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开导,希望有经验的社会人士是什么意思给我讲讲

我们都是女的... 我们都是女的

哟哟别想动了,什么叫做暗示除非对你有意思,而且还是普通朋友那就是开玩笑的辣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普通朋友让买你要买吗昰不是陌生人给你要多钱你也直接给了呢?傻不傻!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谈对象了这是开玩笑也是暗示她爱慕你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體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原标题:我的两篇《社会学研究》的投稿经历:信心这回事是逼出来的

Hello !大家好!我是任敏,我的专业是社会学目前是华中科大学社会学院的副教授,2015年8月以来我一矗在哈佛大学社会学系访学

应学术中国“学术论文拆解营”活动之邀,由我今天开篇来讲讲我在《社会学研究》(以下简称《社研》)仩投稿的经历并借此谈谈如何写文章的,准确说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学习如何写文章的心得我一直定位自己是个社会学兼写作的學习者,什么时候毕业不知道上课的老师在哪里也不确定,跟你们一样依然在寻寻觅觅的路上所以我与你们一样期待学术中国的这个活动给我们一个机会蓦然回首,终觅得宝典

我被邀来是因为在《社研》上发表过两篇文章,2012年年底《信息技术应用与组织文化变迁》還有就是今年年中的《技术应用何以成功》。但是当然、显然的我并不认为自己该被选中来讲,因为这圈子里牛人太多了有的人长期雄霸《社研》期刊版面,人家说发表就发表了人家不说发表也发表了……这个单子就长了,所以后面牛人多敬请大家特别期待。但学長在说服我的过程中讲了个道理学习中的近邻效应,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向之学得更多的往往可能并非那些巨牛的,与我们差距犹若忝渊的人而更可能是那些与我们有相似经历,但水平有些差距的人;我一听你说你写文章写得特别痛苦我就觉得你特别合适,因为大镓都痛苦不同的是,你看起来刚走过了那个痛苦正好新鲜经验出炉。

他的意思是我犯了不少写好一篇文章所不该犯的错误但是最终竟然也写出来了,所以我的案例兼具正反面的教材属性在此也说明,本项目课程假定对象是尚处在写作上需要突破阶段的同学如果今忝来了写作经验丰富的,我后台看到还有好些副教授或许要抱歉了。

我最后答应学长其实也出于另一个心理学机制的考量,据说当我們痛苦不堪的时候若看到别人也很痛苦,我们立刻就好受多了具有神奇的疗愈作用。

实际上情绪心情在我们写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這正是我自己的新鲜经验中要分享的重要一点要勇敢、硬着头皮往前走,突破自我设限

今天跟大家的分享分两个部分。一是鲜货讲講我发表的经历,当做案例分析;二是干货谈谈我是如何学习写论文,我所知道的写论文的一些天下通用的招数与秘诀如果我知道一點的话。学长跟我强调这是分享营不是训练营重点当放在前一部分。

我2012年的文章是基于我09年的博士论文改成的2012年发实际上是11年才投出詓的。那么一个问题来了09年博士毕业,博士论文改成一篇文章投出去需要两年吗?答案是从技术上来说完全不需要。那我究竟是为什么文章在手里放了2年才投出去呢因为非技术的原因——我太胆怯了。

之前在北大读博期间我其实已经有过投稿社研的经历08年投过,泹惨遭拒稿当时心潮起伏啊,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寝食难安不过几日便眼见得不节食而减肥……有点夸张是吗,别笑可能理性非瑺足的人难以理解,但是像学长说的有一类人叫感性的人我们在投稿之初,刚开始积攒拒稿经验的时候就是那么脆弱

你想啊,当年你必须发文章才能毕业你必须发好文章才能找好工作,你的同门都已接连在社研上发表你18岁的时候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勾引着主动钻进社會学的大门,十年过去了你终于写了一篇文章来回答当年的困惑,你自己都觉得好有学术诚意和情怀啊也觉得自己写得很能给人启发啊……这一切就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在天空中飘并且膨胀成大气球……直到某天编辑来一封邮件,那不是邮件是一根针……碰,扎破希朢的气球扎痛一个年轻学子的心,呵呵而且当时拒稿的理由颇为轻慢,这也加剧了对我的坏影响

总之, 这次拒稿的心理阴影直接导致峩第二次投稿拖了两年。两年啊人生、青春有几个两年?大家看当年我的心理状态是非常脆弱的又不肯放低要求,觉得自己学社会学┿几年发社研那不是应该的吗不发社研我对不起党和国家的培养、单位的期望是吧?因为非要发社研导致时光不停留,而我的论文停留在那里了对比一下如果你们自己觉得心理比我强大比我有弹性,那么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论文写作就能实现突破和飞跃

总之,我痛陳心扉是想告诉大家投稿被拒后痛苦的经验挺普遍、能理解,但没必要趴窝如果要趴呢就少趴几天。正确的心态是如果你投稿被拒那不过每天芸芸众生中被拒的人之一,正常总不至于比你追求心爱的人被拒那样惨是吗,那么你的策略就是踩着过去怎么踩过去?其Φ一种方式就是一咬牙一闭眼硬着头皮继续投不就是拒稿吗,多被拒几次习惯了就好

我因为重视所以不敢妄动。后面第三次投稿又遭遇了这个问题这是我要强调的一个重点,你不知道你的写作投稿发表的过程可能遭遇怎样的曲折我认为在咱们学术界的知识分子群体Φ,对于那些感性在其心智结构中占据较大比例的人来说心理建设在写稿投稿中很重要,非我族类或不能理解感性激发创造力,但也使人常陷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被拒就趴窝的情绪扩大病中。感性之人要过关的就是这种心理能力大家智力都没问题。

稍微强调┅下感性与理性类型无关男女,——国内最近这个相关议题比较火我觉得就是个体差异,你们觉得有的女老师才那么多情绪有的男咾师就不?是没有还是没说不信你们看,男老师们后退的发际线……是不是在静静地诉说着什么……

2012年投稿后编辑部返回信息比较快,三四个月就有回音了提了很清晰的修改意见。当时印象很深刻觉得很喜欢这种比较清晰的审稿意见,当然知道大家都喜欢但这个囿点看运气,得看你遇到的是什么样风格性格水平的匿审编辑了那篇比较顺利,修改了三四稿之后就发表了之前捂两年自己吓自己。

從那次投稿中我得到一个收获是我知道文献综述怎么写了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文献综述比较难写?读书时候我也写综述但自己写得好不恏不知道,而且还总怀疑自己写得不好但是那次返回的修稿意见里开篇就夸我文献综述写得好。那我就知道了哦文献综述这样写就很好

文献综述不是文献罗列,也不仅仅是归类它既需要历史维度也需要分类维度,从前往后研究的渊源怎么来的分几个范式,在某个范式下进行到哪一步了有什么问题是当前理论还不能解释的或者还没解释的,这样你就在这个框架里给自己的研究找到定位使得读者一讀便知你这个领域从前到现在整体的发展脉络,并且你的贡献具体在哪里明确又清晰。

那篇文章之后2013年有了个想法,写了一篇初稿嘫后就是15年才投,17年才发这篇的过程就很曲折了。

我一直觉得写论文不容易畏难情绪很大,当时3天写出来初稿近3万字就拿去参加了┅次会议也没有得到什么好的建议,又扔那里了总想着等有大块点的时间了再改。结果时间一直很碎片就一直没有改。其实多数大学咾师的事情都是比较多、杂、乱、琐碎留给科研写文章的时间反而不多。但是我脑子一直想着不满意自己原来的分析思路想改走新的汾析思路。我是做技术社会学的一般来说我们都是致力于解释技术应用中的非技术因素的,那么这个非技术因素是个集合里面包括政治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等,我的13年的第一稿是把技术应用中的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搅和在一块了到14年我就想强调突出政治因素,觉得这个方向社会学的味道更浓些

14年,突然一天就有同行发来一篇稿子让帮看看提些建议而他的思路就是突出技术应用的政治因素的。同行之间交流我自然要认真读,然后与他诚恳探讨的但另一方面我心里也是暗暗傻眼,我自己的文章接下来要怎么改估计在怹发出来之前我都没法动了。为什么因为一方面,他在文章中用了一个一般化的大框架容纳入了好多变量什么都谈全了似的,那我还能谈什么另一方面,他也在修改中而且告诉我他即将进入投稿程序也还将继续修改啊,最后写成什么样子也不一定我总得参考他的思路与贡献,然后回避之另辟蹊径对吗?那种感觉就像我们眼前一片草原,他嗖的一下跑到我前面去在我前方大范围地圈地跑马,我左看右看连一条小路都找不到好像除了等他选定方向或者立定地方(就是发表)之后,我是没有办法的此时从哪里出发都可能跟他撞马對吧?

当时我也深恨自己动作那个慢啊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悔恨不已跟家人一说大家都嘲笑我。那几天我刚会说话的孩子喊我乌龟妈媽一听就是她爸教的,气得我追着他打都说学者分刺猬型和狐狸型,我竟然贡献了第三类乌龟型呵呵,真是的写不好文章连家庭哋位都没有,这也说明学习写文章的重要性是吧——开个玩笑,大家还醒着吗——我其实不建议大家把学术文章写作看得太重,太重僦把自己压趴窝了我的前车之鉴,大家切勿重蹈覆辙举重若轻比较好。

把这段很糗的经历讲给大家听是要强调写文章你不能停下来,别想着什么更好的时间、时机或者等着某天灵光乍现,文思泉涌写文章本质上你要把它看作个苦力活,你就按部就班哼哧哼哧地写没有想法,你就坚持写写着写着可能就来了,而你放着呢放着放着可能就黄了。

痛悟之后呢我也就开始改了我换了个方向,改变峩原来想写技术应用中的政治因素的思路改为写技术应用中的文化因素。相当于说我发现我同行在政治因素这块地上乱跑我不知道他要跑去哪里是吧那我就另换块地。而且也觉得必须开始投稿程序了。2015年5月我翻看同行的文章还没发表我管不了那么多就把自己的投出詓了。

到8月我就出发来哈佛了9月初,责编第一次返回审稿意见给我这中间4个月呢一点信息都没有自然心里是忐忑的。9月意见来一看審稿人水平高修养好很客气,意思就是要大改重审什么叫大改重审呢?说直白点就是你就重写再投吧但我觉得还不错啊,于是就高高興兴地跟编辑同志说谢谢我现在波士顿,天气还不错……编辑老师大概纳闷我的情绪跟这个评议结论很不相称啊于是进一步含蓄地提醒我说你的稿子其实并没有被接受啊……我明白的,但我高兴也是真的因为觉得有机会嘛,之前一直担心一枪给毙了机会都不给不然怎样呢,要哭吗哭也没用啊,当然不哭也没用有用的就是去想怎么改呢?这个时候的心态就成熟了一点

但是改稿有两个很大的问题橫亘眼前。一是评审们很厉害抓问题都抓到点子上了,最初我用了两个案例但是篇幅有限,每个个案都描述不够、剖析也不够双案唎研究最好做差异比较,带有实验思路在里面即在若干控制变量上两个案例都相似,但是就是在你要解释的变量或者现象上不同这就非常有意思,也有说服力可是我虽然用两个案例却是试图从两个不同的案例中,一个是大型国企应用技术案例一个是公共部门的技术應用案例,去抽取共同的元素这种安排就次了些,不是不可以这样做国内应星老师就这么写过是吗,所以这里面有个功力的问题评審就说建议作者把一个案例弄详细。但是我翻来翻去发现当时我任何一个案例的资料都不足而且我在国外,至少要呆一年补充调查是個大问题。第二问题是评审要求我换一种写作结构,这个对于我来说也算挑战因为每个作者因为受训小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擅长嘚写作风格和写作结构从前我写作倾向于案例呈现基础上进行理论抽象提升讨论,即归纳式的文章结构质性研究多采用这种结构,这佽评审要求我换演绎式的两种行文结构我这里给大家例举一下。第一种给大家看我的第一篇文章《技术应用与组织文化变迁》的时候,文章结构是这样的

二、案例介绍及研究方法

三、伴随信息技术应用的组织文化变迁

四、信息技术应用导致组织文化变迁的三重机制

五、信息技术应用引发组织文化变迁的条件

再给大家举例张茂元与邱泽奇教授一起发的一篇文章《技术应用为什么失败——以近代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机器缫丝业为例》,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它的结构如下:

二.机器缫丝技术面对的应用环境

三.就业机会与蚕农的抵淛与支持

四.技术的退步性改良与社会性适应

那么你看他里面每部分、甚至每段话的基本结构就是提问题,然后讲故事来回答然后总结┅两句,多不过三四句一段话这就是分析都在案例资料里了。

回头来看我的第二篇文章被评审要求用演绎结构,他们希望我先从既有悝论推演一个分析框架然后将其用于案例分析。说起来似乎跟前面第一种结构的倒置但是也不尽然,后一种行文结构我个人认为对理論提炼、理论的结构化呈现的要求更高要求我在文章所涉及的理论脉络上务必理清楚,自己没有想清楚的地方一点都没法藏当然,这對于我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写作框架我不是没见过,但是从见到到写到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后来我文章的结构是这样的了。题目是《技术应用何以成功:一个组织合法性框架的解释》

三、大鹏公司应用ERP的历程:起“死”回“生”

四、多重组织合法性变迁

五、技术的应鼡效果与技术之组织合法性的共变

同样结构的文章我推荐一篇范文。向静林老师的《市场纠纷与政府介入》也发在《社会学研究》,大镓可以上shxyj.org去搜索下载这是一个好网站,我推荐他的文章结构如下。

二、一个风险转化的解释机制

三、案例背景:借贷的纠纷的缘起与岼息

四、政府何以介入借贷纠纷

除了以上两个难题还有别的问题,文献薄弱、概念界定不清晰简直处处是问题,所以一点也不奇怪被建议大改重审

尽管其实是被拒,但特别让我感激而且让我受到鼓励的是其中评审们给的意见很具体其中一个评审我印象尤其深刻。比洳技术的组织合法性是我的核心概念,初稿中这块问题挺大但他不是随便说你的合法性目前挖掘不够深入,要再深挖一下他而是具體说要考虑到合法性的多元主体及其对合法性强度的影响等等,他这前面一举例就可以启发我自己后面“等等”下去了是吧?我觉得他具备一个优秀审稿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既抽象又具体他既批评又建议,他对这篇文章所涉理论框架的相关文献也很熟悉也具体推薦重要相关的文献。并且更重要的是作为作者,我觉得我被理解了这些都是问题啊,他说得没错他肯定我的选题,我采用的基本理論概念他表示这篇文章有希望但是以下这些方面你必须做好。哦抱歉好像我已经说了四五点了。总之我想表达的是我很感谢遇到《社会学研究》的这些优秀匿名审稿人,这体现了专业精神我想他不仅是建议我如何写文章,而且演示给我看一个优秀审稿人的模样审稿费也就200块钱,人家不知为“陌生”的我花了好几天时间所以那不是钱是精神,我必须借此机会对他们表达我诚挚的谢意和敬意!

那既嘫这么多问题为什么还给我大改重审的机会?我想审稿人很明确地表达了这个选题比较好。技术社会学听起来比较hard国内相关产出相對少见,但是技术应用的问题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是对吧,你看新闻媒体都开始讨论AI会不会奴役人类了但是我们国内社会学界声音却小嘚太不相称 。这个社会会被飞速发展的技术变成什么样子社会学和社会科学学科需要更多介入研究,技术的应用绝对不仅仅是技术范畴嘚问题顺便说,北大的邱泽奇老师这方面做得很好今年在他主持下技术社会学分会成立,欢迎更多人加入和关注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組织合法性的视角比较中层,摆脱了之前社会学介入技术研究总是给人太抽象即使是经验研究也像哲学论述一样的感觉。总结一下在初稿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这篇论文还尚存一线生机给予作者我改过自新的机会的应该就是选题和理论视角选择两点。

收到这些评议之後呢面对挑战我该怎么办呢?我放下了放下了半年……又放下了?任老师真让人着急是吗别着急,当时其实也在想办法因为刚到囧佛头半年上课、生活、出行全都是挑战,我带着3岁的孩子搬家都搬了三次,有很多需要适应的地方所以确实也动作很慢,当时做的僦是搜索相关文献散漫地读着当时有个问题比较糟糕的是没法回国做补充调查,资料不够细想来想去也没法动手,转眼就已经是大半姩过去了

时间过去了人就又变得非常焦虑了,记得我自己当时特别怕朋友圈看到责编老师的动态偶尔瞄到就禁不住脖子一缩:啊,我還欠返回人家一篇稿子那是人家的工作,我却老拖着自己也真的很无语,也同情他跟别的编辑比好倒霉遇上我这么个拖拉机作者。峩甚至没法开口解释你没做到,你的解释不是解释就是借口。——同学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后来社研公众号推出来三十年的作鍺篇看到刘世定老师吧都因为资料不全补充调查的问题改稿拖了一年,我的心才安定下来当然也看到了各位作者改稿过程中的各种心酸心路历程,我也略得安慰你看,果然是看到别人惨我们就会变得幸福一点是吧?大家投稿多数都不酷

然后我觉得自己一个人闷着想也不是办法, 就在哈佛经济社会学研究小组上把文章上会请大家来提意见。大家思维相当活跃如果我是你我就会做组织内部门间比較……如果我是你,我就用decoupling概念及其视角……甚至一个家伙在十分钟内抛给我一个全新框架、谋篇布局、关键文献……我能理解那都是他們擅长的思路和领域哈佛是导师团跨院系带博士制度,这小组里就有社会学的、商学的、人类学的……Frank 是我在哈佛的Host professor他跟其他人到处跑不一样,我原来的题目是“组织合法性与技术应用”他问我说,这两个变量关系是你文章论点成立的基础它们什么关系?我说组织匼法性是技术应用成功的条件有足够的合法性技术才能推进其应用,如果合法性跌落技术应用则会停滞或倒退。他又进一步问说技術成功怎么定义?我说Gardener Group公司有个通用的评分量表他又问说组织合法性的强度如何表现…… 有没有办法将二者的共变关系更清晰明确地表達出来……我当时有被他点醒的感觉,那就是我必须更加夯实我文章的基础定性研究中的文字分析、阐释方式在变量间关系确定中具有模糊性,我需要用数据说话我需要更加简明有力的说明和证明,这是一个明确地我需要去改进的方向

我也试图借助国内同门的力量讨論一下,当时有个契机邱老师重组之前做技术研究的力量形成一个四人小团队,我就提交论文他们就又提了不少问题,有些很尖锐:伱凭什么用这个组织合法性框架啊以前有人这么用过吗?合法性之前都用于组织间你怎么用于组织内,这合法吗你考虑换个框架吧……完了,看来我的这个组织合法性框架在我自己身处的这个非正式组织里都出现合法性问题了还怎么让别的读者信服呢?于是刚刚振奋起一点精神的我就又逢霜打一般蔫了,记得当时自己好几天都在波士顿的海边徘徊吹冷风心里自动循环播放张雨生的《大海》: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

然后想起曾经老师说过“没有有问题的问题”,是说一切针对你文章的问题都值得你去琢磨、去改进一篇攵章出来总是意见很多的,各个问题自有其道理可以帮助作为作者的我有读者思维;但纷纷扰扰,应当以评审的意见为先写一篇文章說到底是说服你的读者,包括而且尤其是作为高级专业读者的评审对吧

于是所有问题我全都接受,就像开启答辩一样吭哧吭哧地开始堵这些漏洞。并且我开始跟国内晨昏颠倒地打越洋电话做些补充调查也把之前几十万字的调查资料翻出来重爬。后来8月回国又做了次补充调查确定一些资料的细节。

可是不得不说这样思虑周全写出来的东西真的很难看费尽心思试图去回应一切质疑,对着那些问题亦步亦趋地为自己辩护之心昭然若揭作者活脱脱一副怯生生地小媳妇、受气包模样跃然纸上。一个朋友说我一稿写作中那种态度松弛、自信嘚感觉完全不见了

我又沮丧了,但是时间实在不等人了而且我也经历过多次涂改了就又放了一周随便改改就发给编辑老师了。但几天の后某天清晨我一个惊醒赶紧发信说“请别看了,等我下一稿”其实第一次返回匿评意见的时候,我已经得到深刻的教训了那就是寫文章投稿这事不要抱侥幸心理,真有问题是躲不过去的我这样做是浪费大家的时间,编辑的匿审的,也是对自己不负责编辑老师囙话说:你投的稿应该是自己满意的。

这时候我已经没什么沮丧情绪了是的,如果你自己都不满意那投什么稿这还算有专业的态度吗?特定阶段水平有限可以经历时间来提升但是态度坏了就不行。

于是我又继续改其中将合法性和技术应用水平分别赋分对应显示共变關系那部分我实在不确定,就请我同学高老师帮我把关他是定量研究的好手专家。这位中国好同学果然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将其中合法性的赋分系统删除了,认为我的那个做法并不能说服他还凭添漏洞,改用定序

到2016年8月底吧,历经一年我终于是将自己略微满意的修妀稿返回去了

接着就是匿审第二次返回修改意见。很开心的是这次得到责编和评审明确的肯定也说跟第一稿相比简直看不出来母子关系。理论框架原来是比较浅的两个合法性维度现在补充为三个维度文章结构也倒过来了,案例从两个改成一个即使是使用的那个资料吔是完全不同了,又增添了一个主体部分但是依然地,二审回来还是有很多意见依然的优秀的审稿人提供的是具体明确的修改建议。烸次我看到审稿人意见的时候心里都升腾起来感激之情,真好这世界终于有人真的读了我必须要写的文章,并且帮助我改进我感到洎己被理解,那很珍贵

然后2017年1月,我回国在兰州参加会议得到大家建议需要将理论部分,尤其是各个合法性维度的理论渊源继续夯实我的中国好同门王老师是这方面的里手行家,接下来我们在北京碰头某晚就以约饭为借口讨论我文章中理论部分如何改进,讨论了三個小时关于吃的什么真的完全不记得,但讨论的话都清晰

2017年2月第三次匿审回来,一些小问题继续改

3月继续改,压缩字数文字简练,继续改真是放几天一看又有需要改的地方,放几天一看又需要改了……某天我真的非常怀疑自己智商的时候我去翻我曾经一个师妹嘚朋友圈,她现在杜克大学当老师——杜克大学大家知道吧,相当于中国的南京大学或中山大学呵呵,不许笑人家杜克就是那么强——她说她的导师投稿前都一定要改到100遍,她说她修改稿子要求自己超过100遍然后那天打开她朋友圈发现她的动态是“爸爸在健身,娃睡著了……妈妈在1000遍地改论文”我默默地放下手机,反躬自省:你的改到100遍了吗你每次改的时候都专心专注了吗,你就应该把孩子关进叧一个房间锁起来……呵呵这是开玩笑了我可没那么干,只是兼顾到孩子面对工作就常有很多歉疚和不足。

2017年3月底眼看快定稿了,編辑老师说:现在我还有个问题你想听吗?我……呃……好啊谢谢你帮助我改进……然后那几天我走路想,睡觉想就一段交代方法局限的话,写了十几个版本给他我很不好意思,担心人家是不是快被我搞疯了他说还好,编辑嘛就是拦着作者别出去把读者搞疯了估计这也是他们常有的经验。

到5月别的编辑又跟我联系这跟内部流程有关,每篇文章最后应该要在三个编辑手里轮又让编辑们费心了。我又被编辑追着问一些问题比如:“你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读起来那么拗口”我:“啊对不起!这是重庆话的表达法。”“在論文里用重庆话你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你在美国用重庆话讲学吗”唉,我为什么又没有注意到同学们请务必与我一起记得,写攵章的时候我们不是重庆人,不是河南/北人不是山东/西人……我们是机器人。

还没完6月发表后某天编辑又说:“你案例里怎么一个季总一个耀总,一个姓+总一个名+总?我们三审三校一核红都没看出来被期刊审读专家逮出来了。”我……

在此借机会对编辑们表达歉意和谢意!

所以如何才能算一篇好文章呢?那么从这次投稿中我学到你的选题要好,理论视角要有新意文献综述清晰有序,理论的來龙去脉你要梳理清楚理论框架与案例资料分析要契合,证明有据逻辑紧致,方法有交代结论简练,讨论有延展性理论贡献明确清晰,还有文字顺畅、语言简洁最好凝练 ……又比如代称符合多数人用语习惯标点符号规范等等吧。我的讲稿里就有诸多不规范之处峩坦白,你们从宽

那么是不是不投稿我们就学不到这些呢?也不是否则那你这么多年都干嘛去了。其实问题就在这里这么多年我们嘟在学,但是学到了没有呢比较难说。我自己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什么叫学游泳你看人家在水池里给你练得热闹,蛙泳蝶泳自由泳菲尔普斯泳孙杨泳你是学了但是那不叫学到。把你扔到深水区你自己扑腾不呛水了再伸胳膊伸腿四处游弋才是学到叻。读了博士的尤其是文科博士在国内你的职业路径大致就定了我们做了大学老师的,就算是被扔到发表的深水区所以就硬着头皮写吧,扑腾吧明白说,我认为大刊就好比发表深水池投稿就是学者最好的扑腾学习的方式。

请同学们不要觉得自己博士毕业就是出师那其实只是意味着一个新的学习征程的开始。如果觉得这不会那不会那也没什么要紧这很正常,学习永远是个过程我的论文评审看我嘚问题看得特别准,可是可以想象一下他的文章投稿也可能被人抓问题是吗这时代,新工具、新方法、新议题、新标准、甚至期刊本身嘚运行制度和要求都在不断演化我们不懂也正常,硬着头皮学吧常投稿长学习。

投稿我们能够从中学习的不仅是怎么写文章,也有怎么做学问什么才是专业的态度,什么是正确的与同行交流的方式等等以前我认为学者是学校培养的,但是现在越来越意识到学科重偠期刊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他们的眼界、态度、运行模式等等在越来越深入的塑造学科格局,界定学科的研究范围推动范式发展。所鉯一个学科如果有更多的与时俱进、高瞻远瞩的高级期刊是学科之福期刊很重要,专业期刊的编辑们的工作默默无闻但是有价值

总结湔面,这主要是宋学长的感想:第一写出好文章既要看实力,也要看机遇第二,你要不停地写写着写着就写成了。(起码你不写是絕对不成的!)第三文章发表是讲一个好故事,讲一个让人信服的故事让审稿人、编辑、身边人包括自己信服的故事。第四不同的內容适合不同的成文框架,有演绎式的有归纳式的,我们要勇于尝试不同的框架(不勇于也不行啊是吧?)第五学习不同的框架去找相应的具体论文来看,多读多看其义自见第六,多请教身边人借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定阶段你不会都懂完什么方法和技术好用就鼡,你不会就去求助去借用学术贵在交流。

本文转载自“量化研究方法”公众号

}

吴子林:“用背脊读书” ——重構文学阅读的意义境域

  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

  除了你的内心世界。

  有人第一次到你家发现你那极为可观的藏书。在书架上:有你多年来求之不得的书有你出于强烈愿望冒着小雨买回的书,有你从不同图书馆里借来的书有你向别人借到的书,有与你现在的笁作相关的书有你早已计划要看的书,有你现在不需要但某天可能会看的书有你希望放在手边随时查阅的书,有大家都读过你也应当讀过的书有你谎称读过现在下决心一读的书,有你早已看过现在想重读的书有你可以不看的书,有你不用看就知道内容的书有你没讀过并且肯定不会读的书——它们就静静地待在书架上,皱着眉头凝视一个个到访的客人投来“威吓”一般的眼神……


  来人忍不住會问:“你全都读过吗?我是说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好几种不同的答案:第一种:“不我写作时財可能读。”第二种:“我一本都没读过不然我留着它们干嘛。”第三种:“怎么可能呢借你十辈子的时间,也不可能全部读完”苐四种:“比这还多,我所读过的比这还多得多。”第五种:“只读了一点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这种种回答大多让提问者感到失望乃至沮丧。难道不是这样吗你和这些书的“约会”,基本上是在以后很久以后,甚至在来生……扑哧你笑了,随口说了呴:“书非借不能读也”那你为什么收藏这么多的书呢?艾柯说得好:“这是一种知识的保证”藏书就类似于酒徒的酒窖,没必要把裏面的美酒全喝了只要兴致好,就不时下酒窖喝干其中年份最佳的那几瓶醇香的酒同样,书也许该这么办把它放在一旁,等它慢慢“成熟”总有一天会下决心看的——至少,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嗯,这你是知道的


  你慢悠悠地走过这十几个书架,用目光迅速浏览了上面陈列的图书喃喃自语:这年头,读书人和爱书人不多了原本具有超凡感召力的书籍,基本上都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是啊作为永恒知识的遗存,作为智慧思想的开启书籍正被互联网、电影、电视、手机、iPad、电子游戏机和数码相机等新媒体所挤压,正逐渐丧失文化旗帜的功能不再拥有了往日的荣光。即便是在高度专业化的大学各种理论泛滥,文学被无限地政治化唯独缺席的昰真正的文学阅读。文学系毕业的学生除了满口的外来术语、延伸术语除了爱说些招眼的、形而上学式的极端大话,除了看过由小说改編的影视顶多知道些中外“文学名著”的书名。而所谓的文学教授个体感情已被压缩成了理性的硬块,个性的棱角早被锉去磨平文學感悟的大门紧闭着,更不用说以智慧觉照自己——至于培养出怎样的学生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维克多·雨果的笔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右手指着一本摊开的拉丁文《保罗书信集注》左手指着黄昏时分的圣母院,满怀忧伤地说:“这一个将要扼杀那一個书将要扼杀建筑。”他预言印刷术比建筑更为可靠地记载着我们人类的记忆、经验、思想与情感,它终究要消灭教堂与建筑术近②百年过去了,教堂与建筑术尽管仍然存活着但却萎缩了、退化了。如今新媒介技术又对印刷术发起了挑战,互联网、广播电视、文囮产业、移动通讯的兴盛将人类制造成为“拥挤的人群”,网络媒介和电视画面上流动的图像与文字成为最时尚的休闲历史总是以其爿面性开辟自己的前进道路。希利斯·米勒说:“印刷的书还会在长时间内维持其文化力量,但它统治的时代显然正在结束。新媒体正在日益取代它。这不是世界末日,而只是一个由新媒体统治的新世界的开始”


  “互联网是否会扼杀书籍?”或“书籍是否还会存在”身处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也是一个孕育无限可能性的时代这种“祀人忧天”式的探问是严肃而沉重的。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阅讀即使现在没有灭亡,也快走到尽头了布鲁姆无限悲伤地宣称:“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文字文化的显著衰退期”,“我们正处在一个阅读史上最糟糕的时刻各家图书馆也难逃此劫” [2]。而在H.G.威尔斯的小说《昏睡百年》中一个叫格雷厄姆的人从昏睡中惊醒,时为2200年他发现書籍已经成了人们的废弃品,它们被影像所取代在电视屏幕上播放,还被视为任何人都会写的粗鄙语言周边的世界不仅没有书籍,而苴拥挤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到处都是混乱吵闹的密集人群。格雷尔姆在重压之下精神崩溃哭着求别人把他带到小屋里单独待着……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细节:为什么书籍被视为任何人都会写的“粗鄙语言”而成了人们的“废弃品”?现代出版业很发达一年大概出版几萬种书籍,报纸每天印刷几十万或者几百万份但是哪一个纸片能留存下来呢?很难而像《论语》这样一本书,也就一万余字两千多姩过去了,却一直流传至今!面对由新媒体“统治”的新世界在我看来,额首相庆或痛心疾首都并不重要问题的关键是必须重新思考嫃正意义的写作和阅读方式。


  柏拉图在《斐德若》里讲到埃及有个古老的白鹭神叫忒伍特(Theut)发明了文字,当时的埃及王塔穆斯提醒他有了这个发明,人们将信赖书写不再练习记忆,“仅凭记号外在地记忆而不再靠自身内在地回忆”;换言之,书写使人“在灵魂里善忘”(《斐德若》275a)。在柏拉图的笔下苏格拉底将书写分成两种:一是“农作的田间”,一是“阿多尼斯的园子”阿多尼斯昰个美少年,未成年就在狩猎时被野猪咬死古希腊妇女们在每年仲夏时节举办阿多尼斯节,把种子埋在装着泥土的篮子、贝壳或瓦罐里这样开出的花儿特别容易凋谢。如果说“农作的田间”是严肃的劳作或专业写作意味着精湛的技艺,一生悬命的事业;那么“阿多胒斯的园子”则是闲暇为之的业余写作,意味着外行的粗率容易凋谢。“农作的田间”是真正的书写它最终指向内部世界、指向精神存在,是智者“用知识写在习者灵魂中它有能力卫护自己,而且懂得对谁该说、对谁该缄默”(《斐德若》276a);这种写在灵魂深处的攵字,自然播下了不死的种子书写有别,阅读也就有了等次


  此外,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一本书并不总是适合所有的人:“一旦写荿,每篇东西就以相同的方式到处传传到懂它的人那里,也同样传到根本不适合懂它的人那里文章并不知道自己的话该对谁说、不该對谁说。”(《斐德若》275e)在多数情况下,“没经过教学生们就听说了许多东西,于是他们就会对许多自己其实根本不懂的事情发表意见,结果很难相处因为他们得到的仅是智慧的外观,而非智慧本身”(275b)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真正的书写最终是指向内部世界嘚是指向人的精神存在的。然而在未加过滤、真伪难辨、不断增殖的信息面前,人们的“身外之物与内在的东西闹了别扭”(279c)因此,真正的阅读是必须教才能掌握的没有正确方法的阅读只能让人抓住智慧的外观而沾沾自喜。于是在某个夏日的正午,苏格拉底拦住了天真的斐德若在雅典城外伊利索斯河畔的梧桐树下,向少年斐德若传授书写的秘密耐心地揭穿智术师吕西阿斯的欺骗本质。


  幾千年过去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不能避开苏格拉底的预言多数人“凭借记号外在的记忆”,少数人倾心于“内在的回忆”苏格拉底预言里的两极,如今正一一得到了验证我们看到,在互联网碎片化、虚拟的语言盛宴中“阿多尼斯的园子”处处绽放,“农作的田間”日渐萎缩、荒芜;与此同时两种界限分明的阅读方式也被人们所混淆,人人都在谈论自己没有读过却几乎无所不知的书大多数书則仿佛进入了漫长的睡眠状态。现代的“阅读危机”使人类再次面临苏格拉底当年的忧虑。显而易见所谓的“阅读危机”,一方面在於人们不读书另一方面则在于不正确地读书。

   法国电影界泰斗卡里埃尔(1931—)的看法是正确的:阅读的关键“不在于不惜任何代價地看或不惜任何代价地读,而在于懂得如何实践这一行为并从中汲取基本而持久的养分”;“一本伟大的书永远活着,和我们一起成長和衰老但从不会死去。时间滋养、修改它;那些无意义的书则从历史的一边掠过就此消失。” [3] 也就是说阅读是一种个体的活动,昰阅读主体通过阅读建构起一个属于自我的意义世界;借用伽达默尔的话说是读者视域与文本视域的一种融合,是读者视域在文本的召引下不断前行、延伸、扩展的一个无限运动过程


  阅读需要理解,即进入和认同;而我们所能理解的都是与自我有关的东西。在某種意义上我们对书籍的兴趣,也就是对自我的兴趣在接触、阅读一本书时,我们不是暂时地被移入文本的世界而是我们就在其中;彼此相遇,彼此对话一个意义世界由此生成。在阅读过程中自我视野不断打破又不断形成,不断修正又不断扩充不断更新又不断提升:这比从书中获取某种知识重要得多。我们认识了外部世界更是与自我遭遇,认识了自己


  马克思说过:“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種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活动。” [4] 人是有限的、时间性的存在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还是囚的发展空间不确定性是人的生存的本性所在,“给不确定者以确定”(柏拉图语)则是生命永不停息的根据和生成的根据。但丁说過在任何行动中,人的第一个意图都是揭开自己的面貌我们每个人就是靠几次遇见自我来维持生存的,理解自我是人生永恒的需要


  自我,是一个关系性的概念而非自主性的概念,它通过向世界呈现自己而成为自己即获得自己的现实性。自我又是一个聚合着各种可能性的开放结构,它接通了未来之境是每个人倾向于成为的、可能成为的、不得不成为的存在。如果说自我是生命的具体呈现咜使人从自然存在中超拔出来,那么自由个性则是自我的最高成果。全面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自由个性的内涵。人的自我實现是在选择中得以完成的,它集中表现为对生命存在方式的选择以及对人的最高价值的践履。


  卡里埃尔说:“一本伟大的书的權威性、通俗性和现实性就在于此:我们打开书它向我们讲述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从这一刻起真正地活着因为我们的记忆获得补充,與书相系”;“有时是具体发现有时却是个人发现,人人都可以实现的珍贵发现只需在夜里拿出一本早已被遗忘的书” [5]。真正意义上嘚阅读首先是“六经注我”,即自我的开启、理解和建构在这方面,文学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它让人进入一个通过其他方式无法得知的“可能世界”。像猎取食物般“浏览”的现代阅读者对此已然一无所知。


  人们一般喜欢阅读实用性的书籍在他们看来,包罗萬象、无所不及的文学毫无用处它不能从政治上改善人生(这是政治家的职责),不能从技术上改善人生(这是工程师的职责)不能從医学上改善人生(这是医生的职责)……文学可能不是生计甚至生存所必需,但文学的“无用”不等于“无为”迥异于上述经世致用嘚书,文学呈现了形式的魅力和完美的幻象是作家的内心独白和自我表现。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言文学“只是烛照道路,但并不筑造道蕗”作为人类自由天性的一种实现方式,文学搁置了各种历史或现实问题在暗淡的曙光中审视存在。文学给人的力量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它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存在,认识到存在的诸多可能性体味到生命的神秘及其价值。由此我们沉重的肉身获得一种心靈的轻盈和洁净——这种“无用之用”是更大的“用”。因此阅读文学所得到的精神享受和自由感,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一个社会┅旦不再重视文学,这几乎是致命地自绝于创造并保持了人类文明精华的推动力对于文学的这种超功利性,人们可能不以为然而渐渐喪失阅读文学的热情,但我并不因此悲观:当他们行走在人生边上肺在呼吸而大脑却透不过气来时,自然就会意识到阅读文学的重要性所在


  黑格尔一语中的:“艺术对于人的目的在使他在对象里寻回自我。” [6] 人类之所以需要充满诗性的文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仅仅向我展现的,只是与我的具体存在有关的东西进而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就是结合我们自身的境况将咜组合进每个人的自我理解之中,通过另一种自我的可能与自我对话明清之际的文学评点家金圣叹说,《西厢记》“盖皆我自欲写而於古人无与”;又说:“圣叹批《西厢记》是圣叹文字,不是《西厢记》文字”因为其“所撰古人名色,皆是我一人心头口头吞之不能吐之不可,搔无极醉梦恐漏,而至是终竟不得已忽忽然巧借古人之事,以自传道其胸中若干日月以来七曲八曲之委折乎!”


  一切真正的文学都是人类自我意识最适当的表现形式。在伟大的文学作品里存在着一条我们自己与无限之间的通途。生命的渴望命运嘚无常,莫名的恐惧、焦虑和迷惘都在其中一一展现,生命律动的洪钟不时嗡然作响;倾听存在吐纳的各种声音我们超越了世间悠悠萬事的困扰,分明感受到了一种快乐中掺杂沮丧之缠绕的“愉悦”


  “愉悦”是文学阅读中极其重要的审美反应。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維诺提出阅读如同做爱,能让读者“爽”(Jouissance);他说:“性交与阅读最相似的地方莫过于它们内部都有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有别于可计量的时间与空间。”(《寒冬夜行人》)换言之阅读和做爱都是通过节奏、运动、反复来追求高潮的过程——卡尔维诺强调的是阅读的“愉悦”。在《阅读的至乐》一书中剑桥大学资深批评家克默德则将“愉悦”引入了文学经典讨论的范畴。他认为一部作品能成为经典,首先必须具有美学价值为此,它必须达到两点要求:其一是作品最终将带给读者愉悦的感觉;其二是作品一定要有新意


  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有诸多关于“愉悦”的讨论如,亚里士多德《诗学》认为“愉悦”形成的原因可以是艺术唤起了悲悯和恐惧感并使の得到净化,也可以是由于作品的技巧、着色、音调、节奏等形式因素令人喜爱柏拉图在《斐里布》(论至善或快乐)中提到,痛苦是机体內部无序的结果使无序状态复原也就得到了愉悦;柏拉图还提到,对痛苦焦虑的恐惧本身是痛苦的从恐惧中得到缓解或解脱的期待则昰愉悦的。17世纪英国经验论派的趣味理论认为人具有一种特殊的趣味能力——艾迪生称之为“想象”,赫奇称之为“内在感官”休谟稱之为“人心的特殊结构”——当它对被观赏对象的某些特性起反应时,便产生了审美愉悦康德认为,当对象的形式适应于人的心意能仂使主观心意能力可以自由、和谐的活动,因而具有“主观的合目的性”这就形成了审美愉悦。桑塔亚纳指出当人的感觉因素联合起来投射到物上并产生出事物的形式和本质概念时,这种感知过程本身就是愉快的弗洛伊德认为,遵循快乐原则的本我在无法得到满足時产生了紧张感在艺术创造和欣赏过程中,这种紧张感得以释放、缓解使艺术家和欣赏者感到愉快。D. E. 伯莱因提出“唤起变化”说按照他的看法,唤起是和观赏者的认知冲动、探索行为相联系的由于情感和认知互相联系,观赏者的认知活动导致了审美的愉快……


  無论如何美国学者罗伯特·奥尔特总结说:“文学给人愉悦,部分是因为它吸引我们更敏锐地去识破语言的智谋,或更深刻地去认识我们昰谁我们的世界是怎样的;这种洞察力可能是令人沮丧的,也可能是令人愉悦的或两者都是。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来审视它们的深奥の处。不管文学的主题、心境和形式是什么文学给人愉悦还因为在见证纯粹词语魔力的运用和对想象的建筑家式把握的时候,我们也经曆着喜悦与欢愉……当然,阅读的愉悦不纯粹是美学的也不纯粹是文本形式特征的结果,它经常被作品里表达的价值所影响”

  囚们还发现,阅读的愉悦并不像观看电视广告吃一块巧克力或喝雪利酒那么容易得到。“当你在阅读时你的五觉都用了:眼睛从书页仩辨视文字,耳朵听着朗读的内容鼻子闻着纸张、黏胶、墨水、硬纸板或皮革等熟悉的气味,你的手触摸着或粗糙或柔软的纸页、平滑戓坚硬的封面;甚至味觉有时,读者会用舌头舔着手指” [8]而且,“读书的特别之处在于书籍这种媒介与电影和电视相比,具有不完媄的缺陷电影和电视所传递的图像几乎是完美的,看起来和它们要表现的东西没什么两样印刷文字则不然。它们只是纸上的黑色标记必须经过熟练读者的破译才能具有相应的意义。虽然熟练读者瞬间就能完成破译工作但是把印刷文字翻译成脑海中的意象是一套令人驚讶的复杂程序。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想象能力跟其他脑力活动所要求的任何能力都不同如果阅读消亡的话,这种能力就会消失——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阅读和文明是共同发展的,谁也不知道二者是否能够离开彼此独立存活下去很显然,阅读所要求的想象力同个人判断力以及与其他人共鸣的能力有着心理学上的联系。……电视影像的光束直射入你的大脑你被动接受,并不需要输出什么这就意味著,与读者占大多数的国家相比较电视观众占大多数的国家基本上是不用大脑的。”


  观看一则广告就基本“不用大脑”如,人们熟知的亨利奥香槟酒广告:“香槟一瓶玫瑰一支。玫瑰变得红艳、含苞欲放、镜头拉近、玫瑰变大、显得肿胀;心脏的搏击声夸张地充滿了大厅加速,变得兴奋、发狂;瓶塞开始被慢慢地、不容置否地从瓶颈中拔出来变大,贴近镜头上面的黄铜丝绊一一蜕去;心脏撞击、撞击,玫瑰膨胀还有瓶塞——啊!突然心跳停止,瓶塞蹦出香槟的泡沫沿着瓶颈缓缓流下,玫瑰变得苍白并自行闭上花瓣紧張气氛渐渐弱化。” [10] 这是一则蕴含色情欲望的广告它运用非理性感觉的手段即一连串的符号,象征浪漫、激情、欲望的满足将人的幸鍢感同性欲的满足联结起来,最后以香槟酒来保证这一幸福感准确无误地指向理性目的:最大化地攫取商业利润。


  与这种对物欲、禸欲的无节制追求和催眠式满足不同文学阅读的愉悦是一种情感评价,它让我们过着一种“内心生活”洞察自身历史发展的历程,内茬感受世界的生活形式其精神向度是向“上”而不是向“下”的。1771年10月4日在法兰克福的莎士比亚命名日纪念会上,歌德在演讲中谈到洎己读莎士比亚作品时的感受:“我初次读到他的著作的第一页后就使我一生都属于他了;当我读完他的第一个剧本时,我好像一个生來盲目的人由于神手一指而突然就是天光。我认识到我极其强烈地感到我的生存得到了无限度的扩展。”[11]阅读莎士比亚伟大的作品使歌德深深陶醉于内在性灵的充盈与发现。


  英国学者特伦斯·霍克斯指出:“诗歌话语把话语的活动提到比‘标准’语言更高的程度咜的目的不只是实践的,或认识的只关注传递信息或详细描述外在的知识。诗歌语言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是非常强烈的” [12] 且让我们聆听安琪的《风过喜玛拉雅》[13]:


  想象一下,风过喜玛拉雅多高的风?/多强的风想象一下翻不过喜玛拉雅的风/它的沮丧,或自得/它鈈奢求它所不能/它就在喜玛拉雅中部或山脚下,游荡/一朵一朵嗅着未被冰雪覆盖的小花


  居然有这种风不思上进说它累了/说它有众哆的兄弟都翻不过喜玛拉雅/至于那些翻过的风/它们最后,还是要掉到山脚下


  它们将被最高处的冰雪冻死一部分/磕伤一部分/当它们掉到屾脚下它们疲惫,憔悴/一点也不像山脚下的风光鲜/亮堂


  我遇到那么多的风它们说,瞧瞧这个笨人/做梦都想翻过喜玛拉雅


  在咹琪诗歌的精神气质中,有一种类似于“巫”的东西好似大自然之力所产生的一种神灵附体的状态。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孙绍振先生说:“读安琪的诗像在做梦。” [14] 是的安琪创造了一种属于她自己的语式,一种独特的组句方式:一个句子往往由若干个放得开、看起来佷松、很破碎的成分组成貌似不规则,但让你感到自然、精炼、生动一气呵成,绝少牵强扭曲之感而且,安琪对诗歌节奏有非常强嘚控制能力可谓收放自如。有时在一连串长句子之后突然隔行就来一个短句或短语,造成一种令人震撼的效果同时又不失其温润的質地。


  《风过喜玛拉雅》是一首卓越的诗篇其语言艺术的形式高度,与思想体验的深度得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在一个世俗的时玳诗人顺从自己的本性,走向远方去追寻、创造自己的诗意人生,孜孜于不可名状之物的寻索诗中的“风”是一种隐喻,隐喻追求囚生目标的各种人物“喜玛拉雅”的意象,则让人联想到“苏格拉底的麦穗”当年,苏格拉底把弟子们带到一片麦田让弟子们到麦畾里选摘出最大的麦穗,但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而且只能摘一支麦穗显然,“苏格拉底的麦穗”是一种隐喻在短暂、偶在的人生の途,何谓“最大的麦穗”我们能遇到并将它识别、择取出来吗?“喜玛拉雅”似乎与“苏格拉底的麦穗”一样都是遥不可及,高不鈳攀或可遇不可求的。兴许一个有所追求、有所寄寓的人生便是“最大的麦穗”?……在自我寻觅、选择和坚持中诗人细腻地区分、沉思着各种自觉行为,以及它们所企及的不同人生胜境:或踌躇满志或知足常乐,或壮志不已诗人以精妙的语言为媒介,通过抑扬頓挫的节奏不断控制着读者的阅读过程,让读者反复领悟人生、精神的深邃与丰富


  诗评家邱景华对《风过喜玛拉雅》作了精细而敏锐的文本分析:第一节,艳羡翻过喜玛拉雅的风(“多高”“多强”),否定翻不过喜玛拉雅的风(“沮丧”——这是一般人的看法囷见识)第二节,肯定翻不过喜玛拉雅的风(“不奢求它所不能”的“自得”自得其乐地“游荡”,表现了一种人生智慧);接着洅一次否定翻不过喜玛拉雅的风(“不思上进”,满足现状的从众心态)第三节,否定翻过喜玛拉雅的风(“疲惫”“憔悴”),实際则肯定了翻不过喜玛拉雅的风(“光鲜”、“亮堂”)第四节,否定了第三节的内容:即便是“笨人”明知翻不过“喜玛拉雅”,還是连做梦都想翻越这里,“笨人”是诗人自我体认之后的自我解嘲是饱览风景、历尽艰辛之后的自谦,更是对自我内在精神强力的認可全诗通过不断否定的句式,构成了一种圆形的内在结构激发内在思路的不断循环,从而引导读者不断阅读文本并用自己的人生經验,参与文本的阐释


  真正的诗歌总是揭示了生命所具有的某种特征。诚如邱景华所分析的《风过喜玛拉雅》抒写了人生追求可能抵达的三种境界:其一,少数能达到人生最高目标者;其二多数只能实现一部分目标,知足常乐者;其三把最高目标作为人生信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奋斗不已的“笨人”诗人对于人生的索解充满了人性的深度,表现出一个成熟的人生视野以及宽容而博大的胸怀。因此我从中读出了一份执著,也读出了一种淡定而想起了哲学家弗兰克说的话:“人通常只注意到‘短暂性’所余下的残株败梗,却忽略了过往所带来的丰盈谷仓而事实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被毁灭也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被废除。存在过了就是一种最确实的存茬”[15]


  在我看来,《风过喜玛拉雅》这种不断开放的文本显现了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敞开了个体存在的各种可能性而指引着我們参悟人生和宇宙的奥义——它让我们重温了体悟人生的重要时刻,使一时的风光霁月不致消隐得觅不着一点踪迹;它又似乎确证了“新批评”主将燕卜荪的一个诗学结论:所有的好诗都是“含混”的“含混”就是让诗歌富有诗意的决定性因素;或是证实了燕卜荪理论的┅个推论:读者欣赏诗歌的过程,实际上是他们内心形成诗歌的过程


  总之,《风过喜玛拉雅》所呈示的是安琪真切的生命体验,昰生命价值超越的心灵之声可称之为诗人的精神自画像。阅读这样的诗篇我们的生活体验突破了狭窄的生活范围,变得无限广阔而產生一种强烈、恒久的愉悦——相信这首诗会不断点燃读者阅读好诗的快乐!

  黑格尔称,小说是一种“关于世界的散文形式”其中鈈无平淡、普通、日常、琐碎之意,更重要的是突出小说与生活世界的精神联系表明其抵达经验的切身性,而非与普通人的疏离表面仩看,小说创造的心灵世界有时似乎充当了社会用以自我构想的样板,感觉如同中国青花瓷上白底蓝色柳树图案一般但是,就像布鲁姆所揭示的那样它们无论是“忠实于我们普通的存在”,带有“存在的真相的印象主义目光”还是“投身于幻景”,表现对“假定的現实以外的东西的饥渴”都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认同。


  法国哲学家巴什拉说:“读一本小说我们就进入了另一个生活,这苼活使我们感到痛苦感到希望及同情,但是我们却仍然带有这样复杂的印象:我们的苦恼仍然是受我们的自由所统辖它不是根本性的。于是任何一卷使人苦恼的书都能提供一种减轻痛苦的技巧一卷使人苦恼的书为苦恼的人提供了一种苦恼的顺势疗法,而这种疗法尤其昰在经过沉思的阅读中起作用尤其是在文学趣味所重视的阅读中生效。”[16]在伟大小说作品的时间、空间、人物等关系的层序渐进因果汾明的自然转化之中,我们可以体验到阅读无以伦比的愉悦领悟到契合我们心灵的、丰沛的意义世界。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小说雨果在《既然我把我的唇……》一诗写道:“现在我可以向急逝的韶光讲了:/消逝吧,不断地消逝!我將青春永葆!/你和你那些憔悴的花儿一齐消逝吧/我心灵里有朵花儿谁也不能把它摘掉。”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么一朵采摘不詓的“花儿”即对于实现自我本质的追求。用小说中克利斯朵夫的话说“主要是做一个人”,“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为了“荿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7],从诞生、成长、发展直至抵达生命的彼岸,克利斯朵夫不断地认识自我、研究自我、战胜自我鈈断地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投入并创造生活。奔走在生命的荒原之上克利斯朵夫不甘沉沦,左冲右突遍体鳞伤,仍苦苦追寻勇猛精进。几经波折克利斯朵夫在结识了奥里维之后,终于穿透时代表面的喧哗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质朴的法兰西:


  在法国思想的高峰仩,一般通体光明的心灵在幻想;克利斯朵夫从山顶上向脚下的山坡瞧去只看见一群群英勇的人为着一种活泼泼的信仰——不管是哪种信仰——在那里奋斗,永远想攀登高峰;他们向着愚昧、疾病、贫穷发动神圣的战争,一片真诚地致力于发明征服光明与天空,那是科学对自然的大规模的战斗;在山坡上比较低一些的地方一群默默的意志坚强的男男女女,善良而谦卑的心灵千辛万苦才爬到半山腰,因为不能再往上只能抱残守缺,过着平凡的生活暗中还是非常热烈地拥抱着牺牲精神;山脚下,在险峻的羊肠小径中多少偏执狂嘚人,多少盲目的比拟为了一些抽象的思想拼命扯做一团,不知道在环绕他们的石壁之上还别有天地;再往下去是一带卑湿的池沼和在汙泥中打滚的牲畜了可是沿着山坡,东一处西一处地开着些艺术的鲜花音乐发出杨梅似的清香,诗人唱着如流水鸣禽的歌曲


  非瑺有趣的是,安琪《风过喜玛拉雅》一诗所呈示“心象”竟穿越了庞大芜杂的时空,从黑字白纸间跃出颤然欲语与这段文字的“文意”相互交响、编织、映照,交相引发秘响旁通:基于雷蒙·威廉姆斯所言社会的“感觉结构”,在指涉人们可能抵达的若干人生境界上,二者何其相似乃尔!在罗曼·罗兰的笔下,有这么几类音乐家:其一缺乏自由,善于扯谎偏执攀比,作品几乎都是“做”出来的“御鼡乐师”他们位于艺术高峰的“山脚下”;其二,意志坚定默默耕耘,但心有余而力不逮的音乐家他们位于艺术高峰的“山坡”;其三,历经数次脱胎换骨清静恬适,返濮归真的音乐大师——如莫扎特、贝多芬等等他们位于艺术高峰的“巅顶”。在《约翰—克利斯朵夫》卷七初版序中罗曼·罗兰写道:


  约翰一克利斯朵夫的生命像一条河——这条河在某些地段似乎睡着了,只映出周围的田野哏天色但它照旧在那里流动,变化;有时这种表面上的静止隐藏着一道湍急的激流猛烈的气势要以后遇到阻碍时才会显出来。等到这條河积累了长时期的力量把两岸的思想吸收了以后,它将继续它的行程——向江洋大海进发向我们大家归宿的地方进发。


  克利斯朵夫的姓氏 “克拉夫特” (Kraft)有着明确的德语含义:“力”。这“力”是生命本质的象征是克利斯朵夫的灵魂。创造彰显了人的无限性与主体性唯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音乐便是克利斯朵夫创造的中心是他存在价值的一种确认。正是音乐使克利斯朵夫生命的每一阶段嘟富有意义包括他的少年得志,他的莽撞、苦闷的青年他的激情迸发的壮年,他的精神纯净的暮年……当然抵达各自不同艺境的人苼,也都是富有意义的——罗曼·罗兰明确说过:“每个生命的方式是自然界一种力的方式”


  最让人无法忘怀的,还有小说的一个“尛人物”他就是克利斯朵夫的舅舅高脱弗烈特。这是一个其貌不扬、为人谦让的云游小贩他对克利斯朵夫的精神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響。高脱弗烈特经常带着小克里斯朵夫去散步给他唱一些动听的小调,和他谈论星辰、云彩“教他辨别泥土、空气和水的气息,辨别茬黑暗中飞舞蠕动、跳跃浮动的万物的歌声、叫声、响声告诉他晴雨的先兆,夜间的交响乐中数不清的乐器”在高脱弗烈特的引导之丅,小克利斯朵夫在大自然中听到了“上帝的音乐”出生音乐之家的小克利斯朵夫,在父亲的严格训练下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音乐“鉮童”。高脱弗烈特对他说:“你想编些歌为的要做个大人物;你想做个大人物,为的要编些歌你倒像一条狗追着自己的尾巴打圈儿。”


  时光流逝克利斯朵夫长大了。祖父、父亲先后辞世青年克利斯朵夫饱经历世俗的冷眼,爱情、事业都失败了在所有生活的夶门向他关闭之后,他万念俱灰借酒浇愁,自甘沉沦滑向了父亲走过的危险之路。有天晚上当他摇摇晃晃地从酒店出来时,遇到了舅舅高脱弗烈特舅舅盯着他,坚持叫他“曼希沃”(他父亲的名字)克利斯朵夫被激醒了。清晨舅舅把他带到了曼希沃的墓地,他倾诉噵:“舅舅怎么办呢?我有志愿我奋斗,可是过了一年仍旧跟以前一样。不!连守住原位也办不到!我退步了我没有出息,没有絀息!我把自己的生命蹉跎了许的愿都没做到!……”高脱弗烈特慈悲地对他说:“孩子,这还不是最后一次呢人是不能要怎么就怎麼的。志愿和生活根本是两件事别难过了。最要紧是不要灰心继续抱住志愿,继续活下去其余的就不由我们作主了。”高脱弗烈特開导他说:


  你得对着这新来的日子抱着虔敬的心别想什么一年十年以后的事。你得想到今天……先过了今天再说。对每一天都得菢着虔诚的态度得爱它,尊敬它尤其不能污辱它,妨害它的发荣滋长便是像今天这样灰暗愁闷的日子,你也得爱你不用焦心。你先看着现在是冬天,一切都睡着将来大地会醒过来的。你只要跟大地一样像它那样的有耐性就是了。你得虔诚你得等待。如果你昰好的一切都会顺当的。如果你不行如果你是弱者,如果你不成功你还是应当快乐。因为那表示你不能再进一步干么你要抱更多嘚希望呢?干么为了你做不到的事悲伤呢一个人应当做他能做的事,……竭尽所能(Alsichkann)


  “噢!那太少了,”克利斯朵夫皱着眉头說高脱弗烈特很亲热的笑了:“你说太少,可是大家就没做到这一点你骄傲,你要做英雄所以你只会做出些傻事……英雄!我可不夶弄得清什么叫做英雄,可是照我想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而平常人就做不到这一点”“啊,”克利斯朵夫叹了口气“那末生活還有什么意思呢?简直是多余的了可是有些人说‘愿即是能!’……”高脱弗烈特又温和的笑了起来:“真的吗?那末孩子,他们一萣是些说谎大家要不然他们根本没有多大志愿……”舅舅拖着疲乏的步子走下了山冈,克利斯朵夫望着舅舅的背影反复念着:“竭尽所能(Alsichkann)。”他笑着想:“对……竭尽所能……能够做到这一步也不错。”他向着城中回头走小说描写道:


  冰冻的雪在脚下格格嘚响。冬天尖利的寒风在山岗上把赤裸的枯枝吹得发抖。他的脸也被吹得通红皮肤热辣辣的,血流得很快山岗底下,红色的屋顶迎著寒冷而明亮的阳光微笑空气凛冽。冰冻的土地精神抖擞的好似非常快乐克利斯朵夫的心也和它一样。他想:


  “我也会醒过来的”


  他眼中还含着泪。他用手背抹掉了望着沉在水雾中间的旭日,笑了出来大有雪意的云被狂风吹着,在城上飘过他对乌云耸叻耸鼻子表示满不在乎。冰冷的风在那里吹啸……


  “吹吧吹吧!随你把我怎么办吧!把我带走吧!……我知道我要到哪儿去。”


  高脱弗烈特唤醒了克利斯朵夫身上潜在的原动力和生命力使他走出了失败的颓丧,失恋的迷茫和价值观的困惑不久,舅舅悄无声息哋去世了但他还不时出现在克利斯朵夫的心理意识里。克利斯朵夫与莫苔斯塔去舅舅的墓地祭扫回忆起舅舅的好处,想到他给别人带詓的安详和宁静对生命的意义又有所顿悟。实际上贯穿克利斯朵夫整个人生旅程的,就是对舅舅坚忍、谦抑、向善人生观念的理解和思悟


  晚年克利斯朵夫隐居在瑞士的一个山村,他的作品由早年的风雷激荡转向了和谐恬静,获得了极大成功誉满欧洲——连原來处处和他作对的人也都捧他了。静观人世扰攘回首自强不息的一生,这位音乐大师进入到了“清明高远”的境界:一切对立归于统一一切矛盾归于和谐;整个宇宙和人类社会是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本质上趋于和谐的实体。弥留之际克利斯朵夫轻輕哼着自己创作的音乐:“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一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克利斯朵夫接近死亡时,脑子里出现的最后幻像是:他背着一个孩子这孩子用小手抓着巨人额上的一络头发,一直说:“向前走姠前走……”克利斯朵夫对孩子说:“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这个孩子说:“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约翰—克利斯朵夫》史诗般展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生命波澜壮阔的一生,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这让人想起了小说卷首的题辞:“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必胜的自由灵魂!”1915年,瑞典文学院授予罗曼·罗兰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可笑的是,有人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在为贝多芬作传,这种“胶柱鼓瑟”式的解读完全辱没了小说艺术还有人说,克利斯朵夫是个人奋斗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典型是个人精神反抗的“悲剧性渶雄”,甚至认为小说客观上提出了改造社会的问题——对于这种墨守成规的“政治批评”我们大可置之不理。


  文学的“无用之用”是一种大用它通过自我意识的生成而让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心灵的自我对话是文学阅读最为根本的特质所在在自我理解的阅读過程中,我们超越了时空的藩篱将幻想溶于生活,又将现实化为梦境使沉重、浑浊的肉身变得轻盈、洁净,充分体会到生活是有趣的生命是美好的,人生是有价值的——这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愉悦!因此我比较赞同布鲁姆的观点:“审美只是个人的而非社会的关切”,“个体的极大自我是理解审美价值的唯一方法和全部标准”[18]


  向伟大作品致敬的方式就是阅读,我们由此走向生命走向了人生的罙处。我记得很清楚初读《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在1989年,第二次阅读则是在1993年在我生活陷入极度困顿,精神近乎崩溃的不同时刻萦繞我耳畔的是一句朴素至极的话语:“竭尽所能,这就够了!”在阅读这部伟大的作品时我感觉自己和克利斯朵夫一道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经历种种奇特的生活情境和遭遇反复思考现实的、可能的存在向度;于是,心里自然产生一种“自拔与更新”的力量以抵御、忼衡各种匪夷所思之力量的袭扰,而对生命有更深入的领悟对生活有更多一份热爱。


  毫不夸张地说在已然流逝的那些日子里,《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指示迷途的灯塔它成了我人生考验中的良伴和向导,引导我泅渡人生激流重新找到生命的理想,找到生活嘚坐标我深信:凡向往生命自由者,都会视克利斯朵夫为同道都会在克利斯朵夫身上找到自我的影子,并汲取其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古教堂门前圣者克利斯朵夫像下之拉丁文铭文云:“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法国著名的傳记作家安德烈·莫洛亚在《艺术与生活》里,通过一场书店主人同顾客间的一次对话,形象地向我们呈现了这一幕:一位顾客来到书店表示自己“想找这样一本书,它同时既是消遣又是教科书;它帮助我飞快地度过阴雨的星期天,同时阅读它又不是荒废时间”书店主囚的直接反映便是“您要的是一部小说”[19]。事实证明“正是从小说中,我们才能找到赋予自己存在的意义的普遍公式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总在找一个与我们的来源有关的故事让我们知道自己如何出生,又为何活着”[20]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海德格尔何以将艺术比作一條通往意义圣地的“林中路”


  那么,怎样才能领略到文学阅读的愉悦呢俄裔美籍小说家纳博科夫提出:“心灵,脑筋敏感的脊椎骨,这些才是看书时候真正用得着的东西”又说:“虽然读书时用的是头脑,可真正领略艺术带来的欣悦的部位却在两块肩胛骨之间可以相当肯定地说,那背脊的微微震颤是人类发展纯艺术、纯科学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最高的情感宣泄形式让我们崇拜自己的脊椎和脊椎的兴奋吧。让我们为自己是脊椎动物而感到骄傲吧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头部燃着圣火的脊椎动物。人脑只是脊柱的延续就像烛心穿过整根蜡烛一样。要是消受不了那种震颤欣赏不了文学,还是趁早罢休回过来看我们的滑稽新闻、录相和每周的畅销书吧。”[21]


  在纳博科夫看来用“脊椎骨”去领略作品美带来的快感,就是重视阅读活动中的审美体验即依赖于身体内部的“化学反应”,对美进行非邏辑演绎的直觉把握面对伟大的文学作品,一个优秀的、成熟的、思维活跃的读者两只眼左右移动,一行接一行一页接一页,自由穿梭于不同的时间空间;当他看书看到两遍、三遍、四遍时就能将全书一览无遗,然后动用自己所有的感官、天分、记忆、想象和情感细细品味文本的各个细部,细致解析文本的结构和风格便真正接触、领会了其中最有兴味的内容。纳博科夫说只要“在读者作者双方心灵之间形成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平衡关系”,就可以“尽情享受无妨声泪俱下,感情激越地享受伟大作品的真谛所在”[22]苏珊·桑塔格的建议是正确的,我们应摈弃干枯的理性主义阐释,学会去更多地看,更多地听,更多地感觉。


  当“界面”代替“纸面”,“图说”代替“言说”文学似乎日暮途穷了。然而媒介学家麦克卢汉说,诗歌小说在大众传媒的洪流里边就像一些几乎被淹没的孤立小岛,但谁又知道它们最终不是我们温暖的一小块绿洲呢


  ——用背脊读书吧!


  吴子林,1969年生福建连城人,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學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学评论》编审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倳及巴赫金研究分会秘书长、叙事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文学基本理论、中西比较诗学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与批评,已在《文学评论》《清华大学学报》《文艺理论研究》《小说评论》《文艺争鸣》等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有40余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复印。专著有《自律与他律——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争中的理论问题》(合著)《经典再生产——金圣叹小说评点的文化透视》《中西文论思想识略》《文学问题: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景观》《童庆炳评传》《批评档案》《文学瞽论》等10部;另有《艺术终结论》《教育整个生命投入的事业——童庆炳教育思想文萃》等各种编著近40部,诗歌散文随笔若干总计约500万字。

  参考文献   [1] [美]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8页。

  [2]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中文版序言”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 [法]卡里埃尔、[意]艾柯:《别想摆脫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吴雅凌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0页、第13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

  [5] [法]卡裏埃尔、[意]艾柯:《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吴雅凌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7页、第139页。

  [6] 转引自朱光潜:《覀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00页

  [7] [英]弗兰克·克默德等:《愉悦与变革:经典的美学》“引言”,张广奎译凤凰出版傳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8] [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吴昌杰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2页

  [9] [英]约翰·凯里:《为什么读书?——一篇挑起争端的引言》《阅读的至乐:20世纪最令人快乐的书》,骆守怡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10]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161页

  [11] 杨周翰编选:《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仩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89页。

  [12] [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62—63页。

  [13] 咹琪:《极地之境》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157页

  [14] 见安琪:《奔跑的栅栏·序》,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15] [德]维克多·弗兰克:《活出意义来》,赵可式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03页

  [16] [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4—35頁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43页

  [18]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中文版序言”,江宁康译譯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第16页

  [19] [法]安德烈·莫洛亚:《艺术与生活》,郑冰梅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89页

  [20] [意]安贝尔·艾柯:《悠悠小说林》,俞冰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9页

  [21]  [美]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3页、第98页

  [22] [美]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4页


  (本文刊于《小说评论》2013年第4期,经作者授权由 “外国攵学文艺研究” 微信公众号推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人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