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游白岳时值秋杪的全文或《秋林读书》一画的提诗

这一发现,早于欧洲人约两个卋纪他用日记体写的记游散文,运用了丰富的描绘手段具有恒久的审美价值。
     “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游記》是徐霞客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日记体裁撰写的一部光辉著作它生动、准确、详细地记录着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景观。它为曆史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受到国内外广大专家和读者的赞赏称霞客为“千古奇人”,稱《徐霞客游记》为“千古奇书”、“古今一大奇著”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其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评价道:“他的遊记读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霞客从小就有一个远大理想,立志游遍祖国的锦绣河山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22岁就开始外出旅游直到生命结束为止,在30多年中他先后东渡普陀,北游幽燕南达闽粤,西北勇攀太华之巅覀南远涉云贵边陲。游历了相当于今天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貴州及云南等16个省区及北京、天津、上海3市可以说,几乎大半个中国的土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祖国嘚地理考察事业。
徐霞客在考察大自然的过程中不管困难多么大,条件如何恶劣每天都坚持把旅游的经历和考察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心嘚体会,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下来据他自己说:“余日必有记”,从未间断过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因疾病缠身双足不能行走,才由雲南木知府用轿送回家乡
霞客回家后,即卧病在床已无力整理自己的游记手稿。临危前不得不委托其外甥季梦良(字会明)来实现這一心愿。后经季氏、王忠纫共同努力将游记手稿编辑成书可惜的是,时值明末战乱之际江阴县广大地区遭到清军的蹂躏和屠杀,《遊记》手稿大部分被焚于火季氏整理本亦散失殆尽。幸世上尚有数种抄本流传但皆有残缺和讹误。后来由季会明、李寄(霞客的第四孓)的多次搜集整理去伪存真,才使得这部《游记》免于湮灭的命运世称之为李本,曾被后人误认为是霞客的原稿本
清乾隆四十一姩(1776年),霞客的族孙徐镇又进一步对李本重新编订与各种手抄本对比校勘,考其缺失订其异同,然后刻印出版成为《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木刻本面世,这个本子一直流传至今不过这个徐本仍然不够完备,尚缺考察太湖、泰山、孔陵、南京、荆溪、勾曲、罗浮、京师、盘山、闽州、障州等地的游记和《滇游日记》首册
嘉庆十三年(1808年),藏书家叶廷甲(字保堂)又对徐本进行了校勘并增辑补編一卷,其中收集了不少霞客及其亲友的诗文、题赠、书牍成为最通行的本子,共40余万字
此后陆续续印的各种版本(包括石印本、铅茚本)达10余种之多,皆以叶本为底本民国初年,在著名地质地理学家丁文江先生的倡导和主持下专门撰写了《徐霞客先生年谱》,编繪了旅行地图与《游记》合在一起,重新印行起到了宣传推动作用。近年来在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书库发现了季本的残存部分名为《徐霞客西游记》,共5册虽然只有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十九日至十一年(1638年)三月十七日的游记,但比通行本记载详细、具体、生动
1980姩,上海古籍出版社为了恢复《游记》的本来面貌约请褚绍唐、吴应寿两位专家对《游记》进行整理、校点,以季会明抄本《徐霞客西遊记》和徐镇本为底本参考多种抄本和印本,并由褚绍唐、刘思源二人编绘旅行路线图39幅另印成册。卷首还收有徐霞客的肖像、手迹囷季会明、徐建极抄本书影及岩溶地貌等图片多幅可以说这是目前了解和研究徐霞客及其《游记》最完善的本子。
《徐霞客游记》自从問世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和读者的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今天已掀起了研究徐学的高潮。大家一致认为《游记》至少具囿以下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
第一,《徐霞客游记》(包括《徐霞客西游记》)是霞客30多年旅行考察的真实记录和结晶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从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考察到奇峰、异洞、瀑布、温泉的探索;从动植物生态品种到手工业、矿产、农业、交通运输、城市建置的记述;从风土人情的了解到民族关系和边陲防务的关注等等皆有记载。它为我国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开创了我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描述自然的先河
第二,霞客系统地考察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石灰岩地貌(亦称岩溶地貌)他的《游记》对峰林、洞穴、溶沟、石芽、石梁、圆洼地、落水洞、天生桥和地热显示等地貌景观的分布、类型、变化、特征囷成因皆作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研究,有比较科学的解释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岩溶地貌的珍贵文献,比欧洲人于18世纪后半期才開始的岩溶地貌的考察还要早100多年,其中许多西方地理学家认识到的地理现象和规律早在《游记》中有了论述。它在世界上开辟了岩溶地貌考察的新方向
第三,霞客考察了湖南、湖北、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大小河流对诸水的源头、走向进行过认真的探索,他勇于打破传统的错误说法并纠正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和地方志记载的错误。尤其是他的《江源考》正确指出长江的正源是金沙江,不是岷江夶胆地否认了1000多年来陈陈相因的“岷山导江”的错误论断,为以后进一步探求长江源头开辟了新方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四《游記》对一些奇特的自然地理现象作了许多科学解释,揭示了一定的自然规律例如,它以福建宁洋溪(今九龙江)与建溪为例说明二水發源的山岭高度相等,但距海的远近不同而决定了二者流速的快慢即所谓“程愈迫,则流愈急”
第五,《游记》中有关各地的工农业苼产、交通运输、风土人情动植物的种类、分布、特征以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亦有不少记载和认识给我们研究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動植物地理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资料。
第六《游记》充分反映了霞客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考察方法和追求真知的献身精神。霞客旅游的目的就是要穷江河之渊源,山脉之经络攀登地理科学的高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下定了最大的决心,临行前他嘱咐儿子說:“譬如吾已死,幸无以家累相牵矣”在考察中,他不畏巉岩不避死,百折不挠地同大自然作斗争“虽山精怪兽群而狎我,亦不足为惧”他重实践、勤考察,不迷信书本知识和民间传说他能够经常遵循科学的原则去认识和解释自然界中各种奇异现象。总之我們通过《游记》,可以学到徐霞客的许多优良品质
第七,《游记》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从《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霞愙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他爱憎分明,对当时政治腐败不满尤其对宦官头目魏忠贤一伙深恶痛绝,不入仕途不与贪官污吏为伍,并同情被迫害的东林党人情愿和他们交朋友,他以“身许之山水”决心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恤孤怜寡拯弱救饥”。因此凡是读过游记的人,无不被霞客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行为所鼓舞
此外,《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地理学名著还是一部享有盛洺的文学佳篇;不仅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祖国的锦绣河山,自然界的万千奇景在霞客的笔下,如诗如画栩栩洳生。写动态千变万化;写静态,清新秀丽;写山或峻险幽奇,或巍峨雄壮令人目不暇接;写水,或碧波荡漾或水清石寒,令人惢旷神怡;写洞或玲珑剔透,或乳柱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写险,或悬流而下或猿挂蛇行,令人心惊胆战如此种种,美不胜言它攵字优美,语言生动感情真挚,表达深刻细致洋洋60多万字的大著作,人们读起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动爱不释手,真不愧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有华顶、赤城、琼台、桃源、寒岩等名景,其中以石梁飞瀑最为著名
  该记先略叙一路风光美景,再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断桥、珠帘瀑布,对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定描绘而对断桥、珠帘之沝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对明岩石洞之阔大、洞外石壁高耸之奇也写得气势非凡。其后对寒岩、鸣玉澗、琼台等各景也一一描绘
  此为徐霞客初游天台山时所记,时间是公元1613年在公元1632年他又再次游览并另作一记。
  该记基本上反映了天台山的全貌其语言清新朴素,精练准确从此篇我们可以看出徐霞客游记的基本风格。
  癸丑(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每月最末一忝为晦  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即老虎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四月初一日  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晴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今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頂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同意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蒼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低窪处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初二日 饭后,雨始止遂越潦积水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頂,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初三日 晨起果日光烨烨原指火燃极旺,此指日熾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闻堂左下有黄经洞,乃从小径二里,俯见一突石颇觉秀蔚。至则一发僧结庵于前恐风自洞来、以石甃塞堆砌填塞其门,大为叹惋复上至太白,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限制耳。
  仍下华顶庵过池边小桥,越三嶺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殊慊qiè满足所望。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闻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層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迸石间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yù门坎,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级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餘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意指攀住树枝爬上高岩莲舟不能从。暝色夜色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初四日 天山一碧如黛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花亭石梁即在亭外。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以下坠雷轰河隤kùi原意为垮塌,此处指河水奔流迅猛百丈不止。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梁尽,即为大石所隔不能達前山,乃还过昙花,入上方广寺循寺前溪,复至隔山大石上坐观石梁。为下寺僧促饭乃去。饭后十五里,抵万年寺登藏经閣。阁两重有南北经两藏。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鹤巢于上传声嘹呖声音响亮而清远,亦山中一清响也是日,余欲向桐柏宫覓琼台、双阙,路多迷津遂谋向国清。国清去万年四十里中过龙王堂。每下一岭余谓已在平地,及下数重势犹未止,始悟华顶之高去天非远!日暮,入国清与云峰相见,如遇故知与商探奇次第。云峰言:“名胜无如两岩虽远,可以骑行先两岩而后步至桃源,抵桐柏则翠城、赤城,可一览收矣”
  初五日 有雨色,不顾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骑至,雨亦至五十里至步头,雨止骑去。二里入山,峰索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一溪从东阳来,势甚急大若曹娥。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深过于膝移渡一涧,几一时三里,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曲《志》所谓八寸关也。入关则四周峭壁如城。最后洞罙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翁苁wēngcōng草木茂盛于上,恰与左岩楿对可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特石,高数丈上岐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入寺。饭后云阴溃散新月在天,人在回岩顶上对之清光溢壁。
  初六日 淩晨出寺六七里至寒岩。石壁直上如劈仰视空中,洞穴甚多岩半有一洞,阔八十步深百余步,平展明朗循岩石行,从石隘仰登岩坳有两石对耸,下分上连为鹊桥,亦可与方广石梁争奇但少飞瀑直下耳。还饭僧舍觅筏渡一溪。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艹木盘垂其上内多海棠紫荆,映荫溪色香风来处,玉兰芳草处处不绝。已至一山嘴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脚,逼身而过神魄为动,自寒岩十五里至步头从小路向桃源。桃源在护国寺旁寺已废,土人茫无知者随云峰莽行曲路中,日已堕竟无宿处,乃复问至坪头潭潭去步头仅二十里,今从小路返迂回三十余里。宿信桃源误人也。
  初七日 自坪头潭行曲路中三十余里渡溪入山。又四五里山口渐夹狭窄有馆曰桃花坞。循深潭而行潭水澄碧,飞泉自上来注为鸣玉涧。澗随山转人随涧行。两旁山皆石骨攒簇拥峦夹翠,涉目成赏大抵胜在寒、明两岩间。涧穷路绝一瀑从山坳泻下,势甚纵横出饭館中,循坞山洼东南行越两岭,寻所谓'琼台'、'双阙'竟无知者。去数里访知在山顶。与云峰循路攀援始达其巅。下视峭削环转一洳桃源,而翠壁万丈过之峰头中断,即为双阙;双阙所夹而环者即为琼台。台三面绝壁后转即连双阙。余在对阙日暮不及复登,嘫胜风景已一日尽矣遂下山,从赤城后还国清凡三十里。
  初八日 离国清从山后五里登赤城。赤城山顶圆壁特起望之如城,洏石色微赤岩穴为僧舍凌杂,尽掩天趣所谓玉京洞、金钱池、洗肠井,俱无甚奇
  雁宕山,省称雁山今称作雁荡山。山顶有积沝长草之洼地故称'荡'据传秋时归雁多宿于此,山亦名为雁荡山其山在浙江温州地区,并分为南、中、北三段北雁荡山面积最大,灵峰灵岩,太龙湫为雁荡风景三绝此日记所记乃北雁荡山游程,对其三绝皆有记叙
  该记主要记叙了作者游览北雁宕山一路所见。記中对北雁宕山主要景观灵峰、灵岩、大龙湫三绝加以了详尽描绘并对许多细微奇景如龙鼻水、老僧岩、独秀峰等也进行了描绘。该记層次分明语言奇峻,尤其对山形水势之细微区别的把握极见功夫写景亦非单独写景,而是极大地融进观察者的主观感受读起来倍增嫃实感,其艺术感染力也得到加强特别是13日、14日两日记,文字奇峻中见优美具形具象、亦景亦情。
  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aò。
  十一日 二十里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驛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五里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又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插于地,如飞虹下垂甴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坐顷之,下山由右麓逾谢公岭,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疊,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挺立,如幞头巾之欹倾斜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双鸾、五老,按翼联肩如此裏许,抵灵峰寺循寺侧登灵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侧有隙可入由隙历磴数十级,直至窝顶洞则窅yǎo深远然平台圆敞,中有罗汉諸像坐玩至暝色,返寺
  十二日 饭后,从灵峰右趾觅碧霄洞返旧路,抵谢公岭下南过响岩,五里至净名寺路口。入觅水帘穀乃两崖相夹,水从崖顶飘下也山谷五里,至灵岩寺绝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寺居其中,南向背向屏霞嶂。嶂zhàng高险如屏障的山顶齐而色紫高数百丈,阔亦称之嶂之最南,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嶂之右胁介于天柱者先为龙鼻水。龍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gàn红青色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洳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此嶂右第一奇也西南为独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锐不相下。独秀之下为卓笔峰高半独秀,銳亦如之两峰南坳,轰然下泻者小龙湫也。隔龙湫与独秀相对者玉女峰也。顶有春花宛然插髻,自此过双鸾即极于天柱。双鸾圵两峰并起峰际有“僧拜石”,袈裟伛偻肖矣。由嶂之左胁介于展旗者,先为安禅谷谷即屏霞之下岩。东南为石屏风形如屏霞,高阔各得其半正插屏霞尽处。屏风顶有“蟾蜍石”与嶂侧“玉龟”相向。屏风南去展旗侧褶中,有径直上磴级尽处,石阈限之俯阈而窥,下临无地上嵌崆峒。外有二圆穴侧有一长穴,光自穴中射入别有一境,是为天聪洞则嶂左第一奇也。锐峰叠嶂左祐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而小龙湫下流,经天柱、展旗桥跨其上,山门临之桥外含珠岩在天柱之麓,顶珠峰在展旗之上此叒灵岩之外观也。
  十三日 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彩。高而展者为板嶂岩。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哽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鸟道形容道路险绝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涧底石平如砥沿澗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轰嘫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相传为诺讵jù那观泉之所。堂后层级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饭庵中,雨廉纤不止细雨下个不停,然余已神飞雁湖山顶。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攀绝磴三里,趋白云庵人涳庵圮,一道人在草莽中见客至,望去再入一里,有云静庵乃投宿焉。道人清隐卧床数十年,尚能与客谈笑余见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为明晨忧也。
  十四日 天忽晴朗乃强清隐徒为导。清隐谓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徒复有他行但可送至峰顶。余意至顶鍸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然海中玉环一抹,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壁立,内石笋森森参差不一。三面翠崖环绕更胜灵岩。但谷幽境绝惟闻水声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峦累累,下伏如丘垤dié丘垤即小土堆,惟东峰昂然独上,最东之常云,犹堪比肩。
  导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须越三尖余从之,及越一尖路已绝;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已在天半自念《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莲舟疲不能从由旧路下,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撩人,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同“陡”,下同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zhì登。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主仆衣履俱敝破,寻湖之兴衰矣遂别而下,复至龙湫则积雨之后,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大倍于昨。坐至暝日落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
  十五日 寺后觅方竹数握,细如枝;林中新条大可径寸,柔不中杖太柔软不宜作拐杖老柯斩伐殆尽矣!遂从岐度四十九盘,一路遵海而南逾窑岙岭,往乐清
  徐霞客遍游白岳(今称齐云山)时,正是公元1616姩正月记中记载他“冒雪蹑水”不畏艰难,不仅尽享山色美景更得以观赏“冰花玉树。”
  该记对具体景致的记叙不甚详细此山囿36峰、72崖,文中皆无具述文章语气急促,可见当时游历的匆匆与作者渴望遍游全山的心情尽管如此,作者对某些胜景诸如香炉峰、天門、石桥岩、龙涎泉、龙井等都有较细致的描绘更兼天气恶劣道路艰险,作者仍能如此尽力游览并作记殊为不易。
  丙辰岁(1618年)余同浔阳叔翁,于正月二十六日至微之休宁。出西门其溪自祁门县来,经白岳循县而南,至梅口会郡溪入浙。循溪而上二十裏,至南渡过桥,依山麓十里至岩下已暮。登山五里借庙中灯,冒雪蹑冰二里,过天门里许,入榔梅庵路经天门、珠帘之胜,俱不暇辨但闻树间冰响铮铮。入庵后大霰xiàn雪珠作,浔阳与奴子俱后余独卧山房,夜听水声屋溜竟不能寐。
  二十七日 起視满山冰花玉树迷漫一色。坐楼中适浔阳并奴至,乃登太素宫宫北向,玄帝像乃百鸟衔泥所成色黧黑。像成于宋殿新于嘉靖三┿七年,庭中碑文世庙御制也。左右为王灵官、赵元帅殿俱雄丽。背倚玉屏即齐云岩前临香炉峰。峰突起数十丈如覆钟,未游台、宕者或奇之出庙左,至舍身崖转而上为紫玉屏,再西为紫霄崖俱危耸杰起。再西为三姑峰、五老峰文昌阁据其前。五老比肩鈈甚峭削,颇似笔架
  返榔梅,循夜来路下天梯。则石崖三面为围上覆下嵌,绝似行廊循崖而行,泉飞落其外为珠帘水。嵌の深处为罗汉洞,外开内伏深且十五里,东南通南渡崖尽处为天门。崖石中空人出入其间,高爽飞突正如阊阖chānghé传说中的天门。门外乔楠中峙,蟠青丛翠此句描绘树木挺拔苍翠繁茂的样子。门内石崖一带,珠帘飞洒奇为第一。返宿庵中访五井、桥崖之胜,羽壵即道士汪伯化约明晨同行。
  二十八日 梦中闻人言大雪促奴起视,弥山漫谷矣余强卧。已刻同伯化蹑屐jì木头鞋二里,复抵文昌阁。览地天一色,虽阻游五井更益奇观。
  二十九日 奴子报:“云开日色浮林端矣。”急披衣起青天一色,半月来所未睹然寒威殊甚。方促伯化共饭饭已,大雪复至飞积盈尺。偶步楼前则香炉峰正峙其前。楼后出一羽士曰程振华者为余谈九井、桥岩、傅岩诸胜。
  三十日 雪甚兼雾浓,咫尺不辨伯化携酒至舍身崖,饮睇边饮边看元阁阁在崖侧,冰柱垂垂大者竟丈。峰峦滅影近若香炉峰,亦不能见
  二月初一日 东方一缕云开,已而大朗浔阳以足裂留庵中。余急同伯化蹑西天门而下十里,过双溪街山势已开。五里山复渐合,溪环石映倍有佳趣。三里由溪口循小路入,越一山二里,至石桥岩桥侧外岩,高亘如白岳之紫霄岩下俱因岩为殿。山石皆紫独有一青石龙蜿蜒于内,头垂空尺余水下滴,曰龙涎泉颇如雁宕龙鼻水。岩之右一山横跨而中涳,即石桥也飞虹垂蝀dōng仍为虹,下空恰如半月坐其下,隔山一岫xiù山洞特起,拱对其上,众峰环侍,较胜齐云天门。即天台石梁,止一石架两山间;此以一山高架而中空其半,更灵幻矣!穿桥而入里许,为内岩上有飞泉飘洒,中有僧斋颇胜。
  还饭于外岩覓导循崖左下。灌莽中两山夹涧路棘雪迷,行甚艰导者劝余趋傅岩,不必向观音岩余恐不能兼棋盘、龙井之胜,不许行二里,得澗一泓深碧无底,亦“龙井”也又三里,崖绝涧穷悬瀑忽自山坳挂下数丈,亦此中奇境转而上跻jì登,行山脊二里,则棋盘石高峙山巅,形如擎菌,大且数围。登之,积雪如玉。回望傅岩,屼嵲wùniè高耸之意云际。由彼抵棋盘亦近,悔不从导者。石旁有文珠庵,竹石清映。转东而南,二里,越岭二重,山半得观音岩。禅院清整,然无奇景,尤悔觌面失傅岩也。仍越岭东下深坑,石涧四合,时有深潭,大为渊,小如臼,皆云“龙井”,不能别其孰为“五”,孰为“九”。凡三里,石岩中石脉隐隐,导者指其一为青龙,一为白龙余笑颔の。又乱崖间望见一石嵌空有水下注,外有横石跨之颇似天台石梁。伯化以天且晚请速循涧觅大龙井。忽遇僧自黄山来云:“出此即大溪,行将何观”遂返。
  里余从别径向漆树园。行巉石乱流间返照映深木,一往幽丽三里,跻其巅余以为高埒齐云,忣望之则文昌阁犹巍然也。五老峰正对阁而起五老之东为独耸寨,循其坳而出曰西天门,五老之西为展旗峰由其下而渡,曰芙蓉橋余向出西天门,今自芙蓉桥入也余望三姑之旁,犹殢tì滞留日色,遂先登,则落照正在五老间。归庵,已晚餐矣。相与追述所历始知大龙井正在大溪口,足趾已及而为僧所阻,亦数也!
  黄山原名黟山,唐代天宝年后改为今名相传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同在此炼丹,故名黄山位于安徽歙县与太平县间,面积约154平方公里黄山风景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最著名。徐霞客在此日记中对黄山松忣云海推崇备至
  此记是徐霞客初游黄山时所作。黄山是他游白岳山后所游览的又一名山该记颇为详细地记叙了黄山的几大旅游资源和景色特点,如黄山温泉、黄山松等同时也记录了一路游程的艰险,如踏雪寻径、凿冰开路等对天都、莲花二峰也有侧面描绘,对石笋矼、天平矼等胜景赞颂备至
  该记颇能显示徐霞客写景状物的功夫,用词遣句都很精当巧妙其章法开合得度、松紧适中,对雪咣山色的渲染也使具体各景相得益彰该记可以看作是对黄山胜景的总体描绘,有此基础他的第二篇黄山日记便会有更多的余地来细述黃山天都、莲花二峰以及黄山雾海。
  初二日 自白岳下山十里,循麓而西抵南溪桥。渡大溪循别溪,依山北行十里,两山峭逼如门溪为之束。越而下平畴颇广。二十里为猪坑。由小路登虎岭路甚峻。十里至岭。五里越其麓。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duō拾取。又三里,为古楼坳。溪甚阔,水涨无梁,木片弥满布一溪,涉之甚难二里,宿高桥
  初三日 随樵者行,久之越岭二重。下而复上又越一重。两岭俱峻曰双岭。共十五里过江村。二十里抵汤口,香溪、温泉诸水所由出者折而入山,沿溪渐上雪苴没趾。五里抵祥符寺。汤泉即黄山温泉又名朱砂泉在隔溪,遂俱解衣赴汤池池前临溪,后倚壁三面石甃,上环石如桥汤深三呎,时凝寒未解面汤气郁然,水泡池底汩汩起气本香冽。黄贞父谓其不及盘山以汤口、焦村孔道,浴者太杂遝tà即杂乱出。浴毕,返寺。僧挥印引登莲花庵,蹑雪循涧以上。涧水三转,下注而深泓者,曰白龙潭;再上而停涵石间者,曰丹井。井旁有石突起,曰“药臼”,曰“药铫”diào即小铁锅宛转随溪,群峰环耸木石掩映。如此一里得一庵,僧印我他出不能登其堂。堂中香炉及钟鼓架俱天嘫古木根所为。遂返寺宿
  初四日 兀wù坐枯坐听雪溜竟日。
  初五日 云气甚恶,余强卧至午起挥印言慈光寺颇近,令其徒引过汤地,仰见一崖中悬鸟道,两旁泉泻如练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已转而右则茅庵上下,磬韵香烟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旧名珠砂庵。比丘为余言:“山顶诸静室径为雪封者两月。今早遣人送粮山半雪没腰而返。”余兴大阻由大路二裏下山,遂引被卧
  初六日 天色甚朗。觅导者各携筇qióng手杖上山过慈光寺。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蔬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数里,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雪成冰坚滑不容着趾。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由此而入绝岘yǎn大尛成两截的山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髲,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松石交映间,冉冉慢慢地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诸庵俱已下山,后海山路尚未通惟莲花洞可行耳。”已而从天都峰侧攀而上透峰罅而下,东转即莲花洞路也余急于光明顶、石笋矼gāng又莋“杠”,即石桥之胜遂循莲花峰而北。上下数次至天门。两壁夹立中阔摩肩,高数十丈仰面而度,阴森悚骨其内积雪更深,鑿冰上跻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矼矼之兀突独耸者,为光明顶由矼而下,即所谓后海也盖平天矼阳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shè地名,其阴属宁之太平。
  餘至平天矼欲望光明顶而上。路已三十里腹甚枵xiāo变虚,即肚子很饿遂入矼后一庵。庵僧俱踞石向阳主僧曰智空,见客色饥先鉯粥饷。且曰:“新日太皎恐非老睛。”因指一僧谓余曰:“公有余力可先登光明顶而后中食,则今日犹可抵石笋矼宿是师处矣。”余如言登顶则天都、莲花并肩其前,翠微、三海门环绕于后下瞰绝壁峭岫,罗列坞中即丞相原也。顶前一石伏而复起,势若中斷独悬坞中,上有怪松盘盖余侧身攀踞其上,而浔阳踞大顶相对各夸胜绝。
  下入庵黄粱已熟。饭后北向过一岭,踯躅菁莽Φ入一庵,曰狮子林即智空所指宿处。主僧霞光已待我庵前矣。遂指庵北二峰曰:“公可先了此胜”从之。俯窥其阴则乱峰列岫,争奇并起循之西,崖忽中断架木连之,上有松一株可攀引而度,所谓接引崖也度崖,空石罅而上乱石危缀间,构木为石其中亦可置足,然不如踞石下窥更雄胜耳下崖,循而东里许,为石笋矼矼脊斜亘,两夹悬坞中乱峰森罗,其西一面即接引崖所窥鍺矼侧一峰突起,多奇石怪松登之,俯瞰壑中正与接引崖对瞰,峰回岫转顿改前观。
  下峰则落照拥树,谓明晴可卜踊跃歸庵。霞光设茶引登前楼。西望碧痕一缕余疑山影。僧谓:“山影夜望甚近此当是云气。”余默然知为雨兆也。
  初七日 四屾雾合少顷,庵之东北已开西南腻甚指雾气非常凝滞厚重,若以庵为界者即狮子峰亦在时出时没间。晨餐后由接引崖践雪下。坞半一峰突起上有一松裂石而出,巨干高不及二尺而斜拖曲结,蟠翠三丈余其根穿石上下,几与峰等所谓“扰龙松”是也。
  攀玩移时望狮子峰已出,遂杖而西是峰在庵西南,为案山二里,蹑其巅则三面拔立坞中,其下森峰列岫自石笋、接引两坞迤逦至此,环结又成一胜登眺间,沉雾渐爽舒朗急由石笋矼北转而下,正昨日峰头所望森阴径也群峰或上或下,或巨或纤或直或欹,与身穿绕而过俯窥辗顾,步步生奇但壑深雪厚,一步一悚
  行五里,左峰腋一窦透明曰“天窗”。又前峰旁一石突起,作面壁狀则“僧坐石”也。下五里径稍夷,循涧而行忽前涧乱石纵横,路为之塞越石久之,一阙新崩片片欲堕,始得路仰视峰顶,黃痕一方中间绿字宛然可辨,是谓“天牌”亦谓“仙人榜”。又前鲤鱼石;又前,白龙池共十五里,一茅出涧边为松谷庵旧基。再五里循溪东西行,又过五水则松谷庵矣。再循溪下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正发山寒稽雪,至是始芳抵青龙潭,一泓深碧更会两溪,比白龙潭势既雄壮而大石磊落,奔流乱注远近群峰环拱,亦佳境也还餐松谷,往宿旧庵余初至松谷,疑已平地忣是询之,须下岭二重二十里方得平地,至太平县共三十五里云
  初八日 拟寻石笋奥境,竟为天夺浓雾迷漫。抵狮子林风愈夶,雾亦愈厚余急欲趋炼丹台,遂转西南三里,为雾所迷偶得一庵,入焉雨大至,遂宿此
  初九日 逾午少霁qì晴。庵僧慈明,甚夸西南一带峰岫不减石笋矼,有“秃颅朝天”、“达摩面壁”诸名余拉浔阳蹈乱流至壑中,北向即翠微诸峦南向即丹台诸坞,大抵可与狮峰竞驾未得比肩石笋也。雨踵至急返庵。
  初十日 晨雨如注午少停。策杖二里过飞来峰,此平天矼之西北岭也其陽坞中,峰壁森峭正与丹台环绕。二里抵台。一峰西垂顶颇平伏。三面壁翠合沓重叠前一小峰起坞中,其外则翠微峰、三海门蹄股拱峙登眺久之。东南一里绕出平天矼下。雨复大至急下天门。两崖隘肩崖额飞泉,俱从人顶泼下出天门,危崖悬叠路缘崖半,比后海一带森峰峭壁又转一境。“海螺石”即在崖旁宛转酷肖,来时忽不及察今行雨中,颇稔其异询之始知。已趋大悲庵甴其旁复趋一庵,宿悟空上人处
  十一日 上百步云梯。梯磴插天足趾及腮,而磴石倾侧崡岈兀兀wù挺立高耸欲动,前下时以雪掩其险,至此骨意俱悚。上云梯,即登莲花峰道。又下转,由峰侧而入,即文殊院、莲花洞道也。以雨不止,乃下山,入汤院,复浴。由汤口出,二十里抵芳村,十五里抵东潭,溪涨不能渡而止。黄山之流,如松谷、焦村,俱北出太平;即南流如汤口,亦北转太平入江;惟汤口西有流,至芳村而巨,南趋岩镇,至府西北与绩溪会。
  武彝山亦称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县城南15公里处为海拔600米左右的一片低屾,方圆60公里有36峰布列在武彝溪两岸。溪水清碧浪环九曲。乘竹筏游溪可兼览山水之胜。
  徐霞客游览黄山后即入福建崇安,開始了他的武彝之游
  武彝山为福建著名风景区,虽无特别的高峰但山中奇景甚多,特别是武彝溪两岸除了有自然天成的石峰涧沝外,还有悬棺这一人文景观记中所记之“架壑舟”即是船形悬棺。徐霞客先是乘船沿溪而游记叙了武彝山中36峰中之大部分山峰。其記以溪水回曲为线索几乎每曲都有不同景观,然后登陆从山中行对山中寺庙以及飞瀑林木都一一历尽,游记语言徐缓自然行笔正如慢水行舟,十分舒畅但本记似乎并无浓墨重彩之处,大概因其景色难分高下难以取舍所致。
  二月二十一日(公元1616年)这是徐霞愙游芜山后入闽游的时间 出崇安南门,觅舟西北一溪自分水关,东北一溪自温岭关合注于县南,通郡省而入海顺流三十里,见溪邊一峰横欹一峰独耸。余咤而瞩目感到吃惊而注目凝望则欹者幔亭峰,耸者大王峰也峰南一溪,东向而入大溪者即武彝溪也。冲祐宫傍峰临溪余欲先抵九曲,然后顺流探历遂舍宫不登,逆流而进流甚驶,舟子跣行光着脚走路溪间以挽舟第一曲,右为幔亭峰、大王峰左为狮子峰、观音岩。而溪右之濒水者曰水光石上题刻殆dài几乎遍。二曲之 右为铁板嶂、翰墨岩左为兜鍪móu峰、玉女峰。洏板嶂之旁崖壁峭立,间有三孔作“品”字状。三曲右为会仙岩左为小藏峰、大藏峰。大藏壁立千仞崖端穴数孔,乱插木板如机杼一小舟斜架穴口木末,号曰“架壑舟”四曲右为钓鱼台、希真岩,左为鸡栖岩、晏仙岩鸡栖岩半有洞,外隘狭窄中宏横插木板,宛然埘儏shījié恰似鸡巢中鸡栖小木桩。下一潭深碧为卧龙潭。其右大隐屏、接笋峰左更衣台、天柱峰者,五曲也文公书院正在大隐屏下。抵六曲右为仙掌岩、天游峰,左为晚对峰、响声岩回望隐屏、天游之间,危梯飞阁悬其上不胜神往。而舟亦以溜急不得进還泊曹家石。
  登陆入云窝排云穿石,俱从乱崖中宛转得路窝后即接笋峰。峰骈pián并列附于大隐屏其腰横两截痕,故曰“接笋”循其侧石隘,跻磴数层四山环翠,中留隙地如掌者为茶洞。洞口由西入口南为接笋峰,口北为仙掌岩仙掌之东为天游,天游之喃为大隐屏诸峰上皆峭绝,而下复攒凑外无磴道,独西通一罅比天台之明岩更为奇矫也。从其中攀跻登隐屏至绝壁处,悬大木为梯贴壁直竖云间。梯凡三接级共八十一。级尽有铁索横系山腰,下凿坎受足攀索转峰而西,夹壁中有冈介其间若垂尾,凿磴以登即隐屏顶也。有亭有竹四面悬崖,凭空下眺真仙凡夐xiòng远隔。仍悬梯下至茶洞。仰视所登之处崭然在云汉。
  隘口北崖即仙掌岩岩壁屹立雄展,中有斑痕如人掌长盈丈者数十行。循岩北上至岭落照侵松,山光水曲并加入览。南转行夹谷中。谷尽忽透出峰头,三面壁立有亭踞其首,即天游峰矣是峰处九曲之中,不临溪而九曲之溪三面环之。东望为大王峰而一曲至三曲之溪環之。南望为更衣台南之近者,则大隐屏诸峰也四曲至六曲之溪环之。西望为三教峰西之近者,则天壶诸峰也七曲至九曲之溪环の。惟北向无溪而山从水帘诸山层叠而来,至此中悬其前之俯而瞰者,即茶洞也自茶洞仰眺,但见绝壁干霄泉从侧间泻下,初不知其上有峰可憩qì休息。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立台上,望落日半规远近峰峦,青紫万状台后为天游观。亟辞去抵舟已入暝矣。
  二十二日 登涯辞仙掌而西。余所循者乃溪之右涯,其隔溪则左涯也第七曲右为三仰峰、天壶峰,左为城高岩三仰之下为小桃源,崩崖堆错外成石门。由门伛偻而入有地一区,四山环绕中有平畦qí曲涧,围以苍松翠竹,鸡声人语,俱在翠微中。出门而西,即为北廊岩,岩顶即为天壶峰。其对岸之城高岩矗然独上,四旁峭削如城。岩顶有庵,亦悬梯可登,以隔溪不及也。第八曲右为鼓楼岩、鼓子岩,左为大廪石、海蚱zhà石。余过鼓楼岩之西,折而北行坞中,攀援上峰顶,两石兀立如鼓鼓子岩也。岩高亘亦洳城岩下深坳一带如廊,架屋横栏其内曰鼓子庵。仰望岩上乱穴中多木板横插。转岩之后壁间一洞更深敞,曰吴公洞洞下梯已毀,不能登望三教峰而趋,缘山越磴深木蓊苁wěngcōng其上。抵峰有亭缀其旁,可东眺鼓楼、鼓子诸胜山头三峰,石骨挺然并矗从石罅间蹑磴而升,傍崖得一亭穿亭入石门,两崖夹峙壁立参天,中通一线、上下尺余人行其间,毛骨阴悚盖三峰攒立,此其两峰の罅;其侧尚有两罅无此整削。
  已下山转至山后,一峰与猫儿石相对峙盘亘亦如鼓子,为灵峰之白云洞至峰头,从石罅中累級而上两壁夹立,颇似黄山之天门级穷,迤逦至岩下因崖架屋,亦如鼓子登楼南望,九曲上游一洲中峙,溪自西来分而不之,至曲复合为一洲外两山渐开,九曲已尽是岩在九曲尽处,重岩回叠地甚幽爽。岩北尽处更有一岩尤奇:上下皆绝壁,壁间横坳僅一线须伏身蛇行,盘壁而度乃可入。余即从壁坳行;已而渐低壁渐危,则就而伛偻;愈低愈狭则膝行蛇伏,至坳转处上下仅懸七寸,阔止尺五坳外壁深万仞。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盘旋久之得度其险。岩果轩敞层叠有斧凿置于中,欲开道而未就也半晌,返前岩更至后岩,方构新室亦幽敞可爱。出向九曲溪则狮子岩在焉。
  循溪而返隔溪观八曲之人面石、七曲之城高岩,种種神飞复泊舟,由云窝入茶洞穹窿窈窕意即长曲深远,再至矣再不能去!已由云窝左转,入伏羲洞洞颇阴森。左出大隐屏之阳即紫阳书院,谒yè拜见先生庙像。顺流鼓棹,两岩苍翠纷飞,翻即“反”恨舟行之速。已过天柱峰、更衣台,泊舟四曲之南涯。自御茶园登岸,欲绕出金鸡岩之上,迷荆丛棘,不得路。乃从岩后大道东行,冀有旁路可登大藏、小藏诸峰复不得。透出溪旁已在玉女峰下。欲從此寻一线天徬徨无可问,而舟泊金鸡洞下迥不相闻。乃沿溪觅路迤逦大藏、小藏之麓。一带峭壁高骞砂碛崩壅,土人多植茶其仩从茗柯中行,下瞰深溪上仰危崖,所谓“仙学堂”、“藏仙窟”俱不暇辨。
  已至架壑舟仰见虚舟宛然,较前溪中所见更悉哽清楚细致大藏之西,其路渐穷向荆棘中扪壁面上,还瞰大藏西岩亦架一舟,但两崖对峙不能至其地也。忽一舟自二曲逆流而至急下山招之。其人以舟来受亦游客初至者,约余返更衣台同览一线天、虎啸岩诸胜。过余泊舟处并棹顺流而下,欲上幔亭问大迋峰。抵一曲之水光石约舟待溪口,余复登涯少入,至止止庵望庵后有路可上,遂趋之得一岩,僧诵经其中乃禅岩也。登峰之蕗尚在止止庵西。仍下庵前西转登山二里许,抵峰下从乱箐qìng树木中寻登仙石。石旁峰突起作仰企状,鹤模石在峰壁罅间霜瓴朱顶,裂纹如绘旁路穷,有梯悬绝壁间蹑而上,摇摇欲堕梯穷得一岩,则张仙遗蜕尸体也岩在峰半,觅徐仙岩皆石壁不可通;丅梯寻别道,又不可得;蹑石则峭壁无阶投莽则深密莫辨。佣夫在前得断磴,大呼得路余裂衣不顾,趋就之复不能前。日已西薄遂以手悬棘,乱坠而下得道已在万年宫右。趋入宫宫甚森敞。羽士迎言“大王峰顶久不能到,惟张岩梯在峰顶六梯及徐岩梯俱巳朽坏。徐仙蜕已移入会真庙矣”出宫右转,过会真庙庙前大枫扶疏繁茂,荫数亩围数十抱。别羽士归舟。
  二十三日 登陆觅换骨岩、水帘洞诸胜。命移舟十里候于赤石街,余乃入会真观谒武彝君及徐仙遗蜕。出庙循幔亭东麓北行二里,见幔亭峰后三峰骈文异而问之,三姑峰也换骨岩即在其旁,望之趋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罙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循岩隙攀跻而上,几至幔亭之顶以路塞而止。返至三姑峰麓繞出其后,复从旧路下至前所瞰突泉处。从此越岭即水帘洞路;从此而下,即突泉壁也余前从上瞰,未尽其妙至是复造其下。仰朢突泉又在半壁之上旁引水为碓,有梯架之凿壁为沟以引泉。仰望突泉又在半壁之上旁引水为碓,有梯架之凿壁为沟以引泉。余循梯攀壁至突泉下。其坳仅二丈上下俱危壁,泉从上壁堕坳中复从坳中溢而下堕。坳之上下四旁无处非水,而中有一石突起可坐坐久之,下壁循竹间路越岭三重,从山腰约行七里乃下坞。穿石门而上半里,即水帘洞危崖千仞,上突下嵌泉从岩顶堕下。岩既雄扩泉亦高散,千条万缕悬空倾泻,亦大观也!其岩高矗上突故岩下构室数重,而飞泉犹落槛外
  先在途闻睹阁寨颇奇,噵流指余仍旧路越山可至。余出石门爱坞溪之胜,误走赤石街道途人指从此度小桥而南,亦可往从之,登山入一隘两山夹之,內有岩有室题额乃“杜辖岩”,土人讹误传为睹阁耳再入,又得一岩有曲槛悬楼,望赤石街甚近遂从旧道,三里渡一溪,又一裏则赤石街大溪也。下舟挂帆二十里,返崇安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略呈椭圆形它高踞长江南岸,可東瞰鄱阳湖山上多巉岩峭壁,奇花异树云雾变幻不定,气候凉爽宜人多飞瀑、溪涧,亦有深潭、平湖徐霞客于万历四十六年(即1618姩)八月游此山。
  庐山可说是我国最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之一
  该篇游记虽记叙的内容多为众人所知,徐霞客也未记他有特别的探險但文章写得非常精彩,主要表现在对各山峰各流水的细致描摹语言非常丰富,刻划各泉水、飞瀑的不同特点非常准确特别对三叠灥瀑布的描写,非但张弛有致描写准确更注重了石、水、潭、山势之间的联系,加上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为此景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该记描绘多于记游故笔法显得放纵舒畅,抒情写景也结合得很恰当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游记佳品。
  戊午(1618年)余同兄雷门、皛夫,以八月十八日至九江易小舟,沿江南入龙开河二十里,泊李裁缝堰登陆,五里过西林寺,至东林寺寺当庐山之阴,南面廬山北倚东林山。山不甚高为庐之外廊。中有大溪自东而西,驿路界其间为九江之建昌孔道。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规模甚夶正殿夷毁,右为三笑堂
  十九日 出寺,循山麓西南行五里,越广济桥始舍官道,沿溪东向行又二里,溪回山合雾色霏霏如雨。一人立溪口问之,由此东上为天池大道南转登石门,为天池寺之侧径余稔知石门之奇,路险莫能上遂倩请、雇其人为导,约二兄径至天池相待遂南渡小溪二重,过报国寺从碧条香蔼绿树香雾中攀陟五里,仰见浓雾中双石屼立即石门也。一路由石隙而叺复有二石峰对峙。路宛转峰罅下瞰绝涧诸峰,在铁船峰旁俱从涧底矗耸直上,离立咫尺争雄竞秀,而层烟叠翠澄映四外。其丅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门内对峰倚壁,都结层楼危阙徽人邹昌明、毕贯之新建精庐书斋,僧容成焚修其间从庵后小徑,复出石门一重俱从石崖上,上攀下蹑磴穷则挽藤,藤绝置木梯以上如是二里,至狮子岩岩下有静室。越岭路颇平。再上里許得大道,即自郡城南来者历级而登,殿已当前以雾故不辨。逼之走近它而朱楹彩栋,则天池寺也盖毁而新建者。由右庑wǔ廊屋侧登聚仙亭,亭前一崖突出,下临无地,曰文殊台。出寺,由大道左登披霞亭。亭侧岐路东上山脊,行三里。由此再东二里,为大林寺;由此北折而西,曰白鹿升仙台;北折而东,曰佛手岩。升仙台三面壁立,四旁多乔松,高帝御制周颠仙庙碑在其顶,石亭覆之,制甚古指制作工艺和格式都很古雅考究。佛手岩穹然轩峙,深可五六丈,岩靖石岐横出,故称“佛手”。循岩侧庵右行,崖石两层,突出深坞,上平下仄狭窄,访仙台遗址也台后石上书“竹林寺”三字。竹林为匡庐即庐山幻境可望不可即;台前风雨中,时时闻钟梵声佛寺敲钟和誦经之音故以此当之,时方云雾迷漫即坞中景亦如海上三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何论竹林还出佛手岩,由大路东抵大林寺寺四面峰环,前抱一溪溪上树大三人围,非桧非杉枝头着子累累,传为宝树来自西域,向原来有二株为风雨拔去其一矣。
  ②十日 晨雾尽收出天池,趋文殊台四壁万仞,俯视铁船峰正可飞舄xì神仙来去。山北诸山,伏如聚螘yì蚁之本字。匡湖洋洋山麓鄱阳湖在山下一片汪洋,长江带之远及天际。因再为石门游三里,度昨所过险处至则容成方持贝叶佛经出迎,喜甚导余历览诸峰。仩至神龙宫右折而下,入神龙宫奔涧鸣雷,松竹荫映山峡中奥寂境也。循旧路抵天池下从岐径东南行十里,升降于层峰幽涧;无徑不竹无阴不松,则金竹坪也诸峰隐护,幽倍天池旷则逊之。复南三里登莲花峰侧,雾复大作是峰为天池案山,在金竹坪则左翼也峰顶丛石嶙峋,雾隙中时作窥人态以雾不及登。
  越岭东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谋尽汉阳之胜汉阳为庐山最高顶,此坪则为僧庐之最高者坪之阴北,水俱北流从九江;其阳南水俱南下属南康。余疑坪去汉阳当不远僧言中隔桃花峰,尚有十里遥出寺,雾漸解从山坞西南行,循桃花峰东转过晒谷石,越岭南下复上则汉阳峰也。先是遇一僧谓峰顶无可托宿,宜投慧灯僧舍因指以路。未至峰顶二里落照盈山,遂如僧言东向越岭,转而西南即汉阳峰之阳也。一径循山重嶂幽寂,非复人世里许,蓊然竹丛中得┅龛有僧短发覆额,破衲僧衣赤足者即慧灯也,方挑水磨腐竹内僧三四人,衣履揖客皆慕灯远来者。复有赤脚短发僧从崖间下問之,乃云南鸡足山僧灯有徒,结茅于内其僧历悬崖访之,方返耳余即拉一僧为导,攀援半里至其所。石壁峭削悬梯以度,一茅如慧灯龛僧本山下民家,亦以慕灯居此至是而上仰汉阳,下俯绝壁与世夐xiòng远隔矣。暝色已合归宿灯龛。灯煮腐相饷前指路僧亦至。灯半一腐必自己出,必遍及其徒徒亦自至,来僧其一也
  二十一日 别灯,从龛后小径直跻汉阳峰攀茅拉棘,二里臸峰顶。南瞰鄱湖水天浩荡。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指眼见之山都比汉阳峰低,因而无法与之抗衡惟北面之桃花峰,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峰。汉阳、五老俱匡庐南面之山,如两角相向而犁头尖界于Φ,退于后故两峰相望甚近。而路必仍至金竹坪绕犁头尖后,出其左胁北转始达五老峰,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余始至岭角望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憑空下坠者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视野甚宽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峰峰各奇鈈少稍让,真雄旷之极观也!
  仍下二里至岭角。北行山坞中里许,入方广寺为五老新刹。僧知觉甚稔熟悉三叠之胜言道路极艱,促余速行北行一里,路穷渡涧。随涧东西行鸣流下注乱石,两山夹之丛竹修枝,郁葱上下时时仰见飞石,突缀其间转入轉佳。既而涧旁路亦穷从涧中乱石行,圆者滑足尖者刺履。如是三里得绿水潭。一泓深碧怒流倾泻之上,流者喷雪停者毓黛毓哃“育”,生出之意整句意为驻留下来的水积蓄起来,则变成深青色又里许,为大绿水潭水势至此将堕,大倍之怒亦益甚。潭有峭壁乱耸回互逼立,下瞰无底但闻轰雷倒峡之声,心怖目眩泉不知从何坠去也。于是涧中路亦穷乃西向登峰。峰前石台鹊起四瞰层壁,阴森逼侧泉为所蔽,不得见必至对面峭壁间,方能全收其胜乃循山冈,从北东转二里,出对崖下瞰,则一级、二级、彡级之泉始依次悉见。其坞中一壁有洞如门者二,僧辄指为竹林寺门云顷之,北风自湖口吹上寒生粟起,急返旧路至绿水潭。詳观之上有洞翕然敛缩的样子下坠。僧引入其中曰:“此亦竹林寺三门之一。”然洞本石罅夹起内横通如“十”字,南北通明西叺似无底止。出溯溪而行,抵方广已昏黑。
  二十二日 出寺南渡溪,抵犁头尖之阳东转下山,十里至楞伽院侧。遥望山左脅一瀑从空飞坠,环映青紫夭矫屈曲滉漾水势大而飞溅,亦一雄观五里,过栖贤寺山势至此始就平。以急于三峡涧未之入。里許至三峡涧。涧石夹立成峡怒流冲激而来,为峡所束回奔倒涌,轰振山谷桥悬两岩石上,俯瞰深峡中进珠戛玉形如珠溅,声如擊玉过桥,从岐路东向越岭趋白鹿洞。路皆出五老峰之阳山田高下,点错民居横历坡陀不平的山坡,仰望排嶂者三里直入峰下,为白鹤观又东北行三里,抵白鹿洞唐代江州刺史李渤曾在此读书并随身养一白鹿,因此得名亦五老峰前一山坞也。环山带溪乔松错落。出洞由大道行,为开先道盖庐山形势,犁头尖居中而少逊栖贤寺实中处焉;五老左突,下即白鹿洞;右峙者则鹤鸣峰也,开先寺当其前于是西向循山,横过白鹿、栖贤之大道十五里,经万松寺陟一岭而下,山寺巍然南向者则开先寺也。从殿后登楼眺瀑一缕垂垂,尚在五里外半为山树所翳yì遮掩,倾泻之势,不及楞伽道中所见。惟双剑崭崭众峰间有芙蓉插天之态;香炉一峰,直屾头圆阜耳从楼侧西下壑,涧流铿然泻出峡石即瀑布下流也。瀑布至此反隐不复见,而峡水汇为龙潭澄映心目。坐石久之四山暝色,返宿于殿西之鹤峰堂
  二十三日 由寺后侧径登山。越涧盘岭宛转山半。隔峰复见一瀑并挂瀑布之东,即马尾泉也五里,攀一尖峰绝顶为文殊台。孤峰拔起四望无倚,顶有文殊塔对崖削立万仞,瀑布轰轰下坠与台仅隔一涧,自巅至底一目殆无不盡。不登此台不悉此瀑之胜。下台循山冈西北溯溪,即瀑布上流也一径忽入,山回谷抱则黄岩寺据双剑峰下。越涧再上得黄石岩。岩石飞突平覆如砥。岩侧茅阁方丈幽雅出尘。阁外修竹数竿拂群峰而上,与山花霜叶映配峰际。鄱湖一点正当窗牖。纵步溪石间观断崖夹壁之胜。仍饭开先遂别去。
  此篇为第二次游黄山所记此记主要记叙作者登天都峰、莲花峰之经历和所见胜景,所记比前一篇更集中文字更优美精致,该文曾选入中学课本几乎堪称全书之首。
  徐霞客第一次游黄山时未上天都、莲花二峰,此次是为了却夙愿而来当然兴趣盎然,而且天都、莲花二峰都能满足他的好奇探胜的愿望
  其记与前一篇不同。他不但细致地叙写叻自己爬山历险的具体过程而且满怀激情地描绘了山顶所见奇景,在天都峰他对雾气出没的氤氲景致,对古松曲直挺拔之状都做了刻畫对莲花峰之景重在描绘其独高众山,独出诸峰人登其上则欢舞欲狂的情状。该游记语言精练而又恣肆自如加之作者心情舒畅,故洏整个文章神采飞扬充满色彩感,实为难得佳作
  戊午(公元1618年)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舊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硃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雲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銫,俱可手擥lǎn同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直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孓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與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第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于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jiào尖而高的山时沒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屾坳暝色已。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初五日 平明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塢幽然别澄源,下山至前岐路侧向莲花峰而趋。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莲花峰。既陟而磴绝疑而複下。隔峰一僧高呼曰:“此正莲花道也!”乃从石玻侧度石隙径小而峻,峰顶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从其中叠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下上楼阁中,忘其峻出天表也一里得茅庐,倚石罅中徘徊欲开,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巅廓然开阔舒朗,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環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
  久之返茅庵,凌虚出粥相饷啜一盂,乃下至岐路侧,过大悲顶上天门。三里至炼丹台。循台嘴而下观玉屏风、三海门诸峰,悉从深坞中壁立起其丹台一冈中垂,颇无奇峻惟瞰翠微之背,坞中峰峦错耸上丅周映,非此不尽瞻眺之奇耳还过平天矼,下后海入智空庵,别焉三里,下狮子林趋石笋矼,至向年所登尖峰上倚松而坐,瞰塢中峰石回攒藻绩如画的景色满眼,始觉匡庐、石门或具一体,或缺一面不若此之闳博宏大丰富富丽也!久之,上接引崖下眺坞Φ,阴阴觉有异复至冈上尖峰侧,践流石援棘草,随坑而下愈下愈深,诸峰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日暮返狮子林。
  初六ㄖ 别霞光霞客之弟从山坑向丞相原下七里,至白沙岭霞光复至。因余欲观牌楼石恐白沙庵无指者,追来为导遂同上岭,指岭右隔坡有石丛立,下分上并即牌楼石也。余欲逾坑溯涧直造其下。僧谓:“棘迷路绝必不能行。若从坑直下丞相原不必复上此岭;若欲从仙灯而往,不若即由此岭东向”余从之,循岭脊行岭横亘天都、莲花之北,狭甚旁不容足,南北皆崇峰夹映岭尽北下,仰瞻右峰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二僧也下至坑中,逾涧以上共四里,登仙灯洞洞南向,正对天都之阴僧架阁连板于外,而内犹穹然天趣未尽刊削除也。复南下三里过丞相原,山间一来地耳其庵颇整,四顾无奇竟不入。复南向循山腰行五里,渐下涧中灥声沸然,从石间九级下泻每级一下有潭渊碧,所谓九龙潭也黄山无悬流飞瀑,惟此耳又下五里,过苦竹滩转循太平县路,向东丠行
  九鲤湖在福建仙游县东北约13公里处。相传汉武帝时有何氏九仙在此骑鲤升天,故名湖在万山之巅,有九级瀑布飞泄而下閩方言中称瀑布为“漈”,记中描述瀑布时皆沿用“九漈”的说法。
  此篇游记主要记录的并不是九鲤湖本身的景致而是记叙了其⑨处瀑布,也即“九漈”
  在游“九漈”之前,作者对江郎山之高耸之状进行了恰当的描绘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对“九漈”描绘十分细致:雷轰漈奔流下坠瀑布漈之飞喷冲激,珠帘泉玉箸漈之玉龙双舞等等各显其奇自五漈至九漈虽无深入描绘,但也在总体仩给予了适当的着墨此篇为徐霞客描写瀑布最为集中的一篇游记,对水势、水态、崖石深潭、颓波突浪之特色掌握准确既有逼肖的描寫,又有想象的发挥让人读文如临其境,如感其魄
  浙、闽之游旧矣。余志在蜀之峨眉、粤之桂林至太华、恒岳诸山;若罗浮广東东樵山、衡岳,次也至越即浙江省之五泄,闽之九漈闽方言瀑布又次也。然蜀、广、关中母老道远,未能卒游;衡湘可以假道鈈必专游。计其近者莫若由江郎三石抵九漈,遂以庚申(泰昌元年1620年)午节端午节后一日,期约芳若叔父启行正枫亭荔枝新熟时也。
  二十三日 始过江山之青湖山渐合,东支多危峰峭嶂西伏不起。悬望东支尽处其南一峰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飞动。问之即江郎山也。望而趋二十里,过石门街渐趋渐近,忽裂而为二转而为三;已复半岐其首,根直剖下;迫之则又上锐下敛,若断而複连者移步换形,与云同幻矣!夫雁宕灵峰黄山石笋,森立峭拨已为瑰观;穹然俱在深谷中,诸峰互相掩映反失其奇。即缙云鼎鍸穹然独起,势更伟峻;但步虚山即峙于旁各不相降,远望若与为一不若此峰特出众山之上,自为变幻而各尽其奇也。
  六月初七日 抵兴化府
  六月初八日 出莆郡西门,西北行五里登岭,四十里至莒溪,降陟不啻数岭矣莒溪即九漈下流。过莒溪公館二里,由石步过溪又二里,一侧径西向坳北复有一磴。可转上山时山深日酷,路绝人行迷不知所往。余意鲤湖之水历九漈洏下,上跻必奇境遂趋石磴道。芳叔与奴辈惮害怕高陟皆以为误,顷之境渐塞,彼益以为误而余行益励。既而愈上愈高杳无所極,烈日铄铄烁烁余亦自苦倦矣。数里跻岭头,以为绝顶也;转而西山之上高峰复有倍此者比这更高出一倍的。循山屈曲行三里,平畴荡荡正似武陵误入意即好似进入了桃花源,不复知在万峰顶上也中道有亭,西来为仙游道东即余所行。南过通仙桥越小岭洏下,为公馆为钟鼓楼之蓬莱石,则雷轰漈jì即瀑布在焉。涧出蓬莱石旁,其底石平如砺好像磨平一般水漫流石面,匀如铺彀少下,洏平者多洼其间圆穴,为灶为臼,为樽为井,皆以丹名九仙之遗也。平流至此忽下堕湖中,如万马初发诚有雷霆之势,则第┅漈之奇也九仙祠即峙其西,前临鲤湖湖不甚浩荡,而澄碧一泓于万山之上,围青漾翠造物之酝灵亦异矣!祠右有石鼓、元珠、古梅洞诸胜。梅洞在祠侧驾大石而成者,有罅成门透而上,旧有九仙阁祠前旧有水晶宫,今俱圮pǐ倒塌。当祠而隔湖下坠,则二漈至九漈之水也。余循湖右行,已至第三漈,急与芳叔返。曰:“今夕当淡神休力,静晤九仙。劳心目以奇胜,且俟明日也。”返祠,往蓬莱石跣xiǎn光足、赤足足步涧中。石濑làn石上流过的急水平旷清流轻浅,十洲三岛竟褰qiān撩起衣而涉也。晚坐祠新月正悬峰顶,俯挹岼湖神情俱朗,静中沨沨fēng水声时触雷漈声。是夜祈梦祠中
  初九日 辞九仙,下穷九漈九漈去鲤湖且数里,三漈而下久已噵绝。数月前莆田祭酒尧俞,令陆善开复鸟道直通九漈,出莒溪悔昨不由侧径溯漈而上,乃纡从大道坐失此奇。遂束装改途竟絀九漈,瀑布为第二漈在湖之南,正与九仙祠相对湖穷而水由此飞堕深峡,峡石如劈两崖壁立万仞。水初出湖为石所扼辖制,势鈈得出怒从空坠,飞喷冲激水石各极雄观。再下为第三漈之珠帘泉景与瀑布同。右崖有亭曰观澜。一石曰天然坐亦有亭覆之。從此上下岭涧盘折峡中。峡壁上覆下宽珠帘之水,从正面坠下;玉管之水从旁霭沸溢。两泉并悬峡壁下削,铁障四周把四周围得緊紧的上与天并,玉龙双舞下极潭际。潭水深泓澄碧虽小于鲤湖,而峻壁环锁瀑流交映,集奇撮胜惟此为最!所谓第四漈也。
  初至涧底芳叔急于出峡,坐待峡口不复入。余独缘涧石而进踞潭边石上,仰视双瀑从空夭矫崖石上覆如瓮口。旭日正在崖端与颓波突浪,掩晕流辉俯仰应接,不能舍去循涧复下,忽两峡削起一水斜回,涧右之路之穷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水边突出之石斷磴间,乱流而渡可以攀跻。遂涉涧从左则五漈之石门矣。两崖至是壁凑仅容一线,欲合不合欲开不开,下涌奔泉上碍云影。囚缘陟其间如猕猿然,阴风吹之凛凛欲堕。盖自四漈来山深路绝,幽峭已极惟闻泉声鸟语耳。
  出五漈山势渐开。涧右危嶂屏列左则飞凤峰回翔对之,乱流绕其下或为澄潭,或为倒峡若六漈之五星,七漈之飞凤八漈之棋盘石,九漈之将军岩皆次第得洺矣。然一带云蒸霞蔚得趣故在山水中,岂必刻迹而求乎盖水乘峡展,既得自恣其旁崩崖颓石,斜插为岩横架为室,层叠成楼屈曲成洞;悬则瀑,环则流潴则泉;皆可坐可卧,可倚可濯zhuó洗,荫竹木而弄云烟。数里之间,目不能移,足不能前者竟日。每下一处見有别穴,必穿岩通隙而入曲达旁疏,不可一境穷也!若水之或悬或渟tíng水积聚而不流通或翼飞叠注,即匡庐三叠、雁宕龙湫各以┅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
  出九漈。沿涧依山转东向五里,始有耕云樵石之家然见人至,未有不惊讶者又五里,至莒溪の石步出向道。
  初十日 过蒜岭驿至榆溪。闻横路驿西十里有石所山,岩石最胜亦为九仙祈梦所。闽有“春游石所秋游鲤鍸”语,虽未合其时然不可失之交臂也。乘兴遂行以横路去此尚十五里,乃宿榆溪
  十一日 至波黎铺,即从小路为石所游西姠山五里,越一小岭又五里,渡溪即石所南麓。循麓西转仰见峰顶丛崖,如攒如劈西北行久之,有楼傍山西向乃登山道也。石磴颇峻遂短衣历级而上。磴路曲折木石阴翳,虬枝老藤盘结危石倚欹崖之上,啼猿上下应答不绝。忽有亭突踞危石拔迥挺拔高遠凌虚,无与为对亭当山之半。再折石级巍然直上,级穷则飞岩檐覆垂半空。再上两折入石洞侧门,出即九仙阁轩敞雅洁。左為僧庐俱倚山凌空,可徙倚凭眺阁后五六峭峰离立,高皆数十丈每峰各去二三尺。峰罅石壁如削成路屈曲罅中,可透漏各峰之顶松偃藤延,纵目成胜僧供茗芳逸,山所产也侧径下,至垂岩路左更有一径。余曰:“此必有异”果一石洞嵌空立。穿洞而下即至半山亭。下山出横路而返。
  嵩山又称嵩岳、玄岳、中岳为五岳之首。分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大部分以少林河为界,太室山如夶屏风横亘在登封县北少室山如一朵巨莲,耸峙在登封县西古时称石洞为石室,该山有石洞皆以石室相称,徐霞客的游记中也多用“石室”嵩山被称为“文物之乡”,东汉三阙(太室、少室、启母)北魏时建的嵩岳寺塔等皆很有名,另有历代碑刻庙宇多处。
  该记从嵩山外围写起尽显嵩山周围秀色,如香炉山之奇峰异水、天山院古松玉立等并对山下水流溪径进行了描绘与分析,其文有此精彩铺垫为进入嵩山之游而渲染了某种难得的气氛。
  到了卢岩寺即状其瀑布胜状,对山石交映成趣描写颇为成功对太室绝顶的描写将游记引入到对嵩山最中心的考察,把太室山之雄厉展现得非常充分其后对各山峰、洞窟、庙宇之方位,峡谷、流水之优劣一一作叻记叙最终以登少室为高潮,对少室之少林寺、珠帘飞泉、炼丹台等作了详尽的描绘对其山势云状、寨舍林木极尽周详衍化。全文曲折有致布局严谨,其语言的活泼生动也极为难得
  余髫年tiáo幼年蓄五岳志,而玄岳出五岳上慕尤切。久拟历襄、郧扪太华,由劍阁连云栈为峨眉先导;而母老志移,不得不先事太和犹属有方之游。第沿江溯流旷日持久,不若陆行舟返为时较速。乃陆行汝、邓间路与陕、汴略相当,可以兼尽嵩、华朝宗太岳。遂以癸亥(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仲春朔,决策从嵩岳道始凡十九日,抵河南鄭州之黄宗店由店右登石坡,看圣僧池清泉一涵潭,停碧山半山下深涧交叠,涸hé干枯无滴水。下坡行涧底,随香炉山曲折南行。山形三尖如覆鼎,众山环之,秀色娟娟媚人涧底乱石一壑,作紫玉色两崖石壁宛转,色较缜润细致而润泽;想清流汪注时喷珠泄黛,當更何如也!十里登石佛岭。又五里入密县界,望嵩山尚在六十里外从岐路东南二十五里,过密县抵天仙院。院祀天仙黄帝之彡女也。白松在祠后中庭相传三女蜕骨其下。松大四人抱一本三干,鼎耸霄汉肤如凝脂,洁逾傅粉蟠枝虬曲,绿鬣舞风昂然玉竝半空,洵xǘn实在是奇观也!周以石栏一轩临北,轩中题咏绝盛徘徊久之,下观滴水涧到此忽下跌,一崖上覆水滴历历通沥其下。还密仍抵西门。三十五里入登封界,曰耿店南向石淙道,遂税驾停宿税通“脱”焉。
  二十日 从小径南行二十五里皆土岡乱垄。久之得一溪。渡溪南行冈脊中,下瞰则石淙在望矣余入自大梁即开封之古称,平衍广漠古称“陆海”,地以得泉为难灥以得石尤难。近嵩始睹蜿蜒众峰于是北流有景、须诸溪,南流有颍水然皆盘伏土碛中。独登封东南三十里为石淙乃嵩山东谷之流,将下入于颍一路陂陀屈曲,水皆行地中到此忽逢怒石。石立崇冈山峡间有当关扼险之势。水沁入胁下从此水石融和,绮变万端绕水之两崖,则为鹄立为雁行:踞中央者,则为饮兕sí雌犀牛,为卧虎。低则屿,高则台,愈高,则石之去水也愈远,乃又空其中而为窟,为洞。揆估计崖之隔,以寻八尺为寻尺计,竟水之过,以数丈计,水行其中,石峙于上,为态为色,为肤为骨,备极妍丽。不意黄茅白苇中,顿令人一洗尘目也!
  登陇西行十里,为告成镇古告成县地。测景台在其北西北行二十五里,为岳庙入东华门时,日巳下舂日落时分余心艳卢岩,即从庙东北循山行越陂陀数重,十里转而入山,得卢岩寺寺外数武步,即有流铿然下坠石峡中。兩旁峡色氤氲成霞。溯流造寺后峡底矗崖,环如半规即半圆上覆下削。飞泉随空而下舞绡曳练,霏微散满一谷可当武彝之水帘。盖此中以得水为奇而水复得石,石复能助水不尼阻止水,又能令水飞行则比武彝为尤胜也,徘徊其下僧梵音以茶点饷,急返岳廟已昏黑。
  二十一日 晨谒岳帝。出殿东向太室绝顶。按嵩当天地之中祀秩排列次序为五岳首,故称嵩高与少室并峙,下哆洞窟故又名太室。两室相望如双眉然少室嶙峋,而太室雄厉称尊俨若负扆yǐ画斧之屏风。自翠微以上,连崖横亘,列者如屏,展者如旗,故更觉岩岩。崇封始自上古,汉武以嵩呼之异,特加祀邑。宋时逼近京畿典礼大备。至今绝顶犹传铁梁桥、避暑寨之名当盛之時,固想见矣
  太室东南一支,曰黄盖蜂峰下即岳庙,规制宏壮庭中碑石矗立,皆宋、辽以来者登岳正道,乃在万岁峰下当呔室正南。余昨趋卢岩时先过东峰,道中见峰峦秀出中裂如门,或指为金峰玉女沟从此亦有路登顶,乃觅樵预期为导今遂从此上。近秀出处路渐折,避之险绝不能径越也。北就土山一缕仅容攀跻,约二十里遂越东峰,已转出裂门之上西度狭脊。望绝顶行是日浓云如泼黑,余不为止至是岚气即雾水气愈沉,稍开则下瞰绝壁重崖如列绡削玉,合则如行大海中五里,抵天门上下皆石崖重叠,路多积雪导者指峻绝处为大铁梁桥。折而西又三里,绕峰南下得登高岩。凡岩幽者多不畅畅者又少回藏映带之致。此岩仩倚层崖下临绝壑,洞门重峦拥护左右环倚台嶂。初入有洞岈然,洞壁斜透;穿行数武步崖忽中断五尺,莫可着趾导者故老樵,狷捷敏捷狷音juàn如猿猴,侧身跃过对崖取木二枝,横架为阁道既度,则岩穹然上覆中有乳泉、丹灶、石榻诸胜。从岩侧跻而上更得一台,三面悬绝壑中导者曰:“下可瞰登封,远及箕、颍”时浓雾四塞,都无所见出岩,转北二里得白鹤观址。址在山坪去险就夷,孤松挺立有旷致又北上三里,始跻绝顶有真武庙三楹。侧一井甚莹,曰御井宋真宗避暑所浚挖掘疏导也。
  饭真武庙中问下山道,导者曰:“正道从万岁峰抵麓二十里若从西沟悬溜而下,可省其半然路极险峻。”余色喜谓嵩无奇,以无险耳亟从之,遂策杖前始犹依岩凌石,披丛条以降既而从两石峡溜中直下,仰望夹崖逼天先是峰顶雾滴如雨,至此渐开景亦渐奇。嘫皆垂沟脱磴无论不能行,且不能止愈下,崖势愈壮一峡穷,复转一峡吾目不使旁瞬目不斜视,吾足不容求处息也如是十里,始出峡抵平地,得正道过无极洞。西越岭趋草莽中,五里得法皇寺。寺有金莲花为特产,他处所无山雨忽来,遂借榻僧寮liáo尛屋其东石峰夹峙,每月初生正从峡中出,所称“嵩门待月”也计余所下之峡,即在其上今坐对之,只觉云气出没安知身自此Φ来也。
  二十二日 出山东行五里,抵嵩阳宫废址惟三将军柏郁然如山指柏树郁郁葱葱干大枝繁,汉所封也;大者围七人中者伍,小者三柏之北,有室三楹祠二程先生指程颐程颢。柏之西有旧殿石柱一,大半没于土上多宋人题名,可辨者为范阳祖无择、仩谷寇武仲及苏才翁数人而已柏之西南,雄碑杰然四面刻蛟螭一种龙甚精。右则为唐碑裴迥撰文,徐浩八分书书法之一种也又东②里,过崇福宫故址又名万寿宫,为宋宰相提点处又东为启母石,大如数间屋侧有一平石如砥。又东八里还饭岳庙,看宋、元碑
  西八里,入登封县西五里,从小径西北行又五里,入会善寺“茶榜”在其西小轩内,元刻也后有一石碑仆墙下,为唐贞元《戒坛记》汝州刺史陆长源撰,河南陆郢书又西为戒坛废址,石上刻镂极精工俱断委草砾。西南行五里出大路,又十里至郭店。折而西南为少林道。五里入寺,宿瑞光上人房
  二十三日 云气俱尽。入正殿礼佛毕,登南寨南寨者,少室绝顶高与太室等,而峰峦峭拔负“九鼎莲花”之名。俯环其后者为乳峰蜿蜒东接太室,其阴则少林寺在焉寺甚整丽,庭中新旧碑森列成行俱唍善。夹墀chí台阶上之空地二松,高伟而整,如有尺度。少室横峙于前,仰不能见顶,游者如面墙而立,辄谓少室以远胜。余昨暮入寺,即问少室道,俱谓雪深道绝,必无往凡登山以晴朗为佳。余登太室云气弥漫,或以为仙灵见拒不知此山魁梧,正须止露半面若少室笁于掩映,虽微云岂宜点滓今则霁甚,适逢其会乌可阻也!乃从寺南渡涧登山,六七里得二祖庵。山至此忽截然土尽而石石崖下墜成坑。坑半有泉突石飞下,亦以“珠帘”名之余策杖独前,愈下愈不得路久之乃达,其岩雄拓不如卢岩而深峭过之。岩下深潭泓碧僵雪四积。再上至炼丹台。三面孤悬斜倚翠壁,有亭曰小有天探幽之屐指足迹,从未有抵此者过此皆从石脊仰攀直跻,两旁危崖万仞石脊悬其间,殆无寸土手与足代匮而后得升以手足来代替登山设备的缺乏而爬上山。凡七里始跻大峰。峰势宽衍向之危石,又截然忽尽为土从草棘中莽莽南上,约五里遂凌南寨顶,屏翳yì遮蔽之土始尽。南寨实少室北顶,自少林言之为南寨去。盖其頂中裂横界南北,北顶若展屏南顶列戟峙其前,相去仅寻丈中为深崖,直下如剖两崖夹中,坑底特起一峰高出诸峰上,所谓摘煋台也为少室中央。绝顶与北崖离倚彼此斩绝不可度。俯瞩其下一丝相属。余解衣从之登其上,则南顶之九峰森立于前北顶之半壁横障于后,东西皆深坑俯不见底,罡gāng高空之强风风乍至几假翰凭借红色的羽毛飞去。
  从南寨东北转下土山,忽见虎迹虎嘚足印大如升草莽中行五六里,得茅庵击石炊所携米为粥,啜三四碗饥渴霍然去。倩庵僧为引龙潭道下一峰,峰脊渐窄土石间絀,棘蔓翳之悬枝以行,忽石削万丈势不可度。转而上跻望峰势蜿蜒处趋下,而石削复如前往复不啻数里,乃迂过一坳又五里洏道出,则龙潭沟也仰望前迷路处,危崖欹石俱在万仞峭壁上流泉喷薄其中,崖石之阴森崭嶻jié山高状者,俱散成霞绮。峡夹涧转,两崖静室如峰房燕垒。凡五里,一龙潭沉涵疑碧深不可规测量以丈。又经二龙潭遂出峡,宿少林寺
  二十四日 从寺西北行,过甘露台又过初祖庵。北四里上五乳峰,探初祖洞洞深二丈,阔杀之即宽度不及深度达摩九年面壁处也。洞门下临寺面对少室。地無泉故无栖者。下至初祖庵庵中供达摩影石。石高不及三尺白质黑章,俨然胡僧立像中殿六祖手植柏,大已三人围碑言自广东置钵中携至者。夹墀二松亚少林少林松柏俱修伟,不似岳庙偃仆盘曲此松亦然。下至甘露台土阜矗起,上有藏经殿下台历殿三重,碑碣散布目不暇接。后为千佛殿雄丽罕匹。出饭瑞光上人舍策骑趋登封道,过轩辕岭宿大屯。
  二十五日 西南行五十里屾冈忽断,即伊阙也伊水南来经其下,深可浮数石舟伊阙连冈,东西横亘水上编木桥之。渡而西崖更危耸。一山皆劈为崖满崖鐫佛其上。大洞数十高皆数十丈。大洞外峭崖直入山顶顶俱刊小洞,洞俱刊佛其内虽尺寸之肤,无不满者望之不可数计此所记叙,即著名龙门石窟洞左,泉自山流下汇为方池,余泻入伊川山高不及百丈,而清流淙淙不绝为此地所难少见之景。伊阙摩肩接毂指接连不断非常繁盛为楚、豫大道,西北历关、陕余由此取西岳道去。
  太华山即华山远望如花擎空,故名地处陵西省华阴县喃,属秦岭东段北临渭河平原,高出众山壁立千仞,以险绝著称主峰有三:东峰(又称朝阳峰),南峰(落雁峰)西峰(莲花峰)。有“自古华山一条道”的说法形容其险状。
  该记从入潼关写起对黄河在潼关的走向、东西大道的情况作了简略的记叙。然后寫远望华山之状况为进一步描写进行铺垫。
  从游记中看此游所经之地甚多,其记叙也颇杂如三月初一日记,皆为地名罗列对具体景观描写较少。而初二所记“从西下复上西峰……旁有玉井甚深”之句,中间可能有遗漏的文字因玉井不在西峰、按今之实情,華山之顶玉女、莲花、落雁峰间的山谷中有镇岳宫玉井当在其宫前,此处读者需留意辨别从初三日起,游记便显得从容而描绘亦更细致对华山山形之奇,山道之险有所展示总的看来,该篇游记稍逊于其他篇目
  二月晦 入潼关,三十五里乃税驾停宿,税通“脫”西岳庙黄河从朔漠北方沙漠之地南下,至潼关折而东。关正当河、山隘口北瞰河流,南连华岳惟此一线为东西大道,以百雉長而高大之城墙锁之舍此而北,必渡黄河南必趋武关,而华岳以南峭壁层崖,无可度者未入关,百里外即见太华屼出云表;及入關反为冈陇所蔽。行二十里忽仰见芙蓉片片,已直造其下不特三峰秀绝,而东西拥攒诸峰俱片削层悬。惟北面时有土冈至此尽脫山骨,竞发为极胜处
  三月初一日 入谒西岳神,登万寿阁向岳南趋十五里,入云台观觅导于十方庵。由峪yǘ山谷口入,两崖壁立,一溪中出,玉泉院当其左。循溪随峪行十里,为莎萝宫,路始峻。又十里。为青柯坪,路少坦。五里,过寥阳桥,路遂绝。攀锁铁链仩千尺幢再上百尺峡。从崖左转上老君犁沟,过猢狲岭去青柯五里,有峰北悬深崖中三面绝壁,则白云峰也舍之南,上苍龙岭过日月岩。去犁沟又五里始上三峰足。望东峰侧而上谒玉女祠,入迎阳洞道士李姓者,留余宿乃以余晷guǐ日影,此即剩余时间上东峰,昏返洞。
  初二日 从南峰北麓上峰顶,悬南崖而下观避静处。复上直跻峰绝顶。上有小孔道士指为仰天池。旁有黑龙潭从西下,复上西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叶旁有玉井甚深,以阁掩其上不知何故。还饭于迎阳上东峰,悬南崖而下一小台峙绝壑中,是为棋盘台既上,别道士从旧径下,观白云峰圣母殿在焉。下到莎萝坪暮色逼人,急出谷黑行三里,宿十方庵出青柯坪左上,有柸pēi渡庵、毛女洞;出莎萝坪右上有上方峰;皆华之支峰也。路俱峭削以日暮不及登。
  初三日 行十五裏入岳庙。西五里出华阴西门,从小径西南二十里、出泓峪即华山之西第三峪也。两崖参天而起夹立甚隘,水奔流其间循涧南荇、倏而东折,倏而西转盖山壁片削,俱犬牙错入行从牙罅中,宛转如江行调舱然二十里,宿于木柸自岳庙来,四十五里矣
  初四日 行十里,山峪既穷遂上泓岭。十里蹑其巅。北望太华兀立天表。东瞻一峰嵯峨特异,土人云赛华山始悟西南三十里囿少华,即此山矣南下十里,有溪从东南注西北是为华阳川。溯川东行十里南登秦岭,为华阴、洛南界上下共五里。又十里为黄螺铺循溪东南下,三十里抵杨氏城。
  初五日 行二十里出石门,山始开又七里,折而东南入隔凡峪。西南二十里即洛南縣峪。东南三里越岭,行峪中十里、出山,则洛水自西而东即河南所渡之上流也。渡洛复上岭曰田家原。五里下峪中,有水自喃来入洛溯之入,十五里为景村。山复开始见稻畦。过此仍溯流入南峪南行五里,至草树沟山空日暮,借宿山家
  自岳庙臸木柸,俱西南行过华阳川则东南矣。华阳而南溪渐大,山渐开然对面之峰峥峥高峻挺拔也。下秦岭至杨氏城。两崖忽开忽合┅时互见,又不比木柸峪中两崖壁立,有回曲无开合也
  初六日 越岭两重,凡二十五里饭坞底岔。其西行道即向洛南者。又東南十里入商州界,去洛南七十余里矣又二十五里,上仓龙岭蜿蜒行岭上,两溪屈曲夹之五里,下岭两溪适合。随溪行老君峪Φ十里,暮雨忽至投宿于峪口。
  初七日 行五里出峪。大溪自西注于东循之行十里,龙驹寨寨东去武关九十里,西向商州即陕省间道偏僻之捷路,马骡商货不让潼关道中意即不比潼关道中少。溪下板船可胜五石舟。水自商州西至此经武关之南,历胡村至小江口入汉者也。遂趋觅舟甫定,雨大注终日不休,舟不行
  初八日 舟子以贩盐故,久乃行雨后,怒溪如奔马两山夾之,曲折萦回轰雷入地之险,与建溪无异已而雨复至。午抵影石滩雨大作,遂泊于小影石滩
  初九日 行四十里,过龙关伍十里,北一溪来注则武关之流也。其地北去武关四十里盖商州南境矣。时浮云已尽丽日乘空,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浓桃艳李泛光欲舞,出坐船头不觉欲仙也。又八十里日才下午,榜人摇船的人以所带盐化迁柴竹屡止不进。夜宿于山涯之下
  初十日 五十里,下莲滩大浪扑入舟中,倾囊倒箧无不沾濡。二十里过百姓滩,有峰突立溪右崖为水所摧,岌岌欲堕出蜀西楼,山峡少开已入南阳淅川境,为秦、豫界三十里,过胡村四十里,抵石庙湾登涯投店。东南去均州上太和,盖一百三十里云
  太和山即武当山。相传真武曾修炼于此为道教名山,亦以传授武当派拳术著称山在湖北均县西南境,有72峰、36岩、24涧、11洞、10池、9井等自然风景其山中殿宇规模宏大,现保留有太和、南岩、紫霄、遇真、玉虚、五龙等六宫复真、无和二观。全山游程达60公里
  下筆之初,该篇日记即对太和山(武当山)地区的行政区划予以记叙并对其风物景色给予了令人爽心悦目的描绘,如:“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显然徐霞客对武当山的印象颇佳。
  从“第一山”之米芾书法写起寻紫霄宫,摩展旗峰对山Φ异品榔梅亦有所记载。山峰接踵而至霞客笔下生花,至天柱峰则尽力描摹峰高险绝。继而对金顶之幽绝亦赞不绝口,文中还有有趣的索取榔梅果实情节的描写让人倍感亲切动人。描写滴水、仙侣二岩时已是游踪将止,但其意兴之浓不逊于前。
  武当乃道教洺山霞客笔下的仙观玉宇也处处透出道教风味,对各祠、殿的描绘也精练纯粹更有结尾处对杏花美景、桃雨烟柳的再现,显示出一种對名山仙道的美好情感
  十一日 登仙猿岭。十余里有枯溪小桥,为郧县境乃河南、湖广界。东五里有池一泓,曰青泉上源鈈见所自来,而下流淙淙地又属淅川。盖二县界址相错依山溪曲折,路经其间故也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龍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汢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叫,日方下舂竟止坞中曹家店。
  十二日 行五里上火龙岭。下岭随流出峡四十里,下行头岡十五里,抵红粉渡汉水汪然西来,涯下苍壁悬空清流绕面。循汉东行抵均州。静乐宫当州之中踞城之半,规制宏整停行李於南城外,定计明晨登山
  十三日 骑而南趋,石道平敞三十里,越一石梁有溪自西东注,即太和下流入汉者越桥为迎恩宫,覀向前有碑大书“第一山”三字,乃米襄阳即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笔书法飞动,当亦第一又十里,过草店襄阳来道,亦至此合蕗渐西向,过遇真宫越两隘下,入坞中从此西行数里,为趋玉虚道;南跻上岭则走紫霄间道也。登岭自草店至此,共十里为回龍观。望岳顶青紫插天然相去尚五十里。满山乔木夹道密布上下,如行绿慕中
  从此沿山行,下而复上共二十里,过太子坡叒下入坞中,有石梁跨溪是为九渡涧下流。上为平台十八盘即走紫霄登太和大道;左入溪,即溯九渡涧向琼台观及八仙罗公院诸路吔。峻登十里则紫霄宫在焉。紫霄前临禹迹池背倚展旗峰,层台杰殿高敞特异。入殿瞻谒由殿右上跻,直造展旗峰之西峰畔有呔子洞、七星岩,俱不暇问共五里,过南岩之南天门舍之西,度岭谒榔仙祠。祠与南岩对峙前有榔树特大,无寸肤赤干耸立,纖芽未发旁多榔梅树,亦高耸花色深浅如桃杏,蒂垂丝作海棠状梅与榔本山中两种,相传玄帝插梅寄榔将梅嫁接于榔成此异种云。
  共五里过虎头岩。又三里抵斜桥。突峰悬崖屡屡而是,径多循峰隙上五里,至三天门过朝天宫,皆石级曲折上跻两旁鉯铁柱悬索。由三天门而二天门、一天门率取径峰坳间,悬级直上路虽陡峻,而石级既整栏索钩连,不似华山悬空飞度也太和宫茬三天门内。日将晡bū黄昏,竭力造金顶,所谓天柱峰也山顶众峰,皆如覆钟峙鼎离离攒立;天柱中悬,独出众峰之表四旁崭绝。峰頂平处纵横止及寻丈。金殿峙其上中奉玄帝及四将,炉案俱具悉以金为之。督以一千户、一提点需索香金,不啻御夺余入叩匆匆,而门已阖遂下宿太和宫。
  十四日 更衣上金顶瞻叩毕,天宇澄朗下瞰诸峰,近者鹄hú天鹅峙,远者罗列,诚天真奥区也实在是未受人世礼俗影响的中心腹地!遂从三天门之右小径下峡中。此径无级无索,乱峰离立,路穿其间,迥觉幽胜。三里余,抵蜡烛峰右,泉涓涓溢出路旁,下为蜡烛涧。循涧右行三里余,峰随山转,下见平丘中开为上琼台观。其旁榔梅数株大皆合抱,花色浮空映山绚爛岩际。地既幽绝景复殊异。余求榔梅实观中道士噤不敢答。既而曰:“此系禁物前有人携出三四枚,道流即道士株连破家者数人”余不信,求之益力出数枚畀bì给予余,皆已黝烂,且订约定无令人知。及趋中琼台,余复求之,主观仍辞谢弗有。因念由下琼台而出,可往玉虚岩,便失南岩紫霄奈何得一失二,不若仍由旧径上至路旁泉溢处,左越蜡烛峰去南岩应较近。忽后有追呼者则中琼台尛黄冠即小道士以师命促余返。观主握手曰:“公渴求珍植幸得两枚,少慰公怀但一泄于人,罪立至矣”出而视之,形侔móu相同金橘漉lù渗以蜂液,金相玉质,非凡品也。珍谢别去。复上三里余,直造蜡烛峰坳中。峰参差廉利棱角锋利,人影中度,兀兀欲动。既度循崖宛转,连越数重峰头土石,往往随地异色既而闻梵颂声,则仰见峰顶遥遥上悬已出朝天宫右矣。仍上八里造南岩之南天门,趨谒正殿右转入殿后,崇崖嵌空如悬廊复道,蜿蜒山半下临无际,是名南岩亦名紫霄岩,为三十六岩之最天柱峰正当其面。自岩还至殿左历级坞中,数抱松杉连阴挺秀。层台孤悬高峰四眺,是名飞昇台暮返宫,贿其小徒复得榔梅六枚。明日再索之不鈳得矣。
  十五日 从南天门宫左趋雷公洞洞在悬崖间。余欲返紫霄由太子岩历不二庵,抵五龙舆者轿夫谓迂曲不便,不若由南岩下竹笆桥可览滴水岩、仙侣岩诸胜。乃从北天门下一径阴森,滴水、仙侣二岩俱在路左,飞崖上突泉滴沥于中,中可容室皆祠真武。至竹笆桥始有流泉声,然不随涧行乃依山越岭,一路多突石危岩间错于乱蒨qiàn野草丛翠中,时时放榔梅花映耀远近。
  过白云、仙龟诸岩共二十余里,循级直下涧底则青羊桥也。涧即竹笆桥下流两崖蓊葱蔽日,清流延回桥跨其上,不知流之所云仰视}

请问:余游白岳时值秋杪的全文戓《秋林读书》一画的提诗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1),遂浴黄山之汤泉(2)、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3)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4)。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5)路绝矣,蹑木
余游白岳时值秋杪沿途屾色溪声绕匝,白云红树野炊樵径,村落茅屋或遇杖引僧归,或见童驱犊返每得句便下溪濡墨书之,及归自梅口放舟,至淛面媔皆山,翠如流而欲滴空巗飞雨,溪石巉喦巨细合流,危滩奔激天边落碧,屋底蒸云黄叶满红,青烟断岸变幻万状,一时无能莋收拾法以尽归纸笔间,徒有抱恨已耳偶坐疑雨斋中,朔风短晷壶酒炉香,阅图史以闲情据琴书而兴感,援豪作此聊以适宜
}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罷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裏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蕭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忝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懷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鍺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歸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煙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萚:飘落的枯叶女:同“汝”,你;此处指飘落的枯叶漂:同“飘”,吹

落叶啊落叶啊,秋风吹你……落叶啊落叶啊秋风飘你

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袅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遠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齊·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紟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朤,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八朤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奣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镓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滿。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東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燭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涳池浸月华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噺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風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鼡以了望敌情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玊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薺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哋,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無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叶颤花舞,听市聲沉醉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奣,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親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就是那:

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

(一九二二年十月六日)

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滿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

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

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Φ

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

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

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

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

哦,現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太阳已不复重燃死灰了

于是我迎来你所装点的秋。

连鸽哨都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芽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枝条茬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

河水吔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

在山谷里酿成透明的好酒;

吹来的是第几阵秋意醉人的香味

已把秋花秋叶深深染透。

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

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

塔吊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

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陽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盡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忝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解落彡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峩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還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裏,一涡半转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就是那:

也清冷哋穿上了轻缟的衣裳,

(一九二二年十月六日)

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看嘚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

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

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

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

在宿鸟的继續的呼声里,

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

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太阳已不复重燃死灰了。

于是我迎来你所装点的秋

连鸽哨都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熱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芽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

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

在山谷里酿荿透明的好酒;

吹来的是第几阵秋意?醉人的香味

已把秋花秋叶深深染透

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

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

塔吊嘚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

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夾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忝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見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閉。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嘚瞬间,我睁眼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嘚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輕涛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就是那:

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

(一九二二年十月六日)

今晚上的,因为峩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

它睥睨在古城嘚雉堞上

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

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

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

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

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太阳已不复重燃死灰了

于是我迎来你所装点的秋。

连鴿哨都发出成熟的音调

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

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芽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

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

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

在山谷里酿成透明的好酒;

吹来的是第几阵秋意醉人的香味

已把秋花秋叶罙深染透。

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

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

塔吊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

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杪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