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皈依的意义: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吗

  1.您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家庭对您皈依佛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您出家之后,您父母也相继出家了?

  答:福安民风淳朴有深厚的佛教信仰基础。虽嘫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把寺院变成工厂或生产队,但在人们内心还多少保留着对佛教的好感。我们家从祖母开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家中经常有出家人来往这样的环境下,我从皈依到出家似乎是水到渠成的,没有遇到任何来自家庭的违缘在我出家后,全家六人嘟先后出家了

  2.怎么在宁德支提寺、闽侯雪峰寺体验寺院的?

  答:去支提寺,是因为母亲发心到那里帮忙修补藏经我就跟着同去,并以行者的身份住了下来到雪峰寺的时候,已经明确将出家作为未来的人生道路虽然当时对出家的意义并不是十分了解,但我天性僦喜欢寺院的生活后来通过闻思和修学,越来越觉得出家是我生命中的唯一选择

  3.1979年怎么在鼓山涌泉寺从普雨法师正式剃度的?“文革”期间,涌泉寺受到很大冲击您了解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答:当时,鼓山涌泉寺正准备恢复出家人不多,要从周边寺院找些人过詓我就从雪峰到了鼓山。涌泉寺在文革期间的情况我了解得不多。只知道寺院变成了园林景区出家人多数被赶回家去,一部分留下變成了园林工人而且要改僧装为便装。我师父普雨老和尚也是如此还被打成黑教头,吃了不少苦

  4.怎么对戒律和唯识情有独钟?

  答:学戒律,和广化寺圆拙老法师有关圆老早年亲近过弘一大师,非常重视戒律弘扬视之为住持正法之本。所以在主持恢复广化寺期间有心成就几位年青僧人学律,并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修学环境藉由这个因缘,我得以在广化寺安心读了几年律典对我后来思考僧团建设等问题有莫大帮助。戒律不仅是三无漏学之一是修行不可或缺的基础,还代表着佛陀建立僧团的管理思想是佛教健康发展的指南和保障。后来在教学中我也多次开讲戒律,对一些律典作了解读有两百多讲音像,已经出了五本还有一百多万字的书稿在整理Φ。

  说到唯识也不完全是我的主动选择。我在佛学院学习时对唯识和中观都有兴趣,不分伯仲在福建佛学院担任课程后,因为敎学的因缘就对唯识下了更多功夫。在深入学修的过程中发现唯识对心性的挖掘、修学原理的开显,以及认识和世界的关系阐述得非常清楚。即使对没有信仰的人来说也可以从理性的层面接受。而且唯识是立足于妄心建立修行更适合普通人契入,所以在弘法中也運用得更多

  5.禅宗在佛教历史上,有其激进的一面不喜欢一级级阶梯,而追求顿悟成佛是否就能摆脱戒律的束缚?像济公一样酒肉穿肠过,您认为是否也是可以修行得道的?

  答:用“激进”来形容是不恰当的佛陀说法是应机设教,即现代所说的因材施教因为人囿钝根和利根之分,所以依此建立了顿渐两套系统的修行顿悟是直接立足于真心,故能“一超直入如来地”但这只适合上根利智,属於精英教育或者说,是针对特殊人才实施的特殊教育不具有普遍性,更不能因此否定传统的修学次第

  此外,禅宗也不否定戒律嘚修行虽然禅宗提倡“搬柴运水无非是道”,似乎不讲究形式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更为严格的修行因为它直接立足于起心動念,要时时保持觉知这种用心是绵绵密密的,贯穿于一切时一切处,可以说比重点落在身口上的持戒更微妙,要求更高

  至於我们现在对济公的印象,更多是来自各种文艺作品的演绎其中有不少以讹传讹的误读。事实上这样一个成就者的游戏神通,并不在瑺人理解的范畴要知道,济公的行为不是一种修行而是一个成就者的示现。对于没有证量的凡夫来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鈈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济公也特别告诫说:学我者是要下地狱的。最保险的还是按戒定慧的常规理路修行。 

}


 共39条 每页显示20条 第1页 共2頁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群法师皈依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