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东汉反统治者者对羌族的战争是反动的

东汉中后期的汉羌战争对东汉的滅亡有多大关系

  段颎是个好将领,他的建议虽然有些私心但大体而言也都是为考虑。

  然而段颎虽然善战但眼界狭隘,他的莋法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

  段颎的想法是这样的:之前讨伐叛乱的只诛杀首恶,对于投降的羌族都不多追究等过一段时间羌族又聚集起来作乱,朝廷又要派军去讨伐如此反复,军费开支巨大羌患也没有止息。于是段颎认为既然如此不如将羌族也就是要在战争中對于投降的羌族部众,也要给予打击能杀掉的就都杀掉。

  这个建议得到东汉上层的支持于是段颎耗费四十四亿转战西北,经过一百八十战通过本人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血腥镇压让羌族各部落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客观上说段颎的一系列行动确实帮东汉在一定时間内遏制了羌族叛乱然而段颎或者说东汉大部分人却还没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东汉的民族压迫

  因为羌族屡次发动叛乱,所以要進行严酷镇压但是为什么羌族会如此反复呢?当时的许多人把这归咎于羌族狼子野心。然而实际上这种观点很偏执真正原因是因为的地方官吏或者将领对于羌族的迫害。

  其实这种压迫从东汉之初就已经存在了

  【建武九年,隗嚣死司徒掾班彪上言:“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夫蛮夷寇乱,皆为此也旧制:益州部署蛮夷骑都尉,幽州部署领乌桓校尉凉州部署护羌校尉,皆持节领护理其怨结,岁时循行问所疾苦。又数遣使驿通動静使塞外羌夷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儆备今宜复如旧,以明威防”光武从之,即以牛邯为护羌校尉持节如旧。及邯卒而职省】

  班彪看出了问题所在,所以建议设立护羌校尉关注羌族百姓的疾苦刘秀同意他的建议。但牛邯死后这个职位被省除了一段时間,等到东汉再恢复这个官职时其任职者大多对羌族刻薄少恩,且重军事讨伐

  而到了东汉晚期这个现象就越来越严重,对此凉州彡明的另外两位都看出这点张奂以身作则取到了良好的效果,而皇甫规则有相关的论述

  【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

  【(皇甫规):夫羌戎溃叛不由承平,皆由边将失于绥御乘常守安,则加侵暴苟竞小利,则致大害微胜则虚张首级,军败则隐匿不言】

  不过皇甫规的建议没有被采用,而后来张奂和段颎的理念发生冲突最后因为性命受到威胁张奂退缩了,于是便有开头的一系列对羌族作战

  另外除了凉州三明,其余的东汉将领大多违法乱纪贪污行贿,东汉政府军费开支巨大也有内部贪腐的因素在其中

  【诸将多断盗牢禀,私自润入皆以货赂左右,上下放纵不恤军事,士卒不得其死者白骨相望于野。】

  在黄巾之乱后汉朝受到重创,而西北的羌族则再次爆发叛乱

  【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群盗反叛遂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边章、韩遂,使专任军政共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

  之后西北的羌族和一些边地武人如韩遂联手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彻底摆脱了汉朝的控制

  由此可见在东汉耗费了364亿後,羌患依旧没有彻底被平定反而自己国库亏空,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曾经皇甫规上书语重心长地说到:“力求猛敌,不如清平;勤奣吴、孙未若奉法。前变未远臣诚戚之。是以越职尽其区区。”

  可以说是高瞻远瞩但东汉的政治腐败已经病入膏肓,让朝廷政治清明官吏奉公守法无疑。所以只能借助段颎这样的猛将用军事手段去镇压羌族然而令人讽刺的是段颎最终也被卷入了东汉黑暗政治的漩涡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免责声明:本人所有资料来自网絡和个人所创版权归 原作者所有,请注意保护知识产权如有需要请购买正 版图书,请您下载后勿作商用于24小时内删除,本人 所提供資料仅为方便学习交流 本人如有侵犯作者权 益,请作者联系官方或本人,本人将立即删除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羌
”字原字上部像两个羊角,下部似人所以汉代人解释“羌”字为
“西戎牧羊人”。先秦时期西部的羌人与华夏民族关系十分密切,
有很大一部分羌人因各种原因东迁汉朝时,在西北设置“护羌校尉
”統管西北羌族的各种事务。汉朝反统治者阶级对西北羌族的压迫和剥
削是十分残酷的羌民除了经常被抽调服劳役、守边塞外,还要遭受
當地官吏、豪门的欺侮和掠夺他们的社会地位同奴仆没有多大的区
别。因此羌族与汉朝反统治者阶级的矛盾,随着汉朝的日益腐朽而愈加
尖锐特别是东汉时期,羌民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终于发动了3次
波及宁夏地区的大起义,前后延续五六十年给东汉政权以致命哋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统治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