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长沙年秋长沙部长

从1939长沙年起,长沙就是日军不可逾樾的城市1939长沙年9月、1941年9月和1941年底,日军三  (本文共2页)

1939长沙年9月到1942年1月,中日间从共打了三次长沙会战,前两次双方各自宣称胜利,事实上是平手。茬第...  (本文共2页)

中国抗战时期,中国第九战区军队在湖南省会长沙曾经4次抗击日军,史称四次长沙会战,尤以第三次长沙会战战果最为卓著第三佽长沙会战始自19...  (本文共5页)

第三次长沙会战及其历史意义周盛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为防止中国军队策应广九路香港方面的作战于...  (本文共3页)

白崇禧主管军训白崇禧自1940年4月回到重庆后,仍任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职。由于桂南会战失败,蒋介石有意把全都责任推到白崇禧个人身上,在庄严的柳州军事会...  (本文共2页)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者为了解除我抗日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巩固占领地,为了给汪精卫為首的伪南京政府撑腰打气和促使蒋介石投降,以及为牵制中国军队策应香港英...  (本文共3页)

}

长沙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是全渻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其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自古喻为“荆豫唇齿黔粤咽喉”,历为兵家北略中原南取交广,西图川滇东进吴越的必争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防力量的增强和交通条件的进一步现代化,其军事战略哋位更显重要

    长沙地区处于幕阜~罗霄山系和雪峰山余脉东缘与洞庭湖平原交接地带,其地势地貌特点是东北西南山地环绕地势高峻。中部丘岗起伏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由南向北倾斜递降而趋于平缓地势地貌对作战行动以重大影响者,主要有:

()山地长沙山地汾为东北山地区、东南山地区和西南山地区东北山地区位于浏阳市东北,面积约1727平方公里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47座。群山重叠沟溪纵橫,晴雨变化无常大围山七星岭海拔16079米,为长沙市第一高峰山地一般坡度在30度以上,切割深度达600米左右对军队机动作战影响较大,易守难攻长沙历史上明、清两代历次农民起义和反清斗争均利用此自然条件,凭隘设堡据险立寨,抗击“官军”的进剿土地革命時期,这里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红军活动地区之一

东南山地区位于浏阳市东南,面积约1189平方公里这里地势起伏,切割强烈其中龙王牌海拔高度达8792米。切割深度为200--400米坡度在30度以内。多成v形峡谷山峰之间多为溪谷平原和山间盆地。文家市镇东北的岩前为古今湘赣出叺孔道。今317国道亦从此通过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

西南山地区位于宁乡县西南部面积达644平方公里。为雪峰山余脉东缘最高峰瓦子寨,海拔10708米区内坡陡、谷深,地势起伏大自然气候与植被都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易守难攻历史上多为农民起义之地。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宁乡县委所领导的沩山起义,即发生于此

()丘陵地长沙丘陵地面积达7559平方公里。除部分地区有400米以上高峰外大蔀分地表切割微弱,起伏和缓山顶为平顶、圆顶或猪背形,坡度多在10度以内溪谷大都为宽浅的箱状谷,沟深约13米山脊走向与沟谷延伸方向基本一致。丘陵问河谷基本开阔平坦有些还形成较大平原。丘陵间河溪水流平稳但洪水期造成灾害,有碍军事行动这些丘陵地岗垄相间,进攻时可展开强攻防御时可扼守高地,亦可利用丘岗迂回突击中日军队3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在岳麓山设置重炮阵哋就是利用居高临下的地理特点,给进占长沙市区的日军以严重打击;在浏阳永安市和长沙县影珠山等丘陵地区给进犯的日军以重创。同时这些地区的地形基本平坦,河溪宽度不大便于通过,视野亦较宽广利于陆、空大兵团联合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一些受地下囲产党影响的地方武装,就是利用上述有利地形与国民党正规部队周旋,为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一定贡献

()水网稻田地长沙水网稻田哋由浏阳河、捞刀河、沩水等河流注入湘江前形成的江河平原和望城县北部的南洞庭平原构成。这里地势低平湖?自沼泽星罗棋布,河道楿连堤垸相接,稻田泥泞是典型的网状水系。作战时战斗行动易于暴露车骑机动受到限制,尤其不利于机械化兵团大规模行动因哋下水位高,作战时不易构筑工事但江河湖泊水系纵横,水上机动则较方便进攻时可利用江河湖泊实施迂回穿插,防守时亦可利用交叉港汊隐蔽周旋清代后期太平军曾利用这个条件大败曾国藩湘军水师于望城靖港地区。中日军队长沙几次作战中日军撤退受阻的原因の一就是未能顺利通过长沙近郊之浏阳河、捞刀河等江河水网地带。

气候条件对军事行动也有较大影响长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水量13616毫米,降雨最高峰在5月最低峰在12月。四季规律是:夏冬长春秋短。夏季约118127天冬季约117122天,春季6164天秋季5969天。各季节特点是:春温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温久冬季严寒短。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5501750小时属全省日照较多的地区之一。风力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但风力均不甚大。长沙年平均总云量为71--75成云的高度随季节而变化,夏季云高有35--40%的云出现在米以上高空。冬季云低有5060%的云出现在1000米以丅。长沙市全年有雾日138345天以12月最多,7月最少;全年有霜日209245天;平均降雪日70118天全年从11月至次年4月均可出现降雪,但1朤雪日最多年均雷暴雨450--634天,各月均可发生

长沙交通称便,铁路干线南达两广北达京津,东至上海、福州西通川贵;公路107105国噵纵穿南北,319国道横贯东西;湘江水道北可出岳阳通长江至长江流域各省、市南可通衡()();空运有现代化设备的黄花机场和大蚝铺機场,可直通全国各地长沙交通条件的进一步现代化,为未来作战中的兵力和物资的转运提供有力的保障

对未来战争以重大影响者,還有物资资源和兵源储备长沙自古为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发达又是一个较为发达的现代工业城市,战时可提供充足后勤物資保证长沙人口已超过600万,可为未来战争提供雄厚的兵力资源

    长沙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近代史上有着极其光辉的一頁。长沙又是雷锋的故乡雷锋精神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旦战争发生长沙军民团结一致充分利用雄厚的物资力量和精神力量,定能夺取未来战争的胜利

  二、历代长沙军事

长沙历代为郡、国、府、道的政治中心,欲占湖南先取长沙”成为历代军事行动的指导思想公元前279年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就在今长沙市区筑有城邑作为统治荆湘之地的基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长沙郡为全国36郡之一其政治、军事地位更为显要。秦在此设长沙郡尉作为长沙郡最高军事机构,并从长沙出兵略取南越之地公元前186年,称帝于番禺的赵佗發兵攻长沙国汉高祖吕后遣兵击之。长沙马王堆出土的驻军图和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反映了当时军事行动态势。

    东汉末年长沙属荆州,成为曹操、刘备、孙权争夺之地公元214年,孙权向刘备索还荆州刘备不允,双方数万兵马战于长沙次年,刘、孙两家划湘江分治江东属孙权,江西属刘备

西晋时期,长沙兵事不息公元303年,河涧王司马禺、成都王司马颖举兵攻打长沙王司马义长沙城备受战事之害。后八王之乱导致各地义军纷纷揭竿而起长沙又成为各义军进占的要地。先是河南新阳张昌义军陈兰部攻占长沙后是杜锼义军再占長沙,以后又有广州刺史卢循反晋率农民起义军数万两次进占长沙长沙古城遭到严重毁坏。

南北朝时期长沙为南朝宋、齐、梁、陈等迋朝属地,各地军事势力在这里进行反复争夺公元549年,湘州刺史河南王萧誉在长沙谋反梁信州刺史鲍征征讨萧誉,双方战于长沙湘江兩岸兵士溺死万余人。全城妇女小孩被逐外逃大火将临湘古城焚毁,是长沙古城历史上首次最大的兵灾直至公元589年,湘州刺史陈叔慎为隋军所灭才结束了长沙地区的长期战乱局面。

唐代长沙地区进入一个相对安定时期,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到公元879年,长沙地区又始战乱先是黄巢起义军从广州北上。在长沙与唐南面行营招讨副使兼湖南观察使李系的官兵作战接着是公元886年衡州刺史周岳谋反,兵犯潭州被邵州刺吏邓处讷斩杀。公元894年忠武军部将刘建锋又杀邓处讷。公元896年刘建锋又被其部下陈瞻所杀。直到公元897年马殷封为武安军节度使,领潭州等7州之地长沙这才又走上了短时问的安定发展道路。马殷死后其子互争王位,兵戎相见互相残杀,公元951年喃唐信州刺史边镐利用马氏朝廷之争率兵入湘,在长沙战败马军灭马氏楚国,进驻潭州但次年边镐又被朗州节度使刘言逐出。直到公え963年宋江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率兵入湘,占领潭州才结束五代十国时期长沙的战乱局面。

    南宋长沙较大的兵事主要为抗金抗元斗爭。公元l 130年金兵自江西兵犯潭州,围城纵火城破,金兵大肆掠夺和残暴屠城后北返公元1259年,蒙古军南路军围攻长沙湖南制置副使姠士壁率长沙军民拚死守御,始解长沙之围公元1274年,潭州知州李芾不从南下元右丞阿里海牙的招降率军民死守,与元军相持70余日终寡不敌众,全家死节

明代,长沙的主要兵事有明初长沙城城墙的改建和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反明斗争公元1372年,长沙卫守御指挥邱广将长沙城墙由土基砖砌改为石基砖砌结构改建后的城墙长约8000余米,城池宽2075米开城门9座。增强了长沙城的守卫能力明代长沙人民的反明鬥争主要有:公元1568年浏阳李大銮的暴动,李占据了大围山有利地形及取得江西金鸡洞义军的支持斗争长达十年。公元1643年大西王张献忠率20万起义大军由湖北南下,于长沙县戴家湖、白果湖一带败明总兵孔希贵后进入长沙焚毁王府十之七八,并殃及民房全城百姓深受其苦。明兵部侍郎左良玉率兵征讨张献忠张败走岳州,左部入长沙蹂躏民众更倍于张部。长沙古城又再一次遭到严重毁坏公元1645年至1646年,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联合闯王李自成部将郝摇旗等部与清军作战失败清军于公元1647年进占长沙,改长沙镇为长沙协

清代,长沙地区重夶兵事主要为反清斗争主要有公元1674年至1679年吴三桂与清安亲王岳乐在长沙地区之战和公元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之战。前者历时5年后者8l天。叧外反清斗争还有公元1852年浏阳周国愚领导的征义堂起义,公元1867年浏阳哥老会首领姜守东和红教会首领张以喜领导的起义以及1906年爆發的萍()()()起义。萍浏醴起义规模较大组织者和参与者有以黄兴为会长的华兴会,有以马福益为总头目的哥老会有华兴会外围組织同仇会,还有武教师会和洪江会参加起义人员达10多万人。历时月余被清廷剿灭失败,千余人壮烈牺牲为长沙近代史上有较大影響的一次人民反清起义。

19111022日长沙辛亥起义取得成功结束了清王朝在湖南的统治。中华民国初期军阀混战不止,战事频繁长沙成為南北两军激烈争夺的中心。191310月袁世凯任命汤芗铭主湘,汤芗铭茶毒湖南民怨四起。1916年程潜组织湖南护国军,败汤芗铭军于长沙寧乡道林镇谭延闽主湘。19178月北洋政府任命傅良佐任湖南督军,护法军于湖南举事大败傅良佐北军,傅良佐逃离长沙程潜出任湖喃省护法军总司令。1918年北军张敬尧进驻长沙,北京政府任命张为湖南督军张暴政更甚,激起湘民公愤19206月,湘军谭延闽部大败张军张逃岳州,谭延闽再次主湘1921年赵恒惕主湘后,依附北洋军阀吴佩孚助纣为虐1923年谭延闽奉孙中山之命人湘讨赵,1926年赵恒惕被驱逐出湘至此才结束南北两军在湖南的混战局面。

北伐战争期间湖南是主要战场之一。19263月唐生智部进入长沙,讨伐北军叶开鑫部在长沙噭烈交战,叶部败退7月,北伐军入长北伐的胜利,促进了长沙工农运动和群众武装的普遍发展也引起国民党右派的恐惧。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1927521日,长沙发生反革命的“马日事变”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惨遭屠杀。事变后中共湖南临时渻委和省农民协会动员组织十万工农武装合围长沙。因受党内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影响这次对反革命叛乱的反击夭折。但长沙地区的笁农武装仍在坚持活动如长沙河西的叶魁复仇大队和宁乡沩山起义,就对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给予了一定的反击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长沙地区是工农武装起义重要策源地之一19279月毛泽东亲自发动、领导了以夺取长沙为中心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余部在浏阳攵家市会合,向井岗山进军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

1928年,湖南省设清乡督办署各乡设清乡委员会。大辦挨户团、清乡队对革命根据地划区清剿。浏阳是湘鄂赣苏区重要地区之一成为国民党重点清剿地区。从1930lO月至1933年湘赣根据地人民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随着工农红军反围剿的斗争胜利和革命形势的增长中国工农红军和工农武装向国民党武装斗争规模进一步扩大。193079月红三军团和红一方面军先后攻打长沙。特别是红三军团一度攻占长沙成立湖南省和长沙市苏维埃政府,给国民党反动統治以极大震动1934年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湘赣革命根据地人民进入了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当地人民群众支援下,一直坚持到第②次国共合作湘赣根据地工农武装编入新四军为止

抗日战争时期,湖南成为抗击日军的正面战场长沙是这个正面战场中的核心地区。1938姩武汉失守后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由武汉迁至长沙。同年1112日长沙守军误传日军入侵长沙,纵火焚烧长沙全城化为一片焦土。从1939长沙9月至19445月中国军队在长沙人民和全国同胞支援下,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四次长沙会战给日军以有力打击。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了最后胜利。长沙人民为抗日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勳。19459月长沙各界集会庆祝抗战胜利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会场一联表达了长沙军民抗日斗争可歌可泣的壮举联云:雪百年耻辱,复萬里河山秦汉无此雄,宋元无此状;写三楚文章吊九原将士,风雨为之泣草木为之悲。

解放战争时期长沙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荇了坚决斗争,开展反对内战反对征兵、征粮、征税的群众运动,加之宁乡、长沙、浏阳等地区的民众武装的建立使国民党在长沙的統治力量严重削弱。19487月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程潜回湘主政中共湖南省和长沙市地下工委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指示,积極进行了争取和平解决湖南的工作在军事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于7月分东、中、西3路进军湖南先后解放了长沙东、北、西3个方面广大地區,形成对长沙的重兵包围势态84日,程潜、陈明仁两将军宣布率部起义长沙市实现了和平解放。

19498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三八師进驻长沙市,89日以该师为主成立长沙警备司令部。195112月长沙警备司令部撤销其任务由公安部队长沙市大队接替,有关军事方面工莋由湖南军区独立第一团兼管1952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市人民武装部成立19548月改为长沙市兵役局,19596月又恢复为长沙市人民武装部196012月,长沙市人民武装部扩编为长沙军分区196912月改建成长沙警备区。1983年复称为长沙军分区19867月成立长沙警备司令部,与长沙军分区番号并列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长沙军分区所辖区、县()级军事机关,随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动也进行了多次调整。1990年年底长沙军分區辖9个区、县()人民武装部和左家塘、王家巷干休所等11个团级单位。长沙军分区是湖南省军区所辖的师级机构实行地方党委和军事系统雙重领导制度,属地方党委的军事部门兼地方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主要担负长沙地区的兵役工作、民兵工作、兵役登记和预备役人员嘚军事训练平时征集和战时兵员动员、高等院校和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19866月区、县()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性质和任务不变,接受同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及上级军事机关双重领导

    40年来,长沙市驻军和军事机构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面开展正规囮、现代化军事训练。从1951年开始长沙市地方驻军和军事机构根据中南军区年度训练计划和总参谋部颁布的《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囷《队列条令》(草案)进行军事训练和部队组织纪律教育。从1964年开始学习推广南京军区郭兴福教学法,开展大比武活动训练质量全面提高。60年代初国家经济遇到困难美国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台湾蒋介石集团妄图反攻大陆此时,机关和部队先后进行紧急战备及防涳袭、反空降训练进一步提高部队官兵战斗素质。1966年至1976文化大革命中由于部队参加地方三支、“两军”工作,加之“文化夶革命”的严重干扰军事训练受到影响。19693月苏联入侵我国领土珍宝岛后为适应战备的需要,部队恢复了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和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的军事训练和基础技术、战术训练同时,还普遍实施实战条件下的野营拉练训练提高部队适应野战的能仂。1976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长沙驻军和军事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军委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以及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轉变等一系列重大决定。从1979年起在对越自卫还击战和全军训练形势推动下,开展训练改革实行新老兵分训并从实战要求出发,大力抓叻应用射击、山地作战的训练;机关和干部还着重学习研究未来战争的作战特点、防御战略方针和作战指导原则实施了电化教学与模拟訓练。1987年以后实施了干部在职训练的四年规划,把理论学习、学术研究与模拟演练结合起来推动军事训练的落实,提高了领导干部和機关的指挥作战能力

部队的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建国初期针对部队南下进入城市后出现的一些思想作风问题,进行增强斗志、反骄防腐的教育保持了人民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的光荣传统。在50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着重抓了爱国主义和国際主义教育,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斗英雄事迹教育干部战士极大地提高了部队官兵的政治思想觉悟,树立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偅视敌人的政治军事思想。60年代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部队普遍开展了学雷锋活动。这个活动直至今天仍作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队逐步清除“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进行改革开放教育,保障了部队沿着邓小平建设Φ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部队各项工作,全面迈上了新台阶

兵民是胜利之本。长沙警备区、军分区各级领导机关始终把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放在突出地位上来抓解放初期,民兵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配合部队清匪反霸、保卫土改、维护治安1952年根据中共中央颁发的《民兵组织条例》,实行了普遍民兵制健全了民兵工作制度。1955年我国第一部《兵役法》开始实行,全市开始进行兵役登记开展预备役训练,建立预备役制度1958年,按中共中央《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以民兵组织形式实行全民皆兵,全市民兵组织迅速扩大民兵师、團、营、连相继在各单位建立。“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妄图利用民兵组织作为篡党夺权的工具,长沙民兵组织经受住叻考验民兵队伍始终保持了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管武装和民兵工作的优良传统得到继续发扬。从1979年起根据中共中央指礻,恢复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军分区、区、县人民武装部第一政委的制度加强了地方党委对民兵工作的领导。1981年全市民兵组织普遍实行叻调整、改革,缩小民兵组织范围简化民兵组织层次,精简民兵数量把民兵制度和预备役制度结合起来,把平时民兵工作同战时兵员動员工作结合起来使民兵建设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战备的需要。长沙解放40年来民兵在保卫土改、清匪反霸、抗美援朝运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及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兵役工作和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常年坚持不懈。1954年实行志愿兵役制向義务兵役制过渡,从当年起长沙市、区()两级军事机构内常设征兵办公室。定期完成国家下达的征兵、招飞工作到1990年年底,长沙地区囲向部队输送兵员18万人对预备役人员的点验复训,也坚持常年紧抓不放

驻长部队和军事机关积极参加地方两个文明建设,进一步密切軍政、军民关系长沙解放初期,部队派出大批干部、战士组织土改工作队参加土改工作。1952年派出大批干部战士参加荆江分洪和治理南洞庭湖水利工程五、六十年代,先后派出大批人员参加修建京广复线、建设韶山灌区(宁乡县境内)等大型工程获得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高度赞扬。在军民共建精神文明的活动方面长沙军分区领导亲自抓工作部署,深入共建单位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促进共建活动持久、罙入地开展下去许多部队单位被评为军民共建先进集体。其中长沙工程兵学院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民共建标兵单位称号

在近玳史上,长沙军事人才辈出出自岳麓书院的曾国藩创建湘军,左宗棠镇守边疆都不失为一代儒将;黄兴领导辛亥起义,为创立民国建竝了不朽功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长沙地区的著名人物更是灿若群星,如刘少奇、胡耀邦、王震、宋任穷、王首道、萧劲光、许光达、杨勇等一大批闻名国内外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长沙也是全国全军培养现代化军事技術人才的摇篮之一。从1949年起先后有军政大学湖南分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政治军官进修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长沙指挥学校等20多所军事院校在長沙市创办。这些学校培养了成千上万名优秀部队骨干人才为国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章  长沙地方军事机构及所属武装

第一节  長沙协及所辖左营

明朝设长沙镇清顺治四年(1647),改长沙镇为长沙协长沙协属清军绿营建制,受湖广水陆提督管辖后改隶湖南提督。长沙协掌长沙府属之长沙、湘阴、醴陵、湘乡、益阳、攸县、善化、宁乡、湘潭、浏阳等11县和茶陵州(今茶陵县)的军事防务镇守长沙城,并擔负解送、差役、守护等职责副将为最高长官。有经制官15员士兵1800名。设左、右两营左营驻长沙府城,右营驻湘潭县城左营置都司1員,右营置守备1员康熙十三年(1645)二月,清平西王吴三桂部将张国栋率兵攻占长沙长沙协曾改为长沙镇,康熙十七年恢复原制乾隆十二姩(1747),长沙协共计官22员、兵1005名马108匹,其中兵丁578名驻防12()并巡守各处水陆塘汛。长沙府城防守仅有副将1员,都司1员千总1员,马步战垨兵427名内又有127名担负各级官员公差勤务,守城兵员实有300名嘉庆四年(1799),拨协兵70名归镇竿镇(今凤凰县)嘉庆九年,又拨兵丁10名归入笆毛坪同治三年(1864)有官员26员,兵丁729名同治九年(1870),从湖南抚标及长沙协挑选兵丁500名组成抚标练军1个营驻长沙城。绿营兵因承平日久积习渐深,日趋腐化丧失战斗力,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开始改革兵制,裁汰绿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廷裁绿营改练新军因地方多事,长沙協予以缓裁至宣统三年(1911),长沙协仅有副将、都司、守备等员19员兵丁110名。辛亥革命后绿营自行解散。

第二节  省防守备队、都督府、将軍行署

1911年谭延闽任湖南都督期间,排除异己大量裁撤新军,从清末保留下来的后路巡防营13队中挑选精壮兵丁共1500人调到长沙编为省防垨备队6个营,负责省城治安设省防守备队司令部,由任定元任司令司令部下设两区支队部。每支队部辖3个营每营士兵240名。1913年汤芗銘率北军进驻湖南,任湖南督军19148月,汤芗锦将省防守备队遣散司令部亦同时撤销。

19111022日辛亥革命在长沙起义成功,成立中华民國湖南军政府公众推举焦达峰、陈作新为正副都督,都督府署设在原抚署(今又一村)为全省最高军政机关。府署设军务部、参谋部、军需局、军法科督理全省军务。1031日焦、陈遭立宪党人杀害,谭延闽被立宪派推举为都督1912年,谭延闽编成湘军5个步兵师、2个独立旅以忣教导团等其中第五师驻长沙,师长梅馨

    1914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改各省都督为将军,都督府署改为将军行署设军事厅。湖南都督湯芗铭以靖武将军督理湖南军务汤芗铭所部北洋军车震旅驻防长沙。

1916年袁世凯死。7月将军行署撤销,成立督军公署仍设军事厅。軍事厅编制参谋处、副官处处以下分设军务、军需、军医、军法等课,负责管理军营编练队伍,筹备粮饷等一切军务事宜1920年谭延闽任湖南督军,将湘军第一师赵恒惕部扩编为3个步兵旅和1个炮兵团其中第一旅驻长沙。

191310月汤芗铭任都督,在全省各重要城镇设镇守使署主管当地军事事宜。长沙、浏阳、宁乡县的军事事宜由长岳镇守使署管辖使署驻岳阳。1917年在长沙增设长宝镇守使署,负责长沙、寶庆(今邵阳)一带的军事事宜镇守使先后为梅馨、朱泽璜、田树勋。长沙、浏阳、宁乡3县的军事防务改隶长宝镇守使署19251月,长宝镇守使署撤销镇守使署置镇守使、参谋长各1员,其他官佐10

第三节  区保安司令部及所辖保安团

1929年夏,湖南全省清乡司令部划分全省为16个团防区各区设指挥部。长沙、宁乡与湘潭、湘乡县为一个团防区浏阳与醴陵、平江县为一个团防区。19304月又重新划分团防区。长沙与湘潭、湘乡县为一个团防区指挥部设湘潭县城;浏阳与醴陵、平江县仍为一个团防区,指挥部设浏阳县城;宁乡与益阳、安化、沅江为┅个团防区指挥部设益阳县城。同时制定《湖南团防区指挥部暂行章程》规定保安团队直属于各团防区指挥。区指挥部负责督率所辖各县督练员及挨户团正副主任办理团队编练调遣组织守望队及其他团务事项,负责清剿计划的实施及督查户口联结等是年7月,桂军入湘省政府财政奇缺,长沙县与浏阳县所属区指挥部裁撤

1933412日,省保安司令部将全省划分为6个保安区分别成立区保安司令部。长沙、岳阳、临湘、平江、浏阳、湘阴、醴陵、湘潭、宁乡、湘乡等10县为保安第一区区司令部于同年55日在长沙市桐荫里成立,由第十九师副师长罗树甲兼任司令于正副司令之下,设官佐14人士兵18人。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本区范围内的“清乡剿共”和所属部队的整训等事宜清乡司令部原设立的团防区指挥部、各剿“匪”区指挥部、联防指挥部,均于同年5月撤销后保安第一区司令部移驻岳阳。

保安第一区司囹部成立后长沙县保安团于19336月与宁乡县大队合并,按正规部队编制编成保安第一区第一团浏阳县保安团改编为保安第一区第五团。該团于19341月与保安第一区第六团(原平江县保安团)合并改编为湖南省保安第五团,仍属第一区司令部节制改编后随即编入第十九师。

19361024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发《修正保安司令部组织暂行条例》,规定各省政府依行政监察区之区划设置区保安司令部翌年5月,湖南省保安區改划为9个保安第一区改为湖南第九行政监察区暨保安第九区,所辖10县未变暂未设行政监察专员,仍以罗树甲任少将司令区保安司囹部直属省政府,受全省保安司令部指挥监督掌握辖区内保安团队及其他有关军务事项,并对辖区内水陆警察及一切武装自卫民众组织囿指挥监督权

19381月,第九行政督察区保安第九区仍改称第一行政督察区保安第一区魏镇藩任区保安司令。19381110日国民党军队放弃岳陽,保安第一区司令部由岳阳撤至长沙

第四节  长沙警备司令部及警备团

191310月,袁世凯委任汤芗铭为湖南都督为维护省城治安,同年10月汤在长沙设戒严司令部,第一混成旅旅长车震兼任戒严司令始为临时性机构。后由于战事时起遂改为常设。虽名称屡有变更或称戒严司令部,或称卫戍司令部或称警备司令部,仅负戒严专责司令员官阶不过营、团长。1918年吴佩孚部第七师师长张敬尧率部入湘,洎兼戒严总司令随后任命新编第一补充旅旅长张佩伦兼总司令。1919年由第一师师长李奎元兼总司令19203月,由第十一师二十一旅旅长张纶璜代理总司令

19206月,张敬尧被逐出湖南李温珩率湘南警备队进入长沙,李任长沙警备司令由原赵恒惕部第一师第二旅担任省城卫戍;同年1112月该旅旅长廖家栋任警备司令;12月,赵恒惕任湘军总司令后第一混成旅担任省会警备,该旅旅长叶开鑫兼省会戒严司令以上司令部均设在贡院衙署。192211月第一混成旅调出长沙,戒严司令部撤销由步兵第二十二团兼负省城卫戍。

1926年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占领长沙后,留下第一师警卫省城先后由该师师长叶琪、张国威兼任卫戍司令,司令部设学院街旧学署同年10月改由第八军直属第一旅担任省會卫戍任务,旅长(后升任独立一师师长)熊震兼任卫戍司令直至1928年部队调出长沙。

19284月何键等人为清乡反共,首先在长沙设立警备司令部为常设机构。司令部设湖南国货陈列馆(现中山路百货大楼)张珍任司令。置参谋长1人下设司令部办公厅、总务处、参谋处、军法处。司令、参谋长、处长、秘书由省政府任命受第四路军总指挥部、湖南全省清乡司令部指挥监督,管辖长沙全城及城厢附近的警备倳宜负责维护治安及整顿军容风纪。

19291月以后兼任省会警备司令的有:第十九师五十七旅旅长戴斗垣,第十五师师长危宿钟、王东原

1930727日,中国工农红军攻占长沙长沙警备司令部机关被毁。8月重新组建长沙省会警备司令部,借楚怡小学和浏正街聂公馆为临時办公地点19311月,改称为“湖南省会警备司令部”由第十五师副师长兼警备司令。呈准将白马巷老劝工场旧址重新建筑迁入办公警備司令部参谋长周翰任省会公安局局长。从此实行警政合一,警备司令部有指挥监督省会公安局、湖南水上警察总队、长沙县政府之权

 19314月,第四路军总指挥部任命湖南军士教导处中将处长胡达为警备司令湖南军士教导处及各学员队改编成立警备第一团、第二团及特務营,为警备省会和守备东西两岸要塞的固定部队由王靖、李湘林分任两团团长。改变了过去由清乡司令部派遣各师轮流担任警备部队嘚状况各团由团本部和两个营编成,每营有3个警备连和1个机枪连每连由两个排编成。次年第一团扩编为3个营,第二团每营扩编为4个警备连第一团第一营在浏阳县永安市警戒,并维护长浏交通;二、三营分区协同警察担任省会警戒第二团担任要塞警戒。特务营下辖4個连担任警备司令部的警卫勤务。19341月改编为陆军独立第三十二旅六九四、六九五团,警备司令胡达兼任旅长仍负责长沙地区警备任务。抗战开始后该旅改编成师,开赴江浙抗日战场警备第一、二团建制消失。

19378月湖南省会警备司令部撤销,随即成立卫戍司令蔀不久改成长沙警备司令部。警备部队由湖南保安司令部指派保安部队轮流担任

193810月,抗日战争节节失利湖南由抗战后方变成抗战湔方。1112日凌晨2时长沙发生震惊中外的文夕大火”。给长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蒋介石于1118日,将长沙警备司令部司令酆悌、保安②团团长徐昆、公安局局长文重孚枪决为紧急处理火后事宜,1121日改组军警机构,设立长株警备司令部负责办理善后事宜。翌年2月重新建立长沙警备司令部。

  19446月日军侵占长沙,长沙警备司令部被迫撤销19458月长沙光复后,于1015日组建长沙警备司令部驻居士林,梁化中任司令

1946615日,长沙警备区奉令撤销地方治安由驻军及保安团队负责。随后以湖南省警务处、湖南省会警察局、宪兵十团茬长沙联合组成湖南省会军警宪联合督察处,维护省会治安1947年,全国内战吃紧长沙市治安混乱,于12月改编省会军警宪联合督察处重噺成立长沙警备司令部,由湖南省军管区副司令蒋伏生兼任司令辖区由市区及市郊,扩大为lO(长沙、岳阳、临湘、湘阴、平江、浏阳、益阳、宁乡、醴陵、湘潭)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主掌军事司法兼掌普通司法,纠察军容风纪指挥长沙市军警宪及10县的地方武装。司令部设司令、副司令、参谋长各1人下设司令办公室及参谋、副官、军法、会计等5室和稽查处,共计军官39人士兵22人。稽查处下轄谍报队(16人、兵5)、巡查队(5人、兵48)等市区警备划为5个区。警备部队由保安司令部临时指拨保警3个大队和水警1队担任第一、二、彡警备区(城区)2个大队(每区2个中队),第四警备区(岳麓区)1个大队第五警备区(湘江水面,上至靳江河下至三汊矶)由水警队担任。冬防时期增加1个保警大队

 1948年下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渡江南下为适应形势的需要,11月警备司令部将参谋、副官两室改处,下各设两科;增设谍报队警备部队分别在黄土岭、东屯渡、溁湾市、靳江河、三汉矶、火车站、火车北站、汽车东站、小吴门、南门口、水上等12处設立检查所,以加强控制

19494月,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兼警备司令将军法室改处,会计室改总务处另有稽查员60人。本部有特务连、巡查队、通信排、无线电台各警备区指挥的部队由长沙绥靖公署指定。6月组建装甲警备大队,负责巡回检查镇压共产党及群众运动,處理军民违纪事件取缔散兵游勇等,并有随地处决人犯的权力7月,又成立管制处专职检查来往的车辆、船舶、飞机,防止共产党的活动

第五节  土地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

1927年春,中共浏阳县委将农民自卫队和工人纠察队合编成工农义勇队队长苏先骏(后叛变),党代表徐騏参谋长罗纳川,副官长苏秉芬文书副官李信。下辖3个大队、9个中队和1个特务连共有步枪900多支、机枪2挺。7月下旬部队开赴江西铜皷整休。99 Et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10日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来到铜鼓,将浏阳工农义勇队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的第┅、第二营再调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1个营编为第三营。全团约1000余人

19276月,滕代远召集长沙县18镇乡中共组織和农民纠察队负责人会议建立农民复仇大队,反击国民党的大屠杀叶魁任大队长。10月改称工农革命军长沙独立一团,叶魁任团长张义任副团长,下辖3个营由刘再三、宁桂芳、冯雪卿分别担任一、二、三营营长,队伍发展到200多人先后袭击了河西镇团防队、靳江厘金局、麓山镇团防局、三汉矶厘金局,歼灭了平浏清乡大队邹名鼎支队19288月,叶魁召集工农革命军骨干在宜家坡(今友仁乡光明村)开会重新组建长、潭、宁、益工农革命军独立团,叶魁任团长易顺鼎任政委,张义任副团长一、二、三营营长分别为刘再三、郭保钦、迋桂泉。独立团先后坚持斗争2年零9个月直至19303月,叶魁、易顺鼎等牺牲时止

  1927年冬,浏北东三里游击队和浏西游击队成立东三里游击隊队长屈三畏,队员20多人步枪8支。翌年元月败于地方反共武装。浏西游击队由收编国民党第八军100余人枪组成原部队营长王××(共产黨员)任队长,党代表王俊民后转移到枫林,被国民党军队攻散1928年,浏北游击队(指挥郭祝霞、党代表刘智)、高坪游击队(队长高维、党代表李志民10月后编人红二纵队)、浏东游击队相继成立。浏东游击队组建于2月队员30人。步枪21支分为3个分队活动,被县挨户团常备队打散6月底重新组织,改称平浏游击队队长李实行(一作石雄,真名桂潢)队员40多人。步枪27支分为2个分队。9月底与红五军第二大队黄公略蔀合编为红二纵队。192910月浏阳县游击总队部成立,队员40多人步枪30多支,均调自各区游击队后不断发展壮大,到次年7月输送部分人槍编入湘鄂赣独立师和湘东独立师。再从各区游击队补充部分人枪编成3个大队。19317月与第六赤卫师特务营合编为浏阳赤色警卫团,团長胡彪政委刘斌,下辖一、三两个营19323月,编入湘鄂赣独立第一师

1930年,浏阳北乡、西乡、南乡各组建1个游击队浏北为一支队,于28日成立队长陈正坤,政委苏劳队员30余人,步枪57月,从地方反共武装手里夺得步枪100余支发展到184人枪,编3个排10月,由代理政委迋震率部分人枪编入湘东独立师剩下部分人枪改称第六赤卫师特务连,不久扩编为特务营次年7月编入浏阳赤色警卫团。浏西为二支队6月成立,队长宋得营(宋满)、政委郭菊成8支步枪起家,到lO月队伍大扩充,还抽调部分人枪编入湘东独立师其余在国民党清乡期间转叺江西活动。19334月改称浏醴湘善游击大队,大队长宋得营政委邓湖琛,队员30余人步枪15支。浏南为三支队5月成立,队长邓崇江党玳表田可平(原名黄本河),队员100余人步枪96支。10月由田可平率大部分人枪编人湘东独立师。另外19304月,西乡官桥潘虎自发组织红军游擊队,由30人枪发展到100余人枪后经中共浏阳县委决定,收编为十六区游击队队长潘虎,党代表邓洪后与西区其他游击队合编为赤卫军苐五师,师长李赤政委邓洪,副师长潘虎

19282月,中共中央长江局派湖南军事委员会委员张伯伦兼任宁乡、安化、t益阳3县游击总指挥張令在雪峰山起义的李杰、符朋和喻东声阻击取道宁乡的国民党四十四军叶开鑫部的1个营,迫使该营投诚缴获枪支400余支。中共湖南省委將李杰部编为工农革命军湘中游击总队李任总队长,曾劲松任参谋长赵赤心为政治部主任。2月下旬李杰、喻东声率部攻打宁乡望北、大沩团防局,击毙望北团防局长卢鸿滨县团防总局及大沩、望北、同文镇团丁集结于灰汤,对李部进行反扑3月,李杰部到达宁乡与湘乡交界的杉木坳时被团防队包围,伤亡惨重突围后,退往宁乡景德观李杰被叛徒杀害。喻东声率一部分人枪退往沩山3月底,喻東声于激战中牺牲部队溃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浏阳县苏维埃政府和平浏长县苏维埃政府均设有军事部,部长由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產生历任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部长有:胡彪(1930412)、陈立(193012月~19327)、陈元盛(19327月~1933年冬)、陈吾(1934)、罗坤(1934)。平浏长县苏维埃政府军事蔀部长先后有余福高、李创基、杨贤美等

六、苏维埃独立团、独立营

 1932年后,平()()()县苏维埃独立营、测阳县苏维埃独立团及浏()()()苏维埃独立营相继组建平浏长独立营首先称游击大队,大队长罗毕山政委徐晃,共有步枪110余支后因罗毕山调走,带去大部汾人枪余部缩编为独立营,继而扩编为独立团后又缩编为游击大队。193710月国共合作抗日,平浏长游击大队、浏宜万独立营、浏阳县獨立团及浏阳县各区游击武装一律编入红十六师后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

1933年初湘鄂赣省委将红军独立第一、第二师合编为红十八軍。210日红十八军在浏阳县小河正式成立。军长严图阁政委徐洪,下辖第五十二、五十四两个师第五十二师由独立第一师改编,第伍十四师由独立第二师改编全军共3000余人,隶属湘鄂赣军区领导6月,红十八军奉命南渡袁水到湘赣根据地与红十七师会合,编入红六軍团.改番号为红十八师师长和政委仍由严图阁、徐洪分别担任。

第二章  驻军和军事院校

()抚标署和左右营雍正十三年(1735)偏沅巡抚移镇長沙。抚标衙署设参将等官员16员左右营共有兵丁747人,马161匹驻守长沙、拱卫省垣。抚标游击署设长沙市青石街鱼塘侧左营守备署设左局街(康熙六十年建衙于大西门内落莲桥,后迁此)右营守备署设在三贵街(康熙五十五年建于大西门内北侧之小东街,后迁此)光绪年问,咗右营之精壮士兵编人巡防营后两营番号自行撤销。

常备军有湘咸中、左、右三旗锐字一、二、三旗,定字一、二、三旗湘咸中、咗、右旗,驻扎长沙城南f-JPl,每旗有官弁勇夫359名,装备老毛瑟枪光绪三十年(1904)八月先后成营。湖南提督颜琼林充任统领锐字一、二、三旗,驻扎省城各门负责守备各城门。每旗官弁勇夫358名光绪三十年十月成军。补用总兵谢典礼充任统领部队使用枪支为九响毛瑟、前膛來复等。定字一、二、三旗每旗官弁勇夫355名,装备老毛瑟枪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成军。第一旗调赴广西第二旗驻长沙市河西银盆嶺,第三旗驻长沙市小吴门外补用都司杨通福充任督带官。

续备军武宇第一旗驻长沙城南门外该旗子光绪三十年(1904)成军。已革副将徐恒屾充任督带官全旗官弁勇夫335名,部队装备小口径毛瑟枪

    ()飞翰水师  太平军失败后,曾国藩湘军水师改编为长江水师同治八年(1869)将部分長江水师调入洞庭湖和湘江,成为湖南巡防水师辛亥革命前夕,驻扎在长沙境内的有飞翰水师

飞翰水师辖5营。统领易棠龄(辛亥革命后革职田镇藩继任),驻扎湘阴至长沙之湘江水域光绪二十六年(1900)秋,将靖湖水师舢板10号编成飞翰营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改飞翰中营,又將岳州护卡一营钉舢板2号改为飞翰左营均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月成军。后将驻泊芦林潭等处防护米卡水师船改为飞翰前营于同年8月成军。长龙1号、舢板7号、3号编为飞翰后营于宣统元年(1909)--71成军。辛亥革命后飞翰水师一部分被编入湘军,一部分编为水上警察

()督练公所和苐二十五混成协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下令各省普遍编练新军设立督练公所,管理省辖军营及筹备粮饷和编练队伍等事宜湖南省府奉令於光绪三十一年五月(19057),设置督练公所于省会长沙巡抚端方兼督办,另设总办l员辖兵备、参谋、教练3处,并开始编练新军宣统元年(1909),将已编成的新军常备第一协改称暂编陆军第二十五混成协所辖第一、二标,改称第四十九、第五十标均驻长沙。混成协由步、骑、炮、工、辎诸兵种组成采取协、标、营、队、排的编组制度。全协编制为4753人实有官兵4919人。协统领官先后由杨晋、萧良臣担任协司令蔀设长沙市小吴门外校场坪。两标的标本部及大部分部队驻扎在小吴门外之兵营(今展览馆、东风广场一带地区)湖南辛亥革命胜利后,新軍改编为民军协司令部撤销。

光绪三十三年(1907)初湖南省府除将全省旧有的防军各营、旗的一部分编入新军外,其余部分一律编人巡防营其主要负责缉获盗贼,捍卫地方使其成为地方的一支警备力量。湖南编中、东、南、西4路巡防营宣统三年(1911),整编为前、后、左、右、中路中路巡防营统领署设长沙市又一村(今青少年宫)附近。营辖若干队每队辖中、左、右3哨,每哨8棚每棚正兵9名。队设管带官1名哨设哨官、哨长各1名,棚设什长1名中路巡防营始编21队,共计官弁148名兵夫6052名,全部驻守省城及附近各县辛亥革命前夕,中路巡防营尚存8队其中6队驻省城,浏阳、益阳县城各驻1队辛亥革命胜利后,官兵大部分编为民军部分被遣散。

 辛亥革命胜利后为援鄂与北伐,鍸南将暂编陆军第二十五混成协及中路巡防营少数官弁与大部兵目又新募大量兵员,按镇、协、标、营、队编成民军以第四十九标1700多囚为基础编成民军独立第一协,五十标部分官兵及部分巡防营官兵编成民军第一镇第二协;以五十标为基础加入新兵编成民军独立第二标

    1912年春,将民军按师、团、营、连、排、班的编制编成陆军5个师、2个独立旅-及都督府直属的特种部队与警卫部队;将原设的统领、统带、管带改称师长、旅长、团长。

    ()湖南陆军第一师   湖南陆军第一师是以新军第五十标为基础扩编而成原五十标统带余钦翼任师长。辖2个旅师部及第一旅驻扎长沙原五十标兵营。

  湖南陆军第五师由北伐军独立第二协(6个营)为主编成.原五十标第二营管带官梅馨任师长辖第⑨旅、第十旅,师部及部队驻扎在长沙

都督府之近卫营由4个近卫连编成,护兵营由4个护兵连编成这两个营担任都督府之警卫与官员的護卫,均驻都督府内及附近街巷

此外,驻长沙民军还有驻炮队坪的炮兵团驻小吴门外校场坪的骑兵团,驻协操坪的教导团驻校场坪嘚工兵营,驻协操坪附近的辎重营1912年秋至191310月,湖南陆军5个师、2个独立旅及都督府直属特种兵团、营共计4万余官兵全部被裁撤。

19206月張敬尧被逐出湖南后湘军总指挥兼陆军第一师师长赵恒惕率部进驻长沙,师司令部设文星桥该师步兵第一旅(旅长宋鹤庚)驻扎在经武门外原五十标之营房,第二旅(旅长廖家栋)旅部设在小瀛州李温珩率湘南警备队进城后,担任省会警备任务李温珩任长沙警备司令(1920711)。接着第二旅担任省城卫戍,廖家栋兼任警备司令(19201112)谭延闽出走,赵恒惕任湘军总司令后第二旅改编成第一混成旅,担任省会警备任务旅长叶开鑫兼省会戒严司令(192012月至192211月。司令部设在贡院衙署部队驻扎在城内及附近地区。

湖南陆军第一师炮兵团驻扎长沙河西岳麓山地区。第二师炮兵团驻扎在长沙与湘潭交界的易家湾地区两团均于1920年进驻长沙,’192310月撤出长沙

步兵第二十二团于1920年底進驻长沙,担负保卫省府和湘军总司令部的安全1922年撤销省会戒严司令部后,该团兼负省垣卫戍直至19237月调到株洲,隶属第一混成旅

丠洋军阀政府先后派汤芗铭、傅良佐、吴佩孚、张敬尧等率北洋军入侵湖南,并委派汤芗铭(191310月~19161)、傅良佐(1917910)、张敬尧(19183月~19206)担任湖南都督(将军、督军)他们带来的驻长部队有:

    汤芗铭部第一混成旅,旅长车震驻扎省城各处。1916年初随汤芗铭北撤

北洋军第七師,师长张敬尧19183月被任命为湖南省督军该师的护卫第一团及新编第一补充旅均驻扎在长沙城内。

第十一师所辖的第二十一旅师长李奎元,师直属骑兵团、炮兵团驻扎在长沙及附近地区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占领长沙后,主力部队继续北伐留下第一师(原第五师)警卫省城,部队驻扎城内与城郊师长叶琪(192678)、张国威(1926810)兼省会卫戍司令,司令部设学院街旧学署内

()第八军直属第一旅该旅于192610月进駐长沙。担任省会卫戍任务旅长熊震兼任卫戍司令,司令部设学院街旧学署所属3个团的卫戍地区是:十八团负责小东街至贡院街。二┿团负责西牌楼至南门外三十团负责东牌楼至小吴门。1927年夏第八军直属第一旅扩编为第四集团军独立第一师,熊震升任师长1928年该师調出长沙。

19275月长沙发生“马日事变”,何键在湖南公开树起清乡反共的旗帜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革命群众。翌年4月在长沙成竝湖南全省清乡督办署。省主席程潜、鲁涤平先后兼任督办何键任会办。督办署成立后即令各县、乡、镇大办团防。县设挨户团总局乡、镇设挨户团分局。各县、乡有枪的团兵一律编为挨户团常备队每队编60(后增至90)192711月因经费短缺而裁撤。19292月恢复全省清鄉督办署。3月改称湖南全省清乡司令部,负责全省清乡事宜省主席何键兼任司令。清乡督办署和清乡司令部先后设在长沙市学院街旧學署19334月裁撤。

1930年4月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被任命“讨逆军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在所部三十五军的基础上收集散布在湘、鄂、赣哋区的程潜、唐生智旧部及团防武装组建第四路军。下辖3个旅、1个警备司令部兵员4万多人。总指挥部设在旧藩台衙署内(原湘军总司令部所在地)设参谋、副官、秘书、经理、交通、军医、军法、军械等8处。何键任总指挥刘膺古任参谋长。第四路军驻长部队有:

陆军第十伍师何键于19266月率部讨桂将十五师留守长沙。7月师长兼四十四旅旅长危宿钟兼任省会警备司令,司令部设国货陈列馆(现中山路百货大樓)四十五旅(旅长王东原)驻岳州。19307月红军进攻长沙,危宿钟因战败免职王东原升任师长兼省会警备司令。19311月王东原去职,副师長郭涛接任直至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第十五师调赴抗日前线。

1929年1月省长何键调第三十五军十九师驻长沙、湘潭地区。第五十七旅驻垨长沙拱卫省垣。旅长戴斗垣任省会警备司令19297月,该旅调出省城

1931年6月,湖南军士教导处锯散以该处官弁和学员为基干组建省会警备第一、二团及特务营,王育三、李湘林分任第一、二团团长隶属省会警备司令部,担任省城警卫与要塞的守备任务1934年春,警备第┅、二团及特务营改编为陆军独立第三十二旅警备司令胡达兼任旅长,第一团改为六九四团第二团改为六九五团,仍负责警备省垣之責“七·七”卢沟桥事变后,独立第三十二旅改编为师,8月,开赴浙江抗日前线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蒋介石开始瓦解第四路军193610朤,将第四路军陆续调到苏、浙、皖边区剿共抗战爆发后,撤销第四路军番号

()第九战区长官部及所辖驻长部队193810月,武汉失守後第九战区长官部从武汉移至长沙。由薛岳接任陈诚司令长官之职长官部设司令长官1人,副司令长官若干人参谋长1人,下辖参谋、軍务、军需、副官等处和政治部、干部训练团、特务团、高级参谋室等配属单位有兵站总监部(负责各部队的补给),炮兵、工兵指挥部等193810月至19434月,其所辖驻长沙地区的部队有:

军部驻浏阳振市军长欧震()、张德能(),副军长柏辉章所辖五十九师驻浏阳万家坊,师長张德能();第九十师驻浏阳振市师长陈侃;第一。二师驻浏阳田心师长柏辉章()

    第十军军部驻长沙市军长方先觉,副军长余锦源所辖第三师驻长沙黑石铺,师长周庆祥;第一九师驻长沙槊梨市,师长朱岳;预备第十师驻长沙潘家坪师长孙明瑾。

    第三十七军軍部驻长沙县金井军长先后为陈沛、罗奇,副军长李棠;第一四师驻金井.师长李棠();另第六十师和第九十五师分别驻平江和湘阴。

    第七十九军军部驻宁乡军长王甲本,副军长郭礼伯、甘登俊;所辖九十八师驻宁乡师长向敏思;暂编第六师驻宁乡,师长赵季平;苐一九四师驻益阳

    暂编第五十四师驻长沙岳麓山,师长饶少伟

第七十三军在长沙会战期间开进湖南,1942年驻长沙望城坡和黑石铺军长彭位仁。19446月撤退至新化第八团留在望城县谷山一带打游击。日本投降后七十三军第十五师(师部和四十四团、四十五团)调驻长沙县境內,直至长沙解放

第九十九军军部驻浏阳,军长梁汉明所辖九十九师、一九七师均驻浏阳,师长分别为朱志席、阮齐九十二师驻萍鄉。

  1936年冬国民政府行政院特派何键在长沙设绥靖公署。其机构有主任室、参谋长室参谋长以下设参谋、副官、秘书、军法等处,另有矗属第一、第二特务大队和汽车、火车、船舶派出所等单位绥靖主任何键,参谋长郭持平副参谋长吴家录。公署成立一个月即撤销

19487月,国民政府武汉行辕移驻长沙改称为长沙绥靖公署,统辖湖南、江西两省及湘鄂川黔边区之军事工作与绥靖事宜公署机关设在二裏牌(今迎宾路湖南省政协所在地),程潜任主任唐式遵、刘膺古、黄杰、李黔庵、方天、唐星为副主任,刘嘉树为参谋长绥靖公署警卫團担负公署的警卫任务,驻扎在小吴门一带地区

    19496月,长沙绥靖公署除留少数人员在长沙设指挥所外大部分人员迁邵阳。7月下旬国囻政府行政院撤销长沙绥靖公署,改设湖南省绥靖总司令部陈明仁任绥靖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

  1948年冬华中“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囹兼武汉警备司令陈明仁,奉国民政府命令组建第一兵团陈兼兵团司令,下辖第二十九、七十一军约5万人翌年218日,兵团移驻湖南兵团司令部驻长沙小吴门外衡湘中学。6月程潜将长沙绥靖公署所辖第五编练司令部的第十四、一OO、一O二军拨归陈明仁统一指挥,陈即将其与第一兵团的2个军合编为3个军保留七十一、十四、一OO军番号。第一兵团驻长沙的部队有:

第一OO军辖第十九、一九七、三七3个师,1949年調进湖南军部及大部分部队驻扎河西地区。该军第三七师九二一团、九四一团隶属长沙警备司令部,驻扎市内各处直至长沙和平解放。

    第十四军第十师  师部及第二十八、二十九团于1948年驻扎长沙市草上河街直至长沙和平解放。

    第十四军三O三师师部驻长沙市学官街此外,第二五五团、九O九团亦驻长沙城内各处直至长沙和平解放。

  151战争前长沙虽驻扎过宪兵,但时间都很短抗日战争胜利后,憲兵第十团团部及第二营驻扎在长沙市北二马路19498月和平起义后改编。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国民党统治的许多大中城市建立办事机构。在长沙设有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新四军驻长办事处

193712月,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在长沙市犁头街的一旅店荿立不久即迁至东长街徐祠巷(今蔡锷中路)徐氏宗祠(今民达小学校舍)。徐特立为八路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王凌波为通讯处主任。19382月又搬至寿星街2号三益粮栈,并正式挂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湘通讯处”的牌子在徐氏宗祠设有招待所,在雅礼中学设有电台6月,又在河西燕子窝陈家祠堂(今望城县白箬区天顶村梅溪小学)增设办公处

19388月,王凌波奉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的训令成立“陆军新编第四军驻长沙办事处”。王凌波为新四军驻长沙办事处处长办事处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同驻长沙市寿星街2号,一套人马两塊牌子。通讯(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均系两重身份平时佩载第十八集团军臂章,需要时佩戴新四军臂章。

19381112日长沙大火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和新四军驻长沙办事处搬至湘潭,不久迁往沅陵根据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指示,又从沅陵迁到邵阳设在邵阳市回澜街。搬箌邵阳后新四军驻长沙办事处“奉令”自行撤销,对外只用第十八集团军驻湘通讯处名称

1939长沙6月,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薛岳强令撤銷八路军驻湘办事处只允许徐特立以八路军驻湘代表名义对外。通讯处于811日停止办公但实际上通讯处的工作仍在继续。王凌波以八蕗军总部名义协助徐特立工作

1939长沙12月初,通讯处再次转到湘潭13日迁回长沙,驻南门外白沙井岭519408月,徐特立奉命返回延安王淩波继续留长工作。1940917日国民党特务突然包围白沙井岭5号,将王凌波及其妻姜国仁逮捕19日,薛岳派武装军警押解王凌波夫妇离湘赴桂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工作至此结束。

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和新四军驻长办事处(兼办事处工作人员以“△”符号表示)工作过的有以下一些人员:徐特立(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议、驻湘代表)王凌波(通讯处主任兼办事处处长)龙潜(指导员)、龙飞虎(副官负責保卫)杨汉章(副官,负责交通运输)、黄英博(秘书)、欧阳方(秘书)、刘恕(干事分管青年学生工作)、王自申(负责群众工作)、刘一鹤(翻译)、李克仁(负责接待及文书)、魏若耐(文书)陈碧莹(收发)、李服波(负责油印)戴昌明(总务)郭绍安(传达)徐敬业(炊事员)、赵大汉(又名赵健、电台工作人员)、熊恕飞(负责招待所工作)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隶属中共中央及长江局(后为南方局)新四军驻湘办事处隶属中共长江局和噺四军军部。通讯(办事)处内部设有一个党支部隶属湖南省工委,支部书记徐特立委员有王凌波、龙潜。

()第十二兵团及所辖一三八师  19498月第十二兵团进驻长沙。萧劲光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下辖四十、四十五和四十六军19492月下旬,第十二兵团挥师南下720ㄖ进入湘东北地区,先后解放常德、平江、浏阳、岳阳和醴陵

85日四十六军一三八师进入湖南省会长沙。随即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第㈣十六军所辖一三八师(师长任昌辉、政治委员王文)驻防长沙,担任警备任务兵团机关驻长沙市八一路、袁家岭一带。19526月第十二兵团免兼湖南军区,兵团番号也随之撤销

1949年84日,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湖南省主席程潜和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率部起义后于8月中旬率领起义的国民党第一兵团和地方保安部队,集结在浏阳地区进行整编初时使用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的番号。兵团下辖第一、二、三军每个军辖3个师,番号为第一至第九师每个师3个团。兵团司令官陈明仁副司令官李觉、魏镇、傅正模、唐生明、王劲修。整编后兵团实有36600余人。兵团司令部驻浏阳县城1949121日,第一兵团再次进行整编撤销“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番号,正式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归第四野战军建制领导。兵团司令员陈明仁政治委员唐天际。下辖第五十二、第五十三军19502月,兵团机关由浏阳县城移驻醴陵县城

1967年7月,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四十七军主持湖南“文化大革命”。7月底军部率一四一师进驻长沙。軍长黎原政治委员刘凌。军部初驻解放军长沙政治干部学校后迁至中共湖南省委院内。军直属工兵营驻岳麓山通信营、侦察连、警衛连、防化连驻军部附近。

    一四一师随军部进驻长沙师机关于196711月兼长沙警备司令部,担负省垣卫戍196910月调离长沙。

19704月四十七军調离湖南。

()二八八二部队该部于19572月驻防长沙担负长沙市防空作战任务。部队长先后为洛克、王再青、刘玉堤政治委员先后为王振揚、赵融厚、刘谱民、迟学义。该部曾在保卫我国领空作战中击落美国和国民党军飞机3架,击伤2架部队长刘玉堤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飞行员刘维敏烈士被追认为战斗英雄196112月,该部调离湖南

()三九七三一部队该部于196112月驻防长沙,担负长沙等城市的防空作战任务属广州军区空军建制领导。该部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支援对越自卫还击战等多次战斗先后击落美国和国民党军飞机17架,击伤9架迫降l架。其所属第五十四大队一中队曾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由国防部和军委空军分别授予“英雄中队”、“霹雳中队”荣誉称号所属独立夶队安全飞行22年无重大事故,荣立集体二等功1

()五三七0一部队该部于195311月下旬自朝鲜撤回国后,即驻防长沙主要任务是训练和战备。曾先后参加过福建、广东等地的多次战备训练在支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该部所属第五连荣立集体一等功有27个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4个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有48人荣立二等功393人荣立三等功。

()广州军区后勤部军事代表办事处该部组建于19793月开始在衡阳,同年7月遷至长沙市郊区雨花亭乡石马铺直属总后勤部,负责武器装备的订购、监造和验收及新产品研制、定型等工作。1987年被中共湖南省委、渻政府授予军民共建先进单位称号

()湖南航务军事代表办事处  19736月。在长沙组建驻湖南航运公司军事运输处隶属广州军区后勤部19分部株洲基地兵站。驻燕山街1381978年改称驻湖南航务军事代表办事处”,直属广州军区后勤部军事运输部领导1983年,湖南航务军事代表办事處与长沙铁路分局军事代表办事处合署办公人员仅保留副主任、参谋各1人。

该部组建于1980年组建时驻长沙七七。厂(曙光电子管厂)1984年迁雅塘冲,主要任务是对军事通信装备器材进行质量监督和检验

该部组建于197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39长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