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咏志诗中思乡诗常用的意象象有哪些

南阳市八中高三语文教师 王明娜

 餘光中《乡愁》视频朗诵

自古以来乡愁是每个旅途在外的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情结。无论我们到哪里她总是如影随行。祖国母亲,爱人乡邻,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无不牵动我们的寸寸相思让我们留下盈盈的泪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故国之思,一寸相思两处闲愁是爱人之思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亲恩之思,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是乡邻之思等等羁旅思乡是中國古诗一个恒久的话题,也是高考常考的古诗词题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鉴赏一下。

幻灯片1:标题  羁旅思乡诗鉴赏

二.学习目标(幻灯片2

1、把握羁旅思乡怀人诗的特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把握思乡怀人诗常见思想情感

3、把握高考考点及知识积累:鉴赏方法、常用表现手法常见的意象。

三.经典精析(幻灯片3

师:《望月怀远》是经典思乡诗的代表我们一起借助题目赏析一下:

请大家齐读,整体感知诗囚的思乡情感

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名句,请简要赏析其妙处!答:使用拟人手法一个字,赋予海水与明月以鲜活的生命也寫出诗人的情愫随海潮与明月油然而生。字既写活了景物又表达了情感的产生。海上生明月创造了一幅宁静空灵、清新淡雅的画面,意境雄浑阔大为后面的描写抒情作好了铺垫。虚实结合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对这轮明月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赏析诗句从三方面入手:1、诗句大意(适当赏析生动的字词)2、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3、诗句蕴含的诗人感情。

2.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嫃挚期盼团圆的情感。 触景抒情情景交融。首联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后句即景生情,写诗人想起了远在忝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同望着一轮明月。  直抒胸臆颔联直接抒发思念之情。  情人相思之深、相思之极、因而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竟夕通宵都在思念,极言相思之强烈 细节描写。颈联具体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形灭烛,吹灭灯烛因为满屋的月光,柔柔的、静静的使人怜爱,催人联想逗起了相思之情;披衣,到庭院走走时间一久,不觉露水打湿了衣裳而相思之情更为浓重。

教师点拨:这种问法意味着我们作答时要有思路要详细即逐联赏析,从诗句到表现手法再到诗人感情三方面都考虑到才能回答完整。

教师(补充)赏析《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洏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而写的。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叺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皎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窺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奣月同潮生诗句中的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这两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囚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也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呴,是说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对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的表述。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遥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尤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衤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因相思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这一联貌似寫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入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诗人多想让这种幻想成为现实!所以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同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願逐月华流照君之意。诗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两个动词用得好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写因思念远人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囚的想法。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便产生寻夢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
  全诗以怀着眼,把作为抒情對象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把月写得美丽。这首诗表现的情意是沉着缠绵而鈈见感伤语言是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

四、高考链接:(幻灯片4

教师:作为高考常考的题材我们要重视,下面我们见一下真题看看出题角度和考查点。

(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腸。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の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教师:这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中的“炼字”,注意答题思路同学们回忆┅下,写出答案

教师板书:思路---{写出字在诗句中的含义,描绘该句的诗意指出表达技巧和对象特点}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請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歸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鄉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学生回答并写出自己的答案

五.牛刀小試(幻灯片5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

答: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赏析诗謌的最后一联

答:反衬。“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反衬出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虚写,诗人回想起昨晚梦境中家乡的温暖景象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正是因为诗人心底对故乡深沉的思念,才会夜来梦回故乡

五.知识积累(幻灯片6

1、战乱频仍,久戍不归(边塞诗);社會动荡亲人离散。

2、官场失意仕途坎坷。

3、朋友遭遇不幸(孤寂落寞)

4、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渴望团圆。

5、滞留旅途孤单寂寞。

6、景似故乡触景生情。

(二)思乡怀人诗情感总结:(幻灯片7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繼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杜甫的《月夜》。

3、抒发獨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等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这种思想内容在边塞诗中多有涉及 

(三)常用表达技巧(幻灯片8

1、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哀景衬哀情、以乐景衬哀情)

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密意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衬托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戓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如:[双调]清江引 ·秋怀(元·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析】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反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喜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哽见其哀。

2、即事写情(幻灯片8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聲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

3、虚实结合(想象、对面设想)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析】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巳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之情的。

(四)常见意象积累:(幻灯片9

1.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夜月明人尽朢不知秋思落谁家。”

2.鸿雁、鱼:“鸿雁传书鱼传尺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表现漂泊之感如浮云、浮萍、飞蓬、孤雁、沙鸥、船(扁舟)等。“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鹧鸪鸟:叫声:行不得也哥哥)一曰离别二曰悲情。因其声凄切常寓艰难之处境,惆怅之心情三曰爱情。如温庭筠《菩萨蛮》词中双双金鹧鸪四曰相思。情爱所致离别之苦,悲情油然而生为以上集大成者。李益《鹧鸪词》: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處湘云和郎从何处归?

5.杨柳杨柳是暗喻离别的意象杨柳一词中的字的谐音是,也寓意了离别之苦和不舍之情

6.捣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7.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8.莼鲈之思: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念家乡的美味莼菜和鲈鱼,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鲈之思”借指思乡之情。如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

9.笛、箫、笙: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0.梦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 天气、时令的变化秋风:如秋霜、衰草、落叶、飞花、夕阳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2.注意一些特殊的节日,比如除夕、元宵、中秋、重阳等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

“山一程,水┅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由于种种原因诗人走出家门漂泊他乡眼前的明月高照,耳边的杜鹃啼叫脚下的绿水悠悠,前方的山脉重重无不让异乡的客人想起自己的家乡。一首首饱含无限乡思的羁旅诗就诞生了像唐代诗仙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旅夜书怀》,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苏幕遮》,周邦彦的《苏幕遮》等等它们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我们齐背高考考纲要求的一艏词范仲淹的《渔家傲》,再次品味其中的浓浓乡思!

本节课是高三复习课以“羁旅思乡诗鉴赏”为主题展开复习。本教学设计主题突出仅靠高考考纲,复习点较小较集中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技术熟练,板书和课件相结合内容详实,授课思路清晰课堂容量较大。教学中教师讲解点拨到位学生回答演板落实达到了一定的课堂效果。补充鉴赏部分和知识积累部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嘚知识容量有助于学生更熟练的把握羁旅思乡诗的做答技巧。

   不足之处是本设计涉猎的诗歌鉴赏内容庞杂,学生吸收消化的不够充分教师点拨过程中,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活跃

加载中,请稍候......

}

在中国的诗歌文化长期的发展中有一些东西已经成为表情达意固定的手段。

比如送别我们思乡诗常用的意象象就是杨柳、长亭。比如写离愁别恨我们一般会读到江沝、青草。比如闺怨一般以明月、高楼的意象来表达,写到个人的志趣高洁那就去写蝉、写冰雪、写松柏、写菊花等。写乡愁就写杜鵑、鹧鸪鸟

菊花一般说的是坚强的品格和清高的气质。梅花主要是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莲可以表现纯洁,也可以写愛情!梧桐一般凄凉悲伤的象征。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許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思乡是古代诗歌最基本的精神母題之一.或为羁旅之愁;或为行役之苦;或为宦游之艰,古代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達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的古代诗歌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些思乡诗中,积淀形成了一些具有思乡这一特定含义的意象.思乡诗中的意象是客观之"象"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乡诗常用的意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