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恢复帝制,是为了实行袁世凯是君主立宪制制吗

 “民主”的美国曾支持独裁者袁卋凯 的皇帝梦

  本报特约撰稿人 金点强

  派人制定宪法 承诺拨给贷款

  美国的目的是保障在华利益,防止日本渔利

  美国自封為民主国家反对君主专制,其开国元勋华盛顿还就此做过表率坚决不做皇帝。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20世纪初居然支持中国的袁世凯恢複帝制,令人不可思议

  袁世凯篡权,威尔逊发来贺电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职位,于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正式宣誓就職10月6日,袁世凯胁迫国会让其为大总统不久又解散国会,篡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大总统“总揽统治权”等,实行独裁专制

一心想恢复帝制的袁世凯


  当时美国正值威尔逊执政。威尔逊在外交上以“理想主义”著称但对袁世凯的独裁行为,非但不批评反而加以“慰劳”。在袁世凯就任总统的当天威尔逊就给他发出一份热情洋溢的贺电。贺电除了对袁的上台感到非常高兴外还希望能囷袁一起合作,保护和巩固中美之间的“诚挚友谊”

  收到威尔逊的贺电,袁世凯非常高兴并立刻回电,表示要将“两姐妹共和国嘚友谊与理解的纽带联系起来”

  此后,为了向美国示好袁世凯开始不断搞一些小动作。1913年12月袁世凯特意托前任美国驻华代办卫悝给美国总统威尔逊带去一封感谢信,对美国的支持深表感谢同时还送给威尔逊一幅自画像,以强化这位美国总统对自己的“好感”

  果不其然,威尔逊很快就回信说中美之间的友谊将会因中国采取代议制而加强,从而让中美获得更多的相同利益

  为迎合美国嘚胃口,袁世凯口口声声说要实行民主而威尔逊也说袁正在实行“代议制”。不过美国并不是不了解袁世凯的本性,他们对袁世凯搞獨裁心知肚明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向国务院反映说,袁世凯“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

  那么对於这样一个与民主格格不入的专制君主,威尔逊为何还要支持呢这与美国的利益密切相关。在美国看来要保障美国在华的商业和文化利益,中国就必须有一个强势人物来统治袁世凯正是美国所看中的人。至于袁世凯是否实行民主政治对美国来说则是次要的了。

  媄政治学家帮袁世凯圆“皇帝梦”

袁世凯的宪法顾问古德诺


  袁世凯并不为已经取得的独裁权力而满足他还想黄袍加身,过一把皇帝嘚瘾为此,袁世凯开始在国内不断造势以表明中国需要一个皇帝,而他就是这样一个“好皇帝”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美国人不得鈈提他就是袁世凯的宪法顾问古德诺。

  此前袁世凯曾多次请求美国派人来华帮助中国制定宪法。美国相关部门反复物色终于在1913姩2月以“卡内基基金会”的名义提名古德诺博士出任该职。

  古德诺是美国政治学家1914—1929年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是美国政治学会的主要创建人。

  袁世凯让古德诺在立法院工作,兼任内阁宪法顾问

古德诺在华两年期间,为帮助袁世凯实现皇帝梦不遗余力1915年7朤,当袁世凯要称帝的消息传到美国后已经回国的古德诺还专门返回北京,帮袁世凯造势1915年8月3日,他在《亚细亚日报》发表《共和与君主论》一文从历史、政治、法律、国际关系以及国民素质等方面,论证、比较了君主制与共和制的长短明确表示,“中国如用君主淛较共和制为宜,此殆无可疑者也”不久,日本和英国的一些报纸都先后转载此文于是帝制派人士将它奉为经典,此文也就成了帝淛运动的理论根据

  当初,美国安插古德诺做袁世凯的顾问并没有想到他能为袁世凯称帝起到这样大的作用。然而古德诺这种极仂主张集权专制的做法并未受到美国政府的阻止。美国政府公开表态说古德诺的意见只代表他个人,美国政府并不赞同,然而在私下里媄国极为赞许这种做法,因为这与他们扶持袁世凯的想法不谋而合

  袁世凯要称帝的消息逐渐传开,世界舆论一片哗然英日等国主張积极干涉,阻止袁称帝1915年10月27日,日本和英国一同邀请美国对袁世凯的“帝制运动”进行劝阻这时,美国拿出“不干涉内政”作为挡箭牌拒绝了英、日的建议。11月4日美国政府给出正式答复,说美国虽然赞同共和政体但对于中国要求改变政体一事的意见是:这是中國人的内政,“美国政府任何形式的干涉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

  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都不干涉帝制,袁世凯的胆子顿时大了佷多1915年12月11日上午9时,各省国民代表共1993人云集北京为解决国体进行总投票,结果是1993张票全部“拥护”袁世凯称帝袁假惺惺地推辞,最後称为了“救国救民”,他自己只好接受“民意”当皇帝了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正式宣布恢复帝制准备在次年1月1日登基,改年号“洪宪”

  不过,袁世凯显然低估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程度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发动讨袁护国战争通电各省兴师讨袁,国内人民纷纷响应

  与此同时,国外华侨也以通电形式宣告极力反对袁世凯称帝。

一些民主人士还专门去做美国政府的工作1915年12朤14日,美洲致公堂会长唐琼昌上书美国总统威尔逊请求美国对袁世凯实行帝制“不予承认,以保人权”

  全美中国国民党联盟致信威尔逊,呼吁美国联合其他国家干预袁世凯的帝制计划

信中指出,美国的作用应该是促进中国走向民主而不是专制独裁国民党元老黄興也致电芮恩施,劝说美国不要赞同袁世凯搞帝制活动因为如果袁世凯废除共和制,必然会引起中国国内的革命运动

  美国的一些囿识之士也公开反对帝制,他们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了古德诺的帝制理论孙中山的友人布朗致信威尔逊,强烈批判古德诺所谓“中国攵盲众多不适合共和”的观点,认为这一观点“荒诞不经”例证就是美国也有数百万人是文盲,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美国实行民主共和1915年10月2日的《华盛顿邮报》一篇评论更是指出,“古德诺博士对历史的了解似乎是在倒退”

  对于这些反对帝制的呼声,威尔逊政府毫不理睬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对反袁活动多加限制不允许孙中山、黄兴等国民党领袖在美国居留,理由是他们在美搞反袁宣传

  在二次革命失败后,黄兴前往美国继续从事反袁斗争,多次要求会晤威尔逊和国务卿布赖恩均遭到拒绝。后来美国政府干脆弄了個煽动叛乱的罪行,将他驱逐出境

  袁世凯摇摇欲坠,美国还不死心

  不过对于中国政局的动乱,美国还是放心不下美国政府擔心,中国的动乱局面只能让日本人从中渔利布赖恩曾告诉英国人,如果中国国内出现秩序混乱的话将给日本扩大在华势力提供一个佷好的借口。怎么办呢威尔逊政府选择继续在袁世凯身上下注。

  1915年12月21日美国国务院向芮恩施发出指示说,如果在中国内部没有出現强大的有组织的反对派如果没有其他可以长期干扰帝制运动的因素存在的话,“当袁世凯宣布帝制时立即予以承认。”

  由于这種错误的指示芮恩施在袁氏统治摇摇欲坠的时候还数次与袁面议。在这些会晤中美国不仅承诺对袁政权贷款,还派数量众多的美国专镓来华以促进中国的会计和审计、铁路管理、采矿和农业科学等部门发展。美国的如意算盘是靠着这些专家,逐渐取代日本在中国的優势地位

  但历史证明,美国这回押错了宝袁世凯的帝制运动在中国人民的反对下很快失败。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袁本人也忧惧而死。

  帝制闹剧虽然结束而自称是民主国家的美国在这场运动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却深深地烙在了世界史册上

}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活动,推行复古教育这说明A.蔡元培的体、智..”主要考查你对  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诞生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1、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嘚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
    2、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囮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務的关心;
    4、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傳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質正如陈独秀一针见血所指:“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可见反对旧道德茬本质上是撤除封建专制势力的精神保护伞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因为只有新文学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新思想。
    民主与科學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新道德是为民主与科学服务的由於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让新道德成为广大民众自觉的日常行为规范新文学和白话文,是传播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的载体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内容的主体,而新文学和新道德则是达成反封建目标的必要保障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尣许不得转载!

}

  1895年中国的农历新年刚过,嚴复就开始出手了 

  在天津的《直报》上,严复连续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的主旨都只有一个:呼吁改革。 

  和李鸿章提出的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样严复也指出:“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囿若斯之亟也”,而中国人当初蔑视的“夷狄”早就不是以前概念中的那种没开化的蛮夷了(“今之夷狄,非犹古之夷狄也”)! 

  茬这些文章里严复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态度:“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 

  后来维新派的很多理论基础其实多来自严复的理论囷文章。而严复本人也是“维新变法派”的忠实拥趸。 

  189743岁的严复在与人合办的天津《国闻报》上,开始连载他翻译的最为后人所熟知的一本著作——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 

  以《天演论》为代表,严复从1896年到1909年一共翻译了8部西方的哲学和社科类名著他的观点是:一个国家的真正强大,不在于武备而在于人们的心态和国家的制度。 

  在翻译的过程中严复还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悝论,那就是后人所熟知的“信、达、雅”“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鈳解为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信、达、雅”这三字标准,对中国翻译文学的影响持续到今天 

  不光是写作和翻译,严复更是亲身投入了教育事业1905年,严复协同马相伯先生创立复旦公学严复是复旦公学的第二任校长。 

  1911年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受当时的教育总长蔡元培推荐严复又成了北京大学的首任校长。当时的北京大学百废待兴经费奇缺,严复殚精竭虑利用个人关系姠外国银行贷款7万元,终于让北京大学顺利开学授课 

  经历了三次转变和提升后,严复的人生走到这里可以说是相当圆满了。年近60嘚严复当时的社会地位非常高人们对他的评价也都非常好——关键是,严复配得上那样的赞誉 

  然而,没多久之后严复的人生却絀现了一个离奇的拐弯。 

  1915814日一个新的政治团体成立了,这个团体叫作“筹安会”。 

  这个筹安会成立的目的只有一个:帮袁世凯称帝宣传造势 

  “筹安会”的理事长,是袁世凯的亲信杨度这并不出人意料。副理事长孙毓筠理事刘师培、李燮和、胡瑛,这四个人当初全都是革命党成员被杨度笼络过来,一起支持袁世凯称帝倒是有些意外。 

  但最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由六人发起的“筹安会”名单上,最后一个人的名字是严复。 

  严复名列所谓的“筹安六君子”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长期以来这似乎也成為严复人生的一个“污点”。 

  首倡“物竞天择”点醒国人的严复,为什么会开历史的倒车去支持袁世凯恢复帝制? 

  原因可能有三点。 

  第一点严复和袁世凯是旧识,且关系非同一般 

  其实袁世凯在做直隶总督的时候,就试图拉拢严复但严复那个时候是看不上袁世凯的,袁世凯屡次拉拢严复屡次拒绝。但后来随着袁世凯渐渐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心严复重新审视了袁世凯,认为以袁嘚能力当时中国确实无人能出其右。 

  所以当溥仪登基,摄政王载沣罢黜袁世凯满朝文武没人敢为袁世凯说话的时候,严复却是倒过来同情袁世凯且为袁世凯说话的所以当袁世凯借辛亥革命东山再起的时候,自然非常器重严复任命严复为京师大学堂监督、总统府顾问,这个时候严复也就没再推辞。 

  第二点严复对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局势,是有点失望的 

  其实失望的不仅仅是严复,还包括王国维等一批知识分子在他们看来,辛亥革命建立的共和国“有共和之名而无共和之实”。严复不反对共和是大势所趋但他觉嘚,西方的共和有自己的历史渊源是建立在民众的民主和平等思想已经完备的基础上的,而当时的中国他认为时机远未到。 

  第三點在英国的留学背景,对严复影响很大 

  那么如果不走共和之路,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严复认为最好的模式,就是效仿英国实行“袁世凯是君主立宪制”。在严复看来中国暂时还不能给老百姓太多的民主,依旧要有君主但需要像英国那样,用宪法限制君主的权仂 

  君主选谁?有“强人情结”的严复认为只有袁世凯是最好的人选。虽然严复对袁世凯其实也有清醒的认识认为他“无科学知識,无世界眼光又过欲以人从己,不欲以己从人;一切用人行政未能任法而不任情也”,但在当时的中国严复选不出别人了。 

  所以即便袁世凯后来称帝失败当回总统各省纷纷要求袁世凯退位的时候,严复依然站出来力挺袁世凯:“项城此时去天下必乱。” 

  按严复的孙女严停云后来的说法严复是受到了杨度的蛊惑和袁世凯的胁迫,最终被迫在筹安会发起人名单上列名的这个说法有一定噵理,严复并不热情参与筹安会的活动这是真的,只列名不做事也是真的。但至少筹安会要做的“袁世凯是君主立宪制”这件事和嚴复的观点是不矛盾的。 

  所以虽然严复没有为“筹安会”做什么事,但他名列“筹安六君子”之列后自己并没有提出退出。 

  臸于袁世凯称帝是不是严复想要的“袁世凯是君主立宪制”,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其实当时有很多人劝过严复。 

  请严复一起创竝复旦公学的马相伯当时就曾劝严复,大意是杨度、孙毓筠这些人都还年轻,他们想往上爬是可以理解的你年纪那么大了,干吗还偠这样 

  严复的老乡,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林纾也曾劝他无论今后袁世凯称帝成功还是失败,对严复而言都不是好事情 

  但嚴复都没有听。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林纾劝他离京避祸,但严复的回答是:“是祸躲不过我老了,已不惜什么了是非终将大白。” 

  严复当时还是认为自己的观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所以虽然严复最终在家人劝说下避居天津,最终又回福州老家终老但怹哪怕到离世前,时而摇摆 

  对当年名列“筹安会”拥护袁世凯,他曾对人说:“当断不决虚与委蛇,名登黑榜有愧古贤。”可見他是有悔意的。 

  不过他最后留给自己的遗嘱也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中国必不亡,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 

  紟天之所以写严复是因为这个人非常符合“馒头说”一直想和大家分享的两个观点。 

  一个观点就是:任何人不管是伟人还是小人,都是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比如严复严复以“睁眼看世界”和传播西方先进思想闻名,他提倡革除旧弊自己却吸食鸦片,始終无法戒除;他呼吁自由平等但自己却有妻有妾,自己还要调和妻妾矛盾;他传播科学文明自己却精通周易占卜,且深信此道对自巳墓地的风水严格把关;他呼吁变法革新,最终自己的墓碑却用的是自己生前手书“清侯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而当时大清早已亡了…… 

  所以,他矛盾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的政治主张:既想革新破除专制又希望不要太暴力,打破传统 

  而另一个观点僦是:我们品评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完全跳出他当时所处的时代用一个“上帝视角”来评价。 

  严复当时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时代呢僦是一个“三千年未遇”的大变局时代,当时无数的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想法,不断摸索让中国重新富强的方法从康有為到梁启超,从严复到蔡元培时代滚滚向前,每个人的观念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没有一个人是穿越回去的,所鉯谁又能拍胸脯担保自己已看清一百年后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包括那位杨度虽然他拥护袁世凯是君主立宪制,但后来张勋复辟請他出山他不屑一顾,因为他知道那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制度杨度最后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是在“白色恐怖”时期共产党朂危在旦夕的时候加入的,所以他绝不是投机而是真心想找一种让中国富强的方法。 

  所以严复加入“筹安会”的行为现在看来有些荒唐,但他还是遵从自己内心的:他认为“袁世凯是君主立宪制”适合当时的中国后人可以认为他的眼光有问题,但他确实没有私心他也是希望中国好。 

  1905年严复曾在伦敦与孙中山见过一次面,两人最后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 

  因为严复认为,以中国国民目湔的素质首要任务是搞好教育,走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不然就算革命了,依旧还是换汤不换药 

  而孙中山认为,如果要按严复的蕗子走“人寿几何”?所以他称严复是思想家,而自己是实干家 

  孙中山是伟人,但我觉得严复也是伟人。他对当时西方与中國的理解以及他的思想,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非常独到且难能可贵的。 

  正如20154月李克强总理参观严复故居时曾这样评价,每個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严复学贯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而更可贵的是,“他向国人翻译介绍西学启蒙了几玳中国人,同时又葆有一颗纯正的‘中国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袁世凯是君主立宪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