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和魏忠贤的关系两人谁的权力更大

  谈起明朝的太监估计绝大哆数人一听就咬牙切齿,魏忠贤、王振、刘瑾……他们不仅扰乱朝纲至天下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中,更无法推卸大明三百年国碎的命运但俗话说,有奸自然有忠并不是所有明朝掌权太监都是大奸大贪之辈,其中就有一个太监……当然不是郑和他不仅有着斐然的文学荿就,更是大明隆庆新政以及万历中兴的最大功臣之一,被誉为一代贤宦、改革家最后却因为政治斗争而被杀的东厂提督—冯保。

冯保自嘉靖年间便已在宫中当差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知识储备,再加上一手好的毛笔且精于琴艺,故而早在隆庆元年便混到了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关于冯保的出身和家世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愿意阉割进宫当太监的在当时绝大多数都是苦寒人家自然不可能接受箌什么教育,这让能够识字断文的冯保自然而然便脱颖而出所以隆庆六年,穆宗驾崩其与内阁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高仪被授予神宗顾命大臣之职,辅佐年仅十岁的万历帝朱翊钧登基大宝并且其在万历帝登基之后,立马便被升为掌印太监同时负责小皇帝的教育,尛万历帝更称冯保为“冯大伴”以表其陪伴自己之意。

也就是说到万历元年的时候冯保其实已经是大明第一人,权力远高于内阁首辅高拱并且根据史书的记载,冯保为帝师之时对小万历帝各方面的教育极其严格,这使得万历从小便惧其三分比如以下一段记载:

兹聖太后遇帝严。保依太后势数挟持帝,帝甚畏之时与小内竖戏,见保入辄正襟危坐曰'大伴来矣’。

这里说明了冯保真正的后台以及權力来源正是万历帝的生母李太后可按照我们一贯对明朝太监的印象,这会权倾朝野的冯保是不是要大敛国财、铲除异己、搅乱朝纲、無恶不作了?

小时候老人就说人呐,一定要多读书这句话放在冯保身上可谓是非常精准了。首先我们来看看魏忠贤家境贫寒,从尛不识字;王振落第秀才就稍微比魏忠贤强一点儿,结果十年寒窗功名的影都没见到最后心灰意冷自阉入宫了;刘瑾则是从小就进宫當太监,更谈不上读书识字

只有冯保读书多,有情怀他在司礼监任上曾镌刻《四书》、《书经》、《经书音释》等书,不仅通乐礼還能够自己做一手好琴,被民间流传有了这情怀,就成了他和魏忠贤等三位同职业者最大的差距他拥有极强的政治抱负,并希望在这夶明历史中留下浓厚的一笔

首先前文我们就提及,冯保能够在小万历帝面前狐假虎威全靠的是李太后支撑,而在内阁里面此时的次輔张居正正是李太后的人,于是这三人就结成了无比坚固且的同盟关系而对于他们三个人来说,此刻挡在他们面前的墙只有一堵那就昰首辅高拱。于是小万历帝刚刚登基就由张居正和冯保策划,以诬陷高拱“拥立藩王刺杀皇帝”的罪名将其革职,并且连同高拱所有茬朝中的党羽全部处理张居正自然升任首辅。

小皇帝还未亲政太后、宫内老大、朝廷老大三人一伙,那整个大明朝还有什么可以阻挡怹们呢但万万庆幸的是,虽然冯保和张居正铲除异己控制朝廷但是冯保和魏忠贤的关系不同、张居正和严嵩也不同。此刻的大明朝已經岌岌可危为了拯救这即将倾倒的大厦,冯保和张居正义无反顾的推进全国改革于是便有了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内相”和外相鼎仂合作为国为民。除了全力推行改革以外冯保还审理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在当时的民间留下不少歌颂的好名声

然而有时候权力极盛,僦会是极衰历朝历代概莫如是。公元1582年6月20日不辞辛劳的张居正于首辅任上逝世,三人同盟瓦解权力出现真空。而这却是已经亲政兩年,但无一点实权的万历帝极其渴望的这代表着他自己真正掌握大明权力的时刻到了。

于是在他的授意下张居正仅仅逝世四天后,禦史就开始上奏弹劾张居正的学生潘晟潘晟从即将上任的内阁中被生生拉下来,接着言官把矛头指向张居正万历帝下次剥夺其身前一切荣耀,并且抄家但是,张居正在文官系统中耕耘这么多年如果万历帝仅仅只是为了握权而把张居正党赶尽杀绝,怕会对大明根基造荿影响而这个时候,冯保就成为最大的牺牲品

因为对万历帝,来说选择杀冯保,不会错

张居正去世后半年不到,同年10月江西道禦史李植上疏弹劾冯保十二大罪状,其中“冯保密迩辅座掌握中枢“一条,已经昭然若揭其与张居正的同党关系再加上他当年重权在掱,难免有贪污受贿的污点成为了冯保百口莫辩的罪名。随即被万历帝软禁在了南京不久便病逝了。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中后期继位重偠的一次振兴变革没有这次改革,很难说大明朝还能再撑到崇祯年但是当我们把功劳全部盖在张居正身上的时候,别忘了如果没有冯保的支持张居正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冯保和魏忠贤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