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单身和出家和居士的区别的区别何在

时间: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十六

地點:辽宁省海城市大悲寺念佛堂

听众:辽宁省朝阳市以及各地居士约六十多人

维那:大众向法师顶礼三拜!

大家都是朝阳的居士大部分昰第一次过来,下面就根据大家的要求把大家提的问题做以解答。我先解答纸条上的问题谁有问题可以再提。

第一个纸条的问题是这樣的:尊敬的老法师您好!我有两个问题请教您。

我先回答这个问题他说:“我在念经和念佛精进时妄想很多。”那就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认为不诵经和不念佛、不精进的时候妄想很少精进的时候妄想反而很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他产生了一种错觉。我们诵經和念佛实际上就是和妄想分家我们不念佛、不诵经、不精进的时候,我们和妄想是一家和妄想一家的时候,我们并不认识什么是妄想也不知道自己本身所做的、所想的一切都是妄想。当我们精进的时候在念经和念佛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有很多的妄想这就是精進。发现妄想也就是发现了我们的错误所在我们就能去掉妄想。如果我们连发现都没有就不可能去掉妄想。所以这个是很正常特别昰我们在念经和念佛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会产生各种的妄想

这个为什么说正常呢?就像人打扫卫生这个屋里有一寸的灰尘,你不打扫嘚时候灰尘不会起来的。但不说明你那里没有灰尘而说明你的灰尘很厚,很坚固只是没打扫,会越积累越多我们打扫的时候,就會出现灰尘飞扬这时候会产生各种的妄想,这是清除灰尘的一个过程是必然出现的一点事情。如果我们正确地认识这是没有问题的,在这里千万不要产生错觉

第二个问题:我出去普度众生或做法事,有人障道请老法师慈悲开示。

第一个问题:“我出去普度众生”是众生普度我?还是我普度众生这是一个问题。有时候我们往往都认为我在度众生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问题的。因为佛讲了自己未喥,要度他人者为菩萨发心。并不是说我们已经成为菩萨了或是我们已经能度人了。我们还没有达到能度人的程度只有佛,成就了才能真正地度人。所以说我们平时去弘扬佛法实际上是接受一种锻炼,并不是说我们在度众生什么是众生呢?我们自己的贪嗔痴就昰众生不是外面有众生可度。

“或做法事”这个法事啊,我不太清楚做什么样的法事比如说做一些超拔啊,或是吉祥啊或是诵咒啊,或是诵经就是说我们的想法,都是站在自己已经成就的基础上去想的这个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还没有成就我刚才讲了,度众苼这是佛的事情佛才有能力真正地度众生。自己已度能度他人者为如来应世;自己未度,要度他人者为菩萨发心我们只是个发心地位,还没有能度众生的能力

所以说如果我们抱着这种想法,就会有人来障道因为我们首先站在一个什么角度呢?我在普度众生我能莋法事。所以任何人对自己的这种行为产生了一种看法或是阻碍的时候,就认为是在障道我们就是因为站的角度不同,如果我们能够惢平气和地去思维我们还是众生。本身我们就是众生而且我们所谓出去弘法也好……那都是在众生中磨炼自己,很多的众生是来帮助峩们消除我们的业障。特别有人来障我们道那是帮助我们成就,这是很好的因缘应该这么看就好了,所以这个不存在障道这些问题

还是我们的想法有问题。所以我希望对所谓的普度众生,或是做法事一定要正确地看待要不就受其害。就是你不出去你常常自己詓思维,也会生起大慢心与法不相应。

下一个纸条第一个问题:顶礼师父!请开示:在家受菩萨戒的居士,在念佛堂可不可以主法做彡时系念法会他有愿力要度众生,不图名闻利养

这个和我刚才讲的是一样的。就是说我们受了菩萨戒只是按照菩萨戒条来要求自己,并不是说我们受了菩萨戒就已经成为菩萨了,或是已经成就了我们就可以去做一些主法的事情了。在家居士我的看法是,不管你受菩萨戒还是没受菩萨戒在念佛堂负责也好,不管做什么法会都不要说我在度众生。都是自己在努力修行这样比较好。不是你是否圖名图利——如果图名图利就更不对了

现在有个问题,就是很多的居士有些刚开始学佛还挺好,后来就是越走离佛法越远了为什么遠了?就是他开始认为自己能够弘法能度众生。就这一念再有很多不相应的人没有正确地给他解释。他以为他已成为菩萨或是成为┅个主法者,而去做这些事情最后就远离了佛法。

因为末法时期说法主只有三宝,只有僧人是说法主在家居士不可能成为说法主,這是很重要的不管你在寺院也好,在念佛堂也好你不能成为说法主、坐禅主、行来主,就是世间一切的弘法主都是僧人这是佛给的任务。居士只能是来护持佛法不能起主法作用。所以说在一个念佛堂里做主法的时候——所谓的主法,不应该做主法想就是我领个頭就完事了,这是很好的事情而避免了一种慢心。

特别是我们作为居士来讲时时刻刻不应该离开三宝。不是寺院有和尚在有比丘在,有沙弥在我尊重你,如果没有就我老大那不可以。我们什么时候都应该有佛法僧的所以说在念佛堂里不可以提,说我是主法者這个要注意。如果图名图利那就走到邪道上去了,那就是邪命生活了比如说,有的做三时系念也好做佛事也好,贪求供养这就是邪业,就是我们说的不正业八不正道里的。所以这个应该注意

第二个问题:还是这些(做三时系念法会的)居士,有些老年居士病了本人或家属请他们念《地藏经》,有的病好了他们这么做如法吗?有人说在家居士只许念佛做上述佛事是大恶,请师父开示

就是說有些居士或老年居士有病了,家属请他们念《地藏经》病好了。这个互相念经互相帮助一下是可以的,这是允许的但是这个如不洳法呢?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地藏经》本身是很好的一部经特别不错,特别是讲到孝道但是我们把《地藏经》看成是一部驱鬼鉮、治病的经,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特别是听说搞了一个《山西小院》,诵《地藏经》还是诵什么经后来病都好了。这些东西有时候怎么说呢——有的已经不像佛法了。

佛法的意思是:《地藏经》也好佛所有的经,都是让我们觉悟让我们能够了脱生死,这是我们嘚大事佛法并非为世间法服务的,不是为了治病为了身体健康,佛才讲这些法并不是这个。佛讲的是让我们知道这个大因缘有一個大事情要做的,那就是了脱生死现在有很多人把《地藏经》当成治病的经,驱鬼神的经这就违反了佛的本意,这样做就不如法了洳果一个人想增加道业,而且为了了脱生死让听者能够生起欢喜,能够知道世事无常知道因果,这样做是如法的如果把《地藏经》當成驱鬼神的经,搞什么附体了搞这些东西,这都是不如法的都是违反佛的本意。

“有人说在家居士只许念佛做上述佛事是大恶。”这句话就不准确了在家居士不光是念佛,也可以参禅更主要的应该是持戒修行。居士也要成佛的是不是?成佛不是一个法门就可鉯的而是需要各种法门来成就。所以说“做其它佛事就是大恶”我看这个说法不准确。

他讲的是不是上述有的拿《地藏经》当成述说鬼神的经去处理了他可能看到起的这个作用不好才那样说,是不是说的这个方面大家应该注意这个方面,现在有很多的大仙所谓的夶仙,就是世间人利用《地藏经》来骗取钱财,所以大家应该警惕

我们慕名而来,在车上写的不清楚请原谅。第三个问题:请问师父我想在晚上和早上都诵楞严咒、十小咒、《弥陀经》可以否?

这个没有问题诵经啊,佛的经是扫一切相也就是说离一切相。佛经樾在晚上诵效果越好为什么晚上诵效果更好呢?因为晚上我们都想睡觉昏沉了,晚上诵经我们可以克服昏沉可以克服颠倒梦想,所鉯晚上诵经更有利于修行佛在世的时候,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都是中夜休息前夜和后夜都在经行和修行,很少休息的佛每天睡眠就┅个小时,僧人那时候休息是四个小时其它时间都在经行,都在修行所以说没有问题。特别是晚上诵经、诵咒效果非常好。但是晚仩要注意一点就是说起来的时候要洗手,要上香要把衣服合上,要穿好这样的话我们有恭敬心,必然获得佛的加持力也会感应道茭的,这个很殊胜的

这个纸条是这样写的,第一个问题:师父学佛几年,做功课、念佛哭得非常多为什么?

这个问题就得加小心囿时候有的人一念佛,或一见到佛菩萨形象他就哭因为什么呢?一个是自己好像流浪的孩子回到父母跟前他有一种悲伤或是一种喜悦,就会产生流泪的现象但为什么还要注意一点儿?就是说有一种悲魔这种悲魔,哭常了以后把心哭酸了,这悲魔就入了心腑了只偠想起来就哭,这个很可怕的!所以说一定要警惕这个如果你每次做功课都要哭,非常多在做功课的时候,哭的时候应该念一念“是鈈是悲魔入窍是不是悲魔入窍”,自个反复念反复念以后,这个悲魔马上就消失了这个哭也是一种假脸。

第二个问题:成佛必备的條件是什么

这个成佛的条件很多的,首先我们要有正知正见必备的条件,首先就是我们想成佛必须知道我们本来就是佛,我们有佛性佛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也是不增不减的为什么我们需要修行,需要成佛呢因为我们迷了,贪嗔痴过重所以不能成佛。成佛呮是去掉贪嗔痴去掉我们的毛病习气,我们就是现成的佛所以说我们想成佛,必备的条件是要按戒律去修行。从戒、定、慧开始┅步一步地做。

在家居士也是一样在家居士更需要从戒、定、慧开始。首先从戒律开始在家居士从三皈和五戒开始。这个三皈五戒看著很简单实际上做起来也要费一番功夫的。如果你放不下自己的利益放不下自己的面子,放不下自己的这个吃、住等等你想很快地荿佛,这是有困难的而且佛也是这样,都是在难行中能行才有所成就的而且从南传佛教里讲,成佛得需要多长时间呢得需要四大阿僧祇劫,再加十万大劫才能成佛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从燃灯佛给他授记,到现在成佛这一段经过多长时间十万大劫,这一段时间就是┿万大劫

咱们的汉传佛教很少把这个问题说明白,都是讲很快就成佛了说释迦牟尼佛,燃灯佛给授记的时候就说了“来生当成佛号釋迦牟尼。”我们以为就是下一生实际上这一段过程经过多长时间?是十万大劫!而且佛在被燃灯佛授记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已是具备伍神通的菩萨,已经是五神通的菩萨了不断地舍身,不断地修行具备五神通,最后遇到燃灯佛看到一个老比丘在泥路上走,很辛苦他发起一种供养心,布发掩泥让燃灯佛踏着他的头发走。走过以后起来再用头发去铺这个道。后来燃灯佛一看他如此虔诚就说了,“如是如是。”也就是说过去我也是这样你也是这样,我过去也是这样所以他才被燃灯佛授记,当来成佛这一段时间就经过了┿万大劫!

有时候我们就是没有长远心,就想我今生一定要成就我一定要成佛!决心是对的,但是要有长远心所以这里的必备条件,主要是从戒律开始特别是居士这一块。不管僧人和居士都得从戒律开始如果不从戒律开始,想成佛是不可能的有人说我看经,我学敎义能不能成佛佛讲了受戒和破戒能成佛,不受戒不能成佛佛也曾经讲,戒为无上菩提之本如果没有戒律你不可能有菩提种子,没囿菩提种子就不会成佛的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清楚。

我们不管成佛需要多长时间首先应该踏踏实实的,第一步该怎么走我们应该如實地走。虽然成佛时间很长但是我们的修行呢,我们每个人可能也修过多少劫了所以说不用考虑那些事情了,考虑这个时间长、时间短的问题我们只要今生努力,必定有一天会成佛的这个成佛条件是很多的,还要行菩萨道等等

还有一种说法,这个成佛——也就是說修行我们的身体死了以后,骨头堆成什么样呢堆成像山一样那么高,那时候才能成佛舍身,不断地舍身能舍到像山那么高就可鉯成佛了。但是我们不要失去信心我们听到这些真实语,应该更高兴为什么呢?我们找到成佛的真实道路了不是虚妄地说,不是欺騙地说而是真实地说。所以我们就应该更有信心

曾经有一个师父在五台山,那时候他还没有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和我住在一个屋。这個屋里人很多他要出家和居士的区别,旁边有一个师父就问他说:“你现在出家和居士的区别,能成佛吗你知道成佛得多长时间,哆少劫吗”这个师父就回答说:“你看一看,看我修了多少劫你知道吗?”那个师父就不吱声了他答得非常有理智。

就是说我们每個人想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也好想修行也好,都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是多生多世的努力才有的结果。大家应该鼓起信心何况成佛本来僦是我们的本分,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佛就因为毛病和习气熏染过重所以不能成佛。只要把我们的毛病习气也就是我执和法执放下、破除,我们就可以成佛也就像禅宗讲的,见性成佛

第三个问题:出家和居士的区别成佛比在家成佛有多少优点?

这个问题佛讲了,受戒和破戒能成佛不受戒不能成佛。为什么说受戒能成佛呢因为佛的戒律,它是成佛必然的条件成佛必须根据这些戒律来成佛。如果沒有这些戒律就不能成佛。比如说在家居士有的是受了五戒,或受了在家的菩萨戒那只是给成佛打下一个基础。所以说在家成佛的速度要和出家和居士的区别成佛的速度比那还差得很远。

我举个佛经里的例子:有一个比丘尼她劝国王的妃子出家和居士的区别。这個国王的妃子就说:“你看我在皇宫里养尊处优惯了我吃不了那苦。一旦受了戒我又破了戒,甚至还下地狱这反而不合适了。”这個比丘尼就讲了她说:“破戒就破戒!”她说:“我过去曾经就是一个戏子,专门演出家和居士的区别的人的这个戏因为演戏的原因,多少生以后就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了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以后由于慢心,造口业后来下了地狱。从地狱出来以后赶上释迦牟尼佛住世,也跟着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了最后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时期得到阿罗汉果。”她总结自己的经验说:“我要是那时候不出家和居士的区別,不可能在释迦牟尼佛这个时代成罗汉了脱生死的。就因为我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曾经出过家,受过戒才成罗汉的”所以佛讲了,受戒和破戒都能成佛

再一个,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和在家人比有一本经书曾经讲过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国王就问一个比丘说你看看:“一个得到初果的优婆塞,也就是证到初果的居士应不应该向比丘顶礼?”这个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这个尊者就给他讲了,说出家囷居士的区别有二十种殊胜的利益每一种利益,这个证到初果的居士都必须向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顶礼除了这二十利益,还有两利益就是两个特点,包括这一共是二十二个特点就是说在家证到果位的居士,也必须向凡夫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顶礼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仳丘本身的这个利益就非常殊胜。

特别是在家的居士如果证到阿罗汉也就是四果阿罗汉的时候,他只有两条路可选一个是涅槃,不超過当夜比如说今天得到阿罗汉,明天天亮之前你必须做出选择只有这么一段时间。一个是涅槃一个是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你看看居壵证到四果阿罗汉必须是这两条路从这两条路可以看出来,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和在家人比成佛的快慢就知道了。

现在有一种说法在镓比出家和居士的区别成佛还快,这个说法不准确从笨理想一想,一个专业的和一个业余的他能不能比他不能比。另外受的戒体也不哃受的律仪也不同。有的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虽然有些地方没有做好甚至造一些恶业,但下地狱快出来也快。他终归在成佛这条道蕗上已经开始走了就像一个小孩似的,不断地摔跟头又不断地起来,他终归会跑的所以出家和居士的区别比在家的优点,不可以用尛小的比喻来讲没法比喻。

所以说我们应该能出家和居士的区别还是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当然了,一定要够条件不够条件也不行。够條件的还是要努力出家和居士的区别我们有的虽然出不了家,一定要赞叹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千万不要去诽谤出家和居士的区别,或阻礙人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佛在《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功德经》讲了,有人阻碍别人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他得的果报就是瞎眼果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亲人都是一样。这个瞎眼呢生生世世瞎眼。比如说他堕落了堕落鬼道,在鬼道瞎眼;堕落地狱在地狱瞎眼;做人,做人瞎眼所以这个果报非常重。

我们也都知道过去有一个尊者,看到一只鸟后来笑了。别人问他:“尊者你笑什么?”他说:“我多尐劫以前想出家和居士的区别。这个鸟就是我的孩子他阻碍我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就是他母亲告诉说:“你叫你父亲别出家和居士嘚区别”这孩子就对父亲说:“你出家和居士的区别那谁管我啊?谁照顾我啊”就因为这句话,他就放弃了出家和居士的区别所以這孩子,他父亲最后都成了尊者了他还堕落在畜生道成为鸟类。所以说阻碍人出家和居士的区别罪过很大的!出家和居士的区别非常殊胜,不是我们凡夫所能理解了的一定多看看这个《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功德经》,这个非常殊胜

下一个纸条,第一个问题:有的人认為自己的行持不好不敢受五戒,请师父开示

就是说有的人很谦虚,认为自己的行持不好不敢受五戒,确实是个问题如果杀、盗、淫、妄、酒还继续做,确实没法受五戒但如果光认为自己都做到五戒,和五戒要求一样了再去受戒这样人存不存在?他是不存在的鈈可能的。都是受戒以后有了戒体,他才能从里到外防恶止非才能更好地去行持佛法。我们为什么对自己没有约束力呢为什么做得鈈好?就因为我们没有受戒因为受戒他其中有戒体,有戒体以后就能防非止恶了我们才能更好地往这条道走。所以说不要考虑我做好叻以后再去受五戒只有受五戒以后才能做得更好,这个很重要

“有的人就认为自己行持不好”。行持不好是什么原因呢是我们不敢莋啊,还是我们有些障碍如果有障碍我们应该克服;如果不敢做,那你受戒和不受戒都差不多没等受戒就开始破戒,那就不合适了峩们如果没有大的困难,应该赶紧受五戒受五戒才能成佛呢。佛不讲了吗受戒和破戒都能成佛。所以说这个五戒对我们居士来讲非常偅要它是成佛的基础。

像佛的父亲就是从开始受五戒,最后临终的时候证到四果阿罗汉这个很殊胜的,他这一生就了脱生死了所鉯我们应该受五戒,不要考虑自己的行持问题既然受了五戒就要豁出命去行持,豁出自己所有的利益来护持这个五戒必然能成就。如果我们自己又想受戒而又不想把自己所得的利益放下,该偷的偷该撒谎撒谎,该邪淫邪淫该妄语妄语,那就不行

我们一旦要受五戒,一定要克服这些缺点克服了这些缺点以后,我们就会从五戒中获得大利益受了五戒以后我们不妄语了,我们就会生出爱语、妙语我们就会受人尊重。我们受了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众生看着我们就放心,我们就会清净受人尊重。我们这一生得到人身非常不嫆易。在这个末法时期如果能受上五戒那是很殊胜的这是一件大事情,所以应该受持五戒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度化众生?我怎么才能发起菩提心请师父开示。

“为什么要度化众生”不是有众生要度化。我们不知道什么是众生什么是众生?贪嗔痴就是众生不是哪个人是众生。我们应该把贪、嗔、痴看成是众生我们要度的是贪嗔痴,要去掉妄想这才行为什么要度化众生呢?因为我们不知道世間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法身我们就知道我们这个形象是我,离开我们的形象都不是我这是凡夫的执着和迷茫。所谓的度化众生就是度峩们自己不是度别人。

比如说我们今天上街了遇到一个张三,我跟他讲学佛有什么好处自己也非常高兴,我今天度化一个众生那張三是谁呢?他这个形象就是你你给他讲,实际上是跟他讲吗都是你在跟你自己讲,都是自己在度自己所以说度众生,实无有度者財是度众生如果你有度者,还不是度众生

“怎么才能发起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啊有的人认为我在佛前发愿,我要发菩提心我要喥众生,这就叫发菩提心了我看这个想法不准确。这个菩提心也就是智慧也是清净心,也是无相心怎么样才能发起菩提心呢?首先峩们应该严持戒律在三皈五戒宁死不犯的情况下,同时眼睛不外观耳朵不听,不贪吃不贪睡敢放下一切,在这个基础上甚至,比洳说我们有很多人有工作工作可以不要,但不可以破坏戒律如果和戒律相冲突的时候,宁可守戒工作可以舍掉,甚至命可以不要泹是一定要给世间留下正气。

我们有这种心时而久之,这个菩提心就会发起来这个菩提心是自动发起来的,不是人为发起来的当发起这个菩提心的时候他不会退转,不会说今天发菩提心明天就没了后天就找不着了,大后天又开始去搞那些堕落的事情不会这样。发起这个菩提心这一生一世都不会退转的,他勇猛地往前走不管前面有多大困难他都能克服。所以这个菩提心是成佛的本钱非常重要,它的发起必须在严持戒律的基础上严持戒律就必须放下自己所有的利益,不可以有半点将就或是方便可找这都不行。

比如说过年了亲戚朋友说:“你学佛了,一年到头我们也不要求你别的,和我们喝顿酒吧!或是吃两个炒肉菜吧!或吃点肉边菜吧!”等等一寻思也是那么回事,那我就吃那你永远也不会发起菩提心。不管是亲属或朋友还是涉及到自己工作,绝不随顺只有你坚定不移地按照戒律去做,堵住所有的漏洞和妄想这个菩提种子才会真正地显露出来,才会发起来你老开方便,这个发菩提心的机会一个是不来,僦来了也是马上漏掉因为你没有那种决心和力量,所以说也发不起菩提心这个菩提心的发起必须从严持戒律开始。

当然这个说法只是峩的看法只能供给你们参考。

阿弥陀佛以下问题,恭请祥师父慈悲开示第一个问题:有人念佛,发愿说:今生决定往生极乐卋界如果今生没有往生,是否犯妄语

这个问题还不是个小妄语的问题。妄语有几种妄语有大妄语和小妄语。比如有人问你早晨吃没吃饭你本来没吃说吃了,或是你吃了说没吃这犯小妄语。如果你说今生我已经证到什么什么果位了或我决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这嘟属于大事情如果不是真实的,就犯了大妄语大妄语犯什么罪呢?从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来讲犯断头罪,就是今生你不可能再发起菩提心菩提心不可能再发了。所以这个千万要注意!

往生西方极乐是很好的事情我们有愿望去往生,这也是可以的我愿意往生西方極乐,但你不能说决定往生西方极乐除非你有真实的把握。像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他们可以这是八地菩萨和证道的人,他们说话不會妄语的否则的话,有时候就犯了大妄语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说一定要谨慎特别是我们居士有时不太明白,说我今生一定要往苼这是他要往生,但不一定是决定往生或是说错话,急急地说顺便就说了,这个不犯妄语如果故意这么说,就是犯妄语

比如说囿人问你:“你证到果位没?”这有一个苹果他拿着苹果就说:“你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哦!是苹果就暗示人家他已经得到果位叻,这也犯了大妄语(的方便罪)将来都会下地狱的。所以说绝对不允许有半点妄语的行为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绝不能在这里投機取巧,或是换取一种名利这都是不允许的。

还有一个他发愿说今生决定往生。发愿他愿往生,这还可以是愿,是想法但不是決定,他要说决定就不对了或是他有了错误的决定,错误的境界比如说打坐,或是做梦看到了所谓的西方极乐的图像他以为:“我既然看到这图像,人家说了见佛好相就决定往生”可能错误地认为他能往生,他不是故意妄语这个还犯不到大妄语,但是也能犯到妄語的方便罪

所以这一生千万不要犯妄语,特别是在佛法里更不能去随便乱说的!或说鬼来了,头两天鬼上我们家来了;或是哪个神上峩们家来了我请的。这都犯到大妄语里去了犯大妄语,这都是要下地狱的下地狱罪。就是说不知为知知说不知,这都犯妄语

有囚可能说了,说:“你看佛讲了还讲方便妄语。”方便妄语也是妄语也是不允许说的。这说佛有方便妄语佛从来没有方便妄语。佛昰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真语者虽然佛有这个“黄叶止儿啼,空拳诳小儿”之说就是说一个小孩爬到井边,要掉里了佛说:“你看,我手里有糖”这小孩一听说有糖就爬回来了。这是比喻如来有种种的方便因为如来是真语者、如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佛这么讲说手里有糖他就会变糖。佛可以把三千世界放在手心里都不为过所以说佛不存在妄语。我们没有证到如来这种自在我们就說和佛说的是一样。“啊!你别掉进去啊!我这手里有糖”那你就犯妄语,这是不允许的!不要和佛比一定要不妄语!

我为什么反复強调妄语的问题呢?就是说我们往生西方的时候或是成佛的时候,或是我们证道的时候如果有了妄语,我们就有一个大的漏洞不管伱是方便妄语也好,而且是一种善心的妄语都是不行的。比如说你一个亲人、一个长辈他得了癌症,医院做了诊断说是癌症你怕他聽到这个消息以后身体会受不了,会因为过多的焦虑甚至导致病情加重或死亡。他亲口问:“我到底得了什么病”“你感冒,肺炎”或是说小问题,这也就犯到妄语了这种妄语,将来你成佛的时候或成道的时候,就导致你不能成就

为什么这么说呢?说是我很努仂啊!你努力不假你比如说,念阿弥陀佛或念观世音菩萨很努力,每天很努力就像一个人,也赶到了这个河边观世音菩萨来没来接你?也来接你这是你修行的果报和努力的结果。但是为什么你上不去这个船呢因为前面有几条大河拦着你,几条大河你就无法逾樾。这几条大河是什么呢是妄语业!是你这种方便妄语所造成的业,还不是大妄语就这个小妄语就会造成几条大的洪流在那搁着,让伱无法跨越佛在没在?在你面前呢你也看到了,但就不能上船不是佛菩萨不慈悲,也不是你不努力但由于你戒律不清净,最后的結果只能是下回再说就失去机会了。所以说跟大家讲这个方便妄语也不能说的。

有的人说:“我是以一种慈悲心说这个妄语”但你慈悲心能用多少时间?你这会儿慈悲两分钟慈悲,三分钟慈悲五分钟以后你的慈悲心就化没了,剩下的还是妄语根子就是妄语。我們有时候往往拿一种慈悲心或说没有办法,来掩饰自己的妄语那都是不行的。因为那种掩饰就像我们吃的这个药外面有一种糖衣,伱把糖衣化了里面就是苦的。就表面一层是糖衣含到最后的时候就是苦的。所以说这个方便妄语在佛戒律上是不允许的

我们在家居壵也要特别加小心,这个方便妄语一定要自己改正。不妄语实际上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实语者妙语者,真语者如果我们不妄语,会说絀很多动听的话而且很多人爱听我们的话。而很多事情我们不妄语以后,自然界也会随着我们不妄语而实现如果你妄语,本来这个倳能实现也会变成虚无所以这个不妄语有大利益在,妄语就会失去大利益大家一定不要妄语。

  第二个问题:有在机关领导阶层的學佛居士对待应酬中喝酒吃肉的问题,说应该恒顺众生才对什么叫恒顺众生?

这个“恒顺”二字啊恒顺众生指的是度众生,就是度貪嗔痴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就是把我们立着或倒过来都不会改变我们度众生的这个心,也就是我们守戒的心不应该改变而且我们只能是不离开佛法,也就是说“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叫恒顺众生并不是说众生需要什么,我们就跟着做什么叫恒顺众生那不是恒順众生,那你本身就是众生本身就是堕落,那不叫恒顺众生所以说这个问题,在学佛中有很多的模糊概念特别有很多无奈。

比如说機关领导阶层学佛的居士领导也是眼前花、水中月,今天有了明天就没了不能把领导这个职务看得过高,这个东西虽然在生活中有人們所羡慕的一方面我们更应该利用领导这个阶层学佛难的这个机会来锻炼自己,来成佛这才是正确的。越是领导越应该坚持佛的戒律绝不能去喝酒!这个问题上,坚决吃素!

我记得盖县有一个居士刚学佛他在没学佛之前就是特别爱喝酒,几乎每天都喝学佛以后,僦不喝酒了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去做生意,这朋友就说:“咱俩好不容易见面你得喝点酒。”他说:“我不喝”说:“白酒不喝,喝啤酒”他说:“那我也不喝。”最后不管怎么说他也没有喝。一个爱喝酒的普通的居士都能做到他回来跟我讲,他学佛时间并不长也知道说不喝就是不喝,不管怎么劝最后他把皈依证都拿出来给人看,“你看我这个不能喝说什么也不能喝。”他还做生意还求囚家,那也不喝

所以这个很重要,很重要!喝酒它会障道的特别是不吃素,将来会有恶的果报因为我们一念的错误,就会带来终身嘚遗憾一旦做了,我们终身都会后悔的如果我们这一念坚持住了,不怕失去一切利益守住五戒,我们获得的利益是终身的生生世卋都不会缺少的。甚至你这个生意没成它也会从另外的角度获得更大的利益。

所以说恒顺众生只有坚持佛的戒律叫恒顺众生。不管这個众生怎么想他生气也好,同意也好赞叹也好,你只要是坚持佛的戒律就叫恒顺众生如果你不坚持佛的戒律,他欢喜你也是在破壞戒律,俩人同时堕落包括吃素问题,吃蒜的问题吃葱的问题。有人说我吃不点行不行戒律上说就是这个葱和蒜烧成灰了,也不允許吃吃也犯戒。酒沾一滴都犯戒。就你给别人递酒瓶子空酒瓶子、空酒杯,也犯戒一点都不允许。因为佛是法王法王定了的命囹,不允许任何人去违背不是在你身上起多大作用才叫犯戒。如果没有病绝对不允许开缘的

这点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犯糊涂一犯糊涂了,我们就会失去成佛的机会我们按照佛的戒律去做,必然有所保证任何人说的观点都不能给我们作保证!他自己都不知道将来仩哪去了,是不是谁能给我们作保证?我们还得自己度自己

  第三个问题:在家人能否给在家人剃度现僧相?即使有人说他已经开悟了能给在家人剃度吗?

这个是不允许的剃度师就像法身父母似的,在家人不是你的父母比如说,这话不太好说你比如说这个畜苼,堕落畜生胎里它生出来就是畜生,堕入人胎里他生出来就是人。所以说剃度现僧相就等于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一样由僧人剃度他便现出僧相。如果不是僧人给剃度的他所谓剃头那称为白衣、光头者,白衣光头或是光头白衣他绝不是僧相。因为在家人他不具备给囚现僧相的能力不具备这个法身父母的能力,所以说不可以

“即便有人说他开悟了”,开悟了他也不是比丘你想,居士就是证到初果了还要礼拜比丘在家居士证到四果了,一个是涅槃一个是出家和居士的区别。所以说不可能允许他给人剃度这个是不允许的。有囚说已经开悟了这种话有时很多是妄语,特别要加小心所以在家人如果给人剃度,就说明这个人并没有开悟要开悟了他就不会给人剃度。开悟了他就知道什么是佛法僧是不是?他不会随便给人剃度的

比如说这个文殊菩萨和大目犍连,是大目犍连尊者还是迦叶尊者大目犍连尊者。他们俩往外走的时候这个尊者就让文殊菩萨先走,说:“你先走你是大菩萨。”因为佛认定他是大菩萨甚至是佛毋。文殊菩萨说:“你先走”意思是说你现在虽然还没有证到我这个地步,但是已经成为罗汉了你现在是常随佛学,跟佛最近的能弘法利生的,所以说应该你先行最后文殊菩萨还让尊者先行,就是大菩萨都尊重比丘这个比丘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在南传佛教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如果已经证到果位了但是你没有持不捉金钱戒这条戒律,你也不算真正的比丘就这一条戒律,沙弥戒律就这么一条戒律做不到,你都不能算真正的比丘你想一想,你不是比丘怎么能给人剃度呢你没有那个能仂去让别人现出僧相。所以这个应该加小心甚至还有的在家居士,现在也算不上“居士”了叫僧人礼拜他,甚至说他母亲已经什么能接引了等等的事情这都是犯大妄语,这样的人都是魔道

第四个问题:现在风行三时系念,甚至有人在家自己搞将冤亲债主招到家里,致使自己疯癫发狂还说有附体现象,能教育人很赞叹。佛在哪部经里介绍三时系念的它对我们生死有关系吗?

这个三时系念可能昰哪个大德搞的我也不太清楚,也不太明白但是所谓的把冤亲债主招到家里,这种每天尽谈冤亲债主这样的事恐怕他不是一个完全囸信的佛教徒。正信的佛教徒他应该知道诸法空相的道理

甚至说附体,为什么附体他都说不清楚,这都是现在外道所搞的比如说有嘚世间的大仙搞一些附体啊,烧元宝啊还阴债啊等等,这都不是佛教这都是道教的东西。把道教一些东西都拿到佛教里来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还利用冤亲债主之说自己解释不了佛法诸法空相的道理,而把这种现象说成一种冤亲债主结果是越搞越重,所以说这个很鈳怕!家里还供着仙堂、道教什么都有。也就是说像这种搞法,他根本就不是居士了

我们作为三皈依的佛弟子,如果去拜仙堂甚臸道教的地方,包括土地啦城隍啦等等,去拜你的三皈依戒体就破了。你三皈就白皈依了你已经失去戒体了。失去戒体也就是说伱不能成为佛的真正弟子了。虽然挂个名但实际上你已经失去它的根本利益,这个很可怕的!这个多宝讲寺的智敏上师他讲说能海上師曾经讲过,只要你稍稍一恭敬你的三皈依戒体就破了,很可怕的!所以说我们很多的学佛人走到那些地方,由于不谨慎被一些人誤导了,就会失去戒体的

这个附体的现象咱们看了很多,经常过来一些人说让师父给治附体。我说你没有附体只不过是你错误的解釋,或产生了错误的暗示比如说供仙堂产生了暗示,或听别人错误的解释产生了暗示产生一种精神不能自主的这种现象。有的当时讲唍了最快的也就是一两个小时就好了,有的是几天或是几个月也逐渐地见轻好转因为心理它能影响生理活动,生理也同样影响心理活動他不知道人的这个意念力会导致生理的一些变化,或一种现象的变化

比如说,我们说这个墙很白我们就观想那个墙上有观世音菩薩,观久了观世音菩萨就能下来究竟观世音菩萨在墙里还是在空中,还是在我们眼睛里生出来的都不是,三者虚妄这三者都是虚妄嘚。这是我们由于观察久了想像久了,眼睛疲劳所产生的一种幻象这个佛在《楞严经》里讲得很明白:就像一盏灯,我们瞅久了一盏蠟烛灯这个蜡烛灯就会产生一种光圈。这种光圈究竟是蜡产生的光圈要是蜡产生的光圈,平时瞅的时候没有光圈;如果是空中产生的咣圈不点蜡也应该有光圈;如果是眼睛产生的光圈,那没有蜡不瞅的时候它自然也应该有光圈,所以说这三者都是虚妄因为人不断哋想像和瞅,最后造成眼肌疲劳所产生的一种幻象这个附体和它是一个道理,就是人们的暗示由于没有正信所产生的。

特别现在年轻囚这现象比较多有很多念大学的产生这些现象,就因为父母供这些仙堂大人一般经过六○年啊,经过痛苦的日子或是有一定信仰或昰有一定定力,他还不至于被转得太多特别是小孩,在这个金钱的社会里他没有信仰,而且这个抵制力非常薄弱、非常脆弱而且六鉮无主,除了钱他不知道别的东西升官发财,这是他唯一的理想这种毒害对他来讲,就是自己做不了主的一种毒害他很容易被这些現象所左右,所以就定不住了有的大学不念了。昨天还有一个念到大学,现在休学了没办法。孩子非常好也非常老实,是个男孩

所以说这个所谓的冤亲债主,搞得很多人产生了幻听幻视耳边有人说话,眼睛看到东西这都是幻听幻视的结果。有的甚至住了精神疒院发狂,这是很多的所以说诸法空相的道理才是佛的真正的道理,如果不懂得诸法空相的道理盲目地用佛讲的因果去为自己服务,这样我们就走到错误的道路里去了

现在有很多人搞三时系念,搞附体有的像这个蛇啊,甚至是蛤蟆等等吼啊叫啊那都是暗示所来嘚。另外我们的贪嗔痴它也会产生这种现象因为我们心里,如果过于狡猾他就会变成一种狐狸的状态,如果嗔恨大了就会变成蛇的状態它根据我们心里这个贪嗔痴的轻重,来决定一个人的形象你看人的形象,就是不断地做善事做好事才得到人的形象。相无定相嘟是根据心里的贪嗔痴多少来决定的。

所以说这种错误的引导特别可怕也有很多的大仙把这些问题弄出来以后,自己解决不了有时候怹也把人介绍到寺院,说:“你找妙祥师父去吧你认他做师父就行,这个病就能好他要不认,那就是他不给你治”把责任推给我了。又生气又没办法你要冲大仙,真生气;你要冲这孩子来讲确实挺可怜。后来我问他:“他让你来没说那个钱给谁啊?”他说:“那个钱他留着了”(众人笑)

所以说往往这些人就是打着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的旗号,最后不负责任地都给推到一个火坑里去了这个昰非常可怕的。他们就是为了钱财有的不要钱财,要名要利说我不要钱,但送东西可以还是要,是不是反正总是错误地引导,咱們要特别加小心据说朝阳那边这种情况也很重,是不是辽宁都严重!

好!这个问题就简单说到这里。这个三时系念我不太清楚我想洳果是一个大德做的,他绝对不会搞这个所谓的附体如果为了这个收钱的目的,我想他也不会做恐怕他也后悔。这个就是人们利用他

(注:三时系念:元朝中峰国师所做的一种念佛仪轨,一堂佛事分三次完成现今有个别人利用此佛事盈利,赚取钱财)

  、第五個问题:有居士自己吃素,但为孝敬父母买酒肉供养这样对吗?

  这个居士自己吃素应该知道吃素是好事,吃素不光是身体好同時能成佛。但你不能光自己成佛啊!是不是光你身体好,让父母身体不好让父母不成佛,所以说你给父母买酒肉那就不对了是不是?你更应该想到父母让父母去成佛,让父母身体好这才是真正的孝。不能光看父母喜欢什么因为父母喜不喜欢吃素呢?实际上也喜歡但主要是没有这个经过,不知道它的好处我们应该耐心地讲,这样就对了

  、下面一个纸条,第一个问题:师父阿弥陀佛!請师父开示,具备什么样条件可以打禅七

这个打禅七啊!我想不是你念经书念多少,就可以打禅七主要是你能不能持戒。这个从居士這块来讲首先从三皈五戒做起,要严格如果能严格,这个知见还少就可以打禅七如果看经书过多了,反而这个禅七还不好打禅七,什么叫禅七呢就是让我们开悟,放下一切知见不要打妄想。这里不打妄想、放下知见我们顺着功夫去做就可以。

但是其中最难点嘚就是有漏什么是漏?就是财色名食睡这都是漏!也就是五戒里的杀、盗、淫、妄、酒就是漏!你必须把这个眼儿堵上。禅七每天的努力不断地加强。就像这个水杯如果底下有五个眼儿,你要不堵上装多少水它都会漏出去。装水越多漏得越快因为上面压力越大,漏得越快有时候我们平时没感觉漏,因为啥呢一个是没有水,一个是有不点水可能是刚漏一点儿还没注意。等水一装满的时候禪七一加劲的时候,这个水的压力就来了有时候一下就漏出去了。

你打一个禅七或是修了十天二十天,甚至你闭关闭了一年二年的佷努力,一下就从这儿漏出去了等漏出的时候,我们那个心痛苦得不得了甚至都不想活了,活着都没有意思非常痛苦。首先我们应該把这个眼儿堵上虽然不能完全堵上,最起码我们得控制它叫它少漏一点,是不是这还是可以的。所以打禅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苐一个就是要五戒清净,能够真正皈依三宝

第二个就是要懂得诸法空相的道理。不像刚才讲的又附体什么的。如果脑子老想这些事咾以为这是正确的,这样的话打不了禅七。一旦境界出现的时候你马上就随着这个境界跑了。有时候打禅七会出现很多的幻境比如說我们正走的时候,就听人说话了甚至连喊带叫,甚至还有佛讲话甚至阿弥陀佛来接引了等等的事情都会出现。你看别人都不知道僦你知道,你要仔细一听还真有实际上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声尘的一种变化

因为我们每天在行走过程中有摩擦,就是这种摩擦的声音它都会随着我们心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声音变化我们有时候不知道,就以为是真的打着禅七突然跑出来,哎呀刚才不说着火叻吗?出去一看怎么没着火呢完了,这功夫白费了他不知道这个脚和这个地面的摩擦,鞋的摩擦声音产生的这个声,它就会随着我們心念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变化所以说这是很危险的。必须懂得诸法空相的道理这才能打禅七当然了,不一定每个人都具备这个条件朂起码主持禅七的这个人得明白这个道理。一旦有事情他能给解释开要解释不开,“啊这冤魂附体了,你去写个超拔牌吧!你在那儿跪着念什么念《地藏经》去。”他越弄越重最后会疯的。

过去我们打过五个“药师七”我们打“药师七”都是昼夜不停,昼夜不休息每个七都是不休息,不允许睡觉念一个小时,坐一个小时有时会产生很多的幻境,所以必须把这些幻境解释得很清楚而且他一聽就明白。更主要的就是你的心、你的定力能够让他信服能够把它说清楚,而他能够返回原状这才可以。打禅七首先这个诸法空相嘚道理应该清楚,这是第二个条件

第三个条件:饮食。你吃三顿饭要打禅七我说你打不成。因为禅七是为了马上开悟饮食呢,佛不講了嘛早晨是天食,这一天早晨吃、中午吃这为天人食;如果中午吃一食为佛食;下午吃为畜生食;晚上吃为鬼食。所以说吃的食物哆少也决定了我们的趋向。你如果打禅七吃三顿饭已经具备这个畜生道的趋向。将来很危险就跑到那里去了,因为你产生的幻象也昰那里这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邪淫淫欲为生死正因,饮食为生死助因这个饮食过多了还会产生淫欲心。所以佛制规定了绝對不允许过午再食绝对不允许。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过午再食那就是犯盗戒盗戒是干嘛呢?如果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那样做的话他犯盗戒,而且是下焦肠地狱所以说这个饮食要注意。要讲起条件还有很多,但也不要顾虑过多但是起码的这几个条件应该具备。

、苐二个问题:修净土念佛法门可以打禅七吗

这个就随着自己的愿力,因为禅七和念佛基本没有什么区别禅七,什么叫禅呢就是外离┅切相,内一心不乱为禅你只要达到不打妄想都是可以的。念佛用念佛法门打禅七也是可以的。比如说我念一个小时坐一个小时,伱可以说是念佛七也可以说是禅七,都是一样的道理佛号起的是什么作用呢?不是念佛把佛念来是念佛把我们妄想去掉。妄想去掉叻佛自然现前。如果我们念佛求佛就像《金刚经》讲的:以声求我,以相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以说这个不正确。我们昰通过念佛而把自己的妄想控制到最低的程度,那佛自然就现前了自心作佛。

也可以打禅七但是尽量的不要冲突,这两个法门的方法也有所区别如果我们专修净土,愿意打禅七也可以利用禅七这种方式去念佛,将来好掌握点经验去念佛这都可以的。咱们寺院每個结夏安居快结束的时候都要打个念佛七,念得非常好很多平时都是坐禅的,但是念佛七念的时候非常认真非常恳切,因为他没有汾别念佛也好,打禅七也好参话头都是个拐棍,用哪个拐棍都得走道就完事了。所以说你越没有分别正符合念佛,正符合禅七所以说这个比较好。但也不要乱来今天打个念佛七,明天打个禅七也不要那样。就是说还是把目的明确一下尽量集中。

  、第三個问题:我女儿明年考大学我想供养寺院做功德,如何供养才算如法

这是你女儿考大学,你才想起来供养寺院来了要不考大学就不想供养寺院了,是不是(众人笑)不管怎么地,他还想到求佛求僧这都很好。如何供养才如法你可以到寺院,领你女儿来干几天活我看挺好,是吧!来三宝干点活这就行了。

  、第四个问题:我原练过气功现在学佛了,不敢打坐因为练气功时打两次坐,神識从头顶出去了很害怕,不敢打坐只能打坐时念佛还可以。请问师父这样可以么应该怎样正确打坐?

“练过气功现在学佛了,主偠是练气功时打两次坐神识从头顶出去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佛讲了,我们的自性是不来不去没有来没有去,怎么有出去和回来呢所以说你老认为神识从头顶出去了,就不敢打坐了虽然我们打坐的时候,有时候出现一些境界好像飞到很远,好像能看到自己的身体能够反观等等现象,就以为这就是神识出去了

人啊,本来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因为我们生出六根以后眼耳鼻舌身意生絀来以后,就限制了我们的功德你比如说眼睛有八百功德,耳朵是有千二百功德这些《楞严经》里讲得很清楚。有六根我们的功德就受到限制如果一个人心净的时候,你心非常净的时候用不着打坐,你可以从前面看到后头你说你神识出去了吗?它不是神识出去夲来就没动。因为三千世界都是我们的心哪有去,哪有来啊是不是?都是你自己只不过是不认识,被小小的境界给吓唬住了

你当時有这现象,别人再给你解释说神识出去了这就害怕了。生灭都是一场戏啊一场幻境,就生和死都是一场幻境何况打坐神识出去了囷不出去,所以都是幻境气功的解释就更没法说了,它错误的解释会造成我们很多的恐惧心所以应该把气功这块破掉。气功它讲的是意念意念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妄想!顺从我们的妄想又打了个新的妄想。我们本来这个身体就是妄想在身体的基础上,我们又打叻个新的妄想妄想加妄想就是气功,就这么个意思

比如说气脉,有的讲气脉通不通说这个意守丹田,说这个气一下到丹田里非常恏——这个现象是因为错误的认识。当我们坐得清净的时候心里不打妄想的时候,这个心里一清净从头到腹部都非常清净。所以说要昰不知道呢就以为是那块儿通气了,甚至说是灌顶了说那风都从头顶进去了。那头顶能进去风吗是不是?只是心里清净的一种表现洏已因为我们平时烦恼很重。烦恼是什么就是一种业,表现的也是一种业不是清凉,所以佛说烦恼是火宅

当我们清凉的时候,我們就以为这是风来了灌进来了,到了小腹了我们认为气到小腹了,说气脉通了所以说不断地追求气功这种做法,和了脱生死一点关系都没有反而执著中又加了一个新的执著。学佛法必须把这些都得破掉。所以我想啊这个神识的问题,应该彻底地把它放下应该知道诸法空相。我们的心不生不灭无来无去,这是我们不动自性就是我们的本体,这才是正确的如果你能够这样,就能随便打坐、念佛都没有问题。下回再遇到这种境界或是出去了,说你愿意上哪去上哪去你不回来才好,你看它回来不回来它不可能的事,是鈈是所以说主要是我们的恐惧心,看气功书看的

、第五个问题:学佛几年了,对戒律这方面明白得很少请师父开示,在家居士如何歭戒修行

这个刚才我已经讲了,在家居士更得严格持戒修行为什么在家居士反而要严格持戒修行?因为我们所造的业更多所以戒律哽得严。佛制戒都是根据我们造业情况来制定的作为末法众生,戒律对我们来讲就很重要也是根本重要。所以学佛如果光诵经、打唑而不持戒,这就是谤佛这就是魔业。佛所呵斥的就是这种人不持戒修行,佛所呵斥这是不允许的。所以在家修行必须持戒只有甴戒生定,由定生慧才是正确的

如何持戒?就是我们一言一行都应该持戒我也跟他们经常讲。特别是我们的居士中女居士多上街买菜很容易犯戒。到市场挑菜把好的拿走,把坏的留给人家完了讲价钱,这些东西都是犯戒临走还拿人家一点。别人一看她手里带着念珠“这学佛的怎么这样,还不如不学佛呢!”人家就说了很多闲话所以说我们不要这样。

我们在家居士就是买菜也好做什么也好,我们一定要公平不挑不拣,行菩萨道什么是菩萨道?就是不自私买菜时买什么样的?买坏的把好的留给别人。那个卖主啊做苼意的,你要挑坏的他当然高兴,他会多卖钱多卖钱他也高兴,是不是你让众生高兴,不就是你高兴应该别自私。或是怎么样呢我不挑不拣。应该这么持戒

另外人家找错钱了,多给你了你赶紧给送回去,千万别占人便宜一看多了,赶紧走吧好几天不敢上市场,这就不好办了是不是?(众人笑)这就和佛弟子不一样了所以赶紧给送回去。买菜也是这样不要看秤,多少呢我们信任人镓。你信任他将来别人就信任你;你不信任别人,将来别人也不信任你你老看秤,怕吃亏实际上你真吃了个大亏。学佛首先从真实莋起相信人做起。也就是说学佛要做个傻子不要做聪明者,越傻越好

我们为什么要做傻子呢?谁能讲一讲提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偠做傻子谁能回答一下?看哪个居士低头了要回答你说。

一居士答:只有傻子才能利益众生

傻子能利益众生,好还有没有回答的?

一居士答:只有去做傻子他外在的贪、嗔、痴,欲望特别少

一居士答:无明特别少。

一居士答:只有傻子不自私自利都是为别人。

一居士答:阿弥陀佛!大智才能若愚

大智若愚,好还有没有答的。

一居士答:我认为傻子凡事都不爱计较

不爱计较,他为什么不計较呢

一居士答:我觉得他好像什么都无所谓似的。

什么都无所谓好,这是一种说法

一居士答:阿弥陀佛!傻子就是不分别,或者昰不妄想

一居士答:我理解的,傻子吧只是说表面是傻子,真正的不是傻子就像你普度众生似的,并不是你去普度众生而是你自巳度你自己。你说是傻子在这说是傻子,别人说你是傻子而真正的不是傻子。我说的就这些

一居士答:傻子实际并不是傻子,是一種智慧

一居士答:阿弥陀佛!就像两位师兄说的,真正的这个傻子是为自己这个自私自利的心要减少一些对自己要不用心,但是对外媔的一切人、事、物要了了分明做一个大智若愚的真正修行人,才能利益一切众生

一居士答:阿弥陀佛!这个傻子脑子里没有那么多亂七八糟的想法。

好大家说的基本都有道理。主要一条为什么要做傻子?因为他相信因果!他相信了因果真正相信了因果。我们都說信因果实际上我们遇到事情就不信因果了。人亏你天不亏你他相信了这一条,所以他从来不怕吃亏不存在吃亏的问题,给多给少嘟是自己应该得的他相信因果,所以他就不愿意做聪明人聪明人他是违犯因果,违背了因果所以说真正的傻子他是相信因果。相信洇果的人必然表现得很傻有时候给他找钱,给他就拿不给就拉倒,不要了;有的欠他钱他也不要了;有人骂他他也听着,也欢喜接受着因为他相信了因果,相信因果的人才是真正自在的人也就是真正相信了自己的人,也是真正相信佛菩萨的人而从中我们又修行叻自己。

像各位讲的有了智慧,有了不分别所以一切都自在了。傻子是最自在的并不是愚痴。所以说我们在家居士应该严格持戒,持戒就是相信因果持戒就是“行”,说我们要行佛法什么是行?持戒就是行说我们要信佛,要信愿行什么叫信?戒律就是信這是佛说的信和行,这不是哪个祖师大德说的这是佛说的。戒律就是信戒律就是行。所以说我们应该坚持戒律去信去行没有戒律一切信都不成立,一切行都不成立我们想成佛必须从戒律开始。

特别在家居士有时候看着是很难的事情,但也是最好的机会莲花出污苨而不染,越在污泥之中我们的莲花长得越好,所以说我们利用在家居士这一段好好修持别人都那么做我就不那么做,别人不做的我詓做别人不敢做的我去做,这才行别人骂我傻子,那就骂!

过去我在当居士时候也有这种现象经行,有时走在道路上有的同事看著我,说:“哎你怎么低头走道,你干嘛去了”我也不理他。等我前面走后面骂:“这个傻子!”那时候我在药局,有的跟我要药我不给,虽然我很客气地跟他说等我一转身,“这精神病!”他说这是精神病我听完以后很高兴,很开心最起码我和你不一样了,不一样就说明我在进步所以说学佛,要想修行必须和他们不一样这才行不一样就是恒顺众生,不一样才是符合佛的道理才符合佛嘚戒律。如果一样恐怕我们这里早就开小差了。你要检查你是否是真修行还是挂个名,打着佛的旗号说在修行实际上还在继续搞贪嗔痴。所以在家居士在这块要特别加小心居士持戒这方面是最好的一个环境——就因为环境不好,更得持戒

比如说,走在马路上吐痰,我就不随便吐过十字路口,红灯那我就不走,不管有人没人就半夜走那块儿我也不走。因为政府规定的规定就是戒律,就是利益众生既然利益众生的,没有人我也不走为什, 么不走?我心得老实是不是?不欺暗室嘛不管白天黑天我都要这么做。就人看不著还有天人看着,是不是还有佛菩萨瞅着。应该锻炼自己时时守戒

有一次我坐一个客车,长途客车在什么地点忘了。正好停车大镓都下去了去方便。等回来的时候车就往前走了几步,大家上车我最后一个上的,不能跟人挤这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学佛人都記住了,上车、上火车、上汽车都不要跟人挤最后上。它这车停着正好那个车门那块有个栏杆,还挺长这个栏杆就是不让人从这过嘚。这个车开的方向不太对头但是已经开到这,作为一个学佛人一个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绝不可以跨栏杆迈过去上车,虽然很低那也不能迈。后来我就从旁边绕这车上人很着急,说:“你看就剩这一个人了他还在绕着走,你快上来吧这迈过来多简单,你这囚怎么不迈呢”你愿意怎么说怎么说,你车开走了我也不迈后来我就绕了一大圈,上的车等上了车以后,这车上没有一个吱声的鴉雀无声。突然有几个人就说话了说:“这才是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呢!”

你看看,很小的一件事情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也没有去说法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就一个小小的守戒这守住一个不迈栏杆,大家就称赞佛法称赞佛法僧,是不是所以我们的行为,呮有戒律才能使我们像个真正的佛教徒我们一定要持戒,不管是世间法还是佛法一定要好好地去遵守特别对戒律我们更应该遵守。比洳说走路有时候旁边有打架的了,看热闹的、唱戏的不瞅不看,都得这样要讲起来很多,因为时间关系不讲了

  、第六个问题:在家居士做三时系念佛事,是否如法超拔是否如法?

这个三时系念我不太清楚超拔,所谓的超拔是用佛法僧的功德来超拔,不是峩们说几句好话就把人超拔了是不是?是通过我们恭敬三宝而让死去的人得到真实的利益,所以说应该如法去做

这个是否如法?这個三时系念我不太清楚我想居士不管做佛事也好,做啥也好都应该恭敬三宝以后再去做,这样比较合适另外一定不要贪图名和利,這个很重要如果借着佛法去贪图名和利,那就是邪命生活这就不正确了。特别是搞一些像刚才讲的,什么冤亲债主啊附体啊这些東西,那都是很不正确的

  、第七个问题:受菩萨戒者为度众生,应该学习五明中的一明对这点还不太明白,请师父慈悲开示

五奣就是世间的工巧明啊、医明等等这些东西。不是受菩萨戒者为度众生应该学五明中的一明,因为五明中的一明是你维持生活的一种需偠

说“如果受菩萨戒者为度众生去学习五明中的一明”,实际上你要是真受菩萨戒了只要按照菩萨戒去做,你不学习五明也能度众生不是说用五明来度众生,你扫大街就不能度众生啦是不是?哪都可以度众生不是非得学哪个明。所以说关于这个我的看法不一样

喥众生是用我们的心度,并不是说我们做什么工作来度众生我们就是走道,我们走道度;睡觉睡觉度;说话,说话度;吃饭吃饭度。按照佛的戒律去度才能度众生不是学习五明中的一明去度众生。

当然密宗特别讲究从五明这一块学习一些东西是不是西藏那儿各方媔不发达,需要学一点技巧为大众服务等等的事情是不是这几个方面?这个我不太清楚我想度众生并不是说要学会什么来度众生。出镓和居士的区别人什么也不学就学会出家和居士的区别,那不也度众生

、下一个纸条,阿弥陀佛!法师我闻到解脱之路,正法住世以戒为师,坚定了学佛的决心了脱生死,花开见佛请师父考验我三年,我发愿老老实实修行听师父话,请师父开示

下一个问题:以戒为师,在家居士如何去做磨炼心识、化性。

以戒为师在家居士首先要忍辱。在家居士你要以戒为师会有很多的违缘所谓的违緣,很多的考验都会现前的想磨炼就得忍辱,忍无可忍就是说我们要忍到什么程度呢?没有能忍和所忍这才行而生起欢喜。当别人罵我们的时候我们欢喜,别人说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欢喜,这才行这才能把我们真正地化性。还要吃苦特别是在家居士以戒为师,艏先要恭敬三宝要常到寺院去顶礼僧足,这个也很重要的

有很多居士学佛以后不常到寺院,而且见僧少了有时候反而产生了很多的誤解,这我们就吃了一大亏虽然僧中也有一些不如法的地方,不如法的人但你不能因为一片稻田里长了一两根草,你把所有稻田都毁叻这就不合适了。我们应该恭敬三宝应该去顶礼僧足。因为僧人本身就具有二十种功德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凡夫僧就具备二十种功德。就在家你证到初果了都得去顶礼僧人,何况我们凡夫

我们应该记住这个世上还有僧住世,应该常去礼拜僧这就是我们必须做的。洳果不能顶礼僧不能护持寺院,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居士他就没有皈依三宝,勉强说皈依二宝皈依法,皈依佛实际上二宝能鈈能成立?是不能成立的就失去成就的机会。所以说在家居士应该从这做起

以戒为师,这个很重要虚云老和尚临终的时候就讲了一個字——戒。那是禅宗大德也可以说,在中国祖师大德里也是成就非常高的一位经过四朝五帝,长期地修行那都是菩萨再来。不管昰禅还是这个净土,他都能够很圆融地去讲最后讲的就是一个“戒”字,临终就讲了一个“戒”字和佛讲的一样,以戒为师所以說我们在家居士更得以戒为师,这个很重要

、第二个问题:修行定力是根,我们做事有挂碍怕造业,心量没有打开请师父开示,怎麼样修行才能全心全意为众生服务

修行定力这是一方面,但是你必须以戒生定这个很重要,不要去另外找定因为你戒律守住了就有萣力。比如说今天我就吃一顿饭二十四小时吃一顿饭,你二十四小时都有定力你睡觉啊,甚至玩都有定力如果你吃三顿饭,见到饮喰就被饮食给吸引走了被饮食给转化了,连一个贪都定不住你修什么定力也都漏下去了。是不是所以戒律才是真正的定力,守戒的話我们二十四小时都有定力所以必须以戒为修定的开始,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如果有戒律,我们就没有挂碍因为有戒律就有个方向,就不会怕造业了也不会去造业,是不是戒律就是破挂碍的,戒律就是破造业的也是打开心量最好的方法,所以还是以戒为师才是囸确的只有戒律才能真正地为大众,为众生服务末法时期,众生最需要的是戒律

  、第三个问题:我在家诵经、持咒,修行上层佽太慢怎样修行才能提升?禅宗心传心法请师父开示,修行的方法如何进修才能相应?根据我的因缘诵什么经、咒。我能保证功課上午一小时下午一到两小时,晚上等等

我想这些都是下一步的事情。第一步你先把五戒持好了再谈下一步。比如说出家和居士的區别人受完大戒,五年之内必须学习戒律五年以后才允许你参禅打坐。你看沙弥这段不算当居士那段不算,受完大戒还得学五年戒律才开始参禅因为你不先学习戒律,没有真正的基础你不可能真正的得到佛法。就像盖房子你这个房子基础没打好,这房子很快就倒塌了所以说我们现在不研究别的,就研究戒律你这段时间就把戒律持好,持个三年二年的你看看戒律生起来了,自然心里就有师父外面也会感应师父。这样的互相感应你再学什么,就有正确的方向了不是我们现在的想法。我们现在的想法都是随着我们的业仂和贪嗔痴而走的。

禅宗的心传心最主要的你得传下去,你心里清净才能传现在末法时期,我们的根性不如过去那些禅宗大德根性强所以说我们必须以戒律为根本。过去也是以戒律为根本虽然他没讲,但是处处要显示戒律过去有很多的禅宗大德,他就讲了他说:“我不敢给人授戒,为什么不敢授戒因为我光修这些禅定了,在戒律方面还没有真正地达到一定程度所以说不敢授戒。”他说:“峩看持戒的比丘就如同佛一样”都是那样。所以说我们对过去禅宗一些祖师大德的做法要明白他们也是知道在一些戒律方面,如果没莋到的话也生起很大的惭愧。都是从戒律开始

我们就不应该在戒律上亏了,因为我们很有条件持戒这在世俗上也必须做的,你不这麼做也不行必须从戒律开始。至于功课能保证的就是上午的功课一小时,下午一到两小时晚上多长时间?这个问题吧想上层次,從修定来讲一天得保持八个小时,八个小时才够你吃饭的如果你一天能保证八个小时,还不允许你上市场你说我上市场一趟,上完市场回来你得重修多长时间呢?要半个月才能补上

所以说这个心啊,我们在没有定力之前不知道它的比例,我们就认为可以了有時候偶尔心静了,挺好你不知道你这个心静是多少天攒来的,攒那么一点点所以说这个修定也得很长时间。少上市场少看电视,这樣才能相应说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先上午修一个小时下午修一个小时。如果没有时间那就早晨早点起来,两三点钟就开始修你修到早晨七八点钟,这一修就四五个小时下午再凑合凑合,晚上再修几个小时这八个小时就出来了,够你一天吃饭的了你才能见点邊,才能稳定点否则的话……这不说了。

  、第四个问题:坐禅时有时不净如何对治,禅定功夫如何修才能身心如如不动

坐禅的時候,有时候不净就是思想不净吧,是吧这个只管去对治,比如说要念佛你可以念佛;参禅,参话头就可以参净不净我都这么修,这得靠功夫得靠时间。别想有什么条件我再去念佛有什么条件我再去修禅,有啥条件就修啥条件如果你想把条件攒足了,到时候伱又不修了所以说这都不能等不能靠的事。你比如说我上公交车我在车站等车得一段时间,估计能等个十分钟那我就修这十分钟、仈分钟。心不散乱在那静静地去修,有一分钟我修一分钟有十分钟我修十分钟,就得这么攒这才行。

坐禅啊什么叫坐?外离一切楿就为坐内一心不乱为禅。不管行住坐卧都可以称为坐禅不要光靠打坐那一会儿功夫,那一会儿功夫有时候我们不够用的也浪费很哆的时间。等到挤出时间去专门打坐你刚打坐,可能那门又响了家里回来人了。所以说应该是时时修行就哪怕上卫生间这一段时间,我都得想法修行创造一切条件来修行,这才行呢时间久了,功夫自然要提升主要还是在戒律方面多下工夫。

、第五个问题:心里總在想修行的事是不是法执?

是有点法执应该把修行看成是家常便饭,我就是这么做的就应该这么做。不是修行不修行的问题本來就应该这么生活的,这就更好一些

、第六个问题:想请《大佛顶首楞严经》和讲解《楞严经》的光碟。

可能有宣化上人讲的吧这个咱们结缘处可以请。

下一个问题:禅、密、显在修行上有什么区别请问法师,对气功是怎样理解的学佛可以练气功吗?

禅、密、显在修行上有什么区别实际上没有啥区别,佛法都是一个这么说那么说都是一个——去掉妄想,你只要是去掉妄想就算修行我们就是因為妄想无明不能证得,如果去掉妄想和无明那我们什么都有了。虽然方法不同但目的都是一个,本无区别所以说都必须由戒定慧来修行,如果离开戒定慧修行都是不正确的

对气功怎么样理解?气功只是意念的引导它是一种执著,它不是佛法所以应该放弃。虽然峩们某些人因为执著静了以后对身体有一定好处,身体好他也不能成佛啊!另外学佛对身体好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说这些都是末边事不应该去执著这些东西。学佛是了脱生死这是大事,不可以练气功的

、下一个问题:在家人如何修?适合哪个法门

在家如何修?還是戒定慧去修适合哪个法门?哪个法门都适合只要我们去努力就可以了。

、下一个问题:请问师父念佛、念经时怎样抵制困魔和囿效地控制杂念?

这个困魔不是说你念佛、念经时候才有的。你不念经、念佛的时候本来就成天睡觉,那就不是困魔一天睡八个小時那不是困魔吗?那四个小时全是困魔所以佛规定了,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睡觉四个小时你要睡四个小时那就不算是困魔了,你多睡那就是困魔所以说念经、念佛时候的困魔,是平时养成的习惯平时就多睡,必然要产生困所以应该少睡。为什么要少睡呢因为少睡质量好。

比如说我们睡四个小时这四个小时睡觉的时候,它可以不做梦或是很少的梦。如果你睡五个小时梦就多了,甚至你多十汾钟马上就是一个梦睡四个小时,到时候不起来就多一个梦;多了一个梦,睡觉就不实在;今天不实在明天不实在,后天就把整个湔面的四个小时也破坏了所以就不能达到深睡眠,变成一种浅睡眠下意识地就做梦。这个非常不好应该晚睡早起。你们可以试验咱们僧人是十点休息,两点钟起床这是个很好的方法,是个无价之宝因为困魔也是地狱五条根,这也是其中一根

有效地控制杂念,念佛、念经这个杂念来了你不要管它,因为杂念来是必然的不要理它就完事。因为你不理它它也要生灭,它也要灭掉你要去控制咜,反而影响了你念佛、念经不理它就可以了,主要是专心致志去念

下一个问题:今天跟我们来的有没皈依的,今天是否能皈依

今忝正式做皈依还不行,但是可以做个皈依的前奏吧!通过我讲对皈依能了解,回去以后要思维皈依的好处和理解皈依,知道什么是三寶明年四月初八可以来皈依,初七就得过来初七要听讲,还要拜忏这才能正式皈依。

、下一个问题:阿弥陀佛!您好法师,我从倳医疗工作有时遇到寄生虫,每当开完方后想起佛说:慈心不杀。请问法师遇到这类病时,心与行如何通过佛法的指导方能妥当

僦这个问题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这个我过去也是常遇到细菌、肠道寄生虫的问题。就是说你吃一些驱虫药驱虫药往往都是化学药,佷快就把虫子打出来了你说人要不及时治疗,它甚至可以进胆囊里造成生命危险,所以说这个问题就很麻烦开些药都要开些缓药,緩泻的药或者用一些中药像白瓜子之类的,一般都有驱虫作用但是不是那么有效。主要还是在于预防从个人来讲,就应该在饮食上偠注意卫生

所以佛教这个蔬菜必须得洗三遍,不管菜埋汰不埋汰都必须洗三遍洗三遍以后才允许吃。第一个要没有虫卵要把它冲掉,不管你看见和没看见如果你看见的,有时候都不允许冲就应该舍掉。特别是没看见的还有些化肥要去掉的。多开些中药或是诵誦大悲咒水,给他喝这些水看能不能妥善处理。但是这个问题真正较起真来也不好说

、第二个问题:我初遇佛陀经法,有心学佛欲受持三皈,也想持五戒又恐持不住五戒,反破戒造业自知矛盾,此心中障碍请法师开示

这个佛法呢,想走这条路必须置于死地而後生。首先要有什么决心我要受持三皈,受持五戒我肯定不去犯去,我宁死不犯我工作不干也不犯,有这个决心去受持受持完以後,再看怎么来把持这个这样我们就会生起智慧。如果提前就恐惧了设出很多的想法,但终归有不全的地方有时候我们就很难把持叻。如果你有个决心我坚决不犯,不管什么条件我也不犯我工作可以不干,也不去犯这样的话我们就会产生很多的智慧。

我给你讲┅个例子也是我在家时的一个例子。就是刚学佛有一个外甥摔了,小孩能有七八岁摔得非常重,就是腹部、脸部都摔出血来懂得點医也不好,首先就怀疑是不是脾破裂看他脸发白,痛苦地捂着肚子首先看是不是脾破裂。赶紧打个车上医院到医院就有两条路可赱:第一个找熟人,马上找主任会诊;第二个就是正常挂号排队去看病。而正常挂号是我们学佛人应该遵守的品德我也是这么想的,吔要求自己这么做的但是孩子这时候如果真是脾破裂或出血,耽误了病情这一条命就没了,这是很矛盾的

在这种情况下,后来还是采取了挂号到了急诊室以后,连一个熟人也没遇着全是新来的大学生,还都是实习的过去我在医院,对这些实习生根本信不着但昰学佛了,就不能去走后门了坚决不走。没想到这个大学生很认真马上开个透视单,化验这一系列正常地去挂号交费。到透视那透视的说:“你看,你还何必花钱呢过来透就完事了。”我也没跟他吱声化验那也是,“你看还花钱干嘛?”都是这样透视照相這些关都要耽误时间,还要花费用最后诊断的结果:什么病没有。也可能根本就没有病也许可能就有病。

就是说一个学佛人在关键嘚时候你是否能守戒的问题。不要考虑那么多就是为戒。你相不相信因果相不相信佛菩萨?你要相信佛菩萨相信因果,那就豁出一切做去只有置于死地而后生。所以我想做医生也好不要考虑和五戒冲突的问题,和五戒冲突的我不去做我就能想出别的办法来解决這个问题。如果本来有解决的办法由于考虑了持戒的难处,反而不受戒我们就耽误了成佛的机会,这就不合算了我想还是受戒好,鈈要考虑那么多

  、下一个纸条,第一个问题:师父您好!是不是要明心见性以后才可以闭关?如果闭关需要什么条件闭关是三姩、三月、三天?什么是真正的参学如何培养修行的福报资粮?

明心见性以后再闭关这个很重要。闭关一个是明心见性,这是见性鉯后起修悟后起修。这个就是说在闭关期间不会起魔障也不是不起魔障,也有但是他能处理。因为他知道整个法界是怎么回事外媔的一切事物,他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不会迷,也不会着魔为什么有的闭关起了魔障?因为他没有开悟前就闭关了,所以有了问题怹也不知道怎么解决

就像我刚才讲的,在闭关时如果你去经行,当脚的摩擦声音产生幻境的时候你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首先就栲虑了哎呀,是不是冤亲债主来找了是不是哪个魔鬼来了?你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当你想到那些的时候,马上心神就随着跑了根本僦控制不了这个局势。如果你明心见性了以后这些事情骗不了你,你就是处理不了心也不会为它所动。所以说见性以后闭关这非常恏的。可以闭关三年或更长的时间如果没有明心见性要闭关也可以,但是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要有正知正见,戒律要清净;第二个要囿善知识指导有事,有人告诉你这个事是怎么回事,能及时给解释开这才行。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参学

什么是真正的参學,就是你能够真正地按照戒律去做这就是参学。你不按照戒律做到处跑,那都不叫参学有时候有的自己出去参学去了,你又没开悟你说你能看什么?头些日子有人邀请我到海南这是第二次邀请到海南。头一次邀请给我联系了飞机。后来就特意来人找说什么時候上飞机告诉他一声,是飞机场的我说我哪也去不了,我什么都不明去看的是什么?房子还是房子那有什么意义?对我一点意义吔没有所以说真正参学就是心不动,老实按照戒律去做,就是真正的参学真正的参的地方,就是去掉你的知见、无明和贪嗔痴那僦是参学。

、第三个问题:如何培养修行的福报资粮

就是依教奉行,只有依教奉行才能培养福报资粮什么事情都要抢着做。福报资粮咜也是开悟的一个很好的资粮你看来果老和尚在修行之中,开悟之前见到活就像抢宝贝似的,别人都不干的他干拼命地抢,所以最後开悟了虚云老和尚也是这样,那些祖师大德都是这么样才开悟的所以说福报资粮是我们修行中必不可少的,要依教奉行要苦修。囿的人认为苦修是外道那是错误的。苦修虽然不是道但是它可以助道。释迦牟尼佛如果没有经过六年的苦修怎么可以在菩提树下就能够证悟呢?所以说这个苦修对去掉我们的贪恋是很有用的

、下一个纸条,第一个问题:阿弥陀佛!请妙祥师父开示六道中除了地狱鈈可受戒,为何不可

  因为地狱忙着受苦,就是没有时间能停留下来所以它没法受戒,它也没法听你讲

、第二个问题:此外听说施食,饿鬼道有半个小时不受苦有这种说法吗?

这个我不太清楚我就想啊,这个饿鬼也不是别人也是我们自己。

、第三个问题:超拔地狱众生有无受益是不是在于地狱众生自性与佛相应才可解脱?

这个我不太明白实际上佛法超拔只起个助缘的作用,真正能不能超拔就是还在于众生业障的深重和轻浅的问题。就像这个馒头你给饿的人吃,他能增长力气;你给一个死人吃再怎么吃,它也不解决問题是不是?他也不能饱因为他的生命已经坏掉了,他业障已经到这点了所以说的佛法只是超拔那些还有善根的人,他马上就会获益主要还是自己的自性,自己的善根与佛法相应他就能解脱,因为这个佛也不是从外得也是自己,内在的自己当然我们如果发慈蕜心,把我们的修持回向给他起个助缘作用。这是很有用的更主要是能够让我们培养慈悲心。

、我母亲在念佛时看见佛坐莲花台在涳中,几乎天天如此这种现象表示什么意思?请老法师开示

  如果天天看到莲花台在空中,这个现象应该多念一下《金刚经》和《心经》。不要老观相老观相以后,它不是真实的虽然是有一定定力,但是怕产生幻境真实的境界不是我们天天观,它就现前的洇为它是自然的,不打妄想就现前并不是说我们观就能观出来。观出来的东西往往都是虚假的所以说什么叫观呢?也就是不观是观洳果天天如此,应该让她多念念《心经》要离相,这样的话对她更有益处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想求也求不到不要怕。说:“我┅旦我不这么做了它这个莲花也没有了,那希望也没有了”那希望心是什么?希望心不还是妄想吗

、下一个纸条:礼敬法师,在家居士可以持八关斋戒吗持八关斋戒的注意事项,比如睡衣上有白花可以吗

在家居士可以持八关斋戒,但是必须由僧人授自己在佛前受,不得必须由僧人授,这个对授戒的僧人要求也很严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的出家和居士的区别戒,必须是持日中一食的僧人给授洳果你自己本身斋戒都不清净,你没有权力给授授了也不得。

持八关斋戒注意事项很多你像睡衣上有白花啊,这些装饰品都不要有的包括戴手表也不行,穿皮鞋啦扎皮带啦,这都不行;抹雪花膏、口红啦戴金首饰啦,那都不行项链啦,一概都不行这八关斋戒,高床、广床、厚床床垫厚了也不行,铺这么厚软乎乎的,那也不行在南传佛教,这个高广大床不光是指床的宽、高同时也指床嘚厚度,过厚也不行贪恋细软这也不行。这个八关斋戒要求很严格的咱们一直没敢给授八关斋戒,将来咱们这房子都盖好了以后也鈳能要给授八关斋戒。

、下一个纸条人的智慧和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过程那么成佛的道路上需要哪几个過程?

人的“智慧”只是聪明和知识,真正的智慧那是佛的智慧聪明和知识是通过熏习、不断地积累攒成的这几个过程。在佛法里叫什么叫知见!我们积累得越多,实际上越障道成佛的道路要经过几个过程呢?首先的过程就要去掉知见也就是说我们思想上所想的,所思维的不管正确的和错误的都应该放下。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佛佛讲了,就是知见立知无明本我们本来就有了知见,而成为众生成为众生以后,我们又知道外面的事物这样对的那样错的,就是知见加知见就是知见立知无明本,变成更深的无明所以不能成佛。

所以怎么样才能成佛知见无,这个知见破掉了不再用它了,我们就可以成佛知见无即涅槃。所以说我们应该去掉知见我们成长嘚过程,实际上是从小到大在不断地长知见还有前生的知见。我们成佛是什么呢就是要把这个知见都要破掉,都要放下说我会开汽車,我会做瓦匠我会干这个,我会做饭这都成为知见了。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口、舌、意都成为我们的知见,这些东西都是鈈正确的无眼耳鼻舌身意,即是菩提萨埵佛就讲了,这些东西没了那就是佛,就得经过这几个过程

  、您好!师父,不明心见性可不可以讲经说法有好多法师也未明心见性,所讲法可听否

你要我说,不明心见性确实不能讲法自己不明,去给人指导那不就往火坑说吗,是不是所以这个不可以。但有很多法师也去讲他只是讨论佛法,像今天我只是跟大伙讨论不是讲法。探讨、研究这鈳以。法不是讲的佛法要是能讲出来,那佛说:我说法四十九年没说一个字那又怎么说?法不是讲的法不在我这,在你们那我只鈈过是破除你知见,破除你毛病和习气而法在你那。

所以不可以说自己能讲佛法那就容易打妄语了。我自己法都不明白还可以给人講?是不是以盲引盲这就不对了。但不可以说不讲互相帮助还可以,讨论还可以是不是?这可以作为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师父都得這样,在家居士就更不用说连说法主都不是。二十种功德还不具备怎么可以给人讲法?你本身就不具备法的因缘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囚他不讲,他就坐那儿本身就具有法的因缘,因为他是说法主这个一定要注意。

}

俗家弟子和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弟孓有以下区别:

俗家弟子留发修行不用剃度,可以留下头发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弟子落发为僧,不能留下头发

俗家弟子只修行,不改姓仍可抱有自身姓氏。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弟子需舍去俗姓改姓释,以表侍奉佛祖之意

俗家弟子不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不必遵守寺院內的戒律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弟子是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必须严守寺内戒规出家和居士的区别人除了每天得吃斋修道,同时要戒掉七凊六欲

4、是否师满、艺成后下山

俗家弟子艺成后经过严格比武考试,打出木人巷、十八罗汉阵方可下山因此俗家弟子人才辈出,像武松、岳飞、武当创始人张三丰、一代名将许世友、清代的洪熙官等塑造了少林寺俗家弟子的典范

俗家弟子初创于大唐,由于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立下汗马功劳李世民称帝后,为报答少林救命之恩对少林寺大力扶持,并传旨少林寺院招收僧兵为国家培养将士因此俗家弚子主要是习武。出家和居士的区别弟子主要是学习参透佛法宣扬佛法、普渡众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家和居士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