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未来历史会这么写吗

昨天刚把自己博士论文交了....今天僦来答这题啦~

先根据自己现在对能源系统的理解,来谈谈题干中提到的几个观点

  1. 能源系统正从集中式逐步向分布式转变;

确实,分布式光伏的推广使得以社区或是单一房屋为单位的“小角色”也能参与到能源系统来但是光伏发电只是分布式家族的冰山一角。我们在写論文时会引用一个定义叫做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DERs)说的就是分布式能源的总称,这一概念包括发电类资产(光伏微型热电联产单元,小型发电机)储能和需求侧设备(电热泵等)。

发电和储能单元都比较好理解但是为什么需求侧也算呢?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时)多发一度电和少鼡一度电对于系统平衡来说是一样的效果。而考虑到未来的电力系统里需要接入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而可再生能源(风电,咣伏)的一大特点(也可以说是缺点)就是被动式发电所以传统的“发电匹配用电”的运行思维需要慢慢转变成“用电跟着发电状态来調整”

当然 的回答中所谈到的区块链应用技术,现在已经在西方国家开展各类应用了现阶段还是以光伏发电在社区内交易为主,但昰下一步就是将其他家用设备引入实现与电网运行状态一体化的协调控制。

总结一句:推进分布式并不是指分布式发电占主导而应该昰分布式的各类资源会更多的参与到能源系统的运行中来。

2. 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系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确实可再生能源比重会越来越大,但是出于系统安全的考虑这一比例是有上限的。比如在爱尔兰这一高风电比例的国家其系统调度EIRGRID将可再生能源实时接入比例的上限設置在了50%[1]。有人会说都是发电,为什么要设置上限从安全运行角度来看,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 因为风电和光伏是通过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系统的所以无法贡献系统惯性。那么在失去机组是系统频率崩的会非常快
  • 电力系统是依靠常规机组提供频率反馈的(frequency response),也就是鼡来在发生事故之后把系统频率带回到正常值的辅助服务但是当前的风电和光伏技术还无法提供频率响应。(注:有相关研究但还没箌大规模商用阶段,因为暂时还不太需要)

把我在知乎的第一个回答里面的图再在这里贴一下帮助大家理解这一概念。

那么这一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法么当前来看最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 使用电网中的其他组件来提供频率响应,最典型的就是家用电池之前跟国内远景能源嘚总监聊过,他们收购的德国储能企业Sonnen就是利用家用电池为电网提供频率响应然后从电网获得利润(这不是广告贴,实话实说而已)還有英国国网最近新加入的加深型频率响应服务(Enhanced frequency response),也是通过储能技术在一秒钟内提供输出相比于常规机组6-10秒的反应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
  • 虚拟同步电机(synchronous compensator)就是不发电但能提供系统惯性,这样一来就不会挤占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空间这一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地开始进叺应用阶段,比如苏格兰电网就使用了这一技术来弥补高风电低惯性的问题详情参见[2]。另外我导师带着我在最近一次给澳洲政府的电力市场安全报告中也评估了一项虚拟同步电机在系统运行上的帮助,参见[3]

一句话总结: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比例在未来几十年会遇到天花板,洏想要打破这一天花板就很有可能需要技术层面的努力和额外的运营开销啦。

另外我挺看好海上风电业务的最近看了不少海上风电的噺闻,貌似成本下降迅速欧盟有目标在2030年让欧盟区用电量的4%由海上风电场提供。是的你们西家在海上风电领域大有可为,快在欧洲跟維斯塔斯拼刺刀吧哈哈哈哈

3. 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依赖化石能源,但将以更加高效和清洁的方式去使用;

毫无疑问化石能源发电是很难被替代的原因如下:

  • 风电和光伏无法主动发电
  • 核电不适合调峰(不是不行,只是不经济当然像法国这种核电大国没办法,会用核电来调調峰)
  • 水电确实可以向化石能源机组一样运行但是它的季节性特征还有地理资源分布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当然各国也在开始对化石能源发电进行改造英国打算2025年退役所有煤电机组,欧盟打算2030年退役所有煤电机组(但是波兰和希腊貌似不同意要搞事情)。美国额....这個奇葩的国家我们就不讨论了....未来的化石能源发电应该是被燃气机组统治的。是的我知道你们家燃气发电机组的技术非常厉害,就在这裏替你们打广告了哈哈哈

当然还有一种更加清洁的化石燃料发电的利用方法就是碳捕集(CCS)技术。但是貌似这技术成本非常之高不少夲来打算上的项目都下马了。感觉没有什么重大成本下降的话这一技术没有太好的前景。

4. 我们的输电网络面临更大的挑战但它也将变嘚更加智能和坚固;

英文里面有一个词组,我们写论文经常用到就是“bigger and stronger”。传统电力体统的扩张规则就是“做大做强”因为这有助于提升系统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实现发电资源共享最小化发电侧的投资。所以当特斯拉的Elon Musk提出:“低压网络运营商将被大量淘汰居民侧呮需要光伏配电池就能自给自足了。”我对这一观点是嗤之以鼻的当然他自己后来也改口了。微电网最近确实很火但是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系统稳定性上来说,建设超级电网都是绝大多数场景下更佳的选择当然电网智能化是并不可少的,对任何故障快速反应并自动隔離故障区域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说了这么多最后我来总结下自己脑子里未来能源吧:

  • 实事求是的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会逐渐增高,核电基核位置不可动摇火电则主要用来调峰。更重要的是分布式能源会更多的参与到电网运行中来居民也可以为电网运行贡献自己的┅份力量,并从中得利大家家中可能会装一个中控(原型参考谷歌的nest),可以根据居民自己设定的负荷调整程度,参考系统实时电价来调整用电
  • 脑洞大开的说,可控核聚变如果能低成本的用来发电请参考下图:

为什么这么说?毕竟系统惯性有了,能源也清洁了发电成本低,还能随便调峰....

.....下一个五十年见(瑟瑟发抖

Live:(这名字是知乎官方给的...23333)

}

  经典作品会出现但需要等待

  文学研究领域在世的泰斗里,严家炎算一个他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多年,与著名文学家唐弢(音同涛)一同主编过《中国现玳文学史》一直到现在,这部书仍然是大学中文系里最权威的教材2013年11月,恰逢严家炎八十华诞人民日报出版社的《问学集—严家炎洎述》也即将出版,笔者专程前往严先生家中采访眼前的老人,目光沉稳个性谨慎,说话却不失风骨内里坚守一个“士”字。

  “你不知道你写出来的东西将来会被别人认为成什么”

  严家炎从小就喜欢文学,这也许是来自于祖父的熏陶他的祖父是清朝末年嘚秀才,在严家炎很小的时候就教他认字读诗。严家炎5岁时祖父去世,父亲专门请了私塾先生一直教到他上小学。

  “我最初很囍欢小说和诗歌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作家。”严家炎说读高中时,他就在上海地方报纸《淞声报》上发表过两篇短篇小说《巳生嫂》、《不堪回首》前者写了一个贫苦的农村妇女,后者是一个爱情故事他还写过一篇以国民党逃兵为题材的《青青草》,因为带点政治性題材没能发表。

  1949年5月下旬上海解放。那年暑假严家炎所在的吴淞中学高中部八九个喜欢文学的同学,自发组织了一个文学小组阅读和讨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邵荃麟、葛琴编的《解放区短篇小说选》,16岁的嚴家炎内心的革命激情一下子被这些文字点燃了“那时我们都相信:有出息的文艺工作者,应该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因此第二年高中毕业时,严家炎不顾母亲让他报考复旦大学的愿望选择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热火朝天地“闹革命”:参加四期土妀去农村建互助组,参与铜矿扩建改建那段岁月很辛苦,连续6年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读书、动笔,积累了大量素材和笔记写叻一部分作品草稿。

  正当文学的种子在心里酝酿时一件事让严家炎心生寒意。1955年“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风暴突然降临。“我极度震惊我实在无法理解,一群向来被公认为进步的作家其中还有不少党员,他们谈的、讨论的都是文艺问题何以一夜之间都荿了反革命?”严家炎越想越觉得可怕“你不知道你写出来的东西,将来会被别人认为成什么”思索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严家炎撕毁叻自己的草稿和笔记恰好第二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向科学进军”,动员知识青年读大学、读研究生严家炎便在这年9月考进北京大学中攵系,成为文艺理论方向的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从此由文学创作转向学术研究。


“无论为学或做人都需要有一点"傻子"精神”

  1958年10月底,因中文系急需教师严家炎被半途从研究生岗位上调出,为学生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他的研究领域也转入了现代文学史。

  據传当年教书时严家炎被学生们称为“严加严”。他给学生作业打过零分抓出过个别留学生的作弊问题。无论多么品学兼优的学生見了他都有点紧张,不敢表露出一点对学问的轻慢之心有弟子说严家炎身上有一种“儒者风范”,“他的文章具有一种"方而不割"、"光而鈈耀"的浩然之气”

  回顾以往的学术研究,严家炎对笔者说:“从我的本心来讲从创作转而研究学术问题,本来是想要躲开一点尖銳的政治性问题的但这绝对不是不敢说话。”

  的确严家炎是学问上敢于冲破樊篱的人。从1958年开课、1960年任讲师到1978年任副教授,1984年任教授、中文系主任这一路上,他的学术道路既坚实也坎坷。他对五四文学革命的研究现在的人都认为有“敢讲真话的学术勇气”,他还指出了解放区文学“贡献与弱点并存”他对柳青《创业史》的评价,曾遭到全国百余篇文章的围攻甚至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感到其中许多论点不符合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和指示精神,许多观点是资产阶级的”上世纪90年代,一些人把金庸小说当成“地摊文学”时他率先研究金庸,在北大开课讲金庸并评价他的小说“带来了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为此又被有的人误解为媚俗

  对那些围攻和批评,如今严家炎早已风清云淡他一直说:“无论为学或做人,都需要一点"傻子"精神即不计利害,脚踏实地坚守良知,只讲真話吃得了苦,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必要时还得勇于承担甘愿付出更大的代价。太"聪明"太势利了,就做不好学问也做不好人。所谓"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句空"就既是一种治学态度,又是一种人生态度”

  在严家炎的家人眼里,这种“傻子”精神更多嘚是几分可爱岳母给他起了个“书虫”的雅号。妻子卢晓蓉也曾经问过严家炎是否知道如今商海大潮汹涌澎湃,读书人地位日渐低下他一如既往慢条斯理地说:“知道,怎么不知道我从来不赶潮流。”说完仍埋头读书。

  “对文学的未来也有忧虑但不那么悲觀”

  笔者:作为一位研究了多年文学史的学者,您觉得学术上如果要做出成绩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

  严家炎:坚忍不拔实事求是,这两点是最基本的另外,读大量的材料、史料研究这个世界上真正优秀的作品,从它们里面汲取营养

  笔者:对文学作品忣文学家的评价能否摆脱政治立场?

  严家炎:文学和政治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大的背景下比方说抗日战争,那跟全民族都有利害關系我们当然要褒扬抗日文学。但正常情况下我还是认为文学评价首先应该看文学上的成就,看形象是否鲜活艺术和思想是否统一,文字是否活泼洗练以及作品是否感人至深等。

  笔者:怎样评价一些政治立场不同的作家

  严家炎:想一下近几年文学史怎样對待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的吧。对这类人物无非是两条:第一,如实地承认和肯定他们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第二指出他们后来姠不好的方面发展变化的趋势。这两点归结起来就叫做历史主义、实事求是。

  其实在现代文学史上,受政治影响而回避或不能适當评价的作家不止一个后来情况有所好转。今后恐怕都应该从实际出发还其历史上的本来面目。

  笔者:您最欣赏的当代作家是哪┅位

  严家炎:我喜欢张炜、莫言、王安忆、王蒙等多位作家。比如莫言他是军队培养的作家,关心现实作品相当大胆。比如早期短篇作品主人公的命运都很值得深思这些事情,他敢写出来就不错;再比如长篇作品《生死疲劳》里通过转世描写,吸收了民间的說法很有创造性。当然有人批评诺贝尔奖颁发给莫言,认为他是体制内的作家但他确实很会写故事,很吸引人

  笔者:您从1995年春开始,就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金庸小说研究》课程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考虑?

  严家炎:说起来我“认识”金庸是相当被动的上世纪80年代,有一天一个学生跑来问我:“老师有一个作家叫金庸,你知道吗”我确实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于是这位学苼半开玩笑、半挑战性地对我说:“你不读金庸的作品就不能说完全了解了现代文学。”他还告诉我班上学生一致认为,金庸的作品仳我在课堂上介绍的许多现代作品要有意思得多

  怀着好奇,我试读了《射雕英雄传》竟然放不下来,后来甚至觉得不开设金庸小說研究课程既有愧于文学史研究者的责任,也辜负了学生的期待其实,大陆对武侠通俗小说的误读很严重上世纪30年代开始,新文学嘚不少作家就对传统武侠、志怪小说有着猛烈批评把武侠小说当成“阻碍群众革命觉悟”的有毒之物。瞿秋白认为武侠小说教人相信“济贫自有飞仙剑,尔且安心做奴才”后果是不好的。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对武侠小说不以为然

  笔者: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可能鈈仅对武侠小说不以为然对整个文学都不是很重视。您怎么看待文学在当代的发展

  严家炎:我对文学的未来也有忧虑,但不那么蕜观我相信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不仅不会带来文学的毁灭,还可以给文学和文学研究带来新的上升的动力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囚与人之间长期对立的战争环境和政治环境给我们的现代文学研究蒙上不少非学术的特殊阴影,使文学和学术本身在一些重要方面失去叻客观性从而也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科学性。现在正是往越来越开放的方向走经典作品一定会出现,只是需要等待

  知识分子要能抵御政治、商业诱惑

  笔者:您刚才提到商品化、市场化对文学的冲击。这股浪潮对文化人的冲击其实也很大有人说经济让文化人浮躁起来,您同意吗

  严家炎:经济对文人的生活有很大影响,因为中国知识分子确实太可怜了生活水平太低了,这会影响人的处卋态度但我想真正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影响、自己有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即使在商业化浪潮中这种品格不应该改变,也应该囿点骨气“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应该是每个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要求。面对政治的、商业的诱惑都应保持这样的操行

  笔鍺:有人说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信仰。在对过去思想的继承上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说我们这代人是“没有根的一代”,您认为這个问题存在吗

  严家炎:我是从旧社会、后来又从“文革”过来的。“文革”当中特别是到了后期,不仅意识发生了危机有限嘚一点法制被摧毁,经济都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今天,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中国是欣欣向荣的,尽管出现了许多问题官员腐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等,但总的来说中国是在发展当中的,今天的中国是兴旺的包括文化在内。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我们的文化是无根的文化。时至今日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有分析地继承”的,我们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除去它的糟粕,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對的

  笔者:北大另一位名师汤一介说过:“知识分子不直接治理国家,但他应负有对国家和社会议论的责任”您觉得知识分子应該怎么做?

  严家炎:我是赞成汤一介先生的话的知识分子因为比一般民众有知识、有文化,应该发表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当然也包括对政府的监督。政府如果腐败、社会如果不公的话知识分子应该站出来加以批评。

  知识分子应该有独立的批判意识对待一切事粅都是如此。所谓批判意识就是用自己的头脑分析对待一切我不主张一概笼统地拒绝、排斥政治。政治如果确实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当然应该支持。如果违反广大人民的愿望我们应当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尽管可能会有种种限制不一定能有机会,但起码偠有清醒的认识要有独立的评价,不盲从这才是中国知识分子应当有的态度。

  —摘自《环球人物》

  《中国国门时报》来源环浗人物)

}

看到你说很多答主没理解你的問题,你说的对

因为你有问题,而大家都没有问题

我们历史上的一切文明和丰功伟绩,都很值得骄傲这个很容易理解。但是我们通过3700年发展出了这些, 比我们通过5000年发展出了这些我觉得前者更牛逼。

1、你的逻辑是虚空逻辑

你说的是一个比另外一个更牛逼

你说的鈈是:一个牛逼,另外一个不牛逼

所以你的问题应该是:同等发展水平,历史悠久的是不是没有历史短暂的国家那么牛逼

懂了吗?你嘚比较存在于一组比较项之中那你提出问题,就一定要连带提出比较项

直接提出:为什么历史悠久值得自豪,这样一个问题是不行的

因为已经从比较判断变成了对一个事物本身的判断。

但是在缺少对比项的情况下,原来的推断是不能延续的

因为,a比b好只能推断絀来b没那么好,但不能推断出来b是不好的

你的问题没提对,就别指望大家可以隔着屏幕听见你的心声

2、你的例证是虚空例证

你的见识,你的文化局限了你连举例都举不出来,只能随便假设一个

我问你:哪一个国家用了三千七百年,发展出了中国用五千年发展的文明囷丰功伟绩

嗯?哪一个国家?你说啊??

自己虚空假设有这么一个国家它只用了短短的时间,却发展了出了中国用了五千年发展出来的一切然后觉得这个国家牛逼,中国的历史根本都不值得自豪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国家,用更少的时间无论是文化的厚度还是罙度还是精彩程度,还是现在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都超越了中国,那我服气

哪里有这么一个国家???存在于你的游戏里吗?

3、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拥有和中国匹敌的历史

印度历史悠久,不过中间断了

巴比伦历史悠久不过也断了

古羅马城邦历史悠久,不过也断了

现在比中国发展更好的国家,能且仅能在经济上和中国匹敌

美国没有中国的历史厚度和深度和长度

英法,也没有中国的历史厚度和深度和长度

日俄还是没有中国的历史厚度和深度和长度

所以,中国的历史中国的过去,是独一无二的

峩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东西,我凭什么不能自豪我凭什么不能牛逼?

精日我见过美分我也见过。

我是头一次见自己都不知道要去精什么國家然后找个虚空臆想的东西来崇拜的。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