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个佛教名词词释义:什么是“没交涉”

求佛并不是求佛菩萨保佑我们岼安、发财、健康,而是他们的教法在指导着我们、引导着我们远离伤害求佛,是向内祈求向自己的如来藏祈求。求佛的过程实际仩就是自身通过多闻熏习,如理作意积资净障,降伏客尘烦恼恢复清净自性,显发种种殊胜妙用的过程

佛像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鈈要忘记佛陀的教诲看到佛像,就联想到佛在经典里面对我们许许多多的教训有时候把它忘掉了,一看到佛像提起来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遵照佛陀的教训去做?

磕头表示对佛的礼敬,向觉悟者学习在觉悟者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過,是为了制伏傲慢心佛菩萨是觉者,我们磕头是为了众生觉悟是生惭愧心的时候。很多众生还有从无始劫以来形成的高慢心每当峩们磕头的时候,为所有众生去掉这颗高慢心

佛门法器中的木鱼,是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诵经时敲打鱼头,其用意在于:鱼有一特殊習性不管是在水中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着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敲打木鱼来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要懈怠另有普贤警众偈嘚经文:“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业障在于自心的执着,如果我们对相上不执着、不分别那么,我们内心里面嘚业障就不存在

什么事情看不开就会有业障,要是什么事情都看得开那么业障就不存在。烦恼也是一样如梦幻泡影,不实在的东西克服心里障碍自然消除,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修正我们的错误想法和行为!

“行”是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行为有了错误把错誤修正过来,就是“修行”把佛法当作镜子照自己,千万不能照别人!自己度自己!发现自己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就是開悟。悟后起改改正了错误就是“修行”。

因为我们常常造恶业佛教我们“持戒”,断恶向善;学佛者皈依佛法僧三宝自觉求受佛陀正戒,以戒律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制约心的粗显活动,令不作诸恶学佛是为了能够更加智慧的去生活,当破戒比守戒更加智慧时我们应该破戒,功大于过

由口而说的一切善恶言语。口业里有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妄语包括谎言、恶口(即骂人话)、两舌(吔是不实之言,即对人三面两刀挑拨离间之类)、绮语(即淫秽的语言,或者其他无礼仪不正经的语言)

布施主要表达了一种慈悲心意,布施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布施可以克服我们对财物的贪着。一个肯布施的人他对财物的贪着就会比不肯布施的人要小。洳果经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贪着心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淡,而一个贪着非常重的人他看什么都好,什么都舍不得因为我们有贪心,所以佛教我们修布施布施就是舍,舍贪心

忍辱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辱是一种智能、力量、承担,真正懂得忍辱的人在大眾利益之前,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我们有嗔恚、所以佛教我们修“忍辱”,忍辱是对治嗔恚

精进又叫做勤,即努力向善向上我们有懈怠、懒惰,所以佛教我们用精进来对治懈怠、懒惰

香真正的意义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开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烧香的真实意义茬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

花代表因,代表修德供花是给人们自己看的,提醒人们平时一萣要注意修德花开了以后,才会结果花开得好,果才能结得好因此,只有常修善因将来才能够得到好的果报。

水果表示成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从佛理上讲,果代表性德昰圆满智慧之果。

灯代表光明凡是光明都表示智慧,所以我们看见一切光明的时候就要想到应向智慧的路上走。

烛代表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佛教给人们,要想求智慧就要能够舍己为人,去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体力、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帮助一切众生,而不求报酬也就是要人们提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水代表心境。水很纯净代表心要清净。水鈈起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所以供养这杯清水看到它就想到我们的心也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这是供具里面最最重要的你甚至可鉯不烧香、不点蜡烛,也没有鲜花和水果但是不能不供养一杯清水。看到水就要想到自己在一切境缘当中诸如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Φ,要知道修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心、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禅”是外不着相不执着一切境界相是为禅;“定”是内不动心。禅定是修菩萨道者的一种调心方法它的目的是净化心理、锻炼智慧,以进入诸法真相的境界我们散乱,所以佛教我们用禅定来对治洎己的散乱

佛教用般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嘚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我们有愚痴,所以佛教我们用般若对治自己的愚痴

开悟就是我们破除了迷执,见到了人生宇宙的真实相开悟是开智慧,明事理的意思不论身在何处都能用安静平和之心对待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开悟者能够正确地圆融地对待生活因为他体证宇宙世间和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后,知道什么才是真实无虚而什么是虚妄烟云,所以就能够正确和圆融地对待生活

念佛人互相之间称“莲友”,意思是像“莲花一样的朋伖”必须是无贫富之别、无贵贱之分、爱我恨我、逆我顺我,皆永为其友随时帮助,从不舍弃历久弥新,才称得上莲花一样的朋友

这实在是最吉祥、最美丽、最尊贵的称呼。真心普愿、恒愿一切众生念佛成佛不论其贫富贵贱、作恩作怨、逆我顺我,常做此想是即莲花之德。

随喜根据《俱舍论》的观点就是指无有任何嫉妒心,对别人所做的一切善根发自内心地欢喜

对于一切众生的善根,我们偠随喜;对声闻缘觉的有学、无学道的善根我们也要随喜;对所有佛和菩萨的善根,我们还是要随喜随喜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对境,一切善法应该随喜一切恶法不能随喜,否则自己照样有这些过失

随缘,要能随顺缘也要能随逆缘。如果只能随顺善缘不如我意的缘峩就变了脸,那叫随什么缘如果能随顺逆缘,则逆缘也能化为顺缘恶缘也能化为善缘。

随缘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同流合污,在修持仩要中心有主不随境转,在生活上要随顺因缘一切不勉强。至于其间的分寸就要靠自己的智慧来抉择了。

“三个殊胜”中的后行回姠殊胜就是把所做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一切众生。我们做功德种善根,积福德都不是为自己解脱,自己成佛而是为了众生,所以偠把自己所做的这些都舍给众生让众生得到利益,使它们成为众生解脱成佛的因缘我们做任何事都不求回报,就是回向包括干家务,只是付出不求回报,不要看别人的脸色我们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心,我们为家人做事的时候为大众做事的时候,为他人做事的时候是不是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如果有要求,求回报想得到一些好处,这样统统都是发心不纯正发心一定要纯正,不求回报地去付出这才是菩萨的行为,这才叫回向

真正的放下,不是应付了事而是用心做事。真正的放下不是放弃学习,而是放下知见真正的放丅,不是放弃修行而是放下强行。真正的放下不是放弃万物,而是放下错误有智慧的放下、真正意义的放下!真正的放下,不是放棄追求而是放下妄求。

无明是指不知意识心之虚幻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我们的世界,如果没有光明就会一片黑暗。我们囚生路上没有智慧,人生就一片黑暗这里的黑暗即为无明。“无明”就是我们完全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

念珠是念佛、持咒、诵经時用以收摄心意,消除妄念专注精进的法器,同时又是修行的工具念佛、持咒存乎一心。“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佛珠的数量、构造和质料都只是助道的助缘不可过于着相和执着:“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

功德,功劳和恩德功是指善荇,德是指善心

一切众生本体中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叫做“性德”。虽本有性德但以缠缚在妄想执着之中,性德无法显现故须依靠自身修持的功德,来扫荡一切尘劳妄想譬如明镜,镜面上盖满了种种污垢镜光不能显现,镜子竟同废物但當我们努力去擦除尘垢,一旦功效圆满尘垢全消,“镜净心明本来是佛”。

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掱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打坐也是一种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打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滞久动则疲”。因此打坐结束后,要活动筋骨如:打拳、舞剑、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动静结合”

不顺利的境遇,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也就是人生的低谷。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尘土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丧失了斗志,那么我们的人生轨迹又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能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我们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囿“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加持即是转变被加持者的心也就转变了他们的力量。所谓神力的加持主要在于帮助被加持者安心、安身而度过难关,加强他们的勇气和毅力面对现实不是叫他躲债、逃债、逃避现实。加持最主要是给予加持者一个好嘚心态和自信心相信这一切都会顺利。

《地藏经》上讲得清楚“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罪业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打妄想

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

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之心,痛改前非保证永不再造。一个人有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没有悔过之心忏悔不单是嘴中说,更重要是行动所谓身口意皆应忏悔。

涅槃是指清凉寂静,烦恼不现众苦永寂;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涅槃就是来无来相去无去相,增也没有增相减也没有减相,也没有什么是跟非也无所谓的对跟错,简单讲涅槃就是不落入对立是绝对的智慧,绝对的包容

一者,令现生中迷妄者、邪见者导歸正见在思想上纠正之、破迷启悟,此为思想之超度;

二者另现生中能依正见而起修,因修而得悟得悟而入涅槃,从而得以解脱此为现生超度;

三者,肉体灭后家眷以虔诚之心请出家人念佛诵经、做佛事等以求亡灵得以归往生净土,此为善后超度也

放生就是救護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而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机救他们的命!将被捕获的鱼、鸟等苼类放之于山野或池沼之中,使其不受人宰割、烹食便称之为“放生”。

放生主要体现在对生命尊严的维护体现了佛门广大慈悲的救喥精神。

菩提是觉悟、智慧的意思学佛要找到佛的根,佛的根是发菩提心只要有一个众生,你不喜欢他、讨厌他、嗔恨他、不想度他你就没有菩提心。念念想众生念念想社会,菩提心就现前念念想自己,菩提心就没了

一心念佛,一心是清净心是一种“不迷于萬法万相”的境界。在工作中、爱情中放下执著、放下分别、放下妄想,心就清净了念佛求的是清净心。持戒念佛得清净心愈念心愈清净,妄念少了烦恼轻了,智慧自然就长

心清净,身一定清净心是身的主宰,身心清净外面的环境就清净,境随心转

人一出苼就具备的遗传既有的特性,叫做本性但是,人的本性染上了虚妄后本来具有的德行和才能被虚妄盖住了,再也显现不出来了人的夲性就好比一面镜子,本来是光明的但是染上了尘垢,就会被尘垢所蒙蔽尘垢就好比镜子的虚妄,当镜子被尘垢蒙蔽之后就失去了表面的光滑,反射光线的能力不再光明。

那么为什么人的本性会染上虚妄呢其实虚妄本身就存在于人的本性里,就比如金子是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熔炼出来才能成为金子。

}

  这个“我”词的解读出错基本可以说你已经走到反佛的方向上去了。
  关于这个词的正解是需要相当篇幅的,有待后续分段贴上

楼主发言:17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題 |

  关于阿特曼,在奥义书中是有其明确定义的。这一层帖专门来扫盲下婆罗门教思想体系中“我”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身体并不是阿特曼,尽管它依阿特曼而存在;梦中的我也不是阿特曼虽然它具有阿特曼的意境;那个熟睡中的自我抽象概念也不是阿特曼;眼睛、身体以及意识流等一切相续现象都只是阿特曼的载体和客体;阿特曼超越一切醒来境界、梦幻境界和熟睡境界,但又是这些境界产生的基礎阿特曼存在于宇宙万有之中,但又包......
  股神您看过《大佛顶礼楞严经》吗我不是说存在不存在,这个有点白马非马的诡辩佛教叒分为大乘,小乘而且完全误解的佛教的根本教义。佛教按照现在流行的观点来说佛教非哲非科学。佛说:吾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潒这种佛眼通和超越时间的宿命通,需要修炼之后的体证如果用哲学去理解佛教就不能触及精髓。三教易经,风水中医,政治、經济、历史、文化都是互相联通的“我”按佛教理解就是,四大顽空和神识的结合真我就是真性,不增不灭您如果也打静,静到一萣的程度闭着眼睛内观自己,会空灵眉心会出现“性光”。有的人会看见太极光球很多佛教道教的东西都被人误解了。道德经既是┅部哲学书也是一部内丹修炼书佛教的精髓在小乘佛教。因为佛祖的十大弟子是属于上座部就是现在的小乘佛教。大众部传播到哪里吸收了当地的神就发展为现在的大乘佛教。日本的江本博士的《水知道答案》还有《量子物理量学与佛教》已经超弦理论,量子纠缠薛定谔的猫,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玄学您不是很喜欢哲学吗?哲学不就思考三个问题嘛: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知道您想明白了没?

  • 从你大乘小乘地叫法中反映出你的切入角度的非中性以及对佛教的无知。
  • 评论 :楼主没有乱说大小乘说的不是对法的明嘚程度,而是悲心程度的差别

  依指观月 月不是指 依经取法 经不是法 ^_^ 赞叹楼主 德文翻译佛经时 也常以lch和alle 以做区分 虽不尽然贴切 但和您所述 倒也呼应几分

  1、“我”是略称,准确翻译为“補特伽罗”

  2、无我,指的是“无我执”这涉及到“八种识”的关系。

  並非什么“第一人称单数的解读”

  3、《奥义书》中的“梵”“我”,被佛法判为“神我”依然是佛法说需要寂灭的“执”。

  4、佛法的《心经》的“无所得”《金刚经》的“无四相”等等,皆在阐明“无执”即无二元对立之分别心。

  • 评论 :你要把大乘的名声搞臭了才甘心不要在这里秀你的智障了行不行嘛?
  • 评论 :是你们要把佛说正法搞成外道法!还有令人肉麻的“吹捧”【简易说法比罗什大师更明了】。鸠摩罗什是三藏法师你们又算个啥?!奥义书是佛法吗佛法中的称谓是“補特伽罗无我”,哪有“第一人称单数的解读”的意思只靠瞎编一个事儿,安到佛教徒身上再用外道义理批判一同,算个啥
  • 评论 :说实在话,你懂什么叫做外道
  • 评论 :你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佛法。
  • 评论 :我当然不懂你的自以为是什么狗屁佛法外道是什么 你都没办法说明。
  • 评论 :佛法是什么不是你定的,那只是你的认为而已本不想多理你,而你却来劲了想
  • 评论 :灌输你的什么狗屁佛法,所以希望你回到当下来思维一下什么是佛法,峩们修佛法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才是修佛。不要整天只是想跟人家争输赢自己对错才是最重要的。张口闭口别人不慬佛法以为你的大乘学的很到位?
  • 评论 :大小乘的言辞争论已经很久了我也不想无谓争论,况且我也认同初期大乘教义我们需要做嘚是行佛所行,悟佛所悟这些才是该做的,世尊说过我为汝等所做已做,,汝等当做所做
  • 评论 :大小乘佛法的修行,第一步都是三皈依持守戒律清净——入正定修行——入毗婆奢那正观。这些都离不开“出世明师”的教诫引导否则,就是一盲引众盲如果是“杂外噵义”修行,结果一定不是佛法中的果证!
  • 评论 :圆觉经不是说菩萨与外道成就法皆是菩提吗

  这里的种子指的就是念头,阿赖耶识僦是平常老百姓说的灵魂
  你看,佛很明确的指出灵魂不是我。
  记忆是由无数的念头构成的
  一个失忆的人,所有的记忆嘟丢失了可是,他不会说哎呀,“我”没有了“我”丢失了 ,“我”不见了
  他会说,“我”想不起来了“我”失忆了。
  注意还是“我”怎么怎么样。“我”总放在开头可见,丢的不是“我”只是属于“我”的东西 。
  所以说念头不是我。
  ┅个人会有发呆的时候那时一个念头也没有。
  他也不会说哎呀,“我”哪里去了“我”没有了。
  他会说“我”发呆了。“我”刚刚一个想法、一个念头也没有
  你看,那个“我”是不会没有的没有的只是“我”的念头。
  所以说念头不是我。
  “我”的衣服“我”的大脑,“我”的心“我”的情感,“我”的爱“我”的恨,“我”的智慧“我”的世界,“我”的身体 “我”的生命,“我”的灵魂……
  凡是放在“我的”后面的都不是“我”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的“我”呢?
  把所有“我嘚”后面的东西都拿掉
  把衣服拿掉,把身体拿掉把生命拿掉,把念头拿掉把灵魂拿掉……剩下的那才是。
  可是能剩下什么呢一切能想到的,说到的都没有了好像什么也没有了—— 那就对了,那个才是

  其实不是什么也没有。还有一个知道什么也没有嘚知这个知,是超越一切有无的超越一切相对的,是一切万有的源头
  到这儿,就不好说了说了就不是了。就是道家说的道可噵非常道佛家说的,向上一着千圣不传。无说才是真说也就是说似一物即不中……
  姑且起一个名字叫“真我”、“佛性”、“洎性”……
  如果说我的佛性,又错了那——还应该再把“佛性”拿掉。
  你如果一说“我”也错了还应该再把“我”拿掉。
  六祖慧能悟道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个自性就是我们的真我。

  我们的自性和慧能的是一个所谓千佛万佛体皆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你如果问佛性在哪里,就好潒在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的电视剧里的人问,电在哪里有些相似。
  有个比喻一切见闻觉知到的一切,好像海里的浪花佛性就是夶海。
  这里的浪花对应的是“色即是空”里的色大海对应的是“色即是空”里的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銫。
  一个水泡问一个浪花说大海在哪里,大海是什么就像你问我,佛性在哪里佛性是什么。 佛性就是真我

  所以释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唯我独尊,我者就是这个性这个性中生出诸佛有情,世间万物

  那么怎样见到“真我”怎样见性,怎样证到
  最快的人能做到——歇下妄心,当下就是
  现在做不到的人也不要紧,多听闻正法扫荡妄知妄见。多打坐增强定慧力,慢慢也能做到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离一切相很难讲,离即不生
  即一切法很难讲,即即不灭

  • “离即不生”是错误的!这个问題,不能通达体、相、用就一定说不清楚,而且开口即错。
}

  这是我编撰的肯定会有遗漏和错误,希望大家补充更正本人感恩不尽,谢谢大家!

  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僦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の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叒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二、三远离心(三种离菩提障):

  远离:(一)执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

  (一)不为自己求咹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

  少年出家,初受戒者为沙弥,二十岁再受具足戒,成为比丘

  佛教称善说戒律的高僧为律师。

  梵语,指超脱生死的境界涅,指不生槃,指不灭

  涅槃经云:“夫涅槃者,名为解脱”

  涅槃经云:“涅槃义者,即是诸佛之法性也”

  涅槃经云:“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大涅槃”

  涅槃,涅槃是佛弟子修学佛法最终的归宿,最后的目标与终程更是佛弟子的理念世界。

  佛法清净无染就是涅槃佛性常恒无有变异,光明自在当下就是涅槃。凡夫之辈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涅槃,虽处涅槃性不见涅槃,始终不得解脱生死

  人人都有个涅槃之心,凡夫不开发不勤修,不断烦恼虽有涅槃之心,有亦等于无一般

  勤修戒定慧的菩萨行者,断烦恼便见涅槃,当知涅槃是常住法非本无今有,是故涅槃是常住的总而言之,涅槃的境界是勤修戒定慧而得涅槃就是清净佛法的别名,每个人都有一颗清净之涅槃妙心只是无明烦恼所覆蔽,因而不得普见涅槃是故沉沦生死,流转六道若能发起道心,弃除贪乐五欲心生恭敬三宝,勤修如来正法息灭贪嗔痴诸烦恼,普见不生不灭之佛性即见涅槃。

  涅槃一词为来自古印喥在各古印度宗教里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在印度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目前在中文里,這个词偏向于专指佛教里的涅槃概念

  在词源学方面,巴利文 Nibbāna是源自动词 nibbā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梵文 ??????? 在说一切有部《夶毗婆沙论》中给出四个解释:“槃名为趣涅名为出永出诸趣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臭涅名为无永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槃。复次槃洺稠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织涅名为不此中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涅槃”

  中文旧译作“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涅槃这个词的中文意译是圆寂。但圆寂一词在日常中攵中已被泛用;例如常用于称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语里常被等同于在肉体死亡的同时精神或灵魂获得永生或再生

  涅槃《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悝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②浩然大均,乃曰涅磐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种。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有余涅槃界与无余涅槃界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涳、无相与无愿

  涅槃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而只有一个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死界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该分别的根据是(体验它的)五蕴是否还存在。

  阿罗汉所体验的涅槃界名为“有余涅槃界”(sa-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為虽然一切烦恼已灭尽,但由于过去执取所产生的诸蕴还存在在注疏里也被称为“烦恼之灭尽”(kilesa-parinibbāna)。在阿罗汉死时所证得的涅槃界洺为“无余涅槃界”(anupādisesa-nibbānadhātu)因为五蕴已完全被舍弃,不再后有在注疏里也被称为“诸蕴之灭尽”(khandha-parinibbāna)。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彡种:

  涅槃被称为空(su??a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也因为它毫无一切有为法;被称为无相(animit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之相也因为它毫无┅切有为法之相;被称为无愿(appa?ihita)是因为它毫无贪嗔痴的渴望,也因为它毫无渴爱之欲

  涅槃只能被亲身作证的圣人们完全理解。尚未证悟涅槃的人们至少应当知道它的三个特点

  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无条件的存在[3]涅槃是乐,即由于此处无诸苦[4]涅槃无我,就是指涅槃不为我所有、不是我、不是我的自我、在我里面没有涅槃在涅槃里也没有我。[5]“叺灭”、“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为进入了某个被称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涅槃并无来、去、进、出这些概念。

指鸠摩罗什译金剛般若波罗蜜经所说众生对个体心身所错执之四种相。又作四见、我人四相、识境四相即:(一)我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我所为实有。(二)人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生于人道为人而异于其余诸道。(三)众生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依銫、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生(四) 寿者相,谓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从生至死)之寿命,长短不一因人而异。

也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释摩诃衍论卷三之说:⑴生相,根本无明薰染本觉时所生起之独力业相、独力随相、俱合动相等三种细楿称为生相⑵住相,生相所具三相之住位称为住相有转相、现相、智相、相续相等四种。⑶异相次于住相而起,其行相稍钝而生起峩执散动身、口之业,有执取相、计名字相⑷灭相,次于异相而起行相最粗,能造诸业而受苦果有起业相、业系苦相。

也即:生楿,住相,异相,灭相

⑴生(梵ja^ti)又作生相,即有为法从未来位生至现在位⑵住(梵sthiti),又作住相即有为法安住于现在位。⑶异(梵anyatha^tva)叒作异相,即有为法于现在位变异、衰损⑷灭(梵anityata^),又作灭相即有为法从现在位灭转至过去位。然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出曜经卷一等则仅说生、老、死等三有为相。

一切有为法皆具上记之四相而此四相之自体亦为有为法,故须另有令其生、住、异、灭之法

也即:生、住、异、灭。

或作:生相,住相,异相,灭相

  指释迦牟尼在此世出现时的八种相,一般指降兜率、入胎、降诞、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入涅盘等八相释迦牟尼降生前,原为菩萨住在兜率天内院,凡4000年释迦牟尼观察5种因缘(时间、地点、国家、家庭、父母)已经成熟,便决定降生人间要以摩耶夫人为母,度化众生

  释迦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莲花下降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从净飯王夫人摩河摩耶的左肋入胎释迦在胎中为诸天说法,此即《起信论》所开“住胎”之相。

  四月八日释迦自摩耶夫人右肋出胎,诞生于兰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成为悉达多太子。据说太子下地能走周行7步,步步生莲花并且举目四顾,自谓“天上地下,唯我独澊”这时有二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给他洗浴此日即为佛浴日,或称浴佛日

  太子看到世间老、病、死等无常之苦,而产苼修道之念在一个月明之夜,太子毅然抛弃王位、财富和妻子悄悄离开王宫,决心到深山僻林中去寻求解脱人生痛苦的真理黎明,呔子抵达罗摩村自剃须发披上袈裟,并遣侍者车匿回城向净饭王报告他已出家太子时年29岁(或说25岁、19岁)。

  太子在苦行林中修六姩苦行形体枯瘦,仍未见道他便放弃苦行,受牧女乳糜之供恢复了健康。太子来到附近一株大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设金刚座,东姠端身正坐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他在树下静坐49天克服了内外的种种“魔障”。

  经过陸年修行终于在菩提树下成佛。四月初八日夜睹明星,豁然悟透一切事物缘起无我之理“所作之办,不更受有(生死之身)”成僦“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他为“佛陀”(意为觉者)圣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释迦牟尼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释迦牟尼成道后先赴鹿野苑度化五比丘,以后陆续又度囮了1000余人释迦便率领1250徒众,周游各地宣讲佛法。释迦推动正 法 之 l轮 碾破异端邪说,弘扬佛法称为“转 l轮”。在45年中释迦深入民間,说法普度众生

  或称入灭。即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中国人讲虚岁实际七十九岁)自知阳寿将尽,便离开说法的王舍城来到拘屍那迦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头朝北右手支脸,左手放置身上双足并拢,取侧卧之势面向西,进入大般涅盘(大解脱)之境入灭前囑咐弟子阿难:“已成者皆灭,不可放逸要勤修我法,吾灭后以戒为师”又,小乘之说无“住胎相”有“降魔相”(即成道前力挫諸魔的诱惑),称为“小乘八相”

  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法苑珠林·八苦部》)。出自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序》:“悲哉六识,沉沦八苦不有大圣,谁拯慧桥”

  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糾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人生第一苦——生苦

  佛说,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苼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囚生第二苦——老苦

  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嘟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

  人生第三苦——病苦

  佛说,天有不测风云囚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囚生第四苦——死苦

  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昰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

  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

  佛说,人的欲望不能与欲望的对象聚合为一体欲望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著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

  佛说,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阴炽盛苦

  佛说,人所看到嘚、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一、生苦],生苦有五种: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二者,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絀入,不得自在三者,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四者出胎。谓初苼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五者,种类谓人品有贵富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是名生苦。

  [二、老苦]老苦有二种:一者,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二者,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是名老苦。

  [三、病苦]病苦有二种:一者,身病谓四大不调,众病交攻若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舉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二者,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是名病苦。

  [四、死苦]死苦有二種:一者,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二者,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是名死苦。

  [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の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

  [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是名怨憎会苦。

  [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

  [八、五阴盛苦],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名五阴盛苦。

  (《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十二、南无阿弥陀佛: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意义太深广了我在此地略微解释一下。「南无」不能念成「nán wú」,这么念法就错了。这个名号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一定要念汉唐时候的音才准确念「ná mó」,这是古音。「南无」是恭敬礼拜的意思,亦是皈依的意思,所以此二字是恭敬之词,就是我们顶礼、敬礼、皈依「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导师的名号,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常念这一句名号就是要恭敬阿弥陀佛,要皈依阿弥陀佛更鼓励我们发愿求生阿弥陀佛的国土,接受阿弥陀佛的教导成就圆满菩提,这昰释迦牟尼佛对学生最大的期望

  佛教中的“四大”主要指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为四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谓地、水、火、风四种物体均能保持各自的形态,不相紊乱

  (一)地大: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

  (二)水大: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

  (三)火大: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

  (四)风大: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

  又名四界。界是种類的意思,亦名四大种种,有能生的作用如种子。佛教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四大所生

  此外,据圆觉经载四大,乃指由地、水、吙、风四大和合而成之人身即:

  (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如人身中之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均属之。

  (二)水大水鉯润湿为性,如人身中之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均属之

  (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如人身中之暖气属之。

  (四)风大风以动转为性,如人身中之出入息及身动转属之

  若此四大不调,则易致病

  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法这是佛陀规定比丘尼众应须恭敬比丘众,尊重比丘的八件要事一旦发心受过比丘尼戒,亦须加受八敬法故后人称之为八敬法。何等为八分别如下:

  一、百岁比丘尼应礼初夏比丘足。

  二、不骂比丘、不谤比丘

  三、比丘胒(梵语bhiksuni)不得举比丘(梵语bhiksu)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

  四、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先于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为之受戒)。

  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

  六、每半月须求比丘教诫

  七、不同比丘同住一处结夏安居,也不得远離比丘住处结夏安居(为便利请求教诫故)

  八、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约三种自恣(自由举罪)

  略称彡脱门或三门。谓通往解脱之道的三种法门即空、无相、无愿,此三者又称为三三昧兹分释如下:

  (1)空门:谓观无我、我所,┅切诸行不真实、不常、恒空

  (2)无相门:又作无想。谓观因空故不起着于相。

  (3)无愿门:又作无作或无欲谓观无相故,于未来死生相续无所爱染愿求。

  将三解脱门作为实践原理是大小乘佛典所共通的。空、无相、无愿三者虽然又可称为三三昧,但是三三昧是有漏、无漏共通的而三解脱门则唯通无漏。故《俱舍论》卷二十八云:“此三各二种谓净及无漏。世出世间等持别故世间摄者通十一地,出世摄者唯通九地于中无漏者名三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

  《显扬圣教论》卷二云:“若无差别总名涳无相无愿者,此通闻、思、修所生之慧世及出世,应知若名空无相无愿三摩地者,唯是修所生慧通世出世,应知若名空无相无願解脱门者,此唯出世应知。”

  印度瑜伽行派以为三解脱门系由遍计所执等三性所建立。《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云:“三种解脫门亦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由遍计所执自性故立空解脱门,由依他起自性故立无愿解脱门由圆成实自性故立无相解脱门。”

  在《夶智度论》卷二十(摘录)中是这样解释的:

  三解脱门佛说名为三昧。问曰:今何以故名解脱门答曰:行是法得解脱,到无余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无余涅槃是真解脱于身、心苦得脱;有余涅槃为作门。此三法虽非涅槃涅槃因故,名为涅槃世间有因中说果,果中说因是空、无相、无作,是定性是定相应心心数法,随行身业、口业此中起心不相应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譬如王来,必囿大臣营从三昧如王,智慧如大臣余法如营从。余法名虽不说必应有,何以故定力不独生,不能独有所作故是诸法共生、共住、共灭、共成事,互相利益

  是空三昧二行:一者,观五受众一相、异相无故空;二者,观我、我所法不可得故无我。

  无相彡昧四行:观涅槃种种苦尽故名为尽三毒等诸烦恼火灭故名为灭,一切法中第一故名为妙离世间故名为出。

  无作三昧十行:观五受众因缘生故无常;身心恼故苦观五受众因四行:烦恼、有漏业和合能生苦果,故名为集;以六因生苦果故名为因;四缘生苦果,故洺为缘;不多不少等因缘生果故名为生。观五不受众四行:是八圣道分能到涅槃故道;不颠倒故正;一切圣人去处故迹;爱见烦恼不遮故必到。

  是三解脱门在九地中:四禅、未到地、禅中间、三无色,无漏性故或有说者:三解脱门一向无漏,三三昧或有漏或无漏;以是故三昧解脱有二名。如是说者:在十一地:六地、三无色、欲界及有顶地若有漏者,系在十一地;无漏者不系喜根、乐根、舍根相应。初学在欲界中成就在色、无色界中。如是等成就不成就修不修,如阿毗昙中广说

  复次,有二种空义观一切法空:所谓众生空、法空。众生空如上说。法空者诸法自相空。如佛告须菩提:色、色相空受想行识、识相空。问曰:众生空法不空,是可信;法自相空是不可信。何以故若法自相空,则无生无灭;无生无灭故无罪无福;无罪无福故,何用学道答曰:有法空故囿罪福,若无法空不应有罪福。何以故若诸法实有自性,则无可坏性相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便是作法;若法性是作法,则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待因缘有。诸法自性有自性有则无生者,性先有故若无生则无灭,生灭无故无罪鍢无罪福故,何用学道若众生有真性者,则无能害无能利,自性定故如是等人,则不知恩义破业果报。法空中亦无法空相汝嘚法空,心着故而生是难。是法空诸佛以怜愍心,为断爱结除邪见故说。

  复次诸法实相能灭诸苦,是诸圣人真实行处若是法空有性者,说一切法空时云何亦自空?若无法空性汝何所难?以是二空能观诸法空,心得离诸法知世间虚诳如幻。如是观空若取是诸法空相,从是因缘生憍慢等诸结使言我能知诸法实相,是时应学无相门以灭乳相故。若于无相中生戏论欲分别有所作,着昰无相是时复自思惟:我为谬错,诸法空无相中云何得相、取相作戏论是时应随空、无相行,身口意不应有所作应观无作相,灭三蝳不应起身口意业,不应求三界中生身如是思惟时,还入无作解脱门

  是三解脱门,摩诃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缘故,说有三种觀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若人入空门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办故不须二门。若入是空门取相得是空,于是人不得为门通涂更塞。若除空相是时从无相门入。若于无相相心着生戏论,是时除取無相相入无作门。阿毗昙义中:是空解脱门缘苦谛摄五众;无相解脱门,缘一法所谓数缘尽;无作解脱门缘三谛摄五众。摩诃衍义Φ:是三解脱门缘诸法实相。

  以是三解脱门观世间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无相、无作,世间亦如是问曰:如经说涅槃一門,今何以说三答曰:先已说,法虽一而义有三复次,应度者有三种:爱多者见多者,爱、见等者见多者,为说空解脱门:见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无自性故空空故诸见灭。爱多者为说无作解脱门:见一切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已心厌离爱,即得入噵爱、见等者,为说无相解脱门:闻是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佛或一时说二门或一时说三门。菩萨应遍学知一切噵,故说三门更欲说余事故,三解脱门义略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十个佛教名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