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凭“快检证”上海迪斯尼快速通行证,谁能办,怎么办

厦门机动车快检证办理全攻略(附操作指南)
【导语】:快检证怎么办,在哪里办,具体办理是怎么样的,想知道的看过来吧!   好消息:  快检证申请截止时间从原来的日24时延长至日24时;  快检证领取截止时间延长至日17时。  一,办理快检证好处  为方便经常往返岛内外的市民快速通行,市公安局将在“四桥一隧”公安检查站设置快检通道,允许已办理快检证的车辆快速检查通过。    二,快检证示样图    三,快检证有效期:& & & & & & & & & & & & & & & & &&  快检证证件有效期限:日0时至9月6日24时  四,快检证申请条件  1,申请人  车辆所有人(与车辆行驶证上的所有人一致),单位车辆可由代理人提交申请。  2,车辆要求  登记地在厦门市、核定载客人数在7人以下(含7人)的非营运小型、微型客车(以行驶证登记为准),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有效期至少到日,且确需经常通行“四桥一隧”(以“四桥一隧”车辆通行数据为依据)。  可办理范围:闽D*****  3,驾乘人  快检证有效期间需驾驶、乘坐申报车辆的人员。  1,申报人数不超过车辆核定载客人数;  2,至少有1人持有准驾资格相符的机动车驾驶证。  五,快检证办理操作指南:  第一步:  进入快检证办理网站:http://www.ixm.gov.cn/  第二步:找到快检证办理图标    第三步:打开快检证网上办理进入市民通行证登录平台    1.未注册的需要先注册,已经注册的直接登录进去,如下:  注意:  A.用户名需要英文字母及数字  B.手机号只支持福建省内手机号      第四步:登录通行证后进入实名认证页面,注如果初级实名认证不行可选择中级实名认证,中级实名认证会要求填写银行卡号,此次办证不会产生费用。      第五步:进入快检证网上办理系统,个人车辆选择“个人”,单位车辆选择“单位”即可。      1,个人车辆(行驶证上登记在个人名下的车辆)申请方式:    (1)输入车牌号和车辆识别代码后六位后点击查询车辆。如果车牌号和车辆识别代码后六位后无误符合办理规则的话,系统会自动显示车辆的信息。    (2)点击新增乘客增加乘客信息,如果是港澳台和外籍,选择对应证件类型即可,注意乘客中必须要有一个是驾驶员。  重要提示:  请认真填写快检证司乘人员登记名单。填报的司乘人员姓名将被印制在快检证上。车辆携快检证通过四桥一隧公安检查时,检查人员将按照快检程序,逐一核实司乘人员是否在快检证所列人员名单上,不得通行快检通道,需接受常规检查,一辆车只能申请一张证件,证件申请一旦审核通过,将无法再修改信息,也不能重新申请。    (3)选择快检证领取方式,现场或快递。    (4)现场领取:  A:申请人可在平台申请快检证的同时,选择证件领取地点。制证完成后短信通知申请人到快检证发放点现场领证。  a.个人车辆快检证现场领取所需材料:  (1)车辆所有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证、车辆行驶证,凭“领取短信”(或证件编号)到快检证发放点现场领取;  (2)报备乘车人可以代领证件。持车辆行驶证复印件、车辆所有人身份证复印件、代理人本人有效身份证,凭“领取短信”(或证件编号)到快检证发放点现场领取,领取人姓名必须与快检证上的报备乘车人一致。  B.邮寄领取(快递费用,到付)  个人车辆快检证:通过EMS邮政快递直接派送。制证完成后短信通知申请人,并在3个工作日内送达。      (5)确认领取方式后提交完成,可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及详细信息。    2,单位车辆(行驶证上登记在单位名下的车辆)申请方式:    (1)输入企业名称、车牌号和车辆识别代码后六位后点击查询车辆,如果车牌号和车辆识别代码后六位无误且符合办理规则的话,系统会自动显示车辆的信息。    (2)点击新增乘客增加乘客信息,如果是港澳台和外籍,选择对应证件类型即可,注意乘客中必须要有一个是驾驶员。  重要提示:请认真填写快检证司乘人员登记名单。填报的司乘人员姓名将被印制在快检证上。车辆携快检证通过四桥一隧公安检查时,检查人员将按照快检程序,逐一核实司乘人员是否在快检证所列人员名单上,不得通行快检通道,需接受常规检查,一辆车只能申请一张证件,证件申请一旦审核通过,将无法再修改信息,也不能重新申请。    (3)选择快检证领取方式,岛内或岛外,  A.单位车辆快检证:不支持邮寄领取。  B.单位车辆快检证现场领取所需材料:  领取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加盖单位公章的书面承诺书、单位介绍信,凭“领取短信”(或证件编号)到快检证发放点现场领取。(注:书面承诺书和单位介绍信,可在此页面下载!)    (4)确认信息无误后点击提交审核    (5)提交后,可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及详细信息。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厦门本地宝”微信公众号(xiambdb),发送“快检证”可办理快检证、快检证领取地址及快检证其他相关问题!还有不明白的,您也可将问题发送给小编,小编看到会第一时间回复您的哦!
相关推荐 &&&厦门空港快线时刻表,其中包括轮渡专线、北站专线、五通轮渡线、五通专线、海沧专线、梧村汽车站专线、漳州专线、晋江专线、东渡专线、曾厝垵专线。厦门空港快线轮渡线时间是什么?厦门空港快线轮渡线多少钱?本地宝小编为大家提供厦门空港快线轮渡线时刻表。小编将交警支队各办事窗口办公地址及联系方式进行了汇总,方便大家查阅。近日厦沙高速尤溪段已经全面开始建设,预计在2018年即可实现通车,届时将极大的缩短到三明地区的车程,只需3个小时。厦门市将于七月起调整部门BRT的运行时间,班时间提前至5:45,末班时间调整为22:50。厦门空港快线曾厝垵线时间是什么?厦门空港快线曾厝垵线多少钱?本地宝小编为大家提供厦门空港快线曾厝垵线时刻表。2014年厦门火车站封闭改造实施一年,厦门北站人满为患,那么厦门北站到高崎机场该怎么走?怎么去?乘什么车去?本地宝小编为您整理2014年厦门北站到高崎机场该如何前往。厦门市机动车检验标志申领点地址汇总和电话信息如下。近日,厦门火车站封闭改造给市民们带来了许多不便。那么从厦门岛内如何乘车到厦门北站?本地宝小编为您整理了四种前往厦门北站的方式。厦门环岛观光巴士是福建首条环岛旅游观光路线,搭车环岛观光巴士可以尽览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风光,全程共52公里,每40分钟发一班。不知道厦门北站怎么去轮渡?下面让本地宝小编来告诉你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厦门鼓浪屿20日起实施了新的航班制度,小编为来到厦门游玩的游客整理了去鼓浪屿的乘船指南。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猜你喜欢
厦门大货车限制通行(时间+路段)
17:17 来源:厦门本地宝
外地车牌(非闽D)可以进入厦门吗
17:16 来源:厦门本地宝
哪些车辆不受限行及禁止通行限制
17:19 来源:厦门本地宝
2017厦门货车限行规定(时间+范围)
17:19 来源:厦门本地宝
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证办理指南(时间+地点+材料)
17:19 来源:厦门本地宝
办理危险化学品车辆通行证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17:20 来源:厦门本地宝
危险化学品车辆通行证去哪里办理
17:20 来源:厦门本地宝
危化品运输车辆可以在厦门通行吗
17:20 来源:厦门本地宝
非闽D车牌可以在厦门通行吗
17:20 来源:厦门本地宝
2017厦门车牌尾数双号不能通行时间及路段
17:20 来源:厦门本地宝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家都爱看
BENDIBAO.COM 汇深网 版权所有快讯:“四桥一隧”机动车快检证受理时间延长厦门日报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厦门市公安局决定延长“四桥一隧”机动车快检证受理时间。
快检证申请截止时间从原来的日24时延长至日24时;
快检证领取截止时间延长至日17时。
快检证网上办理操作说明,戳↓&↓&
快讯!8月22日-9月6日四桥一隧全面安检,厦门车辆可凭“快检证”快速通行!谁能办、怎么办?
快提醒身边人!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厦门警方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xiamenribao
xiamenzhaokao
海峡生活报
lifeweekly0592
haixichenbao
taihaizazhi
遇见婚恋网
yujianw520
点评扫一扫发现更多美食攻略申请入驻写评论发布快讯!8月22日9月6日四桥一隧全面安检,厦门车辆可凭“快检证”快速通行!谁能办、怎么办?-厦门思明旅游快讯!8月22日9月6日四桥一隧全面安检,厦门车辆可凭“快检证”快速通行!谁能办、怎么办?作者:厦门思明旅游 / 公众号:smlyxzg发表时间 :自从鼓浪屿成为旅游热点后,我已经多年没有踏足这只有1.88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岛了,今天和熊山路跑俱乐部会员相约,一起到“五龙屿”徒步,不是我写错字啊!厦门人说“鼓浪屿”就是“五龙屿”,英语也是闽南话的发音“Kulangsu”,而不是普通话发音的“Gulangyu”,就像我们上次在聊厦门地名叫“Amoy”一样的道理,福建有不少地名、人名在英文里的拼写是采用闽南语发音的,如福建Fukien、陈嘉庚Tan Kah Kee,而郑成功的名字则是采用日语拼写的Koxinga,意思是“国姓爷”,而不是汉语拼音的“Zheng Chenggong”。民间传说,原来鼓浪屿自西北向东南有五座绵延的山丘,风水上说这种地势为“五龙聚首”,龙头就在“龙头路”这里,所以才被称为“五龙屿”。传说有一条密道可以从龙头路直通厦门鸿山的“羊角洞”,须退潮时才能通行,是真是假无人可以证实。鼓浪屿地名的由来另一种说法就是与现在鼓声路14号鼓浪屿别墅酒店前面的那块“鼓浪石”有关,这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再聊了。今天,你就随着我们徒步的线路顺序到鼓浪屿40多个申遗景点走一走,咱们边走边聊。假如你想到鼓浪屿玩,又不想跟着导游“赶鸭子”,不妨按照这徒步线路自助游,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鼓浪屿。我们在“钢琴码头”集合,顺着滨海的延平路至“三丘田码头”,码头的对面就是原美国领事馆。1原美国领事馆历史上曾经有15个国家在鼓浪屿设置领事馆,美国是继英国后最早派遣领事到厦门的列强之一,首任领事是位美国商人,叫“布拉德雷”(Bradley),这哥儿们早在1849年就在厦门到处转悠了。英国人则更早就踏足这里了,1840年鸦片战争,其中有一场战役就是英军攻打厦门,仅仅用了1小时20分钟就打败了大清驻军,英军攻取厦门后留下了三艘军舰及500名士兵驻守鼓浪屿,直到1845年得到清政府的赔款后才全部撤出。英军撤出鼓浪屿的前一年,英国就在厦门派驻领事,第一任领事叫“记里布”,当时厦门还属同安管辖,厦门的原政府机构“兴泉永道台衙门”有块废址,就在原厦门市图书馆内,这块地就由中方建房出租给英国人做为“夷馆”,1863年才迁到鼓浪屿自建领事馆。2英商和记洋行仓库、3鼓浪屿工部局旧址从延平路左转到三明路有英商和记洋行的仓库及鼓浪屿工部局旧址。我们就来聊一聊有关鼓浪屿领事馆、洋行、工部局等我觉得比较有趣的事。要聊这些事,先得知道为什么鼓浪屿会出现这些西洋建筑?以前我们聊过鸦片战争后中英签了《南京条约》,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经商、居住、传教,刚开始时,洋人一般是租当地人的房子居住,由于生活习俗不同,华洋杂处,经常出现百姓与洋人的摩擦,一出现这些事,官府就只会逃避,不敢处理,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清政府的官员不懂什么“国际法”,更不知道《南京条约》究竟说了些什么,烦死了。后来洋人就提出,要不你划出一块土地,我们租下来自己建房居住,这样就不会麻烦你了。中国官员也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租界出现了。过去我们老觉得是洋人抢了我们的土地,然后还赚我们的钱,可是你想过没有?人家又不是白求恩,可以不远万里来为中国人民服务,人家是来做生意的,人家向你租地建房也是付你租金的呀!租界不是天堂,也有治安问题,刚开始,租界的主权、治权、法权并没有丧失,但是一出现矛盾或治安问题,中国官员不懂洋文,不懂什么国际法,就说,还是你们洋人自己管理,自己办案吧!这就是所谓的“治外法权”,官府的不作为造成了主权、治权、法权的丧失。鼓浪屿成为公共租界的原因还与上海公共租界不尽相同,它是清政府唯一主动开辟的公共租界。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为了避免日本人进一步觊觎厦门,清政府于日与英美等九个国家签订《厦门鼓浪屿公共租界章程》,当时的《章程》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中文版里写有一旦厦门有难,这九个国家必须“兼护厦门”,但英文版却没写,公文送到北京后才发现,也只好不了了之。这样厦门就有两个租界,即现在鹭江道一带的英租界及鼓浪屿的公共租界,最早的英租界位于胡里山一带,远离市区,后来英国人以每年一块大洋的价格强迫承租了鹭江道一带做为租界。那这鼓浪屿工部局是个什么单位?工部局的英文为:The Municipal Council,就是“市政委员会”,当时清廷官员不知道这市政委员会到底是干什么的,翻译的人说就是管修桥铺路工程之类的事,这不就是属朝廷“六部”的“工部”管的事吗?所以就翻译成“工部局”。其实叫“市政委员会”或“市政局”更合适。工部局最早是英国于1854年在上海租界创立的,原来还真是管工程建设的机构,后来职权不断扩大,演变成全面管理租界行政事物的机构。鼓浪屿工部局成立于日,董事会由6名洋人和1名华人组成,我们刚刚去过的和记洋行的大班,菽庄花园的主人林尔嘉都是工部局董事。这些董事是义务劳动,没有薪水的,董事会专门聘请一名秘书兼巡捕长来负责管理具体事务,聘请印度人当巡捕,华人犯事交到现在笔山路1-3号的“会审公堂”处理,洋人犯事则交各领事馆处理。我觉得工部局的一些功能很像现在美国的城市管理制度,即社区居民出钱聘请一个市长来为大家服务,市长对市民负责,市长干的不好,就开除他。这样制度下的领导只有好好“为人民服务”,好好“巴结”市民才有前途。由于鼓浪屿公共租界具有严格完备的法制规章和用人制度,社区规划建设、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均把对岸的厦门远远甩出几十条街,这样优良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吸引了众多华侨巨富到鼓浪屿投资建房,形成良性循环。租界里的法规之细致令人发指,法规细到乱倒垃圾、粪便如何处罚,所以鼓浪屿的整洁卫生闻名遐迩,是任何华界无法比拟的。为什么同样是中国人,我们在国内时就会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但一到香港或澳门就不敢了呢?港澳地区管得严,你乱来会面临罚款,甚至上法庭,谁敢造次啊!违法成本太高嘛!记得2009年成龙曾在一个访谈中讲过“中国人是需要管的”,引来无数谩骂,我觉得成龙只是讲了大实话而让大家受不了。近年来交警严管酒后开车,酒驾醉驾肇事现象不就明显下降了吗?聊到这里,你一定觉得我怎么替侵略欺负我们的洋人讲话?不用说,一定是个汉奸卖国贼!没办法啊!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你一定要我说洋人统治下的鼓浪屿是个暗无天日的社会,专门欺负压迫中国人民,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华侨扑来这里建了1000多幢别墅?甘愿受洋人的压榨呢?有件很有趣的事啊!我在何丙仲编著的《鼓浪屿公共租界》一书中发现,当时厦门人称印度巡警为“马达仔”(mata),华人侦探为“暗查”。现在东南亚华人称呼警察也是叫“马达仔”,不知道这是菲律宾语还是马来语?我曾问过几位泰国老华侨,他们也搞不清楚“马达仔”的由来。4杨家园杨家园位于安海路4号,原是菲律宾华侨杨知母兄弟的别墅,杨氏兄弟是龙溪人,在马尼拉经营五金公司发了,看到鼓浪屿房地产蓬勃兴起,于1913年也回来盖了这一连三个大门楼的四栋别墅。最气派、最有代表性的是门牌列鼓新路27号的这栋“忠权楼”,据说杨家企业最大的功臣是杨家老二杨知纲的儿子杨忠权,杨知纲很早就过世了,杨忠权跟随大伯到菲律宾谋生,杨忠权头脑灵活,很会做生意,杨家的五金公司都由他打理,但是英年早逝,1932年就去世了,墓地就在鼓浪屿,1976年杨忠权的孙子回来迁坟到菲律宾。5“英华书院”旧址杨家园安海路一带清末时期叫“田仔尾”,从“鼓浪屿申遗网”上查询的资料看,安海路6号是“蒙学堂”旧址,而《鼓浪屿故人与往事》一书写到安海路6号是“英华书院”旧址,我不知道这两家学校是什么关系?或有何缘份?我把我查看到的资料与大家聊一聊,敬请熟知这段历史的读者留言指教! “鼓浪屿申遗网”说:安海路6号原是钢琴家殷承宗祖父的私宅,年借给教会办学,是“蒙学堂”的第二校址。《鼓浪屿史话》一书说:1898年2月英国牧师韦玉顺的夫人韦爱莉在鼓新路35号牧师楼创办福建第一家幼儿园--“怀德幼稚园”,1909年迁往安海路6号,改名“蒙学堂”,就是现在的“日光幼儿园”。1911年安海路6号被菲律宾华侨吴添丁买下,“蒙学堂”搬入“怀仁女中”。《鼓浪屿故人与往事》一书说:安海路6号有楼名“吴添丁阁”,后侧一栋为英商德记洋行产业,周围荔枝成林,故名“荔枝宅”,1898年英国牧师“山雅各”(Rve. James Sadler)在这里创办“英华书院”。1901年从鸡山路搬到安海路。百年名校的厦门二中是由“英华书院”、“怀仁女中”、“毓德女中”、“厦大校友中学”合并而成的。网络上有文章说现在的安海路6号就是原“英华书院”,是厦门二中的前身。以上的资料似乎让你明白,却又不懂。我觉得聊到“英华书院”了,咱就再聊一下英华书院的“矮子洪”。我写游记时有个坏毛病,就是讲到某个点时,会再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人或事,就会再插几句进来,闽南语叫“碎碎念”。“矮子洪”真名叫洪显理(Henry J.P. Anderson),是英华书院第二任主理(校长),同时也是英文教师兼“英华足球队”教练,1932年还担任鼓浪屿工部局领袖董事,因个子矮小,鼓浪屿人背后都叫他“矮子洪”。洪显理是苏格兰贵族,作风我行我素,雷厉风行。喜欢他的人,对他心怀感激,讨厌他的人,说他横行霸道,是“凌驾于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走狗”。英华书院采用全英文教学,课本是英国的,教师大多为英国人,模仿英国高初级学制,类似于现在的大学预科班。当年,洪显理主政下的英华书院以“英文、足球、音乐”著称,是福建著名中学,名扬东南亚,现在的厦门二中仍然延续着这一优良传统。 1915年,英华书院扩建,有一“钉子户”拒绝按价出让土地,洪显理私下鼓动他的学生去扔石头、砖头瓦片,迫使“钉子户”把房屋卖给英华书院,此举给“矮子洪”找来不少骂名。洪显理在担任鼓浪屿工部局领袖董事期间,大力推行卫生改良,要求按时收集垃圾粪便,重金惩罚不守规矩者,一年受罚人数达2000多人,又遭来鼓浪屿人的嫉恨,但从此鼓浪屿蚊蝇绝迹,瘟疫无踪,却又让人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鼓浪屿沦陷,洪显理第一个被日本人抓进了集中营,平时养尊处优的“矮子洪”哪里经得起日本人的折腾,没两天就死了。后来是他的学生黄省堂和王世佺冒着生命危险把他的尸体从集中营偷出来,安葬在黄省堂家的墓地。后来英国军舰来厦门访问,才把遗体运回苏格兰安葬。洪显理在鼓浪屿生活了37年,把命都丢在这里,有人怀念他,有人讨厌他,他不是白求恩,他有很多缺点,但他对于鼓浪屿的贡献是无法抹去的记忆。6八卦楼无论是从厦门鹭江道远望鼓浪屿,还是从日光岩上俯视,这红顶的“八卦楼”最能吸引眼球,有人形容“八卦楼”是鼓浪屿的胎记。你或许想象不到,这栋鼓浪屿最雄伟的建筑是一栋“败家楼”。 “八卦楼”的主人叫林鹤寿,是台湾台北板桥望族林本源家族三房林维德的次子,与菽庄花园主人林尔嘉是堂兄弟,林鹤寿生性洒脱,颇有经商头脑,长期受家主林维源之托,管理林本源制糖会社与钱庄。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给了日本,清政府的官员当然要回来,林维源当时任台湾垦抚大臣、团防大臣,授内阁侍读、太常寺少卿,所以就带领全家回到鼓浪屿居住。回到厦门后,林鹤寿在水仙宫开设“建祥钱庄”,在上海投资房地产,获利颇丰。财大气粗,生性放达的林鹤寿看到鼓浪屿遍地都是洋人的房子,很不服气,立志要建一座傲视全岛,一览厦鼓的最高最大的房子。鼓浪屿救世医院的院长郁约翰不仅医术高超,原来还学过建筑专业,用现在的话来讲,是个“复合型人才”,为答谢林鹤寿曾经捐助救世医院1000银元,郁院长自荐为林鹤寿设计。当时的设计流行“新古典主义”,古典复兴建筑盛行,郁约翰的设计萃取了古罗马、古希腊、阿拉伯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整座建筑宏伟壮观,大方流畅,尤其是顶层天台,视野极为开阔,厦鼓风光尽收眼底,模仿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八角形圆顶是点睛之笔,正符合林鹤寿的初衷。但令林鹤寿始料未及的是这全岛第一的建筑因体量太大,做工精细,材料考究,大部份建材需要从国外定制进口,耗资巨大,从1907年开始动工,建了13年都还没有完成,浩大的开支,耗尽了建祥钱庄的财力,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林鹤寿变卖了台湾的家产,也难以支撑,无奈之下,林鹤寿只好以这尚未完工的别墅做抵押,向日资的台湾银行贷款。1920年,建祥钱庄倒闭,林鹤寿无以为继,只好跑路远走海外躲债,最后竟不知所终。这哥儿们撂下这一烂摊子,大楼施工停顿,杂草丛生,成了烂尾楼、败家楼。据说大楼在施工时曾摔死过一个工人,冤魂不散,经常闹鬼,成了“鬼屋”。 1924年日资台湾银行顶下大楼,续建了最后的八角穹顶,并做为日本人的“旭瀛书院”。在做为“旭瀛书院”期间,当年还是日本皇储的裕仁曾到过八卦楼,还在楼前种下一棵白玉兰树,后来裕仁当了天皇,书院的学生每天上下课时都要列队向玉兰树鞠躬。这棵玉兰树被日的“丹恩台风”吹倒了,最后被园艺部门清理了。后来的“八卦楼”还成为抗战时期的“难民收容所”、解放后的“鹭潮美术学校”、“厦大文学院”、“市科委中医学校”、电容厂、计算机厂、电子研究所,1983年为“厦门博物馆”,现在则成了“风琴博物馆”,倒也算是修成正果。7三兴宫嘉庆11年,海盗蔡牵攻台,占领台南,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在三和宫前修船,战胜后重修三和宫,鸦片战争后废。这是厦门面积最大的摩崖石刻。8汇丰银行公馆船屋建于1920年,救世医院医生黄大辟的公馆,设计者为郁约翰,郁院长常骑着摩托车满鼓浪屿乱转,黄大辟干脆骑马,黄大夫的孙子黄孕西现为厦门二院胸外科主任。9宫保第是林祖密的公馆,他是台湾雾峰人,曾祖父林文察为台湾陆路提督,太子少保,妈妈杨萍为一品夫人,林祖密参加革命党,官至陆军少将,1925遇刺,育有9男6女,五子林正亨是中共地下党,1949年被杀。 雾峰林家是集军、政、农、商势力于一身,曾垄断福建、台湾樟脑专卖权达数十年,极盛时期拥有田地几千公顷。10厦门海关理船厅公所旧址、11厦门海关通讯塔厦门海关理船厅公所旧址又叫“总巡公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天津条约》的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在厦门设立海关税务司,理船厅公所没什么好聊的,就是税务司下属专门管理海务的机构,这关理船厅公所在1933年投资建设了厦门海关通讯塔(无线电台)。这海关税务司我们后面再来聊。这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跑热河的那一次,有不少人常误以为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不对啊!这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1859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是1900年,相差41年了。两次鸦片战争清廷签了一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也终于让这个自大的古老国家开始有了“国家”的概念。今天我们都会觉得这不就一个常识吗?国土、人民、文化、政府是“国家四要素”,这中学就学过了。你也许不相信,我们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国家的概念,总认为我们就是“天下”,是世界的中心,其他都是化外之地,谁都看不起,北方的少数民族就是“北狄”、南方的就是“南蛮”、“东夷”、“西戎”。这下让这红毛鬼打醒了,才认识到咱不是中心,而是众多国家里的其中一个。12救世医院 日由原救世医院及护士学校改建而成的“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展出首批219件故宫珍贵文物。这对这栋百年建筑和厦门人来说,都是好消息,我想假如郁约翰大夫在天有灵,一定会很欣慰的。 我们前面讲“八卦楼”的故事时就提到过郁约翰大夫(John Abraham Otte),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来,这郁大夫确实可以说是个“神人”。他是荷兰人,小时候随父母移民美国,学过建筑、学过医,鼓浪屿的八卦楼、黄大辟的船屋、同文书院,平和教堂、小溪医院等都是这哥儿们设计的。他于1888年1月到厦门,只用一年时间就学会了闽南话,被美国归正教会派往平和县小溪镇创立“尼尔保赤医院”,1895年郁大夫回美国休假,1897年秋带着休假期间募捐到的1万美元重返鼓浪屿,开始他雄心勃勃创立救世医院的计划。 刚开始,鼓浪屿人担心医院的病人会把疾病带到他们专属的国际社区,极力反对,甚至通过各种途径闹到北京和美国,在郁大夫的不懈努力下,救世医院还是落成了,这是一栋砖石结构的两层楼房,濒水而立,海水高潮时则三面临水,有45张病床,医疗设备一应俱全。 1905年,郁大夫得到荷兰女皇的资助,将医院扩建为“救世男女医院”,医院门诊只需3分钱买一支用竹子制成的挂号竹签,就可以诊治,还可以重复使用;住院的病人只需付5分钱的餐费,就可以在这里得到免费治疗。这对现代的中国人来讲,简直是“天上的事”。在郁约翰服务厦门15年中,共诊治住院病人17000人,门诊病人135000人,做了7500多列手术。郁大夫的病人来自社会各阶层,有富甲一方的中外土豪、官吏、学者、乞丐,还有目不识丁的码头工人,有的病人甚至千里迢迢从印尼、菲律宾、马拉西亚、缅甸前来诊治,郁约翰均一视同仁,这没有一颗慈悲博爱的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早在平和县时,郁约翰就开始着力培养本土医学人才,到了1900年,救世医院还附设医学专科学校,前后共培养了六届40个毕业生,他的学生陈天恩、林安邦、黄大辟、陈伍爵日后都成为闽南名医。郁约翰不仅是医生、建筑设计师,还会泥水、木工活,在建造救世医院时,为了确保医院屋顶施工万无一失,他亲自为医院盖屋顶;因医院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木工,郁大夫干脆自己动手做家具,他还为救世医院设计过一台风力洗涤机。这样一位博学多才,在几个领域内都能游刃有余的人确实少见,不过郁大夫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这得先介绍一位人称“豆姑”的咱鼓浪屿当地的土医生,“豆姑”姓叶,是同安人,华侨知名人士叶清池的堂姐,她外公是当地有名的儿科中医,“豆姑”40岁那年得到外公传下的一本图文并茂,治疗儿科病症的“放筋”手抄本,及中医临床验方,“豆古”不识字,但有超强的记忆力,她让别人把医书念给她听,她都能强记不忘。她的药瓶上没有药名,而是她自己画上去的图案记号。豆姑擅长治疗小儿惊风、白喉、麻疹、黄疸等病症。有一次,一个从泉州来的患儿到救世医院求医,郁约翰院长诊断为死症,让这家长尽快回去为患儿准备后事。患儿家长经人指点,抱着孩子去找豆姑,经豆姑“放筋”,并结合药敷,没过多久竟然逐渐复苏。后来患儿痊愈,家长又带小孩去找郁大夫,郁约翰大为惊奇,特意登门拜访豆姑,他对豆姑的“放筋”疗法十分佩服,却始终无法理解,也无法用科学解释。豆姑“起死回生”的事例一时传为佳话。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中医,包括我很喜欢的在央视“百家讲坛”讲《两宋风云》的袁腾飞老师,《罗辑思维》的罗振宇老师,罗老师还专门用了一期《你怎么还信中医》(,第118期)来叙述他反对中医的理由。我个人是中西医都信,有效就好。我从2008年开始每天爬山,2011年开始跑马拉松,2013年参加金门马拉松赛时发现膝盖患了“退行性关节炎”,就是俗称的“骨刺”,我先是看西医,医生说我这情况除了手术外吃药基本无效,我想,要是手术不成功,那我今后岂不是要参加“残运会”了吗?我就找龙海的老中医黄师傅(黄师傅不让我写他的名字),他祖父是中国最后一个武状元黄培松,我连续一个月服了黄师傅的中药加药敷后,至今膝盖未再出现大的毛病。不知袁老师、罗老师做何感想?13燕尾山午炮台遗址清代时厦门有五个炮台,最早建成的炮台是位于漳州的屿仔尾炮台,又叫“南炮台”,建于清道光三年(1840年),这个炮台与胡里山炮台互为犄角,扼守进入厦门的航道,胡里山炮台比较晚,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除了这两个炮台,厦门还有白石炮台、及位于现在厦门大学路部队干休所内的磐石炮台。燕尾山炮台是胡里山炮台、南炮台、白石炮台的补充火力,可以和磐石炮台一起打击已经进入厦鼓海峡的敌舰,控制航道。1862年海关理船厅公所为了在雾天海上灯塔、航标失灵的情况下有效指挥海上船只正常航行,在燕尾山曾设了一门“雾炮”,船员根据“雾炮”来判断方向。后来,每个星期六中午12:00前,海关人员会遥望厦鼓海峡对面的海关大楼顶上的大钟,到了12点正就鸣炮两响,以便通知海关人员及鼓浪屿的居民校对时间,这时,鼓浪屿天主教堂的钟声也会敲响,一起报时。在燕尾山坡顶曾设了一门“雾炮”,,起到指引船只、进行正常行驶的作用。之后,海关雇员每星期六午间12点前,遥望海峡对面的厦门海关楼顶大壁钟,到12点整时鸣炮两响,藉以通知海关及鼓浪屿社区居民对准时间。与此同时,设于鼓浪屿鹿耳礁的天主教堂的钟声亦敲响。14种德宫福建人的民间信仰多种多样,如妈祖、关公、保生大帝、注生娘娘、城隍公、太子爷等等,我们常把这些信仰归入道教,其实这些信仰与道教无关,道教追求的是“得道成仙”,而这些民间信仰各有功能上的不同,比如妈祖是管海上航行安全的,关公是财神,保生大帝是求身体健康的,注生娘娘是管孕妇生子的……鼓浪屿的种德宫供奉的是保生大帝,又称“大道公”,保生大帝本名叫“吴夲”,是龙海白礁人,宋代名医。道教同修是可以结婚的,传说大道公一生没有结婚,是个金牌王老五,得道成仙后遇到莆田的妈祖,与妈祖一见钟情。有一天,妈祖看到一头母羊生小羊,非常痛苦,就断了与大道公结婚的念头,大道公被妈祖抛弃后很生气,心中伺机报复。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妈祖生日,当妈祖巡境时,大道公施法降雨,淋洗妈祖脸上的脂粉;妈祖也不甘失弱,在农历三月十五大道公生日巡境时作法刮风,想要吹落大道公头上的帽子。因此妈祖诞辰日经常下雨,而保生大帝诞辰时则经常会刮大风。闽南谚语说“大道公风,妈祖婆雨”,假如无风无雨,风和日丽,则说明他们俩讲和了。种德宫一带叫“内厝澳”,据说明代天启年间,这里的一个姓李的渔民看到海上飘来一尊神像,捞起来一看发现是尊保生大帝,就带回家供奉。这渔民的妈妈已经生病卧床多日,没想到拜了这尊捡回来的大道公后,没过几天病就好了,厝边听说后纷纷来烧香祈福,后来便在这里建造“种德宫”祈奉。15安献楼鸡山路18号的“安献楼”是美国安息会传教士安礼逊(B.L. Anderson)夫妇于1934年建成了,是美华中学女校的教学楼。在安献楼建成之前,美华中学只收男学生,学校位于现在鼓声路“鼓浪屿别墅酒店”一带,因清初海禁时那里曾立有五个禁止下海的石碑,所以鼓浪屿人称这一带为“五个牌”。安礼逊夫妇1906年3月来到鼓浪屿,先是在现在泉州路81号办了一所神道学校--育粹小学,1908年买下“五个牌”海边大片土地,创建“美华中学”,并开设农场和奶牛养殖场。安礼逊夫妇倡导灵智体均衡发展,手心脑并用的教育理念,当时学生主要来自闽南农村,大多家境贫寒,学校开办的养殖场可供学生勤工俭学,用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美华男校在山下,多半在养牛厂干活,女校在山上,女生则跟安礼逊夫人做刺绣,这对他们可谓终生受益,许多学业有成的学生后来回忆起美华中学的生活时,无不心怀感恩。抗战爆发后,安礼逊夫人被关进香港一个集中营,安礼逊被日本人关在鸡山路3号,直到1945年,安礼逊夫人作为第一批交换战俘回到美国,与久别的丈夫重逢。此时他们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安礼逊夫妇历尽千辛,所创造的财富全部奉献给了鼓浪屿的美华中学,晚年一无所有,非常凄凉,幸好他的学生,旅居美国的林德泉先生收留了他们,才让这两个老人老有所终。我很敬佩这些为了信仰远涉重洋来中国的传教士,他们只是为了传播福音,自愿背井离乡到一个语言不通,风俗迥异的陌生国度工作,说实话,我做不到,所以每当我看安礼逊、杜嘉德、打马字等这些传教士的名字时,都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不少传教士将毕生奉献给了他们的信仰,死后就葬在鼓浪屿旧称“大宫口”的“番仔墓区”。基督教教徒墓园基督教教徒墓园离安献楼不远,该墓地安葬的是华人基督教教徒,洋人的墓园位于鼓浪屿音乐厅一带,现在仅有部分墓碑保留下来。16陈士京墓17英国伦敦差会女传教士宅(姑娘楼)鸡山路1号是原英国伦敦差会女牧师、女传教士的住房,当地人俗称“姑娘楼”。18西林别墅(郑成功纪念馆)日光岩、郑成功水操台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们就聊一下日光岩景区里开辟为郑成功纪念馆的“西林别墅”及做为纪念馆资料藏书室的“瞰青别墅”、“厚芳兰馆”。西林别墅、瞰青别墅及厚芳兰馆是在1962年辟为郑成功纪念馆的,它的主人是原籍南安的前清秀才,越南华侨黄仲训。鼓浪屿每一幢别墅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传奇故事,西林别墅也不列外。黄仲训的父亲叫黄文华,为人善良,豪爽仗义,早年在越南经营一家米店,虽衣食无忧,却也巨富无望,1901年,黄文华一位法国朋友生意失败,想回国却连买张船票的钱也不够,黄文华得知后二话不说,赠予这法国人不少盘缠,这法国人很感动,临行前偷偷地告诉他,河内郊区“厚芳兰”有块荒地,现在因地处偏僻,无人问津,建议黄文华尽快买下,说是日后那里将是铁路的必经之地,第二年铁路规划果然从那里经过,黄文华坐地起价,一夜暴富。黄文华成巨富后开始从事房地产生意,黄仲训则帮助父亲打理公司业务,1918年,父子俩见鼓浪屿房地产方兴未艾,携资120万银元回国创建“黄荣远房地产公司”,前后承建过54栋建筑。黄家从“厚芳兰”发家,黄仲训为自己在日光岩山麓建造的房子当然以“厚芳兰馆”命名,其义有三:一是饮水思源,二是得日光岩风水,三是可以做为招待朋友的观景台。 “厚芳兰馆”建成后,又在其右侧建造这栋集古罗马与伊斯兰元素,结合法国风格的“瞰青别墅”。1928年又在“瞰青别墅”左前方建了一栋体量达1360平方米的洋房,就是现在永春路73号,作为郑成功纪念馆的“西林别墅”。当年,黄仲训经营得意,又是秀才出身,难免舞文弄墨,在日光岩上留下了“鹭江龙窟”、“九夏生寒”、等题刻,黄仲训在越南时曾加入法国国籍,他以此为掩护,购置地皮时,竟然将“郑延平水操台旧址”,也就是日光岩划入他的别墅范围,并在别墅里升起法国国旗,这些举动招致社会舆论、士绅平民的强烈不满。据说,还有人专门写信给正在厦大教书的鲁迅先生,请他写文章发表批评,后来众人请出洪晓春、黄奕住等人出面斡旋,反复协商,直至送交中国外交部驻厦门交涉公署、法国领事馆处理。可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当年的种种是非早已烟消云散,西林别墅、厚芳兰馆、瞰青别墅却与国姓爷命中有缘,成了国姓爷的纪念馆,应该说是修成正果了吧!郑成功纪念馆藏品很丰富,其中有些藏品是从我家乡南安市水头镇覆船山的“郑成功陵墓”里发掘的文物,其中有一枚是郑成功铸造的铜钱,钱币上铸有“漳州军饷”及一龙飞凤舞的草书当年无人可以辨认,1962年郭沫若先生来厦门时,郑成功纪念馆正在筹建,纪念馆工作人员遂拿出钱币向郭老求教,经郭老鉴定,钱币上的字为“朱成功”三字,这一鉴定也为“国姓爷”的称呼做了一个有理有据的注解。这次我没有进馆参观,不知这枚钱币是否还有展出,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自己实地看看!19金瓜楼我查看过几本有关鼓浪屿建筑的书,对于金瓜楼的介绍都很简单,重点介绍金瓜楼的建筑特色,我觉得建筑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去品味,还可以自己上网络搜索相关的介绍,而建筑背后的故事比建筑本身更精彩,但我掌握的资料太少了,只能简单地聊一聊。书中说金瓜楼是由工匠金奎设计的,建于1922年,1924年原籍龙海的菲律宾华侨黄赐敏以4万银元购得,因屋顶有两个拜占庭风格的八棱形穹顶形似南瓜而取名“金瓜楼”,又寓意“瓜瓞延绵,人财两旺”。金奎在设计这个八角穹顶时,虽然模仿了西式棱线圆顶,但是在这西式圆顶上却生生地长出中国式的翼角来,整个圆顶在阳光下赤橙黄亮,很远就能看到。金瓜楼的主人黄赐敏有八男二女10个孩子,他的儿孙现在散居美国、日本、菲律宾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印证了“金瓜楼”的涵义。20三一堂安海路由北至南,永春路由东南向西北,笔山路由西北至东南穿过笔山洞,在笔架山下形成一个交叉中心,这个位置是整个鼓浪屿的中心点,三一堂正位于这个中心点上。早年鼓浪屿上的礼拜堂或为洋人专用,或场地狭小,华人基督徒越来越多,但做礼拜时必须渡海到厦门,遇上台风雾天,渡船停开,就无法礼拜。1928年厦门港礼拜堂、新街礼拜堂、竹树脚礼拜堂决定在鼓浪屿兴建一座教堂来满足岛上的教徒之需。教堂最初是聘请留学德国的华人工程师林荣廷设计,本地的许春草施工,当挖基起建时才发现建筑面积还不够大,只能容纳500人,当即把原设计扩大一倍,林荣廷回到工地一看顿时傻眼了,原设计屋顶无法与改变的面积匹配,无奈之下甩手而去。教堂筹建组只好请当时正在主持鹭江道筑堤工程的荷兰人帮忙,这荷兰工程师重新设计了一个不用梁柱,完全架空的钢结构屋顶,但是又发现厦门本地的工艺技术无法生产这么大的屋架,后来只好在香港生产,然后再海运到鼓浪屿。1938年厦门沦陷,工程停顿,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后,室内吊顶与屋顶上的八角钟楼才建好。1992年教堂的附属建筑“牧师楼”建成,2000年,教堂正门外小广场建成,至此,三一堂经历66年才按原规划全部建造完成。这施工方许春草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早年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是同盟会厦门最早的会员,厦门及鼓浪屿有许多建筑都是他的营造公司承建的,以后有机会我们在专门聊一聊。21番婆楼 “番婆楼”可能是鼓浪屿著名建筑中人们误会最大的,关于番婆楼名称的由来,大部分的导游手册上均介绍说是因主人的母亲雍荣华贵,从菲律宾回乡定居,出入是绫罗绸缎,穿金戴银,十足一位“番仔婆”(外国妇人),所以这栋楼才叫“番婆楼”。番婆楼的主人是原籍晋江市龙湖镇檀林村的菲律宾华侨,著名企业家、华侨社会活动家许经权,檀林村是晋江著名侨乡,现在村子里也有很多可以与鼓浪屿媲美的“番仔楼”。许经权17岁结婚,太太蔡红绫是清光绪年间进士,石狮宝盖镇玉浦村蔡枢南的二女儿,当时许经权和父亲许志长旅居菲律宾经商,1917年许志长去世后,许经权回家乡奔丧,之后买下现在鼓山路7号,与番婆楼一墙之隔的“钻石楼”,全家迁居鼓浪屿。番婆楼名气太大,钻石楼则鲜为人知,其实钻石楼早于番婆楼,现在仍住着许经权的曾外孙吴米纳。许经权母亲叫蔡究,她入住钻石楼时,钻石楼的东边还是一块空地,后来许经权买下那块地,在1924年建成这栋清水红砖的“番婆楼”。蔡究入住“番婆楼”的第二年(1926年)就去世了,而番婆楼却做为许经权一片孝心的见证留存至今。据詹朝霞著的《鼓浪屿故人与往事》一书说,番婆楼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建筑的女墙上有高鼻深目的西洋女郎浅浮雕,才被人称为“番婆楼”,就像现在鼓浪屿足球场过去被叫做“番仔球埔”一样的道理。许经权是独子,9岁时就随父亲许志长到马尼拉,当时许志长富甲一方,独资拥有菲律宾著名的“泉庆烟厂”(三B公司),许经权作为“富二代”却没有坐享其成,为人勤勉,聪明好学,通晓英语、西班牙语,18岁开始执掌泉庆公司,后来还创办了美南信局、溪安汽车、永安酱油、顺庆银庄、德舆地产、唐山船务等公司,业务涉及金融、地产、实业、运输等多个领域。许经权热心公益,他首捐巨资修葺洛阳桥和溪安公路,担任菲律宾烈山五姓联宗会、许氏家族会、檀林同乡会等宗亲机构要职;还担任鼓浪屿电灯公司、救世医院董事,厦门群惠小学校董等职。许经权还是厦门吴氏家族“庆让堂”吴文渥的儿女亲家。“庆让堂”的故事我们在4月16日徒步厦门时的游记中曾聊过了,1941年许经权的六女儿许晴霞与吴文渥的七公子吴炎生在马尼拉结婚,可谓是门当户对。时隔近100年了,番婆楼几易其主,成了今日的模样。22四落大厝、23大夫第四落大厝和大夫第这两幢红砖古厝是鼓浪屿现存最古老的闽南式民居,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大厝的主人叫黄旭斋,同安石浔人,是鼓浪屿“草埔黄”的开宗鼻祖。民间传说黄旭斋是个从事海上贸易的船工,为人正直豪爽,有一天到菜馆吃饭,见到一个吃饭忘了带钱的人,菜馆头家拦着不让他走,场面极为尴尬,黄旭斋见状便替他把钱付了。没有想到过了多年,黄旭斋的货船被海盗掳走,危难之时却有人来为他解围,原来几年前那个吃饭忘带钱的人是个海盗头子,名叫“蔡牵”,也是同安人,他领导的海盗船帮驰骋于福建、浙江、广东海面,劫船越货,封锁航道,收“出洋税”,还曾攻打台湾鹿儿门,洗劫官仓,自称“镇海威武王”,朝廷几番征剿,也未能清除,是东南沿海一带出名的海上武装集团首领。据说,蔡牵经常把劫来的金银财宝藏在鼓浪屿旗尾山下“五个牌”的一个山洞里,有一条秘密通道可以从山洞直通鸡山路,然后经晃岩路到龙头路的码头。后来,黄旭斋一夜暴富,没有人知道他的财富是怎么来的,反正富的不明不白。黄旭斋富的令人遐想,不过他儿子黄崑石后来确实做了大官,当过户部监印、知府、盐运使,并获得“中宪大夫”的荣衔,大夫第就是黄崑石建的。发财后的黄旭斋选定鼓浪屿上这块地势平缓的“草埔仔”建房,聚族而居,后来人们就称这支黄姓为“草埔黄”,周围所及均是黄家的田产,盛极一时,还办有私塾“竹林书馆”,民间夸其的富有为“黄山黄海”。24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亚细亚火油公司是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子公司,曾垄断亚洲,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销售市场,现在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1号为亚细亚火油公司中国总部。亚细亚公司原在厦门海滩后设立办事处,1937年迁到鼓浪屿中华路这栋殖民地外廊式洋楼办公,这栋楼最大看点是这些哥特式尖券拱窗,形似猫头鹰,当地人称之为“猫头鹰楼”。25廖家别墅说来惭愧,做为闽南人,我是21岁那一年(1988年),通过观看台湾中华电视台播出的,由赵雅芝主演的电视剧《京华烟云》(1987年版)才知道有位作家叫“林语堂”的。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林先生的作品,先后读过《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吾土吾民》,对于林先生的才华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没想到鼓浪屿竟然还有林语堂故居。林语堂生于1895年,这中日甲午战争的那一年,也是很有趣的一年,有很多日后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都出生在这一年,如画家徐悲鸿、记者邹韬奋、音乐家刘天华、民主建国会创建人胡厥文、抗日名将吉鸿昌、傅作义,哲学家冯友兰,史学家、外交家蒋廷黻。林语堂的老家在距我家乡143公里的平和县五里镇沙坂仔村,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父亲林至诚受当时传教士的影响,成为教会牧师。有关林先生的传闻很多,但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与陈锦端、廖翠凤的爱情故事。1912年林语堂以第二名的成绩从鼓浪屿寻源书院毕业,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在大学的同窗陈希佐、陈希庆兄弟是南安县石井镇东柄村人,都是讲闽南话的老乡,使他们很快成为好友,陈希佐有个妹妹叫陈锦端,在与圣约翰大学一墙之隔的圣玛利亚女校学美术。林语堂才华横溢,大二闭校式时曾三次登台领奖,是圣玛利亚女校学生的仰慕对象,其中就有陈锦端。陈锦端名门出身,父亲陈天恩早年旅居菲律宾,以行医为生,回国后定居厦门,开设陈天恩医药局,创办福建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在旅菲侨界和厦门士绅中享有声望。林语堂初见陈锦端时,就被对方的美貌惊诧的语无伦次,陈锦端早就钟情于眼前这位博学多才的青年,两人一见如故,迅速坠入爱河。咱在父亲的角度,陈天恩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好的归宿,嫁一门当户对的人家,但两家家境悬殊,林语堂虽然才高八斗,但毕竟只是个牧师的小孩,连上学的费用都是他人资助的。在陈天恩的干预下,两人只有分手。可能是陈天恩感到自己有愧于林语堂,就有意把隔壁邻居,廖家二女儿翠凤介绍给林语堂,当时林语堂有了前车之鉴,虽然廖家女儿也温婉可人,但不知廖家父母的态度如何,直到大学毕业时都没有给廖翠凤一个交代,以至廖小姐以为林语堂看不上她。1915年,林语堂与廖翠凤订婚,母亲却站出来反对这桩婚事,说“和乐(林语堂的本名)是个牧师的仔,家里无钱!”,廖翠凤坚定地回答说“无钱麻没要紧”(没钱也没关系)。一句简单有力的话让母亲无言以对,林语堂心中顿生感激,虽然廖小姐不如陈锦端漂亮,但却不嫌贫爱富,坚定地忠于自己的爱情。可是四年过去了,婚礼还迟迟没有举行,24岁的廖小姐真的着急了“语堂怎么还不来娶我呢?”1919年林语堂取得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的资格,廖家希望他们结婚后再一起出洋,于是两人于日结婚,婚礼就是在鼓浪屿协和礼拜堂举行的。婚后廖翠凤伴随林语堂漂泊辗转世界各地,生育了三个女儿,林语堂先后获得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教于清华、北大、厦大教授,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40年和1950年两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陈锦端一直珍藏着对林语堂的爱,直到32岁时才嫁给厦大教授方锡畴。鼓浪屿漳州路44号廖家别墅中厅右房是林语堂和廖翠凤的新房。26番仔球埔旧址解放后,鼓浪屿的番仔球埔更名“人民体育场”,为了纪念近代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现在则改名为“马约翰体育场”。从厦门老照片中可以看出“番仔球埔”早在1880年前就开始启用了,照片还可以看出1880年网球就已经传入鼓浪屿了,这比百度资料上说网球是在1885年传入上海的早了5年,可见网上的资料不可全信,鼓浪屿才是中国最早引进现代网球运动的地方。从另外一张老照片还可以看出,有一座没有屋顶的奇怪房子,这是就是鼓浪屿的壁球场。壁球最早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伦敦老城区有一座专门关押欠债人、或触犯教规的贵族的监狱,被关在里面的犯人用球拍对着墙壁击打网球,让球弹回后再次打回墙壁,以此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到了19世纪,壁球运动成了西方上流社会一种时髦的休闲方式。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知道,早在1880年壁球就已经传入鼓浪屿了。这壁球场还与现在福建路的“海天堂构”有关,我们后面再聊。番仔球埔最初为英军开辟的军用操场,后来成为鼓浪屿岛上洋人玩网球、板球、羽毛球的运动场地,由鼓浪屿工部局管理,它曾经是19世纪末东南沿海功能最完备的运动场所,这也促使鼓浪屿成为中国近代体育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开启了中国近代体育基础教育的先河,在鼓浪屿出生成长的马约翰先生后来成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体育教育家,曾任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被毛泽东誉为“新中国最健康的人”。27黄家花园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刘备卖过草席,关公还贩绿豆了,黄家花园被誉为“中国第一别墅”,如果有人对你说“黄家花园”的主人黄奕住出身贫寒,曾是一个剃头匠,你相信吗?黄奕住是南安市金淘镇楼下乡人,1868年出生在一贫农家庭,南安自古地少人多,只靠种田很难维持一家的温饱,黄奕住12岁便随他伯父学理发,16岁那年因给当地一位富豪修面时,不慎刮破了脸,那富豪不依不饶,放话说日后还要他算账,为了避难,黄奕住带着父亲变卖薄田的36元钱只身到南洋谋生,先是到新加坡,后到印尼爪哇三宝垄沿街为人理发,人称“剃头住”。 经过4年的飘泊,黄奕住学会了爪哇语,他觉得一直干理发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这时他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当地华侨魏嘉寿借了他5荷兰盾,鼓励他勇敢尝试,黄奕住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把所有理发工具抛入大海,开始挑起担子走街串巷叫卖日用杂货和食品,在当货郎的过程中,细心的黄奕住发现当地人很喜欢喝咖啡,就租下一个摊位改卖咖啡和食品,这时,他命中的第二个贵人--蔡缰娘出现了,蔡缰娘是当地华侨中的大族,她父亲看重黄奕住头脑灵活,勤劳肯干,将蔡缰娘嫁给了他。就这样,蔡缰娘管理咖啡店,而黄奕住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到各地向中小制糖厂收购蔗糖,转向以经营糖业为主。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中爪哇成为世界主要的制糖业中心,黄奕住的生意开始遍及印尼各地,产品出口欧美和新加坡,到了1914年,他的总资产已达300万盾以上。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交通中断,市场萎靡,糖价持续下跌,黄奕住以过人的胆识,雄厚的资金,趁势大量收购囤积蔗糖,欧战结束后,欧洲各地蔗糖需求大增,糖价从每百斤11盾上涨到50盾,涨幅高达455%,黄奕住的资产总额增至3750万盾,一举成为印尼糖王、首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荷兰殖民政府为弥补战争带来的损失,加紧了对印尼人及华侨的剥削压榨,要求华商必须补交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所得税,黄奕住的公司“日兴行”按规定必须补交各项“战争税”1500万荷兰盾,殖民政府还规定,如果华人加入荷兰籍就可以减免税收,黄奕住遂将“日兴行”另行注册,结业多处生意,将三宝垄的不动产转移至蔡缰娘名下,1919年毅然携2000多万美元回国定居,是当时携资回国最多的华侨。回鼓浪屿居住后,黄奕住从1919年至抗战爆发的近20年间,他投资房地产,仅鼓浪屿就拥有160栋别墅房产,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他投资铁路,创办中南银行;他热心公益,修建上李水库,创办厦门自来水厂,承办厦门电话公司,参与厦门及鼓浪屿的市政规划和建设,捐建厦门地区和家乡中小学校,捐助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岭南大学、震旦大学、南开大学。抗战爆发时,黄奕住避居上海,于1945年病逝,享年78岁。黄家花园是黄奕住为定居鼓浪屿而花重金打造的,共有3栋,呈品字形,前面左右对称的为“南北楼”,建于1919年,中间靠后的这栋称为“中楼”,建于1923年,是黄奕住的居所,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相传“中楼共耗资30万银元,由英德工程师设计,其规模之大,用材之精良,号称“中国第一”。地板、门窗、家具是台湾红楠木制作的,台阶、平台、走道等石材均从意大利进口,工艺无不细致精湛,快100年了,仍然熠熠生辉。黄家花园自建成之日起,当时地方上的达官贵人都以能受邀至园中做客为荣,民国政要蒋介石、蔡廷锴先后莅临,解放后,黄家花园做为鼓浪屿国宾馆,入住过包括邓小平、邓颖超、王震、周扬、林彪、朱德等十大元帅,还有美国总统尼克松、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等国内外元首政要。黄奕住由一个剃头匠打拼奋斗成为富可敌国的企业家,他的人生轨迹最能体现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28日光岩日光岩咱就这次不再进去了,这边是日光岩的大门。29菽庄花园到鼓浪屿玩,菽庄花园与日光岩一样是游客必游之地, 我先这里给大家看一张鼓浪屿最经典的老照片《送别》,左边是菽庄花园主人林尔嘉第四子林崇智的太太周竹君,她是福建兴泉永道道尹周连的女儿,中间是林尔嘉第六子林克恭的太太,瑞士人,钢琴家海蒂,右边是林尔嘉第五子林履信的太太,中华革命党神户支部部长王德麟的二女儿。照片拍摄于1932年,照片中的人穿着时髦,气质优雅,就是放在今天来看一点也不过时。照片的情景是海蒂即将回瑞士探亲,周竹均和王宝英到鼓浪屿黄家渡码头送行,三妯娌以鹭江两岸为背景留下这张体现鼓浪屿多元文化融合的照片。我们在聊八卦楼时就提过“板桥林家”,菽庄花园的主人林尔嘉是曾任台湾垦抚大臣,台湾首富林维源的长子,他31岁全面接管家族生意,出任厦门保商局总办兼厦门总商会会长,还出任鼓浪屿工部局华人董事达14年,1913年林尔嘉39岁时营建菽庄花园,花园占地面积20328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3352平方米,建筑面积2451平方米,分“藏海”、“补山”二园。抗战胜利后,林尔嘉偕四、五、六姨太返回台湾定居,1951年11月逝世,享年77岁,1956年其家属将此园捐献给厦门市政府。30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旧址鼓浪屿是中国最早引入电报的地区之一。早在1871年(清 同治十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就把香港至上海、长崎至上海的海底电缆接到吴淞口的大山岛,并与上海英租界的电报局相连,同时也将线端引入鼓浪屿的大北公司洋楼内。当时正是有了电报的引进,才使得鼓浪屿这个小小的岛屿与世界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它是仅次于香港、上海,当时中国通讯最发达的地方之一。鼓浪屿的大北电报公司同时也兼代行丹麦领事馆的功能。31观海别墅观海别墅是黄奕住的产业,现在住着黄奕住的小儿子,人称“十六爷”的黄世华。32鼓浪屿自来水公司旧址 大家知道厦门和鼓浪屿都是海岛,岛上水源很少,自开埠以来人口日盛,当时大多数居民只能靠运水船从漳州石码运水,叫“船仔水”;也有从后江埭等郊区运来的井水,价格昂贵且不时因天气原因而断水。 1921年,在黄世金的倡议下,由黄奕住、黄世金、林振勋、洪鸿儒、陈实甫、叶孚光等绅商联合成立“商办厦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以全厦门最高的报酬,月薪700银元聘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水利专业毕业学成归国的林全成为工程师,林全成又请来美国水利工程师卫根协助设计,经过长时间实地勘查,林全成在曾厝垵的上李村发现一处三面环山的山谷,砌石筑坝,聘请德国西门子公司施工,建成上李水库,1924年开始供水。据说水质为“东亚之冠”。这700元是个什么概念呢? 当年鲁迅先生在北大教书,月薪是300元,1925年8月,鲁迅先生买下北京阜内西三条的一套四合院,房价约1000元。毛主席在北大当图书馆管理员的工资是每月8元,一个警察局长月薪40元。据老舍先生的回忆录里说,当时在北京花0.15元就可以吃到一份不错的饭:烧饼3个、炒肉丝1份、馄饨1碗、炒2个鸡蛋外加1壶老白干。这样一餐,现在最少要30元吧!按这样计算,那时1元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200倍。那700元就相当于现在的14万元。当年,自来水公司的工程在上海招标,除了中国的公司外,还有美、英、德、日、荷五个国家的公司竞标,最后德国西门子公司以90万银元中标。德国人的产品质量真是没话讲,1990年中山路整改时挖出了当年的供水管道,60多年了依然崭新铮亮,有关部门拿去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竟然高于正在替换的国产某知名品牌。现在,鼓浪屿自来水公司的水泵房里那套1932年安装的德国设备仍然在正常使用。 1930年,林全成与俄国工程师华拉索(Vlasoff)共同设计,在厦门与鼓浪屿分别建一上下水的码头,同时在鼓浪屿海口建两座低位蓄水池,在日光岩半山腰及鸡冠石建高位蓄水池,在鸡冠山建设一栋设备用房,并铺设输水管道。 1932年,自来水公司购入4艘运水船和1艘拖船,每天从厦门岛将水运到鼓浪屿自来水码头,用水泵将水抽进蓄水池,在通过管道输水到岛上各处。至此,鼓浪屿真正开始有了自来水。我记得我们南安市水头镇是1989年才开始通自来水,比鼓浪屿整整晚了近一个甲子。33厦门海关税务司公馆旧址位于田尾路靠近漳州路的海关税务司公馆,是当时厦门海关高级员工的住宅,又叫“大帮办楼”,现存的这两栋建筑是年重建的,原来的别墅是1865年向英商德记洋行买的,但在1917年9月被台风摧毁了。 我曾翻阅过一本介绍鼓浪屿历史文化的书,叫《鼓浪屿公共租界》,书中有“近代来厦外国人名中英文索引”的附录,我发现当时历任厦门海关税务司长都是外国人,有英国人、俄国人、荷兰人、美国人,不仅厦门海关税务司的领导由外国人担任,连大清国海关总税务司长也是英国人赫德。 为什么中国海关的领导都是外国人呢?是英法美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吗? 不是! 这些外国人都是清朝政府聘请的员工,他们为清政府服务。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官员来管理海关税务司呢?答案是:清朝官员实在太腐败了,清政府无奈之下才聘请这些老外来管理的。鸦片战争以后“五口通商”,理论上说外国人涌进中国经商,中国海关关税收入一定也是水涨船高,但是清国海关官员贪腐成风,你只有贿赂官员才能顺利通关,只要交“腐败费”就可少缴关税或免税,否则就按“协定关税”照章纳税。 来中国做生意可以少交甚至不交关税,使清政府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最不高兴的竟然不是清政府,而是英法美等列强。不能理解吧?有便宜不占,还不高兴? 欧美国家的文化来源于希腊文明,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契约”关系,中华文明则是农耕文明,是个人情社会,情大于理,理大于法。你违反交规,要罚200元,扣3分,可哥儿们交警有熟人,通融一下,给个面子,罚200元吧!扣分就免了。可英法美老外则认为规则是大家定的,不能急功近利而破坏“公平契约”原则,造成“诚实受损,奸猾受益”、“奖恶而惩善”的悲剧,这样最后受伤的是每一个人。所以,在英法美等国的强烈建议下,清政府开始聘请外国人来管理自己的海关税务司,第一任总税务司长是英国人李泰国(Horatia Nelson Lay ),李泰国同志干了7年回国,第二任也是英国人,名叫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 ),这赫德同志尽忠职守为清政府打工,在他的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清政府的海关实行成为最高效、最廉洁的政府机构,海关税收收入在1861年为496万两,到了1902年则达到3000万两,增长了6倍,是当时清政府最可靠、最稳定的财政收入。赫德对这份职业的忠诚度甚至高于他的祖国,1885年6月,英政府任命他为驻华公使,这在我们看来是份光宗耀祖的事,但赫德拒绝了,英国人没有因他为中国工作而骂他是“英奸、卖国贼”,这使我想起当郎平率领美国女排打败中国队夺得2008北京奥运会冠军时,全国上下“汉奸、卖国贼”、“吃里扒外”骂声一片的情形,这恐怕不是一个大国公民该有的气度和胸怀。 我们曾经是那么的自信和拥有宽广的胸襟,唐代日本人阿倍仲麻吕曾任“安南都护”、“镇南节度使”,军区司令员啊!高丽人高仙芝担任过“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相当于武威市长兼河西军区司令,波斯人卑路斯曾任“右武卫将军”,日本人藤原清和官拜秘书监,官至三品,做到了副部级,终生未回日本。当时唐朝人是怎么想的?34兴贤宫35海天堂构记得袁腾飞老师在辛亥革命一节课里曾说过“广东人革命,福建人出钱,湖南人流血,浙江人当官”,虽然不尽全然,但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是广东人,而资助支持孙先生革命的则以福建人居多,如:李光前、陈廷谦、周献瑞、李春荣等华侨巨贾,海天堂构的主人,旅菲富商黄秀烺早年也大力资助孙中山革命,民国初年,孙中山曾题赠“热心公益”匾额,获黎元洪总统颁赠“嘉禾勋章”。黄秀烺是晋江市东石镇檗谷村人,幼年时父母早逝,他跟随二哥黄秉猷往来于宁波、香港经商,黄秉猷去世后,黄秀烺到菲律宾谋生,初期是在一姓林的老乡店铺记账,黄秀烺做事认真,勤劳诚实,很得老板倚重。几年后,林老板出资让黄秀烺自立门户,经20多年的奋斗,成为巨富。1899年,黄秀烺携巨资回国定居,开办炳记商号,1921年-1930年间与现石狮市永宁镇金埭村的黄念忆合建海天堂构。黄念忆的父亲1860年就到菲律宾谋生,创建了“黄联兴铁业公司”,黄念忆成年后继承父业,经不懈努力,成为马尼拉铁业巨富,产业扩展到美国、厦门等地。海天堂构由5栋建筑组成,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9.75亩),是鼓浪屿唯一呈中轴对称分布的建筑群,以中庭为中心,正上方是中西合璧的“中楼”,这“中楼”与前方左右两栋为黄秀烺所有,“中楼”左右两侧为黄念忆所有,现编门牌福建路38号至42号。如此罕见的布局,可以看出黄秀烺和黄念忆之间兄弟加老乡的情谊。36黄荣远堂我们在前面聊日光岩的时候,曾提到原籍南安的越南华侨黄仲训,这黄荣远堂也是黄仲训的产业。有人总结出闽南人的性格特点:讲义气、爱面子、好斗。这黄荣远堂的故事恰好可以诠释闽南人的这三特点。黄荣远堂,建于1920年,本是菲律宾华侨,原籍晋江的施光从所有。传说,有一年施光从南洋乘船回国,在船上遇到原籍南安的越南华侨黄仲训,晋江与南安是相邻的两个县,老乡间自然很快熟络起来,施黄二人为打发海上的无聊时光玩起了扑克牌,后来二人竟以各自的产业作赌注,抽牌比大小,施光从以此楼为押,黄仲训以自己的船队为押,展开一场豪赌。结果施光从输了,一上岸就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此楼便归了黄仲训所有。黄仲训得到此楼后很得意,就以自己房地产公司的商号命名为“黄荣远堂”,交给他弟弟黄仲平打理。现在泉州庄府巷鲤城区政府大院内也保留着一栋两层法式红砖别墅“荣远楼”,据说黄仲训家族不仅在鼓浪屿拥有60多栋房产,越南西贡堤岸有半个城约有3万多栋房产都是黄家的产业。1950年代,时局变化,黄仲训家族举家迁往法国,数百名后裔以黄仲训的父亲黄文华的法文为姓氏,假如你在巴黎遇到姓氏写着“Hui Bon Hua”的华人,那基本上就是黄仲训家族的后人。37天主堂协和礼拜堂隔着福建路就是天主堂。不少人搞不清楚基督教和天主教究竟有什么区别?其实从教堂的外观就可以区别哪一个是基督教?哪一个是天主教?基督教的建筑比较简朴(如:协和礼拜堂、新街礼拜堂),天主教教堂比较华丽,有很尖很高的尖顶,东正教的屋顶则有大大小小的“洋葱头”。早在明代,就有天主教传教士到闽南地区传教,鸦片战争后,法国传教士林方济即在鼓浪屿传教,后来林方济前往漳州,由西班牙人马守仁接任,马守仁担任主教后,将原来在厦门磁安路的主教堂迁到鼓浪屿,他把原田尾路的“多明我会”(黑衣修士)会所楼房与鹿礁路的法国领事馆交换,将领事馆改为主教楼,并在主教楼前兴建教堂,教堂于1917年建成,是厦门目前仅存的一座哥特式天主堂。38协和礼拜堂协和礼拜堂是鼓浪屿第一座基督教堂,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教堂建成于1863年,是一座专供外国人的教堂,由在厦门的英美传教士用英语进行布道,只有那些精通英语、家世显赫的少数中国人才能受邀参加礼拜。这教堂解放后成为第二医院的礼堂,1974年医院因建药剂房需要,这栋建筑差点被拆除,当时多亏鼓浪屿人,国家一级建筑师白家欣多方斡旋,在礼堂的周围加盖楼房围挡保护起来,期待有一天可以重见天日。随着鼓浪屿申遗工作全面展开,这座历经近150年的西洋建筑终于在2011年重新修复并投入使用。39日本领事馆旧址、日本警察署及宿舍旧址 1896年日本政府派上野专一到厦门担任领事,当时要求他在建立领事馆时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靠近英国领事馆,二是靠近厦门本岛。所以日本领事馆才选址在鹿礁路这里。日本领事馆由中国工匠王天赐设计并建造,以英国风格为主,屋顶则是传统的中国风格。房子是1898年建好的,1945年抗战胜利后,这建筑被国民政府接收,考虑到抗战期间厦大遭受到日本人重大破坏,政府就把这楼连同1928年建成的警察署及其宿舍划归厦大使用。40英国领事馆英国领事馆旧址现在为“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日本博爱医院旧址最近看了“厦门网”《时光轴照片还原历史:日军侵略厦门蓄谋近40年》的文章,日本人真可谓世界上最鸡贼的了,据文章介绍,日本人从1896年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开始,就开始利用领事馆、日本商人,还有和我们同宗同文的台湾人收集厦门及周围地区的情报,那时台湾已经割让给日本,他们应叫“日籍台湾人”。1900年中国北方闹义和团,6月份慈禧太后允许义和团进北京,围攻领事馆,火烧教堂,从而引发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当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南方各省督抚实行“东南互保”政策,义和团的势力仅限于北方,福建等地并没有收到影响,但是日本人对厦门早就垂涎三尺,千方百计制造事端。日,位于厦门山仔顶街的日本佛教净土宗大谷派的寺庙“东本愿寺”突然起火烧毁了,这“东本愿寺”就在今天的“天一楼”威震殿的后面,这下有戏了,日本人说:这肯定是义和团干的,我们得派军保护我们的侨民。日本人随后派出海军陆战队强行登陆,并在虎头山架炮。英美列强担心日本从此独吞华南利益,就出面干涉,日本虽然没有能就此强占厦门,但是这也是日本侵华的一个重要行动。日本人的第二步是在现在的鹭江道开设“台湾银行”,成立“台湾公会”,第三步是在鼓浪屿开办旭瀛书院,培植在华利益;第四步就是开办博爱医院和创办《全闽新日报》,有意控制厦门舆论;第五步,成立“台湾拓植株式会社”。从1896年在鼓浪屿设置领事馆,到1938年占领厦门,日本足足准备了40年。日本派驻台湾总督桂太郎曾说:“确立台湾经营之方针,非确立对清政策之方针不可,确立对清方针后,非实行华南经营之政策不可,欲实行华南经营之政策,非举福建及厦门经营之实不可。”日本人深谋远虑,一个计划都可以谋划40年,真是令人佩服!我们是不是应该向我们曾经的敌人学习些什么呢?41中南银行旧址如果我们只聊中南银行的业务,那就太枯燥了,我们还是聊一聊中南银行的股东,毕竟人才是最鲜活的故事。中南银行是由黄奕住、扬州富商胡笔江、上海报业钜子史量才等人于1921年合资创立的,总行设在上海汉口路110号,黄奕住任董事长,胡笔江任总经理,曾是中国的发钞银行,最高发行额曾达7000万元,分行遍布北京、天津、汉口、广州、南京、杭州、苏州、无锡、重庆、香港,1922年在鼓浪屿设厦门分行,1951年9月被收归国有,2001年其香港分行并入中银集团。这里插一句啊!上海著名的国际饭店就是中南银行的产业。国际饭店建于1934年,地上24层,地下2层,曾做为上海第一高楼达半个多世纪之久,曾是“东亚第一高楼”。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陪同他访问上海,这尼克松很坏啊!故意想让周总理难堪,期间尼克松指着国际饭店问总理说,这栋楼是上海最高的建筑吗?什么时候建造的?周总理无话可答,顾左右而言他。新中国已经成立23年了,竟然还没有一栋楼可以与这旧中国的建筑媲美,你让周总理如何回答呀!直到1980年“上海宾馆”建成,而且只比国际饭店高出一点点。黄奕住的故事我们前面已经聊过了,现在我们聊一聊中南银行的另一位大股东史量才。史量才是南京人,前清秀才,上海报业大王,《申报》老板,因《申报》刊登抗日反蒋文章,1934年11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有关史量才的故事很多,流传最广,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则是他与“秋水山庄”沈秋水的爱情故事。沈秋水原名沈慧芝,本是上海四马路迎春坊名妓,色艺双全,后来被一个皇家贝勒爷看中,重金赎身,带到北京,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年贝勒爷就去世了,沈秋水收拾首饰细软只身回到上海寻找故友,此时上海的这位好友正约着一群姐妹要外出吃饭,见到沈秋水造访,便将沈秋水的财物交给一朋友看管,当他们饭后回来时,发现那朋友仍好好地看管着行李,这个看行李的人就是史量才。传说,史量才娶了沈秋水为二姨太,得到沈从贝勒府携回的巨额资金,才成就了史量才成为上海报业钜子,后来史量才又娶了第三房姨太,沈慧芝郁郁寡欢,史量才觉得自己对不起沈秋水,就在杭州西湖畔建了一栋中西合璧的别墅,取名“秋水山庄”。 日史量才和沈秋水从杭州回上海,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暗杀,沈秋水幸免于难。史量才出殡的那天,沈秋水在丈夫灵柩前抚琴弹奏一曲《广陵散》,曲终弦断,焚琴悼知音。后来,沈秋水将“秋水山庄”捐献给红十字会,上海的公馆捐给了育婴堂,自己谢绝访客,吃斋念佛,直至1956年在杭州终老。42鼓浪屿电话公司旧址(在中南银行隔壁)我们前面聊过,1871年电报就进入厦门了,1904年日本人率先在鼓浪屿和厦门之间使用电话,1908年林尔嘉创办“厦门德律风公司”,1921年黄奕住收购了厦门德律风公司,1923年收购日本人川北德广的“川北电话公司”,在龙头路创办“商办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鼓浪屿接线战站,引进美国共电式交换机设备,铺设海底电缆,并将电话覆盖至漳州地区。厦门的电话历史我们暂且不聊,插一件我觉得有趣的事啊!今年清明节前一天,有位来自丹东的小伙子到我公司买石材染色剂,他要求我把包装罐上的日文产品说明擦除他才要买,我问为什么,他说:“我恨日本人,不想看到日文”。这愤青恨日本恨到如此的段位,我第一次领教。因为他是客人,我不便就这事与他聊,心里想“真是无知者无畏”。我们刚才说到林尔嘉创办“厦门德律风公司”,这其实就是“厦门电话公司”,当年我们把英文Telephone音译为“德律风”,而“电话”一词却是日本人营造的汉语词,不仅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现代汉语,有超过50%的词汇是引用日语单词的,离开这些词汇你基本上无法正常交谈。比如:“政治、革命、政府、解决、哲学、经济、科学、商业、商品、会计、干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法律、文学、美术、健康、卡拉OK、量贩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这7个字,除“中华”外,“人民”、“共和国”都是引用自日文。19世纪初,西学东渐,西方概念同时进入中国和日本,但当时中国熟悉西方文化的人很少,懂英文的人更少,所以大量西语由熟悉西方文化的日本人来翻译就再自然不过了,虽然当时严复先生也翻译了很多,但严复的汉译太文雅,老百姓又文盲居多,无法普及。比如capital严译“母财”,日译“资本”;economy严译“计学”,日译“经济”;sympathy严译“善相感”,日译“同情”。我觉得无论是日本向唐朝学习,引进汉字,还是现代汉语大量引入日语,都是文化交流,像丹东的那位哥儿们恨日恨到见不得日文,大可不必。我们今天所到访的申遗文化景点顺序:1.美国领事馆旧址2.和记洋行货栈遗址3.鼓浪屿工部局遗址4.杨家园别墅5.蒙学堂旧址(英华书院)6.八卦楼7.三兴宫摩崖石刻8.汇丰银行公馆9.宫保第10.厦门海关理船厅公所旧址11.厦门海关通讯塔旧址12.救世医院13.燕尾山午炮台遗址14.种德宫15.安献楼16.基督教徒墓园、陈士京墓17.英国伦敦差会女传教士宅(姑娘楼)18.郑成功纪念馆(西林别墅)19.金瓜楼(黄赐敏别墅)20.三一堂21.番婆楼22.四落大厝23.大夫第24.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25.廖家别墅26.番仔球埔27.黄家花园28.日光岩29.菽庄花园30.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旧址31.观海别墅32.自来水公司旧址33.厦门海关副税务司公馆旧址34.兴贤宫35.海天堂构36.黄荣远堂37.天主堂38.协和礼拜堂39.日本领事馆旧址/日本警察署及宿舍旧址40.英国领事馆旧址,日本博爱医院旧址41.中南银行旧址42.商办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旧址来源:熊山跑跑 微信号:shyongshan2011相关文章猜你喜欢亲子圈天津站柬闻圈山东烟台快乐启航户外俱乐部99号新闻社巴适同城#统计代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迪士尼快速通行证攻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