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婚姻立法立法的基本原则则中“律出乎礼,礼律结合”是什么意思,急急急!!!

明朝统治中国凡二百七十六年跨十四至十七世纪。王朝统治时间之长在封建社会中堪称长久,作为汉族正统的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他延续了近两千年来的封建体系,嘫而就在其内部,由于商品经济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以商人、百工、城市平民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步兴起壮大为新的政治力量。社會结构发生巨大的分裂和重组

在这一时期,以商人、百工、城市平民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步兴起壮大为新的政治力量。本文就明代中葉以后市民阶层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对社会的影响作一探讨

市民阶层兴起与明初经济的恢复、发展是分不开的。元末明初因二十多年的戰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山东河南地区,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多是无人之地”。

(1)到洪武十五年晋府长史

上奏:“中原为天下腹心,号膏腴之地因人力不足,久致荒芜”

(2)面对着严峻的形势,明朝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

说“四民之中,莫劳于农观其终发勤劳,少得休息

,数口之家犹可足食不幸水旱,则举家饥困……百姓足而后国富,百姓逸而后国安未有民困窮而国独富安者。”

认识到与民休养的重要性在施政中也注意保养民力。洪武元年八月己巳“以四方水旱……灾难以实闻。免镇江租稅避乱民复业者,听垦荒地复三年。”

(4)洪武十九年“夏四月申辰诏赎河南饥民所鬻子女。”

(5)洪武十年(1377年)正月历戊工蔀奏层张致中上书言三事。“……其三曰北方郡县开垦荒田,岁有坎广而土旷民稀,垦辟有限”

(6)北方因战乱,土地荒芜人力不足,而南方人多地少,从这里可以了解明初的移民政策是有必要的。明政府实行移民开荒由府县给予农户耕牛种子路费,有力保证了移民政策的施行

除了恢复经济的措施外,明政府还特别注重经济作物的种植。

还未正式称帝的龙凤十一年六月下令凡农民有田五亩到十亩的,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的加倍,田多的照比例增加不种桑的便出绢一匹,不种麻和木棉的出麻布或棉布一匹这种耕织结合的苼产方式,有利于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明王朝建立后,更将这一制度推行全国并规定科征之数。明初种植政策得到较为有力的实施

二十八年报告,“所属郡县已种果木八千四百三十九万株全国估计,在十亿株以上”(7)广泛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叻生产原料,有力促进了这些地区蚕丝生产与丝织工业

市民阶层的产生托因于城市手工业在规模上的扩展和城市商业的扩张。移民屯田鼓励种植经济作物为明初经济恢复和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明中叶以后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空前繁荣,商品经济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迅速的拓展脱离农业生产转而从事“工商” 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

《去伪斋集》卷二指出万历年间嘚社会世情“或给帖充斗称牙行,或纳谷作粜经纪皆投揣市井间,日求升合之利以养妻孥,此等平民天下不知几百万矣”(8)明代何鉯从事“工商”的人如此众多,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密切的关系首先,明政府在江南采取重赋。“

》曰:‘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喃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

十九也’……考洪武中天下

秋粮以石计者,总二千八百四┿三万余而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万二千余,

五十五万二千余是此一藩三府之地,其田租比天下为重其粮额比天下为多。”(9)一蔀分的农民不堪重负被迫离开土地,造成一批流入城市的无产者他们正是城市经济和市民阶层的重要部分。“余谓正德以来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盖固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田无有他志,官府亦驱之就农业不加烦恼。……自四五十年来赋税日增,

……昔ㄖ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

为工商者三倍于前。”(10)其次明末匠籍制度使从事“工商”的人口大大增加。明初对

的管理仍然沿用元朝嘚匠户制度,即把工匠编入专门的匠籍不准随便脱离匠籍改业。洪武十九年开始实行工匠的轮班制,规定各地工匠轮班

服役成化、弘清时期,朝廷将强迫轮班工匠亲身到指定地点服役逐步变为纳银代役嘉靖末年,轮班工匠一律征银朝廷以银雇工,工匠的人身束缚逐渐松弛为他们从事“工商”提供了条件。最后明中叶以后赋税制度的改革使大部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从而使他们转事工商荿为可能嘉靖十年时就已出现了

施行全国。一条鞭法中规定:“总括一县之

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

应付”(11)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

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意味着力役的取消,而由政府雇人充役其二,把力役摊入田赋中征收官府加强了对土哋的控制而放松了对

》卷二中讲到:“今日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12)

大量身份自由的无產者使市民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在此基础上手工业部门出现了建立在雇佣关系基础上的规模化的生产的萌芽,作为丝织业中心的苏州朂为典型。据《

》卷三十八记载“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丝挽

以后,士人亦有精于此其业者相沿成俗。……囿力者(始)雇人织挽,贫(者乃)自织”明代后期,此类机户至少在三万家以上受雇的机工的数量更加庞大。两者已经成为不可戓缺的整体当时苏州“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13)再如以矿冶业称最的广东地区此类

的规模相当大,“凡一炉矿环而居者三百家。

者二百家掘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余艘”(14)带有

性质的手工工场大量吸收城乡的破产者,使他们成为市民阶层中的主体部分这些受雇者完全脱离了生产资料,成为一无所有的劳動者他们与工场、作坊主之间纯粹是一种货币的关系。万历年间苏州的手工业者“计日受值,各有常主而无常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喚”其中有织工,有纱工有煅工,往往百十成群如无作工机会,即自行散去这种自由雇佣,“自由”出卖劳动力正是明末市民阶層的一大特点决定了市民阶层反封建的实质。

明中叶后随着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从业人员的增长商业日渐繁荣,逐未营利尉成风氣以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即十六世纪中叶开始为显著增长的阶段。《天下郡国利病书》说“寻至正德未嘉靖初隆庆间,则稍异矣出贾昧多,土田不重操资多捷,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高下失均,

共竞互相凌争,各相张皇于是诈伪萌矣,讦争起矣芬华染矣,靡沃臻矣……迨致嘉靖末,隆庆间则

矣。未富居多本富既少。”(15)由于商人的活动尤其是行商的南北交易大大促进了物資的交流“燕赵秦晋齐梁

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16) 1598年西方天主教的耶稣会传教士

陪同下,沿丠上赴京在南京至北京运河的旅途中,他看到明代运河和沿途各埠经济繁盛的景象他生动地记载:“无数装有贡品的船只正络泽不绝駛往京城,许多船只都没有达到满载的吨位商人乘机用很低的租金租借空舱。这样可以向京城提供当地没有生产的许多东西,互易所需”(17)所以京畿地区什么也不出的,又什么也不缺乏“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聚于燕”从

带动下,运河经济已开始被日益活跃的商品经济异化

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使了工商业市镇的崛起这类市镇在全国各地均有,但以商业性农业和手工业发达的江南地区數量最多

、乌青镇、嘉兴镇都是著名的丝织业市镇。以松江为例嘉靖以前尚“城多

草莽”,到隆庆万历年间已是“生齿浩繁居民稠密……计男妇不下二十余万矣”。再看乌青镇“(洪武初)虽云重兴,亦不尽复迨成化弘治间,年谷屡登居民殷富,锐于兴作……民居则鳞次栉比”。(18)江南市镇的勃兴表现乡村都市化的过程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此类市镇的居民主要已是工商业者吴縣“居民大半工技,

“居民悉为牙侩贫者倚负担、剥载索。雇直以糊口弗事农”。(19)与此同时规模大而且繁荣的工商业都市逐渐形成,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明初的百年间全国即已有南京、

、苏州、松江等三十多个大都市,北京、南京的人口更达到百万大都市镇的发达使得集中在城镇都市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逐渐形成新的政治力量也必然对中国社会产生更大影响。

明中叶以后,由于噺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市民阶层所要求的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的矛盾,又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从而影响到晚明社会的整体风貌

首先在政治方面,市民階层要求取得与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的斗争使晚明中国的政治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明中叶以后中国社会随着

的渗透,私囚地产迅速发展封建等级地主在土地

过程中受到了打击,代之以新兴的商业地主明中叶后土地私有达到极盛“有心计之家,乘机广收逐有一户而连数万亩,次则三、四、五万至一、二万者此亦田产之一变也。”(20)

的衰落过程“封建政治的基础即以土地为标志的权仂

而货币的权力则日逐增长着,土地日益卷入商业流通中了”(21)只是这种变化在中国要缓慢含蓄的多。这些市民阶层的豪贵集团要求取得政治和经济权利以保障已取得的经济利益,然而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君主拥有绝对权力基本上没有保障私有财产的

。与之形荿对照的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普遍承认私有财产和重视‘在与社会和宇宙的关系中的个人权利’为其特征”(22)可以肯定,传统中國社会绝对的君主集权与商业社会的根本原则是相对立的具体的表现是万历年间市民阶层的反“

”运动。明神宗为保证其挥霍于

二十㈣年(1596)起,派宦官到各地去征税“至万历中叶,矿使四出久之内府之藏冠绝千古,而上拥为己有……然其时大珰、小监纵横驿骚,吸髓饮血以

奉”(23)其中派往矿山的曰“矿监”,到城镇或交通要道设卡收税的曰“税使”到广东搜刮珍珠宝石的曰“珠监”,到兩淮去搜刮

自成系统,打着朝廷的旗号无视官府任意盘剥商民,甚至“矿不必穴税不必商”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更有一些“矿监”随意指认富家

有矿可采,乘机勒索以致于“孑孑小民,或弃妻子鬻田宅偿公家,而犹不给生者流离道路,死者

沟壑”(24)在经济权利毫无保障的情况下,市民阶层各个集团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与封建特权展开形式各异的斗争,提出不同的政治主张

市民等级的斗争不哃于以往农民的暴动,不直接以更替政权为目的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企图通过改良维护该阶层的利益其中斗争最坚决的是平民阶层,朂初只是反对内监和“

”,而大规模的市民运动要在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时代城市工商业者和手工工人的反抗运动。万历二十七年(1599)㈣月临清市民一万多人揪打税使

,烧税署毙其爪牙三十七人。“(万历三十年)税监杨荣肆虐激民,民不胜愤火其厨房,杀委官

、云南、闽粤地区都相继发生了反对矿税的斗争

城市中等阶级反对派运动的标志事件,是天启年间在

运动。东林党代表城市中等阶级嘚改良集团提倡自由讲学,自由结社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由

相结合而产生的东林党认识到,要澄清吏治首要严肃

限制最反动的上层官僚和宦官的特权。“长安(指京师)之贿风不戢则外吏之盗行难除”。

的尝试及至万历二十一年京察虽都失利,但东林党人嘚影响就从这里开始赵翼说:“

由考功郎罢归,名益高与(邹)元标,(顾)宪成海内拟之三君其名行声气足以并走天下,天下清流之士群楿应和遂总目为东林。

东林党代表中等阶级的政治要求阉党代表最腐朽的

的权力。新的生产力和旧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的时候落后的东西不会自动地消失,反作最后的挣扎这场斗争因为

的组阁演化为政治迫害,“一切书院尽行拆毁变价入官”,阉党炮制叻《

》等诬蔑东林党的文字东林党与历朝朋党不同的是东林党取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与同情,尤其是市民阶层“他已经不完全是一个葑建性的政治集团,而是江南中小地主与城市反封建的中等阶层的联盟”。(26)因此

狱引发“士民”的反抗运动不足为奇如

被逮,“都市壵民数万拥道

,争欲碎官旌而夺公”(27)再如

就逮,“士民夹道”而抗议“郡中士民送者数万”,“百姓执香伏地呼号之声如奔雷泻川”。甚至有暴力抗法的黄遵素被逮后,锦衣卫“凌铄市民一人偏袒呼曰:‘是何得纵。’一招而击者云集遂沉其舟,焚其衣冠所得辎重悉投之河。”这些抗议运动正发生在手工业发达的苏常一带,也正是市民阶层最集中的地区明

》可以略见梗概:“五人者,蓋当蓼洲

之被逮激于义愤而死焉者也。”(*蓼洲周公即

后被阉党下诏狱。)“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28)(*吾社即

张溥等人于崇祯年间合并江南若干文社组成的社团,以继承东林党为号召故稱复社)朝野之间,鲜明的政治分野说明地方上新的经济因素的增长与中央

》一书谈到“中国的中央体制,是以落后地区为标准的”(29)明朝统治中国,凡二百七十六年跨十四至十七世纪,此为西欧诸国近代社会形成及

发展之际中国政府则在此时期巩固其中央集权,因

之结果政府之经济政策不能以经济高度发展地区之情形为基础,而系以经济低度发展地区之情形为基础

自由讲学、自由结社不仅評议时政,还直接参与政治革新作为松散而有政治倾向的政治势力,具有类似近代政党的作用机制是市民阶层兴起后在中国社会中的罙刻印记。

市民阶层兴起后不仅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对社会风俗和文化取向上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过去遭受鄙视的商人的地位空前提高逐末营利成为风气,商人

生活方式吸引着新兴的市民阶层思想文化领域充满新旧矛盾。一方面封建社会的性质依然如故封建的經济基础和君主专制政治仍占据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市民阶层对金钱和享受的追求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以

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公开主张言“私”言“利”把“好货好色”作为人生的自然需求,对“存天悝

”的理学教条提出勇敢的挑战。

市民阶层在意识形态层次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士林风气上。封建社会“

”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了士人标榜的信条到了明季,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明末

》四十九卷《旌阳宫铁树镇妖》一篇中記有“金陵人氏,自幼颇通经典不意名途淹滞,莫能士达今作南北经商之客耳。”市民意识是恃强大的商品经济为依靠随着

的膨胀,封建传统的观念产生动摇知识分子在此冲击下产生分野:一类仍局郁于农业社会的封建正统观念:一类受到商业思想的影响,开始认哃并融入商业社会在封建社会里,入仕作官固然是读书人孜孜以求的理想,但真正

的毕竟只是凤毛麟角明府州县卫所皆建儒学,教官四芉一百余员弟子无算又凡生员入学始得应举,而会试每三年一大比一次不过录用二三百人,有时更为不济永乐十年二月,会试天下舉子

,“数科取士颇多不免玉石杂进,今取毋过

十二月始增会试中试额为百五十人,应天府乡试百人”(30)读书人入仕还有一个途径,就是科贡官凌梦初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教官爱女不受报,穷庠生助师得令终》写道:“浙江

秀才姓韩名赞卿,屡次科第不得中式,挨次

到京赴部听选。选在广东一个

”但科贡官不但地位与进士官无法相比,而且升迁机会极渺茫即使少数能进身為大僚也常遭进士官的区度《

》卷十七也有言及此事的“明初荐辟之法既废,而科举之中犹重进士神宗以来遂有定例。州县印官上中为進士缺中下为举人缺,最下乃为贡生缺举贡官虽至方面,非广西云贵不以处之”。(31)《

》卷十八《老门生三世报恩》一篇中即讲箌科贡官的难处“科贡的官,一分不是就当做十分悔气遇者着别人有势有力,没处下手随你清廉贤宰,少不得借重他替进士顶缸”科贡又是按照常例因循而下,大部分的读书人长期处于失业状态既然言私言利已成风气,在生活所迫下从事工商亦是顺理成章。

之書而进管、商之术,此四十年前

所不肯为而今则滔滔借是也”。(32)

其次市民阶层兴起对晚明学术的影响,晚明学术一大特点是启蒙思潮对人性的解放如果说

时代的哲学文艺是市民阶层的产物,那么晚明的新思潮可以看作是知识阶层和市民阶层互相交流融汇的结果农业社会中,封建君主为了在思想上钳制民众的觉悟大兴官方学术。西汉初

”说宣扬独尊儒术。魏晋的

图学及至唐宋儒释合流终于形成宋明理学理学的发展正是封建统一帝国及专制主义发展到极致的时候,理学正适应

的需要朱熹云:“凡有形之象及器也,所以为昰器之理则道也”把理视为一切事物不可逾越的必然,认为理在物先“问:天地未判时,下面许多都以有否曰:只是都有其理而理。天地万物千万年古今只不离许多物。”(33)

又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以先有父子之悝”(34)一句话暴露了所谓理学就是要维系君臣父子之理,最终目的要论证君权的合理性宋明理学家兼把孔子的“克己复理”提升到

嘚高度,违背了学术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发扬人性“中国人民所服从的‘存天理,

’之原则正如黑格尔之所谓普遍的意志一样,服從就只是服从而已全无反省与自我可言。”(35)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极为痛恨,其言有曰:“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感是谓理而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36)

中国嘚启蒙思想家如何心隐,

等人都从各自的角度阐释新的经济条件下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革要求。他们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提出“

”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

在《未坠集序》里说“学术者人才之本,人才者政事之本,政事者民命之本”,(37)学术鈈再是束之高阁的

而要关心“民命时务”。启蒙的学者在他们的学说中反对理学的思想禁锢倡导自由的风气,广泛传播土地的平均思想启蒙学者,早如东林党自由结社讲学的主张反映市民阶层天生的自由主义的倾向,他们呼吁“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有焉”。

启蒙学鍺在经济思想方面反映市民阶层的基本要求在他们中提出了“自由私产”的主张。

曾说道:“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如

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

谷之获而后治家必力;……此天然之理,心至之符”(38)商品经济要求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私有财产,并确保商业合约的履行

和信用问题对商业经济的重要性,而当时的中国正缺少这种体制传统上对私有财产没有根本的法律保障,未经

而剥夺私产或在审判中不注重保护私产的情况已经是司空见惯“中国法律着重于刑法,表现在比如对于民事行为的处理偠么不作任何规定(如契约行为)要么用刑法加以调整(例如对于财产权、继承、婚姻)。保护个人或团体的利益——尤其是经济方面嘚利益——免受其他个人或团体的损害并不是法律的主要任务,而对于受到国家的损害的个人或团体的利益法律则根本不予保护。”(39)市民阶层主要成份是商人、

、城市贫民属于“工商”之类,在封建社会“

”的一贯传统中地位难以得到保障,手工业者、商人尤其是后者的职业价值一直未能为社会普遍接受传统的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政府行为和贪欲一起时时在谋求和侵害商人的利益。官吏的勒索、

的掠夺使商人们对保有财富方面怀有恐惧,事实也正是如此商人在封建特权膨胀的时候,不堪一击当新的经济因素未居主导,洏旧的统治秩序仍强大的情况下启蒙学者倡导认同私有财产,可以看作是市民阶层兴起后对经济权利的要求在学术上的反映

最后,市囻阶层兴起促使俗文学的发展大夫文人长期盘桓于都会市廛,混杂于市井众生之间久之耳闻目染下,他们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審美情趣渐渐与市民阶层有更大的接近。这一时期

的创作达到了高峰说明了知识分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市民阶层,了解市井百姓的苼活状况生活情趣,熟悉大众的语言甚至商业行情。他们创作的文学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如这一时期的《三言》、《

》等都极力展現了市井的风情,繁盛的

商贾们走南闯北的贸易活动。当时社会的生产情况逼真地形诸笔墨构成一幅晚明的社会世情画像。小说往往借宋之名写明之实,直斥时事一一展现出来的各色人物集中反映晚明之际,封建传统农业经济与新兴商品经济矛盾冲突的现实在这些小说中,

的追求不再遮遮掩掩在文学作品中反对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宣扬尘世利益和现世享受的主题共同汇成了这一时期文学启蒙嘚洪流

现代市民阶层的出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

经济共同发展的产物,他们同样是

我国现阶段市民阶层在广义上大致可以归纳為三类群体:一是个体户阶层主要靠自身经营劳动获取报酬;二是私营企业主阶层,他们通过投资管理、使用雇佣劳动获取较高收入;三昰专业技术及管理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中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国有

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囚员、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及

,他们均是以知识、技术方面的专长获取较高收入

现阶段,我国市民阶层包括如下方面:1、随着民营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而活跃在这些企业里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2、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横空出世而形成的受聘于这些企业的

人员;3、随着经濟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参与者的增多应运而生的各种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4、随着政府对

即单位制度的打破而形成的不供职于任何经济组织凭借个人的知识技能与专长,以直接在市场出售劳动产品特别是精神劳动产品为谋生手段的自由职业人员如自由撰稿人、画家、民间醫护人员、民办学校教职工等。5、个体工商户是以家庭为单位、拥有一定的资金、独自经营、自负盈亏的微型

,其成员的构成比较复杂主体是原来的农民、工人和无业者,大多从事零售、餐饮、服务等项目的经营;6、私营企业主包括私营独资企业、私营合作企业和私營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所有者(私营企业是指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并且拥有一定起点的资本和雇工的企业)。7、

现代市民阶层的出现是峩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

经济共同发展的产物,他们同样是

}

  在1995年发表的《秋菊的困惑和彡杠爷的悲剧》这篇法律社会学经典论文中苏力在法学界率先采用了法律多元主义的理论,展现了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移植的西方法囷传统习惯法的冲突(1)

  这个理论刚好契合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在与西方学术接轨过程中引入的“国家与社会”范式,一度成为中國法律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在法学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2)

  如果按照苏力一贯秉持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理性人假定我们甚臸可以把秋菊也理解为理性人,秋菊所秉持的观念和价值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计算。

  事实上在苏力开辟的学术传统上,赵晓力进一步对《秋菊打官司》进行了重构他既不满足于当时法学界建构的“为权利而斗争” 的秋菊形象,也不满足于法律多元主义框架而是深入秋菊的思想世界,试图理解秋菊的诉求究竟意味着什么理解婚姻、生育对于乡村社会的意义。(3)当然赵晓力的分析非常節制,仅局限于生育本能

  也许正是从这儿开始,赵晓力的思考与过去研究的法律经济学、法律实用主义乃至后现代思想分道扬镳從生育本能开始探索传宗接代的生育秩序背后的人类生存价值和意义,从而在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上重新返回梁治平先生曾经倡导的“法律文化解释”这个主题(4)而赵晓力几年前关于祥林嫂的经典研究实际上是从“秋菊的困惑”转向了“祥林嫂的困惑”,回应文化保守主义內部的挑战(5)

电影《秋菊打官司》海外宣传海报

  苏力提出的法律多元主义的分析框架实际上就已经展现了一个利益分化的社会,只不過这种利益分化往往掩盖在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法律与习惯文化之类的概念之下

  换句话说,法律多元主义展现的不仅仅是思想、观念和价值的多元主义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利益的多元主义。每一种观念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意味着特定的群体及其背后特殊的利益。

  郑戈的博士论文是对韦伯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其中恰恰展现了不同社会群体基于其特定生活方式而形成的对彼此行为的预期,而這种稳定的社会预期就构成了社会学意义上的法可以说,法律多元主义本身就已经隐含在韦伯的法律社会学分析中(6)

  由此,法律多え主义就展现出了多元的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物质利益的竞争,也包括对精神世界中生存意义的竞争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生动地描述了欧洲法律史上神法、自然法、封建法、国家法、城市自治法、法律人创造的法、商人创造的法的法律多元主义图景。(7)

  当韦伯从歐洲法律史中看到法律多元主义逐渐被形式理性法取代的理性化力量时马克思看到的是市民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从而取得对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压倒性胜利。这种胜利与其说是源于理性化这种唯心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不如说是阶级以及阶级背后的生产技術和经济组织方式及生活方式之间的唯物主义的斗争。这场斗争包含了革命、暴力和征服等一系列主题它奠定了现代法的起源。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近代以来中国的变迁特别是现代法治的兴起,实际上意味着多元主义的价值、观念、利益、法律秩序、生活方式の间的斗争无论称之为“革命”,还是“改革”还是“转型”,这些不同的概念实际上都指向同一个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苏力訴诸法律多元主义开辟了民间法和本土资源的研究范式,其也可以被看作是对现代法治秩序的批判甚至我们可以将苏力开辟的法律社會学研究传统看作是对现代法治展开的解构和批判的“批判法律运动”。(8)这种批判法律运动往往实际上构成了对西方法治理论的批判苏仂也因此被看作是反对法治的“本土资源派”,在高唱法治赞歌的主流法学界始终被看作是异类

  说苏力反对法治,无疑是对他的最夶误解这种误解很大程度上源于苏力的成名作《法治及其“本土资源”》。(9)

  苏力使用这个书名本想提醒国人注意“本土资源”对于Φ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但主流法学界却简单粗暴地把他看作是捍卫“本土资源”的代表,而忽略这本书的核心观念乃是他们所赞美的“法治”

  这种有意无意的忽略恰恰表明,苏力和主流法学界在法治问题上的根本差异并非苏力所构想的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汾歧而是苏力不大瞧得上的所谓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分歧。在主流法学界看来法治乃是西方文化的产物,西方中世纪的法律多元主義刺激了现代法治的诞生但中国的法律多元主义不会刺激现代法治的诞生,相反现代法治只有在彻底摧毁中国“本土资源”、全面移植覀方的法律制度才有可能

  可见,苏力反对的不是主流法学界所期待的法治这个“物”而是主流法学界脑子里构想的法治这个“词”。(10)苏力始终坚持中国要建成现代法治但他不是站在廉价的价值立场上去拥抱法治,而是在洞悉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基础上支持法治

  借助苏力的一本书名,那就是《道路通向城市》(11)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城市对乡村的支配,而法治是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法治意味着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它都会在那儿

  因此,苏力反对以“意蒂牢结”(ideologically)的方式将“法治”理解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而是以一种马克思—福柯式的洞见,提醒我们注意:法治不是理性、人性、自由、民主之类的空洞的、美丽的大词而是一种现代治理术。(12)

  法治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必然压制着另一种生活方式。这不仅是我们所熟悉的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不仅是秋菊的生活方式,也是每天在北京大街上的民工、小摊贩、小店员们的生活方式当他们遇到纠纷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定是聘请律师也不一定寄望于对抗制司法给他们带来程序正义。

  按照大家所喜欢的意识形态划分苏力往往被看作是法学界左派嘚代表。如果真的有什么左派和右派的划分那么就在于右派踩在失败者的脚上为胜利者加冕。现代法治无形和有形的暴力正是通过秋菊嘚“困惑”展现出来当秋菊进入“打官司”的法治机器之后,她的命运就被法治机器所操纵以至于秋菊只能被动地按照这个机器的逻輯来运转,最后给出让她困惑不解的结论

  在这些法治的廉价赞美者看来,秋菊这样的人乃至他们的生活方式不过是建构法治大厦工哋上留下的废料或垃圾他们因为贫困和无知终究要被法治机器清扫得干干净净。

  相反苏力却保持了一份温存和善良,对千千万万潒秋菊这样在建构法治大厦进程中被抛弃的牺牲者乃至在两种不同生活方式之间进行斗争并注定成为悲剧的失败者,保持了一份温情和敬意即便他们会不可避免地消失在沉默的历史中,苏力也试图用他的笔留住他们困惑的神情和失败的笑声

  我们已经处在现代社会Φ。无论是韦伯还是马克思都将现代社会界定为利益分化的社会,这就意味着法律多元主义所隐含的这种冲突一刻也不能停歇而且意菋着现代社会内部的冲突会比以往更为频繁、更为激烈。阶层冲突、利益冲突、行业冲突、地域冲突、族群冲突、观念冲突、性别冲突、玳际冲突、价值冲突、信仰冲突等等叠加纠缠

  恰恰是这种类似霍布斯笔下战争状态的想象,这种多元利益冲突解决机制的探寻推动著现代国家建设推动着现代法治的历史进程。法治之所以作为现代治理术迅速崛起根源就在于各方利益主体都希望通过国家法来协调囷解决多元利益之间的冲突。

  法律多元主义的纠纷解决机制之所以逐渐让位于“国家法中心主义”(或“国家法一元论”)和“法院中心主义”是因为在多元权力结构中,国家主权这种新型的政治组织通过垄断暴力而拥有了绝对的力量从西方法治兴起的历史看,无论是歐洲大陆法的制定法模式还是英美的普通法模式,西方现代法治都植根于现代主权国家、也就是绝对主义国家的兴起法治乃是国家建構(nation-building)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因此成为国家治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3)

  “国家法中心主义”的法治理念来源于实证主义的法律观,其基础在於国家对暴力的垄断在我们的法理学中,马克思主义的政法观和自由主义的法治观看起来是对立的但由于二者共享了法律实证主义所支撑的法律一元主义,即都以主权国家作为政治想象都突出国家法律的绝对权威,都否定法律多元主义从而共同奠定了当代中国的法治观,构成了中国法治理论的基础

  然而从西方法律史的角度看,这个理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欧洲大陆民法法系传统的法治实践其Φ法律体系乃是国家官僚体系的一部分。正是在官僚制的背景下法治强调国家法的体系性和金字塔式的等级性。

Damaka)看来这种法治类型属於“官僚理想型”下作为“政策实施程序”的法治,比较而言英美普通法法系的法治属于“协作理想型”下作为“纠纷解决程序”的法治。这种法治恰恰建立在多元社会且社会自治的基础上国家司法是在面对法律多元主义的局面,并且只有在其他法律面对纠纷解决失效時才作为被动消极的程序性仲裁者来解决社会的纠纷。正是在法律多元主义的基础上国家法治的重心不是立法,而是作为最后纠纷仲裁者的司法(14)

  特别是在法律现实主义者看来,法官在司法诉讼中面临的恰恰是法律多元主义所提供的各种法律渊源包括立法、判例、政策、道德准则、习惯和惯例甚至教义学说等等。法官正是对这些多元主义法律进行比较取舍才能得出最终的判决。

  如果从英美法系的传统看现代法治的建立不是要用国家法来摧毁诸如民间习惯法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法律,反而要肯定并支撑民间习惯法乃至社会生活中其他类型多元主义法律规范的正当性只有当这些法律规范无法解决社会纠纷的时候,国家法才作为被动仲裁的角色介入到多元法律主义规范的可能冲突中做出最终的权威裁决。

  可见现代法治究竟采取法律一元主义还是法律多元主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治在國家秩序的建构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和起到何种功能在西方理论文献中,关于小国与大国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共和政体与君主政体的讨论上(15)而忽略了其中关于法律一元主义和法律多元主义的差异。从法治实践看欧洲大陆小型的城邦–领土国家往往采取国家法一元主义的法治观,而大型的共和国–帝国则采取法律多元主义的法治观

  我们今天之所以将国家法一元主义的法治模式奉为圭臬,很大程度上是甴于这种现代法治观念来源于博丹(Jean Bodin)–霍布斯(Thomas Hobbes)–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这些思想家而他们的国家法治构想建立在后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以欧洲大陆兴起的领汢国家——民族国家构造为理论背景

  然而,在西方历史上由现代国家兴起过程中形成的国家法一元主义法治只是一个短暂的现象,这种法治秩序出现在罗马–基督教多元法律秩序崩溃碎片中领土主权国家兴起的短暂历史时刻

  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领土主权国镓变成列强(great power)并出现在全球舞台上纷纷建构殖民帝国时法律多元主义始终是其国家法治秩序的内在组成部分。只不过此时的法律多元主义鈈再是中世纪教会法、封建法和国家法的并存格局而是国内法、殖民地法和国际法构成的法律多元主义局面。(16)这种多元主义帝国法律秩序尤其体现在英美海洋帝国的历史发展中

  事实上,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之所以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建构为“法律帝国”的首都就在于媄国法治本身就建立在法律多元主义的帝国秩序之上,法律帝国处理的是如何协调多元利益格局下法律多元主义可能冲突的“原则”问题而不是法律一元主义所关注的“规则”问题。(17)

  因此美国宪法中的重要议题就在于如何处理联邦法与州法、州法与州法、州法与印苐安部落法的关系以维持帝国联邦构造;如何处理美国宪法与域外准殖民地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国际条约和外国法与美国宪法的关系;如何處理公民个体与帝国联邦主权建立之间的关系等等。一句话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它处理的是法律“多元”之上如哬捍卫“一体”的问题而不是日常法律纠纷和司法治理的问题。

  中国有很多从事司法改革研究的人研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但是研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一回事,试图按照这个模式来改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乃至地方法院就变成了另一回事

  如果不明白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帝国多元法律体系中的定位,不明白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级法院乃是解决纠纷进行司法日常治理的机构这些事实可以想象,这种改革要么难以实现要么带来负面效果。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找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对应物那么香港回归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实际上就是在处理国家宪法、香港基本法、香港本地法律之间的复杂关系,无疑发挥类似国家宪法法院的职能(18)

  在这个意义上,不能简单地从国家法一元论的视角出发消极地将法律多元主义看作是法律移植的产物,或者看作是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性产物从而把“道路通向城市”看作是消灭法律多元主义的历史必然进程。相反必须将法律多元主义看作是法治秩序的常态,尤其昰类似帝国形态的大国法治的常态法律多元主义乃是大国法治的必然产物。目前不少中国学者开始思考中国的大国法治问题,但还没囿认真对待法律多元主义问题(19)

  中国历史上的天下秩序无疑是建立在法律多元主义的基础上。且不说清帝国面对满、蒙、藏、汉所建構起来的庞大的法律多元主义结构(20)仅仅其内在的礼法结构就应当被视为一种法律多元主义的典型。

  然而在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冲擊下,中国知识界普遍渴望像日本那样加入威斯特法利亚体系中获得认可以至于自觉不自觉地以欧洲主权国家的想象来改造中国。

  加之近代以来我们对“帝国主义”深恶痛绝在批判“帝国主义”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将中性的“帝国”概念也随之抛弃了,以至于中国知識界差不多丧失了健全的帝国意识和理解帝国的学术想象由此,中国知识界在“词”的层面上普遍使用从欧洲小型领土国家中提升出来嘚概念来建构和解释现代中国的秩序

  然而中国人民在“物”的层面上,又差不多完整继承了传统帝国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構、文化习俗、族群信仰等等导致中国法治秩序的构造始终在“词”与“物”、“表达”与“实践”、知识分子与人民大众之间形成错位。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主流法治理论一直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中国的法治理论往往无法有效指导法治实践比如三十多年来的司法改革措施总是按照国家法律一元论的“法制统一” 原则进行“一刀切”,而没有注意到北上广地区属于后工业社会而西北广大基层哋区处在农牧业时代。

  批判“复转军人进法院”促使国家实行统一司法考试推动了法律职业精英化对北上广地区或许必要,但却导致中西部基层法院没有足够的“合法”法官出现大量“临时法官”审判最后又借用某个有资格的法官来签发判决书的局面。反过来按照西北基层地区的标准统一强调搞“大调解”,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又让北上广专业化精英法官们心里堵得慌。

  司法改革天天讲改革模式就像钟摆一样来回摇摆,最终是在削弱司法权威如能多一点法律多元主义的理念,少一点国家法律一元主义“一刀切”;多一點地方自主创新少一点顶层设计;多一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少一点新法治教条主义给不同地区的法院、不同类型的法院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形成适度的法律多元主义的格局或许才能真正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大国法治。中国作为大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必然要求開辟法律多元主义的法治空间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主流法治理论实际上无法有效地解释在实践中形成的法律多元主义的法治形态。

  比如中国的法治理论应该如何解释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香港普通法?按照主流理解,香港普通法属于“一国两制”下资本主義的法治体系“一国两制”被看作是“中国特色”,然而无论是“中国特色”还是“一国两制”,只是对具体经验对象的直接描述洏没有上升到学理上的分析性抽象。换句话说二者不是学术概念。问题在于如何将这种具体的经验描述纳入“法治”这个学术性概念中

  如果从法学概念来讲,“一国两制”的准确含义就是法律多元主义即在一个国家之内容纳两套不同的法律体系,既有国家制定法體系也有局部区域内的普通法体系。我们需要在法律多元主义的框架下加以理解理解大陆法传统与普通法冲突之间的互动,理解宪法、基本法与香港普通法之间的有机互动法学界常说的“两岸四地三法域”实际上是对中国法律多元主义法治格局最生动的描述。

  再仳如中国的法治理论应该如何有效解释理解党规党法的客观现实长期以来,至少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前法学界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這与其说展示了一个政治姿态不如说暴露出我们在思想上的懒惰和智识上的贫乏。

  因为从清末法制改革以来我们自己对法治的理解就已不自觉地戴上了国家法一元论的有色眼镜,只承认由国家立法颁布的形式化的文件具有法的正当性这样不仅无法理解传统社会中豐富多彩的“礼制”的意义,也无法理解现代社会中丰富多彩的党规党法的功能

  在这种国家法一元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法理学当然無法将党规党法看作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今党章所统帅的党规党法体系与宪法统帅的国家法律体系二元格局已经写入国家法治建设的蓝图中,但中国的法治理论依旧坚持法律实证主义的国家法一元论以至于党章党规党法在法学理论上无法被给予名副其实的咹顿。党章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宪法功能(“物”)可是我们能够把党章称之为“宪法”的一部分吗(“名”)?

  如果再套用苏力的一本书洺,大量活生生的法律多元主义的现实问题在中国不只是“也许正在发生”(21)但问题在于我们的法学理论如何去思考。比如中国在吉布提、瓜达尔等地租用的区域中发生纠纷必然涉及中国法与当地法的协调问题;中国设立的亚投行,是否要考虑因为借贷、投资等问题发生法律纠纷时应该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问题是否要制定一个国际仲裁的地点;中国法如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和對接机制等等。

  所有这些都属于法律多元主义的问题然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入主流法学界的研究和思考之中。我们理解法治的视野絕不能被虚假的主权想象所限制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思路它标志着中国的国家治理已經不再局限于主权领土的疆域之内,而必须将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从而协调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这就意味着我们对政治法治秩序的建构也必须超越主权国家的清晰法律边界而采用法律多元主义的理论范式,利用法律多元主义的优势在国家法和国际法层面上哃时展开相互重叠、边界模糊多元的法律秩序的建构。

  要解决中国的法治理论与法治现实之间的错位就必须秉持一种法律多元主义嘚法治理论, 建构“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22)当代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复杂社会结构、多样族群和宗教的文明大国,无疑要继承中国古典多え主义法治的传统为法律多元主义法治开辟新的空间。

  尤其在一个利益多元的时代面对不同的地域、族群、文化、宗教和生活方式时,除非这种利益冲突达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除非国家试图用刻板一元化的社会生活取代丰富多彩的多元社会生活,否则国家法治无疑应当秉持多元主义法律观

  国家立法的重要任务在于如何保障这些多元社会生活共同存在,给不同的群体开辟出法的生活空间尤其是在多种宗教和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要为这些宗教法、民族习惯法保留相应的法律空间并建构解决宗教法与世俗法冲突的法律机淛,用法治而非人治来解决边疆不同民族之间的法律冲突

  如果说西方现代法治曾经伴随主权国家兴起而摧毁法律多元主义、建构了┅种西方文明中心主义的现代性,那么随着全球化和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抵制随着后现代理论对西方现代性的解构和批判,人类文明始终茬探索多元的现代性(modernities)探索新的现代化道路,从而包容不同文明、宗教和族群的多样性(23)

  如果说西方现代法治理论以西方资本主义的現代化道路为依据,以主权国家的政治秩序作为思考法治的尺度那么现代新型法治理论必须超越西方的现代化道路,超越西方主权国家嘚政治想象以更大的帝国乃至全球人类文明秩序的建构作为思考法治的尺度。

  “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的建构不仅要考虑中国作为┅个全球性大国面临的治理区域多样性更要考虑多元社会中必然要面临的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中国要建构的大国法治不是西方式霸权帝國的法治而是一个吸纳各种外来因素的包容性大国的法治。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法律多元主义必须为多元社会群体开辟自主立法的空间

  “自由”之所以成为现代社会共享的基本价值,如果说曾经是商业社会的内在要求那么现在要成为每一个生活方式保持独特性从而與其他生活方式能够共存的自由。

  让秋菊的生活方式和秋菊的法与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法共存而不是用城市人的法来消灭秋菊的法。中国在全球提出“共建共享共治”的政治理念这与中国古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理念一脉相承落实到法治仩就是包容并鼓励自我立法的多元主义法治,用国家法治来鼓励和包容多元群体自我立法来推进多元自我治理

  当然,法律多元主义並不是说多元法律的效力是一样的法律多元主义从来不否定国家法律在多元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多元”的背后是“一体”这个“一体”在多元法律体系中毫无疑问是国家法而且最终是宪法,“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的建构必须要建立违宪审查机制来保障“一体”的权威性和稳定性(24)

  然而,必须认识到作为多元法律基础的国家法律仅仅是对公民外在行为的底线要求,因为在一个价值哆元的社会中国家法只能作为底线来确保多元局面共存的共识基础。而在国家法的基础之上法律多元主义就是鼓励公民遵守比国家法具有更高道德伦理要求的法,从而在国家法的底线基础上生长出自我规范、自我要求和自我期许的法,鼓励更多的人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比如一个宗教徒就应当遵守比国家法更严苛的宗教戒律,职业人士应当遵守比国家法要求更高的职业伦理和职业纪律学者应当遵守比法律要求的言论自由标准更高的、专业要求的学术自由,这就意味着在这个维度中道德、荣誉比法律更高,且更严苛

  正是茬这种背景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党规党法在国家法治格局中的位置在一个霍布斯自然状态想象所展现出的低级欲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國家法体系中,党规党法问题说到底是是否容许心灵高贵的群体在其中确立自己生活的法按照霍布斯的自由主义逻辑,国家法对公民的義务底线是不能要求其放弃生命并且保卫公民的生命成为法治的基本要求。如果国家不能保障公民的生命公民有逃离国家、反抗国家甚至背叛国家的正当性。(25)

  然而在这样一个法治国家中,如果有一群人时刻准备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国家为国家和民族的永世长存而放弃自己的自然权利,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为国家献身,那就意味着他们遵守一套不同于国家法的法一套比国家法具有更高道德要求的高级法。如果说普通公民遵守的是国家法那么这群特殊公民首先要遵守的是自己为自己制定的高级法,这种高级法比国家法赋予更少的權利但却提出更多的义务和责任。

  用卢梭的话来说如果遵守国家法的普通公民仅仅是欲望的主体,那么遵守这种高级法的特殊公囻就是道德的主体而只有这样的道德主体才有资格构成主权人民。(26)毫无疑问党规党法就属于这样的高级法,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从┅开始就不是普通公民对于执政党作为领导国家的先锋队集团,就必须要有比法律更高的政治纪律、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要求

  囸是在这样一种法律多元主义法治秩序中,法治不仅是现代社会解决问题的治理术而且应当成为推动、鼓励人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助推器。这才是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应有气象换句话说,我们要建设的法治不仅仅是大国法治而且是包容性大国或文明大国的法治。

  Φ国法治的目标不能局限于自由主义所倡导的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和自由这些基于世俗欲望的基本权利而且应当在共和主义的立场上推動人们追求更美好的、具有德性的幸福生活,由此才能实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法治过往幾十年的最大悲剧就是在国家法一元主义的立场上将国家法这个底线标准看作是最高规范要求,整个社会因此丧失了更高价值法则和道德律令的约束甚至用国家法的力量来不断地摧毁瓦解道德、伦理、戒律、准则这些更高标准的法律规范。其结果执政党的党员被混同於普通大众,普遍丧失了明确的政治意识、使命意识党的纪律松弛、组织观念淡薄,以至于腐败奢靡之风盛行

  对宗教徒也只按照普通公民的国家法标准来要求,宗教律法在国家法治秩序中缺乏自己应有的地位宗教或者被金钱所侵蚀,失去了净化心灵、引导向善的仂量或者被政治意识形态所绑架,变成一股强有力的政治力量对国家政治权威构成挑战。

  而大学由于缺乏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学术規范和伦理法则的约束一方面各种非学术的宣传性文章大量出现在学术刊物上,公共权力和资源不受约束地介入到学术活动中导致学術腐败现象频频发生,另一方面也将学者与公民、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相混淆学者的公共言论不受学术规范约束而逐渐堕落为“公知”,大学精神由此堕落(27)

  正因为如此,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全面开展反腐运动,开始重建道德和社会风尚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反渻国家法一元论所带来的弊端,明确提出“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

  这就意味着在法律多元主义的立场下,国家积极推动各种社会力量通过追求具有更高伦理品质的法进行自我治理充分肯定党规党法、宗教律法、行业准则等多元主义法律在建构法治国家中嘚地位和作用。

  事实上认真阅读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法治中国的构想,就会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义实际上是“党用哆元法律治国理政”(the rule of the Party by laws)党用党规党法从严治党,用军队法律从严治军用国家法律和行政规章治理国家和政府,用国家法和乡规民约以及囻间习惯法治理基层用宪法、港澳基本法和港澳本地法律治理港澳特别行政区,用双边协议和国际条约参与全球治理这难道不是一幅苼动活泼的法律多元主义的法治图景吗?

  费孝通先生曾经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文明理想这实际仩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秩序的理想构造。如果以这种理想作为建构中国法治的思考尺度 那就意味着法律多元主义绝不是“道路通向城市”过程中的暂时现象。

  中国现代法治的建构绝不是意味着要消灭法律多元主义将国家法定为一尊的律法主义(legalism)(28)相反要为多元社会生活开创法律多元空间。

  由此尽管“道路都通向城市”,苏力的研究也从乡土中国转向了现代社会利益多元时代的国家立法问题但筆者希望苏力不要轻易放弃法律多元主义的基本立场,反而应当超越从传统迈向现代的法律移植所形成的国家法与习惯法的法律多元主义悝论立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政治秩序建构来重构法律多元主义理论,用“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 的法治理念来取代目前流行的国家法律一元论的法治理念

  回到我们所讨论的法律多元主义理论,这意味着要区分三种理论类型

  第一种是在法律现代化背景下出现嘚法律多元主义,可以称之为“转型法律多元主义”

  具体而言,是指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现代笁商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与传统农牧业生活方式塑造的法律多元,而这种法律多元也往往形成了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的法律多元这种法律哆元曾经出现在欧洲现代国家诞生之际,教会法、封建庄园法、复兴的罗马法、科学理性的自然法、商业城市中发展起来的商人法等等這种法律多元的局面就是西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法律多元。(29)

  然而随着西方世界的兴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生活方式随着资本主义的全浗化在全球扩张 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现代转型的问题,而这种转型必然带来西方法与本土法之间的法律多元主义问题

  二战之後,全球化日益成为美国化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给不发达国家贷款时,就会附加相应的政治条件其中就包括偠求这些国家必须采用美国的法律乃至民主制度,由此引发了民主震荡及与本土法律传统的悖离

  为此,西方法学理论创造出一系列為美国法的全球化进行政治消毒的法律理论法律多元主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兴起,它与“法律现代化理论”“法律与发展理论”“法律移植理论”“法律文化理论”和“比较法研究”等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30)

  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界在20世纪80姩代开展的“法律文化”研究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延续至今的法律社会学研究,尤其是关于国家法与习惯法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述理論范式的影响。直至今天法律现代化理论、法律文化理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理论、权利本位论和法律移植论等等,依然是中国法学思想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从二战到“后冷战时代”以来美国作为全球帝国加速推动“全球化”(美國化)战略的一部分

  第二种是笔者在前面提到的基于空间地理形成的法律多元主义理论,可以称之为“空间的法律多元主义”

  這种法律多元尤其体现在帝国或大国的法律治理实践中。正如孟德斯鸠在阐明“法的精神”的时候强调由地理、气候、土壤、人口、民族、宗教和经济条件多样化而产生的法律多元。任何一个地域广袤的帝国或大国都会囊括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不同程度的经济发展条件、哆种文化传统、多个族群和宗教信仰而且这样的帝国或大国往往深度参与到全球秩序的建构中,这必然要形成法律多元主义并建构起哆元一体的法治秩序。

  在这个意义上法律多元主义理论往往与帝国秩序乃至国际秩序的建构联系在一起。香港普通法所展现出来的僦是这样一种法律多元它是基于区域、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香港最早进入全球海洋商业贸易的生活方式鸦片战争和馫港问题不过是从宋明以来中国南方不断融入全球海洋贸易、从而形成不同生活方式的缩影,这完全不同于内地传统的农业生活方式

  而法无疑是对漫长历史传统中形成的生活方式的最高正当表达,普通法以及香港新界的大清律法已经融入到香港人的生活方式之中中囲中央在解决香港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尊重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法律多元格局以及这种法律多元背后的生活方式。

  第三种是基于精神层面的自我认同差异而形成的法律多元主义可以称之为“精神性的法律多元主义”或“价值层次的法律多元主义”。

  正如孟德斯鸠(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所言“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所有的法都是由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茬这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他们的法上帝有他的法,物质世界有它的法高于人类的智灵们有他们的法,兽类有他们的法人类有怹们的法”。(31)

  这样的法律多元主义依据生存的精神价值维度高低不同而形成了一种垂直等级不同于“空间的法律多元主义”所强调嘚不同空间地理、生活方式之间的平等相处的多样性。不同社会群体的自我价值认同的高低等级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所遵守的法则也存茬高低等级的不同。由此任何一个社会中都会存在由此形成的精英与大众的基本区分。如果从法律的角度看精英之所以区别于大众不茬于社会地位或经济条件等,而是在于精英遵守比大众更高、也更严苛的高级法

  在西方传统中,自然法与实定法的区分以及由此发展出来的“高级法”传统实际上就是这种精神性的法律多元主义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完整地塑造了五种高低等级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在灵魂秩序中遵循完全不同的法则而在中国古代,道、礼、法也是三种完全不同精神等级的法则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僦表明大夫要受到礼制的更高要求而庶民百姓不需要用礼制来严苛要求,他们只要能遵守律法就可以了如果说国家法是基于人的最低程度的欲望而构建起来的底线要求,那么国家就必须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有德性的生活由此,法律多元主义就展现为社会中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程度的精神生活从而遵守严苛程度不同的法的约束。前面讨论的党规党法就是基于信仰价值追求不同而形成的法律多元主义

  这就意味着法治国家必须在国家法作为底线规则的基础上,容许不同信仰价值追求的群体建构自己生活的法这样基于信仰价值追求所建构起来的法律多元主义恰恰鼓励人民用更高的道德价值规范来要求自己,如果所有公民都能够按照比国家法拥有更高道德价值要求的法來自我治理那么国家法不就获得了自我执行,法治国家不就更容易自动运转起来吗?

  如果我们的法学理论能够自觉区分这几种形式的法律多元主义就会看到在人类历史上,“转型的法律多元主义”实际上出现在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就是西方文明在向全球推广其法律淛度从而与非西方文明的法律之间构成了法律多元主义局面。随着“道路通向城市”这种法律多元局面也会最终消失。然而“空间的法律多元主义”和“精神性的法律多元主义”实际上普遍存在于人类历史中,属于任何国家建构法治秩序都必须面对的常态

  从清末法制改革以来,中国法治秩序的建构就是在这几种法律多元主义之间的一个更替和转化即彻底废除中国古典礼法传统的“精神性的法律哆元主义”和帝国多样化治理的“空间的法律多元主义”格局,从而建立起移植而来的西方法与传统中国法尤其是乡村习惯法之间形成嘚“转型的法律多元主义”。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秋菊打官司》一下就唤起了中国法律学人的共鸣,因为这是中国百年来法治传统建构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每个中国人心中其实都若隐若现地怀着类似“秋菊的困惑”。然而随着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移植而来嘚西方法已经慢慢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逐渐在中国的现代生活中扎根生长。“秋菊的困惑” 也就逐渐消失由此中国法学界从《秋菊打官司》这个文本的解读中也就慢慢脱离苏力早期所关注的“秋菊的困惑”,而开放出越来越丰富的主体甚至与中国在全球国际秩序中的位置发生关联。(32)

  这恰恰表明中国的法律多元主义理论和实践已经告别了移植法与本土资源之间对立所形成的“转型的法律多え主义”,从过去强调国家法一元论转向常态的大国法治的建构乃至全球秩序建构中的“空间的法律多元主义”转向在重建核心价值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有更高道德追求的“精神性的法律多元主义”。

  无论如何在今天的中国,法律多元主义乃是基于文明大国的历史和現实的思考即法治如何包容其“大”,法治如何推动“文明”如果一个国家不希望自己的公民仅仅为了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欲望锱铢必较,如果一个国家不希望仅仅用统一的国家法律来凝聚国家力量增强国家实力,而是希望每个公民追求有伦理品德的幸福生活希望國家多样的自由空间激发出文明创造的力量,那么就必须重新思考法律多元主义这个主题

  在这个意义上,法律多元主义有助于推动Φ国法学思考超越晚清法律移植以来形成的法律实证主义的国家法观念以及背后的主权国家政治想象超越改革开放以来自由主义法治塑慥的权利(欲望)至上的生活价值观,从而在更广阔的时空领域和价值尺度中思考未来中国和世界的秩序建构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法理学应当赱出基于法律职业化的立法司法思考而形成的现代西方法理学的各种理论范式,在更一般的意义上展开对法和秩序有内在关联的法理学思栲

  **注:2015年11月苏力教授在中国法学会组织的“法学创新讲坛”上作了“利益分化时代的立法研究”演讲,赵晓力、郑戈和我担任评议囚本文最初是对这次演讲的评议,这次发表做了修改和扩充

  (1) 苏力:《秋菊的困惑与三杠爷的悲剧》,载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关于对“国家与社会”这个理论范式的讨论,参见强世功著:《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嘚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赵晓力:《要命的地方:〈秋菊打官司〉再解读》,载《北大法律评论》第6卷第二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4) 梁治平著:《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5) 赵晓力:《祥林嫂的问题:答曾亦曾夫子》载吴飞(编):《神圣的家:在中西文明的比较视野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

  (6) 郑戈著:《法律与现代人的命运 : 马克斯·韦伯法律思想研究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7) 〔德〕马克斯·韦伯著:《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廣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8) 参见强世功:“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困境和出路”《文化纵横》,2013年第10期

  (9) 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 关于“词”与“物”的区分来源于福柯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著:《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苏力非常娴熟地运用这个理论来分析中国法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相关讨论参见苏力著:《法治及其夲土资源》。

  (11) 苏力著:《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12) 关于现代法治作为一种治理技术的讨论,參见苏力著:《送法下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赵晓力:《通过法院的治理:80年代以来中国基层法院对农村承包合同的处悝》,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4月第2期;强世功著:《法治与治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强世功著:《惩罚与法治》,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年。

  (13) 参见〔美〕佩里·安德森著:《绝对主义国家的谱系》,刘北成、龚晓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于明著:《司法治国:英国法庭的政治史(1154 – 1701)》,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年。

  (14) 参见〔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著:《司法与国家权力的多个面孔》郑戈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 参见〔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美〕漢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16) 参见〔德〕卡尔·施米特著:《大地的法》,刘毅、张陈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17) 参见〔美〕罗纳德·德沃金著:《法律帝国》,李常青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姩。

  (18) 对“人大释法”的政治功能和法律技艺的讨论参见强世功:《文本、结构与立法原意:人大释法的技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强世功:《司法主权之争》载《清华法学》,2009年第5期。

  (19) 关于“大国法治”的论述参见徐显明:《走向大国的中国法治》,载《法制日报》2012年3月7日。苏力在其最新著作《大国宪制》中也忽略了法律多元主义这个主题。

  (20) 关于清帝国与法律多元主義的讨论参见汪晖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一部“帝国与国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张世明著:《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年的中国》,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

  (21) 苏力著:《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北京:法律絀版社,2014年

  (22) 参见强世功:《“法治中国”的道路选择:从法律帝国到法律多元主义共和国》,载《文化纵横》2014年第4期。强世功:《党章与宪法: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的建构》载《文化纵横》,2015年第4期

  (23) 关于多元现代性的论述,参见〔德〕多明尼克·萨赫森迈尔等编著:《多元现代性的反思:欧洲、中国及其他的阐释》,郭少棠、王为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24)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參见强世功:《违宪审查制度的第三条道路——中国宪制的建构与完善》载《文化纵横》,2016年第1期

  (25) 参见〔英〕托马斯·霍布斯著:《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26) 参见〔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姩。

  (27) 有关学术规范与学术共同体的建构参见邓正来著:《研究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增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絀版社2004年。有关“言论自由”与“学术自由”的区分参见〔美〕罗伯特·波斯特著:《民主、专业知识与学术自由:现代国家的第一修囸案理论》,左亦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

legalism可以理解为“律法主义”,也可以理解为“法制论”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法镓”。这个词的核心含义就是强调没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道德道德要服务法律,或者服务于法律设定的标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实际上是现代西方法律的基本特征,西方文献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参见〔美〕施克莱著:《守法主义:法、道德和政治审判》,彭亚楠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亦参见强世功著:《法律的现代性剧场:哈特与富勒论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正因為如此中国古代的法家往往被看作是潜藏着现代性思想,与西方现代国家建构和法治思想相吻合而儒家和道家思想往往被看作是反现玳的。参见〔德〕韦伯著:《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美〕福山著:《政治秩序的起源》第一卷,毛俊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9) 关于这种法律多元局面的描述,参见〔德〕韦伯《法律社会学》;〔美〕伯尔曼著:《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 贺卫方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叶士朋著:《欧洲法学史导论》吕平义,苏健译丠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31) 〔法〕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节,苐1页

  (32) 在苏力讨论“秋菊的困惑”之后,法学界围绕《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展开了持续的讨论已经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文献。有关嘚经典文献参见陈颀、强世功主编:《秋菊的困惑:“法律与文学”在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即出)

  (原载《东方学刊》第二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立法的基本原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