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止上师 怎样了解上师的功德与上师》

编者按:2006年阿色.益西降错仁波切茬上海传讲《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本文摘自传讲“依止上师”时穿插的开示。八年后的现在请大家阅读仁波切的这段开示,相信你会囿很多的感慨仁波切的开示如下:


我们在求唯一菩提道当中,大家要勤修十善勤念四无量心,勤持六波罗密勤做四静虑,还有四无攝比如二止观的一些修持方法,当然从四静虑过来的这三种方法在以后通过大家十善、四无量、六度等概念的认识慢慢就会进入到静慮和止观的修持方法。这些就是你们能够究竟得到圆满菩提的道路而且不管修任何的法,都需要以三殊胜来摄持

在这里是讲《前行》嘚最后一节,叫做依止上师我们所听闻的怎样观察和依止上师的方法,并不是让大家作为一种评判上师的标准来犯恶口比如说懂了上師应具备的一些功德与上师、条件,然后由于自己的无知无明不了解、不懂得一些俱德上师在显相上面的某种密义,就用这些语言去妄加评断这是不对的,我们不能这样因为这是邪见和恶口的罪业。

大家在不了解情况的对境面前首先一点要在上师面前去确认一下。仳如说这个上师是什么什么那个上师曾经讲过你怎么怎么。有这种类似的现象或者说一些离间语,尤其是现在有造离间语的说法如果你们要保留自己的善根的话,首先就必须到这个上师前面去求证那些话上师讲了什么呢?到底上师有没有这样讲过呢除了上师有密義的一些事情可能不会跟你说。就算是当你们通过求证上师确实讲过这种类似的话,你也要首先检讨自己为什么上师要这样讲,是不昰自心烦恼的显现上师讲这样的话,或者是骂自己或者诋毁自己,那么是不是为了让我们在相续中的某种取舍上面更能清楚地去认识

其实现在很多上师已经非常的慈悲了,尤其对于汉地众生真的很迁就对于你们的开许也很多。现在的人就觉得一个慈悲的上师是什么嘟不说的什么都随顺自己的,认为这就是一个好的上师其实,这也是不一定的不一定一个不随顺你,骂你的上师就不是一个好上师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去观察,要以多角度去思考不要以单一的概念去评判。否则的话你永远都观察不出一个好的上师。

经常来督促夶家的上师有时还加以严厉之词,甚至恶语相加的话反而更高兴一点。比如说我的上师当中,有一两个上师骂我非常厉害只差打峩了。虽然那个时候在相续中有一丝丝的烦恼但那一刹那之后,通过清净的观察知道这是为什么了,知道这是让我们的相续中生起某種定解很多大成就者的传记当中,有不少是在上师的骂、打或者折磨之中获得证悟的比如《前行》的作者华智仁波切,被上师骂“老狗”当下证悟;米拉日巴尊者在依止根本上师的全过程中,几乎是以受折磨来完成的

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只从表面上来理解上師像我的大伯父是一个看上去脾气非常不好的人,但是他的显相是非常的殊胜比如说,有一次他以忿怒相给人治病在新龙的江堆寺,有一个晋美多杰活佛他是教我藏文的第一个经师,他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藏医大伯父在藏地的藏医名气也非常大,有一次他到了这個晋美多杰活佛的寺院当地许许多多的百姓都闻讯赶到那个地方来医治病痛。当时在江堆寺下面村子里面有个老头患了腿关节病,膝蓋肿得非常厉害要四个人抬上来。那天大伯父一整天下来已经看了很多病人准备要休息了。这个时候来了这个病人他一句话都没有說,就拿起他的拐杖去打那个病人的腿打得那个人疼得哇哇大叫,打得脓血四溅本来大伯父的脾气显相上就不好,这时候的显相更加鈈好他不问病情,上来就是一顿痛打然后就要他们把他抬回去。但是只过了两三天这个病人就能走路了,他自己拄着拐杖上来感谢夶伯父后来这个人跟我父亲说,当时疼得他恨不能大骂这么大的活佛不给治病还这样打他。

这就是说上师的任何显相都是有一定密義的,并不是不慈悲我们一定要善加观察,不要被一些现象所左右

}

弟子最好依止具备十种功德与上師的上师

《经庄严论》云:“知识调柔寂静极寂静功德与上师超胜精进教法富,证悟诸法实相善说法慈悲性除厌倦当依止。”

一、具足增上戒学无三门罪堕的粗行,即“调柔”的功德与上师

二具足增上定学,无沉掉散乱等即“寂静”的功德与上师。、

三、具足增仩慧学(能够)平息我执无明等烦恼,即“极寂静”的功德与上师这里所说的“慧”是证悟无我的智慧。

四、具备较弟子极其超胜的彡学证悟的功德与上师即“功德与上师超胜”的功德与上师。作为上师不管是从戒律的清净,还是对经论的通达或者利他的菩提心这三個方面的功德与上师都要超胜于弟子。

五、对成办弟子的修行具备愉悦欢喜的精进即具足“精进”的功德与上师。

六、不仅需要具足如此证悟的功德与上师还能开显三藏经论教法的词义,即“教法富”的功德与上师

七、上师还必须具备殊胜的“证悟诸法实相”的功德與上师,即必须现证真如实相——人无我与法无我或者至少凭闻思已证悟二无我总相,即证悟真如的功德与上师上师在证悟功德与上師方面,最好是真正证悟实相即得到初地以上圣位否则至少也应凭闻思证悟二无我总相。

八、上师不仅能开演三藏论典词义还能用使弚子真实了达其义的种种譬喻和理由等诠释教义,即“善说法”的功德与上师有很多修行人对实相已有所证悟,但是讲法方面还很有困難所以,说法上师不仅要证悟还要能解释佛法教义。在五浊恶世很多弟子不懂法义,作为上师就必须能够用比喻和因明理论把佛的敎理讲得有声有色才能让弟子懂得,因此作为一位上师必须具备善于说法的功德与上师

九、必须具足愿痛苦有情离苦得乐的猛烈慈悲惢,即大“慈悲自性”的功德与上师在五浊恶世,很多弟子烦恼深重、刚强难调作为一位上师必须具备无伪慈悲心,否则对于不堪法器的弟子就会随意舍弃不能调伏弟子的烦恼。

十、能忍受反复给弟子讲法的苦行心不生厌,身不劳倦即“除厌倦”的功德与上师。

需要依止具备这十种功德与上师的一位上师

《经庄严论》中所述上师应具备的十个条件是我们最初还没有依止上师时,观察上师所必备嘚条件归纳这十种功德与上师,则包括自利和利他两方面的功德与上师自利证悟的功德与上师,由“调柔寂静极寂静”表示增上三学嘚三种功德与上师加上“功德与上师超胜”所示和“证悟诸法实相”,共有五种功德与上师教法的功德与上师,由“教法富”表示上師通达三藏经论利他的功德与上师,由“善说法”表示对弟子善说法义加上欢喜、慈悲、堪忍厌倦等各种功德与上师。

---龙多仁波切《開启深道门扉》

}

《前行广释》第73课辅导资料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惢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前行引导文》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共同前行,之后还有不共前行和颇瓦法共同前行有三个部分、六个科判:第一部分是共同四加行(第一、二、三、四品),第二部分是解脱利益(第五品)第三部分是依止善知识(第六品)。四个共同加荇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那么有没有生起定解、有没有修行,有没有产生应该有的觉受呢当然每个人的智慧和精进不一样,但总算听了一丅介绍知道了一些内容,或者有了一些觉悟

学习四加行关键是要转心,把耽著轮回的心转而追求解脱道耽著轮回和求解脱道都是执著,但是前者是恶执著后者是善执著,首先要用善执著对治恶执著再进一步把善执著中不符合实相、大乘的因素,逐渐剔除掉剔除箌差不多的时候,就安住于空性的本性中去掉对善法最清净的执著。对我们而言它既是生起执著,也是去掉执著的道对修行、对进叺大乘、趋入实相有利的执著要生起来,而耽著轮回、自私自利或者耽著于实有的要去掉两者并不矛盾。

从耽著轮回转而追求解脱是莋为佛弟子的关键第一步,否则后面所有的修行都会自动围绕耽著轮回、世间八法的心而转,没有解脱道可言虽然修习佛法或其它善法是有功德与上师的,可以种下很多善根但是对于得到暇满人身、志求于解脱的道友们来讲,绝对不能够只满足于种下一个善根而已給没有办法长期学习的世间人种下个善根,或者我们想方设法让他们种下些善根这是可取的,因为让他们进一步再往高或深走的确是沒办法了。但是我们自己不能满足于只种下善根要力求在内心中生起真实求解脱的心,这个心就叫做出离心

这部分我们已经学完了,紟天开始要学解脱利益和依止善知识这几者之间的关联如何理解呢?出离心是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当我们知道了轮回有很多过患而对轮囙生厌离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解脱道可以追求这种厌离就会变成绝望。轮回有这么多痛苦、这么不圆满同时轮回的善业引生善趣、惡业引生恶趣,而我们轮回的因和果现在都是圆满的(必然会导致轮回)如果没有解脱道,就会很绝望但是解脱道的确是存在的,让峩们厌离轮回就是为了让我们趋向于解脱所以讲完厌世心之后,就要讲解脱利益这是二者之间的关联。

那解脱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里会简单介绍解脱道的定义、因和果等等。知道了解脱的利益这么大就明白的确需要获得,但是凭我们的自我造诣、自己的分别念绝對没有机会因为我们无始以来根本没有串习过,不像世间八法中很多法已经串习多次了即便是世间的禅定,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从欲界定乃至非想非非想的禅定都得过很多次,都是有经验的但是我们对解脱道没有经验,从来未曾获得过圣者果位所以现在就不能轻車熟路地获得。是凡夫就意味着从来没有过圣者的经验修行圣道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也许以前串习过但是真实的解脱经验是没有的,所以凭自我造诣获得解脱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就要依止上师。这样就知道了要获得解脱利益必须要依止上师。了知这个关系之后进一步阐明依止善知识的目标--不是当我们难过的时候有人来安慰,或者帮自己解决一些世间问题解脱利益的助缘是善知识,所鉯依止善知识一定是为了获得解脱其它都不是真正的目标,首先要把方向定好

大恩上师经常在讲法的时候提到,有些佛弟子虽然皈依叻佛法也依止了上师,但把上师当成一个帮助自己遣除世间麻烦的人有问题就马上打个卦,看这次需要念什么经、做什么法事把问题解决;有时候当成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世间法没办法解决的时候就去找上师解决;有时候把上师当成倾诉的对象,有烦恼了、有困惑了傾诉倾诉......这些都不是依止善知识、依止上师的应有发心无法体现依止的必要性。如果只把真正的善知识当成上述对象就是浪费资源,怹能够做的要殊胜得多

真正的上师善知识要做的就是引导我们解脱。解脱的利益这么大谁来帮助我们,谁是我们获得解脱的最大助缘通过自我造诣是不行的,世间人做不到找个教授、找个世间首富怎么样?他们可能有他们那方面的成就、成功但是没办法指点你获嘚解脱。真正要获得解脱必须要依止善知识随便用个善知识的名称是不行的。所以在依止善知识这一品中会非常详细地介绍善知识应該具有什么条件,作为弟子应该具有什么条件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心和行为来善巧依止,以及如果这样依止了上师的功德与上师自己怎麼样能获得,怎么样转移到自己的相续中来共同前行让我们做的准备就是这些。

依止上师之后就要进入不共前行了。依止上师不是說我依止了、拜师了、上师点头了就完了。既然是上师就必须要指明修行之道,第一让你修皈依作为趋入圣道的第一步;皈依之后再給你讲菩提心,菩提心发了之后目标就确定了: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目标非常确定,而且心量非常广大就把自己一个人皈依三宝而获得解脱的心去掉了;然后是成佛——成佛这个目标很大,违缘不去除不行告诉我们要修百字明;顺缘不够也不行,告诉我们偠修曼扎、圆满资粮把该去掉的违缘去掉,该具有的顺缘具足基本上就是个很好的法器了。福报、资粮有了罪业也清净了,这个时候再修上师瑜伽在这么清净的相续中修上师瑜伽,很容易就得到上师的加持而证悟

这样一个个安排下来,如果完全按照要求修好了箌后面修上师瑜伽的时候,很容易得到上师的意传加持今生中只修前行有可能就解决问题了。或者没有解决问题但通过修上师瑜伽,吔成了一个更好地能够从上师那得到正行的法器上师给你传大圆满正行,而你修上师瑜伽修得很好通过一心一意地接受大圆满去修持,也非常容易成就如果这辈子没有修成,后面还有颇瓦即生没有成就,就修颇瓦往生极乐世界

前行的体系大约就是这样的,共同前荇和解脱利益之间的关系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的关系,依止上师和内加行的关系等等我们就一个个这样学下去,就会知道这里面对我們心的调伏--把我们从什么都不懂的纯粹的世间人通过这个法,一步步调伏到非常标准的修行者、标准的法器当我们成为法器的时候,實际上相续中已经充满了很多功德与上师了是能够接受大圆满的法器。这是大圆满的前行目标就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能够接受大圆满囸行这个殊胜正法的法器。

加行班的道友学完之后就进密法班了如果真正认真修行,按照标准一步步修就可以成为法器。然后再进入密法班这时就成为上师给你传密法正行的法器了。现在我们的根基可能还不够通过三到四年的学习,是不是就可以了呢不一定。但洳果认真学该去掉的很多障碍会去掉,很多的福德会圆满尤其是对修行有利的很多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就已经具足了。然后一边学正行┅边再回头把该补的补齐慢慢地才可以谈论即生中证悟实相。因为基础打好就有底气了。否则什么都不学该有的准备都没有,就说偠即生成就可能不太现实。前行是调伏相续、把我们的心真正调整成殊胜的法器的因此前行的引导特别重要。

我们今天要学习第五个:解脱利益世间投资、找工作会关心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福利和好处:别人告诉你工作一个月多少钱,多少奖金或者提成等等你考虑可鉯接受,就会去工作投资也是这样,经过观察得到的回报可以接受,然后就去做求解脱道也一样,既然要把身体和心、精力和时间还有很多财富,投放到解脱道、佛道中解脱道的果是什么必须要了解。否则最后到底能够得到什么不知道,或者说没办法承诺什么就会想“既然没办法承诺什么,那我可能就不一定做”修行的心不能确定。如果解脱的利益和功德与上师我们提前知道了那么现在嘚奋斗、精进学习一定是有意义的、值得的。因为坚持下去修习圆满之后,这些解脱利益都能得到并且永远从轮回的痛苦中脱离出来,还可以帮助其他的众生逐渐脱离

在很多法中,对于刚刚开始发菩提心还是凡夫的我们,就讲一地菩萨、二地菩萨、八地菩萨的境界佛的功德与上师和境界,我们会觉得讲这些干什么我现在离初地还远的很,好像根本没用——其实是有作用的我们会知道已经具有這些功德与上师的圣者为什么值得尊敬,为什么要礼赞、礼拜他们为什么值得我们皈依,还有如果我这样做了也可以得到这些功德与仩师。这对于我们修行正法提升信心和勇气,绝对是有必要的如果前面什么希望都看不到,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那精进地去奋斗囷努力是不可能的。但是有经验的人告诉我们最终的结果是非常善妙的,会产生什么样的功德与上师一个个介绍之后我们就有数了,僦知道应该快一点早一点、不能拖了。因为这么大的功德与上师和利益当然越早得到越好。

要获得解脱道修行越真实越好,真实的洇才能得到相应的果;越早越好越早投入就越早收益。知道了利益我们就会对道本身产生想修、快修或者真实修的意乐。如果不知道就可能是看别人的面子修一修而已,没有用看不到什么希望,能拖就拖:说这个月报名就下个月再报;已经开班了,就再拖几堂课詓学这样自己没什么意乐,也不会有收获如果给你开工资一个月十万块,早一天上就能早一天拿钱肯定很快就去上班了。

解脱的利益的确比世间任何的收益都要圆满、都要大但是果太大了,我们对这个果又不熟悉:什么叫解脱道和解脱果到底值一百万还是两百万?都不是那到底为什么吸引我必须要投入呢?这就必须要学它对我们来讲是个很陌生的福利,虽然很好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所以鈈敢投资所以要学习到底什么是轮回,轮回的束缚、痛苦以及状态这些讲完之后,说所有的痛苦都没有就叫做解脱。因为我们对于痛苦已经深入骨髓地了知了特别想要出离痛苦,此时得知没有痛苦之道就是解脱道这叫做灭谛,我们就想那一定要做,它的价值远遠超胜了世间的几百万、几千万发现了这个价值就一定会去,虽然不是赚钱之道但却是让我们解脱之道,当然值得

解脱道没有世间經验可以参考,世间的书、大学、中学里的课本也找不到只有在佛法中有参照,已经修成的大德们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参照我们必须参照解脱的利益到底是什么,之后才有动力去修行对轮回的痛苦、解脱的利益了解越深刻,自己上道的时候也就越真实、越勤奋。如果整个轮回到底怎么痛苦大概知道一下但不深刻,对于解脱了解也不深刻还说修道很认真,佛菩萨不会相信自己恐怕也不相信。

这里關于解脱利益讲的不多但在《宝性论》、《法华经》这样的大经大论中对于佛的功德与上师,佛菩提以及佛的事业等都讲得很多这些嘟属于解脱。再说轮回的过患有多大,解脱的利益就有多大反方面理解就行了。轮回的痛苦一个个列出来解脱道中这一个个的痛苦嘟没有,什么不如意都没有就像我们说要往生极乐世界,那就拿娑婆世界来对比:娑婆世界有的它都没有;娑婆世界不如意的,它全嘟如意这样对比之后,自然而然就愿意离开娑婆世界往生极乐世界。解脱利益也是这样这里面没讲很多,但是如果把轮回的过患学嘚特别清楚透彻(《瑜伽师地论》和《正法念处经》讲了很多很细的苦)苦谛和集谛了解得很透彻,灭谛就不用讲很多了因为灭谛就昰没有苦的状态,没有苦果也没有苦因。如果我们对苦果、苦因特别怖畏那么解脱就是彻底地去掉这些怖畏。就像在世间特别害怕一個人、一个团队或者怕去一个地方,特别害怕这个人做的每件事情以及每个痛苦的细节,这时有人告诉你你去一个地方之后,这些恐怖都会没有这就叫解脱。

解脱对于很恐怖轮回的人当然是最好的不单是没有了恐怖,还会有额外的证悟、功德与上师和自在等等這些利益要了解。虽然这里讲的篇幅不多但可以从过患方面了解解脱。束缚的过患有多大解脱的利益就有多大。要理解解脱利益就必须和轮回的过患挂钩。要深入了解灭谛和道谛就必须先深入了解苦谛和集谛,了解清楚之后道谛、灭谛的利益和功德与上师以及必偠性也就清楚了。如果轮回过患不学只是学解脱利益,数量完成就行了这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地修行就是要调伏自己的心表面上的修学达不到效果,只是种下了种子要想很快地在今生中成就、成熟果位是不现实的。如是因如是果因没有力量,果也就没有力量所鉯必须让因真实有力量,果就自然有力量了

多成就者智者所摄受,依照上师言教而修行

解脱胜道无误示于众,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

這个颂词是第五和第六两品共用的一个顶礼句,第六品中就没有顶礼句了这里把解脱利益和依止善知识的顶礼放在了一起。

“多成就者智者所摄受”华智仁波切说他的上师(或者是现在我们的上师)被多位成就者、智者摄受了,是被很多上师摄受的;“依照上师言教而修行”依止了很多上师之后,依照上师的言教非常认真地修行;“解脱胜道无误示于众”认真修行一定会获得解脱,所以他在修行、獲得解脱道的同时又没有错误颠倒地把解脱圣道开示于其他有缘众生及其弟子;“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这样无与伦比的上师足下我恭恭敬敬地顶礼上师值得我顶礼和效仿。

这里讲到的就是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说我的上师最早依止了上师,然后依教奉行获得解脱洅把解脱道开演给众生。这里面依止上师、依教奉行、获得解脱和利益众生四个方面都有了具有这些条件的上师,当然值得我敬礼

顶禮是为了加持我们在学习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时,法义能够融入心中不是到耳朵里转一圈就出去了,应该进入耳根到达心中对于法义┅定要听闻,然后第六意识思维、观修最后融入到骨髓、血液以及呼吸中。这样法义才能够真实调伏我们的心否则心是心法是法,就潒石头上倒水一样倒的时候是湿的,你离开它就干了必须要想方设法把法义融入心中,法和心必须要成为无二无别、无可分离的状态所以我们要求上师加持。在打坐修的时候前面也要修上师瑜伽:在这一座中我致力于和正法相应,请上师加持我,我自己也努力观修將法融入到心中。每次都这样观修是非常好的

丙五(解脱利益)分二:一、解脱之定义;二、解脱之分类。

所谓的解脱就是指脱离轮回這个大苦海获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其中任意一种果位。

什么是解脱呢解脱就是脱离轮回苦海。

轮回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外乎苦因囷苦果。苦因就是整个轮回不管善趣还是恶趣,都是苦的果都是痛苦的状态。如果说善趣恶趣都是痛苦那么在第四品中讲到的善业囷恶业,就是苦因

如果我们只是修有漏的善法,善业也是苦因有时我们把世间的善业误认为是解脱道,觉得我是佛弟子在修解脱。泹是我们修这个善法的时候是以什么心态来摄持的,这个太重要了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修善法本身还不是关键洇素,修善法的心才是到底以什么样的意乐来修善法是很重要的,它是前导是核心。如果用出离心来修善法就成为解脱道。如果用菩提心来修善法就成为大乘道。如果以空性来摄持就成为极速相应于实相的清净道。但是如果以世间八法或者为了战胜别人来修那僦不是解脱道。

苦因苦果就讲到了轮回这里面是个因果关系,而且因果关系的循环还没办法自动停止不是说这个机器运转一百年了,磨损得也差不多了某一天嘎嘣一声,一个螺丝断了机器就停了。轮回因果的运转不会这样它永远在保养,在生产新的机器不会自動停止。所以必须要修解脱道要强力地加入因素去干预、引导它,或者知道它的本性这时候才可以停止,否则没办法这个我们一定偠知道的。我们任其发展然后就自动解脱了,某天一觉醒来就成菩萨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因绝对没有果。为获得解脱果必须要修解脱道才能够达成。

然后就是获得声闻、缘觉和圆满菩提的三菩提果位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圆满佛菩提叫彡菩提。声闻菩提中也带了一个佛字其实三者都有一个佛字。有时候我们说佛陀就是菩提的意思所以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嘟是有佛的。无上圆满正等正觉就是佛菩提了,其他的叫声闻菩提或者缘觉菩提不管哪一种菩提都是解脱,只不过这里分两种:暂时嘚和究竟的解脱暂时的解脱就是声闻和缘觉。为什么是暂时的呢因为它相当于到达彼岸前,中间休息的一个海岛声闻解脱以戒律为荇为,以无我空性为见解的核心通过这样的观修,证悟了人无我去掉了人我执、烦恼障之后,可断尽三界烦恼不会再在三界中投生,这就是声闻和缘觉菩提

声闻、缘觉获得的都是罗汉果,但是二者之间有一点差别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比较起来,缘觉阿罗汉的证悟偠深一点他证悟的法无我空性要稍微多一点,积累资粮的时间要更长要100个劫,可以证悟缘觉阿罗汉利根者三世就可以证悟声闻阿罗漢。按照显宗来讲无上正等正觉,最快也要三无数劫不是说越往后越笨,花这么多时间而且修法殊胜,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它的果昰更大更殊胜的世间中也一样,你要承办一个小果不需要很多因素,随随便便就成就了你要做顿饭给自己吃,那就很简单一点点米,一点点菜自己就吃饱了。但是要办一个千人的大宴席必须要提前很多天做准备,场地、采购很多因素都需要考虑,时间肯定就偠长了因素多了,时间就长他所能承办的场面也不一样。他的果和一个人一两碟小菜在吃完全不一样了。

大菩提果、佛果为什么偠三无数劫,为什么不是三生或者一百劫呢因为他的果很圆满、很大。这么大的果短短时间根本准备不出来。准备千人宴席只给你半忝时间可能就会说谁有能力谁接,我是接不了半天时间搞不出来。佛菩提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呢因为太多因素需要圆满了,而这些因素短短的时间中的确做不到所以就时间很长,慢慢让我们去调伏自己的内心慢慢去圆满这些功德与上师。这样的话时间就长所鉯圆满菩提的果位特别殊胜,而缘觉菩提是中根者他的证悟比声闻菩提要圆满一些,要多一些所以叫中佛。

不管是声闻罗汉果缘觉羅汉果,还是圆满菩提任何一种都是寂静清凉的。声闻缘觉已经包含有学无学了这里主要讲无学道,声闻无学道缘觉无学道和圆满菩提无学道。解脱道中的声闻罗汉之前的有学道也是圣者但是我们这个地方是以究竟解脱为主。在小乘道中的究竟解脱就是阿罗汉不昰说已经究竟了,到这里小乘道就没办法走下去了必须要换轨道才能继续,不换就到此为止怎么换?就是开始放光、发菩提心了开始进入大乘。进入大乘再走到底就到了佛菩提。大乘道佛弟子不需要换只要把这个道走到底就可以了,但是小乘道走到底还不行不換就再也走不下去,所以必须要把心态调整到大乘的心态这也不是随便想调就调的,有一定的麻烦因为在声闻道中,所有串习的因和資粮已经形成了一种定性要从自我解脱的心态调整到利他,是很大的一个挑战所以花的时间比较长。这是解脱的定义

丁二(解脱之汾类)分二:一、能获解脱果位之因;二、三菩提之果。

戊一、能获解脱果位之因:

既然要获得解脱果那必须要知道解脱的因,也就是所修的圣道这里概括讲解脱果位的因:

首先从四加行中的人身难得开始,然后是寿命无常

以四种厌世心的修法调顺自相续,

通过四厌卋心的修法调整自相续因为以前自己过度耽著于世间八法。

如果没有出离心也许这个有情在这一世当人的时候,烦恼、执著少一点泹只是暂时现象而已。只不过是在这一世中可能追求的不是大鱼大肉,是山里面寂静的隐居生活是比较清高典雅的生活方式。从显现仩可能会有高雅与否的差别但本质上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把那些隐藏起来而已这一世中,你可能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但是因为内心的習气没有调伏的缘故,以后还会从头再来

通过调伏自相续,从内心知道所有轮回中的起心动念只要没有以出离心摄持,不管是什么样嘚身份产生什么样的心(如前所述,你这高雅的心喜欢艺术古琴、古筝、书法,或别的看起来典雅的事情)其实都是相应于轮回道嘚。和其它的比较起来可能高雅一点但是跟解脱道比较起来还是轮回道。

所以整个轮回中的思想和行为在修解脱道时必须要知道,这┅切没有用这对解脱来讲没有什么意义。真正地把在轮回中耽著的、无论典雅还是不典雅的全部要处理出来,这就是调伏自相续就昰第一步。

修行从某些侧面来说一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整个轮回的思想、行为都要颠覆。为什么又说佛法要融入生活呢这个不矛盾。虽然我们说见解和行为上要彻底和轮回说再见不能够方方面面和轮回相应,但现在毕竟是在轮回中有些事情还脱不开必须要做,泹是做的时候要以佛法来引导。其实还是缓步地以轮回做素材来颠覆轮回中的习气和思想。并不是说不颠覆了其实还是颠覆的,解脫道的原理和轮回是完全没办法相应的

调顺自相续,开始不共加行所有圣道的基础就是皈依,一定要皈依通过对三宝生起信心然后發誓,只有这样自己才会永远以佛陀为导师,以正法为调伏相续之道以修法的僧众作为修道的伴侣。有了这些条件才可以修下面殊胜嘚法所以一切圣道的基石一定是皈依。

直到圣道正行完全圆满之间

圣道正行是最高的,大圆满中的、托嘎等从皈依乃至于殊胜的正法大圆满之间,

每一个修法都有各自的功德与上师

每个修法都有各自的利益和功德与上师。四加行有其功德与上师和利益皈依、发心、百字明、供曼扎也都有各自的功德与上师,密法也有很超胜的功德与上师

前面已经讲述了,后面还要讲这就是解脱之因。

前面是四加行后面是皈依、发心乃至破瓦,如果修完后得到灌顶还可以修殊胜的大圆满。这些都是解脱之因

一定要知道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是因如是果如果要获得解脱果,必须在因上重视不管是四厌世心还是皈依发心,都要认真修一定是为了调伏自己的烦恼或者获嘚解脱道去修,因为只有以这样的心态才是认真的修行

当然,这种标准也不是刚开始进学会学法就马上能够达到的也许要经过若干年財认识到这个重要性,再经过若干年才相应法中所讲的意义才真正融到自己相续中去。但这很多的若干年值得吗当然值得。有时我们覺得这么多时间就有点不耐烦了该花的时间必须要花,这不是不想花就可以绕过去的你想绕到前面去,但可能没有近道可以绕

上师諸佛不可能保留一个近道不说,故意让你去绕绕得差不多了再回来磕头求他,他觉得现在差不多了再告诉你不会这样的。如果你是这個根基他就直接告诉你了但如果你不是,他就告诉你不能这样做为什么?因为他悲心早就圆满了不可能明明有解脱道不讲。只能说奣你还没到那个程度提前告诉你了对你没有利益。

给你大圆满也学不了“这是什么?里面讲的是啥意思请上师讲一下吧。”上师给伱讲也不懂讲空性,不懂空性不懂讲中观,中观也搞不懂讲前行又回来从《前行》、《入行论》开始讲,慢慢讲一点慢慢懂一点朂后就真的懂了大圆满的修行。所以这个时间是没办法省的我们应该有这个心,一定要坚信这一点不要想有什么近道可以绕。

让自己嘚心成为法器是修行者的素质如果要成为真正的修行者这一点必须认同,而且要发自内心地认同就像企业文化要发自内心认同才可以融入一样。佛法也必须发自内心认同

如果不认同,自己觉得应该这样、那样问题就在于我们所觉得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轮回的经验,沒有一个是和解脱道真实相应的今生世间学习的知识也没有可以参照的,以前轮回流转中这么多经验哪个可以参照一个都没有。解脱噵最怕“我觉得、我认为怎么样”后面的依止善知识,就讲舍弃自己的自在要依师而转。为什么依教奉行,要舍弃自己的想法和自茬“我认为怎么样,我认为那样”这是修行佛法的大忌。

不是要让你服服帖帖而是在修道中自己的想法没一个是可靠的,我们认为對的东西最后发现都是错的上师告诉我们的,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意做为什么?因为和自己的想法不相应轮回的事情哪一个是和解脱噵相应的呢?肯定没有如果在轮回中若干分别念有一个和解脱道相应,那肯定早就解脱了上师告诉我们的,往往就是我们习气所在的哋方所以有时依教奉行很困难,这个阻力来自于自己的习气来自内心中轮回的分别念。

依止上师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依教奉行舍弃洎己的自在,依靠上师的教言而转这就是捷径,但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内心自以为是的分别念太强大了,所以教言是这样讲但真正做箌很困难。即便像米勒日巴尊者那样的法器他也是偷偷地搞了一些小动作去求法,自以为是对的但在上师那里一概行不通。必须经过這关这是没办法的。

即便是尊者在显现上也是有一点点违背的。说明什么问题这不太容易。简不简单简单,但的确不好做就那麼简单的八个字“舍自自在,依师而转”做起来太难了。但不管难不难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原理,慢慢去做失败不要紧,失败后再爬起来每次失败都是一种进步,不管忏悔多少次反正应该做的就做,直至达到那种标准这是很关键的,必须了解这就是解脱的因

無论获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三者中任何一种果位,都是寂静清凉的因为已经脱离了轮回痛苦的狭道,我真是喜不自禁

无论是获得叻声闻、缘觉或者圆满佛菩提三者中任何一个果位都是寂静清凉的。寂静清凉的意思是没有集谛:没有我执、烦恼没有投生轮回的业。吔没有苦果:三善趣三恶趣的痛苦都没有它的因没有了,果也没有了所以这种灭谛的状态是寂静清凉的,这叫解脱

“真是喜不自禁”什么意思?想想都高兴这里不是我们获得后喜不自禁的意思,而是作为即将踏入解脱道的人来讲想一想这个寂静清凉的果位,的确佷高兴因为终于有了一个彻底解决问题之道。

我们无始轮回中每一生每一世都在想办法解决问题但没有哪一世的方案真正是对的。这┅世找到了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果就是寂静清凉。

在世间中我们变成蚂蚁了,不是还在奋斗吗不是在找解决问题之道吗?忝人也在找方法地狱有情也在挣扎,巴不得马上出去看到一个缝隙就想赶快跑,也在想办法解决问题人道也一样在解决问题,没有笁作找工作没有什么就想解决的方法,托关系也好作弊也好,都是在想办法但哪一个方法是彻底解决问题了?一个都没有

这么长嘚轮回,时间长到没法衡量可以说每一世都在努力,但这么多的努力全部白费了而现在找到一个不用白费的。

也许是三个无数劫有時觉得下一世往生极乐世界都太长了,要这辈子马上证悟想想轮回的时间太长了,如果下一世或者三无数劫能解决问题也太幸运了。看起来很长但如果把前期的轮回加起来,三个无数劫投在这么长的轮回中根本看不到影子。就像把一滴水投到大海中什么都找不到一樣所以,这个时间看起来长其实不长。

学三年、四年、五年就觉得:这么长时间啊我们应该想一想,这一点都不长而且这个时间┅定可以花,为什么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这儿,其它没有如果错过,想要用世间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像以前的经验一样注定要失敗,没有成功的时候现在已经找到了就应该高兴。为什么这里讲喜不自禁因为的确找到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当然应该高兴欢囍

也不能高兴但啥都不动,这不是真高兴真高兴是既然这么好,一定要马上去做想办法圆满它的因缘,一定要具足它的资粮这是嫃高兴,而不是假高兴假高兴是随喜你们,但内心一点都不随喜真正的随喜是依功德与上师产生欢喜心,自己有能力也一定要去做洳果对解脱道真欢喜,肯定对它的种种修法有高度兴趣自动精进,没有人拿鞭子天天抽打

“真是喜不自禁”,因为的确对于在轮回中漂的时间太长的人来讲已经没办法忍受了。

整个解脱道讲了三层解脱后面讲菩提心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对于我们而言还不应该满足於自我解脱。应该满足于在解脱道中最殊胜的大乘解脱道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尤其是如今我们遇到了大乘佛法理所应当唯一希求圓满菩提,精进奉行十善、修四无量、六度、四静虑、四无色、二止观等一切法门并以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三殊胜摄持而实哋修行。

前面讲了总的解脱道尤其是如今我们大乘种姓的人遇到了大乘佛法。所以有时候我们也不用过于自卑这没有用。为什么呢當我们过于自卑的时候要想一想,大乘法是很难遇到的整个佛法也很难遇到,尤其是现在已经成了大乘种姓虽然我很差但是我能接受菩提心、空性,想要成佛这特别不容易。

比如随随便便你在外面抓几个人他知道大乘、学大乘吗?根本不学有时整个大商场中没有┅个能发菩提心的人,一个城市中也找不到几个发菩提心的人

真正遇到了大乘佛法,我们要欢喜自己不是很差的人,如果真的那么差根本不可能遇到佛法、发起菩提心只不过对自己的期望有点高,所以当我们修不动的时候就有点沮丧这也应该有一点点,完全没有的話也说不过去但是不要太过份。太过于自卑、沮丧让自己停止修行这不是佛陀愿意看到的,应该行于中道

当我们飘飘然时应该想想洎己的烦恼,当我们过于沮丧时要想想自己的如来藏、大乘种姓、解脱道你应该高兴你现在已经在做了。太过于傲慢时应该想方设法让洎己的心低一点把自己的心调整到比较平常的状态,这对我们修行长期来讲是有必要性的

所以应该“唯一希求圆满菩提”,要发菩提惢、坚持自己的菩提心在菩提心的摄持下“精进奉行十善”。十善是世间乘还是佛乘不在于法本身而在于心。如果以菩提心摄持奉行┿善它就是大乘的因、成佛的因。然后修四无量、慈悲喜舍后面在讲“发菩提心品”还要讲到。还要修持六度、四静虑(四静虑就是㈣禅)、四无色定小乘、大乘都修,关键是以什么心态来修要发菩提心来修四禅、四无色定、二止观(寂止和上观合称叫二止观)等所有的一切法门。

“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三殊胜摄持实地修行”这就讲到三菩提的果,尤其强调我们应该发菩提心不要以卋间的心、恶心、小乘的心来修持善法,应该以菩提心来修持

同样的善法,因为心的不同善根的大小、深浅马上就出来了。同样在磕頭有时我们也碰到很多世间人、比我们境界还高的人在寺院里磕头,朝圣地的时候也一起顶礼但因为磕头的人内心中见解不一样,所鉯一个头磕下去功德与上师的大小马上就分出来了我们看不到,但是佛菩萨一眼就看出来了哪些功德与上师大、哪些功德与上师中等、哪些功德与上师小。同样的时间、动作但是功德与上师不一样。为什么发心和见解是最主要的。

外在的行为好做五加行的数量相對来讲容易圆满。上师也说了五加行容易,四加行、四种厌世心不好修为什么五加行容易?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容易把十万个头磕唍、念十万遍皈依相对来讲是容易的,但是内心中要生起真实的瑕满难得等境界是不太容易的

这种见解是决定我们的修行质量、成就速喥快慢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个见解一旦生起来它的速度自然提升了。

所以为什么反复讲、再再讲、讲课的时候也在讲就是因为大恩上師所提倡的是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让我们多闻思然后一定要见解稳固。该生的菩提心一定要生起来为什么?因为有了这些主要的条件、因素再去修法时就完全不一样了,质量的提升、功德与上师迅速地圆满就指望殊胜的见解和菩提心等等来摄持。

所以无论花多长时間即便一辈子修菩提心都值得,因为它真的太重要了它是大乘的灵魂,就像一个人的命根一样如果大乘道没有菩提心,那大乘的所囿修行都是一具尸体一样的看起来像模像样的,但实际上早就没有气息了有些死相比较好,看起来坐那很端正就像活着一样,实际仩已经死了、没有生命了

比如这个人很像菩萨,其实他只是很像而已根本不是菩萨,为什么他没有灵魂、菩提心。没有灵魂你再修什么法都没用不成大乘道。有没有功德与上师有。有没有利益有。但是不是大乘绝对不是。这不是修了多少也不是看着像不像,而是内心中有没有菩提心来摄持如果有了菩提心,虽然看着不像也是虽然怎么看怎么不像菩萨,看着像不像那是看者的事反正我洎己内心中生起菩提心了。因此看起来像不一定是,看起来不像不一定不是关键问题在于内心中到底有没有菩提心摄持。

没有菩提心嘚菩萨是找不到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引生出大乘的精华、灵魂——菩提心。

这品就是要学习怎么样去依止善知识

丙六(依止上師)分二:一、依师之必要;二、依师之次第。

有什么必要依止上师呢肯定有很大必要,因为上师给我们指示解脱道除了上师、善知識之外,其它世间中任何地位再高、学位再高的人都没办法指引解脱道只有殊胜的上师、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脱。所以我们要依止上師依师的必要是什么呢?

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来没有提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

任何众生、有情不依止上师就可以成佛的例孓是没有的,一个都找不到

有些道友很自然就想到怎么解释普贤王如来这个问题?普贤王如来并不是那种意义上的“众生不依止上师成佛”按续部来讲他还没有成为众生之前,在临界点中就认识了心性严格意义上他还不是众生,他是最利根者所以他不是成为众生后,凭着自己的能力证悟、成佛不是这样的。严格意义上讲他还没有成为众生的时候就成佛了如果他没有认识心性、自性,就会成为众苼但是他没有变成众生的时候就认识了。这个是不是个例子当然不是。

那缘觉又怎么解释他没有依止啊?缘觉是那一世没有依止鉯前依止过。释迦牟尼佛不是也没有依止吗释迦牟尼佛依止了两个外道,指点他修禅定、无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那是不是佛陀没有依止善知识?佛陀这一世没有依止但他老人家第一个无数劫时依止了多少佛?七万七千佛;第二无数劫又是七万多;第三个也是七万依止了这么多,我们就视而不见吗有的说某某大德、某某禅宗的祖师没有依止。这一世没有依止而已而且他也不是这一世才开始修行嘚。

所以有时我们只盯着这一世认为他是这个因缘而开悟,我们就一概否认说他没有依止上师,不是这样的他这一世没有依止,但鉯前依止过那么长的时间来积累资粮不依止上师是不可能的。所以所有的佛经中没有提到过不依止上师自己可以成佛的众生的历史。

續部的密宗和论典中从来没有提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因为众生已经成为众生已经迷惑的时候,通过自我的能力是沒有办法引导他趋向于解脱的

以前我们也讲过很多次。《山法宝鬘论》中冈波巴大师有一个自问自答问无始以来众生流转在轮回中,囿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能力解脱呢回答说不可能。无始以来是什么概念不是三两年,不是几辈子的事情无始以来很长很长,如果可鉯凭自我的造诣解脱就不会流转到现在了,那么长的时间早就可以解脱了但是没有一个真正依靠自己的能力解脱的。

所以我们也不要呔过于自信、自以为是不肯依止上师就是自己内心的傲慢。如果存在这个或者以为能够看懂一点经典、论典,认为可以凭着自己的努仂成就这是不可能的事。没有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例子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出,通过自我造就以及有胆有识而生起五道、十地功德与上师的人一个也没有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观察身边的很多例子,也可以看到通过自我造就、自己的胆识就可以生起五道十地,通過自己摸索进入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功德与上师圆满的,一个也找不到都是依止上师的。

即便昰很多再来人示现上也是要依止上师的为了让后代的这些有情不要自以为是,因为他们也要依止上师他们显现上也很勤奋。众生太容噫通过一个事例下结论如果上师中有一些没有通过依止上师,自己就生起证悟他就会说我可以去学他,也可以这样做但事实上我们根本看不到这里面的因素。

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自以为是所以调伏我们的上师善知识也会在轮回中示现跟我们一样的习气,有时也会示現一些烦恼就是让我们有一个参照,觉得我们还不是差得那么远还是可以通过勤奋调伏的,有很多的必要

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对于邪道倒是很有造诣而对于解脱与遍知的圣道,却犹如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旷荒野中一般知之甚少

这里的邪道不一定是外道嘚邪道。意思是说只要不是圣道都叫邪道,可以包含世间八法之道所以说谎、攀缘、做世间很多追求包括心理、行为等等,对世间的佷多邪道很有造诣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对于解脱和遍知的圣道就好像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旷的荒野中一样知之甚少。一个盲人茬一个很空旷的旷野中他看不到,怎么可能凭着自己的能力走出来呢到处都是沟沟坎坎的,也有很多猛兽很多的危险都在那儿,怎麼可能凭着自己走出来像迷宫一样,他根本没办法凭着自己的能力走出来

我们众生在轮回的旷野中,漂泊了很长时间每一世串习的嘟是轮回的思想和习气,如果现在或在某一世中我们自动停止创业——创流转轮回的业,以前的业成熟到一定时间就没有了我们不会洅造业了。但那种我执和烦恼会推动我们不断去造业是自动的,已经是习惯成自然了所以我们每一个思想都相应于轮回,每一个行为吔相应于轮回只不过有些思想中,有些可能是善念比如现在的正能量之类的;有些是恶念,但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每一念都和轮回楿应。你不可能不起心动念的即便是现在你成植物人了,不起心动念但你内心中以前所留存的很多习气,都要等待成熟的所以如果峩们现在不解脱、不以解脱道的思想来影响我们,凭着自己轮回的思想绝对没办法自动停止,停止不了它已经形成习惯了,会自动复淛现在我们努力去调整都很难,何况说放任不管怎么可能自动停止呢?绝对不行的

所以我们不要太过于自以为是,觉得我们怎么怎麼样我有智慧、有魄力,一概用不上即便是我们以前曾经转为五通仙人,可以在天空中飞行;或者曾经转为帝释、梵天那时也没办法凭着自己的神通、智慧来看到解脱道。何况我们现在还是在地球上用脚走路的一个小小的众生呢这怎么可能?而且我们能够了知能夠接受的非常少,我们的智慧很差不可能通过自我的造诣有解脱道的。

我们要慢慢知道依止上师、善知识的重要性而且上师善知识主偠的工作一定是指引我们解脱,所以传法是上师最主要的工作告诉我们怎样去确定见解、怎么去修行佛法,这是最关键的工作我们不偠把对上师的定位定错了,否则对自己的解脱没有什么利益

而且从来没有不依靠商主而从如意宝洲中取宝的例子。

这是世间的比喻不昰在几千岁,而是以前在人寿四万岁、六万岁等的时候在大海中有些宝洲有如意宝,但是要到达宝洲也不是说有一条船就可以去,还偠做很多大量的工作因为海里有暗礁、有摩羯鱼,所以需要有很多经验的商主他有很丰富的经验,可以带领很多的商人如果商人有意乐就集资,大家一起上这条船由商主带领去宝洲,取完宝之后带回来一起发财致富。如果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商人想通过自力那昰没办法的,到达不了宝洲所以要有商主,这个商主就是引导者

因此说,善知识和好道友是解脱与遍知圣道的真实向导我们务必要畢恭毕敬地依止。

善知识还有好道友是解脱道(一般的共同乘解脱)和遍知圣道(佛道)的真实向导上师或者佛陀就是导师、引导者。峩们要去宝洲取宝根本不知道哪个地方有暗流、暗礁、凶险的地方。要准备什么顺缘、什么资粮准备多少?一概不知道这时有经验嘚向导很重要,为什么他来来去去很多趟,很熟悉如果是职业导游,他在森林、戈壁中来来去去很多次了很清楚哪些地方要规避,這就是值得依赖的我们跟着他走。

依止上师不是自己啥都不做上师加持你,你就成就了上师是向导,负责指引、带着你走的所以伱必须要配合、跟着走,跟着教言、指引可以获得解脱道,从这里面出去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上师、善知识也是一样主要指引我們要去的方向,告诉我们你要学这个经、学这个论典;要修这个、要修那个;你要注意这个不能做、那个要做。告诉我们在行进路途中今天要休息、明天几点钟出发,或者这个地方要注意有陷阱或者那个地方怎么样。该规避的要规避必须要非常地精进,有的时候可鉯休息一下等等上师特别地清楚、有经验,所以他就是一个向导

上师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向导我们千万不要把上师当做万能神,认为我们所有的事情都是他来主宰我们只要时时取悦他就行了,不是这样的上师不是万能神的定义,是一个向导的定义他是非常准确、或者说是有经验的向导、战士,他可以带领我们逐渐趋向解脱道这对我们很重要。所以我们务必要毕恭毕敬地依止我们对向导偠很恭敬,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自己要走但他是一个主要的助缘。

修道也是一样最主要的因素在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要发心努力让自巳成法器。上师善知识是我们最殊胜的助缘所以我们对于这样的向导,应不应该恭敬呢不能说你只是个向导而已,你不是我的领导(伱的领导也是在这个行列中被他所引导的)在这复杂的环境中,向导就是最重要的助缘我们应该恭敬他、听他的话。不能说我觉得应該走那条路那肯定就不是正道。向导走过很多次他知道那个地方不能走,或者你觉得近其实更远。有时我们会出现很多错觉觉得應该走这儿快吧,但过去就是死胡同或者很危险所以为什么我们不恭敬向导呢?应该恭敬呀!

对上师也是一样的他是引导我们趋向解脫的,应该恭敬他来来去去,引导很多众生去佛地再回来又引导我们,他是这一趟最熟悉的为什么我们不依教奉行呢?我觉得应该這样、应该那样那绝对不行的,因为我们根本没经验什么时候你成向导了,你觉得要走这条路那可以;但是你现在还没走过,什么時候你自己到了解脱道了再回来引导众生的时候,你可以说我觉得是这条路这时可以了。

但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这句话所以我们現在千万不要说我觉得应该怎么样,只有上师才有能力引导所以为什么要依教奉行呢?用向导的比喻非常恰当因为只有他才知道正道昰什么,而不是我们觉得正道是什么我们觉得的正道一般都不是正道,因为我们根本没有经验

既然依师的必要知道了,然后依止上师嘚次第呢每步应该怎么做?这里分三步走:

丁二(依师之次第)分三:一、观察上师;二、依止上师;三、修学上师之意行

第一步我们偠好好观察不是随随便便觉得一个人像上师,他就是上师了要观察。他必须要有上师的法相

第二步,观察好了之后要好好地依止

苐三步,依止上师后我要修学上师的心和行为,他是怎么发心的我就怎么发;他是怎么做的,我就要怎么做所以要修学上师的意行,这个意思是我要和上师无二无别我要成为像上师那样的,这样就叫修学上师的意行

凡夫人本来就很容易随着友伴等暂时的外缘所改變,所以我们在何时何地都需要依止良师益友

“凡夫人本来就很容易随着友伴等暂时的外缘所改变”,如果是一个很好的友伴那你的惢也容易改变;如果是一个很差的恶友,你的心也很容易随着他改变这个也是世界各地的共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学习佛法也一样,本来好不容易产生了一个想要解脱的心但如果我们依止的上师、友伴是不正确的,这时就很危险因为我们的心很容易随着环境、外緣的改变而改变,这时找到很正确的、真正可靠的良师益友非常关键的对我们来讲解脱与否的走向,就在这儿虽然你有善根、潜力,洳果遇到一个恶知识就会延缓成熟;但如果遇到一个善知识,本来就有善根再遇到顺缘,就可以让善根朝正确的方面苏醒和成熟这昰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在何时何地都需要依止良师益友十地菩萨还要依止佛陀,还要依止上师呢所以何时何地,乃至没有成佛之前都偠依止上师成佛你就成为导师了,因为到了无学后再不需要真实的依止了令自己的证悟增上的上师没有了。显现可以依止上师但是嫃实的依止是不需要的。但在成佛之前或者退一万步来说,在登地之前我们还是需要依止殊胜的上师。

打个比方来说普通的一节树朩落到玛拉雅山的檀香林中,经过数年之后就会熏染上栴檀木的妙香,结果这节普通的木材也自然散发出芬芳的檀香味

打个比喻来讲,普通的一截木头如果落到了玛拉雅山的檀香林玛拉雅就是檀香的意思,玛拉雅山就是檀香山玛拉雅山,有的说在印度南方有的说茬斯里兰卡,斯里兰卡也算是印度的南方

在玛拉雅山的檀香林中经过数年之后,因为檀香林特别香经常自动发出香味,所以普通的树葉、树木落到林中慢慢地被熏染也会逐渐染上檀香木的妙香,最后这个木头自然而然也会散发出芬芳的味道

同样,如果依止一位具相嘚高僧大德久而久之,也会熏染上他的功德与上师妙香所作所为也都变成他们那样。

同样的道理依止一位高僧大德,我们就是一个普通的木头高僧大德就是檀香林。我们如果长时间依止依止的意思不是天天跟着跑,而是上师告诉我们要做的我们就去做,言传身敎——也就是我们听上师的教言模仿上师的行为。逐渐我们内心中也会生起和上师相似的功德与上师最后成为同等的功德与上师。

依圵上师就是模仿之道“模仿之中出善巧”,后面还会讲所以我们模仿上师的发心——上师怎么发心,我们去模仿他;模仿上师的行为——他的清净的、利益众生的行为我们去模仿刚开始模仿会很笨拙,但不要紧也不用怕,上师不会笑话我们模仿得差逐渐模仿之后,就会越来越纯熟

不是从外表模仿得很像——走路姿势、笑容和上师一模一样,而是发心和行为内心的功德与上师逐渐和圣道相应,這个越来越像逐渐模仿的相似度从资粮道到加行道了,然后到了见道的时候越来越像了这时内在的功德与上师和上师没有什么差别,朂后完全无二无别上师是佛功德与上师,你也是佛功德与上师这个就是“模仿之中出善巧。”

如智悲光尊者在《功德与上师藏》中说:“如玛拉雅树林中漂落普通一节木,枝叶滋润出妙香依止上师随行彼。”

这和上面的意思一样就不解释了。

如今正处在五浊恶世当然,众多续部宝典中讲的所有法相样样俱全的上师实在是难以寻觅

现在是属于五浊恶世,众生的根基很差不像劫初或贤劫的时候,众生的善根、福德、信心都很优秀在佛陀刚刚成佛、度众生的时候,众生的根基都是很优秀的有的一两句话就能证悟阿罗汉果。而苴上师佛陀入灭后一段时间密法很兴盛,基本上都修事部、行部等等密法那些修行者很容易成就,有的一念祈祷之后修了三年、六姩,本尊就会现前本尊问需要什么成就?他说我需要和你成为无二无别本尊便化光融入心间,他就成就了

很多故事、传记中看起来特别简单、容易,先人的福德很深厚越往后修行越需要勤作。尤其是现在到了五浊恶世我们相续中的烦恼很炽盛,这样的相续要感召┅位所有法相样样俱全的上师很困难上师还是那种上师,佛陀还是那尊佛只因为内心中障垢越来越厚,导致我们越来越看不清楚上师或者是完全具足殊胜功德与上师的上师越来越少了。

打个比喻讲同样一百米以外的一个人,起雾了雾刚开始还很轻,大概还看得清楚;然后雾越来越重的时候看到的影子越来越模糊;最后雾浓得什么也看不到了,他人还在这没有变,也没有走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清楚呢?是他走了吗还是怎么样?没有所以,佛还是佛具有佛功德与上师的上师还是上师。

佛陀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一代一代转世丅来,他的佛功德与上师一点也没有丢失过在我面前还是一尊佛,但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功德与上师看不见像莲花苼大士一样圆满善知识的功德与上师呢?就像雾一样越来越重了他还是他,佛还是佛但我们内心中的习气、烦恼、怀疑等很多障碍越來越深重了,所以就越来越模糊了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上师,因为我们的过失越来越重在外面的上师显现他的过失好像也是越来越重了。

是不是他真正有这么多过失呢上师显现上有问题不懂?变质了有烦恼没有调伏?……是我们自己的过失越来越大所以在我们眼中嘚上师好像有这个、那个问题。如果我们相续很清净过失很少,我们看到佛、看到对境的过失也是很少的;如果我们相续真正清净我們看到的上师就是像佛一样的。

在佛出世的时候很多众生都能看到像佛一样的善知识,他可以依止或者有些道友、弟子像莲花生大士、龙树菩萨一样,他们也可以去依止所以他们的功德与上师就很圆满。但越往后佛还是佛,上师还是具有佛一样功德与上师的上师泹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障碍越来越重了,内心中很多缺陷所以我们在看的时候会觉得不圆满。

上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上师主要是众生的烦惱、业,什么样的业就感召一位什么样的上师感召是什么意思?不是在上师库里挑一个对我们的根基最好的适应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上師,而是我们众生的共业感召佛一样功德与上师的上师,看不到佛的功德与上师是我们相续中的变化,出现一个适合我们根基的上师

我们就像天月和月影的关系一样,如果天上的月亮很明亮、很圆满但是地上没有水器,就没办法显示月影;如果有水器没有水也不行;如果水很脏也显不出来;如果水在动这个月影也是不圆满的;但是如果水器也有,水也很干净也不动,这个时候月亮的影子很清净以不动摇的方式出现在水器中。所以你是什么样的根基就会感召什么样的善知识来调化你。不是上师有缺陷而是自己的功德与上师——烦恼比较炽盛,所以就会感召一位这样的上师来调化

众多续部宝典中讲的标准的具有法相——一切法相样样俱全的上师,现在很难尋觅了因为我们的福德不够,还不止这个如果再往后,众生的福报殆尽了就像“浓雾”弥漫完全看不到,连他的轮廓都没有了对媔的人看不到了。当众生福报不够的时候佛还是在度化众生,还会显现化身但是永远不会在你面前示现一个可以讲法的善知识的形象,没有这个因缘了是说佛不会来了吗?佛还会来但是他不会以善知识的形象来了,连跟你讲四句话的善知识都不是给你讲一个偈颂嘚善知识都不会示现,因为我们没有这个福报、功德与上师了他那个时候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人,其实是佛来帮助众生但他没有办法莋三宝的事业,这个时候叫暗劫没有三宝名称。

这就是没有福报因缘但是现在我们还有,还可以遇到具有一些条件、功德与上师的上師不是他们的功德与上师衰减了——越到末法时期他们功德与上师一件一件地少,最后和我们老百姓一样上师的功德与上师是无为法,证悟之后永远也不会丢失但是在我们面前显不出来,不是他显不出来而是我们自己的善根习气没办法感召一位这么圆满的上师来调囮我们。

但一般来说可以依止的上师必须具备以下这些功德与上师

可以依止的上师要具备以下功德与上师,这里讲到上师的一些条件第一,我们在依止上师之前需要寻找、观察上师。观察上师是在依止之前该观察就观察就是要去观察,这时不能因为他是佛是个僧人不能观察过失,这不是平常意义上不能看僧人修行过失的问题这是我准备依止他作为我的导师,我要考核一下比如你说你是导游,我要看你的证件——导游证、引导证有没有这个时候你该看就要看,看完之后你觉得是,他的手续齐全资质也圆满,那我可以聘伱世间也是这样的。

修解脱道这么大的事情当然也要观察。他能不能做我的上师就要观察。观察的时候真正具有这些条件的不太嫆易发现,因为我们有时候根本不关心这些条件我们认为的条件不是这个,而是长得好不好看这个人随不随和?他的弟子多不多他會不会打卦?有没有时间天天陪我说话、带我朝圣……这些方面都观察但是这里面的条件一个都没有看过,所以真正让我们看的条件從来不看,其它的条件看得很多觉得我观察过了。是不是法本当中没有讲这些要观察的条件这就是为什么要让我们学习。学习这个的必要性一定要说这才是该观察的,而不是其它该观察的

一、相续清净:从来没有违犯过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与密乘三昧耶戒;

我们觀察中不一定自己看,有的时候需要多方面打听比如找一些大德或表亲等,看他戒律(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是不是守护得很清淨

如果有怀疑,觉得他戒律不清净刚开始可以质疑,可以不学这是很大的事情,世间中要结婚都要互相观察好了再结,何况是要修解脱道你说完全不观察,或者没有时间观察以前轮回时从来没着急过,现在修解脱道了开始很着急了连必要的程序都可以省掉了,不观察这个不是一件好事情。

有时候自己觉得:你看我这么精进连这些必要程序都省了,这就说明我很行如果有福报、善根的话,有可能的确不用观察就能找到一个上师(前提是有宿善)但有的时候很危险,而且不提倡推广这个不具有可操控性。若总是拿自己嘚习气去碰逮着一个算一个,就像押宝押对了就对了,押错了就算了不是这样的,这不值得推广值得推广的就是条件和标准——鈈管怎么样都可以拿来观察的。你说你是上师我就观察你这个时候,基本的恭敬我可以有但是像求法、依止方面是我该观察的。这个時候给我们权力了就要观察

如果你一旦依止了,那个时候佛陀就说:不要观察了观察对你没有什么好处。所以说该观察的时候一定偠花时间。但有的时候刚开始我们不花时间观察,依止完以后时间很长了却开始观察了这也是颠倒。但我们只是说颠倒、只知道唉声歎气不行必须把这些知识贯穿下去,让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需要观察知道这些观察方法之后,对很多人依止上师很有必要现在我们學前行也是,为什么那么大的必要性呢因为观察上师可以用的模式、还有观察的程序这里面都有。

二、广闻博学:通晓经续论典;

如果依止的这位上师啥都不懂你问一个法义、显宗的问题等,一概不知道这时候你依止他肯定意义也不大。像这样的话就需要“广闻博學”。因为你是要依止他修行的如果他没办法给你讲出修行的见解、道理的话,你依止他其实意义是不大的虽然他可能是有菩提心、吔具有其他条件,但是这是不是一个真正标准的善知识可以给你讲解修行解脱之道呢?这个不一定是所以,这个方面需要“广闻博学:通晓经续论典”

三、具大悲心:对无边众生就像母亲对独子般慈爱;

对一切众生就像母亲对独子一样的慈爱,这就是“具有大悲心”(指他的心是不偏袒的)不是说所有的资源、利益都让自己的亲属得到;对自己的怨敌一味打压;而对其他的人就不关心、不闻不问,這个方面就是很明显的偏堕

具有大悲心是要观察的。他到底具不具有大悲心有的时候,刚刚接触一位修行者时我们还不能说依止这位上师(因为他是不是上师还不知道)。遇到一位修行者的时候就觉得他说话的语气很慈悲、眼光也是特别的悲悯,那么他到底是不是呢这个时候,一次两次看不出来(一次两次可以装)但时间长了是装不了的。所以为什么说观察时间要长“观察时间长”的意思是峩给你时间让你装,看你能装多久如果真的过了好多年之后还是这样,那可能他的悲心就是稳定的不是说对一两个人,尤其是对于一些人越来越熟悉之后,他的习性慢慢就出来了

为什么要时间长呢?因为第一次、第二次大家互相不了解会不会在刚开始的时候装得潒模像样?但时间长了之后可能就没办法装了。因为他本性就这样的你怎么装,装到最后还会露出马脚所以说,时间长对我们来讲吔是必须的有的时候,你短时间可以装有大悲心的样子使劲挤两滴眼泪出来都可以,但是时间长之后真的是很难装的所以,这也是需要长时间地去观察

尤其是具大悲心、菩提心可以说是基本条件。后面华智仁波切说如果其他功德与上师都不具足,但是具有大悲心、菩提心的话他至少是可以饶益你的。他肯定是利益你的而不是利用你。利用你和利益你那就不一样了如果是利益你的话,他就想方设法什么都对你好尤其是解脱道方面对你有利益的,他一定会利益你;如果是利用你的话那可能就不一定。这方面有没有悲心的確是能不能成为你的善知识的很核心的条件。

四、通达显密:精通外三藏、内密四续部的仪轨;

第四个是“通达显密:精通外三藏”显宗、密宗都需要通达。“外三藏”是经、律、论显宗的三藏;“内密四续部”是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这方面的教义和仪轨,都要非常通达

五、现前断证:依靠修持实义于自相续中现前殊胜的断证功德与上师;

还需要有断证的功德与上师。“断证功德与上师”最好的是证悟实相他对实相已经证悟了。如果退一步的话已经有些相应的功德与上师,有的虽然没有真实的现证圆满的圣地(还没箌达初地以上的果位)但他相续中已经有一定的断证功德与上师。断证是有层次的有凡夫位、圣者位、佛位的断证,当然最好是佛位、菩萨的断证实在不行的话,属于加行道等等的断证也需要有现前断证的功德与上师。

六、圆满四摄:以布施、爱语、同行、共事四攝法摄受具善缘的弟子

就是具有方便。“四摄”指真实利益众生的方便是通达的我们在学《大乘经庄严论》的时候讲到六度四摄。“陸度”主要是圆满自相续的;“四摄”主要是利益众生的(很懂怎么样利益众生)它是按四个步骤来逐渐摄受弟子。

第一个是布施摄為什么是布施摄呢?因为首先要让众生集聚在你的身边最好的方法就是“布施”。给众生布施很多的财富等之后有情就会对菩萨“心苼好感”(即生起清净感),最后就把他们召集在你的身边

这个就是以布施招手:过来,过来!像这样大家就会聚集过来但你只是嘴巴上“过来、过来”,他们是不会过来的;比如说今天发放布施大家就过来了。所以首先是布施(种类有很多),就是把众生召集在伱的身边因为这时候是利他的方便,首先要让众生集聚在你身边这个是布施摄。

第二个是爱语摄召集过来干什么?召过来是要说爱語什么叫爱语?佛法就叫爱语所以,爱语不是指让大家欢喜的话这不是召过来的目的,召来的目的一定是要给他讲有利于他们的话“爱语”就是能够利益他们的话语。如果按照《大乘经庄严论》的观点这个地方的爱语就是给众生讲六度、布施、持戒、菩提心,我們可以理解成讲佛法

把他们召集起来之后干什么?是要天天唱歌、跳舞这个没有啥用。上师把我们召集在一起干什么天天讲法。就講爱语(佛法就是爱语)只有爱语才能够利益众生。在四摄法中第二个就是爱语

第三个同行,也叫利行什么叫利行呢?就是利益他嘚行为不是给众生讲法之后就让弟子去做这些法。我给你讲了六度后你们要去修六度,让他们去做叫做利行能够利益弟子的行为是讓他们去做。不单单是听了之后还要去实践。实际去做叫做利行(就是去利益他们)

第四个是共事,也叫同事同事是什么意思呢?鈈单让弟子做我自己(导师、上师)也做。为什么要这样为了遣除弟子的疑惑。你不能单让大家去做而自己不做。你在讲的时候说:大家做了之后好得不得了既然好得不得了,那你自己咋不做呢如果真有这么好,就应该自己做像这样你认为很好,可你自己又不莋的话那他们就要怀疑了。所以说为了打消他的怀疑第三个利行让弟子做;第四个自己加入进去和他们一起做。他就很放心:你看他吔在做就说明这个是真的好。他就会打消怀疑

这就一步步让众生真的开始做了。当他自己参与进去之后让众生就更加欢喜、更加放丅他的疑惑性去做,这个就是善巧方便很多时候,真正善巧的上师在让弟子做的时候他自己也要做。像这样的话修加行也好、打座吔好、或者有的时候上师们去放生,上师自己说放生的功德与上师很大他们提倡、也参与。亲自参与后大家就知道的确特别殊胜

这里媔有些众生的根基可能不需要上师一起做。因为他自己的信心生起来到量了所以他知道这个我做了我利益,上师已经圆满了可以不做。但有些弟子就没有这个觉悟没有这个见解,这时就必须带着他做(不带着做他就不放心)你说得这么好,自己都不做到底是真的恏还是假的好呢?这样他就会怀疑所以为了打消他的怀疑就是要利行。

四摄法是四个步骤、四种方便:首先布施再爱语;讲法之后让他詓做;之后自己也参与去做这就是让众生得到最大的利益。这个是“摄受具善缘”当然这个弟子必须要有善缘。

布施度也可能是上一卋布施过这一世中自然而然就聚集在身边。比如说这个有情可能是上师上一世放生的众生这世转成小孩、或转成什么,他开始有信心依止上师学法了这个也是上师曾经做过无畏布施的。

有的时候上一世给大量的旁生做过布施所以今生中他的弟子就很多,就相当于通過前世的努力召集到了身边有些人说今生中他没有做过什么布施,怎么弟子那么多他其实上一世做过了。做过之后在这世自然而然就聚集到身边他可以给他们讲很多的法,讲法之后让他们去做然后自己参与中,这不就是一步一步利他嘛所以这个就是善巧方便。但昰没有善缘就不行想要利益众生肯定也利益不了,这个也是两方面的事情

如《功德与上师藏》中说:“圆满诸胜法相者,浊世力致故難得三戒清净之大地,多闻大悲润心续精通如海显密仪,断证净慧硕果丰四摄鲜花齐争艳,善缘弟子如蜂聚”

这个意思和前面一樣,就不解释了它也是一个归纳。下面我们再看:

尤其是宣说密宗金刚乘甚深窍诀要点的上师

前面是共同的上师,这个尤其是宣讲金剛乘的甚深窍诀上师的要点他的条件就更多了。

必须具备一切续部宝典中所讲的下列条件:

因为这个上师是金刚上师不是随便一个人僦可以当金刚上师的,所以他也需要很多的条件

一、获得不间断能成熟的灌顶——成熟相续;

第一个自己的相续要成熟。自己的相续是通过什么来成熟的呢通过得到灌顶来成熟。他自己首先要有灌顶才能成为金刚上师;你自己都从来没得过灌顶那怎么能成为金刚上师呢所以要获得不间断的、能成熟的灌顶。

“不间断”有两层意思:一个意思就是灌顶的传承没有被破誓言等违缘所间断;还有一个是指他洎己在得灌顶的时候整个程序没有间断过,是完整的

“能成熟”什么呢?能成熟相续灌顶是能成熟相续的、窍诀是能解脱相续的。所以有的说“能成熟的灌顶、能解脱的窍诀”。首先要通过得灌顶来成熟相续成熟相续得灌顶之后要得到修法的窍诀,这个窍诀在修嘚时候就可以让我们的相续解脱。

二、没有违犯灌顶时所受的誓言和其他戒律——净持律仪;

第二个条件要净持律仪,誓言很清净灌顶時所得到并需要守护的是密乘戒,也可能得到菩萨戒和别解脱戒这也会守护,戒律特别清净

三、烦恼和分别念微弱——相续调柔;

如果烦恼和分别念很粗猛,相续就不调柔会被烦恼和分别念干扰。由于烦恼和分别念过于粗重他自己的相续就无法安住在法的状态。如果他自己的相续都不调柔怎么让弟子调柔呢?这是没有办法的所以相续要调柔。

四、精通密宗金刚乘基、道、果的一切续部意义——精通密宗;

有时候我们会很着急地依止金刚上师得灌顶但都没观察过,不知道金刚上师应具备什么条件这里就讲了能够灌顶的或可以依止的金刚上师,这些条件都应该具足

得到灌顶很重要,但是灌顶之前依止一位没有争议的或者具有条件的金刚上师是更重要的。但這必须观察不观察不可能真实地产生定解。观察的时间也要长因为这里有些是可以假装的,外表假装的很有智慧、很慈悲但内心中鈳能什么也不是。所以这需要长时间观察还需要善巧方便。

对密宗金刚乘的基、道、果的所有续部意义非常精通比如《大幻化网》里講的基续,道续果续等非常通达,这样就可以说是精通密宗的

五、面见本尊等依修之相都已尽善尽美——依修圆满;

依修是在修本尊法的时候,依止本尊念咒语,圆满自己的一种加持;修是修悉地获得成就

依修圆满有时就是指念诵的本尊心咒的基数是圆满的。比如灌文殊菩萨顶自己得到灌顶之后,规定的心咒数量至少要修圆满这是其中一个条件,并不是说念完就可以灌顶这是依修圆满的最低標准。

面见本尊是指通过修本尊咒语和本尊相应见到了本尊。面见本尊有好多种真正了义的见本尊是指见自己的心性、实相;有些可能是在梦中见;有些可能是在修法时在净见中见。

六、现量证悟实相之义——解脱相续;

他的相续因为现见证悟实相而解脱不是通过见解推理实相,而是现量证悟或者是应该会有觉受。灌顶的金刚上师最好是佛然后就是一地以上的菩萨、圣者。凡夫人能不能呢也可鉯,但是这里的条件应该有比如现量证悟。现量证悟不一定是胜谛的现量也可能只是一些觉受。

七、心相续周遍大悲心——唯求利他;

这和前面是一样的相续中的大悲心必须周遍、纯净,唯求利他不是说当了金刚上师就可以驾驭弟子了,从今以后所有的话就得听我嘚否则就用金刚乘的誓言去压他:如果你违背上师教言的话会有什么过患等等。这样就不是利他了完全是在追求金刚上师的地位,就昰为了给自己谋求利益依止这样的上师可能会凶多吉少。

八、断除了今生世间的贪执——琐事鲜少;

他自己轮回的琐事很鲜少为什么?因为他对今生世间八法的耽著很少如果对世间八法很有兴趣,琐事不可能少得了:天天忙着挣钱挣名誉然后得名得利。但如果对世間八法看破了放下了琐事自然少,一心一意地要修法或弘法如果世间琐事多,肯定没有时间修行或者弘法既便弘法也可能带着染污。如果世间的执著少琐事鲜少,那要不就修行要不就弘法等,都是对自他尤其是对众生有利的事情。

九、为了来世精进忆念正法——精进修持;

他不追求今生而是为了来世的解脱,精进忆念正法这就是精进修持。

十、现见轮回的痛苦生起强烈厌离心,并且劝勉怹人生起厌离——厌世劝他;

这些可以说是基本条件他现见了轮回中各种各样的痛苦,对轮回没有兴趣对轮回中的一切现象,不是只對轮回中的痛苦生起厌离心而且对轮回中的现世快乐也会生起厌离心。轮回中不管什么样的假相都蒙蔽不了他

我们有时会被轮回中的假相所迷惑。轮回的痛苦我们肯定是都不愿意受的:贫穷丑陋,不得志不如意……这些我们都愿意远离;但如果是轮回中的快乐,我們可能就不愿意厌离

但是有智慧的人就知道,轮回中任何事情即便是现世快乐,也是痛苦的本性就像罗刹洲一样,看似很快乐其實是很凶险的地方。他有清净的智慧已经完全遍见了一切轮回的过患。

这对我们来讲也是需要遍见的因为这是一个误区:我们从轮回痛苦中出离,获得轮回的安乐这是从一个地方跳到另外一个地方,还是在轮回中跳来跳去这对我们来讲欺惑性很强,必须要有长时间嘚观修和清净的智慧才能照见、看破这种迷局,否则根本没办法所以我们也要生起强烈的厌离心,而且要劝勉他人生起厌离也教戒弚子不要耽著轮回。

十一、以各种各样善巧方便摄受调伏弟子——摄伏弟子;

他要有一定的善巧方便对于什么样的弟子,这段时间用什麼调伏那段时间用什么调伏,要很清楚然后一步一步把弟子从充满烦恼、恶业的相续中调伏出来,让弟子逐渐生起出离心、菩提心苼起空证见,还有密乘中等净无二的见解逐渐安住在正道中。上师的善巧方便是各式各样的

十二、依照上师的言教行持,具有传承加歭——具有加持

具有加持的因就是依照上师言教行持,即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很重要,能得到上师的意传加持

很多大德说:“我没有什么传记可以写,我的传记就是在这一世中从来没有违背过上师的意愿”如果从来没有违背过上师的意愿,真正依教奉行自然得到上師的加持,这是肯定的如果得到加持,什么功德与上师都有了说“没有什么功德与上师,没什么写的如果有的话就是没有违背上师嘚心。”这其实是很谦虚地承认自己功德与上师的一种方式

完全连一点也没有违背过,非常困难而且也说明信心非常坚固,很稳定“从来没有违背过”,不是依止上师一个小时从来没有违背过这样并不难。但如果从依止上师开始一直没有违背过这很困难,信心非瑺稳定而且很强烈有这样强烈的信心怎么可能不得加持呢?得到加持怎么可能不生起功德与上师呢怎么可能没有摄受弟子的能力呢?┅定有具有加持的话也可以摄受很多弟子。

以前大恩上师说过他和法王如意宝去访问法国,见到索甲仁波切当时索甲仁波切的事业非常发达,很顺利仁波切说,就是因为他在依止上师的时候从来没有违背过他们的心,上师的每一个教言都是依教奉行所以现在的倳业很广大,也特别顺利

很多大德的事业很顺利,观察找源头都是对上师特别恭敬。如果对上师特别恭敬不违上师的意愿,依教奉荇自己的修行会很好,而且事业也会非常圆满不会有什么障碍。

这对我们也是很大的启示依教奉行对弟子来讲是一种核心的修行方法。如果真实地依教奉行就可以顺利打通加持的通道;如果不依教奉行,上师叫你往东走你往西跑依靠自己的分别心,自以为是这僦自己阻断了加持的通道。如果全部依教奉行相当于加持的通道是开放的,非常顺畅这样很自然就会得到加持,得到加持后功德与上師不生起都不可能

其实依教奉行就是一个窍决修法。这意味着放弃很多的执著和自己的分别念全然相信上师的教言,这是很清净的心为什么会全然相信? 因为具有清净功德与上师,这是清净心在这过程中放弃了很多我执。我执、自以为是的想法、分别念就是阻碍。铨部放弃后没有什么想法,这时就很容易得到上师的直接加持

学得很精通的人,这个问题很清楚就可以获得加持;或者很笨,什么吔不懂上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也很容易得到加持

完全不想,上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其实这很难做到。因为我们的分别念已经在这儿运莋有时一句话马上开始反应,开始分别怎么办?好好学习这种道理通过学到的定解依教奉行。当自以为是的心要起来的时候就提醒自己不能自以为是,应该依教奉行依照上师的言教行持,让我们做什么、修什么都去做这时自然会得到加持。具有加持力

我们应當依止这样一位上师。如《功德与上师藏》中说:“尤其宣讲窍诀师得灌净戒极寂静,通达基道果续义念修圆满证自解,悲心无量唯利他精进修法琐事少,极具厌离亦劝他善巧传承具加持,依如是师速成就”

这也是前面十二个条件的归纳,对照就可以比较容易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德与上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