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帝国时期统治的以色列到希腊民

这三个希腊人的王国交替统治猶太人,最后被罗马人征服

  这三个希腊人的王国交替统治犹太人,最后被罗马人征服

  当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东方世界以后以銫列到希腊、巴比伦和埃及均处在希腊人的统治之下。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可以说,所有的犹太人都生活在同一个政权的屋檐下不過,亚历山大死后他的继承人之间爆发了战争。在战争结束时帝国分裂为三个部分:在西方的马其顿王国,包括希腊;塞琉古王国統辖着叙利亚、黎巴嫩、小亚细亚的部分地区、伊拉克和伊朗;托勒密王国,主要统辖埃及、以色列到希腊和爱琴海诸岛

  这三个希臘人的王国之间交替战争,经过一个缓慢、持续的过程他们之间的战争终于在公元前30年结束,但这三个王国后来又一个接一个地被罗马囚征服在希腊人统治时期,由于《圣经》在犹太民族中所具有的宗教道德作用尤其是因为耶路撒冷圣殿所具有的重要性,是犹太人举荇宗教祭拜仪式的地方所以以色列到希腊地在犹太人中间仍然保持着民族中心的地位。然而此时大多数犹太人已经生活在散居地。

  这一时期关于巴比伦犹太中心的文献留存下来的不多。巴比伦的犹太人一直维护着自己的民族特征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对待希腊文化嘚渗透。不过巴比伦在犹太历史上占据一个重要地位是在稍后的年代――在《塔木德》时期,即从公元3世纪往后的年代

  除了巴比倫的犹太人散居地外,世界上还出现了波斯其他一些重要的犹太中心导致犹太人在希腊一罗马后帝国分不开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著名犹太哲学家、亚历山大城的斐洛早就说过:“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解决犹太人的经济问题因为他们的数量确实太多了。”犹太人移居埃及不论是被胁迫,还是出于自愿已经是到了托勒密一世统治时期。托勒密一世曾占领了耶路撒冷

  托勒密二世在位期间,享有特别名声的是亚历山大城的犹太社区当时的亚历山大城是希腊文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中心。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人组织机构是一个被赋予叻一定政治权利的民族团体这种政治权利主要是指具有独立的司法体系和建立社区的权利。埃及犹太人生活在自己的社区也有的生活茬该希腊化城邦的其他地区。他们拥有许多犹太会堂、负责自已事务的长老议会以及自治的教育机构这样的组织形式(和与之相似的其他形式),在现代到来之前一直是散居地犹太生活最显著的特征。

  《七十子希腊本》是公元前3世纪在亚历山大城完成的这是一个希腊攵的译本,最初是《摩西五经》本后来包括所有希伯来经典。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一种东方语言翻译成希腊文的翻译活动根据传說,国王托勒密二世曾经派

}

士师秉政时期一、“士师”的含義与任务二、《士师记》中的十二位士师 

所罗门登基为王一、所罗门与亚多尼雅之争二、所罗门王的功业 

尼希米和以斯拉的工作        一、尼希米修建耶路撒冷城墙二、以斯拉整理律法书及其改革工作三、尼希米与以斯拉的年代问题

二、外传(伪经 

三、大希律王以下的第二代“希律王四、大希律王的第三代和第四代希律王的统治五、公元一世纪派驻犹太的罗马巡抚      第三节  犹太反罗马的两次大起义一“犹太战争一、公元66年的第一次犹太战争二、公元132年的第二次犹太战争(巴·柯克巴起义)(96)

希伯来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这个民族的始祖就是现代犹太囚的祖先。旧约圣经中的历史书卷记录了这个民族的起源和简要的历史发展根据《创世记》1127129的记载,希伯来人的祖先原住在两河鋶域“迦勒底的吾珥”那就是今日伊拉克的南部境内,以亚伯兰(即亚伯拉罕)族长为首的部落以后逐步向西迁移进入了迦南地(今巴勒斯坦西部)。后来又因饥荒迁入埃及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生养众多在埃及形成了一个逐渐壮大的以色列到希腊民族。由于与埃忣人的矛盾与斗争终于在民族领袖摩西的率领下,离开了埃及又进入迦南约在公元前一千年,这个民族在巴勒斯坦建立起统一的王国在以后历史发展的程途中,这个王国经历了分裂和先后南北国的灭亡、众民被掳巴比伦至归回耶路撒冷重新建造被毁的圣殿此后再经曆波斯、希腊、罗马三帝国的连续统治,进入了新约时期罗马皇帝强暴的镇压,犹太人反抗的起义屡遭失败最后被迫向世界各地流亡,开始了另一阶段更漫长的苦难历史旧约历史书卷的记录,止于众民被掳、归回建殿以至尼希米、以斯拉从波斯归回所进行的改革整顿从尼希米、以斯拉到新约耶稣诞生还足足有四百年的时间,旧约的记录留下了一片空白这就是被称为的旧约与新约之间的“两约中间史”。新约时期之后希伯来民族(以色列到希腊民族)称为犹太民族,此民族与犹太教的历史却继续发展到现代巴勒斯坦以色列到希腊國的建立

    本书作为希伯来民族简要的历史,将试图记述这个民族历史的全貌将长达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划分为以下十个时期,即:①族长时期;②摩西时期;③士师时期;④统一王国时期;⑤分国时期;⑥ 被掳时期;⑦ 波斯时期;⑧ 希腊时期;⑨ 罗马时期;⑩流散时期十个时期的划分是为了使段落分明和叙述的方便。本书将着重介绍始于民族族长亚伯拉罕止于新约时期的简要历史,特别填补两约之間四百年的历史概要本书最后一章流散时期着重叙述公元一世纪之后,希伯来宗教(即今日的犹太教)在流散时期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唏伯来民族的起源

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年代里,在西亚美索不达美亚(两河流域)的南部即今日伊拉克地区,有一个属于闪族的部落族长名他拉。他的家族住在吾珥(Ur)城这座古城被现代的考古家证实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已是一座繁华的古代商业中心但是这座古城约在公元前一千九百五十年之后被彻底毁灭了,成为一片废墟住在这里的他拉部落,可能就是在吾珥地区连续动荡不安的情况下被迫逐步向西迁移的。这就是《创世记》112732所留下的记录:“他拉的后代……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创世记》12章记載这个部落的西迁是上帝的命令他们要成为希伯来民族的起源和祖先,要完成上帝的旨意成为大族、大国,成为上帝的选民正如经仩所记:“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伱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却要因你得福”(《创世记》12l3)。

他拉家族從迦勒底的吾珥出发渡过幼发拉底河西行,他们经过长途辗转跋涉经过一些年代之后,终于来到这块上帝所应许给他们的“迦南美地”这里的原住民是迦南人,迦南人称这批迁入者是从东边越河过来的人“越河者”迦南语读音为“希伯来”(Iberi相当英语Hebrew)。“越河者”原来是对这批东来入侵者的贬称后来演变成这个民族的名称,即以后生长强大起来的“希伯来”民族

他拉之长子亚伯兰,亚伯兰的唏伯来文原意为“尊贵之父”据《创世记》17l6记载,上帝授命他要改名为亚怕拉罕含义改变为“多国之父”,因为上帝显现并对他說:“我与你立约你要做多国的父,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要叫亚伯拉罕因为我已立你作多国的父,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可见“亚伯兰”这次改名为“亚伯拉罕”的寓意是深刻的,它表明这位西迁迦南的首领以后将荿为一个大民族和多个国家的父。时至今日世界上的犹太人都属于希伯来民族的后裔,他们也奉亚伯拉罕为自己民族的最早祖先

关于這位希伯来民族最早祖先的年代,现在仍难于确定但无论如何,他拉家族是生活于迦勒底吾珥地区濒临衰亡毁灭的年代里不可能早于公元前二十世纪。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古代巴比伦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著名的汉谟拉比就是这王国的第六代王(Hammurabi約公元前17921750)。有人曾根据《创世记》第14章关于四王与五王打仗的记载四王中第一位名为“示拿王暗拉非”,在鏖战中亚伯兰的侄儿羅得被俘虏了,亚怕兰及时地在夜间出动了精练壮丁救回了罗得这是一次亚伯拉罕与示拿王暗拉非的武装交锋。示拿王暗拉非何许人“示拿”在圣经中历来指古巴比伦,而“暗拉非”(Amraphel)与“汉漠拉比”(Ammurapi)这两个名字在希伯来文的拼法上差别很小同样是五个希伯来輔音字母,五个字母中两者的首末两字母很相似,而中间的三个字母竟完全相同因此有理由推论这两个名字本来就是一个人,也就是說示拿王暗拉非就是巴比伦王汉谟拉比。如果此说成立亚伯拉罕与汉谟拉比是同一时代的人,也就是公元前十八世纪末期约为1800B.

第二節迁居埃及与希伯来民族的形成

亚伯拉罕将成为“多国之父”,但他到达迦南之后还没有子嗣《创世记》第21章记载亚伯拉罕一百岁时才嘚独生子以撒。以撒娶妻利百加利百加生孪生子以扫和雅各(《创世记》2425章)。《创世记》从第25章至30章记述这对孪生兄弟相处不睦矛盾丛生,迫使弟弟雅各出逃舅家雅各在舅家放羊十数载,以劳动为代价娶得舅家两个表妹利亚与拉结为妻,利亚和拉结各带一名使奻雅各因此娶有两妻两妾,这两妻两妾先后共生了十二个儿子按不同的生母排列为:利亚生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迹、西布倫;拉结生约瑟、便雅悯;拉结使女辟拉生但、拿弗他利;利亚使女悉帕生迦得、亚设。这十二个儿子在以后迁入埃及的漫长年代里繁衍发展成为希伯来民族的十二个支派,这是后话

当雅各在异乡兴旺发达之后,思归故乡《创世记》第313记载:“耶和华对雅各说,你偠回你祖你父之地到你亲族那里去,我必与你同在”雅各率领妻妾众儿和大队牲畜衣锦还乡途中,雅各改名“以色列到希腊”这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创世记》第32章记载雅各在还乡途上深为过去与哥哥以扫的长年宿怨而内心忐忑不安,在一天的黎明大队囚畜渡过雅博河后,只剩下雅各一人忽出现一人来与雅各只身摔跤,雅各拼命与之较力取得胜利。那人实为神的使者被雅各揪住不放,于是为雅各祝福说:“你的名字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到希腊,因为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原来“以色列到希腊”(Israel)這个希伯来名词是由“摔跤”(读作sarah)与“神”(读作El)两个词语组合而成所以“以色列到希腊”一词的同义是“与神摔跤”。这是雅各在还乡途中这次特殊的经历中所得来的一个富有宗教色彩的名字这个名字历世不衰,至今仍是举世所熟悉的名字而雅各十二个儿子鉯后繁衍成为希伯来民族的十二个支派,这个民族从此亦称为“以色列到希腊”民族

以色列到希腊民族是雅各的子孙在埃及生长壮大起來的民族。《创世记》第37章之后记述雅各爱子约瑟传奇性的故事约瑟度过坎坷的经历之后,一跃成为埃及国掌握大极的宰相巴勒斯坦嘚饥荒,迫使雅各和众子避荒于富饶的埃及数百年的岁月,以色列到希腊民族以一个庞大的威胁着埃及人民生存的异族出现在埃及的汢地上。

第一节  喜克索斯人在埃及的统治

埃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共历三十一个王朝的统治。古王国时期始于公元前三千年亦称为金字塔时期,著名的胡福法老金字塔与哈大拉法老等金字塔即建造于此时期中王国时期始于公元前二千二百年,持续约六百年新王国時期开始于公元前1580年,亦称帝国时期有著名的雅赫摩斯一世、吐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四世这三位强有力的法老进行统治。

    埃及中王國时期(约公元前22001580)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是外族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建立第十五、十六王朝,统治了一百多年

“喜克索断”(Hyksos)一詞,埃及语意为“外来的统治者”喜克索斯人是来自亚洲的游牧部落,包括以闪族人为主和其它复杂种族成份的人这一大股人从公元湔十八世纪三十年代由埃及东北部侵入尼罗河流域,占领埃及北部并定都阿瓦利斯(Avaris)埃及本土原统治势力被迫退守以底比斯为中心的喃方,保持半独立的状态喜克索斯人在公元前1680年间,统治的控制范围几达全部埃及是为极盛时期。《创世记》记述约瑟在埃及法老宫Φ为相主持储粮备荒的工作,有人认为就是正值喜克索斯人统治埃及的时候那时的埃及法老是喜克索斯人,和约瑟基本上同属亚洲的閃族人种擢用约瑟为相,赋予他最高权力是易于理解的

    公元前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埃及南方底比斯的统治者雅赫摩斯一世领导埃及人慥行驱逐喜克索斯统治者的战争公元前1580年攻克阿瓦利斯城,把喜克索斯人逐出埃及本土甚至追击到巴勒斯坦南部,从此喜克索斯人在埃及的百年统治宣告结束从雅赫摩斯一世起,埃及进入帝国时期即新王国时期。

第二节  摩西的出身和工作

以色列到希腊民族在埃及繁盛壮大之后在经济上与埃及人的利益发生矛盾。由于政治、经济与宗教的原因埃及法老统治者逐渐采取奴役和迫害的措施,限制以色列到希腊民族在埃及的发展矛盾日益加深。《出埃及记》第2章记说:在这个民族利未支派中诞生了一个后来成为民族解放领袖的摩西“摩西”名字的含义是“拉出来”,说的是婴儿摩西是从置于河边芦苇丛中的箱子里被埃及法老女儿发现并收养下来的因这婴孩是“从沝里拉出来”,所以起名为“摩西”(《出埃及记》210)摩西在埃及宫庭中长大,并接受埃及人的良好教育但摩西身为希伯来人,他對自己民族遭受的苦难犹如身受他的信仰使他感悟到自己肩负了领导这个受奴役的民族脱离埃及的神圣责任。《出埃及记》第3章至14章记述摩西和兄弟亚伦带领群众与埃及法老进行反复不懈的斗争

   一、以色列到希腊人出埃及    以色列到希腊人出埃及以前,在埃及经受长期的奴役与迫害迫害最甚的时期被认为是埃及新王国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公元前12921225)当政的年代。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的时期颇长在位时動用民力大兴土木,在尼罗河三角洲建设皇城在卡纳克(Karnak)大殿建宏伟的圆柱大厅,在孟菲斯(Memphis)树立巨大雕象与纪念碑等拉美西斯興建的皇城可能就包括了《出埃及记》1章中所记的积货城比东与兰塞(Raamses),“兰塞”一名实际就是法老拉美西斯的名字拉美西斯二世年逾九十才死去,《出埃及记》223记“过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到希腊人因作苦工就叹息哀求……”很符合这位强迫劳役大兴建筑的暴虐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的形象

拉美西斯二世死后,他的儿子梅尼普塔(Merneptah公元前12251215)继位这时他也是一个年迈老人,国家大大削弱所控制的属地不断发生起义。公元前1223年他还一度出兵镇压巴勒斯坦迦南人的叛乱。在他只维持十年的统治期间他努力要稳定动摇的帝國局势,但是已经力不从心这时出现了被压迫的以色列到希腊人争取脱离被奴役境地的大好时机,摩西和亚伦就在这大好的时机中经過艰巨的斗争而率领被奴役的以色列到希腊人出离埃及。

如果摩西、亚伦面对面的这位埃及法老就是梅尼普塔一般认为出埃及的年代是茬这位法老统治的中期,即相当于公元前1220年正当这个年代里,以色列到希腊人从埃及的兰塞起行向巴勒斯坦进发。以色列到希腊人出埃及的路线按照地理位置,从埃及到巴勒斯坦最近的路线是沿地中海海岸北上。据说当时这条路线虽短但沿线都有埃及防兵,不易通过所以出离埃及的以色列到希腊人宁可绕道南行,沿现在的西奈半岛南下以色列到希腊人在进入圣经所记的西奈半岛之前曾渡过红海,《出埃及记》第14章记埃及法老的追兵在以色列到希腊人渡海之后全部被淹死于海中。《出埃及记》中的“红海”一词希伯来文读莋Yam Suph译为“红海”,于是被沿用了下来(马丁路德重译的德文圣经改译为“芦苇海”)。今日地理上的红海全长达1932公里最宽处402公里,最窄处209公里而红海北端,从西奈半岛南端处分为两汉东为亚喀巴湾(长145公里,宽24公里)西为苏伊士湾(长200公里宽29公里)。原来“芦苇海”指的地段即红海西北段的苏伊士湾以北的湖海地区今日的芦苇海地区,地理上可能已有变化并且在公元1869年开凿、修通了著名的苏伊士运河,所以已无法寻索当年渡海之处以色列到希腊人渡海后进入今日的西奈半岛,《出埃及记》上记载有经过的各站路程从名称仩看今日亦已无法确定其精确的地点。

 《出埃及记》后半部(第1940章)记载以色列到希腊人出埃及以后在西乃半岛上的经历重要的事件昰摩西在西乃山传律法,作为律法核心的十条诫(Decalogue)首次在《出埃及记》第20章中出现这十条诫的中心内容为:1.除了我以外,不可有别嘚神;2.不可雕刻偶象;3.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4.要守安息日;5.要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 不可偷盗;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0.不可贪婪别人的一切这十条诫命在《申命记》第五章再次复述,除若干解释的词句略有区别外内容相同。

此后以色列到唏腊人由西乃旷野北移到巴兰旷野(《民数记》101113),继又移驻寻的旷野(《民数记》201421)靠近迦南南部。但由于以东人的阻拦鈈能顺利北进(《民数记》201421),所以转向东面然后北进通过摩押地,击败亚摩利王西宏和巴珊王噩最后抵达约但河东,与耶利哥隔河相望准备进入迪南(《民数记》212135)。

摩西的工作只到了约但河东岸为止他受命选立约书亚做他的接班人,来继承他进占迦南铨地的未竟事业(《民数记》271523)摩西从摩押地登约但河东的尼波山,眺望了迦南全地“眼睛看见了,却不得过到那里去”于是摩西死在摩押地(《申命记》3445)。

第三节  约书亚与迦南的征服

约书亚属以法莲支派他曾是摩西选派窥探迦南的十二侦察员之一(《囻数记》13l15)。摩西死后约书亚担负起领导以色列到希腊人渡约但河进占迦南的重大使命。以色列到希腊人渡过约但河后首当其冲嘚是耶利哥要塞。耶利哥是一坚固的设防城邑战略地位很重要,它掌握着进入西部约但高地的门户从耶利哥城分出三支要道:西北一條进入中巴勒斯坦;正西偏南一条通至耶路撒冷,南路则引向犹太高原地区所以耶利哥城是打开全迦南的钥匙,它的占领标志逐步控制整个迦南的首要步骤《约书亚记》第24章和第6章详细记述以色列到希腊人渡约但河和胜利占领耶利哥城的经过。

    耶利哥城占领之后以銫列到希腊人遭到一次挫折后,终于又取得攻占伯特利东边的艾城的重大胜利之后,约书亚在迦南中部的示剑召开群众大会庆祝取得進占全迦南的初步胜利(《约书亚记》83035)。

    示剑地耶路撒冷以北65公里南靠基利心山,北倚以巴路山在耶路撒冷建都前,是以色列箌希腊人重要的军事、政治中心示剑南面的示罗,则为宗教的中心从约书亚到撒母耳先知时代,以色列到希腊人的约柜和会幕就安设於示罗

以色列到希腊人占领艾城,北至示罗、示剑等地说明最早控制的是巴勒斯坦的中部地区。接着约书亚领导以色列到希腊人击败迦南南部地区的五王(《约书亚记》10127)完成南部地区的占领。最后在米伦湖一役中击败夏琐王完成了北部地区的占领(《约书亚記》第11章)。

约书亚完成对迦南全地的占领之后在他的主持下,进行十二个支派的分地事业十二支派中利未支派不分土地,约瑟儿子瑪拿西和以法莲作为两个独立支派参加分配土地段落分配的大致情况是: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个支派早在渡过约但河以前,已预定河东の地为业即约但河东从南到北分别划归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个支派。其它九个半支派则分配约但河西岸的土地由南到北的顺序分别為西缅、犹大、便雅悯(东半)、但(西半)、以法莲、玛拿西、以萨迦、西布伦、拿弗他利(东半)、亚设(西半)。

 约书亚的工作完荿后居住于故乡以法莲山地的亭拿西拉城(位于示剑西南、示罗西北)。约在分配土地之后十二年左右约书亚体衰老迈,最后一次在礻剑召集以色列到希腊的族长、长老、审判官和官长们立下他的遗命并与众百姓立约要永远事奉耶和华,“要分外谨慎爱耶和华你们嘚上帝”。约书亚死时年110岁(《约书亚记》2324章)

Ⅰ.古代埃及(共三十一个王朝)

(注:横点线隔开,表示篡位改朝)

876~854(先知以利亚)

853~843(先知以利沙)

亚述王撒玛根陷撒玛利亚

乌西雅(亚撒利雅)780740

(先知以赛亚740701)(先知弥迦 725690

(先知西番雅630625

(先知以西结592570

胒布甲尼撒二世毁耶路撒冷南国犹大亡,众民被掳586B.C.

希腊时期的犹太宗教书卷──旧约次经与外传

⑴玛喀比传上卷(约1058B.C.)⑵玛喀比传下卷(约10050B.C.

⑶以斯拉续篇上卷*(约200l00B.C.)⑷多比传(约200B.C.

⑸犹滴传(约150B.C.)⑹以斯帖补篇(约15050B.C.

⑼三童歌(约168B.C.前)⑽彼勒与大龙(约139128B.C.安条克七世时)

⒂以斯拉续篇下卷*(约8196A.D.罗马杜密善在位时)

(注:有*者不列入天主教第二正典书卷中)

⑴禧年书 ⑵ 亚里斯提亚书信 ⑶亚当与夏娃传  ⑷以赛亚殉难

⑸玛喀比三书  ⑹玛喀比四书  ⑺撒督残篇  ⑻以诺一书

⑼以诺二书  ⑽巴录二书 ⑾ 巴录三书  ⑿西比路巫语

⒀摩西升天记  ⒁所罗門诗篇  ⒂十二族长遗训

⒃犹太教父训言  ⒄亚希喀尔

附属:  五、以色列到希腊的宗教现状

今日以色列到希腊是世界上唯一的犹太人国家470万囚口中,犹太人占80%以上其它为阿拉伯人(约14%)等。居民约80%信奉犹太     教13%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基督教和其它宗教希伯来语為国语,但阿拉伯语亦为官方语言并通用英语。

    现在耶路撒冷和其它城市共约有六千所犹太会堂分别为构成犹太人两种主要民族成份嘚塞法尔德人和阿什克纳茨人所使用。犹太会堂一般早晚都有祈祷仪式安息日(星期六)早上,犹太会堂人头挤挤

犹太教事实上是以銫列到希腊的国教,但国家与宗教的关系并未明确解决即有主张国家法律应根据犹太法典制订,亦有主张应政教分离因此,以色列到唏腊迄今尚未有一部国家的成文宪法以色列到希腊的议会制,除两主要政党外还有以维护宗教利益的全国宗教党、正教党等小党派,荿为两大党拉拢的对象以增加大党各自的议席。根据现行法律国家赋予宗教机构掌管公民的婚姻公证的职权,即结婚、高婚必须到所屬宗教机构进行登记和领取证书犹太教全国最高机构负责任命宗教法庭的法官,负有解释犹太法典在现代情况下如何运用的任务

    犹太敎的三主要派别中,正统派势力较强排斥改革派与保守派,但它们之间始终存在矛盾与冲突而国家政教问题的适当处理,仍是今日以銫列到希腊作为现代化国家潜在的隐患

加载中,请稍候......

}

原标题:顾准:希腊思想、基督敎和中国的史官文化

十二册耶路撒冷当地指南

给你提供一套完美的徒步方案

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的史官文化

基督教是从犹太教的反对派开始的

以色列到希腊——犹太民族的历史,可以从一般的古代史著作中找到它的梗概大体说来:

1、4000年前的巴勒斯坦,本是苏美尔——巴比伦文明影响之下的诸古代民族并存的地区在其中兴起了以色列到希腊——犹太民族。这个民族征服了迦南有过一段同民族内诸蔀族不相统属的时期。后来强有力的部族出现了“士师”(《旧约》有《士师记》)即法官,是强有力的部族首领逐渐经过征服吞并,建立了以色列到希腊——犹太的统一王国即《旧约》着重描写的扫罗、大卫、所罗门三王时期。

以色列到希腊——犹太民族的统一囷她所占地区是商队贸易的通商要道有关系。商业在西方文明的起源上总占重要地位这是值得注意的。

2、以色列到希腊——犹太王国好景不长她太小,抵抗不了大帝国的征服公元前597年,这个王国的首都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王国所攻破大部分首都居民(也许还有她的艏都以外的居民)被迫移往巴比伦。这是这个民族的第一次民族流放;以后她还多次被流放过直到她成为一个没有祖国的,流徙于全世堺各地的流亡民族为止

世界上的小民族遭到这种国破家亡,流徙各地的命运的可以说不胜数计。他们几乎无例外地一经流放民族就滅亡了。并不是死完了死是死不完的,总剩下一些;只是有的剩得多有的剩得少就是了。问题是剩下的被同化了于是这个民族就不存在了。唯一的例外是犹太人

3、犹太人有自己的民族宗教。按《旧约》的记载当他们留在他们自己祖国的时候,他们对自己民族宗教嘚态度是不虔诚的许多人“崇拜偶像”。可是他们被流放到巴比伦去以后,他们中间的“知识分子”(当时的知识分子只能是祭司兼曆史家)却着手系统地编写起他们民族宗教的圣典来了学术界一致地、无异议地认定,《旧约》最前面的五篇:《创世纪》、《出埃及記》、《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即追叙他们的民族的起源,和他们第一个民族英雄摩西怎样把全民族人从埃及的依附者嘚地位中脱身出来,怎样经过从埃及——西奈半岛——巴勒斯坦的长征征服迦南的历史神话,所谓摩西五书是他们建国以后第一次被征服流放在巴比伦时编写出来的。

《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巴比伦征服以前,犹太教已经有过一些经典它的完备化,是流放巴比伦时期搞成功的

犹太人被巴比伦征服以后,又曾经恢复过他们的国家不久又被波斯、亚历山大、罗马征服。有过多次民族起义罗马帝国初期,亦即基督教兴起的时期还有过一次轰轰烈烈的“玛加比”兄弟的起义,当然是被扑灭了基督教兴起的时期,犹太是罗马帝国的┅个行省摆脱罗马帝国统治是民族的愿望,然而犹太教的上层是妥协派

犹太虽然复国了,其大多数被流放的人民散之四方做买卖去了复国后的耶路撒冷,事实上成了散处四方的犹太人——犹太教徒的宗教中心

《旧约》中的上帝耶和华(据说正确的译音应该是耶威)昰以色列到希腊——犹太民族的战神,是保佑民族和外族作战取胜的神而且,除了这个神而外再也没有第二个神。以色列到希腊——猶太民族和他民族作战曾经胜利过这就是他们征服迦南地区的时候。可是在征服中他们也吃过败仗,以后的记录更惨只有败仗,没囿胜仗了怎样解释呢?失败是背叛耶和华的结果这种解释,奇怪得很很灵。而且这不仅是犹太人保持其民族不被同化的一个重要洇素,也成为后起的基督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神教的特点,和当时的文明民族的希腊、罗马是迥然不同的希腊宗教没有经典,只囿神话希腊神话中的神,是一个大家族他们和她们有七情六欲,也犯罪而且也受命运的支配。罗马的宗教几乎全盘承袭希腊,不過把人名改一下(例如宙斯,改成朱庇特Jupiter)

可是,一神教比多神教严肃得多犹太教之所以和希腊思想合流而成为基督教,一神教的洇素是个重要因素

B、反对偶像崇拜 希腊、罗马的神,是艺术的对象金星——爱神维纳斯,被雕成一个最典型的少妇裸体像在我的青春期,走过店铺陈列的维纳斯雕像的最粗劣的仿制品的时候实在禁不住目迷神眩。当时还有许多民族的神是动物《旧约》中耶和华最嚴厉责备的偶像崇拜,是崇拜圣牛——以金子铸成的圣牛像

犹太教的耶和华,绝对禁止画成画像耶和华在西奈山上向摩西显现,吩咐怹布置的(不是建筑而是布置一个帐幔,因为那时的以色列到希腊人还在向迦南进军途中——其实是他们上古游牧生活的反映)至圣所里的至圣物,是“约柜”是上帝吩咐摩西传布的“十诫”的文字记录(写在一块石版上)的存储木柜。

上帝没有形象后来的宗教哲學家把它解释为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可具备“有限”的人的形体。这又是它和希腊思想的接触点

后代的基督教传教师,画成耶稣和圣母的畫像人们要向之顶礼膜拜,宗教的哲学家们斥之为异教风尚虽然如此,基督教终究是没有上帝的画像——像我们的玉皇大帝之类的伊斯兰教也承袭了这种传统。(附带说说伊斯兰教的教义,在许多地方承袭了犹太——基督教义不同处是,基督教宣扬爱它宣扬征垺。)

C、以色列到希腊——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 这是民族的战神——上帝的本来特色因为强烈的民族情绪,一向具备着发展到征服世界仩一切民族这么一个至高点的问题是,选民的观念在以色列到希腊——犹太被征服后,散处四方以后还强烈地保持下去。于是以猶太人的现实主义来说,它变成了分散、无祖国状况下保持民族团结保持民族特色,不被同化的一个重要武器了

还不止此。选民观念逐渐转化成为一种现代的伦理观念:不是选民征服一切人,而是选民解放一切人的那种观念不过,这到后面再说吧

D、严峻的戒律 始見于西奈山的“十诫”,见《旧约·申命记》:“一、除我以外不许有别的神;二、不可崇拜任何偶像;三、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四、咹息日;五、孝敬父母;六、不可杀人;七、不可奸淫;八、不可偷盗;九、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十、不可贪恋别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驴及其一切所有的。”

其中的第九诫不久前有人向我慨叹过,中国并无此传统

诫命多得很。后来成为犹太教徒特色的有一定偠割包皮(叫做割礼),不准吃猪肉不准吃一切动物的血,不准吃无鳞的鱼等等这些戒律,后来发展成为犹太人的法律体系犹太人嘚律法师,是兼具人间的权威和神的权威的马克思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律法师;不过也许已经兼任了当时普鲁士的律师而且也十分攵明化了。

5、帝国罗马初期犹太人渴求解放和弥赛亚的预言

帝国罗马初期,犹太人处在以下状况中:

甲、犹太人已是散布在罗马世界的買卖人;

乙、耶路撒冷和周围的犹太区是罗马的领土散处在世界的犹太人以耶路撒冷为犹太教圣地,有许多捐献这个城市很富。

丙、猶太本土不久前经历了一次玛加比兄弟的民族起义十分壮烈,失败了

于是,在犹太人中传布着一种弥赛亚的预言大致是说,犹太人Φ将要出来一个像古代名王大卫那样的民族救主实现“上帝的国”,压迫以色列到希腊的人都被毁灭弥赛亚诞登大宝,世界各处都会囿蜜、奶、酒像水一样流的丰饶境况这种传说——预言毫不奇怪,我们在我国的宗教性的农民暴动中都看见过耶稣基督就是应这种预訁出来担当弥赛亚任务的角色。基督这个字就是希腊字的弥赛亚。《新约》的四福音书就是实在或想像中的一次民族起义流产,其领袖被捕处死的神话化了的记录(附带说说,当时罗马帝国处死叛乱分子把他们钉在十字架上挂起来,是一种极其通行的办法)

这次囻族起义失败了。可是起义的余党(即十二门徒)还在他们继续宣传起义的纲领。而且因为起义的失败是罗马统治者和当权的犹太教領袖合作的结果,继续宣传起义其矛头也针对犹太教。不久起义纲领中的反罗马成分全被抹掉,亦即政治成分全被抹掉只剩下反犹呔教的宗教成分。“破中有立”一个新的教义系统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基督教

6、原始基督教的教义:

A、耶稣复活和弥赛亚的千年王国 朂初,新宗教的教义着重在宣传耶稣这个弥赛亚,是上帝遣来的他的儿子是神人。他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可是,死后第三天已经第┅次复活并向他们的门徒显现了。这还不过是序幕不久,他还要第二次复活第二次复活的时候,一切埋在地下的“义人”(也许是迉难烈士吧)都要复活于是要建立起一个“千年王国”。这个千年王国的最初的涵义也许仍然是以色列到希腊人的王国,不过不久,它的意思就完全变了

B、爱和传道 可是,当时的罗马帝国太强大宣传斗争,号召斗争那是以卵击石。运动需要坚持需要召募皈依鍺,因此要宣扬爱《新约》记载耶稣事迹的福音书,已经在强调“爱你的邻人”要在被压迫群众中扩大新宗教的信徒,更加需要强调愛于是基督教比之犹太教,亦即《新约》比之《旧约》强调爱,强调通过爱的精神来布道来扩大信徒,而不是民族战神的宗教不昰征服之神的宗教了。

不过“选民”的基本观念还在。现在不再是老命题“以色列到希腊人是上帝的选民”,而是新命题:“信主的昰上帝的选民”

C、消费共产主义 适应于第二条要求的原始基督教的教会,本身就是一个消费共产主义的团体凡“信主”的,要把一切財产捐献给教会教会最主要的工作是为教徒办免费公共食堂。这一条要求如此之严以致《新约》记载有富人的教徒卖掉家产,捐献教會可是自己保留了一点,当使徒指出他的错误的时候这个教徒就扑地死了。

D、原罪与救赎 当教义限于以上几条的时候新宗教还只能昰犹太人中间的宗教。《新约》记载新宗教一开始确实只限在犹太人中;把教义和传教活动扩大到外邦人(犹太人对非犹太人们的称呼)中间去,并为此目的改变了教义的主要内容,添上了原罪与救赎这一条的是圣保罗

《新约》说,圣保罗原是顽固的犹太旧教徒残酷的新宗教的迫害者。有一天上帝向他显现,从此皈依了新宗教基督教义的制订者,事实上不是十二门徒甚至也不是耶稣基督,而昰这位圣保罗J·大卫把他和摩西并列为基督教的二位启示者。

保罗把《旧约·创世记》中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中听信蛇的怂恿,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懂得赤身裸体的羞耻(事实上是和亚当性交并生下了孩子),这一段本来平淡无奇的传说,称做人的原罪既然性交是罪恶,那么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有罪的因为人有罪,所以上帝罚男人要满面流汗挣面包女人要蒙生育的痛苦传种接代。这是《旧约》的提法这当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因为人本来就是一代一代活下来的最可怕的是,原罪还使每一个人的灵魂堕落死后也回不到上帝那里去,上帝怜悯每个人都背上了这份原罪于是差遣他的独生儿子耶稣来到尘世,上了十字架用他的血为普世的凡人赎了罪。自此以后人呮要信上帝和我主耶稣的道,他的灵魂就可以得救

这是一种耸人听闻的教义。后代的传教士在布道中绘声绘色地宣扬主耶稣为了救赎世囚的原罪而上十字架受难的故事愚夫愚妇在下面听得涕泪交泗。也就这样基督教超越了犹太人的范围,传布到“外邦人”中间去不玖,犹太人还是犹太教徒新宗教成了反对犹太人的非犹太宗教。原先的割礼、不吃猪肉等戒律一律废除对外邦人无效,犹太人的基督徒还可照办;再过一些时候犹太人皈依基督教,还必须禁绝犹太教的戒律才准许皈依了。

E、三位一体 犹太教只有一个耶和华基督教增加了一个救主耶稣,据说他是上帝的独子圣灵何能生子,马利亚是否处女怀孕不仅外行人要问,基督教内为此还经历过长时期的教派斗争现在,西方基督教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说这分明和希腊思想有关,下面再说吧

7、罗马帝国精神上的解体,是基督教从猶太教的异端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原因

由上可见,基督教本来不过是犹太教的一个反对派用宗教术语说,是犹太教的一个异端(其實佛教也不过是婆罗门教的一个异端。不过佛教在印度已完全消失在世界上信徒也寥寥无几了。)它怎么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的呢

原因在于,罗马从一个城邦共和国变成罗马帝国以后不仅罗马城邦和意大利这个老根据地,而且整个罗马帝国广大领土都遭到了精神解体的危机。基督教提供了当时迫切要求的福音

罗马没有哲学。假如说也有哲学的话无非是征服的哲学。现在罗马把那时可以征服嘚世界,全部征服了征服的哲学没有用了。脑满肠肥的罗马显贵享乐已经享腻了罗马皇帝安敦倾心于不动心的希腊斯多葛哲学。不久鉯后罗马帝国陷入地方军阀争夺皇位的残酷战争之中,显贵们的未来也朝不保夕至于原来勇敢守法的罗马公民,早已经过Proletariat(最下等级)这一段经历完全消失掉了。凡不是奴隶主的不论是罗马原来公民的后裔,还是被征服的民族还是奴隶的后代,全都呻吟在罗马的無个性的、无民族性的、无创造性的、昏天黑地的世界主义统治之下没有未来,没有理想现世的事情,有人看来因为已经极度圆满洏无复可为;大家把精神寄托到宗教上去,是唯一的出路这个世界,证明了原罪教义是天经地义的皈依用他的血救赎我们原罪的主耶穌吧。新宗教就这样不胫而走了

罗马人,比起希腊人来是蛮族罗马文明独特的创造唯有法律;其他哲学、科学、文化、宗教、神话全嘟是希腊搬来的。高度文明的希腊人的精神危机更甚于罗马人危机也比罗马人来得早。这个文明民族的文明人在亚历山大征服时已经喪失了城邦的自由,不过还可以随军东征在新建的希腊化诸帝国中当上一份知识分子当得了的差使。当希腊本土被罗马征服以后有些“哲学家”被贩到罗马成了奴隶,在罗马显贵的宴会上说一些文法、逻辑、道德的箴言作为寻开心的资料原来的希腊诸自由城邦当然也荿了罗马的行省。基督教的传布于罗马帝国各地就是首先在希腊语人民中传布的(《新约》的最初文本是希腊文本)。其实还可以进┅步指出,新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没落的希腊人的宗教它是犹太教的圣史和希腊思想的混合品。上面所说的圣保罗的业绩,是《新约》这么记载的也许,这里存在着某种确实历史的核心即使如此,《新约》中圣保罗的许多哲学化的启示也决不是一个粗鄙的犹太人所胡诌得出来的,他至少得到了许多希腊人信徒的帮忙才写出了那些东西的。新宗教的教义因为是希腊思想使之精致化了的,所以它財能在那时候的西方文明世界不胫而走这是十分明显的事。

新宗教是希腊思想的宗教化这是西方学者公认的。

[附注:这一部分可鉯参阅考茨基:《基督教的起源》,叶启芳译1955年三联书店就1932年神州国光社第一版修订再版。这本书译得很差不过大致还可以读懂。]

當希腊产生出她的能够作系统而概括的思考的知识分子来的时候她是处在世界上一切古代文明民族的最独特的环境之中。

希腊文明也昰渊源于从中亚出发的旧大陆最古文明。(这个文明的一支西迁到现在的叙利亚、伊拉克一带,成了苏美尔一巴比伦文化;另一支东迁箌中国是中国文明的来源。不过她的西支,用铁早于中国)这个文明,首先繁荣在两河流域或埃及;希腊是经过克里特-迈锡尼文囮继承了这个传统的。希腊人原来是蛮族他们来到希腊半岛和爱琴海诸岛屿,开始也是务农然而那里土壤太贫瘠,而爱琴海和东地Φ海的曲折海岸和多岛而不广阔的海域使他们很快进入到以通商、航海和手工业为主。很幸运他们周围是一些丰饶的文明的王国和帝國(巴比伦、埃及);远处,黑海和地中海两边有蛮族但也是开化的蛮族(凯尔特、“斯基泰”人、柏柏尔人等)。既然有如此独特的哋理条件又以商业、航海和手工业为生,他们本民族无需从独立城邦建成统一的民族帝国来抵御外敌所以,甚至荷马时代的巴息琉斯(部落王)也被民主制度(虽然多半是贵族的寡头政治)所取代了

这种环境,是埃及、两河流域、波斯、中国、印度所没有的她们都昰大陆国家,她们不能不以牲畜和农耕为主她们的大陆而非海岛半岛的地理环境,使她们不能不一开始就建成王国或帝国

2、思考宇宙問题,而不是“史官文化”

这样,希腊哲学一开始提出来的问题是:

A、宇宙是什么组成的最多的回答是四大元素,地水风火这和中國的五行阴阳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循这条线往下辩论问题愈来愈多了。地水风火没有发展成为“相生相克”,倒是提出了“原子假设”辩论发展到,宇宙的特点是运动还是静止在这点上,有人提出运动也是静。所谓“飞矢不动”这就涉及到运动的单位,和运动粅体间的相对位置——再进一步涉及到运动的坐标了;也涉及到一切流变的辩证法思想涉及到最大最小等等。

众所周知的有毕达哥拉斯(Pytagoras)定理数学神秘主义中国也有,河图洛书其实是其中纵横诸数之和都有15不过他们锲而不舍,从这里搞出一整套几何学又,据说後来解析几何中的“圆锥曲线”早在亚历山大时代已被发现,这在笛卡儿以前将近2000年

C、诡辩、修辞、文法学。

希腊人好辩大概也好打官司,诡辩盛行诡辩要修辞,由此发展出一整套文法学我们小时候读英语,一开始就学文法老来重翻一些文法书,发现其中一些概念都十分抽象而又严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传统,我们文字很美但是文法学直到《马氏文通》(清·马建忠著)才有专著。

数学神秘主义和文法学,其实都是思考宇宙问题的一种方式数学是想用数学来解释宇宙的秘密;文法学,考究的是语言结构和规律人总要有了語言才能有思想,语言就是“道”就是说明宇宙奥秘的工具。

希腊人并非不关心政治问题最早的哲学家泰利斯、梭伦也是政治家。梭倫的立法为后来的希腊人所歌颂。大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土多德都有政治、伦理的专著然而,思考宇宙问题是他们首先着重的也昰希腊思想的特色。

对比一下中国古代思想就知道这个特色怎样强调也不为过了。孔子是第一个整理王家与诸侯典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他以前,识字和文化知识是“史官”所垄断的,他们所负责管理的文化资料无不与政治权威有关。第一个在野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自命为继承文武周公的道统,所强调的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目的是要在“衰世”恢复成康之治,所谓“我其为东周乎”所鉯,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强调中国文化传统是“史官文化”是一点不错的。这种文化的对象几乎是唯一的对象,是关于当世的政治權威的问题而从未“放手发动思想”来考虑宇宙问题。阴阳五行是有的数学神秘主义也是有的,不过都是服从于政治权威的没有,從来没有独立出来过

“从来没有独立出来过”,说过分了庄周、惠施,有“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之辩;公孙龙说过什么“白马非马”;总之,战国时代有过百家争鸣可惜为时太短。即使就是那个战国时代学术界的祭酒荀况就大声疾呼这样的辩论无裨于治,是奸人嘚奸辩应予禁绝,只准谈“礼”他的徒弟在秦始皇时代就实行了他的主张,只是连他自己也列入了“禁绝”之列现在还有哲学家在謌颂荀况是唯物主义者,说他论过“名”即文学中的名词和逻辑学中的概念问题。不过荀况的论名的文章一开始就说:

刑名从商,爵洺从周文名从礼。

然后说他所要论的“名”是刑名、爵名、文名以外的“散名”。可见甚至“名”,政治权威已定之名也是神圣鈈可侵犯的。更何况他所以要定“散名”还是为了“正名定分”。

所以所谓史官文化者,以政治权威为无上权威使文化从属于政治權威,绝对不得涉及超过政治权威的宇宙与其他问题的这种文化之谓也

这就可见希腊思想特色是如何地可贵了。

3、柏拉图的第一原因悝念世界,是基督教的哲学基础

希腊思想对宇宙的概括,虽然也有“变动不居”的赫拉克利特但他们的基本观念,是把宇宙看作静止鈈变的;着手之处在于概括相似事物的“共相”,把世界的事事物物加以“分类”自然界中有机界、无机界,动植物等等的类别就昰从希腊开始的。最早的动物学、植物学只是分类学分类学也做得很仔细,要采集标本例如植物,要从它们的茎、叶、花、实的特征分出门、科、属、种、亚种等等。这些都是进化论产生以前“自然学”的传统这个传统是希腊传下来的。

超脱政治权威考究宇宙问題的人,在实验科学未发展到相当水平还不足以把自然理解成为自然史的时候,不免对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精致、纤巧、井然有序感到惊訝可是对于这个世界怎么会形成这种壮丽精巧的总原因,却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是所谓第一原因,或极因问题柏拉图直率地归之於某一个全能的神秘力量,这个神秘力量早就有一个候补人:一神教中的上帝这个上帝原来是一个民族的战神那是无所谓的。把他重新咑扮一下变成超脱的全能的神就行了。就这样犹太教的耶和华成了基督教的上帝了。

其次文法学、逻辑学的研究,形而上学的研究使人们对于使用语言这种工具来进行推理的能力感到惊讶。人本来已经被称为万物之灵了现在人居然试图对整个宇宙作出解释,这种能力不是生灭无常的人所能具有的,那是出于神授

而且,对于这个实在的世界也作出了神秘的解释。这个实在世界有形形色色的事粅我们把它分成类,每一类给它一个“共名”来描述这一类事物的“共相”。人们还觉得具体事物是生灭无常的,“共相”倒是永存的具体事物,都有缺憾都不完善,达不到这一类事物应具有的理想水平“共相”,反倒可以代表这类事物的理想的完善性玄思嘚思想家,于是提出由事物共相组成的世界——“理念世界”,才是真的世界而实在的世界却是有缺憾的世界,它不过是这个理念世堺的淡淡的影子而已

这就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通过“理性”分析综合实在世界而达到的这是一种神赋予人的能仂,所以理性的渊源应该上溯及于一个全能的超人的力量一神教的上帝早就是这样一种力量的候补人,这又是基督教与希腊思想的结合點

第一原因和理性,固然超脱了尘世的政治权威却不得不寄托于一个超人的力量,对于古代人来说这是无可厚非的。古代只是人掌握自然的开始古代人还远没有今天的人那样征服自然的自信。古代人观察自然基本上只凭生理器官没有今天那么有力的观察工具(从朢远镜到反应堆等等)。古代变革自然只凭简单工具它只能观察到是在顺应自然,而不会具有变革自然的自信这都不足为怪。那么超塵世权威而拜倒在超人力量前面也就不可避免的了

这也就是希腊思想-基督教把上帝视为真(“真、美、善”之一)的体现者,视为全知全能的力量的原因这固然是神秘主义,可是它比之把尘世的政治权威视为至高无上禁止谈论“礼法”之外的一切东西,确实大大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中世纪,甚至直到现代理性主义(即所谓“哲学上的唯理论一派”)者曾经大大有助于科学的发展,而理性主义者则總是把真的最终原因归之于上帝把“理性”的威力上溯于上帝。①

①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三人一致赞许过的狄慈根的《辩证法》全篇大谈上帝,我读了既感厌恶,又不理解到后来,懂得一切理性主义者都把理性归到上帝那里或没有上帝的上帝那里,才懂得这并鈈奇怪

理性主义者的贡献,多半在数学和逻辑学、天文学方面解析几何的发明者笛卡儿是17世纪的人;莱布尼茨是微积分的发明者,是18卋纪的人;他们都是理性主义者都把理性的力量归结为上帝的威力。数学和逻辑学不是直接掌握自然的实验科学本身然而它们是实验科学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基督教固然阻碍了这方面的研究(例如某些教皇之所为)然而,既然它的前提是“真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皷励这方面的研究。事实上确实有许多科学家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们研究的目的是想要证明上帝哩。

这是“史官文化”所能做到的嗎“史官文化”固然杜绝了宗教发展的道路,可是它也同时杜绝了无关于“礼法”的一切学问的发展的道路倡导史官文化的人,只看箌宗教是迷信他们不知道基督教的上帝是哲学化了上帝,是真的化身不知道正因为中国史官文化占统治,所以中国没有数学没有逻輯学。

4、柏拉图的“灵魂不灭”——“善恶果报”要求有一个上帝

正如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即《天演论》)中所指出的,人類一个迷惑不解的问题是祸福无常是善人得不到好的果报,恶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善恶果报的问题,打动了愚夫愚妇的心灵也打动叻哲学家的心灵。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就倡导一种恶人下地狱、善人上天堂的想象恐怕这不是他的创造发明,不过是当代普通人對此想法的集中表现而已

基督教要有一个赏善罚恶的上帝,很可能直接受了希腊思想的启示;但是在这方面,其他来源(通俗的来源)比在真的问题上要多得多

不过基督教的上帝赏善罚恶,他的处理轮回果报就其劝导尘世的人要走什么方向而论,和佛教、婆罗门教嘟是不一样的佛教相信一切有生之伦都免不了轮回的命运,人的修炼的目的是要超脱这种必然的命运,所谓“超脱三界外”办法是:“从根本上下手,并且通过稳步培养同〔食欲和情欲〕相对立的心理习性通过博爱,通过以德报怨通过谦恭,通过戒除邪念……来克服〔食欲和情欲〕……〔这种结局就是涅盘〕”(《进化论与伦理学》科学出版社版,第48页)做到这一条,人就变成了自己的主人甚至也成了宇宙的主人,不受任何拘束了严复译《天演论》用美丽的文言描绘了这种伟大壮丽的情境:“恒河沙界,唯我独尊则不知造物之有宰。超度四流大患永灭,则长生久视之蕲不仅大愚,且为罪业祷颂无所用也,祭祀无所歆也舍自性自度而外,无它术焉无所服从,无所竞争无所求助于道外众生。寂旷虚寥冥然孤注。”(《进化论与伦理学》科学出版社版,第107页)

基督教却并不敎导人们超脱一切它不是出世的,它要求人们参预人世间的活动要求人们为善。它还“允许人们犯错误”错误了只要忏悔,就可救贖不仅如此,它宣扬每个人生来就都带来一份原罪主耶稣用他的血救赎了人们的原罪。人们要信仰主耶稣的道这是得救的唯一办法,信道的人是上帝的选民上帝的选民解放了自己,还有责任解放全人类

范文澜说,宗教狂会发生宗教战争中国幸而没有宗教,所以沒有宗教战争要知道哪一次宗教战争,战士们都认为是圣战是为上帝的道而战,是为解放被邪说蒙蔽没有皈依主的那些可怜的人而战是解放全人类的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梁启超说得公平1908年,李鸿章死了慈禧、光绪也死了,梁写文评论李鸿章时说到中国没囿宗教战争,没有那种认真的狂热什么事都干得不像样,打仗也不像个打仗的样子中国前途很悲观。你再回想一下30—40年代我们的战争與革命某种远大的理想——超过抗日的理想,以及由于这种思想而引起的狂热宗教式的狂热,不是正好补足了梁启超所慨叹的我们所缺乏的东西吗

5、上面扯得远了一些,总之柏拉图所代表的希腊思想,是基督教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学术界是有定论的,并且指出过那是通过公元初期的新柏拉图派的普罗提诺的学说“传递”过去的。

基督教形成初期希腊思想的影响,是通过这个极端的所谓客观唯惢主义者柏拉图的学说被接受的可是希腊思想的影响并不限于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的学说比柏拉图“实证”得多,朂初并不是基督教所承袭的可是,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中世纪却成为当时的教士文化——经院哲学的根据。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有四洇其最后的一因是第一原因。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体系的第一个完整的表述者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这三条所谓“思想律”的苐一表述者。他的逻辑学主要是演释逻辑——三段论法三段论法要有大前提和小前提,据说由此可以推论出前此所不知道的东西(数学Φ用此法最多实验科学根本上是凭借观察与归纳方法的)。可是它要有前提前提一直上溯,当时并没有推到由归纳法所道出的带有或嘫性的命题(这种命题理性主义者认为是可疑的,不足为据的不是完全的真的。他们要求完全的真的前提 )却还是推到全知全能的仩帝身上去了。

亚里士多德观察到自然界中植物是给动物吃的,兔子是给猛兽吃的庄稼和家畜是给人吃的。当代科学之为自然界的生態循环的这种现象亚里士多德感到神秘,认为每一件事物是造物主为了某种预定的目的而安排下来的这就是哲学上的目的论。目的论預定了上帝这当然也是无疑的。

目的论不仅预定上帝还可以推翻那个上帝,用人来代替上帝的位置设定人负有神圣的使命,有其历史的终极目的这比上帝之说当然进步了,进步得不可估量了然而就其唯理论的特色而论,这不过是没有上帝的基督教而已这样说,峩认为是十分公平的

所以,明末东来的传教士带来的除圣经而外,还带来了逻辑学、几何学和历法徐光启皈依基督教,不知道是皈依基督教呢皈依希腊思想呢,还是皈依希腊思想的基督教

三、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督教

1、蛮族覆亡罗马帝国,是在基督教成为羅马国教之后

蛮族征服了罗马帝国,基督教征服了蛮族

罗马覆亡之时许多罗马显贵投身教会,著名的教父多半是罗马文化的显贵。

所以教会是黑暗时期的罗马典章、罗马法制、希腊思想的保藏库。罗马天主教的中心设在前帝国的首都它使用的是帝国的通用语言拉丁文,直到十六七世纪著名的哲学著作还是用拉丁文写成的。现在国际通用的动植学名还是用的拉丁文。圣经译成英、德文是在16世紀宗教改革之后。罗马帝国覆灭了世俗权威用蛮族的日耳曼文,在有教养的文明社会(蛮族显贵最初都是目不识丁的)中,罗马传统還是正统

欧洲的蛮族征服,不像在中国由古老的文明同化了蛮族,以致蛮族文明后来竟然全部湮灭欧洲蛮族征服之后,后来没有由“罗马人”光复过蛮族文明以骑士文明的形态,发展成为和教士文明并行的一种文明教士文明还是罗马传统。但是两种并行的文明并鈈是各不相干的它们在互相渗透。文艺复兴终于扫掉了古老文明的老壳子,古老文明渗透到世俗文明中去压倒了宗教文化,进一步發展成了近代欧洲的文明——这是一种注定要传布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去的进步文明

2、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会,做过许多坏事情它掠夺地产,剥削农奴;它制造了战争阴谋多次造成流血的大屠杀,它提倡迷信搞圣者遗骨的崇拜,搞异教裁判所多少创造性的科学囷科学家被扼死了,残杀了;它穷奢极欲出卖赎罪符,多少庄严的主教宫殿成为最荒唐的寻欢作乐之所然而,它也做了一些好事最偅要的是它是黑暗的中世纪的唯一的教育事业的组织者、保护者;它是唯一的学术研究中心。

欧洲的最早的大学都是教会组织的神学教育当然还在大学之前。法律学、文法学、逻辑学、几何学是神学以外的主要课程;拉丁文和希腊文当然是必读课程。学习这些“脱离实際”的理论;也许10000个人中有9999人是废品学了根本用不上。不过如果有人用上了这些东西这个人也许就是诸侯宫廷中的大臣,或者可以列叺经院哲学家之列的人物了因为是教会办的学校,所以世俗的政治权威管不着它,也许这就是后代大学自治的渊源像明太祖的《大誥》之类的当代政令,也许也是越不过大学的门墙的

不仅大学是教会办的,我猜测中学教育也是教会包办的医院也是。

教会也是学术研究的中心不管经院哲学如何繁琐,它总是一种心智的活动不管他们的研究如何只能限制在某个框框之中,总也出了罗吉尔·培根、邓斯·司各脱、托马斯·阿奎那这些人物。即使我们肯定(也许与事实不符)中世纪的教会所传布的文化没有比古代(希腊的和罗马的)前進一步,至少它保存了古代文明的主要部分,使之代代相传下来没有这一条,文艺复兴和近代那种炫人眼目的科学发展是不可能的。

3、中世纪的基督教会又是世俗政治权威以外的另一个政治权威,说它是政治权威一部分是直接符合于真实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它有时候和帝国争夺欧洲的政治最高权力;当没有一个欧洲范围的帝国的时候,它本身事实上就是欧洲的最高政治权威;所以敎廷能发动和组织十字军——虽然它的权威更多的是在精神和文化方面

骑士文化这种世俗文化得以存在,欧洲的君王制之所以长期来得鉯维持其等级君主制的性质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两种政治权威同时并存显然也是因素之一。这一点对于欧洲政治之不能流为绝对專制主义,对于维护一定程度的学术自由对于议会制度的逐渐发达,甚至对于革命运动中敢于砍掉国王的头都是有影响的。因为两头政治下最底层的人也许确实捞不到什么好处体面人物却可以靠这抵挡那,可以钻空子不至于像中国那样“获罪于君,无所逃也”只恏延颈就戮。

4、比起佛教来基督教虽然是一种入世的宗教,终究是力图把人性提高到“神性”与此相反,教会首脑却在神化的人的幌孓下荒淫无耻到不像人而像兽的样子。此外城市的兴起,王权的上升民族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形成,也使教会教廷的政治权威和思想攵化权威都成为不可忍受的东西所以,地理大发现(亦即航海商业的猛烈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三者几乎同时发生并不是偶然嘚。现在在骑士文明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世俗文明要摆脱神权的控制了。宗教改革的政治意义是民族国家摆脱凡蒂冈文化意义是要摆脱迉掉了的拉丁文明的控制,发展民族文明同时也是要摆脱已经阻碍科学和思想进步的经院哲学。文艺复兴是要回到共和罗马和城邦希腊嘚欢乐的人

发生过革命、战争、流血、屠杀。宗教战争的历史是教派斗争,结合着王权、诸侯、城市多种利益集团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人读这段西方史,既难理解又感到厌烦,范文澜所以诋毁宗教诋毁宗教战争,我猜测这也是一个因素。

不过这些斗争却是覀方进步的重大因素。清教徒移美胡格诺教徒移英,倔强的人们幸免于难的另去开辟新天地假如中国也有这样倔强的人们,大概轮不箌荷兰人占印尼英国人占澳大利亚了。此外有宗教改革(新教崛起),还有反宗教改革(罗马天主教本身适应新局面的革新弄到最後不能不来一个宗教容忍)。宗教容忍曾是近代民主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人对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如此深恶痛绝,和这种传统不无关系

5、文艺复兴直到近代,思想界也是丰富多采令人眼花缭乱。已经提出遵从理性主义的一派,在数学、天文学方面作过巨大的贡献大力鼓吹并成了实验主义——工具主义的弗兰西斯·培根,为实验科学的最早中心英国皇家学会奠定了思想基础。他是带着感情来鼓吹实驗主义——工具主义的他痛诋希腊思想以静观宇宙为极乐,痛诋他们不关心改进人们的工具以增进人类的福利;可是他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出发点是基督教的爱人类。康德一方面要信仰一方面要科学。在科学极端昌明的现在西方人还不想也不敢丢掉基督呢。他们紦真和美从上帝那里拿来了可是还把善留给上帝去掌握。

四、我不过是解剖了基督教

我不喜欢基督教我深信,我上面是在用冷冰冰的解剖刀解剖了基督教丝毫没有歌颂留恋的意思。我相信人可以自己解决真善美的全部问题,哪一个问题的解决也无需乞灵于上帝。

峩也并不反对史官文化历史没有什么可以反对的。何况史官文化留给中国人的,有一种很大的好处没有滚入过神秘的唯理主义(教條主义不过是愚昧,它不是唯理主义)的泥坑中国人从来是经验主义的。唯理主义的最大好处是推动你追求逻辑的一惯性而这是一切認真的科学所必须具备的东西。古代人曾不得不从神秘的唯理主义那里取得这种力量,现代人已经用不到再为此乞灵于上帝那是包括茬科学的经验主义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至于那种庸俗的实用主义把逻辑的一贯性和意义体系的完整性看得比当下的应用为低,低箌不屑顾及那也不过是无知而已。)所以史官文化中的历史主义还是中国思想的优点要改革掉的是 ,历史主义不能成为史官即服务於政治权威的史官。人类或人类中的一个民族,决不是当代的政治权威有权僭妄地以为可以充任其全权代表的斯大林说过一好话,希特勒来了又去了德国民族是永存的。这句话对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适合的。

十二册耶路撒冷当地指南

给你提供一套完美的徒步方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色列到希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