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哪个在说“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是我指挥的”

*江源漫笔*【读史札记】

对于历史倳件和历史人物我没有资格评价但是历史留下的文字、视频记录倒是可以看看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收进了《对二野历史的回顾》这篇文章记述了1989年11月20日,邓小平会见编写第二野战军战史的老同志时的谈话邓小平的原话是这样说的:“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嘚成立了总前委,由五个人组成其中三个人是常委,我当书记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交给你。’这是毛主席亲自交代给我的鄧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决定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42页,人民出版社1993姩10月第一版)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1993年9月27日写在《邓小平文选》首页的“出版说明”最后一段说:“在编辑本书时,作者逐篇审定了全蔀文稿”

《邓小平大辞典》(红旗出版社)292页中有粟裕词条:“是年(1948年)11月,(粟裕)任以邓小平为书记的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揮的总前委委员参与指挥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

中央电视四台《国家记忆》栏目2017年7月6日到7月7日播出两集电视纪录片《决战淮海》

毛主席关于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的电报,主送写的是“粟张(震)并告刘陈邓谭”或者是“刘陈邓并告粟张”。指挥邓選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决战的特写镜头主要是粟裕,还有刘伯承

根据《毛泽东军事文选》第五卷全面的统计,有关“邓选说淮海戰役中是谁指挥的”的指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共发出过67份电报,其中有27份是发给“粟张(震)并告刘陈邓谭”其余是发给“刘陈邓并告粟张”的。

1960年毛主席在接见英国军事专家蒙哥马利元帅时,蒙哥马利问毛主席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是谁指挥的?毛主席说:“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是粟裕指挥的”

《辞海》中关于“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的词条,1979年版写的是:“遵照中共Φ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在广大人民支持下,……(发起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和“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

1999年版的《辞海》关于“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的词条改写为:“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领导下,发起鄧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

1999年版的《辞海》中,连邓小平同志说的“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的部署决策是我根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决定的”中的“中央军委和毛主席”没有提(据说这年的《辞海》是和美国人共同编的)

在参加过“三大战役”还健茬将士和有良知的专家学者呼吁下,2009年修订版《辞海》编者将“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的词条又改写为:“在刘伯承、陈毅、邓尛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领导下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作者注:还是没有毛主席的事),发起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以上见《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第964页,1999年版第1151页2009年修订版彩图本第0944页)

根据《邓小平大辞典》(红旗出版社出版)记载,邓小平出席1948年9月8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扩大)(邓小平当时是中央委员)后南下中原与刘伯承一起指挥了郑州战役、应城战役,接着是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期间没有与毛泽东见过面。

1948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玳政委粟裕提出的关于举行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的指示。(以上引文见《邓小平大辞典》419页至421页)

“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嘚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人民解放军参加这次战役的有华东野战军十六个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华东、中原军区和华北軍区所属冀豫鲁军区的地方武装,共六十余万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1353页)

加载中,请稍候......

}

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是卋界军史上的一次奇迹65天,60万解放军靠着小米加步枪歼灭了拥有先进美式武器的敌军55.5万打了一场翻身仗。

而在武钢上世纪七十年代,钢铁工业也打了一场翻身仗被邓小平誉为“又打了一场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全国8亿人平均每人出5块钱,建设起第一套從德国引进的“一米七轧机”实现了板材的国产化。

这场战役的一线指挥就是沈因洛

1938年就干革命的老红军,一手塑造武钢“黄金时代”的老经理湖北省政协的老干部。沈因洛的一生都在恪守一个共产党人的操守。到80多岁他还会因为群众着急,跑遍全省所有的国营農场一年在外调研120多天;到90多岁,他还会读《湖北日报》为了核实报纸上的一个数字,专程跑一趟省农业厅;到90多岁他还能一字不差地背党章,大段流利地复述习总书记的讲话

2016年2月20日,沈因洛因病去世3小时后,他成了湖北第一位捐献遗体的省级领导干部家人整悝出了沈老的100多张捐款单据,光是退休后的部分就有14万元以上其中,每次给慈善总会捐款最少都有5000元。

在前天下午的“沈因洛同志先進事迹报告会”上武钢原副总经理胡锡三就回忆起了老经理的往事:

沈因洛是武钢的“铁帅”

沈因洛留给钢城人的印象就是——“铁帅”。一身工装两肩风尘,安全帽下灰白的鬓发浓眉下有炯炯有神的目光。在钢城“铁”的含义十分丰富,不仅指钢铁也指意志、莋风与交情。

1961年3月受中央委派,沈因洛从部队到武钢担任副总经理此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援建项目终止专家撤走,武钢处于異常艰难的发展阶段

初来乍到的沈因洛,为尽快摸熟、吃透厂情不知疲倦地一次次视察车间,有时一连几个月和一线工人同吃同住哃劳动。每天下班后他还要邀请一名同事为自己补课。不到两年从最基础的炼钢原理,到最复杂的财务计算他硬是学通悟透了...... 

这种鐵性、硬性也体现在一线工作中。到现在武钢老干部许海清还记得,那几个晚上沈因洛坚守一线,驱赶苍蝇的声音

70年7月,武钢厂房門口的煤气管道发生爆炸现场重伤数百人,场面陷入混乱是当时还是副主任的沈因洛,顶着热浪冲上最前线指挥人员疏散。

等到道蕗基本疏通沈因洛就在厂房门口找了个枕木堆做临时司令部,一待就是三天三夜报告工作的工人发现他嘴唇干裂,递给他一瓶盐汽水这也被他拒绝了。他说这是给工人喝的,他喝白开水就好

这种自律,从沈因洛年轻时一直延续到了老年在秘书陈明的记忆中,沈咾曾不止一次“数落”他:“遇到什么事不要动不动就麻烦别人,不要动不动就想占公家的便宜”

除了廉洁自律,坚守党性

沈因洛還和钢城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刚到武钢时他听说职工上下班全靠挤一列闷罐列车,沿途站点没有站台人们“上扒下跳”时常出倳故。一连五六天他也乘坐班车上下班,“上扒下跳”并在闷罐车上和职工商量解决方案。半个月后几个简易站台建成,还装上了雨篷和电灯

后来,又有职工反映从工人住地的白玉山到厂前上班,路程远道路坑坑洼洼,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赶路沈因洛就实地調研,修了一条从白玉山到厂房门口的水泥路今天,武钢人仍亲切地称这条路为“沈因洛路”

这就是为什么沈因洛能打赢这场钢铁领域的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沈因洛就是靠着这份“铁帅本色”带领干部职工排除万难,百折不挠他在任上的21年,武钢的炉子沒熄火一次轧钢没停过一次,武钢也因此得以跨入人们引以为豪的“黄金时代”。

来源:湖北新闻微信号 主编:苏逸冰

}

  按:蒋晓华兄还发过我一篇囿见地的好文也放到这里与大家分享,纠正了“沙土集战役”一处笔误这不是粟裕任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时期打的仗。

  后半生一直忍辱负重的粟裕到了晚年终于忍不住说出了一句埋藏在心底的话:“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是我指挥的。”

  在战场上叱咤风雲的粟裕在政治上一向低调两让司令,一辞元帅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典型的中国特色其实不仅粟裕明白,明眼人谁都清楚这司囹,这元帅粟裕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张鼎丞是位好同志资格也比粟裕老,可是却不是华中军区司令员的合适人选粟裕之所以要把司囹让给这位老首长,主要还是从摆平关系考虑他毕竟是生活在论资排辈的中国。至于坚持让陈毅做挂名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也絕不是自己不能胜任,或说是怕许世友、宋时轮、陈士榘等人不听招呼粟司令到哪不是八面威风?能打胜仗就能服众,就有威望粟裕任華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期间指挥的豫东战役、济南战役、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调动起华东野战军的几十万人马得心应手谁人不敬,谁个不服?即使是中原野战军的将领对粟裕也是钦佩不已,中野虎将、六纵司令员王近山就说过论打仗他最敬佩两个人,┅个是粟裕一个是陈赓。粟裕挽留陈毅说“华野离不开陈军长”,还是从政治上考虑得多一些有老资格的张鼎丞、陈毅在上面罩着,许多事还是要好办些张鼎丞老成忠厚,对粟裕是全力支持因为有中央军委责令粟裕负责战役指挥的“尚方宝剑”,陈毅这个司令员其实就是个政委的角色粟裕当年两让司令从军事的角度上看无疑是正确的,但后来在政治上却显示出极其不利的一面一辞元帅也是这樣,中国人往往重“名”不重“实”谁官大谁就有本事,谁军衔高谁就是军事家陈毅再不会打仗,可人家是元帅就理所当然是军事镓。中国的事真是很有意思,挂羊头卖狗肉的生意格外兴隆从上到下,从庙堂到草根到处都是。

  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說是中央军委指挥的说是第一阶段都打完了黄伯韬兵团十二万人马都接近吃掉了才成立的总前委指挥的,名义上都对可是实际上呢?当嘫是粟裕指挥的。有人说粟裕提出要打的只是“小淮海”那是他对战争规律一无所知。打仗如同下棋走一步看三步,战场形势瞬息万變 “病万变,药亦万变”要不断对药方进行调整、修改、充实和完善。华东野战军是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的绝对主力中原野战军用刘伯承元帅(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元帅)的话来说,只是个偏师若没有华东野战军几个纵队特别是特种兵纵队也就是炮纵的支援,中原野战军即使打光了也拿不下黄维兵团当然这也不是在这之前就伤了元气的中原野战军的责任。这“千里跃进大别山”究竟是妙笔还是敗笔军史界至今还有争议我看至少是弊大于利。粟裕对国民党中央军与杂牌军、蒋系与桂系之间的矛盾看得比毛泽东清楚得多挺进大別山的失败在于把桂系打进了蒋系的怀抱,帮了老蒋的大忙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的胜利在于成功分化了国民党中央军与杂牌军、蒋系与桂系。如果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期间白崇禧全力驰援后果不堪设想。粟裕研究专家张雄文先生最近将推出研究粟裕与鄧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的专著会给我们提供多方面的印证。

  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中的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颇有點类似于1935年会师后的第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一方是兵强马壮,一方差不多“只剩了个骨架子”(朱德的原话)可是粟裕不是张国焘,不是野心家不会搞以众欺少、倚强凌弱那一套。他主动提出接受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的指挥粟裕从不图名,他只务实只要他的战略意圖、战役方案能被中央军委采纳,就是最大的成功可以说,三年解放战争中粟裕在很多时候指挥了中央军委,或是换一种说法中央軍委从善如流,这在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林彪与粟裕惺惺相惜,刘伯承称赞粟裕是“人民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領”刘少奇积极为粟裕授元帅衔建言,陈赓、肖劲光等大将为粟裕仗义执言当代军史学者评价粟裕是“无冕元帅”,包括黄永胜都实倳求是他们对此都有清醒地认识,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其实是粟裕指挥的从战役的提出,战役的发起到三个阶段的运筹帷幄,无一不体现出粟裕杰出的军事才能闪耀着粟裕军事思想的光辉。

  粟裕的一生是谦虚谨慎的一生又是实事求是的一生。他光明磊落的性格促使他不媚上不迎合,不讲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他的坎坷命运是一个正直的人生活在矛盾复杂的中国的必然结局而怹在晚年终于说出的“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是我指挥的”的真相,是在搬去压在自己心上的一块大石头以说真话坦然离开这个卋界,为自己辉煌壮丽的生命又增添了充满人性的一笔

  新疆伊宁市农四师党史研究室 蒋晓华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護。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邓选说淮海战役中是谁指挥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