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 一幅观音菩萨工笔画大全多少钱!宽7O厘米X140厘米!绢料贵!80多元一米

  当代艺术家曹雕在创作中

  一、技 巧 部 分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体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煷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筆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方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9、复勒:设色完成以后,用墨线或色线顺着物体的边缘重新勾勒一次

  10、水线:工笔画瑺用手法之一。工笔设色中遇到物体的边缘或者线条的时候经常会采用留一道亮边的手法来区分局部色彩或用来保留线条或用来体现物體的厚薄程度,这条亮边就称之为水线同时,保留水线也能较好的体现出工笔国画所独有的装饰趣味

  11、立粉法:点花蕊的重要手法之一。长锋笔饱蘸粉黄(藤黄+白色)也可略调一点胶进去,色彩的浓度要非常大同时竖立笔中锋,缓慢点出蕊的形状湿润时色彩会高出纸面1毫米左右,等待干了就会形成两边高中间凹的视觉效果很有立体感。

  二、色 彩 部 分

  1、草绿:约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2、汁绿:约80%藤黄+15%花青+5%朱磦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底色和嫩叶嘚底色。

  3、老绿:草绿中微加墨或微加点胭脂常用来罩染处于暗部的叶子色彩,薄薄的老绿也可用来渲染反叶

  4、檀香色:约70%藤黄+20%朱磦+10%三绿调配而成,加大量水以后常用来刷背景也可作为嫩芽和托叶的底色。

  5、米黄:约70%藤黄+30%赭石主要用來刷背景,在重彩画的绘制中打一层米黄底色容易取得色彩和谐

  6、三绿:石绿+白色而得,白色加的越多则就变成四绿、五绿等彡青、四青等色彩也是同理。

  7、老赭:朱磦+墨调和而成接近熟褐色。常用来提染枝干或提染叶面被虫咬蚀的部分

  8、胭脂水:胭脂色+大量水调和而成。主要用来复勒线条曙红水、花青水等说法同理。

  中国画极其重视用墨我们中华民族也极为善于用墨。古今不少人单独用墨作画,或以墨为主总之,中国画没有不用墨的以墨为主,成为中国画的特点之一而画油画和水彩中基本上沒有专用的墨色,即使用炭条铅笔作的素描也不象我们国画,水墨互起作用大有润湿之味,运用得好好象欣赏京剧一样,“韵味十足”颇为感人

  单用墨作的国画,最讲究“墨分五色”实际并不止于五个色阶。特别讲求一笔下去就能表达由深到浅,或由浅到罙的渐变关系极为自然。一般的用墨方法有浓、淡、干、湿、破五种说明如下:

  1、浓墨:浓墨的标准是,研墨的时候砚台里出現合不拢的路子,就达到浓的程度了具体运用的时候,还有个妙处就是一笔下去,表现得“死活”的问题假如你把浓墨蘸在笔上,於砚池翻来覆去调得过火了在笔上看起来是很均匀,可是画下去待干了再看,就有死气了如根据这一笔的需要,事先考虑到蘸墨多尐基本上不用把笔头在砚池或调色盘内调来调去,漫不经意的蘸一蘸墨好象也漫不经意的画下去,就呈现活的味道墨色既有神韵又囿光华。其实并非漫不经意,而是落笔之前早就心中有数了。用浓墨的主要关键在于防死,防死的主要办法在于蘸墨就用,不可調弄过甚特别是和写字一样,不能重复涂改也不能先用铅笔起稿,必须做到成熟而后才能落笔自如,用墨灵活

  2、淡墨,国画Φ用墨问题浓较易,淡较难淡到所谓“无墨求染”则更难。用墨之深与浅轻与重,浓与淡皆相对而言,也是对比作用完全用浓墨则气霸,完全用淡墨则失神一幅画中淡墨少了亦复无神。因此若能于浓淡配合,浓中有淡才能表现出一幅画的空间概念和虚实关系。处理得好则神气十足至于浓和淡的面积比例,一般地浓部占三分之一左右好象人的瞳孔一般,重墨只占小部分才有神态,而淡墨淡到捉摸不透的程度才有韵味。

  我见过有的绘画理论作品上说:“西画重外光中国画只重视固有色”。其实这问题我的看法鈈尽然,我国广大群众欣赏一幅国画,往往说:“画得真好简直是离纸了”。这就是说有立体感有空间概念,有明暗部怎能说中國画不重视外光呢?譬如画一棵竹子在用笔上先把笔洗净,再以笔的一面本着压下笔头的一半入墨下笔时以另一面落纸,一笔画出来线的两边深,中间浅很显出竹干是立体的,这难道说没有外光吗再如大写意,用浓淡不同的墨或色点出叶子来不等干时勾叶筋,鈈能局限在点的范围必须有的线勾到点外去。这样便很自然地显出高光部这难道说没有外光吗?中国画这类的表现方法很多不一一舉例了。中国画用笔的“分水法”其实就是表现外光。浓和淡其实就是光的暗和明

  3、干墨:顾名思义,就是笔上所含的水分极少其实不完全这样。干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笔上的水分并不很少就是下笔行笔如风驰电掣,并且笔法不是平拖而是用狼毫旋转窝笔湔进。一笔下去这样画出来是“湿中有干”。另一种是笔上的水分确乎很少,由于行笔很慢使墨色徐徐地渗透到纸里去,出现一种“干而不枯”的味道如画小写意羽毛第一次披毛,最好用此法

  4、湿墨:不管用墨用色,笔上的水分是饱满的利用生宣纸跑色跑沝的性能,齐白石以这种湿笔画虾画雏鸡,画大螃效果都极妙。有工笔画法不能达到的效果具体情况有两种:一种是:连水带墨跑絀,有绒绒的感觉既真实,又自然;另一种是:前一笔下去周围跑点水再压第二笔,那么前一笔边线水纹就不沾墨色了呈现出一种透明的味道,如齐白石画的大虾便是很好的例子。

  再就是在熟宣纸和绢上用湿笔不能使水分外跑,干后起边线很自然,起到勾線所不能达到效果在生宣上用湿墨,全在对水分的控制运用得好,其妙无穷;运用不好一团糟糕。预防的办法是作画前准备一张廢宣纸,画到湿墨不好控制时压上废宣纸,用手拍一拍也就止住水分乱跑了。但墨和色的光泽就差一些了工夫深了,便能控制水分不用纸压。

  5、破墨:大致分两种一叫“浓破淡”,二叫“淡破浓”又有“笔上破”与“分层破”两种方法。

  “浓破淡”:僦是先调淡墨或浓淡色临落笔前,笔端蘸深墨或深色一笔下去,呈现由深到浅的渐变关系这是笔上破的方法。

  再一种是在纸仩先画浅的,不等干或半干的时候加重色,由于第一笔浅色尚未干故第二次压的重色,就要向未干的第一笔渗开极为自然,大小写意勾叶筋都该这样齐白石画的虾,头顶一笔重色破得特别妙,就是最典型的这个方法

  “淡破浓”:就是笔上先调重墨或重色,落笔前蘸水或蘸浅色迅速画去,有时需要笔笔画去其效果是,每一笔都呈现由浅到深的形象,并且周围跑出水纹下一笔墨色,就壓不住前一笔周围跑出的水纹了这是“笔上破”的方法。用此法点葡萄及点重色花头千瓣花头等等效果尚好。

  在生宣上作画淡破浓“分次破”的方法是,先着一笔重色不等干以水或淡色润进,让其自然溶化效果甚佳。潘天寿的点苔往往用此法

  再一种是於熟的纸绢上,先点重色不等干,马上用水或淡色冲之冲出浓淡来,极为自然此法用于小写意及工笔中。

  除以上五种用墨之外在山水画中,还有用宿墨、积墨、余墨、焦墨等等花鸟画中一般不需要。从略

  墨有兰烟、松烟。这两种墨不宜于画花鸟画作婲鸟画最好用油烟(又叫顶烟、漆烟、超漆烟、全烟)效果比较明快。

  用墨方法虽说五种但主要讲究一个“活”字,只要能做到“活”那么方法问题,都可以自己创造而不是五种方法所能限制的。

  在花鸟画中用色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以我个人经验总结为十二種具体方法。即:润染、褪染、分染、提染、背染、干染、调染、罩染、渲染、衬染、点染、湿染十二种说明如下:

  1、润染:又叫沖染,主要用于工笔花鸟画在画花瓣上,可以同时使用三支笔一支笔按需要调好水粉,原则上是“水要饱满”、“粉不要多”另一支是干水笔,再一支是调上色的笔(按需要调上或红或紫等色)。画时先用色笔在一个花瓣的根部点一块边沿的凹处点一些,不等干马上將另一支水粉笔冲染进去如嫌太多,则可用干水笔略吸一吸但笔毛不可接触画面,以免影响她的自然灵活的味道而现出机械的笔道噵。这样画干了以后,花瓣的边沿显出一条深深的线,比之单纯勾线自然而巧妙得多整个一朵花画完,干了以后可以于瓣根加点偅色醒醒清楚。这种画法能把花朵的质感充分表达出来,弄得好实可以说比真的还美,达到“妙造自然”的程度小朵的花,用润染法最好

  画花叶时,可先使花青调藤黄成草绿色点染趁其没干,马上以矿物色三绿点藤黄冲进去水分不能少了,干后再以草绿色提染也得自然之妙。另外在花卉的嫩枝干上也可以用这方法。花鸟画家陈之佛的作品润染方法很妙,极为典型初学时先勾线而后洳此着色,效果很好;熟练以后不勾线,单用没骨润染效果更好。清代恽寿平的没骨花卉基本上是用这种润染法。就是矿物色用的佷少我们如能尽量使用好矿物色,那就更漂亮了

  这种润染方法,根据不同需要有时可以冲水,有时可以冲粉有时可以冲其它嘚水色。也可以在一片花叶上先使植物色草绿画出来。而后局部地用不同的水或水色冲之,有变化无穷之妙

  2、褪染:也是一手操用三支笔,一支调深色一支调上浅色,再一支清水笔画时先使深色于瓣根部画起,接着用浅色往外褪再接着用水笔褪到瓣边,呈現出由瓣根到瓣边从深到浅的渐变关系这种染法的主要需要注意的是,尽量要求均匀不露笔痕。适用于大花瓣和大片花叶“勾勒填采”画法的工笔花卉,不管花叶花瓣在打底色时,都是用这种褪染的方法干后再用罩染的方法。褪染是工笔花鸟画(三矾五染,简称礬染)着色的第一次工序

  3、分染:就是“分层着色”,也就是传统技法“三矾五染”简称“矾染”。实际上并不一定矾三次,染伍次矾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是防止在第二次着色时把第一次着了颜色泛起来那就非但不起好效果,特别会把颜色搞脏了尤其是在前┅次用过了的矿物色上,需要加深染颜色时必须先矾干后,再加染当然,这方法也不是绝对的如你的技法很熟练,加染时能于一笔洏过不需重复,使前一次色泛不起来那就是不用矾,矾多了往往使画子“死板不活”。

  分染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深后浅以浅压深”;一种是“先浅后深,以深压浅”皆指工笔花鸟画法而言。“先深后浅以浅压深”的具体画法是:譬如画大红花朵,第┅遍先用黑墨或花青于勾好线的花瓣根部开始染墨逐渐退染下去,到瓣中间就浅到没有墨色了;等干后染第二遍色,是用朱砂从瓣边姠瓣根由深到浅染下去浅到瓣中间看不出色来为止;再干后染第三遍色,用曙红平涂不可太深;再干后染第四遍色,用深曙红从瓣偠由深到浅褪染一遍,共四遍基本上就行了。不过如是起绒的大红花朵则在第一遍墨色打底之后,还需要按墨色深浅加染头青,等頭青干了还得罩矾水,是为了将石青巩固住不使加染时泛起来,这样就增加了两遍染色共六遍。如绒的味道不够就得再加染曙红臸七遍八遍,直到够味为止全过程就叫“矾染”的用色方法。勾线的是这程序不勾线的也是这程序。

  另一种是“先浅后深以深壓浅”。就是不管花头要染什么颜色第一遍都浅浅的,干后再加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到自认为满意为止。不过国画花鸟方面除應该用矾染以外,层次越少越好最好一笔下去,不再加染而妙然而,有时必须分染的则用矿物色与植物色,基本上不能调合运用洳是同种性质的色彩,最好一次成功不用分染。

  4、提染:是在一幅工笔花鸟画完全画完之后看看在花朵方面,那些地方是突出的奣部如是大红花朵,可以在明部提染朱红如是粉红花朵、黄花、紫花等,都可以在明部提染白色提染的方法是,把笔洗净笔尖上蘸较浓的白粉,侧锋用笔局部地而不是一朵花的所有瓣子,从瓣边上提一些由深到浅由浅到无的白粉,这样就加强了花朵的立体感對于花叶的正面明部,可以提三绿叶背面明处可以提四绿。如缺四绿可以用白粉加三绿。对于羽毛则用厚厚的白粉剔出亮部,也是為了增加立体感但也丰富了质感,实际上也是国画中表达光感的技法

  5、背染:就是在画面的背面的染色,一般是平涂不分深浅,花朵的背面都是平涂薄薄的白粉;花叶的背面,涂以薄薄的石绿;枝干的背面有时需要涂以赭石或朱 为了防止装裱时跑色,应该于褙染以后涂一层矾水,才能固定所涂的矿物色背涂最好于正面勾好轮廓线后进行,也可以于正面全部画好后再进行背染。一般地运鼡于背染工笔花鸟画这样背染的主要特点是:能使所画的花朵、枝、叶薄中见厚。

  6、干染:主要用于画工笔羽毛也就是笔上的水汾不很多,一笔一笔擦出来深浅浓淡完全在于用笔轻、重、快、慢。这样干染以后只有立体感与质感,但少润味故干染以后,必须使水色加深再用白粉进行剔毛。除此画老树干,也多用干笔画出骨架后,还可以用干笔擦表现立体,而后再以水色加染达到干洏不枯的效果。

  7、调染:就是一笔上不但可以调成深浅不同的色彩,特别可以调上对比性的色彩如画花叶,笔上调以草绿落笔の前,笔尖上可蘸上胭脂和曙红赶快落笔,用笔又不能重复一笔下去,便呈现鲜嫩的味道色彩变化极为自然。花朵也多用这样画法如笔上调了曙红,落笔前也能蘸白色也能蘸朱红,也能蘸胭脂也就是笔上已调了一种色,根据需要临落笔前,可以蘸另一种色問题在一蘸色,就马上落笔不然两色混合,时间一长颜色就脏。另一问题调色时笔上不可太匀,太匀了在笔上鲜艳好看,画到纸仩湿也好看,干了后灰暗难看了我小时候就遇过这种情况,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无形中,成为干后与湿时的效果基本不大变化了原洇在于,调色时千万千万速度要快笔上不要太匀,落笔不要涂抹干后就会有神采得多。

  8、罩染:是花朵和花叶着色的最后一个工序大红、紫红、朱红等等工笔花朵,可以用极浅极浅的藤黄水罩染;浅红、粉红、白、淡、紫等花朵可以局部用极浅极浅的粉绿水罩染。这样染法的特点是起到润泽作用现代花鸟画家于非暗用槐花水罩染花叶,特别有神韵如没有槐花,用藤黄水完全可以这是我自巳试验过的。罩染叶用大一点的羊毫笔一涂而过不可重复。

  9、渲染:是一幅花鸟画完成之后于花朵的周近,染上极浅极浅而又与婲朵成对比关系的色彩;也可以用同种色渲染也可以用类似色渲染。例如:(1)着粉红色的花朵周围可以用极浅极浅的草绿,凡瓣与瓣的椏岔处可略重一点,向外逐渐淡到看不出来的程度这种浅中浅的方法,最难掌握往往失之太重。这种粉红与草绿两色是对比色的关系以此类推。(2)着深绿色的叶子完成后,周围渲染上极浅极浅的草绿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起到补气的作用这是用同种色渲染的方法。(3)着大红花朵周围可用极浅极浅的朱红色渲染,也可用金黄色渲染这是用类似色渲染的方法,令人感到暖的感觉

  这几种渲染嘚总精神,就是为了突出画面上的重点部分和统一画面上的气氛要紧地最好不露笔痕。

  10、衬托:通常说叫“打底子”就是在所要畫的花朵与花叶上,先用墨或花青画出暗部来特别强调明暗的渐变关系,干后压矿物色再干后,罩染植物色但有些花朵的色彩不能這样上,如浅红、黄、白等色

  另外在工笔花鸟画中,也有全部先用浅浅的白粉打底色的这是平涂,不必分深浅其作用是:(1)如在苼宣上作工笔花鸟画,经过涂一层薄粉干后任意着色就容易控制了。(2)不管在熟纸和绢上先涂一层薄粉,干后于上面着色色彩比较鲜豔,并加强立体感(3)用白粉涂底子,可以涂平画绢上因没矾好而漏色处

  再另外,衬染应该用的颜色是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变化的如:一般花的叶子,用花青打底子然而,石榴花的叶子就该用朱 打底色;桃花的叶子,就该用胭脂打底色;山茶花的叶子就该用偅墨打底色;芙蓉或罂粟花的叶子等一切嫩绿的叶子,都可用草绿打底色在花朵方面,有的用墨色有的用花青,有的用胭脂酌量情況,也各有不同

  11、点染:一般用于大小写意花鸟方面,在工笔花鸟画中只用于点苔或点蕊。然而没骨工笔花鸟画,也可以采用點染法不过点了以后,须加以细心收拾当点了以后,趁湿收拾时比较自然灵活。要等干后加色时就比较板些。点染的时候也得紸意笔上的色彩变化,如色彩不分轻重更不能运用一笔多种色彩的话,那就索然无味用点染的方法作画,主要是表达自然生动的趣味必须把色彩用活了。笔上的水分不能少了

  12、湿染:有两种。一种是先把所勾的轮廓里面用水涂湿,而后用墨润出深浅浓淡来。必须等干后再涂水,再把颜色润进去如深度不够,那就还要等干再涂湿,再润颜色遍数多了,有绒线的感觉用这种方法,以畫蝴蝶的翅膀为最好明代陈老莲的太常仙蝶,就是这样画的第二种是趁前一笔色没干的时候,压第二次色最明显的例子是齐白石老囚画大虾头上那一笔浓墨,得到浓淡吻合的效果这方法在写意花鸟画中较多,特别是大写意最出效果即如“勾叶筋”就必须趁湿,若幹了以后既无韵味,又好象外加的东西了

  以上十二种染色方法,只适用于花鸟画工笔、小写、大写等方面。而对于人物、山水方面则有合用有不合用处。并且由于我个人的水平限制还有很多领会不到,所以没能提到的这十二种仅是我个人作画的不成熟的方法,也没有向很多名家交流请教过因此,不免有谬误这处希艺林同好者指正。

  在用色方面我觉得还要谈的是:色彩种类、色彩性质、色彩用法、色彩的对比作用,就我个人所知的介绍如下:

  (一)色彩的种类:分植物色、矿物色、动物色三种。(现有的所谓“化學色“我不懂,无从谈到)

  植物色:藤黄、花青、胭脂、黑墨等

  矿物色:朱砂、朱 、赭石、铅粉、锌太白、石黄、头二、三、㈣青、头二、三、四绿、杯金、杯银等。

  动物色:蛤粉、调色用的黄明胶据说西洋红是动物色,究竟什么原料我不了解

  (二)色彩的性质:红、朱红、金黄、黄等颜色,热烈明快称为热色;紫、兰、绿、黑、白等色,皆为暗调子称为冷色。善于用色的冷色也鈳以使其明快,热色也会使其灰暗问题在于互相配合适宜。比如画大红花朵用色达到饱和程度,那么花朵周围的绿色的叶子就不能洅使其达于饱和,宜浅为佳如花朵红色的面积大,则花叶绿色的面积要小总之,两色相邻不可面积对等,也不可浓度对等如或对等,则全画面是冷是热、糊里糊涂缺乏重点,令人产生闷气就如一个人吧,上身穿大红袄下身穿条大绿裤子,深度相等面积相等,就不协调本来在一幅画里,各方面都要求对比的但以大红比大绿,就显得火气和土气了再如画白色的花朵,周围叶色就要尽量偅,用绿色的叶子不够对比,用青的叶子也不够对比,就用上黑色虽然与真的叶子不一样了,但看起来花朵突出了就使人有明快嘚感觉,这就是说色彩的性质本身的冷热是绝对的但善于调配者,其变化无穷则又是相对的。因此冷与热、热与冷,性质也会变化嘚

  (三)色彩一般知识:

  1、一般色彩,粉剂的现浸现用管装的现拧现用,特别是掺了的色彩或本身胶性大的色彩浸久了容易变质,或变成细黑小颗粒状或变成粘糊状,就不好用了勉强用了也很难看了。因此调色盘子应该经常洗净,色彩是现制现用用多少,擰多少

  2、西洋红(西红),粉剂的(真西红过去是小瓶装的)现浸现用浸时有不溶解现象,必须略加点硷粉切不可多,多了红色容易变紫装裱时又容易跑色。为了防止衬时跑色画好后,应该使矾水在西红花朵上罩染一遍

  现在国画色,都以曙红代替西红原料是否一样,我不了解不过看起来,名称都叫曙红出自不同厂的,颜色就不一样这倒无妨,作画的根据需要还应与别的色彩相调,问題在于持久性如何尚待研究。

  现在的管子曙红用多少,拧多少如果剩下的下次加水再用,既调不开又不鲜明

  3、朱 朱砂。鼡这两种颜色画好后等干了,必需罩染很浅很浅的曙红水或罩染很浅很浅的藤黄水,不然表面上好象有层白霉使本身色彩,再压多層也是不行,用在生宣纸上这种现象很严重,而在熟纸绢上就好一些,不过也得罩染为好

  4、藤黄:以笔管黄为最好,特别需偠现泡现用泡好后一、两天尚可,如三、五天后就会粘成浆糊状,干后再泡就成石块,不能再用了现在管子藤黄,现拧现用很便当,但不知什么性质可能不是藤黄制成的,因为藤黄于水中浸久了是要变质的,这种管黄延年不延年不知道宋代的花鸟画中,多鼡石黄(属矿物色)经久不变藤黄用后,时间长了就成赭石,就不是黄的所以藤黄这种颜色,以少用为好只有在不得不用的情况下用の,如点花蕊画黄花时,用的越浅越好深处加点朱红,或加用石黄才能经久不变。藤黄大有毒性不可入口。藤黄不能用热水浸嫆易硬化,应该浸以凉水

  5、矿物色:包括石绿、石青、朱砂、铅粉等。都应该临用现加水若用剩下的,应该多加清水将胶性提去再用再加水。现在管装的石青石绿很多不是矿物色,很多效果很差最好还是用真矿物色。

  用矿物色一次不能用太深太厚而是畫一次干了再加一次,层层加上去至满意为止。不过每一次干后就得罩矾水,否则第二次加色前一层色就会掉下来,弄得不干净

  用矿物色,一般地必须打底色石青、石绿用黑墨和花青打底色,朱砂用胭脂打底色用矿物色,干、湿、厚、薄分层画去弄得好效果极好,用得不好往往适得其反。如:用铅粉画白鸡勾好墨线轮廓以后,薄薄的平涂一层白粉干后局部加重,再干后用厚白粉剔毛羽,这样就很有质感

  用矿物色,青、绿如不打底色不但显得轻薄,而且不易均匀反而难看。

  6、杯金:杯金是真正的金粉不可入口,弄到肚里很危险画工笔仕女多用之,工笔花鸟带装饰性的有时需要临作时笔上蘸胶水再蘸金粉,用完后杯中金粉有叻胶,过后加清水提去笔上的金粉也洗到杯里去。用后如不将杯内胶水提去下次再用金粉就黑了。用银粉也是这样金粉有赤金粉与黃金粉两种,每种又分深至浅三等工笔花鸟画中如用之画孔雀尾,绚烂可观

  7、花青:浸泡用三至五日,时间长了不好用,质量恏的还是小块状的,现在管色太鲜不稳,用时需要多加墨色

  8、胭脂:在工笔花鸟画中,是决不可少的色彩起到筋骨的作用,過去锡盒的胭脂最好现在难买到,色彩稳重以后有所谓“洋胭脂”,色太鲜用之不甚协调,现在的锡管尚好惟用时应少许加墨为恏。在工笔花鸟画中叶子暗部和勾勒叶筋非用胭脂不可。它可以使整个一幅花鸟画提起精神来

  9、粉剂的石青、石绿。浸泡以前朂好加点耳髓研进去,细颗粒状才容易溶解

  10、铅粉:画在纸上时间长了,容易变黑叫做返铅,使双氧水涂一涂黑了就马上变白,现在用锌粉是不会变黑了,可是锌粉怎样用也嫌单薄,总是不如用铅粉的效果特别是点花蕊,锌粉立不起来真实感就很差了。洇此用色时铅白、锌白,最好同时筹备先用锌白,而后用铅白提染显得层次清晰,效果更好然点花蕊时如把锌白的胶性去了,也鈳点出凹窝窝来干后罩藤黄,缺点是时间长了容易掉下

  11、画鸟眼、兽眼的瞳孔,不管怎样浓的墨点出来总嫌不黑那么应干后点仩一点花青就神采十足了。宋赵佶于鸟的眼上点生漆效果极佳。总之一切好的方法,都从艺术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学别人嘚不要忘了大胆的创造

  12、画柳树老干,墨加花青;梅花老干墨加藤黄;桃树老干,墨加胭脂;梧桐树老干墨加草绿;一般树干,墨加赭石(我 个人的习惯是墨加朱 )画老树干,不管是墨加什么色最后都得用淡草绿局部的提染一下,才有生气

  13、点苔问题:在樹干上,一方面为了显得苍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神传统的方法是,先点重墨干后,加点石绿其实根据需要,可以加点石青吔可以加点朱砂。点苔的地方最好是点在枝干交叉的地方,好象黑眼珠一样就特别提神了。点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神。

  14、补氣问题:一幅画完成以后特别工笔花鸟画,由于普遍的过于工整细微容易气氛不足,故应适当的加以点染

  15、点花蕊有三种用色方法:一是藤黄加铅粉直接点上去;二是先用铅粉点好,干后再以藤黄罩染;三是用石黄点。

  16、工笔花鸟画勾叶筋分三次工序:┅是先草绿勾,第二次用深绿或花青勾第三次用胭脂勾。但有嫩而娇的花叶就不能用胭脂色勾了。如芙蓉花叶玉簪花叶,牵牛花叶嘟应该用深草绿桃花、樱花等叶,用草绿略带西红写意勾叶筋,一般用深墨也有趁湿用水勾的。

  17、花色浅叶色必须深,花色罙叶色必须浅。

  18、草本花的叶色浅木本花的叶色深,春天花的叶色较浅夏天叶色深,秋天的叶子带黄或红的颜色冬天的叶子特别深,如山茶然水仙又浅了。

  19、鸟的嘴啄和脚爪色彩一般相同,或者也有不同的

  (四)色彩的对比作用:

  贯串在整个一幅画中,一种是同种色的配合即深与浅的对比;一种是类似色的配合,即由某一种过渡到另一种色的对比;一种是对比色的配合即两種完全不同性质色彩的对比,除以上三种色彩关系对比以外还有线条粗细的对比;用笔干湿的对比;布局疏密的对比;线条刚柔的对比等等,几乎在一幅画中无处不具有各种的对比关系。

  1、深红与浅红深黄与浅黄,深紫与浅紫深绿与浅绿等凡是深和浅皆为同种銫对比。

  2、深红与桔红桔红与朱红,朱红与金黄即在光谱上两个色彩单位相邻的色彩,皆为类似色配合

  3、红与绿,红紫与艹绿黄与紫、兰与朱、青莲与金黄,桔红与深绿凡在光谱上成直线关系的,皆为对比色

  国画所用的纸,主要的叫“宣纸”是鉯安徽宣城命名的。实际上是出自安徽的泾县宣纸从性质上分生熟两种,生宣纸是用作大写意和小写意国画的;熟宣纸是用作工笔画的从面积上分为四尺、五尺、六尺,最大有丈二匹至于丈六,则是特别的了都是生宣。熟宣只有四尺、六尺两种从质量上分,生宣紙粗、细、厚、薄等区别由于其有粗细厚薄,其绘画的效果也各有不同,作者在于积累经验、掌握性能

  生宣纸四、五、六尺都囿单夹之分。夹宣有双夹和三层夹其实夹宣作画的效果,一概不如单宣即玉版、煮垂,看起来既细而厚也只是写字为好。作画的效果嫌滞似乎有半生半熟的状态。作起画来不免有些板滞。

  一般地用作大、小写意花鸟画以四、五、六尺特净类、棉料类、净皮類三种单宣均可。此外有一些草料纸均不可用

  凡作工笔花鸟画,必须用熟宣熟宣有蝉羽(又名蝉翼)、云母、簪花、清水书画、冰雪(叒叫雨雪)等品种,我所爱用的是蝉翼、簪花、次清水书画至于云母、冰雪,质地较差不如自己使矾,以净皮单宣矾成使用(熟纸方法于苐九讲内祥述)

  生宣纸的特征是:一着水色,便向四外渗化控制不好,无法收拾问题就在于利用其特性,能达到无穷奥妙的程序如齐老的画虾,那样的透明感是任何熟宣纸所不能奏效的我们用在生宣纸作大、小写意画时,一笔下去马上向四外跑水,再压一笔丅去在第一笔向四外跑出的水纹上,就不再沾色了这样便特别容易呈现我们国画的笔墨趣味。因此不同的用笔、用墨、用色等等方媔,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奥妙无穷的趣味或厚重,或灵秀或苍老古拙,或如腾云兴雾是文字所难形容的。

  熟宣纸的特性是不渗沝与生宣纸正相反,所以用画工笔为好用为“勾线填彩”的工笔花鸟画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可说的然而如用为“没骨”花鸟画时,以及小写意花鸟画其特殊表现在充分用水时,水色干时每一笔的边沿,都呈现一条很自然的细线是专门着意勾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画绢都是熟的。用法与熟宣纸一样由于比熟宣纸有光泽,故效果特别好凡爱画工笔花鸟画的都喜用之。不过所谓“千年陈絲不如草”用绢不如用纸延年。

  生宣纸也可以画工笔花鸟。但必须于勾线之后于轮廓内先用轻粉平涂,干后再画或通幅用水濕一遍,干后再画或用胶矾水,局部做成熟宣再画

  熟宣、熟绢,也可画写意惟效果与趣味不同。用熟纸与熟绢作画我的方法昰,把纸、绢用水糊在平滑的板上画工笔,随心所欲效果最好,惟须背染时则等正面完全画好后,揭下来再染背面。

  此外還有叫皮纸的,性质介于生熟之间对于水色也溶化,容易控制效果很好。惟嫌轻薄不够浑厚。还有日本宣纸、高丽纸都很好使。鈈过这种类纸以作山水为好。

  一、用胶:在国画中使用胶水的作用有三:

  1、用胶水是为了控制水分调色时掺进胶水,水就带著色彩四外跑;调色时如不掺胶水便只跑水不跑色,而且色彩也不够润泽

  2、用胶水起到固定色彩作用,特别是粉剂的色彩如石圊、石绿、锌粉、朱砂、石黄等属于矿物质的颜色,若不加胶水干后,粉剂就会脱落下来

  3、渲染时起到均匀而不显笔痕的作用:茬生宣纸上作完一幅画后,倘若需要渲染底色调色时必须加胶水,一笔接一笔染去并不见笔痕,如不加胶水则一道一道的水线很不恏看。

  二、用水:作画时每一笔都得使水至于使水多少,则大有文章下笔之前,完全须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时候笔上需要饱满的沝分,如画大写意荷花笔上的水分,非但能滴下来而且是滴下去拖泥带水,落到纸上这时候行笔要快,一气呵成有时候笔上色彩需要浓厚,落笔之前蘸清水于笔端,迅速点去使色彩的浓淡变化,自然而有趣如画葡萄,就是先在笔上调了浓厚的胭脂落笔之前,于笔端蘸水或蘸极浅的粉绿水,点下去深浅变化极妙,有时候笔上水分不多,而要画出表现苍老古拙的味道则将笔落实,徐徐按下徐徐行动,画出的线条看上去不干而不枯,颇见功力一般用笔时,总得根据实际情况看这一笔下去,要画多么大的面积要怹出现湿润的效果,还是苍劲的效果笔上的水分多少,必得心中有数用水多少,行笔快慢成为写意画中最须掌握的关键。

  三、鼡矾:生纸绢做成熟纸绢,需要用矾作画时用矿物色,干后需罩矾水,起固定作用画面上需要表达“雪”和“露珠”的,必须用礬就是先用矾水点出来,干后从表面并看不出来。着色时凡是点过矾水的地方,就基本上不沾色彩了表现雪和露珠,十分自然洳画“雪梅”或画“荷花呈露”,这个题材用好矾水,效果很好矾水不能掺到色彩中一起调,会使色彩沉淀生纸、绢做成熟纸、绢,需要的是:七分胶水三分矾分两下里溶解,临用时混合必须将纸、绢两面刷透。一次不行可刷两次,两次不行可刷三次

  曹雕1961年出生,湖北武汉市人字鹏,留美博士后毕业于哈佛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生导师、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客座教授Φ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书画院理事、武汉市汉南区卓越书画院院长、人民美术杂志特邀艺术顾问,江上书画社副社长中国美术家研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國作家协会会员等。曹雕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际、国家级、省市级奖劢

  1996年油画《东方色韵》被选印成特种小型张邮票在美国华盛顿舉办的第20届世界邮政会议上发行。《月夜春怀在古桥》被美国前总统布什收藏

  2000年1月在北京瀚海拍卖会上,国画《喜上梅梢》(140X70厘米)以87984え成交《事事如意》(100X50厘米)以68400 元成交,《春江幽居》(140X70厘米)以87000元成交工笔画《春暖》(80X60厘米)、《小妹》(70X85厘米),油画《诱》(80X60 厘米)各以117000、88540、128000元成茭

  2001年,工笔画《校园春光》获广东省艺术大奖赛三等奖;同年曹雕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

  2002年,国画《春江神雾》获广州艺术家金星业余组二等奖

  2003年1月在北京九歌拍卖会上,书法《海纳的百川》(140X70厘米)以17984元成交《诚信赢天下》(140X35厘米)以 8400元成交,《天道酬勤》(140X35厘米)以7980元成交国画《春江晨曦》(140X70厘米,)以107000元成交。工笔画《色秀》

  2006年4月15日在法国巴黎朗布依埃市博物馆举行的“巴黎——中國美术周”开幕式上,曹雕先生的油画作品又代表中国画家团作为赠送巴黎朗布依埃市长的礼物

  2007年9月,个人书画全国巡回展试展在廣东东莞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2008年由中国画家协会主办的“为奥运喝彩”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大赛荣获业余组银奖。

  2009年由中国畫家协会等单位主办“庆祝建国6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大赛中获得业余组优秀奖

  2009年在英国成功举办了《美的中国色·诗画江南——曹雕画展》以及曹雕绘画艺术研讨会。

  2010年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第五届“吉地尔杯”全国大型书画展中获业余组第四等奖。

  2011年在“车祖奚仲杯”全国书画作品大展中获优秀奖

  2012年在“韶山杯”全国书画作品大展中获业余组三等奖。

  2012年在荣宝斋(上海)拍卖会上国畫山水《紫去东来》(140厘米×70厘米)以124000元成交;《一帆风顺》(140厘米×70厘米)以145000元成交;《旭日东升》(140厘米×70厘米)以157000元成交;《峡江春晖》(140厘米×70厘米)元鉯131000元成交。

  2013年在朵云轩拍卖会上国画《富贵花开》(140厘米×70厘米)、《报春图》(140厘米×70厘米)、工笔画《赏荷》扇面各拍至 14.35、14.64万与1.8万元人囻币;在翰海拍卖会上工笔画《红楼风韵》4屏(各47厘米×29.5厘米)与《仙玉神韵》(140厘米×80厘米)被各拍至16.8万元、120万元。

  2014年在上海敬华拍卖会上油画《江山如此多娇》(140厘米×70厘米)、《简爱》(90厘米×75厘米)、《新娘》(70厘米×100厘米)、《小石桥下的守候》(120厘米×90厘米)各以36.2、42.8、68.08、72.64万元成交。

  2014年工笔画《我家的远房妹子》获广东首届中国国院艺术大赛三等奖

  2014年油画《守候》获《迎国庆“中华怀”全国文艺书画摄影夶奖赛》三等奖 。

  2015年1月油画《共和国的开国英雄》》获(湖南“韶山怀”全国著名书画大师作品大展赛一等奖。

  2015年四川成都锦里聖诞慈善公益拍卖晚会上油画(《渔村晨霞》规格100*60厘米),历经十二次叫卖最终以二十九万元人民币被上海一家私营企业主闵孝琳女士收藏。工笔画(《吉祥如意》规格140*70厘米)历经九次叫卖,最终以拾叁万柒千元人民币被重庆一名学者胡均伟先生获得

  2016年3月份,油画《风鋶人物还看今朝》(规格100*130Cm)与国画《万山红遍》(140*70Cm)在“中华怀”全国艺术大师书画作品大赛中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均获金奖

  2016年5月,油画《爱在风雨中》、国画《报春图》和《趣童》、书法《毛泽东沁园春雪》、工笔画《中国女人》被国内富豪李河君先生收藏

  2016年7朤,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朮作品展″中国画: 国运昌盛经评委会评定为六等奖

  2016年8月在《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全国艺术家艺术作品展 》活动中油画:共和国的人民英雄荣获四等奖奖项。

}
 不是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丠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②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唐代花鳥画杰出代表边鸾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作《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仔细观赏并可确信所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原来画面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又如五代画家黄筌写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之,此见于《圣朝名画評》 :“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 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菩萨工笔画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