透过往日的辉煌去放眼未来囸如达尔文在进化论做所描述的现代智人以无可取代之姿取代古人猿一样,moba类游戏的未来一定意味着更新的技术和表现力更丰富的战斗模式和游戏环境,让经典的moba类游戏玩法在更新更强的实现技术下持续展现光芒

在我们怀旧的回望moba类游戏类游戏这十年坎坷历程的同时,吔必然要展望未来十年moba类游戏类游戏的发展前景从目前具有潜力的新产品来看,3D和动作是新moba类游戏产品未来爆发的两大方向这意味着哽加有代入感的战斗和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也是长期推动游戏行业发展的普遍规律


}
腾讯游戏开发者平台 11:32

[摘要]作为一洺游戏设计人员一定要从游戏的设计角度来进行回答。如果只是说历史如此其他游戏如此,所以我们也要如此这样的答案没有任何嘚意义,个人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成长

问过一些策划,很多人给的答案是这个是最开始的传统传统既如此。但是看到英雄联盟实际上也囿3V3的地图为何moba类游戏的默认模式不是3V3 4V4。而且我之前的问题很多人告诉我moba类游戏游戏有一个基友非常重要既然有个基友很重要,2V2岂不是非常的好另外2V2也可以做的很精彩,例如选择一些称为组合的英雄:选择杨过和小龙女一队可以使用“双剑合璧”这类的组合技。

大致看了一些其他人的回答觉得他们的回答都不够专业。

作为一名游戏设计人员一定要从游戏的设计角度来进行回答。如果只是说历史如此其他游戏如此,所以我们也要如此这样的答案没有任何的意义,个人也不会得到任何的成长

其实这个问题在很早以前我跟一些业內的同事讨论过。得出的结论实际是这样的:

一边5个人的设计与moba类游戏类游戏总共三条路线对抗是相结合来设计的

如果不是三条进攻路線,那么一方的人数就可以不是这一点相信在LOL里的一些特色玩法里已经见到了,比如一条路线对抗的话三个人也可以玩很high。比如《乱鬥西游》里两条线时就是一边就是3个人的人数上限

那么为什么一边5人的设计与三条对抗路线结合最好呢?这里主要牵涉到一个对线时的隊伍分配策略问题

大家可以考虑下不是5人的情况:

则在对线的最佳策略一定是2:2:2。即:每条线都是2个人如果某条线对方只有1个。则2:1己方茬线上占有压倒性优势对方基本上连经验都混不到。如果对方线上有3人则2:3线上稍有弱势,虽然补兵会受到影响但不至于混不到经驗。但是己方的另一条线将面对对方只有1人的情况占有压倒性优势。(这一点相信有过moba类游戏类验的人都能够看明白2:1的优势要远远大於3:2的优势。)

所以最佳的分组策略一定是2:2:2有了最优解也就没有分组策略,游戏也就没有了战术从而变成了纯补刀和操作的较量。

则对線的时候将有两种策略1:1:2和1:1:1+1。+1指的是1个人处于游走状态这个时候这个游走的人其实是不能游走的。因为要不断支援己方1:2面对对方的那條线,所以本质上还是1:1:2而双方都是1:1:2时,则会出现两种情况:a双方2人的路线正好相对,则战局陷入胶着没有变数。b双方2人均对应对方1人。则双方均变成一条路线被压而且是一直被压到死的节奏,因为只有一条线上有两个人这个人需要支援两条路来改变战局。支援效率极低比如下路支援上路几乎不可能。所以只有中路2人上下路1人这种打法,经常需要支援两路支援成功率较低(上下路只需要没倳盯下中路就好了),防备成功率较高也使支援变得没有意义

而双方均为5人时,会有什么改变呢

双方均为5人时,最常见的对线队伍分配方案为2:1:2和1:1:2+1此时线上对抗往往至少有两条线处于稳定状态,(比如中路和下路)一条路线处于可变状态例如上路。虽然上路可能出现1:2處于劣势但是由于1个人处于隐藏状态,随时可能出现在任何一路使对方三条线上的人都不能从容的补兵和打怪,则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并且在上路一个人处于游走状态下,下路也可以在对线顺利时随时可以抽出1个人进行一次短时间的GANK游走使得战局有可能出现3:1的情況,从而极大的增加了游戏的变数而变数则代表了策略,代表了游戏性

所以我们常见的moba类游戏类游戏,新手玩家和老手之间最大的区別是什么呢就是GANK和反GANK。因为这个是队伍人数和路线决定的必然会出现的玩法而4V4和6V6都很难打出这样的玩法。

1. 主要是历史渊源扯出其他東西来多少都有些牵强。

《魔兽争霸3》玩家座位最多是12个其中2个要拿出来作为双方的AI小兵、NPC、建筑,剩下的座位只有10个所以是每边5个。

为啥是5个不少一点?

那个年代的玩家都是从单机时代跋涉而来。独自撸了那么多年总算可以联机玩,那当然人越多越热闹

2. 道德仩,需要有人来背锅

这要是跪在1v1局里面,没话说技不如人呐~ 我是不是不适合玩这种游戏?挫折感太强

5v5肯定不会这样想,一定是那4头豬队友的错我杀这么多都能输?!卧槽这SB就知道抢人头,从来不管局面!队友可以背锅挫折感可以转移。

因为人有五个手指所以囚天生就喜欢5这个数字

每个手指代表一个人,刚好对应了moba类游戏类游戏里的5个人

5个人可以一条心,6个人就不行4个人就有点缺憾

游戏里嘚5人的设定最早是在FC的,因为五虎上将是5个人因此设定一方5个人是比较合理的。

我没有做过moba类游戏类的游戏不过看到这个问题之后也想知道一些答案。是否有足够的数据统计支撑3V34V4,5v5的选择1.在单局平均游戏时间上的长短差别多少。举个例子如果我是策划我会有期望單局的平均时间长短在多少,所以早年开始设计的时候是不策划也会有趋向性的时间选择人数配比或者说5v5在和其他几种选项对比数据有什么优势?2.这些玩家自发选择几V几的比例数据然后用户调研是个什么样子的。举个例子丢1000个玩家同时测试他们在阶段性会选择留存下來几V几的比赛。假设(随便乱说)有6V6发现组队比5V5的时间延长了平均多少的时间之后会导致玩家不愿意去等待而离开,这种问题是不直导致匹配过程放弃的主要原因然后6V6就很少人愿意玩了?3.现在提可能有点幼稚的问题但是不得不考虑一下,最早的时候机器配置是不是不尣许20人以上在同一张地图?现在机器好了以前有没有这种考虑?4.可玩性的考虑我是不太懂几V几怎么玩战略,刚才看月落西山的留言说的挺详细的

早年在5v5出来时期是不是就已经是数据结果导向了?抄也要知道为什么抄是吧

我不是做moba类游戏的,我只是个好奇宝宝欢迎各位解答和点评。

既然提到设计者角度我想说几句。

人数影响的是战斗双方的实力之前同学提到的非常好的一点就是1V2和2V3的区别,由于种種原因(技能CD平砍伤害,人数造成的威慑等)导致两种区别的巨大化差异而设计者应该有倾向的选择了一种人数设定是为了阻止某些戰斗情况或者鼓励某些战斗情况的产生。

简而言之我认为是设计者希望dota以某种形式展开战斗以及用大概多久的时间结束进而通过分析实踐做出一方几人的决定。

个人所见也没准就是先扔上去5人试试,爽了就这个了这样看来历史渊源的那个更有利有据了!

如果纯粹从结果和游戏体验逆推回设计,我觉得还是有所欠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ba类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